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工程造价鉴定报告书(征求意见稿)的异议

2024-05-23

关于工程造价鉴定报告书(征求意见稿)的异议(精选5篇)

篇1:关于工程造价鉴定报告书(征求意见稿)的异议

异议书

关于**(2015)第045号工程造价鉴定报告书(征求意见稿),我司有如下异议:

一、关于主厂房水电甲供材(属于暂定价)

根据《施工招标文件》第二章第二条第二款约定(第11页),“暂定价部分价格结算时按其实际购买并经业主认可的价格按实调整”,即未经甲方确认的,***采购的暂定价部分不应计入工程总造价。

根据《协议书》第62页28.1条款关于承包人采购材料设备的约定,“所有材料经发包人、监理认可”,也明确了***采购材料须经甲方认可。

2015年**月30日上午在**中级人民法院开庭质证时确定关于暂定价(甲供材)的鉴定遵循如下规则:***暂定价部分需获得甲方认可,***不能提供甲方书面认可的证据,则根据甲方和乙方提供的证据材料,哪一方更能证明暂定价采购的相关证据,就视为哪一方采购。

而***至今未提供暂定价部分甲方的书面认可的证据材料,而我司又提供了充足的证据包括合同、发票等证据材料,鉴定机构仍然不将甲供材料款予以扣除,违反施工招标文件的约定以及2015年3月30日的质证笔录。因此,鉴定机构应当将我司能提供充足证据的甲供材部分扣减。

且甲供材应当按照暂定价计算,而不应该按照实际购买价格计算。

二、关于设备基础部分,我司未与***签订任何书面协议将有关设备基础承包给***,对于设备基础部分,我司不予认可。2015年**月30日的质证笔录也确定合同外以签字为准。如***能提供关于设备基础的签证等证据材料,我司方认可,鉴定机构才可以将有证据证明其承建的设备基础计入合同造价。对此,鉴定机构应当将未能提供签证材料的设备基础部分扣减。

三、关于道路工程,由于道路工程存在变更和增减,实际道路工程量应比征求意见稿要少,道路工程造价鉴定结果与工程结算初审造价相差12万左右,请鉴定机构实地测量。

四、甲供材应按照投标预算量及价格扣除,征求意见稿实际少扣除甲供材部分约28万。

五、合同内未做及重复工程量应扣部分约10万元,包括地沟合同内未做部分约2.9万、雨水管道与土建重复计算部分约3万元、管沟开挖防雷引下线约0.8万元、高级防水板隔断无此项约为1.1万元等等。

六、土建部分工程造价与初审造价相差约20万,存在较大误差。例如征求意见稿第10页序号为5、6的为同一土建部分的重复计算,第18页序号为3的项下造价已经支付、扣减面积存在少扣漏扣等。

由于案涉工程存在变更和增减,恳请鉴定机构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对于工程增减部分,除签订外,还应根据进行现场测量。如有问题,亦可针对征求意见稿与我司一一核对。

************有限公司 日期:

篇2:关于工程造价鉴定报告书(征求意见稿)的异议

实施意见》的反馈意见

####:

按照《关于修改<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要求,#####召开专题会议对《实施意见》进行了认真的讨论,现将修改意见做反馈如下:

一、加大对招商引资有关优惠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知晓面。

二、招商的同时注重选商,加强对投资企业资质审查,遵行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原则,认真做好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进驻的风险性评估报告,引资企业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

三、提高引资企业投资额。对于目前投资额度的认定,由于该文件是07年的发文,对于所涉及的有关金额认定应该做适当提高。

四、对招商引资企业注重加强对企业自有资金开发实力审核,避免占地圈钱,就地生财现象。

篇3:关于工程造价鉴定报告书(征求意见稿)的异议

一、现行会计准则与《征求意见稿》的差异

(一) 职工内涵的差异

与现行会计准则相比, 《征求意见稿》明确地界定了职工的概念, 包括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的所有人员, 含全职、兼职和临时职工及未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但由企业正式任命的人员, 并未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或未由其正式任命, 但向企业所提供服务与职工所提供服务类似的人员纳入职工范畴, 还首次明确了实务中广泛存在且备受关注的劳务派遣人员 (即通过与劳务中介公司签订用工合同而向企业提供服务的人员) 属于职工范畴, 适用职工薪酬准则。

