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裁定书

2024-04-24

法院裁定书(共8篇)

篇1:法院裁定书

上级法院移交下级法院审理用民事裁定书

上级法院移交下级法院审理用民事裁定书

××××人民法院民事裁定书

(××××)……民初……号

原告:×××,……。

……

被告:×××,……。

……

(以上写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加人的姓名或者名称等基本信息)

原告×××与被告×××……(写明案由)一案,本院于××××年××月××日立案。

本院经审查认为,……(写明移交管辖的事实和理由)。且已经报请××××人民法院(写明上一级人民法院名称)批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四十二条规定,裁定如下:

本案由××××人民法院(写明下一级人民法院名称)审理。

本裁定一经作出即生效。

审 判 长 ×××

审 判 员 ×××

审 判 员 ×××

××××年××月××日

(院印)

本件与原本核对无异

书 记 员 ×××

【说明】

1.本样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四十二条制定,供人民法院报请上一级人民法院同意后,将其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裁定交下级人民法院审理用。

2.案号类型代字为“民初”。

3.下列第一审民事案件,人民法院报请其上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在开庭前交下级人民法院审理:

(1)破产程序中有关债务人的诉讼案件;

(2)当事人人数众多且不方便诉讼的案件;

(3)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的其他类型案件。

4.本裁定一经作出即生效。

篇2:法院裁定书

____________人民法院

裁定书(受理申诉后不予确认用)

篇3:法院裁定书

在没有签署拆迁协议、没有补偿、也没有见到拆迁许可证的情况下,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一家民营小厂遭遇强拆。在法院叫停的情况下, 厂房还是被暴力拆毁。随后, 这家民营小厂的场地被当地政府交给了一家招商引资来的企业。

被强拆的民营小厂, 原本是城阳区流亭街道庙头村的一家村办企业, 位于凤岗路3号。1999年1月, 退伍军人郭延丛和庙头村委会签署《房屋买卖及场地租赁合同》, 成立青岛城阳延丛服装加工厂 (以下简称延丛服装厂) , 并办理了《房屋所有权证》和《集体土地使用证》。

至今, 小厂被强拆两年多了, 虽然土地和房屋依然登记在延丛服装厂名下, 但郭延丛没有得到任何补偿, 也没有哪个部门给个说法。

法院裁定不得强拆

延丛服装厂的厄运始于城阳区招商引资的“中外运航空物流项目”, 延丛服装厂被圈进这个项目中, 纳入拆迁范围。2010年初, 该项目动工建设。

2010年3月11日, 延丛服装厂遭遇了第一次强拆。郭延丛回忆:“那天下午4点多钟, 城阳区流亭街道的一位领导领着三十多名城管和街道办人员, 砸开大门闯进来。我妻子和两个弟弟赶紧起来询问怎么回事, 他们说要拆这厂子。在争执中, 我妻子和两个弟弟被打伤。”接到通知匆忙赶过来的郭延丛赶紧拨打了报警电话, 这伙人撂下狠话大摇大摆地走了。

同年3月20日, 城阳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以延丛服装厂是违章建筑为由, 下达房屋拆除通知书, 限其两天内拆除。厂房已经使用了十几年, 并且有房产证和土地证, 咋成了“违章建筑”?郭延丛当即向城管执法局提出异议, 并向城阳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要求撤销城管执法局的行政处罚决定。

同年4月16日, 城阳区法院下达裁定, 叫停了城管执法局的强拆行为。法院认为, 延丛服装厂的诉讼请求符合法律规定, 应予支持, 诉讼期间停止城管局行政处罚决定的执行。然而厄运并未就此结束。

110两次出警未能阻止

“8月23日下午3时许, 庙头社区主任兼支部书记郭立展带领二十多人来拆除门窗, 值班工人报警后, 赶来的110民警制止了他们。当晚9时, 郭立展再次返回, 将厂房所有门窗玻璃砸碎。110再次赶来后, 他们闻讯而逃。”说起当晚的情况, 郭延丛仍一脸愤怒。

他说, “次日凌晨, 郭立展再次带领三十来人和两台挖掘机, 进来后首先把我们控制住, 夺去手机, 然后开始打砸强拆。接到报警赶来的民警也没能制止住他们, 眼睁睁地看着他们将所有房屋全部推倒, 厂房内的物品被毁坏一空。”

由于有了前两次的遭遇, 郭延丛提前买了一个录音笔, 将当晚的整个过程偷偷地录了下来。在录音中, 记者听到一个人正在大声地呵斥:“告诉你们, 不要报警, 报警也没用!”接下来, 就是他指挥大家在干活。录音中, 打砸呵斥声、哭声、警笛声和房屋倒塌的声音掺杂在一起。

庙头社区的几位村民在听了录音后, 非常肯定地告诉记者, 这个不让报警的指挥者的声音和社区主任郭立展一模一样。

强拆之后又遭强卖

记者在现场看到, 延丛服装厂除了一些残垣断壁外, 中外运物流的仓储车间占去了大部分地方。而在城阳区房地产管理处, 记者了解到, 这块厂房还登记在延丛服装厂名下, 房屋状态显示正常, 土地使用证也在延丛服装厂的名下。

“这就是说, 在法律上土地和厂房都属于我, 而实际上, 厂房被强拆, 政府又将土地给了中外运物流公司, 这是典型的‘一女二嫁’呀!”郭延从说, 两年来, 他不断地在各个部门之间奔波, 希望能讨一个说法, 但是至今仍没有结果。

城阳区城管执法局的人员告诉记者, 这个事情法院当时已有裁定, 他们也执行了法院的裁定, 没有进行继续强拆, 后面的强拆和他们无关。

2012年8月24日, 记者赶赴城阳区流亭街道办事处采访, 工作人员以领导不在为由搪塞。流亭街道综治办主任徐正帅承诺会让了解情况的人员和记者联系。一周后, 记者在约定时间再次联系徐正帅, 他称已经安排人和记者联系了, 让记者等着。但截至发稿, 记者也未接到当地官方的任何回应。

篇4:法院裁定为何成为一纸空文?

