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工作时代的特征

2024-05-01

后工作时代的特征(共8篇)

篇1:后工作时代的特征

90后大学生教育的时代特征

“90后”是指1990年1月1日至1999年12月31日出生的一代中国公民,有时泛指1990年以后出生的所有中国公民。90后在出生时改革开放已经显现出明显成效,同时也是中国信息化飞速发展的年代。所以90后可以说是信息时代的优先体验者。伴随互联网长大的“90后”,从高考报名时起,就不满足于大学校园网和《招生简章》的介绍,他们娴熟地运用网络,通过各种渠道详细了解自己心仪的大学。

“新生开学分班要考试吗?都考什么科目?”“学校的伙食怎么样啊?伙食费一般是多少?”这样的问题在高校的论坛和QQ群中随处可见。各大校园网论坛因此特地开辟了“新生专区”,分门别类解答新生关心的问题。

自信又脆弱,敏感而自私是90后大学生的显著特征。大学毕竟是个全新的环境,对于在家长悉心呵护下长大的“90后”来说,离开父母就像经历一次“断乳期”,种种“不适应症”开始显露出来。他们不适应学校的生活,有的总觉得自己身体不舒服,天天往医务室跑;有的不会与人相处,惹得同学不快、自己郁郁寡欢 „„

从“90后”身上,能看到互联网时代赋予的特点:他们从小练就了获取资讯的本领,利用网络有时也依赖网络,信息丰富有时也良莠不分。“90后”走进大学校园,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挑战。社会要给予“90后”大学生更多宽容与认同,相信他们会在历练中不断成熟、成长。“自我”、“叛逆”、“另类”„„提起“90后”,许多人习惯于给他们贴上这样的标签。“90后”大学生有群体特征吗?该如何看待他们的思想心理共性?

不论是对“90后”,还是对以往的“80后”、“70后”,实际上最有效的教育方式还是“因材施教”。高校可采取问卷调查、集体交流、个别谈心等多种方式,了解分析受教育者的不同特点,在心中有数的基础上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当然,这需要教育者付出很大的爱心、耐心,在这方面,国内高校仍有不同程度的欠缺。”他表示,今天的大学,虽然学生已从“60后”、“70后”、“80后”变到了“90后”,一些课程的内容和讲授方式却还停留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这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模糊管理”并不适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引导“90后”大学生健康成长,教育者自己要先实现几个转化:在思想政治工作上,由片面强调整齐划一向包容个性转化;在教育模式上,由单向灌输向双向和多向沟通转化;在教育重点上,由过于理想化的宏观目标教育向宏观目标与人的自身需要相结合转化;在信息化手段上,向网上疏导与网下引导相结合转化。

篇2:后工作时代的特征

闫杰经济管理系旅游管理1101B1129130153

近几十年来,计算机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计算机的特征主要包括性能高超、界面友好、无限修改、可以升级、查找方便。性能高超包括信息处理速度极快,信息存储容量极大。界面友好,是指人与计算机的交流越来越方便,输入和输出的方式多种多样。由于不受空间面积的限制,在计算机上写作可以进行几乎是无限的修改。通过更换某些零部件和软件,计算机可以提高和扩展各种功能。

实现互动多媒体化。与传统信息技术相比,现在的计算机和互联网处理和传递的信息都是多媒体的。多媒体是指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影像等这些单媒体和计算机程序融合在一起形成的信息媒体。但多媒体不仅仅是结合了影像、声音和数据的综合物,电视与计算机系统中的多媒体有两个重大区别:人们接收和使用电视所携带的信息往往是被动式的,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用户提供了交互能力,使用户可以参与甚至改造多媒体信息。

原材料消耗减少。随着技术的进步,大型计算机的体积不断缩小,液晶显示器的出现,大大节约了用于显示器的材料。笔记本电脑的登场更使制造主机的材料大为减少。

使数字技术应用成为必需。信息数字化把模拟的信息数字化以便输入计算机,把数字化的信息还原为模拟信息由计算机输出给用户。目前绝大多数的信息技术都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与模拟信息相比,数

字化信息在存储、检索、处理等各个方面都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数字化技术具有开放式体系结构、可升级性、可互用性等特点。数字化信息的优点是存储、处理、传输、交换等信息过程的速度快、容量大、成本低、准确可靠、方便灵活。

脑力劳动投入比例增加。在信息化过程中,体力劳动的投入比例大为缩小,脑力劳动投入的比例大为增加;在所投入的脑力劳动中,创造性脑力劳动投入的比例大为增加,而模仿性脑力劳动投入的比例则相应降低。

人类活动的时空限制得到突破。信息化使过去无用的时间能够完全发挥作用。移动通信、视频点播、数据库等信息技术使人类可以非常灵活地安排活动的时间。信息化还可以让即时性复原,让人类自由支配任何一个时刻。信息化极大地缩短了信息活动所需要的时间。它削弱了固定空间对人类的制约,也使得遥远的距离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消极意义极大地降低,甚至完全消失。

产生虚拟世界。虚拟世界,是指借助于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把现实的事物和活动,转变为虚拟的事物和活动的过程,以及这个转变过程的成果。电子邮件、电子商务、电子交谈、电子图书、远程医疗、远程教育、虚拟设计、虚拟制造、虚拟社区、虚拟战场等都是虚拟的表现。

人类活动达到全球范围。现代信息技术使各种信息活动的全球化成为可能,而且在速度、数量、质量、互动、成本等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现在,只要接上了互联网,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在全球范围接收、发送、交流各种信息。信息化通过促进交通运输的全球化而促进其他方面的全球化。交通运输高度依靠发达的交通设施、先进的交通工具和有效的运营调度。交通运输的调度和管理完全是一种信息活动。信息化对调度工作的积极作用极大地促进了交通运输的全球化。信息技术对交通设施和交通工具的大力促进也是信息化加强全球化的一个途径。借助于信息技术和交通技术的帮助,全球经济将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其他活动也是这样。

同时,社会成员个性得以充分张扬。互联网赋予了社会成员以自由。这是指个人从资本力量、国家权力、社会习俗的控制中解放出来。在信息化之前,资本和权力控制着信息的产生和传播,个人在信息、言论、思想方面受到很多的限制。信息化则使信息的生产和发布成本极大地降低,使权力对信息的控制极大地削弱,从而使个人获得了很多信息方面的自由。有了这种基础层次的自由化,才能有现象层次的个性化:可以选择各式壁纸,起极富个性的网名,设立独具特色的个人主页;在互联网上,个人发表言论比较自由:互联网使个人个性化的信息服务;信息化使大众传媒正演变为个性化的双向交流;信息化也促成了物质产品消费的个性化,因为信息化导致了生产的个性化。信息技术对生活的影响 :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人们更是生活得丰富多彩,电 脑是个伟大的产物,是人们智慧的结晶,更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最好的证明。电脑 如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又无时无刻 不