(二) 职工薪酬核算内容的差异

《征求意见稿》明确界定了应付职工薪酬, 把职工薪酬分为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和其他长期职工福利四部分。与现行会计准则比较, 对职工薪酬的划分更加准确。

现行会计准则中的大部分条款都属于短期薪酬, 如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 医疗保险费, 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 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非货币性福利等。《征求意见稿》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带薪缺勤和利润分享计划。其中, 利润分享计划按照时间长短将小于12个月的划分为短期薪酬, 超过12个月的划分为长期福利。这是此次《征求意见稿》的核心内容之一, 也是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表现之一。

离职后福利属于新增内容, 是对现行会计准则的完善。它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在职工退休或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后, 提供的各种形式的报酬和福利。离职后福利按企业支付义务的不同可进一步区分为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 其中设定收益计划为首次提出。

辞退福利是对现行会计准则“因解除劳动合同给予员工的补偿”这一内容的深化和扩展。它指企业在职工劳动合同到期之前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关系, 或者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给予职工的补偿。将报告期末12个月内不需支付的辞退福利明确为其他长期福利, 从而明确了职工内退等事项适用的会计处理。

《征求意见稿》在现行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增设了其他长期职工福利, 是对员工长期福利的一个补充, 囊括实务中可能存在的其他职工薪酬, 使职工薪酬的结构更加完整合理。

(三) 职工薪酬确认与计量的差异

《征求意见稿》不但对职工薪酬的内容从制度上做出了明确的界定, 同时也规范了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 职工薪酬会计处理原则较以往更明确、严谨。

1.《征求意见稿》对短期薪酬的具体会计处理要求作了如下修订。

(1) 将现行应用指南和讲解中关于带薪缺勤、利润分享计划的有关会计处理规定纳入准则正文。将具有规范性的条文纳入准则的正文是对准则体系的调整。对于累积带薪休假的会计处理:第一, 企业应当将职工没有休的假期确认为一项负债, 但是税法以实际支付为原则, 对于未享受的带薪休假不予确认, 即由累积带薪缺勤确认应付职工的账面价值, 计税基础为零, 形成可抵扣的暂时性差异, 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会计处理:借:管理费用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累积带薪缺勤;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所得税费用。第二, 当职工休假到期之后将以使用的累积假期和暂时性差异转销。借:应付职工薪酬—累积带薪缺勤, 贷:管理费用等;借:所得税费用,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第三, 如果累积缺勤到期之后仍未使用, 公司以现金支付未使用的带薪休假或全部转销。

(2) 企业缴纳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 实质上向职工提供了离职后福利, 属于设定提存计划, 将这部分内容调整至离职后福利。这主要是引入离职后福利计划, 对现行会计准则内容结构作了调整。

(3) 企业向职工提供的非货币性福利统一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但当公允价值无法可靠获得时, 可以采用成本计量。这主要是解决现行准则中非货币性福利计量不一致的问题, 提高会计准则的可操作性。

2.补充了辞退福利的会计处理规定。现行会计准则中关于辞退福利的定义及其会计处理规定相对简单, 例如, 实务中企业向职工提供长期辞退福利的现象比较普遍, 现行会计准则规定虽确定了长期辞退福利的折现率, 但对其他变量所造成影响的会计处理尚未规范。《征求意见稿》进一步明确了辞退福利与职工为企业提供的服务并不直接相关, 要求明确区分辞退福利与离职后福利。同时, 在报告期末12月内不能够支付的辞退福利应适用其他长期福利的有关规定。

