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的礼仪文化

2024-05-09

咖啡的礼仪文化(共9篇)

篇1:咖啡的礼仪文化

关于咖啡的礼仪文化

现在,咖啡已经越来越走进我们的生活了。喝咖啡,除了作为饮料自身的功能外,更重要的是在人际交往中,借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展现个人自身的教养和素质。越是正式的场合,就越是这样。在正式场合,喝什么咖啡和怎样喝咖啡,不仅仅是个人习惯,也涉及到选择者身份、教养、见识的问题。

1.什么时候喝咖啡?

在家里用咖啡待客,不论是会友还是纯粹作为饮料,不要超过下午4点钟。因为有很多人在这个时间过后不习惯再喝咖啡。邀人外出,在咖啡厅会客时喝咖啡,最佳的时间是傍晚或午后。正式的西式宴会,咖啡往往是“压轴戏”。而一些正式的西式宴会一般在晚上举行,所以在宴会上喝咖啡通常是在晚上。不过为照顾个人嗜好,在宴会上上咖啡的同时最好再备上红茶,由来宾自己选择。咖啡往往是正餐中最后出现的一道“菜点”。在餐厅里用餐时,人们往往会选用咖啡佐餐助兴。喝咖啡最常见的地点主要有:客厅、餐厅、写字间、花园、咖啡厅、咖啡座等。在客厅里喝咖啡,主要适用于招待客人。在写字间里喝咖啡,主要是在工作间歇自己享用,为了提神。这种情况下也没有什么要求。如果在自家花园喝咖啡,适合和家人消闲休息。也适合招待客人。西方有一种专供女士社交的咖啡会,就是在主人家的花园或庭院中举行的。它不排位次,时间不长,重在交际和沟通。

2.喝咖啡时的得体表现

喝咖啡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个人举止。主要是在饮用的`数量、配料的添加、喝的方法等三个方面多加注意。喝咖啡的具体数量,在正式的场合,我们要注意的是:杯数要少。在正式场合喝咖啡,它只是一种休闲或交际的陪衬、手段,所以我们最多不要超过三杯咖啡。入口要少。喝咖啡既然不是为了充饥解渴,那么在喝的时候就不要动作粗鲁,让人发笑。端起杯子一饮而尽,或是大口吞咽,喝得响声大作,都是失礼的。有时需要根据需要,自己动手往咖啡里加一些像牛奶、糖块之类的配料。这时候,一定要牢记自主添加、文明添加这两项要求。不要越俎代疱,给别人添加配料。如果某种配料用完,需要补充时,不要大呼大叫。加牛奶的时候,动作要稳,不要倒得满桌都是。加糖的时候,要用专用糖夹或糖匙去取,不可以直接下手。在正式场合,咖啡都是盛进杯子,然后放在碟子上一起端上桌。碟子的作用,主要是用来放置咖啡匙,并接收溢出杯子的咖啡。握咖啡杯的得体方法,是伸出右手,用拇指和食指握住杯耳后,再轻缓地端起杯子。不可以双手握杯或用手托着杯底,也不可以俯身就着杯子喝。洒落在碟子上面的咖啡用纸巾吸干。如果坐在桌子附近喝咖啡,通常只须端杯子,而不必端碟子。如果离桌子比较远,或站立、走动时喝咖啡,应用左手把杯、碟一起端到齐胸高度,再用右手拿着杯子喝。这种方法既好看,又安全。在正式场合,咖啡匙的作用主要是加入牛奶或奶油后,用来轻轻搅动,使牛奶或奶油与咖啡相互融合。加入小糖块后,可用咖啡匙略加搅拌,以促使迅速溶化。如果咖啡太烫,也可以用咖啡匙稍作搅动。咖啡匙的使用,我们要特别注意两条禁忌。一是不要用咖啡匙去舀咖啡来喝。二是不用的时候,平放在咖啡碟里,不要立在咖啡杯里。在喝咖啡时,为了不伤肠胃,往往会同时准备一些糕点、果仁、水果之类的小食品。需要用甜点时,首先要放下咖啡杯。在喝咖啡时,手中不要同时拿着甜点品尝。更不能双手左右开弓,一边大吃,一边猛喝。喝咖啡时,要适时地和交往对象进行交谈。这时候,务必要细声细语,不可大声喧哗,乱开玩笑,更不要和人动手动脚,追追打打。否则,只能破坏喝咖啡的现场氛围。不要在别人喝咖啡时,向对方提出问题,而让他说话。自己喝过咖啡要讲话以前,最好先用纸巾擦擦嘴,免得让咖啡弄脏嘴角。

篇2:咖啡的礼仪文化

咖啡的具体数量,在正式的场合,商界人士要注意两点:

(1)杯数要少。商界人士在正式场合喝咖啡,它只是作为一种休闲或交际的陪衬,所以完全可以说人们饮咖啡时多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在一般情况下,最多不超过三杯。正所谓“过犹不及”,再好的东西也要“适可而止”。

(2)入口要少。喝咖啡既然不是为了充饥解渴,那么在饮用时切勿动作粗鲁,让人发笑。端起杯子一饮而尽,或是大口吞咽,搞得响声大作,都是十分失礼的。饮咖啡时,一杯咖啡总要喝上十来分钟,并且应分为十来口慢慢地喝。唯有一小口一小口慢慢地品尝咖啡,才能悟出其中之妙,并且显得自己举止优雅。

饮用方法

饮用咖啡时,有许多讲究与禁忌。其中,在礼仪方面要求有杯的持握、匙的使用、取食甜点、交谈须知等四个方面的问题:

(1)杯的持握。握咖啡杯的正确方法,是伸出右手,用拇指和食指拈住杯柄而将杯子端起。不可以双手握杯或用手托着杯底,也不可以俯身就着杯子喝。商务人士所出席的正式场合,咖啡往往都是盛进杯子,然后放在碟子上一起端上桌的。碟子主要是用来放置咖啡匙,防止咖啡溢出杯子弄脏桌布。若碟中已有溢出的咖啡,切勿泼在地上或倒入口中,可以用纸巾将其吸干,或将其倒入杯中。

如果坐在桌子附近喝咖啡,通常只须端杯子,而不必端碟子。如果离桌子比较远,或站立、走动时喝咖啡,没有了餐桌可以依托,则可以用左手端碟子,右手持咖啡杯杯柄慢慢品尝,如果坐在沙发上,也可照此办理。

