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翻译--工业机器人-精品

2024-05-01

中英文翻译--工业机器人-精品(精选5篇)

篇1:中英文翻译--工业机器人-精品

Industrial robots There are variety of definitions of the term robot.Depending on the definition used, the number of robot installations worldwide varies widely.Numerous single-purpose machines are used in manufacturing plants that might appear to be robots.These machines are hardwried to perform a single function and cannot be reprogrammed to preform a different function.Such single-purpose machines do not fit the definition for industrial robots that is becoming widely accepted.this definition was developed by the Robot Institute of America.A robot is a reprogrammable multifunctional mainipulator designed to move material, parts, tools, or specialized devices through variable programmed motions for the performance of a variety of tasks.Note that this definition contains the words reprogrammable and multifunctional.It is these two characteristics that separate the ture industrial robot from the various single-purpose machines used in modern manufacturing firms.The term “reprogrammable” implies two things: The robot operates according to a written program, and this program can be rewritten to accommodate a variety of manufactureing tasks.The term “multifunctional” means that the robot can, through reprogramming and the use of different end-effectors, perform a number of different manufacturing tasks.Definitions written around these two critical characteristics are becoming the accpted definitions among manufacturing professionals.The first articulated arm came about in 1951 and was used by the U.S.Atomic Energy Commission.In 1954, the first programmable robot was designed by George Devol.It was based on two important technologies:(1)Numerical control(NC)technology.(2)Romote manipulator technology.Numerical contorl technology provided a form of machine control ideally suited to robots.It allowed for the control of motion by stored programs.These programs contain date points to which the sequentially moves, timing signals initiate action and to stop movement, and logic staements to allow for decision making.Remote manipulator technology allowed a machine to be more than just another NC machine.It allowed such machines to become robots that can perform a variety of manufacturing tasks in both inaccessible and unsafe environments.By merging these two technologies, Devol developed the first industrial robot, an unsophisticated programmable materials handling machine.The first commerically produced robot was developed in 1959.In 1962,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This robot was produced by Unimation.A major step forword in robot control occurred in 1973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3 industrial robot by Cincinnati Milacron.The T-3 robot was the first commercially produced industrial robot controlled by a minicomputer.Numerical control and remote manipulator technology prompted the wide-scale development and use of industrial robots.But major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do not take place simply because of such new capabilities.Something must provide the impetus for taking advantage of these capabilities.In the case of industrial robots, the impetus was economics.The rapid inflation of wages experienced in the 1970s tremendously increased the personnel costs of manufacturing firms.At the same time, foreign competition became a serious problem for U.S.manufacturers.Foreign manufacturers who had undertaken automation on a wide-scale basis, such as those in Japan, began to gain an increasingly large share of the U.S.and world market for manufactured goods, particularly automobiles.Through a variety of automation techniques including robots, Japanese manufacturers, beginning in the 1970s, were able to produce better automobiles more cheaply than nonautomated U.S.manufacturers.Consequently, in order to survive, U.S.manufacturers were forced to consider any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that could help improve productivity.It became imperative to produce better products at lower costs in order to be competitive with foreign manufacturers.Other factors such as the need to find better ways of performing dangerous manufacturing tasks contribu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ial robots.However, the principal rationale has always been, and is still, improved productivity.One of the principal advantages of robots is that they can be used in settings that are dangerous to humans.Welding and parting are examples of applications where robots can be used more safely than humans.Even though robots ar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safety in the workplace, they can, in themselves, be dangerous.Robots and robot cells must be carefully designed and configured so that they do not endanger human workers and other machines.Robot work envelops should be accurately calculated and a danger zone surrounding the envelope clearly marked off.Red flooring strips and barries can be used to keep human workers out of a robot’s work envelope.Even with such precautions it is a good idea to have an automatic shutdown system in situations where robots are used.Such a system should have the capacity to sense the need for an automatic shutdown of operations.Fault-tolerant computers and redundant systems can be installed to ensure proper shutdown of robotics systems to ensure a safe enviroment.About componets of a robot system, the componets of a robot system could be discussed either from a systems point of view.Physically, we could divide the system, and controller(computer).Likewise, the robot itself could be partitioned anthropomorphically into base, shoulder, elbow, wrist, gripper, and tool.Most of these terms require little explanation.Consequently, we will describe the components of a robot system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information transfer.That is, what information or signal enters the component;what logical or arithmetic operation does the component perform;and what information or signal does the component produce? It is important to note that the same physical component may performs many different information processing operations(e.g., a central computer performs many different calculations on different data).Likewise, two physically separate components many perform identical informations(e.g., the shoulder and elbow actuators both convert signals to motion in very similar ways).中文:

工业机器人

有许多关于机器人这个术语的定义。采用不同的定义,全世界各地机器人的数量就会发生很大的改变。在制造工厂中使用的许多但用途机器可能会看起来像机器人。这些机器是硬连线的,用来完成单一的工作,不能通过重新编程的方法去完成不同的工作。这种单用途的机器不能满足被人们日益广泛接受的关于工业机器人的定义。这个定义是由美国机器人协会提出的: 机器人是一个可以改编程序的多功能操作器,被设计用来按预先编制的,能够完成多种作业的运动程序运送材料,零件,工具或者专用设备。

注意在这个定义中包含有“可以改编程序”和“多功能”这两个词。正是这两个词将真正的机器人与现代制造工厂中使用的单一用途的机器区分开来。“可以改编程序”这个术语意味着两件事:机器人根据编写的程序工作,以及可以通过重新编程来适应不同种类的制造工作的需要。

“多功能”这个词意味着机器人能通过编程和使用不同的末端执行机构,来完成不同的制造工作。围绕着两个关键特征所撰写的定义正在变成为制造业的专业人员接受的定义。

第一个带有活动关节的手臂于1951年被研制出来,由美国原子能委员会使用。在1954年,第一个可以编程的机器人由乔治·狄弗设计出来。他基于下面来两项重要技术:

(1)数字控制(NC)技术。(2)远程操作器技术。

数字控制技术提供了一种非常适合机器人的机器控制技术。它可以通过存储的程序对运动进行控制。这些程序包含机器人进行顺序运动的数据,开始运动和停止运动的时间控制信号,以及作出决定所需要的逻辑语句。

远程操作器技术使得一台机器的性能超出一台数控机器。它可以使这种机器能够在不容易进入和不安全的环境中完成各种制造任务。通过融合了上述两种技术,狄弗研制出第一个机器人,它是一个不复杂的,可以编程的物料运送机器人。

第一台商业化生产的机器人在1959年研制成功。通用汽车公司在1962年安装了第一台用于生产线上的工业机器人,它是尤尼梅森公司生产的。在1973年,辛辛提那·米兰克朗公司研制出T-3工业机器人,在机器人的控制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T-3机器人是第一台商业化生产的采用计算机控制的机器人。

数字控制技术和远程操作器技术推动了大范围的机器人研制和应用。但是主要的技术进步并不仅仅是由于这些新的应用能力而产生的,而是必须有利用这些能力所得到的效益来提供动力。就工业机器人而言,这个动力是经济性。

在20世纪70年代中,工资的快速增长大大增加了制造业的企业中的人工费用。与此同时,来自国外的竞争成为美国制造业所面临的严重考验。诸如日本等外国的制造厂家在广泛的应用了自动化技术之后,其工业产品,特别是汽车,在美国和世界市场中占据了日益增大的份额。

通过采用包括机器人在内的各种自动化技术,从70年代开始,日本的制造厂家能够比没有采用自动化技术的美国制造厂家生产更多的和更便宜的汽车。随后,为了生存,美国制造厂家进行竞争,必须以比较低的成本,生产出更好的产品。其他的因素,注入寻找能够更好的完成带有危险性的制造工作的方式也促进了工业机器人的发展。但是,主要的理由一直是,而且现在仍然是提高生产率。

机器人的一个优点是它们可以在相对于人类来说是危险的环境中工作。采用机器人进行焊接和切断工作室比由人工来完成这些工作更安全的例子。尽管机器人与工作地点的安全密切相关,它们本身也可能是危险的。

应该仔细的设计和配置机器人和机器人单元,使它们不会伤害人类和其他机器。应该精确的计算出机器人的工作范围,并且在这个范围的四周清晰地标出危险区域。可以采用在地上划出红颜色的线和设置障碍物以阻止工人进入机器人的工作范围。