3.增加了离职后福利条款, 它包括设定提存计划和收益计划, 其中提存计划包含了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 明确提出企业应当采用预期累计福利单位法和适当的精算假设, 根据设定受益计划确定的公式将产生的福利义务归属于职工提供服务的期间, 并计入当期损益。另外, 设定收益计划薪酬包括服务成本、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利息净额、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导致的变动。如图1所示:

4.增加确认长期职工福利条款, 并给出了清晰的确认内容, 主要包括服务成本, 其他长期职工福利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利息净额和重新计量其他长期职工福利净负债或净资产导致的变动。此外, 还增加了残疾福利的确认条款, 企业应当关注职工提供服务时间, 在职工提供服务的期间确认应付长期残疾福利义务。

(四) 职工薪酬信息披露的差异

现行会计准则职工薪酬的信息披露过于简单, 《征求意见稿》针对不同类型的工资薪酬方式的信息披露进行了规范和补充。

1.明确短期薪酬的信息披露内容, 不仅包括现行会计准则中对职工的工资、奖金、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内容的披露, 而且包括短期利润分享计划提供的职工薪酬和非货币性福利的金额及其计算依据。

2.首次提出应当披露所设立或参与的设定提存计划的性质、计算缴费金额的公式或依据, 当期缴费金额以及期末应付未付金额。

3.明确了设定收益计划应当披露的相关信息, 不但要解释当下设定收益计划的目标和风险, 金额及其变动等信息, 而且要评估今后的收益计划的现金流量及其变动。

二、《征求意见稿》对企业的影响

(一) 有助于全面反映人工成本

较现行会计准则中的应付职工薪酬的定义, 《征求意见稿》对有关职工薪酬内容和范围的界定更加明确, 且内涵加以扩展, 既有传统的职工工资、福利费、医疗保险等短期福利, 又增加了离职后福利, 辞退福利, 长期职工福利和利润分享计划。《征求意见稿》中的定义涵盖了企业职工薪酬的各种形式, 不仅有直接的, 还有间接的;有货币性的, 还有非货币性的;有显性的, 还有隐性的, 囊括了几乎所有与获得职工提供服务相关的费用, 使企业对人工成本的计量更加全面可靠。

(二) 统一了职工薪酬的计量和核算方法

现行会计准则对应付职工薪酬的计量过于简单, 《征求意见稿》针对不同类型的薪酬方式的计量和列报进行了规范和补充, 并首次引入了设定收益计划和利润分享计划的计量和列报方法。短期薪酬中规定企业向职工提供的非货币性福利统一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当公允价值无法可靠获得时, 可以采用成本计量, 从而解决了现行准则中非货币性福利计量不一致的问题, 增加了会计准则的可操作性。企业可以对应付职工薪酬做出更加可靠、公平的计量。

(三) 影响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由于《征求意见稿》对现行会计准则中的会计核算规定作了变动, 因此它将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影响。例如《征求意见稿》中引入了累积带薪缺勤这一概念, 即本期尚未用完的带薪缺勤权利可以在未来期间使用。由于应付职工薪酬可以在税前扣除, 因此累积带薪缺勤会对企业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产生一定的影响, 从而影响企业的税后利润。此外, 采用公允价值对非货币性薪酬计量, 对于企业的财务状况也有很大影响。

三、对职工个人的影响

1.对职工薪酬的分类更加细致, 进一步明确了辞退福利和离职后福利, 对职工的工作和生活更加有保障。《征求意见稿》对辞退福利和离职后福利做了具体的说明, 并对二者进行了区分。离职后福利中设定提存计划包含了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 设定收益计划是对设定提存计划的一个补充, 对员工的失业提供保障。

