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教育管理论文

2022-07-03

[摘要]文章理清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内涵与意义,从七个相关部门的角度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关键影响因素,从劳动力个体、企业、政府三个层面深入研究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内在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效的对策。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农村劳动力教育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农村劳动力教育管理论文 篇1:

农村劳动力流动与经济发展关系探讨

【摘要】农村劳动力流动是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一种特有现象。农村流动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整体素质直接影响到自身社会地位的提高和经济收入水平,也关系到流出地和流入地的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安定。文章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动因、制约流动的因素分析以及相关对策的探讨出发,寻找解决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有序流动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社会流动;经济发展;关系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背景

从国际上看,农民从农业向非农业、从农村向城市的转移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经之路,是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是世界性普遍规律。从我国来看,改革开放20多年来,社会经济发生巨变,我国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在流动中实现了由农业到非农、由乡村到城镇的跨越。尽管如此,相对于国内社会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的要求,现阶段我国仍面临着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不断转移的较大压力,农村劳动力相对过剩已成为实现社会经济全面、协调、较快发展的较大制约。“农村流动劳动力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一种表现,其实质就是农村隐性失业的公开化。尽管当前城镇下岗、失(待)业现象非常严重,但从中长期经济发展看,农村劳动力能否充分就业是我国经济能否实现腾飞的关键。我国再就业问题的长期重点不是在城镇,而是在农村。”[1]

为此全国各地、从上到下都加大了工作力度,千方百计扩大劳务输出、加快农村劳动力非农化和向镇城转移。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引发或加剧了一些矛盾、面临着一系列问题。比如农村流动劳动力受教育水平普遍偏低、就业结构失调、不适应高技能工作岗位需要等。在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如何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并实现又快又好地转移,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农村劳动力流动、转移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十五”期间河北省农村劳动出现大量富余,流动趋势鲜明。2000年,河北省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4%,农村劳动力2707.1万人,占全省劳动力总量的80.8%;全省农村劳动力人均耕地3.6亩,低于全国人均4.2亩的水平,人多地少的矛盾很突出。本年度农村劳动力中社会流动总量达194.75万人,剩余农村劳动力人口500~600万人,全省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140.42万人,其中劳务输出54.33万人。另外还有年增长的70万劳动力数字,实际流动劳动力还要多得多。如此庞大的农村劳动力流动和待流动的队伍,实现他们的劳动转移与就业的任务的确很艰巨。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趋势极为明显,任务相当艰巨。农村劳动力就业在一、二、三产业所占比例分别为61.5%、21%和16.7%,在第一产业就业比例明显偏高,就业结构不合理。[2]近年来,解决河北省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已成为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数量逐年增加,但劳务输出增速不快,城镇化水平较低,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继续寻找就业岗位。河北省农村劳动力市场自2000年以来发生很大变化,剩余农村劳动力到2007年达1000万人,劳务输出总量累计400万人。一方面农村劳动力转移、流动与就业任务比较艰巨。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发生变化,开始逐步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就业结构趋于合理,如表1所示。

与此同时,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呈现出不同的地域特征。河北省地处京津塘沿海地区,濒临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发展中心,地理位置上为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提供了便利和可能性;河北省农村劳动力的流出率较高,地处我国华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属于中等或偏下,农业资源人均占有量状况也属中等,农村劳动力有条件和能力支付流动的成本,从而为流动提供了可能性。这足以说明:农村劳动力流动是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那些农村经济还未发展到这一程度的省与地区,流出率当然较低,比如河北省的贫困山区、我国西部地区等。