在,大公司、小公司、医院、学校、银行等等,你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它活跃 的身影,今天电脑更是走进了普通老百姓的家里。网络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穷 大的方便。找资料查信息都不用再埋头于翻书了,网络完全可以让这些变得简单 省时又省力。

网络不但可以在学习方面帮助你,更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它更是一个通讯工具。当你想念家人或朋友时,你可以通过上网与他交谈,倾诉 你的肺腑之言,仿佛你们就在面对面地聊天。不用再写封信然后几个月乃至一年 对方都接受不到,无论你们相处多远,相信网络可以使你们感觉近在咫尺。如果 你有许多话要说,又找不到倾诉的对象,你也可以上网向一位你不认识的朋友说 出你的心声,说不定你也会多一位好朋友呢。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的,网络有许多优点,但在生活中也有许多存在的弊端,如某些网络病毒专门到去人们的银行账号,对人们的生命财产构成威胁,然而这 些都是我们可以避免的,安装杀毒软件处理这些病毒,相信网络给我们带来的利 益远远大于这些不起眼的渣滓。

在对农村农业法杖信息化进程中,通讯信息有着功不可没的功劳。通过通信信息 技术推进农村信息化进程,“为农村信息化提供了良好的网络条件。

篇3:强受众后媒介时代的接受特征

一、需要重新定义的“受众”词义

受众环节活跃的能量来源是技术创新。信息革命进入技术垄断阶段, 技术相对于文化, 不再简单地充当其工具和服务功能, 微博技术 (国外的Twitter) 的应用, 颠覆了即时通讯的点对点发布概念, 完成了点对面或点对众发布平台的构建, 传播因此被推向大众化。受众不再被动地充当接受者, 对于一则信息, 他们可以围观, 可以评论, 可以转发, 甚至直接反驳, 因为他们有可能比任何人都接近现场, 感同身受。他们是众多新闻的即时发布者, 无需转播车和印刷设备, 他们的信息超级新鲜, 且传递迅捷。因此, “受众” (或者读者) 一词, 在后媒介时代是需要重新定义的。媒介的无处不在, 拆掉了作品与受众或者作者之间的藩篱。未来再没有单一存在的受众, 谁只看不说, 谁就是围观者, 谁才是受众。

二、具备“导向”的力量

进入后媒介时代, 中国的社会化媒体呈现出多样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类别:论坛、社交网站、博客、微博、维基等等。本文以微博为例并非厚此薄彼, 而是因为它代表着后媒介时代的特征, 甚至代表未来媒介的延伸方向, 由微博构成的介面, 其功能包括:个人信息即时发布、充当QQ聊天功能的群组通讯、即时更新的媒体功能 (包括新闻、娱乐、读书、杂志) 等。微博上的用户, 是各种信息的读者, 也是信息的发布者, 同时他们还通过转发和评论, 充当着各种信息的传递者 (也就是媒介功能) , 所以后媒介时代, 作为信息通道上的这个点, “受众”之名已经不准确, 本文姑且将之命名为“强受众” (同时兼具着发布者、媒介的功能) 。另外, 用“强”来区别当下的受众与传统媒体时代受众的不同,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就是当下的受众左右着信息传播的导向, 例如通过微博的“转发+评论”功能, 一则信息可以被转发引向另一个热点, 或者被某个“加料”的转发, 引向更深层面, 使事态延伸, 重新发酵, 并呈爆炸式传递。郭美美事件, 可作为论证这一题目的最好样本。郭美美微博发布的各类图片和信息是对于奢侈的炫耀, 其引发网友的各类评论, 大致有三类:一则羡慕, 二则不齿, 三则质疑。当质疑的焦点转向郭美美认证身份 (“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 时, 另一个意外的信息点被引出并不断添料, 从而使中国红十字会混乱的内幕曝光于公众眼前。从一个女孩子的虚荣心到新闻事件, 又到影响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公共事件, 如果分析事态的发展, 我们可以想像, 将围绕郭美美炫富微博的所有评论和转发抽取出来, 肯定会发现其中的一个点 (也就是第一个发现并质疑郭美美身份的人) 是信息传播“导向”发生蜕变的关键, 而这一个点或许就是一个普通的微博, 它每天发挥的功能也许就是浅显的浏览和无聊的牢骚, 但在当时, 他强势地充当了信息的发现者、发布者和传播者。这个点成就了整个事件的转折, 这个点就是当时的强受众。而只要机缘成熟, 每一个传播和阅读的点, 都有将媒介的所有功能发挥到极致的可能。

三、强受众的弱特征

传播发生过程中的关系看上去很简单, 两个人 (或者两个以上的人) 由于一些共同感兴趣的信息符号而聚在一起。威尔伯·施拉姆认为“最典型的和最频繁的传播模式是一种长时段的双向关系, 在通常的情况下, 参与者在交流中卷入的程度是不均衡。”这种不均衡的卷入, 在后媒体时代的社交网络中, 表现极为明显。施拉姆认为, 这其中“交流的过程最好被看作一种关系, 而不是具体的行为。”

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关系, 才形成了每一个作品、每一场演出甚至每一段独白, 其针对性的指向某个读者或参照某个对象, 来完成作者的深层需要 (也就是接受美学的“期待视野”) , 也使作品的完整性得以形成。而表达和交流同样也是受众的终极需求, 网络社交媒介使得两种深层需要得以实现, 使表达与获取整合为一个整体 (交流成为后媒介时代的主要特征) 。发布者同时作为受众而存在着, 他们以社交网络为平台, 寻找与获取信息并随机表达和转发着信息, 所形成的交流和反馈大量堆积在媒介上, 其中有一些因其实用性或新闻性而成为信息, 但大部分最终汇聚成庞杂的垃圾, 充斥着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随着垃圾的产生, 权威被湮没, 信息的海量传递也等于没有信息。由此可见, 虽然强受众具备后媒介时代的独特优越性, 但我们也应该看到, 其随机性、盲目性、大众化依旧是这一时代里大多受众所谓的普遍特征, 这是其与生俱来的弱特征, 相对于这一特征的存在, 权威和主流的地位将越来越被凸显。

篇4:后工作时代的特征

关键词:高教大众化阶段;思想政治工作;时代特征;角色适应

我国的高等教育在21世纪迅猛发展,根据马丁·特罗(Martin Trow)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论。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型阶段跨入大众化阶段。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胡锦涛总书记指出“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必须把培养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办好高校,首先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个问题”。十七大报告又明确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国家、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做好高教大众化阶段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就要研究分析当今的青年学生所处的时代特征,同时使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工作做到有的放矢,进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水平。

