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身后的青春

2024-05-06

青春身后的青春(精选七篇)

青春身后的青春 篇1

一、爱情是一场青春的旅行

青春是场无悔的旅行,因为在青春里我们才会热血到无悔的去做一件事,去爱一个人,像女主人公郑微一样。上大学时的郑微是快乐的,她的青春是美好的,是非常令人羡慕的。但是,当为了前程而不顾郑微的感受、而不愿犯那“一厘米”的错误的陈孝正一声不吭的选择出国留学时,当郑微继邻家哥哥林静转身离开奔赴资本主义的怀抱再次被如痴如梦般爱慕了4年的男友抛弃时,当郑微发觉自己又是最后一个被告知心爱的人要离自己而去时,郑微那颗幼小的、脆弱的心灵再次被敲打着。他们的结果是如此的不完美,他们的爱情和大多数大学情侣一样,因为前程而各奔东西。郑微如此地爱着陈孝正却换来他冷漠的一句 “你别等,因为我未必会等”。

而我们成熟后世俗后,做某事爱某人都会考虑得失,都会算计利益,做不到无悔,就不能全身心去投入,片中郑微也在涉世中逐渐成熟。毕业后,郑微学着在职场里摸爬滚打, 慢慢的蜕变着,慢慢的理解着,但是唯一可以肯定没变的是她还依然爱着陈孝正。四年后,陈孝正回来了,他也发现自己依然爱着郑微,想要郑微继续等他三年,想要挽回那段自己背叛的爱情,哀求郑微别和林静结婚,表达自己愿意放弃一切重新和郑微再开始。可是郑微没有回头,她认为陈孝正的爱里太自私了,他不可能为了爱情而放弃已经得到的一切。明明相爱的两个人却没能在一起,她没有再给陈孝正一个机会。而选择了林静。陈孝正与郑微的爱情就像那句话所说:“当你喜欢上我的时候,我不喜欢你,当你爱上我的时候, 我喜欢上你,当你离开我的时候,我却爱上了你,拥有的时候不知道珍惜,失去了才懂得它的价值,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会站着原地等你到永远,当她退出时并不是因为不爱了, 而是爱不起了。那份青春里对执著爱情的无悔,那份释然与坚持着实是用一生来怀念的。

二、爱情是一场无悔的成长

《致青春》讲述了好几个爱情故事。对于女主人公郑微而言,林静之于她、陈孝正之于她、许开阳之于她;对于阮莞而言,赵世永之于她、老张之于她。影片试图解读,或留给观众思索:什么才是真实的爱,正确的爱,幸福的爱。

林静之于郑微而言,是最初的爱慕,是自己年少时的悸动。郑微看来自己选择林静就如阮阮觉得有时我们只是需要一个可以依靠的肩膀,只是想要在孤单的时候有人可以陪伴。林静和陈孝正同样为了前程而不择手段过,同样利用了她人的感情,踩着他人的肩膀上位。但郑微在抉择的一刻, 放着明明深爱的陈孝正而选择了林静,即使选择林静的时候会心痛却依旧还要坚持。这正如作者所言当我们年少时都会爱着陈孝正,但我们最终选择都是林静。

许开阳之于郑微而言,是蓝颜知己。“你喜欢我,我喜欢他,就凭这一点,你就永远输了”。许开阳一追就是四年, 纵使自己心爱的女孩已经和自己同一屋檐下的室友卿卿我我,花前月下,依然没有改变。他对爱情的坚守,他的执念, 令人欣赏。你喜欢他,你不喜欢我,没关系,我喜欢你就行了。 颠颠撞撞,最后他和曾毓走在了一起。这一切都验证了一个真理:恋爱是和相爱的人,结婚是和合适的人。

阮莞的爱情里面是唯美的细微写照,她爱得深沉,受伤或甜蜜都依旧沉稳大气,面对小男友的意外出轨,百般抚慰与宽恕的同时,她还能相当冷静的把麻烦处理妥当。在爱的世界里,当初的相爱必也纯真,但老天的安排却是冥冥注定。 人与人是相互感召与影响的。若不是男友懦弱,阮莞亦无须坚强。若不是阮莞无私包容,男友亦不会不懂珍惜。这就是这个世界矛盾统一的地方。相生相克,此消彼长。不是世故无常,而是我们开慧太晚。

黎维娟的爱情是可悲的,这不是真正的爱情。无惊无喜, 尘埃落定。从她甘当“负心人”赶走为见她而来城市打工的初恋爱人,到日后嫁给离异富豪,她爱的是体面与物质,不是心上的人与情。她的爱情看似平稳,却没有味道可言,这是一种可实现的“爱情”,却不是一种可保鲜的爱情。诚然, 我们不能简单地评判她的对与错。

三、爱情是一场躲不过的劫数

他们在爱情这场劫数里,经历了悲与喜。老张是个生活中的小人物,无钱无权无背景,但有才华有理想有情义。 面对生活之窘,他嬉笑洒脱,面对真心之爱,他隐忍执著。 他对阮莞的爱,就像镜头里三次出现的满天星花束。满天星不算是花,只是花的配角与点缀。也许作为一个穷学生, 他当时也只能买得起这个点缀的花一次次的向心仪的女人表达爱意。第一束是表达,第二束被退回,第三束却是在阮莞的墓前,传递着恒久不变的真爱。正如郑微看到墓前那束满天星时所说:阮阮,我可以放心了。原来有人一直真心的爱着你!

爱的真实,在于不为物欲,只求本心。老张爱得无他, 就是阮莞这个人。至真至纯。至善至清。爱的正确,在于不求占有,只愿她好。阮莞活着时,根本不知道老张的爱;阮莞死了,老张的爱情却还在。张爱玲说,“喜欢一个人,会卑微到尘埃里,然后开出花来” 。 老张从没有得到过阮莞, 但老张是幸福的。因为,他的爱情之花,卑微的执著,永恒鲜美的开在心里。

施洁不顾一切地爱着林静,有时候甚至根本不管别人的感受去爱。她的爱是卑微的,是痛苦的。她强加进入别人的生活,到最后已致以死相逼都无法得到别人的怜悯时,只有施洁知道自己内心的无助,把自己弄得十分狼狈让男人心软的女人是可悲的。

爱情,永远是青春最美好的话题。那些爱情纯粹无瑕, 只因为我喜欢你而开始,只因为我不喜欢你而结束。青春里的爱情,留给我们的是足够一生去品味的落寞狂欢。

参考文献

[1]左平熙·婚嫁的”经济学[J].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第108页

[2]蒋正明·对爱情美的伦理探讨[J].太原:山西出版社,1998.第62页

青春身后的青春 篇2

身体作为人类生命的基础, 它既是一种物性的存在, 又是一种符号化的肉身, 就像道格拉斯所言:“身体——我们吃什么、怎么穿戴和爱护身体的日常习惯——是文化的一种载体。”这种肉身化的符码, 铭刻着文化的印迹。因此, 我们视“身体是一种有力的象征形式。文化中的主要规则、等级制度甚至形而上学的信念都记录在这个表面, 并且通过身体的具体语言得到强化。”[1]而在整个人类的文化编码中, 身体本身又构成一种强劲的文化隐喻。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英国十七世纪思想家托马斯·霍布斯、法国当代女性主义理论家露西·伊利格瑞等从不同视角反复提示:与身体形态学相关的想象为诊察和展望社会与政治生活提供了一幅蓝图。然而, 在当代的文化视点中, 身体的青春化征象尤为明显。大众传播媒介与商业广告到处充斥着“青春身体”的招魂幡;各种流行杂志更是大谈青春美体的秘诀与青春不老术。一场仪式化的身体魅惑术时时将目光投向青春美神。因此, 对于这一文化现象进行解读, 或许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审视当下文化视点的身体化热潮。

