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意识培训试题一

2024-05-08

质量意识培训试题一(通用6篇)

篇1:质量意识培训试题一

质量意识培训考试试题库

一、选择题

1.下道工序对上道工序流转过来的产品进行抽检称为(C)。A.自检

B.巡检

C.互检

D.终检 2.(A)就是生产者对自己生产的产品进行检验。

A.自检

B.巡检

C.互检

D.终检 3.下面观点正确的有(D)。

A.质量都是领导的事,跟我没关系

B.就一点点小问题,没关系

C.这个问题很难改善,就这样吧

D.提升质量意识应全员参与,从我做起 4.对待缺陷的三不政策指(BCD)。

A.不宣传

B.不传递

C.不接收

D.不制造 5.首检应包括(ACD)。

A.自检

B.巡检

C.复检

D.专检

6.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进行检验,并剔除不合格品,这是检验的(AB)。A.鉴别的职能

B.把关的职能

C.报告的职能

D.预防的职能 7.首检的作用(ABD)

A.防止批量不合格发生

B.及时发现缺陷

C.锻炼员工的技能

D.确认工序形成的产品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8.关于“保证的职能”下列正确的有(ABCD)。

A.不合格的原材料不投产

B.不合格半成品不转入下道工序

C.不合格的成品不出厂

D.已交付的不合格品要及时收回 9.关于“首检”下列正确的有(D)。

A.检验员必须对首件的错检漏检所造成的后果负责

B.如有某工序的产品都是全检的,则该工序不需要做首检

C.首检就是在工序加工后直接由检验员检验的一种方式

D.首检就是对该工序每天(班次)制造的第一个半成品/成品的一次系统性检验工作。

10.作业中必须按照(ABC)进行操作。A:工艺规程

B:安全规程 C:技术图纸

D:车间主管的口头要求

11.员工质量意识提高,是企业急待解决的课题。加强员工的产品质量意识,下列表述正确的是(BC)。

A:教会员工要改变工作环境

B:车间主管必须每天强调质量 C:大家要理解检验员的工作

D:车间主管每天只强调生产 12.要想避免不会做,下列表述不正确的项是(ACD)。A:不去做事

B:按标准作业书做 C:由别人代替做

D:自己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13.“PDCA”循环其步骤是(D)

A:“实施—计划—检查—处理”

B:“计划—检查—实施—处理” C:“计划—检查—处理—实施”

D:“计划—实施—检查—处理” 14.产品质量好坏主要决定于(B)的工作质量和控制能力。

A:质量部门

B:生产部门

C:采购部门 D:人事部门 15.下列表述有错误的项是(C)。

A:过程检验的作用不是单纯的把关,而是要同工序控制密切地结合起来,判定生产过程是否正常。

B:成品最终检验是对完工后的产品进行抽检或全面的检查与试验。

C:当操作员出现质量问题时,检验人员应主动替他把问题解决好,操作员不用管。

16.生产过程中质量管理的三不原则(ABC)

A.不接受不合格品

B.不制造不合格品

C.不合格品不向下工序流转

D.不制造合格品

17、不合格品的三不政策包括

(ABC)A、不接收不良品——用合格品 B、不制造不良品——做合格品 C、不流出不良品——给合格品

18、品质(BCD),习惯出来的,是以客户的满意度为依据的。A、检查出来的 B、设计出来的 C、是生产出来的 D、管理出来的19、对不合格品的处置方法有(E)。

A.返工 B.返修 C.降级 D.拒收或报废 E.A+B+C+D 20、纠正措施是防止(A)的不合格,消除其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A.已出现 B.潜在的 C.A+B

21、顾客满意是指(D)。

A.顾客对组织的满意或抱怨的意见 B.顾客对产品质量已满足要求的意见 C.顾客对某一事项已满足其需求和期望的程度的意见 D.顾客对所购产品及体系已满足合同要求的程度的意见

22、产品质量取决于(A)A、全体员工 B、生产第一线的工人 C、最高管理人员 D、后勤人员

23、产品最终的内在质量是由(ACD)因素决定的。A.产品外包装的质量 B.产品的说明书质量

C.产品使用的原材料质量 D.构成产品的各组成部分质量

24、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思想(八项原则)分别是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过程方法、以事实为基础进行决策、与供方互利的关系和(ABD)。A.全员参与 B.持续改进 C.检验检测 D.管理的系统方法

25、产品质量的改善需要以下(D)的参与。

A.技术人员 B.质量人员 C.生产人员 D.所有人员

二、判断题1、99%意味着一个公司的质量水平已经很高了,100%是不可能完全达到的。(×)

2、在公司内,凡是按照一定的工作流程,预期得到相应目标的人员,都应具备质量意识。(√)

3、产品质量就是加工的产品与标准的符合程度。(×)

4、生产过程要实行自控、自检、互检。(√)

5、车间主管只说完成多少任务,而不注重质量要求。(×)

6、产品的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

7、出现质量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分析,没有预防和整改措施。(√)

8、如果在生产中品质出现点小问题,我们可以不用特别关注它。(×)

9、下道工序是上道工序的“顾客”,上道工序要为下道工序服好务。(√)

10、影响产品质量的五大要素人、机、料、法、环,人不是主要因素。(×)

12、操作者将自己生产的产品通过检测判断合格与不合格后,必须使之分别堆放。(√)

13、操作工只能做产品,而不能保证产品质量。(×)

14、质量是由管理人员来控制的,与一线作业员无关。(×)

15、产品加工总是会出问题的,100%合格是不可能的。(×)

16、首检就是检验员的事,和工人无关。(×)

17、质量是检验出来的。(×)

18、产品有一点小缺陷没关系,只要不影响质量就行,不需要返工。

(×)

19、产品外观有灰尘没关系,只要性能好就行,到客户那客户会擦干净的。(×)20、检验员只要按标准要求进行检验就可以了,不需要做记录。

(×)

21、首件检验就是产品全部生产出来之后,对第一个产品的检验工作。

(×)

22、制造部门只要负责完成生产任务就行,不需要注重质量要求。

(×)

23、首件未经检验合格,不得继续加工或作业。

(√)

24、质量仅仅指的是产品质量。

(×)

25、标准定好之后,以后的时间里就一直按照这个标准做就行了。(×)

26、产品不能满足A客户,但可以满足B客户,那产品质量还是好的。(×)

27、产品质量只要做的越高越好,不用考虑成本。(×)

28、所有的人员都必须树立良好的质量意识。(√)

29、产品质量的好坏和我们的切身利益是有很大的关系的。(×)30、只要拥有先进的设备和技术,那产品质量肯定能做好。(×)

31、这个质量问题的解决,找质量部门就行了。(×)

32、第一次就做对,产品质量才能做好,成本才能下降。(√)

33、QCC品管圈活动是用于持续改进的一种比较有用的手段。(√)

34、QCC品管圈活动只适用于产品质量的改进。(×)

三、填空题

1、ISO9000对质量的定义: 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2、(人)、(机)、(料)、(法)、(环)五个因素都会影响产品的质量。

3、从观念方面看,质量经历了质量是(检验)出来,质量是(制造)出来的,质量是(设计)出来的,质量是(管理)出来的、质量是(习惯)出来的这五种阶段。

4、质量意识就是对质量的认知及(态度)。5、5S包括:(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

6、质量是环环相扣的过程,(过程)是关键。

7、不合格品控制的三不政策为:(不接收)不良品,(不制造)不良品,(不流出)不良品。

8、对质量问题的五不放过原则:(原因找不到)不放过,(责任分不清)不放过,(纠正措施不落实)不放过,(纠正措施不验证)不放过,(有效措施不纳入)不放过。

9、海利得公司的质量理念:以(目标客户满意)为宗旨),以(内部持续改善)求发展。

10、PDCA循环的四个过程为:(计划、实施、检查、行动)