(2)匙的使用。在正式场合,咖啡匙的作用主要是加入牛奶或奶油后,用来轻轻搅动,使牛奶或奶油与咖啡相互融合。加人小糖块后,可用咖啡匙略加搅拌,以促使糖块迅速溶化。如果咖啡太烫,也可以用咖啡匙稍加搅动。

商界人士在正式场合使用咖啡匙时应注意几点禁忌:一是不要用咖啡匙去舀咖啡来喝。在公共场合那么做,必定会令人瞠目结舌。二是搅过咖啡的咖啡匙,上面都会沾有咖啡,应轻轻顺着杯子的内缘,将咖啡滴流而下,绝不能拿起咖啡匙上下甩动。三是不可以让它在咖啡杯中立正。不使用它的时候,可将其放在咖啡碟里。

(3)取食甜点。喝咖啡时,为了不伤肠胃,往往会同时准备一些糕点、果仁、水果之类的甜点,供饮用者自行取用。需要用甜点时,首先要放下咖啡杯。而在喝咖啡时,手中不要同时拿着甜点品尝。更不能双手左右开弓,一边大吃,一边猛喝。另外,切勿只吃不喝,弄得本末倒置。

(4)喝咖啡时交谈须知。商界人士时时刻刻都是公务在身,喝咖啡时也不能忘了“正事”,要适时地和交往对象进行交谈。在交谈时,务必要降低音量,不可大声喧哗,乱开玩笑,更不要和人动手动脚,追追打打。否则,会破坏饮咖啡的现场氛围,有失商界人士的身份。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尽量不要在别人喝咖啡时,向对方提出问题,让对方说话。自己喝过咖啡要讲话以前,最好先用纸巾擦拭一下嘴巴,避免因咖啡顺嘴淌或弄脏嘴角而失态。

基本礼仪

加糖时,砂糖可用咖啡匙舀取,直接加入杯内;也可先用糖夹子把方糖夹在咖啡碟的近身一侧,再用咖啡匙把方糖加进杯子里。不直接用糖夹子或手把方糖放入杯内,是为避免咖啡溅出,弄脏衣服或台布。加糖后,不需用力搅拌咖啡,因为糖和牛奶溶化速度很快。不喜欢加糖和奶的,可把杯耳转向自己的右侧。

刚刚煮好的咖啡太热,可以用咖啡匙在杯中轻轻搅拌使之冷却,或者等待其自然冷却,然后再饮用,嘴试图去把咖啡吹凉,是很不文雅的动作。

篇3:以茶与咖啡为例谈中美文化的异同

关键词:茶与咖啡,中美文化,异同

1 茶与咖啡分别是中美两国文化的地标性饮用品

茶, 在中国的品用源远流长, 说茶的来历自神农品尝百草, 茶的兴盛自唐朝盛世, 都是后人从古代典籍中所取的佐证。然而, 从人类生存对食物的需求, 以及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发源看, 茶的出现肯定不至于此。从中国茶的分布和分类看, 大都集中在南方温湿地带, 并且按照工艺的不同生产出不同的茶品。这些工艺都是千百年来当地人们摸索、改造和固化的结果。从制茶的工艺变化看, 无论什么茶种, 制茶的技术除了设备的变化之外, 基本保持古老原始的样子。称茶为文化之化石不为过之。因此, 可以这样说, 茶是中华大地农耕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 它可以从一个侧面去思想和品味中国文化的来龙去脉。

咖啡, 源自非洲大地, 却兴盛于欧洲殖民时代。鉴于美国集西方文明于一身, 既有古代欧洲殖民者的文明血统, 又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南美洲式的美利坚文明, 成为咖啡品用的集大成者。咖啡的种植并不在美国, 但是美国却是咖啡的消量大户, 虽然按人均计算美国的咖啡消耗量2014 年世界排名第16 位, 但按人口计算总量却是遥遥领先的。这一点上, 同中国的茶叶消耗情况差不多, 中国2014 年茶叶消耗人均世界排名19位, 但按总人口计算其总消耗量是任何一个国家不能比拟的。需要注意的是, 中国人消耗茶属于自给自足, 而美国人消耗咖啡却基本依赖进口, 美国本土的咖啡只有夏威夷的科纳咖啡 (Kona) 。

作为两大饮品, 茶和咖啡早已跨越了国界, 而成为中美两国人民日常的生活必需品。在发展的中国, 几乎任何家庭都备有茶叶, 用以招待客人;在发达的美国, 咖啡更是家庭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随着两国物质文化交流的加深, 茶与咖啡逐渐被双方人民所接受, 成为访亲送礼、迎宾待客、司仪礼宾的必备之品。不断开放的中国, 使得咖啡在中国安家落户、发扬光大;礼仪修复的中国, 也在小康社会的发展中, 寻找、发展、创造自己的茶文化。茶和咖啡的品用都讲究水质、质地、火候、饮具和环境, 特别是从茶具和咖啡器具上可以看出茶与咖啡文化的大不同, 从中也可以品味中美两国文化的不同底蕴, 以及各自所能展现的相似的当代文明。当代人们生活的快速、便捷所带来的茶具和咖啡器具的现代化, 使得两种文化在同一个文明时代, 以交融、交汇的形式完成了人们在礼仪、交际等方面的历史使命。

2 茶叶背后所蕴含的是一曲悠扬的农耕历史文化

农耕文明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文明, 它所贡献的是工具的使用和人口的扩大, 以及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居住地建设。粮食成为人类生活的主要食物以后, 农耕文明的不断发展, 所带来的结果是极大地促进了其他文明的发展。让我们穿越时光隧道, 回到远古的人类社会……, 种植粮食作物已经成为人们的日常劳作任务, 人们已经摸索出了农作物的种植规律:春天播种, 夏天管理, 秋天收成。进入漫长的冬季则更多地依靠收成的粮食果腹, 但是在有阶级剥削和自然灾害的情况下, 一年的粮食收成常常满足不了人们的生存需要, 饥饿始终是那时人们最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 智慧的先人充分利用春夏秋三季当中生长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皮, 作为口粮的补充以解决粮食的短缺, 克服饥饿所带来的生存危险。在这个过程中, 人们发现了很多可以食用的植物, 有的是全身可以食用, 有的是局部可以, 有的需要蒸煮, 有的需要燻烤, 有的需要炒炸, 有的则需要冲泡, 而茶树的叶子 (现在的茶叶) 就是食用或冲泡的长期实践中发现的。再者, 人们的凭借观察和经验, 也发现茶树的叶子经过冲泡后, 产生了一种与其他叶子的苦涩不同的清香味道, 并且具有清爽、消炎、利尿等药用效应, 经过相互的传授、 交流、学习, 形成了一种喝茶树叶子泡水的生活习惯, 茶叶从此就出现在人们的生活当中。

