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生取义是褒义词

2024-04-15

舍生取义是褒义词(精选12篇)

篇1:舍生取义是褒义词

1.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取义者也。

2. 多少革命烈士,前仆后继,舍生取义,用鲜血换来了新中国。

3. 村子里的人为了纪念这位舍生取义的勇士,筹建了他的`铜像。

4. 抗日战争时期,许多抗日英雄舍生取义,保卫祖国。

5. 君子最重名节,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在所不惜。

6. 做大事者,应有忠肝义胆之豪情、舍生取义之本色。

7. 只有那些舍生取义、功在社稷的忠义烈士,才有资格被奉祠在忠烈祠中。

8. 勇士舍生取义只经历一次死的痛苦。

9. 革命先烈们这种舍生取义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10. 他的信仰尽管如此,就在他要舍生取义之时,不免有所怀疑,或是被死亡的恐惧所掌控。

11. 该革命家告诉法庭,为了世界和平他将舍生取义。

12. 他一做家务事就装成舍生取义的样子。

篇2:舍生取义是褒义词

断章取义

【解释】断,截取;章,篇章。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原意不符。

【出处】断章取义,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

【用法】: 连动式;作宾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近义词】:望文生义、穿凿附会

【反义词】:实事求是、照本宣科

【造句】:你这样子断章取义是不对的。

【相关成语】大仁大义、孤恩负义、山穷水断、断脰决腹、断金零粉、断雨残云、三皇五帝、力挽狂澜、塞翁失马、庞然大物、捉襟见肘、无动于衷。

造句

1. 断章取义的只谈技术而忽略了相关的其他因素往往是错误的。

2. 尽管调查者抱着不友好的态度,甚至采用断章取义的做法,也未能从中找到任何依据,这恰可以证明情况并非如此。

3. 他们只根据材料中的只言片语就断章取义地进行理解,不能通过对各个局部的理解快速找到上下文间的联系,结果对整段内容产生片面的理解,甚至得出错误的结论。

4. 他引用那篇文章时,掐头去尾,断章取义,影响很坏。

5. 你这样子断章取义的去理解他的意思是不对的。

6. 搞学术研究不能只是冲动或者断章取义的去判断结果,要经过长时间的实验才能得出结果。

7. 断章取义,无限上纲,是一种恶劣的文风!

8. 陈伯达曾用断章取义的伎俩来改变马列主义原意,真是个偷鸡戏狗的大骗子。

9. 我对小明最刻骨铭心的印象就是他总喜欢断章取义、挑拨离间。

10. 你在评论中所征引原著中的句章断章取义,是对原著的.亵渎!

11. 同样是汇报工作,小李能实事求是,你却断章取义、信口雌黄。

12. 向别人表达某种观点的时候不能断章取义的说,要加上自己的理由。

13. 照本宣科的反义词为断章取义、添油加醋。

14. 我们对待任何事物都要理解全面,切不可断章取义。

15. 他传来的话,也是断章取义,你不可全信。

16. 评判一个学生的好坏不能断章取义的从成绩上看,要从德智体美劳个方面去看。

17. 你这样子断章取义地去理解他的意思怎么行呢?

18. 事实上,女权主义者的言论屡遭断章取义;而且,女权主义也有诸多流派,信奉不同的理念。

19. 因为这些研究的结果,许多跑者就断章取义地截取延伸训练的部份视之为重质不重量的理论。

篇3:断章取义的近义词

【断章取义的成语接龙】

义无反顾 顾左右而言他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断章取义典故

★ 断章取义造句

★ 断章取义成语相关典故

★ 有关断章取义的演讲稿

★ 断章取义的解释和造句

★ 贪婪近义词

★ 研究近义词

★ 感触近义词

★ 高质量近义词

篇4:舍生取义 浮生取义有感

但吴飞的这本书却告诉我们,在世俗生活里,并非只有“舍生”才能“取义”,毕竟,在一种相对安定的环境中,需要舍生的场合并不多。但人们对“义”的思考却是我们有意无意都会进行的,并且在受儒家思想深远影响的中国,“义”也是每个人在生活日用中所看重信仰的。

——《浮生取义:对华北某县自杀现场的文化解读》即是通过对华北某县自杀现象的田野研究,在现实语境中重新思考中国文化中“生命”和“正义”的问题,从家之礼、人之义、国之法几个层次理解现代中国人的幸福与尊严。书中的基本主张可概括为“缘情制礼,因礼成义,以理成人,以法立国”。

作者的角度虽然只是针对华北某县的农村,但其所挖掘的人性、思维及风俗观念,至今却仍在中国大地上源远流长,枝繁叶茂。在世俗生活中的人们,如何在家庭中进入愈加逼仄的空间,在人与人的权力角逐中此消彼长,继而以以死作为最终的砝码,在获得权力优势的同时,却永远告别了世界,使得所有的努力化为泡影,最终斩获的胜利毫无意义。

