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镇人才工作调研报告

2024-05-05

xx镇人才工作调研报告(通用8篇)

篇1:xx镇人才工作调研报告

大坪镇人才工作调研报告

调研人:何志群

按照市委组织部人才科要求,为切实掌握我镇紧缺急需人才的基本情况,大力推进人才兴镇战略的深入实施,我镇成立了人才情况专题调研组,通过走访、调查总结我镇近年来的人才工作相关经验,分析存在问题和成因,并紧密结合我镇实际,提出我镇在2012年以及今后一个时期的人才需求状况。调研报告如下:

一、大坪镇基本情况

大坪镇地处普宁市西南部,毗邻陆河、陆丰、惠来等县(市),全镇总面积75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约13万亩,耕地面积12398.5亩。下辖12个村民委员会和1个社区居委会,共有62个自然村,全镇总户数4432户,总人口3万多人。农业特色突出,是普宁青梅、青榄主产区之一,逐步形成了以青梅加工为主的支柱产业。素有“小山城”的美誉。

二、大坪镇人才队伍资源现状

截止2013年3月,全镇有各类人才392人,全镇约每76人拥有人才1人。其中:

1、党政人才:35人,女6人,大学本科11人,大学专科及以下24人,35岁及以下10人,36岁及以上25人;

2、经营管理人才:65人,女21人,大学本科及以上8人,大学专科及以下77人,35岁及以下28人,36岁及以上37人;

3、专业技术人才:68人,女8人,大学本科及以上0人,大学专科及以下68人,35岁及以下6人,36岁及以上62人;

4、技能型人才:41人,女4人,大学本科及以上2人,大学专科及以下39人,35岁及以下21人,36岁及以上20人;

5、农村实用型人才:183人,女39人,大学本科及以上0人,大学专科及以下183人。

近年来,我镇农村基层人才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基层人才在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中发挥了较大作用,对基层人员的管理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但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对我镇基层人才队伍建设也带来负面影响。人才老龄化,部分人才流失,大量农村基层人才外流,造成我镇基层人才短缺,长此以往,必将影响我镇农村基层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人才工作的主要措施、做法和主要成效

(一)高度重视人才工作。

围绕实现我镇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谋划推进人才工作。组建人才工作机构,成立了由党政办、劳保所等单位组成的镇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党政办;结合我镇实际情况,科学建立了青年人才库,并将资料录入信息系统,实行动态管理。

(二)建立人才工作框架。

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较为系统的制定了《大坪镇人才规划与发展》、《大坪镇优秀人才表彰办法》等各项配套制度,内容涵盖了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门技术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等多个范畴,对人才的培养、选拔、引进、使用、激励、服务等各个环节都做了规定,增强了我镇人才工作的操作性和实用性。

(三)确立人才工作运行机制。

我镇在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分析全镇人才现状的基础上,认真贯彻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和省、市人才工作会议相关精神,结合我镇实际,提出并确立了人才工作运行机制。

(1)营造一个良好环境。党委政府、各建制村、企事业单位变“管人”的观念为服务的观念,把人才工作的重点更多地放到搞好服务上来,努力营造强大的舆论环境、宽松的政策法规环境和优越的工作生活环境,形成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良好氛围。

(2)加强人才培养工作,积极主动引进人才。对党政人才要着力培养驾驭全局、科学决策、开拓创新的领导和行政能力;对企业管理人才要着手培养勇于创新、追求卓越品质的管理营销能力;对专门技术人才要着手培养技术创新、研发应用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对村干部要着手培养驾驭领导、应对突发事件、与群众打交道等能力。按计划逐步推行“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提高建制村干部文化素质和知识水平。此外,积极引进急需人才。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学”的引才思路,积极引进具有高学历的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支柱产业、重点工程等领域的高层次人才。

(3)坚持六类人才一起抓。以分级分类管理为基础,坚持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等六类人才队伍一起抓,努力、形成门类齐全、梯次合理、满足我镇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宏大的人才队伍。一是储备人才。镇政府每年准备一批人才储备基金,每年从愿意留在镇里工作的大学生队伍中选拔一批储备人才,根据所学专业分别输送到政府机关、学校和农村。二是掌握一批各类人才。认真开展调查摸底工作,对高新技术企业、效益好的企业的高层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建立人才档案,实施动态管理。三是表彰奖励优秀人才。每年在政府财政中抽取一部分资金,评选一部分优秀干部、优秀企业家、优秀技能人才进行表彰奖励,并进行广泛宣传,在全镇逐步形成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四、人才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一)基层人才流失问题的客观原因

1、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大部分人才外流,造成人才流失。我镇平均每年有10000人左右常年在外务工,接近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在这些外出务工人员中,有近1500人掌握一至二项专业技术,他们怀揣过硬技术到流沙市区和珠江三角洲等发达城市务工经商,给所在城市的经济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却给家乡的经济发展造成损失。

2、部分在外务工人员,在务工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艰苦努力,刻苦钻研,学到了别人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这些人有可能带着技术和方法回乡发展。因家乡各种条件的限制,比如交通、场地、劳力、税费等,不愿回乡创业,回归工程十分艰难。

3、一些学有所成的大中专毕业生,追求大中城市的优越生活、工作和学习环境,不愿回乡搞家乡建设。家乡的住房条件差,工资待遇低,生活单调、小孩接受教育条件差等诸多因素,对其没有吸引力。

4、由于我镇属于贫困山区,镇村两级收入较少,特别是村级“三提五统”取消后,每村财政收入大部分来自财政补贴,村干部工资发放困难,部分40岁以下的富有农村工作经验的村干部难以坚守清贫,辞职外出经商或务工,不同程度上造成人才流失。

5、乡镇七所八站工作人员,他们各有不同的专业特长,对乡镇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作出了较大贡献,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由于工资难维持“家属下岗,迫于生计,不得不离开心爱的岗位,抛妻别子,远走他乡。

(二)存在的问题

1、市场配置与政府宏观调控对人才队伍建设的影响。

市场配置与政府宏观调控手段对我镇基层人才队伍建设无疑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困难较大,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市场的配置与政府的宏观调控将人才纳入竞争之中,公平竞争,优胜劣汰,通过层层选拔出来的相对较好人才,包括部分干部、职工、农民,往往以此为资本,居功自傲,与政府讲条件,要位置,稍不如意,便以此相要挟,炒了政府的鱿鱼。其二,别的单位,如上级单位或其他的企事来单位,当其内部人才出现空缺时,便对我单位人才虎视端端,以高薪厚禄等手段,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将我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人才挖走。第三,市以上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及其局委,经常招收公务人员,人往高处走,一些符合条件的拔尖人才,勇跃报考,一考就成,谁也不敢阻拦,无可奈何被上级钓走。

2、用人机制的弊端影响人才队伍的健全。

政府的用人机制是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人尽其才,各尽所能,好钢用在刀刃上。但明朗的阳光也有其阴暗的一面,用人唯亲或用人失察时而有之。一部分有真才实学的人员,往往不被重用,千里马无缘伯乐。相反,一部分纨绔子弟、绣花草包,不学无术之人,利用其溜须拍马、阿谀奉承的不良优点,往往赢得上级的青睐,被安排在重要工作岗位。这样一来挫伤了真才实学者的积极性,愤而走之,二来贻误了工作,给镇村两级组织带来不利后果,形成恶性循环,非常不利于人才的培养。

五、我镇人才队伍建设的下一步打算

1、以情感人,留住人才。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作为镇村两级组织,应扑下身子,拿出一颗真诚的心,留住人才。一是实事求是告知人才对象,家乡条件虽苦,但要以艰苦朴素的精神,为改变家乡的面貌而舍弃他乡他单位优厚的条件,留下来一块共同奋斗。二是尽最大努力改善现有的生活工作条件,留住人才。三是给现有在乡的各类人才充分发挥其能力空间,解决其身份,给其适当位子,人尽其才,发挥其最大潜能。四是提供平等竞争平台,能者上,庸者下。上者给以相关位子和待遇,下者给以重新竞争机会,让其感动,为我效力。