11、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12、常用的QC七大手法包括:(层别法、查检表、柏拉图(排列图)、鱼骨图、散布图、直方图、控制图)。

13、海利得公司的质量方针为:

精制(产品),争创一流 精诚(服务),(顾客)满意 精益求精,追求卓越

14、海利得的质量月为每年的(9)月。

15、质量具有(广义性、时效性、相对性、经济性)等特征。16、8D问题解决方法的八个步骤为:

1、成立小组;

2、问题描述、3、(制定临时措施);

4、(进行原因分析);

5、(执行纠正措施);

6、(验证措施效果);

7、(对措施标准化);

8、小组团队庆祝。

四、问答题

1、请写出您观看海尔集团砸冰箱视频后的观后感。

2、结合您的实际工作情况,请谈谈您将如何提升您部门的全员质量意识。

3、读了以下的小故事,从质量的角度谈谈您的看法。

3.1、降落伞的故事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期,美国生产的降落伞的安全性能不够,虽然在厂商的努力下,合格率已经提升到99.9%,但还差一点点。军方要求产品的合格率必须达到100%。可是厂商不以为然,他们强调,任何产品都不可能达到绝对100%的合格,除非出现奇迹。

但是,降落伞99.9%的合格率,就意味着每一千个跳伞的人中有一个人会送命。后来,军方改变了检查质量的方法,决定从厂商前一周交货的降落伞中随机挑出一个,让厂商负责人背着这个伞,亲自从飞机上跳下。

这个方法实施后,奇迹出现了,不合格率立刻变成了0!

启示:这个故事还告诉我们,追求质量是永无止境的,正所谓“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持续改进是每个组织永恒的追求、永恒的目标、永恒的活动,组织应不断改进其产品或服务质量,以满足顾客日益增长和不断变化的需求与期望,只有坚持持续改进,组织才能不断进步。

3.2、日本钟表的故事

日本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产品质量问题严重,“东洋货”在国际市场上名声非常不好。为了摘掉这顶帽子,日本政府当年提出了“质量救国”的口号,狠抓质量,各企业也纷纷响应。若干年之后,日本产品质量有了根本性改观,一些企业为了占领国际市场,采取许多奇招展示自己产品不同一般的质量。一次,日本西铁城钟表商为了在澳大利亚打开市场,提高手表的知名度,广告某月某日将在某广场空投手表,谁捡到归谁。到了那天,日本钟表商雇用了一架直升飞机,将千余只手表空投下来。当幸运者发现自己拣到的手表居然完好无损时,都高兴地奔走相告。于是,西铁城钟表销路打开。日本的许多产品就是这样,依靠过硬的质量跨出国门,在国际竞争中连连取胜。”

启示:质量无国界,质量竞争不仅不会受到世贸规则的限制,而且在经济全球化的21世纪,还可以打破贸易保护壁垒。

3.3、一个希腊神话故事

古希腊有一位伟大的英雄阿吉里斯,他有着超乎普通人的神力和刀枪不入的身体,在激烈的特洛伊之战中无往不胜,取得了赫赫战功。但就在阿吉里斯攻占特洛伊城奋勇作战之际,站在对手一边的太阳神阿波罗却悄悄一箭射中了伟大的阿吉里斯,在一声悲凉的哀叹中,强大的阿吉里斯竟然倒下去了。

原来这支箭射中了阿吉里斯的脚后跟,这是他全身唯一的弱点,只有他的父母和天上的神才知道这个秘密。在他还是婴儿的时候,他的母亲、海洋女神特提斯,就曾捏着他的右脚后跟,把他浸在神奇的斯堤克斯河中,被河水浸过的身体变得刀枪不入,近乎于神。可那个被母亲捏着的脚后跟由于浸不到水,成了阿吉里斯全身惟一的弱点。母亲造成的这惟一弱点要了儿子的命!

启示:市场如战场,任何一个局部的、细微的质量问题,都可能成为竞争对手攻击的突破口,都可能导致全局的崩溃。因此,在市场上进行质量竞争时,必须追求产品质量零缺陷,用全力做好产品的每一个局部的、细微的环节。

3.4、割草的男孩(哲理故事)

一个替人割草打工的男孩打电话给一位陈太太说:“您需不需要割草?” 陈太太回答说:“不需要了,我已有了割草工。” 男孩又说:“我会帮您拔掉花丛中的杂草。” 陈太太回答:“我的割草工也做了。”

男孩又说:“我会帮您把草与走道的四周割齐。”

陈太太说:“我请的那人也已做了,谢谢你,我不需要新的割草工人。”

男孩便挂了电话,此时男孩的室友问他说:“你不是就在陈太太那割草打工吗?为什么还要打这电话?”

男孩说:“我只是想知道我做得有多好!” 启示:我认为这个故事反映的ISO的第一个思想,即以顾客为关注焦点,不断地探询顾客的评价,我们才有可能知道自己的长处与不足,然后扬长避短,改进自己的工作质量,牢牢的抓住顾客。

3.5、制度就是让人来遵守的!请大家牢记这一点!

最近读到一篇短文,是嘲笑循规蹈矩的德国人的:“中国的留德大学生见德国人做事刻板,不知变通,就存心捉弄他们一番。大学生们在相邻的两个电话亭上分别标上了“男”“女”的字样,然后躲到暗处,看“死心眼”的德国人到底会怎么样做。结果他们发现,所有到电话亭打电话的人,都像是看到厕所标志那样,毫无怨言地进入自己该进的那个亭子。有一段时间,“女亭”闲置,“男亭“那边宁可排队也不往“女亭”这边运动。我们的大学生惊讶极了,不晓得何以“呆”到这份上。面对大学生的疑问,德国人平静地耸耸肩说:“规则嘛,还不就是让人来遵守的吗?” 德国人的刻板可以让我们开心地一连笑上3天,而他们看似有理的解释,也足以让某些一贯无视规则的“国产大能人”笑掉大牙。但是在开心之余,嘲笑之余,我们漠视规则已经多久了?我们总是聪明地认为,那些甘愿被规则约束的人不仅是“死心眼”,简直是“缺心眼”。规则是死的可人是活的,活人为什么要被死规则套住呢? 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会落后人家好多年。SAP是德国人做的,在学习SAP的过程中,也感觉到他们的严谨,但是如果我们在以后的执行过程中,漠视制度,那么SAP在实际应用时会不会有障碍呢?

启示:制度就是让人来遵守的!请大家牢记这一点!3.6、自己建造的房子(把产品当做为自己生产的)

有个老木匠准备退休,他告诉老板,说要离开建筑行业,回家与妻子儿女享受天伦之乐。

老板舍不得他的好工人走,问他是否能帮忙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说可以。但是大家后来都看得出来,他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他用的是软料,出的是粗活。房子建好的时候,老板把大门的钥匙递给他。

“这是你的房子,”他说,“我送给你的礼物。”

他震惊得目瞪口呆,羞愧得无地自容。如果他早知道是在给自己建房子,他怎么会这样呢?现在他得住在一幢粗制滥造的房子里!

