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气球教案

2024-04-16

玩气球教案(共12篇)

篇1:玩气球教案

设计理念:本课《玩气球》,旨在让学生在玩气球的过程中感受空气的存在,并

通过学生活动和实验,引导学生知道到空气无处不在,初步认识空气的一些性质。充分发挥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让学生体会“像科学家一样做实验”的成功喜悦,培养其创新精神。

学习内容: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13课“玩气球”。

课 型:分组实验课

内容分析:通过玩气球,引导学生认识到空气的存在,再通过实验引导学生初步

认识空气的一些性质。就是本课的主要学习内容。

学情分析: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学生通过玩气球,可以认识到大自然中处处都

有空气;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可以认识到空气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不仅占据空间,还可以流动。学生一定会非常感兴趣,“身边处处有科学”。

学习目标:探究:1、引导学生运用感官感觉空气。

2、能用一定的办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知识:1、能设计实验,并借助实验来观察空气,从而学习一种新的 科学观察方法。

2、使学生认识空气存在于我们周围的每一个地方,它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会流动的、能占据空间的气体。

3、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以及初步的综合分析能力。

4、能对研究过程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合作学习。

情感:对学生进行卫生、安全和尝试成功的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勇于创新的品质。

学习重点:认识空气存在于我们周围的每一个地方,它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会流动的、能占据空间的气体。

学习难点:能设计和借助实验,观察和认识空气的一些性质。

课前预习:

1、小组讨论:我们周围有没有空气?空气是什么样的?

2、每人准备一个气球,一个饮料瓶,一段细绳。

教法学法: 实验法、观察法、探究法。

教具学具:气球、薄而透明的塑料袋、水槽、水、砖块、空塑料瓶子、剪刀、锥子、细线。

学习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创设情境:

“同学们,爱玩吗?”“玩过气球吗?”,“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玩的?”回答后,学生活动,开始游戏“吹气球”,比一比看谁吹的大。教师此时板书课题:“13、玩气球”。

2、游戏导入:

“吹大的气球中,有没有东西呢?如果有的话,气球中装的是什么呢?”先让学生进行猜测,再引导学生想办法进行证明。

(评:开课新颖,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生活动:

1、我们可以用嘴把气球吹起来,也可以用打气筒把气球“吹”起来。学生讨论:“把气球吹起来的这些气是从哪里来的呢?”。

2、学生汇报:从口中吹出,最初来自于空气。“哪里还有空气呢?并想办法寻找空气”。

3、小组活动:各个组长汇报研究计划,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制订的方案中的不足之处,引导学生先自己设计收集空气的方法并试一试,然后,教师可用课件展示:用塑料袋 “逮住”空气的方法,之后学生用这种方法动手“逮空气”。 (评:用多媒体展示“逮空气”,画龙点睛,空气就在我们身边。)

4、学生讨论:“空气是什么样子的?”这个知识点比较抽象,有难度,教师可引导学生先用感官来观察,如:看一看空气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闻一闻空气是什么气味?尝一尝空气是什么味道?

5、学生汇报:经过梳理后板书:空气没有具体的形状,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

6、教师演示向水中放砖块的实验。砖块越干燥越好,把砖块放入水中后,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有什么现象?冒气泡。让学生感知到空气存在于我们的身边。 (评:一个简单的实验,点明了只要留心生活,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三、学生实验:

1、带领学生进一步研究空气存在于什么地方。空瓶子中有空气吗?引导学生利用教材给出的材料设计实验,进行研究。

(1)、学生分组实验:带盖的空玻璃瓶,旋紧瓶盖,放入水中,会看到空玻璃瓶漂浮在水中。先让学生讨论,然后汇报,引导学生明确是因为瓶内有空气的缘故。

(2)、学生分组实验:把无瓶盖的空塑料瓶按入水中,会看到有气泡冒出。先让学生讨论,然后汇报,引导学生明确充分说明空瓶内有空气。

2、空气占据空间,会流动。

(1)、学生猜测:将一只气球放入塑料瓶中,将气球口反套在瓶口上,扎紧,用力吹气球,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学生进行猜测,教师听取学生汇报,并询问学生猜测的依据。

(2)、学生分组实验:各小组进行实验操作,汇报实验现象:气球吹不起来。

(3)、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为什么气球吹不起来呢?”小组讨论并汇报。启发、引导学生发现如果不想办法排除瓶内的空气,气球是吹不起来的。从而得出空气占据空间的结论。板书:空气占据空间。

(4)、实验验证。瓶子中已装满了空气,怎样可以把瓶中的气球吹大呢?学生在发现了空气占据空间后就会想到:如果想把气球吹大就必须要将瓶中的空气排出,只要将瓶子扎破就可以了,但要注意安全,不能扎到手了。“瓶子扎破以后,瓶中的空气是怎样跑掉的?”这个问题可以引起学生产生新的探索欲望,可以给学生留足够的时间讨论。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用锥子在瓶子上扎孔后,一边吹气球,一边将手放在孔的上方感受气流,体会空气可以像水一样流动,进而引导学生知道:空气不仅占据空间而且还会流动。板书:空气会流动。

(评:学生充分动手实验,动脑讨论,动口汇报,体现了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

四、归纳总结:

1、启发。我们运用了许多方法观察了空气,大家肯定有许多发现,我们来交流自己的发现,看谁的发现最多?合作学习会使我们每个人有更多的发现。

2、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与同学交流、分析,并归纳空气的性质。先听学生汇报,再师生共同小结。教师板书:空气是一种无处不在、没有固定的形状、无色无味、透明、能占据空间、会流动的气体。

板书设计: 13、玩气球

吹气球 空气

无处不在

口中 无色无味、透明

没有固定形状

空气 能占据空间、会流动的气体

篇2:玩气球教案

教学时,我以“同学们,爱玩吗?”“玩过气球吗?”“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玩的?”开课,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直接点出课题。学生通过讨论

