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调心得体会

2024-04-26

农调心得体会(精选7篇)

篇1:农调心得体会

1、低收入农民贫困原因

根据多方面调查,我市农村低收入家庭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来自于家庭客观条件,均经济发展基础等方面的制约,也有来自于自身主观行为和社会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少劳动力或无劳动力

由表格也可看出,劳动力少是造成本区低收入户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劳动力是第一生产要素,缺少劳动力或无劳动力导致了低收入户收入来源少或无收入来源。

(2)劳动力文化程度偏低,缺少技术

低保户家庭劳动力中,高中以上学历的仅占9.2%,小学以下的占57%,有14.7的是文盲及半文盲。有劳动技能的人才很重要,劳动技能也是脱贫的一个重要和关键因素。

(3)主要经营传统农业

低收入农户家庭基本属于小农经济,从事传统农业,商品率低,效益也低,知识进行耕地农作物的种植,而没有园林、林地和水面养殖,粮食只能自给很少出售。

(4)社会保障薄弱,健康状况差,因病、因残致贫。

低收入户中,有残疾人的占20%,因病残致贫的占52%,占新增贫困户的26%。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导致农民养老负担重,抵御疾病能力弱,好多家庭中只要有一人患有疾病,其高昂的医疗支出就很快会导致一些家庭陷入贫困,很难在短期内走出困境。因此,好多农村低收入家庭有病看不起,挨、等、靠的贫困户在农村也比较常见。

(5)子女上学消费高

子女上学的学费及生活费用等占家庭收入的绝大部分,85%以上的家庭将大部分的收入用于子女的教育经费。特别是家中有高中以上学历的学生年消费更高,基本用去了家庭的年纯收入。

收入来源少,子女上学支出费用大

妻子因病去世,因病致贫,劳动力少,子女上学支出费用大

单身家庭,劳动力文化程度低,收入来源少

劳动力少,赡养老人及老人治病花费,子女上学花费高

单身,身体有残疾,劳动能力低,收入少

①食品消费支出增加。

②衣着消费支出增加。

③居住消费支出增加。

④交通和通讯消费支出增加。

⑤文化教育、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增加。

⑥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增加。

⑦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增加。

每天得记,只要每天有经济收支发生额,就得记,有时当天未记,隔两天容易忘记。记账也确实简单。只要晚上花上两分钟,账就记清楚了。记账也确实有用。一个月结一次账,知道本月收入多少,花了多少钱,花在什么地方,是结余还是赤字,做到心中有数。从账本中我们能看出一天花费多少,一个月的收入开支多少,一年的收入开支多少。一年记录下来,不但知道总收入多少,总支出多少,具体那项支出都很明显。记账记录着生活质量的提高。通过记账可以有效实行家庭计划经济,有利于控制消费。通过家庭记账本还可以看出社会的发展变化,增强社会责任感。通过记账,能全面反映家庭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收入、支出以及结余情况;能对家庭中各项经济收支进行分类反映,起到鼓励人们积极计划家庭收支的作用;同时,又能使家庭人员本着先收后支、量入为出的原则,合理地安排开支,节省费用。利于家庭理财,家庭理财就应该从记账开始,要不嫌繁琐,仔细逐条记录,这样才能在一段时期后,对家庭收支情况进行细致地分析,真正做到开源节流。使人民群众早日致富奔小康。

本次实践调查使我能更好的融入到社会中,也使我更进一层的了解到农民的生活状况和政府对农民的帮扶政策。在进行数据的整理分析中,

篇2:农调心得体会

各位领导:

大家好!

首先感谢各位领导给我这个发言机会。我叫×××,来自×市××县××镇××村×组,从事农本调查工作已近20个年头。主要承担小麦、玉米、花生和散养生猪的直报调查和农户存粮、购买农资及种植意向等其它调查工作。最大的心愿就是“记好一本账,致富一方人”。为农民兄弟发展致富尽一份力。现将这些年从事农本调查工作的一些体会向大家汇报如下:

一、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农本工作吃苦多,收益少。儿子经常埋怨我说:“老爸你整天遛门子(访农户),一年到头也没见你拿几个钱,还耽误家里多少事?值得吗?”我的回答是“值”。因为做好农本调查工作,往大处说可以为政府决策做参谋,为国家制定农产品收购价格提供依据,为国家出台惠农政策提供参考。往小处讲可以了解种什么、养什么可以帮助自己和农民多赚钱。更何况每年还有农本调查经费补贴啊。

二、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当真正干上农本调查工作时,才知道要想把它干细、干好还真不容易。为此,我紧紧抓住每一次培训机会,认真学习培

训教材,深入到调查点实习,学习指标内容、掌握调查指标的填报方法。记得有一次练习报农民存粮情况调查表附表五的一、二、三表和附表六时,把上年存售粮食与今年存、售粮数搞得一塌糊涂,当时我非常急,只恨自己笨。是农本负责同志循循善诱、耐心细致地讲解,让我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核算指标各项内容和表间关系。通过培训我很快成为一名合格的农调员,并负责潼阳农调点三户农本记帐、资料统计上报工作。