三、农村劳动力流出的动因分析

农村劳动力的流动现象有多种因素,分析起来,以下几种原因带有普遍性:(1)满足不断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增加经济收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的衣食住行也逐渐向城镇化方向转变。以河北省为例,许多村庄的建筑风格就像城市里的别墅,有许多农民甚至去城镇购买房产。为了追求更好更高的物质生活,农村家庭里的富余劳动力往往会走出去,进一步提高家庭收入。(2)科学技术解放了生产力,促使农民的闲暇时间逐渐增多。(3)青年农民个体发展的需要,追求高层次职业生活。现在的青年农民更是不满于父辈“面壁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他們抱着挑战的目标和心态,想要摆脱农民的身份地位。因此,对现代社会的青年农民来说,城市生活始终是他们向往已久的事情。(4)城市文化、城市文明对乡村的渗透和洗礼。由每年往返于城乡的农民工大潮可见,以青年农民居多,据《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载,农民工的平均年龄为28.6岁,外出打工者的年龄趋于年轻化。(5)城镇建设和城市新兴行业的成长与发展为农村流动劳动力提供了市场。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调整与重组,国外各种资本、资产的流入,一些传统行业开始缩减,新兴行业悄然兴起,许多复杂劳动含量比较低的工种对农民工产生较高的市场需求,比如家政服务、餐饮服务、垃圾回收处理、高险建筑工程等成为农民工主要从事的城市职业。

四、制约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因素

从社会学视角分析,要在短时期内实现劳动力的合理流动、有序流动、高质量流动,提高农村流动劳动力的职业地位和社会地位还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就河北省农村劳动力流动情况来看,尽管每年按计划完成一定的流动、转移任务,但是农村流动劳动力的城镇生活状况并不乐观,其主要原因在于:

(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供求总量、供求结构失衡

从总量上看,7亿多农村人口、5亿多农村劳动力、1.2~2亿农村剩余劳动力,每年还要新增600~700万农村劳动力是目前我国的基本国情。农业人口和农业剩余劳动力基数过大,是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艰难的直接原因。从供求结构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劳动技能,与城市或者非农就业岗位对劳动技能的要求之间失衡,现代工业部门新岗位的增加需要大量有文化、有技能劳动力的补充,而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多教育程度与专业技能以及基本素质难以胜任这样的工作,而对专业技能要求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非常有限,不能满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需求。

(二)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低,整体素质不高

长期以来,国家和地方对农村教育投入欠缺,形成了农村劳动力文化技能素质较低的局面。其后果一方面表现在劳动就业率不高,劳动力闲置问题较为突出;另一方面还表现为其法律知识贫乏,法律意识不强,不懂得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另外,劳动力素质低,也不利于其对信息的把握,盲目、无序的流动增加了劳动力转移的风险性,从而无形中大大提高了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机会成本,降低了预期收益,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如表2所示):

另一条来自人民网的消息(2007年3月5日),全国5亿多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约占40%,高中及高中以上仅占12%,全国92%的文盲在农村,全国2亿多35岁以下的农村青年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9.1%。可见,乡村农民亟待教育关注,特别是要促成农民工职业生涯的转变,必须使其投入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活动中来,大力提高农村流动劳动力的整体素质。

(三)制度、政策和观念等方面仍存在着较大阻力

主要表现:一是二元经济结构的制约;二是土地流转制度问题。家庭经营承包是现阶段和我国农村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一项制度,导致从事第二、三产业而离开土地的剩余劳动力,选择“兼业”经营方式,带有明显的“两栖”特征,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三是劳动力市场不健全。四是从观念上与具体操作上还需要一个逐步转变的过程。如城市就业中对农民工的差别性待遇依然存在,农民的乡土观念会制约人口向城市的迁移。

五、促成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可行性建议

促成农村劳动力的流动、转移与就业有多种因素,包括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两种因素。其中精神方面的因素包括文化教育因素、政治因素、职业因素等,精神因素对农村劳动力实现身份的转移、提升具有决定性、长效性作用。

就河北省而言,针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指出系列改革举措:一是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培训机制。[3]二是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市场就业机制,打破城乡分割的就业格局,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体系。三是基本实现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与城镇劳动力在就业身份、岗位安排、福利待遇、社会保障等方面一视同仁,促进农村劳动力在城乡间、区域间的有序流动和合理配置。四是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五是按照市场化和社会化原则,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统筹规划、协调运作的培训工作机制,探索适合本地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职业培训模式和组织形式。六是按照知识经济、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大力推进先进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职业培训,使更多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掌握一至二项专业技能。七是将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与劳务输出、推进小城镇建设、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向农业的深度、广度进军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级各类职教中心的作用,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八是充分发挥中介组织在求职信息发布、职业介绍、技术培训等方面的作用。九是鼓励具备资格的各类培训机构大力开展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竞争能力等等。