一、技术介入下“身体”的青春化塑形

波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把身体称为“最美的消费品”, 他说:“在消费的全套装备中, 有一种比其它一切都更美丽、更珍贵、更光彩夺目的物品……人们给它套上的卫生保健学、营养学、医疗学的光环, 时时萦绕心头的对青春、美貌、阳刚或阴柔之气的追求, 以及附带的护理、饮食制度、健身实践和包裹着它的快感神话——今天的一切都证明身体变成了救赎物品。在这一心理和意识形态功能中它彻底取代了灵魂。”[2]身体成为当代人关注的重心。于是, 一种新的产业——身体工业应运而生, 并迅速发展, 它帮助人们维护、重塑自己的身体形象, 以便使身体能够承担更多的文化意义。而在身体工业众多的身体维护目标中, 保持身体的青春化状态是其最核心的一个。

在当代, 人们试图通过各种方式实现向青春的回归, 于是, 身体工业便找到了市场, 它的作用就是研发各项技术, 改造人类的身体外形, 从而在技术的介入下再造“青春神话”。近几年整形美容业异军突起, 成为“身体工业”领域的主力军。各类整形外科医院及美容院在塑造美的身体的行动中, 都不遗余力地为抗衰老葆青春作着不懈地努力。如眼睑提升、超声波去皱、拉皮等, 借助于高科技手段帮助千万女性恢复“青春的容颜”。据一些西方学者统计:“美容院的数目在1971—2001年间增加了五倍, 从两千三百家增加到了一万四千家;还有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大量减少的美容外科手术, 如今每年要做数百万个。二十一世纪以来, 在法国每年甚至增加十二万个, 在美国增加近百万个。2000年仅吸脂一项就是1990年的十倍。”[3]“美容第一次变成了既多样化又普遍化的实践活动”[4]。国内学者潘知常也认为:“人类的文化、审美已经被技术武装到了牙齿。一个广告女模特儿在广告上洋洋得意地说:‘美是秘密吗?我不觉得。’确实, 美已经不是秘密, 而成为一道道工序:纹眉、纹眼线、睫毛加长、高分子合成双眼皮、无痛拉皮去皱、无疤痕去眼袋、激光祛斑、电子漂白、人工酒窝、软组织注射隆胸、超声乳化抽脂减肥, 等等。”他又说:“古代诗歌中歌颂什么的都有, 但是就是没有歌颂睫毛的, 这说明在古代还不存在睫毛的美化。然而在当代却由于技术的介入而发现了这一细微的美, 到处可见的睫毛夹、睫毛膏、假睫毛就是这一发现的例证。指甲的美也如此。修正涂磨指甲的审美时尚应该说是自古有之, 但是, 没有技术的极大普及, 20世纪指甲美的时尚就不会得到迅速发展。”[5]技术的进步在为身体美化的同时也为人们留住青春的容颜提供了可能, 比如说, 面部拉皮等手术, 就是要人为地通过生拉硬拽来使紧绷的皮肤驻足, 重返年轻时代;而纹眉、纹眼线、纹唇线等等则把青春的状态雕刻进了身体, 形成永不磨灭的青春痕迹。通过以上种种的美容整形方法对时间的线性发展进行阻隔, 从而使时间被浓缩在某一个人为设定的特殊基点上。在这个基点上, 时间从时间隧道里脱轨而出, 失去了既有的、规则的向度, 不再使人容颜衰老、姿色尽褪。可以说, 当前社会实现“青春梦”的一个特定的方式, 就是技术化的青春身体形象再造。

二、“身体青春化”的跨阶层、跨年龄性

在种种科学技术的作用下, 人很快就会陷入到时间的迷宫之中, 彻底改变自我生物钟的时间感。通过各种美容整形术来对时间已经留下的痕迹进行抹煞, 对时间将要留下的划痕进行预先的理想构造, 使岁月的刻画难以再作用于人的体貌。人们迷醉于潜意识中对青春梦与拒绝衰老的种种幻觉, 在弥漫着青春气息的文化氛围中, 制造出超越时间的青春神话。现在由于挽留了历史, 创造了未来而具有了神性, 现在的青春状态蕴含着种种个体青春期的可能性, 人们只需要把握住“此刻”, 就可以不受时间的牵绊, 以青春的身体形象在过去、现在和未来游历于青春乌托邦的王国。这破坏了时间的整体感, 拒绝了时间对人身体状态的改变, 使青春成为现在唯一的时间标准、也成为唯一的审美标准。现在成为了唯一存在的时间, 过去成为了可以戏拟的参照, 可以忽略的存在。美容或者整形的最终结果使得现在的现实和现在的历史直接性获得一种光彩美丽的海市蜃楼的魅力和距离。年轻时富有弹性的肌肤和轻盈的躯体在美容师和美容器械的作用下得以再现和延续, 通过延长自身的生理年龄, 来调试自己的心理年龄, 从而改变社会处境。对人们来说, 对容貌的焦虑和痛苦往往产生于对时间造就的形象的审视, 当在身体工业的加工下把一切挽留在现在的理想状态时, 人就无法再抽身反观时间的流逝, 也不太可能重返改变前的状态, 或者改变已经规划好的未来, 从而也就不会再产生对时光飞逝的种种恐惧和对人生易逝的伤感、青春不再的焦虑。

虽然, 美容业的普及与后工业时代文化工业的不断扩展, 并没有从真正意义上消除社会阶层之间的地位差异和文化上的年龄差别。但是, 它在社会审美风尚上, 却表现出了跨阶层、跨年龄的大众化趋向。

首先, 就跨阶层趋同来说。法国学者乔治·维加莱洛在论及西方社会在19世纪末大百货商店对女性审美重构所起的作用时说:“大百货商店, 特别是‘廉价’百货商场‘在第三产业的打工者中间传播市民文化, 并把他们引向中产阶级的彼岸’”[6]。这句话对于我们分析“身体青春化”追求对社会各阶层审美风尚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中国社会上世纪90年代出现了大型超市、广场、电影院、歌舞厅等都市化的消费、娱乐空间, 正是这些公共空间成为中国第一批大量涌入城市、感受城市生活、体验城市情调的打工者的重要课堂, 正是这些渴望城市、想像城市人一样生活的人把流行与时尚的概念传播到中间地带, 甚至偏远的山村角落。在这种先于经济、政治体制的中产阶级化审美情调在文化生活中蔓延的同时, 随之播撒的也有对“身体审美”的观念与风尚, 我们看到“美容方法向迄今为止尚未为人所知的阶层扩展。大众化使人的外表发生了巨大变化, 令显而易见的社会差距变得模糊:‘要找出一个从前那样的平民女子越来越难’。”[7]通过护肤、美容、美体追求, 身体的青春化成为社会各阶层的普遍追求, 使社会大众在身体审美上表现出大众化或趋同性。