一、高教大众化阶段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特征

高等教育在从精英阶段向大众化阶段过度的过程中。我国的经济、社会、文化、国际环境等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就构成了当代青年大学生成长和成才的时代背景,是他们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基础社会环境。纵观我国近些年的社会经济变化,结合高等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特征阐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改革开放时代

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此后1980年改革开放初期的第一批“独生子女”相继诞生,而当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第30个年头时,最小的一批“80后大学生”青年也进人了18岁的成人期,“80后期和90初”的大学生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巨变成长的一代人,“90初”大学生在他们身上带有时代变革的深刻印记,在社会的急剧变革和转型中,农村向城市推进的各项经济改革,市场经济建立引发的各领域的深刻变化.中国融入国际全球化浪潮,以及多元社会结构及文化的冲击,都对当代青年大学生特征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

改革开放赋予当代青年大学生许多不同于高等教育精英化阶段的特征,这就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思想政治工作要面临的首要时代特征,要做好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引导工作,首先要明晰这个时代给与了他们怎样的烙印。与改革开放共同成长起来的一代青年学生具有鲜明的独立自主意识,有较强的荣誉自豪感,有务实多元的价值选择,有十分开阔的国际视野等等,掌握了当代青年学生的这些时代特征,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就能做到有的放矢,我国的改革开放将会朝着更广更深的领域发展.对人们经济政治生活的影响也会逐步深入,特别是对学历高,学习能力强,高度关注社会发展的青年学生的影响将更大。

(二)市场经济时代

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成果。应该归纳在改革开放的框架下阐述,但考虑到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影响更加具体和深刻,所以这里将市场经济单独列为一个时代特征加以阐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立、完善、发展和社会体制相互碰撞交替的过程中,“80后”面临着一个多极世界。

在市场经济自由竞争的规则下,原先人与人交往的旧有规范改变了,经济行为中的互利和效益观念冲击着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存在主义、无政府主义、实用主义、自由主义、享乐主义以及西方文化的影响促使他们形成了多元的价值取向,他们不像老一辈那样,习惯于单一的思维模式和单纯的价值观念;在他们眼里国家、集体、个人都平等存在,过去那种集体主义观念单一选择已经改变;国家富强和个人幸福并存,在顾全大家的同时也要快乐自己享受生活,成为青年推崇的价值取向,青年多元的价值取向也导致行为选择的多元化,在求学、就业、择友、消费等方面他们都表现出行为选择的多元化特征。

虽然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表现出多元化特征,但当代青年仍能够在历史的潮头平衡个人发展和国家利益的关系,能够为国家与民族崛起努力奋斗,北京奥运会和汶川地震就是最好的明证。市场经济对青年学生价值选择的影响,就要求高校要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做出适时的调整,要鲜明的突出积极引导的教学方式,更多的尊重个性的健康发展。市场经济体制正逐步走向成熟,对青年学生的积极影响也将进一步凸显,这将注定是影响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时代特征。

(三)全球化时代

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经济、科技、政治、军事、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巨大影响和冲击,这必然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全球化的到来,一方面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拓展提供了良好机遇,另一方面也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意识形态带来了诸多挑战和影响。如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影响,在全球化进程中,党的意识形态和思想建设将受到一定的冲击。大学生的理想和信念也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影响。

对民主思想的影响,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变得越来越小,西方腐朽消极文化通过不同的途径呈现在大学生面前,影响着大学生的国家观念、民族意识等,在一定程度上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如当前有部分大学生的盲目崇洋媚外,从手机到衣物都觉得是国外的好。

对价值观的影响,各国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交融日益密切,西方从来没有放弃各种途径对我们展开的西化,所以西方消极腐化的价值观念对我青年学生的身心健康、道德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当然全球化也会带来更多的积极影响,如西方的民主思想,关注个性发展的思想等等。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青年学生综合素质良莠不齐的复杂局面,高校要守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就必须针对全球化的时代特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四)网络信息时代

以因特网为核心的网络生活已成为大学生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上极其丰富的信息资源与活跃的思想交流给大学生带来巨大的冲击与震荡,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内心世界。网络信息时代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机遇还有挑战,是把双刃剑:

机遇表现在,網络信息化大大增加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信息量,这不仅丰富了教学的素材,也使教学更加生动形象。网络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一个自由的空间。通过与学生在QQ、校内等平台自由交流,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更直接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变化,有利于思想政治工作有针对性的开展,对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也带来积极地影响。

挑战表现在,网络上的信息浩如烟海,大量非法的、有害的、颠倒黑白的信息冲斥其中,信息污染对大学生正确

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带来消极的影响。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使得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在网上显得苍白无力,导致一些辨别能力较差的学生在思想价值判断、道德标准选择上的迷惘,并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道德行为,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不小的挑战。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的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充分利用好网络资源有效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十分关键的。

(五)科学发展时代

党的“十七大”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全面论述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文件中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在2005年教育部年度工作会议上,党组书记、部长周济作了《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报告,明确提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要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在科学发展的时代,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途径存在一定缺陷。表现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单一、空对空、说教式的。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就是要在教育活动中彰显教育的人性化和充满人文关怀的价值,人的发展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在教育中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要适时做好角色转变。

(六)中华民族和平崛起时代

“中国和平崛起”这一论题的首次提出是在2003年11月3日,时任中国开放论坛理事长的郑必坚在博鳌亚洲论坛上作了题为《中国和平崛起新道路和亚洲的未来》的讲演。之后温家宝总理在哈佛大学的演讲和胡锦涛总书记在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的讲话都曾使用“和平崛起”这个词。仅就2008年一年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大事件就能充分证明中华民族正处在和平崛起的时代,年初我们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雨雪冰冻灾害,是全国各族人民用爱融化了冰雪,给被困冰雪中的人们以力量;5月12日四川汶川8级特大地震,家园毁了,亲人没了,然而这一切没有压垮中华儿女的脊梁,我们再次筑起了“爱”的长城,高喊汶川加油,中国加油,我们克服了灾害带来的种种困难,赢得了世人的尊重;北京第29届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堪称完美的赛会组织,让人永远铭记的青年志愿者的“微笑”,80后体育健儿赛场的血泪交织,这些无不让国人感到无比自豪。重大事件面前我国政府的高效率,国家领导人的勤政爱民,中华民族伟大的凝聚力,国家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这些都深深鼓舞着当代青年大学生刻苦奋斗。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抓住这一时代特征,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正面引导。

