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在韩国的传播及影响

2024-05-19

中国传统文化在韩国的传播及影响(通用9篇)

篇1:中国传统文化在韩国的传播及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在韩国的传播及其影响

汉唐以后,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儒释道思想以及文字、绘画、建筑、雕刻等等,传入了日本,譬如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在日本的传播,形成了日本的朱子学、阳明学;唐鉴真东渡以后,把中国的佛教文化以及雕塑等带到了日本,日本也派大量遣唐使到中国学习中国的文化。此外,日本的文字、建筑都受中国文化的影响。现在在我国几乎已经消失了的十字亭,在日本还有完好的保存;在韩国,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就更大,尤其是儒家思想和明清以后的实学思想。如果我们看韩国哲学家譬如李退溪、曹南冥、李栗谷、洪大容、丁若镛等人的著作,你不会认为它们是韩国人写的著作。另外,中国的一些礼教内容,在中国早已失传,但在韩国还保留的相当完整,因此,韩国备西方国家称为是儒教国家的活化石,去年的端午节申遗之争,最终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

中国文化不但对韩国、日本,对东南亚、南亚一些国家如菲律宾、新加坡、越南等国家和地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郑和七下西洋更是加深了这种影响。所以,形成了以中国文化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东亚文化圈特别是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腾飞和崛起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和思考,关注和思考的焦点就是它们与中国文化的关系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不但在汉唐时期传播到了韩国、日本等国,还在明清之际,通过西方耶稣会士,通过东学西渐,传播到了欧洲一些国家,中国的四大发明(火药、指南针、印刷术、造纸术)先后传到西方后,对于促进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国传统文化对法国的影响最大,法国成为当时欧洲中国文化热的中心。从17世纪开始,中国的一些儒家经典如《论语》、《大学》等,就通过法国传到了欧洲。法国十八世纪的启蒙思想家很少有不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如笛卡儿、卢梭、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霍尔巴赫,他们对中国文化的推崇程度,让我们现在都感到震惊。伏尔泰就在礼拜堂里供奉着孔子的画像,把孔子奉为人类道德的楷模,他认为,中国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和治理最好的国家,他极力主张法国乃至全欧洲都应该在政治、法律、哲学、文学和工艺技术等方面效法中国。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直到费尔巴哈以及大文豪歌德等人都研究过中国哲学,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过中国文化的影响。如莱布尼茨就认为,正是中国的发现,才使欧洲人从宗教的迷惘中觉醒过来。莱氏学术思想的形成,除了希腊哲学外,还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他与耶稣会士白晋通信探讨《易经》思想,以易卦的阴阳二元论与西方数学的二进制相匹配,至今仍为学界所乐道。同时,在欧洲大陆还出现了一批研究中国文化的书籍,如《孔子道德论》、《中国哲人孔子的道德》、《中国道德哲学与政治立法》、《中国的哲学》等,这种影响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法国的启蒙运动,影响了德国的辩证法思想,也就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这样就很容易解释为什么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西方文化,中国人那么义无反顾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能够在中国顺利传播和发展这个问题。

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但在过去,就是在现在,对这些国家和地区仍具有非常大的影响。我们举韩国和日本为例。

他山之石——韩国 我们知道,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韩国的现代化程度要比我们高,但韩国的现代化不是在否定和抛弃传统文化基础上的现代化,而是在对传统文化尊重、继承和发展基础上的现代化。到过韩国的人对韩国人的爱国精神和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都深有感触。譬如,韩国目前最著名的大学之一成均馆大学,该校现在仍以儒家思想为宗旨,以仁义礼智为校训;韩国为了传承儒家思想,把儒家思想的内容纳入了大、中、小学的教育科目中,每年2月和8月,韩国人还会按照传统方式到文庙去祭祀孔子;还有按照传统儒家教学方式授课的学院,讲授的主要课程就是儒家的经典“四书”“五经”;在中国几乎已经消失殆尽的传统县学和书院,在韩国至今还有300多所;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也在2004年底在韩国首都挂牌成立。韩国还将儒家文化的精神,通过电影、电视,各种媒体,向全社会广泛宣传。儒家思想在现代韩国伦理道德观念中仍然在起作用。尽管在西方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下,韩国人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发生了重大变化,但他们仍然保持着代代相传的孝顺父母和尊敬老人的风尚,如5月8日被确定为韩国的“双亲节”,以提醒人们重温渊源悠久的孝顺父母和尊敬老人的风俗。我们知道,2005年11月24日,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也就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度闹得沸沸扬扬的中韩端午节“申遗”之争以韩国的胜利而告终。可以说,韩国是以儒家文化立国育民的成功范例,被西方很多学者称作“儒教国家的活化石”、“典型的儒教国度”。这一称号没有给中国,而是给了韩国,韩国没有抛弃和否定传统文化,而是把传统文化有机地融入到了现代社会中,现代生活中,走出了一条具有韩国民族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由于强大的儒家文化传统的影响,韩国非常强调社会伦理价值。事实证明,在韩国,传统文化价值和道德规范,不但有助于维系整个社会的和谐和团结,对于振奋民族精神,推进民族复兴,也是很有帮助的。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1997年金融危机爆发时,韩国民众发起献金运动,纷纷将家里的黄金捐给国家,结果韩国最早度过危机。韩国的经验告诉我们,实现现代化,不必以牺牲传统文化为代价;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并不是矛盾对立的,而是可以相得益彰、并行不悖的。把传统文化中的有益因素与现代化变革中的要求结合起来,应是一个民族实现现代化的最好选择。

篇2:中国传统文化在韩国的传播及影响

在古代:

在古代韩国的文化受中国影响十分明显,早在唐朝时期,朝鲜半岛的新罗国就专门派人到中国学习中国的文化以及治国的策略,甚至有些东西直接照搬照抄地拿回去,中国的文化对新罗国影响十分久远,新罗也因为吸收了中国的文化而强大起来因此统一了朝鲜半岛。

1.韩国社交礼仪偏向古代儒家文化中倡导的长幼有序,尊卑有序的思想。

(韩国人崇尚儒教,尊重长老,长者进屋时大家都要起立,问他们高寿。和长者谈话时要摘去墨镜。早晨起床和饭后都要向父母问安;父母外出回来,子女都要迎接。吃饭时应先为老人或长辈盛饭上菜,老人动筷后,其他人才能吃。乘车时,要让位给老年人。

韩国人见面时的传统礼节是鞠躬,晚辈、下级走路时遇到长辈或上级,应鞠躬、问候,站在一旁,让其先行,以示敬意。男人之间见面打招呼互相鞠躬并握手,握手时或用双手,或用左手,并只限于点一次头。鞠躬礼节一般在生意人中不使用。和韩国官员打交道一般可以握手或是轻轻点一下头。女人一般不与人握手。在社会集体和宴会中,男女分开进行社交活动,甚至在家里或在餐馆里都是如此。)

2,宗教:佛教的禅宗也是同样情况。禅宗早在新罗统一之前就已经传入韩国,但是直到统一 新罗时代(668-935)末期,即强大的地方地主势力起而反对中央集权统治制度的时候 才开始盛行。换言之,佛教禅宗之所以被接受和受到重视是因为它符合当地地主的需要的宗教。