启示: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我们漫不经心地“建造”自己的生活,不是积极行动,而是消极应付,凡事不肯精益求精,在关键时刻不能尽最大努力。等我们惊觉自己的处境,早已深困在自己建造的“房子”里了。

把你自己当成那个木匠吧,想想你的房子,每天你敲进去一课钉,加上去一块板,或者竖起一面墙,用你的智慧好好建造吧!你的生活是你一生唯一的创造,不能抹平重建,即使只有一天可活,那一天也要活得优美、高贵,墙上的铭牌写着:“生活是自己创造的。”

3.7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

小故事一: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鹊答:“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答:“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本乡里。而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小故事二:有位客人到某人家里做客,看见主人家的灶上烟囱是直的,旁边又有很多木材。客人告诉主人说,烟囱要改曲,木材须移去,否则将来可能会有火灾,主人听了没有不久主人家里果然失火,四周的邻居赶紧跑来救火,最后火被扑灭了,于是主人烹羊宰牛,宴请四邻,以酬谢他们救火的功劳,但并没有请当初建议他将木材移走,烟囱改曲的人。有人对主人说:“如果当初听了那位先生的话,今天也不用准备筵席,而且没有火灾 的损失,现在论功行赏,原先给你建议的人没有被感恩,而救火的人却是座上客,真是很奇怪的事呢!”主人顿时省悟,赶紧去邀请当初给予建议的那个客人来吃酒。

启示:这两则故事都说明了一个道理: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事前控制就是要做好预防,俗话说:“预防重于治疗”,能防患于未然之前,更胜于治乱于已成之后。品质的成功之道就在于预防。3.8 找到根本原因才能事半功倍

有一天动物园管理员们发现袋鼠从笼子里跑出来了,于是开会讨论,一致认为是笼子的高度过低。所以它们决定将笼子的高度由原來的十公尺加高到二十公尺。结果第二天他们发现袋鼠还是跑到外面来,所以他们又决定再将高度加高到三十公尺。沒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面,于是管理员们大为紧张,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将笼子的高度加高到一百公尺。

一天长颈鹿和几只袋鼠们在闲聊,“你们看,这些人会不会再继续加高你们的笼子?”长颈鹿问。“很难说。”袋鼠说∶“如果他们再继续忘记关门的话!” 启示: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只知道有问题,却不能抓住问题的核心和根基。这是很多质量问题重复出现的主要原因,要善于从人、机、料、法、环五大因素中找出主要的决定性的因素,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

3.9 透过现象找本质

丰田汽车公司前副社长大野耐一曾举了一个例子来找出停机的真正原因。有一次,大野耐一在生产线上的机器总是停转,虽然修过多次但仍不见好转。于是,大野耐一工人进行了以下的问答:

问“为什么机器停了?”答“因为超过了负荷,保险丝就断了。” 问“为什么超负荷呢?”答“因为轴承的润滑不够。” 问“为什么润滑不够?” 答“因为润滑泵吸不上油来。” 问“为什么吸不上油来?”答“因为油泵轴磨损、松动了。”

问“为什么磨损了呢?”再答“因为没有安装过滤器,混进了铁屑等杂质。” 经过连续五次不停地问“为什么”,找到问题的真正原因和解决的方法,在油泵轴上安装过滤器。

启示:同样的问题接而连三的发生,我们整天疲于奔命,四处救火。由于我们缺乏改善意识,或未能刨根问底,错失了许多改善的机会,以至问题越解决越多,所以我们需避免表面现象,而深入系统根本原因,也可避免其它问题。3.10 细节决定成败

海尔张瑞敏曾举过一个经典例子:如果让一个日本人每天擦6遍桌子,他们会一丝不苟每天擦6遍,而我们中国的员工第一天擦6遍,第二天也会擦6遍,第三天擦5遍,第四天4遍„„张瑞敏曾说过:“工艺上的小差距往往显示民族素质上的大差异”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引进的一流设备,而质量却达不到原有水平;我们的产品产量能达世界第一,而我们的价格只是人家的十几分之一,甚至几十分之一。中国人不缺乏勤劳智慧,缺乏的是做细节的精神,缺乏的是敬业精神,缺乏的是责任心!

启示:细节决定成败。从小事做起,每一件事,每一个产品,每一天,都认认真真,脚踏实地,做好做对,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就是对品质最大的贡献。

3.11 没有质量意识就没有质量

海尔1985年曾经以砸冰箱事件闻名全国。1985年海尔生产的第一批冰箱不合格,张瑞敏就坚决把有毛病的76台冰箱拿出来,砸掉了。通过这件事,使得海尔全员的质量意识大大地提高。1988年12月就得全国同行业的第一块金牌。拿到金牌之后,张瑞敏又给他的员工说,我们拿到的是一块全运会的金牌,下一步我们就要拿奥运会金牌。海尔的员工树立起严格地质量观,所有的员工都知道,我们要拿奥运会金牌,我们要以质量使得我们的产品走向全球,启示:质量创建名牌、品质成就品牌。心态决定状态、思路决定出路。对比有点小问题的产品想到降价、做为二等品出货,如果有这样的质量意识,质量怎么能提高呢?

3.12 1%的错误导致100%的失败

2003年2月1日 美国“哥仑比亚”航天飞机著陆前发生爆炸,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全世界为之震惊。事后的调查结果也比较令人惊讶,造成此灾难凶手竟是一块脱落的隔热瓦,“哥仑比亚”航天飞机有2万多块隔热瓦,能抵御3000度高温,避免航天飞机返回大气层时外壳被融化。航天飞机是高科技产品,许多标准是一流的非常严格的,但就一块脱落的隔热瓦,0.5%差错葬送了价值连城的航天飞机,还有无法用价值衡量的宝贵的7条生命。启示:质量问题,甚至很多重大的质量事故,都是一些小的东西酿成了大错。1%的错误导致100%的失败。我们1%的不良送到客户那就是100%不良。我们生产工序上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就会使我们全部的努力白费。对于品质而言,不是100分就是0分。

3.13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1987年左右,田文华正式任总经理。她上任的“第一板斧”就是砍掉三鹿自己的郊区牧场,提出“奶牛下乡,牛奶进城”模式。同时,三鹿与各县、乡、村政府合作,由政府供地、三鹿提供技术规范、农民个人提供资金建设收奶站。各散户奶农的奶都通过奶站最终被集中至三鹿各家工厂。这种模式在此后的20余年中,让中国成为世界第三大乳品国(仅次于印度和美国),但也埋下了巨大的隐患。这种模式只能对应于中国乳企都各自偏于一隅的时代。因为乳企在一地独大时,是买方市场,各个私人奶站都有求于乳企。三鹿集团过去在河北掌握着鲜奶的终极验收权,奶站送来的奶如果不合格,甚至可以当场倒掉,这种较强的控制权一直持续到2005年前后。但2005年后,中国乳品业竞争加剧,各大乳企纷纷在全国抢夺市场,河北省内也陆续新开了众多工厂,各家的总产能严重超过了河北省的奶源总量,开始出现各家抢奶源的现象,此时,奶源由买方市场进入卖方市场,奶站与乳企话事权易位。在实际运作中,乳企无法监管奶站,政府管理又不到位,巨祸最终酿成。

启示:三鹿的倒下证明: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如果只重视企业、产业做大做强,忽视产品质量安全;只重视物质利益,忘记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谈什么企业发展,谈什么品牌,都是一句空话!

篇2:质量意识培训试题一

一.填空.(40分)

1.质量的竞争已成为(国际市场)竞争的(焦点)。

2.质量不仅是国际市场竞争中的主要手段,而且已成为威胁(人类社全)和(生存环境)的防御力量。质量改进是(合理利资源)(高生产率)(减少损失)(增加社会效益)的有效措施

3.奥其斯的口号是(创民族品牌,树科学观念)。

4.美国提出(质量要革命)的口号.认为美国要重振经济,靠贸易保护不行,关键 提高产品质量

5.中国提出(质量兴国)的方针并把提高质量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6.(用户满意)是衡量产品质量的唯一标准。

7.满足产品质量标准(技术标准)的产品并不一定是用户满意的产品。日本人提出(用户是帝王)就是强调企业必须把(满足用户需求)作为(质量管理)的出发点和目标

8.质量管理四项基本原则是(品质的定义)(质量系统)(工作标准)(质量的衡量).二,问答题.(60分)

1.列举10个以上不符合要求将付出的代价?(10分)

答:(1)重新加工(2)赶工(3)临时服务(4)工作重复运行(5)存货过多(6)顾客抱怨(7)退货8)停工时间(9)调解(10)保证

2零缺陷行动六要素是?(10分)

答:(1)仔仔细细制定要求(2)与他人协调工作以符合要求为准则(3)报告错误时无需害怕

(4)非常重视预防工作(5)避免双重标准(6)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3.品质成本分哪两大类?(5分)

答:运作品质成本和外部保证品质成本

4成本与哪四种质量有关系?(10分)

答:1.设计质量 2制造质量3运作质量4外部质量保证

5我们应具有那些意识?(列举5个以上)(15分)

答:

1、购入不好的材料,就难有好的成品。

2、不依照标准的作业方法操作,不良率会增高。

3、工作场所不讲究(清理),会造成更多的不良。

4、机器、工具、模具平时不保养,生产不出好产品。

5、不良品多,效率就低,生产奖金受影响。

6、不良品多,经常返修补货,交期有问题,就得加班赶生产。

7、不良品多,是一种不光荣的事情。8、以厂为家,以厂为荣.6.我们思考的问题是什么?(10分)

答:1.你所做的工作,自己是否满意?