其次, “身体的青春化”也使得不同年龄的人群向这一审美风尚靠拢。只要我们稍作留意, 就可以看出不同年龄段的人群的打扮都在向成熟而性感的青春身体审美靠拢。一方面, 就未成年人的服饰与化妆来看, 如今几乎接近成年人或准成年人, 甚至少年、童年也在分享着化妆品、外科整形手术、自我装扮和美容所带来的“青春魅力”。这使得十几岁的青少年提前进入准成人世界的消费领域。另一方面, 就中老年人的审美趣味和审美情调来说, 他们对“青春的眷恋”、对生命激情与青春身体的渴望, 体现在“抗衰老革命”的行为中。“今天‘五十到七十岁’的人生活得‘几乎和他们的下一代一样’:各种各样的活动, 如驾车、度假、自我保养;寿命延长必然突出的平等感觉、卫生功效的扩大、生物学的更新。关于这些变化中的一种‘抗衰老’文化繁荣起来:‘今天五十岁左右的妇女’是‘如此富于变化’, 或者简单地说, ‘美丽不分年龄’已经确实无疑了。”[8]带着各种再生激素的补偿、化妆品的疗效、流行歌的节奏、交谊舞的旋律, 使老一代的人们似乎看到了青春到来的梦想。

因此, 在当代, 青春化的身体几乎成为全民关注的对象。每一个阶层、每一个年龄阶段的人都对它投入了关注与渴望拥有的目光。

三、“青春形象”:视觉文化时代的欲望修辞

法国情景主义者居伊·德波认为, 在现当代社会中“最发达的商品形式是形象而非具体的物质产品”, “在二十世纪的后50年中, 形象将要取代铁路和汽车的地位, 成为美国经济的驱动力量”[9]。身处当下的中国文化环境中, 我们不得不感叹居伊·德波深邃的洞察力, 因为我们也已经处在一个被各种形象包围的世界中。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各种大众传媒技术的推广, 特别是计算机的运用, 图像日益成为我们阅读的主要文化文本, 在一定意义上, 我们已经进入到了一个“视觉文化的时代”, 其突出的表现是各种各样的图片、影像充斥着人们的生活, “电影、电视、广告、摄影、形象设计、体育运动的视觉表演、印刷物的插图化等等, 图像压倒了文字, 成为一种文化的‘主因’, 图像崇拜和狂欢成为新一代的文化范式。”[10]而且, 人们也越来越习惯于依赖各种各样的视觉符号来认识、了解现实并根据这些经验来规范、指导自己的生活。在充斥于各种媒介的众多图像中, “青春身体”的图像与具有“青春意蕴”的画面比比皆是, 如各类影视作品里的俊男靓女, 杂志画报上美艳绝伦的明星面孔, 大型商厦、超市展示的巨幅广告画中青春靓丽的美女帅哥……, 那青春的脸庞、青春的体态、青春的笑容、青春的服饰尽情地展示着青春的魅力, 那优美的体型、光洁紧致的肌肤, 充沛的活力与激情, 处处透射着因青春而美丽的自信。可以说,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痴迷于青春、健康、和肉体之美的时代。电视、电影、占主导地位的可视媒体制造出大量坚持不懈地昭告人们要铭记在心, 优雅自然的身体和魅力四射的面庞上露出的带酒窝的微笑是开启幸福, 甚至是开启幸福实质的钥匙。”[11]

当代大众传媒制造着一个个“青春形象”, 并使对“青春形象的追求”成为大众的一种普世化的审美追求。首先体现为对理想身体模式——青春身体的塑造, 传媒强制性的规定“身体美的视觉标准, 比如女性的苗条、三维比、皮肤的精致;或男性的健壮、活力和力量。……这种模式是通过各种媒介来展示的:通过模特儿、演艺明星、体育明星、主持人、青春偶像等种种视觉形象来确立或形成普遍规范的;通过诸如选美、健美比赛、体育运动、广告形象、演艺节目、画册画报、偶像形象等媒介方式塑造的。”[12]电影在这一理想身体模式推广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以梦工厂著称的电影业制造了一批批的“青春形象”, 并将这种“青春形象”的审美风尚普及成一种“大众化的美丽”。同时, 电影还提高现有的美的标准。它“调动身体、光线、银幕、观众超越时空的感觉。电影用虚幻为真实服务, 把虚幻的影子想象成为‘美丽的使者’”[13]。此外, 每天反复播放或刊登在各种媒体之中的大量广告几乎也都采用年轻的演员, 并配以展现青春活力的画面, 制造出一组组“青春”的意象。有的广告宣传其产品有“永葆青春”的功效, 有的广告反复地向观众暗示着产品所具有的“青春”意蕴, 诉说着商品本身所代表的一种“青春化”的生活方式。也正如陶东风教授所说:“在消费社会中, 广告信息是使我们整个文化迷恋身体的主要教唆者。在这里各种模特儿以及影视明星常常充当了‘形象大使’、‘形象楷模’的角色。她们的身体成为使大众既自卑又羡慕的‘理想身体’。电影、电视、各种各样的广告图片是消费文化中标准的身体图像的生产者和供应者, 许多青年男女就是用这种标准来监管、打造自己的身体。”[14]这一切的影像制作模式最终就是将它所制造出的美丽产品——“青春的形象”, 传播给世界的每一方土地, 从而孕育出“青春形象”这一大众化的美丽。

我们知道, “修辞学就是运用语言来说服或影响他人的一门艺术, 它通过或隐或显的策略和方式使受众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或认同某种价值观念。在这一过程中, 受众不但接受了这种修辞方式, 而且也在暗中改变了自己看待事物的方式, 学会了用修辞策略同样的方式来看待自己的生活。”[15]从这个意义上说, 当代大众传媒中的“青春形象”及其“青春”的符号化展现, 就是一种关于“青春”的欲望修辞。各类媒体上“青春身体”与“青春形象”的展演, 如青春偶像剧中的俊男靓女, 时尚杂志中的美人照、各种选美大赛中的美人体态, 各种美容整形宣传广告中的图片, 无不在讲述着青春=美丽=自信=幸福的当代神话, 它在释放当代人对“青春身体”、“青春形象”的欲望的同时, 也再一次激活和加深了人们对青春身体、青春形象的狂热迷恋, 并对青春=幸福的神话深信不疑。

四、结语

“青春化的身体”及各种媒介中的“青春形象”之所以成为一种突出的文化景观, 就在于在当代文化中, 青春、年轻被赋予了肯定性的价值而不断地在宣传中得到大众的认同, 而衰老、死亡又被赋予了否定性的价值, 并在大众文化的商品消费中被歧视为低贱与卑微。正如费瑟斯通所言, “身体的‘自然’衰老与伴随衰老的种种征兆被人们理解为道德涣散的证明。皱纹、松垮的肉体、中年发福的迹象、秃顶等随衰老而出现的问题理应得到遏制——个体自身要进行积极的身体维护和保养, 可借助化妆品、美容、健身和各种消闲方式收到成效。”[16]于是, 抗拒衰老、保持青春在这样的一个时代中就被赋予类宗教式的道德命令。当代人渴望重新回到青春的状态, 抹去岁月对容颜的雕刻和时间对心灵的侵蚀, 带着渴望青春的梦想在过去、现在、未来中穿梭。从生命美学的角度来看, “青春的身体”意味着生命的活力与激情、性的吸引力与渴求、无限的希望与未来。“青春”, 作为一种特定的审美状态, 充溢着生命的气息, 它所依据的审美价值是建立在对当下现实的否定与批判的基础之上的。