在现代:

中国神话“被韩国”

2007年,韩国梨花女子大学教授郑在书主张,《山海经》中提到的炎帝、蚩尤、夸父及风伯等东夷系的神均在高句丽古墓壁画中出现,很多神话传说都是源自韩国。

2、中国名人“被韩国”

有消息称,韩国学者打算将几百年历史的传统祭孔大典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还有韩国学者认为孔子是朝鲜民族祖先的后代。同样被归入“韩国籍”的还有西施、李白和李时珍。

3、中国道教“被韩国”

不久前,韩国汉城大学的一名历史学教授声称,道教鼻祖张道陵是真真正正的韩国人。他认为春秋时期的韩国即为古代移居到中国的朝鲜人所建立的政权,而张道陵是张良的8代孙,并且张良在跟随刘邦创立汉朝之前恰恰就是韩国人。

4、中国汉字“被韩国”

2006年,韩国汉城大学历史教授朴正秀说,他认为是朝鲜民族最先发明了汉字。他将建议韩国政府向联合国申请汉字为世界文化遗产。

5、中国节日“被韩国”

2005年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6、中国发明“被韩国”

不久前,韩国人声称自己是活字印刷术发明的祖先。中国的浑天仪,也被印到了最新版的一万元韩币的背面,成了韩国人的专利,甚至连“豆浆的发源地”也挪移到韩国了。

7、中医“被韩国”

作为深受中华文化影响的地区,在1986年之前,韩国的医疗体系从未有“韩医”一说。朝鲜的许浚通过参考大量中国古医书于1596年编纂了一部《东医宝鉴》。前不久,韩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的该书初刊本被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但该书95%的内容均辑录自中医著作,并非原创。

8、中国风水“被韩国”

从2003年开始,韩国对“中国风水”进行了重新梳理,还将其列为韩国国家遗产名录和申报世界遗产项目。

9。度娘上找到韩国民众现在在过的节日: 韩国民众最重视中秋节。01月01日 元旦

元旦─新年,01月01日、02日为国家规定的公休日。国历正月初一/民俗日─也称阳历新年,以祭祖的家庭典礼、特制的食物、传统游戏来庆祝。全家人团聚,亲朋好友间互相拜年欢度佳节。03月01日 独立运动纪念日

纪念1919年03月01日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独立运动。04月05日 植树节

这一天,政府官员、教师、学生以及全国各地成千上万的韩国人按照政府的重新造林计划植树。

04月08日 释迦牟尼诞生节

佛教徒和其他国民都庆贺这个节日,纪念释迦牟尼诞生。05月05日 儿童节

这一天为儿童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让他们与父母一起尽情游玩。06月06日 显忠日(현충일)每年06月06日是韩国的”显忠日”,顾名思义,即为国家献上赤胆忠诚的日子.时至今天,06月06日则成为一年一度不容错过的,到烈士公园缅怀为保护国家安全而献出宝贵生命的烈士英雄的日子 08月15日 光复节(광복절)

1945年的这一天,韩国从日本35年的殖民统治中解放出来,获得独立。阴历08月15日 中秋节(或称丰收节)

这是一年中重要的全国性节日之一。这一天要摆设筵席,各家要在家族墓地举行纪念仪式,晚上要一起赏月。

阴历10月03日 开天节(개천절)

这一天是传说中檀君于公元前2333年建立韩国的日子。10月09日 韩语节

篇3:中国传统文化在韩国的传播及影响

1 韩国文化产业成功的表征及原因分析

1.1 文化产业成为韩国的龙头产业

20世纪90年代的亚洲经济危机,让韩国的传统产业遭受重创,韩国政府开始致力于经济发展的转型和升级,追求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探寻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于是“能耗低、污染少、附加值高”的文化产业逐渐成为重点关注的对象和领域。从文化立国战略的确立,稳定的资金支持,相关人才的培养,到一系列政策法规的出台,韩国文化产业逐渐崭露头角,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经营,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发展潜力和空间无可估量。韩国文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创造的经济产值逐年攀升,形成的产业结构日趋合理。韩国逐渐成为文化产业后起之秀,其快速发展的势头让人刮目相看,韩国的文化战略是与其整个国家的战略,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内在一致的,韩国文化产业的迅速崛起,让韩国的饮食业、旅游业、电子业等相关产业也打开了销路。韩国文化产业充分发挥了文化的引领和带动作用,逐渐成为韩国的龙头产业。

1.2 韩国文化在亚洲乃至世界形成持续不断的“韩流”

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为韩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也塑造了韩国的形象,让世界进一步了解韩国,看到了韩国生机勃勃的精神面貌,大大增强了其在亚洲甚至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韩流”已经成为风靡全球的文化现象,“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韩国商品及其大众文化出现在我们身边。从最初的流行音乐、影视剧到服装、饮食,以及化妆品、日用品,韩国的大众文化正铺天盖地向我们涌来。”[1]特别是在中国等亚洲国家,跟韩国同步追剧,吃韩国料理,穿韩版服装,用韩国化妆品,买韩国品牌的手机,到韩国旅游,某种程度上已然成为一种时尚。《大长今》播出之后产生的效能,让韩国美食养生打出了知名度;《江南style》的走红,带火了韩国的江南旅游;《来自星星的你》热播后,韩国饮食、旅游火爆,韩国手机、服装畅销,知名企业热衷韩国明星做代言。韩国文化发展战略准确定位流行文化,把握住了世界文化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借助流行文化的宣传影响力度,韩国文化已经在相关领域产生连锁反应,在全世界形成轰动效应。

1.3 韩国文化成功的深层原因

一种文化的流行、红火必然有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尤其是自身文化在异国他乡仍然热度不减,那就更说明问题。韩国成熟的文化战略和政策,健全的文化体制和机制,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环境,这是韩国文化产业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和支撑。丰富的文化资源及深厚的文化底蕴是韩国文化产业成功的必要条件,韩国将自身的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技术制作手段巧妙结合,打造出独特的品牌效应。遵循和掌握文化产业发展规律和现代文化特点,让韩国具备了文化创新的基础,具备了引领潮流的能力。韩国对文化产业的重视程度也是韩国文化产业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表面看是一部或几部作品的成功,其背后却是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投入和倾注,是对文化发展高度重视、长期专注、不懈努力的反馈和结果。

2 韩国文化产业的成功对中国的影响

全球化时代,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变得司空见惯,文化不仅仅是一种自变量,还受诸多因变量的影响,民族文化已不再是文化发展演化的唯一逻辑,文化间的相互借鉴、影响在文化发展演化趋向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韩流”对中国的影响已经有几十年,在中国也形成了一定的文化市场,这是一个持续作用、不断发酵的过程。韩国文化在中国的流行对于中国文化、中国民众意味深远,因而,在对韩国文化产业成功的羡慕之余,我们不得不深入思考,韩国文化产业成功带来了哪些积极影响,我们能够借鉴哪些成功的文化经验,“韩流”的形成又会产生哪些消极作用,如何化解这些不利因素。