2002年雄心勃勃地在松桃展开考察时,湖南商人田应东并没有预料到今天。

变卖了全部家产投入贵州松桃县准备大干一场的田应东不会想到,千辛万苦走上正轨后,经历了股份转让和承包权转移等风波,在新承包人刘益平的经营下,自己的公司会渐渐走向破产的边缘;他更不会想到,在他最终走上诉讼之路,希望找到一线生机来挽救企业的时候,本已到手的那份像一纸给死刑犯人的赦书一样令其喜出望外的法院裁定书,却因为一句“暂缓执行”就再也没有了下文。

数载心血面临危机

经过近一年的考察权衡,2003年7月,田应东和朋友李仕云一起在贵州省铜仁地区松桃苗族自治县世昌乡投资成立了松桃群兴锰业有限责任公司,田应东本人出任公司代表人。

群兴锰业有限责任公司的成立,得到了世昌乡政府的大力支持。双方签订了引资合同书,世昌乡人民政府在土地征用、税收政策、电力、水力及原材料供应、事业性规费收取等各方面都提供了不同程度的便利。这一切使田应东更加信心十足。“我变卖了全部家产,向银行贷了款,还向亲友借了钱,我几乎把全部的财力物力都投入进来了。”

全情投入令田应东看到了回报的曙光。2004年1月28日工厂竣工,并于同年3月25日正式投产。一年半以后,第一条生产线完全启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益。为提高生产效益,公司决定将管理体制更改为股东承包体制。2005年10月1日起,田应东完全承包起了这个公司。而就在这段期间,513.75吨的建厂以来最高月产量纪录也出现了。田应东认为工厂的未来一片光明。

但就在这个时候,不和谐的声音出现了。2004年初,一个名叫刘益平的福建人接受了原股东李仕云的股权转让。他虽然没有对田应东承包公司提出异议,但在看到生产效益越来越好之后,他却开始闹着要由自己来承包了。

“当时我的承包期还没有满,但是他以各种理由干扰我承包,非要自己承包不可。”田应东回忆当时的情况十分无奈。为了不影响两人间的合作,田应东答应将承包权让给刘益平。

2006年7月3日,公司和刘益平签订了企业承包经营合同。但是令田应东始料不及的是,就在刘益平承包之后不久,公司开始走向下坡路,月产量急剧下滑,公司开始长期处于半停产状态,累计亏损达到了330余万元。更令田应东无法接受的是,刘益平没有和他这个公司代表人商量,就申请了公司名称变更,公司改名为松桃三和锰业集团群兴有限责任公司。

在无法扭转亏损,第二条生产线的承包费用无处着落,并长期拖欠工厂管理人员工资的窘境下,刘益平发出了“股权转让通告”。田应东不希望自己的一片心血最终破灭,和刘益平进行了多次协商,但都无法取得共识。世昌乡政府为拯救企业、保障税收、稳定就业,也出面斡旋,希望刘、田之间能妥善解决工厂亏损的局面,但也是收效甚微。

救命符一样的民事裁定

眼看着自己的厂子一天天地烂下去,田应东再也坐不住了。他希望能够用法律的武器挽救自己的企业。2007年4月23日,田应东向松桃苗族自治县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法院依法判决终止公司和刘益平签订的企业承包经营合同,并于4月25日递交了《先予执行申请书》,请求将松桃群兴锰业有限责任公司先予执行给自己经营管理。

田应东对最后胜诉很有把握。原因在于,在当初和刘益平签订的企业承包经营合同第十七条明确规定:“当乙方亏损达到乙方在甲方企业内自有原始股本80%时,甲方有权终止合同。”

“刘益平的原始股本金是350万元,而他造成的亏损超过了330万元,早就已经超过80%了,我要求终止合同,完全合法合理。”

2007年5月21日,松桃苗族自治县人民法院作出民事裁定书,裁定将松桃三和锰业集团群兴有限责任公司(原贵州省松桃群兴锰业有限责任公司)先予执行给原告贵州省松桃群兴锰业有限公司的代表人田应东管理。

在这份民事裁定书中还注明:“本裁定送达后立即执行。如不服本裁定,可以向法院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不停止裁定的执行。”

拿到这份裁定书,田应东一直揪着的心终于放宽了一些。无论如何,公司重新回到自己的手中,尽管目前公司处境十分不利,但是起码自己可以尽情施展拳脚,争取力挽狂澜了。

然而,此后发生的一切,田应东感到完全无法理解。

全年奔走至今无果

裁定书送达后,松桃县法院民二庭通知田应东在5月26日上午8点半做好准备,法院执行局将会同乡政府、派出所等各部门一起到公司来完成裁定执行。但是,一直到中午田应东都没有等到来人。不明所以的田应东打电话给民二庭庭长熊启林和执行局局长杨光建,得到的答复却是:“上面通知说要暂缓执行。”

后来,田应东得知,暂缓执行的原因是“地区中院的领导打电话下来了。”他一下子联想到了刘益平拿到法院裁定书后,在厂内外公开撂下的一句话:“法院算什么?裁定书顶屁用?我只要到上面走一趟,裁定书就是一张白纸。”

田应东不相信人民法院的裁定书会等于一张白纸。他给铜仁地区地委政法委写了一份反映材料,时任地委政法委书记熊德威在他上交的材料上亲笔写道:“转送松桃县委政法委依法督促办理。”但还是没有任何音讯传来。

田应东又向铜仁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反映情况,铜仁中院认为这是松桃县法院的裁定,应该找县法院执行;而县法院又坚持说是由于中院领导通知要暂缓执行。时至今日,田应东也不知道县法院所说的这个“中院领导”究竟是谁。

互相推脱的结果就是没有结果。田应东只好又向铜仁地区地委政法委和督察室反映情况。9月,在经过调查后,督查组对此事件作出专题督查报告,其中特别注明:“督查组认为,松桃县人民法院关于该案的裁定应予执行。”

督查报告中还出现了这样一段文字:“松桃县法院于5月25日下午召开执行会作了安排部署,定于5月26日予以执行,同时通知了田应东做好执行的接收准备工作,但会后不到两小时,院长李成海便通知暂缓执行,至于为什么暂缓执行,没有说明。”