二、高教大众化阶段高校辅导员的角色适应

上面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时代特征,有了对当代大学生成长学习生活环境的准确把握,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就能做到有据可循,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的工作方法也要紧跟时代的发展特征,根据时代的发展特征做好角色转变,下面就高校辅导员的角色适应谈几点浅见,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发生了很大变化,往往是一个人面对思想活跃的几百名高智商群体,不同于以往的一对十几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高校辅导员要演好以下三个角色:

(一)做一名优秀的“宣传员”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是琐碎繁杂的,每天都被琐碎的事务性工作缠身,在这种情况下,要跳出细小事物的包围理清思路,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将复杂的工作简单化。事务性的工作无非就是国家的有关政策和指导思想,学校的规章制度和办学特色,都不会脱离这样的宗旨。所以要做好国家政策和学校办学特色及校规校纪的“宣传员”,所谓宣传,不是直意的宣告传达,也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运用恰当的方法让大学生适应国家和高校提供的教学环境。当代的青年学生思想活跃、智商高、追求民主和尊重、强调个性发展,获得信息的途径宽广,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自律意识薄弱等等,只有掌握这些重要的心理特征,将传统的方法和现代的高科技手段恰当结合,运用他们乐于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要做一名优秀的国家政策方针和高校办学特色及校规校纪的“宣传员”。

(二)做一名可靠的“领航员”

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良莠不齐。学生所处的时代环境复杂,尤其是互联网上充斥着各种危险的价值取向,复杂的时代成长环境赋予大学生复杂的性格特征,多方面的复杂情况都给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很大挑战。面对这样的一群学生,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要牢牢占据领航的位置,而不能是传统的“赶羊人”。当代青年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追求民主平等和自由,他们很不喜欢被别人推着向前走,反感传统的说教式教学方式,愿意接受朋友式的自由交往。在这种情况下,高校辅导员只有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紧跟时代的发展脉搏,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得到学生的信赖和支持,这样再适时的做好积极地思想政治引导工作,将有形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在无形的与学生的日常交往的生活中,才会取得实际的效果。

(三)做一名踏实的“服务员”

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培养人为目的的社会活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就是要一切以学生为本,学生的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新时期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要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下师者的态度,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到辅导员就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工作人员。当前由于时代的特殊性,除了常规的琐碎事务性工作,高校内学生工作还有诸多特殊性,有特殊事件、特殊群体、特殊个体需要特殊的对待,这就需要辅导员要有很强的责任心,很好的耐心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为了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要做一个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服务人员。

以上阐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时代特征,小议了在此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的角色适应,希望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然而发展仍是这个时代最大的主题,随着我国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还会继续向前发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所处的时代特征也会不断地处于变化之中,学者对高等教育的研究也会不断取得新的进步,在这样循环往复的变化与研究中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不断走向成熟。

篇5: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

春秋战国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其分水岭是在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掉智氏,瓜分晋国为标志。

春秋时期,简称春秋,是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

战国时期简称战国,是中国历史上东周后期至秦统一中原前,各国混战不休,故被后世称之为“战国”。“战国”一名取自于西汉刘向所编注的《战国策》。

篇6:李吉林情境教育的时代特征

作者:杨再隋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 点击数:4618 更新时间:2009-6-16

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吸收了中国古代文论中有关‚意境‛论的有益养分和近代王国维的‚境界论‛的某些论述,又借鉴了当代西方教育实验中某些理论和做法。在半个多世纪的教育实践中,不断学习,反复实践,适时提炼,稳步发展,创造了适合中国国情,符合儿童特点的情境教育。情境教育找准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契合点,活化了传统文化,使之为当代教育服务,又注意吸纳世界多元文化,拓宽儿童教育的文化视野,导引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的沟通。

李吉林情境的时代特色是什么呢?

第一,情境教育是真正的儿童教育

李吉林老师不愧是一位杰出的儿童教育家,五十多年来从未离开过小学教育。他了解儿童的快乐与焦虑,经历过儿童教育的成功和挫折,真切体验过儿童教育的酸甜苦辣。

在教育过程中,儿童的活动是由内外两方面力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内部力量包括兴趣、需要、欲望、情感、态度等。外部力量不仅包括儿童所处的环境及其氛围,还包括他人的态度和期望、奖励和惩罚等。上述内外两方面力量的融合,就构成了儿童独有的情境场。儿童和成人一样也有两个自我:一个是社会性的、外在的、可能变形的自我;一个是内在的、本质的、真实的自我,那就是心灵。儿童的心灵渴望表白,他们藏不住心里话,掩饰不住真实的感情。他们总是想撞开传统的‚围栏,冲决世俗的‚堤坝‛,把真实的自我袒露给外界。这个过程是心灵的絮语,也是生命的呼喊,更是多么快意的创造。李吉林老师在《情境教学与儿童语言发展》等文章中,对此作了具体而深刻的阐述。说明在一定情境中儿童的‚情不自禁‛以及在‚情不自禁‛之中的‚脱口而出‛,往往产生出最富儿童情趣的美妙语言。可见,语言离不开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也促进儿童整体素质的提高。

真正的儿童教育,教师目中有儿童,心中有儿童。因此要呵护童真、培育童心、宽容童言,使儿童活泼健康地成长。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正是游戏把情感和理性、认知和情感结合起来,这是想像力和思维力的游戏。在游戏中,儿童无拘无束,无所不能、随心所欲,自主、自由、自为。游戏的过程是快乐的,又不断创造快乐,有智慧的萌芽,有创造的闪光。儿童之所以可爱,是因为他们有可爱的缺点,儿童之所以美丽,是因为他们常犯美丽的错误。如果一个孩子提早成熟,不苟言笑,一本正经,使‚天真烂漫的儿童变成了老态龙钟的学究‛,难道不是教育的悲哀吗?

