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魁祸首是褒义词吗

2024-04-08

罪魁祸首是褒义词吗(共13篇)

篇1:罪魁祸首是褒义词吗

罪魁祸首是褒义词吗

罪魁祸首,贬义词,指作恶犯罪的头目,也指灾祸的主要原因。

一、成语解释

【成语】: 罪魁祸首

【拼音】: zuì kuí huò shǒu

【解释】: 魁:为首的。作恶犯罪的头子。

【出处】: 明·郑若庸《玉玦记·索命》:“虽是虔婆杀我,娟奴是祸首罪魁,追了他去。”

【举例造句】: 这场空难事故的罪魁祸首竟然是一只在机场上空飞翔的鸽子。

二、成语典故

二战的罪魁祸首

希特勒为了民族的复兴、权威与自由,希特勒本性也是个癫狂欲望,阴险毒辣,胆大妄为的泼皮无赖,上台以后就就以蒙骗方式笼络人心,提高别人对自己的尊严与信任!

1936年,德、意、日在在柏林签定《反共产国际协定》,三国轴心正式形成。这声明了德、意、日三国并在一辆战车上。

同年3月,希特勒违反《凡尔赛条约》,命令三万德军开进莱茵兰,结果英法两国未作反应。这冒险一掷,使希特勒的胃口越来越大了。他下令德军,疾速打造大量性能精良的军事武器,准备对外扩张。

1939年,8月31日夜晚,德军身穿波军制服,靠近了波兰边境的格莱维茨的一个小镇。成功占领了该小镇后,德军故意捣毁了这个小镇的电台,并向空中鸣枪。随后,正在接听该电台节目的德国民众听到一个操着波兰口音的嗓音宣布:“波兰人民!波兰和德国之间的战争就要打响了,团结起来,打倒德国鬼子,打到所有反对我们进行战争的.德国人!”

讲话之人是被纳粹强迫穿上波兰军服的囚犯。随后他被纳粹党卫军杀害。这是由盖世太保头目海德里亲自导演的“波兰入侵”德国的阴谋。第二天上午10点,希特勒向德国宣布德国遭到了波兰的入侵,德国被迫予以还击。而事实上在希特勒宣布前,德国已经对波兰发动了闪电战。随后,英法两国被迫对德国宣战,二战爆发。

他相续侵略了奥地利、苏德台、捷克克斯洛伐克、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波兰、法国。

这无疑是更增进了希特勒的扩张野心。

同期的意大利,日军也在为自己的扩张而雄心勃勃!

为了征服英国,苏联,希特勒勾结了德,意,日作战同盟。

与1941年12月11日,德、意、日在德国柏林签定了《德、意、日作战联合行动协定》,这都出自希特勒的筹划。

同年二战全面爆发。

篇2:罪魁祸首是褒义词吗

美好,指美丽的东西让人身心舒畅,更好地生活,快乐地生活。出自《庄子·盗跖》。

基本信息

释义:美丽的东西,给人舒服的感觉。

词性:形容词,褒义。

【美好基本解释】

在各方面都使人喜欢;极好。

美好的天气

美好的计划

【美好词语本质】

美好分为两种:一种是人和物的美好,另一种是生活的美好。

一、人和物(包括物质组成的生活环境)是生活的基础,人和物的美好与生活的美好是相互影响的。

如果生活不美好,对人和物的美好感觉就会减少。

例如:中秋节赏月,觉得明月是美好的,而在夜晚森林里迷路了,觉得月亮是凄冷的。

如果人或物不美好,对生活的美好感觉就会减少。

例如:荒山野岭的生活不如繁华城市的生活。

二、生活的美好:

爱与被爱。(最根本)

安全感。(最根本)

生活和谐、温暖。

生活简单、方便。

生活舒适。

忧虑的事情少,心情愉快。

操心的事情少,心情轻松。

满足感。

对比。

【美好造句】

1 每个孩子都有许多美好的心愿。

2 同学们围坐在一起,畅想美好的未来。

3 我有一个美好愿望,让沙漠变成绿色的海洋。

4 她不慎葬送了自己的美好前程。

5 这个故事生动地表现了少先队员的美好心灵。

6 全国各民族友好相处,共同创造美好的生活。

7 同学们吟诗作文,颂扬祖国的美好未来。

8 大家要用勤劳和智慧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9 大家坚信,祖国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10 生命是短促的,生命是美好的,珍惜生命吧!

11 孩子只要努力学习,都有美好的前程。

12 让大家共同努力,把美好的理想变为现实。

13 青年人对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有很多美好的.设想。

14 这样美好的景色,怎能不叫人迷恋!

15 请允许我送上一束鲜花,对你表示美好的祝愿。

16 大家用勤劳和智慧创造美好的未来。

17 同学们,奋斗啊!美好的未来正向大家招手。

18 这座新兴的城市又洁净又漂亮,给游客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印象。

19 海滨的夜色多么美好,多么宁静!

20 香港之游给我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

21 她拿起相本翻阅,回想起自己惨绿少年时的美好时光。

22 那少女在离开时对大家嫣然一笑,给大家留下了极美好的印象。

23 太阳系的理论,是用美好文雅的立场和绘声绘色的言语提出的吗?

24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大家要抓住这美好的青春年华,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25 萍水相逢的相遇,那种美好,宛如一场午后大雨看见的天空彩虹。

26 让大家携起手来,同舟共济,共同驶向美好的彼岸。

27 童年是美好的,也是难忘的。

28 坐在山头,万籟俱寂,明月初上,好个美好的夜晚!

29 中国解放了,劳动人民开云见日,看到了美好幸福的前景。

30 杜甫的《三吏》、《三别》等诗作,不只是作者悲天悯人情感的宣泄,还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篇3:“衣冠禽兽”原是褒义词

其实, 这个成语的原意并非如此。“衣冠”作为权力的象征, 历来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古代在官服上绣以飞“禽”走“兽”, 是用来显示文武官员的等级。

这种等级制度, 是从明朝开始的。明太祖在洪武三年正式制定, 帝王服装上增加了团龙纹, 龙纹成了帝王的专用徽记。皇后礼服的冠饰有九龙四凤。皇妃、公主、太子妃的凤冠九四凤。是有五彩的雉。一品至七品命妇的凤冠没有凤, 绣有不同数量的雉。

据明、清两史的《舆服志》记载, 文官绣禽、武官绣兽, 而且等级森严, 不得逾越。“衣冠”上的“禽兽”与文武官员的品级一一对应。

那么“衣冠禽兽”一语的贬义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篇4:外资是涨价的罪魁祸首吗

事实果真如此吗?