即使有了这些预防措施,在使用机器人的场地中设置一个自动停止工作的系统仍然不失为一个好主意。机器人这个系统应该具有能够检测出是否有需要自动停止工作的要求的能力。为了保证能有一个安全的环境,应当安装容错计算机和冗余系统来保证在适当的时候停止机器人的工作。

关于机器人系统的组成部分,可以从物质的观点也可以从系统的观点来讨论机器人系统的组成部分。从物质上看,我们可以将机器人分为机器人,电源系统和控制器(计算机)。机器人本身可以像人一样被分为基座,肩,肘,腕,抓持器和工具。这些术语中的大部分不需要做任何解释。

因此,我们将根据信息传递的观点来描述机器人系统的组成部分。也就是,什么信息或者信号进入计算机的组成部分,这个组成部分进行何种逻辑或者算术运算,这个组成部分产生什么信息或者信号?应该认识到,同一个组成部分可以完成许多不同的信息处理工作(例如,中心计算机可以根据不同的数据进行许多不同种类的计算),这一点是很重要的。与之相似,在结构上分开的两个组成部分可以进行相同的信息操作(例如,肩部和肘部的执行机构用非常相似的方式将信息转换为运动)。

注:出自《机械工程专业英语》

篇2:中英文翻译--工业机器人-精品

中英文翻译机器人

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是在生产环境中用以提高生产效率的工具,它能做常规的装配线工作,或能做那些对于工人来说是危险的工作,例如,第一代工业机器人是用来在核电站中更换核燃料棒,如果人去做这项工作,将会遭受有害放射线的辐射。工业机器人亦能工作在装配线上将小元件装配到一起,如将电子元件安装在电路印刷板,这样,工人就能从这项乏味的常规工作中解放出来。机器人也能按程序要求用来拆除炸弹,辅助残疾人,在社会的很多应用场合履行职能。机器人可以认为是将手臂末端的工具、传感器和(或)手爪移到程序指定位置的一种机器。当机器人到达位置后,他将执行某种任务。这些任务可以是焊接、密封、机器装料、拆卸以及装配工作。除了编程以及系统的开停之外,这些工作可以在无人干预下完成。如下叙述的是机器人系统基本术语: 机器人是一个可编程、多功能的机器手,通过给要完成的不同任务编制各种动作,它可以移动零件、材料、工具以及特殊装置。这个基本定义引导出后续段落的其他定义,从而描绘出一个完整的机器人系统。预编程位置点是机器人为完成工作而必须跟踪的轨迹。在某些位置点上机器人将停下来做某写操作,如装配零件、喷涂油漆或焊接。这些预编程点贮存在机器人的贮存器中,并为后续的连续操作所调用,而且这些预编程点像其他程序数据一样,可在日后随工作需要而变化。因而,正是这种可编程的特征,一个工业机器人很像一台计算机,数据可在这里储存、后续调用与编辑。机械手上机器人的手臂,它使机器人能弯曲、延伸、和旋转,提供这些运动的是机器手的轴,亦是所谓的机器人的自由度。一个机器人能有 3—16 轴,自由度一词总是与机器人轴数相关。工具和手爪不是机器人自身组成部分,但它们安装在机器人手臂末端的附件。这些连在机器人手臂末端的附件可使机器人抬起工件、点焊、刷漆、电弧焊、钻孔、打毛刺以及根据机器人的要求去做各种各样的工作。机器人系统还可以控制机器人的工作单元,工作单元是机器人执行任务所处的整体环境,包括控制器、机械手、工作平台、安全保护装置或者传输装置。所有这些为保证机器人完成自己任务而必需的装置都包括在这一工作单元中。另外,来自外设的信号与机器人通讯,通知机器人何时装配工件、取工件或放工件到传输装置上。机器人系统有三个基本部件:机械手、控制器和动力源。