2、利用政策,招来人才。

一是利用国家和地方已出台的涉农人才政策,招聘大学生到村任职,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其发挥优势,协助村“两委”发展村域经济,搞好村级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大力实施回归工程,优化环境,建立起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的招商吸才机制,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吃亏,敢于让利,谋求“双赢”,树立安才、亲才、护才意识,不求所有,但求所在,别人图利益,我们图发展。三是多措并举,让现有人才招来人才。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边远穷地区,条件虽苦,但苦中有乐,扎根山区,也能实现人生的理想,有些现有人才已深深感受到这一点。让这些思想已认识到位的人才,多方联络,跟踪追击,让他们加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队伍中来。

3、改善条件,稳住人才。

人才来了,如何让其安下心来,扑下身子为我服务,就需要政府改善各方的条件,稳住人才。一是改善其发展环境,由政府出面协调,在征地、劳动力、税费、家属就业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让其无后顾之忧,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二是对于大中专毕业生和大学生村官,提高工资待遇,让其享受与大中城市同样或基本一样的待遇。三是提供其发展保障,利用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保障其发展的和谐空间,减少干扰,变换政府领导者为服务者的角色。对影响或干扰投资者的利益的人或事,轻者批评教育改变方式,重者打击处分重新决策,充分保护其合法权益。

篇2:xx镇人才工作调研报告

近年来,我们XX镇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突出重点,加强领导,加大人才引进、盘活、培养和使用的力度,着力开发人才资源,提升各类人才的能力素质,全面促进各类人才为经济建设服务。为我镇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一、积极探索,健全人才工作机制

(一)坚持党管人才,强化对人才工作的指导。专门成立了镇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党委专题会议究研人才工作。同时,制定了《关于开展“农村实用人才服务活动”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党政办、组织、农办、财政、教育等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整合力量,确保人才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创新人才工作理念,优化农村实用人才规划。一是积极引导广大群众转变选人观念,镇党委政府结合村级换届选举工作,不拘一格选才,创造更多的机会,将符合选举条件的“双带”能力强的人才选进“两委”,发挥他们的最大作用。二是定期到各村了解农业生产和人才需求状况、指导人才工作。在服务活动中组织相关人员到基层听取征求意见。

(三)创新人才引进方式,建立健全人才引进机制。我们通过政策引才、外出引才和就地引人等人才引进机制,不断拓宽农村人才引进渠道。为进一步拓宽我镇旅游半径,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我镇制定了在规定区域内修建规模乡村酒店、农家乐的业主给与土地、办证等一系列政策。对引进的农业业主和回乡创业的享受招商引资的各项优惠政策。

二、注重服务,实现人才资源优化

(一)搭建服务平台。我们引导、鼓励农村拔尖人才和经济能人组织成立专业合作社,使合作社成为服务人才的“三个平台”。一是相互之间的交流平台。通过人才之间的交流,达到了融洽感情,互通信息,共同提高的目的。二是相互之间的研讨平台,通过县、镇专业技术人员与农村技术人才共同研讨、交流,提高我镇农业人才的创新能力。三是相互之间的沟通平台,通过人才之间就当前经济发展难点、疑点问题开展交流,促进人才与市场之间的衔接。

(二)加强培训教育。一方面进一步建立健全了技术人才教育培训网络。在全镇广泛开展专业技术培训,举办药材、蚕桑、旅游等专业技术培训班。同时,以“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为平台,引导、鼓励我镇农村人才参加县劳动就业局、农业局等单位主办的各类专业培训班为人才再教育提供更多机会。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我镇远程教育的作用,开展技能培训,为培养人才提供学习与实践机会。

(三)完善人才信息库。去年,结合“五个基本”建设,镇党委成立专门的调查小组,深入调查全镇农村实用人才情况,摸清我镇人才信息,按类别建立人才信息库,并及时充实完善人才信息库,使人才基本情况一目了然,方便查询和管理,扎实做好基础性工作,推动了全镇人才工作的信息化进程,充分发挥了人才库的作用。

三、营造环境,促使人才积极创业 一是积极开展宣传,发挥群众宣传优势,在全镇范围内,大力宣传人才政策,先进典型。二是每两年组织一次评选全镇“十大优秀人才”,在七一期间进行表彰和推介宣传,在全镇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环境。

县委提出了争创“全省旅游强县”的战略目标,近年来的硬件建设逐步在完善,但在软件上,特别是旅游人才培养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九资河作为全省旅游名镇,这方面的工作刻不容绶,也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建议:整合扶贫、教育、劳动、旅游等部门的培训项目和资金对全县星级农家旅馆、农家乐从业人员进行全面培训,重点是就业容量大、对乡村旅游发展作用大的厨师、餐厅和客房服务等一线工作人员。

培训内容:以接待礼仪、餐饮和客房服务规范及操作、食品与环境卫生、旅游安全等知识和技能为主。

四、培训形式。培训可采取集中授课、示范讲解、提问解答、现场操作等形式进行,也可通过送教下乡、结对帮扶、技能竞赛、操作演示等途径组织开展。

篇3:xx镇人才工作调研报告

今年以来, 常州市两级散办根据《江苏省发展散装水泥示范乡镇考核验收细则 (试行) 》明确的创建工作要求, 全面推开了创建试点工作, 并且在辖市区经信局和有关乡镇的高度重视下, 试点工作已进入具体落实推进阶段。第一批确定了6个镇。

省散办领导和有关同志经过对溧阳市天目湖镇、金坛市金城镇、武进区邹区镇的调研后认为, 常州市经信委、市散办及辖市区经信局、散办特别是试点乡镇领导对示范乡镇创建工作十分重视, 认真制订创建计划和实施方案, 成立了由镇长挂帅、副镇长主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设立了专门的创建部门或办公室, 建立了具体工作制度和工作台账, 积极开展宣传和现场督查, 示范乡镇创建工作初显成效。

篇4:xx镇人才工作调研报告

安徽:努力作好人才培养工作

“推进高校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落实办学自主权,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安徽大学校长程桦在畅谈对政府工作报告的体会时指出,“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关键在于必须遵循教育规律。”

程桦认为,对于高校来说,进一步落实办学自主权的实质就是进一步按照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去办学,同时在准确定位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基本功能。程桦介绍,安徽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在80多年的办学实践中不仅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专门人才,而且先后与14个地市及12个大中型企业进行全面合作,直接服务于科教兴国特别是科教兴皖。“政府工作报告把高等学校管理体制和招生制度改革,进一步落实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作为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这对我们是一种鼓舞和鞭策。”程桦告诉记者,安徽大学从进一步按照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办学的理念出发,已经把学科专业调整、教学科研考核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作为今年乃至今后一个阶段的工作重点。“遵循规律,更好地作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工作,是高校责无旁贷的神圣使命。”(记者李陈续)

河南:为创建高水平大学贡献力量

“温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对过去一年的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对今年的工作进行了科学部署,体现了科学发展的精神,集中反映了民情民意。”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刘道兴表示,政府工作报告必将激励全国人民坚定信心,奋力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从政府工作报告中可以看出,政府对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加重视,对改善民生、构建和谐更加重视。在涉及广大群众普遍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等问题上,报告中均有论述。”刘道兴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的在今年要重点抓好的八个方面的工作中,其中的第二、四两个方面的工作与我们科技、教育工作者紧密相关,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我深感责任重大。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杰出人才,为创建高水平大学贡献自己的力量。” (记者刘先琴)

湖北:高校要办出特色,服务社会

在读了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后,武汉科技学院党委书记尚钢认为,要实现报告提出的“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目标,地方高校必须在教学质量和办学特色上下功夫,办出特色,服务社会。

他认为,高校在服务社会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地方高校应该走特色发展、科技创新、产学研结合之路。他说:“在质量中显特色,在特色中上水平。只有高品位、高水平的特色才能成为真正的优势。”在实践中,武漢科技学院坚持以自身特色服务地方经济,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2009年,徐卫林教授领衔研发的“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打破了100多年来美国人对该项技术的垄断,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该校又制定了“湖北省纺织产业技术路线图”,创办“武汉服饰创意文化产业园”,以实践服务湖北经济社会发展。(记者夏静通讯员张文凯、丁雯)

青岛:促进地方院校与区域经济联动

在今年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强国必先强教。这一论述在青岛高校引起热烈反响。为此,记者采访了长期关注“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这一重大课题研究的青岛科技大学校长马连湘教授。

