实验小学校本教研计划

2023-03-04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我们也在不断的成长,这个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阶段性的目标与挑战,有必要学习书写计划,来帮助我们实现目标。那么如何写好计划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实验小学校本教研计划》,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实验小学校本教研计划

小学校本教研计划

赵家寨小学2016-2017第一学期

校本教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我校各学科平衡发展,共同优化,学生素质快速提高”为目标,以区镇加强小学教学管理的有关意见为指导,加大学校内部管理创新和评价机制改革力度,注重分数量化,将大目标进一步细化,迅速提高我校的教学水平。

二、工作目标

1、贯彻新课标,进一步研究新课程教学理念,开全课程,开足课时,不断用新的教学思路来武装各位教师的头脑,立足实际情况,实事求是,突出一个“真”字;关注最新理念,充足优化,突出一个“新”字。

2、重点加强语文、数学、英语、品德、科学考试学科及抽查学科(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实践活动等)的教学研究,摸清学生知识底子,制定详实可行的方案,表扬先进,批评后进,整体推进,力争使我校教学综合评估进入镇前四名。

3、以课改年级(

二、三年级)为核心,全面推行课程改革,各科各年级都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用新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

4、强化校本课程开发建设力度,继续落实三项实验课题,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小学数学珠心算、小学综合学科评价改革。每人都要有自己的研究课题,有立项表、实验计划、活动记录等,教导处将进行评价、交流。

三、主要工作措施

1、加强业务理论学习

新学期开始,认真学习《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小学新授课教学常规》等规定;学期末认真学习各科课程标准,深化教学的新路子。

2、抓好课堂教学研究

(1)建立教研例会研究制度。校长程玉胜包

一、二年级,教导主任宗德莹包

三、

四、五年级。学期末达到制定的两率目标。

(2)建立听评课制度。实行推门听课,学期末,校长达听课达到30节,教师达到20节,教导主任达到50节,听课后立即组织研讨,并填充档案。

(3)建立学科骨干教师带动工程。每学期骨干教师每人上两次公开课,并扎实开展评课活动,互评互改,提高先进,带动后进,公开课后补充评课讲稿。

(4)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项集体教研活动。如观摩课、示范课、优质课、优质论文评选等活动,力争使我校推出两节镇内优质课,三篇区级或市级优秀论文。

3、强化过程性管理

(1)严格落实教研制度。将学校的教研制度落实到底,如《寺河小学校内结构工资方案》、《教学质量监控制度》等,把好课堂关、单元关、学期关,彻底实施“四清”制度。 (2)实行“实时管理”。每天领导班子四次对教师上课进行管理,结合常规管理制度,反馈到各位教师、各班,使事事有人抓、有人管。

(3)进行阶段性调控。作业每两周进行一次抽查,每四周进行一次普查,并把《作业检查记录》及时反馈;备课每周一次检查,建立《备课抽样剖析》,严格先周备课、二次修正,不符合标准的限时补充。

(4)注重反思。强化“周反思”,并集体研讨,提出优化方案,将方案应用到实践中去,然后再反思再实践,逐步强化积累提高。

4、抓好校本研究

(1)认真学习区镇下发的校本教研材料,深入探讨教学新方法,素质教育新路子,增强教师的教研水平。

(2)落实专题实验。以三项专题实验为突破口,提升我校专题实验水平。

5、丰富校园文化建设

美化校园环境;加强校园文化氛围;注重学生“十个好”教育的训练;举办有意义的活动(歌咏赛、书法赛、演讲赛、数奥赛、作文赛等)。

第二篇:小学校本教研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决贯彻执行十六大的精神,在学校的领导下,树立新的教育教学观念,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开拓进取,锐意创新,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一步学习新课程标准,为把我校建成"现代化、高质量、有特色"的 学校作出贡献。

二、具体工作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业务素质

1. 继续加强教学研究,深入学习和讨论"新课程标准",进一步学习"新课程标准"的材料,领会"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健康第一"的新理念,对"标准"中各个领域目标要认真学习,积极发表各自的见解。

2. 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在总结各自教育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撰写论文和案例小结。