知道:吹出的气体,出自于口中,来自于空气;学生通过活动,用塑料袋可以“逮住”空气,又通过观察水中的砖块会冒气泡,知道:空气就在我们身边;学生通过感官感知:空气没有具体的形状,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 之后,学生通过三次分组实验,知道:空气无处不在;空气占据空间;空气会流动。 期间,学生经历了猜测2次;学生活动2次;学生讨论7次;学生实验3次;学生汇报10次;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人,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篇3:儿时玩意变商机创意玩气球

小丑用长形气球来回扭转,变成一个造型逗乐小朋友,展示一种创意艺术。当各式各样造型气球摆放在眼前,一双巧手制造出来的细致创意,营造气氛让人雀跃且印象深刻。气球艺术家吴美慧通过气球营造气氛,也是以创新和创意来创业的最佳诠释。

Belle de Balloon Artist创办人吴美慧通过造型气球和布置气球,开启创业之路,但启发她将对气球的兴趣变事业,却是一个挑战节目:“我在一个电视节目上,看到挑战者在1分钟47秒内弄出5个造型气球。我想我可以在1分钟内完成,并成为我的才艺表演。”

吴美慧在私底下练成“神功”,也曾穿上自制气球装参加比赛。

她透露,小时候在无师自通下就可弄出简单造型,如刀、花、狗等,不怕气球爆破之余还可自己学着弄造型。

“小时候都会要求爸爸买弄气球的书给我 ,还有五颜六色的气球。”

16、17岁那年 ,吴美慧无意间被一名代理发掘 ,懵懵懂懂情况下开展气球艺术家事业,接下各种在派对弄造型气球工作。

要做就做到最好,参加国际赛事

到了18岁那年,一个巧合机会下认识在大马代理南美洲生产气球的供应商,也让她更深入了解有关气球的一切,包括气球类別、造型技巧等。

吴美慧在这几年一共参加了两个工作坊, 让以前没有受过专业技术课程的她,对气球有更深层知识。同时,参与各种大型国际赛事,亦提供学习和吸取经验机会。

吴美慧知道自己可以继续往这行业发展, 就正式以自己名义注册公司。过去,她参与过各种大型活动,包括雀巢(NESTLE)100周年庆、八度空间街舞比赛 ,甚至是华硕 (Asus)周年晚宴。

她应华硕要求,除了以各种气球布置场地外,更透过气球制造效果。

“当嘉宾进入会场 ,气球就会亮灯 ,然后将气球团内的气球放下来。”

当別人提供发挥平台, 就要把握机会将自己的创意展现出来。满足客户需求同时,也在为下个机会铺路。

中学毕业后创业,爸妈是好帮手

吴美慧在中学毕业后就开始创业,不曾打工。

但因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所以会加倍努力,放更多心思经营和奋斗。

吴美慧的父母都给予最实际的帮助, 例如吴爸爸会负责载送工作,如果遇上大型布置场合,需用铁架拱起气球时,吴爸爸无疑是最佳助手。

至于吴妈妈就可帮她绑气球,因为一场布置工作,可能需要千千万万颗气球,并要在短短两、三天内完成。

吴爸爸之前是铁架设计师, 现已退休并成为吴美慧事业的一分子。或许得到爸爸遗传,让吴美慧在结构造型上有更慧根。

不过,她自认还有许多技术可学习,一个4至5天工作坊就需要2000令吉开销,凡遇到机会就要好好把握。

梦想创世界纪录

对于气球梦,吴美慧希望可在这一、两年内,做一场大型布置并写下世界纪录。

她计划5年内拥有自家店面。

造型气球在国内不盛行,但国外如台湾却有许多人从事。之前,中国更以最大型气球布置,创下世界纪录。

在多国特色中,吴美慧比较喜欢来自日本创作,因造型较为细致可爱,而且都可做出有轮廓的造型。

“气球只是买个气氛 ,而非能实在拥有的东西。例如 ,在求婚场地以气球布置,效果更为动人,日后回忆起还是环绕在浪漫气氛中,不会因为气球泄气而跟着消失。”

气球唯美但寿命短暂,如果真要让气球多耐几天,她就会在气球上喷特制油,试过气球最长可耐2至3个星期。

空想不如行动

“如果你想做 ,不要空想要采取行动。趁年轻去尝试 ,失败了就继续努力,总有一天会成功。”

她对自己现有成就感到开心,虽然气球是自小兴趣,但能有所成就也是预料之外的事。她希望自己在日后,可有比现在优越10倍的成就。

自中学毕业后,吴美慧未有进一步修学。若时间允许,她希望,可继续练琴,不想辜负爸爸自小栽培。她也希望可以进一步加强英文掌握能力。

在场的吴爸爸指看着孩子一天比一天优秀, 作品架构日益强劲,最重要是孩子对自己的事业感到满意。

对孩子的期许, 在场的吴爸爸说:“现在还年轻, 可慢慢成长。一切顺起自然,希望她有朝一日能登上国际舞台。”

吴美慧虽然只有21岁,对于创业这回事,她认为有想法是好事,但可集合他人意见作总结后,再采取行动。

篇4:玩气球,安全第一

皮气球 要注意这些

不要吹得太大,越大胶皮就越薄,越容易破。

不要让宝宝把气球当皮球拍和踢,这样很容易使气球爆炸。

气球炸开后,要把碎片清理干净,以免被宝宝误塞进嘴里。

在人多拥挤的地方或车内等气温比较高的地方,要把气放掉,以免气球因为挤压或高温而炸开。

气球 要注意这些

氢气球一定要远离明火,以防爆炸。

不要带着氢气球坐公交车或地铁,以免摩擦产生静电,引起爆炸。而且公交公司有明文规定,不能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车,而氢气球就属于易燃易爆物品。