三、立干立记,日事日毕

农本调查又是一项琐碎、枯燥的事,农业生产又是季节性的,农活忙、农本也忙。从耕地、播种、施肥、浇灌、打药、除草、收割、晾晒、粮食入库或销售完毕,每道工序的用工时间、数量、金额等都必须及时准确记录,记账稍有点怠慢就会出现错记、漏记现象,反映不出农业的实际成本,就会影响全县农本汇总。所以平时登记工作我要求自己必须做到:干活记工、买农资记钱、收粮过秤,把记账工作看成是自己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坚决不记回忆帐,更不去记匡估账。记得去年秋忙时,从早到晚一直忙到夜十二点吧,实在太累了我就在晒场边睡着了,一觉醒来已是四点多钟了,一想到前一天自家和我负责的其他二个农调户购农资和用工的账还没记,我顾不了疲惫,爬起来打着电筒记,在随身所带的纸上记下了上述情况。二十年来我一直是这样做的,只有坚持立干立记,日事日毕,才能确保第一手农本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

四、情系百姓,献言献策

我在调查中发现,由于我镇的土质是黑岗土,小麦平均容重都在每升800克左右,高的达到每升860克,面筋率高,有利于改种经济效益好的生产面包用粮。于是我及时将这一信息上报农本负责同志,这一信息经农本负责同志整理上报政府后,被政府采纳,引导农民大面积扩种面包麦。由于是规模种植,便于用粮企业上门收购,价格比普通白麦每这市斤高0.1元,仅此一项每亩可为农民增收70元(700斤×0.1元/斤)。

五、学以致用,共同致富

充分利用成本调查和价格信息资源优势,帮助农民兄弟精打细算农本账,充分挖掘农业内部现有增收潜力,引导农民积极发展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等节约型农业。去年种植玉米新品种郑单958,通过研读说明书和请教农技人员,我发现种植密度要求精种稀植,与过去种玉米相比株距减少一寸,行距增加二寸,每亩还能多出120株,通过选种精植(每眼只种一粒种,过去是每眼二粒),每亩可节约一半籽种,每亩还能省去0.5天的工时费。于是我就把自己的“经验”向农户推广,绝大多数农户都采纳了,只有二户平时喜欢“抬杠”的农户,坚持按老办法种植,收获时一算账,新种法比老种植法每亩节约成本30元,增收40元。尝到甜头的农民感叹到:“要想富,看齐农调户”。

最后,我要再次感谢各位领导给予我这份荣耀。以后,我将更加努力地、及时、准确记录农产品成本收益变化情况。为家乡广大农民朋友“记好一本账,致富一方人”。为农本调查工作再立新功。

篇3:农调心得体会

当前, 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 目前已处于加速发展期。在城镇化进程中, 我国失地农民的规模日益庞大, 分布十分广泛。尽管由于实际统计的困难, 对截至目前我国失地农民人数的估计看法不一, 但是一般认为至少已达6000万左右。到2030年, 我国失地农民将达到1.1亿人。城镇化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 由于失地农民利益诉求表达不畅和回应受阻引起的群体性事件屡有发生。这不仅给社会治理带来了相当大的挑战, 也在事实上对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要理性回应失地农民的利益诉求, 首先要对失地农民的利益诉求有一个较客观和全面的认识。近年来, 学术界对我国失地农民问题的研究给予了持续而深入的关注, 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在失地农民具体有哪些利益诉求或者说失地农民利益诉求的构成方面的研究却并不多见。解读2003年国家农调总队调查结果和十七省地权调查报告, 在当前失地农民问题未得到很好解决的现实背景下, 研究失地农民经济利益诉求的构成, 寻求有效的途径予以回应, 无疑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概念界定

关于利益诉求的内涵, 学术界对此见仁见智, 莫衷一是。目前, 比较广泛的一种看法是, 把利益诉求看作是利益诉求主体的利益要求表达过程, 这一过程还承载着影响政治系统公共政策输出的功能。“利益诉求是当社会主体的利益遭受侵害时, 诉诸于执政党、政府和其他各级社会组织, 寻求利益保护的过程, 是社会各阶层人士通过一定渠道和方式向执政党、政府和社会各级组织表达自身利益要求, 以影响政治系统公共政策输出的过程。”“农民利益诉求指农民作为一个利益主体表达和实现自身利益的行为。”也有学者把利益诉求视为一种要求。“我国经济高速发展, 带动了社会整体进步, 必然会使人民的民主法制意识不断增强, 维护自身权益的要求日益强烈, 对实现利益诉求有着更高的期待。”

笔者倾向于把利益诉求视为关于利益的要求, 是利益诉求主体对利益的设想、要求与期许, 而不应视为一种过程。至于把利益诉求呈现出来的过程则属于利益诉求的表达范畴。不仅如此, 利益诉求的产生也未必是在“社会主体的利益遭受侵害时”, 因为, 即使是在社会主体的利益未遭受明显侵害或是未遭受侵害时, 作为社会主体也可以对一些利益的分配格局作出展望和期待。在此, 笔者把利益诉求作这样的界定:利益诉求是社会主体对自身利益的一种设想、要求和期许, 其诉求的对象是执政党、政府和其他各级社会组织。经济利益诉求则是社会利益主体对自身经济利益的一种设想、要求和期许。

三失地农民经济利益诉求构成

在当前城镇化进程中, 我国失地农民的利益诉求中, 经济利益诉求长期占据重要的甚至是主导的地位。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不因征地导致生活水平下降