“重庆7年没涨水价,我们的压力很大”

如今已经是中国境内最大的两家外资水务企业之一的中法水务,于上世纪90年代初试水中国大陆水务市场。

中法水务执行副总裁孙明华告诉本刊记者,因相关政策所限,他们前期的十多个合作项目,都是只负责水厂的管理,“处理后的水卖给中方,中方通过其管网供给客户”。

2002年,国家出台开放管网政策时,中法水务正在重庆谈合资项目。“自此,我们就开始提供管网和客户服务,后面谈的项目都是全方位的,和前面的模式完全不同。”

孙明华介绍说,中法水务目前在中国大陆的22个项目,都是以合资公司为平台,以前中外双方的股份比例多少不一,现在大多各半。

重庆项目是孙明华亲自参与谈判的。当时,重庆北部地区的建设刚刚起步,新区内连条像样的马路都没有。促成中法水务与重庆水务集团合作的,是时任重庆市副市长黄奇帆。“他的支持对这个项目谈判起了很大作用。我们谈得很顺利,破了纪录,一般都得谈两三年,这个项目不到一年就签了合同。”

合同约定,50年内,重庆的水务实施“划江而治”:长江和嘉陵江以北的三北地区,供水归合资的重庆中法供水有限公司(下称“重庆中法”)负责,江南主城区供水,仍由重庆市水务集团负责。在合资公司中,中法水务占股60%,以现金入股;重庆水务占40%,以资产入股。

重庆中法通过扩建,已由最初20多万吨的日供水能力,达到今天的545万吨日产能,合资公司每年的供水量,以12~15%的速度递增。此外,今年初,重庆中法又开始在重庆新区筹建一个日产20万吨的新水厂。

孙明华介绍说,自2002年11月中法水务到重庆后,重庆水价一次都没有涨过,仍然是2.3元/立方米。

“我们的水价跟重庆水务集团一样,它涨价我就涨,它不涨我也不涨。当然,合同也有对水价的规定:如果重大成本上升了,我有权向主管部门提出调整水价的申请,但最后水价调还是不调,调到什么程度,要按有关规定进行,要开听证会,最后还是要政府来定。”孙明华说。

“重庆7年没涨水价,我们的压力很大。我一直希望涨水价,不过能不能涨,不是我说了算。”孙明华告诉本刊记者,“重庆水务市场还有重庆水务集团,政府会考虑我们双方的意见,物价局除了到他们那里调研,也到我这里调研。”

天津8次涨水价,与威立雅无关

如今名声远播的威立雅,比中法水务进入中国的时间稍晚,而在华项目比中法水务多。

威立雅备受瞩目,源自其参与各地水务市场竞标时屡屡报出的惊人高溢价。

仅以2007年为例:1月,报价17.1亿元,与兰州供水集团签署了45%的股权转让协议;5月,以9.53亿元报价,获得海口水务集团新组建的给排水一体化项目49%的股权,报价超过标的约3倍;9月,以21.8亿元夺得天津市北水业49%的股权转让项目,出价超出净资产3倍。

外资不是活雷锋,高溢价收购,让人不免怀疑未来将以高水价抵偿。

对此,威立雅水务公司没有正面答复。但有业内人士认为,除了水价上涨的预期,高溢价可能还有其他理由:兰州供水系统很落后,漏失率高,对威立雅来讲,越落后机会越大。比如说漏失率40%,通过它的技术,变成20%,省下来的20%就变成了利润。

受兰州市国资委委托,大岳咨询公司参与了该市供水集团股权转让方案从制订到招商、谈判、协议签署的整个过程。这家公司为全国20多个省会城市的水务项目提供过咨询服务。

该公司负责兰州项目的经理蔡建升对本刊记者说,威立雅看好兰州水务市场,是因为合资公司在兰州水务市场具有很好的成长空间。“未来30年,兰州市所有的供水都只有这一家,这有一定的想象空间。另外,工商企业用水实际上对一个城市的用水量来说起决定作用,这个增长是可以预期的。”

蔡建升介绍说,威立雅进入兰州当年,兰州市的日供水量就从50万吨提高到了70余万吨。

有媒体报道,自从威立雅1997年进入天津,10多年时间,天津居民生活用水的价格先后上调了8次,由每吨0.68元提高到3.4元,上涨了4倍。

天津自来水集团总经理刘天亮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天津的水价在全国是最高的。”天津水价的高企,是威立雅入股的结果吗?

在2007年9月参股天津市北水业之前,威立雅天津项目只是合作水厂,不包括管网。因为只做水厂卖水,肯定是按协议价出售的。“这种合作模式和我们现在这种全方位面对客户的合作模式不一样,如果是后者,涨价是要经过物价局的。”

“威立雅以前在天津做的是污水厂,2008年才开始做自来水,份额也不大,涨8次价的是天津市国有供水企业,跟威立雅应该没有关系。”大岳咨询公司总经理金永祥说。

“现在全国很多城市都在涨水价,威立雅和中法水务的项目分别也不过20来个,占我国600个城市总水量的比重非常小。再说,北京、西安、沈阳、南京等城市的水务公司都没有外资背景,这些城市水价都在涨。很明显,涨价不是外资引起的。”金永祥这样认为。

自来水的成本是一团迷雾

金永祥认为,最近各地水价频频上涨的原因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前几年通货膨胀压力较大,很多城市水价未能上涨,现在通货膨胀压力小了,调价的机会又来了;二是现在很多供水企业已经难以为继,设备无力维修,有的甚至发不出工资来。

“当然,你可以质疑多出了钱未必一定能带来水质的改善,但这不是该不该涨价的问题,是政府监管水平到不到位的问题了。”金永祥说。

“现在很多自来水公司都是亏损的,中小城市的自来水公司60%以上亏损。亏损的原因需要分析。如果是因为经营不善而亏损,我觉得不能涨价。所以,必须搞清楚自来水的成本。”全国工商联环境服务业商会副秘书长马勒思认为,这个事情现在还是一团迷雾。

在马勒思看来,迷雾主要来自两大块建设支出是否计入水务成本,要明确说法:一是供水管网;二是上游水源地。

“自来水投资加上管网,政府投了八九十亿,这部分资产要不要增值?如果要增值,每年即使增值2%左右,老百姓也受不了。还有新建管网,投资非常大,一个新区,自来水投资至少二三十亿,靠收水费还不现实。但资本是有成本的,这部分谁来承担?上游水源地建设投资巨大,一个水库少则十几亿,多则几十亿,政府是不是将其作为公益性事业,这部分投入算不算到自来水成本里去?”

马勒思主张,管网和水源地保护,都应由政府承担,在此基础上计算企业的运营成本,才有意义。

蔡建升告诉本刊记者,在以前政府负责投入的时候,业内公认的水务企业平均运行成本,大约在每立方米0.5~0.6元,但这还不是一个全成本的概念。除运行成本外,水务成本还应包括折旧、财务费用、管理费用等内容。

“你可以统计下从2002年到2009年,电费涨了多少。”孙明华说,对重庆中法而言,电价是其主要的运营成本。

与合资企业不同,蔡建升介绍,对国有企业而言,除了电费,人工费占运营成本的将近一半,是占比最大的部分。“但这一块的问题又不是企业能够决定的,因为国有企业承担了一些政府的责任,包括相当一部分政策性就业。”

市场化不是政府甩包袱的手段

2002年12月,建设部下发了《关于加快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2003年,全国各地推出大量项目,进行城市公用基础设施产业化、民营化。

市场化显然能解决国有企业人浮于事、效率低下、浪费横行的弊端,但问题是,作为公共产品,供水市场化和公益性之间究竟该如何平衡?