夏天气温高,冬天静电多,都不适合玩氢气球,因为当氢气与氧气混合后,遇到静电等产生的电火花,很有可能引起气球爆炸,非常危险。当温度达到着火点时,氢气球也会爆炸。

球知识快速浏览

根据国家气象总局的《施放气球管理办法》规定,灌装气球不能使用氢气,而应使用氦气,因为氦气属于惰性

气体,不燃烧不爆炸,但氦气的价格是氢气的10倍以上,不少摊贩为获取更大利润,往往采用氢气替代氦气。而充满氢气的气球,其实就是危险的“炸弹”,因为氢气和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比例后,稍有不慎就可能因静电或遇明火发生爆炸。

篇5:玩气球教学反思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本课着重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要途径,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在教学时,我以学生为主体,留给他们大量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激发兴趣;让学生在充分探究中,大胆探索,得出结论;让学生在平等对话中,深入探究,张扬个性;让学生运用实验中得出的结论,延伸探究,解决实 际问题。

一、创设情境,点燃学生探究的热情

爱因斯坦说过:“提 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后者仅仅是方法和实验过程,而提出问题则要找到问题的关键、要害。”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 以谜语导入:“什 么 东 西 胖 得 快 瘦 得 更 快?”引出气球后,让学生们一起来玩气球,进而提出问题: “在玩气球的过程你有什么发现?”激发了学生思考的热情,让学生初步了解了空气有什么特点。紧接着我又出示了一些材料,让学生积极思考,“能不能运用这些材料,寻找我们周围哪里还有空气?”一系列情境的设置,使学生的兴致越来越高,而让学生上来演示,则把学生的热情推向高潮,进而引导学生提出了今天我们所要研究的问题: 空气。

二、充分探究,给足学生动手的机会

科学 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科学游戏带有“玩 ”的色彩,又与所要学习的科学内容有关系,游戏是活动方式而不是目的。要让学生玩得开心,又要诱导他们从中悟出科学道理。在本课 的教学中,我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验器材,保证每个同学都有一份材料,能够进行充分探究,让每个学生都有动手的机会,去感受实验的过程,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当学生充满好奇地将一只气球套在一个封闭的塑料瓶口上吹气球时,那种 期待,那种新鲜感,那份激动的心情,都写在学生的脸上。“我们的气球吹起来了吗 ?”学生实验后的惊讶与兴奋,和“我们的气球吹不起来!”时一脸的疑惑与不甘,都是学生亲手实验、充分探究后的宝贵发现。在此基础上,引领学生进入下一实验,“怎样才能把瓶内的气球吹起来呢?”让学生 自主探究。学生的探究由老师扶着走,进而到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学生发现了只要“把瓶子扎个小孔”或“把瓶子割破 ”,让空气流出来,气球就能吹起来了,进而总结出空气会流动。学生充分体验到了实验的乐趣,也锻炼了他们动手的能力。如果这里只是教师直接讲,而没有让他们亲身实践,学生根本体会不到那种变化,更不会从中获得情感体验。充分地探究,让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科学知识。

三、平等对话,引导学生反思

在本课的探究中,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探究出正确的结论来,有一小部分学生 对 于实验结果是存在 异议的。比如说,在做杯子入水、杯底纸巾不湿实验时,有些学生就说我们的纸湿了,而此时我也并没有责怪学生操作有误,或者粗暴地说 他们做得不对,而是引导他们去思考:“为什么你们的纸会湿,而人家的没有 湿 ?”学生通过思考,发现是 自己的杯子没有竖直倒扣入水中,而导致水事先流到杯子里,赶跑了里面的空气,所以纸湿了。如果竖直倒扣入水中,速度也比较快的话,水是流不进去的,进而知道是因为空气占据了空间。我鼓励他们再做一遍实验并将实验结果向全班同学汇报,引导他们分析了第一次实验失败 的原因。在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中,老师引领着学生走向正确的科学探究之路,教学生分析实验,寻找失败的原因;教学生不怕失败,在反复实验中,得出真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科学探究本来就是在不断地实验与发现中才获得真 知的,给学生创设一个平等、和谐的交流平台,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们,以朋 友 的身份引领他们,学生的探究会更深入,学生的科学素养就会逐步提升。

四、将课堂延伸到课外

篇6:玩气球作文

今天,我做完作业在家里玩拍气球,我把气球重重的拍到天花版上去,它又像落叶慢慢的飘落到了我头上,我就蹦起来用我的头把气球顶到上面去,气球又轻轻的飘落下来,我使劲乱拍,把气球拍到空调那去了,空调的进气口就把气球吸到了上面,我用另外一个气球把那一个气球打了下来,我就把两个气球一起扔上去两个手换着接了下来,我就拿一个气球用脚踢了上去,我还没有注意到气球下来忽然起球就落在了我头上,我就把气球狠狠的扔上去。

轰!气球爆了,气球好好玩呀!我开心极了。

篇7:玩气球作文

晚上,我和妈妈在床上玩气球。我们把气球抛起来,向对方打去,然后妈妈又使劲向我打过来,气球在空中飞舞,一会儿飞到我这,一会儿飞到妈妈那。妈妈左右开工,左手一下,右手一下。我学着妈妈的样子也左右开工,妈妈每次都接住我的球,我老有失误,一不小心,球快要落到地下,我使劲一扇,借助我手扇的风力,使球又重新回到床上。我和妈妈又重新开战,经过5分钟的激战,妈妈被我打败了,妈妈双手投降,说没力气了。