2003年,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在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了调查。这次调查以人均耕地面积0.3亩以下的农户为主要对象, 共调查了2942户。调查显示, 46%的失地农户失地后收入水平下降。在接受调查的农户中, 年人均纯收人下降的有1353户, 约占46%。在一些地方, 很多失地农民的收入增长速度持续低于消费增长速度的现象普遍存在, 相当一部分失地农民在土地被征用后, 生活水平下降幅度更大。2003年, 九三学社进行的一项关于失地农民问题的调查显示, 60%的失地农民生活处于十分困难的境地。失去了土地, 对于相当一部分的失地农民来说意味着失去了维系低生活成本所依赖的庭院经济模式。耐人寻味的是, 按照我国现行法律规定, 对农地征用给予适当补偿的原则是“使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不因征地而下降”。而事实上, 在现行征地制度之下, 不仅被征地农民在补偿时根本不可能分享土地增值收益, 而且“使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不因征地而下降”这一补偿原则对于大量失地农民来说也远未实现。同时, 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由于对土地的极度依赖, 失地后, 农村特困户的数量增加甚至成倍增长。“不因征地导致生活水平下降”因此成为失地农民迫切的利益诉求。

2. 及时就业以保证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目前, 我国失地农民最大的困难在于失地后随之失去了最基本的收人来源。由于“要地不要人”的安置方式已成为当前失地农民最主要的安置方式, 又因为整体就业形势严峻、农村劳动力自身劳动技能不适应新的工作要求、信息沟通不畅, 以及就业观念落后等多种因素的制约, 失地农民实现就业和再就业困难重重。2003年国家农调总队调查报告显示, “天津有54%的农户表示最急需政府帮助解决的是就业问题。河北迁安、高碑店市的失地农户, 有80%以上就业困难;河南深河市源汇区和孟津县的失地农户中赋闲在家的劳动力所占比重则分别高达43.5%和47.8%;广东约有四成的调查户耕地被征用后的收入减少, 有8%的劳动力找不到工作而赋闲在家;陕西的失地农村劳动力只有38%找到了工作。”失地农民普遍认为失业是他们面临的最大问题, 迫切希望政府帮助他们解决就业问题。与此相应, 失地农民盼望政府能够在劳动就业方面帮助他们。具体的帮助形式包括提供技术培训、就业指导、组织劳务输出, 直至提供工作岗位等。

3. 希望政府为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者提供优惠政策

就业是民生之本。失地农民失去土地也就随即失去了土地所赋予的天然的就业权, 如果无法及时就业, 生活便会越来越艰难。为了生存, 一些失地农民选择了外出打工, 一些失地农民游动兜售一些生活用品, 也有一些失地农民在街道、村里摆摊、开店和办厂等。由于政府没有提供优惠政策, 不管设摊、开店和办厂者经营状况如何、赚钱与否, 各种摊派、税费都要缴纳。同时, 由于不能享有城市 (镇) 自谋职业的失业人口享有的优惠政策, 在与城市 (镇) 居民的竞争中, 失地农民往往处于不利地位。失地农民对今后的生活深感忧虑就为普遍的现象。2003年国家农调总队调查报告显示, 部分被调查农民在耕地被征用后有意自谋职业或发展养殖业却苦于缺少或没有资金。因此, 一些失地农民希望得到政府部门在资金、技术上的扶持, 希望一些金融机构能放宽信贷条件, 降低贷款门槛。

4. 拥有基本的社会保障从而保持生命的基本尊严

失地农民在失地之前, 其所经营的土地在事实上承担了基本的社会保障功能。失地后, 由于就业与再就业困难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加之征地补偿标准偏低, 许多失地农民对征地后生计的维持怀有巨大的担心。随着老龄化时代的到来, 失地农民普遍希望能拥有社会保障的愿望十分迫切。目前情况下, 国家还没有在农村建立起比较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 广大农民只能把土地作为保障基本生活的主要手段。部分即使拥有了非农户口的失地农民也未被纳入城镇的社会保障体系, 同样面临社会保障缺失的问题。2003年国家农调总队调查报告显示:“大多数老年家庭现在都是靠征地款来维持生计、‘坐吃山空’, 但过几年征地款‘吃’完了, 生活就没了着落。失地农民还非常担心自己的医疗无着落, 看病就医花费太高, 看一次普通的感冒就得花费几十元甚至上百元, 一次还不一定能医好。”2012年十七省地权调查报告显示:“很多被征地农民失去了他们主要的生产资料, 而且也缺乏去城里打工的机会或技能, 所以如何使他们的长远生计有保障将是中国征地制度改革不能回避的问题。”社会保障关乎生命的基本尊严, 如何使失地农民长远生计有保障, 无疑是牵动失地农民的一个重大问题, 因而也是一个重要的利益诉求。

