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高考”火热大连高考人数5年下降9000人

2024-04-25

“洋高考”火热大连高考人数5年下降9000人(共3篇)

篇1:“洋高考”火热大连高考人数5年下降9000人

所谓“洋高考”,其实是国人对于国外高等教育入学考试的一种称谓。记者了解到,国外高中生升入大学相比国内更容易,大学实行宽进严出政策。以英国为例,每年有两次入学考试,分别在1月和6月,高中生只要报名,通过了考试,再经过面试,合格后就可以入学。

龙子琦其实只是通过“洋高考”到国外读大学的高中生之一。记者从权威部门获悉,我市参加高考的人数为4.3万人,为3.4万人,5年间少了9000人,总体呈下降趋势。教育专家分析,这里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受上世纪90年代人口生育低谷、适龄生源逐年减少的影响外,越来越多的高中生参加“洋高考”,放弃国内高考也是原因之一。我市一位重点高中的班主任介绍,近几年,她所带的班级中,高一入学时班级有40多人,到了高三真正参加高考的学生不足40人。同年级的其他班级中,最多的班级3年下来能减少10来人。有的学校高三时人数比高一时少一成左右并不罕见。这些没有参加国内高考的学生中,很多转而参加“洋高考”。据一名高一学生小姚介绍,尽管开学才半个学期,他所在的班级已经有两名学生确定要出国,正在准备语言考试,其中一名同学已经完全放弃了目前的高一课程。

这股“留洋热”催生了高中“出国班”的出现。去年中考期间,小姚的母亲就接到了“出国班”招生的宣传材料,据介绍,这个班级学生所学课程都与国外同步,侧重外语,基本上都是请外教授课,当然费用也相当高。尽管这样,也并不是有钱就能进去,“出国班”对中考成绩要求很高,而且外语成绩必须突出,40多人的名额竞争相当激烈。

“洋高考”

给中国学生更多选择

唐女士的女儿今年读高三,去年暑假,班主任给家长开了一次会,主要内容是希望家长从当下就开始重视起高三的学习和升学问题。为此,唐女士和女儿整个暑假都在研究大学和专业。唐女士女儿的成绩并不很好,参加国内高考只能在一本和二本之间选择大学。母女俩咨询老师,最终感觉,读一个语言类大学最为合适。“如果读语言学校,还是在国外更有语言环境。”唐女士说,在接触了一些国外大学相关信息后,女儿对其中的一些专业设置很感兴趣。唐女士最终决定在积极为国内高考做准备的同时,为女儿报了参加“洋高考”的培训,多一条“腿”走路,多一个选择。

中国学生在美国

一年教育花费44亿美元

在许多人脑海中,出国上学还是得建立在有经济条件的基础上。唐女士属中等收入家庭,为了让女儿出国,全家人从做出决定的那一刻开始就节衣缩食了。“即使家境富裕的孩子,出国后,也都学会省吃俭用了。女儿的一个同学高二就去了澳大利亚,在那里坐公交车1澳元,相当于人民币6元钱,在国内打车满不在乎的学生,到国外后一下子懂得节俭了,能不乘公交就不乘。”唐女士为记者算了一笔账:在国内参加出国培训班一年就得10万元左右,而出国4年的学费、生活费,少则几十万,多则上百万。

据美国商务部统计,至,外国留学生向美国大学支付的学费、生活上的`花费,累计为美国经济贡献达202亿美元。美国有20多万名中国留学生,大约占在美留学生总数的22%,也就是说,这一年度,中国留学生为美国经济贡献至少44亿美元。

让唐女士更为感到忧心是,拿出这么多费用,孩子是否真正能够接受到国外的良好教育。“此前根本都没想过送孩子出国,一方面不舍得,一方面对孩子的自立能力有担忧。”她担心,出国后,孩子脱离了家长的督促,学习完全要靠自觉,生活完全要靠自己。许多留学生在国外交际范围很窄,很多人没有外国朋友,要么和中国朋友在一起,要么就整天泡在网上,与中国同学聊天。女儿是否能够有勇气面对一个人在国外的生活,这些都是不确定的。