茶叶成为商品, 是物物交换之后, 以货币的出现为标志的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经过规模化种植, 茶叶走出了野生采摘的境地, 向着移植、种植的集中式经营管理方向发展, 并且茶农渐渐从种粮的农民分化出来, 形成了一支专业化的以生产茶叶为生的专业大军。茶叶成了商品, 身价从此提升, 分出了品种和层次, 价格随着质量的不同而不同, 上等的茶叶进入了封建的士大夫阶层, 并且成为了文人墨客在展示琴棋书画技艺时的重要媒介, 喝茶、用茶、品茶、鉴茶成为三教九流交际场合中的主要行为。从此, 茶文化得以兴盛, 并通过文人墨客的笔锋镌刻在历史文化长廊之中。

3 咖啡背后所蕴含的是一曲悲壮的殖民历史文化

提起咖啡, 人们头脑中的第一印象就是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富人阶层的生活景象。它所代表的是富裕、骄气和奢华, 从而使得咖啡文化更应归类于现代文明。其实, 咖啡背后的故事是苦涩的, 内蕴着一种痛苦的被侵略、压迫、奴役的非洲人民的血泪史。咖啡里面的情感也是质朴的, 承载着能歌善舞的非洲人民的热情与奔放。在西方殖民者侵入非洲大陆之前, 广袤的非洲大地千里沃野、封闭安逸、民风朴实, 女人农耕, 男人狩猎, 过着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给自足生活。撇去咖啡产生的神话传说, 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发现咖啡可能与发现茶叶有着相似的路径”。咖啡因具有清爽身体、兴奋神经的作用, 并逐渐成为非洲居民的日常饮用品, 以及招待客人的礼节用品。

然而, 咖啡应然的历史从十六、七世纪得到了“资本”的改写。那时, 资本对利润的无限追逐打造了掠夺成性的殖民者队伍, 老牌的欧洲资产者凭借着征服海洋的装备优势, 远渡重洋敲开了古老而封闭的非洲大门。热情好客的非洲人民盛情接待了这些不同肤色的外来“客人”, 并将上等的咖啡捧献出来。这些“客人”看出了非洲土著的落后和愚昧, 发现了宝藏般非洲大陆的种种商机, 在近乎掠夺的强买强卖中大打出手, 最终动用了武力强迫非洲人民屈服, 镇压、屠杀、奴役、掠夺梦魇般地降落在非洲大地。无庸置疑, 咖啡以及制作咖啡的技术伴随着财富的掠夺和人口的买卖登上了欧洲大陆。在商品经济的刺激下, 咖啡生产在非洲, 市场却转移到了欧洲。从此, 非洲的咖啡文化被剥离, 欧洲的咖啡文化披上了欧洲文明的外衣, 咖啡则成了非洲人民“亡国奴”式的代名词。

16 - 18 世纪, 正在进行原始资本积累的西欧各国侵入了北美洲, 到了18 世纪相继建立了十三块殖民地。欧洲殖民者对美洲大陆长达二百多年的探险、征服和争夺成就了现在的美国, 咖啡也毫无争议地伴随着坚船利炮来到了美国这块野蛮大地上。咖啡目睹了殖民者对土著居民的屠杀, 对非洲黑人买卖。我们从各种资料上都能想像得到殖民侵略者一边喝着黑人种植、磨制的咖啡, 一边拷打、折磨、欺辱土著居民和黑人的悲惨景象。翻开美国的历史小说, 咖啡几乎处处顠香, 成为连接小说整体筋络必不可少的东西。咖啡身上所背负的殖民侵略文化已经将咖啡原有的文化抹杀得一干二净, 成为承载自殖民时代起到现在的欧洲或美国文化的重要载体。

4 茶叶承载的是中国文化中的“内敛”与“勤俭”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 农耕文明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来的主流文明。粮食、丝绸、茶叶等农产品是这个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 也是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交流互动的主要载体。“丝绸之路”就是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农耕文明的主要标志。自古以来就有“手中有粮心不慌”“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等说明农作物重要性的名言警句。生产粮食、丝绸和茶叶的农民, 是最最低层的社会财富贡献者。在长期的与天地打交道的过程中, 他们自感天地乾坤的伟大, 人类自身的渺小, 形成了靠“老天爷”吃饭的“内敛”品质;农产品生产的不易, 农民们饿不死的最低要求, 使得他们又养成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勤俭”品质。

茶叶在人们生存需求中, 相对于粮食和丝绸来说处于次要地位。茶叶的出现来自于人们尝百草寻药材, 找粮食替代品, 或熬制药品和制作食物过程中被发现的。人们尝试了茶叶可以食用或饮用, 从而将茶叶这种既可食又可喝的“树叶”采之而用, 经过多少年代、多少茶人的不懈努力, 终于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茶叶。起初, 茶叶为贫苦人 (或劳动人民) 的饮用品, 后来广为士大夫阶层所用, 并配以诗情画意, 展现出一种特有的文化之美。其实, 在品用茶叶的时间长河里, 很少有人去追问或研究茶叶的营养价值在哪里, 而只重视茶叶的清香和品茶的韵味, 更主要的是创造品茶的意境。在茶具进入茶叶领域之后, 各种泥制和木制的器具从内涵到形体, 处处体现出了茶文化的简朴特色, 使得小小的茶叶天地透射出独具特色的中华文化的“内敛”与“勤俭”之美。

近些年来,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 人民生活得到普遍改善, 产茶的规模化, 制茶的流程化, 品茶的礼仪化, 器具的制式化, 使得中国人对茶叶的消耗与日俱增。在健康文明生活的大势下, 茶叶在人际交往中有着撼动烟酒地位的趋势, 使得富含“内敛”与“勤俭”之美的茶叶文化, 又嵌镶了“健康”“文明”的光环。无论如何, 相比其他的人际交往方式, 茶叶有着“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不俗口碑;相比其他的礼节礼仪, 沏茶、端茶、敬茶等茶艺逐渐成了人们需要普遍掌握的中国茶文化。

5 咖啡承载的是美国文化中的“兼收”与“实用”