马连湘说,青岛科技大学作为一所普通地方院校,近年来取得了快速发展,但学校在招生和专业设置等领域缺乏足够办学自主权,这仍是制约绝大多数地方性院校发展的一个问题。这次政府工作报告对今后推进高等学校管理体制和招生制度改革提出了重要措施,无疑是给高校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国家在大力推进211、985等高校建设工程的同时,也应考虑从政策和资源上向一些有发展潜力的地方性院校倾斜,这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实现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联动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记者凌翔通讯员曲明)

厦门:在创新中把教育办得更好

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让厦门教育界人士感受最深的是信心,最想行动的是创新。他们决心,在创新中把教育办得更好。

“要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对办学体制、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评价制度等进行系统改革。”厦门华天涉外职业技术学院刘成章执行院长激动地说:“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给了我们信心、力量。民办高校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自主性。我们将不断创新,推进教育改革,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把教育办得更好。”厦门电子职业中专学校校长张永强则表示:“温总理的话既是要求更是希冀。我们将不断改革创新,让学生把本领学到家,为社会输送更多有用的人才。”

这些天,听完政府工作报告的华侨大学华文学院赵明光书记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如何让学校近半境外学生得到更好的教育。他说:“我们将在教育方式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把教育内容融入到生活中,让境外学生在生活点滴中更加了解中国的风土人情,热爱中国文化。” (记者马跃华)

甘肃:全社会共绘教育宏伟蓝图

“温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响亮地提出,今年要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特别指出,抓紧启动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我认为,这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一大亮点;全社会共绘教育宏伟蓝图,历史性地落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肩上。”甘肃省教育厅厅长白继忠今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开门见山。他说,教育是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基石。今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公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面向全社会征求意见,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务实的精神。

篇5:xx镇人才工作调研报告

今年xx月份以来,我镇严格按照xxxx号文件精神,立足镇情实际,因势利导,建设“乡土人才超市”,探索选拔、管理和使用的办法,取得一定成效,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工作启动后,镇党委即安排一名班子成员主抓,牵头党政办、农业站、社保站拟定出工作方案,并召开镇村干部会,专门进行安排部署,将其纳入各村考核范畴,在全镇xx村启动实施。经村上报、镇审批后,共选拔出xx名具有种植、养殖、经营等专长的乡土人才,成为xx镇“乡土人才超市”首批成员。

(二)、加大扶持,促其壮大。根据镇情实际,xx将“乡土人才超市”工作与“产业强村大户”、“创优争优”和“双千帮扶”工作紧密结合起来。镇政府将xx名乡土人才分为养殖、种植、产业经纪人三大类,帮其制定发展增收计划,安排干部进行专门衔接,从技术提高、市场信息、协调贷款等方面进行重点扶持,促其自身继续发展壮大。同时,镇党委将其作为“双千帮扶”的主体,在帮其自身壮大的同时,还给他们压一压担子,按照“带亲戚、带朋友、带周边”的方式,要求其利用自身技术、信息优势帮助其他村民增收致富,进一步提高自身技术指导能力。

(三)、加强培训,提高素质。利用党员电教、“人人技能工程”等培训载体,我镇建立起乡土人才技术培训体系,通过组织外出观摩、现场培训、下村讲课等多种培训学习方式,使乡土人才的培训范围达到了100%,累计培训人次xx余次。同时,通过乡土人才,对群众开展技能培训、现场讲授xx余场次,受益人数达xx人次。

二、取得成效

(一)、发挥了辐射带动及示范作用。

乡土人才都是种植、养殖、林果、设施农业领域的专业大户,他们是农民致富的“领头雁”和发展农村经济的中坚力量,在带动农民致富方面起到了示范作用。他们在自己创业致富的同时,还积极宣传党的各项惠农政策,引导周边群众树立科学的种田思想观念,起到示范及辐射带动作用,带动周边群众在不同的产业中发家致富,发挥了乡土人才的科技带头作用。

(二)、引领了产业的发展。

在乡土人才的带动下,农村产业科技化进程显著加强。xx镇xx村是全镇茶叶建设强村,往年境内茶园多以老旧茶园为主。今年在部分“茶状元”的带动下,村上多名茶农主动要求引进“龙井3号”优质茶苗,共计新建优质密植茶园300亩。

三、存在问题

一是文化素质普遍不高。乡土人才普遍没有接受过专业教育,很少有人取得专业资格证,知识水平、技术水准、业务素质等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影响着持续发展。

二是培训力度不大。大多数乡土人才依靠祖辈实践积累和摸索掌握实用技术,且大多数文化水平不高,培训工作只能停留在对种、养等带有共性专业的培训上。

三是资金投入不足。没有专项经费,培训工作难以系统性开展。

xxx镇人民政府

篇6:政府工作报告(XX镇)

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04年工作回顾

2004年是我镇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新进展的一年。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唱响市五次党代会提出的“再造一个新珠海”和区委、区政府“建设经济强区”的主旋律,扎扎实实地做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各项工作,全面完成了镇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经济发展、社会各项事业、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新成绩。全年实现本地生产总值(GDp)19.8亿元,同比增长23.5%,比年初计划增加了7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的3.2:72.8:24调整为2.4:77.6:20;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1.4亿元,增长29.8%,比年初计划的8.8亿元增加了29.5%;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038万元,增长70.72%,比年初计划增加了19个百分点;农民人均收入达到6310元,增长10%;社会商品零售总额4.1亿元,增长38%。回顾一年工作,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协调增长态势

工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年工业用电1.84亿度,比上年增长80.23%。实现工业总产值62.4亿元,比上年增长36%;其中工业增加值14.9亿元,同比增长32%。全镇规模以上企业增加了6家达到74家,实现工业产值61.3亿元,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98.2%。年产值在5000万元至1亿元以内的企业由上年的9家增加到12家,产值超过1亿元的企业由上年的10家增加到13 家。工业企业产销畅旺,产品销售率达到99%。外贸出口总额30914万美元,外贸进口总额23310万美元,比上年分别增长63.7%和63.9 %。

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继续开展规划招商、产业招商,全年共引进工业项目47个,投资总额18.16亿元人民币,投产后可形成41亿元的年生产能力。全年合同利用外资7628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205万美元,比区定任务高出1637万美元,超额完成任务46%。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全年新注册民营企业62家,注册资本1.9亿元。目前,全镇累计引进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投资的工业项目共达325家,合同利用外资达4.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8亿美元,其中已投产的有250多家,投资超过1000万美元的有11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我镇的有5家,形成了以家庭电器、电子器件、生物制药、机械加工为支柱的产业格局。

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了东扩、西拓两园区的投入。东扩园区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桥椿金属、库尔特、软性电子等30多个项目建成投产,夫快先设备等10多个项目也已完成主体工程,即将投产,康信精密、家丰时装、港丽鞋业等项目正在抓紧施工。西拓园区的填土工程已基本完成,管网、道路等基础设施正在建设之中,国佳、瑞宝康泰等6个项目正在动工。金海岸园区的亿邦制药和青湾园区的美固制冷、格林柯尔、日高体育用品等项目皆完成主体工程,即将投产。全年动工建设项目23个,新投产项目36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4亿元。此外,我们要还通过“收、调、退”等举措整合土地资源,为大型企业的顺利落户提供了土地保障。

特色农业生产成效显著。农业结构继续向产业化、特色化方向发展。罗非鱼、金鲳鱼、金古、泥鯭等高质、高价鱼类养殖取得成功,平均每亩获利3000元。高位池养殖金古、泥鯭成果于去年12月通过省专家组鉴定,正向国家农业部申领“绿色产品证书”。养蚝业有了新进展,养殖面积达到3万多亩,年可创收1400万元。进一步依法规范了浅海滩涂的管理,协助海澄、鱼林、中心村办理了2万多亩滩涂的养殖使用证。全年生猪上市量1.5万头,三鸟等家禽上市量32万只。实现农业总产值5770万元,比上年增长4.6%。农村年人均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达到6310元,比增10%。

第三产业蓬勃发展。房地产市场活跃,嘉富园、鸿雅花园、新世界花园、美都新村等新建房地产小区销售理想。沉积了多年的金海山庄、华海新村、榕苑新村经重新包装推向市场,一批烂尾楼得到盘活消化。全镇商业日趋兴旺。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188万元,比增38.7%。得