铜仁地委行署专员廖国勋在这份报告上作了“同意地委督查室建议”的批示。但田应东仍然没有得到执行裁定的通知。在向贵州省高院、省人大反映情况后,田应东都得到了“将向有关方面了解相关情况,回去等候结果”的答复。

在司法救济的程序上迟迟无法取得进展的时候,田应东没有放弃自救的努力。2007年6月12日,在公证处、乡政府等各方在场的情况下,田应东和刘益平协商解除合同,并办理移交手续。“当时我们之间没有半点争执,后来他也同意了。”但一转脸,情况就变了,刘益平向松桃县公安局报案,公安机关以扰乱企业单位秩序为由作出将田应东及其他三人行政拘留6天的决定。而此后刘益平态度大改,再也不谈终止合同一事。

拘留结束后,田应东随即向铜仁地区公安局申请行政复议。地区公安局经调查,认为县公安局认定田应东违法行为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且办案过程中存在违法办案的程序瑕疵,决定撤销对田应东行政拘留6天的处罚决定。尽管最终得到了清白,但是田应东却气愤难平:“他这样回头就可以编造谎言报案,公安机关还真的就拘留了我,这是令我最难接受的。”

直到今天,田应东仍然在等,在等整整一年前那份民事裁定得到执行的日子。“我现在找不到刘益平了,很长时候没有见过面,他的电话好像也换了,又常年不在公司。公司从去年10月停产到了今年3月,虽然4月恢复了,但就是这样停停打打。到今年7月,他的承包期就满两年了,但是直到现在他也没有给我配给公司的监督员一分钱工资。不知道这样的情况还要延续多久。”

西南政法大学范伟红教授告诉记者,法院的民事裁定作出后,应该是立即生效的。但是在实际的裁定执行过程中,往往会受制于一些额外的因素,导致执行受阻。“如果法院没有作出具体的暂缓执行通知书,那么原来的裁定仍然是有效的,我觉得原告可以一方面请求行政机关协调办理,一方面可以向法院申请协助执行,法院是有这个义务的。如果基层法院不协助,可以向中级人民法院的执行庭或执行局反映,再不行向省高院反映,要走正式的程序。如果法院作出了暂缓执行通知书,那么原裁定的效力暂时中止,但是法院也应该在通知书中说明暂缓执行的原因。我觉得目前这个情况,在程序上是存在一些问题的,原告可以向法律方面的专业人士咨询。”

篇5:人民法院行政裁定书及范例

一、概念及作用

行政裁定书属于诉讼法律文书的一种,它是指人民法院依照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的程序,在审理行政案件过程中,为解决有关诉讼的程序问题而依法作出的书面处理决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71条规定,裁定适用于下列范围:起诉不予受理;

驳回起诉;

诉期期间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或者驳回停止执行的申请;

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

准许或者不准许撤诉;

中止或者终结诉讼;

补正判决书中的笔误;

中止或者终结执行;

其他需要裁定的事项。

二、格式、内容及写作方法

(一)驳回起诉的行政裁定书1.首部

依次写明文书标题、编号、诉讼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加人的基本情况,以及案件由来和审理经过。

案件由来和审理经过,一般可表述为:“原告×××不服××××(行政机关名称)××××年×月×日×××字第××号处罚决定(复议决定或其他具体行政行为),向本院提起诉讼。本院于××××年×月×日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或不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

2.正文

在简述原告起诉事由之后,写明人民法院驳回起诉的理由,引用驳回起诉的法律条款,裁定结果可表述为:“驳回原告×××的起诉。”

3.尾部

写明诉讼费用的负担,告知上诉事项,合议庭成员署名,裁定日期,书记员署名,加盖印章等。(二)不予受理起诉行政裁定书

1.首部

依次写明文书的标题、字号和起诉人的姓名或名称等基本情况。有委托代理人的写明委托代理人的姓名、所在单位等基本情况。由于此种裁定是在没有立案受理的情况下作出的,因而其文书应另编字号,不要使用立案编号的同一序列。同时,由于起诉未被受理,起诉人不具备受案的原告资格,因此,不能在裁定书中写上“原告”字样,当然也不必列写被告,更无须通知“被告”应诉。

2.正文

(1)起诉人起诉的事由。可表述为:“××××年×月×日,本院收到×××起诉状,„„(概括写明起诉的事由)”

(2)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的理由。可表述为:“经审查,本院认为,„„(写明不予受理的理由)依照„„(写明引用的法律条款)的规定,裁定如下”。

(3)裁定结果。表述为:“对×××的起诉,本院不予受理。”

3.尾部

告知上诉事项,可表述为:“如不服本裁定,可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上诉于××××人民法院。“再由合议庭成员署名,写明裁定日期,书记员署名等。

不予受理起诉的行政裁定书只需送达起诉人。

(三)停止执行具体行政行为或者驳回停止执行的申请行政

裁定书

1.首部

依次写明文书标题、编号和诉讼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等的基本情况。

2.正文

(1)案件由来和申请事项。可表述为:“原告×××不服××××(行政机关名称)××××年×月×日×××字第××号处罚决定(复议决定或其他具体行政行为),向本院提起诉讼,本院已于××××年×月×日依法受理。现原告以„„(写明申请停止执行具体行政行为的理由)为由,向本院申请停止执行„„(写明申请停止执行具体行政行为的名称)”

(2)人民法院认为应当停止执行或者驳回停止执行申请的理由,引用相应的法律条款。

(3)裁定结果。可分两种情况表述:

①停止执行的,写成:“在本案诉讼期间,停止„„(写明停止执行具体行政行为的名称)”

②驳回申请的,写成: “驳回原告×××停止执行(具体行政行为的名称)的申请。”

3.尾部

告知提请复议权,表述为:“如不服本裁定,可以向本院申请复议一次,复议基本不停止本裁定的执行。”