以上河北省对加强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各项政治、政策举措无疑对加快河北省劳务输出、输入,推动河北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从实践中进一步印证了社会流动的促成必须有一定的前提:开放的社会结构、有利于流动的政策、公平的条件、合理的竞争环境和机制等。“在开放的社会分层结构中,个人的身份、地位不再依赖于‘先赋性的身份地位’,而更取决于‘自致性的身份地位’。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的努力,达到改变自己社会身份、地位目的。这样,不同阶层之间的流动便成了一种十分自然、常见的现象。” [4]

六、结语

农村劳动力流动在我国应该是经济发展的一个标志:标志着我国农村经济逐渐走上现代化的轨道,标志着农村劳动力素质在逐步提高,标志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大幅度提高。

要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流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当务之急就要考虑农村劳动力的教育问题,需要城乡教育统筹,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流入地和流出地应共同承担起提高农村流动劳动力的教育责任,实际上这关系到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统筹、协调问题,不能只做亡羊补牢的事情。比如河北省对农村流动劳动力开展的定向、订单“阳光培训工程”等,虽然说是当前解决农村流动劳动力问题的一项很好举措,但也增加了政府的負担,如果中等职业学校作用发挥得好的话,社会流动的问题就容易得多。

参考文献

[1]刘燕鹏,李立贤,石玉林.农村劳动力区域流动基本特点研究.中国人口网.2004-03-26.

[2]中共河北省委 河北省政府关于做好“十五”期间农村劳动力就业工作的意见.冀字[2001]46号.

[3]关于实施“十项民心工程”的通知》冀发[2003]26号.

[4]高志敏.成人教育社会学[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王艳霞(1965-),女,河北景县人,河北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副研究员,教育学硕士学位,研究方向:成人教育基本理论和成人教育管理。

作者:王艳霞

农村劳动力教育管理论文 篇2: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影响因素与内在机理分析

[摘要]文章理清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内涵与意义,从七个相关部门的角度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关键影响因素,从劳动力个体、企业、政府三个层面深入研究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内在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效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 转移培训 影响因素 内在机理

[作者简介]朱占峰(1962- ),男,河南虞城人,宁波工程学院经管学院院长,特聘教授,博士后,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物流管理;张晓东(1981- ),男,内蒙古卓资人,宁波工程学院经管学院院长助理,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企业管理。(浙江 宁波 315211)朱耿(1986- ),男,河南商丘人,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信息管理。(湖北 武汉 43007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项目“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效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BKA110086)

我国从2000年起不断增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投入,2006~2012年七年间,培养了大批培训队伍,培训了7000万名需要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劳动力,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然面临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我国农村劳动力数量庞大。目前我国农村人口总量约7.79亿,农村劳动力占73%。农村富余劳动力达2.1亿,每年还会新增农村富余劳动力1000万左右。二是农村劳动力转移任务艰巨。按照发达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验,农村劳动力所占比重降低到13%左右才被认为基本实现了农村劳动力的成功转移。多年的努力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要实现农村劳动力比重从73%到13%的转变,仍然面临巨大压力。三是转移培训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核心保障。从发达国家的经历来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保障劳动力成功转移的有效途径,形式多样、覆盖广泛的转移培训能有效提升人力资本,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实质性转移。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内涵与意义

1.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内涵。农村劳动力是指农村人口中能够经常参加集体经济组织、农业劳动或者家庭副业劳务、年龄在16岁以上的劳动力。随着农村各产业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已不需要庞大的规模,逐步产生了大量富余。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方式主要包括产业转移和区域转移。产业转移主要是向第二和第三产业转移,区域转移主要是从生产力低的地区向生产力高的地区转移。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经济发展推动的结果,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为了使农村劳动力获得或改进与工作有关的知识、技能、动机、态度和行为,以便提高工作绩效、完成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以及融入城市生产与生活,政府、企业、培训机构等部门所做的有计划的、有系统的各种培养和训练。其特点重在提高农村劳动力某一方面的技术和能力,使之具备某一方面的特长,力求在较短的时间内,以最小的投入、最有效的模式培养掌握一定技能的人,以获取最大的社会效益。

2.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意义。我国是农业人口大国,农村劳动力资源从数量上看比较丰富,但从质量上看比较落后。这个状况成为制约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以及国家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农村劳动力转移成为推动社会与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战略性任务,劳动力转移培训是实现转移的核心保障。劳动力转移培训一方面可以提升劳动力自身素质,改善劳动力资源质量,增加和积累人力资本;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农民学习知识与技能,增加农民收入,增进雇工企业绩效,为顺利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坚实基础。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影响因素