美国作为一个新兴国家, 虽然是个产粮大国, 但是它的文化是以欧洲农牧文明为基础, 并以海洋探险文化和殖民侵略文化的结合体。这种文化本身的兼容特性, 使得它貌以实用主义为我所用的姿态, 到处取长补短而得以繁荣发展。

咖啡对于美国本土来说也是舶来品, 如前所述, 它来自历代殖民者在非洲大陆探险时的“黑金式”认可, 也来自于殖民者侵略北美大陆时自欧洲本土的带入。从殖民者的文化入侵来说, 欧洲殖民者带给北美大陆的咖啡肯定融入了更多的欧洲资本主义文化, 并成为快速替代当地文化为殖民侵略文化, 它在美国折射的是一种有源无流的外来文化。

与茶相比, 咖啡的提神功能快速而明显, 并以人工加糖多少而定咖啡的香甜程度, 人为干涉的因素太多。传统上, 品用咖啡的器具多以铜制, 后来发展到铝制、铁制、合金制, 以至于现在陶瓷器具的普遍加入。器具上的更换或替代, 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质的变化。这些都说明了殖民侵略文化的实用主义特性。当然, 美国文明所内涵的文化可能更体现时代特色, 但是其文化本质当中的殖民侵略内核是不容改变的。虽然咖啡本身的代表的只是一种饮品, 但是因使用者将咖啡带到了一定的意境, 从而将咖啡文化注入了殖民侵略的基因。从文化的传播特征看, 咖啡自受人类品用以来, 其文化并不能因使用对象的变化而将其发展的历史遗迹摸掉。

美国人对咖啡的了解, 只是截取了咖啡这种商品的现代化, 从实用的角度去理解咖啡, 发展咖啡文化, 并使之更加文明化。虽然美国人重视积淀自己的历史文化, 但是鉴于美国本身的历史是短暂的, 它就非常在意历史文化积淀的宽泛性, 使外来的任何文化在触碰到美国地域之后, 便迅速地被吸收融入到自己的文化之中, 并发展出具有美国特色的新文化。咖啡文化和茶文化进入美国之后, 都被兼收并蓄, 这时的咖啡或茶往往因环境的变化而不具备其承载的原民族特色了。

参考文献

[1]刘章才.茶在英国的普及时间辨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 (19)

[2]陶德臣.英属印度茶业经济的崛起及其影响[J].安徽史学.2007 (03)

篇4:喝咖啡的礼仪

喝咖啡——应该注意的几点

地方的选择尽量让她感觉方便。绅士风度是所有女性都喜欢的。如果是私人约会,就不要让她来找你。在事先商定地点时,你也不要和她说听你的,你说去哪就去哪?这会让她无从选择;不如说几个地方让她来挑,会显得你既体贴又有周到。商务约见这种方法同样适用,咖啡传情既有温情,还有友情。

咖啡厅应先让她坐好,哪怕你是生意方的甲方,为她拉椅子只能更显示你的风度如果是私人约会,这个小细节会大大赢得她的好感。如果你比约定时间早到了半小时,不要打电话告诉她你到了,让她别着急。如果过了半小时她没到,你要打个电话问一下情况了。

点餐你要先问她你喝什么?两人都别说随便。哪个咖啡厅都没有“随便”这款。如果是很正式的见面,建议不要点花式咖啡,喝一口奶沫会留在嘴边,有些尴尬。也不要点你没尝试过的咖啡。当上来一杯咖啡你不喜欢它的味道还好,你可以少喝,但如果上来一套器具,你不知道怎么把咖啡倒在杯子里,要是面对一个漂亮的女士,你会有些局促。有的咖啡厅会有干果,建议如果不是特别亲密的朋友,喝咖啡不要配干果。喝咖啡吃瓜子如同吃意大利面条就大蒜,不是那个路数儿。咖啡可以配点心,巧克力蛋糕,奶酪蛋糕都是很好的搭配。但不要一手端着咖啡杯,一手拿着点心,吃一口喝一口地交替进行。饮咖啡时应当放下点心,吃点心时则放下咖啡杯。

喝咖啡——必须知道的几点

怎样拿咖啡杯如果餐后饮用的咖啡,一般都是用袖珍型的杯子盛出。这种杯子的杯耳较小,手指无法穿出去。但即使用较大的杯子,也不要用手指穿过杯耳再端杯子。咖啡杯的正确拿法,应是拇指和食指捏住杯把儿再将杯子端起。

怎样给咖啡加糖给咖啡加糖时,砂糖可用咖啡匙舀取,直接加入杯内;也可先用糖夹子把方糖夹在咖啡碟的近身一侧,再用咖啡匙把方糖加在杯子里。如果直接用糖夹子或手把方糖放入杯内,有时可能会使咖啡溅出,从而弄脏衣服或台布。

怎样用咖啡匙咖啡匙是专门用来搅咖啡的,饮用咖啡时应当把它取出来。不再用咖啡匙舀着咖啡一匙一匙地慢慢喝,也不要用咖啡匙来捣碎杯中的方糖。

咖啡太热怎么办刚刚煮好的咖啡太热,可以用咖啡匙在杯中轻轻搅拌使之冷却,或者等待其自然冷却,然后再饮用。用嘴试图去把咖啡吹凉,是很不文雅的动作。

杯碟的使用盛放咖啡的杯碟都是特制的。它们应当放在饮用者的正面或者右侧,杯耳应指向右方。饮咖啡时,可以用右手拿着咖啡的杯耳,左手轻轻托着咖啡碟,慢慢地移向嘴边轻啜。不宜满把握杯,大口吞咽,也不宜俯首去就咖啡杯。喝咖啡时,不要发出声响。添加咖啡时,不要把咖啡杯从咖啡碟中拿起来。边喝边聊,无论是商务还是私人约会,以下的原则都适用——

多轻松少紧张说些娱乐,轻松,爱好,时尚,音乐,美食的话题,会让人感觉轻松;如果坐在咖啡厅里伴随优雅的音乐说经济危机,会让人感觉紧张。

多生活少工作谈一个大家都有兴趣的话题,比如球赛、歌曲,健身、电影:谈工作会让人感觉乏味无趣,如果你是个专业围棋棋手,而对方对根本对围棋就没认识,你谈的话如同天书。

多表达少评论你可以说,认识你我很高兴,很希望经常有机会喝咖啡;而不要说,你看起来是个性感风骚的女人。

多引导少直接如果想更多的了解对方,可以找话题去交流,在交流中去分析,而不是直接的问。会让人感觉直奔对方隐私去了,对方会不舒服而躲避。建立关系双方要有开放和愉快的心态,一方感觉要逃避了,任何关系都很难建立。当遇到不同见地时,可以换个话题,不一定就马上分出青红皂白,更不要随便否定对方,尤其是对方是信仰,爱好一定要尊重。较真抬扛的结果是没有下次了。

愿咖啡为你们传情!