2.1 韩国文化产业成功给中国观众带来了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和节目模式

中国有庞大的文化市场,伴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大众的文化审美需求不断提高,由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起步较晚,在技术、理念等方面相对滞后,文化创新能力有待提高,韩国文化产业的成功给中国观众提供了优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如韩剧的唯美、剧情的跌宕,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满足人们的文化需要,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近年来从央视到卫视多档韩剧热播的景象并不罕见。韩国综艺节目的制作模式令人称赞,中国电视荧屏上相当一部分知名综艺节目都与韩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湖南卫视的《爸爸去哪儿》、《真正男子汉》,浙江卫视的《奔跑吧兄弟》、《谁是大歌神》,江苏卫视《我们相爱吧》等节目的版权都是引自韩国,或通过与韩国联合制作、共同研发等形式进行,从而使我国的电视节目制作水平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2.2 韩国文化产业成功给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了成功经验

韩国自20世纪开始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经过几十年的积淀,已经累积起相当成熟的经验,形成一定的优势。韩国文化产业前瞻性、创新性的做法和举措非常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韩国文化产业之所以成功,在于其充分利用了文化产业大众化的特质,韩剧从制作手法、团队效应、创意营销等方面,体现了对观众的尊重、对市场的调查,能够根据反馈、评价、期待进行创作和播放。韩国也充分利用自身民族传统文化,虽然韩国文化产业定位为现代流行文化,但民族传统文化的承继和弘扬是推动韩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韩国文化产业的另一个成功经验,在于其顺应现代流行文化的发展趋势和潮流,充分利用文化产业的科技化特点和属性,以保障韩国文化产业的现代化程度和水平。韩国文化作品能在异国他乡引起轰动,还在于其能够充分把握深层次、共通性的人性特点,传达超乎民族、国别、文化之上的生命感动,以及超越商业化、功利化之外的审美愉悦,这是韩国文化产品的一个重要特点。

2.3 韩国文化产业的成功对中国也存在负面效应

毋庸讳言,韩国文化已经在中国形成了一定的社会文化心理基础,而一种韩国文化占优势地位的互动关系,无疑更有利于韩国文化的传播。文化是最好的广告,也是最好的展示,文化带来的魅力、影响力是无比强大的。文化一来一往之间,不仅是文化的简单流动,文化的消费更是一种精力、情感的投入,而文化认同一旦形成,就会衍生出一系列的变化,形成连锁反应。韩国文化在中国的影响已经产生了一种效应,在民众中也形成了一种“软实力”,而且这种效应和实力不断累积、发酵,其带来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无法估量。“韩流”让我们分享文化创造成果的同时,付出的代价可能不仅仅是金钱,它还影响到对文化的理解、判断、选择和认同。因而,韩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文化的盛宴,它也一直刺激着我们的文化神经,激发出我们的文化意识,并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文化思考。

3 韩国文化产业的成功对中国的借鉴价值

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已经纳入世界文化产业发达国家的行列。作为韩国的近邻,中国与韩国拥有相近的历史文化背景,因此,处于经济转型期的中国在发展文化产业的时候可以借鉴韩国的先进经验,结合中国具体实际,取人之长,为己所用[2]。当前中国文化产业在技术、理念等方面相对滞后,尤其是在产业化发展、商业化运作、公共化服务、大众化教育等方面与文化产业强国存在一定差距。韩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对当代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借鉴价值和启发意义,韩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路线图,为中国文化产业的战略制定、发展思路、标准要求提供了一面镜子。但借鉴韩国文化的经验和做法,绝不是照抄照搬韩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具体做法,而是要结合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进行有效比较、合理选择以及综合创新。

3.1 必须重视文化的作用和力量

在全球化时代,文化是“先遣军”,文化的传播往往是更大战略的一部分,文化也是生产力,它生产的可能是潜在的消费对象,文化也创造价值,它创造的是难以估量的衍生和附加价值。一个国家最低成本的、最有效的广告就是它的文化,优秀的文化符合现代传播特点和要求,具有很好的广告效应,能够走出去,也能引进来。文化产业的价值不仅局限于作品本身、产业之内,更有它衍生价值、附加价值,这是文化产业的最大魅力之所在,人们之所以说文化产业是21世纪朝阳产业,可能也是基于此。文化认同是一切国际交往的前提,当对一个国家的文化心存畏戒时,这个国家的其他方面就很难被接受;只有文化被接受和认同,其他方面才能顺其自然地被接受。因而,对于中国而言,必须重视文化的建设,让中国的优秀文化作品走向世界,让世界人民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从而为中国文化创造良好的文化交流、交往的环境和条件。

3.2 应增强文化的自觉和意识

当今时代,文化的竞争和经济的、意识形态的较量融合在一起,呈现出与以往时代完全不同的特点。现代社会网络化、信息化的发展,在让文化有了更大魅力的同时,也让文化的辨识能力有所下降。民族文化与以往时代相比丧失了本体性、唯一性的地位,民众有了多样文化的选择权利和机会。因而,民族文化的认同和传承绝非自然,而是十分紧迫的文化责任。当今中国,文化产业起步较晚,广大民众的文化期待和要求与国际同步,但国内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这种目标诉求和现实情况的不一致,将长期困扰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要增强文化自觉和意识,有赶超先行者的勇气和魄力,要把握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利时机,从而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推向新的高度。

3.3 要立足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韩国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还在于文化产品的内容突出了本民族的特色[3]。中国文化需要学习、借鉴,也需要融入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但是作为一种文化更需要有独立的逻辑、体系、个性、特质,也需要有独特的价值、意义、路径,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应该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使命。但是,立足传统文化并不意味着墨守成规,因为任何文化的产生、形成、发展都有其时代背景,都是与它存在的那个时代相符合的,文化的传承绝不是简单的流变,而是不断地融入新的时代元素,打上新的时代烙印。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才能真正发挥传统文化资源和底蕴的作用,为当代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夯实基础、注入动力。

3.4 重视文化产品的品味和质量

韩国通过发达的美容业,塑造出大量青春偶像和完美的青春形象,而影视剧作在创造之中、播出之前、成功之后都做足文章,可见,韩国文化产业走的是塑造明星、打造精品、重视质量的路线。我国的文化产品要在激烈的文化竞争中占据优势,就必须重视文化产品的品味和质量。文化创新是提升文化品味和质量的根本途径,文化企业只有通过文化创新,拥有独立的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打造属于自己的文化品牌、文化产品,才能抢占发展的制高点,形成发展的新高地。另外,“细节决定成败”,提升文化产品的品位和质量要从细微之处着眼,从点滴累积做起。当然,从文化管理的角度看,还要调整文化产业的评价标准,正所谓“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文化产业发展的价值取向要逐步完成从以“数量为王”向以“质量为王”的方向转变,才能为文化产品的品味和质量的提升提供保障。

3.5 要兼顾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文化产业的出现,使文化和经济之间的边界变得更加模糊,但不能就此将经济与文化等同起来。文化是外化与内化的统一,进行文化建设决不能一味地、片面地重视所谓的文化GDP,不能只重视文化的物化方面的内容,一个社会的道德风尚、素质修养、人文教化的水平才是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还非常注重对民族文化的弘扬,重视文化产业对其他相关产业的引领作用,强调文化产业发展对韩国形象的提升,做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兼顾,这是韩国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特点。因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也一定要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如果文化产业异化为单纯的经济行为,变成了单纯的赚钱工具,那么也就丧失了文化的属性、功能,从长远看是不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

4 结语

总而言之,当今时代的文化产业发展,要求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不仅要懂文化,还要懂产业;不仅要面向国内,还要面向全球;不仅要了解传统,更要熟通现代。韩国文化产业的成功,使其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一股强大的“韩流”,但不意味着这是一条唯一正确的路线图,我们不要简单模仿韩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道路。在积极借鉴韩国文化产业的成功经验时,还需理性引导“韩流”引发的盲目崇拜,科学分析“韩流”的双重效应,从而结合自身文化的实际情况,走出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孟凌云.“韩流”现象及文化启示[N].吉林日报,2002-10-31.