1.政府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过程中,各地区培训计划的制订、培训经费的投入、劳动力转移的保障除需结合本地实际外,还需要宏观协调与整合。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在国家大力倡导下积极推进,各相关部委、各地政府作为培训工程的规划推动者、管理调控者以及制度、政策、资金的提供者,需要具备较强的协调与整合能力,避免出现政策不衔接、项目重复、计划落后,农民不认可、学校不配合、企业不买账的现象。在转移培训的实施中,很多时候政府部门同时扮演项目的规划者、监督者、实施者、评价者,造成管理效率低下、培训实效评价困难、形象工程泛滥,甚至为贪污腐败制造了机会。培训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效手段,但要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成功转移,辅助与配套政策必不可少,目前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顺利转移。

2.用工企业。从培训提供方来看,由企业开展培训最为合适。企业最了解自身需求,能最有效地把投入转化为生产力,在培训中融入企业文化。具有认同度的企业文化不仅能激发员工自觉学习和掌握知识与技能,而且还会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创新意识与质量意识,有助于培养敬业精神与革新精神,能够营造良好的团队氛围,促进劳动力转移的良性运行。影响企业自身大规模开展转移培训的原因:一是企业规模小,实力不足,没有更多的资源支持劳动力培训;二是企业的业务不稳定,无论是季节上的分布还是业务上的变化,都会导致企业不能进行持续平稳的培训;三是农民工由于各种现实原因,具有较强流动性,企业不愿意为忠诚度较低的劳动力培训买单;四是企业还未认识到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性,实践表明,员工培训的投资回报率平均在33%以上,素质良好的劳动力通过培训能为企业带来比硬件投资更大的收益。

3.培训机构。目前劳动力转移培训机构层次较低,培训质量还不能满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所要求的标准。各种培训机构资源分散,未形成良好的资源共享与整合机制,限制了培训机构间联合效应的发挥。课程和师资建设方面针对性不强,培训学校的师资水平低下,培训设施设备不健全、还未形成成熟系统的教学培训教材与模式。培训机构缺乏清晰的定位和发展思路,培训理念落后,未能真正结合劳动力对转移培训的实际需要与雇工企业对劳动力素质的市场需求推动培训学校的发展。缺乏对市场的分析调查与学员竞争力的提升研究,主要开展短期低层次培训,对于后续的培训以及高级技能的培训涉及较少。

4.农村剩余劳动力。首先是农民接受培训的基础较差,文化程度较低,具备的劳动技能少,就业和法制观念落后、自我保护意识弱。特别是新一代农民,往往缺乏进取意识和吃苦精神,还有一些不习惯企业严格的时间安排和规章制度,自身的选择能力和学习能力不强,转移培训实施难度较大。其次是对培训的意义、作用、国家政策等认识不到位,缺乏积极主动的选择与参与培训意识。最后是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成本高,农民除培训成本还包括培训学费、交通费、食宿费、中介费以及培训中产生的误工费等机会成本,还要考虑后续转移的迁移费用、求职费用和生活费用等成本,巨大的成本和预期收益的对比,加上家庭照顾、城市户籍、社会保障等融入城市面临的问题,降低了农民接受培训的意愿。

5.产业、劳务中介和评估机构。一是产业状况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造成直接影响,产业的结构比例限定了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范围,产业的发展程度关系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深度,产业的市场容量决定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规模。二是劳务中介与劳务培训的一体化联动机制能极大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三是由于目前缺乏专业的第三方培训评估机构,对于政府主导的培训难以进行有效的监督和评价,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培训的实效。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内在机理

1.机理Ⅰ:提高劳动力素质,增加个体人力资本。基于个体层面的作用机制,表现为通过培训,提高劳动力的综合素质,促进个体人力资本的增加。其内在的作用机理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劳动力素质—个体人力资本”的路径。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的增长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人力资本投资相对于物力资本投资,具有更大作用与更长远的意义。Gary Stanley Becker,Schultz把培训看作是人力资本投资最重要的形式,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表现为农村劳动力所具备的技能与知识存量,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存量大小与劳动力受教育和培训的情况紧密联系在一起。培训一方面提高了农村劳动力自身的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加速提高了其他相关生产要素的生产效率。