李吉林老师认为,‚爱动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在生活与学习中,孩子们总是喜欢亲眼看一看,亲耳听一听,亲手摸一摸,试一试。应该说,没有孩子的活动,就不可能迈出人生的第一步。‛纵观李吉林老师开展的许多教育教学活动,都是贴近儿童生活的游戏活动,在活动中儿童尽显天真烂漫,感受到快乐和幸福。第二,情境教育是真正个性化的教育

李吉林的情境教育,针对儿童心理特点,遵循儿童认识事物的规律、关注儿童个性发展,而儿童个性发展正是当今世界教育的热门话题。

儿童认识世界的过程既是一个认知过程,也是一个情感发展和个性发展的过程。情境正是客观世界(生活、场景)和主观世界(思想、感情)相熔铸的产物。情由‚境‛生,但儿童的‚情‛不是被动、消极的,它必然基于儿童已有的知识,经验并反映儿童独特的个性。由于各个儿童不同的主观体验,就可能出现不同的‚情境‛,不同的‚情境‛,正是儿童独特个性的反映。‚情境‛反映个性,个性丰富了‚情境‛,所以教师千万不要试图用同一模式去铸造千差万别的儿童,不要以自己的思维模式去规范儿童无拘无束的思想,以自己的形象去塑造儿童的形象。

当前,我们过份强调教育的共性,由此衍生出一些原则、法则及模式,而不大关注教育的个性和儿童的个性化教育。即使是一些带有鲜明个性的经验,一经总结、归纳,大都被纳入某个原则的框架,套上固有模式的枷锁。各科教学大同小异,如出一辙,究其原因,无非是某几个法则的演绎或是某个模式的复制,其中恰恰缺实了自己的个性,其实正是缺失了自己。

在教育活动中,每一位教师和学生既是具有独特性,自主性的存在,又是特定关系之中的存在。师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自主性、独特性,体现出师生都具有鲜明的个性。正是这些丰富多彩的各具特色的个性,形成了教育活动的多样性、丰富性和复杂性。李吉林的情境教育,是在统一的差异中,在共性的个性中催生了情境教学中的多元的对话。各个学生、不同情境之间的碰撞,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情境世界,在特定的情境中宣泄情感,彰显个性,促进了儿童个性的健康发展。

第三,情境教育是以感性教育为特征,强调“形真”的教育

感性教育是调动儿童的全部感官去充分感知外部世界、丰富感性经验的教育,是诉诸形象、强调感染的教育。感知是认知的起始,也是认知的基础。儿童初涉人世,感知经验贫乏,对外部世界充满惊奇感。因此,好奇、好问是儿童的天性。表面看来,感知是表层的,零碎的,甚至是粗糙的。但感知又是本色的、原生态的,形象而生动的。儿童充分感知的结果,就会在脑海中留下清晰的印象——表象。表象是想像的基础,多种表象的臵换、重组,产生丰富的想像。丰富的想像常常转化为多彩的情境。李吉林老师认为‚既然是情境,就不可能是平面的。也就是说,情境实际上是一个多维的典型的生活空间,‛又认为‚人的想像是无限的、通过想像的展开,便可以拓宽情境,而且正是这种想像情境才构成情境的广远的意境。‛

对于‚形真‛,李吉林老师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认为‚儿童往往是通过形象去认识世界的。但语言本身是抽象的,如何通过教材的语言文学,让学生仿佛看到课文描写的形象,受到感染,同时又通过所感受的形象去体会语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首先必须具有形象性,可见可闻使学生如入其境,产生真切感。只有感受真切,才能入境。‘形真’是情境教学的第一特点。‛何谓‚形真?‛李吉林老师从教育实际和儿童特点出发,认为‚若认为生活的实景才为‘形真’,那是一种误解‛,所谓形真,主要是要求形象富有真切感,即神韵相似,能达到‚可意会、可想见‛就行。如同京剧中的写意手法一样,演员操一把船桨,就表示船在行驶;着一根竹鞭,就意味着跃马奔驰……虽是如此简单,但观众在台下看来却如同真的一般。‛

一位哲人说得好,‚真正对儿童起作用的,不是纯理性的东西,而是感觉、热忱和冲动。‚对儿童来说,不理解什么,大多数根本不是由于缺乏理解,而是缺乏感觉。‛

第四,情境教育是一种以“诗性”教育为特征的教育

儿童文化是一种诗性文化,常常在现实世界和想像世界之间自由地转换,甚至模糊了幻想和现实的界线。似乎可以说,诗性就是儿童的本性,儿童正是通过特有的诗性和个体的灵性去感受世界,而不是通过理性逻辑去认识世界。

李吉林情境教育中的观察,讲究观察客体的意境和观察者本身的情致的统一,是主客观交融的结果。在引导儿童观察中,观察的对象不仅是客体,同时也反照自身,影镜自我。儿童既是观察的主体,也是观察的对象。不仅观察客观事物,而且‚观察‛自身情感变化。这里的‚观察‛已不单是运用感官,而是用心去聆听,用情去体验,有时,甚至会达到‚物我相忘‛的境界,产生美学上称之为‚移情‛的现象。

李吉林老师认为,‚情境中鲜明的形象,热烈的情绪,使眼前形象与儿童视觉记忆系列中的形象,连动地跳跃式地进行着。联想、想象活动近乎无意识地展开……。‛此时,儿童在想像世界里,思维活起来了,语言也活起来了,听一听,李吉林老师的学生的课堂发言,读一读他们的作文,就会感到,这就是儿童特有的诗篇。苏霍姆林斯基(俄)说‚按其本质来说,每个儿童都应该是一位诗人‛。施奈格尔(德)说‚诗是共和国的语言,在诗的王国里,所有的人都是自由的公民,有发表自己意见的权利。‛

诗性教育不仅注重充分调动儿童的感官,放飞想像,激活思维,而且始终伴随着活跃的情感,这些正是情境教育的特征。在情境教育中,儿童的认知和情感,相伴并行,相互促进,形成了情境教育特有的心理磁场和特殊的语境。翻阅李吉林八卷本文集,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儿童的大爱、至爱,洋溢着对教育事业的真挚感情。她用清新、活泼、优美的语言记录她的教育实践,又用简洁、明快富有哲理意蕴的语言加以提炼和概括。他喜欢以整齐的句式,运用排比、对偶、比喻等表达手法,注意押韵、讲究节奏。把抽象的理论用诗一般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可能是李吉林情境教育话语结构的特色。

李吉林的情境教育,是中国的情境教育,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根、开花、结果,具有鲜明的中国教育特色。然而,李吉林的情境教育又是世界的,它贯穿了以人为本、以儿童发展为本的新理念。注意彰显儿童的个性,强调发掘儿童的潜能,尊重儿童的自主意识,激发儿童的创造精神。这正是当代世界儿童教育的中心话题。似乎可以说,正因为李吉林的情境教育打上了中华民族文化印记,具有显著的民族文化特征,才更能走向世界,成为世界教育百花园中的一朵鲜花。

篇7:后工作时代的特征

江苏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 光明日报 》(2014年10月16日 07 版)

毛泽东同志有一句名言: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广大“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在长期从事青少年社会教育的过程中,形成一种可贵的“五老”精神,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在2010年中国关工委成立20周年纪念表彰大会上将“五老”精神概括提炼为:忠诚敬业、关爱后代、务实创新、无私奉献。“五老”精神的提出,彰显了关工委老同志崇高的精神风貌和关爱后代的责任担当,体现了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要求。正确认识把握和认真践行“五老”精神,对于各级关工委和广大“五老”加强自身建设,推动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创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老”精神的内涵及其产生的基础

