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中考复习教学

2024-05-25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教学(精选十篇)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教学 篇1

一、合理利用教学资源, 创设问题教学情境

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 应当注重为学生创设和构建问题情境, 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自觉自主地思考问题, 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学习内容有足够的了解和把握, 通过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进而提出自己的问题, 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课堂问题进行完美接洽激发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探索兴趣和学习欲望, 充分完全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此外, 初中语文教师要尽可能合理利用课内教学资源与课外教学资源, 从多个渠道和角度进行问题情境的构建与合理的创设。例如, 可以利用学生在作业、试卷以及课堂回答中的错误之处, 引导学生对错误之处足够重视, 提高对语文的关注程度。教师的点评以及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和对问题的分析理解能够最大程度地进行问题情境的架构, 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且调动其自主学习意识, 进而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进行广泛的思考, 对文章赋予更高程度的意义与价值, 使每一个课堂提问都能够实现价值最大化。

例如, 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的教学时, 可以利用多种课程资源进行教学。例如, 多媒体教具、课外读本等等, 鼓励学生发现老舍的行文特点, 阅读其课外散文, 总结老舍的生平, 感知其文章的情感。教师进而提出相应的问题, 使学生在问题中思考, 架构问题式教学情境, 发挥提问的教学作用。

二、增强提问的目的性和问题的有效性, 发挥提问的作用

基于初中学生的心理与年龄特点和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 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问题的设置时应当注重增强问题提出的有效性, 并不是课堂提出的问题越多越好, 而是应当注重问题的精和准。教师在提出问题时也应当具备一定的目的性, 做到有的放矢而不是胡乱发问、随便回答, 应当发挥课堂提问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明确提出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无意识的提问会使问题失去其有效性, 盲目的发问和大量的提问会使学生感受到压力和茫然, 失去了课堂提问的真正意义。因此, 初中语文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前要进行缜密的思考和反复的确定, 提出真正有价值和意义的问题, 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 使其自主思考问题。教师在提出课堂问题时应当紧紧围绕课文的重点与特点, 体现出课堂教学的目标和文章的突破点, 做到提问干脆利落和开门见山, 避免问题的复杂性给学生带来的困扰, 增强提问的目的性以发挥提问教学的作用。例如, 在进行《海燕》的教学时, 教师应当明确问题提出的确定性, 询问学生高尔基真正想要表达和歌颂的内容是什么?对于海燕的精神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地方?明确的问题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思考, 提高课堂提问的质量。

三、重视问题答案的多元性, 提高提问的质量

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课堂的教学和问题的提问时, 一定要注意对于问题答案的预设和设定, 避免单一固定的答案将学生的思维限制在一定的空间内, 限制学生的发展。教师不能够执着或者局限于问题的一个固定答案, 而应当鼓励和帮助学生更多地进行问题的回答, 允许学生完整地进行自己答案的陈述和表达, 而不是简单地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论进而自己说出完整的答案。教师应当继续发问或者持续追问, 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多元化的课堂提问方式和答案, 能够使学生逐步地明白自己回答中的缺陷, 而不是被一个问题束缚住了头脑, 不能够进行进一步的思考。语文学科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其能够具有很多的答案, 教师预先规定的问题答案会导致问题的提出失去意义, 不能够帮助和引导学生进行下一步的问题思考和自我反思。这就会导致语文学科的教学走入死胡同, 教师和学生的思维僵化, 不能够按照语文学科的特点进行自我发展, 而形成了固定死板的语文教学现状。因此, 初中语文教师一定要遵循语文学科的特点, 鼓励学生进行问题的多元化回答, 发挥提问教学的课堂作用, 推动语文学科的长远发展。

例如, 在进行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孔乙己》的教学时, 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这样的问题:“对于孔乙己双腿被打断的部分, 小说是如何进行体现和表达的?孔乙己角色的塑造是如何通过其脸色变化体现出来的?”学生在进行回答时, 教师不应当给出是或否的答案, 而是要鼓励学生进行多元化的思考, 通过对孔乙己形象的分析和社会背景的分析, 感知孔乙己的命运, 把握作者的写作目的, 进而肯定学生的思维和语文能力。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教学 篇2

一、名词解释

1、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从课堂上学生的参与状况、交流状况、语言实践状况和学习生成状况,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学科素养等方面来评价一堂语文课是否优秀。

2、多样性评价的原则——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是对广大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具有普遍意义,对教学活动和教学效果的评价具有一致的标准。但是由于教学活动诸要素的多变性及活动方式的多样性,教师的个性、特长也是千差万别,从这个意义上讲,用一把固定的尺子去衡量个性不同的教师或发生非预设性的课堂教学活动状态是有困难的;课堂教学既有共性、有规范,同时也有个性、有创新、有特色,因此,课堂评价指标体系中要为教师的个性化教学、形成个体的教学风格留有空间和余地。

3、教师自我反思——对教学活动中的某个环节或思想行为重新审视、对其合理性,成败得失进行判断与思考,这就是反思。教师的自我反思,是教师主体对既往教学实践的自我评价。

4、观察评价——即通过观察可以获得大量评价信息,以便及时了解学生参加活动区活动的运行状况,通过观察得来的反馈信息,可以随时调整活动的材料、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

5、目标性策略——在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时,始终指向教育目标与评价目的。

6、形成性评价——在某项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进行。它的优点很突出:及时了解阶段教学成果,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以便及时反馈、调整和改进教学。

二、简答题

1、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策略有哪些?