2.机理Ⅱ:增进劳动力技能,提升雇工企业绩效。基于企业层面的作用机制,表现为通过培训,增进劳动力的工作技能,促进雇工企业绩效的提升。其内在的作用机理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劳动力技能—雇工企业绩效”的路径。雇工企业从自身实际需求出发,结合员工特点制订合理的培训计划,自行或者委托其他机构展开培训。通过培训使劳动力获取培训知识和相关技能,激发劳动力工作积极性,提高劳动力的实践能力与工作效率;通过培训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最终带动企业绩效的增加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企业为了获取最大的培训投入产出,会不断增加培训投入以推动培训效益的提升,形成良性的培训机制与管理机制。

3.机理Ⅲ:促进劳动力转移,发展国家社会经济。基于国家层面的作用机制,表现为通过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发展国家社会经济。其内在的作用机理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劳动力转移—国家社会经济”的路径。Gibbs指出,在现代社会中阻碍人们取得平等社会地位的因素将被取消,而平等的社会地位和社会权利正是通过社会流动机制来完成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能够缩小城乡差距,有效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应用托达罗模型分析,转移的预期收入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键决定因素,可以表示为M=f(d),f’>0。式中M代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数量,d代表转移前后预期收入差异,f’>0表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预期收入差异的增函数。这个预期收入差异可以表示为:d=w*π-r。其中w代表转移以后实际工资率,π表示就业概率,r代表转移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平均实际收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一方面可以提高就业概率π,另一方面可以增加转移后的实际工资率w,极大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从公共产品理论来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实质上是一种准公共产品,除了能够提高农民的个人技能和私人收益外,还能带动全社会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对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政府需要承担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产品的供给,在规划、投入、监督、引导等方面担负职责。

四、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效的对策

1.总结培训经验,制定新一轮规划。200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颁发,随后又实施了《“十五”星火计划发展纲要》《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全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规划(2003—2010年)》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十年间取得了巨大成就。旧的规划已经完成,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是一个长期的战略性任务,需要总结过去的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进行新的培训规划和布局,从培训“量”的扩大走向“质”的飞跃。

2.营造培训氛围,激励相关方投入。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机理Ⅰ和机理Ⅱ来看,转移培训同劳动力和企业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经过多年的积累,劳动力和企业对培训的认识都已有很大提高,在原有的条件下,一是继续加大宣传力度,让农村劳动力和雇工企业进一步了解培训的作用和意义,认识到积极开展培训的优势;二是认真分析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关键因素,着力解决农村劳动力培训以及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培训实效,降低培训与转移成本;三是规范企业用工制度与培训制度,保障劳动力的权益,实现劳动力的有序流动。

3.整合培训资源,推动市场化发展。积极整合农村各类教育教学资源,逐步形成一个管理规范、手段先进、功能齐备、优势互补、灵活高效的培训体系,建设一批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不断提高劳动力培训资源的配置效率,减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盲目性,由政府相关部门、培训机构、雇工企业、行业协会、工会等组织协同解决培训定位、培训管理、培训专业、培训课程、培训方法、培训教材、培训考试、培训与转移衔接、培训评估等方面的问题。转移培训工程虽然是政府的责任,但政府不能直接操作,要在法律、政策方面起到规范与引导作用,推动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市场化发展。

4.创新培训模式,增进一体化整合。一是构建七方联动的劳动力转移培训模式,有效整合政府部门、用工企业、培训机构、劳动力、产业状况和劳务中介等方面资源,建立紧密联系与协调配合的运作机制,建设招生、培训、就业、转移的一体化服务模式,打造一批集团化培训企业。二是鼓励多方主体联合办学,制订灵活的、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因地制宜地推进培训学校之间、校企之间、企业之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一体化办学程度,形成各具特色的创新培训模式。三是形成完善的劳动力转移培训机制,在培训、转移、政策保障方面实现有机联系与良性互动,确保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流动与转移。

5.完善相关政策,加强中介方建设。从目前情况来看,大部分县(市)“阳光培训办”没有配置专职的项目管理人员,造成整个培训过程“管”“培”不分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培训的质量和培训专项资金的安全使用。政府部门剥离管理和培训职责,逐步建立高效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转移和就业服务新机制。一方面要培育一流的第三方评估机构,以市场机制独立运作,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进行合理评估;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现代人才服务业,大力开展中低端人才服务,引导与支持劳务公司的成长与发展。通过劳动力转移培训相关中介机构的建设,带动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发展,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成功转移。

[参考文献]

[1]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中文版[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2]Gary S Becker. Human Capital: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Education[M].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4.

