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挨打教案

2024-04-28

宝玉挨打教案(共6篇)

篇1:宝玉挨打教案

宝玉挨打》教案3 [定位 ] 宝玉挨打是全书的第一个高潮,小说从第二回宝玉之奇和政老爷便不喜欢写起,逐渐写足宝玉不喜读书,不喜仕途经济而贾政将家族中兴的希望寄予其身望其从事仕途经济,逐渐写足宝玉弃经济仕途而只专注“情”,至此,宝玉的反叛与贾政的正统之间的矛盾尖锐起来,终由“不喜欢”“惧怕”“骂”“ ”演化为武力冲突“打”,矛盾激化。而宝玉挨打更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宝玉要坚定走自己的路,更明白自己的爱从而走出“人人都爱”的迷局,而“识分定情悟”,通过写各种人物在宝玉挨打之后的表现写足人物的感情思想。

通过学习本文,要联系第四册《林黛玉进贾府》宝玉的性格,更深的认清宝玉的叛逆性格,更要通过分析挨打的原因来深入领会《红楼梦》的内容,还要认真领会作家营造高潮的高超技巧指导自己的创作。

通过品读本文,希望让读者窥一斑而知全豹,阅读这一高潮来解读《红楼梦》,理解“一把辛酸泪!” [突破口]

1、课题:挨打

2、课后练习四:挨打的原因?

3、第二回《西江月》二词 [切入]

1、联系《林黛玉进贾府》,回忆宝玉的个性、行为、周围人们对他的看法

2、西江月

(一)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庶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哪管世人诽谤。

(二)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梁,莫效此儿形状!

师生共同研讨此词透露的信息:宝玉是愁、恨、傻、狂、不通庶务、怕读文章、于国于家无望……(学生自行回忆,归纳宝玉的个性、行为,及人们对宝玉的看法)

2、本文为小说的高潮,(学生课前预习)划分小说结构:挨打原因、挨打场面、众人探望。

3、《红楼梦》卷首诗:“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把辛酸泪,你理解了吗? [探究]

1、走近曹雪芹,走进《红楼梦》

阅读《〈红楼梦〉导读》[高中第五册(必修)P85]初步了解《红楼梦》。

课前要求学生阅读《红楼梦》第一回至第三十二回,重点归纳宝玉厌恶仕途经济,怕读文章(从小说中看,宝玉阅读面相当广,这里的文章是指哪些文章?)而只专注于“情”的个性行为,归纳贾政对宝玉的一贯看法、态度,初步理解宝玉与贾政的矛盾冲突。并深思这矛盾冲突的实质是什么?

2、走进《宝玉挨打》

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事情节的文学样式。其基本特征是: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它篇辐较长,容量较大,可以更广泛全面地描绘多方面的社会生活、反映多种多样的矛盾冲突,在生活事件的发展过程中刻画人物性格、反映政治问题、人生的本质及深广的社会内容。

《宝玉挨打》为《红楼梦》全书的第一个高潮,经过前32回的蓄势,这回表现的父子矛盾冲突(表面上)是达到白热化程度,竟至一个要置儿子于死地,一个是“便一时死了,亦无足惜”,实则作者是想表现宝玉的坚定的誓死不屈服的叛逆性格,想表现宝玉坚定的情系黛玉愿做情痴而决不做仕途经济之禄蠹、坚定的走自己的道路。

(1)宝玉挨打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阅读第一部分,自己从课文中找)

宝玉行为 贾政

A、宝玉会过雨村,葳葳蕤蕤,愁闷 不高兴

B、宝钏儿自尽,宝玉五内摧伤,茫然感叹,和贾政“撞个满怀” 恼怒 C、宝玉见父亲后,怔呵呵站着,惶悚 原本无气倒生了气 D、忠顺王府来人查问琪官下落。宝玉与琪官交往之事败露 又惊又气 E、宝玉腰系琪官红汗巾,知道琪官私事,显见交往已深 气得目瞪口歪 F、贾环诬陷宝玉q####j金钏不遂,金钏儿才投井 气得面如金纸

(2)为什么贾政见了宝玉这些行为后便动怒了,竟至要“立刻打死”?(师生结合32回的描写探讨)

宝玉 贾政

A、会雨村愁闷 想宝玉学道德文章,走仕途经济之路 B、惶悚,应对不似往日 想宝玉成材,光宗耀祖 C、与琪官交往 想宝玉与官员交往走正途,与戏子(最下贱之人)交往实为流荡

D、得罪忠顺王府 与忠顺王素无往来,并不和睦 E、在丫环堆里混 不务正业,宝玉竟奸母婢

可见,贾政与宝玉的矛盾是价值观念、人生道路的选择,正统与非正统的矛盾。以贾政为代表的长辈觉得宝玉是唯一可堪继承家业之人,故迫切希望宝玉成材、光宗耀祖(参看第二回宁荣二公请警幻仙子点化宝玉)希望他做道德文章、仕途经济,但宝玉却不要官场,厌恶读书做官,视官员为禄蠹,反而要情场,要知己,拒绝成材,一天只知在女儿堆中混,得过且过。宝玉的所作作为就让贾政的愿望落了空,在正统的贾政看来,宝玉是异端、叛逆、顽劣、不肖、无能、狂痴、下流、色鬼。长此以往,必会“弑君杀父”。可见两人的矛盾实是两种世界观两种价值取向两种文化思潮两种人生道路的冲突,这种冲突一旦激化,就会成为你死我活的激烈的斗争。

3、找出描写贾政气愤已极的词语和句子(学生找)

4、作者怎样描写宝玉挨打的具体场面?(找关键语句)

语言 神态 脸色 动作 写贾政: 写王夫人: 写贾母:

5、宝玉挨打之前,写他被贾政喝禁在厅中,找人往里头捎信却偏遇着个耳聋的姆妈,有何妙处?(1)渲染写紧张气氛;(2)如报信成功,挨打就不成了,高潮就形成不了,但宝玉又必须捎信,方合其性格,写得才真实;(3)为让叛逆和卫道的矛盾激化,用偶然事件来触发;(4)这偶然为必然性的高潮到来起了巨大作用。

6、宝玉挨打之后,众人各有哪些反应?(学生自己在原文中找描写各人的词句)王夫人:

贾政:那泪珠便似滚的自是滚下来,哭着叩头,苦苦叩求认罪,灰心,自悔

贾母:厉声、啐了一口、冷笑、回南京,“当初你父亲怎么教训你来”,记挂宝玉,心疼生气抱着哭个不了 李宫裁: 凤姐: 袭人: 宝钗: 黛玉:

7、细读课文,讨论从各人的不同的反应中表现了各人怎样的心理波澜,探讨宝玉挨打的深远影响。(略)

8、学习作者营造高潮的技巧。讨论总结本文高潮的营造方法。(1)层层铺垫,层层着色,逐层递进法 前三十二回中,或侧面或正面多方描写宝玉与正统不合的叛逆思想和行为,刻画在正统派的父亲的威逼下,终日战战兢兢,众人苦劝走仕途经济路(黛玉除外),然并不改初衷,依然厌恶道德文章,痛斥仕途经济,反把一腔心血倾注女儿身上,用“痴情”来对抗“正统”,父亲早已忍无可忍,然迫于贾母的庇护,只能徒叹奈何!

而这一次,金钏儿投井,雨村临门,已便贾政植根于心的怒意溢于言表,素来不睦的忠顺王府索人激化两府矛盾,只气得贾政目瞪口呆,贾环造谣中伤,诬其强奸母婢,更让贾政认定宝玉“流荡”至极,只气得面如金纸,下令“立刻打死”!由远及近,脉络清晰,一步紧一步,层层递进,丝丝如扣,把思想矛盾激化成“你死我活”的矛盾,终成全书高潮。

(2)高潮的形成既有必然性(让人可信)又有偶然性(让人感叹有戏剧色彩)。举例说明(略)[拓展] 细读课文最后一部分,阅读《红楼梦》第三十四回、三十五回、三十六回,讨论各人对宝玉挨打的不同反应,表现了各人怎样的心理,并进而探讨宝玉挨打的深远影响。

1、从文中找出描写各人反应的句子、词语;

2、讨论这些语言、行为,体现了各人怎样的心理;

3、“宝玉挨打”有何影响(对众人,对宝玉,对作品)? [实践要点]

1、宝玉挨打有何深远影响?

(1)宝钗第一次表露了真情,使泛爱博爱的宝玉大为满足。(2)贾政动了真情,何时见贾政大哭过,情感如此之真过?

(3)黛玉之真爱立显:无声之泣,眼睛肿得桃儿一般,长叹“你从此可都改了吧”,从后院出去。(4)宝玉“识分定情悟”“自此深悟人生情缘各有分定”感情不再在钗黛之间徘徊,而立意专爱黛玉一人。

(5)贾政打宝玉,以贾政的失败告终,(贾政)大哭,叩求认罪,灰心自悔;而(贾政)想改变宝玉的痴狂念头,宝玉而“便一时死了……亦不足惜!”,宝玉更加坚定走自己不求伏进,厌恶仕途的颓废道路,叛逆性格得到了更大的发展,从而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6)……

2、再读卷首诗:“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体会“荒唐言、辛酸泪”背后的真味。(学生见仁见智,见解不一,可要求学生据自己的看法,写一论文)荒唐言不荒唐,荒唐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酸泪真辛酸,辛酸源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真痴邪,假痴耶?明白人看假世界

宝玉情痴,真痴情?既真痴情,博爱泛爱众人,又岂不是寄情抒愤!痴情源自尊重、怜惜,何尝不是源自绝望,何尝不是源自仕途经济已如滔滔污水,不容寄身!……

提示:《红楼梦》寓宝玉这样一个“荒诞”的人的荒诞言行于真实的日常生活描写中,他的“荒唐”言其实是他骨子里真实的叛逆思想,坚决走异路的成长历程的外化。他弃仕途经济不走而要做“情痴”,瞒尽了天下人,他其实绝非色鬼,更非真正醉心于情,而只是那时的他不想走不愿走仕途经济之路,对官场、社会彻底绝望而又不知如何解脱自己,无路可走的一种寄托而已!殊不知“寄情托身”的渺小愿望都被粉碎,他只好抓住“佛”这根稻草试图渡到彼岸了!

这伟大的现实主义力作竟这样巧妙地用“荒诞”手法表达真实的思想,与《聊斋志异•促织》“成子化虫”和卡夫卡“别里高尔变甲虫”表现形式虽不尽相同,其实质却是相通的。

所以,荒诞的深处往往是最大的真实,离奇的言行背后何尝不是再雪芹一颗血淋淋的破碎的心!