(二)加强专题研究,深化教学改革

1. 积极开展生活创新教育的研究,确立每个人的研究课题,切实抓好研究工作,并注重平时的积累。

2. 进一步加强新课程标准的研究和实施,认真做好小结工作,并不断完善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手段。

3. 加强课外兴趣小组的辅导,通过兴趣小组的培训,使学生进一步得到锻炼,以此来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并让这些学生有展示自我的舞台。

(三)加强常规管理,促进素质教育

1. 认真学习贯彻市新的体育教学常规的要求,做好教学六认真:

(1)认真制定教学计划(2)认真备课(3)认真上课(4)认真辅导(5)认

真组织考试(6)认真总结。

2. 加强教学质量的考核,对每位教师的教学质量通过随堂听课、学生考试的结果等方式进行抽查。每位老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校长不少于25节。

3. 配合学校信息化建设,及时将教研组的学习情况传递到总校贴吧上,更多地利用教育技术为教学服务。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业务能力

1. 加强教研组内的学习管理,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学习,探索活动的形式,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提高学习质量。

2. 加强与临近小学的联系,珍惜每一次学习机会,开展好联合教研活动,发挥协作教研活动的积极作用。

3. 每位教师上好研究课并保证质量。

4. 认真开展教学基本功比赛 。

三、教研活动时间安排:(每周三晚办公时间 )

第一周:如何使学生认真完成家庭作业

第二周:如何批改学生作业

第三周:怎样上好口语交际课

第四周:怎样提高学生上课注意力

第五周:小学生做题马虎的原因及对策

第六周: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第七周: 如何转化学困生

第八周: 如何养成小学生爱好读书的好习惯第九周:怎样上好口语交际课

第十周: 如何上好学生阅读指导课

第十一周: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

第十二周:实际问题研讨

第十三周:如何上好复习课

第十四周:怎样与家长沟通配合管理好学生第十五周: 如何做好校内安全及预防第十六周:复习计划交流

第三篇:小学校本教研计划

临河九小校本教研计划

所谓“校本教研”,就是教师为了改进自己的教学,在自己的教室里发现了某个“教学问题”,并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以“追踪”或汲取“他人的经验”解决问题。校本教研是为了解决本校及本校教师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而进行的一种教研活动,也是立足并充分利用本校特色、资源的研究。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关于改进和加强教学研究工作,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有关工作要求,确立“学校是教研基地,教师是研究员”的工作理念,充分发挥教学研究工作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作用,提高我校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水平和能力,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关注学校发展为根本,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学校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为了学校研究,在学校中研究,基于学校研究,研究向学校回归,向教师回归,向教学实践回归,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二、总体目标

(一)通过开展校本教学研究,解决我校教育教学实际问题,改变教科研活动与实际教学活动脱节,不能指向学校自身问题解决的倾向;

(二)通过开展校本教学研究,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行为,汇总教师教学经验,积聚教师的教育教学智慧,让教师成为教育智慧的创造者;

(三)通过开展校本教学研究,改善我校教育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共同成长。

三、主要研究内容

(一)课程研究,即新课程改革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与教材开发、课程与教材评价、课程管理与课程资源、课程改革与教师等研究。

(二)方法研究,即指教与学的方法研究。包括教师的教学策略、方法与教学模式研究,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策略、方法的研究。

(三)手段研究,即研究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学与教。包括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信息技术与课程资源整合等方面的研究。

四、校本教研的基本原则和过程

(一)基本原则

1.“为了教学”:是指校本教学研究的主要目的不在于验证某个教学理论,而在于“改进”、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升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的价值。

2.“在教学中”:是指校本教学研究主要研究教学之内的问题而不是教学之外的问题;是研究自己教室里发生的问题而不是别人的问题;是研究现实的教学问题而不是某种理论假设。

3、“通过教学”:是指校本教学研究就是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而不是将自己的日常教学工作放一边,到另外的地方做研究。

(二)基本过程

结合我校现状,初步设定在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时经历以下几个基本过程。教学问题——教学设计——教学行动——教学总结和反思„„