5. 及时足额发放征地款补偿、安置费用

现有的征地补偿标准、安置补助标准太低的状况无论是在失地农民中还是在学术界已成共识。但是, 即使是在当前的征地补偿和安置补助标准下, 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失地农民没有得到及时、足额补偿, 甚至有超过10%的失地农民竟然没有得到任何的征地补偿。这一现状的存在显然是造成失地农民不满情绪滋长的重要因素。《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 耕地补偿费为该地被征前三年平均产值的6~10倍, 安置补助费为该地前三年平均产值的4~6倍。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擅自降低标准或者变相降低标准, 比如分期补偿、实物相抵以及拖欠补偿款等现象时有发生。2012年的中国十七省地权调查报告显示, 64.7%的失地农民获得了一次性的现金补偿, 12.8%的失地农民获得了分期支付的补偿, 9.8%的失地农民得到了补偿的承诺但补偿款项还没有到位, 12.7%的失地农民则没有得到任何补偿。事实上, 这一现象的存在并不鲜见。在中共陕西省委党校于2006年结题的《陕西失地农民权益保障情况调查》显示, 在西安, 失地农民的土地补偿和安置补助费往往不能按时兑现的现象也较普遍。“长安区某街道办, 承诺征用土地每亩补偿2.3万元, 但近两年的时间过去了, 绝大多数村民拿到的补偿款都不足额。”

6. 合理确定现有征地补偿、安置标准, 合理分配土地出售所获收益

无论是在失地农民中还是在学术界都普遍认为现有征地补偿、安置标准不合理, 认为这些都损害了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需要指出的是, 本文此处所指的合理或不合理不仅包括征地补偿、安置费用设定的标准太低, 也包括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由于土地项目不同而形成的补偿、安置款项差距甚巨。而造成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现有征地补偿既没有考虑失地农民的长远生计, 也没有考虑土地可能存在的巨大预期收益, 同时缺乏补偿公平性方面的统筹考量。2012年的中国十七省地权调查报告显示, 征地补偿的平均金额为每亩18739元 (2005年的调查显示为每亩10765元) 。被访农民大多不知政府卖地的具体价格, 调查显示, 政府卖地的平均价格为每亩778000元 (中位数为每亩200000元) 。由于目前这些巨大的土地增值收益几乎都被政府占有, 因此存在着很大的不合理性, 也是导致失地农民不满的重要原因。“调查表明, 不满意的人数是满意人数的两倍以上, ‘很不满意’的群体占到了16.7%, ‘非常满意’的群体只有2.8%, 前者是后者的六倍。”相对于每亩动辄上百万元左右每亩甚至更高的土地出售价, 给予失地农民的每亩1.0765万元、1.8739万元、乃至2万元、5万元不等的补偿价都显得微不足道。地方政府在征地过程中对土地的低征高卖行为, 引发了失地农民极大的对立情绪, 也严重损害了政府在农民心目中的形象。

7. 拥有选择低成本的生活方式的权力

对于相当一部分失地农民来说, 失地几乎完全改变了他们原来熟悉的、虽不富裕但尚能维持温饱并能有一定经济自主权的乡村生活。失去了土地, 对于相当一部分的失地农民来说, 就意味着失去了维系低生活成本的生存方式。这些农民在失地前, 如果感到有必要, 可以外出务工获取一定的收入。如果感到无此必要, 可以选择在家务农, 上可照顾父母, 下可抚养育子女, 同时, 可以实现家庭团聚。而失地后, 在没有就业安置和缺乏社会保障情况下, 为生活所迫, 他们可能必须到处颠簸流离寻找生存的出路, 已无任何退路可言。土地赋予的天然的保障功能随着失地一并丧失。尤其对于年老的失地农民来说, 要求他们在面临生活水平下降、无稳定收入来源、老无所养等的情况下, 改变自己习惯了几十年的农村生活方式而去适应陌生的城市 (镇) 生活, 很难说是出于他们的本来意愿。尽管在我们审视失地农民利益诉求的时候, 不常看到这方面明确的表达。笔者认为, 造成这种现状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这一利益诉求相比较于征地补偿、就业困顿、无社会保障等来说, 其迫切性和重要性要轻微一些。但是, 这并不意味着这方面的诉求就是缺失的。2012年中国十七省地权调查报告显示, 当前征地过程中存在的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很多土地流转行为严重违反了农民的意愿”。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属于“被流转”行列。现实中, 基层政府的过度参与, 甚至与老板、公司一起联手谋求利益, 在很大程度上违背了农民的意愿。因此, “拥有选择符合自己意愿的生活方式的权力”,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主宰自己的经济命运成为了部分失地农民的一个几乎无法实现却又客观存在的利益诉求。

四失地农民经济利益诉求回应途径

1. 通过多种途径增加失地农民的就业、创业机会

毫无疑问, 失地后, 农民便失去了来自于土地的收入。其收入的主要来源都将主要是就业所得, 对部分家庭来说, 就业甚至是唯一的收入来源。因此, 通过多种途径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不仅是失地农民生活水平不因征地而下降的重要保证, 也是增强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存能力以保证失地农民生活可持续提高的重要条件。事实上,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 通过多种途径增加失地农民的就业机会也是当前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 一方面需要加强对失地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 以增加失地农民的就业能力;另一方面, 政府要创造条件, 为失地农民提供适合于这一群体特点的就业机会。需要指出的是, 就加强对失地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而言, 结合失地农民现有的文化基础和劳动就业市场的需求, 既符合失地农民的自身特点, 又能满足企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的职业技能培训才会是合适、有效的。同时, 为失地农民自主择业、自谋职业提供必要的政策优惠和可能的资金、技术扶持, 适度放宽一些金融机构的信贷条件以帮助失地农民就业也无疑是必要的。