每天喝2~4杯咖啡是有益的。不喝咖啡的人比喝咖啡的人更有可能患这些疾病。近20年的研究证实,咖啡因是咖啡中的有效成分,它能激活中枢神经系统,可用于制造长效镇痛药物,可以抵抗困倦、伤风感冒、哮喘和水肿。其副作用是容易上瘾失眠,紧张和血压升高。

研究表明,咖啡含有抗痴呆物质,这种物质能减少有害物对身体的影响,有助于防范一些疾病。科学家们说,当人体内氧与其他化学物质混合在一起时,会形成盲目破坏细胞和身体组织的有害物质,这是心脏病,血管病,肿瘤,免疫机制衰退和神经衰弱的致病原因。美国咖啡研究所的研究结果显示,咖啡所含抗痴呆症的物质比茶叶高4倍。在加强身体的防病机制中,营养发挥着主要作用,能抗痴呆症的物质包括维生素E、维生素C、大豆中的胡萝卜素、红葡萄酒、某些调味料、水果、洋葱和橄榄等。经过烘焙的咖啡豆抗痴呆性更强,脱去咖啡因的咖啡中这种物质也不会减弱或遭到破坏。

同时,专家指出,清晨起床后喝一杯咖啡可醒脑,白天工作时轻呷一口咖啡可提神。所以,此时的咖啡可稍浓。而餐后或晚间饮咖啡以略清淡为宜。咖啡是公认的健康饮品,但喝咖啡应掌握一定的时间,要适时适度。咖啡或茶不适宜餐中伴饮,应在餐后饮用。喝咖啡时,不管冷热都应喝一些白开水。这样做一是可以去除口腔异味,以便更好的品味;二是由于咖啡有利尿功能,多喝白水,可提高排尿量,保护肾功能,同时也不用担心喝咖啡会“上火”。

咖啡含有一定的营养成分。咖啡的烟碱酸含有维他命B,烘焙后的咖啡豆含量更高。并且有游离脂肪酸、咖啡因,单宁酸等。

咖啡对皮肤有益处。咖啡可以促进代谢机能,活络消化器官,对便秘有很大功效。使用咖啡粉洗澡是一种温热疗法,有减肥的作用。

咖啡有解酒的功能。酒后喝咖啡,将使由酒精转变而来的乙醛快速氧化,分解咸水和二氧化碳而排出体外。

咖啡可以消除疲劳。要消除疲劳,必须补充营养、休息与睡眠、促进代谢功能,而咖啡则具有这些功能。

一日三杯咖啡可预防胆结石。对于含咖啡因的咖啡,能刺激胆囊收缩,并减少胆汁内容易形成胆结石的胆固醇,最新美国哈佛大学研究人员发现,每天喝2~3杯咖啡的男性,得胆结石的机率低于40%。

常喝咖啡可防止放射线伤害。放射线伤害尤其是电器的辐射已成为目前较突出的一种污染。印度笆巴原子研究人员在老鼠实验中得到这一结论,并表示可以应用到人类。

咖啡的保健医疗功能。咖啡具有抗氧化及护心、强筋骨、利腰膝,开胃促食,消脂消积、利窍除湿、活血化淤、息风止痉等作用。

篇5:咖啡的礼仪

- 2 - 请人喝咖啡时的礼仪

请别人来喝咖啡,如果有不懂咖啡的人在场,就不要在做好了后,再让大家去品这是用什么豆子做的,以免让不懂咖啡的人尴尬。这也是不礼貌的事情之一。最好在做咖啡之前,就直接告诉大家用的豆子、方法、做一杯什么样的咖啡,如都是咖啡圈内人士,需要品鉴咖啡除外。

- 3 - 喝咖啡时的坐姿

篇6:咖啡的礼仪

喝咖啡与用点心

有时饮咖啡可以吃一些点心,但不要一手端着咖啡杯,一手拿着点心,吃一口喝一口地交替进行。饮咖啡时应当放下点心,吃点心时则应放下咖啡杯。

用嘴吹凉咖啡不够文雅

篇7:喝咖啡的礼仪

放咖啡的杯碟一般都是特制的,这种杯子的杯耳较小。手指无法穿过去。但即使用杯耳较大的杯子,也不要将手指穿过杯耳端杯子。咖啡杯应放在自己的面前或右侧,杯耳指向右方。饮咖啡时,可以用右手拿着咖啡的杯耳,左手轻轻托着咖啡碟,慢慢地移向嘴边轻啜。不宜满把握杯、大口吞咽,也不宜俯首去就咖啡杯。喝咖啡时,不要发出轻响。

杯碟如何使用?

饮用时仅需端着咖啡杯就好。一般而言,喝咖啡时只需端起杯子。如果端起碟子或托住杯底喝咖啡,都是失礼行为。除非是在没有餐桌可以依托的情况下,可以用左手端碟子,右手持咖啡杯耳慢慢品尝。

如何给咖啡加糖?

加糖后不用费力搅拌。加糖时,砂糖可用咖啡匙舀取,直接加入杯内;也可先用糖夹子把方糖夹在咖啡碟的近身一侧,再用咖啡匙把方糖加进杯子里。

不直接用糖夹子或手把方糖放入杯内,是为避免咖啡溅出,弄脏衣服或台布。加糖后,不需用力搅拌咖啡,因为糖和牛奶溶化速度很快。不喜欢加糖和奶的,可把杯耳转向自己的右侧。

咖啡匙的使用礼仪

咖啡匙不为舀咖啡。加糖和搅咖啡才是咖啡匙的“专职”,用它舀着咖啡一口一口喝是件失礼的事,也不要用它“帮忙”捣碎杯中的方糖。饮用时将它从杯中取出,放在碟子上。

点心怎么吃?