按照“问题——设计——行动——反思”模式开展校本教研活动,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发现和提出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并把它转化为研究的课题,设计操作办法,并在实践中实施操作。同时加强教学中的反思,要更加清醒的认识自身教学行为的当与不当,进一步清理自身教学行为变革的方向。要求每一位教师在课前、课中、课后经常有意识地问一问自己,教学目标在本次课中是否已经达到?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为什么?预设的教学设计与实际的教学进程之间有何区别?在课上又是如何处理这些区别的,处理是否得当?这次课自己感到比较得当的地方有哪些?存在的问题又有哪些?什么问题最突出?在下次课中打算如何克服

2这次课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需要克服哪些困难和障碍才能做到?这次课上学生的参与状态如何?为什么会有这种表现?等等。

上述所设定的四个基本过程构成了我校校本教学研究相对完整的一个体系,这个体系可以以一个学段、一个学年为单位,也可以以一个单元、一节课为单位。

五、校本教研的主要措施

(一)强化组织和管理,成立校本教研指导小组。

校长为校本教研的第一责任人,是校本教研的身体力行者。以青年骨干教师为龙头成立教研组,按计划深入年级组、班级组听课、评课,力求做到融教研、科研、调研为一体。逐步成为校本教研的主力军。指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白永飞(校长)

副组长:梅丽芳 (副校长)

成员: 吕靖王力各教研组长 各学科带头人

(二)加强学习和培训,提高全体教师的科研素质。

1.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灵活培训形式,全力提高教师的科研实践能力。每学年组织一次教师外出参观学习考察活动,从先进或发达地区吸取教学智慧,获得灵感,解决我校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每学年,至少邀请一位专家来校讲座、讲学,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各类教学研究会议、学习和培训,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和水平。

2.续挖掘自身资源,开展各类学术讲座或学术沙龙活动。每学期各教研组至少要开展8次上活动。

3.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的优势,狠抓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提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科研的能力。

4.创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活动,每学年全体教师要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撰写一篇教学案例及教学反思,并作为教师教研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构建“合作备课+相互观课+反思型说课+参与式评课+专家点评”的合作发展型教研模式从而增强校本教研的时效性,提高校本教研的层次和水平。

3(三)改进和完善集体教研制度,提升集体教研的质量。

1.确保校本教研的时间。继续坚持每周四下午为集体教研时间。

2.拓宽校本教研的内容。采取同伴互助,结合课例开展合作研究办法,将“集体备课”、“集体听课”、“集体讨论”融为一体,逐步改变目前单一的教材研究模式,拓宽集体研究的内涵。

3.改进校本教研的形式。采取“多人上一课”与“一课多人上”等课例研究的形式,充分发挥教师个体、教研组集体的作用,逐步改变目前唱“独角戏”的汇报课或公开课或课题研究课,让教师始终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改进教学行为。

(四)加强校本教研的宏观指导,不断提高管理指导能力。实行小组专题制度。每学期各教研根据教学研究的需要,确定一个主题,各教研组按组开展小组专题教学活动。围绕专题全组共同研究,人人做课,相互观摩,随时研讨,形成一种人人参与,相互交流的研究氛围。

(五)建立激励机制,调动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

1.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校本教研,凡在校本教研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定期召开校本教研先进表彰大会。

2.立足实效,建立保障机制确保落实到位

(1)组织到位。学校形成校长亲自抓、教学校长和教导主任负责抓、教研处具体抓的校本教研的管理网络。

(2)制度到位。学校制定各项教学常规制度、听课评课制度、教师外出学习汇报制、评价与奖惩制度等,从制度上保证并激励了教师参加校本教研活动,提高活动质量。

(3)人员到位。实施教研活动组长负责制,同时学科指导组成员要深入课堂、研究教学,全面负责各学科的教学指导工作。

临河九小

2011年2月27日

第四篇:沙滩小学校本教研计划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一、构建校本教研制度

我校以课程改革机构为依托,教导主任或教研组长督查并参与经常性的集体教研活动,及时发现典型经验,提出问题并帮助解决。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引导教师重视理论思维,学会理性思考教学问题,并指向实践中发生的真实问题,组织教师深入学习各科《新课程标准》,弄清教学研究的定位、实施的前提、问题的确立、方案的制定、共同体的产生、方法的综合运用等。

二、制定校本教研制度建设考核评价奖励制度。

每学期末,学校对教研组开展活动情况进行总结、评定,评选优秀个人,并予以量化。采用逐级自评考核的动态评价方案,把考核结果与奖惩、职务评聘、业务进修等挂钩,促进教师不断进取。