“五老”精神简称“忠诚、关爱、创新、奉献”。虽然只有四句话,但内涵丰富,寓意深刻。可以说,忠诚是信念,关爱是心灵,创新是动力,奉献是境界。这是一个整体,我们要全面理解,正确践行。

忠诚敬业。忠诚,即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贯穿于人们的道德感情和道德行为之中,其原意是真心诚意、尽心竭力,也就是全心全意、尽职尽责。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忠诚敬业是广大“五老”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覆盖江苏全省的校外教育辅导站,就是“五老”忠诚于青少年健康成长信念的显现。截至2013年 底,全省办起校外辅导站41349个,基本实现城乡全覆盖,“五老”辅导员队伍有157655人,参加辅导站活动的青少年达1156万人。

关爱后代。关爱后代是“五老”精神的本质特征。关爱的核心是爱人,全省89万“五老”对青少年的关爱是社会主义大爱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传统“爱人精神”的时代升华。教育者最重要的不仅是传递文化,更需要唤醒心灵,更需要能够以朋友的身份走进青少年的情感世界。老同志不仅有丰富的阅历、广博的知识,而且对孩子们满怀深情和爱心,舐犊情深。他们以长者的慈爱之心,热心关怀,永不言弃,耐心细致地教育孩子,能够起到其他力量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中,“五老”的结对帮教活动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江苏省现有结对帮教员6.5万人,结对帮教2.2万名青少年,都取得很好的效果。

务实创新。当今时代是改革开放的时代,又处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到处充满竞争,各个领域都面临机遇和挑战,不仅有经济的而且有文化的挑战,教育下一代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更要务实创新。要不断了解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摸索新规律,创造新经验。要善于总结推广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又得到老百姓拥护的新思路、新举措、新形式、新载体。比如,校外教育辅导站创设电子阅览室,运用互联网等现代传媒手段开办“阳光少年网”、网上“中国梦”论坛;开展“四帮一”活动,帮教学校差生;积极推行留守儿童寄宿制;创办民营企业关工委等等,都是基层关工委、广大“五老”在实践中的创新。无私奉献。广大“五老”退而不休,为了下一代不顾年高、不计报酬、不图回报的无私行动,是发自内心的自觉,不是依靠强制,更不是依靠物质刺激。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敬业奉献,这种奉献始终是一种真诚、自愿的付出行为和纯洁高尚的精神境界。

“五老”精神不是凭空出现的,她是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大背景下产生的,是广大“五老”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价值理念。她既集中了共产党人肩负培养“四有”新人历史使命的高度责任感,又集中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具有深厚而广泛的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和群众基础。

“五老”精神的实质和时代特征

“五老”精神是理想信念的追求,意志毅力的凝聚,思想道德的升华,人格魅力的体现,其实质是爱心加奉献。

“五老”精神是优良传统与时代精神在关工委工作上的最好结合。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百折不挠,这是以勤劳、勇敢著称的中国人民的优良传统和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五老”精神生动而具体地显现着我们的民族精神和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旗帜鲜明地把忠诚敬业和无私奉献的优良民族传统列为重要内容。正因为广大“五老”凭着一种自强不息、昂扬奋发的精神状态,才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做出令人称道的业 3 绩。中央领导同志强调老同志要当好“三大员”的定位,就是针对“五老”具有独特的政治、威望、经验、时空、亲情等五大优势而提出的。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是推动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就必须大力弘扬时代精神。“五老”精神强调的务实创新就是时代精神在“五老”中的生动体现。

“五老”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关工委工作上的具体体现。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同各个领域的工作实际相结合,努力使之得到具体的体现和诠释。“五老”精神是广大“五老”在长期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实践中产生和形成的一种价值理念,特别是道德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一个民族、一个人能不能把握自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道德价值。“五老”精神的四句话与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一致的。因此,坚持“五老”精神,就是要追求核心价值观。“五老”当中的许多先进人物,他们的先进事迹,就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五老”精神集中展现了当代“五老”关爱后代的责任和担当。关心下一代事业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广大“五老”牢记时代赋予的重托,带着深厚的感情,躬耕于关心下一代事业。长期以来,“五老”们坚持以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为己任,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人格魅力,长年累月奔波在校园内外、社区乡村,面对面地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以真诚关爱之心,把精神食 粮源源不断地送进青少年心中,把温暖送给每一个困难儿童,把农业技术热情地教给农村青年,充分彰显了当代“五老”关爱后代的责任和担当。

“五老”精神的弘扬与自觉践行

弘扬“五老”精神,贵在内化于心,知行结合。内化于心,就要始终坚定党的理想信念,忠诚党的事业,把关爱后代作为实现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崇高夙愿的最佳选择;就要牢固树立“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的理念,始终把关爱后代看作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工程,看作是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工程,看作是关系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就要永远坚守“人生在世,奉献二字”的价值观。

弘扬“五老”精神,贵在践行,“老有所为”。“五老”精神来源于实践,必须同实践紧密结合。弘扬“五老”精神不在于口号喊得怎么响,而是贵在践行,“老有所为”。既要内化于心,又要外化于行。关工委要强化学习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最终要落实到“老有所为”即“主动作为”上来。主动作为还是被动应付,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思想境界和工作状态。长期以来,各级关工委强调干实事、办好事,务求实效,我们所做的工作都是党委提倡、群众欢迎、学校高兴、孩子盼望、“五老”自愿的实事、好事,因而得民心、顺民意,推广起来得心应手。

篇8:后工作时代的特征

一、后学历时代基本特征

2008年《上海教育年鉴》的相关数据表明, 上海“十一五”教师继续教育富有明显的后学历时代的特征。后学历时代有如下几个基本特征, 一是教师的学历补偿教育已基本完成, 区域内的教师都已取得与就职学段相适应的学历, 所教学科本体性知识的掌握已无问题。二是区域内的教师已经意识到知识折旧率在日益加快, 唯有终生学习才能支撑教师的终生职业生涯。有研究表明, 上个世纪60~70年代知识的保鲜期大约为20年, 70~80年代大约是10年, 而今最多只有1~2年。也就是说今天靠一张文凭所蕴含的知识已不足于支撑教师的职业生涯。三是社会已进步到不以学历作为教师专业化程度高低的唯一标志, 学历高低也已不足以衡量教师的专业化程度。美国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 一个人的应用知识大约只有20%是在学校中获得的, 80%则是在毕业后为适应工作和生活需要而获得的。