A.机械手 机械手做机器人系统中粗重工作,它包括两个部分:机构和附件,机械手也有联接附件基座,图 1 表示了一机器人基座与附件之间的联接情况。图 1 机械手基座通常在工作区域的地基上,有时基座也可以移动,在这种情况下基座安装在导轨或轨道上,允许机械手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外一个位置。正如前面所提到的那样,附件从机器人基座上延伸出来,附件就是机器人的手臂,它可以是直接型,也可以是轴节型手臂,轴节型手臂也是大家所知的关节型手臂。机械臂使机械手产生各轴的运动。这些轴连在一个安装基座上,然后再连到托架上,托架确保机械手停留在某一位置。在手臂的末端上,连接着手腕(图 1),手腕由辅助轴和手腕凸缘组成,手腕是让机器人用户在手腕凸缘上安装不同工具来做不同种工作。机械手的轴使机械手在某一区域内执行任务,我们将这个区域为机器人的工作单元,该区域的大小与机器手的尺寸相对应,(图 2)列举了一个典型装配机器人的工作单元。随着机器人机械结构尺寸的增加。工作单元的范围也必须相应增加。图 2 机械手的运动由执行元件或驱动系统来控制。执行元件或驱动系统允许个轴在工作单元内运动。驱动系统可用电气、液压和气压动力,驱动系统所产生的动力经机构转变为机械能,驱动系统与机械传动链相匹配。有链、齿轮和滚珠丝杠组成的机械传动链驱动着机器人的各轴。B.控制器 机器人控制器是工作单元的核心。控制器储存着预编程序供调用、控制外设,及与厂内计算进行通讯以满足产品经常更新的需要。控制器用于控制机器手运动和在工作单元内控制机器人外设。用户可通过手持的示教盒将机械手运动的程序编入控制器。这些信息储存在控制器的存储器中以备后续调用,控制器储存了机器人系统的所有编程数据,它能储存几个不同的程序,并且所有这些程序均能编辑。控制器要求能够在工作单元内外设进行通信。例如控制器有一个输入端,它能标识某个机加工操作何时完成。当该加工循环完成后,输入端接通,告诉控制器定位机械手以便能抓取已加工工件,随后,机械手抓取一未加工件,将其放置在机床上。接着,控制器给机床发出开始加工的信号。控制器可以由根据事件顺序而步进的机械式轮鼓组成,这种类型的控制器可用在非常简单的机械系统中。用于大多数人系统中的控制器代表现代电子学的水平,是更复杂的装置,即它们是由微处理器操纵的。这些微处理器可以是 8 位,16 位或 32 位处理器。它们可以使得控制器在操纵工程中显非常柔性。控制器能通过通信线发送信号,使它能与机械手各轴交流信息,在机器人的机械手和控制器之间的双向交流信息可以保持操作和位置经常更新,控制器亦能控制安装在机器人手腕上的任何工具。控制器也有与厂内各计算机进行通信的任务,这种通信联系使机器人成为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存储器。基于微处理器的系统运行时要与固态的存储装置相连,这些存储装置可以是磁泡,随机存储器、软盘、磁带等。每种记忆存储装置均能贮存、编辑信息以备后续调用和编辑。C.动力源 动力源是给机器人和机器手提供动力的单元。传给机器人系统的动力源有两种,一种是用于控制器的交流电,另一种是用于驱动机械手各轴的动力源,例如,如果机器人的机械手是有液压和气动驱动的,控制信号便传送到这些装置中,驱动机器人运动。对于每一个机器人系统,动力是用来操纵机械手的。这些动力可来源与液压动力源、气压动力源或电源,这些能源是机器人工作单元整体的一部分。