[2]张显.韩国文化产业发展对中国的启示[J].河北企业,2015(07).

篇4:中国传统文化在韩国的传播及影响

本文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是基于“只选择一个节目作为文本,不仅可以计算出任何详细阅读足以花费的时间,而且可以认识到虽然每个节目都是独特的和不可重复的,但是它却可以准确地传达、构成能够辨识和理解的意义群”。本文将《发际红》作为文本来进行分析,原因有两个:《发际红》被中印媒体评为近年来印度电视剧的集大成之作,其质量和影响都具有代表性;《发际红》对印度文化传统的展现更为全面,对于本文分析中印文化的异同,以及这些异同在跨文化传播中是如何通过电视剧被受众所理解的。下面介绍的并不是详细的文本解析,而是从特定的角度去审视电视剧的一个解释性指南。

二、《发际红》剧情简介

“发际红”是印度已婚妇女使用的红色粉末。在婚礼上,新郎会将“发际红”抹到新娘头发的分界处,表示她已嫁人,后来“发际红”便成为已婚女子日常着装的一部分。电视剧《发际红》则与婚姻紧密相联,讲述了两个家庭因为两段婚姻带来的巨大转折,揭露了富贵家庭中隐藏的因为爱和贪婪而产生的各种欺骗和阴谋。

《发际红》共有三部,剧情从母亲卡维塔许下的誓言开始——她要为她残疾的儿子安塔里斯找寻最美丽的妻子。于是,她答应了尼哈瑞卡的条件:如果她嫁给安塔里斯,她的妹妹维蒂卡就要嫁给德鲁,心疼安塔里斯、忽略德鲁的母亲答应了这一切。慢慢的,整个故事的线索从单线,到后来情节的发展逐渐发展成为多线,呈放射状结构向前推进。安塔里斯终于如愿娶到了所有人都认为善良又美丽的新娘尼哈瑞卡,但实际上她却欺骗着大家与昔日的情人拉胡再续前缘,当阴谋败露被赶出拉贾达家时,她对拉贾达家展开了报复。在同时行进的另一条线索上,当德鲁和维蒂卡结婚后,维蒂卡竟然恢复了神智,他们相爱了。但整个家庭的阴谋却还在继续,在阴谋中失去德鲁的维蒂卡发誓要夺回自己的发际红……真相和阴谋交替呈现在整个故事中,推进剧情的是爱(卡维塔的母爱以及年轻男女之间的爱情)和利益的纠葛。

三、中印文化传统比较及其对印度电视剧传播过程的影响

(一) 宗教传统

印度哲学家奥罗宾多·高士在他的《印度文化的基础》一书中说:“印度的中心概念是永恒,是灵魂……她的艺术及文学也有同样的特点……这种灵魂、永恒的概念构成了印度文明有别于其他文明的独特的价值观”。许烺光在其著作《宗教·种姓·俱乐部》中提出,印度的心理文化取向是“超自然中心”,而中国的心理文化取向是“情景中心”。宗教仍是理解今天印度社会、政治以及经济生活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发际红》第一集开头出现了长达两分多钟的德鲁为哥哥安塔里斯祈祷的场面。清晨,他在海滩上立于水中向着太阳祈祷,然后用盘子端着祈祷用品一步一步虔诚地走向寺庙,在上第一级楼梯时,用右手手指触碰楼梯,进寺庙时摇动寺庙的祈祷钟,然后开始祈祷。充满宗教色彩的音乐一直伴随着这一过程。

同时,印度的艺术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与宗教密不可分。“印度艺术比其他任何艺术更是宗教的直接产物,而且仅仅是受到宗教的启发而已”。印度现存最早的戏剧学著作《舞论》中有一个关于戏剧起源的神话:“梵天从梨俱吠陀中撷取吟诵、从娑摩吠陀中撷取歌唱、从夜柔吠陀中撷取表演、从阿达吠陀中撷取情味”,从而诞生了戏剧。电视剧作为一门新兴的艺术,被称为“以镜头表现的戏剧艺术”。虽然电视剧的制作和播出依赖于现代科学技术,其本身与经典(这里是指宗教经典或历史文献)没有关系,但其内容,无论是剧本、音乐、镜头画面等都带有本国和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文化思维方式。就印度电视剧而言,这些就体现在电视剧文本、声音和画面及演员表演所透露出的宗教思想上。

“世界民族亦未有冷淡于宗教如中国人者”。中国文化传统把精力放在解决人与人的关系上,孔子曾告诫弟子:“子不语怪力乱神”,几千年来在中国占支配地位的儒家思想就是一种道德体系而非宗教,它重点关注社会的和谐问题,而非宗教中的超越问题。故“中国人不太热衷宗教问题,在对待宗教问题上如果说印度是一个极端的话,中国可能处在另一端”。

但是由于第一,从印度传入中国的佛教和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造就了中国人的宗教信仰;第二,印度教可以说是“一种以包罗万象的宇宙精神的全面真理为基础的宗教……印度教几乎将所有各种各样的信仰和教义都收纳到它的宗教里”。也就是说,印度教的包容性让它的具有普遍性的教义看起来并不深奥,也能为印度教徒外的许多人接受。所以,中国观众在观看中对于看似陌生的宗教仪式和宗教思想能够达到理解和接受。

(二) 审美传统

1、声音表现和画面表现

加拿大音乐家莫雷?沙弗尔曾经提出一个概念“声景”,指的是诉诸人类听觉的“声音风景”(不同于诉诸人类视觉的自然景观)。《发际红》中的音乐可谓是一道绚丽多彩、引人入胜的声景。印度音乐是世界音乐的奇葩,民族音乐“拉格”表达的是一种从自身到无限、又从无限回环到自身的时间困境。它所表达的与印度人的轮回思想相一致。

电视剧中的音乐包括曲调和歌词两个部分,二者紧密结合、共同构成电视剧中的音乐。拿片头曲来说,这种仪式化的间隔起到了引领观众进入艺术欣赏的作用。《发际红》的片头曲风格强烈,“拉格”强烈的民族特点让人一听难忘、记忆深刻,这同时也影响了观众,尤其是外国观众的观看体验。

同许多印度电视剧一样,《发际红》中人物的服饰(例如妇女所穿的莎丽)和空间造型颜色鲜艳,构造复杂。鲜艳的颜色、美丽的风景和漂亮的人物这些因素混合起来,造成了一种幻觉的、催眠的和煽情的效果。