篇2:宝玉挨打教案

教学目的1.了解“宝玉挨打”一节在《红楼梦》中的地位——这是全书上半部的高潮,是两种思想观念的一次大冲撞。

2.理清全文思路,体会作品情节设计方面的特色。

3.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人物形象,透视人物性格,提高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教学重点:一波三折的情节设计思路

教学难点:理解人物性格是本文的难点。

【教学设想】

1.第一课时以导读为主,对小说赏读的一般规律进行阐释,指导学生遵循规律,理出全文线索。

2.第二课时以讨论为主,教师应提出恰当准确而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讨论中可进行点拨式赏析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创设探讨氛围,提高学生的赏析审美能力。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步聚】

第一课时



一、导语设计

《红楼梦》以日常生活作为艺术的表现对象,用现实主义的手法细致地描写了日常生活中的波澜起伏,这部不以惊险情节见长的古典小说经久不衰,其艺术成就及思想价值均达到了我国古典小说的极致。今天我们就以小说中“宝玉挨打”的片断为例,体味这种情节波澜的设计之妙。



二、解题

本文节选自《红楼梦》120回本中第33回和第34回,即“手足耽耽小动唇舌,不肖种种大承笞挞”,“情中情因情感妹妹,错里错以错劝哥哥”。“宝玉挨打”是小说上半部的一大高潮,写出了宝玉和整个封建势力的矛盾日益尖锐化,随着文中导火索的铺设引发了这一场不可避免的冲突。

(解说:学生如果在学此文前未接触过《红楼梦》,教师授课前可简要介绍小说的一些基本情况,如主题和人物形象等。)

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记得吴功正先生讲到《红楼梦》情节设计的特色时,曾将起伏跌宕的情节论为三态:一是“潜流暗滚”,矛盾的积聚时期,表面看似平静的水面,实际上内中包含着冲突和斗争的潜流;二是“惊涛大作”,对立双方矛盾冲突激化,失去了平衡,表面与内在都以非常的形态出现;三是“余波涟漪”,冲突过后,不是戛然而止,而是波纹荡漾,进一步深化矛盾,为下一轮冲突埋下伏笔。其中“宝玉挨打”这一片断就充分体现了这个特点,请同学们快速阅读全文,看看本文是怎样具体体现的?

(解说:在课前熟悉课文的基础上,通过速读,学生可依据“三态”理论快速理清全文的情节层次。)

明确:全文分三部分,一是打前交待起因;二是宝玉挨打,以贾政与王夫人、贾母之间的冲突为主;三是打后其他人的反应。

分两部分也可,一是打前交待起因;二是宝玉挨打后众人的反应,近距离反应以王夫人、贾母为代表,远距离反应以薛宝钗、林黛玉为代表。

(解说:分层首先要依据一定的标准,只要标准设置合理,学生论说言之有据就可以了。)

2.局部设疑,引导学生讨论。

问题一:思考引发宝玉挨打的事件是什么?

明确:①宝玉因悲金钏之死,陪客葳葳蕤蕤;②忠顺府告宝玉引逗琪官之状;③贾环诬告宝玉强奸金钏未遂。

问题二:一事紧接一事,层层深入,丝丝入扣,情节高潮到了非如此不可的境地。这其间贾政的神色变化也很有层进性,请同学们从书中快速找出对贾政神色变化的描写。

明确:初见时“原本无气”,证明此时还未起波纹;但看到贾宝玉垂头耷耳,“应对不似往日”,语无伦次,“倒生了三分气”,微波渐起;忠顺府索人,使贾政“又惊又气”“目瞪口歪”,波浪已涌动;贾环告状,中伤之言犹如火上浇油,“大逆不道”使贾政神色“面如金纸”“眼都红紫了”,浪涛已拍天,矛盾激化到极点,打已成为必然。

(解说:学生读书,首先要有文本意识,要学会从书中筛选、感知一些重要信息,并能条理清晰地表达出来。)

问题三:马克思曾言:“发展的加速和延缓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偶然性’的。”宝玉挨打片断中也有偶然性的情节,请试着找出,看看它的出现有什么作用?

明确:宝玉被喝禁在厅上,他料到挨打势在必然,连忙托人给贾母、王夫人报信。假想,如果贾母、王夫人此时得信,掀起的巨浪便会一下子平息,读者被吊起的胃口也会顿时放下。相反,高明的作者不但不如此做,反而利用偶然性的因素再来触发:机灵贴身的小厮焙茗不见踪影,好不容易遇到一个老妈子偏又是个聋子。偶然性的因素为必然性的结果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问题四:碰巧的几件事儿成了宝玉挨打的导火索,请同学们进一步分析贾政“恨”儿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明确:矛盾的焦点在于父子二人价值观念上的对立。贾政信奉着封建主义的道德理念,严格维护着封建主义的社会秩序: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他希望宝玉成材,光宗耀祖,走仕途经济之路。而宝玉恰恰与之相悖,由于他特殊的生活环境和具体境遇,使他鄙视以男人为中心的虚伪的贵族社会,他要的是情场,是知己,是得乐且乐的追求情感信仰的人生观。相对贾政之主流,他成了地地道道的叛逆者,即使不是这些事儿,换了其他的事儿,他也会挨打的。

(解说:学生讨论时要指导他们从文本中找根据,如:谈贾政:贾政希望宝玉有“慷慨挥洒谈吐”,时时顾及“祖宗颜面”,不要让父亲落有“上辱先人下生逆子之罪”,和他也越发担心宝玉将来走“弑君杀父”之路等等。文中谈宝玉的地方更多,尤其是挨打后,宝玉对其他人的所言所思,都渗透着他的价值观。教师也可提供一些前面章节里表现贾政、宝玉思想观点的资料投影,让学生进行对照分析并归纳总结。

如表现贾政的:

“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

——第9回

“你可好生用心习学,再不守分安常,你可仔细着!”

——第23回

“自今日为始,不许再做诗做对的了。单要学习八股文章,限你一年,若毫无长进,你也不用念书了,我也不愿有你这样的儿子了。”——第81回

表现宝玉的:

“还想什么念书,我最讨厌这些道学话,更可笑的是八股文章,拿他诓功名混饭吃也罢了,还要说代圣贤立言,好些的,不过拿些经书凑搭凑搭还罢了,更有一种可笑的,肚子里原没有什么,东扯西扯,弄得牛鬼蛇神,还自以为博奥。”

——第16回

问题五:宝玉挨打余波荡漾,由一个情节深入展开到父母之间、嫡庶之间、情人之间、婆媳之间、主奴之间,请同学们找出两三例并用简洁的语言对复杂关系中每个人物的行为加以概括。

明确:

近距离余波:王夫人哭劝贾政,贾母怒阻贾政;远距离余波:袭人痛心以相告,宝钗动情来探源,黛玉泪眼表真性。

(解说:答案不是绝对的,只要学生能依据情节发展,将多层面的“余波”内容加以概括,言之成理即可肯定。)



四、课堂小结

要进行文学鉴赏,首先应准确感知文本信息,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提高认识、归纳、评价的能力。比如曹雪芹描写情节有一个可贵的经验——他叙写矛盾往往不是孤立地写一种原因,而是善于将多种因素或条件有机地交错在一起,造成矛盾之“源”的厚度。同时一个矛盾波及的后果也是多向发散的,因而也为下一个波澜的创设打下了埋伏。



五、布置作业

思考并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通过对宝玉挨打后,人们不同态度的描述来揭示众多人物的内心世界的。

第二课时



一、导入新课

有人说《红楼梦》有一种非常“经济”的写法,就是经常借一个事件,把很多人卷进来,再“逼迫”每个人出来一一表态,通过不同人物的行为言语及人物间的相互烘托与对比,使得每个人物都显得立体而丰满。这节课就请同学们认真研读课文,体会宝玉挨打后,不同人物所显露的不同心态。



二、研习课文

问题一:请一位同学朗读第7-9自然段,体会贾政、王夫人、贾母在对待宝玉教育态度上有何相同与不同之处,并感知人物性格。

明确: 相同:由于三人皆属贵族社会的上层人物,他们都严格遵从封建的礼制,同时用这种“传统”观念行之于人,因而教育目标是一致的,都希望宝玉能成为家族合格的继承人。

不同:三人的教育方法不同,但结果均以失败而告终,究其原因,是他们离宝玉的内心生活太远了。总之,贾政爱得无情,王夫人爱得无理,贾母爱得发昏。

贾政与王夫人相比。相同:认为宝玉该打,应当管教,但教育方法不当。不同:贾政欲望之爱大于情感之爱,所以在行为上失之以严,除了讲大道理,便是骂甚或打,结果儿子叛逆。王夫人一方面依从宝玉以巩固自己的地位,一方面因痛失一子,对宝玉过分溺爱。宽大于严,其结果,对儿子的管教苍白无力。

王夫人与贾母相比。相同:溺爱,在行为上失之以宽。不同:王夫人(同上)。贾母一味地纵容溺爱,成为宝玉最强硬的保护伞,以“孝道”的武器让贾政认罪,也使宝玉在叛逆的路上走得更远。

(解说: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分析本身是见仁见智的,引发学生讨论本身就是要激发学生多向思维的兴趣,答案绝不可惟一。讨论中,学生有时略显幼稚,只要有文本意识,推想合理,凭借他们仅有的阅历、知识面等阐发自己的观点想法即可,即使彼此间产生分歧也没关系,教师应给予充分的肯定与褒扬。教师可参与讨论,亦或旁观引导,最好不做定性的结论。)

问题二:找一位同学读第13段和第15段,并请同学们讨论宝钗、黛玉在对宝玉用情上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明确:根据细节提示比较异同。

宝钗动作:托药而进,低头弄衣带。语言:“心疼”。神态:红了脸,娇羞怯怯。心理:暗想若宝玉在外头大事上“做工夫”,讨人喜欢了,也不会吃亏。

宝玉心理:可玩可观,可怜可敬,死也无足叹惜。

黛玉动作:无声之泣,气噎喉堵。神态:悲戚,两个眼睛肿得桃儿一般,满面泪光。语言:劝宝玉“你从此可都改了罢!”