2、你所做的工作,后工序的人是否满意?

篇3:质量意识培训试题一

一、对细节的理解不到位

1. 不关注词汇在语境中语意的变化以及受母语的影响

一般来说, 细节理解题往往要求学生在阅读后带着问题回归原文相关的句子或段落中去查找答案, 这一点很容易做到。但是, 有些学生在理解过程中, 却忽略了词在选项中所表达的意思和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意思在含义方面的区别, 将其混为一谈, 结果导致选择错误。请看A篇文章及第42、43题 (以下例题均保留原题号) :

42. From the above posts we learn that ______.

A. Vallery has been begging in streets over the summer

B. Jack gets paid for cutting and moving the lawn for his own family

C. Erica is quite experienced in finding part-time jobs

D. Ashley is willing to do any part-time job during his trip to Hawaii

43. What do we know about Tracy from her post?

A. She operates a law firm.

B. She helped her daughter become a lawyer.

C. She’s proud that she has got her daughter a job.

D. She hopes to know more people to help kids get jobs.

对于42题, 很多学生选A, 而正确的选项是B, 因为A 选项Vallery has been begging in streets over the summer中的beg意思是 ask for food, money, etc;而在阅读理解短文中的意思是ask in a serious way, 这二者不能混为一谈。不少学生见到相同的词就选, 为此我们教师要提醒学生必须关注词汇在语境中语意的变化。

43题正确选项是C, 而很多学生选D, 因为原文中有“What about kids whose parents do not know someone?”其实这两者根本不构成因果关系, 也就是说“What about kids whose parents do not know someone?”并不能说明“She hopes to know more people to help kids get jobs.”而学生不选C的原因是对proud一词没有正确的理解, 他们说proud中文意思是“骄傲的, 自以为了不起的”, 是个贬义词, 而其实proud英文意思是“feel pleased and satisfied about sth. that you have done or own”。可见学生可能因受到母语的影响, 而做出错误的选择。因此我们英语教师授课时要尽量用英语解释英语。记得特级教师何小怡也曾经说过, 英语教师应该具备用英语来解释单词词义的能力。

2.不能识别出替换了的句式结构

在阅读理解中, 命题者利用一些近义词、句等来替换原文中的语言表述, 从而考查学生的语言功底和领悟上下文的能力。学生只要具备一定的词汇量和理解上下文的能力, 很容易就能确定答案。问题是, 一些学生往往不能识别出这种替换了的句式结构, 从而导致理解不畅。请看B篇中的47题:

47. By saying “It remains to be seen whether ...” (Paragraph 4) , Jerry Bingham intends to express ______.

A. his anger B. his doubt

C. his agreement D. his criticism

第47小题的正确选项应该是B, 因为doubt 的英文释义是 feeling of uncertainty, 而“It remains to be seen whether ...”也是表达疑虑的一种方式。为此, 在日常教学中, 我们教师要让学生练习用不同的句型句式来表达相同的意义, 比如:It is not satisfactory. 可以替换为 It is far from satisfactory.也可以训练学生用不同的形式表达同一功能意念项目。

3.不善于甄别貌似正确的选项

为数不少的学生在解答细节理解题时, 有时觉得简单, 就凭着印象和暂时的记忆作选择, 不回归原文进行对照区别, 或者即使回归原文也不仔细对比差别, 就急于作选择, 殊不知出题人恰恰利用了学生这一心理, 专门设置一个与原文相近的选项, 干扰学生解题, 例如C篇文章及第52题:

“Young Japanese and Koreans can be good friends, but there are limits in some areas. We avoid political or historical topics, ” said Hiroaki Ohmura, 24, a grad-student in computer science at Tsukuba University. He was at Korea University in Seoul as an exchange student last year.

Before going to ROK in 2007, some students warned him that Korean society could exclude (排除, 拒绝) him and it could be difficult to enter. “I took that advice with a grain of salt, since Koreans looked friendly on TV dramas and movies, ” said Ohmura.

The undergraduates in his major were all polite to him. They helped him move into the dormitory, invited him to parties and taught him Korean.

But he did feel a distance between himself and other students. “Their society is very tight and so close that, as a foreigner, I couldn’t break into it. For instance, they invited me to computer games, but not to join the school’s football team. They like going shopping with me, but not to buy Japanese products. It was more or less embarrassing.”

But he soon found the proper balance. “Japanese fashions always seem the most trendy in Asia. In my opinion, Korean fashions come from ours, or at least they borrowed some elements (元素) , but I never expressed that opinion, ” Ohmura said. “Instead, I liked to share the trendiest Japanese items with them, which made our talk easier.”

Even though he was only in ROK for a year, he wanted to change something.

“In my opinion, Chinese students got along better than us with Koreans. It might be because ROK and China have tighter relations historically and culturally, ” he said. “I know some Koreans don’t have a good impression about the Japanese, but as a young man, we should not let the past disagreement affect us too much.”

52. The passage is mainly about ______.

A. some tips for exchange students

B. the worry of an exchange student

C. what Korean society is like for foreigners

D. Hiroaki’s experience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第52题正确选项是D, 但是不少学生选C, 因为在这篇文章中, 多次出现Korean, society, foreigner等词, 所以学生做题时, 看到选项C 中有那么多刚才读过的词, 就毫不犹豫地选中了这个答案。另外, 部分学生对D选项中的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不太理解而不敢选, 这说明学生没有对选项进行逐一甄别。

4.不能摆脱思维定式的束缚

很多学生由于思维定式, 导致在这次考试中出现理解错误, 对此教师在讲解时, 要引导学生回归原文, 关注细节, 加以注意。请看D篇文章及第54题:

Astronauts aboard the space station celebrated a space first on Wednesday by drinking water that had been recycled from their urine (尿) , sweat and water got from air. They said “cheers” to NASA workers on the ground.

The urine recycling system is needed for astronaut stations on the moon and Mars. It also will save NASA money because it won’t have to ship up as much water to the station by space shuttle or cargo rocket. Besides, it’s important as the space station is about to expand from three people living on board to six.

The recycling system had been brought up to the space station last November, but it couldn’t be used until samples (样品) were tested back on earth. So when it came time to actually drink up, NASA made a big deal of it. The three-man crew stood holding their drinks and congratulated engineers in two NASA centers that worked on the system.

“This is something that had been the stuff of science fiction, ” American astronaut Michael Barratt said before taking a small mouthful. “The taste is worth trying.”

The new system takes the combined urine of the crew from the toilet and moves it to a big tank, where the water is boiled off, and the vapor is collected. The rest of the urine is thrown away. Then the water vapor is mixed with water from air, and then it goes through filters (过滤器) . When six crew members are aboard, it can make about six gallons from urine in about six hours.

“Some people may find the idea of drinking recycled urine distasteful, but it is also done on earth, but with a lot longer time between urine and the tap, ” said Marybeth Edeen, the space station’s national lab manager.