最后是合议庭成员署名,写明裁定日期,书记员署名等,且加盖印章。

(四)准许或者不准许撤诉行政裁定书

1.首部

依次写明文书标题、编号、诉讼当事人等基本情况。

2.正文

(1)案件由来、撤诉请求和撤诉理由。表述为:“原告×××不服××××(行政机关名称)××××年×月×日×××字第××号处罚决定(复议决定或其他具体行政行为),向本院提起诉讼,本院已依法受理。在审理过程中,原告××ׄ„(简要写明原告提出的撤诉请求和撤诉理由)”

(2)人民法院认为应准许撤诉或不准许撤诉的理由,引用据以作出裁定的法律条款。

(3)裁定结果。根据不同的理由分为两种:

①准许撤诉的,写成:“准许原告×××撤回起诉。”②不准许撤诉的,写成:“不准许原告×××撤诉,本案继续审理。”

3.尾部

准许原告撤诉的,写明诉讼费用由谁承担,或者双方分担;不准许撤诉的,此项不写。

最后为合议庭成员署名,写明裁定日期,书记员署名,加盖印章。

(五)发回重审行政裁定书

1.首部

(1)文书标题、编号、诉讼当事人、上诉人、被上诉人、第三人等基本情况。

(2)案件由来和审判经过。可表述为:“上诉人×××因„„(写明案由)一案,不服××××人民法院(××××)×行政初字第××号行政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于××××年×月×日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或不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未开庭的,写成“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审理了本案)。”

2.正文

(1)发回重审理由。写明原审判决属于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还是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断的几种情形中哪一种或哪几种。

(2)发回重审的法条引用。

(3)裁定结果。可表述为:“

一、撤销××××人民法院(××××)×行初字第××号行政判决;

二、发回××××人民法院重审。”

3.尾部

由合议庭成员署名,写明裁定日期,书记员署名等,且加盖印章。

(六)维持或撤销第一审裁定行政裁定书

1.首部

(1)文书标题、编号和诉讼当事人基本情况。其中,不服不予受理起诉裁定的上诉案件,只列写上诉人(即原起诉人),不写被上诉人;不服驳回起诉裁定的上诉案件,则要分项列写上诉人和被上诉人。

(2)案件由来和审理经过。可表述为:“上诉人×××不服××××人民法院(××××)×行×字第××号行政裁定,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审理了本案。”

2.正文

(1)裁定理由。通过对上诉人提起的行政诉讼是否符合法定条件,上诉理由是否成立,原裁定是否正确等进行分析,阐明二审法院的明确观点,为裁定结果的提出打下基础。

(2)根据裁定理由引用相关法条。

(3)裁定结果。

①维持原裁定的,写成:“驳回上诉,维持原裁定。”

②撤销原裁定,应予立案受理或者发回重审的,写成: “

一、撤销××××人民法院(××××)×行×字第××号行政裁定;

二、指令××××人民法院立案受理(或发回××××人民法院重新审理)。”

3.尾部

写明“本裁定为终审裁定”。由合议庭成员署名,再写裁定日期、书记员署名等,且加盖印章。

三、注意事项

写作行政裁定书时,应在法律明确规定的行政裁定适用的范围内,根据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表述方法,确保内容准确,形式规范,行文流畅。

不同的行政裁定书,由于其所处的行政诉讼的阶段不同,在裁定书的尾部所告知的权利亦明显不同。如,对不予受理起诉行政裁定书、驳回起诉的行政裁定书不服的,当事人有依法上诉的权利;而对停止执

行具体行政行为或者驳回停止执行的申请行政裁定书不服的,当事人只有向本院申请复议的权利;对第二审发回重审行政裁定书不服,既无规定上诉权,也无规定复议请求权;而第二审维持或撤销一审裁定行政裁定书则须写明“本裁定为终审裁定”。

行政裁定书中的有些种类与民事裁定书中的部分类型相似,如裁定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中止或者终结诉讼;补正判决书中的笔误;中止或者终结执行等。类似的行政裁定书的写法和注意事项可以参照民事裁定书的相关内容。

【 范 文 】

××省××市人民法院

行政裁定书

(1998)×行初字第2号

原告:胡××,男,50岁,住××市××乡××村×组。

委托代理人:秦××,男,34岁,住××市××街××号。

被告:××市公安局××派出所。

法定代表人:陆××,该所所长。

委托代理人:周×,该所副所长。

原告胡××不服被告××市公安局××派出所作出的《关于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于××××年×月×日向本院提起行政诉讼,在诉讼过程中,被告认为所作出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超越了职权范围,并撤销了原具体行政行为,原告于××××年×月×日向本院申请撤诉。

经审查,本院认为:被告撤销原具体行政行为,原告胡××同意并自愿申请撤诉,符合法律规定,依法应予准许,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51条的规定,裁定如下:

准予原告胡××撤回起诉。

案件受理费200元由原告胡××承担。

审判长:×××

代理审判员:×××

代理审判员:×××

1997年1月17日(院印)

本件与原本核对无异

书记员:×××

××市××区人民法院

行政裁定书

(1997)×行初字第7号

原告晋××,男,55岁,汉族,×××厂工人,住本市××区××巷×号××室。

委托代理人×××,女,××××公司职员,住址同上。

被告××市×××局(以下简称×××局),地址在本市××巷××号。

法定代表人李××,×××局局长。

委托代理人王××,×××局法制科助理。

委托代理人高××,×××工商局××工商所所长。

原告晋××诉被告×××局请求权赔偿一案,于1997年×月×日向本院提起诉讼,本院已依法受理。在审理过程中,原告晋××于1997年×月×日来院以诉讼主体不符,需更换主体,另行起诉为由请求撤诉。

经审查,本院认为,原告晋××的撤诉请求无规避法律之行为,符合法律规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51条之规定,裁定如下:

准许原告晋××撤回起诉。

本案受理费××元由原告晋××负担。

审判长:×××

审判员:×××

审判员:×××

1997年×月×日(院印)