宝玉语言:哄骗黛玉,并发誓为这些人死也情愿。

恩格斯曾说:“我觉得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的是什么,而且表现在他怎么去做。”理解人物,体味人物的真性情,就不妨从“怎么做”入手。宝钗、黛玉皆聪颖貌美,堪称双峰对峙,她们对宝玉又都有爱的真情,但她们的思想性格截然不同,因而在待人接物或表现感情时也有所不同。宝钗“圆”,理智多于情感;黛玉“直”,情感胜于其他。宝钗见宝玉,送的是药,情急之下,说出了“心疼”之语,令宝玉感动,但此时她仍不忘劝宝玉走仕途经济之路,毕竟她是深受封建思想影响的,有才德、明事理的大家闺秀,任何出格之事她都很警醒;黛玉则不然,她在追求情感的人生观上与宝玉相同,因而她能抛弃世俗的功利,她看宝玉,送去的是一颗真心,她从不说“那些混账话”,也不劝宝玉走仕途之路,她劝宝玉“你从此可都改了罢”,是为宝玉的安危着想。

(解说:学生讨论,教师不要刻意限制学生太多。)



三、课堂小结

曹雪芹在人物安排上,一是常常把越是关系亲近、地位相同或活动常常在一起的人,性格越写得迥异,比如同为封建家长的贾母、贾政、王夫人等;二是把越是性格迥异的人越放在一处去写,这样便可以把人物性格衬托得更加鲜明,比如黛玉、宝钗在宝玉挨打后的表现。

(解说:“文无定法”,但不是无法,学生刚开始用幼稚的眼光鉴赏文学作品时,可授之一定的法,活学活用,越趋于自然越好。)



四、布置作业

1.结合课文,搜集有关资料,以“宝玉、黛玉、宝钗三人爱情悲剧之我见”为题写一篇文章。

2.课外阅读《红楼梦》。

方案二

第一课时



一、导语设计

美的语言往往是最朴素的、最个性化的语言。《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是写人物语言的大家,他善于用个性化的语言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传达人物情感。让我们通过本课共同领略作者精妙的语言艺术。



二、研习课文

将电视剧《红楼梦》剧本中有关“宝玉挨打”的片断资料印发给大家,试与原著比较体味曹雪芹精妙的语言艺术。

方案三

与《林黛玉进贾府》进行比较阅读,纵观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窥视贾府矛盾的展开与激化,了解人物情感发展的脉络倾向,预示主要人物发展的必然结果。

方案四

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语文的整合教学。

1.先通读全文,整体了解课文情节和主要人物。

2.让学生在网络中查找有关《红楼梦》特别是“宝玉挨打”的资料。3.给学生一些富有挑战性的话题,诸如情节、人物、语言等,甚至于更小的题目,让学生写一篇评论或制作相关课件。

4.课上讨论评论或展示精彩课件。

《宝玉挨打》习题精选

阅读课文第8自然段,完成后面问题。

1.“宝玉挨打”后,最后出场的是贾母。试从文中摘录关于贾政的行为和神态变化的词语,填入括号中。

()→()→()→()→()→()

2.贾政一开始“喝令”痛打宝玉,为什么贾母出场后又“叩头认罪”?这是否前后矛盾?。

3.宝玉的“流荡”行为为封建卫道者的贾政所不容,而身为贾府至尊的贾母却极力庇护,这又是为什么?。

4.试分析贾母驯服贾政的主要手段。

宝玉挨打后,宝钗、黛玉分别来探访,依据文章内容比较二人的特点并回答问题:

5.黛玉探望宝玉是在黄昏,而且是悄悄进来的,这是为什么?显示出黛玉怎样的性格特征?。

6.“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有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这是宝钗探望宝玉时,对宝玉说的第一句话。虽寥寥数语,但包含了许多言外之意,试加以分析概括,并指出宝钗的性格特点。

言外之意:

①对贾政毒打之事的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对宝玉的劝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对宝玉的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宝钗性格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黛玉见宝玉,哭了半天之后,只说了一句:“你从此可都改了罢!”包含了黛玉怎样复杂的心情?。

8.就宝钗、黛玉探望宝玉一节的思想内容和人物特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宝钗“托着一丸药进来”毫不避讳别人在场,并且交待调剂之法。显示了她的稳重安详,也暗含着她急切地表现自己对宝玉感情的成分。

B.黛玉未见被打的宝玉,却早已“两个眼睛肿得桃儿一般,满面泪光”,这“无声无泣”充分说明黛玉的爱是摒弃世俗、强烈真挚的。

C.“你放心,别说这样话。我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既表现宝玉誓死不向贾政屈服的决心,也可看出他在宝钗、黛玉之间感情无法选择而无奈。

D.这节内容,曹雪芹以生动的描写向我们展示了青年男女纯洁美好的爱情,也表现了反动腐朽的势力对这种爱情的摧残。

9.就这一节的表现手法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成功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人物言行的对比,表现不同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

B.作者通过宝钗的言行来衬托黛玉对宝玉的纯真的爱情。

C.黛玉见宝玉,作者着力写了宝玉的心态动作和体贴对方的话。采用反客为主的写法从侧面表现黛玉对宝玉的爱情。

D.宝钗、黛玉的言语丰富深刻,含蓄丰蕴。言虽尽,而意无穷,显示出曹雪芹高超的艺术笔力。

参考答案:

1.迎接→躬身陪笑→跪下含泪→陪笑→叩头哭→苦苦叩求

2.不矛盾,贾政的“痛打”是为了维护封建的道德,而贾母出场阻止的手段也是封建的“孝道”,所以作为封建卫道者的贾政才“叩头认罪”。

3.作为贾府惟一的继承人,贾母对贾宝玉是一种“溺爱”,就像老母鸡爱它的小鸡一样,可是却客观上起到了纵容保护宝玉的作用。

4.贾母用来驯服贾政的是封建主义的“孝道”(分析略)

5.原因:①避开大批探望者,想和宝玉说几句心里话;②已哭了大半天,“眼睛肿得桃儿一般”怕别人取笑。性格特征:①对宝玉爱之深切;②处事小心谨慎。

6.言外之意:①对贾政的毒打不完全赞同,也决不反对,认为是宝玉自己不听劝告造成的,有责备宝玉的意思。②劝宝玉改弦易辙,回到封建统治者所倡导的“正途”上来;③不由自主流露出对宝玉的爱情,但却用“我们”这个代称,把自己隐没在众多的同情者之中。宝钗性格特点:从言语中我们可以看出宝钗是一位温柔、贤良、端庄的“大家闺秀”,但又谙于世故,城府极深。

7.这是一句只有深爱宝玉的黛玉才能说出来的话。话虽短,但意味深长,是汹涌的感情,跳过悲伤的阻塞而喷溅出来的一句话,这里面包含着沉痛、体贴、哀怨,同时也包含着一种无可奈何的委屈和畏缩,而更多的是对宝玉的发自心底的纯洁的爱情,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篇3:宝玉挨打教案

一、从宝玉挨打的起因审视其父子关系

贾政为什么要打宝玉?是审视贾政与贾宝玉关系实质的关键。宝玉挨打起因是多方面的。书中把其起因概括为“在外流荡优伶, 表赠私物, 在家荒疏学业, 淫辱母婢”。从事情的发展来看起因有三:一是贾宝玉会客贾雨村时的表现令贾政大失所望;二是宝玉与忠顺王府做小旦的琪官交厚得罪了忠顺王府;三是贾环在贾政面前告的黑状。

最后, 传统艺术也具有经济价值。“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很多外国人来中国旅游就是为了看看中国的传统文化, 领略传统艺术魅力, 他们对中国的京剧武打、川剧变脸、杂技等项目赞不绝口, 无形中传统文化就为国家创造了经济价值。而且还有很多人从事着与传统艺术的制作、创作、表演等相关的职业, 他们是靠传统艺术谋生的, 如果不能创造经济价值, 从事的人会越来越少, 更多传统艺术会面临失传的危险, 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的极大损失。当然, 艺术并不应该以追求经济价值与经济利益为终极目的, 否则艺术就丧失了其最初存在的目的与价值。

三、传统艺术的发展方向

很多传统艺术都是产生于几百年甚至上千之前, 当时的社会、经济背景与现在差别很大。如果要完全保持原来的样子而不做出调整, 可能很多传统艺术已经不能适应现今社会的审美需求。适者生存的原则不仅适用于自然界, 也适用于文化产业。4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尹鸿在谈到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时说道:“我们需要的是将传统变成现代的一面镜子, 一种参照, 让传统与今天对话, 否则, 传统元素不仅不能征服其他国家、地区与民族的观众, 也难以征服中国观众。”

女子十二乐坊虽然演奏的是二胡等传统乐器, 却在表演上采取现代的、有感染力的方式, 使得她们不仅在国内, 也在国外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而电影《卧虎藏龙》的成功也是由于采取好莱坞式的拍摄、剪辑方式。同时, 许多国外文化产品进入中国时, 也会有意识加入中国元素, 适应中国市场需要。像电影《功夫熊猫》在国内很受欢迎, 因为它把时代背景设定在古代的中国, 又采用了中国特有的动物——熊猫作为故事的主角, 还将很多简单的词语 (像角色的名字等) 直接用中文而不是英语说出, 这都是它可以在中国成功的重要因素。江苏省昆剧院的院长柯军老师主演的新概念昆曲《1428》就是运用传统艺术昆曲的形式表现当下发生的事情, 而近几年台湾当红的流行歌手周杰伦, 他出的每一张专辑里都会有一首融入中国传统的“中国风”的歌曲, 像青花

首先看第一条原因。贾雨村来访, 要见宝玉, 宝玉半天才出来, “既出来了, 全无一点慷慨挥洒谈吐, 仍是葳葳蕤蕤”。宝玉怠慢了客人, 而贾政训斥宝玉时, 宝玉的反映却是“此时一心总为金钏儿感伤, 恨不得此时也身亡命殒, 跟了金钏儿去。如今见了他父亲说这些话, 究竟不曾听见, 只是怔呵呵的站着。”“贾政见他惶悚, 应对不似往日, 原本无气的, 这一来倒生了三分气。”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 贾政生气仅仅是一般作父亲的正常心理和反映。如果不生气, 那才奇怪。将贾政生宝玉的气, 硬提到封建与反封建的高度, 实在是有悖曹雪芹的原意。可是不少红学评论总是强调宝玉怠慢贾雨村之流, 反映了宝玉不屑走封建仕途的思想, 这是“反封建”的表现, 而贾政对此已积怒已久, 宝玉挨打是封建与反封建冲突的必然结果。其实, 宝玉最喜的是在内帷厮混, 最厌的是峨冠礼服贺吊往还等事。他曾说:“我见了女儿就清爽, 见了男子就觉得浊臭逼人。”而宝玉交厚的男子都是面容清秀的俊俏小生, 如秦钟 (秦可卿之弟) 、北静王 (封建统治集体成员) 、蒋玉菡 (优伶) 之流, 这是少年宝玉的心性和审美取向使然, 和反不反封建风马牛不相及。难道说他和北静王交厚, 就是热衷仕途之道?我们还可以设想一下, 假如瓷、东风破、千里之外等, 这也是这么多年他的歌一直很受欢迎的原因之一。还有易中天、于丹, 他们用朴素直白的现代语言把较难理解的中国古典文化讲解的通俗易懂, 正是这个原因是他们取得了今天的辉煌成就。

因此, 传统艺术要适应社会必须在继承中有所发展与改变, 使自身具有时代因素, 被更多的大众所接受, 这样才能更好的保护与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哲学大辞典编样委员会.哲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2.