robot The industr ial robot is a tool t hat is used in t he manufact ur ing environment to increase product ivit y.It can be used to do rout ine and tedious assembly line jobs, or it can per form jobs t hat might be hazardous to t he human worker.For example ,one of t he first indust r ial robot was used to replace t he nuclear fuel rods in nuclear power plant s.A human doing t his job might be exposed to har mful amount s of radiat ion.The indust r ial robot can also operat e on t he assembly line, putt ing toget her small component s, such as placing electronic component s on a pr int ed circuit board.Thus, t he human worker can be relieved of t he rout ine operat ion of t his t edious t ask.Robot s can also be programmed to defuse bombs, to serve t he handicapped, and to per for m funct ions in numerous applicat ions in our societ y.The robot can be t hought of as a machine t hat will move an endoperat ed.t hese microprocessors are eit her 8-bit , 16-bit ,or 32-bit processors.t his power allows t he controller to be ver y flexible in it s operat ion.The cont roller can send elect ric signals over communicat ion lines t hat allow it to t alk wit h t he var ious axes of t he manipulator.This t wo-way communicat ion bet ween t he robot manipulator and t he cont roller maint ains a const ant updat e of t he end t he operat ion of t he syst em.The cont roller also controls any tooling placed on t he end of t he robot ’s wr ist.The cont roller also has t he job of communicat ing wit h t he different plant comput ers.The communicat ion link est ablishes t he robot as part a comput er-assist ed manufact ur ing(CAM)syst em.As t he basic definit ion st at ed, t he robot is a reprogrammable, mult ifunct ional manipulator.Therefore, t he controller must contain some of memor y stot age.The microprocessor-based syst ems operates in conjunct ion wit h solid-st at e divices.These memor y devices may be magnet ic bubbles, random-access memony, floppy disks,or magnet ic tape.Each memor y storage device stores program infor mat ion fir or for edit ing.C.power suppy The power supply is t he unit t hat supplies power to t he controller and t he manipulator.The t ype of power are delivered to t he robot ic syst em.One t ype of power is t he AC power for operat ion of t he cont roller.The ot her t ype of power is used for dr iving t he var ious axes of t he manipulator.For example, if t he robot manipulator is cont rolled by hydraulic or pneumat ic drives, cont rol singals are sent to t hese devices causing mot ion of t he robot.For each robot ic syst em, power is required to operat e t he manipulator.This power can be developed from eit her a hydraulic power source, a pneumat ic power source,or an elect ric power source.There power sources are part of t he total component s of t he robot ic work cell.

篇3:中英文翻译--工业机器人-精品

关键词:高职院校 工业机器人 课程建设 资源共享

课 题:本文系辽宁省现代远程教育学会科研项目(2015XH01-23)研究成果。

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背景下,机器人作为制造业先进方向的杰出代表,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会。为满足现代企业对工业机器人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笔者院校开设了工业机器人课程,培养具备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机器人自动线维护、工业机器人安装调试和售后服务等典型岗位能力的专业技能型人才。

一、精选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资源,实现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目标

1.课程内容选取

依据“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发展目标,通过机器人企业调研,将工业机器人各行业典型工作岗位的技能要求进行分析和分类,找出与工业机器人知识体系的关联性,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编排和重组;精选了工业机器人入门、工业机器人基础知识、工业机器人机械结构、工业机器人环境感觉技术、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串联机器人操作及应用、并联机器人操作及应用七个典型项目。课程内容贴近生产岗位,体现“精练”和“实用”的特点,使学生能更快地掌握专业技术,更好地胜任岗位工作。

2.课程资源建设

课程资源库集纸质、电子和网络等多种资源于一体,包括教学指导文件、CAI课件、教学录像、动画资源、课程网站等要素。其中教学指导文件包括课程标准、授课计划等,向学习者提供宏观的学习指导,确定教学目标、基本教学内容、学习方法与步骤、教学进程安排等;在教学课件建设上,增强了CAI教学课件的美观度和实用性,使其内容更丰富、制作更精美,在国内高职院校同类课程中居于前列。

教学录像作为教材和课件的补充,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为此笔者学校录制了六轴机器人点位运动、六轴机器人连续轨迹(直线、圆弧)运动、机器视觉的应用等典型实操环节的课程录像。在动画资源建设中,建设了六轴机器人工作原理、图像采集系统的工作原理、典型机器人气压、液压驱动回路、机器人伺服系统的驱动及控制、搬运机器人工作站等丰富的二维、三维动画资源。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网站中包括课程介绍、课程标准、教师信息、教学材料、课程通知、答疑讨论、课程问卷调查、课程作业、试题试卷库、在线测试、课程管理等栏目,该网站可供校际、校企间工业机器人课程的交流。

二、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中心,开发实训项目,提高学生技能

笔者学校现拥有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视觉系统(型号:FD-MS01)单元设备1套。该系统能够完成PLC编程与调试、工业机器人示教单元使用、工业机器人基本指令操作与位置点设置、工业机器人工件的跟踪抓取、工业机器人成品组装与入库、工业机器人综合应用、图像识别系统的应用、机器视觉原理与技术等实训内容。