打气球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治疗颈椎病,大家有时间都可以玩这个游戏。

篇8:玩气球教案

乘坐复古电车穿越维多利亚时代

在现代交通发达的今天,大多城市都取消了轨道交通。墨尔本保留的有轨电车却成为城市的符号和象征。35路有轨电车是墨尔本市政府专门为来自世界各地和国内旅游观光客提供的免费游览电车,它的行车路线围绕墨尔本市中心城区,经过菲林德斯火车站、议会大楼、圣帕特里克大教堂等一众维多利亚建筑林立的街区,车窗外的风景是墨尔本历史的最佳展演。复古电车也经过墨尔本博物馆,你可以在这里顺道上一堂媲美教科书的历史课。车上备有各种免费导游图和城市介绍可供取阅。

小贴士:除了35路有轨电车以外,墨尔本市区还有许多外型不一的有轨电车,统一称为City Circle Trams,且都是免费的,运营时间为每天9:00-18:00。在菲林德斯车站和联邦广场附近,还有复古的马车可供观光客选择。墨尔本收费的电车和火车能将你送到墨尔本中央城区以外的大部分地方,买一张通用的myki卡自助充值畅通无阻。

在88层观景台俯瞰城市高冷范

位于亚拉河南岸的尤里卡(Eureka Skydeck88)大厦88层观景台,是纵览墨尔本全景的最佳地点,除了俯瞰全景,这里还可以通过望远镜欣赏墨尔本的标志性建筑。要让这里攀上“必游”的清单,游览时机的选择相当重要,一天之中日落的时段最值回票价。通常的体验方式是,在日落前赶到尤里卡大厦,狂野的电梯会以38秒的速度将你送上88层,心情平复前可以先在观景台的咖啡馆要上杯热咖啡和芝士浓郁的甜点,选个靠西的窗边坐下,慢慢欣赏墨城在落日余晖和璀璨灯光里交替光影。

小贴士:门票:成人/儿童/家庭 $19/10/42。开放时间:全年365天向公众开放,时间为10:00-22:00。尤里卡88层观景台为大胆游客设计了一个被称作“边缘地带”的透明观景包厢,那是一个被缓缓推出大厦主体的移动式玻璃立方体,当它被推出大厦悬吊在空中时,你能体味一把“命悬半空”的惊悚快感。边缘体验需额外再支付12澳元。

乘坐热气球飞越亚拉河谷

搭乘热气球追赶晨间的阳光绝对是墨尔本不容错过的体验,也是亚拉河谷最佳的游览方式。我们在满月转为鹅黄的时候抵达亚拉河谷,热气球伴着南十字星缓缓升空。一小时的旅程里,葡萄园从亚拉河谷的雾气里显露出来,被破晓的阳光染成金色。这里的热气球没有丑的,与亚拉河谷的美景相得益彰,像极了飞屋环游记里的场景。自拍杆绝对是热气球上的拍照神器,轻松将手机摆脱篮筐的限制,在400米的高空伸缩自如,赢得老外艳羡的惊呼。飞行结束后,大家齐心协力把热气球收拢起来也是难忘的体验。

小贴士:当地经营热气球飞行的机构有:Balloon Sunrise(03-9005 2212;www.hotairballooningcom.au);Global Ballooning(1800 627 661;www.globallballooning.com.au);Go Wild Ballooning(03-9739 0772;www.gowildballooning.com.au),费用在$250-$315不等,通常包含香槟早餐,于飞行结束后,在亚拉河谷风光优美的葡萄庄园里进行。热气球体验非常依赖天气,因此提前一天致电经营商与之确认行程非常必要。

森林里的蒸汽小火车

丹顿农岭是墨尔本周边最便捷的丛林徒步地和骑行地,这里的树蕨葱郁、林木参天,大声尖叫的美冠鹦鹉在丛林里穿越飞行,我去的时候正值当地秋季,山间小镇停在红叶后面没有时间感。这里最受欢迎的体验莫过于搭乘蜿蜒穿梭在溪谷和灌木林间的Puffing Billy 蒸汽火车。这个具有百年历史的蒸汽小火车,直到现在都还是在旧有的铁道上营运着,每天往返于Belgrave和Gembrook之间。中途到站的时候,乘客们可以去机车头亲眼观看驾驶员是怎么给火炉加煤炭让火车有动力前行的。

小贴士:乘坐小火车的往返票价为:成人/儿童/家庭 $59/30/120。假日每天有6班车往返于Belgrave和Gembrook之间,其他时间为4班。查询网站:wwww.puffingbilly.com.au。

自驾大洋路

大洋路(The Great Ocean Road)是沿着维多利亚绮丽西南海岸线的一条公路,一路都有独具特色的美景,灌木野花蜿蜒的小径总是岔出来邀请你去看一段南大洋不同的样貌,比如海岸步道、灯塔、海角、天体营、落荒的水鸟和昏昏欲睡的考拉。当然,十二使徒岩 (Twelve Apostles) 也是不可错过的景点, 在南大洋波涛中耸立的陡峭石灰岩石堆定会让你着迷。

汽车营地也是不容错过的体验,沿岸高耸悬崖和壮阔起伏的群山不仅是美景的重要元素,因之而来的还有迤逦入海的河流,为一路上逐水而居的汽车营地营造诗意的场景。另外,坎贝尔港的乡村木屋也是性价比极高的住宿选择。

小贴士:澳洲有很多租车公司,Avis、Europcar、Hertz等,我们选择的是Hertz,用微信预定能享受9折优惠,不过在Hertz的英文网站(www.hertz.com.au)上预定会更便宜。Hertz的门店在墨尔本有很多,机场也有,对于坐飞机往返墨尔本的游客来说接驳很方便,不过千万要看清楚还车的停车场入口。记得预留充足的还车时间以免误机。为了租车方便,请在国内做好驾照公证,因为不是每家租车公司都认驾照翻译件,公证一下万无一失。