[2].王端廷.从现代到后现代——西方艺术论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3].王宏建.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0.

[4].诸葛铠.裂变中的传承[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7.[5].薛以平.艺术传统与变革[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4.

[6].汪丹.中国吉祥图形的解析与创新[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 2007.

注释

1. 摘自哲学大辞典编样委员会, 《哲学大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版, 第576页

2. 该处引于《辞海》

3. 王端廷, 《救人还要靠老庄——中国传统艺术价值的再认识》, 摘

自《从现代到后现代——西方艺术论说》, 2005年9月第1版, 第201页

4. 王宏建, 《艺术概论》,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0年1月第2版, 第78页

5. 诸葛铠, 《适者生存:中国传统手工艺的蜕变与再生》, 摘自《裂变中的传承》, 2007年4月第1版, 第60页

此刻来的是真正反封建的顾炎武、孙中山、鲁迅等人, 宝玉会热情接待, 与其大谈革命吗?

其次看第二条原因, 这是宝玉挨打最主要的原因。忠顺亲王府长史官来贾府向宝玉讨人, 而且是王爷宠幸的戏子琪官 (即蒋玉菡) 。宝玉与琪官相交甚厚, 了解琪官的行踪。因而得罪了与贾家素不亲善忠顺王府, 这会给贾家带来麻烦, 甚至是埋下祸根。我们且看书中的表述:一方面是忠顺王府有备而来, 且把姿态摆得很低, 却软中带硬, 逼得贾政毫无退路。

“下官此来, 并非擅造潭府, 皆因奉王命而来, 有一件事相求。看王爷面上, 敢烦老大人作主, 不但王爷知情, 且连下官辈亦感谢不尽。”贾政听了这话, 抓不住头脑, 忙陪笑起身问道:“大人既奉王命而来, 不知有何见谕, 望大人宣明, 学生好遵谕承办。”那长史官便冷笑道:“也不必承办, 只用大人一句话就完了。我们府里有一个做小旦的琪官, 一向好好在府里, 如今竟三五日不见回去, 各处去找, 又摸不着他的道路, 因此各处访察。这一城内, 十停人倒有八停人都说, 他近日和衔玉的那位令郎相与甚厚。……故此求老大人转谕令郎, 请将琪官放回, 一则可慰王爷谆谆奉恳, 二则下官辈也可免操劳求觅之苦。”说毕, 忙打一躬。

另一方面是宝玉当面百般抵赖不成只好如实招供的表现:

宝玉听了唬了一跳, 忙回道:“实在不知此事。究竟连琪官两个字不知为何物, 岂更又加引逗二字!”说着便哭了。贾政未及开言, 只见那长史官冷笑道:“公子也不必掩饰。或隐藏在家, 或知其下落, 早说了出来, 我们也少受些辛苦, 岂不念公子之德?”宝玉连说不知, “恐是讹传, 也未见得。”那长史官冷笑道:“现有据证, 何必还赖?必定当着老大人说了出来, 公子岂不吃亏?既云不知此人, 那红汗巾子怎么到了公子腰里?”宝玉听了这话, 不觉轰去魂魄, 目瞪口呆, 心下自思:“这话他如何得知!他既连这样机密事都知道了, 大约别的瞒他不过, 不如打发他去了, 免的再说出别的事来。”因说道:“大人既知他的底细, 如何连他置买房舍这样大事倒不晓得了?听得说他如今在东郊离城二十里有个什么紫檀堡, 他在那里置了几亩田地几间房舍。想是在那里也未可知。”那长史官听了, 笑道:“这样说, 一定是在那里。我且去找一回, 若有了便罢, 若没有, 还要来请教。”说着, 便忙忙的走了。

试想面对此等情景, 深知其中厉害的贾政, 怎能不大发光火, 气得目瞪口歪?就算是如今, 再不封建的家长们, 难道会支持鼓励自己的孩子出去招惹祸事?另外, 从文中看宝玉与琪官还有许多不宜公开的事情和暧昧关系, 这也反封建也毫无关系。而身为家长的贾政对此管一管倒是应该的。

再次看第三条原因。贾环在已经暴怒的贾政面前告了什么黑状呢?“宝玉哥哥前日在太太屋里, 拉着太太的丫头金钏儿强奸不遂, 打了一顿。那金钏儿便赌气投井死了。”听了贾环这番话, 贾政气得“面如金纸”, 因此发狠要将宝玉打死。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有几个家长能容忍自己的孩子“强奸未遂, 害人致死”的恶行?又有几个家长能做到在这种“火冒三丈”的时候还冷静地分析、明察秋毫?如果说父母教育孩子, 必要时惩罚一下, 那也要“上纲上线”的话。那么, 如今那些做了错事而被家长打骂的孩子都是“社会主义叛逆者”了?因此, 从宝玉挨打的原因上看, 贾政打宝玉是在暴怒的情况下管教孩子的正常反映, 并不是“两种敌对力量狭路相逢的生死斗争”。

二、从宝玉挨打的过程审视其父子关系

贾政打宝玉, 贾政是事件的主导者和实施者。在这个过程中, 贾政的“三气、三打、三哭”把他和宝玉的关系体现得淋漓尽致。其中“气”是“打”的铺垫, “打”是“气”的发泄, “哭”是情的表露。

先看贾政的“三气”。一“气”, 贾雨村来访, 而宝玉在客人面前却惶悚, 应对不似往日, 于是贾政便生了三分气。因为在贾政看来, 平时宝玉待人接物是可以自如应对的, 而今天的宝玉在客人面前却葳葳蕤蕤, 一脸的思欲愁闷之色, 使贾政大失所望, 贾政焉能不生气?二“气”, 当贾政听忠顺府长史官说宝玉引逗忠顺王爷驾前承奉的琪官时, 便“又惊又气”, 直气得“目瞪口歪”。因为贾政心中早已存了三分气, 如今, 宝玉结交戏子, 惹恼素日并无来往的忠顺王爷将要祸及自己, 岂能不气?三“气”, 正当贾政要审问宝玉之时, 贾环趁机添油加醋, 诬告宝玉淫辱母婢致死, 如何不气?至此, 贾政忍无可忍, 直气得“面如金纸”, 终于由“气”发展到“打”。

曹雪芹写贾政之“气”, 不是一下子就大发雷霆之怒, 而是层层渲染, 步步升级, 在这个升级的过程中, 不仅揭示了宝玉挨打的原因, 而且完成了对贾政这个望子成龙、恨铁不成钢的父亲形象的刻画。

再看贾政的“三打”。直接写打宝玉的文字, 在原著里只有短短的两自然段, 虽着墨不多, 但却写得曲折有致, 打的程度也是逐步升级。一“打”, 先由小厮们打了十来下, 想那小厮, 不过是奴才, 如今却要去打府中的爷, 而这个爷不是别人, 是贾府老太太心尖上的人, 虽是老爷发话, 谁敢真打, 不过是虚张声势罢了。可是贾政早已是急怒攻心, 失去了理智, 哪容小厮应付。于是发展到二“打”, 抢过板子, 咬着牙狠命盖了三四十下。三“打”, 贾政见王夫人来, 那板子越发下去的又狠又快。这时, 板子里含着对王夫人的怨, 怨王夫人、贾母平时对宝玉的溺爱, 这时见王夫人又来护持, 由怨生恨, 因此板子才会下得又狠又快。尽管贾政一再扬言:“堵起嘴来, 着实打死!”“不如趁今日一发勒死了, 以绝将来之患!”尽管贾政抢过板子, 咬着牙狠命盖了三四十下, 板子越发下去的又狠又快, 但是在其狂怒的情形下, 还保持了一丝清醒, 他的板子并没劈头盖脸的打, 而都打在宝玉屁股及以下部位。 (王夫人“禁不住解下汗巾看, 由臀至胫, 或青或紫, 或整或破, 竟无一点好处。”) 由此可以看出, 贾政打宝玉依然没有超出正常父子亲情的范畴, 只不过希望“棍棒底下出孝子”罢了。而不像某些红学评论说的“一个代表着终将灭亡却力求巩固的旧统治力量, 一个蒸蒸着刚要出土而力求萌长的新生幼芽。这不是父子二人, 而是新旧两代你死我活的搏斗。”如果真是这样, 贾政往宝玉要害处不须几下, 即可断送宝玉性命。

再看贾政的“三哭”。“男儿有泪不轻弹, 只是未到伤心时。”宝玉挨打的过程中, 贾政随着事态的发展而三次痛哭。贾政一“哭”是在“三气”之后, 那贾政喘吁吁直挺挺坐在椅子上, 满面泪痕, 一叠声“拿宝玉!拿大棍!拿索子捆上!把各门都关上!有人传信往里头去, 立刻打死!”这次哭是伤心绝望的哭。因为宝玉是贾政光宗耀祖的希望和寄托, 但宝玉的所作所为连贾政的最低要求也达不到, 还惹是生非。用贾政的话说就是“你在家不读书也罢了, 怎么又做出这些无法无天的事来!”这怎能不令贾政伤心欲绝?封建社会也罢, 资本主义社会也罢, 社会主义社会也罢, 做家长的望子成龙、光宗耀祖的心愿大体是没有错的, 不能因为贾政管教宝玉, 就给其父子关系冠以封建与反封建的关系。贾政的二“哭”是在听了王夫人哭诉之后。贾政听了此话, 不觉长叹一声, 向椅上坐了, 泪如雨下。贾政的这次痛哭感情更为复杂。这哭中既有对妻子心情的理解, 也有对妻子袒护孩子的怨愤, 还有自己欲管教儿子而不能的委屈。贾政的三“哭”是听了王夫人哭着贾珠的名字, 儿媳李纨禁不住放声哭了后, “那泪珠更似滚瓜一般滚了下来。”可以说这一哭, 哭回了父亲的温情。从贾政的哭里我们能领悟到, 曹雪芹写贾政是丰满的、感性的、真实的、多侧面的、多层次的, 而决不是用干巴巴的封建二字能概括的了的。

综上所述, 在解读《红楼梦》人物形象和关系时, 我们应当在文本解读的基础上, 把它放到曹雪芹的那个时代和社会, 用辨证的、历史的眼光客观全面地分析评价。多一些人性的理解, 少一些阶级的批判, 那样, 我们也许会和真正的《红楼梦》更近一些。