The technology NASA developed for this system has already been used for quick water purification after the 2004 Asian tsunami.

54. Which is the RIGHT time order of the following events?

a. The samples of the recycled water were tested on earth.

b. Astronauts celebrated the space’s first making water from urine.

c. The recycling system was brought up to the space station.

d. The technology for the system was used to quickly purify water.

A. a, d, c, b B. a, c, b, d

C. d, a, c, b D. d, c, a, b

对第54题, 有的学生回忆说, 他们在解题时根据常识是这样理解这道题的:首先是水回收净化技术的发明, 接着是试验水的样品, 试验后再安装在空间站上, 最后饮用, 所以他们选择C。 而正确选项是D, 由此可见学生没有去仔细阅读原文中“The recycling system had been brought up to the space station last November, but it couldn’t be used until samples (样品) were tested back on earth. So when it came time to actually drink up, NASA made a big deal of it.”这一细节。这种由于思维定式导致的理解错误, 在学生的阅读理解中屡见不鲜, 但只要我们稍加点拨, 学生就能明白。

综上所述, 教师和学生对细节题或多或少都存在重视不够的现象, 这必然会导致学生失分严重, 所以我们师生都不能只关注文章笼统的意思而忽视对语言细节的理解。另外,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应该“分清文章的事实和观点”, “了解重点细节”和“理解指代关系”。因为事实细节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能进一步说明文章的主旨和大意, 是作者表达中心思想的具体途径。

二、对解题技巧的掌握不娴熟

至于获取阅读理解高分的另一把宝剑, 那便是解题时采用的排除法。如果在某些情况下学生从正面选择答案有困难, 就可以考虑选用排除法, 即排除四个选项中的三个错误选项, 那么剩下的选项即为正确答案。我们可以要求学生遵循如下“三级思考”的方法来排除干扰项:如果干扰项明显与文章相矛盾, 即为“误”, 可以直接排除;如果干扰项与文章内容不矛盾, 但在文中没有依据, 这种脱离原文的“虚”的选项也可以排除;有些干扰项似乎很有道理, 文中也能找到相关的依据, 但它并不能完全满足题目的要求, 未能以文章的主题、作者的思维模式为出发点, 未能充分体现严谨性和最大的合理性, 这种虽没错但不是最佳答案的“偏”选项也应该排除。

只要考生经过“是否矛盾 (误) —是否有依据 (虚) —是否以偏概全 (偏) ”的逐级思考过程来分析和甄别每一个选项, 那么解题的正确率就会得以提高。正确的答案应该是与原文意义一致的选项, 或是经过“三级思考”仍不能排除的选项。以学生出错最多的D篇来说, 先看第53题:

53. According to the text, the recycling system is important because ______.

A. it makes traveling to the moon for the average person possible

B. with it NASA won’t need to ship any water up to the space station

C. it can help meet the need for more water after the crew is expanded

D. it protects the environment in space by reducing the amount of waste

选项A属于“虚”, 选项B属于“误”, 选项D属于“偏”, 所以正确选项是C。

54题正确选项是D, 上文已经解释过。

55. From paragraph 5 we can know ______.

A. an opinion on recycling urine

B. the process of recycling urine

C. the effect of the recycling system

D. the theory behind the recycling system

选项A属于“误”, 选项C属于“偏”, 选项D属于“误”, 所以正确选项是B。

56. What is the best title for the text?

A. New Technology Is Used in the Space Station

B. Drink up: Space Station Recycles Urine to Water

C. The Research of NASA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D. Good News: Water Recycled from Urine Tastes Good

选项A属于“偏”, 选项C属于“误”, 选项D属于“虚”, 所以正确选项是B。

篇4:强化责任意识?提升培训质量

关键词:培训 责任 意识 质量

大力开展职业培训是对人才强国战略的贯彻落实,有利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让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提升,同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会增强。做大做强培训是学院科学、规范、快速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也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而不断提升培训教学质量,大力开拓市场是破解这一课题的有效途径。

换言之,要想使培训教学成为与学历教学并驾齐驱的、促进学院快速发展的另一架马车,必须紧扣市场需求的脉搏,以高质量高技能人才培养为引擎打开市场,才能做大做强培训这块蛋糕。

引申而论,培训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市场开拓,教务、教学、学员管理、专业工种课程体系选择与设置、师资队伍建设等多个层面。

上述诸多层面的工作效果和工作质量,是影响培训质量提升的基本要素。在培训工作多层面多要素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过程中,经常起作用的深层次因素是人的责任意识。

所以,欲使培训质量不断提升,必须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培训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进行校园文化理念教育,大力强化责任意识,提升工作执行力,确保工作职责落实到位,这是培训职能部门不容回避的重要问题。

一、影响责任意识的要素

1.目标对责任意识的影响

员工在工作时,明确的目标和责任是加强员工责任意识的主要因素。因为有了明确的目标,员工在工作时就有工作方向,也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责任意识也就相应提高。

责任是在生活中逐渐培养起来的,但是受不同环境和教育的影响,责任心轻重不同。责任心强了才能加快学院培训教育的快速发展。

对于学院的培训人员来说,工作性质的不同决定了该岗位必须要有强烈的责任心,有了责任心,才能在岗位上干得更加出色,才能胜任学院的培训工作岗位,也为学院的培训工作增砖添瓦。应该有危机意识,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深知每个岗位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付出,更好地努力,达到“在其位谋其政,履其职尽其责”的效果。

2.细节对于责任意识的重要性

细节管理一直是管理中重点研究的课题,许多事情的结果都受细节的影响而大不相同。培训管理工作要始终以培训管理制度为主线,学院培训鉴定中心岗位每项工作职责都要细化细分,根据每个人的能力及责任心进行分工,而且要做到定期监督,有考核,有指标,让员工有压力。

有压力才会让员工在工作中有干劲,能够真正沉下心来,按照自己的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不断努力;同时也提高了员工的执行力,让培训管理制度在各岗位中充分发挥作用。执行力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就会提高,培训管理工作就会得到明显提升,工作失误率也会大大降低,以后的培训管理工作会越来越顺、越来越规范。

3.落实工作责任可以强化责任意识

责任落实就是将每项工作落实到每个员工头上,对每项工作都要落到实处。同时进行跟踪检查,不能安排完就了事,这也是严重的不负责任的行为,要利用责任落实来增强员工的责任意识。责任落实管理不仅仅是领导的工作范围,对于培训管理教师而言,也应该充分利用责任落实制度,严格要求自己。

在工作过程中,要重视责任落实的重要性,严格要求自己,把自己头上的压力化为动力,狠抓落实。每项工作都有考核,才能把每一项工作都能做好。做到求真务实,敢于创新,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强大自己的内心,做事即出结果,稳扎稳打,不能虎头蛇尾,要利用责任落实来强化责任感。

二、在培训教学工作中强化责任意识

强化责任意识的方法有很多,其中通过理论学习提高员工的思想意识,这也是加强员工责任意识的主要手段。而要把责任意识的强化效应具体化,体现在培训教学工作各个环节、各个岗位责任落实的实践中,则更具有促进培训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的实际意义。那么,强化责任意识应该体现在培训教学哪些具体工作中呢?