一、百和、百福汇等三家超市先后进驻开业。上岛咖啡、麦朗咖啡等多家西餐厅相继开业,中餐食(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肆火爆,呈现一派繁荣景象。全镇个体工商户达到1950多户,比上年增加了305户,从业人员达5800多人。全年销售商品房面积累计达4万多平方米、商铺8千多平方米。全年接待游客25万人次,实现旅游业营业收入1000多万元。镇内金融业日趋活跃,全镇本外币存款余额9.5亿元,比上年增长32%。商业用电和居民用电均分别以86%、81%的速度大幅增长。

村级集体经济进一步壮大。4个行政村发展实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成效明显提高。全年各村新建标准工业厂房3.3万多平方米,使村集体厂房面积增加到8.6万平方米,比增62.26%。全年4个行政村集体纯收达到1820万元,比上年净增505万元,增幅达到38.4%。鱼月村、鱼林村股份制试点工作取得成功,有效地加强了村级资源的整合和资金的融合,规范了村组干部和村组财务的管理。

财税收入稳步增长。千方百计培植税源,积极组织财政收入,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038万元,同比增长70.72%。依法治税理财,加强增收节支,优化支出结构。继续加强“收支两条线”管理,深化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和政府建设工程“直通车”支付等制度改革,加大对工业、教育、卫生、治安等重点事业的投入,下大力气,集中投入,积极解决拖欠农民的征地款、工程款等问题。全年共支付历年拖欠征地款1806万元,向上级争取解决拖欠农民的款项2074万元,完成了清偿历史欠款的任务,清偿工程欠款2057万元。

二、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镇村面貌发生新变化

八件实事稳步推进。投入30多万元,改善了四会幼儿园的办园条件,园容园貌焕然一新;克服各种困难,贯通长达6公里的四会东路;投入250万元完成了四会中心小学扩建工程的总体规划设计、征地、填土和勘探等前期工作;教育桥正在建设中,鱼弄桥建设工程已完成招投标;投入340万元,完成长达7.3公里的金海大道美化绿化工程;投入17.6 万元,完成海澄村白石公村民小组食水工程;加大了金海岸卫生、绿化、路灯、排污及市场秩序的整治力度,面貌大为改观;敬老院改造工程预计近期可动工建设。

市政设施进一步配套。草堂到圣堂、鱼林到榄坑、春花园到屋边村等三项“村村通”工程顺利建成通车。接通了东扩园区到机场生活区的道路。金海大道新设置了减速安全设施,有效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投入了180多万元对南北排河进行清淤和水库堤坝加固。进一步完善了城区、工业区的道路、绿化、路灯、排水、排污设施,有效推进了城镇化进程。

城镇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大。实行上下联动,将城镇管理职能延伸到村居,将四会城区的卫生管理职能下放到四会社区。加大了执法力度,开展专项治理,进一步加强镇容镇貌管理,实现全镇垃圾的统一清运和销毁。抓好城镇秩序的管理,加大对乱停、乱放、乱搭乱建等违章行为的整治。行政执法中队加强了职能管理,优化队伍建设,执法能力和服务观念进一步加强。门牌、路牌整顿设置工作进展顺利,已基本完成。

创建国家卫生镇工作持续推进。在上年顺利创建广东省卫生镇的基础上,加大对卫生村创建工作的力度,全年财政共划拨资金75万元,充分调动各村居小组的积极性,完善村内道路、排水排污设施,整治村场环境,改善群众的生活居住条件。经评审四会社区、鱼月村和海澄村荣获省卫生村称号,成为我市首批卫生村,为我镇创建国家卫生镇奠定了基础。

三、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社会各项事业硕果累累

群众性文体活动有声有色。年初举办了数千人参加的迎新春长跑活动,有力推进全民健身活动开展。国庆期间与珠海电视台一起成功举办了《以四会镇名义问候祖国》大型专题文艺演出,在歌颂伟大的党和祖国的同时,充分展现了我镇近年来“三个文明”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全年共举办文艺演出36场,在伟民广场、美都广场等公共场所播放电影52场。镇文化中心作为我市基层文化站的唯一代表,被评为“广东省基层文化工作先进集体”。

教育强镇工程全面启动。积极实行“科教兴镇”和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投入近450万元,其中向社会筹集了40万元,改善各中小学的办学条件。海华小学、四会中学和金海岸中学先后通过了“市一级学校”的评估验收,海澄小学、四会幼儿园也先后通过了区一级学校、幼儿园的评估验收,中心小学扩建的前期准备工作基本完成,为我镇创建教育强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医疗卫生工作取得新成效。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宣传,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广大群众健康知识水平明显提高,全省“亿万农民健康教育促进行动”现场会在我镇召开。大力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全镇8426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为71%,全年219人次享受到住院报销,报销住院费达到26万元,较好地解决了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

人口与计生工作取得实效。2004年度全镇计划生育率为97.81%,比任务超出3.31%;出生率为9.31‰,同比下降0.62‰;自然增长189人,自然增长率为6.42‰,同比下降1.12‰。鱼月、鱼林、中心村等积极探索新的计生利益导向机制,为独生子女免除九年义务教育书杂费。“流动人口预防艾滋病”和“流动人口用工单位法定代表人责任制暨防止非意愿妊娠”两个试点全面铺开。我镇被评为珠海市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

社会综合治理成效显著。投入200多万元,扩充综治队伍规模和设备,设置治安岗亭。充分调动派出所和各级综治力量,加强治安巡逻,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我镇治安形势明显好转,实现了从“全省严打整治重点镇”到 “严打整治先进镇”的转变。10月份,全市综治现场会在我镇召开,与会同志对我镇综治队伍的正规化建设和良好的精神风貌给予高度的评价。认真抓好信仿和人民调解工作,建立了领导接访制度,及时处理群众的来信来访,为群众排忧解难,全年未发生集体到区、市上访事件。加强对工厂企业、商铺的安全检查,抓好山林防火和海滩的安全管理,消除隐患,有效控制了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就业和保障工作得到加强。全年成功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和下岗人员就业726人,超额安排48人。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全覆盖工作进展顺利,累计参加保险企业300多家,月均缴费人数分别为18804人和18319人,比区定目标高出16个百分点。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全年为235 户573 人,每月发放低保金3.7 万元。民政福利、救灾救济、残联工作不断加强。

其它工作也迈上新台阶。镇机关档案室、海华小学、四会中心小学档案室被评为省一级档案综合管理单位。鱼月村妇女学校在开展“美德在农家”活动中被省妇联授予省示范点,6月11日,市妇联在鱼月村召开了珠海市“美德在农家”现场会。镇团委把“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作为中心工作来抓,以青年志愿服务为重点,大力开展各种主题的青年志愿者活动。认真推行殡葬改革,火化率达100%。人防、拥军优属等工作也有新的发展,圆满完成征兵任务,9名青年应征入伍,我镇被评为市双拥先进单位,连续25年被评为市征兵工作先进单位。工会、侨联、老龄、关工委等人民团体的各项工作都取得良好成绩。

四、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执政能力显著增强

依法行政工作顺利推进。狠抓了《行政许可法》的学习和宣传,深化法制宣传教育,保障外来人员的合法权益。聘请律师担任镇政府法律顾问,为镇的各项决策提供法律意见。积极办理人大提交的各项议案。去年我镇荣获“珠海市依法治市示范单位”称号。

作风建设取得新成绩。上半年,集中用了三个月时间整顿和改进机关作风,重点解决镇机关出勤不出力、纪律涣散、工作轻浮、骄傲自满等问题,使机关作风有明显好转,服务态度、服务质量与工作效率显著提高。认真开展“行风和民主作风评议”和评选“群众满意基层站所”活动,四会派出所、镇财政所、计生服务所等3个单位被评为“珠海市群众满意基层站所”。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是区委、区政府和镇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镇人民代表大会及人大代表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广大企业家和建设者团结奋斗、开拓进取的结果。在此,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建设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关心和支持我镇各项事业的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及港澳台同胞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清醒地看到,我镇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产业结构还不合理,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任务仍然艰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仍面临诸多体制性障碍;就业压力加大,城乡不少低收入居民的生产生活仍然困难;环境污染问题还比较突出;高新区财政管理体制调整后,投入机制跟不上,园区配套跟不上,影响了项目建设投产进程;财政刚性支出增长较快,财政收支矛盾仍然突出,政府办社会的压力过大,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金融瓶颈仍未突破,融资难题尚未破解。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切实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2005年工作安排