通过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实践模式,使学生掌握典型工业机器人的机械结构、运动控制、软件编程和离线仿真等环节,具备工业机器人系统分析的能力,能够解决工业机器人现场运行时的各种故障及检测与维修方法,能够胜任工业机器人编程及调试、工业机器人项目管理、工业机器人及周边维护工程师、工业机器人技术支持、工业机器人销售等岗位的工作。

三、加强多元考核机制的构建,引入机器人职业技能认证项目

在课程的考核方式上,要突出机器人职业岗位能力,建立与“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对应的课程考核方案。在考核题目的设计上,选题要与企业的生产项目相对接,突出学生的能力档次划分,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此外要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考核方法,采用课程设计、论文撰写、市场调研、项目开发与制作、技能竞赛等与平时课堂表现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注重过程考核,使学生树立素质教育的考试观,促进学生个人能力的全面提高。此外,采用“双证书”机制,引入机器人企业职业技能认证项目,在企业课堂、远程教室、模拟车间组织教学,学生取得机器人企业颁发的职业技能证书方能毕业。

四、小结

工业机器人精品共享课程的建设,一方面使该课程拥有一套与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理念改革相适应的、丰富的教学教辅资源,实现网络学习及资源共享;另一方面也促进笔者学校机器人方向的人才培养,符合机器人企业对毕业生职业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实现学生“上学即上岗,毕业即就业”的目标。

篇4:中英文翻译--工业机器人-精品

一个复杂纸盒的包装机器人

Venketesh N.Dubey 英国设计学院,工程和计算机,伯恩茅斯大学,普尔

Jian S.Dai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英国伦敦大学,伦敦

摘要

目的—为了展示设计一种可以折叠复杂几何形状的纸盒的多功能包装机的可行性。设计/方法/方式—这项研究对各种几何形状的纸盒进行研究,将纸盒分为适当的类型以及机器可以实现的操作;把能加工这些纸盒,并进行机械建模和仿真,且最终可以设计和开发的包装机概念化。

研究结果—这种多功能包装机已经被证明是可能的。只需将这种多功能包装机小型化,并对它投资以促进其发展,这种机器可以成为现实。

研究限制因素/问题—本研究的目的是证明这种包装机的原理,但实际应用需要考虑结合传感器给出了一个紧凑的、便携式系统。

创意/价值—这项设计是独一无二的,并已被证明可以折叠各种复杂形状的纸盒。关键字:机器人技术 包装 自动化 文章类型:研究论文简介

产品包装是关键的工业领域之一,以自动化为首要权益。任何产品流通到消费者手中需要某种形式的包装,无论是食品、礼品或医疗用品。因此,对高速的产品包装有持续的需求。对于周期性消费品和精美礼品,这项需求更是大大增加。它们要求包装设计新颖且有吸引力,以吸引潜在客户。通常这类产品用外观精美、形状复杂的纸盒递送。如果采用手工方法进行包装,不仅令工人感到乏味且操作复杂,也费时和单调。

对于简单的纸盒包装,通过使用沿传送带布置的专用机器,已经获得了实现。这些机器只能处理固定类型的纸盒,任何形状和结构的变化很难纳入到系统之中。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们需要进行超过40种变化以适应同种类型但大小不同的纸盒,这就意味着每一个特定类型的纸盒需要一条包装生产线。从一种类型到另一种类型的纸盒折叠组装生产线的转换将会使资本支出增加。因为这些限制因素和转换生产线的相关成本,包装的灵活性将会失去。

因此,作为一种补充,手工生产线被引进以适应不同类型的纸盒的生产,从而解决转换生产线的问题。它们承担了大约10%的工作订单,并被用作生产促销产品的组装生产线。但是,问题仍然存在,手工生产线上的管理员和操作工需要一个长时间的学习过程,而且与机器生产线不同,劳动伤害主要是源于扭手动作。此外,手工生产线通常被认为是一个季节性的生产力,仍然需要专门的机器长年运行,以节约成本和时间。设计师追求奇幻和独特的纸盒包装以响应竞争激烈的市场,使包装工作更加困难。纸盒的风格和类型的频繁变化和小批量生产对纸盒装配和包装生产线提出了挑战,为此需要设计一种灵活的机器。