注释

1[1][英]玛丽.道格拉斯.自然的象征 (Natural Symbols) [M].New York:Pantheon, 1982.95页

2[2][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 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1.139页

3[3][4][6][7][8][13][法]乔治.维加莱洛.人体美丽史[M].关虹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7.226页, 226页, 184页, 227页, 226页, 206页

4[5]潘知常, 林玮.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121页

5[9][英]史蒂文.康纳.后现代主义文化[M].严忠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72页

6[10][16]金元浦.消费美丽:时代的文化症候[J].粤海风, 2005 (04) :59页, 59页

7[11][12]汪民安, 陈勇国.后身体:文化、权力和生命政治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3.331页, 332页

8[14]陶东风.镜城突围:消费时代的视觉文化与身体焦虑[J].美苑, 2004 (05) :3页

青春期成长系列之三青春的色彩 篇3

首先是爱美心理,主要表现为对自身外貌的过度关注。步入青春期,同学们身体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昔日青涩的小女孩,不知不觉蜕变成亭亭玉立的美少女; 昔日顽皮的小男孩,眨眼间长成了英姿勃发的少年郎。这些变化都充分展示了青春美的一面。这一时期同学们的内心应该说充满了对自身美的渴望,无论男女同学都开始注重甚至是挑剔自己的外在形象,可以说人的一生中也许没有哪一个时期能够比得上青春期对自己形象的关注和在意了! 无论在什么地方总爱对着镜子照几下,很多同学甚至在上课时也要把镜子放到书本上不时地照照自己。身高、体重和发育的早晚等等都会影响同学对自我形象的满意度,每个同学都特别希望自己符合理想的性别形象。而且对自己外表的每一方面都容易过分担心和敏感,对感觉不如意的外形特征往往会过分夸大放大,尤其在遭人嘲讽时可能成为对自己的重大打击。

点亮心灯: 建立起良好的自信和自尊心对于人的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要以积极的心态接纳自己的形象,要相信自己是独一无二的,是特点鲜明的,是别人无法替代的。同学们只有善于发现自己的优势,学会欣赏自己独特的美,才能充满自信地学习和生活。而且如果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放在外形上,容易忽略主要的学习任务。

其次是青春期的闭锁心理。进入青春期后,同学们发现了一个全新的自己,内心变得丰富多彩,仿佛一下子有了很多不愿意轻易告诉人的小秘密,于是注意力由外转向内。一方面,强烈渴望被人理解和关注,常常无法抑制对亲情友情等人际温暖的渴求,甚至幻想别人能不计较自己的冷漠和敌视,主动接近、关心自己; 另一方面,由于独立感增强,又不愿意把自己的内心轻易表露给别人尤其是父母,这就出现了青春期常见的闭锁心理。很多同学开始强烈希望有自己单独的房间和上了锁的抽屉,许多事有意回避父母、老师甚至同学,不愿意与他人交流,喜欢把自己封闭在一个小小的个人空间里,同时又渴望倾诉与理解,于是比较多的同学开始选择向日记倾诉,这个时期记日记的同学会陡然增多。

点亮心灯: 闭锁心理是青少年发育过程中一种阶段性的心理现象。适度的闭锁心理可使人慎思、反省,使人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但人生活在社会中,是需要与他人交流的,而且人际交往是具有双向性的。一味地只要求别人无条件地开放和接纳甚至迁就自己,而自己却封闭在自我的狭小圈子内,不以更积极主动的态度作出相应的反应,沟通和交流就会成为空想。

当然还有逆反心理,这是青春期的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记得前苏联心理学家普拉图诺夫在《趣味心理学》一书的前言中,特意提醒读者请勿先阅读第八章第五节的故事。结果怎么样呢? 不说相信你也猜到了,大多数读者在第一时间首先翻看了第八章的内容,这就是典型的逆反心理现象。进入青春期的男女同学往往会对父母、老师乃至于社会主流文化的要求和告诫采取截然相反的态度和言行。通常表现为“不受教”“不听话”,你说东我偏西,常与父母、老师“顶牛”“对着干”,以逆流而行、背道而驰来彰显自己的“个性”和“主见”。有的青少年纯粹为逆反而逆反,是非不分,把打架斗殴看作是有胆量; 把与父母、老师公开对抗视为有本事; 而对于一些具有正能量意义的行为如乐于助人、爱护集体、爱护公物、遵守校规校纪等则肆意讽刺、挖苦、打击,甚至在短时间内会造成正不压邪的局面。

点亮心灯: 逆反心理里有自我意识强、有闯劲、有主见等许多积极的心理品质,但是盲目逆反,过分逆反,凡事都横加抵触和反对,不停劝阻,不计后果,我行我素,会容易让情绪主宰一切,往往也容易导致让人后悔莫及的不良后果。

至于爱慕异性的心理,我们会放在下一期以专题的形式与同学们分享。

青春身后的青春 篇4

关键词:岩井俊二,青春,韵律

一、抒写矛盾的青春——主题选材

在岩井俊二的电影生涯刚开始的时候, 他就开始关注上了这么一类人群, 他们有着花样的年纪, 朝阳的气息, 但在残酷的现实社会中, 他们仍然是弱者, 他们敏感易碎, 需要人们的呵护、帮助、包容、鼓励、教导, 青春里有快乐、也有忧伤。岩井俊二将这些青春的故事, 放在了他的作品里,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 那就是青春。岩井俊二的青春是真实而矛盾的青春, 是残酷而纯爱的青春, 是现实而梦幻青春。

二、青春的韵律——视听语言

(一) 镜头的剪辑

从镜头的剪辑来看, 岩井俊二无疑是传统与现代的统一。在《情书》和《四月物语》中, 岩井俊二都采用了传统的动静结合的手法。

在《情书》中, 从静态的躺在雪地里的博子侧脸开始, 然后是一组动态的手部和脸部的特写镜头, 又转化成静态雪地大全景, 博子慢慢走远, 最后画面停在雪地上。而在《四月物语》中, 从静态一双冻得通红的手部特写开始, 然后是运动着上楼梯的背影, 又转到动态的一支手在开门, 最后放下行李在房间里静静的休息。二者画面都是由静到动再到动最后到静运动, 从特写到全景的剪辑顺序, 是典型的东方美学。岩井俊二沿袭了日本电影传统表现方式, 从一个点到一个面, 从局部到整体, 逐一展现。