(1)目标性策略(2)全面性策略(3)及时反馈策略(4)激励性策略(5)自主性和发展性策略(6)评价服务教育策略

2、课堂教学评价应做到转变哪七种意识?

(1)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树立目标意识

(2)由同意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树立个性教育意识

(3)由重教师“教”转向重学生“学”的转变—树立主体意识

(4)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树立意识转变

(5)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树立反馈意识

(6)由居高临下向和谐平等融洽转变---树立情感意识

(7)由教学模式向教学个性化转变---树立特色意识

3、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原则有哪些?

(1)体现发展性评价的原则(2)突出全面性评价的原则(3)注意过程性评价的原则

(4)重视合作性评价的原则(5)实行多样性评价的原则

4、教研组在语文教学评价中应发挥哪些作用?

答:教研组要重视教师教育教学和评价理论的学习和交流。可以系统设计学习主题,确定相关的理论学习内容与任务,按一定的时间周期,组织课堂教学评价专题学习活动,引领教师自学,发现问题,并带着问题在教研组内交流探讨,按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去撰写教学案例、反思、教例、备课,真正达到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交流合作,共同提高的目的。

5、对语文学科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其主要的目的是:反映学生语文学习的成果和进步,激励学生的语文学习;诊断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及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全面了解学生语文学习的历程,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策略、思维和习惯上的优势与不足;形成对语文学科学习的积极态度和美好的情感与价值观。总之,是为了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最终实现提高每个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目的。

6、语文试题评价指标主要有:⑴试题的价值取向,亦即试题的方向性把握。⑵学科特点的体现,对学科内容的重点把握。⑶试题的难度、效度、区分度等。⑷试题结构及试卷规范。⑸试题的创新程度。

三、辨析题:

1、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还需要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答:正确。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最新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也指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这就表明,“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自主探索、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应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作为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开放教育,更应采用能够激起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发挥学习主体性,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主动学习方式,说到底,就是研究性学习。

2、有人认为教材都让学生自学探究,大部分知识学生能够自己学会,那么教师可以 “下岗”了,你认为这一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答:不正确。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或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并不是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或放弃教师的责任。提倡自主学习也不等于要学生自我孤立地学习,自主学习更不排斥他人的合作、帮助。当然,这里的帮助不等于代替,重在引导、提示,指引方法,并不是直接告诉他解决问题的答案,最终还需要学习者经过自己的努力或同伴的“合作学习”获得解决问题的答案。因此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语文是母语教育的课程,母语学习需要大量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请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答:正确,《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要“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在语文实践中教师应努力解放孩子的大脑,鼓励他们对学习内容的自我解读,自我感悟,尊重他们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

4、考察课堂教学的唯一指标是:学生是不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是不是绝大多数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你认为正确吗?为什么?

答:不正确。学生是不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是不是绝大多数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这

只是考察课堂教学的第一指标。第二指标是:这堂课有没有思维梯度,有没有思想,学生参与的深入程度怎么样。

5、需要纠正。无错误原则是从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对学生错误的认识来看的。首先,学生作为一个成长中的孩子,出现错误是难免的,他们就是在不断犯错误中成长、发展的。其次,孩子有孩子的认识,他们是按照自己的经验和逻辑去认识世界的,他们常常提出一些有悖于成年人认识的“傻问题”。再次,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与生俱来的。第四,错误对学习是有价值的。学生出现的错误是否马上纠正,要用发展的眼光来对待。有些错误对当前的学习无碍大局,与其当时纠正,不如以后随着认识的提高,让他们自己去纠正。所以,无错误原则是对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而言,绝不是不纠正错误。问题在于我们用什么态度来纠正错误,用怎样的有利于学生接受的方式来纠正。

四、观点论述题:

1、对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是传统语文评价的软肋,对此你有什么好的想法与建议。

答:三维自标的提出被认为是对过去教学大纲的最大发展。但是由于其中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属于隐性目标,不像知识和能力那样容易把握,因而在教学过程中落实的不够扎实,甚至被老师忽视。这是需要警惕的现象。我们如何在教学中落实教学目标呢?