因此,这项责任放在了包装行业的身上,在可编程和可重构系统的帮助下充分加快转换过程以处理不同类型的纸盒。这种灵活的和高度可重构的系统的开发需要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综合每个部件,即纸盒和纸盒的折叠模式、包装纸盒的机器、完整的组装操作。一种这样的方法(Lu和Akella,2000年)已经公布了,该方法使用固定装置来折叠纸盒。虽然这种方法能完成纸盒所有折叠操作,但实施的工作只是处理一个简单的矩形箱,其固定的自动装置被安装在指定的位置。但是,对于复杂几何体纸盒,需要对纸盒和折叠机构进行综合考虑,从而实现包装生产线的柔性自动化。

在复杂纸盒的折叠操作及工序分析方面,作者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并诉诸于图形理论、螺旋理论、矩阵理论且以一种空间结构表示纸盒;及其研究纸盒移动性和分析其结构外形(Dai and Rees Jones,1997a,b,c,1999;Dubey et al.1999a,b,c;Dubey and Dai,2001)。本文介绍从事设计能处理复杂几何形状纸盒的可重构纸盒折叠机的研究。设计和原理的需要

该项目被列在许多化妆品和香水供应商的愿望列表上,如伊丽莎白雅顿和卡尔文·克莱恩,并被Unilever Research UK积极地考虑了数年。他们愿意支持任何一种能够使用一些替代手段从而实现整个花式纸盒包装过程自动化的研究思想。结果,这个

23一台电动机驱动做垂直运动以及转动,从而使纸盒达到包装操作所需的任何位置。手指的关节直接通过关节马达驱动,整个系统需要控制14个轴。这些考量是基于高度的可重构性与控制最小数量的轴。

指尖的设计进行了专门地考虑,因为它们必须执行上一节所讨论的各种操作功能。受手工包装过程的启发,指尖设计采用带有V型槽的尖头。根据手工包装的需要,使其手指能在纸盒上施加“戳”和“挤”的力。该尖头用于戳操作,在V型槽的挤压下,纸板打开以进行塞操作。除了提供戳力和挤力,二自由度手指的Y形部分还能给扁平纸板提供暂时的推力。在有限自由度的情况下,这样的设计可以提供许多灵活的操作功能以处理不同构造不同类型的纸盒。

该模型提供了机器运行所需的全部运动信息(Dubey and Crowder,2003年)。包装机的参数模型已经被开发出来(Workspace4,1998年),几何外形和尺寸设计的改变可以非常容易地纳入到模型中,包括结构的验证。这也使机器部件的运动参数能在加工之前就得以确定。包装纸盒时,在纸盒上定位各种接触点,通过记录的各种接触点的位移,就可以实现手指的纸箱之间的运动的连通性。纸箱上的接触点可以由折叠次序的几何表示鉴别(Dubey and Dai,2001)。这些接触点用于测量每个手指关节的偏移量。将这些位移数据进行插值运算,生成最优手指路径,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手指运动,从而减少包装的周期时间。从模型中获得的插补数据可以下载,用以驱动手指。当前的研究工作是基于纸盒的几何特征及其折叠次序的研究,使整个包装过程可以实现自动化(迪比等,2000),而不是借助于纸盒的仿真。

图5显示了当纸盒折叠时,手指跟踪纸盒上的接触点。模拟模型为包装机器的设计以及控制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例如,在维度和结构决定之前,模拟模型可用来检查机器的几何以及结构。通过改变模型的基本尺寸参数,任何新的机械零件几何信息都可直接获得。在纸盒的折叠过程中所得的运动数据和轨迹可用于手指系统控制。目前,模拟运动参数不可从直接整合到控制器中,因此这些数据都必须以数据文件的形式输入到控制器中。不过,这种方法可全面地校核折叠次序,然后下载这些数据并输入到控制器中。