参考文献

[1].蔡义江等红楼梦六家谈【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2003.4

[2].王昆仑红楼梦人物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3

[3].周五纯重论“宝玉挨打”【J】南京师大学报, 1996年第3期

篇4:说宝玉挨打

关键词:宝玉;兴趣;毁灭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10-246-02

幼师语文教材《阅读和写作》第四册《宝玉挨打》,论原因,起自《红楼梦》第三十回。直接原因是所谓宝玉“在外流荡优伶,表赠私物,在家荒疏学业,淫辱母婢”,一是他与忠顺亲王府家戏班里做小旦的琪官(蒋玉菡)相好,并且得到了他赠予的红汗巾子;二是指他与王夫人的大丫鬟金钏悄悄说了几句调情话,被王夫人撞见,她照着金钏的脸上就是一巴掌,骂金钏“下作小娼妇,好好的爷们儿,都叫你教坏了”,将金钏撵走,致使她含羞跳井自杀。至于间接原因(实际上是主要原因),是贾政与贾宝玉父子之间一向的冲突,即封建的所谓正统思想与叛逆性格的冲突,不过至此更加强烈、激化罢了。

宝玉该不该挨打,从表面上看,该!但认真探讨下去,宝玉不该挨打,该挨打的是他的父亲——贾政,他的奶奶——贾母。

贾宝玉是很有才能的,其表现如下:

《红楼梦》第十八回写道:“……只因当日这贾妃未入宫时,自幼亦系贾母教养。后来添了宝玉,贾妃乃长姊,宝玉为幼弟,贾妃念母年将迈,始得此弟,是以独爱怜之。且同侍贾母,刻不相离。那宝玉未入学之先,三四岁时,已得元妃口传授了几本书,识了数千字在腹内。”

二百多年前,中国教育尚不发达,而婴幼儿的宝玉就识了数千字,且记在大脑(腹内)之中。由此可见贾妃教育有方,更显得宝玉资质非常。

俗话说,渊远才能流长,基实自然楼高。到十二三岁时,宝玉的才能就更令人称道,更令人刮目相看了。

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第十八回《皇恩重元妃省父母 天伦乐宝玉呈才藻》为读者作了明证。

宝玉题写的对额、五律,概括恰切准确,寓意高雅深邃,写景独到,对仗工整,惜墨如金。读后颊齿生香,久久难忘。若没有厚实的功底,非同寻常的天赋,对于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来说,即使把他打死,也不会打出这麽高的水平来。

宝玉才分既高,又生长在“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杨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按一般规律来说是应该成材的。可它不但没有成材,反而沦落为疯疯傻傻的僧道,这不能不让人扼腕而叹,皱眉深思。叹息他的沦落,深思他不成材的原因。

兴趣,是人类创造力的源泉。

人们对天空有兴趣,才会用望远镜去观察天际。用宇宙飞船去星际遨游,用无线电信号进行星球对话,进而去发现宇宙的全部奥秘。人们对足下的土地感兴趣,才会建起无数宏伟壮观的建筑,创造了金字塔、万里长城这样的伟绩。人们对生活感兴趣,才会去发掘生活的美,去讴歌生活,留下众多不朽的诗篇。

缺乏兴趣,就是缺乏对生活的热情,样样不感兴趣,生存就毫无意义。兴趣只有得到自由地發展,才能变为终生不渝的志趣。这种志趣能够激发人全部的力量去斗争,去创造,从而使生活变得更加瑰丽多彩。

《红楼梦》告诉我们,贾宝玉幼、少时期的兴趣,主要在诗词歌赋。如果家长鼓励、支持,那麽他将来一定会是诗歌圣手,词赋翘楚。可他的父亲——贾政,一心要他走仕途经济,光宗耀祖的道路。因此对贾宝玉的爱好、兴趣深恶痛绝,以至于见了宝玉不是恶心、醋心,就是没眼相看。

人的兴趣有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两种。直接兴趣是由客观事物或学习活动本身所引起的,如喜欢绘画、喜欢阅读等;间接兴趣是由学习活动的目的、任务或学习活动的结果所引起的,如得到教师的表扬、家长的奖励等。因此,直接兴趣指向学习活动本身,而间接兴趣则指向学习过程的结果。对少年儿童来说,相对强烈、对比鲜明、不断变化或有新异性的刺激往往容易引起他们的直接兴趣,而对活动的目的与任务或活动结果的意义与价值的理解则往往能够激发他们的间接兴趣。少年儿童在学习兴趣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正如我们在实际中所见,有的学习兴趣主要来自于写字、做算术题、唱歌等活动形式本身;有的学习兴趣则主要来自于参加这些活动之后取得好的成绩得到教师的表扬、家长的奖励、能有光明的前途等。在学习活动中,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可以相互转化。当少年儿童遇到简单的、容易的、生动有趣的知识时,便会产生直接兴趣;一旦遇到复杂的、困难的、枯燥乏味的知识时,便需要间接兴趣来维持学习活动。当儿童对掌握某种知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了充分的认识时,就会对学习这种知识产生间接兴趣,从而激励自己努力学习那些自己本无兴趣的东西。当少年儿童通过顽强的学习,克服了学习中的困难,便又会对这种知识产生直接兴趣。并取得良好的成效。

贾政既然想要贾宝玉走仕途经济,光宗耀祖的道路,就要对其苦口婆心,循循诱导,使其充分认识到仕途经济,光宗耀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产生间接兴趣,以学习那些对宝玉来说本无兴趣的东西。可贾政不但没有这样做,反而不分青红皂白,对他全盘否定。在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中,宝玉题额恰切,题对语雅意远。

对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来说,这实在是令人欣喜,难能可贵的。做父亲的不好意思在众人面前褒扬自己的儿子便罢了,可也不应该把他说得一无是处(不好的是不好的,好的也是不好的),整的灰头土脸。平时见了宝玉,贾政对他也是非训即斥,冷嘲热讽,没有一点好脸色。致使宝玉见了他,犹如老鼠见了猫。甚至一听说他父亲叫他,就吓得不得了。

在这样的专制父亲的淫威之下,甭说“间接兴趣”了,就是再顽强的“直接兴趣”也要被扼杀掉。因为一个处于懵懂阶段的十二三岁的孩子,如果自己的兴趣得不到老师尤其是家长的鼓励、奖赏,抑或说最起码的肯定,那麽,他对自己的兴趣就会产生怀疑、动摇;在没有新的兴趣的替代下,他就会自我否定,破罐破摔,乃至自暴自弃。

如果说贾政是“棒杀”宝玉才能的罪魁;毫无疑问贾母是“捧杀”宝玉才能的祸首。

贾宝玉是贾母的掌上明珠,是贾母的心肝宝贝。贾母对宝玉是含在嘴里怕化了,吐出嘴外怕飞了。她除了对宝玉生活上千般呵护,万般疼爱以外;在品德教育,人格塑造,知识传授上,可以说是毫无作为。

第二十回《魇魔法叔嫂逢五鬼 通灵玉蒙蔽遇双真》:至第四日早,宝玉忽睁开眼向贾母说道:“从今以后,我可不在你家了,快打发我走吧。”贾母听见这话,如同摘了心肝一般。赵姨娘在旁劝道:“老太太也不必过于悲痛:哥儿已是不中用了,不如把哥儿的衣服穿好,让他早些回去,也省他受些苦;只管舍不得他,这口气不断,他在那里,也受罪不安——”这些话没说完,被贾母照脸啐了一口唾沫,骂道:“烂了舌头的混账老婆!怎么见得不中用了?你愿意他死了,有什么好处?你别做梦!他死了我只合你们要命!都是你们素日挑唆着,逼他念书写字,把胆子唬破了,见了他老子就像个‘避猫鼠儿’一样。都不是你们这起小妇挑唆的!这会子逼死了他,你们就随了心了!——我饶那一个!”一面哭,一面骂。

本来是赵姨娘因嫡庶矛盾,而用金钱买通马道婆施魔法,才造成了宝玉的癫狂迷乱,胡言乱语。贾母却不追本溯源,查明真相,反而一味地地认为:“都是你们素日挑唆着,逼他念书写字”所致。因此,宝玉若死了,“我只合你们要命” !由此可见,贾母对宝玉的爱,是多麽地糊涂,多麽地荒唐啊!

总之,在宝玉的成长过程中,贾政失之于过严,贾母失之于过宽。过严,导致宝玉无所适从,灰心丧气,破罐破摔;过宽,导致宝玉无拘无束,随心所欲,无法无天。说到了是他们不按教育规律——尊重孩子的兴趣办事,最终,造成了贾宝玉的毁灭。

篇5:10 宝玉挨打

(-01-02 10:51:22)

曹雪芹

宝玉挨打这一情节在《红楼梦》中占有重要地位,有人认为是全书的第一个高潮,它在情节结构的安排、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思想倾向的表达等方面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学习本文,要着重认识宝玉挨打的根本原因及其社会背景,欣赏在这场矛盾冲突中出场的各色人物形象,了解课文运用舞台艺术的手法安排情节结构的特点。

节选自《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3回和第34回。题目是编者加的。

原来宝玉会过雨村回来听见了,便知金钏儿含羞赌气自尽,心中早又五内摧伤,进来被王夫人数落教训,也无可回说。见宝钗进来,方得便出来,茫然不知何往,背着手,低头一面感叹,一面慢慢的走着,信步来至厅上。刚转过屏门,不想对面来了一人正往里走,可巧儿撞了个满怀。只听那人喝了一声“站住!”宝玉唬了一跳,抬头一看,不是别人,却是他父亲,不觉的倒抽了一口气,只得垂手一旁站了。贾政道:“好端端的,你垂头丧气嗐〔嗐(hài)〕叹息,这里表示伤感。些什么?方才雨村来了要见你,叫你那半天你才出来;既出来了,全无一点慷慨挥洒谈吐,仍是葳葳蕤蕤〔葳(wēi)葳蕤(ruí)蕤〕萎靡不振。。我看你脸上一团思欲愁闷气色,这会子又咳声叹气。你那些还不足,还不自在?无故这样,却是为何?”宝玉素日虽是口角伶俐,只是此时一心总为金钏儿感伤,恨不得此时也身亡命殒,跟了金钏儿去。如今见了他父亲说这些话,究竟不曾听见,只是怔呵呵的站着。