喝咖啡与用点心有时饮咖啡可以吃一些点心,但不要一手端着咖啡杯,一手拿著点心,吃一口喝一口地交替进行。饮咖啡时应当放下点心,吃点心时则放下咖啡杯。

请客和做客的礼仪

在家里请客人喝咖啡,身为主人的你不要一手包办,尤其当你的客人正好是咖啡爱好者的时候,就让他们自己动手加奶和糖好了,因为他们对此十分讲究。另外,你还要细心地为懂得喝咖啡的行家准备一杯冷开水,使客人能在冷开水和咖啡之间交替品尝出咖啡的口味。

在朋友家里做客喝咖啡时,不必客气,就将咖啡趁热喝完,这才显得有礼貌。不过,不要一口气把咖啡喝完,而要慢慢啜饮。如果只顾聊天,冷落咖啡使它冷却,那才是浪费主人的一番心意。

在咖啡馆礼仪

第一,轻声说话,尊重彼此的隐私空间

其实这个大家是知道的,欧洲人非常注重隐私,一般情况下在公众场合都非常安静,而且还很少谈及家人朋友的隐私。不过,小编就在咖啡馆里面经常遇见这样的事情,几个女孩子坐在一块,不是在说别人隐私就是被别人爆自己的隐私,而且越聊越大声,生怕别人不知道一样,完全不顾忌周围人的眼光。从礼仪的角度上看,这是非常没有修养的行为。可能有的人天生嗓门比较大,声音有磁性和穿透力也不是什么坏事,但是也要看场合,安静的时候就该把音量收小啊。

第二,千万不要在咖啡馆打牌(扑克,桌游,麻将等等)

有的人喜欢咖啡馆的装修情调,于是约上三五知己一起聚一聚,情到浓时,就会拿出一副扑克来玩两把,谁输谁买单(笔者还见过有人打迷你麻将的),这一点,绝对有中国特色。有的咖啡馆为了做生意,不想得罪客人,只要他们不太吵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其实,这是很不好的。如果想玩牌,有专门的桌游饮品店可供选择,但是咖啡馆有特定的文化,在这个文化中不包括打牌啊。

第三,脏话破坏氛围,影响个人形象

这个不用多说了,这种忌讳的事大家都明白。

第四,咖啡不是啤酒,所以不要边走边喝

虽说咖啡馆是一个休闲的地方,但是边走边喝咖啡被视为一种对店主人不礼貌的行为,如果确实需要站着喝,那就要一手端着咖啡垫碟,一手端着咖啡站着喝。

第五,正确使用咖啡勺

咖啡勺一般只有两个用途,第一是轻轻地搅拌热咖啡,使之降到一个合适的温度再引用;第二就是搅拌加入了牛奶和糖的咖啡,使之融合。千万不要用咖啡勺一瓢一瓢地,像喝汤一样来喝咖啡。

第六,即使咖啡凉了,也不能叫人拿去加热

咖啡要趁热喝(冰啡除外),一般在60摄氏度左右喝比较好。但是,当你跟朋友聊着聊着发现自己的咖啡凉了以后,最好不要叫服务员拿去给你加热,因为咖啡再加热,香气和风味都会大减,变得不好喝,所以最好还是尽快饮用完毕。

咖啡馆文化作为一种舶来品,自然会跟我们的日常文化有一些差异,多学习,多注意,我们的个人修养和素质自然就会提升。

篇8:咖啡的礼仪文化

一、从茶和咖啡的起源谈起

关于茶的起源众说纷纭, 至今都没有统一的说法, 所提到的证据都不能证明哪种说法是绝对正确的, 茶的发源地很多人认为是直接或间接从中国传到世界各国的, 认为饮茶和种植茶叶是中国人首创的, 但也有证据表明印度和非洲等地也有可能是茶的发源地。甚至在国内, 关于最早原产地也有好几种说法, 西南说, 四川说, 云南说, 川东鄂西, 江浙说等, 尤其是发源时间更是众说不一, 分别有神农说, 西周说, 秦汉说, 六朝说等, 而且民间流传的神农水晶肚, 达摩眼皮变茶树神话故事更是为茶的起源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关于咖啡的起源同样是这样, 在无数的咖啡发现传说中, 其中基督教发现说《牧羊人的故事》和伊斯兰教说《阿拉伯僧侣》是流传最广的。不过比较说法一致的是历史学家们都同意咖啡的诞生地是衣索比亚的咖发。1669年由土耳其大使把咖啡传入了法国, 这之后就咖啡文化便在这片热土上生根发芽, 发展壮大, 可以说法国虽然不是咖啡的发源地, 但法国人却把咖啡的文化浪潮推上了最高峰, 可以说是法国人把咖啡喝到了极致。

关于起源之说, 两者都有着扑朔迷离的传奇故事和神话色彩, 都有着各种猜测和说法, 不同的是中国在茶的起源里似乎一直是主角, 而法国在咖啡的起源中就有点喧宾夺主的意味了。

二、从种类、制作方法、品尝方法和功效读起

中国人喝茶已经有几千年历史了, 种类繁多, 主要有绿茶, 红茶, 乌龙茶, 花茶, 白茶, 黄茶等;根据不同场合中国有不同的泡法, 比如绿茶需要用较冷的水冲泡, 红茶和乌龙茶要用传统式的泡法即可。喝茶时, 要注意茶叶适当拼配, 要随喝随添, 让茶水浓度基本保持前后一致, 水温适宜, 可适当配着糖果, 点心, 干果等一起味道更佳。茶有健身、治病等药物疗效, 还具有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等功效。

法国人在传承别国的咖啡制作和种类的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咖啡的制作工艺, 在法国, 人们能喝到的咖啡种类很多, 各种纯咖啡和各种花式咖啡, 其中皇家咖啡, 用白兰地调制成最具特色。各种咖啡的制作方法区别很大, 有高压蒸馏法、冲泡法和虹吸法等;喝咖啡时, 加入糖和牛奶之前先小饮一口, 品尝一下纯咖啡的香气, 将糖、牛奶等与咖啡混合后, 轻轻地搅拌液体, 然后饮用即可。饮用咖啡可舒缓疲劳, 清醒头脑, 帮助消化, 甚至预防胆结石等疾病。

这两种饮品都是种类多而良, 制作方法多样而考究, 都有强健身体的功效, 这也正是它们同时都特别受欢迎的原因吧!