(二) 画面的色彩

岩井俊二毕业于油画专业, 并受日本传统绘画的影响, 所以他的青春题材电影最具特色的就是他在色彩上的处理。在岩井俊二的作品中, 几乎每一部都有一个画面色彩意象:《爱的捆绑》的暖桔色, 《情书》的纯白色的窗帘, 《梦旅人》的黑雨伞, 《关于莉莉周的一切》的绿色田野, 《四月物语》的红色雨伞。色彩成了岩井俊二作品的重要标志。每一种颜色, 并不是简单的颜色, 每一个颜色意象都有其具体的寓意。其中, 《情书》中窗帘、雪的颜色白色, 表现了纯洁的感情, 《四月物语》中雨伞的红色, 表现了温情、热情和恋爱的感觉, 《梦旅人》中的黑雨伞则是对冷漠、残酷的现实生活的代表, 《关于莉莉周的一切》中田野的绿色, 一望无际的茫茫草野, 风拂过, 一波一波的绿色波浪, 这是生机勃勃的颜色, 《花与爱丽丝》中的粉色, 是梦幻的颜色, 充满了浪漫与温馨。而影片《燕尾蝶》颜色不仅代表着意义, 还区分了场景。当凤蝶在纹身时陷入儿时回忆, 画面便由现实的暖红色转入黑白泛青的是颜色来传达童年记忆的凄冷痛苦。这样的运用使得影片的氛围更贴近于主题, 由视觉上所产生的情感冲击更加强烈。在柔和的光线下这样大胆的色彩运用对于其情感的展示提供了一个舞台。

(三) 音乐的运用

岩井俊二的影片中, 如果色彩是他的作品的重要标志之一, 那么音乐同样是重要的标志之一。由于岩井俊二早期是拍摄MV和广告短片的, 所以练就他在音乐上的造诣和独特敏锐的感觉, 还自己创作音乐, 使得他作品中的音乐更完美的衬托出他的作品。而在一些过度、交代背景和心理活动的空镜头, 音乐就是最好的渲染气氛的方法。

由于岩井俊二的作品大多清新独特、细腻委婉, 所以大多选用清新温柔的音乐, 好像是轻轻一笔带过, 但却不可获缺, 让你回味无穷。在《情书》中, 男藤井树站在飞舞的白色窗帘下, 女藤井树凝视男藤井树, 音乐的节奏随着窗帘, 或有或无, 或缓或急, 女藤井树此刻的心情也随着在窗帘后若隐若现的男藤井树, 喝着音乐紧张而又兴奋。

三、值得中国借鉴的地方

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欧美电影以恢弘的场面, 先进的技术闻名于世。与之相对的, 亚洲电影则更注重表达人物的内心情感, 已达到与受众产生共鸣效果。正因为如此, 日本与中国同处于亚洲, 而日本电影人与中国受众有着相似的思想文化和历史传统。所以日本导演岩井俊二, 以其独特的电影风格, 和对青春的真正阐述, 赢得了广大受众的认可, 使得岩井俊二的电影, 在中国受到受众尤其是青春电影爱好者的喜爱。

如果说一个真正出色的电影导演标志, 是形成一种可以贯穿电影始终的特质。那么岩井俊二就是一个真正出色的电影导演了。岩井俊二让众多观众都永远的记住了他, 记住了他的电影。这就是岩井俊二。而这样的电影导演正是我们现在所缺少的。

对于中国的电影导演, 他们所创作的作品越来越趋向化, 一部经典的现代城市婚姻爱情片成功了, 就会有一批效仿这部经典, 一部清穿剧受到观众的喜爱, 遍地的清穿剧足以乱人眼球, 这些都是以谋取短期的利润, 而忽略了电影本身的价值。而我们所缺少的就是独特的创新, 坚持不懈的探索和永不退缩的毅力, 缺少为电影而努力的决心。

岩井俊二的电影除了风格和题材选择值得我们学习, 画面的颜色、剪辑的方法和摄影技法也值得我们中国导演们学习。尤其是在人物的刻画上, 岩井俊二以丰富的细节特征或暗示或直白的塑造了一个个性格丰富的形象, 真实的就像我们生活周围的任何一个人, 还原出一个真实感性的内心世界, 表达了真实的人性。将中国电影中的传统文化与西方的现代技术, 同时可以将岩井俊二电影中的人物刻画和真实的表达融入其中, 在电影艺术上和经济利益上得到双丰收, 创作出更多更好的高水平的电影作品。

参考文献

[1]苗渲明.岩井俊二.在纯美与残酷之巅[J].大众电影, 2009 (9) .

[2]郭敬明.《关于莉莉周的一切·电影手册》.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6.

[3]岩井俊二.《燕尾蝶》,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5年。

[4]邓烛非.世界电影史纲,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6年7月第1版.

青春身后的青春 篇5

一、青春电影的相关概念

“追根溯源, 青春电影是从美国的校园电影开始发端的, 2世纪60年代传入日本, 70年代末“青春片”的概念由日木影评家首次提出”1目前, 青春题材的电影理论界对其定义众说纷纭。关于青春题材电影的名称也相对的复杂, 有青春电影、成长电影、青春片、青春偶像片等, 有些学者甚至把表现青春期中学生生活和思想的影片与儿童电影相混杂, 青春电影在不同时代被赋予的含义和意义也不竟相同, 笔者认为应该统称青春题材的电影为“青春电影”。青春电影作为电影种类的涵义的一种, 主要是从从人物形象、题材类型、主题意蕴三个方面进行限定:

首先, 从人物形象上予以限定, 青春电影的主要表现对象主要是以年轻人为主, 这是任何分类界定中的首要限定。其次, 从表现内容上予以限定, 青春电影的表现对象是以青少年的生活为核心的电影。最后, 从主题意蕴上予以限定, 青春电影的表现对象是以青少年为主的主题展现, 例如:阳光、励志、美好、初恋等正力量, 颓废、陇伤、灰暗、暴力、狂热、激情等负能量。

众所周知, 不同时代的人有不同的社会大环境, 同样有着不同的青春回忆和成长过程, 但是, 在同一时代人的精神深处有着同样的时代烙印, 青春电影无疑会让同一时代的人产生对青春往事的回忆, 踏上对青春旅途的怀念, 感叹岁月的残酷, 进而对自己人生的成长过程产生深思。下面就以《红高粱》《小武》《致青春》为例分析了80年代、90年代及21世纪以来的青春电影不同的原因和背景。

二、以《红高粱》《小武》《致青春》为例分析了80年代、90年代及21世纪以来的青春电影的背景

(一) 以《红高粱》为例分析80年代青春电影的背景

1988年上映的青春电影《红高粱》, 由第五代导演张艺谋执导, 这也是张艺谋的成名之作。主要以童稚观点讲述了“我爷爷”和“我奶奶”的故事。“我奶奶”, 十九岁时不得不嫁给十八里坡开烧酒作坊五十岁的李大头, 到了十八里坡后, 与余占熬 (即“我爷爷”) 发生了感情, 不久, 在李大头死后, “我奶奶”劝住即将离开的众伙计, 与“我爷爷”一起撑起了烧酒作坊。同时, 经历了土匪劫财和日本人入侵十八里坡, 最后, “我奶奶”不幸被炸弹炸死。影片中对生命的礼赞以及影片对电影语言的精湛运用, 使得《红高粱》获得了国际荣誉, 这也是中国电影迄今为止在国际上获得的最高荣誉。

影片是根据莫言同名中篇小说改编, 是中国第一部走出国门并荣获国际A级电影节大奖的影片。导演、摄影再现了小说所塑造的不同以往的“世界”, 运用热情似火的大红色, 使画面产生了巨大的视觉冲击力, 震惊了影坛。