贾政见他惶悚〔惶悚(sǒng)〕惶恐。悚,害怕,恐惧。,应对不似往日,原本无气的,这一来倒生了方欲说话,忽有回事人来回:“忠顺亲王府里有人来,要见老爷。”贾政听了,心下疑惑,暗暗思忖道:“素日并不和忠顺府来往,为什么今日打发人来?”一面想,一面令“快请”,急走出来看时,却是忠顺府长史官〔长史官〕总管王府内事务的官吏。从南朝起始设,以后各代王府都沿设。,忙接进厅上坐了献茶。未及叙谈,那长史官先就说道:“下官此来,并非擅造潭府〔潭府〕深宅大院。常用作对他人住宅的尊称。潭,深邃的样子。,皆因奉王命而来,有一件事相求。看王爷面上,敢烦老大人作主,不但王爷知情,且连下官辈亦感谢不尽。”贾政听了这话,抓不住头脑,忙陪笑起身问道:“大人既奉王命而来,不知有何见谕,望大人宣明,学生好遵谕承办。”那长史官便冷笑道:“也不必承办,只用大人一句话就完了。我们府里有一个做小旦的琪官,一向好好在府里,如今竟三五日不见回去,各处去找,又摸不着他的道路〔道路〕行踪,去向。,因此各处访察。这一城内,十停〔停〕总数分成几份,其中一份叫一停。人倒有八停人都说,他近日和衔玉的那位令郎相与甚厚。下官辈等听了,尊府不比别家,可以擅入索取,因此启明王爷。王爷亦云:‘若是别的戏子呢,一百个也罢了,只是这琪官随机应答,谨慎老诚,甚合我老人家的心,竟断断少不得此人。’故此求老大人转谕令郎,请将琪官放回,一则可慰王爷谆谆奉恳,二则下官辈也可免操劳求觅之苦。”说毕,忙打一躬。

贾政听了这话,又惊又气,即命唤宝玉来。宝玉也不知是何原故,忙赶来时,贾政便问:“该死的奴才!你在家不读书也罢了,怎么又做出这些无法无天的事来!那琪官现是忠顺王爷驾前承奉的人,你是何等草芥,无故引逗他出来,如今祸及于我。”宝玉听了唬了一跳,忙回道:“实在不知此事。究竟连‘琪官’两个字不知为何物,岂更又加‘引逗’二字!”说着便哭了。贾政未及开言,只见那长史官冷笑道:“公子也不必掩饰。或隐藏在家,或知其下落,早说了出来,我们也少受些辛苦,岂不念公子之德?”宝玉连说不知,“恐是讹传,也未见得”。那长史官冷笑道:“现有据证,何必还赖?必定当着老大人说了出来,公子岂不吃亏?既云不知此人,那红汗巾子〔汗巾子〕系内裤用的腰巾,因近身受汗,故名。怎么到了公子腰里?”宝玉听了这话,不觉轰去魂魄,目瞪口呆,心下自思:“这话他如何得知!他既连这样机密事都知道了,大约别的瞒他不过,不如打发他去了,免的再说出别的事来。”因说道:“大人既知他的底细,如何连他置买房舍这样大事倒不晓得了?听得说他如今在东郊离城二十里有个什么紫檀堡,他在那里置了几亩田地几间房舍。想是在那里也未可知。”那长史官听了,笑道:“这样说,一定是在那里。我且去找一回,若有了便罢,若没有,还要来请教。”说着,便忙忙的走了。

贾政此时气的目瞪口歪,一面送那长史官,一面回头命宝玉“不许动!回来有话问你!”一直送那官员去了。才回身,忽见贾环带着几个小厮一阵乱跑。贾政喝令小厮“快打,快打!”贾环见了他父亲,唬的骨软筋酥,忙低头站住。贾政便问:“你跑什么?带着你的那些人都不管你,不知往那里逛去,由你野马一般!”喝令叫跟上学的人来。贾环见他父亲盛怒,便乘机说道:“方才原不曾跑,只因从那井边一过,那井里淹死了一个丫头,我看见人头这样大,身子这样粗,泡的实在可怕,所以才赶着跑了过来。”贾政听了惊疑,问道:“好端端的,谁去跳井?我家从无这样事情,自祖宗以来,皆是宽柔以待下人。——大约我近年于家务疏懒,自然执事人〔执事人〕具体操办某件事务的人。②③④⑤⑥操克夺之权〔克夺之权〕生杀予夺之权。,致使生出这暴殄轻生〔暴殄(tiǎn)轻生〕暴殄,恣意糟踏。殄,灭绝。轻生,不爱惜生命。的祸患。若外人知道,祖宗颜面何在!”喝令快叫贾琏、赖大、来兴。小厮们答应了一声,方欲叫去,贾环忙上前拉住贾政的袍襟,贴膝跪下道:“父亲不用生气。此事除太太房里的人,别人一点也不知道。我听见我母亲说……”说到这里,便回头四顾一看。贾政知意,将眼一看众小厮,小厮们明白,都往两边后面退去。贾环便悄悄说道:“我母亲告诉我说,宝玉哥哥前日在太太屋里,拉着太太的丫头金钏儿强奸不遂,打了一顿。那金钏儿便赌气投井死了。”话未说完,把个贾政气的面如金纸,大喝“快拿宝玉来!”一面说,一面便往里边书房里去,喝令“今日再有人劝我,我把这冠带家私〔冠带家私〕冠带,帽子和束带,是官服的代称,这里代指官爵。家私,财产,代指家业。一应〔一应〕所有的一切。交与他与宝玉过去!我免不得做个罪人,把这几根烦恼鬓毛剃去,寻个干净去处〔烦恼鬓毛……干净去处〕鬓毛,即头发,佛家称为“烦恼丝”。干净,佛家以为人世污浊不净,唯有佛门才能通向清净世界,即所谓净土。剃去烦恼鬓毛与寻个干净去处,都是出家当和尚的意思。自了,也免得上辱先人下生逆子之罪。”众门客仆从见贾政这个形景,便知又是为宝玉了,一个个都是啖指咬舌,连忙退出。那贾政喘吁吁直挺挺坐在椅子上,满面泪痕,一叠声“拿宝玉!拿大棍!拿索子捆上!把各门都关上!有人传信往里头去,立刻打死!”众小厮们只得齐声答应,有几个来找宝玉。

那宝玉听见贾政吩咐他“不许动”,早知多凶少吉,那里承望贾环又添了许多的话。正在厅上干转,怎得个人来往里头去捎信,偏生没个人,连焙茗也不知在那里。正盼望时,只见一个老姆姆出来。宝玉如得了珍宝,便赶上来拉他,说道:“快进去告诉:老爷要打我呢!快去,快去!要紧,要紧!”宝玉一则急了,说话不明白;二则老婆子偏生又聋,竟不曾听见是什么话,把“要紧”二字只听作“跳井”二字,便笑道:“跳井让他跳去,二爷怕什么?”宝玉见是个聋子,便着急道:“你出去叫我的小厮来罢。”那婆子道:“有什么不了的事?老早的完了。太太又赏了衣服,又赏了银子,怎么不了事的!”

宝玉急的跺脚,正没抓寻处,只见贾政的小厮走来,逼着他出去了。贾政一见,眼都红紫了,也不暇问他在外流荡优伶,表赠私物,在家荒疏学业,淫辱母婢等语,只喝令“堵起嘴来,着实打死!”小厮们不敢违拗,只得将宝玉按在凳上,举起大板打了十来下。贾政犹嫌打轻了,一脚踢开掌板的,自己夺过来,咬着牙狠命盖了三四十下。众门客见打的不祥了,忙上前夺劝。贾政那里肯听,说道:“你们问问他干的勾当可饶不可饶!素日皆是你们这些人把他酿〔酿〕惯,纵容。坏了,到这步田地还来解劝。明日酿到他弑君杀父,你们才不劝不成!”

众人听这话不好听,知道气急了,忙又退出,只得觅人进去给信。王夫人不敢先回贾母,只得忙穿衣出来,也不顾有人没人,忙忙赶往书房中来,慌的众门客小厮等避之不及。王夫人一进房来,贾政更如火上浇油一般,那板子越发下去的又狠又快。按宝玉的两个小厮忙松了手走开,宝玉早已动弹不得了。贾政还欲打时,早被王夫人抱住板子。贾政道:“罢了,罢了!今日必定要气死我才罢!”王夫人哭道:“宝玉虽然该打,老爷也要自重。况且炎天暑日的,老太太身上也不大好,打死宝玉事小,倘或老太太一时不自在了,岂不事大!”贾政冷笑道:“倒休提这话。我养了这不肖的孽障,已不孝;教训他一番,又有众人护持;不如趁今日一发勒死了,以绝将来之患!”说着,便要绳索来勒死。王夫人连忙抱住哭道:“老爷虽然应当管教儿子,也要看夫妻分上。我如今已将五十岁的人,只有这个孽障,必定苦苦的以他为法,我也不敢深劝。今日越发要他死,岂不是有意绝我。既要勒死他,快拿绳子来先勒死我,再勒死他。我们娘儿们不敢含怨,到底在阴司里得个依靠。”说毕,爬在宝玉身上大哭起来。贾政听了此话,不觉长叹一声,向椅上坐了,泪如雨下。王夫人抱着宝玉,只见他面白气弱,底下穿着一条绿纱小衣皆是血渍,禁不住解下汗巾看,由臀至胫,或青或紫,或整或破,竟无一点好处,不觉失声大哭起来,“苦命的儿吓!”因哭出“苦命儿”来,忽又想起贾珠来,便叫着贾珠哭道:“若有你活着,便死一百个我也不管了。”此时里面的人闻得王夫人出来,那李宫裁王熙凤与迎春姊妹早已出来了。王夫人哭着贾珠的名字,别人还可,惟有宫裁禁不住也放声哭了。贾政听了,那泪珠更似滚瓜一般滚了下来。

正没开交处,忽听丫鬟来说:“老太太来了。”一句话未了,只听窗外颤巍巍的声气说道:“先打死我,再打死他,岂不干净了!”贾政见他母亲来了,又急又痛,连忙迎接出来,只见贾母扶着丫头,喘吁吁的走来。贾政上前躬身陪笑道:“大暑热天,母亲有何生气亲自走来?有话只该叫了儿子进去吩咐。”贾母听说,便止住步喘息一回,厉声说道:“你原来是和我说话!我倒有话吩咐,只是可怜我一生没养个好儿子,却教我和谁说去!”贾政听这话不像,忙跪下含泪说道:“为儿的教训儿子,也为的是光宗耀祖。母亲这话,我做儿的如何禁得起?”贾母听说,便啐了一口,说道:“我说一句话,你就禁不起,你那样下死手的板子,难道宝玉就禁得起了?你说教训儿子是光宗耀祖,当初你父亲怎么教训你来!”说着,不觉就滚下泪来。贾政又陪笑道:“母亲也不必伤感,皆是作儿的一时性起,从此以后再不打他了。”贾母便冷笑道:“你也不必和我使性子赌气的。你的儿子,我也不该管你打不打。我猜着你也厌烦我们娘儿们。不如我们赶早儿离了你,大家干净!”说着便令人去看〔看〕料理,备办。②轿马,“我和你太太宝玉立刻回南京去!”家下人只得干答应着。贾母又叫王夫人道:“你也不必哭了。如今宝玉年纪小,你疼他,他将来长大成人,为官作宰的,也未必想着你是他母亲了。你如今倒不要疼他,只怕将来还少生一口气呢。”贾政听说,忙叩头哭道:“母亲如此说,贾政无立足之地。”贾母冷笑道:“你分明使我无立足之地,你反说起你来!只是我们回去了,你心里干净,看有谁来许你打。”一面说,一面只令快打点行李车轿回去。贾政苦苦叩求认罪。