三、从喝茶和喝咖啡的场所和环境

茶和咖啡一样, 人们可以独饮享受恬静生活, 也可以邀亲友齐饮促进感情, 但社会发展到今天, 人们更愿意去茶楼和咖啡馆体验异样情怀, 从满大街的茶楼和咖啡馆的数量上就可以证明这一点了, 想想坐在茶楼之上, 品一口上好的绿茶, 顿时觉得神清气爽, 忘却人世间的烦恼该是多么美好的享受;而且人们走进现代的茶艺馆, 并不是为了解渴, 也不仅仅是为了保健的需要, 更多的是一种文化上的满足, 是高品位的文化休闲。

同样, 推门进入一家别致的咖啡馆, 品一杯香醇的咖啡, 悠然自得, 欣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 充满了浪漫的气息。中国人对茶楼的情感固然深厚却远远不及法国人对咖啡馆的可称为深度依赖的情感。如果说在中国, 咖啡是一种小资情调, 时尚生活的表现, 相对于法国, 咖啡绝对是全民参与的平民活动。在巴黎, 各式各样的咖啡店遍布大街小巷, 咖啡馆如同法国的一个代名词;法国的咖啡馆是法国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一旦有需要, 随时随地人们就可以进去喝一杯, 或休息, 或消遣, 或学习, 或会友, 是人们最常出入的场所。可想而知, 如果没有咖啡和咖啡馆的日子对于法国人来说仿佛是世界末日一般。因为这就是法国人的生活方式, 是法国人的浪漫情怀, 是他们本性使然, 不可能也不会改变喝咖啡的习惯。

因此, 可以说茶楼和咖啡馆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休闲消遣的场所, 它们的兴盛代表着我们生活水平和生活素养的提高, 因为它们代表着一种积极向上生活方式和日益提升的生活需求。

四、茶和咖啡与本国历史文化的关系

中国茶文化已经有五千年的历史, 随着茶文化的发展, 人们听说的最多的无非是茶道和茶艺这样的字眼了。到目前为止, 人们对茶道和茶艺这两个概念的理解仍然是见仁见智并无统一而明确的定义。但人们都承认一个事实, 深奥的茶文化蕴涵着深厚的民族思想和精华, 与儒、道、佛的理念是息息相关的, 儒家之礼, 佛家之养, 道家之闲, 在茶的氛围中都体现的淋漓尽致。茶道的环境也一定要清雅幽静, 亭台楼阁, 松间竹下, 茶室庭院, 使人陶醉其中。人们通过品尝茶和欣赏茶艺的过程, 感受和体验茶所带来的美妙意境, 从而使修身养性, 身心开阔, 达到强身健体, 净化心灵, 预防疾病的作用。有学者说:“茶道是东方文化和人文精神的精粹, 是古老的中华文明贡献给全人类的宝贵财富。”

中国历史上有众多名人对茶都有特殊的偏爱, 乾隆嗜茶成癖, 曾风趣地说出戏语:“君不可一日无茶”;孙中山以茶代酒, 他对祖国茶叶评价颇高;鲁迅饮茶着迷, 他曾说:“有好茶喝, 会喝好茶, 是一种清福……”

咖啡业不仅推动着法国的经济, 而且和法国几个世纪以来的文化息息相关, 17世纪开始, 在法国, 尤其是上流社会中, 出现了许多因为咖啡而形成的文化艺术沙龙, 到了18世纪的启蒙时代, 文化重心出现到了各种沙龙, 俱乐部和咖啡馆。普洛可甫咖啡馆是巴黎第一家开张的咖啡馆, 思想家伏尔泰、卢梭、狄德罗等都是咖啡馆普洛可甫的常客, 伏尔泰的几部著作、狄德罗的世界首部百科全书都在这里完成;文豪巨匠如雨果、巴尔扎克、乔治.桑, 左拉等还以咖啡馆的名字创立了文学刊物《普洛可甫》。在蒙马特的学院咖啡馆, 是19世纪巴黎大学时代的标志, 这里长期聚居着来自四面八方的艺术家, 在这里构建了全世界作家和艺术家心目中的圣地和精神家园。20世纪初达到了空前的繁荣, 毕加索、海明威、凡高、弗洛伊德等曾在这里编制他们的梦想, 度过他们的年轻时代。

法国的咖啡和他自己本身的文化底蕴有着巨大的关系, 正如茶和中华民族文化的关系一样, 可以说没有国家民族这片沃土就不可能有独特的饮食文化。而反过来, 出彩的饮食文化又给两个民族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五、从茶和咖啡对中法两国的相互影响和未来发展读起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世界文化也逐渐趋同, 各国文化通过各种方式向外传播, 美国的快餐文化席卷全球, 同样法国咖啡文化也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传播, 中国也不例外, 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人更适应了咖啡的味道和感觉, 更把其看成是时尚的标志;喝茶好像似乎已成为老气横秋的代名词, 是老年人和隐士的“专利”, 这样的转变可以归因于咖啡本身和法国文化的魅力了。不过, 自2008年1月1日起, 法国在公共场所执行禁烟令, 这将冲击法国由来已久的咖啡馆文化, 在咖啡馆里品一口咖啡, 再吸一口烟的时代也许将一去不复返了。

同样, 自茶作为饮料传到欧洲后, 就立即引起法国人民的重视, 几经宣传和实践, 逐渐普及到民间, 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社交不可或缺的部分, 法国人最爱喝的是红茶, 绿茶, 花茶。近年来, 特别在法国的一些青年人中, 喝茶成为时尚。甚至, 浪漫的法国人喜欢洗茶叶澡, 有美容护肤, 减肥的功效。茶饮品的多重功效, 无任何副作用, 决定了其未来巨大的发展空间。

综上所述, 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咖啡文化的无限魅力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正如中华民族和法兰西民族的关系一样, 我们求同存异, 发挥和利用最大的优势, 加深两国间的交流, 祝愿我们两国之间的友谊地久天长。

摘要: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 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咖啡对法国人的重要性也正如茶对于中国人一样, 绝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它们有很多相似性, 但也有不同点, 本文就从不同的方面对茶和咖啡做了详尽的比较。

篇9:巴西咖啡与商务礼仪

巴西人早餐则往往是一杯浓浓的加奶咖啡,工间休息则称为“喝咖啡时间”。巴西商人接待客户时,比很多的欧美公司要大方得多,一定会送上一杯又浓又甜的热咖啡,而且往往会为你续添。热腾腾的咖啡、浓浓的香味,表达了主人的热情好客,为谈判气氛增添了亲切和融合,自然也就拉近了主宾的距离。回国后,我把巴西客户的这个习惯——在中国应该叫“接待规格”,带回了公司,让我们的接待部门对来自巴西的客户,包括欧美的重要客户,撤下茶水、香烟,换上咖啡、甜点和鲜花。别说,这对营造愉快和谐的谈判气氛还真起到了不错的效果!