1.责任意识在培训机构组织和制度安排的具体体现

健全的组织机构和缜密的规章制度是培训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的基本保障。

众所周知,培训教学涉及招生报名、教学准备、教学运行与班级管理、技能鉴定考核、教学质量评估等各个环节,每一个环节的高效运行都有其内在的运筹计划、组织实施、检查改进、控制管理的基本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按制度和规范执行是显性的硬程序,而培训机构各个管理岗位上操盘者责任意识的强弱与职业素养的高低,将是影响过程细节和最终结果的决定性因素。从管理这个层面上看,强化责任意识是切实落实制度,提高培训质量的重要因素。

良好的组织运作对于培训的精细化管理作用非常大,甚至影响着每次培训的成败。在教育培训中,良好的组织运作对于该培训机构的培训目标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组织运作不规范、不细化,那么离培训目标只能越来越远。鉴于此,我们应该重点抓住以下几点。

一是培训前期的准备和布置工作。在进入正式培训之前,培训中所需要的教材、培训设施、培训环境的选择以及培训时间的安排等繁琐的工作都需要精心设置,为后续培训工作的开展提供好的硬件条件。

二是培训中人员工作的安排。整个培训应该是一个小型工程,繁杂而又系统化,每个工作都需要人去努力。所以必须有明确的岗位职责,设置各个相关部门,为整个培训工作做好服务。可以设置市场部、事业部、培训部等。市场部主要承担培训市场的调研、巩固和开发工作;事业部承担对外联络、报名、组班、证件办理等工作;培训部承担制订教学计划、授课与组织实施,培训教学的组织运作,培训班后勤与技术保障工作,学员协调管理与服务工作;鉴定部承担制订教学质量的跟踪检查与评估、技能鉴定考核证件验印、发证等工作。

三是细化培训开展模式。培训的运作模式和培训方式可以是脱产,也可以是边工作边培训。不论采取何种方式,都要依据国家专业工种鉴定大纲标准,全面考虑企业生产岗位技能需求,系统规划和设计培训教学的具体模式和主要内容。

2.班务管理中体现出的责任意识

班务管理作为培训运作的最基层管理,在培训工作中的作用非常大,也影响着培训工作的成败,所以对于班务管理要从以下两环节抓起。一是建立班务管理制度,并做好跟踪和落实。二是对培训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处理,能够掌控整个培训过程。

首先,把考勤管理、考试管理及考评管理都归类到班务管理中去。出勤率的高低能够看出培训工作的规范性和学习纪律的好坏,而且必须制定相关措施来制约无故不出勤的行为,能够按时上下课,不迟到,不早退,让老师都按规定执行考勤制度。

其次,加强培训的过程管理,这需要培训人员有一定的业务技能和管理水平,才能控制住培训过程中发生的异常行为,提高工作效率,强化培训内务管理,让培训工作有成效。

3.培训效果评估中体现出的责任意识

对于培训效果及培训目标是否实现,培训评估对这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评估分两个阶段,一是培训中评估,通过及时地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可以发现培训过程中存在的各方面问题,比如培训方法、学员态度等,能够找出影响培训效果的原因。二是培训后评估,对培训后的结果进行评估,可以通过听取学员意见,对老师的工作责任心、目标完成情况等多方面进行评估。

4.培训课程设置中体现出的责任意识

良好的培训课程规划可以让培训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也是保证培训目标能够按时完成的一种方式。对于培训工作,一定要根据培训学员的时间、特性等特点安排相应的培训课程。由浅及深地进行培训,让学员慢慢接受、慢慢消化培训内容,从而也就容易实现培训目标。

培训设置过程具体有以下六个要点:一是知道本次培训的目标是什么;二是要根据培训对象的年龄和学习时间等特点而定;三是缺什么补什么;四是细化培训课程;五是以培训目标为重点展开课程设置;六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展培训工作,能够更快实现培训目标。

在具体的培训工程中,以强烈的责任感和科学态度,在国家鉴定规范标准指导下,从上述六点出发,精心调研与科学筛选相结合,构建科学的专业工种课程体系,从而为提升培训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5.师资力量中体现出的责任意识

培训效果的好坏除了学员自身理解能力的因素外,培训教师的教育能力也有很大的关系。教师的教学方法、自身知识面宽广度都影响到培训质量。所以对于培训教师来说,自身教学水平一定要过硬,才能在培训工作中做得更出色。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六方面来提高教师能力。

一是找准自己的位置。培训教师作为直接让学生接受培训的引导者,一定要本着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对学员进行培训,能够与学员相互尊重,对学员的学习内容要不断强化,让学员能够真正掌握培训内容。

二是专业的态度。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素养。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一定要加强自己对培训工作的热爱,充分体现出一名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严格要求自己才能要求别人,不能误导学员,要正确引导、启发学员,让他们不但学到知识,更能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

三是丰富自己的知识内容,摆正教学心态。成人教育教师不同于学校教育教师,培训的学习对象都是成年人,来自不同的工作岗位,学员自身也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知识积累。培训教师更应该了解多方面的知识,丰富自己的文化内容,才能更好地为学员授课。同时要加强与学员的沟通,能够做到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四是强化课堂控制能力。由于学员来自不同岗位,受控能力较弱,教师要及时把握课堂纪律,让学员的思路紧跟教师,才能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五是加强情商锻炼,通过与学员的沟通来强化自己的情商。

六是学会总结,终身学习。只有不断总结、积累经验,才会在以后的培训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

6.在培训方式选择中体现责任意识

针对不同的学员应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这对于培训目标的实现也是一个良好的途径。培训方式选择应以以下几点为主线。

第一,根据培训目标设定培训方式,有些培训目标适合采用理论授课的方法进行培训,有些则需要实践更多一些,不同的培训方式都是为了更快地实现培训目标,所以要注意培训目标的选择。

第二,根据培训对象的特点设定。每期培训的学员都不同,根据学员的年龄、学习能力、工作经验等特点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

第三,根据课程内容选定培训方式。

不管哪种培训方式,其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培训目标,所以培训目标一定要根据教学方案进行选定,可以利用课堂外授课,可以采用提问式授课。

7.责任意识在市场调研、开发、预测分析方面的具体体现

以国家培训政策法规为指导,以学院教学资源优势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瞄准为装备制造业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培训方向,抓住当今国家产业调整、技术更新、产品升级换代的有利时机,制订规划,遵循市场运作的客观规律,有计划、有步骤地定期对培训市场需求情况开展深入细致的调研,对调研结果进行分类对比分析,提出年度培训工作可行性报告。确保学院培训教学在市场需求引导下快速科学发展,不断做大做强。

8.责任意识在培训教学研究方面的具体体现

从某种意义上说,相对于职业学历教育,培训教学是与企业生产实践结合更为紧密的教学活动,既具有一般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律和要求,更具有鲜明的反映现代工业发展要求的应用实践性特征。

因此,从事培训教学的教育工作者必须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基础上,紧紧抓住培训教学活动的特征,以企业岗位技能需求和技能型人才标准为指导,对培训教学的教育教学管理、学员的心理和年龄特点、教学模式、教材及教学内容、教法、教学评估及考核办法,进行客观深入细致全面的系统研究,探索建立一套涵盖培训教学各个层面的科学管理和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使培训教育教学研究真正成为培训教学活动的先导,成为培养高质量高技能人才基本保障。

三、小结

在培训教育教学工作中,责任意识的建立和不断强化,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长期工作任务,它需要外在的他律和内在的自律。这种思维方式和意识境界需要在学习中不断地感悟、内省、提升和完善,需要在工作实践中砥砺养成。我们坚定地相信,随着学院的快速、科学、规范发展,在内涵建设引领下,打造一支具有高度责任感的高素质培训教学团队将指日可待。

篇5:质量意识培训故事

一个替人割草打工的男孩打电话给一位陈太太说:“您需不需要割草?”

陈太太回答说:“不需要了,我已有了割草工。”

男孩又说:“我会帮您拔掉花丛中的杂草。”

陈太太回答:“我的割草工也做了。”

男孩又说:“我会帮您把草与走道的四周割齐。”

陈太太说:“我请的那人也已做了,谢谢你,我不需要新的割草工人。”

男孩便挂了电话,此时男孩的室友问他说:“你不是就在陈太太那割草打工吗?为什么还要打这电话?” 男孩说:“我只是想知道我做得有多好!”