[3]Gibbs, Robert M ,Swaim, Paul L, Teixeira, Ruy. Rur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the New Economy:The Myth of Rural Skills Gap[M]. Ames:I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98.

[4]Theodore W Schultz. Transforming Traditional Agriculture[M].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4.

[5]Todaro M P . A Model of Labo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9(59).

作者:朱占峰 张晓东 朱耿

农村劳动力教育管理论文 篇3:

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就业收入与受教育程度的关系研究

摘要:文章利用湖北恩施自治州2006年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调查数据,分析了转移中农村劳动力就业收入与其受教育程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农民摆脱贫困的必经途径,受教育程度影响农民的就业收入和社会流动。建议民族地区要优先发展教育。

关键词:民族地区;就业;收入;教育

作者简介:郑娅(1968-),女,湖北恩施人,土家族,湖北民族学院医学院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民族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近年来农民外出就业收入占其总收入的比重不断提高,成为农民家庭收入的主要经济来源,对农民增收的贡献日益加强。恩施自治州也显示这一趋势。本文以西部民族地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通过分析农民外出就业分布、收入状况与其所受教育程度高低的关系,来提示教育在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教育包括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我们将考察这两种教育对农民就业收入的影响。

笔者在2007年8月间利用长达半月的时间调查了恩施自治州所属的七个县市(其中巴东县因时间原因未能成行),调查点涉及就业局、劳动局、保险局、农业局、共青团、培训中心、教育局等多个职能部门。本文的数据来源是主要是恩施自治州2006年的农村劳动力调查数据,数据包括各县市农民劳动力构成情况、土地情况、家庭生产情况、家庭收支情况、农民受教育情况等,此次调查较真实地反映了恩施自治州2006年的农户经济状况。本文根据研究所需,主要采用了农民劳动力构成情况、土地情况、农民受教育情况、外出就业收入情况的数据。

一、恩施自治州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表一)

恩施自治州地处湖北西南边陲,是多民族居住地,有土家族、苗族、侗族、回族、蒙古族、彝族、纳西族、壮族、畲族、僳僳族等28个少数民族。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少数民族人口198.47万人,占全州总人数的52.6%。全州辖六县二市,即建始县、巴东县、宣恩县、咸丰县、来凤县、鹤峰县、恩施市、利川市,总人口380万,自治州首府设在恩施市。自治州以山地为主,有低山、二高山和高山三种不同地域类型,平均海拔1000米,海拔1200米以上的地区占总面积的29.4%,海拔800-1200米的地区占总面积的43.6%,海拔800米以下的地区占总面积的27%。全州国土面积2.4万平方公里,但可用耕地面积只有393.2万亩,全州农村劳动力资源156.62万人,由于人均耕地资源严重不足造成剩余劳动力74.01万人,占劳动力资源的47.3%,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仅是农民增收、摆脱家庭贫困的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不容回避的重要课题,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势在必行。

二、正规教育与农村劳动力就业收入的关系

正规教育即学校教育,体现为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年限和文化程度,为了探讨正规教育与农村劳动力就业收入的关系,笔者从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就业人员文化程度、就业行业分布、就业收入三个层面进行分析比较。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就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以部分县市为例)

从表二中可看出,恩施、利川、鹤峰、宣恩四个县市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很低。其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就业人员高达82.42%,外出就业人员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除恩施市占了极小的比例外,其他三县市均没有,根据恩施州劳动就业局提供的数据,2006年全州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人员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23.8%,初中文化程度占63.7%,高中文化程度只占2.3%,大专以上仅占了1%。