按马勒思的设想,“只要把成本搞清楚,不妨市场化,国企、外企、民企都可以竞争,谁经营得更有效、成本更低就给谁,市民享受的服务质量就会更高。”

但蔡建升告诉本刊记者的一件事或许值得注意:在威立雅掏出的竞购兰州供水集团股份的17.1亿元中,政府拿走了7亿,兰州威立雅只留下了10.1亿元。“那部分股份价值是3.5亿元,政府相当于投资翻番了。”

而兰州最近的水价上涨,据蔡建升说,那是“威立雅进来之前就制订好的,5年之内应该是有两次调价计划,目的是理顺价格体制、解决历史欠账”。

蔡建升认为,市场化以后,政府应该转变职能,从投资、建设、经营主体转变为代表消费者对市场进行监管的主体。“当然,政府如果有财政支付能力,管网建设、上游水利工程建设最好是由政府来承担。问题是,有些地方政府不具备这个能力,一些国有自来水公司目前已经到了维持不下去的地步。”

在商务部外资司服务业处处长吴宗弟看来,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现行的财政体制。“地方财力不够,有点钱也会去投那种明显能创造GDP的项目,真正拿出钱投到水务上去的很少。”

篇5:娉婷是褒义词吗

基本解释

◎ 娉婷 pīngtíng

(1) [beauty]∶美人;佳人,含褒义。

春风永巷闲娉婷。——陈师道《放歌行》

(2) [gracefully;(of a woman) have a graceful dlemeanour]∶姿态美好的`样子

娉婷过我庐。——汉· 辛延年《羽林郎》

英文翻译

1.[书] (of a woman) have a graceful demeanour

详细解释

(1).姿态美好貌。 汉 辛延年 《羽林郎》诗:“不意金吾子,娉婷过我庐。” 唐 柳宗元 《韦道安》诗:“货财足非恡,二女皆娉婷。” 宋 辛弃疾 《清平乐·博山道中即事》词:“一川明月疎星,浣纱人影娉婷。” 明 梁辰鱼 《浣纱记·迎施》:“真娇艳,果娉婷,一段风流画不成。” 茅盾 《追求》五:“两位都是颀长,肥臀,细腰,但 陆女士 似乎更多一点娉婷的姿态。”

篇6:芝麻是褒义词吗

芝麻简介:

芝麻,又名脂麻、胡麻(学名:Sesamum indicum),是胡麻的籽种,一年生直立草本植物,高60-150厘米。它遍布世界上的热带地区以及部分温带地区。芝麻是中国主要油料作物之一,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它的种子含油量高达55%。中国自古就有许多用芝麻和芝麻油制作的各色食品和美味佳肴,一直著称于世。

芝麻营养分析

1、芝麻含有大量的脂肪和蛋白质,其中主要为油酸、亚油酸、棕榈酸、花生酸等的甘油脂;又含甾醇、芝麻素、芝麻酚、叶酸、烟酸、蔗糖、卵磷脂、蛋白质;还有膳食纤维、糖类、维生素a、维生素B1,B2、尼克酸、维生素E、卵磷脂、钙、铁、镁等营养成分;芝麻中的亚油酸(Linoleic、C18∶2)有调节胆固醇的作用。

2、芝麻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能防止过氧化脂质对皮肤的危害,抵消或中和细胞内有害物质游离基的积聚,可使皮肤白皙润泽,并能防止各种皮肤炎症。

3、芝麻还具有养血的功效,可以治疗皮肤干枯、粗糙、令皮肤细腻光滑、红润光泽。

芝麻造句:

1、我奶奶喜欢把芝麻捣碎了吃,这是为了特殊的香味。

2、芝麻开花节节高。

3、此外,我还在芝麻街和学校学习西班牙语。

4、你可能从来也没有吃过蘸了芝麻、花生和盐的饭团,但是我可以告诉你那是非常好吃的。

5、嘿,即使是芝麻街也可以很严肃。

6、不到五分钟我们就在沙滩上安顿下来了,有薄荷、西瓜、芝麻和海草奶昔吃,我们都知道,不到太阳落山我们是不会离开此地了。

7、登盛说,为了缓解这些问题,政府取消了一些商品的出口关税,包括大米、大豆、玉米、芝麻、橡胶、鱼类以及其他一些动物产品。

8、寿司通常组成的.材料有白米和甜米醋、新鲜蔬菜、海草、芝麻籽和煮熟的或生海鲜。

9、其他口味包括绿茶、生姜、酸梅、芝麻、山葵、丁香、豆蔻和南瓜等。

10、它个子虽小,形态却十分饱满,上面还撒有芝麻和葱花。

11、给邻居家的小孩一口吃的蜂蜜芝麻酥糖吧,三块酥糖就含有60卡热量、1克蛋白质,而糖分只有7克而已。

12、两天前我们还写了关于谷歌为庆祝《芝麻街》这部传奇式儿童电视系列剧诞生40周年而作的谷歌涂鸦的文章。现在谷歌又在其标志上展示了系列剧里其他两个名角。

13、本次年会的主题是“协作共赢”,如果记得不错的话,这个概念在30多年前的“芝麻街”节目里就出现过了。

14、在这一天他离开的时间里,我就是看芝麻街,上学前班,以及和兄弟们一起同邻居们玩。

15、面对现实吧,在芝麻街不仅能学到知识,还会甜蜜地让人上瘾。

16、他说此前违规的都是小问题,比如销售不合规的柠檬糖以及过期芝麻粥等。

17、回到酒店,蹬着中式拖鞋,我们享受了丰盛的一餐:竹烤牦牛肉上还洒满了芝麻,辣味的蒸南瓜以及土豆配藏式面包。

18、罗宾·罗伯茨、黛安·索耶以及一些特殊的小朋友参加《芝麻街》开播40周年的纪念节目。

19、《芝麻街》粉丝们可能对这个感兴趣:奥斯卡最初并不是绿色的。

20、他的妻子和三个孩子远在700英里外的河南农村老家,继续耕种小麦、玉米、花生和芝麻。

21、而在家里,我那个刚会走路的儿子则用它来玩空中曲棍球或者看芝麻街之类的节目。

22、这种玉米卷涂着辣椒沙司,夹着韩国泡菜和碎芝麻,是一种新发明,仅在南加州两辆流动车上才能买到。

23、此生产线也加工含有芝麻及蛋制品的产品。

篇7:武断是褒义词吗?