然而, 红色在《红高粱》中不再代表着革命、血腥、暴力, 而是象征着人自身强大生命力和活力。那一望无尽头的红色高粱地是十八里坡农民赖以谋生的前提, 同时, 他们的精神也表现出高粱坚韧而不愿受束缚的个性特征, 即使是日本鬼子做出惨无人道的恶行, 也无法彻底压制这种个性和生命力, 十八里坡人依然会奋起反抗, 为自己的自由生存而反抗。

追求根源, 为自由而反抗的精神是因为:20世纪80年代的知识阶层在“启蒙”“民主”“人道主义”思想的影响下, 精神上仿徨的知识分子如同惊雷般唤醒沉睡的中国人。同时, 给中国的青春电影带来了新气象, 他们在电影中所展示的启蒙意味, 尽管没有上升到自由、平等的层面或者说只是自由平等的一个方面, 虽然启蒙力度略显不足。但是, 他们用镜头描绘他们理想中的美好而伤感的青春岁月, 尤其, 青春电影《红高粱》所选取的人物虽然都是社会上的普通人物, 但是却隐喻着反封建, 反传统的价值的倾向非常显著, 它以浓烈的色彩, 颂扬了中华民族激扬昂奋的民族精神。

(二) 以《小武》为例分析90年代青春电影的背景

1998年上映的青春电影《小武》, 由第六代导演贾樟柯执导。主要叙述了中国山西省汾阳市小偷梁小武的故事。故事分作三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讲述了从事“小偷”职业的小武和小勇是患难朋友, 小武给发达后的小勇送上六斤钱的彩礼时。第二个部分叙述了小武和歌厅的小姐梅梅的故事。第三个部分讲述了小武和家人因戒指而闹翻了的故事。三个故事都以小武“被拒绝”而告终, 当他失去友情、爱情和亲情时, 再次因偷盗被公安机关收容, 故事就此结束。

其中, 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和法国的“新浪潮”运动给发展中的新中国的电影事业带来了强烈的影响。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改变了过去欧美电影“叙述故事”的表现方法, 真诚且竭力“按生活的原貌”去再现。《小武》明显带有这一时期的新现实主义纪实手法。小武以他特有的精神世界象征着中国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含有的一系列宿命与矛盾, 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失去最初的自己, 他没有泯灭自己的良知, 他依旧会不厌其烦的把偷到的身份证一个个塞回邮筒, 他依旧不忘当年六斤钱彩礼的承诺, 他依旧在被抓后还不忘一次次地要看自己的BB机。

而导演贾樟柯出生在山西省汾阳市的一个普通家庭, 也是《小武》的拍摄基地。“从1980到1990年, 正好是我自己从10岁到20岁的过程, 这个过程我觉得对每个人都是重要的。成长, 开始懂事, 开始有自己的生活, 开始有自己的选择, 然后在这个过程里面, 正好是一个自己成长里头最重要的阶段。我不管别人对80年代印象怎么样, 我自己觉得80年代对我来说是非常动荡的, 是非常激动的10年, 为什么说它动荡, 因为很多信很多人和事情都非常迅速地变化。”2正如贾樟柯所叙述的, 当时的中国正处于一个多元化的转型期, 每个人都在这个氛围里承受了很多东西, 让他们在成长道路形成坎坷和迷惘。

由于受青春期的影响, 贾樟柯沉陷于个人故事的青春表达, 致力于讲述都市青年边缘人的个人化抒写, 以此凸显个人风格的青春电影的自我表述。因此, 影片中的主人公都有着相似的精神内核:前途渺茫、生活懒散, 对未来缺乏热情和信心。例如:小武虚无缥缈的未来, 不切实际的“扒手”职业生活等。

(三) 以《致青春》为例分析21世纪青春电影的文化背景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讲述了18岁的郑微终于如愿考上青梅竹马邻家大哥哥林静所在学校的邻校, 却发现林静出国留学, 杳无音信。当郑微倍感失落时与室友朱小北、阮莞、黎维娟及师哥老张结下深厚友谊, 同时富家公子许开阳对郑微展开了疯狂的追求。一次偶然的误会使郑微爱上表面冷酷、内心善良的高材生陈孝正, 终成甜蜜恋人。大四毕业之际, 陈孝正迫于家庭压力选择出国留学, 郑微痛苦地离开陈孝正。多年后, 林静和陈孝正同时回到她的生活里, 让观众再次感受着爱情的缠绵、人性的纠结、命运的无常、愧疚灵魂的痛苦挣扎等。“少年人的爱恋, 也许爱情的方式是错的, 然而爱情的直觉永远是对的。”3

21世纪以来的青春电影开始慢慢淡化和褪去法国“新浪潮”时期的辉煌风采, 同时, 在中国文化多元化的格局中, 大众文化脱颖而出, 成为一股文化艺术潮流, 并逐渐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些大众文化类型致力于世俗梦想的表达, 是一种开放的文化游戏和文化消费。同时, 受全球化多元文化的影响, 电影艺术在另一层面也成为重塑文化形象的重要阵地, 参与新文化的重塑, 青春主题的表达史受到多重文化因素和商业环境的影响, 越来越商业化、类型化。

导演赵薇对于校园生活和对青春留恋与回忆还保持着新鲜感。在《致青春》中, 导演迎合着商业化的趋势, 将童话的梦幻与想象, 青春的悸动与张扬, 爱情的美好与感伤, 现实的无奈与苍凉, 共同交织构成了一则青春残酷物语。《致青春》中各种爱情的最终分手结果皆是“成人是困扰的来源, 借着反抗承认世界, 青少年得以证明自身的存在, 从而认清成人世界的残酷与复杂, 则是成长的关键”。

在青春电影《致青春》中, 生存与爱相互纠缠不清, 各自不同的价值观就会产生不同的选择, 随即产生不同的结局。例如, 陈孝正在生存与爱之间, 他选择了生存, 但是, 当他得到最好的生存状态后却发现:他丢失了他最重要的“爱”;郑薇在“生存” (这里指富家公子许开阳对郑薇的追求) 与爱之间, 她选择了爱, 然而, 得到的却是陈孝正的抛弃;黎维娟放弃了爱, 选择了生存, 最后, 貌似她得到了她自己最想要的生存状态;一直“死守”爱的阮莞最终却因为爱失去了生命等。《致青春》中的“生存与爱”折射出了现代社会中人们不同的价值观。由此可见, 随着文化的多元化, 以及大众文化所带来的商业性、娱乐性等特征, 所21世纪的青春电影展现给观众的实则是一曲残酷青春的生存物语。

三、80年代、90年代及21世纪以来的青春电影之比较

电影艺术在国家、民族以及国民形象构型、输出等力一而具有重要功能, 而成长影片作为一种特殊类别, 以个人成长隐喻了一个世纪乃至民族在时间河流中精神成长的脉络, 树立心性成熟的精神尺度, 进而在塑造、归纳本民族性格发挥较大作用标志参与个体建构精神殿堂的深度与广度。

通过以《红高粱》《小武》《致青春》为例, 分析了80年代、90年代及21世纪以来的青春电影产生的背景, 由此可以得知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80年代、90年代及21世纪以来的青春电影由于受不同文化的影响, 所以青春电影的内容不尽相同。80年代的青春电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 侧重描写青春的生命力;90年代的青春电影受后现代主义的影响, 尤其受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和法国的“新浪潮”运动的影响, 侧重描写边缘青春人物的无奈和青春的残酷;21世纪以来的青春电影受大众文化的影响, 侧重描写对青春的回忆和多元化特征。