三、保障机制

1、开展专门的校本培训,帮助教师适应多重角色,使他们不仅成为文化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而且成为教育教学问题的研究者,积极强化教师的专业素质,逐步发现和培养一批骨干教师以此带动全体教师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课程开发和建设的能力,使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教师专业成长融为一体,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方式。

2、让教师拥有自己组织教研活动的权利。每学期初,由教研组决定并公布自己的计划,每学期活动不少于3次。教师对教学改革中遇到的问题,

进行公开而自由的讲座鼓励教师思维的独立性与创造性。

3、活动时间:每周三下午第三节至放学后。

4、每年评出教学模范或学科带头人等。

5、为让教师特长得到充分发挥,根据学校师资情况,在功课安排上体现校本化,从三年级到六年级开设了英语课,每个年级每周两节。另于周

三、周四下午第三节举办兴趣小组,设有舞蹈、美术、腰鼓、篮球、书法等。各组教师所上课程情况纳入教师量化,获奖成绩另给以奖励。

四、教研内容与形式

1、日常教研:以研究教材、教学为主要内容。重视以教研组为基本单位,以集体备课为基本形式,以典型课例为基本载体,关注每一位教师的每一节课,帮助教师解决每天发生在课堂上的实实在在的现实问题。以全员参与、行动跟进、全程反思为基本要求,以密切合作、深化交流、张扬个性、融合吸收为基本准则,并聘请专家引领、纠正校本教研实际行动中出现的一些错误做法,确保校本教研务实、求真、高效。

2、共建教学体制,建立互帮互学的教学体系:一般以年段教师的搭配组合即骨干教师带领较新的教师,较有课改经验的教师带领刚进入课改年段的教师,建立互帮互学的教师队伍。主要是共同探讨备课情况,互相听课,共同探讨备课情况,互相听课,共同探索教学的方式方法。不断认识探讨新的课改模式,不断促进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还可以共同探讨交流对学生管理的方式方法,如何更好的开展班级工作等等。通过互相交流探讨,以达到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促进班级均衡发展。

3、教学问题累积制度:我们认为,教师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就

是教师深度思考与反思的过程。实施教学问题累积制度,有利于发掘教师的创新能力,更有利于促进教学改革和创新。学校规定教师要结合教材、教法与学法实际,期初提出

一、两个具有研究价值或感到困惑的问题,学校教导处统一发问题单,组织开展问题交流研讨会,筛选提炼形成话题,根据价值确定研究专题或者立项校本小课题。目的是点燃教师求异思维的火花,增强教师的创新意识,加深教师对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的理解与运用。凸现教学个性,实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深刻变革。

4、课题研究:确立校级研究项目,依托我校日常教研活动,根据我校个性化发展的要求,确立校级研究项目,尝试从问题——话题——专题——校本研究小课题,把课题研究落到实处。

5、“建立教师论坛”制度,营造交流平台。在每周业务学习的时间至少安排一位骨干教师主持论坛,把自己认为较满意的教案、反思、课堂随笔或必得体会和全体老师交流、分享。

沙滩小学校本教研计划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一、指导思想

校本课程是由学校人员包括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等学校共同体(主要是教师)来决策,采用“实践——评估——开发”模式自主开发的。校本课程的立足点是学校特色和教师个性,立足于以人的发展为本位的教育取向,强调教育的人性化、个性化,内容上注重课程功能,有利于解决学校乃至学生个别差异的适应性问题。校本课程把学生个性的发展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其最终目标是充分发挥个性潜能优势,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为了有效推进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本学期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将从突出年段特点、尊重学生差异为突破口,采用学校开发的课程和教师、学生自主开发课程两结合的方式,形成我校校本课程开发渠道多样化、内容层次化、学生教师自主化的特点,并呈现显著的效果,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重点

1、强化教学过程研究。

校本课程教研依然要以课堂教学研究和指导为重点,以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为突破口,突出课程活动化的特点,科学合理的利用好学生的经验,课程的资源,灵活的处理好课堂的预设和生成的关系,构建起“民主、平等、互动、高效、和谐”的新型课堂文化。