贾母一面说话,一面又记挂宝玉,忙进来看时,只见今日这顿打不比往日,又是心疼,又是生气,也抱着哭个不了。王夫人与凤姐等解劝了一会,方渐渐的止住。早有丫鬟媳妇等上来,要搀宝玉,凤姐便骂道:“糊涂东西,也不睁开眼瞧瞧!打的这么个样儿,还要搀着走!还不快进去把那藤屉子春凳〔藤屉子春凳〕春凳,一种面较宽的可坐可卧的长凳。藤屉子,凳面用藤皮编成。抬出来呢。”众人听说连忙进去,果然抬出春凳来,将宝玉抬放凳上,随着贾母王夫人等进去,送至贾母房中。

彼时贾政见贾母气未全消,不敢自便,也跟了进去。看看宝玉,果然打重了。再看看王夫人,“儿”一声,“肉”一声,“你替珠儿早死了,留着珠儿,免你父亲生气,我也不白操这半世的心了。这会子你倘或有个好歹,丢下我,叫我靠那一个!”数落一场,又哭“不争气的儿”。贾政听了,也就灰心,自悔不该下毒手打到如此地步。先劝贾母,贾母含泪说道:“你不出去,还在这里做什么!难道于心不足,还要眼看着他死了才去不成!”贾政听说,方退了出来。

此时薛姨妈同宝钗、香菱、袭人、史湘云也都在这里。袭人满心委屈,只不好十分使出来,见众人围着,灌水的灌水,打扇的打扇,自己插不下手去,便越性走出来到二门前,令小厮们找了焙茗来细问:“方才好端端的,为什么打起来?你也不早来透个信儿!”焙茗急的说:“偏生我没在跟前,打到半中间我才听见了。忙打听原故,却是为琪官金钏姐姐的事。”袭人道:“老爷怎么得知道的?”焙茗道:“那琪官的事,多半是薛大爷素日吃醋,没法儿出气,不知在外头唆挑了谁来,在老爷跟前下的火〔下的火〕使坏进谗的意思。。那金钏儿的事是三爷说的,我也是听见老爷的人说的。”袭人听了这两件事都对景〔对景〕对得上号,情况符合。,心中也就信了八九分。然后回来,只见众人都替宝玉疗治。调停完备,贾母令“好生抬到他房内去”。众人答应,七手八脚,忙把宝玉送入怡红院内自己床上卧好。又乱了半日,众人渐渐散去,袭人方进前来经心服侍,问他端的。且听下回分解。

话说袭人见贾母王夫人等去后,便走来宝玉身边坐下,含泪问他:“怎么就打到这步田地?”宝玉叹气说道:“不过为那些事,问他做什么!只是下半截疼的很,你瞧瞧打坏了那里。”袭人听说,便轻轻的伸手进去,将中衣褪下。宝玉略动一动,便咬着牙叫“嗳哟”,袭人连忙停住手,如此三四次才褪了下来。袭人看时,只见腿上半段青紫,都有四指宽的僵痕高了起来。袭人咬着牙说道:“我的娘,怎么下这般的狠手!你但凡听我一句话,也不得到这步地位。幸而没动筋骨,倘或打出个残疾来,可叫人怎么样呢!”

正说着,只听丫鬟们说:“宝姑娘来了。”袭人听见,知道穿不及中衣,便拿了一床袷纱被〔袷(jiá)纱被〕表里两层的纱被。袷,同“夹”。替宝玉盖了。只见宝钗手里托着一丸药走进来,向袭人说道:“晚上把这药用酒研开,替他敷上,把那淤血的热毒散开,可以就好了。”说毕,递与袭人,又问道:“这会子可好些?”宝玉一面道谢说:“好了。”又让坐。宝钗见他睁开眼说话,不像先时,心中也宽慰了好些,便点头叹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自悔说的话急了,不觉的就红了脸,低下头来。宝玉听得这话如此亲切稠密,大有深意,忽见他又咽住不往下说,红了脸,低下头只管弄衣带,那一种娇羞怯怯,非可形容得出者,不觉心中大畅,将疼痛早丢在九霄云外,心中自思:“我不过捱了几下打,他们一个个就有这些怜惜悲感之态露出,令人可玩可观,可怜可敬。假若我一时竟遭殃横死,他们还不知是何等悲感呢!既是他们这样,我便一时死了,得他们如此,一生事业纵然尽付东流,亦无足叹惜,冥冥之中若不怡然自得,亦可谓糊涂鬼祟矣。”想着,只听宝钗问袭人道:“怎么好好的动了气,就打起来了?”袭人便把焙茗的话说了出来。宝玉原来还不知道贾环的话,见袭人说出方才知道。因又拉上薛蟠,惟恐宝钗沉心〔沉心〕多指言者无意而听者有心,陡生不快。也叫“吃心”或“嗔心”。,忙又止住袭人道:“薛大哥哥从来不这样的,你们不可混猜度。”宝钗听说,便知道是怕他多心,用话相拦袭人,因心中暗暗想道:“打的这个形象,疼还顾不过来,还是这样细心,怕得罪了人,可见在我们身上也算是用心了。你既这样用心,何不在外头大事上做工夫,老爷也欢喜了,也不能吃这样亏。但你固然怕我沉心,所以拦袭人的话,难道我就不知我的哥哥素日恣心纵欲,毫无防范的那种心性。当日为一个秦钟,还闹的天翻地覆,自然如今比先又更利害了。”想毕,因笑道:“你们也不必怨这个,怨那个。据我想,到底宝兄弟素日不正,肯和那些人来往,老爷才生气。就是我哥哥说话不防头〔不防头〕不留神,不经意。,一时说出宝兄弟来,也不是有心调唆:一则也是本来的实话,二则他原不理论〔不理论〕不注意,不在意。这些防嫌小事。袭姑娘从小儿只见宝兄弟这么样细心的人,你何尝见过天不怕地不怕、心里有什么口里就说什么的人。”袭人因说出薛蟠来,见宝玉拦他的话,早已明白自己说造次了,恐宝钗没意思,听宝钗如此说,更觉羞愧无言。宝玉又听宝钗这番话,一半是堂皇正大,一半是去己疑心,更觉比先畅快了。方欲说话时,只见宝钗起身说道:“明儿再来看你,你好生养着罢。方才我拿了药来交给袭人,晚上敷上管就好了。”说着便走出门去。袭人赶着送出院外,说:“姑娘倒费心了。改日宝二爷好了,亲自来谢。”宝钗回头笑道:“有什么谢处。你只劝他好生静养,别胡思乱想的就好了。不必惊动老太太、太太众人,倘或吹到老爷耳朵里,虽然彼时不怎么样,将来对景,终是要吃亏的。”说着,一面去了。

袭人抽身回来,心内着实感激宝钗。进来见宝玉沉思默默似睡非睡的模样,因而退出房外,自去栉沐〔栉(zhì)沐〕梳洗。。宝玉默默的躺在床上,无奈臀上作痛,如针挑刀挖一般,更又热如火炙,略展转时,禁不住“嗳哟”之声。那时天色将晚,因见袭人去了,却有两三个丫鬟伺候,此时并无呼唤之事,因说道:“你们且去梳洗,等我叫时再来。”众人听了,也都退出。

这里宝玉昏昏默默,只见蒋玉菡走了进来,诉说忠顺府拿他之事;只见金钏儿进来哭说为他投井之情。宝玉半梦半醒,都不在意。忽又觉有人推他,恍恍忽忽听得有人悲戚之声。宝玉从梦中惊醒,睁眼一看,不是别人,却是林黛玉。宝玉犹恐是梦,忙又将身子欠起来,向脸上细细一认,只见两个眼睛肿的桃儿一般,满面泪光,不是黛玉,却是那个?宝玉还欲看时,怎奈下半截疼痛难忍,支持不住,便“嗳哟”一声,仍就倒下,叹了一声,说道:“你又做什么跑来!虽说太阳落下去,那地上的余热未散,走两趟又要受了暑。我虽然捱了打,并不觉疼痛。我这个样儿,只装出来哄他们,好在外头布散与老爷听,其实是假的。你不可认真。”此时林黛玉虽不是嚎啕大哭,然越是这等无声之泣,气噎喉堵,更觉得利害。听了宝玉这番话,心中虽然有万句言词,只是不能说得,半日,方抽抽噎噎的说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宝玉听说,便长叹一声,道:“你放心,别说这样话。就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一句话未了,只见院外人说:“二奶奶来了。”林黛玉便知是凤姐来了,连忙立起身说道:“我从后院子去罢,回来再来。”宝玉一把拉住道:“这可奇了,好好的怎么怕起他来。”林黛玉急的跺脚,悄悄的说道:“你瞧瞧我的眼睛,又该他取笑开心呢。”宝玉听说赶忙的放手。黛玉三步两步转过床后,出后院而去。

练 习

一  在这场激烈的冲突中,作者生动地描述了众多人物在宝玉挨打这个事件中的不同表现,显示出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试以贾政、贾宝玉、王夫人、贾母、王熙凤为例略加分析。

二  宝玉挨打后,最早去探伤的是宝钗,而黛玉却很晚才到,两人到场后的言行也大不相同,试分析她们各自的内心活动。

三  本文情节跌宕多姿,矛盾又纷繁复杂。试说说本文突现出的矛盾的多个层面,以加深对全文的理解。

篇6:宝玉挨打 答案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不可逾越的颠峰,其思想和艺术成就是一个永远挖掘不完的宝藏,千百年来,《红楼梦》以其不可抵挡的魅力“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红楼梦,走进这个瑰丽的艺术世界我们学习一篇选文《宝玉挨打》(播放《宝玉挨打》视频片段)

二、本文背景简介

28回:宝玉与忠顺王府优伶琪官交好,互赠礼物

32回:宝玉与王夫人婢女金钏打闹,惹怒王夫人,王夫人决意将金钏驱逐,金钏不堪其辱投井自杀

三、文本研习:

(一)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明确:全文分三部分,一是打前交待起因;二是宝玉挨打,以贾政与王夫人、贾母之间的冲突为主;三是打后其他人的反应

(分两部分也可,一是打前交待起因;二是宝玉挨打后众人的反应,近距离反应以王夫人、贾母为代表,远距离反应以薛宝钗、林黛玉为代表)

(二).宝玉挨打的原因:

1、思考引发宝玉挨打的事件的原因是什么?