2) 在没有查清事实真相以前,不能做出武断的结论。

3) 他武断专横,目空一切,什么人都不放在眼里。

4) 主观臆断,武断乡曲定会引起群众不满。

篇8:“斤斤计较”原是褒义词

这里的“斤”不是指一斤两斤, “斤斤计较”也不是对一斤两斤过分计较, “斤斤”是形容明察秋毫的样子, 由此可知, “斤斤计较”本来是个褒义词, 现在却变成了贬义词。

“斤”的本义是伐木的斧子, 引申为砍削, 当动词使用。砍削的时候自然要看得分明, 否则一不留神就会砍到自己的手, 因此“斤斤”引申为明察之意。

这个词出自《诗经·执竞》。《执竞》是合祭周武王、成王和康王的诗篇, 其中称颂“自彼成康, 奄有四方, 斤斤其明”。

意思是从成王和康王的时代起, 扩张领土, 拥有了天下四方, 得益于成康的英明善察。

《汉书·叙传》中也有“平津斤斤”的记载, 表扬平津侯公孙弘明察秋毫。经过漫长的语义演变, “斤斤”跟“计较”连用到了一起, 成了一个贬义的成语。

篇9:咨询公司是公司成败的罪魁祸首吗

上海卓跃咨询公司合伙人 叶秉喜

江海公司总经理张军请咨询公司的目的跟中国很多企业请咨询公司的目的一样:在聘请咨询公司之前,企业领导人其实已经想好了如何进行战略选择或者变革计划,自己亲手推动或者决策将会有很大的风险和阻力,利用咨询公司的手来进行相应的变革和决策,达到内部洗脑、统一思想的作用。实质上就是利用第三方的力量推动自身的决策执行。而这样的咨询项目,就如本案例中江海公司一样,往往会失败。

目前,中国很多企业对于咨询公司的认识不足,于是在与咨询公司的交往中出现了种种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点:第一,不知道咨询公司价值在什么地方?换句话说,不知道咨询公司的真正作用是什么。实际上,咨询公司更多的是系统性地提出多套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让企业做最终的选择。第二,咨询公司的价值是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不是问题的执行。很多企业把咨询公司当作执行者,这实际上犯了大忌。第三,企业把咨询公司当作神灵。很多企业存在的问题实际上已经病入膏肓,但却希望咨询公司一套咨询方案,就能起死回生,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

另外,从咨询公司角度来看,中国目前的咨询公司鱼目混珠,水平参差不齐。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咨询公司没有从实际的角度去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很多咨询公司只是一味地揣测企业的思路和想法,迎合企业领导人的口味,没有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去解决问题。比如说在江海集团的案例中,李伟其实就是在客观公正与迎合领导人的心态两者之间斗争。第二,咨询公司跨越了咨询的界限,进入到了企业的实际运作过程中。世界咨询业的始祖麦肯锡曾经发誓,永不插手到企业的运作中。而我们目前很多咨询公司打着贴身服务客户的想法,渗透到企业的实际运作过程中,咨询角色和执行角色不分,最终导致客户不满。第三,咨询公司的模块化作业,而不是针对企业量身制作的解决方案。咨询公司一般都有自己模块化解决方案和咨询案例。很多公司把这些模块化的解决方案生搬硬套到不同的客户身上。世界上并不存在“包治百病”的药,咨询也一样,并不存在能够解决不同客户的标准解决方案。

可以说,案例中张军和李伟对话的情景经常存在于中国企业之中。那么如何处理好咨询公司和企业之间的关系,使“二人转”玩得更好?笔者认为企业和咨询公司各有所长,在合作过程中,只有摆正各自心态,才能发挥双方的最大优势。

首先,要界定服务内容。从文中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咨询公司和企业签定的服务内容,和企业领导人需要的服务内容有很大的差异。在这种情况下,咨询公司应该站在所界定的服务内容上对客户进行服务,而不应该随意变更服务内容。如果客户需要更改服务内容,咨询公司和企业也应该协商一致,重新签订合同,然后再开始咨询服务作业。

第二,咨询公司应该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进行咨询作业,不能为客户的利益诱导或其他原因丧失了咨询业应该注意的客观、公正、中立的原则。同样来说,企业也应该尊重咨询公司的咨询成果,积极支持咨询公司的作业,而不是想办法牵着咨询公司鼻子走,同样也不能提出不切实际或者影响客观公正的作业结果的要求。在客观、公正、中立这样的原则下,企业和咨询公司密切配合,这样才能得到正确的作业结果,企业才可以得到实质的问题解决方案。

第三,企业和咨询顾问之间的项目小组非常重要。为了保障项目顺利进行,企业与咨询公司都要相应地成立项目小组。两个项目组的关系不是一个项目组组长对另外一个项目组组长,而应该是不同的项目版块对应不同的人,由单点一个人对一个项目组,上升到项目组对项目组。这样的组织架构可以保障项目高效运行。在项目服务过程中,咨询顾问和企业人员相互穿插,相互交融,彼此成为一体,共同为一个目标,共同为甲乙双方服务,这对项目发展大有裨益。本案例中的企业和咨询公司之间没有这样一个项目小组,所以沟通起来就会有很大问题,咨询项目无法真正开展起来。

只有咨询公司和企业都成熟起来,咨询公司才不会抱怨客户,客户也不会再抱怨咨询公司,企业和咨询公司之间才能形成良好的互动,最终“双赢”。

没有任何咨询公司能比企业更了解企业自身。企业寻找咨询公司,不是因为咨询公司有更高的水平,而是作为第三方能清晰地跳出企业的影响,公正地分析问题

上海奇正咨询高级咨询师 倪旭康

现在的企业寻找咨询公司,往往模糊了咨询公司的专长和真正对企业的价值所在。更多的企业将咨询公司作为救火队或者是帮助一方提高决策依据的助言人。也正因为如此,很多咨询公司在介入到企业进行作业的过程中,就无形中扮演了“替企业承担决策风险”的职能。从以往众多的经历看,如此使用咨询公司,无异于将企业方面人为的意愿强加于咨询公司,咨询公司所体现出来的,必将失去中立和客观的属性。

从咨询公司的专业属性来说,可以分为战略咨询、管理咨询、营销咨询或者其他专业咨询。因此,企业在选择咨询公司时,要注意对咨询公司专业属性的选择,不能将咨询公司当成万能的,比如让麦肯锡做策划,或许还不如中国本土的小广告公司。企业必须要依据自己的需求,确定咨询公司的选择类型,进而让咨询公司完成专业的事项,这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咨询公司的专业优势。

对于咨询公司的价值,应该客观公正地去评估,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咨询公司是外脑,他们是为决策提供中立和公正的评估,但不能代替企业进行决策。

现在众多咨询公司为客户进行服务的第一步,就是进行调研和市场研究,通过研究得出一份相对公正的报告,以使企业知道市场格局和自身所处的位置,这个过程是一个客观的过程。企业决策,也是建立在对形式正确判断的基础上,由于企业所处的视角不同,所决策的结果也必有所区别,但是没有公正和客观的基础,任何决策都是盲人摸象,成功的偶然性更大,必然性更小。对于企业来说,得到一份客观公正的调研报告,明白周边环境的状况和自身所处的层面,具有非常大的价值。目前,中国大部分企业还没有能力达到通过对既往数据的分析来评估未来发展趋势的阶段,更多的是因为法人意志和主要负责人的直觉而获得成功。因此,决策必须依靠企业本身,而咨询公司只能提供相对专业的服务,协助企业进行有效决策的服务提供商而已。