“洋高考”“抢”走的

不仅仅是学费

面对“洋高考”升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记者通过微博进行了调查,发现有的网友认为,中国教育的现状是“高中生很辛苦,大学生太轻松”、“严进宽出”,“如果能够让更多的学生出国享受国外先进的高等教育,未尝不是件好事,同时还能减轻国内高考的压力”、“我们的优秀孩子通过“洋高考”走向世界,这证明了中国人越来越具有全球视野了”。也有网友认为,独生子女出国读大学,远离父母,很多人在自立自理能力上都有欠缺,并不是考上国外大学的都能成才,“很多在国外读大学的孩子都面临着交友难题、生活难题等,甚至有人半途而废,走上歧途。”这一部分网友认为,出国留学一定要做好心理和物质双保险。

目前,尚无统计数据显示留洋后的学生回国工作的比率。教育专家担心,“洋高考”升温,给中国造成的不仅仅是学费上的流失,很可能造成国内优秀人才的流失。

被美国大学本科录取的中国学生

之前每年8000~9000人

至为9988人

至已达56976人

美国大学的学费,多在每年四五万美元,加上生活费等其他费用,四年的花费在二三十万美元。资料来源/《新世纪》

在中国,一个本科生出国上学的费用大约在100多万到200万元。

前期准备阶段参加托福、雅思等语言考试的费用一般为数千元

SAT、ACT考试报名费和去外地考试来往的路费、食宿费,大约在5000元以上

各培训机构的课程收费不一,从数千元到十几万元不等,一般学生会花去两三万元

数万元中介和申请费用,前期准备期间的投入,少则5万到10万元,多则十几万元

转自大连晚报

作者:唐东丽

篇2:“洋高考”火热大连高考人数5年下降9000人

本报讯 (记者杜丁)今年北京高考录取率再创新高,达到86%,比去年增加1.4个百分点。

考生人数连续5年下降

北京高考录取率逐年增加,与考生人数逐年减少有关,而不少高校的招生数量并没有出现大幅下降。据了解,北京已经连续五年高考生人数持续下降。去年北京市高考报名总数为80241人,比前年减少了4人,降幅达到20%,其中参加高考统招的.学生为74000人。今年高考报名人数为76007人,比去年再降4000余人,参加统考的学生总人数为70857人。

市教委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本市高考录取率已达86%,比去年84.6%又提高了1.4%。今年北京本科录取率也刷新了纪录,今年本科批次共录取考生39590人,本科录取率为55.87%,比去年提高1%。

部分大专生选择复读

这位负责人表示,今年北京的专科分数线,语数外三科总分仅为150分,而在这个分数线以下的学生仅有500名。“上大学,对北京孩子来说已经不是难事。”

据悉,今年北京有7000人放弃专科录取,准备复读来年再考。对此,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部分考生宁可选择复读也不选择高职院校,还有少数被高职院校录取的新生选择不报到,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一些考生和家长对高职教育存在误解。”这位负责人表示,有的考生、家长对高职仍存有疑虑,认为上高职将来当工人,和没上大学一样。其实不然,由于国家对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视,高职学生就业前景较好,一些专业还没毕业就被用人单位提前预订。

篇3:“洋高考”火热大连高考人数5年下降9000人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考报名人数一直处于持续增长状态,从2002年—2008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由527万人增长到了1050万人,翻了近一番,数量增长之快着实惊人。根据教育部公布的相关资料,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约1020万,比2008年减少了约40万人,下降幅度约3.8%。2009年中国有834万应届高中毕业生,但在高考报名考生中,应届高中毕业生为750万,这就意味着尚有84万应届高中毕业生没报名参加高考。

2009年高校本、专科计划招生人数为629万,比2008年增长4%,所以2009年平均录取率接近62%,比2008年提高近5个百分点,这便使得参加高考学生的入学机会进一步增加。然而,面对如此之高的高校录取率,2009年高考人数为何却又减少了呢?