本件与原本核对无异

书记员:×××

××市××区人民法院

行政裁定书

(1997)×行初字第10号

原告舒××,男,××岁,汉族,个体工商户,住本市××××号。委托代理人:舒××,男,××岁,××市×××局××区分局干部,住本市××区××村××幢×室。

被告××市××××局××区分局(以下简称××分局),住所地在本市××巷×号。

法定代表人:李××,××分局局长。

委托代理人:王××,男,××岁,××分局法制科助理,住该分局宿舍。

委托代理人:张××,男,××岁,×××分局××街××管理所所长,住该分局宿舍。

原告舒××不服被告××分局对其作出的××××、××××的处罚并请求赔偿一案,于1997年10月30日向本院提起诉讼,本院已依法受理。在审理过程中,原告舒××于1997年×月×日来院,以已与被告××分局自行协商解决行政纠纷为由申请撤回起诉。

经审查,本院认为,原告舒××的撤诉请求,无规避法律行为,符合法律规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51条的规定,裁定如下:

准许原告舒××撤回起诉。

本案受理费50元,其他诉讼费用100元,共计150元,由舒××负担。

审判长:×××

审判员:×××

审判员:×××

1997年×月×日(院印)

本件与原本核对无异

篇6: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裁定书

原告:江苏省高淳县民政局,住xxx。

法定代表人:张朝霞,该局局长。

被告:王昌胜,54岁,驾驶员,住xxx。

被告:吕芳,29岁,江苏省建设银行票据中心职员,住xxx。

被告:天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分公司,住xxx。

负责人:袁雪楼,该分公司总经理。

原告江苏省高淳县民政局(以下简称高淳县民政局)因与被告王昌胜、吕芳、天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分公司(以下简称天安保险江苏分公司)发生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向江苏省高淳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原告高淳县民政局诉称:2005年4月 2日19时30分许,被告王昌胜、吕芳因交通肇事,致一名60至70岁无名男子当场死亡。2005年4月20日,高淳县公安局交巡警大队作出第2005023号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王昌胜、吕芳对此次交通事故负同等责任,被害无名男子不负事故责任。事故发生后,高淳县公安局交巡警大队于2005年4月4日在《南京日报》上刊登认尸启事,因无人认领,遂于同年4月21日将该无名男子尸体火化,骨灰暂由高淳县殡仪馆保管。王昌胜、吕芳驾驶的机动车辆均在被告天安保险江苏分公司投保了第三者责任险,责任限额分别为5万元和20万元。原告作为负责救助社会流浪乞讨人员的专门机构,承担了对社会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工作,工作职责中也应包括支持社会流浪乞讨人员主张权利的内容。本案中,被害无名男子的生命健康权理应得到法律保护,该男子遭遇交通事故身亡,原告承担了有关处理事宜,故有权就其死亡向三被告 主张赔偿。高淳县人民检察院作为法律监督机构,也支持原告依法提起损害赔偿诉讼,并为此作出了宁高检民行建[2006]12号检察建议书。请求判令天安保险江苏分公司在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限额内赔偿原告166 331元。

被告王昌胜、吕芳、天安保险江苏分公司一致辩称:民政局依职责对社会上的流浪乞讨人员进行救助,二者之间形成的关系属于行政法律关系,而不是民事法律关系。原告高淳县民政局代本案受害人主张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没有法律依据,不具备民事主体资格,在本案中不具有诉权。本案受害人尸体的火化、保管都是有偿的,丧葬费用被告方已经实际支付,高淳县民政局没有提供证据证明其对本案受害人实施过救助,其诉讼主张缺乏事实依据。请求驳回高淳县民政局的起诉。

高淳县人民法院一审查明:

2005年4月2日19时30分许,被告王昌胜驾驶车牌号为苏AQ0128的三轮运输车,沿双望线从北向南行驶至4KM路段时,将一名60至70岁无名男子撞倒在东侧机动车道内,恰遇被告吕芳驾驶车牌号为苏AAV822的小轿车由南向北驶经该路段,从该男子身体上碾压而过,致该男子当场死亡。2005年4月20日,高淳县公安局交巡警大队作出第2005023号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王昌胜、吕芳对此次交通事故负同等责任,被害无名男子不负事故责任。事故发生后,高淳县公安局交巡警大队于 2005年4月4日在《南京日报》上刊登认尸启事,因无人认领,遂于同年4月21日将该无名男子尸体火化,骨灰暂由高淳县殡仪馆保管。王昌胜的苏AQ0128号三轮车及吕芳的苏AAV822号小轿车均在被告天安保险江苏分公司投保了第三者责任险,责任限额分别为5万元和20万元。

另查明:原告高淳县民政局的工作职责包括对社会流浪乞讨人员实施救助。

本案的争议焦点是:原告高淳县民政局是否本案适格诉讼主体,能否就本案被害无名男子的死亡向被告王昌胜、吕芳、天安保险江苏分公司主张赔偿。

高淳县人民法院认为:

原告高淳县民政局作为政府负责救助社会流浪乞讨人员的专门机构,与本案被害无名男子之间仅存在行政法律关系,不存在民事法律关系,故不是本案适格的民事诉讼原告,无权就该无名男子的死亡向被告王昌胜、吕芳、天安保险江苏分公司主张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

据此,高淳县人民法院于2006年12月4日裁定如下:

驳回原告高淳县民政局的起诉。

高淳县民政局不服一审裁定,向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其主要理由是: 1.民政局负责对生活无着的社会流浪乞讨人员进行救助,这种救助职责不仅体现为对上述人员的生活提供保障,还应包括当上述人员受到人身侵害后,实施代为提起诉讼的司法救助;2.上诉人虽然属于行政机关,但在本案中实际承担了被害无名男子尸体火化等丧葬善后事宜,故与该无名男子之间不仅存在行政法律关系,也存在一定的民事法律关系;3.上诉人提出的赔偿死亡赔偿金和丧葬费的诉讼请求,符合最高人民法院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本案中,被害无名男子确无亲属代其主张民事权利,如果否定上诉人的民事诉讼主体资格,将会在客观上导致侵权人逃避应当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有悖于法律基本原则。请求二审法院撤销原审裁定。