2、咨询公司的专业属性注定咨询公司有所长也有所短,不同的问题要寻找不同的咨询公司解决。

寻找咨询公司,本质是因为这个咨询公司能解决企业的问题,或者有解决企业问题的方向与方法,这是一个建立在双方信任的基础上才能推进的过程。有时候,可以这么说,咨询公司在被企业选择的过程中,更像是被选择的小媳妇,要讨好和证明。因此,如果是因为专业能力不匹配而导致咨询不理想,更多的责任是企业方面的。也正因为咨询公司的专业性区分,导致不能将所有的解决方案放到一个咨询公司的身上。

在国际性企业中,对咨询公司的选择是根据阶段性要解决的问题,阶段性地进行咨询公司的聘请,以达到最专业的机构完成最专业的事情。例如,丰田花冠在进入中国前,通过专业的市场调研公司进行了长达一年的市场调研;而通过与公关公司的合作,完成促销等策略;通过与广告公司的合作,解决品牌传播的问题。可以想象,如果期待一个营销咨询公司能解决企业的管理流程再造问题,那是有难度的;同样,期待一堆研究理论很深刻但是缺乏实战经验的硕士、博士解决企业营销时所遇见的问题,也是非常困难的。在寻找咨询公司时,找错了专业的机构,那对于咨询公司和企业来说,都是不可饶恕的错误。

3、寻找咨询公司不意味着咨询公司就高于企业,双方是合作关系,要合作好就要增加沟通。

没有任何咨询公司能比企业更了解企业自身。企业寻找咨询公司,不是因为咨询公司水平更高,而是作为第三方能清晰地跳出企业的影响,公正地分析问题。因此咨询公司是一个企业思想的求证者,并以此为基础提出解决策略建议。

咨询公司在很多问题的认识上,不一定能真正超越企业,同时在咨询的过程中,要证明思路方法是否正确是在未来企业执行后才能得到。因此,在进行咨询时,任何策略的正确性都是可以怀疑的。既然咨询公司不一定能超越企业本身,同时策略也绝非一定正确,那么,咨询公司要真正解决企业的问题,就必须加强和企业的沟通,明确企业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所在,然后针对该问题,进行研究和推论,由此产生适合企业意志和现实的策略。没有有效的沟通,是不可能产生成功的咨询案例的。

在企业寻找咨询公司的过程中,要最大限度地用好咨询公司,建议企业明确四个问题:(1)究竟企业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找什么类型的咨询公司最合适;(2)如何配合咨询公司实现从专家向行家的快速转变,以保证咨询目标快速达到;(3)对于咨询的阶段性推进,能否通过合理沟通实现;(4)评估一个咨询方案的价值,企业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标准去衡量。总之,只有充分考虑,才能在后期合作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获得咨询公司的利益和价值,也才能真正体验到咨询的作用。

借助外脑却不能依赖外脑,对于咨询提案要有科学系统的分析过程,并监控执行每一个环节,只有这样,企业和咨询机构之间才会相得益彰,实现预期的目标

科龙集团人力资源部营销培训科科长 侯定文

经济竞争从19世纪的圈地运动开始,进入到20世纪的圈钱运动,进而进入到如今的圈脑运动。现今这个时代,各种专家咨询师等迅速进入到人们的视野,其中不凡世界顶级的咨询企业,如麦肯锡、埃森哲、安永、毕马威等,在一片咨询需要本土化的呼声中,像李伟这样的本土咨询师也如雨后春笋般茁壮发展起来。咨询业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带动了中国企业管理的进步,但也有许多企业在咨询药方不当的情况下走向衰落甚至轰然倒塌。于是企业和咨询师之间进行了一场“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游戏,就如案例中李伟“到底是我‘整死’的,还是他们自己‘找死’”的困惑。那么咨询师和企业管理者到底是谁在整死企业呢?

我们从可能“死因”入手:

死因一:做企业的救世主,还是野心家的帮凶。

俗话说:“拿人钱财,替人说话”。像李伟这样原本打算凭借自身专业知识为企业提供一套可行的发展计划,可最后却沦为企业领导人“工具”的故事在企业和咨询机构的合作中经常上演。李伟为什么明知企业的做法行不通,却甘心附和,本质上还是因为那笔数目可观的咨询费的诱惑。于是我们不得不学会拷问咨询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到底有多高?做咨询如果只是为了满足企业管理者中部分人的野心,咨询就已经失去了其原有的意义,在这种情况下给出的建议没法帮助企业,对企业来说无疑是“农夫与蛇”悲剧的重复。李伟和张军的故事,表面看来好像作为咨询师的李伟并没有错,错的是具有野心的企业管理者张军。可事实上正是因为那些野心家没有足够的理由说服整个管理团队,所以只好借用专家之口来满足自己的野心。当咨询师成为野心家的帮凶而导致企业决策错误时,咨询师是主犯,而野心家充其量是一个重犯。

死因二:企业领导者不信任,咨询成为替罪羊。

有些企业管理者从心底看不起咨询师,认为许多所谓的著名或非著名的咨询师其实就是有一个显赫的学历、会讲动人的管理故事,华而不实。可当企业遇到了困难,自己力不从心时,又立马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请咨询机构。一旦企业真成了死马,马上把所有的责任推到咨询师头上;一旦企业成为活马,又找各种借口将咨询师赶出企业。这种企业管理者实际上从来都没有信任过咨询师,请咨询师的目的完全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即便咨询师真找到了一套解决企业困难的办法,也会因为企业管理者的不信任而导致解决方案的效果大打折扣,或者对咨询师的提案根本不屑一顾,认为是纸上谈兵,将一个可能拯救企业的机会给错失了。在这种情况下整死企业的是企业管理者,而非咨询师,咨询师只是充当了可怜的替罪羊。

死因三:盲目追随,咨询只为撑门面。

如今,在几个企业领头人聚会时,你会经常听到这样的话题:“我花百万请了××著名咨询机构的人,为我们企业提升管理水平”。从话语之间,感觉不到该企业请著名咨询机构是为了自身提升,相反,炫耀的意思更胜一筹。这些企业领导者并不认为请咨询师是为了解决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而把请咨询机构当成一种时髦。花大把的钱只是为了给自己提供一个炫耀的资本,这样的出发点自然不会带来好结果。

从上述三个方面,我们明白了企业和咨询之间微妙的关系。如何恰当地借用外脑为企业服务是如今企业管理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为此提出以下四个建议供企业管理者参考:

首先,明确企业的问题出在哪里,是否确实需要请咨询机构来帮助解决问题;

其次,明确针对企业的问题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咨询机构最合适,而不能由咨询机构知名度的高低来决定;

再次,需要将咨询的目标细化分解成为合同的项目;