第二, 80年代、90年代及21世纪以来的青春电影由于导演生活的时代不同, 所以所展现的青春母题不同。80年代的导演所拍摄的青春影片, 多以“梦想的追求”为母题;90年代的导演所拍摄的青春影片, 多以“青春的残酷和迷茫”为母题;21世纪以来的导演所拍摄的青春影片, 多以“青春的回忆和怀念”为母题。

第三, 80年代、90年代及21世纪以来的青春电影由于意识形态的束缚程度不同, 所以影片所侧重的主题内容不同。80年代的青春电影侧重歌颂中华民族激扬昂奋的民族精神;90年代的青春电影侧重尊重不同个体的尊严;21世纪以来的青春电影侧重满足大众的日常审美需求。

青春的可贵在于, 它承载着个体第一次直面现实世界, 第一次表达自我。多数人的棱角会与世界冲撞, 而这痕迹不论好坏, 都会相伴一生, 这也许就是青春电影长盛不衰的秘密。

四、结语

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 能够直观的更好的解释一个时代的主题。青春是每个人必须经历的成长过程, 这其中包含生活、爱情、梦想等等。不同时代有各自不同的青春。青春电影经历了80年代、90年代和20世纪以来的发展过程, 由此可见, 中国青春电影的发展过程是曲折而又漫长的, 也经历了从幼稚到成熟的过程, 同时也见证了中国历史的变迁。受商业性和多元性的双层影响, 形成了青春电影的类型化、娱乐化特征, 缺乏创意性, 更缺深刻的文化意义, 毋容置疑, 中国的青春电影将会伴随着时代发展的脚步继续前行。

注释

11.阎景翰.《写作艺术大辞典》[M].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0年.

22.白小丁.《夏刚电影, 无人喝彩?》, 电影艺术.1994年第1期.

青春身后的青春 篇6

对于青春片来说, 暑期档是最合适学生观众的一个档期, 更是多部“轻”电影“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一个竞争平台。果不其然, 2013年的暑期档迎来了多部青春校园电影:《小时代1、2》、《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逆光飞翔》、《初恋未满》、《青春派》等。在《小时代1、2》的7.83亿元票房神话奇迹面前, 《小时代》和《致青春》貌似帮助青春片完成了这一类型的确立, 并引起了观众乃至业界的高度关注和赞许, 但表面繁荣的背后却是不可总结为规律的偶然和昙花一现票房景观。至于青春片类型的确立, 只能说推动, 对于确立, 仍旧任重道远。在众多青春校园影片中, 《青春派》虽然票房仅有2800万元左右, 但它却是一部认真的电影、干净的电影、纯真的电影, 对于中国青春电影在类型化上的突破与重构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并尝试用本土的方式完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影像表达。

要想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突破, 必定要先进行对合理成分的吸收和消化。《青春派》按题材来分是一部青春片, 按市场来分又是一部商业片, 因而它具备优秀青春片和商业片的基本元素。居然、晓凡、贾迪的“三角恋”关系带有明显的商业目的, 符合商业片中“剪不断, 理还乱”的情感常态。许多创作者对片中的主角都有“自我形象认同”, 比如《阳光灿烂的日子》中马小军与姜文的相貌相似, 《看上去很美》中的方枪枪与王朔相似。《青春派》中的居然与导演刘杰也存在这样的巧合, 对于主演的设定, “居然”这一角色很好的规避掉了偶像剧中帅哥的一贯形象, 而选用了阳光、坚韧、有个性的董子健来担当主演。并且在他身边配备了青春校园电影中主角身边必备的形态各异、背景不同的“队友”:飞飞、贾迪、周强等人。这样的设置在影像中随处可见:日本动漫《灌篮高手》中樱木花道身边的“樱木军团”, 台湾电影《那些年》中柯景腾身边一起喜欢沈佳宜的高矮胖瘦们。除了完成应有的推动叙事和调节节奏外, 《青春派》对居然身边人物角色定位和设置都有较为清楚的代表性, 正如在对导演刘杰的采访中所提到的:“居然身边朋友的定位都很明确, 一个“富二代”、一个“官二代”、一个“伪娘”, 导演自己也说:“人物的设置还是承载了一个社会层面的话题”。②可见, 艺术片导演出身的刘杰并非只是漫画式的描摹人物, 而是真正赋予角色一定社会意义, 在商业娱乐中仍显艺术价值和社会责任。导演刘杰曾经表示“在起初创作的时候, 我给自己设定的目标就是不能拍成‘刘杰式’的艺术片, ……要做一个类型化的尝试”。③要把《青春派》拍成他的第一部商业电影, 拍惯了艺术片的导演刘杰势必要在两者之间作出明确的判断和选择。与艺术片沉闷拖沓的节奏不同, 商业片是要用紧张而富有张力的节奏为绳索将观众紧紧的和情节相捆绑的。就影片来说, 从电影整体节奏上来考量, 刘杰导演的答卷是合格的。电影在“告白—摔伤—失恋 (落榜) —奋起—波折—清醒—奋进”的大节奏环境中循序展开, 一波三折。跌宕的节奏安排与幽默轻松的情节设置, 使得影片一气呵成, 从一而终。但是导演在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 开拍前没有明确想好剧本中间靠后部分的情节走向, 随着开拍日期的临近, 只能仓促应战。所以不难看出影片后半部分的“后劲不足”, 居然几次给黄晶晶打电话, 情节没有推进、人物没有发展, 处于原地踏步的状态。当然, 导演对于节奏的补救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增加飞飞的戏份比例, 播放《我的天空》插曲等等, 将这一段较为拖沓的节奏人为加快。作为久经艺术片沙场的导演, 在节奏方面做出如此的努力, 肯定之于应该给予更多地期待。