被上诉人王昌胜经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传唤,未到庭参加诉讼,亦未作答辩。被上诉人吕芳、天安保险江苏分公司一致辩称:民政局依职责对社会上的流浪乞讨人员进行救助,二者之间形成的关系属于行政法律关系,而不是民事法律关系。上诉人高淳县民政局代本案受害人主张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没有法律依据,不具备民事主体资格,在本案中不具有诉权。本案受害人尸体的火化、保管都是有偿的,丧葬费用被上诉人已经实际支付,高淳县民政局没有提供证据证明其对本案受害人实施过救助,其诉讼主张缺乏事实依据。原审裁定正确,请求驳回高淳县民政局的上诉,维持原审裁定。

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经二审,确认了一审查明的事实。

本案二审应当解决的争议焦点,仍然是上诉人高淳县民政局是否本案适格诉讼主体,能否就本案被害无名男子的死亡向被上诉人王昌胜、吕芳、天安保险江苏分公司主张赔偿的问题。

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认为:

上诉人高淳县民政局不是本案适格诉讼主体,无权就本案被害无名男子的死亡向被上诉人王昌胜、吕芳、天安保险江苏分公司主张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

第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这里规定的“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即指民事权利义务关系。高淳县民政局是否与本案存在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必须根据法律规定加以确定。首先,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受害人死亡的,赔偿义务人应当赔偿丧葬费、死亡赔偿金等。该司法解释同时规定,赔偿权利人“是指因侵权行为或者其他致害原因直接遭受人身损害的受害人、依法由受害人承担扶养义务的被扶养人以及死亡受害人的近亲属”。据此,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受害人死亡的,赔偿权利人是依法由死亡受害人承担扶养义务的被扶养人以及死亡受害人的近亲属。高淳县民政局显然不属于该司法解释规定的“赔偿权利人”,不具备就本案被害无名男子的死亡要求被上诉人王昌胜、吕芳、天安保险江苏分公司向其承担人身损害赔偿责任的主体资格。其次,高淳县民政局在一、二审期间均未能提供其支付了本案被害无名男子丧葬善后费用的证据,不能认定高淳县民政局与被上诉人王昌胜、吕芳、天安保险江苏分公司之间存在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因此,高淳县民政局与本

案不存在直接利害关系,其起诉不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第(一)项的规定。

第二,根据《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第二条、第四条第一款、第六条第二款、第七条的规定,县级以上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需要设立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救助站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是一项临时性社会救助措施。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负责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工作,并对救助站进行指导、监督。救助站对属于救助对象的求助人员,应当及时提供救助,不得拒绝。救助站应当根据受助人员的需要提供下列救助:(一)提供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食物;(二)提供符合基本条件的住处;(三)对在站内突发急病的,及时送医院救治;(四)帮助与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联系;(五)对没有交通费返回其住所地或者所在单位的,提供乘车凭证。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民政部门及救助站对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实施的救助,是一种临时性的救助措施,救助的内容是暂时帮助流浪乞讨人员解决基本生活需要,其工作职责并不包括代表或代替上述人员提起民事诉讼。上诉人高淳县民政局认为其依法负有的救助职责中包括代替社会流浪乞讨人员提起民事诉讼的上诉理由,没有法律依据。民事诉讼形成于平等民事主体之间,高淳县民政局作为行政机关,在没有法律授权的情况下介入民事诉讼,有悖于我国法律基本原则。

第三,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本案的赔偿权利人应当是依法由被害无名男子承担扶养义务的被扶养人以及该无名男子的近亲属。本案中,虽然经公安部门在报纸上刊发启示后直至本案一、二审期间,被害无名男子的赔偿权利人尚未出现,但尚不能排除赔偿权利人客观存在的可能。赔偿权利人在知悉本案有关情况后,依法仍然可以要求赔偿义务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被上诉人王昌胜、吕芳、天安保险江苏分公司依法应当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并未彻底免除。

综上,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认定上诉人高淳县民政局不是本案适格的诉讼主体,其上诉请求缺乏法律依据,不予支持。原审法院裁定驳回高淳县民政局的起诉并无不当,应予维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第(一)项、第一百五十四条之规定,于2007年3月27日裁定如下:

驳回上诉,维持原裁定。

一、二审案件受理费各50元,合计 100元,由上诉人高淳县民政局负担。

篇7:法院裁定书

(指令继续审理)

发表时间:2008-6-2 11:36:00阅读次数:407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

行政裁定书

(2008)浙行终字第22号

上诉人(原审原告)石洪均等25人,名单附后。

诉讼代表人陈兴江,男,1964年7月26 EI出生,汉族,农民,住新昌县城关镇候村。诉讼代表人俞正贤,男,1957年4月21日出生,汉族,农民,住新昌县城关镇候村。诉讼代表人石洪均,男,1963年12月1日出生,汉族,农民,住新昌县城关镇候村。委托代理人袁裕来、徐利平,浙江之星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绍兴市人民政府。住所地:绍兴市胜利西路163号。法定代表人张金如,市长。

委托代理人肖冬红,绍兴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工作人员。

委托代理人陈国仁,浙江新希望律师事务所律师。

石洪均等25人诉绍兴市人民政府土地行政复议一案,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07年12月18日作出(2007)绍中行初字第7号行政裁定。石洪均等25人不服,向本院提出上诉。本院于2008年2月20日案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对本案进行了审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2005年11月30日,新昌县土地储备开发中心因浙江江南名茶市场项目建设需要,经浙江省人民政府于2005年11月30日浙土宇[A2005]第10273号《建设用地项目呈报材料“一书”方案》批准,征收包括上诉人所在村在内的集体土地12.0591公顷。2007年8月15日,上诉人石洪均等人以征地方案经批准后根本没有看到过公告,新昌县人民政府也没有组织实施等为理由,向被上诉人绍兴市人民政府提出行政复议申请,请求:

1、责令被申请人新昌县人民政府限期公告浙江省人民政府(浙土字[A2005]第10273号)文批准的征收土地方案;

2、限期将上述征收方案组织实施完毕。2007年10月12日,绍兴市人民政府作出绍市府复决字(2007)27号行政复议决定书,认为新昌县人民政府在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浙江江南名茶市场建设用地项目后,已依法进行了公告并已组织实施了土地征收方案,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第四十八条第一款之规定,决定驳回石洪均等人的行政复议申请。