2005年是全面落实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巩固发展成果,保持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的关键一年。做好2005年的各项工作特别是经济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

2005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强化机遇意识、忧患意识、争先意识和创新意识,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市第五次党代会、区委一届七次全会的部署,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发展特色第一产业、壮大提升第二产业、加速发展第三产业”的战略方针,以建设经济强镇、教育强镇、环境强镇、文化大镇为目标,努力发展富裕四会、打造绿色四会、构建和谐四会、形成法治四会,促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2005年经济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完成本地生产总值23.8 亿元,比上年增长20%;工业总产值75亿元,增长25%;农业总产值6100万元,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1亿元,与去年持平;引进项目35个以上,新引进项目投资总额35亿元;合同利用外资9000万美元,增长13%;实际利用外资5986万美元,增长了15%;外贸出口总额4.2亿美元,增长29%;外贸进口总额2.98亿美元,增长27%;财政一般预算8448万元,同比增长20.03%;社会商品零售总额4.73亿元,增长18%;农民人均年纯收入6930元,增长10%。

按照上述总体要求,为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一、以建设经济强镇为目标,努力打造富裕四会

按照建设经济强镇的目标要求,精心部署,扎实开展“加快发展年”活动,以新型工业化为统领,立足现有产业优势,提升产业结构,推进三次产业联动发展,逐步形成特色明显、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竞争力强的产业体系。

(一)突出园区建设,实现工业经济加速发展。

按照“进入、需要、实用”的原则,进一步完善科技工业园东扩、西拓两片区和青湾工业片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全力保障项目建设需要,确保每笔建设资金全部用在刀刃上。加紧制定工业园北进的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规。遵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推进工业园区北进,打造加快发展的新平台。今年内要完成3平方公里的征地及首期1平方公里填土工作,重点发展电子电器、生物制药和机械加工等产业,使其尽快形成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助推器。要坚持节约用地、集约用地,提高园区单位土地面积的投资强度和产业效益。除支持村级经济发展外,严禁建设无项目标准厂房,严格带项目供地制度,新投资项目原则上不预留用地,按当期投资规模供地。积极盘活历史闲置用地,对已超期限未动工项目用地要坚决依法收回。搞好开发性融资,促进“银园”合作,争取银行对园区建设的支持。

深入实施工业兴镇战略,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一是实施“月亮”工程,扩大产业规模。首先要进一步支持现有企业的发展。现有企业为我镇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也是我们加快发展的现实基础,必须紧紧抓住,全力支持,努力做大做强一批现有企业。采取镇领导定点联系企业、重点企业直通车、重点企业现场办公等措施,定期召开重点企业座谈会,及时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加快重点企业发展,增强重点企业的支撑作用。大力扶持联邦、飞利浦、蓉胜、桥椿、东国氨纶等支柱企业,促使企业上新项目、办新基地、培育新增长点,促使这些企业上规模上效益,从而做强我镇的生物制药、家用电器、机械制造等产业,进一步提高我镇的经济发展后劲。其次要优化企业结构体系,形成产业集群,培育一批“小而强、小而精、小而专”的企业群,做大做强优势产业。二是实施名牌工程,积极创建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名牌产品,争取“树一个品牌、兴一大产业、活一方经济”。加快新产品的开发,支持和促进一批拳头产品做大做强,力争今年有3到5个产品创省优以上名牌。三是鼓励企业上市,发展总部经济。要制订具体的措施,大力协助镇内准备上市的企业做好上市前的各项工作。对上市公司将注册地迁到我镇的,除该企业享受有关政策优惠外,还要对引进的有功人员进行奖励。四是着力推进新项目的动工建设。坚持一手抓存量的发展,一手抓数量的培育,竭尽全力推进现有项目的建设。

(二)突出招商引资,实现外资、内资加速发展。

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抓住国际国内资本流动和珠海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机遇,以吸引境外资本、外地资本和民间资本为重点,利用区域优势、载体优势、产业优势,大力开展专题招商、特色招商和产业招商。一是要把握好招商引资的重点。要依托机场,按照规划招商的思路,重点发展制药、电子、电器、机械等产业;要依托旅游资源,做好旅游项目的包装和招商,争取完成2个旅游项目的招商;要依托不断增长的消费,大力引进投资商发展商贸业;要利用海滩涂,大力发展优质的养殖业。二是要围绕产业配套开展“链式”招商。要通过提高服务、政策引导、搭建平台等手段,积极推动镇内的支柱企业,利用自己的产品、品牌、市场优势吸引协作配套伙伴来我镇办厂兴业,提高我镇的综合竞争力。三是要做好企业的增资扩产工作。要加强协调和现场办公,及时为企业排忧解难,增强外商扎根四会、增资扩产的信心。要全力支持桥椿、东国、三井、中丰田和奈电等企业增资扩产。今年引进区外项目要达到35个以上,合同利用区外资金35亿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5986万美元,其中引进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10个,3000万美元项目1个。

(三)突出农业特色,实现农村经济加速发展。

继续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摆在突出位置,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重点抓好培育、转移、改革、服务和发展五项工作。培育,就是要大力培植优势主导产业,实施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规模化发展,今年要着力培育壮大罗非鱼、金鲳鱼、泥鯭养殖和养蚝业等有基础、潜力大、带动性强的产业,要新增养蚝面积10000亩,新增金鲳鱼养殖面积1200亩;抓好鱼林村养兔订单试点和养蚝业订单试点工作,帮助其成立养兔合作社;要以点带面做好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实施和推广工作,创建我镇农业生产的绿色品牌。转移,就是实现农村产业重心转移、富余劳动力转移。要大力推进家庭加工业,逐步实现农民就业向其它产业的转移。改革,就是为农民增收拓展体制空间。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加快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积极推进小村并大村改革,降低村级运行成本。要抓好村级换届选举工作,选准配强村级班子。全面实行组帐村管,规范组级财务支出。深化农村合作医疗和股份制改革,确保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85 %的要求。服务,就是不断改善农民生活生产条件,切实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首先按照“两个高于”的要求,安排财政支农支出,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切实提高防风抗灾能力。其次是落实扶持措施。按照珠三镇委(2003)42号文件要求,对种养殖大户补贴,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发展,就是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继续支持各村居兴建厂房、配套宿舍和商铺,保持村居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和好势头。要建立健全村(居)两委班子的考核评比机制。同时,要开展农村致富带头人评选活动,对致富带头人进行表彰和奖励。

(四)突出商贸服务,实现第三产业加速发展。

加强社会商业的指导、协调和服务,形成现代服务业发展新格局。积极引进有实力企业在镇区和园区配套发展,大力发展档次较高的娱乐、饮食业和零售业,凝聚商气,拉动消费。要鼓励和支持投资商到我镇发展房地产业和盘活沉积物业,要大力发展家政服务业,提供各种就业岗位,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需要。要发挥金湾高尔夫球场的龙头作用,做旺旅游消费。要加强和旅游主管部门、旅行社的联系与合作,充分利用我镇海岛、海滩、山林等资源优势,引进投资商,大力发展旅游休闲产业。要充分利用我镇工业资源的优势,鼓励新建企业设立观光通道。积极配合市相关部门做好茅田山森林生态公园的建设工作。在今年适当时候开通“四会一日游”。

(五)突出开源节流,实现财政税收的加速发展。

高度重视财税工作,进一步理顺财税体制,促进财政持续增收,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8%以上的目标。一要大力组织收入。重点围绕工业发展、第三产业和城镇建设,壮大税源盘子,培植稳固可靠的财源体系,夯实财政增收基础。二要大力培植税源。要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研究并制订切实可行的措施,广泛吸引国内外跨国公司、上市公司、大集团来四会设立区域性公司总部,共谋发展,共同创业。三要深化财政改革。积极推进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收支两条线和政府采购等改革,进一步加强财政资金使用全程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理顺区、镇两级财政分配关系。严格执行预算外资金调剂使用暂行规定,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化解金融风险。四要缓解财政压力。总的思路是:专项资金争一点,金融机构贷一点,行政开支压一点,查缺拾遗追一点,担保中心融一点,激活民资增一点,对外招商引一点。五要节减财政开支。要坚持量入为出原则,控制一般性支出,确保重点支出,下大力气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逐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今年行政经费支出减少8%。