2. 建立、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农民失地也意味着失去了土地所能提供的基本生活保障, 失地对农民的生活冲击往往是巨大的。因此, 必须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保障失地农民的生存。对于失地后身份未转变为市民的农民来说, 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 延续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 让失地农民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把提供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作为征地的前提条件之一, 减小乃至规避失地农民陷入贫困的风险, 应该成为衡量政府征地工作是否稳妥的一个重要的考量标准。比如, 就社会保险而言, 提供完善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在货币安置成为最主要的征地安置方式的今天, “采取养老保险、土地产权股份合作、生产资料置换土地等方式, 使农民失地但不失保障”也不失为明智之举。对于失地后身份转变为城市 (镇) 居民的人员, 应该享有城市 (镇) 居民的社会保障政策。

3. 建立科学合理的补偿、安置机制

毋庸置疑, 合理的土地征用补偿金应以保持和提高失地农民的生活水平为目标。而我国目前实行的土地征用补偿制度关于土地征用补偿标准饱受诟病。其中, 未充分体现土地的长远收益和增值的预期、未考虑土地的市场价格以及未充分考虑土地之于农民长远生活保障功能等是征地补偿标准不合理的主要因素。就目前学术界的探讨来看, 改革现行征地制度, 既考虑到要确保失地农民不因失地而导致生活水平下降, 又使补偿标准符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经济规律的观点似乎比较好地体现着土地征用补偿的实际效用, “考虑土地的潜在收益和利用价位、土地对农民承担的生产资料和社会保障的双重功能、土地市场的供需功能三因素”, 这一主张也似乎更具科学性与合理性。当然, 在具体的制度设计中需要进行细化, 使其理论依据更为充分, 实践操作更具可行性。比如, 征地时青苗和地上附着物补偿标准和房屋拆迁补偿标准等的确定, 都需要进行科学的测算与论证。

4. 确保及时足额发放征地补偿款、安置费用

就目前标准下的征地补偿款项、安置费用发放的现状而言, 分期补偿因为存在实际补偿款项缩水的现象, 应尽量减少。对于确实需要采取分期补偿方式的征地行为, 征地方案中应考虑弥补失地农民在这一方面的损失。对于得到了补偿的承诺但补偿款项还没有到位的情况, 应兑现承诺, 及时足额发放征地补偿款项和安置费用。而没有得到任何补偿款项、安置费用的情况则坚决不能允许其再发生。对于不同地区甚至同一地区由于土地项目不同而形成的补偿、安置款项差距甚巨的情况, 需要进行合理地调整, 以使由此产生的矛盾得以化解。

5. 征地过程中加强政府与农民的沟通以达成共识

讳言, 在我国当前的征地过程中, 违背农民意愿的行为时有发生。不仅由于征地补偿、安置标准偏低、社会保障制度配套不健全甚至缺失以及损害农民权益的“土地被流转”等降低了农民土地被征用的意愿, 而且, 对于一些农民来说, 原来熟悉的、虽不富裕但尚能维持温饱并能有一定的生活自主权的乡村生活的改变, 也是造成农民不愿土地被征用的重要因素。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 政府加强与农民的沟通以达成共识, 尊重和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直至决策权是必要的。事实上, 在关涉地方经济发展甚至关涉国计民生的问题上, 在征地补偿安置制度等足够科学合理、失地农民利益被足够重视和以人为本得到充分体现的前提下, 农民改变不愿土地被征用的意愿似乎并不十分困难。换言之, 在失地农民合理的利益诉求得到充分满足的情况下, 征地也许并不会至为困难。

五结语

马克思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 利益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动因。他提出:“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 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研究失地农民经济利益诉求的具体构成, 全面审视农民的经济利益诉求的合理性与合法性直至对失地农民的经济利益诉求回应进行初步探讨, 无疑有助于完善失地农民利益诉求表达与回应机制, 适切地回应失地农民的利益诉求。这不仅是满足失地农民合法正当权益的需要, 也是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要求。来自实证研究的文献认为, 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最重要动因是参与群体的利益受到了严重损害, 经济利益上的损害成为解释参与者行为动机的主要论点。2003年国家农调总队调查结果与2012年十七省地权调查报告的出炉前后相隔近十年, 然而, 与我国失地农民利益诉求日益多元的格局不相适应的是, 我国失地农民利益诉求的表达与回应的现状却不容乐观。这既值得人们深思, 也无疑是今后需要我们做出努力予以改变的一个方面。

参考文献

[1]徐伟声.对畅通群众利益诉求渠道的探讨[J].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 (4)

[2]孙玉娟、赵琳、赵丽媛.农民利益诉求渠道不畅成因分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1)

[3]葛景富.关于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的若干问题[J].商业经济, 2010 (7)

[4]中共陕西省委党校课题组.陕西失地农民权益保障情况调查[R].理论导刊, 2006

[5]裴树义.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及对策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6)

[6]黄宗华.稳妥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对策思考[J].理论前沿, 2007 (24)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8]贾宝林.利益、心态与身份地位:群体性事件动因的一个分析框架[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8 (3)

[9]毛峰.政府该为失地农民做些什么?—对2942户失地农民的调查[J].调研世界, 2004 (1)

篇4:培训心得体会

一、开阔了眼界,提升了自己的教育專业化水平

培训让我获得了很多信息,开阔了视野。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改革工作,要求老师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不断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需要。能够与许多教育专家面对面地交流,观看教育专家的讲座,认识理解教育教学新的动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自身的教学理念,解决现实生活中面临的问题。