“气”、“面子”这些我们常用的口语背后隐藏着什么价值和家庭政治的转移,又流露出一个人的什么观念、想法,作者都做了细致深入的剖析。在普适性的书籍之外,很有嚼头。让自杀这种看似朦胧可怖的事情变为了可理性分析的案例。

例如:对于赌气,他这样写道: 赌气的目的,首先是实现人格价值......在家庭政治中,人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相互的亲密关系,而且要彼此尊重,这样各自的道德资本都能得到对方的认可。在经过了很大的努力却得不到认可的时候,人们就会因感到委屈而生气,从而希望改变委屈的处境,得到更多的尊重。这就是导致赌气的基本原因。但赌气却不是维护人格价值的理性方式,而是一种任性的举动。

而全书的重点则为:真正想得开的人,并不是麻木地放弃了人格价值的人,也不是为了尊严而潇洒地逃开了一切责任的人,而是能深切洞察人生的真正价值和过日子的道理,能够认真、和乐地与全家人一起过日子,按照礼义做事,理性地控制情绪,追求幸福,力求完美而积极地完成自己应该完成的责任的人。因为人永远生活在家庭之中,只有在家庭的和谐中,人才能真正实现完满的人格价值,只有不对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斤斤计较,能够从大局考虑的人,才能获得家庭政治中真正的正义。由于命运总会带来不可把握的因素,因此并不是每个按照礼义做事的人都能获得幸福,但是,这样做的人至少能够在最大可能的程度上完成人格价值,实现家庭生活中的正义。

真正明白道理的人,有了和睦、富裕、喜乐的家庭生活,也就更可能成就内在的气节和外在的地位。和睦、富裕、喜乐三个方面,能够全方位实现家庭生活的幸福,从而也可以最大程度地滋养家庭成员的人格。仅仅为了一时意气而拼命,并不能成就完美人格。当然,如果仅仅实现了和睦,即家庭成员之间不闹矛盾,但生活贫困,整日愁云惨淡,还是不能过好日子,最终也会破坏和睦气氛,毕竟,贫困与抑郁都容易导致家庭矛盾和自杀。后来,我总结了家庭生活十二字方针:多沟通,多忍让,多反省,多愉快。

从“死”开始的旅程

张跃宏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中国的自杀率被认为有了很大的增加,这引起了公共卫生界和医学界的关注,也成了西方的中国研究需要解释的现象。中国的自杀主要发生在乡村,在妇女群体,在受教育程度低的人身上,这与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的自杀现象相反。因此,中国的自杀现象提供了了解当代中国社会的一个非常难得的门径。

现象的独特性,经常是人类学家的重要发现的开始。如果这一现象是生死攸关的生命现象,对它的研究不仅有直接的现实干预意义,而且会产生对其社会的文化底蕴的直接洞悉。譬如说,美国伯克利大学人类学家南茜·谢珀-胡丝上世纪六十年代在巴西当和平队队员时发现巴西的一个小镇婴儿死亡率特别高这一现象给她留下深刻印象。这成了她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到这个小镇做长期田野调查的主要原因。她在调查后写成的《视死无泪》成了经久不衰的名作。她的重要发现之一是,母爱并不是绝对的人类的本性,在特定的文化和社会条件下,母亲也会变得“不近人情”,以至于在一个接一个的婴儿死亡时,母亲居然并不那么悲哀。有的母亲甚至悲悯而平和地庆祝幼小的亡灵变成了天使。当然,对产生这种无情现象的社会和文化条件的深入展示,是这本书的长处。这里就不详细说了。

哈佛大学人类学家凯博文的《病痛的社会起源》起始于他在中国“文革”结束后做田野调查中发现的重要现象:为什么这么多中国人得神经衰弱?对神经衰弱这一现象在中国和西方的历史考察,让凯博文感到了一种可能性:心理现象的躯体化。中国人可能因为文化习惯而把西方精神医学所认定的精神病症感受表达为身体的不适。神经衰弱很可能就是抑郁症的躯体化。但凯博文并没有满足于这一相对本质化的结论。他把中国人在文化大革命中的经历同神经衰弱的普遍流行联系起来,认为社会生活状况(比如说频繁的政治运动)可能造成了一种对于身心疾病的特殊体验,人们倾向于把这一体验表述为身体的不适,不完全是所谓身心合一的华人身体的普遍范式(比如中医对情绪的调节可以通过舒肝),还可能因为在特定的政治气候下,得神经衰弱比患一种精神疾病(如抑郁)更“安全”,不会引起对患者的政治立场的怀疑。这是一个非常深入的发现。

吴飞在哈佛读博士师从于凯博文。凯博文最早并不是人类学家,而是精神科医生。他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作为美国的医生在台湾地区工作时,对于台湾的医疗体制所体现的中国文化深感兴趣。他发现,西医、中医和民间宗教的疗治传统构成了内涵极为丰富的互为补充和相互影响的医疗文化。凯博文对当地的病人与医生治病诊断的沟通过程、对疾病的不同文化用语做了文化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并写成了他的第一部文化、疾病和医疗的民族志,题为《文化情景中的病人和治疗者》。这部民族志,不仅成为当时中国研究领域对于亚洲医疗系统和中医的热情高涨的研究的独特成果,而且成为文化和社会人类学的重要分支——医疗人类学的奠基作品之一。