女修道院里的即兴野餐

这座位于城东郊区的奥伯特斯堡(Abbotsford)修道院建于1861年,是墨尔本地区最壮观的天主教修道院,如今,则被零散分布着的创意工作室和社区办公室所取代。相比墨尔本其他充满大量游客的风景区,这里更多是当地人凑集在一起吃喝购物以及体验人生和艺术的场合,修道院内宽阔的草坪适合即兴野餐,修道院面包房提供即兴野餐的必需品。每个月的特定周末,这里还会有手工艺市集和农产品市集。

小贴士:修道院网站可查到近期艺术课堂和市集活动:www.abbotsfordconvent.com.au。开放时间:7:30-22:00免费开放。从市区坐火车在Collingwood站下车后,步行15分钟穿过一片街区可到修道院,不过路上精致的小别墅和安静慵懒的氛围往往会让人逗留半小时以上。

涂鸦小巷寻找炫酷灵感

在墨尔本棋盘式整齐划一的街道中,交错着一些如迷宫般的哥特风格巷道,每一条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同时还是街头艺术的表现空间。霍西尔巷道(Hosier Lane)和联盟巷道(Union Lane)有五彩缤纷的涂鸦壁画,科克尔小巷 (Cocker Alley)还有着涂鸦艺术家Banksy的作品。而珍贝尔(Jane Bell)、拉特利奇(Rutledge)和火花巷道(Spark Lane)则充满了本地街头文化的烙印。无论你是职业摄影师或是正需要浪漫求婚场所的情侣,涂鸦街都是最炫酷的创作背景。据说墨尔本政府出台了专门的政策,来应对无序的非法涂鸦,而霍西尔巷属于合法涂鸦区域,是可以任由街头艺术家来进行创作和挥洒的地方,难怪巷子里的涂鸦更迭迅速,风格多样。如果清晨去到霍西尔巷,说不定还能遇上正在创作的年轻艺术家。

小贴士:墨尔本有专门针对街头艺术的个性团队游,费用为69澳元,向导本身就是街头艺术家,3小时的游览里你将听到许多关于这项流行艺术的真知灼见(www.melbournestreettours.com)。

莫宁顿半岛寻找隐世海角

莫宁顿(Mornington)半岛的风景与大洋路不相上下,天气好坏决定了体验感受的高下。从Sorrento阴郁的海岸线到倪平角(Point Nepean)的风雨大作,几乎要毁了半岛自驾的兴致,不过一切坏天气最终终止在参克岬(Cape Schanck)的陆地尽头,云开雨合,意外收获奇景。特别值得一提的是Sorrento小镇,这是维多利亚州第一个正式的欧洲人定居点,小镇沿海一带每隔一段就有一个隐藏在灌木丛里的房车营地,又酷又美。半岛的顶端是倪平角国家公园,汽车只能开到距离海角4公里处,剩余的悬念留给灌木丛小道,徒步或骑行可以到达。这里游客很少,是很有隐世感的体验。

篇9:玩气球作文

方老师手里拿着那个没有气的气球皮,说要给我们做示范吹气球。

方老师给我示范吹气球时候,只见他先猛吸一口气,吹的时候眉毛紧皱,脸鼓鼓的像塞了两个肉包子。气球被方老师吹得非常小,只有小鸡蛋那么大,方老师继续吹,气球被吹到了大桃子那么大了。

一直到方老师吹到大柚子那么大的时候,我才发现,气球是半透明的,方老师让我们摸了摸,气球的表面很光滑,也非常软,方老师一松手,气球就像失控的火箭。

方老师给我们发了一个气球,我选了红色,因为我觉得红色非常漂亮。

开始玩气球了,有的同学在把气球当篮球一样拍,有的同学在互相踩气球,还有的同学把气球吹得鼓鼓的,然后把气放掉。

我发现气球上升的时候就像一个缓缓上升的热气球,气球下降的时候就像一片羽毛。

篇10:《玩气球》教学设计

石桥镇中心小学 梅立峰 邢玉安

设计理念:本课《玩气球》,旨在让学生在玩气球的过程中感受空气的存在,并通过学生活动和实验,引导学生知道到空气无处不在,初步认识空气的一些性质。充分发挥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让学生体会“像科学家一样做实验”的成功喜悦,培养其创新精神。

摘 要:本课以“玩”开课,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吹气球时,气从口中出,但最初来自于空气;学生通过用塑料袋“逮空气”,观察放入水中的砖块冒气泡,知道了空气就在我们身边,且没有形状、无色无味、透明;学生通过用有盖或无盖的空瓶做实验,证明了空气的存在;学生通过将一只气球放入塑料瓶中,将气球口反套在瓶口上,扎紧后用力吹气球,发现气球吹不起来,悟出了空气占据空间;继而扎破塑料瓶后再吹气球,一方面发现气球被吹大了,另一方面发现瓶内的空气从有孔处流出,学生又知道了空气会流动。

关 键 词:玩 吹 逮 放入 按入 装入 扎紧 扎孔 流动 学习内容: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13课“玩气球”。

课 型:分组实验课

内容分析:通过玩气球,引导学生认识到空气的存在,再通过实验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空气的一些性质。就是本课的主要学习内容。

学情分析: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学生通过玩气球,可以认识到大自然中处处都有空气;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可以认识到空气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不仅占据空间,还可以流动。学生一定会非常感兴趣,“身边处处有科学”。

学习目标:探究:

1、引导学生运用感官感觉空气。

2、能用一定的办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知识:

1、能设计实验,并借助实验来观察空气,从而学习一种新的科学观察方法。

2、使学生认识空气存在于我们周围的每一个地方,它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会流动的、能占据空间的气体。

3、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以及初步的综合分析能力。

4、能对研究过程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合作学习。情感:对学生进行卫生、安全和尝试成功的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勇于创新的品质。

学习重点:认识空气存在于我们周围的每一个地方,它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会流动的、能占据空间的气体。

学习难点:能设计和借助实验,观察和认识空气的一些性质。课前预习:

1、小组讨论:我们周围有没有空气?空气是什么样的?