二、强化镇村管理,突出环境保护,努力打造绿色四会

一是加强规划工作,营造产业发展新空间。规划出生产力。要加快编制《四会镇总体建设规划》、《四会镇村级发展规划》,依托科学合理的规划统筹产业集聚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二是加快中心城区建设,提高城镇化水平。要出台政策,加快城区烂尾楼、闲置物业、闲置空地的盘活修辑,新建改建4条市政道路,全面完成村村通工程,建设中心小学绿化广场,对鱼弄路等4处路段安装路灯,配合市公路局搞好机场北路的绿化。三是实行公共资源市场化经营。要运用市场经济的手段,对构成城市空间和城市功能载体进行集聚、重组和营运,尝试开展市政公用设施的使用权、经营权、冠名权、广告权进行拍卖,实现城镇建设的自我滚动、自我积累、自我增值。四是推进城镇的规范化管理。强化卫生管理。对主要路、街消灭纸屑、烟头、塑料袋;生活垃圾要随产随清,不留痕迹;建筑垃圾要定点堆放,杜绝污染。强化市容市貌管理,对影响镇村形象的问题进行集中(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整治,严禁乱贴、乱画、乱泼、乱倒等现象,对违章建筑坚决拆除。加强牌匾管理,对杂乱、破损以及废弃的广告灯箱、牌匾限期更新或及时拆除,对金海大道各企业指示牌进行全面清理,统一制作、统一设立。强化交通管理,整顿交通秩序,创建平安大道,尤其要规范出租营运车辆的管理。强化物业管理,改善居民小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服务功能,对金海岸进行小区规范化管理试点,争取创建几个安全文明住宅小区。五是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牢固树立绿色招商理念,从源头上控制污染项目的进入,确保污染源达标排放;抓好植树造林工作,整治复绿烂山头;合理开发、节约使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加快南北排河的整治,加快污水处理厂的规划和建设。

三、以“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为总体要求,努力构建和谐四会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强化村(居)民特别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不断提高村(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提升城镇的文化品位和文明程度。大力提倡爱国主义教育,抓好“万人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改造扩建工程。强化民主法制建设。自觉接受人大的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批评、意见。建立健全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进一步加强政务公开、厂务公开和村务公开,拓宽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完善村民自治,健全民主管理,促进政治文明建设。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搞好村(居)两委班子换届选举工作。强化就业和社会保障,积极开展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三产业、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转移,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要确保镇村居民家庭至少一人进厂(店)务工。要积极探索农村基本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社会救济、社会互助、优抚安置和社会福利政策,实现农村人口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问题。要充分发挥公安干警和基层调解组织的职能作用,继续加强综治队伍的建设,健全和完(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善综治群防群治网络,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使投资者和群众的安全感有明显增强。要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畅通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千方百计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确保没有出现群众到上级机关集体上访事件。要加强对工厂、饮食、娱乐场所的安全检查,抓好交通安全工作,消除各种安全隐患,确保无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继续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育环境,加快创建教育强镇步伐。要全面推进教育强镇工作,抓好四会中心小学扩建工程,大力支持海华小学和四会中学创建省一级学校、四会中心小学申报市一级学校,做好相关资料的整理工作,力争在上半年完成教育强镇的创建工作。要全面推进全国卫生镇创建工作,完善各种配套设施,加强环境的整治和城镇的管理,争取在上半年完成国家卫生镇的申报工作,迎接全国亿万农民健康教育行动终期评审。同时要加强镇内医疗资源的整合工作,提高我镇医疗水平和机构效益。要认真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要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推行全民健身计划,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要抓好骨灰堂的建设,进一步推进殡葬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继续做好外事、侨务等工作。要关注老龄人口的生活需要,做好老龄工作。加强国防教育,深入开展拥军优属和军民共建活动。要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创建一批省级档案综合管理单位。

四、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建设法治四会

切实提高执政能力。政府工作人员要认真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切实提高行政能力和水平。要努力提高科学判断形势能力、驾驭市场经济能力、应对复杂局面能力、总揽全局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努力使各项工作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检验。努力建设法治政府。牢固树立法治政府是有限政府、阳光政府、诚信政(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府、服务政府、廉洁政府的理念,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坚持依法行政,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继续加强作风建设。要增强忧患意识,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作风,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官,扎扎实实办事,切实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抓出实效,干出水平。大力纠正不正之风,对侵犯公民权利、侵害群众利益的人和事,一经发现,严肃处理。加强廉政建设。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严惩腐败分子。要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教育广大政府工作人员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勤奋学习,扎实工作,恪尽职守,为全镇发展做出新贡献。

篇7:XX镇团委工作报告

——在共青团打洛镇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谢黄娴子(2011年9月28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共青团打洛镇第十三次代表大会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届四、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全省党建带团建暨共青团系统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现场推进会及州县团委相关会议精神,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总结共青团打洛镇第十二届委员会工作,研究和部署今后三年团的工作,选举产生共青团打洛镇第十三届委员会。团结带领全镇团员青年开拓进取,努力开创我镇共青团工作的新局面,为我镇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现在,我受共青团打洛镇第十二届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以审议。

三年来团工作的回顾

第十二次团代会以来,我镇各级团组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在镇党委和上级团委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紧密围绕镇党委中心工作和上级团组织的各项工作要求,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为先导,以提高综合素质为主线,以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为依托,全面活跃基层,全力夯实基础,为广大团员青年的健康成长和全面成才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广阔的舞台,形成了新形势下具有时代特征、鲜明特色、青年特点的团工作格局。充分发挥党的助手和生力军作用,团结和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为创建平安和谐打洛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团镇委先后被评为“云南省数字团务集成工作平台”推广应用先进单位、云南省五四红旗团委和县级先进团委。

一、思想政治工作常抓不懈,团员青年的政治觉悟和思想水平不断提高

三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用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创新理论

构筑青年一代强大的精神支柱。充分利用广播、宣传栏等宣传阵地,积极向团员青年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内外时事,宣传典型,树立新风。通过开展“青春献打洛〃我秀我青春”、“两思”教育、“争当青年致富带头人”等一系列主题教育,以举办报告会、知识竞赛、座谈会等形式,不断在广大团员青年中兴起理论学习的热潮。抓住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神州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等重大事件和国庆节、建党节,五四青年节等重要节日,开展各类征文比赛、演讲比赛和书画大赛,在团员青年中唱响了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主旋律。开展“缅怀先烈,爱岗敬业”、“学法、懂法、守法”等主题团日活动,强化了团员青年的基础道德修养,筑牢了广大团员青年爱岗敬业、进取奉献的思想根基。

二、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共青团事业发展的基础进一步夯实

(一)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立足实际,着眼发展,不断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创新团的基层组织设置,有效优化管理方式和工作运行机制,扎实抓好村级团组织建

设,优化配备好村级团组织负责人,五个团总支书记均进入了村两委班子。进一步加强“两新”组织团的建设,扩大团组织覆盖面,在9个“两新” 组织成立了团支部。在基层组织软、硬设施上下功夫,不断强化团的阵地建设,在曼轰村团总支创建了一个州级党群共建示范点,通过以点带面,积极推进党群共建工作,努力把基层组织建设成为政治坚定、组织完善、活力充沛的坚强集体。

(二)切实抓好团干队伍建设。实施团干素质提升计划,一批年纪轻、素质高、能力强的同志脱颖而出,走上团组织领导岗位,现在村团总支书记和副书记中有本科1人、大专6人、高中1人、初中3人。把团的干部作为党的后备干部进行培养教育,重视团员意识教育,积极组织团干参加团县委、镇党委举办的各类培训班,组织各种形势的学习教育活动,做到工作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形成党团共培训的良好格局。三年来镇团委在各团总(支)部共组织了团干培训13期,100余人次参加了培训,团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不断提高,责任感和事业心持续增强。2010年,两名团干被团县委评为优秀团干部和星