医疗人类学的兴起是从文化人类学对于世界各地民间宗教的疗治传统的研究开始的。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的医疗人类学展现雏形。几个世纪以后的今天,医疗人类学在西方人类学里,成了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二○○九年,美国人类学会的医疗人类学分会在耶鲁大学召开了庆祝医疗人类学五十年发展历程的学术大会,有一千多人参加,上百个小组讨论会,盛况空前。从台湾的研究开始,凯博文对医疗人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包括他对医疗人类学的教学和研究的体制化的贡献。其中,最具有影响的工作之一,是他在哈佛大学的医学院,把他的前任艾森伯格创建起来的社会医学系发展成为一个医疗人类学的研究和教学的旗舰阵地。

社会医学的传统,起源于十九世纪德国的医生、政治家和早期人类学家芜乔·鲁道夫。芜乔的一句名言是:“政治是在一个宏大范围内的医疗。”如果说芜乔是社会医学这一观念的鼻祖之一,凯博文则是把这一观念在美国的最重要的医疗教育研究机构——哈佛医学院变为可以操作的实践活动的奠基人物之一。凯博文同时在哈佛文理学院的人类学系和哈佛医学院的社会医学系任教,后来接替艾森伯格担任了社会医学系的主任近十年之久。其间,社会医学系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在美国精神健康研究院的资助下,每年招收两名或数名医疗人类学的博士后,对于文化精神病学和相关的医疗人类学的题目从事两年的专题研究。近三十年后,在这里做过博士后的许多医疗人类学家,已经成为医疗人类学的卓有成就的人物。在凯博文的影响下,社会医学系做的一件与中国的精神病医学发展直接有关的事是,每年培训一到两名中国的精神科医生,让精神科医生到实践中去体会社会文化对精神医学的重要影响。

如吴飞所述,中国的自杀研究这一课题是凯博文让他做的。但是,吴飞以卓越的田野调查和优美的文笔表明,《浮生取义》成了他的热情之所在。“中国的自杀率为什么这么高” 这一问题,促使他开始了漫长的探索之旅,并最终迎来收获的季节。很少人类学家有吴飞这样的出版经历:《浮生取义》的英文版与中文版同在二○○九年出版;而在这两年多以前,他就自杀的田野调查和自杀的文化思考写成的札记就已经结集出版,题名为《自杀作为中国问题》(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他以更系统的形式写成的《自杀与美好生活》一书也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

最重要的是,《浮生取义》加深了对中国的自杀问题、对中国当下的社会文化的变迁、对关系到生命这一所谓“最重要的哲学问题”的理解。当年凯博文在中国台湾和大陆做田野调查时所用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是与人深入的交谈,在此基础上对被访谈者的叙述做出分析和解释。吴飞坚持了这一传统,并积累了相当数量的个案叙述,为他的整体解释框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想强调的是,这件看上去顺理成章的事情,曾几何时,在对后现代主义的误读中,变得颇有问题了。其争议在于,如果访谈中的叙述,总是人在当地当时的话语建构,叙述的真确性就大有折扣,依据叙述而来的解释框架就可能因为过分地依赖已经建构过的话语而变得可疑。我的看法是,没有人怀疑叙述是话语建构,但这并不能成为轻视访谈的理由,更不能因为叙述中话语建构的陷阱而躲进纯话语(比如电影)分析之中去。《浮生取义》的长处在于,作者通过非常有亲和力的人缘和向导,有效地进入了理想的谈话情景,获得了一个又一个曾经自杀而未成功者、自杀者的亲朋邻居等等人的叙述和评论。或许,吴飞的研究是到目前为止唯一把研究建立在相当数量的访谈叙述之上的对于自杀的人类学社会学研究。一百多年前,自杀的社会学研究之父涂尔干所依据的,主要是统计数据和当时有限的第二手资料对自杀的描述。在以后的一百多年间,有许多的自杀研究问世,其中以个案分析作为研究方法的重要领域是涂尔干之后大发展的心理分析和精神病学。但是心理分析得到的材料,多半来自有一定教育程度的人。而吴飞进行的,是在日常情境下对自杀的田野研究,特别是在教育程度不高的农民中进行自杀研究。困难是明显的,而机遇也是空前的。

正是这一长期的、艰苦的、深入的访谈,使得作者建立起了对已有的解释自杀现象的种种理论的在地权威的质疑。尽管中国的自杀与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的自杀在人群分布上正好相反(西方集中在男性、教育程度高和城市人口上,而中国则集中在女性、教育程度低和农村人口上),要颠覆已有的解释模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最重要的是,对已有模式的颠覆与建立新的解释模式是相辅相成的。当作者发现自己是在一个完全非涂尔干的环境下研究涂尔干的关切时,这只是研究的开始;当作者发现,他从小就耳熟能详的“过日子”“做人”“丢人”“面子”“赌气”等等中国人的生活概念,竟可以带领他进入一个理解自杀的柳暗花明之地。