2、每人准备一个气球,一个饮料瓶,一段细绳。

教法学法: 实验法、观察法、探究法。

教具学具:气球、薄而透明的塑料袋、水槽、水、砖块、空塑料瓶子、剪刀、锥子、细线。

学习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创设情境:

“同学们,爱玩吗?”“玩过气球吗?”,“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玩的?”回答后,学生活动,开始游戏“吹气球”,比一比看谁吹的大。教师此时板书课题:“

13、玩气球”。

2、游戏导入:

“吹大的气球中,有没有东西呢?如果有的话,气球中装的是什么呢?”先让学生进行猜测,再引导学生想办法进行证明。(评:开课新颖,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生活动:

1、我们可以用嘴把气球吹起来,也可以用打气筒把气球“吹”起来。学生讨论:“把气球吹起来的这些气是从哪里来的呢?”。

2、学生汇报:从口中吹出,最初来自于空气。“哪里还有空气呢?并想办法寻找空气”。

3、小组活动:各个组长汇报研究计划,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制订的方案中的不足之处,引导学生先自己设计收集空气的方法并试一试,然后,教师可用课件展示:用塑料袋 “逮住”空气的方法,之后学生用这种方法动手“逮空气”。(评:用多媒体展示“逮空气”,画龙点睛,空气就在我们身边。)

4、学生讨论:“空气是什么样子的?”这个知识点比较抽象,有难度,教师可引导学生先用感官来观察,如:看一看空气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闻一闻空气是什么气味?尝一尝空气是什么味道?

5、学生汇报:经过梳理后板书:空气没有具体的形状,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

6、教师演示向水中放砖块的实验。砖块越干燥越好,把砖块放入水中后,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有什么现象?冒气泡。让学生感知到空气存在于我们的身边。(评:一个简单的实验,点明了只要留心生活,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三、学生实验:

1、带领学生进一步研究空气存在于什么地方。空瓶子中有空气吗?引导学生利用教材给出的材料设计实验,进行研究。

(1)、学生分组实验:带盖的空玻璃瓶,旋紧瓶盖,放入水中,会看到空玻璃瓶漂浮在水中。先让学生讨论,然后汇报,引导学生明确是因为瓶内有空气的缘故。

(2)、学生分组实验:把无瓶盖的空塑料瓶按入水中,会看到有气泡冒出。先让学生讨论,然后汇报,引导学生明确充分说明空瓶内有空气。

2、空气占据空间,会流动。

(1)、学生猜测:将一只气球放入塑料瓶中,将气球口反套在瓶口上,扎紧,用力吹气球,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学生进行猜测,教师听取学生汇报,并询问学生猜测的依据。

(2)、学生分组实验:各小组进行实验操作,汇报实验现象:气球吹不起来。(3)、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为什么气球吹不起来呢?”小组讨论并汇报。启发、引导学生发现如果不想办法排除瓶内的空气,气球是吹不起来的。从而得出空气占据空间的结论。板书:空气占据空间。(4)、实验验证。瓶子中已装满了空气,怎样可以把瓶中的气球吹大呢?学生在发现了空气占据空间后就会想到:如果想把气球吹大就必须要将瓶中的空气排出,只要将瓶子扎破就可以了,但要注意安全,不能扎到手了。“瓶子扎破以后,瓶中的空气是怎样跑掉的?”这个问题可以引起学生产生新的探索欲望,可以给学生留足够的时间讨论。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用锥子在瓶子上扎孔后,一边吹气球,一边将手放在孔的上方感受气流,体会空气可以像水一样流动,进而引导学生知道:空气不仅占据空间而且还会流动。板书:空气会流动。

(评:学生充分动手实验,动脑讨论,动口汇报,体现了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

四、归纳总结:

1、启发。我们运用了许多方法观察了空气,大家肯定有许多发现,我们来交流自己的发现,看谁的发现最多?合作学习会使我们每个人有更多的发现。

2、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与同学交流、分析,并归纳空气的性质。先听学生汇报,再师生共同小结。教师板书:空气是一种无处不在、没有固定的形状、无色无味、透明、能占据空间、会流动的气体。板书设计:

13、玩气球

吹气球 空气

无处不在

口中 无色无味、透明

没有固定形状

空气 能占据空间、会流动的气体

教学反思:

爱玩是儿童的天性,在玩中求知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事情。空气存在于我们周围的每一个地方,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和设计实验,让学生感知空气的存在以及存在的方式,学生会很乐于在课堂上参与探究。

教学时,我以“同学们,爱玩吗?”“玩过气球吗?”“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玩的?”开课,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直接点出课题。学生通过讨论知道:吹出的气体,出自于口中,来自于空气;学生通过活动,用塑料袋可以“逮住”空气,又通过观察水中的砖块会冒气泡,知道:空气就在我们身边;学生通过感官感知:空气没有具体的形状,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之后,学生通过三次分组实验,知道:空气无处不在;空气占据空间;空气会流动。

期间,学生经历了猜测2次;学生活动2次;学生讨论7次;学生实验3次;学生汇报10次;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人,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篇11:《玩气球》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共分五个层次: 1.玩气球。

许多同学都玩过气球,教材一开始就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玩的?”学生的说法可能多种多样,教师应该允许和肯定学生的不同表述。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玩一玩气球,教师此时再向学生提出问题“气球是怎样变大的?”“气球里到底有没有东西?”“气球里面是什么?”将学生带入到对气球里面的东西——空气的研究中来。