巴西客户常说圣保罗的咖啡馆比巴黎多,比萨饼店比罗马多,这也许有点儿夸张。可是当你身临其境地漫步在圣保罗街头时,你就会发现,无论是繁华的商业中心,还是偏僻的城市角落,只要举目向四周一望,总会有“CAFE”(葡语:咖啡馆)字样映入眼帘。咖啡馆有大有小,大的可容纳几百人,小的只有几张桌子。闹市区的各式露天咖啡座则密麻麻的排满整条街,其中装修豪华的咖啡店可与高级餐馆媲美,而俭朴的则像大排挡和乡村小店,但服务内容却不相上下,主要是供应热咖啡、甜点和小吃。

泡咖啡馆是巴西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工余饭后邀朋友闲谈进咖啡馆,情侣约会碰头地点是咖啡馆,与新朋友初次会面选咖啡馆,不仅商人们在咖啡馆谈生意,大学生在咖啡馆温习功课,就连政界要人有时约见选民也在咖啡馆。因此,从清晨开张到深夜打烊,咖啡馆里总是顾客不断。在巴西大小城市街头,不管是咖啡馆,还是街头搭凉棚的咖啡摊,都是人头攒动、座无虚席,浓香四溢,令人驻足,这已成为巴西城市街头迷人一景。

我们的客户Colos先生介绍说,巴西的咖啡馆是从来不卖速溶咖啡的,这是世界第一咖啡生产大国的传统。巴西人喝的咖啡必须是炒过的咖啡豆,而且是现磨现煮,端上来咖啡香气扑鼻,伴着浓浓的泡沫。现在多数咖啡馆使用自动咖啡机,从磨到煮连续完成,煮咖啡实际是用高温蒸汽吹,味道与传统煮法没什么两样,但速度很快。咖啡有加奶的,有加巧克力的,但巴西人最喜欢的还是纯咖啡。小纸袋封装的砂糖和无糖甜味剂随咖啡送上,用多用少随意取,纸袋上印着店名和电话。在巴西,很多咖啡馆同时也是快餐店和早点店。不少上班族都喜欢在咖啡馆吃早餐。咖啡加奶、几片烤面包或羊角面包,再加一杯鲜橙汁,就是一顿普通的早点,奢侈一点儿的再夹一根烤香肠或煎蛋。中午,在办公室附近的咖啡馆要一份三明治、一杯咖啡或冰激凌,这就是午餐了。我们在巴西商务会谈时,不止一次的工作午餐,客户都是这样安排解决的。实际上,在咖啡馆“咖啡午餐”时的聊天,也是洽谈间会谈的继续,而且大家更随意些,气氛更轻松愉快了。有时候我们在洽谈间谈僵的话题,还真是在咖啡午餐时峰回路转、取得进展的。所以很多时候,巴西的商务礼仪也无不漾溢着南美咖啡醇正芳香和厚润苦涩的韵味。

人们常把巴西形容为一座各种肤色的“人种大熔炉”。的确,巴西混血人种占全国人口的40%以上,这在世界上是少有的。特别是圣保罗和里约的居民中,欧州移民及后裔已达60%以上。所以,到这里不仅城市风格、饮食习惯,甚至社会习俗、商务礼仪也深深铭刻着欧美文化的烙印,同时也融进了南美的民族传统。我们接触过不少巴西商务人士和政府人士,也曾去巴西客户家里做客,感觉他们很有教养,讲究礼仪,时间观念强,正式场合讲究服饰穿戴。初次见面时,人们以握手为礼, 但亲戚朋友和较熟的客户间、熟悉的男女彼此问候时,也有以拥抱或亲颊为礼的。在商务场合,比较亲近和熟悉的男士之间常有互相拥抱的习惯,并要在对方肩上使劲拍一下,这是和女性握手、拥抱时的重要区别。但千万注意:在巴西社交圈和商务活动中,黑人彼此不兴亲颊问候和拥抱这一套,只兴握手;而且白人黑人之间、来访东方人和黑人之间也仅只限握手,切勿唐突,以免尴尬。

巴西商人时间观念很强,做事很有条理,计划周密严谨,而且对外国人经常以服装取人,如果衣履不整,他们就认为行为不正派或是缺乏教养。服装往往是他们对初识者“人物评价”的基准。所以,在巴西商务出访时一定要注意两点:一是时间观念,二是衣着服饰。商务拜会或应邀做客时约定的时间一定要遵守;到公司或机关访问,特别是应邀到客户家做客时,你一定要西装革履,服装整洁才行。如果随意着休闲装去公司访问或赴家宴,对方对你印象一定会大打折扣,甚至带来不悦。

记得我们初次去巴西访问时,有次应邀去客户家里喝咖啡。我想着那是周末了,就穿着很随意,牛仔裤、茄克衫。当时我觉得还很惬意,这打扮我在美国出访时挺流行的。谁知到了客户家就明显感到了主人的不悦。一打量客厅里的来客,我才发现主人请的不只是我们,还有其他朋友,大家都是西装笔挺,衣冠楚楚,一派绅士风度。弄得我们挺尴尬的。当然,后来我们才知道了巴西商人的交际规矩,也知道了我们的休闲便装,使主人在朋友面前注重来客身份的脸面受了影响,还知道了这里的商务行头和美国商人的随意洒脱是完全不同的。休闲便装去咖啡馆是得体的,但应邀去客户家里做客就必须按巴西商人的交际惯例穿着了。

我们在巴西的商务活动和很多商务礼仪场合中感受到,和矜持拘泥的欧洲人不同,巴西人非常豪爽奔放,慷慨大方,热情好客。我们曾应邀到巴西客户家里做客,虽然是欧式西餐,大多上冷盘,但品种之丰盛,场面之讲究,足以赶上中国式请客的铺张,而且酒杯里永远有酒,盘子与咖啡壶永远不空。在巴西,朋友之间的互相宴请,没有中国式的自带瓶酒或掂点儿礼物的习惯。即使同事之间的工作午餐和周末聚餐,也少有欧州流行的AA制。这一点充分体现了南美人的热情、粗犷和豪放。可当你用中国式的礼仪习惯在巴西交际时,也许正是这一点,会让你遇到意想不到的尴尬。

上一篇:农工办个人的工作总结下一篇:读《中国国家地理》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