1、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确导向:①明确导向的重点是“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②要重视熏陶感染,潜移默化,避免“贴标签”式的教育。③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2、①多给学生听说读写的实践机会。②善于将课内学习引向课外,将课外学习引向课内,有计划,有意识地做出安排,做好引导。③课内的“扩展活动”和课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都要注意“量”的问题。

2、肯定性评价能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望,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中不能批评学生。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论述。(冬娇重复)答案: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如今,我们都意识到肯定性评价能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望,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许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告诉我们,必要的指正、批评和挫折在青少年的发展过程中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如今很多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弱。相反,他们会很乐意、很坦然地接受来自教师、同学及其他年龄段人的善意的批评、指正、指瑕。教师对于因非智力因素引起的错误,不能视而不见,任其发展,而应该及时指出,运用适当的评价手段,对症下“药”;而对于智力因素的错误,可以通过指瑕、指正等使其完善或完美。

3、评价的标准很多,你认为主要应该从哪几个方面评价一堂语文课?

答:今天评价一堂课可从以下几方面来思考:

1、教学思想。看是否体现全面性,体现新课标精神,看是否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意识,看是否体现创新理念。

2.教学内容。①在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②关注人文教育。③教学内容开放性。做到“依靠文本又不依赖文本,超越文本又不脱离文本”。

3.教学过程。

①师生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关系。②课堂教学是真实有效的。

③课堂教学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④课堂教学贯彻多元评价。⑤人文关怀。

4、教师学科素养。主要看教师文化积淀是否丰厚,是否能深刻、全面地把握新课程;角色转换是否到位、得体,是否是学生有效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激励者;教态是否大方、有亲和力;教学语言是否准确生动或幽默机智;应变能力是否突出,能否有效应对教学意外;教学个性特色是否鲜明。这里重点谈谈;

①高超的教学艺术。具体体现在:①组织艺术;②引导艺术;③合作艺术;④激励艺术;⑤语言艺术;⑥板书艺术;⑦练习设计艺术;⑧“顺应”和“同化”艺术。

② “预设”与“生成”的辨证统一。

五、案例分析:

1、下面是一位语文教师教案中关于教学目标的陈述: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记叙的详略。

(2)提高学生在写作中适当安排详略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到真挚的父爱。

(1)你认为此教学目标陈述存在哪些问题?

(2)你认为语文教学目标陈述应注意哪些方面?

答:此教学目标陈述存在问题:行为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学生。我认为语文教学目标陈述应注意:

1、行为行为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2、行为动词尽可能是可测量、可评价、可理解的。

3、行为目标陈述有两类基本方式:结果性行为目标陈述方式、行为目标陈述有两类基本方式:体验性或表现性行为目标陈述方式。

4、必要时,附上产生目标指向的结果行为的条件。

5、要有具体的表现程度。

6、语文教学目标陈述的基本要素有四个: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表现程度。

2、下面是教师课堂教学观察评价表:

教师课堂教学观察评价表

说明:评分100分为满分,A档评分为14-15分,B档评分为12-13分,C档评分为9-11分。不必完全按档评分,可在评档基础上酌情评分。

(1)你认为这张课堂教学观察评价表与传统课堂教学评价有何区别?

答: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最主要的任务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所以教师本人的学识是最重要的。相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时间以及达到相同的教学目标,经验丰富的教师能省时、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而没有经验的教师,往往既费时又费力,效果还不好,这是因为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同。而教学方案的好坏,教学策略的优略,是靠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来判断。这种模式下对学生的评价更多地集中于对教师所传授知识接受的数量有多少,掌握程度的深浅等为标准。而上面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评价,评价对象从教师转到了学生,评价的标准从知识转向了能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也要评价教师,所以评价的标准也相应转变成了教师是否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有利于知识建构的情境,是否能激发学生的主动精神、合作意识、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及是否能引导学生加深对基本理论和概念的理解等。

(2)你认为这样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现了新课程下课堂评价的哪些特点?

答:这样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现了新课程下课堂评价的特点:①以激励性评价为主,呵护学生的自信心。②教师要乐于对每一位学生抱以积极、热切的期望,并乐意从多角度来评价学生,观察和接纳学生,特别要有意识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③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④教师要打破“教师中心”的旧思想,在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中引导学生自由表达和自主探索。参与学生的学习,分享学习的乐趣。在观察倾听和交流中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⑤评

价要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成长。并且,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要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3、“演课本剧”评析:这种作业的设计重在“导”而不是“演”,除了使学生加强对课文的整体理解外,更重要的是促使学生深入地领悟文本,并且用自己的理解演绎文本,和同学沟通,把自己的理解传达给别的同学,在理解文章、口语交际、合作能力等方面得到一定的训练。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1、以既有的成就为基础,确立人生的方向,提供奋斗的策略。