从一个又一个自杀者的生死抉择与一个又一个家庭的悲喜沉浮中,最后浮现出了吴飞的解释模式。这个解释模式的主要支点是,往往看上去并不起眼的家庭冲突,即一家人过日子所需要的动力和秩序(比如情与利益关系就构成了某种动力和秩序的纠结)的失落,触发了自杀。而这种失落,经常是在当事人通过争取“道德资本”在家庭权力博弈中占上风来维护人格价值,并把这种全力拼来的“道德资本”不顾一切地用到极致时,导致了以命相赌的悲剧。“两人吵着吵着,一个人拿起农药瓶子就喝”——吴飞的解释框架就是针对这种常见的难以理喻的中国现象的。

这一解释框架引出了三个重要的论点。第一, 这些看似由家庭琐事引发的自杀,有着强烈的道义相争,应从涂尔干的三种类型所不能解释的自杀中看到芸芸众生对正义的追求;第二,但同时,这些道义相争不能简单地用政治正确的性别或父权压迫论来做出一边倒的解释;第三,从更广的范围来讲,自杀发生在这种博弈失衡的家庭,反映了二十世纪中国家庭革命成功所带来的家庭教化普遍缺失的局面,而要建立这种在教化之上的秩序又不限制自由的进一步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难题。

作者在调查一个个家庭的吵嘴争执、利益冲突和情绪纠结时,是有相当的雄心的。如果中国这个北方县城的乡村里的自杀与现有的理论模式如此不同,将能产生更深的文化解读。作者认为,对这些北方农村的农民们,生命并不像在基督教文化下的西方人那样意味着一种存在,而更多意味着在人的生活中出没的“命运”。生命的意义在于如何过日子,生命本体论意义,并不一定有像对西方人那样的含义。所以,能顺顺当当地过日子,有好运,生命就有意义。相反,生命就没有意义。这就是为什么自杀案例里的许多人竟是那么轻生。

与这一解读密切相关的是,作者发现当地人把自杀看成是正常人才能有的行为,而一些被认为是傻子和疯子的人自杀,是不算自杀的。这与现代精神医学的解释完全是反拧的。精神医学认为,在西方,自杀者中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病,比如抑郁症。但作者想让我们知道,就像对于“生命”,对于“人”,我们也不能轻易地用同一个标准去判定其本性,判定什么是正常,什么是不正常。

作者与前述的人类学家南茜·谢珀-胡丝和凯博文明显不同的,是他作为“本土人类学家”的身份。读了《浮生取义》的《前言》和《附录》,了解了吴飞与他的华北乡村的大家庭的血缘关系和这个大家庭的经历,读者可以对作者的许多思想基础以至于学术观点有透彻的了解。比如说,他为何如此强调把家庭作为私人空间来理解许多自杀现象的前提(许多当代中国的研究体现的倾向正好相反,强调中国家庭在集体主义时代的非私人性),为何如此强调在家庭中建立教化而不只是强调平等和爱情,为何“过日子”成为幸福生活的中心概念,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他的祖上的大家庭所植根和经历的乡土中国。自杀,这一当初看似强加的和偶然的选题,竟为作者提供了把人生与人心、人生与学问、中国与西方联系起来的必然之路。

作者从中国出去,接受了西方人类学训练甚至选题,回到中国做田野调查,然后再到美国写出论文并取得学位,再回到中国用中文和英文把从论文中修改升华出的专著在中国和西方同时出版。在吴飞到北大执教以后,我分别在美国和中国与吴飞一同参加过好几个学术会议,亲见吴飞关于自杀研究的心得源源不断地涌流。他的研究,有着强烈的中西方学术的共生性。他说得对,只有悟透了西方,才能够地地道道地理解中国。

从精神和实践上讲,吴飞还受到凯博文的另一个重要影响。凯博文认为,医疗人类学的迅猛发展,增强了人类学对现实的关切性和人类学的声音。面对医疗人类学对人类苦难经历的研究和经常是振聋发聩的发问,没有人敢把人类学看成不过只是文化的侈谈,或者贬为相对主义价值观的孤芳自赏。凯博文在他的学术生涯中,最为强调的是对人和人的苦难的关切,对什么是美好生活的孜孜不倦的探索。我们可以看到,除了在生死之间上下求索以外,吴飞还参与了“农家女”组织的自杀干预活动的学术评价。当然,这并不是《浮生取义》的首要功能,但学术思想能以各种方式影响现实是一件幸事。

《浮生取义》的长处,如许多优秀的民族志那样,还在于它提出了更多的没有解决的问题,引发了更强烈的探索欲望。比如,促使作者投入这一里程碑式研究的,是中国的自杀现象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激增。作者让人们更强烈地想了解:为什么会有这种激增?