二、教师继续教育模式演变

1. 大学主导的教师继续教育模式

“十五”以前我国教师教育均是大学主导模式。建国以来建立的区域教育研究与培训机构不但在教师职前教育中难有作为, 就是在教师职后培训中也处于从属地位———或帮助大学做一些培训组织工作或承担一些拾遗补缺性的培训项目。区域教育研究与培训机构的这种境遇一方面与政府的重视不够、力量配置不足有关, 一方面与长期以来教师教育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的价值取向有关, 更重要的原因是时代还没有进入后学历时代。

以浦东为例, 1990年浦东开发开放, 由于人口大量导入, “八五”期间浦东教育处于典型的外延式发展阶段。其第一需求是满足人们对学额的需求, 这就需要足够数量的教师来保障学校的正常教学。此期间, 浦东虽然凭借政策优势吸引了全国的许多优秀教师, 然而, 由于学校的急剧膨胀, 浦东的中小幼学校仍然不可避免地充斥着学历不达标的教师。尽快提升教师本体性知识水平、提高教师学历层次成了这期间当务之急。因此, 浦东教育与培训机构———浦东新区教育学院的功能定位主要是配合大学对中小幼教师进行学历补偿教育。

“九五”期间, 由于浦东教师学历补偿教育模式已经成熟, 单纯协助大学开展学历教育组织工作已不需要那么多的人力资源, 而教师学历的提升并没有有效解决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问题。

2. 市场主导的教师继续教育模式

进入“十五”以来, 全国教师学历水平已基本达标, 教师继续教育逐步迈入后学历时代。此时, 区域教育研究与培训机构功能出现了裂变———除了继续完成学历补偿任务之外, 还需关注教师素养的全面提升问题, 而后者越来越成为主要任务。这部分功能的实现基本上没有现成的参照系, 到底以何种方式运作才更为有效?处于快速国际化进程中的浦东, 其教育研究与培训机构功能定位也深深地打上了市场化、自由竞争、选择等新自由主义的烙印。

(1) 引入竞争机制, 打破浦东新区教育学院对教师继续教育的垄断地位。即已拆分的浦东新区教育学院、浦东新区教育科学研究所、浦东新区教育信息中心, 三家均有资格承担教师继续教育的任务, 每家机构均具有了混合型的功能。该区试图通过三家具有相同功能的机构的良性竞争提高培训质量。

(2) 改变经费拨款渠道, 将培训经费直接拨付给学校而非培训机构, 将培训机构和培训课程的选择权交给学校。试图通过使用权、选择权的转移确立学校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上的主体地位, 提高培训经费使用效益和培训的有效性。

(3) 走“契约制”之路, 即让有能力的学校与政府签约, 自己承担起培训任务, 允许他们培训经费自管, 培训主题自定。而那些尚没有能力自己完成培训任务的学校, 则与某个区域教育研究与培训机构签约, 将培训任务委托给区域教育研究与培训机构, 然后依据契约支付培训经费。试图在政府、区域教育研究与培训机构以及基层学校之间建立一定的契约关系, 优化政府服务。

在国内也有更激进的做法, 那就是参照“教育券制度”推出了“教师培训券制度”, 即将每年教师培训经费额度印制成培训券发放给老师, 让老师自己到政府认可的培训机构去选择培训项目 (课程) 参加培训, 结束后由培训机构提供培训券、合格学员名单、考核结论, 到区域教师培训学分管理部门登记学分、领取与培训券等值的经费。

应该说“十五”的改革探索是有积极意义的, 体现了教师继续教育从计划经济单一供给模式走向市场经济多元供给模式的大趋势。然而, 新自由主义理论也有明显缺陷, 该理论体系强调以市场为导向, 更多关注“降低政府的作用”, 要求减少政府在教育、医疗和住房等方面的提供, 取而代之以私立性的、市场化的教育提供。新自由主义一直倡导小政府、大社会, 问题是, 政府的极小化并不一定能带来效能的极大化, “市场失灵”现象屡见不鲜。在教师继续教育领域, 在培训机构标准、培训课程标准、培训质量标准缺失的情况下, 在区域学习文化还没有充分建立的情况下贸然推动“教师培训券制度”实际上是存在极大风险的。

“十一五”启动之前, 我们对包括浦东在内的一些区域进行了调研。调研发现, 在教师培训市场中由于区域培训资源的分散, 使得各个机构都难以开发出教师迫切需要的, 指向实践能力、研究能力提升的培训课程, 教师发展的基本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受成本控制等因素的制约, 出现热点培训项目 (如新课程理念、教师礼仪等) 不断重复, 冷门领域 (学科教学设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学生学习障碍诊断与辅导等) 无人问津现象, 大学科、通识类的课程受到高度关注, 而一些小学科、涉及教学改革重点、难点的课程则被绕道而行, 不同学科接受公平的教师教育原则受到挑战。而让有条件的学校进行自主培训、经费自主支配, 由于没有有效的监管也出现了两种值得担忧的现象:一是完全放任自流, 校本培训名存实亡;二是虽然积极组织了培训, 但由于校长缺少指导教师专业发展的能力, 缺乏专家引领的资源, 所以, 自主培训的效果并不理想。另外, 由于人性中天然具有趋易避难的取向, 完全由教师自由选择的课程体系中, 教师往往选择与专业相关不大、对专业促进较少, 但比较轻松、学分易得的课程, 客观上也影响了教师培训的实效。

3. 合作取向的教师继续教育模式

“十一五”期间,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对教育研究与培训机构的功能定位进行了重新调整。2005年, 浦东新区成立了全国第一家区域性教育研发机构———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 其功能定位是活跃思想、建设队伍、提升质量和推广技术。所设机构从有利于这四种功能发挥的考虑, 分为教育发展促进部、教师专业培训部、课程教学研究部和信息技术推广部。浦东教发院实现了区域性教育科研与培训力量的重整与组合, 四个机构功能有所侧重, 均有各自明确的研究、服务、管理范围, 实际运作中, 则处处体现通力合作的精神。其实践效能最终集中到服务对象——浦东新区基层学校、一线教师身上, 共同实现教发院的核心功能———“促进区域教师专业发展”, 可以说是四位一体。其中“四位”体现了不同职能部门的专业特征, “一体”彰显的是学习型组织建设中至关重要的共同愿景。