2、突破生活的格线,塑造清新充实的自我。

3、准确评价个人特点和强项。

4、评估个人目标和现状的差距。

5、准确定位职业方向。

6、重新认识自身的价值并使其增值。

7、发现新的职业机遇。

8、增强职业竞争力。

9、将个人、事业与家庭联系起来。

二、正确的心理认知

1、认清人生的价值

社会的价值并不被所有的人等同接受“人云亦云”并不等于自我的人生价值人生价值包括:经济价值、权力价值、回馈价值、审美价值、理论价 值。

2、超越既有的得失每个人都很努力,但成就并不等同。后悔与抱怨对未来无济于事,自我陶醉则像“龟兔赛跑”中的兔子。人生如运动场上的竞技,当下难以断输赢。

3、以万变应万变

任何的执着都是一种“阻滞”前途的行为想想“流水”的启示“学非所用”是真理

三、剖析自我的现状

1、个人部份健康情形:身体是否有病痛?是否有不良的生活习惯?是否有影响健康的活动?生活是否正常?有没有养生之道?自我充实:是否有专长?经常阅读和收集资料吗?是否正在培养其他技能?休闲管理:是否有固定的休闲活动?有助于身心和工作吗?是否有休闲计划?

2、事业部份

财富所得:薪资多少?有储蓄吗?有动产、有价证券吗?有不动产吗?价值多少?有外快吗?社会阶层:现在的职位是什么?还有升迁的机会吗?是否有升迁的准备呢?内外在的人际关系如何?自我实现:喜欢现在的工作吗?理由是什么?有完成人生理想的准备吗?

3、家庭部份

生活品质:居家环境如何?有没有计划换房子?家庭的布置和设备如何?有心灵或精神文化的生活吗?小孩、夫妻、父母有学习计划吗?家庭关系:夫妻和谐吗?是否拥有共同的发展目标?是否有共同或个别的创业计划?父母子女与父母、与公婆、与姑叔、与岳家的关系如何?是否常与家人相处、沟通、活动、旅游?家人健康:家里有小孩吗?小孩多大?健康吗?需要托人照顾吗?配偶的健康如何?家里有老人吗?有需要你照顾的家人吗?

四、人生发展的环境条件

1、友伴条件:朋友要多量化、多样化、且有能力。

2、生存条件:要有储蓄、发展基金、不动产。

3、配偶条件:个性要相投、社会态度要相同、要有共同的家庭目标。

4、行业条件:注意社会当前及未来需要的行业,注意市场占有率。

5、企业条件:要稳定,则在大中型企业;要创业,则在小企业。公司有改革计划吗?公司需要什么人才?

6、地区条件:视行业和企业而定。

7、国家(社会)条件:注意政治、法律、经济(资源、品质)、社会与文化、教育等条件,该社会的特性及潜在的市场条件。

8、世界条件:注意全球正在发展的行业,用“世界观”发展事业。

五、人生成就的三大资源

1、人脉:家族关系、姻亲关系、同事(同学)关系、社会关系。[解决方案]沟通与自我推销

2、金脉:薪资所得、有价证券、基金、外币、定期存款、财产(动产、不动产)、信用(与为人和职位有关)。

[解决方案]储蓄、理财有方、夫妻合作、努力工作提高自己的能力条件及职位。

浅析初中语文中考复习策略研究 篇3

关键词:初中语文;复习;教育教学;考纲;方向;细节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8-252-01

众所周知,教学是一门艺术,指导学生复习更是一门科学。中考语文总复习,应以巩固初中阶段所学语文知识,并重新组合知识系统,有序地进行语文知识及技能训练,提高学生应用、迁移知识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的。俗话讲不打无准备之仗。为此,作为新时期新沂市第六中学的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经过多年的教学,以及参阅大量的文献,对于新时期初中语文中考优质复习有着深刻的体会,在此表述,供同仁参考指正。

一、立足考纲,把握命题规律 优化复习策略

不容否认,初中语文在中考过程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一环。在进行复习过程中,首先应该认真研究考纲,因为它规定了中考的范围要求,为中考复习指明了方向。考纲对于中考复习的指导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老师要反复阅读它,吃透它,对于考查的不同题型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要了如指掌,把握好复习的方向与进度。还可以将考试重点以及自己的复习安排提前告诉学生,让他们对于复习的内容有所了解,能够提前准备,达到最好的复习效果。同时要积极认真研究近几年自从课改以来的中考语文试卷,我们可已找到考试规律,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重点讲解。,比如文言文阅读主要考查学生的文言词语的积累,主要是实词和一些重要的虚词,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写法的赏析等。为此,对于文言文这个方面,我们应该加以重视,多练习、勤练习,从而促进文言文优质复习。当然最重要的就是作文了,分值占据三分之一多一点的重要地位,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当我们深入了解考纲后,我们就可以重点的复习,才能有助于学生中考语文的发挥。