印度的艺术,无论是戏剧、音乐、诗歌还是其他非文学艺术,目标都是要制造“味”(rasa)。从一般意义上,可以把“味”理解为艺术对人引起的感情效应,是人在欣赏艺术时体验到的一种审美快感。“味”可以说是印度教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舞论》将“味”分为8种,即艳情味、滑稽味、悲悯味、暴戾味、英勇味、恐怖味、厌恶味,后来又增加了一个与宗教解脱相联系的“平静味”。“在中国,艺术必须是简单明白的;在印度,艺术必须是煽情的”。这句话也许过于绝对,但它还是概括出了印度艺术最根本的特点——将“艳情味”赋予最基本、永恒的意义,强调人的肉感的体验。印度的艺术家关心的主要不是艺术对象本身而是该对象能引起怎样的精神状态,这反映在印度电视剧中就是全剧那绚丽而迷幻的色彩,以及复杂、多变的人物关系和冗长的、充满悬念的剧情。印度电视剧继承了印度其他艺术门类的传统,注重发挥人的想象力,注重表现“外部自然在内心引起的情绪变化”,故呈现出那种让人难以言喻的、风格明显的、煽情的、幻觉的、近乎催眠的效果。

与印度的审美传统有些相似的是,中国艺术讲究“神韵”。但二者最大的不同在于,“味”强调多少带有超验色彩的精神状态,而“神韵”则是指外界与审美主题和谐的共鸣。同时,中国传统的叙事作品注重“真实”,强调合乎情理中的故事曲折,要求写出社会生活、人情世故的真实面目和内在的必然规律。中国的美学中也蕴含着深刻的普遍性伦理因素,如仁爱、克己、强调人际关系、美善统一、向内修身、扬善劝恶,注重人格的培养和对个人理想的培养,所以中国的影视剧总是贴近生活、给人以真实的感受,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劝导者的作用。这与印度影视剧对富有想象的、充满梦幻的影像沉迷不已的情况并不一样。

(三)道德传统和伦理传统

日本学者中村元博士在比较中国和印度的伦理道德时指出:“中国人的思想没有超越伦理,而印度人认为伦理只处于从属地位,它是依附于宗教的。”另外,印度教徒所强调的“债”,与中国“报恩”的思想有共通之处(中国“报恩”首先要报的就是父母的恩情)。这一点在《发际红》中找到了共鸣。德鲁对母亲和兄长的爱和孝敬使他放弃了爱情。这种孝心,以及尊重兄长的行为,使有着“百行孝为先”、“长兄如父”这样的道德观的中国人有了天然的亲近。

同时,在亲属传统上,亲属关系无论对于中国人,还是对于印度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展现豪门家族恩怨的印度电视剧,不仅有《发际红》,同时还有也被引入中国的《奇迹》,风靡阿富汗的《婆婆也曾是儿媳》等。这是因为,传统的印度教社会是推崇大家庭制度的。而在现代社会中,他们仍认为较大规模的家庭一般仍受到较高的社会评价。成年男子成家后与父母同住被认为是家庭关系融洽的表现而受到赞扬。于是这就成为了印度电视剧把较多注意力放在大家庭中各个成员之间的关系,并且尽力渲染处理关系的复杂和不易,以此来说明处理好大家庭中各个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多么值得尊敬的一件事情。

印度的大城市,如加尔各答、孟买、新德里等城市,大家庭制度有复苏的迹象。而在中国的大城市,大家庭几乎绝迹。在中国农村的大家庭也从根本上不同于印度的较为富有的阶层选择的家庭制度。但是,就孝敬父母——这一点同时与道德传统和亲属伦理传统相联系而言,中国人和印度人是很容易相互理解的。这就如印度著名电视台ZEETV相关负责人在2007年接受《北京青年报》的记者采访时所阐述的,印度电视剧的精粹在于倡导和谐的家庭伦理,这点与中国人民崇尚的价值观和当前中国社会的发展观不谋而合。

在全球化的条件下,电视剧的跨文化传播早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发展趋势。理解与误解、接受与排斥,这些都存在于每一次传播过程中,而对于跨文化的传播过程来说更是如此。

参考文献:

[1](英)G.T.加勒特.印度的遗产(The Legacy of India)[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日)中村元.东方民族的思维方式(中文版)[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3]黄宝生.印度古典诗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4](英)查尔斯?埃利奥特.印度教与佛教史纲第一卷[M].上海:商务印书馆,1982.

[5](印)奥罗宾多·高士.印度文化的基础[M].本地治理,奥罗宾多修道院信托,1959.

[6](英)罗莎林德?布伦特.电视的文本分析(节选)——以《早安,英国》为例[A].影视理论文献导读(电视分册)[C].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5年.

[7]梅特·希约特.丹麦电影与国际认可策略[A].后理论:重建电影研究[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8](美)Jay Taylor .The Dragon and the Wild Goose: China and India[M]. New York, 1987.

[9]尚会鹏.印度文化传统研究 比较文化的视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0]金丹元.影视美学导论[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1.

[11]刘晔原.电视剧艺术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2]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一卷[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1987.

[13]大家庭:在延续中变化[J].今日印度(India Today),1994,(2).

[14]钱佳芸.印度电视剧挑战韩流[N] .文摘报,2008,(5).

篇5:新闻传播在社会文化的影响论文

摘要:新闻公开传播新近发生的信息,它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它往往都是通过大众对它的接受从而对社会产生作用的,如果播出新闻没有人看和关注,那么它本身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社会文化体现的是一个民族社会意识的形态,在社会文化不断发展过程中,新闻传媒一方面不仅推动着社会文化的和谐发展;另一方面它还担负着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重担,与此同时也负有社会文化传播与传承的职责,最终对人民群众的心理产生影响。所以,研究新闻传播对社会文化与心理的影响是很有必要的一个话题,本人查阅相关资料,对此课题有了一定的掌握与了解,希望提出的意见可以对业内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闻传播;社会文化;受众心理;影响

一、新闻传播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一)社会文化的意义

社会文化是影响我国发展的重要因素,它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社会文化促进着我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它是由人民群众创造和传承的,具有地域、民族特色,并对社会群体有着广泛且深远的影响,社会文化为人民的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基础,为人民群众文化精神需要的满足做出了贡献。要想推动社会文化的长远发展,就必须要利用依靠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多种类型载体,这些载体处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日益成为我们基本生活标配的基本要求。

(二)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1.新闻传媒促进社会文化的和谐发展

在我国的政策号召下,要求新闻媒体必须坚持正确的导向,弘扬社会正气,在促进社会文化和谐发展的进程中,新闻媒体一定要承担起繁荣文化、传承文明的责任重担。虽然现如今的世界格局呈现和平发展的状态,但是仍有部分地区依然存在着战争的硝烟,人民群众没有幸福的家园,所以和谐发展是世界的大课题,和谐的社会文化也就成为了先进的思想文化。对于我国而言,只有在和谐社会文化的引导下,我国的社会政治与经济才能在健康的.环境里快速发展。这就要求新闻传媒要积极传播正能量,宣传的每一件事、每一个人物都能起到很好的典范作用,用英雄事迹去感染一群人。