浦东新区现有中、小、幼、职、成教学校四百余所, 在校学生27万余人, 在职教师1.9万余人, 南汇区整体划入后, 教师继续教育的体量将更大。从“研训一体”的实施条件看, 一般而言, 一位教师培训师引领30~40名教师的专业发展尚有可能, 而浦东新区目前的每个教师培训师要面对的是700~800人, 甚至更多。过于强调机构设置和人员安排上的“研训一体”不仅不太现实, 还可能因为“以研代训”造成“有研无训”, 削弱了教师培训的实际效果。因此, 浦东教发院在机构设置上不仅保留了培训部, 而且进一步强化了培训部的教师队伍, 其30位专业人员中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 (博士后) 、硕士学历者达到了87%。尽管这个比例在教发院各部门中是最高的, 但他们的基本职责并不是独自实施培训, 而是策划、设计、组织实施、管理、评价。

三、后学历时代教师继续教育实践创新

浦东以教师有效学习、卓越发展为目标对教师继续教育进行了一系列变革:

1. 变革课表———让每位教师拥有一张符合自己学习需要的选修课表

让每位教师拥有一张符合自己学习需要的选修课表。其意义在于尊重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权, 把学习的选择权还给教师, 变大一统、齐步走式的学习为教师自主选择性学习。

后学历阶段教师继续教育必须打破大一统的课程才能促进教师发展。为此, 浦东根据教师需求制定了《“十一五”浦东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开发指南》, 从“五类知识、三类课程、三种培训形式”三个维度对教师学习课程与学分要求进行了整体性设计。同时, 把新区从各大学、研究机构特聘的100余位高级研究员和浦东新区2000余位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都纳入到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兼职教师队伍, 鼓励他们依据《“十一五”浦东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开发指南》开发教师需要的学习课程。这些教师的加盟极大丰富了浦东教师教育资源, 使教师的选择性学习成为可能。2006年以来, 浦东每学期开发的选修课程都在600门以上, 使每位教师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构建自己的学习课表。以2006年秋季课程为例, 浦东教师选修课程结构如表3:

2. 变革学习方式——积极探索教师在线学习

今天, 网络正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 它也给教师的学习提供了新的方式和选择。鉴于浦东区域辽阔、学校众多、教师培训量大, 为确保教师学习机会的均等, 同时节约培训成本、提高培训效率, 浦东新区开发了教师在线培训系统, 并通过购软件、合作开发、自主开发相结合的方式建构能满足浦东教师学习需要的在线培训课程资源库。

3. 变革培训模式——化班级讲授式培训为校本研修

校本研修强调实践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和行为改进。浦东尽管已实现了城郊教育的二元并轨, 但学校之间的差异并没有根本消除, 传统重点中学的优秀教师比较集中, 他们与大学、研究机构的联系也比较紧密, 而边远学校的教师资源不可能伴随着校舍的改善而迅速改善, 这些学校还没有形成先进的研修文化, 其校本研修由于缺少专业引领而举步维艰。基于现实差异, 浦东采用了分类指导、分步推进的策略:把第一类学校建设成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 他们是校本研修示范校, 不但承担本校教师的专业发展任务, 也为其合作共同体中的其他学校教师提供发展帮助;把第二类学校建设成为校本研修学校, 他们全部承担本校的校本研修任务;而对第三类学校, 即条件不充分暂时不能命名为校本研修学校的其他学校则在区域专业机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帮助下完成校本研修任务, 并逐步形成先进的研修文化。

浦东针对新区校本研修中存在问题和需求提出了“基于主题研究的校本研修、基于教学改进计划的校本研修、基于网络平台的校本研修和基于校际协作的校本研修”四种样式供基层学校开展校本研修参考, 为体现校本研修的学校自主性和区域规范性, 我们出台了《浦东新区“十一五”校本研修指导意见》, 依据校本研修指导意见, 我们开发了《校本研修学校手册》和《校本研修教师手册》供学校、教师借鉴使用。目前, 浦东已命名了三批共175所校本研修学校, 他们已担负起本校校本研修的使命。

4. 变革评价机制——有效激发各责任主体的发展动力

“十一五”期间, 浦东社发局委托“东方教育评估事务所”开展了“研究与培训项目”的立项评估和培训后的绩效评估, 委托“浦发教育评估中心”实施了浦东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评审、浦东校本研修学校评审和浦东培训基地负责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评审。通过“研究与培训项目”的立项评估和培训后的绩效评估激发了培训机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积极性。通过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校本研修学校的评审使学校明确了自己是本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责任主体, 从而激发了学校关注学校研修文化建设、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积极性。通过浦东新区培训基地负责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评审激发了教师个体的发展动力。

然而, 浦东的教师教育远非一片泰然, 冷静地再反思, 浦东教师继续教育也还存在几个问题。 (1) 培训对象的主观意愿缺失。 (2) 培训课程的客观质量不高。 (3) 培训模式和方法依然存在一定问题。

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还有:选修课程监管问题;基地培训班级化趋势问题;部门间协调、避免重复培训、为重点对象减负问题;培训教师专业能力提升问题;加强、改善对校本研修学校和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指导问题;培训与管理创新研究问题;政府、大学、区域研究与培训机构、基础教育学校的关系重构问题等等。

以基地培训班级化趋势问题为例, “十一五”期间, 我们努力探索基地培训, 目的正是要克服传统的班级制常规培训的种种不足, 实现更为理想的基地导师制培训模式。参见图1。

从上图可以看出, 理想的基地导师培训模式中, 导师可以对学员提供如下多重支持: (1) 与学员共同设计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任务; (2) 抽取学员共性需要, 组织相关专家开设讲座; (3) 对学员的个性化需要开展个别化辅导; (4) 让学员跟随导师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和研究活动, 让学员在参与中获得感悟和提升; (5) 组织学员间的问题讨论和智慧分享; (6) 为学员搭建展示平台; (7) 评估发展计划达成情况。

只有实现了上述多重支持形式, 在基地导师培训模式中, 学员才能享受到在传统班级化的教师培训中难以实现的“因材施教”“个性化学习”。而目前各地运作的名师领衔的培训基地/工作室中, 能真正实现上述理想模式的还比较少见, 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切实改进。

参考文献

[1].Lois Weiner, A Lethal Threat to U.S.Teacher Education,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Vol.58, No.4, September/October2007274~286.转引自刘建红编译.美国教师教育的致命威胁[J].高教参考 (首都师范大学教务处主办) , 2008, (5) :23~24.

[2].顾志跃.引思想活跃兴队伍建设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成立[N].文汇报, 2005-2-16.

[3].2007浦东年鉴.年鉴社, 2007.10.

[4].陈珍国.变革——一切为了教师的卓越发展[J].上海教育, 2009, (6) .

[5].顾泠沅.继往开来的校本研修.[J].计算机教与学, 2005, (Z1) .

上一篇:《题西溪无相院》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下一篇:提醒邮件通知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