2.明确非货币性福利的计量采用公允价值, 这样可以使职工薪酬更加量化, 更具可比性, 有利于激励员工, 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对带薪缺勤的计量和使用更加规范, 现代都市的工作节奏越来越快, 员工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带薪缺勤的规范化有利于帮助员工减压, 享受工作带来的快乐, 更会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

四、对《征求意见稿》实施的建议

1.《征求意见稿》要求依据无偏、相互一致的精算假设计量设定收益计划, 然而在实务中对于统计假设和财务假设很大程度依赖于精算师和会计师个人职业判断, 很难做到无偏和相互一致, 从而导致不同公司横向数据的不可比。应当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 进一步作出设定收益计划假设的条件, 减少依赖个人判断的情况。

2.在实务中很多公司利用设定收益计划补偿企业改制时特定人群的薪酬计划, 随着特定人群的逐渐减少, 该项成本占职工薪酬总成本的比重越来越小。如果统一按照《征求意见稿》中的要求进行计量和列报, 将大大增加企业的管理成本 (如外聘精算师的费用等) , 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3.在一般中小企业中, 其他长期职工福利占职工薪酬的比例较小, 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及现金流的影响比较小, 而且设定收益计划的会计处理非常复杂, 如果中小企业按照《征求意见稿》的要求一一执行, 会给企业的会计核算带来极大困难, 并且对财务人员的要求也较高, 不符合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会计的发展现状。

此外, 新的职工薪酬《征求意见稿》更符合国内经济形势的发展, 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性更强。但是, 由于引入了更多的新概念和操作方法, 对财务人员的要求也逐渐提高, 因此政府应当加强对会计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 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 以推动《征求意见稿》的施行。

摘要:与现行会计准则中职工薪酬相关规定比较, 2012年《企业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明确界定了职工概念, 把职工薪酬分为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和其他长期职工福利四部分, 规范了薪酬的会计处理和不同类型的薪酬方式的信息披露, 涵盖了企业职工薪酬的各种形式。针对现行会计核算规定, 将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职工个人产生影响, 提出完善收益计划假设的设定条件, 做到依据无偏, 减少依赖个人判断、遵循成本效益原则和加强会计人员培训等建议。

关键词:职工薪酬,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

参考文献

[1]付铁铮.企业会计准则的应用[J].国际商务财会, 2011 (1) .

[2]高晓莹.新会计准则下应付职工薪酬核算对企业的影响[J].会计之友, 2009 (7) .

[3]侯彩虹.应付职工薪酬的核算及其对企业的影响[J].中国科技博览, 2011 (15) .

[4]刘凯旋.应付职工薪酬的内涵及会计核算[J].财会月刊 (综合版) , 2008 (1) .

篇4:征求意见稿的说明

为贯彻落实“走出去”发展战略,促进和便利境内机构境外直接投资活动,规范和完善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管理,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起草了《境内机构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定》)。现将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一、出台《规定》的背景

近年来,国家外汇管理局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走出去”发展战略,根据国家境外投资产业指引和国际收支状况,主动积极地进行政策调整和制度创新,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调整措施,进一步简化境外投资外汇管理审核手续,下放审核权限,取消购汇额度限制,促进境内企业“走出去”发展壮大,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主要措施有:

一是简化境外投资审核手续。取消境外投资外汇风险审查;简化境外投资外汇资金来源审核手续;取消汇回利润保证金制度。

二是进行境外投资外汇管理改革试点。从XX年开始试点,XX年5月全面推广。主要内容有:

1、放宽企业境外投资外汇资金来源,除了自有外汇资金外,还可使用外汇贷款和人民币购汇;

2、扩大境外投资购汇额度;

3、不再强制要求境外投资的利润汇回境内,可以留在境外进行增资或再投资;

4、进一步下放企业境外投资外汇资金来源审核权限,省级外汇局审核权限由原先的等值300万美元提高到1000万美元。

三是进一步调整境外投资外汇管理政策。从XX年7月1日开始,取消境外投资购汇额度的限制;允许境外投资的前期费用汇出;进一步简化了前期费用审核程序。XX年8月,进一步下放境外投资审核权限,对于境外投资外汇来源审核均由所在地外汇局进行,无需报国家外汇管理局核准。