2.新闻传媒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新闻媒体一方面促进了社会文化的和谐发展,另一方面还担负着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重担。自从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建设的步伐飞速前进,社会文化多样性的特征也慢慢展现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思想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想,在社会舆论的形成过程中,我国新闻媒体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并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本着坚持为人民群众服务的红心,始终不动摇尽职尽责工作,为人民群众与党和政府之间搭成一座沟通的桥梁。由此可见,新闻传媒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构成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有着很大的推进作用。

3.新闻传媒为社会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提供推动力

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明能保留至今,离不开传播与传承,新闻传媒在社会文化的传播与传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社会文化的传承通常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口头”流传,第二种是古代的史书记载,对于民间的百姓一般是用日志、传记等形式记载的。口头流传这种形式有它的局限性,因为随着传播群体人数的增加,传播的信息真实性、准确性也越来越低,可信度还是存在疑问的。古代的史书通常由史官管理并记载的,对于这种带有官方性质的文书在当时皇权至上的环境中,我们对它的真实性和可信度也存在着一定的疑问。可是随着新闻媒体的出现,这种情况就大有好转。随着三大媒介――报纸、广播、电视的发展,社会文化的传播与传承也达到了空前繁荣的程度。在发展过程中,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正确处理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之间的关系,在多元化的世界中促进中华文化的繁荣。

4.新闻传媒促进社会文化的创新,增强着社会文化的发展活力要想不断发展就必须要有创新,创新为我们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同时创新也要求我们必须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毕竟它是社会文化发展的源泉和不竭动力。新闻媒体在传播新闻信息的时候,要求信息来自于生活并且还要立足于生活,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人民群众,始终坚持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放在第一位,营造出一个健康的发展环境,促进社会文化的创新和增强社会文化的发展动力。

二、新闻传播对受众心理的影响

(一)受众心理的意义

在快速发展的社会里,新闻这一行业已无可厚非地成为信息传播交流的主要途径,它在传播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新闻的受众作为新闻传播环节中最后的接收者,是一个分散又数量庞大的群体,这个群体具有不稳定性,随时都在发生着变化。新闻工作者所获得的信息也是在特定接收部门进行处理,把这些具有特征性的表面信号转化为可对受众产生相应的神经刺激的声音、画面等,因为这种刺激的影响,受众群体就会对新闻传播内容有所反应,最后刺激反应转化成社会言行。受众心理的意义的显现,让新闻传播者随后也认识到了解受众心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发现从前那种只重传播、不谈效果的传播方法已经与社会的快速发展格格不入了,便开始鼓励新闻工作者寻求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写作方法。

(二)对受众心理的影响

1.定势心理

由于新闻传播的影响,人们往往会在大脑中对世界形成固定的印象和观点看法,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支配和影响人们的思想意识和心理。因此,定势心理在某些程度上会影响人们大脑接受新的思想,从而一直坚持那些保守的思想。当保守偏见的思想体系根深蒂固时,受众就会把视线转移,从而不重视挖掘那些真正的事实。当受众团体被新闻传播的内容影响时,就会出现用定势心理来解释传播本身含义这一现象,它会影响受众对传播内容的选择,也会影响受众团体对新事物的理解和接受,从而导致传播信息在受众群体中产生理解上的误差。由此可见,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受众群体在定势心理下获取的新闻是与真实事实有一定偏差的。

2.投射心理

投射心理是指受众群体在接受新闻信息时,把自己本身的经验和情感投射到某一具体的对象身上的一种心理现象。它不仅能帮助人们理解新闻传播的内容,还可以使传播的内容受到一些主观因素的投射而使认知造成偏差,随之产生消极情绪和行为。例如:现在引起热议的一种新闻,就是“面对摔倒的老人要不要扶起来”这一话题。看到的新闻报道说好心帮忙的人最后反倒变成“肇事者”这一现象,使受众一方面对这一现象感到气愤,另一方面又在投射的心理下萌生出“还好我没遇到这种倒霉事”的庆幸心态和“好人难当”的自我暗示以及相互忠告。这一系列与传播者传播意图相违背的言论,是传播效果异化的典型表现。

3.期望心理

期望心理指的是受众群体对传播媒体始终保持一种有所期望的心里,受众群体会认为媒体可以满足他们的一切需要。根据数据显示,在新闻传播活动中,要想收到积极的回应,媒体播出的内容就要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否则就会有相反的效果。特别是在新闻传媒快速发展的今天,新闻的作用日益突出,从而致使人们对其的期望值也在不断提高,觉得传媒是“万能”的,认为它可以解决自己生活中出现的所有问题,维护他们的根本利益。4.联想心理在新闻接受的过程中,受众群体在对新闻信息产生认知的第一步是从知觉开始的。他们常常以输入感觉信息为基础,随后对其进行加工转化,通过理解、判断等过程形成对新闻信息的整体感知。可是,经过这些并不能使信息认知完全,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就是联想。只有联想才能使信息以知识或经验的形式储存起来,呈现出“一加一大于等于二”效应。可是由于受众人群自己本身有着不同的经历,很可能使信息产生负面的影响和效果。

三、如何提高新闻传播的效果

(1)作为新闻媒体,我们身上的责任不单单是传播信息,我们还要有一定的意识能够对未来发生的事情做预测。所以要求新闻媒体工作者在报道中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把握好受众的利益,积极改善人民的生活。

(2)新闻传播应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每一个受访者的个体差异性,准确展现出他们生活的点点滴滴,把新闻的热点和焦点放在从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去寻找,保持着为人民服务的初心,维护人民群众的权利。

(3)新闻媒体要充分发挥自己在社会文化中的角色,积极传播正能量,坚持正确的导向,弘扬社会主义正气,为社会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奠定基础,为我国的社会政治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4)正确利用新型媒介进行传播新闻信息,例如:微博、微信、公众号等。随着E时代的快速发展,很多新型媒介都有了很好的发展,既然有这个条件,我们就要正确利用起来,让人民群众及时获取新近发生的新闻信息,加强传播者与受众者之间的联系。

四、总结

现今的社会是一个知识型社会,更是一个处处充满竞争的社会,新闻传播对社会文化和受众心理的影响体现在方方面面,因此,新闻传媒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多平台、多角度进行传播。本文通过多个角度对它的影响进行分析与研究,最后给出提高新闻传播效果的对策,希望可以对日后人们的研究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李彬.传播学引论[M].新华出版社,1993,10.

[2]马斯洛等著.人的潜能和价值[M].林方主编,华夏出版社,1987,5.

[3]李鑫.新闻传播对社会文化的发展[J].中国传媒科技,.

[4]邓馨.中国证券类电视节目发展路径初探[J].湖南师范大学,.

[5]杨芳芳.大众传媒与人文精神的建构[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篇6:中国传统文化在韩国的传播及影响

旅游文化传播对原生态文化的影响及思考

旅游业的发展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是巨大的.不管开发先后、知名度大小都在经历着文化的蜕变.本文列举三个旅游原生态文化被破坏的.例子,来说明旅游文化发生发展的问题和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并初步探讨其原因和对策.