二、通过培训对课堂教学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创造性地开展教学。通过学习,我充分地认识到情境教学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我们农村的学生,家长普遍不够重视,自己又不能正确地面对学习,调动学习积极性尤为重要。专家讲得好,知识的传授就像盐和汤一样,必须以一定的情境为载体,才能让学生更易理解和接受。通过学习,我对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有了新的认识。

三、增强了责任感,做有良心的教育者

通过培训,我对教师的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觉得教师的职业道德集中体现在教育责任感、关爱学生和工作效率上。教育事业关系着下一代的身心发展,关系着祖国建设的明天,是中国建设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教师的工作责任感应该是极其强烈的,只有强烈的责任感才能激发工作的热情和动力,才能真正意识到自己职业的重要性,而投入全部的精力。

培训是短暂的,但意义是深远的。这次外出培训,不仅使我们教师对自己的职业有了全新的认识,同时也锤炼了我们教师的专业素养,开阔了我们的知识视野,提升了我们的教研能力,努力从中吸取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新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并以之来充实自己,也帮助我们找到了自身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地吸取和借鉴专家及同行们的经验,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自己的教学中,做一名学习型、科研型、开拓型优秀教师。

篇5:农调队2006年工作总结

省队和当地党委、政府布置的各项农村统计调查工作任务。

一、一年来的工作回顾

(一)统计局党组非常重视农调工作,改善了农调工作条件

今年来州统计局党组进一步加强了对农调工作的领导,党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农村统计调查工作,第一次由一名副局长专门分管农调工作;农调队第一次有了单独的办公室,且宽敞明亮,设施一流;州及八县(市)第一次解决了农村住户和农村贫困监测调查经费,并全部纳入了各级财政预算。这三个第一次为州农调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了有效保障。

(二)狠抓农调基础工作

今年我州把抓农调基础工作作为今年的中心工作,加强了对农调基础工作的检查力度。

1、从抓基础工作检查入手,促基层基础工作平衡发展

今年三月,州农调队全体同志在分管局长带领下,先后对国家点的农产量、农经、农村住户、农村贫困监测的基础工作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检查包括基层报表、台帐、农村住户和农村贫困监测户的记帐质量。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现场纠正,并对下阶段工作提出了要求。六月份又开展了一次全州农调基础工作检查。八月八日至九日、八月二十五至九月六日州农调队的同志在分管局长的带领下先后对全州八县、市的农村贫困监测和农村住户工作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检查内容主要有组织领导、工作经费是否落实、基础工作等方面的情况,通过听汇报、走访记帐户、查看“两本帐”的情况看,全州总的情况还是比较好的。一是各县(市)都成立了新阶段农村贫困监测工作领导小组,大部分县(市)是由分管农业的书记、常务副县(市)长或分管统计的副县(市)长担任组长和副组长;二是落实了调查经费,各县(市)原则上是按照每个调查户每年不低于500元的补助标准来考虑农村贫困监测业务经费的;三是记帐户的记帐质量比较高。绝大多数记帐户的帐都符合记帐的要求。检查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检查结束后州农调队以《统计专报》的形式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措施,对有关县(市)提出了具体要求。十二月七日至十日州统计局分管局长率农调队和农业科的同志到利川市、市、建始等县市检查指导农村统计调查年报和农业年报工作以及农调基础工作,通过检查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有力促进了农调基础工作的平衡发展。

2、抓网点管理确保网点有足够的代表性

抽样调查的网点数目决定抽样误差是否能控制在要求的范围内,也是搞准抽样调查数据的关键。今年我们在检查中发现有个别县对农村贫困监测调查网点管理有不到位的情况,州统计局领导和州农调队对当事人提出了严肃批评,并专门发出《关于认真开展农村贫困监测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要严格贯彻执行国家统一的贫困监测方案。各县市不能违背方案自行其是。要紧紧围绕数据质量这个中心,做好各项工作。一是抽选确定的贫困监测村和调查户不得随意更换。二是抽中的农村住户和贫困监测调查户不能随便减少,决不允许一套网点当两套网点用。三是要加强对辅调员和记帐户的检查指导,严格控制源头数据质量。

3.加强了对县市的培训和指导

今年州农调队先后五次召开各县市农村住户、农村贫困监测程序及农调业务工作培训会议,会上既培训了程序,做到人人过关,也培训了业务,使各县市专业人员的业务水平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同时州统计局领导和州农调队的同志还经常下到县市和基层进行指导,既了解了情况也促进了工作。

(三)统计服务取得了显著成效

今年来我们狠抓了统计专题分析和农村重大信息的采集上报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今年州农调队共撰写了分析文章20多篇,其中专题分析9篇。如为完成畜牧业和县域经济的专题研究,我们撰写了《把畜牧业培养成州经济的大产业》的专题分析报告,该文在全国第十二次民族自治州社会经济统计信息联络会上,获三等奖;还被省统计局评为2006年全省优秀分析资料二等奖,该文还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为了研究州县域经济的发展现状,年初州农调队向省队书面申报了《县域经济的特色之路??对市特色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的调研课题,在完成了专题调研报告初稿后,得到了市农调队官民等同志对有关数据的核实和有关资料的充实,该文于四月在州统计局《统计资料》上发表后,分别被《湖北统计资料》第84期全文采用,同时被省委常委、省统战部部长苏晓云同志批示:“发展特色农业市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全州可借鉴市的经验,大力发展加快州的发展。”该文还被中共州委办公室、中共州委政策研究室《领导参阅》第15期全文转发,并作为全州冬季农田开发会议参阅