《浮生取义》部分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如作者所说,这当中有统计的困难,我们很难清楚地知道九十年代以前的自杀统计。作者关于家庭的变迁和中国家庭革命的讨论,是以整个二十世纪为背景的。如果人们的印象大致不差,从九十年代起,由家庭纠纷引起的自杀有明显增加。那么,为什么到了九十年代才增加的呢?

自杀现象的增加也是一百多年以前涂尔干研究自杀的原因之一。重温涂尔干的自杀分类后,我突然感到了一种中国现象与西方现象的暗合。在涂尔干看来,“利己型自杀”, 是由于过分的个人化造成的,这与 强烈集体主义下的“利他型自杀” 刚好相反。如果强调涂尔干原作对于时代变迁的提示, 对上述问题的回答会变得更加醒目,那就是, 改革后特别是九十年代以后中国社会对于个人的张扬, 私人生活的回归, 造成了作者所引述的一些农民评价中的情形:“现在的人气性太大了, 动不动就喝药自杀。”家庭里的纠纷, 与这些变化是如何对应的呢? 福柯说过, 在奴隶与主人之间, 是不存在权力博弈的, 因为这里只有绝对统治, 而没有权力关系。而在自由增加的条件下, 人们才有权力博弈的空间。越是自由,人越倾向于权力博弈。这是否会有助于理解九十年代中国自杀增多的现象呢? 我的思路可能有点走上了涂尔干的路子,而偏离了《浮生取义》 的最大优势:把解释建立在两百个活生生的自杀案例上。而现在需要的,正是更多这样的工作。

《读书》2010年第6期

《浮生取义——对华北某县自杀现象的文化解读》,作者吴飞,北大哲学系教授。这本书通过对农村地区自杀现象的研究来分析中国独有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这本书最大的优点是,它只是从学术的角度来分析和解读,虽然有自己的主张和观点,但并没有说教的意味,最终本书也没有得出一个什么确定的观点,但是众多的案例和在此基础之上的分析已经足够引发读者的思考。

第一部分导言,讨论了中国自杀与西方自杀的异同,以及自杀现象的大环境——中国人的基本生存状态。

中国的自杀现象有4个特点,年轻妇女自杀率比男子高,农村自杀率比城市高,农村有一种特殊的自杀方式:喝农药,以及中国的自杀者中患有精神疾病的比率(63%)要比外国要低(90%)。与西方的自杀现象相比,自杀在中国不是一个医学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从自杀原因上来讲,西方认为自杀来源于精神疾病或者社会失范,自杀者内心处于自我否定和绝望的状态,而中国式自杀很多时候却具有积极的意义,自杀者希望通过自杀获得更多的尊严和地位。中国农村地区的自杀是一种很特殊的现象,作者的案例中,有儿媳妇不给吃荷包蛋上吊自杀的,有儿子打游戏机喝药自杀的,有被父亲冤枉偷钱卧轨自杀的。

要理解这一逻辑需要知道中国人的基本生存理念。它包括2个方面。“过日子”和“做人“。前者强调家庭,后者强调个体。

首先说”过日子“。过日子有2个特点,一是以家庭为背景展开的,”正如希腊人一定要在城邦中理解生活和人性,基督徒一定要在上帝之下理解生活和人性,中国人也一定要在家庭中理解生活和人性。“ 即使是单身的人也是在他一个人的家庭里过日子。在中国古代,父子一体,夫妻一体,兄弟一体构成了理解中国家族制度的基本原则,在现代中国,虽然产生了巨大的不同,但是人们依然在全家一起过日子的背景下来理解自己的人生,生命作为家庭的一部分存在。二是过日子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作为一种存在状态,它有很大的随机性,是人们的个体努力与外在命运的博弈过程,命运在一天一天的转换中慢慢展开,生命的意义在这开展中逐渐显现。

然后是”做人“。中国观念中,怎样算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呢?

一、年龄。只有长大之后才能”成人“,而小孩子往往不被当作能够受到尊重的”人“。

二、能够过正常日子。

三、脸面。得到别人的尊重。简单来说,一个完整的人,应该是成年、有自己的家庭、受到尊重、在人群中享有相当地位的个体。做人,就是能够处理好家庭内外的复杂关系,成为一个有尊严,有地位,受人尊敬的人。

作者提出,家庭生活作为过日子和做人的核心场所,包含着复杂的人际关系,是情感与政治的混合体,家庭政治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是建立亲密关系,在权力游戏过程中,决定胜负的是道德资本,即一个家庭中被认为对全家有益的言行或地位。家庭政治是一场场环环相扣的权力游戏,是动态的权力平衡。自杀是当人在家庭政治中受到不公,受了”委屈“,没有得到期望中的亲密关系,人格价值受挫,为了对这种委屈进行的报复或者矫正。