二、注重基础知识的合理指导

中考过程中基础知识占百分之70是毋庸置疑的。为此,作为新时期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把复习重心放在基础知识的复习上。比如,文言文部分。在复习时,侧重于句意的理解、形象的把握,情感的熏陶、语言的审悟、价值的判断等。文言文阅读,包括略读课文。中考试题往往有句子翻译,字词的意义,包括实词和常用的虚词的意思,对课文内容、主题思想和写作特点地了解,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因此要求学生按通假字、词类活用、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古今词义等进行分类掌握,教材中的课文会翻译,主题、写作特点要掌握,作者的思想倾向要把握。写作训练部分指导。写作实践要求学生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在理,富于真情实感,鼓励有创意、有个性、有文采的表达。而阅读量少、素材匮乏、生活阅历少、思路不开阔已恰恰成为中学生中考作文出彩的瓶颈。为此,在复习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写作知识专题辅导。同时积极赏鉴蓄积,储备素材。“赏”即欣赏佳作,“鉴”即借鉴择取,蓄积就是积累写作材料,提倡拿来主义和创新运用,通过这样的方式,充实学生的写作材料储备,为学生的中考作文写作蓄能。同时各类题型集中训练。从而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有助于提高语文复习效果。

三、明确复习方向,细化训练

复习是学生学习方法的发现,是学生复习规律掌握的过程。在进行复习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题型,授之以渔。复习中,必须引导学生把学过的知识重新进行整理归类,找出规律。而对于一些易混淆的知识,可用归类比较法。阅读部分的复习可分为现代文和文言文两部分,贯穿复习的每个阶段。文言文阅读部分的打破每册的界限作系统的总结。比如现代文阅读,采用程序阅读法的阅读程序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复习效果,每做一题要让学生展开讨论,总结做题思路和方法。在阅读训练中努力做到五个准确,即准确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准确理解词语的语境义和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准确理解文章主旨和思路,准确领会文章的写法和特点。同时,细化训练,调整策略。综合训练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应试能力和积累做题技巧。在复习过程中着重研究本年度考试的具体特点,通过各种渠道搜集考试的有关信息,密切关注考试的新动向,在细致的分析研究中,调整复习策略。从而真正的提高复习效果。

四、重视复习过程中的具体细节

语文复习是一件非常漫长浩大的工程,在复习过程中,我们要积极重视复习过程中具体细节,才能提高复习效果。比如,常抓字、词、句、篇,夯实基础,保基础,保住中等生与后进生在考试中得分。把基础知识的掌握与解题技能的提高融汇到每一节课中,这不是进行简单地进行几次模拟考试就能够达到的。在抓基础的过程中要重视中考评分标准,让评析有的放矢,重在指出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出现的不足,同时给学生指明出路。巧抓,抓好中考考察热点话题,精评,重在高效压轴题目评析与专项训练,突破重、难点,培养综合思维的意识、用前瞻性的眼光和从微观到宏观的视角,眼睛不能只盯着答案,也不能局限于一题一项的分析,而要重在方法的点拔、步骤的总结、技巧的概括、通过一道题让学生掌握一类题。是备战中考成功的一半,让先进生吃够,在考试中得高分。为此,作为新时期的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认识,从而促进复习的有效开展。

初中英语中考复习教学浅谈 篇4

一、重视舆论宣传, 整合各方力量, 创造有利的复习备考氛围和教学环境

1. 借鉴和仿效高考复习教学的经验和模式抓中考工作。

对于所有的初中学校而言, 中考就是生命线, 中考的成绩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是读重高还是普高, 上尖子班还是普通班的命运。学校应在进入初三时召开毕业生动员大会和中考备考誓师大会, 让师生尽快进入毕业状态, 树立惜时拼搏的竞争意识。在高中, 每个人都会感受到紧张的毕业工作氛围。而在许多初中学校, 初中毕业班工作的紧张氛围就大为逊色。人靠精神支撑, 处于青春年少的中学生就更需要我们不断的鼓动和鞭策。

2. 英语教师应当深知学科所担负的责任和学科特点, 积极

主动地向领导讲明复习备考的要求, 如教辅资料的征订和使用, 从而使复习教学工作更加简便易行。资料多了固然不好, 但没有资料也绝对不行。只要我们考虑到每个方面, 耐心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 我们必然能统一人心, 整合力量, 为中考复习备考打下坚实基础。

二、重视对大纲、考试说明以及样题和中考真题的学习和

研究, 把握考试命题趋势和方向, 提高复习备考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教材是考试的依托, 大纲和考试说明是命题人在命题和教师开展复习教学工作的依据和指南, 考试样题和往届考题均是很好的试题蓝本。通过研究他们, 可以确定复习教学的难度和重心, 起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的效果。分析2010年广元市中考英语试题, 我们发现基础知识运用部分注重了实词的考查, 又尤其以动词为主。如单项选择20个小题, 考查动词就有7个小题, 超过1/3的比例;完形填空考查动词就有6个小题, 所占比例将近1/3。再如, 阅读理解提高了对词汇的要求。研究和发现这些问题对我们今后的复习教学和命题工作均大有裨益。