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又如《实现农业工业化是州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一文得到了州委、州政府领导好评,并在《日报》上全文转载;为研究州劳动力剩余现状和转移情况,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完成了这个专题研究课题,形成了《州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分析》的专题调研报告,该文被省统计局内网、省农调队内网转载,还被州委办公室采用。

农村重大信

息的采集上报今年着重提高了质量。今年上报了农村重大信息12篇,其中省队采用了7篇,采用率达到58.3,大大提高了农村重大信息的质量。另外还编辑上报了农村综合信息40多期。

(四)狠抓了农村贫困监测工作

今年是新阶段农村贫困监测工作全面开展的第一年,我州8县(市)都是国家重点扶贫县(市)。全州各级党政领导对新阶段农村贫困监测工作高度重视,州和县(市)两级都成立了领导小组,并落实了调查经费。州统计局将新阶段农村贫困监测工作作为全年工作重点之一,年初作了统一部署和安排。3月,州农村贫困监测中心对鹤峰、利川、三个国家调查点的基础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检查的内容包括基层报表、台帐、调查户记帐质量。6月初,州统计局以[2006]47号文件下发了《关于认真开展农村贫困监测分析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县、市统计局农调队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要确保数据质量,认真抓好数据质量核实和评估。上半年还对贫困监测程序进行了几次培训。8月,州统计局对8个县(市)农村住户和贫困监测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除检查基础工作外,对组织领导、工作经费落实情况进行了认真督查。12月底我们将召开8县(市)统计局分管农村贫困监测的领导和专业人员参加的工作会议,对全州农村贫困监测的情况进行分析评估,将形成全州综合性的分析评估报告,提交给州农村贫困监测领导小组。

(五)制定完善了农调队的考核评比办法

州农调队根据省队考评办法今年第一次把对县市的考评办法制定得更具体,更合理化,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有利于各县市更好地开展工作,争先进位的目标也更明确。

(六)信息自动化建设有新的突破

今年州统计信息网络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我们请湖北民族学院的计算机专家制作了州农调信息网页,连通了系统内的IP电话。农调队员都有自己的用户名,都可以直接上传信息,便捷了上下联系,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

二、2007年工作的初步打算

篇6:县农调队上半年工作总结

今年上半年,在局党组和省、州农调队正确领导下,农调队全体同志坚持学习工作两不误,紧紧抓住统计基础工作不放松,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较好地完成了省、州布置的各项年报、定期报表工作

今年上半年,县农调队按照国家、省、州上级业务部门下发各类报表制度要求,认真细致地完成了各项年报和定期报表任务。

二、开展了统计基础工作自查工作,加强了数据评估,确保数据质量 2、为确保农村统计数据符合实际情况,我们在加强基础工作的同时,还加大了数据质量评估力度,实施了重要指标数据把关制,重大数据变化报告制,基层报表收审登记制,使农调队提供的各项主要数据,都准确可信,客观地反映**农村经济运行的实际。在提高调查数据质量方面,一是坚持实事求是原则,调查汇总结果既不进行人为调整,又要对一些不可比因素据实扣除。二是坚持直接调查、直接上报,减少中间环节,减少因素影响。三是深入基层,及时掌握、了解农业生产情况和农村经济运行及农民收入状况,做到心中有数,分析有据。四是建立健全主要调查数据质量评估制度,多方面、多角度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更正。

三、圆满完成了各项专题调查任务

根据国家、省调查总队要求及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需要,大力开展快速应急调查,努力提高农调系统快速反应能力。今年上半年,全体农调队员加班加点,牺牲休息日,较好地完成了省、州农调队和县领导、局领导布置的各项调查任务,如**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情况调查、**县上半年农村经济情况调查、自然村基本情况调查、农村旱情调查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调查及夏粮夏油产量调查、农民收入情况调查等,较为客观地反映了全县农业生产的.现状和问题,为领导宏观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四、深入调查研究,积极拓展服务内容

实践证明,农调工作不仅要全面、及时、高质量完成国家布置的各项调查任务,还必须根据地方党政领导及有关部门的需要,积极主动地搞好服务,二者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只有不断拓展服务内容,采取适宜的服务形势,提高服务质量,最大限度地满足各个方面的需要,才能赢得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才能为农调工作创造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

在开展调查服务方面,一是建立主要调查数据和主要调研成果的报告制度,将我们调查了解的主要数据,重要情况以及判断,及时报送给党政领导和分管农村工作的领导。二是定期(每季度)向县委、县政府党政领导提供农村经济运行情况,掌握领导关心的情况,使服务更具针对性。三是积极开展农村信息调研,为领导及有关部门提供大量农村信息。xx年上半年,农调队共撰写各类农村信息调研文章7篇,各类信息60余条,其中有51篇被省、州局(队)采用。其中《**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得到县主要领导的好评。

五、努力做好农业普查前期工作 六、做好局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努力学习提高素质