石洪均等25人不服上述行政复议决定,于2007年10月17日向原审法院起诉称:被告作出的复议决定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新昌县人民政府也没有依法公告征用土地方案,原告只是在被征土地方案批准前,获得每亩1万多元的土地预征费,从查阅省国土资源厅有关材料看,涉案土地的征地补偿费每亩4.5万元。综上,请求撤销被告2007年10月12日作出的行政复议决定书,判令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绍兴市人民政府答辩称:

1、绍兴市人民政府作为被告主体不适格。被告作出的复议决 1

定对新昌县人民政府已经公告并组织实施的行政行为予以确认,并没有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原告以绍兴市人民政府作为被告无法律依据。

2、2005年11月30日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了浙土字[A 2005]第10273号征地方案,同年12月8日,被告发布2005第9号征用土地公告,该公告对批准文号、用途及与被征用土地所有权人、位置、面积、征收补偿标准,安置办法、异议时间等均作了公告,该征用土地公告在原告所在村进行了张贴,被告已履行了公告义务。

3、2001年8月7日至2003年4月10日,征地单位新昌高新园区已支付了征地款297万元,其他各项措施也按约履行,新昌县人民政府征用土地方案已组织实施完毕。综上,被告作出的行政复议决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法规正确。请求驳回原告石洪均等25人的起诉或者诉讼请求。

原审法院经审理认为,石洪均等25人向绍兴市人民政府提起复议申请的请求是责令新昌县人民政府公告并组织实施土地征用方案。绍兴市人民政府作出的绍市府复决字(2007)27号行政复议决定的内容为新昌县人民政府在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浙江江南名茶市场建设用地项目后,已依法进行了公告并组织实施了土地征用方案,该复议决定的基础性具体行政行为是新昌县人民政府是否履行了公告并组织实施土地征用方案的义务。从行政复议决定的内容来看,该复议决定确认了新昌县人民政府在复议程序中提出的已公告并组织实施土地征用方案的行政行为,故本案应以新昌县人民政府作为被告,现原告起诉复议机关绍兴市人民政府为被告,属诉讼主体不当,且经告知后拒绝变更被告。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四条第一款第(三)项之规定,裁定驳回原告石洪均等2 5人的起诉。

石洪均等25人上诉称:

1、驳回复议申请,相当于不予受理复议申请,对于不予受理复议申请,当事人可以起诉复议机关,在司法实践中是没有争议的。

2、《行政诉讼法》第2 5条第二款规定:“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此条文中的“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应该包括从形式上判断,复议决定可能改变了原具体行政行为的情况。或者说,当复议决定是否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在当事人之间存在争议的情况下,当事人提起诉讼也可以复议机关为被告。是否确实改变了原具体行政行为,往往需要经过法庭审理,才能作出正确的认定。被上诉人在复议决定中认定新昌县人民政府已经公告征收土地方案,并已足额支付征地补偿费。这一认定是否是对新昌县人民政府实施的行为的确认,即该县政府是否确实已经公告了征收土地方案,并将征地补偿费足额支付给上诉人等,需要经过庭审才能确定。

3、本案中,被上诉人并不仅仅对新昌县政府实施行为的确认。新昌县政府根本就没有公告过征收土地方案,也没有按照省政府批准的征地。补偿标准将征地补偿费足额发放给上诉人。被上诉人提供的证据无法证明这一点。

4、上诉人诉讼请求是撤销被上诉人驳回复议申请决定,要求重新作出复议决定,被告怎么可以变更为新昌县人民政府呢?原审裁定适用法律错误,请求撤销原审裁定,指令原审法院继续审理。

被上诉人绍兴市人民政府答辩称:

一、被上诉人作出的行政复议决定没有改变新昌县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上诉人以被上诉人为被告提起诉讼没有法律依据,被告主体不适格。一审裁定驳回上诉人的起诉符合法律规定。被上诉人所作的复议决定书中,被上诉人明确认定并清楚告知上诉人新昌县政府在省政府批准浙江江南名茶市场建设用地项目后,已依法进行

了公告并已组织实施了土地征收方案,这是对新昌县政府所作具体行政行为的肯定,而非变更新昌县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五条第二款的规定,应以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为被告。根据上述法条规定,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最高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对复议机关不作为不服提起诉讼的,应当以复议机关为被告。这是对复议机关作为被告的法律规定。本案中,被上诉人既没有改变新昌县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也没有不作为,所以上诉人以被上诉人为被告不符合法律规定,也没有法律依据。

二、上诉人的上诉请求不能成立,应予驳回。

1、被上诉人作出的复议决定并不是不予受理,而是受理并经审查后认为新昌县政府已履行法定职责,根据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第四十八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作出驳回上诉人的行政复议申请完全符合法律规定。

2、复议机关是否已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在行政复议决定中可以明确看出,根本无需经过法庭审理。

3、如上诉人认为新昌县政府实际上没有履行法定职责,应当以新昌县政府为被告提起诉讼,因为被上诉人作出的行政复议决定实际上是对新昌县政府已履行法定职责的肯定。

4、法律只有规定在行政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或不作为时,才可以将行政复议机关作为被告提起诉讼。上诉人的上诉请求不属于法律规定的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一审法院在告知上诉人变更被告主体后,上诉人拒绝变更,一审据此裁定驳回起诉完全符合法律规定,上诉人的上诉请求不能成立。

请求驳回上诉,维持原审裁定。

本院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五条第二款规定: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据此,行政复议决定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应当以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为被告,对原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而不能以复议机关为被告对复议决定提起诉讼。本案石洪均等人以新昌县人民政府没有公告并实施征收土地方案l为由提出行政复议申请,新昌县人民政府答辩称其已公告并组织买施了相关征用土地方案。绍兴市人民政府采信新昌县人民政府的该答辩意见,作出驳回石洪均等人行政复议申请的决定,并不属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之情形。根据法律规定,石洪均等人认为新昌县人民政府没有履行相关法定职责,既可以向绍兴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新昌县人民政府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现石洪均等人选择了申请行政复议,绍兴市人民政府作出了驳回行政复议申请的决定,石洪均等人对驳回行政复议申请的行政复议决定不服提起诉讼,应当以作出以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绍兴市人民政府为被告。《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第五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但是法律规定行政复议决定为最终裁决的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的相关条款规定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或不作为的,可以复议机关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但并并不意味着除这两种情形之外就不能以复议机关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提起诉讼是当事人的一项基本诉讼权利,若要对该项权利进行限制,必须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原审法院认为“该复议决定确认了新昌县人民政府在复议程序中提出的已公告并组织实施土地征用方案的行政行为,故本案应以新昌县人民政府作为被