1. 每位毕业班教师在迎考复习之初, 甚至在假期中就应研究考试说明, 并写出心得体会的文章与同组老师进行交流。

这是我市多年抓高考工作的卓有成效的方法之一。如果我们加以适当借鉴, 必有异曲同工之妙。近几年广元外国语学校在这方面做了许多工作, 教师进步非常大, 许多新教师迅速成长, 教学成效非常突出, 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2. 努力研究样题和考题, 并在研究之后试命几套中考模拟

试题, 从而使自己对中考试题的理解从感性认识层次上升到理性的操作层面上来。倘若我们人人都做到这一点, 教学中的许多困惑也就会迎刃而解。

三、因材施教, 优化教学策略

复习教学应当不同于上新课。我们应当立足于学生现有的英语水平以及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并依据英语学科自身特点开展复习教学工作。

1. 分层要求, 分层施教, 让各种层次和水平的学生都能发展。

《广元市2010年高中阶段招生考试说明》规定试题难度分布为7:2:1 (即容易题70%, 中等题20%, 稍难题10%) 。对于很差的学生完全可以放弃某些难度较大的知识板块, 减轻学习压力。而对于大多数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大可不必反复强调, 只需对未掌握部分加以弥补和对已掌握知识进行归类、疏理, 构建知识网络, 并通过一定的训练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既然传统的方法不甚奏效, 我们又何不大胆尝试新的方法?其实对症下药、因材施教早已成为耳熟能详的真理。

2. 回归学科本位, 扎实抓好双基。

英语是一门语言文字学科, 它有较强的记忆性和实践性。实践性既包括生活中的应用实践, 也包括为学习和掌握语言知识和语法规则而进行的机械操练和做题。而对于完全属于外语学习的英语学科而言, 我们在生活中几乎没有使用英语的机会, 学习中的各种实践 (主要是做题) , 便几乎成为唯一的学习手段。本着这一特点, 在这短短的三个月里, 我们应让学生努力记单词、知识点和基本的语法规则, 并辅之以适当的训练, 最终达到对知识的牢固掌握和熟练运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初中阶段乃至高中阶段考试的核心, 脱离语言知识的积累而空谈能力纯属无稽之谈;没有语言基础知识的能力培养, 无异于在沙地上修建高楼大厦。

3. 注重记忆, 精练精评。

初三的教学必须对准中考, 瞄准分数, 我们的教学方式方法必须围绕这一目标进行取舍。根据英语学科自身的特点, 选取一本知识归纳详尽、体系完备的辅导资料, 让学生记忆, 并通过做题操练巩固, 这不失为短期内提高分数的良策。时间宝贵, 老师们要三思而后讲, 少讲、精讲。

4. 及时检测、反馈, 弥补薄弱环节, 抓住增分点大做文章。

每一单元一练, 每阶段一测, 每专项一考, 查找学生的疏漏和薄弱之处, 并及时加以补救和巩固是精益求精的最佳途径。据了解, 我市学生解答主观题的能力普遍较差, 谁先突破了这一关, 谁就取得了稳操胜券的法宝。对中等水平以上的学生, 我建议老师们多在此处用力。

5. 实行三轮复习, 稳扎稳打。

一结束新课, 就理应把三册书的内容和三个月的时间结合起来, 分三个轮次进行规划, 制定出详细的复习计划。第一轮, 夯实基础知识。复习中应以教材和一本合适的教辅资料为主打, 主要以教师对复习提出计划和要求, 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记忆、归纳和系统整理的方式进行。这一轮可以从三月中旬开始至五月上旬。必要时教师应加以点拔和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切诫以讲代记、以讲代练。第二轮, 专项训练。教师可按词类、考试题型等分类、分专项进行。目前, 与我们的考试题完全相同的资料难以找到, 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结合自己对考试样题和考题的研究, 组编专题进行专项训练。这一轮从五月中旬开始至五月底。每个专项可安排校内教师集体作战, 既集中了众人智慧, 也节省了时间。每个专项或板块的时间多寡, 可根据学生掌握情况灵活处理。第三轮, 综合训练。在这个阶段中, 我们可以利用研究考题后自己命的模拟试题进行综合训练。时间大约从六月初开始至六月七八号。每天一套, 做好后宜采用对答案并稍作讲评的方式进行。最后留上三、四天的时间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查漏补缺。

四、正确引导、鼓励为主, 让学生保持持久的学习动力

1. 对于各种招生因素干扰, 我们要耐心做好家长和学生的

工作, 正确引导他们, 让他们重视并珍惜初中毕业这一难得的锻炼机会。我可采用座谈、讲座等形式让他们明确这既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一次系统整理和归纳, 又是对个人意志品质的一次磨练, 是一次不可或缺的人生经历。