2、加强教学评价研究。

评价更多地关注对象的发展,通过评价,使学生逐步形成自我认识、

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对于教师教学常规要规范管理,要发挥评价的指导、激励作用,形成学校校本开发实施的特色。

3、抓好活动资料的收集整理。

所有校本课程教师要做有心人,善于利用和收集身边的、学生的、课堂上的、课外的有效资源及活动资料,展示活动过程和方法,把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落到实处。

4、推出活动成果。

各校本课程老师要收集好平时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案例加以整理,学生训练的成果教师要组织评比及展示活动,激发学生参与课程开发及学习的兴趣。

三、具体措施

1、集中校本课程教师力量,努力优化教学过程,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利用手抄报、黑板报、作品展览、辩论会、新闻发布等多种媒体及形式,丰富校本课程内容及活动,充分展示校本课程开发及实施的成果。

3、搞好活动资料的收集整理,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校本课程优秀案例征集活动。

四、活动安排

1、学校制定校本课程实施计划。

2、组织召开校本课程教师培训会。

3、任课教师制定教学计划及活动安排。

4、校本课程课堂教学研究活动。

5、校本课程成果展示活动。

6、校本课程活动资料整理上交。

7、校本课程优秀案例评比。

8、校本课程活动总结评比。

第五篇:东家小学校本教研计划

我校本着边学习、边实践、边反思、边改进、边发展的原则, 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提升学校办学理念,培养教师科研素质和创造力,促进学生多元发展,逐步凸现我校的办学特色。特制订以下制度:

一、加强校长教研意识,做到四个“必须”、五个“善于”

明确校长是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第一责任人,校长真正做到四个“必须”、五个“善于”。四个“必须”:校长必须定期主持课改论坛;“新课程研讨课”活动校长必须到位;校长必须参与或主持实验课题研究;校长必须成为以校为本教研活动的专业引领者。五个“善于”:善于听,即经常深入组室、课堂听,倾听教师对课改的意见和建议;善于思,即立足课堂主渠道,对新课程的教学、教研要多思考,不断改进教研方式,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善于写,即善于总结经验,提炼经验,把自己对新课程的认识、体验、感悟写出来与同伴交流,作为校本教研的资料,从而引领本校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善于说,即自身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水平,经常给学校教师作专题讲座或组织课改交流会,努力使自己成为校本培训的培训者和校本教研的专业引领者;善于评,即深刻理解新课程理念,善于用新课程理念评价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用课程标准来评析教师的课堂教学和说课,把握住课改的方向。

二、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

校本教研是开展校本活动的起点和基础,是整合校本培训、校本管理和校本课程的中心和纽带。没有校本教研作为起点,就谈不上校本培训、校本管理和校本课程。为提高我校校本教研的质量,我校以规范校本教研制度为保障,促使校本教研活动正常化、制度化。

1、建立理论学习制度

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完善学习制度。将每周日会前十分钟定为一周的教师业务学习时间,内容涵盖课堂教学展示、教学案例评析、教学策略研讨、教学行为反思等等。在学习内容上做到三个必须:必须是先进的教育思想,必须是科学的教育理论,必须要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在学习管理上实行两有一检查:有学习记录、有学习体会,每月检查一次,年终进行考核。

2、健全校本教研制度,规范校本教研活动地开展

①建立学校领导目标管理、分工合作制。学校领导宏观调控制定校本教研计划,每学期举行2-3次校级校本教研活动,确定活动目标及方案,进行指导性校本教研。同时学校领导分工合作,分别下派到各分管学科和教研组,深入教研活动,掌握分管学科的教学和教研情况,及时解决问题。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听课,课后和任课教师及时交换意见,及时反馈,及时做出评价,以促进教学。

②建全教导处组织、协调制。教导处规范各学科的教研活动,要求各学科组、备课组、课题研究组不但要有教研活动计划,而且要认真记录每一次活动情况。对各组的教研活动情况每学期都组织评比。并每周组织一次校本教研活动,形成校本教研的长效机制。

③建立教研组研究实验制。各学科组、备课组、课题研究组开展教育理论学习,各组坚持每周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专题研究,围绕重点专题研究开展听课、举办观摩活动。认真总结本学科行之有效的经验,进行交流、宣传和推广,组织本学科教师参加有关的继续教育学习。