火带头人;2011年,两名团干部被评为西双版纳州优秀青年志愿者和西双版纳州青年岗位能手。

(三)夯实团员队伍基础,保持团员队伍的先进性。通过严格把关,强化学习培训,吸收了一大批有志青年和优秀学生入团,充实了团的队伍,壮大了团的力量,在57个村民小组都建立了团支部,圆满完成了消灭团员空白村的任务。三年来,我镇新增团员316名,团员人数达到512名。在加大发展新团员的同时,团镇委继续深入开展增强团员意识教育,引导督促团员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抓好团的组织生活,完善团员管理制度,关心团员的政治进步,进一步加强“双推”工作,引导他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三年来,我镇共有14名优秀团员青年通过团组织推荐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四)全团带队,加强学校团队组织建设。我镇现有少先队大队6个,中队46个,全镇共有少先队员1326人,少先队辅导员7人。三年来,全镇少先队工作在团镇委的指导下,全面落实“全团带队”的要求,维护青少年根本利益,重视加强辅导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提高,优化

辅导员队伍,举办少先队辅导员培训5期35人次参加了培训。以“中国少年雏鹰行动”活动为主线,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推动校园文明建设,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深入开展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我们在中小学生中积极开展国防教育宣传活动和中学生普法教育宣传活动,举办了“青少年普法讲座”学习了《宪法》修正案、《道路交通安全法》、《拒绝毒品、关爱未来》等法律知识读本,参学的中小学生达2893人。每年“六一”期间镇中心小学团总支充分发挥“全团带队”作用,组织镇中心小学师生开展跳舞、唱歌、游园等丰富多彩的庆祝“六一”活动和少先队员入队仪式,各完小也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在校师生开展多种多样的庆“六一”活动。

三、深入实施共青团品牌工程,抓服务青年的活动,在履行团的职能上有新突破

(一)深化“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三年来,团镇委紧紧围绕我镇中心工作,拓展青年文明号创建领域,丰富创建内容,规范创建标准,细化创建措施,继续完善“青

年文明号”动态管理机制,充分发挥“青年文明号”在倡导职业文明,恪守职业道德,创造一流工作业绩方面的作用,引导各窗口服务部门争先创优学先进,狠抓优质文明服务,从行为上履行“优质服务,规范高效”的承诺,塑造良好形象,“青年文明号”服务经济、弘扬社会新风尚的示范带动作用凸现,创建活动深入开展。目前,我镇已挂牌的有中央级“青年文明号”1家,省级青年文明号2家。

(二)稳步推进青年志愿者行动。扩大青年志愿者范围,提升青年志愿者质量,促进志愿者服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三年来,我镇共招募青年志愿者218名,并成立了志愿者服务站,做到志愿活动统一规范,统一行动,积极组织参与社会公益性活动,主动承担向当地百姓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科学文化知识的任务,帮助困难群众和孤寡老人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密切与群众的联系,加深与群众的感情。三年来,共有342人次志愿者参与了由镇党委政府牵头开展的145场次禁毒宣传活动,并与社区戒毒人员结对帮扶,给予他们关心关怀,帮助他们彻底消除对毒品的依赖,共组织160余人次志愿者无偿献血累计40000余

毫升。

(三)加强对青年创业致富行动的引导。积极发挥牵线搭桥作用,开展青年创业素质拓展活动,实施“1+X”农村青年创业帮扶计划,主动服务青年创业发展,通过举办青年创业座谈会、创业培训,外出参观考察、开展群众性青少年科技创新等活动,培树创业文化,弘扬创业精神,树立创业观念,增强创业能力,着力解决好青年“想创业、敢创业、创成业”问题,大力加强农村青年能人队伍建设,培养了一批青年星火带头人,青年致富能手,引导帮助青年自主创业,两名团员分别被团县委评为“星火带头人”“青年致富能手”。认真贯彻执行关于云南省鼓励创业贷免扶补的指导意见,主动与创业青年对接,帮助他们解决资金困难,三年来为七名青年创业者争取到无息贷款35万元。多方协调,积极争取,因地制宜建立了一个占地面积100亩的农村青年科技示范园,为农村创业青年提供香蕉种植技术指导,将科技知识和创业实践有机结合,积极服务青年创业致富。

(四)积极推进扶贫帮困活动。多方发动社会力量,广泛争取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积极推进扶贫帮困活动,切实帮扶贫困群众,传递党和政府的关心、关怀。三年来,共扶持20余名品学兼优的困难学生,累计发放助学资金3万余元;争取经费8万余元资金为人民群众修建希望水窖8个,解决了1421人的饮水困难问题。

(五)实施青少年绿色环保行动。通过学校组织开展的主题班会、黑板报、环保征文比赛,加大对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好家园的宣传力度,通过“保护母亲河”、“环保志愿者活动”等环保实践,强化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培养青年生态意识,增强青少年热爱自然、保护生态、改善环境的环保理念。三年来,共组织2000余人次青少年参与绿色环保行动。

(六)积极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大力开展法律实践和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提高青少年法制观念和法律素养。重点抓好特殊青少年群体的教育和预防犯罪工作,持续深入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活动”,利用“禁毒日”在中学组织开展“青少年远离毒品”的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着力营造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良好氛围;关注逃学、厌学学生 的跟踪管理,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及时开导,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完善相关工作措施和工作机制,促进其成长成才,顺利进入社会;通过开展法制课,用生动形象的事实警示青少年,用丰富的法治理论熏陶青少年,达到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目的;加强对外来务工青年的服务和管理,动员各团组织尤其是非公企业团组织关心外来务工青年及其子女的生活状况,并适时用团内的活动、文化吸引他们,增加他们的归属感,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回顾、总结三年来的工作,我们深刻地认识到: 围绕中心是根本。镇共青团组织只有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中心重点工作来开展工作,才能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才能促进共青团事业的不断发展。

服务青年是宗旨。只有围绕育人的根本任务来开展共青团的工作,只有以青年团员的素质发展为根本出发点,才能不断提高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当好助手是关键。共青团组织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只有发扬“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光荣传统,在全局工作

中当好助手,寻找发挥作用的最佳位置,才能使团的工作在服务大局中求认同、求作为、求发展。

发挥作用是重点。共青团组织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服务青年的群众组织。只有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坚持以人为本、育人为本,才能始终保持共青团事业旺盛、持久的生命力。

加强建设是保证。团组织要结合青年的具体特点,发挥“党建带团建”的政治优势,一手抓巩固,一手抓建设,切实加强共青团组织建设、队伍建设、作风建设、思想建设,才能使共青团组织更好地团结、教育、引导、服务青年。

不断创新是生命。共青团工作不断取得进步的源泉在于创新,只有不断适应新时期团员青年的要求,完善团的工作机制,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探索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共青团工作才能发挥出更加积极的作用,才能得到广大团员青年的支持。

各位代表,同志们,过去三年我镇共青团事业的蓬勃发展和青少年的成长进步,是镇党委、镇政府和团县委正

确领导的结果,是各级党政组织亲切关怀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各级团组织、广大团员青年共同努力、无私奉献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共青团打洛镇第十二届委员会,向长期关心、支持共青团工作的各级领导以及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向所有在共青团岗位上留下青春足迹的老团干致以崇高的敬意!向辛勤工作在全镇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团员青年、团干部和青少年工作者表示诚挚的问候!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镇团的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团的传统组织动员方式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新形势、新变化不相适应;团的工作还不能满足团员青年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服务青年的能力有待提高;团的基层组织设置与青年的群体分布,流动状况和活动特点不相协调,部分领域和行业团员流失现象较为严重,基层团组织松散瘫软问题较为突出;团干部整体素质亟需进一步提高;团组织整合资源的能力不强。这些不足和差距时刻提醒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立足长远,着眼当前,抓重点、创特色、求实效、谋发展,努力开创我镇共青团工作新局面。

今后三年的工作任务

代表们,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对共青团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青年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作为党的后备军和得力助手,我们要认清形势,抢抓机遇,以只争朝夕的锐气,不负重托,肩负起新征途的历史使命。

今后三年全镇共青团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履行教育青年,带领青年和服务青年的职能,按照“丰富活动载体,完善工作机制,强化工作手段,整合各方资源,打造工作品牌”的工作思路,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带领全镇广大团员青年为实现全镇“十二五”规划,建设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的新打洛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工作,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水平