现代中国的家庭革命,是几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虽然基本的文化观念并没有遭到根本的改变,但是家庭中的权力结构和稳定机制已经改变。家庭关系的主轴由父子的纵向关系变成了夫妻之间的横向关系,现代中国人更看重自己独立的人格价值,古代观念的遗留,现代思想的冲击,仍未成熟的权力结构,这一切造成现代中国的家庭政治更加复杂,微妙和不可预期。

第二部分,家之礼。这部分讨论了家庭生活的三种主要关系,家庭正义的三个基本特点。

三种主要关系:爱,慈,孝。这三种关系不仅是对亲密关系的表达,也是维持这种亲密关系的政治方式。在传统意义上,一个家庭要实现这三种关系,是要通过明确的等级秩序来维护家庭成员的亲密关系,使家庭政治实现其基本正义,使每个家庭成员在家庭政治中既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对待,也感受到应该享受到的亲密关系。在没有了森严等级秩序下强制性礼教的现代,实现这三种关系只能靠微妙的权力游戏,同时亲密关系本身也成为家庭政治的道德资本。

家庭正义的三个基本特点:

一、家庭虽然以亲密关系为出发点和目的,但情感不能代替家庭中的权力结构和道德资本,家庭中一定存在”正义‘的问题;

二、这种权力关系不能化约为赤裸裸的权力斗争,其根本原则是全家过日子;

三、处理家庭正义,不能通过法律,只能通过“礼”,因为其目的不是惩恶扬善,而是形成更理性的亲密关系。需要注意的是,道德之所以成为资本,是因为人们有基本的道德感,即知道过日子中的基本是非,如果某人把道德全部当作资本,目的仅仅是在权力游戏中获胜,忽略了好好过日子的原则,即使在权力游戏中获胜,他仍不能获得家庭正义。礼义的形成过程可以概括为:缘情制礼,因礼成义。

第三部分,人之宜。如何成人:以家成人,只有能成家的人才能成人,边缘人不能成人;以气成人,赌气是以一种不理性的方式来处理家庭中的不公,虽一定程度上反抗了不公,但是进一步破坏了亲密关系,不能获得充分的人格价值;以面成人,脸面是中国中国人人格的一种反映,人们在维护、获得、给予面子的过程中形成人格;以理成人,深切洞察人生的真正价值和过日子的道理,实现家庭生活的幸福。

精神病患者的自杀,在中国通常不被当作典型性自杀,作者在调查期间,被调查者常常表示,“那不算,是个疯子”等说法,这是因为在中国人眼里,自杀往往包含着对人格价值的正面追求,是正常人的特权,只有身心正常,能过正常日子的人,才有资格自杀。

作者认为,已经基本铲除了旧式不公的家庭制度和家庭理念的现代中国家庭,虽然清除了等级制,使家庭中不再出现剥削压迫这种制度性的不公,但是并没有找到在亲密关系中实现正义的好办法,如果在家庭中仅仅依赖亲密关系来解决不同人之间必然存在的差异和冲突,那最终不仅不能实现正义,还会破坏亲密关系本身。同时过于片面的强调人格独立使人们过分注重自己在家庭中的利益,很难认真的在普通的家庭伦理中成就有尊严的生活模式。

篇5:舍生取义的名言

1、人固有一死,有的轻如鸿毛,有的重如泰山。

2、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3、舍身取义,杀身成仁。

4、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夏完淳《别云间》

5、视死如归。——司马迁

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7、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孟子

8、一个人决意赴义时,那么他的头卖给刽子手就要卖得值得。——法国作家巴尔扎克

9、懦夫一生死多次;勇者一生死一回。

10、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1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孟子《孟子·告子上》

12、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莎士比亚

13、与其生而无义,固不如烹。——司马迁《史记·田单列传》

1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15、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

16、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舒弃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巴金

17、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

18、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匈牙利·裴多菲

19、浪迹江湖忆旧游,故人生死各千秋,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恽代英《狱中诗》

20、剜心也不变,砍首也不变!只愿锦绣的山河,还我锦绣的面!——柔石

2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22、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陈毅《梅岭三章》

23、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轲

舍身取义的事例七则

舍身取义的事例一:解放前,由于国民政党腐败无能,经济趋于崩溃,洋货充斥市场。著名作家朱自清宁肯饿死也不买美国救济粉,被称为“表现我们民族英雄气概的爱国知识分子”。

舍身取义的事例二:黄花冈起义时,大批革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林觉民率敢死队冲进两广总督衙门,与清兵浴血奋战,中弹被俘,从容就义。喻培伦胸前挂满一筐炸弹,冲锋在前,弹尽力竭,后被俘,英勇牺牲。

舍身取义的事例三:苏武牧羊的`故事妇孺皆知。苏武被扣于匈奴后,匈奴贵族先以名利引诱,后以严刑威胁。但苏武始终大义凛然,宁死不屈。匈奴贵族无计可施,便“徙武北海上无人处”。苏武则“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他仍拄着汉朝的旄节,不屈节辱命。他出使时正值壮年,待其归汉之时,已是须发皆白。他成为我国历史上坚持民族气节的著名人物。