四是加强对“走出去”企业的前期资金及后续资本的支持。在境外投资管理实践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融资难和资金不足是制约我国境外投资企业发展壮大的主要因素。在这方面,我们也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措施,加大境外投资的融资力度,缓解境外投资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除了取消境外投资购汇额度的限制和允许境外投资企业汇出有关前期费用外,对于符合条件的中、外资企业集团可以使用自有外汇资金或购汇,在集团内部开展跨境资金运作,为其集团内部的境外成员公司提供外汇放款;改进银行为境外投资企业提供融资性对外担保的管理方式,由原先的逐笔审核改变为余额管理,银行在核定的余额指标范围内,可以自行为境外投资企业提供融资性对外担保,无须逐笔经外汇局核准。XX年8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在浙江省宁波市进行境外投资外汇管理改革试点,允许民营企业使用其自有外汇、国内外汇贷款或人民币购汇资金对其境外成员公司进行放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为最大程度地支持有条件的境内企业“走出去”,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强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形势下境外中资企业的扶持力度,在总结近几年境外投资外汇管理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对一系列境外投资外汇管理规范性文件进行了整合,拟定了《规定》。《规定》是进一步完善鼓励境外直接投资的配套外汇管理政策,将便利境内机构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和从事跨国经营,促进国家对外直接投资产业政策的有效实施。

二、《规定》的主要内容

一是扩大境外投资外汇资金来源范围。明确境内机构可使用自有外汇资金、国内外汇贷款、人民币购汇、实物或留存境外利润等多种资金来源进行境外投资。

二是将境外投资外汇资金来源的审核方式由事前审查改为事后登记,并对具体外汇管理操作环节进行了明确。

三是明确境内机构可以向其境外直接投资企业提供商业贷款及融资性担保,对境外投资企业的后续融资提供支持。

四是将外汇局对境内机构境外投资资金汇出的管理由以往的核准制调整为登记制。境内机构应提交境外直接投资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

及境外投资外汇登记证,由外汇指定银行进行真实性审核后,为其办理投资资金汇出。

五是允许境内机构在其境外项目正式成立前的筹建阶段,经外汇局核准,可以汇出其投资总额一定比例的前期费用。

六是明确了境外投资企业利润以及减资、转股、清算等资本变动所得留存境外或汇回境内的处置方式和管理原则。

七是完善境外投资外汇管理的全过程监管,除设立、变更及注销等境外投资全过程的登记管理制度外,进一步确立与商务部共同实施的境外投资联合年检制度。

此外,新《规定》还针对外汇局运行的直接投资外汇管理信息系统(境外投资模块),对境外直接投资项下跨境资金流出、入的统计监测进行了进一步的明确与规范。

篇5:关于工程造价鉴定报告书(征求意见稿)的异议

关于《企业境外投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说明

国家发展改革委外资司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全面履行境外投资主管部门职责,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深入推进境外投资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支持企业创新境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推动形成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融资、生产、服务网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2014年5月起施行的《境外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9号,以下称“9号令”)作为境外投资管理的基础性制度,对促进和规范境外投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加强境外投资宏观指导,优化境外投资综合服务,完善境外投资全程监管,促进境外投资持续健康发展,维护我国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等法律法规,我们在9号令基础上,顺应境外投资发展需要,总结境外投资管理实践,形成了《企业境外投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称“新办法”),拟在“放管服”三个方面推出八项改革。

一、在简政放权方面,新办法拟重点“放”好哪些

和9号令相比,新办法拟在简政放权方面推出三项改革,进一步便利企业境外投资。

1、取消项目信息报告制度。按9号令规定,中方投资额3亿美元及以上的境外收购或竞标项目,投资主体在对外开展实质性工作之前,应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报送项目信息报告;国家发展改革委收到项目信息报告后,对符合国家境外投资政策的项目,在7个工作日内出具确认函。新办法拟取消该项规定,进一步简化事前管理环节,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