作 者:蔡文莲  作者单位: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广州,51507 刊 名:科技资讯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12) 分类号:X1 关键词:旅游   原生态文化  

篇7:中国传统文化在韩国的传播及影响

摘要: 当前高等教育过于强调专业教育而忽视人文教育,导致大 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在大学生中传播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当务 之急。各高校采取以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为主的各项措施,起到了 一定的作用,但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弘扬传统文化,促使大学生“精 神成人”,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课题。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国传统文化以其博大精深和独特 性令世人瞩目。在大学生中也产生现实的影响,已经 成为高等教育一个重要的课题。当代的中国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充满活力、个性张扬,从 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将来中国建设者的风采。但同时他们身上也存 在一些令人感到忧虑的问题,比如学生非常重视专业的学习,但人文 知识相对缺乏;个性鲜明、自我意识强烈但社会责任感淡薄;有求知 的欲望但似乎找不到合适的途径,迷恋网络者不在少数; 等等。而且,这并不是某些院校存在的个案,而是当今中国高校普遍存在的现象。

很多学生会这样度过他(她)的大学生活,大一进入新的环境,常会无所适从,适应大学生活成为主要内容;大二开始接触专业,会 在专业上投入一定精力,但能够全力以赴者并不多见。因为熟悉了大 学教学模式,感到通过考试并不难,所以大多数同学会在消遣娱乐或 者考证过级方面耗费大量的时间; 大三面临实习和即将到来的考研或工作的抉择,开始忙碌起来;大四尘埃落定,上研的上研,工作的工 作,大学生活已经结束。大学四年一晃而过,这些学生成为某专业的 本科毕业生,但很多人对自己将来如何做人、如何工作、如何生活,并没有明确的想法和目标。学生在急匆匆 的辅修双学位、考证、上新东方、保研、考研、出国、找工作的时候,却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他们做这一切是为什么。再深究的话,有些 人出于从众心理,更多的则是为找个好工作增加砝码,除了这样现实 的目标外,没有太多其他的思考。也就是说,我们的大学教育虽然完 成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但对学生的人格塑造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方面 还不够成功。在大学阶段,虽然学生在年龄上已经成人,但在精神上 并没有成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现行的高校教育体制可以 说难辞其咎。

从学 校来说,面对彼此间激烈的竞争,在学科体系的建设、专业设置等方 面,重视能给学校带来直接效益和回报的专业,而忽视相对“无用”的 人文专业。从学生来说,上大学就是学一门专业,掌握一门技能,为 毕业后找一份好工作打下基础。强大的就业压力迫使绝大多数学生很 “务实”,专业选择上讲“实用”,学习过程中又在专业和英语、计算机 这些“必备能力”上投入极大的精力,而对专业之外的东西包括自己人 生理想价值的思索,则是无暇顾及了。可见,过于强调专业教育,强调职业教育,忽视人文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大学教育的通病。长此以 往,我们的大学将造就出很多“专业人员”,而不是兼具人文素养与知 识技能的全面的人。更有甚者,人文教育的薄弱导致当代大学生中出 现很多的不良倾向,比如说,功利化的倾向比较明显、缺乏理想和信 念、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淡薄,精神空虚、片面追求娱乐和享受、心 理承受能力差,甚至自杀、犯罪、校园暴力等等。

篇8:中国传统文化在韩国的传播及影响

关键词:苏联音乐文化,中国音乐文化,1950-1960

一、苏联音乐文化思想

(一)社会主义在音乐上的创作:1933年的一篇题为《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文章,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一词进行了分析,认为该称谓具有文学色彩。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民族主义形式方面的文化。诞生于文学领域中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将丰富多样的文学创作手法变成了迎合时代的单一创作。强调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为原则来创作音乐是有一定哲学理论思想基础的,可以保证音乐为无产阶级服务。

(二)批判资产阶级音乐:1950年,苏联代表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全球争霸,形成了两极对垒的世界格局。苏联和资本主义国家,不仅在军事上、在经济上,甚至在文化上都视彼此为宿敌。苏联对20世纪出现的音乐——以勋伯格为代表的表现主义音乐、序列音乐、印象派音乐以及偶然音乐等现代音乐门类都进行批判。苏联音乐的创作目的决定了苏联音乐代表了资产阶级形式主义音乐的对立面。

(三)对传统音乐风格的继承:苏联音乐要想发展,必须紧紧依靠传统民族文化,但只是在形式上的继承,而在内容上则是要以人民群众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等政治问题为主。对音乐创作的要求是要承认古典音乐文化遗产,尤其是俄罗斯音乐文化进步的作用,以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继续推广苏联音乐。

二、20 世纪 50 年代至 60 年代在中国传播的苏联歌曲

随着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中国社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苏两国的交流,尤其是音乐文化交流也随之变化。首先,20世纪上半叶最显著的变化是两国友好的外交政策为两国音乐文化交流提供了比较稳定的外部环境。中苏两国亲密的关系以及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使得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苏联热”,当时值得追捧的就是学唱苏联歌曲。其次,中国派遣了大量的专业音乐人才赴苏联进行系统化、专业化的学习。他们肩负起了文化传习的责任,更承担起了文化传播的功能,极大地促进了中国音乐文化事业的建立。

(一)中国有大量的留学生在苏联学习,留苏学生成为新中国成立时期各个领域的领头人,不仅对自己的专业领域,而且对文化交流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音乐也是其中的一部分。留学生对革命的热忱以及崇高的理想使他们愿意去接受苏联歌曲,在上山下乡期间,他们将苏联歌曲带到了广大人民群众中。

(二)书刊、媒体等对音乐文化的推广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1951年,上海万叶书店出版了由涅斯契也夫撰写的《论苏联群众歌曲》,这是我国建国后的第一本介绍苏联歌曲的译著,介绍了苏联20世纪上半叶群众歌曲的发展情况。

(三)1933年,苏联歌舞团首次到上海表演新兴革命艺术,而这种形式在50年代更为常见。1952年,来访的苏联各文艺团体大多都要演唱苏联歌曲,特别是合唱类的。

三、20 世纪 50 年代至 60 年代中国音乐理论中苏联音乐权利话语的痕迹

(一)中国音乐美学中的“反映论”

“反映论”的观点阐述了音乐艺术体现的内容是客观与实际现实的反映,同时也是各种音乐思想的基础,是现实的一切声音在人脑中的反映。1950年,中国在对苏联音乐的批评与译介中对“反映论”的观点已经悄然接受。斯大林在1936年1月17日的讲话中提到:苏维埃人民现实主义歌剧必须是社会主义题材、音乐语言必须是现实主义、歌剧中的角色从当代人中选取。从以上特征,我们可以发现中国50年代创作的《洪湖赤卫队》、《刘胡兰》、《小二黑结婚》等歌剧受苏联“反映论”音乐思想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二)音乐的社会功能

苏联音乐非常注重其音乐的社会功能效用。其本质就是要利用音乐自身的教化功能构建一种异于资本主义音乐文化体系的思想统治工具来发展和巩固其社会主义政权。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全国百废待兴,此时的音乐所充当的角色同文字一样,都是呼吁和倡导建设祖国。