舍身取义的事例四: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被视为国贼。一位洛阳名医名唤吉平,忠汉室,与汉国舅董承等人共谋诛曹。他打算在为曹操送药时下毒,却不慎泄露了天机。曹操命人痛打吉平,逼他招出何人指使。吉平血流满阶仍只是痛骂曹贼,后撞阶而死。在罗贯中笔下,他是有名的忠义之臣。

篇6:舍生取义的造句

1、村子里的人为了纪念这位舍生取义的勇士,筹建了他的铜像。

2、要在实践中使之转化为公民的自觉行动,必须加大教育引导力度,激励公民道德实践与追求;必须强化约束规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大力褒奖道德典范,培育公民“舍生取义”的高尚情操。

3、君子最重名节,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在所不惜。

4、抗日战争时期,许多抗日英雄舍生取义,保卫祖国。

5、悟空,你尽管捅死我吧,生又何哀,死又何苦,等你明白了舍生取义,你自然会回来跟我唱这首歌的!

6、只有那些舍生取义、功在社稷的忠义烈士,才有资格被奉祠在忠烈祠中。

7、勇士舍生取义只经历一次死的痛苦。

8、他二话不说,奋不顾身冲进火场,他的舍身取义。比那些胆小如鼠,在一旁默然的人。苟且偷生的`人高尚得多。

9、唐僧合十坐地,将月光宝盒放在一旁。)观音:善哉善哉!悟空,希望你有一天能领悟你师傅这种舍生取义的精神。

10、他的信仰尽管如此,就在他要舍生取义之时,不免有所怀疑,或是被死亡的恐惧所掌控。

11、他一做家务事就装成舍生取义的样子

12、做大事者,应有忠肝义胆之豪情、舍生取义之本色。

13、没有革命先烈的舍生取义,哪有后来的新中国的建立?

14、文天祥舍生取义的精神,令人景仰。

15、儒者十分重视个体死亡的意义和价值,以道德价值的实现作为人类解决生死问题的关键,推崇死而不朽,通过立德、立功、立言,实现生命对死亡的超越。儒家这种以道德价值为核心的死亡观,派生出积极入世、奋发有为的人生态度,以及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人生准则,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理想和规范,促使人们为国为他而去忠、孝、悌、友。

16、在灾后的营救行动中,涌现出了一大批舍生取义的英雄模范,他们临危不惧、勇往直前,用实际行动向全世界宣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众志成城的精神,是任何大灾大难都击不垮、打不倒的。

17、革命先烈们这种舍生取义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篇7:舍生取义出自于哪里

《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明·王世贞《鸣凤记》一四:“贪生害义,即非烈丈夫;杀身成仁,才是奇男子。”

篇8:孟子舍生取义的名言

2、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夏完淳《别云间》

3、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4、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陈毅《梅岭三章》

5、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

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7、舍身取义,杀身成仁。

8、一个人决意赴义时,那么他的头卖给刽子手就要卖得值得。——法国作家巴尔扎克

9、懦夫一生死多次;勇者一生死一回。

10、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11、一个人要勇于赴义,敢于求真。——威尔逊

12、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莎士比亚

13、与其生而无义,固不如烹。——司马迁《史记·田单列传》

篇9:舍生取义议论文

汩罗江畔,以死报国

汩罗江畔,只见有一个人在跪地仰天痛哭,走近才知这是楚国大诗人屈原。得知楚国灭亡的消息,屈原顿觉万念俱灭。他怎么可能背弃祖国去追求个人的荣耀呢?“轰隆隆”一个巨雷响彻天地。苍老的鬓发被江风拂起,他步履维艰行走在汩罗江畔,望着波涛汹涌,一去不返的江水,停留了片刻,便毅然决然地向江中走去,一任江水没过他的双膝、胸口……汩罗江边,谁又明白他心中生与义的交织?在生与义之间,他终究选择了义。屈原,他以死报国,以示忠心。

乌江水边,自刎而死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雅不逝。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苦奈何?”那英雄末路的血色残阳,在历史的上空回荡了二千多年。那一潭江水被微风吹皱了。他自刎乌江那一下,豪气冲天,震撼了古今多少人。没有人怀疑项羽是大丈夫大英雄,自古以来也没有几个人能够做出来,自刎乌江,这得需要多少的勇气?然而项羽做到了,他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演绎到了极致!