最后,借助外脑却不能依赖外脑,对于咨询提案要有科学系统的分析过程,并监控执行每一个环节。

篇10:城府是褒义词吗

城府

城府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chéng fǔ,现在多用来比喻人的心机多而难测,也指城市及官署。出自《后汉书·庞公传》。

比喻人的心机多而难测

出    处

《后汉书·庞公传》

【词目】城府

【拼音】chéng fǔ

【基本解释】比喻令人难以揣测的深远用心。

1、犹官府。

《后汉书·庞公传》:“居 岘山 之南,未尝入城府。”

唐 杜甫 《别蔡十四著作》诗:“主人薨城府,扶榇归 咸秦 。”

宋 王安石 《觉海方丈》诗:“往来城府住山林,诸法翛然但一音。”

2、城池和府库。比喻人的心机(多而难测)。

晋 干宝 《晋纪总论》:“昔 高祖 宣皇帝 ……性深阻有如城府,而能宽绰以容纳。”

《宋史·傅尧俞传》:“ 尧俞 厚重寡言,遇人不设城府,人自不忍欺。”

明 杨慎 《封君乐隐李公墓志铭》:“赋性高朗,洞无城府,然立已峻,而矢言直。”[1]

《明史·张居正传》:“然深沉有城府,莫能测也。”

沙汀 《淘金记》第二章:“本是一个城府很深的人,见过的局面也不少了,他是能够沉住气的。”

1、城府 出自《宋史 傅尧俞传》,比喻令人难以揣测的深远用心。城府原意是指一个城市或一家府院(过去地主和资本家的私家住宅占地面积都很大,比如红楼梦中的贾府),说一个人有城府是形容人的胸怀很宽广,很有包容性,很能理解和体谅别人的感受。

2、城府:城市及官署。“居岘山之南,未尝入城府”

——《后汉书·庞公传》

比喻待人处事的`心机,令人难于揣测的深远用心。“性深阻若城府,而能宽绰以容纳”

——《晋书·愍帝纪论》

后称人胸怀坦白为“胸无城府”,相反则称“极具城府”

一、城府深浅标志着一个人素质修养的高低.人世间有花开花落,月盈月亏;人生中有酸酸甜甜,坎坎坷坷;这是十分平常的事情!

少年的时候,对任何事情,总会只知其一,不想其二;哪怕芝麻粒大的事情,也会夸大其词,心中感到不是滋味.如果是大事,更是坐卧不安,诚惶诚恐.那个年龄是没有城府的年龄,如果有的话就叫做老成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中学,大学;学得知识不断增多;走向社会,经过许许多多事件的磨练,该忍的忍住了,该等的等起了.不再会怒形于色,不再会声嘶力竭,更不再会气急败坏了。这说明城府已由浅入深。

城府标志在一个人的言行上。

二、“城府”特指人们在待人处事时的心机,还特意举例做了说明:心无城府即为人坦率。如此看来,城府的深与浅代表着世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的心机的多与少,而“心机”一词倘若用以人们改造客观与主观世界的活动中尚有它的积极意义,常言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而“城府”一词则涵括着更多的贬义,缘于它限定在了为人处事的上面。

篇11:鼓动是褒义词吗

【鼓动是褒义词吗】鼓动是中性词,多用于贬义

释义:

1、鼓之使动;吹动。

2、用语言、文字等激发人们的情绪,使人们行动起来。

近义词:

激动、策动、促使、激励、动员、带动、煽动、荧惑、启发、煽惑、鞭策、宣扬、唆使、怂恿、发动、促进、鼓吹、推动、鼓励、推进、鼓舞、冲动

反义词:

起义、反抗、劝止、招安、安抚

造句:

1、小燕子鼓动着翅膀向远处飞去。

2、在老师的鼓动下,我们打扫了操场。

3、经他鼓动,不少人都加入了篮球队。

4、运动会上,文娱委员负责宣传鼓动工作。

5、他鼓动不明真相的群众闹事,触犯了法律。

6、大大小小的部落在狂热信徒和贤哲的鼓动下。

7、我们不能轻信他的话,他是在煽风点火,目的是鼓动一部分不明真相的人闹事。

8、他的几句话就把大家的情绪鼓动起来了。

9、我们不能轻信他的话,他是在煽风点火,目的是鼓动一部分不真相的人闹事。

10、老师的.一份慷慨激昂、鼓动人心的演讲,让我们充满了学习的激情。

11、他的话是在煽风点火,鼓动大家闹事,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12、大雁鼓动着翅膀,向远方飞去。

13、在民主生活会上,张书记首先引火烧身,展开自我批评,一下子把大伙的情绪鼓动起来了。

篇12:琢磨是褒义词吗

琢磨

基本信息

① [cut and polish](玉石)。

②[polish]加工使精美(文章等)。

【例句】书稿尚嫌粗糙,有待~完善 | 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切磋,~乃成宝器。

详细解释

1. 雕刻和磨制玉、石。

《荀子·大略》:“人之於文学也,犹玉之於琢磨也。”

《史记·礼书》:“情好珍善,为之琢磨圭璧,以通其意。”

明陶宗仪《辍耕录·委羽山》:“洞之侧产方石,周正光泽,五色错杂,虽加琢磨,殆不是过。”

清俞樾《茶香室丛钞·万年桥》:“ 明严嵩见其石色莹洁,琢磨工整而爱之。”

2. 比喻修养德业,研讨义理,修饰诗文等。

南朝 齐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斧藻至德,琢磨令范。”

宋王安石《送石赓归宁》诗:“稍出平生言,道艺相琢磨。”

元王旭《中和书院书记》:“孝弟忠信,以立其本;诗书礼乐,以明其用。切磋琢磨,以致其精,则才成德就。”

清赵翼《瓯北诗话·李青莲诗》:“ 至德 以后,贾至等《早朝大明宫》诸作,互相琢磨,始觉尽善。”

3.磨炼;折磨。

《儿女英雄传》第八回:“ 安公子 此时经了那姑娘的这番琢磨,脸儿也闯老了,胆子也闯大了,也来帮着 张老 搬运。”

杜鹏程《保卫延安》第四章:“穷苦的生活又能琢磨出倔强的性情。”

沙汀《淘金记》十六:“而他的全部神气,使人感觉到人世间一切罪恶的享受,以及痛苦,已经把他琢磨到了麻痹的地步。”

4.钻研,思考。

上海市人教版语文课本五年级第二学期第一课:幼年的华罗庚活泼好动,对许多事物充满好奇心,尤其爱“呆头呆脑”地琢磨数学题。初中毕业不久,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华罗庚失学了,但他不屈从命运的安排,开始了自学生涯。

琢磨造句

(1) 用脑思考,用心琢磨,用行动证实。

(2) 母爱是深沉的,让你感激不已;母爱是含蓄的,让你琢磨不透;母爱是浓郁的,让你感受颇深;母爱是甜美的,让你心旷神怡。

(3) 学习是一次独立的`行动,需要探索、琢磨、积极应战、顽强应战,艰辛由你独自承担,胜利由你独力争取。

(4) 时间像大海沉默寡言深邃无边却难以琢磨,时间像鱼飞速滑过留下激情却不留痕迹,时间象酒越老越有味道.