2、简化核准、备案申请手续。按9号令规定,地方企业向国家发展改革委申请核准的材料由省级发展改革部门初审并转报,向国家发展改革委申请备案的材料由省级发展改革部门转报。新办法拟简化核准、备案申请手续:属于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备案范围的项目,地方企业直接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提交有关申请材料。

3、放宽核准、备案时间底线。按9号令规定,投资主体实施需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或备案的境外投资项目,在对外签署具有最终法律约束效力的文件前,应当取得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具的核准文件或备案通知书;或可在签署的文件中明确生效条件为依法取得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具的核准文件或备案通知书。新办法拟放宽核准、备案时间底线:属于核准、备案管理范围的项目,投资主体应当在项目实施前取得项目核准文件或备案通知书。

此外,和9号令相比,新办法拟对核准和备案的程序、时限、变更、延续等环节作出更加明确和具体的规定,如两个以上投资主体如何确定申报单位、受理的程序和凭证、变更和延期的程序与时限等,从而减少自由裁量空间,提高管理的透明度和确定性。

二、在放管结合方面,新办法拟重点“管”好哪些

和9号令相比,新办法在简政放权的同时,拟在放管结合方面推出三项改革,进一步规范企业境外投资。

1、补齐管理短板。近年来,随着境内企业国际化程度提高,境外投资方式也更加多样,一些境外投资活动游离于现行管理边界之外,存在一定风险隐患。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管理原则,新办法拟将境内企业通过其控制的境外企业开展的境外投资纳入管理框架。需要指出的是,纳入管理框架不意味着纳入核准、备案范围,而是以事中事后监管为主。关于境内企业通过其控制的境外企业开展的境外投资,新办法拟采取“事前管理有区别、事中事后全覆盖”的管理思路:对其中的敏感类项目实行核准管理;对其中的非敏感类项目,中方投资额3亿美元及以上的,投资主体应当将有关信息告知国家发展改革委,而中方投资额3亿美元以下的不需要告知。

2、创新监管工具。针对境外投资监管的薄弱环节,新办法拟提出建立协同监管机制,通过在线监测、约谈函询、抽查核实等方式对境外投资进行监督检查。同时,新办法拟引入项目完成情况报告、重大不利情况报告、重大事项问询和报告等制度,加强对境外投资的全程监管,从而更好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

3、完善惩戒措施。针对恶意分拆、虚假申报、通过不正当 手段取得核准文件或备案通知书、擅自实施项目、不按规定办理变更、应报告而未报告、不正当竞争、威胁或损害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违规提供融资等违法违规行为,新办法拟明确惩戒措施、加大惩戒力度。同时,新办法拟提出,国家发展改革委建立境外投资违法违规行为记录,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等,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实施联合惩戒。

三、在优化服务方面,新办法拟着力“服”好哪些

和9号令相比,新办法拟在优化服务方面推出两项改革,进一步服务企业境外投资。

1、充实服务内容。新办法拟明确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发布境外投资信息、营造公平营商环境和推动海外利益保护等方面的主要任务,将一些实际开展的投资促进和服务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同时拟提出投资主体可以咨询政策和信息、反映情况和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等。

2、建立在线平台。新办法拟提出国家发展改革委建立全国境外投资在线管理和服务平台(简称“在线平台”)。目前,我们正在原有备案管理网络系统基础上推进在线平台建设,今后绝大多数境外投资管理环节(如宏观指导、信息服务、核准备案、全程监管、联合惩戒等)都将通过在线平台进行,从而提高境外投资管理和服务的便利化与透明度。

上一篇:初中英语时态基本小结下一篇:小学艺术自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