告’’的观点,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原审裁定以石洪均等人应当变更被告而拒绝变更为由驳回其起诉,属适用法律错误,应予纠正。上诉人就此提出的上诉理由成立,本院予以采纳。至于新昌县人民政府是否已依法履行法定职责,不属本案审理范围。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十八条之规定,裁定如下:

一、撤销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2007)绍中行初字第7号行政裁定;

二、本案由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继续审理。

本裁定为终审裁定。

篇8:论交通事故认定书

交通事故认定书在性质上属于证据。法律已经明确规定了认定书属于证据,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三条的规定, 交通管理部门要及时制作事故认定书, 当作处理事故的证据。最高院的司法解释中也规定了, 对于认定书, 法院应当审查并且确认相应的证明力, 有如果有证据可以推翻认定书, 那么法院可以不采纳认定书。法律和司法解释都确定了交通事故认定书属于证据的属性, 那么就要依据证据规则审查该认定书的效力如何, 确定是否采纳该证据, 交通事故认定书并不是判决案件的唯一证据, 如果认定书自身存在程序瑕疵等或者有相反的证据推翻认定书, 那么法院可以不予采纳认定书。

交通事故责任与赔偿责任不相等。《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后, 已经不再使用原来的事故责任认定书, 认定书是对当事人发生事故过错及原因力的认定。交警对事故的原因及责任进行认定, 这种责任并不等同于民事责任, 交通事故认定书也不是确定赔偿责任的唯一依据, 如果有相反证据能够反驳认定书的, 法院根据相反的证据、事故认定的程序等因素综合考虑, 重新确定责任。事故赔偿责任属于侵权责任, 加害人主观上的过错, 实施的加害行为导致损害后果, 按照法律规定应当承担的责任。事故责任不同于事故赔偿责任。第一, 两者的责任主体不同。事故责任, 认定的是交通事故直接参与人的责任, 一般包括司机、乘客。而事故赔偿责任的主体并不限于司机、乘客, 还可能包括机动车的所有人或所属单位或保险公司等, 比如在机动车所有人与使用人分离时发生交通事故的情况下,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是使用人的责任, 但可能因为使用人执行单位的工作任务, 最终由单位承担替代责任, 此时交通事故责任与交通事故赔偿责任的主体不一致。认定书一般是对直接参与人的责任划分, 不涉及到保险公司的责任, 但是法院会确定保险公司是否要承担责任, 如果加害人投保了交强险, 那么由保险人在有责或无责范围内承担责任, 如果加害人没有投保交强险, 那么由加害人承担责任。现实中经常发生车辆所有人与使用人不一致的情况, 比如在出借车辆的情况下, 交警通常不会认定车辆所有人的车辆, 但是在赔偿责任中, 法院会判断所有人是否要承担责任, 在所有人将车辆出借给朋友时, 如果所有人没有尽到相应的义务, 可能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比如所有人明知朋友没有驾驶证, 仍然出借车辆, 那么发生交通事故后要承担责任。如果将车辆出借给饮酒的朋友发生事故后, 所有人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交警通常不会判断与车辆相关人的责任, 但是法院会确定相关人是否承担责任, 对交通事故发生有过错的, 法院会判决承担相应的责任, 在所有人将车辆出借给朋友时, 要尽到一定的审查义务, 审查朋友是否有驾驶资格, 是否有饮酒的行为等, 如果明知朋友有上述情况, 仍然出借车辆发生事故的, 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在车辆未投保的情况下, 将车辆出借给朋友, 发生交通事故后, 也要承担责任。法院在确定赔偿责任时, 还要判断相关人对事故的发生是否存在过错, 如果存在过错, 那么就要承当相应的赔偿责任。还会出现交通事故认定书中的行为人不负责任, 但是法院最终判决行为人承担一定责任, 比如好意搭载乘客发生事故后, 虽然交警认定乘客不负责任, 基于司机无偿搭载乘客这种善意的行为及为了鼓励这种行为, 法院可以判决乘客承担一定责任。第二, 两者适用的责任原则不同。认定交通事故责任适用过错责任原则, 即无过错就无责任, 过错小的为次要责任, 过错大的为主要责任, 过错相当的为同等责任, 全部过错的为全部责任。而认定交通事故赔偿责任不是单纯依照过错责任原则, 比如保险公司在责任限额内承担的是无过错责任, 机动车与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 实行过错推定原则, 认为机动车一方有过错, 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 如果机动车一方能够证明自身没有过错的, 承担不超过10%的责任, 行人对事故的发生有过错的, 还要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责任, 此时适用了过错推定责任原则, 还适用了过错相抵原则, 根据行人的过错程度相应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责任。如果是行为人在执行单位的工作任务的过程中, 发生了交通事故, 那么由用人单位承担无过错的替代责任。第三, 适用的法律不同。认定交通事故责任主要适用《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一条、第九十二条,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四十五条第四十六条。认定交通事故赔偿责任, 除了上述法律依据还包括《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六条等, 《侵权责任法》第六条、第八条、第十条等, 以及司法解释, 其中主要是《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的规定, 包括机动车之间发生事故和机动车与行人、非机动车发生事故时的处理规定。

交警部门作出的交通事故认定书属于证据, 是法院确定赔偿的证据, 依据证据规则审查该证据, 确定是否采信交通事故认定书或者重新认定当事人的责任, 并作出相应的赔偿责任。

参考文献

[1]廖焕国.道路交通事故侵权责任[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0.

[2]徐清宇.通行正义:交通事故损害赔偿[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0.

上一篇:五谷城中心卫生院2011年健康教育工作总结下一篇:秃秃的枯梧桐六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