1、我认为这个故事反映的ISO的第一个思想,即以顾客为关注焦点,不断地探询顾客的评价,我们才有可能知道自己的长处与不足,然后扬长避短,改进自己的工作质量,牢牢的抓住顾客。

2、这也是质量管理八项原则第6条:“持续改进”思想的实际运用的一个例子。我们每个员工是否也可结合自己的岗位工作,做一些持续改进呢?

3、不光是营销人员,所有的员工都可以做到让顾客满意。对于营销人员来说这样可以得到忠诚度极高的顾客。对于我们每个职能部门员工来说,只有时刻关注我们的“顾客(服务对象)”,工作质量才可以不断改进。

4、这也是沟通的问题,一个人想得到公正、客观的评价真的好难。这个故事是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好的方法呢?应该算是一种创新吧。(营销人员可以借鉴,冒充别人打电话给客户,看看是否有些地方可以改进)

5、这样的主动服务意识确实很值得大家学习,做质量的大多数时候都是被动的,只是延续出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的模式,如果能主动查找问题并解决问题那才是完美的质量管理模式。

质量意识培训故事之2: 制度就是让人来遵守的!请大家牢记这一点!

最近读到一篇短文,是嘲笑循规蹈矩的德国人的:“中国的留德大学生见德国人做事刻板,不知变通,就存心捉弄他们一番。大学生们在相邻的两个电话亭上分别标上了“男”“女”的字样,然后躲到暗处,看“死心眼”的德国人到底会怎么样做。结果他们发现,所有到电话亭打电话的人,都像是看到厕所标志那样,毫无怨言地进入自己该进的那个亭子。有一段时间,“女亭”闲置,“男亭“那边宁可排队也不往“女亭”这边运动。我们的大学生惊讶极了,不晓得何以“呆”到这份上。面对大学生的疑问,德国人平静地耸耸肩说:“规则嘛,还不就是让人来遵守的吗?德国人的刻板可以让我们开心地一连笑上3天,而他们看似有理的解释,也足以让某些一贯无视规则的“国产大能人”笑掉大牙。但是在开心之余,嘲笑之余,我们漠视规则已经多久了?我们总是聪明地认为,那些甘愿被规则约束的人不仅是“死心眼”,简直是“缺心眼”。规则是死的可人是活的,活人为什么要被死规则套住呢?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会落后人家好多年。SAP是德国人做的,在学习SAP的过程中,也感觉到他们的严谨,但是如果我们在以后的执行过程中,漠视制度,那么SAP在实际应用时会不会有障碍呢?制度就是让人来遵守的!请大家牢记这一点!

质量意识培训故事之3 :把产品当做为自己生产的自己建造的房子

有个老木匠准备退休,他告诉老板,说要离开建筑行业,回家与妻子儿女享受天伦之乐。老板舍不得他的好工人走,问他是否能帮忙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说可以。但是大家后来都看得出来,他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他用的是软料,出的是粗活。房子建好的时候,老板把大门的钥匙递给他。

“这是你的房子,”他说,“我送给你的礼物。”他震惊得目瞪口呆,羞愧得无地自容。如果他早知道是在给自己建房子,他怎么会这样呢?现在他得住在一幢粗制滥造的房子里!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我们漫不经心地“建造”自己的生活,不是积极行动,而是消极应付,凡事不肯精益求精,在关键时刻不能尽最大努力。等我们惊觉自己的处境,早已深困在自己建造的“房子”里了。把你自己当成那个木匠吧,想想你的房子,每天你敲进去一颗钉,加上去一块板,或者竖起一面墙,用你的智慧好好建造吧!你的生活是你一生唯一的创造,不能抹平重建,即使只有一天可活,那一天也要活得优美、高贵,墙上的铭牌写着:“生活是自己创造的。”

篇6:质量意识培训

1.1质量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体现。

1.2 人对周围环境和自身的识别能力及清晰程度,是大脑功能活动的综合表现。质量意

识是对自身工作责任感的体现。

1.3 品质控制的历史发展进程:

第一阶段,操作者品质控制,产品从头到尾由同一个人负责制造,因此产品的质量好坏就由同一个人处理

第二阶段,领班的品质控制,由领班负责作业员的品质。

第三阶段,检验员品质控制,指定专人负责产品检验。

第四阶段,统计品质控制,诞生了抽样检验标准和在品质控制中引入统计手法

第五阶段,全面品质管理,全面品质管理的概念是把以往的品管的做法前后延伸至市场调查、研究开发、品质设计、原料管理、品质保证及售后服务,建立品质体系。

1.4

质量意识是一种理性认知成分,指人们对产品质量、工作质量、服务质量的认识、了解、掌握质量知识的程度,对质量的思想认识、信念以及质量素养,对质量的评价等,都属质量意识的范畴。质量意识对质量态度的影响最大,可以说质量意识是度量质量态度的基础。

1,质量意识就是在思想中形成一种在日常工作自发式的质量观念;

2,它包括质量概念的理解接受/思想上意识形成/行动上的自发状态培养等内容;

3,质量概念,ISO基本知识,质量意识

5,培训计划--

1.5

质量态度是人们(职工)对产品质量、工作质量、服务质量相对稳定的心理倾向。态度通过意见和举止反映出来。意见是态度的言语表现,态度不仅反映在言语所表现的意见上,更主要是反映在不属于言语的行动上。行动上反映出来的态度往往才是真正的态度。态度具有稳定性,人们(职工)的质量态度一旦形成,在类似的甚至不同的情境中都会表现出来,而且将持续一段时间不会轻易改变。

比如说,做一个产品,我的上一道工序有一点小问题,没关系,到我这,也出现一点小问题,也没关系,到下一道,又有一点小问题,还是没关系,最后下来,这产品存在着很多的小问题,也就不再是小问题,它就成了大问题。

一个问题的解决,首先是要寻找问题的原因,问题的原因往往是很多,因为存在着很多小问题,那问题的解决就得从这些小问题的解决开始,一个一个突破,最终得到完全解决。所以,小问题不容忽视。在日常工作当中,一旦发生问题,即使是小问题,我们都应当立即将其消除。绝不忽略和拖延!如果我们的每一件事都做好,每个小问题都得以消除,那就不会产生什么大问题和长期问题,我们的工作我们的产品就能做好。

在座的各位,可能有的没有做过蚊香片制造这一行,但现在大家要知道,我们公司生产 的产品是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是不合格的产品也会起到负面的效果。来到公司,应当以一个全新的品质心态对待新的工作。人人、处处、时时紧紧绷好产品质量这根弦。在工作中遇到问题,不要以从前的态度来对待,不要认为,以前的公司要求没这么高,这么严,不用管的,没关系的。

在工作中,凡是能解决的问题,可以改善的问题,我们都应当努力去解决和改善。而不 是安于现状,止步不前。即使是以前也是这样,也能行得通,而现在找到了解决或改进的方法,就要积极的去解决或改善。正面的观念是成功的一半,我们始终要牢记:

品质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也许是直接相关,也许是间接相关。如采购——采购品质合格的材料;业务——销售品质合格的产品;人事——招聘和培训合格的员工(合格的员工才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等。没有好的品质,公司可能明天就会破产,我们就会失业。

不管从事什么工作,都有其要求和标准,我们到了工作岗位上,或者说开始了新的工作,都应清楚了解自己的工作要求,并使自己做的每件事符合要求,这就是对品质的贡献。

从消费者来说,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便会引起消费者的投诉。在卖场中如果发现较严量问题,更会导致公司被罚款(有的是加倍罚款),甚至产品全部退回。(比如说打码与保质期不符的,漏液,产品包装箱内缺少产品。最近就发生一起市场反馈信息,就是重油污1+1超值装中一箱里少装一瓶,直接导致公司被罚款5000元。)下面举一些电蚊香厂常出现的质量问题,蚊香液芯棒断、漏液、电蚊香片有导加热器导线啦不出来,指示灯不亮,不加热不升温,都是每年同类质量问题中出现的频次较高的。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在日亦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合格的产品不仅仅只是公司经济的损失,更深层的会影响到产品进店销售,市场受损,公司形象、品牌受损。所以说,质量不合格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小,公司形象价值的损失不可估量。