今年上半年农调队全体同志根据县委和局党组的统一安排,积极参加“八荣八耻”教育活动,通过集中学习、观看电视直播、自学必读篇目、写心得体会、做读书笔记,大家一致认识到,作为一名统计干部,就是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高质量地完成上级业务部门和县委县政府以及局党组安排的各项临时工作。

**县农调队

篇7:农调心得体会

今年上半年,在局党组和省、州农调队正确领导下,农调队全体同志坚持学习工作两不误,紧紧抓住统计基础工作不放松,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文章-http:///找

范文,到]

一、较好地完成了省、州布置的各项年报、定期报表工作

今年上半年,县农调队按照国家、省、州上级业务部门下发各类报表制度要求,认真细致地完成了各项年报和定期报表任务。

二、开展了统计基础工作自查工作,加强了数据评估,确保数据质量

1、顺利完成了新老样本调查点轮换后的衔接工作。自去年12月份以来,新的样本调查点正式启动运行。在运行的初期阶段,全县调查点发展极不平衡,记账质量一时难以达到规定要求。从源头上抓好数据质量,关键是农户能够记好账、记准账、记实账。为夯实调查基础,我队除搞好分点业务培训外,并多次深入调查点检查指导农户记账,加深感情交流,解决记账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有力地推动了记账工作。从目前情况看,两套网点运行情况良好。为迎接国家农调基础工作检查,全体农调队人员在对2005年元月以来的基础工作进行重新整理的同时,对今年的各项工作严格按照省调查总队和州队基础工作规范化的要求进行规范运作。同时根据鄂调字[2006]34号《湖北省统计局湖北调查总队关于开展农村抽样调查数据质量检查工作的通知》的要求,5月下旬我们组织全体队员,按照文件精神和基础工作规范化的要求,对2005年以来的基础工作进行了认真的自查和整改,并专门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农村统计基础工作数据质量检查的通知》。就怎样搞好整改工作,各乡镇针对存在的问题都进行了认真的整改。目前,农村统计报表已实行计算机处理和网络传输,部分乡镇已成功实现五级联网。通过这次基础工作检查,不仅规范了统计基础工作,而且提高了基层统计人员和分管领导依法统计的法律意识,对提高统计数据质量起到了较好地促进作用,从而保证了统计数据的源头质量。

2、为确保农村统计数据符合实际情况,我们在加强基础工作的同时,还加大了数据质量评估力度,实施了重要指标数据把关制,重大数据变化报告制,基层报表收审登记制,使农调队提供的各项主要数据,都准确可信,客观地反映**农村经济运行的实际。在提高调查数据质量方面,一是坚持实事求是原则,调查汇总结果既不进行人为调整,又要对一些不可比因素据实扣除。二是坚持直接调查、直接上报,减少中间环节,减少因素影响。三是深入基层,及时掌握、了解农业生产情况和农村经济运行及农民收入状况,做到心中有数,分析有据。四是建立健全主要调查数据质量评估制度,多方面、多角度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更正。

三、圆满完成了各项专题调查任务

根据国家、省调查总队要求及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需要,大力开展快速应急调查,努力提高农调系统快速反应能力。今年上半年,全体农调队员加班加点,牺牲休息日,较好地完成了省、州农调队和县领导、局领导布置的各项调查任务,如**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情况调查、**县上半年农村经济情况调查、自然村基本情况调查、农村旱情调查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调查及夏粮夏油产量调查、农民收入情况调查等,较为客观地反映了全县农业生产的现状和问题,为领导宏观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四、深入调查研究,积极拓展服务内容

实践证明,农调工作不仅要全面、及时、高质量完成国家布置的各项调查任务,还必须根据地方党政领导及有关部门的需要,积极主动地搞好服务,二者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只有不断拓展服务内容,采取适宜的服务形势,提高服务质量,最大限度地满足各个方面的需要,才能赢得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才能为农调工作创造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

在开展调查服务方面,一是建立主要调查数据和主要调研成果的报告制度,将我们调查了解的主要数据,重要情况以及判断,及时报送给党政领导和分管农村工作的领导。二是定期(每季度)向县委、县政府党政领导提供农村经济运行情况,掌握领导关心的情况,使服务更具针对性。三是积极开展农村信息调研,为领导及有关部门提供大量农村信息。2006年上半年,农调队共撰写各类农村信息调研文章7篇,各类信息60余条,其中有51篇被省、州局(队)采用。其中《**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得到县主要领导的好评。

五、努力做好农业普查前期工作

1、根据鄂政发[2005]27号《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认真做好第二次全省农业普查工作的通知》和咸政发[2006]12号《**县人民政府关于认真做好第二次全县农业

普查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组建了**县人民政府第二次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组成人员和内设机构,并明确了各内设机构的职能。

六、做好局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努力学习提高素质

今年上半年农调队全体同志根据县委和局党组的统一安排,积极参加“八荣八耻”教育活动,通过集中学习、观看电视直播、自学必读篇目、写心得体会、做读书笔记,大家一致认识到,作为一名统计干部,就是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高质量地完成上级业务部门和县委县政府以及局党组安排的各项临时工作。

下半年工作安排:一是努力做好定期报表和各项专题调查工作;二是认真抓好农业普查的工作。

**县农调队

二○○六年六月二十五日

上一篇:防坍塌总结下一篇:安大省级示范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