2.感知空气就在身边。

空气是什么样子的?要研究空气就要先想办法“逮住”它,怎样才能逮住它呢?教材要求找找周围哪些地方有空气,也就是要用一定的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教材第44页下方图,对学生收集空气的方法进行了指导。在此,教材只是给学生和教师一种思路的指引,收集空气的方法还可以有多种多样,并不是一定要局限于教材。在学生收集了空气后,教师可让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感官,去看、去闻、去听、去摸,使学生对空气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教材在第44页下方右图中出示了一块放在水中的砖块,我们可以借助可见媒介——水,观察到非常明显的现象:气泡从水中冒出。指导学生了解砖的缝隙中存在空气,进一步可知空气存在于我们周围的每一个地方。

3.实验研究空气的存在。

教材先提出问题“空瓶子里也有空气吗?”,让学生推测,再让学生自己想办法研究。教材中只出示了几种实验材料,如墨水瓶、矿泉水瓶、装有水的水槽,没有提示任何实验方法,教师可结合实际情况及学生的设计方案,有选择地进行引导。(将装有空气的塑料瓶放入水中,会看见有气泡冒出,从而证明空瓶子里也有空气。)4.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感知空气占据空间,会流动。

这一部分教材安排的实验其意图在于通过引领学生借助可视的媒介——气球、塑料瓶,使学生更加清楚地观察和认识空气能占据空间,会流动。同时使学

1/5

生感受一种新的科学研究方法,即借助可见物质研究不可见的物质。教学编排上按照提出问题——学生猜测——实验观察——记录现象、分析结果——发现规律(得出结论)的过程进行教学。将一只气球放入塑料瓶中将气球口反套在瓶口上,扎紧。(注意实验中使用的塑料瓶不能有破损,气球口一定要和瓶口结合紧凑。)用力吹气球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实验在大多数学生的猜测(气球能吹起来)下得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气球吹不起来。引导学生发现如果不想办法排除瓶内的空气,气球是吹不起来的,从而得出空气占据空间的结论。在这个环节里,空气占据空间的知识变得非常具体形象,学生易于了解掌握。空气会流动却比较抽象,学生难于理解,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空气排出的方法和过程理解空气具有能流动的性质。学生用针或锥在瓶上扎孔后,让学生在吹气球的同时将手放在孔的上方感受气流,体会空气的流动。教师可提问如“瓶中的空气是怎样跑掉的?”通过问题的解决可以促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空气可以流动的事实。

在实验过程中教材以小鸭子的卡通形象提示学生要讲究卫生,教师在这里要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卫生习惯教育。

5.归纳空气具有什么样的性质。

要求学生分组讨论,把大家共同的看法写在课本第45页下方的空白处。(如:空气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能占据空间等。)学情分析

空气是我们维持生命的必要条件,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可很少有学生对我们周围的空气进行研究,本课作为今后相关内容(如打篮球等)的基础知识,虽然难度不大,但重要性却显而易见。“空气”这个名词对学生来说是非常熟悉的,然而,空气既看不见又摸不着,它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它有什么样的性质?本课正是基于上述问题,从课外活动中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切入,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空气,探究空气的性质。本课在教学中安排了寻找空气和空气占据空间的实验,教师应指导学生选取不同的实验材料观察验证科学规律。

学习目标

1.引领学生运用感官感觉空气。2.能用一定的办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3.使学生认识空气存在于我们周围的每一个地方,它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

2/5

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会流动的、能占据空间的气体。

4.能设计实验,借助其他介质来观察空气,从而学习一种新的科学观察方法。5.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以及初步的分析综合能力。6.能选择适合自己研究的问题。

7.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的过程和结果。8.能对研究过程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9.对学生进行卫生教育,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教学重难点

重点:证明空气的存在。难点:认识空气的特点。评价任务

1.能用一定的办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2.知道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会流动的、能占据空间的气体。

教学准备

气球、薄而透明的塑料袋、水槽、砖块、空塑料瓶子(矿泉水瓶)、剪刀、针或锥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游戏导入

1.教师:“许多同学都玩过气球,说一说是怎样玩的?” 2.学生回答,教师安排小游戏“吹气球”,比一比看谁吹的大。

3.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吹大的气球中有没有东西呢?如果有的话,气球中装的是什么呢?”

4.学生进行猜测,再想办法进行证明。(如:学生松开吹大的气球,空气冒出气球“飞”跑了。)

二、通过感知,知道空气就在我们身边,初步认识空气的性质 1.讨论并制订研究计划和方案。

学生讨论“把气球吹起来的这些气是从哪里来的呢?”教师组织学生分组思考哪里还有空气,并想办法寻找空气。

3/5

2.各个小组汇报研究计划,教师可以就学生制订方案中的不足提出问题。先让学生自己设计收集空气的方法并试一试,教师可出示用塑料袋收集空气的图例(教材第44页下图)展示“逮住”空气的方法,鼓励学生用各种方法“逮住”空气。

3.空气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学生先用感官来观察。

你准备用哪些感官来进行观察?教师在此可提示学生怎样运用感官进行观察。这一活动的时间要充分,要让学生尽可能地充分地感知。

4.教师演示砖快放在水中冒气泡的实验(实验中的砖块越干燥越好),让学生感知空气存在于我们的周围。

3.带领学生进一步研究空气存在于什么地方。

空塑料瓶中有空气吗?指导学生利用教材给出的材料设计实验,进行研究。在此,材料可以不局限于教材所给出的,可以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进行增减。

三、实验探究空气占据空间,空气能流动

1.学生猜测:将一只气球放入塑料瓶中将气球口反套在瓶口上,扎紧。用力吹气球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学生进行猜测,教师听取汇报并询问学生猜测的依据。2.实验观察,记录现象。

各小组进行实验操作,汇报实验现象:气球吹不起来。3.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教师提问“为什么气球吹不起来呢?”