(5) 上如阶尽管费力,却一步比一步高。不经过琢磨,宝石也不会发光。

(6) 最精美的宝石,受匠人琢磨的时间最长。最贵重的雕刻,受凿的打击最多。

(7) 王叔叔是厂里的革新能手,一天到晚不是琢磨这个就是琢磨那个。

(8) 要琢磨事业,不要琢磨职位;琢磨自己,不要琢磨别人;琢磨今后,不要琢磨过去。

(9) 绝不要去猜测别人的心里在想什么,琢磨别人的心思得的人从来都不是幸福的人。每个人都应该关注自己的内心的所思所想,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那是很可悲可叹的。马可·奥勒留

(10) 这道题有几种解法?请同学们琢磨琢磨。

(11) 幼小读书要琢磨,休怪老师批评多,生铁百炼才成钢,宝剑再快也要磨。

(12) 少说空话,多干实事。多琢磨事,少琢磨人。

(13) 整个人类的生命就如一件一直在琢磨着的艺术创作,在我之前早已有了开始,在我之后也不会停顿不会结束,而我的来临我的存在却是这漫长的琢磨过程之中必不可少的一点,我的每一种努力都会留下印记。

(14) 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

篇13:0.74℃是今夏高温的祸首吗?

今年夏天,中国、美国等北半球多国遭遇历史罕见酷热,一些地区的气温更是打破多年历史纪录。2010年7月上旬,北京遭受39℃~40℃的高温;当地时间6日,纽约曼哈顿中央公园的最高温度也达到39.45℃。极端高温事件正在频频发生,这样的情况并不是今年的特例,于是,各个媒体惊呼:全球真的变暖了!

那份由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发布于2007年,宣布全球变暖是不争的事实的报告里说“过去100年(1906-2005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升高0.74℃”,这个0.74℃能有这么大威力以至于引发全球“高烤”吗?

三大因素引发地球“高烧”

全球高温频现的原因究竟何在呢?专家们主要有以下观点:

全球变暖是全球高温的大背景。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主任董文杰认为,近百年来,地球气候正经历一次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这种全球性的气候变暖是由自然的气候波动和人类活动所共同引起的。全球气温上升,而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尤其明显,这是北半球及我国夏季极端高温热浪频繁出现的大背景。

大气环流异常是直接原因。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丁一汇等气象专家撰文称,印度半岛上空持续被东进的伊朗高压所控制,干热的西北气流造成了持续的干燥酷热天气。而在欧洲,一个较强的高压脊稳定在欧洲中南部上空,使该地区热浪不断。同样的,国家气候中心首席气候专家任福民也表示,大陆暖性气团长时间稳定控制和太阳辐射增温是我国此次高温事件的 “幕后真凶”。

城市热岛效应是催化剂。国家气候中心首席气候专家任福民表示,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生产、交通集中,在工业生产、家庭炉灶、内燃机燃烧、机动车行驶等方面消耗能源的同时,都有一定的废热排放,使城市区域增加许多额外的热量收入,形成热岛。同时城市规划建设使得土地利用发生变化,植被减少等城市化造成的热岛效应也加剧了极端高温的酷热程度。

全球高温是由全球变暖导致的吗?

而以上这些说法中,最被大家所熟知的便是“全球变暖”了。“人类活动—温室效应—全球变暖—全球高温”这似乎是 一个完全顺理成章的逻辑。

2010年7月,原中央气象台台长李小泉在谈及中国北方出现高温天气时就说,“虽然极端高温事件,每年都会出现,不过近年来确实极端高温事件发生的频率比较高,这个就和气候变化,全球变暖的背景还是有一定的关系的。”这里,他用的是“有一定关系”这样的说法,但,到底是怎样的关系呢?李小泉并没有说明。

2007年5月,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大气物理研究所气候理论实验室主任莫霍夫就表示,俄部分地区近日出现的罕见高温天气可能由全球变暖导致。2006年7月,英国气象局哈德利中心首席科学家斯托特说,虽然气温屡创新高不能直接证明全球气候在变暖,但全球变暖无疑增大了出现异常高温天气的可能性。他指出,反常的持续高温天气可能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一种反映。

美国的科学家们用的是反证法。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在2009年11月美国《地球物理研究通讯》上报告说,如果全球变暖现象没有发生,美国每年创纪录的高温天数和低温天数应大致相等。但目前的情况是,从2000年1月1日至2009年9月30日,全美创纪录的高温天数要远远多于创纪录的低温天数。

而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首席气候诊断专家翟盘茂则认为,大范围高温天气的出现是否与全球变暖有关,现在还不能贸然下结论。全球变暖主要体现在冬半年(每年10月~次年3月),有两个最明显的证据:霜冻日数的下降和极端冷的天气事件的显著减少。然而,事实上,这两项证据并没有出现。而且,从过去50多年的变化来看,35℃以上的高温日数没有出现明显增多的趋势。因此,这种高温天气很可能只是一种主要受自然原因支配的年际变化的表现。

为何看上去这么顺理成章的事儿,到了科学家那里,却变得复杂了呢?因为我们把还有待验证的假设当成了结论。

全球变暖导致全球高温,这个因果关系里其实包含了多层问题:第一,全球到底是不是在变暖?第二,全球变暖是一个气象学上的概念,还是一个社会学的概念?就是说,全球变暖的程度是否足以如此强烈地影响到我们的生活?而更重要的一个隐含问题是:即使全球在变暖,那么,这是人为导致,还是地球的自然规律呢?层层分析下来,你会发现,事情根本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

一半是寒冷,一半是火焰

2006年5月24日在美国上映的美国前副总统戈尔的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让全球变暖的话题变得家喻户晓。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2007年2月IPCC发布的第四次全球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声明:“气候系统正在变暖是无可辩驳的事实”—这个结论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一个像真理一般铁定的事实。

但是,2009年底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前发生的“气候门”事件,却对这个“事实”产生了巨大冲击:俄罗斯黑客入侵了英国东英吉利大学气候研究中心的计算机服务器,并盗载了该中心主任菲尔•琼斯教授等气象学家上千封电子邮件和三千多份有关气候变化的文件,并在一个气象科学家网站上将这些邮件等资料公布了出来。资料显示,一些科学家涉嫌操纵数据,选择科学流程,支持其碳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加剧的结论。

自此,“全球变暖”这四个字后面被打上了问号,关于这个结论的激烈争论浮出水面,并愈演愈烈,甚至有人认为,全球变暖是一场骗局,是政客们为了通过限制碳排量而限制某些国家发展的闹剧。

2007 年的冬天,本来美国国会计划要在华盛顿召开全球变暖的听证会,结果不但预期的暖冬没有降临,天气反而变得异常寒冷,最后这个全球变暖的会议因为天气太冷而推迟了。2009年底,哥本哈根大会后罕见的严寒席卷了几乎整个北半球。2009年12月中旬,暴风雪横扫欧洲,部分地区积雪深度超过50厘米,交通瘫痪;2009年12月19日至20日,美国东部普降暴雪,华盛顿地区的积雪深度达61厘米,创下1932年12月以来之最;2010年1月6日,北京最低气温达零下16.7℃,突破1971年以来1月上旬最低气温纪录。