宝玉挨打的直接原因主要有三个:其一是宝玉会见官僚贾雨村时无精打采,令贾政很不满意;其二是宝玉与琪官的交往激怒了忠顺王爷,给贾政无端招来政治纠纷;其三是贾环搬弄是非,污蔑宝玉逼死了金钏儿

2、贾环为什么要和宝玉过不去?他对宝玉的诬陷反映了贾府中的什么矛盾? 贾环代表了嫡庶之争他是庶出,处处受压抑,在今后的家庭利益分配中肯定会处于下风所以他和母亲赵姨娘千方百计地构陷宝玉,手段卑鄙贾环诬陷宝玉,正反映了大家庭嫡庶之争极端险恶的一面

3、宝玉挨打的情节集中反映出哪些矛盾冲突?

父子矛盾:贾政三“打”;嫡庶矛盾、夫妻矛盾:王夫人三“哭”;母子矛盾:贾母三“逼”、贾政三“求”;

(三)宝玉挨打后众人的反应

1、王夫人:“宝玉虽然该打,老爷也要自重……打死宝玉事小”“老爷虽然应当管教儿子”

2、贾母:“我说一句话,你就禁不起,你那样下死手的板子,难道宝玉就禁得起了?”

3、宝钗:“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

4、黛玉:“你从此可都改了罢!”

(四)、钗、黛二人对“宝玉挨打”各有怎样的反应?据这一情节分析二人性格特点 宝钗探伤:

托药而进,低头弄衣带语言:“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有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也……”神态:眼圈微红,双腮带赤,低头不语心理:暗想若宝玉在外头大事上“做工夫”,讨人喜欢了,也不会吃亏

黛玉探伤: 无声之泣,气噎喉堵神态:悲戚,两个眼睛肿得桃儿一般,满面泪光语言:劝宝玉“你从此可都改了罢!”

宝钗、黛玉皆聪颖貌美,她们对宝玉又都有爱的真情,但她们的思想性格截然不同,宝钗“圆”,理智多于情感;黛玉“直”,情感胜于理智宝钗见宝玉,送的是药,情急之下,说出了“心疼”之语,令宝玉感动,但此时她仍不忘劝宝玉走仕途经济之路;黛玉则不然,她在追求情感的人生观上与宝玉相同,因而她能抛弃世俗的功利,她看宝玉,送去的是一颗真心,她从不说“那些混账话”,也不劝宝玉走仕途之路,她劝宝玉“你从此可都改了罢”,是为宝玉的安危着想

(五)、比较贾政、王夫人、贾母在对待宝玉教育态度上的异同

相同:由于三人皆属贵族社会的上层人物,他们都严格遵从封建的礼制,同时用这种“传统”观念行之于人,都希望宝玉能成为家族合格的继承人

贾政与王夫人相比:

相同:认为宝玉该打,应当管教,但教育方法不当不同:贾政欲望之爱大于情感之爱,所以在行为上失之以严,除了讲大道理,便是骂甚或打,结果儿子叛逆王夫人一方面依从宝玉以巩固自己的地位,一方面因痛失一子,对宝玉过分溺爱宽大于严,其结果,对儿子的管教苍白无力

王夫人与贾母相比:

相同:溺爱,在行为上失之以宽不同:王夫人(同上)贾母一味地纵容溺爱,成为宝玉最强硬的保护伞,以“孝道”的武器让贾政认罪,也使宝玉在叛逆的路上走得更远

不同点:三人的教育方法不同,贾政爱得无情,王夫人爱得无理,贾母爱得发昏

(六)通过宝玉挨打这一件事分析人贾政、王夫人、贾母的形象

1、贾政:是一个在保守和落后的制度环境里诞生的无能的家长和昏聩的官僚他的个性充满矛盾,在宝玉面前,他本想维护正统,却失去了公正和权威;在门客面前,他本想显示开明之主的兼听和择善,却只剩下了偏信和偏执;在王夫人面前,他本想显示自己教子的严厉和原则,却失去了夫妻的温情;在母亲面前,他屈从于“事亲为大”,却又违背了先前不孝子“弑君杀父”的忧虑

2、贾宝玉:兼有软弱和反抗的成分软弱:面对金钏的自尽,他只会伤心痛苦,没有悲愤,更不敢控诉和抗争,面对父亲的紧逼,他既不敢辩解、不敢反抗,连逃跑的念头都没有;反抗:对于身为下贱的奴婢们的悲惨命运,他报以无限的同情,对于被统治阶级当作玩物的戏子,他愿意倾心相交,而对于封建统治阶级代表人物的朝廷命官,他骂他们是“国贼禄鬼”

3、王夫人:家庭地位尊贵,是贾府的实际统治者对影响宝玉走正统之路的一切人和事,他皆欲除之而后快,另一方面,她又拼命保护着宝玉,也在保护她自己

4、贾母:是贾府最高统治者她高寿健康,是非常懂得生活享受生活的人她对宝玉十分溺爱,但不是一味的放纵

四、推荐阅读:

原著第三十二回 倾诉肺腑、三十三回三十四回 宝玉挨打

一、基础过关检查: 1.就宝钗、黛玉探望宝玉一节的思想内容和人物特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宝钗“托着一丸药进来”毫不避讳别人在场,并且交待调剂之法显示了她的稳重安详,也暗含着她急切地表现自己对宝玉感情的成分

B.黛玉未见被打的宝玉,却早已“两个眼睛肿得桃儿一般,满面泪光”,这“无声无泣”充分说明黛玉的爱是摒弃世俗、强烈真挚的

C.“你放心,别说这样话我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既表现宝玉誓死不向贾政屈服的决心,也可看出他在宝钗、黛玉之间感情无法选择而无奈

D.这节内容,曹雪芹以生动的描写向我们展示了青年男女纯洁美好的爱情,也表现了反动腐朽的势力对这种爱情的摧残

2.就这一节的表现手法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B)

A.成功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人物言行的对比,表现不同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

B.作者通过宝钗的言行来衬托黛玉对宝玉的纯真的爱情

C.黛玉见宝玉,作者着力写了宝玉的心态动作和体贴对方的话采用反客为主的写法从侧面表现黛玉对宝玉的爱情

D.宝钗、黛玉的言语丰富深刻,含蓄丰蕴言虽尽,而意无穷,显示出曹雪芹高超的艺术笔力

3、“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有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这是宝钗探望宝玉时,对宝玉说的第一句话虽寥寥数语,但包含了许多言外之意,试加以分析概括,并指出宝钗的性格特点

言外之意:

①对贾政毒打之事的态度对贾政的毒打不完全赞同,也决不反对,认为是宝玉自己不听劝告造成的,有责备宝玉的意思

②对宝玉的劝告:劝宝玉改弦易辙,回到封建统治者所倡导的“正途”上来; ③对宝玉的情:不由自主流露出对宝玉的爱情,但却用“我们”这个代称,把自己隐没在众多的同情者之中

宝钗性格特点:从言语中我们可以看出宝钗是一位温柔、贤良、端庄的“大家闺秀”,但又谙于世故,城府极深

4.黛玉探望宝玉是在黄昏,而且是悄悄进来的,这是为什么?显示出黛玉怎样的性格特征?

答案:原因:①避开大批探望者,想和宝玉说几句心里话;②已哭了大半天,“眼睛肿得桃儿一般”怕别人取笑

性格特征:①对宝玉爱之深切;②处事小心谨慎

5.黛玉见宝玉,哭了半天之后,只说了一句:“你从此可都改了罢!”包含了黛玉怎样复杂的心情?

答案:这是一句只有深爱宝玉的黛玉才能说出来的话话虽短,但意味深长,是汹涌的感情,跳过悲伤的阻塞而喷溅出来的一句话,这里面包含着沉痛、体贴、哀怨,同时也包含着一种无可奈何的委屈和畏缩,而更多的是对宝玉的发自心底的纯洁的爱情,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二、综合拓展提升:

阅读《诉肺腑》一课,回答问题

1.史湘云嗔怪宝玉“还是这个性情不改如今大了,你就不愿意读书去考举人进士的,也该常常的会会这些为官做宰的人,谈谈仕途经济的学问,也好将来应酬世务,日后也有个朋友,没见你成年家只在我们队里搅些什么?”

史湘云对贾宝玉嗔怪之词的真正含义是什么?结合全文,谈谈史湘云的性格特点

答案:史湘云劝宝玉“会会这些为官做宰的人”,目的是将来“应酬世务”,这是从体贴关心的角度来劝宝玉的,表现了湘云热诚豪爽的性格

2.宝玉对黛玉叹道:“你皆因总是不放心的原故,才弄了一身病但凡宽慰些,这病也不得一日重似一日”

这段话语之后,黛玉的内心世界发生了哪些变化? 答案:这番话是黛玉渴望听到的这是宝玉的表白,是对黛玉的关心,消除了黛玉的疑虑黛玉深知宝玉已明白自己的感情,因此激动万分而不能吐露半个字,千言万语郁积于心,内心由疑虑转为愉悦、幸福

3.宝玉瞅了半天,方说道“你放心”三个字这个细节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你放心”这三个字是宝玉对黛玉爱情的承诺,是对黛玉的关怀、体贴、劝慰,“你放心”这三个字就是让她不要忧虑、猜疑、担心

4、史湘云等人规劝宝玉要走“仕途经济”之路,宝玉听得逆耳,随口说:“林妹妹不说这样混账话”这句话偏又让林黛玉在暗中听到,“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请你说说,黛玉喜、惊、悲、叹的是什么?

答案:黛玉喜的是:果然自已眼力不错,素日认他个知己;所惊的是:他在人前—片私心称扬于我,共亲热厚密,竟不避嫌疑;所叹的是:你我既为知已,又何必有“金玉”之论呢,何必有一宝钗呢;所悲的是:父母早逝,无人为我主张,而且近日已觉神思恍惚,病已渐成,恐自命薄不能持久

上一篇:如何对房建工程施工质量进行管理及控制.doc下一篇:近世代数期末考试试卷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