二、高考人数下降的原因剖析

1. 现阶段参加高考的适龄人数呈下降趋势

从相关数据分析可知,高考人数的普遍减少的第一个原因是参加高考的适龄人口呈下降趋势,比如应届生的绝对数量少于往年。根据当前大多数省份公布的数据就可发现,这种减员情况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高考大省尤其明显。其中,2009年山东报名高考的有70多万人,比2008年减少了约8万人,减少幅度超过10%。河南省2009年报考总数为96万人,比2008年减少2.9万人,出现连年考生人数高涨后的首次下降。河北省2009年高考报名人数约55.9万人,比2008年减少了1.63万人,这是1995年以来该省高考报名人数首次下降。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教育部学生司副司长姜钢也认为中国现阶段参加高考的适龄人口在减少,他提供了数据佐证自己的解释,2008年我国应届高中毕业生为849万,2009年则减少到834万,预计2010年要减少到803万。

2. 大学毕业生难就业使高考降温

首先,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给就业造成了严重影响,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大学生的就业神话破灭,高中毕业生通过上大学找个好工作的想法受到了动摇,部分学生就转变观念,甚至不参加高考。一些学生和家长则开始转变观念,试图在高考之外寻求突破口。比如,福建省某中学高中应届毕业生陈伟,在班里成绩一直处于中游却决定不参加高考,而是将目光瞄准省外一所职业培训学校。他说:“上大学不一定能找到好工作,还是学门技术更重要。”

其次,部分地方甚至出现了大学生“回炉”上技校的现象。职业教育的就业状况甚至比一些普通高校好,这使得职教也逐渐成为一些高中毕业生的选择。高考人数减少,社会的成才观也将逐渐从“高考一元”转变成“多元并存”。目前,在高考决定命运的观念淡化后,人们可以更多地从孩子的自身特点出发,选择合适的成才之路,而不必“唯高考、大学是从”。

3. 高考面临公众信任危机

就业神话的破灭,让不少家长开始质疑“大学”、“高考”在新时代的就业含金量。洛阳师院政法学院党支部书记安锋认为:“高考面临着公众的信任危机,应该引起业界重视。目前高等教育改革滞后于整个社会改革,到了该改的时候了。”随着高校招生数量的迅速增长,学生数量也急剧增长,而高校的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教学硬件设备及管理水平均跟不上学生数量的增长,势必导致大学生毕业后的技能水平和整体综合素质的质量达不到国家教育部规定的标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主任张丽宾的观点是,扩招势必导致教育质量下降。高校师资力量不能满足扩招后的学生需求,教学质量下降再加上扩招以后学生生源质量下降都将会造成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下降。

三、高考人数下降的喜忧分析

有相关分析人士认为,人数减少最重要的因素是大学生就业难让学生转变了观念。“高考人数下降,不是坏事”。接受记者采访的几位北京中学教师均表示,高考人数下降一方面有利于录取率提升,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及家长的观念转化,有利于社会成才观的理性化。

笔者认为,高考人数下降不是好事,而是一种无奈的抉择。谁都知道孩子接受大学教育比不接受好,但是现实的问题,让一些学生和家长无奈放弃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从总体上讲,参加高考只是个人基于教育需求的一种选择。如今,社会发展已日益多元化,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许多人高中毕业后并没有参加高考,而是选择了自己的职业目标,也在自己喜爱的领域做出了成绩,应当说这样的选择无疑也是值得尊重的。何况,在今天这样一个学习型社会里,工作本身、职业历练也是一种难得的学习。教育需求的不同导致选择的不同,我们的社会需要高等教育,也需要职业教育,为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适宜的发展空间。所以,高考人数下降,并非是一个好现象,是忧而不是喜。

摘要:本文首先从近几年参加高考人数的数据分析得出2009年高考人数下降, 然后从现阶段参加高考的适龄人数呈下降趋势, 大学生就业难使高考降温, 高考面临公众信任危机等方面对其原因进行具体分析, 最后对高考人数高考人数下降的是喜是忧进行论证性思考。

关键词:高考,人数下降,数据分析,原因剖析,喜忧分析

参考文献

[1]http://www.caijing.com.cn/2009-06-03/110177272.html.

[2]http://edu.qq.com/a/20090530/000011.htm.

[3]http://info.edu.hc360.com/2009/06/030944176550.shtml.

上一篇:西泉中学庆祝第二十六个教师节活动总结下一篇:描写天气的好句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