思想政治教育是共青团工作的生命线,从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环境育人和服务育人四个方面入手,推进学校、家庭、社会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主动性,大力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深入开展国情、省情、州情、县情、镇情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党史、革命史教育和传统教育,引导青年增强爱国意识,团结意识和发展意识。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他们明辨是非、美丑、善恶,让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使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在青少年中慰然成风,成为广大青少年的道德追求和生活方式,让青少年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者,体现时代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新型人际关系和良好社会风尚的倡导者。

二、进一步强化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团组织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能力,做好全团带队工作。

(一)加强组织建设,增强团组织活力。以农村为重点,构建“三级联创”格局,推动基层团组织全面活跃。按照有利于联系团员青年,有利于增强内在活力,有利于整

合工作力量的原则,巩固现有组织体系,大力推动团建创新,实现对青年的多重覆盖,努力做到“哪里有团员,哪里就有团组织;哪里有青年,哪里就有团组织发挥作用。”加强青年、少先队的组织建设,促进各行各业青年的有序联合和有效凝聚,实现组织联系的多样化。

(二)加强队伍建设,永葆团的先进性。各级团干部要身体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记“两个务必”,努力成为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的模范。开展廉政建设教育,引导团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始终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律。深化团的作风建设,不断强化服务青年,服务基层的思想,与青年交朋友,为基层办实事。持续开展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不断强化团员的光荣感和责任感。改进团员管理,按照组织关系可以与参加活动范围适当分离的原则,鼓励流动团员就近就便参加团的活动。重视团员发展,不断壮大团员队伍。完善推优入党工作机制,为党组织源源不断地输送新鲜血液。发扬全团带队优良传统,重视和加强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抓好团队衔接和推优入团工作。

三、进一步强化拓展新领域,服务青年成长成才。坚持从青年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始终把青年团结在团组织周围,巩固党的青年群众基础。

(一)要深化农村青年增收成才行动。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服务农村青年增收成才的根本目标,充分激发广大农村青年改变农村面貌和学习成才的内在动力。

(二)要深化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进一步整合校园教育资源,打造校园文化活动品牌,不断深化主题教育,拓展实践教育,强化意识教育,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不断丰富和发展完善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三)要大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是凝聚青年,发挥青年作用的重要途径。在带领青年参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同时,引导青年积极投身和谐村寨、和谐校园等创建活动。

(四)要引导青年维护社会稳定。一要密切关注青年动态,准确把握青年思想脉搏,要建立深入青年、联系青

年的渠道和网络,及时掌握青年的新变化,了解青年的多样化需求,提高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和针对性。二要多做释疑解惑,化解矛盾,凝聚人心的工作,引导青年正确看待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和热点、焦点事件,树立正确的人生坐标,以健康积极平静和谐的心态把握人生。三要切实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认真贯彻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进一步深化创建优秀青少年维权活动。四要深入实施“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重点群体的管理、帮教工作。

(五)要深化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总结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经验,大力倡导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大力实施青年文明号信用建设示范行动,发挥青年文明号在强化管理中的作用,确保青年文明号的先进性与示范性,使青年文明号成为弘扬时代新风,传播社会文明,塑造行业形象,培养青年人才的时代精品。

各位代表,同志们:回首过去,我们豪情满怀,奉献与

篇8:xx镇人才工作调研报告

浦北县人民医院现有编制床位720张, 设置肾内科、心内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神经外科、胸外科、普外科、泌尿外科、骨科、妇科、产科、儿科、耳鼻喉科、眼科、中医科、中医康复科、中西医结合科、肿瘤科等各种特色专科, 年门诊量47万人次, 住院病人4万人次。

二、医院人力资源现状

(一) 从结构上分析。从人员分布结构来看, 编制27人, 2014年12月31日核定医改编制控制数为1152人。实际在岗人员1119人, 其中管理人员38人, 专业技术人员894人 (其中医疗265人, 护理484人, 药剂48人, 放射38人, 检验35人, 其他卫技人员11人, 其他技术人员13人) , 工勤人员187人;其中编制249人 (含在编离职4人) , 聘用人员768人, 退休返聘25人, 临时用工77人。

从人才结构来看, 高级职称69人, 中级职称169人, 初级职称615人。

从年龄结构来看, 25岁以下178人, 25~35岁537人, 36~4岁207人, 46~60岁177人, 60岁以上20人。其中30岁以下53人, 占人员总数的48%以上。

从学历结构来看, 我院有硕士研究生1人, 研究生30人, 本科294人, 大专448人, 中专223人, 高中及以下学历123人。

(二) 从整体上分析。初级人才偏多, 缺乏中、高级人才。由于浦北县县域经济与周边县市有较大的差距, 与周边县市没有明显的区域优势, 在人才引进, 特别是高素质人才引进上明显低于周边县市。

由于编制少、入编难, 加上与周边县市的发展等差异, 致使该院2016年有2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先后辞职离院, 部分本科毕业生在考取执业证后辞职离院向上级医院发展, 不利于引进紧缺型人才的后续稳定工作。

编制少以及不能解决聘用人员的编制关系造成聘用人员、在编人员在职称晋升、评聘工作上出现思想波动, 容易造成人才外流。而长期离职的在编人员不能及时处置又影响了引进人才所需的编制需求, 且由于财政投入严重不足, 学科发展只能依靠医院业务发展促进。

(三) 人才流动情况 (2010-2015) 。浦北县人民医院2010年-2015年人员流动情况:

招聘人员职称结构:高级2, 中级13, 初级431, 无职称195, 合计641

流失人员职称结构:高级8, 中级20, 初级104, 无职称202, 合计334

三、医院为吸引并留住人才采取的措施

我院为人才工作提供了多项激励措施, 如制定的管理方案中明确规定:医务人员撰写的论文, 凭发票由院部报销版面费;区内外的医疗、护理学术交流活动, 经院部批准按相应标准负责学术活动费用;开展科研项目由院部给予100000~1000000元的奖励等。

为了有效防止人才流失, 我院从2011年开始实施医院发展贡献津贴制度。对医师 (技师) 晋升为中级及以上职称者, 护理 (药剂师) 晋升为副高以上职称者, 每年贡献津贴基数5000~10000元, 每年累计增加1000~1500元, 并按照不同职称进行累加。每年增加的奖励当年先发放一半, 退休后, 一次性发放发展贡献奖。

引培结合, 搭建人才施展才华的平台。一是坚持送出去的人才培养措施, 二是创建学术氛围, 积极开展科研项目, 三是院领导带队积极参加广西医科大学、右江民族医学院、桂林医学院的人才招聘会, 四是着眼本县、邻县、邻市或周边卫生系统, 在有培养前途的青年人才中去“淘金”、招聘人才, 五是坚持请进来的人才培养政策, 六是与上级医院建立技术协作关系。

充分发挥老专家群体的作用。及时购买五险并为他们的子女上学、就业提供便利。及时协助办理他们的子女上学, 并在他们子女就业中予以优先考虑。从而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四、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办法探究

(一) 政府协助。与全国平均水平对比, 我院卫生技术人员中高级人才相对不足, 在采取“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措施外, 希望政府部门提供人才引进的便利, 提供人才引进的政策支持, 如根据浦北实际对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择优入编, 从而稳定人心。通过政府给予政策支持、荣誉授予等措施, 以及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设置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倾斜等具体办法, 吸引和鼓励优秀人才到县级公立医院长期执业。经批准可设立特设岗位、特设基金引进急需高层次人才。

(二) 提高待遇。在医院附近建设人才专家楼, 解决引进人才、招聘人才的住房需求过渡问题。编制人员不足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医院的人才建设和学科建设, 编制太少, 无法容纳高素质的卫生技术人才, 特别是年轻无编制技术人员极易流向上级医疗机构。建议充分利用空编名额, 解决紧缺型人才的入编问题, 以便在引进人才上发挥作用。

(三) 建设人才小高地。通过争取区、市人才小高地建设项目资金实施人才小高地建设, 实行用人自主权 (自主配置人才资源、自主聘任专业技术职务、采取柔性等多种方式引进、聘请人才) , 实现人才工作新突破。利用人才小高地的规范化建设, 创新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 聚集与培养一批高层次医药专业人才。

五、结语

上一篇:中学期中考试家长会下一篇:经典人生的伤感语句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