这些与全球变暖说截然相反的事实,都让IPCC的报告受到了质疑。

全球变暖证据不足

有科学家指出,2007年IPCC的评估报告是基于公元1400年以来的北半球平均夏季温度序列作为对照的古气候资料。但是15世纪是一个介于“中世纪温暖期”和“小冰期”之间的时期,如果用包括了中世纪暖期的10世纪以来的气候资料作为对照的古气候资料,就会发现现在所谓的全球变暖还根本未达到中世纪暖期的温暖程度。

“气象记录并不能被看作是气候变化的证据。”美国阿拉巴马大学的大气科学教授约翰•克里斯蒂指出。他和其他一些科学家的着眼点是散布在世界各地的数千个气象站。150多年来,它们被用于收集气象数据。但城市化进程、土地使用的改变等因素对它们产生了严重的干扰。气象学家安东尼•瓦特原本是全球变暖的“铁杆” 支持者,但在实地调查534个气象站后,他的看法改变了。按照美国官方的标准,他们发现已调查的气象站中有56%是严重不合格的(误差高于5℃);87% 的气象站是不合格的(误差高于1℃)。这些为“全球变暖”提供原始数据的气象站,有的位于空调设施附近,有的位于废弃物处理厂边上。在英国,曼彻斯特机场旁边的一个气象站原本被田野包围,而现在,它周围全是散发热量的建筑。

当然,IPCC在报告中所描述的、证明全球变暖的证据,确实有一部分是大家都能看见的事实,比如:地球上冰川覆盖的面积正在减小;20世纪全球海平面平均上升了0.1~0.2m等等。

科学家们在那边口诛笔伐,而我们,面对一半是寒冷,一半是火焰的世界,还是不知道:这个地球是不是在变暖。

全球变暖是人为造成的吗?

其实,大家之所以对全球变暖如此关注,最重要的原因是基于一个定性思维:人类活动引发温室效应,从而导致了全球变暖。

那么,如果全球真的在变暖,就一定是人为因素导致的吗?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人类活动因素是全球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大幅升高的主要原因”。美国《科学》杂志报道的海洋模式模拟结果表明,“全球主要由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比重占所有原因的95%”。

我国气候专家郑国光说:“大量的科学研究表明,如果仅考虑太阳活动、火山爆发等自然因子,是无法解释20世纪中叶以来的全球气候变暖现象的;只有考虑人类活动的作用,特别是大气温室气体浓度的大幅增加,才能再现出近50年来全球气候的变暖趋势……20世纪后半叶的全球气候变暖不能排除人类活动的作用。”

但这并不是被所有科学家都承认的一个结论,其主要原因是科学家不可能造出一个没有人为影响的实验地球,以对照确定全球气候变暖是由于人为因素还是其他因素。气温升高的原因主要是根据数学模型拟合的,即在数学模型中不断加入各种因素,直至达到最佳拟合实际观测的气温。现在的纳维叶—斯托克斯模型(该模型于1800年初,由英国的G.G. Stokes 和法国的M. Navier 推导而来)正是在加入了二氧化碳因素后达到了最佳拟合。因此,科学家们认为,以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排放过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进而导致了近几年的全球高温。

对碳排放影响的多方面质疑

但由纳维叶—斯托克斯模型推导出来的人为活动引发温室效应的结论,正受到越来越多方面的质疑:

比如说,实验并不能严谨地验证各因素的得失。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即每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研究其对事物的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就是控制变量法。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正因为无法造出一个实验地球的原因,专家很难只控制单一变量(即二氧化碳)来得出准确结论。

另外科学观测与研究表明,由于太阳活动、火山活动和气候系统的内部调整过程等自然因素的共同作用,全球地表平均气温的变化并不是直线式上升或下降,而是存在着多种时间尺度的波动。这一结论表明,高温产生可能其中包含了一些我们尚未确认的由其他活动所带来的间接影响。

还没有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随机漫步模型的新观点,即全球气候变暖是自然随机现象。这是由广西科学院研究员严少敏和吴光提出的新解释,他们认为,全球气温变化犹如用随机漫步解释醉汉行走的路线,醉汉向目标行走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会儿向左侧一会儿又向右侧,地球气温变化或许也如此。

除此之外,科学家们还发现,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因而当前的高温,很可能是地球冷热交替中较热的一个时期。

人类碳排放仅是“零头”

并且更让人跌破眼镜的是,已有证据显示人类的二氧化碳的排放并不像宣传的那样威力巨大,甚至可以说是九牛一毛。德国马普生物地球化学研究所,克里斯蒂安•比尔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在今年7月的《科学》杂志上发表了研究报告,研究人员通过在全球采集数据和具体测量,首次回答了气候变暖所涉及到的一个全球温室气体平衡问题,即有多少二氧化碳通过人、动物和植物释放到大气中,又有多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被植物吸收。这项研究对气候变化后果的预测比迄今的气候变化数学模型要准确和可靠得多。他们的测量数据显示,大气中每年约有1230亿吨的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被吸收掉,而在另一方面,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燃烧所释放到大气中的二氧 化碳每年约有70亿吨。也就是说,人类的“高碳”相比较于光合作用的吸收量,仅仅只是个零头。更进一步说,这个数据在某种程度上证实了在哥本哈根会议上一些人士所鼓吹的“减排”、“低碳”更像是个骗局。

据2001年美国《科学》杂志报道,地球气候的变化与太阳活动是有联系的。太阳辐射只要稍微变化,就能引起地球气候的明显变化。另外,印度地球科学家夏尔马认为,全球变暖是太阳磁活动的一个周期变化。他认为,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太阳活动,而非人类活动。如果我们以100万年历史的气候变化为对照,将会发现现在的气候变暖并不剧烈,它只是1500年气候自然周期中的一部分。

IPCC的评估报告里说,“过去100年(1906~2005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升高0.74℃”,然而,即使这个数据是正确的,它横跨的区域是整个地球面积,而纵向囊括的时间是100年,并不意味着全球地表平均气温一年比一年高,也不意味着地球所有地区均同步发生同样幅度的变暖现象,所以,全球高温,并且准确地说应该是“北半球高温”,和“全球变暖”之间最多是个远亲关系。

“地球变暖”从何而来

全球变暖的理论于1824年被首次提出,当时法国数学家让•B•J•傅里叶发现,地球的气温正在缓慢上升。19世纪后期,瑞典科学家斯万特•阿伦尼乌斯把傅立叶的理论贴上了“温

室效应”的标签,用以说明二氧化碳是如何在地球大气层圈闭热量的。1976年科学家斯蒂芬•施奈德首次预测全球变暖。

明天会更热?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罪魁祸首是褒义词吗】相关文章:

上一篇:写经典比赛活动总结下一篇:幸福感调查报告大学生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