2. 面对激烈的竞争、巨大的压力, 难免有的学生会产生消极逃避的念头。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计划有哪些 篇5

中考语文的考察主要还是对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考察,所以,为了更好地促进中考复习教学的效率,推动学生在复习阶段获得更大的进步,笔者认为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教学的第一步就是教师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到基础知识复习的重要性,抓好基础复习。

在初中语文的总复习阶段抓好基础复习,笔者认为主要是一些基本字词的再熟悉和掌握。主要包含生字词的注音和辨识,以及古诗文中的字词释义等。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可采取分章节的方式来实施基础复习,或者采取课堂总结归纳的方式来进行。例如:在八年级下册《多一些宽容》这篇课文中,就有“和谐、豁达、胸襟、摒弃、显赫、和睦、迥异、芥蒂、嫉妒、缅怀”等词汇要重点掌握。

此外,为了更好地推进教学,也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有关知识,笔者认为教师还可采取抽查学生的方式来展开基础复习教学。抽查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也是实现“以学定教”的有效手段。

例如:在八年级《送东阳马生序》这篇古文的基础知识复习中,笔者认为教师就可以通过让学生为以下字词注音来开展复习教学:

嗜( ) 硕( ) 叱咄( ) 俟( )

负箧( ) 曳( ) 屣( ) 谒( )

在基础复习阶段,教师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逐课进行基础知识的复习,从而更好地夯实学生的基础,为整个初中语文的中考总复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开展整体复习

中考复习的开展不仅要逐篇课文进行回顾复习以做好基础复习教学工作,教师还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培养学生开展整体复习的意识,有效开展整体复习这一教学工作。

所谓整体复习,就是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将具有关联性的知识点进行联系性复习,或是通过关联性的知识点将课文的复习进行连接,从而更好地开展初中语文的中考总复习。

此外,笔者认为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将初中阶段的全部语文教材以册为单位开展复习。主要是引导学生看课本目录,然后要求学生看着目录能对整册课文的内容有一个较为准确的把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对具有一定关联性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特别是初中语文古文课文中的一些词类活用、字词释义等。

例如,关于“之”的不同用法:

弗之怠——代“抄书”,宾语前置;

走送之——代词,指“书”;

益慕圣贤之道——结构助词,的;

当余之从师也——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结构助词,的 。

通过将这些内容进行一个简单的罗列和概括就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也能更加有效地帮助学生区分有关的知识点,继而更好地实施整体性复习教学。

三、实施开放性复习

初中语文的总复习教学并不仅仅只是要求学生掌握课文的知识就足够的,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这样才可以在获得基础分的同时帮助学生获得阅读理解和写作的高分。

因此,教师应采取实施开放性复习的方式来实施教学。所谓的开放性复习主要是指教师要在复习过程中借助一些开放性的复习题目和开放性的讨论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及时地将自己的开放性意见、观点表达出来。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口头语言、书面表达能力。

初中历史中考复习课的有效教学 篇6

一、基础知识的落实

1.把握深度

历年的《中考说明》明确规定:“考试范围要求不超出《说明》规定的知识能力考核范围,考试要求不高于《说明》中相应的层次限定,试卷结构和《说明》规定基本保持一致。”因此,在复习之前,我们首先要认真学习研究今年《中考说明》的范围和难度值,使复习的内容不能超过《中考说明》的范围、复习的难度不能高于《中考说明》的层次限定,a级了解,b级理解,c级应用,不擅自拔高,也不随意降低。

2.把握时间

历史课属于初中的非“重点”科目,加上学生、和家长的不重视,使得学生花在历史学科上的时间少得可怜,基本上囿于课堂。这就促使我们正视现实,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充分利用课堂时间熟悉课本,只有平时多看书,才能熟悉教材,考试时才能得心应手。

3.把握方法

记得在上复习课的一开始,我就先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以期达到夯实基础、建构知识体系的目的,然后通过适当练习,加以巩固。但是实践之后,发现学生的热情并不高,效率也极其低下。究其原因,我在梳理知识时,学生觉得这些书上都有,而且早已划出要点,认为多余;巩固练习时,由于对应的知识刚刚呈现,学生只需简单再现而已,又觉得无味。经过多年的毕业班教学,我切身体会到学生听老师讲不如自己在书上看;学生在书上看不如自己在题上练。因此在今年的中考复习中我会刻意的“以练代讲”。