篇9:中国传统文化在韩国的传播及影响

关键词:音乐;文化;传播模式

1 文化的存在与存在的文化

小提琴代表着欧洲音乐文化,传入中国与中国民族音乐在冲突中融合,在传播中发展,体现的是一种存在的文化。存在的文化,在一定阶段,不能替代文化的存在,其根本原因是,存在的文化来源于文化的存在。先有小提琴引入中国的存在,后有形成文化的可能。而文化的存在,是小提琴通过多年的发展,逐渐形成的成熟文化。存在的文化与文化的存在的传播,分为跨血缘传播和同血缘传播两种。在跨血缘传播中存在的文化也可能战胜文化的存在,胜利的关键条件就是存在的文化有足以覆盖文化存在的超强文化。这一点已在欧洲的文化历史中得到了验证。随着小提琴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中国的小提琴文化已具备了与中国民族器乐文化分庭抗礼的能力,但想要取代中国的传统音乐文化,还是远远不够,因为小提琴文化在中国仅仅是整个民族文化中一个小单元。在同血缘传播中,文化的存在与存在的文化,各类体系化、单元化的文化意识不停地创新与更替,以此推动整体文化形态的发展,在其创新与发展的过程中强势通常能战胜弱势。民族文化要想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就需要跨血缘文化传播与同血缘文化传播并存。在族际、代际、区域之间,建立起强大的传播与交流平台,适时更替单元与体系文化,使民族文化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制定长期的国家文化战略规划和法律保护。

2 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传播模式

民族音乐文化的属性,决定了民族音乐文化必然产生于民间,发展于大众,定型于社会。小提琴作为一种文化存在,体现的是民族的精神意志、大众的生活面貌、百姓的心愿追求,最终体现的是社会文化形态。这种同血缘传播与跨血缘传播从传播的方向、力度、速度以及动力性上都有所不同,所以称其为传承会更加贴切,因为他是纵向的、时间的、代际间或文化内部的。而传播则是横向的、时空的,跨地域或跨文化的。民族音乐文化在传承过程中,其载体和媒介,不但要从属于社会和文化形态的属性,而且要在传承的模式和方向上,与社会的法律规定和文化的习俗惯例保持一致。所以这种传承的模式只能是自下而上的,这是由其民族文化存在的屬性决定的。例如,在欧洲古典小提琴学派还未形成前,小提琴只是在民间流传,主要承担一些舞会、宴会的伴奏,地位相当低微。小提琴作为白俄罗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传播与发展中,也经历了从下到上的传播与发展过程。从А·Л·卡毕洛夫《白俄罗斯小提琴》一书中得知,在白俄罗斯最早的小提琴演奏者是一些游走于城市和乡村,创作歌曲、舞蹈的民间流浪艺人。白俄罗斯著名的民族学家П·В·塞伊恩认为:流浪艺人是民间节日庆祝、家庭晚会、酒宴、婚礼上的主要的角色,在白俄罗斯没有流浪艺人就没有一个令人高兴的聚会。①从16~17世纪小提琴步入了白俄罗斯人民的生活,很快小提琴和小提琴演奏者成为几乎每个白俄罗斯村庄生活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发展至今,已成为白俄罗斯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足以说明凡是民族的文化,必然是一种自下而上的传播模式。而小提琴在中国的传播是一种跨文化形态、跨血缘传播,从一开始就带着一种创造因素,从而诞生出一种新的音乐文化。新生事物的出现,必然与所处的文化形态有天然的联系与矛盾。而要解决这种矛盾,没有上层意识形态的参与是不可能的,所以新型音乐文化,必然是自上而下的传播与发展。小提琴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的历史也充分说明了这点。1699年乾隆皇帝时小提琴引入中国,1908年以留学生为代表的知识分子阶层促进了小提琴的传播②,1949年后,政府对各类音乐学校建设的大力支持,使小提琴得到了真正的传播与发展。国家政体决定社会形态,社会形态影响文化形态。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2000年以后,小提琴在中国的传播与普及迎来了前所未有繁荣形势。这一时期,中国逐步走上规范化、规模化的小提琴教育的轨道。这些成就的取得,没有政府的支持和社会形态的影响是不可能的。小提琴在中国的传播模式虽与欧洲截然不同,但结果是一样的。自下而上的文化传播模式,经历了由主动到被动,再到主动,最后进入传播的自由王国;自上而下的文化传播模式,经历了由被动到主动,最后进入传播的自由王国。无论是小提琴在中国的传播,还是在白俄罗斯的传播,都是个体生命在文化形态中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体现,也是文化属性的强势行为的体现,不以人类的客观意志为转移。

3 直接传播载体与间接传播载体

载体是传播最大价值化的体现,而传播是载体最大程度化的反映。小提琴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载体的决定性因素是不容忽视的,他始终贯穿与整个传播过程之中。没有传播载体的媒介作用,小提琴就不可能在中国存在下去,更不可能取得崇高的地位。小提琴在中国的传播载体,可分为直接传播载体与间接传播载体两大类型。这两大类型的载体都可以在同血缘或跨血缘的传播或传承模式中发挥作用。直接传播载体主要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直接行为,是一种原生态的、集体生命内部的媒介行为。间接传播载体,是指工业品载体在传播或传承中的媒介行为,这种行为的过程,是一种间接的传播过程。他的血缘主要体现在载体在生产过程中,渗透着人的行为意识。这种载体已与以往的任何时期的载体都有所不同,虽说他本身也带有信息文化的属性,但他自身的文化存在,已不属于任何国家、任何民族,它属于全世界、全人类。此时,音乐文化很难再强调民族的价值,也不易推崇意识形态的规范。但这并不是说民族文化,意识形态已不存在,而是他们将以新的方式存在和诉求。强大的传播载体使人类大同、使地球渺小,无国界的文化传播,必然形成世界的文化形态和人类共有的文化。这种文化形态是一种崭新的、具备超强能量的形态。小提琴在中国的传播,由最初的单血缘载体的传播,到双血缘载体的传播,再到跨血缘载体的传播,归根结底都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直接的传播模式。而这种模式已延续至今,仍然在传播中发挥着不可替代作用。随着书谱、教材、报刊、杂志、广播、电视、CD.DVD等工业品载体的出现,小提琴在中国的传播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普及。尤其是高科技电子工业产品载体的出现,不仅使跨地域、跨国界的其他工业品的载体显得笨拙、渺小,而且也使充满人性的、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传播黯然失色。这种载体既有直接传播载体中面对面的形式,又具备间接传播载体的一切优点和特性,也可以说它是传播载体的最高形式和最终体现。小提琴在中国传播的历史,就是传播载体在中国的发展史。这种传播载体的发展,必然依赖于社会的进步与文明,也必然依赖于工业化的革命和科技创新的成果。人类不同文化形态之间的交流、融合,为人类、为世界人民带来了幸福与快乐,也带来了忧虑与思考。人类需要大同,文化需要多元,音乐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更需要全世界音乐工作者的共同的努力。让全人类携起手来共同迎接明天的挑战与机遇。音乐文化形态,始终都是民族文化形态中的重要单元和组成部分。而民族文化形态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和条件的综合。因此小提琴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实际上是文化碰撞与融合,尽管从文化历史的完整统一性和本质上都有很大的区别,从传播模式和载体上也不尽然相同,但小提琴已在中国形成了一种崭新的文化,成为中国人民生活的一部分,也成为中国音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注释:①А·Л·卡毕洛夫.白俄罗斯小提琴[M].白俄罗斯出版社,1982.

上一篇:教你看懂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下一篇:中考文学常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