受尽折磨,从容就义

南宋末年,元军猖狂,面临着敌国威胁的文天祥毅然肩负起抗元的重任,号召四方英雄豪杰起兵就义。但却由于势单力薄被元军俘获。面对敌人高官厚禄的劝降,文天祥挥笔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历史名句。文天祥拒绝降元,最终就义。

自古英雄多忠义,舍生取义,固然甚好,但是在今天的社会中如果要做到舍生取义,就不乏会被人盖上“不理智,不正确”等称号。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能舍生取义,我们要在保证自己生命安全的情况下去理智的做出正确的抉择。

篇10:《舍生取义》的教学设计

熊掌

生 舍生取义

六、资料索引与精华

作者简介:孟子

篇11:舍生取义的议论文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我一遍又一遍的品味《狼牙山五壮士》,读完后,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静。《狼牙山五壮士》讲述了1941年秋,五位壮士为了保护群众和队伍主力而吸引敌人,纵身跳下深谷的一个故事。文中,五位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队伍主力而纵身跳下深谷的那种“舍生取义”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每当想起五位壮士的时候,我就感到十分惭愧。我身为一个五年级的学生,一个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有时,我看到一个不会做的题时,就想到明天去学校抄。看到好玩的东西时,总会先想到自己,再想到别人。而看到五位壮士先可着老百姓,再想自己,不顾安危的时候。再想想我,如果我不会的题就去抄,那自己永远都不会,不懂。而且,将来怎么为国家做贡献?

因此,我们以后应该更加像他们学习,学习他们为人民付出伟大贡献的精神。让我们一起学习五位英雄的“舍生取义”的精神吧!让我们做一个为国争光的好少年!

篇12:成语舍生取义的造句及典故

舍生取义表示为了真理和正义而不惜牺牲生命。常用于赞扬别人难能可贵的精神。出自《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其近义词有:以身报国、舍身求法、杀身成仁。

舍:放弃。取:求取、选择。义:公正适宜的道理。

二、舍生取义典故

鱼是我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可是轻蔑地、呵叱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或踩着给别人吃,乞丐因轻视而不愿意接受。

可是有的人见了“万钟”的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熟识的穷人感激我吗?先前有人为了“礼义”宁肯死也不愿接受施舍,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先前有人为了“礼义”宁肯死也不愿接受施舍,现在有人为了妻妾的侍奉却接受了;先前有人为了“礼义”宁肯死也不愿接受施舍,现在有人为了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

三、舍生取义造句

1.多少革命烈士,前仆后继,舍生取义,用鲜血换来了新中国。

2.村子里的人为了纪念这位舍生取义的勇士,筹建了他的铜像。

3.狼牙山五壮士舍生取义,救了很多人。

4.君子最重名节,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在所不惜。

5.做大事者,应有忠肝义胆之豪情、舍生取义之本色。

6.只有那些舍生取义、功在社稷的忠义烈士,才有资格被奉祠在忠烈祠中。

7.刘胡兰最终选择了舍生取义。

8.革命先烈们这种舍生取义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9.他的信仰尽管如此,就在他要舍生取义之时,不免有所怀疑,或是被死亡的恐惧所掌控。

10.该革命家告诉法庭,为了世界和平他将舍生取义。

11.董存瑞舍生取义炸了碉堡。

12.勇士舍生取义只经历一次死的痛苦。

13.他一做家务事就装成舍生取义的样子。

14.抗日战争时期,许多抗日英雄舍生取义,保卫祖国。

15.黄继光临危不惧,勇往直前,他这种舍生取义的精神令我感动。不饶,他们的这种豪情壮志受世人歌颂。

16.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不都是读圣贤书者所当为?

17.在灾后的营救行动中,涌现出了一大批舍生取义的英雄模范,他们临危不惧、勇往直前,用实际行动向全世界宣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众志成城的精神,是任何大灾大难都击不垮、打不倒的。

18.没有革命先烈的舍生取义,哪有后来的新中国的建立?

19.为了全国人民,刘胡兰舍生取义。

20.文天祥舍生取义的精神,令人景仰。

21.的刚健有为精神,《论语》中所提倡的舍生取义、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22.传奇中,有舍生取义的英雄,有卖主求荣的小人,有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国家之间的战争,有从出生就背负着的种族之间的仇恨。

23.这里有铁骨铮铮侠骨柔肠的本色男儿,也有舍生取义杀生成仁的升斗小民,有肝胆相照一诺千金的兄弟情谊,也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儿女情长……

24.革命先烈们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舍生取义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25.有时候,有些人以自己笃信的真理为志趣,追寻真理甚于保全生命,于是就有舍生取义之举。

26.在这本书里我看到了一个个嘴脸丑恶的小人,一个个专制夺权的宦官,一个个见利忘义的奸臣,当然更看到了舍生取义的将领,还有独守正道的孤胆英雄。

27.要在实践中使之转化为公民的自觉行动,必须加大教育引导力度,激励公民道德实践与追求;必须强化约束规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大力褒奖道德典范,培育公民”舍生取义"的高尚情操。

28.革命先烈为了心中理想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甚至甘愿舍生取义的大无畏精神深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29.悟空,你尽管捅死我吧,生又何哀,死又何苦,等你明白了舍生取义,你自然会回来跟我唱这首歌的!

30.万众一心、同心协力、共同御侮的社会大团结精神;勇往直前、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英雄主义气概.

上一篇:纪检部简报下一篇:放弃团籍申请书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