(二)劳动力转移中的就业行业分布

劳动力文化程度是衡量劳动力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尺。恩施州劳动力文化水平的低下,制约着他们的思维水平,影响了他们接收新知识和各种信息的能力,决定了他们劳动力素质的低下,因此在转移过程中,他们的就业范围主要集中在手工操作为主、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制造业、建筑业、运输业、采矿业、商业饮食业,这些行业普遍具有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技术含量低的特点。综合恩施州2006年劳动力转移中外出农民从事行业比率为第一产业0.8%,第二产业74.7%(其中制造业70%,建筑业22.4%,采矿业7.6%),第三产业为25.3%。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就业收入

仍然以上面的四个县市为例,与表二中农村劳动力所受教育程度相对应,从表三中可知,绝大部分外出就业人员收入在1500元以下,他们都是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为主,只有10%左右的就业人员收入能够超过1500元。综合恩施州2006年劳动力转移中就业收入情况,多数人的就业收入在500-800元之间,极少数人在1500元以上,这充分说明,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与其就业收入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中,劳动力的文化程度严重地影响着他们的就业收入。

三、非正规教育与农村劳动力就业收入的关系

非正规教育主要指劳动力接受的各种培训。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随着亿万农村劳动力离开土地,跨地区大规模流入城市,从务农者转为打工者,以农民工为对象的就业培训应运而生,特别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的实施,在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热潮。恩施自治州2005年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28499人,转移就业24616人,2006年,完成劳动力转移培训5万多人,转移就业5万多人,其中通过职业鉴定拥有初级职称的占4.47%,中级职称的占2.56%,经过培训后有序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年均收入基本可达10000元以上,以恩施市为例,2006年培训后转移的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为1702元/月,但是与2006年全州共外出农村劳动力多达64万人相比,参加转移培训的农村劳动力的比例只占6.58%左右,自发转移就业比率高达93.42%。可见,目前农村劳动力接受转移培训的人员相当少,但是劳动力接受技术培训与否和有无技术职称有助于转移就业中收入水平的提高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这也说明非正规教育不同程度地与农村劳动力就业收入呈正相关关系。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社会流动

社会分层理论把教育作为测量人们社会流动的一个重要操作指标。西方社会学大师马克斯·韦伯认为,权力、声望和收入是影响社会分层的三个标准,这三个标准既相互联系,又可以独立作为划分社会层次的标准。社会学家更多地关注收入、财产、教育程度、权力、声望、职业、技术等,这都与教育关系密切,教育是社会分层的一个重要指标,可见,教育对人们的社会流动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

恩施州农村转移劳动力整体文化程度与其水平流动紧密相关。从前面的分析可知,恩施州众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普遍受教育年限短、文化程度低,转移的农村劳动力过多地集中在工业部门,在工业的部门过分集中于与农业关联程度较弱的领域,主要是城市和当地的普通劳动力一般不愿意从事的行业,如制造业、建筑业、采矿业、纺织业、饮食业及服务业等。他们供给量大、流动性强、淘汰快,他们的流动基本上属于水平流动,向上流动极少,这固然与国家长期以来所推行的政策,特别是城乡二元政策有关,但最根本原因还在于这一阶层整体文化程度较低,虽然在受教育程度上,通过培训转移和已转移的农村劳动力自身的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作为群体的这一阶层人力资本存量仍相对较低,文化程度明显处于劣势,在城市的就业行业中只能是更多地偏于低职业层,从事一些工作要求比较简单,脏、苦、累以及危险性较高的职业。

五、调查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调查结论

1.受教育程度是决定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它决定了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的高低,劳动力素质的高低,从事行业的分布以及就业收入的高低。

2.无论是接受学校正规教育还是职业技术培训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收入的作用都是正向的,且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上升。

3.民族地区富余劳动力数量大,但农村转移劳动力整体文化程度低、素质差,成为增加农村居民家庭收入,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村劳动力自身素质的巨大瓶颈。