④建立教师学习反思制。学校通过校本教研,及时掌握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情况,并把参与情况和质量纳入业务考评,并规定教师参加教研活动计入继续教育学时。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的同时,要坚持做到"七个一":即每年读一本教育教学著作,确定一个教学研究课题,完成一份多媒体教案,一份精彩案例分析,撰写二篇以上教研论文。每天坚持一次自我反思,每月进行一次反思记录,并以书面形式上交校长室备案。

3、让教师拥有充足的研究时间和空间

我们将集体备课全部列入检查,从时间上保证教研活动正常开展。建设先进的校园宽带网络;各教研组配备一台电脑,校园网站全天候开放,其海量的信息高效服务于校本教研,基本满足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需要。

4、赋予教师三种权力

让教师拥有购书权。为满足教师学习和自我提高的需要,让教师拥有自由购买教育教学类图书、音像资料、习题集的购买权。此外,学校每学期都为教职工订阅足够数量的期刊,每个备课组每学期至少可以拥有一份专业刊物和一份大型报刊,各年轻教师人手一份相关专业刊物。

让教师拥有开设校本课程权。校本课程开发,对某些教师来说是一项崭新的科研课题。它的实施既无教材课标可参考,又无现成模式可依照,只能依靠我们本校教师的聪明才智。这正好给那些渴望革新教学、施展自

身才华的教师搭建了一个广阔的舞台,又为那些执教多年已有钝性的教师带来新的教学激情。以此为出发点,我们让教师根据特长开发校本课程,办兴趣班,开选修课,学校通过综合评估,赋予受学生欢迎的校本课程教师拥有开设校本课程权。目前已比较成功开设感恩教育等校本课程,满足学生的兴趣与需要,促使学生个性和谐发展,同时也满足教师自身专业发展需要。

让教师拥有教科研的自主权。每学期初,由教师针对自己的教学问题、实际的问题重新选择研究方向,确定自己感兴趣的、切合自己实际的研究课题,鼓励教师思维的独立性与创造性,在实践与探索中寻找适合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学校倡导相似课题的合作研究,在多元思想的碰撞与交融中求同存异。

5、提供六个制度保证

理论学习制度。以“走进新课程”光碟和教育书籍期刊为媒,要求教师做到“三有”:有学习计划、有读书笔记、有学习总结,用学习重新塑造自己的形象。

互动交流制度。以集体备课和评课为纽带,同伴进行信息的交换、经验的共享、深度会谈、专题研讨。

课题研究制度。以研究课作为展示平台,以科研促课改,以课题研究成果体现课改实验成果。课题研究做到五有:有研究课题、有实验方案、有阶段计划、有过程记录、有物化成果。我们围绕新课程实验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实施课题带动战略,从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出发,以解决本校或本人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为目的,形成自己的校本课题系统,

形成人人有课题,全员参与、协同攻关的局面,成为我校推进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如今,教师们基本达成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的共识。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要按照”提炼问题--合作设计--教学行动--对话反思”四个程序进行。

教研奖励制度。开展课改活动与评奖挂钩,制订《教师奖励办法》、强调“班级、组室层层包保、督导到位、互相监督、团结协作、你追我赶、共同进步”和“效率优先”的原则,强调责任到人,实行整体评估。

备课组长负责制。在每个学期初,学校将各学科教师依据技术职务、业务能力、年龄结构、工作实绩等方面进行最优化组合,成立备课组,确立备课组长。实施备课组长负责制,发挥备课组长领头雁作用。根据学校制定的《教学常规检查标准》,对备课组采取综合评估,强调学生之间有差异、教师之间无等级,凸显团体合力。

课例研究制度。在课改实施的过程中,本着实用性原则,充分发挥教育案例、课例的示范作用,购置和网上下载大量案例、课例,给教师接近和观摩“他人经验”,让教师广泛地从相关的“现场观摩教学”或者“课堂教学录像”中获得直观的、专业的支持。

通过完善制度保障和强化规章约束,并发挥奖励的导向作用,促使校本教研活动由少数骨干参与变为备课组共同体集体参与,由被动逐渐变为主动自觉,由无序逐渐走向有序。

上一篇:市总工会改革工作总结下一篇:市政道路工程工作汇报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