“高考”是一个极具当下意义的语言名词和社会现象, 但反映“高考”的电影作品则是万变不离其宗, 缺乏应有的变通和突破。“《青春派》是一部中国特色的青春类型片……过去我们的青少年题材电影, 虽然主角是青少年, 但青春不做主, 影片故事后面总藏着一个无形的主角”。④《青春派》在影像风格和整体气质上与中国其他此类电影不太一样, 体现出了更多地时代性和商业特质。如果用青春电影的类型标准去衡量《致青春》和《小时代》的话, 这两部电影的立意格局未免显得有点过于狭小。《致青春》是将“逝去的青春”与“逝去的爱情”划等号, 无疑过于狭隘的诠释了“青春”的定义, 而《小时代》又将我们的“小时代” (当下的青春) 与物质取舍、情感背叛相连接。既是成为青春片典范的《那些年》, 周黎明等学者看完《青春派》后也普遍认为“后者比前者所传达的社会向度信息多”。⑤所以有些评论家认为把爱情作为青春片的一贯主题有失偏颇, (下接第222页) 应当使其更加多元和丰富。的确, 青春的意义不止一种, 多元的表现才能体现出它的魅力。但是不可否认, 青春片中表现的都是处在青春期的少男少女, 也正是处在“三观”逐渐形成的人生关键时期。正如某些专家指出, 这时候人的头脑思维处在“先占先得”的机遇期, 因而有“洗脑要趁早”的笑谈, 情窦初开的头脑中除了枯燥的文化课知识占据小部分区域外, 剩下的大部分脑细胞便顺利成章的被爱情的风暴所侵染。因而在青春片中, 爱情的表现尺度和表达方式对于年轻观众是否能建立起与影片的深厚情感就显得至关重要。尽管爱情的影像表现深得人心, 但是对于某些规定来说, 却又要适度表现。曾经有这样一个说法:教育部给予校园题材影片的审查标准有二:一、不准谈感情, 二、不准攻击教育制度。在《青春派》中, 对于校园爱情的处理比较适度, 它既是故事发展的起因, 也在故事进行中一次又一次地充当了主要任务的行动动机, 也就是男主角肩负着追回爱情和尊严的行动任务往下走。最为精彩的处理是《青春派》把个人爱情与个人奋斗有机融合, 使得观众因爱情而入戏, 因拼搏奋斗而感动。当下的许多“轻”电影都有这种“只有奋斗, 才能逆袭”的主题升华, 就像《101次求婚》名副其实的屌丝男最终追上全民女神, 靠的不是物质财富和英俊外貌, 唯一不变的就是工作上的锲而不舍和情感之路上的一路狂奔。《中国合伙人》也是将个人成功与“中国梦”巧妙嫁接, 在“攻陷美国”的路上一路高歌。正如《合伙人》结尾处把成功个人的图片画廊诠释成我们的时代精神一样, 《青春派》的结尾通过一幅幅图片展现出明星和普通学子的青春遗憾, 这也表明“青春” (《青》英译名叫“Young Style”) 的“Style”就是用奋斗去弥补遗憾, 这才是青春的魅力所在!《青春派》巧妙地转化不仅使影片规避了相关标准的审查, 更升华了“青春”的意义, 在更加多元的维度上为青春的重新定义提供了可能。

相对于《致青春》、《小时代》等过亿的高票房, 《青春派》2800万的票房数据未免显得有些单薄, 但新华网还是给予了“国产小成本完美逆袭”的高评价。的确, 《青春派》肯定会受到明星大腕缺失、宣发力度不够、院线排片较少等客观因素的影响, 但也存在着导演在商业片创作领域准备的不充分和认识的不全面等主观原因。在全行业内外都在热议和谋划着“轻”电影的发展和未来的今天, 有识之士更是深思如何更好地引导“轻”电影的可持续发展。面对当今如此蓬勃的电影文化生态, 我们是不是应该把更多的注意和兴趣转移到诸如《青春派》这样的“小而精”的电影当中, 从而让更多的“轻”电影真正成为多元发展五彩斑斓的年“轻”代言, 而非是泡沫浸染昙花一现的“氢”气挥发。

参考文献

青春身后的青春 篇7

关键词:青春电影,救赎,符号化,电影技巧

一、国内青春电影的现状

2012年, 台湾青春电影《那些年, 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 就像导火索一样迅速点燃了大陆青春电影的火花, 引发了国内青春片的热潮。《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匆匆那年》 《同桌的你》《我的少女时代》《重返20岁》都获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调查发现:在2013—2014短短两年时间内, 青春校园题材电影成为目前中国电影市场最卖座的类型影片, 2014年之后的青春电影开始趋向类别单一化、商业化。 2016年刘同携手导演姚婷婷拍摄的《谁的青春不迷茫》就是一部典型的商业化青春片。

二、青春电影的救赎类似性

对比近两年的青春片, 个人发现青春电影的主题呈现雷同化, 主题的设定无非关乎爱情、自我认知、梦想、社会探讨这几个方面。利用原著口碑的话题性, 电影《谁的青春不迷茫》选择了以“梦想”为主题。“救赎”在青春片里是一定会表现出来的, 导演一般会用对比的形式来表达这种“救赎者”和“被救赎者”之间的关系。《谁的青春不迷茫》就是一种双重救赎, “救赎者”和“被救赎者”关系是互换的, 彼此对立又融合为一。林天骄 (郭姝彤饰) 和高翔 (白敬亭饰) 就是这种关系:林天娇学习好、高翔学习差;林天娇家境小康、高翔家境略差;高翔仗义、林天娇世俗;高翔敢于追求自己的梦想、林天娇放弃自己的爱好等, 彼此间的不同及差距都形成了对比, 为“救赎”做好了铺垫。这是美好的救赎, 是自我的解放, 更是青春的释放。

三、符号化的青春电影

所有的青春都是真诚而青涩的, 就像一次凤凰涅槃的经历, 青春本身不是固定、统一的范畴, 它自身内部存在着种族、性别、阶级和其他方面的差异, 1而电影却变成了一致化。

(一) 人物装扮的相似性。《我的青春不迷茫》像所有的青春电影一样:主人公都穿着洁白的校园制服、整齐划一的运动鞋, 女主角的发型是千篇一律的齐刘海、短头发, 男主角都有洋溢着青春的笑容。人物大概除了长相不一, 其余的外在形象基本一样, 没有特别之处。

(二) 道具的一致性。我们会怀疑是不是青春里就一定要有自行车、天台、雨天, 如果没有这些道具就不能凸显出青春的特点?在《我的青春不迷茫》中, 自行车是同学之间发生戏剧性冲突的道具;淋雨是沟通情感的必经桥段;天台是情感外露、彼此间小秘密互换的场所。

(三) 结构化单一。影片开始是因误会两人彼此形成“傲慢与偏见”的关系, 再到因为偶然知晓彼此的秘密, 发生情感的质化, 然后因追求梦想而分别, 以一个开放式的结局留给大家美好的想象。林天娇排除众难去追在火车站的高翔的片段, 与《同桌的你》林一拉着周小栀逃离婚礼的片段是那么雷同。

四、电影技巧看青春同质化

不单单是故事结构、影片物象, 甚至在最能体现导演化的独自艺术运用上也呈现出同质化。演员一律选择年轻貌美、富有清纯气质的;文本一致选择受欢迎的青春系列作品, 例如九夜茴的《匆匆那年》、郭敬明的《小时代》、饶雪漫的《左耳》等等;音乐一般会选择大部分80、90后耳熟能详的或者节奏轻快、歌词文艺的曲子;最具导演风格的构图和摄影也不免雷同, 慢镜头的频繁使用虽然渲染了情感, 却也难免赘复。

市场上的青春电影缺乏对内在的挖掘, 电影艺术的质量还有待提高。影评人王平说:“正如青春拥有无比丰富的含义, 会呈现千姿百态的状态, 青春电影也应拍出无比丰富、 千姿百态的内容, 除了打架与爱情, 青春还有更多的东西值得书写, 甚至可以在青春的社会属性上深度挖掘。”

参考文献

[1]谢建华.青春映像:中国青春电影的文化母题与创作趋势[J].当代电影, 2010 (4) .

[2]胡清, 蔡海波.新世纪以来中国内地青春电影思考[J].电影文学, 2010 (2) .

[3]黄蓉.影响我国国产“青春系列”电影需求因素的实证研究[J].市场周刊, 2016 (1) .

[4]王秀杰.新世纪以来中国大陆“青春电影”的多元走向及文化缺失[J].影视画外音, 2013 (6) .

上一篇:线性微分系统下一篇:《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