小组讨论并汇报。引导学生发现如果不想办法排除瓶内的空气气球是吹不起来的。从而得出空气占据空间的结论。

4.实验验证。

怎样可以把气球吹大呢?学生在发现了空气占据空间后就会想到:如果想把气球吹大就必须要将瓶中的空气排出,只要将瓶子扎破就可以了。

“瓶子扎破以后,瓶中的空气是怎样跑掉的?”这个问题可以引起学生产生新的探索欲望。

教师引导学生用针或锥在瓶上扎孔后,一边吹气球一边将手放在孔的上方感受气流,体会空气可以像水一样流动,进而知道空气不仅占据空间而且还会流动。

4/5

四、归纳空气具有什么样的性质

我们运用了许多方法观察了空气,大家肯定有许多发现,我们来交流自己的发现,看谁的发现多?交流会使我们每个人有更多的发现。

学生分组讨论,与同学交流、分析,并归纳空气的性质。

(如:空气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能占据空间等。)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穿插多个实验,让学生人人参与实验,并在实验中细心点拨,最后很自然地得出结论。教学设计力求在学生学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探究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主要采用“实验法”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亲身感受空气存在,并占据一定空间。本课教学既需要学生之间团结合作,进行探究实验,也需要学生多感观参与学习,发挥每个学生手、脑、耳、眼、嘴等功能,让他们动手做做、动脑想一想、动耳听一听、动眼看一看、动嘴说一说,让他们在五动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

篇12:玩气球实验说课

玩气球》实验教学

1、课题:玩气球

2、教学中的困惑及设计该实验的原因:空气不同于其他的物质,能看得见,摸得着。空口说教这节课效果一直不好。怎样让学生知道空气在我们周围到处存在,并且占据空间是这节课需要突破的难点,而通过实验则可以帮助解决这些难题,从而在学生面前揭开空气的面纱,对空气形成一个科学的认识。

3、实验设计:

实验一:

实验名称:吹气球。

实验器材:气球

实验注意问题:注意卫生,不能多个人共用一个气球。

实验价值:通过此游戏,让学生初步感知空气的存在,同时也让学生知道空气对于我们的重要性。

实验过程:

1、出示气球,大家认识它吗?玩过它吗?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玩气球的?

2、小组交流不同玩气球的方法。

(嘴吹、气筒打)

3、下面我们一起做吹气球的游戏好不好?板书:吹气球

分发气球,小组合作一起玩气球。

嘴吹气球时,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气球饱了,或者气球鼓起来了)

1)

讨论:气球为什么会鼓起来?或者气球里面装满了什么东西?

(装满了口中吹进去的气)

小结:吹进气球里的气就是“空气”。板书:空气

2)

这些吹进气球的空气是哪里来的?(嘴里)那嘴里的空气呢?(体内)体内的空气又是哪里来的呢?(用鼻子吸进去的)

3)

鼻子吸进去的空气又是哪里的?

实验二:

实验名称:找身边的空气

实验器材:塑料袋

实验注意问题:无

实验价值:通过此实验,让学生再次感知空气的存在,同时也让学生初步感知空气占据空间。

实验过程:

1、出示一个塑料袋,在眼前挥舞,用手立即捂住塑料袋口,展示给学生,提问:你看到什么现象?(袋子鼓起来了)。猜一猜:袋子里面装的是什么?(空气)

小结:袋子里面是空气,这说明我的面前就有空气。

2、看看你们的周围有没有空气,能不能捕捉一些送给你的同桌?

学生试验。

3、接受礼物的同学,请你观察一下袋子里面的礼物(空气),它是什么样的东西?可以用鼻子闻一闻,眼睛看一看,舌头尝一尝。

4、小结:周围到处有空气,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固定形状透明的气体。

实验三:

实验名称:找物体中有空隙的地方的空气

实验器材:粉笔、空矿泉水瓶子、砖块、玻璃水槽。

实验注意问题:水槽水不宜太满、砖块选空隙较大的。

实验价值:通过实验,让学生明白,空气无处不在,而且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

实验过程:

1、引入:我们周围的空间有空气,那么物体的空间有空气吗?猜测一下:这个瓶子里有空气吗?出示空矿泉水瓶子。

2、试验验证(—):空瓶子放入水槽。现象-----有气泡冒出。

3、揭示现象:瓶子里本来装满的是空气,当瓶子放入水槽中,水就会进入瓶子里,水挤占了瓶子内部的空间,空气被挤出瓶外,然后从水中排除,就出现我们看到的冒泡现象。

4、试验验证(二):粉笔、砖块放入水中冒水泡)(观察现象)。小组交流,汇报现象产生的原因。

5、小结:有空隙的地方就会有空气,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

实验四:

实验名称:空气的流动性

实验器材:饮料瓶、气球、玻璃水槽、杯子、剪刀、钉子。

实验注意问题:注意安全。

实验价值:通过实验,学生进一步感知空气占据空间,并且会流动。

实验过程:

1、试验方法:讲将一只气球放入塑料瓶中,将气球口反套在瓶口上,扎紧,用力吹吹球。有什么发现?(气球吹不大)

2、小组交流:气球为什么吹不大?

小结:气球吹不大是因为瓶子内部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

3、能想什么办法让瓶子里的空气吹大?

小组交流,汇报方法:将瓶子戳一个小孔,让瓶子里的空气排放出来。

1、试验验证:小组合作。(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2、根据试验中的现象判断,空气具有什么性质?

上一篇:余款结清证明下一篇:迎面接力活动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