为降低质量问题,在生产过程中,公司也在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降低质量隐患。比如说,各车间生产线陆续装上了成品称重机,对产品缺斤短两问题自动报警,严把产品质量关;气雾剂车间的水浴缸,通过对气泡的判断可以检测气雾剂产品是否漏液,对泄露的产品有效的起到了预防的作用。

1.6

质量态度一般具有以下的功能:(1)对行为的方向性和对象的选择性具有调节作用。如一个职工对质量工作抱有肯定态度,就会乐意参加质量工作,重视质量工作;相反质量态度不2 与态度有关。(3)的,一经形成之后,就会使人对某种对象或事物采取相应的行为模式,重视质量,在工作中把质量放在首位。相反,质量态度差,一听到质量误码题就会产生反感,也难以把质量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更谈不上把质量放在首位。(4)导致情绪上的不同体验。人们对事物的态度不一样,所产生的情绪体验也不相同,质量态度是一种习惯的心理倾向,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通过后天环境,特别是在工作和生产环境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

质量态度一旦形成,又反过来对产品质量、工作质量、服务质量的形成过程产生相一致的反应,在连续不断的影响和反应作用和被作用下,人们不断修正并完善自己的质量态度,从而逐渐与社会对企业要求趋于一致。

1.7 观念的认知:

(如第一次就做对,不接受不良品,不制造不良品,不流出不良品等),统计手法的应用等

品管的目标是全员品控、自主品控

1.8 仔细想一下质量意识,感到它可能会发展成一种技能,但取消了品管部以后对质量负有责

任的人的质量意识就不能仅仅停留在意识形态了,应该成为现在专门的品保工程师的经验和技能延续,使其成为类似于一个人的工程背景,成为一种技能和态度的组合体。取消质量部并不是不要品管,而是恰恰相反,变成了人人都是品管,但那需要足够高的质量意识,就像中国的共产主义需要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才能实现一样。“没有品管的品管”是品质管理发展成熟的最终产物。

1.9 强调质量检验并不能改进质量,而是要改善整个生产系统,让产品首次生产出来就没有误

差,不要等到出了问题后再想办法去弥补,质量的标准是绝对优良,任何管理上的松懈都无法生产出世界级的产品,质量的衡量要从整体上来看待。

1.10 强调:提高合格率=提高生产效率=为其节省时间

1.11 成本:生产成本,时间,人力

1.12 让员工深刻意识到:一件不合格品对顾客来说就是100%的不合格品。员工的奖金低或被

淘汰大程度上在于质量意识低。

1.13 变异

大家都知道质量控制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损失,降低生产成本,那么我们就需 要有效的降低变异,因为变异是造成损失的罪魁祸首,我们都知道,稳定的生产所能造成的损失是可以遇见和控制的,而变异则因为不可预见,往往会造成较大损失。而变异因为其不可预见性,就成了我们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为了可以尽可能的预防变异,我想先分析变异。我们知道,任何不良品的产生必然存在着某些原因,变异正是原因之所在。

1.14 制品变异来源:机器操作员环境材料方法管理

1.14.1 任何一个与制品有关的因数变动,制品结果也就随之变动,因数变动的大小决定了 制品的特性大小。

1.14.2变异来源之

一、机器设备

我们把机器摆到了第一位,我想大家都无异议,大家都知道一句古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机器设备是保证过程或工序生产符合技术要求的产品的重要条件,尤其是自动化程度较高,有定位或自动装置的设备,他们对确保过程、提高效率、提高工序质量起着关键作用。对于一般的设备来说,机器设备的保证性、稳定性、性能可靠性都会直接影响到加工产品的质量特性。

1.14.3 变异来源之

二、原材料

我们把原材料摆在了第二位,是因为原材料在生产中的重要性决定的,大家都知

道没有原材料我们就没法生产,而且材料有质量问题,我们生产出的就只能是废品。从这个方

如: 柠檬杀虫气雾剂液剂误装 盘箱包装车间,05年出了一次檀香药液喷在了绿茶香型产品上,包装成了绿茶型产品,造成产品的内外标示不一致,造成两千多件产品不合格,报废处理。

1.14.4 变异来源之

三、方法

因为仪器、人员的问题,我们会时常不得不更换我们的工艺流程,或是更换工作要求,不要忽视这种变更,因为它很大程度上会改变我们的工作状态。应该对工艺流程的变更及时去适应,对投入的新设备积极学习其基本性能。不要对这些变更因为不习惯,有心理。

1.14.5 变异来源之

四、操作员(人)

员工,我们该如何从自身角度来寻找差距呢?

我希望大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5S执行情况,工作岗位是否已经进行过整理、整顿、清洁、清扫。

2、有没有依照操作标准作业,看工艺文件核对物料,遵守相关的工作纪律。

3、操作的熟练度,对本工位的工作是否掌握熟练。

4、工作的习惯性,有没有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比如说蚊香片生产流程:装电蚊香加热片,电热蚊香片自动滴药、塑膜包装、手工装盒、进入盒装组装生产线、收缩膜包装、装箱、称重、打印日期。整个产品需要各个环节共同协作,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会直接导致不合格产品的生产。生产中确保不合格的成品一定不要流入到下到工序

以下是组装线常出现的质量问题。产品多或少装一条蚊香片,72片赠器中没有加热器,这都是由于员工的疏漏引起的。这些不合格品流放到市场上,都是要进行换货、退货处理的。所以在生产过程中要求员工严格要求自己,工作时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避免疲劳工作,从而给公司、自己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在岗位分配上,要明确不同岗位人员的能力需求,确保其能

力是胜任的。要从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四个方面确定任职或上岗资格。

生产中要求员工严格遵守工艺纪律。坚持“三按” 按图样、按规程、按工艺生产,并落实“三自”,即自我检验、自我区分合格与不合格品,自我做标识,并有意识去控制自检的正确率。

1.14.6 变异来源之

五、环境因数

化工行业需要一个很好的工作环境来保证操作工艺。我们提的工作环境包括以下几个 方面:空气质量、通风效果、光亮程度、物料摆放等。

1.14.7 变异来源之

六、管理因数

定单不稳定、品种更换频繁、设计不妥当。通过了上面的说明,我想大家可能都对变 异有了一定的认识。我们分析变异的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理解和控制变异,我们希望的是每个员工都有变异的概念,这种概念就会引导我们去思考问题,以更统筹的眼光去面对工作就会有很多发现。给我们的工作带来进步。

1.14.8 最后给大家讲一个故事:自己建造的房子

有个老木匠准备退休,他告诉老板,说要离开建筑行业,回家与妻儿享受天伦之乐。老板舍不得她的好工人走,问他是否能帮忙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说可以。看是大家后来都看出来,他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他用的是软料,出的是粗活。房子建好的时候,老板把大门的钥匙递给他。“这是你的房子,”他说,“我送给你的礼物”

老木匠惊的目瞪口呆,羞愧的无地自容。如果他早知道在给自己建房子,他怎么会这样呢?让自己住在一幢粗制烂造的房子里!

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我们漫不经心地建造自己的生活,不是积极行动,而是消极应付,凡事不肯精益求精,在关键时候不能尽最大努力。等我们惊觉自己的处境,早已深困在自己建造的“房子”里了。

一天可活,那一天也要活的优美、高贵,墙上的铭牌写着:生活是自己创造的。结语:

认为三五天可以培训出一个人的质量意识。是不现实的。

质量意识也向个人素质一样,需要长期的管理和个人品格的积累啊。

上一篇:119消防日领导的霸气致辞下一篇:2018年武汉六中十月月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