4.教育与培训是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效举措,是向上社会流动的重要条件。

(二)对策建议

1.确立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恩施自治州处于西部民族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较,生态环境严酷,自然资源贫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下,人们生产生活条件普遍较差,教育发展明显滞后。我国贫困地和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西部民族地区。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民族地区和东部地区的人均GDP差距进一步拉大,西部民族地区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3.38%。①民族地区人口的文化程度、整体层次明显低于东中部地区,教育落后与贫困紧密相关,要摆脱贫穷,首先应大力发展教育。通过教育的优先发展来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和生产能力,从而使广大群众摆脱贫困,是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明智选择。劳动者教育水平的提高与其收入水平的增加是直接相关的。联合国曾经做过一项调查,以一个文盲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为基数,小学文化程度的可提高43%,中学的可提高108%,而大专以上的则可提高300%。②因此,只有优先发展和大力普及义务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才能帮助劳动者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先进实用的技术,增强改变生存现状的决心,从而找到发家致富的好办法,逐步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没有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优先发展,就没有民族地区包括农村劳动力在内的国民素质的提高、人力资源的开发,也就没有民族地区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

中央要加大对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扶持力度。积极从政策上缩小民族地区教育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国家对民族地区教育的投入支持力度要进一步加强。中央对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扶持主要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一定的倾斜。要建立规范的义务教育经费转移支付制度,采取非均衡投资战略,加大对民族地区教育的支持力度。继续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并把重点真正放在贫困的山区、牧区和边远地区。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建立“全免费教育区”,对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提供“补偿教育”和“积极差别待遇”,设立教育专款扶持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扫盲教育、民办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教育、远程教育的发展,对投资民族地区教育的项目给予资金保障和政策配套。

2.加强民族地区农村基础教育,促进农村劳动力的优质转移

从长远看,提高农民素质确实是加快劳务输出,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根本途径。目前我国九年义务教育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基础,要继续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和巩固率,进一步降低农村青壮年文盲率。一是着力解决基础教育阶段教师的结构性缺编问题,优化教师年龄结构、学科结构和职称结构,通过培养、培训和引进等措施,尽快补充紧缺学科的专业教师,缓解农村中学教师短缺的矛盾;二是要改革家庭困难学生救助制度,使所有能力相同的公民都有机会接受相同水平的教育。民族地区的贫困生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每年都有许许多多的贫困生,不得不采取各种各样让人难以接受、甚至是难以忍受的方式争取入学,即便如此,其中一些人还要被迫放弃千辛万苦争来的学习机会,即使是入了学,也是以非正常人的生活方式来度过学习生活。民族地区即使是已经“普九”的农村,基础也相当薄弱,部分农村初中辍学率居高不下。要加强民族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资金投入,保障农村贫困学生不要再次弱在人生的起步阶段——教育,从根本上帮助他们增强自我发展、脱贫致富的能力。

3.调整农村教育结构布局,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职业技术教育

多年来,民族地区农村教育主要由普通教育组成,教育结构、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严重脱离当地生产和生活实际,并受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严重影响,使得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非常薄弱。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调整当前农村教育结构布局,向多元化目标方向发展,使之切实转变到为经济发展尤其是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为农民脱贫致富服务上来,要“继续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③要让劳动者从各级各类教育中得到实惠。

针对当前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主要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职业技术教育,加强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术培训。一是应开展引导性培训。此培训着重于加强农民对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和基本权益以及生活常识、就业导向等方面知识的了解。目的是更好地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对自我潜能的认识和开发,此项培训可以采用集中办班、开展咨询服务以及利用媒体加大宣传力度等方式来实现。二是加强技能培训。此培训着重于加强农民对各种职业技能的掌握,目的是增强农民解决实际问题或掌握更新技能的能力,为日后的就业开辟道路,使之尽快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此培训可密切结合市场和企业需求,定向举办各种类型的技术培训班。

注释:

①杨发仁主持.西部大开发与民族问题(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资助项目)[Z]2003.

②顾华详.关于民族地区农民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新疆农垦经济,2004,(2).

③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文汇报,2002-11-18(1).

参考文献:

[1]钱民辉.教育社会学——现代性的思考与建构[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二版.

[2]“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培训课题”系列调查材料.2006,8.

[3]邱建新.浅析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教育的关系[J].成人教育,2003,11.

[4]秦岭.从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分析农民增收问题[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

[5]卢君.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劳动力素质关系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4.

[6]胡士华.教育对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影响研究[J].经济问题,2005,10.

[7]顾华详.民族地区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论[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5,2.

[8]杨金凤,张清霞.教育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及收入的影响[J].高等农业教育,2005,12.

作者:郑 娅

上一篇:音乐课程下学前教育论文下一篇:重症医学科优质护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