插图2 另一种纸盒的包装机 讨论和结论

本文提出了一份灵活的、可重构的装配和包装系统。本研究的目的是设计一个可以处理不同几何形状的纸盒可重构的装配和包装系统。最初的想法是要开发一个可以展示对不同风格和复杂形状的纸盒的适应能力的系统。结果表明,该包装机可以折叠两个完全不同形状的纸盒。在任何情况下,折叠周期约为45s。虽然这不是一个优化的折叠时间,但是采用在线数据传输有望减少周期时间至30秒或更少。虽然一个非常灵活的纸盒包装机在用于车间生产之前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不过,本研究的目的是验证面向包装行业的快速转换技术。

未来需要改进的部分包括优化手指导轨,使用力反馈触觉传感器,以避免纸板上的压力过大,且将在真空装置中进行折叠操作。还建议将仿真模型与实际机器相结合,使其能下载在线数据。X-Y工作台可用电机驱动和控制,实现自动重构。这些先进的技术,将使整个包装过程自动化, 从纸盒的二维图开始,然后确定其运动学特性并生成运动序列到完成产品包装。此外,如果能小型化,还计划将灵活的、可重构的机械手安装在一个机器人手臂上以得到更高灵活性。该系统不仅能进行纸盒折叠,也可以在折叠的同时将产品放入纸盒中。这将减少包装时间,也能够迎接对不断变化的高端私人产品包装需求的高度适应性的挑战。参考文献

Dai, J.S.(1996a), “Survey and business case study of the exterous reconfigurable assembly

metamorphic mechanism”, paper presented at Tenth World Congress on the Theory of Machine and Mechanisms(IFToMM), pp.98-103.Lu, L.and Akella, S.(2000), “Folding cartons with fixtures: a motion planning approach”, IEEE Transactions o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Vol.16 No.4, pp.346-56.Workspace4w(1998), User’s Guide, Robot Simulations Ltd, Newcastle upon Tyne.附件2:外文原文

(复印件)

篇5:中英文翻译--工业机器人-精品

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 School of Instrument Science and Opto-electronic Engineering1、测控技术与仪器 Measurement & Control Technology and Instrument2、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Optic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School of Machinery and Automobile Engineering3、车辆工程 Vehicles Engineering4、工业工程 Industrial Engineering5、工业设计 Industry Design6、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Process Equipment & Control Engineering7、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Machine Design & Manufacture & Its Automation8、交通工程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9、热能与动力工程 Thermal Energy & Power Engineering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School of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10、金属材料工程 Metal Materials Engineering11、材料物理 Materials Physics12、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Inorganic Non-metallic Materials Engineering13、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Material Forming & Control Engineering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School of Electric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14、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Electric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15、生物医学工程 Biomedical Engineering16、自动化 Automation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School of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17、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Computer Science & Technology18、电子信息工程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19、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20、通信工程 Communications Engineering21、信息安全Information Security

化学工程学院 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22、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Macromolecule Material and Engineering23、化学工程与工艺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ics24、制药工程 Pharmacy Engineering25、应用化学 Applied Chemistry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26、给排水工程 Water Supply & Drainage Engineering27、工程力学 Engineering Mechanics28、水利水电工程 Hydraulic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29、土木工程 Civil Engineering30、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Architectural Environment & Equipment Engineering建筑与艺术学院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Arts31、城市规划 Urban Planning32、建筑学 Architecture33、艺术设计 Artistic Design

资源与环境学院 School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34、地理信息系统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35、环境工程 Environment Engineering36、勘查技术与工程 Exploration Technology & Engineering37、资源勘查工程 Resources Exploration Engineering

理学院 School of Sciences38、电子科学与技术 Electronic Science & Technology39、数学与应用数学 Applied Mathematics40、微电子学 Microelectronics41、信息与计算科学 Science of Information & Computation42、应用物理学 Applied Physics

管理学院 School of Management43、电子商务 Electronic Commerce44、会计学 Accounting45、工商管理 Business Management46、劳动与社会保障 Labour and Social Security47、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Information Management & System48、旅游管理 Tourism Management49、市场营销 Marketing

人文经济学院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Economics50、财政学 Finance51、广告学 Advertisement52、国际经济与贸易 International Economy & Trade53、经济学 Economics54、思想政治教育 Education in Ideology and Politics55、英语 English56、法学 Law57、社会工作 Social Work

上一篇:没记性的爸爸作文下一篇:好老公保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