二、点线面结合复习

知识是一个整体,是由点、线、面构成的知识网络。中考复习要求学生必须抓住知识范围之内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纳入完整的知识体系之中,形成历史知识的综合性和整体性。例如:中国近代史上的三条线索:中国人民的屈辱史、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中国人民的探索史。1840年6月,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这是一个点。1895年4月,签订的《马关条约》,这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又是一个点。1901年9月清政府又签订了《辛丑条约》,使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化的深渊,这又是一个点。把这些点串起来组成一部屈辱史的一条线;把林则徐、邓世昌、义和团运动等串起来就组成抗争史的一条线;把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串起来就组成中国人民探索史的一条线。三条线就构成了中国近代史这个面。

三、关注社会热点,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复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基础知识和当前的热点问题、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特别是要注意选择恰当的切入点。要引导学生拓宽视野,把在现实政治、经济生活中获取的新观念、新理论、新信息和所学知识相结合,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认识这些新的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做好解题思路方法的指导

要针对中考的题型和要求进行专项指导。同时必须在复习当中,针对每一种题型进行分析指导,特别是解题方法、解题思路、回答问题规范化的分析和指导。并且严格要求学生书写必须工整、规范作答,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说材料分析题的解答,会有以下几种情况:①回答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现象;②根据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现象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回答问题;③归纳材料的中心思想;④根据提问在材料中找有效信息,也包括比较几则材料的异同;⑤依据材料提炼、概括出观点;⑥联系实际,谈谈启示。而考查的方式则会这样,也就是每一道材料题正常会有三个问题,题目的题干往往会表现为这三种方式:第一种,“根据材料,请回答”;第二种,“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第三种,“直接提出问题”。对于这三种题目的回答,我是这样指导学生的:第一种题目的答案往往是原本地出现在材料中,这就得指导学生从材料中找出答案;第二种题目的答案就会出现在课本当中,这就得指导学生用材料所给的信息回顾课本内容及资料找相关的答案;第三种题目的答案就是平时要求记忆的。这样,把中考题型的特点分析一下,学生的复习就能做到有的放矢。

总的来说,中考的教学复习要立足基础知识的掌握,紧扣考试说明,结合实战演练,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更好地掌握知识,做到事半功倍。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教学 篇7

为此, 笔者根据自己的观察、思考和研究, 对如何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增强课堂复习的效果, 提高效率, 使学生在复习课中巩固知识的同时多方面地增长能力, 善学, 会反思, 以促进他们在中考中取得更加优良的成绩, 对传统复习模式如何进行创新与优化, 提出了自己的策略。

1. 做好对初中生物基础知识的夯实, 加强对教材基础知识的巩固和重视

重视对学生能力的考查, 是现在考试的基本思想理念和一大特点, 但能力是建立在对课堂教学基础知识的深度理解、掌握和灵活运用之上的。初中生物课本中基础知识的构成离不开各种基本原理、概念、原则、方法、科学事实等元素, 它们是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理解、解决和掌握的基础。这些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 就会使学生对问题的分析不清晰透彻、掌握缺乏全面性, 自然也就无法达到对问题内涵和本质的分析和掌握。所以, 生物课的复习第一步就应当是“固本”———从教材的系统再学习为重, 以求最大程度地使学生掌握好教材中的基础。

以近几年的生物考试题为例, 考题中有关基础知识方面的考查始终是受重视的部分, 且要求越加增强和提高。考查的形式不再是单纯记忆力的知识再现, 而是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灵活运用的基础上, 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检测。

2. 根据初中生物教材知识性质的相关相近性, 在教学中进行分门别类的归纳复习, 使学生建立起具有联系性的全局知识体系。

(1) 在生物课的总复习中, 教师首先要对初中4 册生物教材内容进行相近知识的梳理、归纳, 最终整合成几大主干知识结构体系———“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和功能”“微生物的构造和功能”“动物的结构及功能多样性”“人体生理卫生”“遗传、变异和进化”五个大的专题, 让学生对所要复习的知识内容和基本脉络做到心中有数、目的明确。

(2) 将五大专题知识进行发散和延伸, 形成树干的枝叶脉络。4 册教材的专题又有着各自更加详尽的知识内容, 形成了五大专题又可形成更多、更细的分支, 例如“人体生理卫生”这一专题包含了七年级下册的“人的身体、皮肤”“运动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新陈代谢和排泄”“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生殖和发育”和八年级下册“免疫和计划免疫”的内容, 且在这些分支之间又有着相互的联系, 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更好地对所学知识进行记忆和掌握, 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对生物复习加深兴趣和自信。

3. 教师要有所侧重地对生物复习中的重点、难点进行点拨, 使他们对知识能够更好地融会贯通

(1) 重插图, 善用插图, 涵盖教材重点。插图常是教材中的重点, 这是现在教材的一大特点。而考查学生的实际识图读图能力, 也成为近年来考试的一大题型, 并逐年在增多加强。因此, 教师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识图读图能力, 并对教材中的插图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 对内涵的深入挖掘和对外延的适度拓展是尤为关键和需要重视的。

(2) 精挑细选典型题型进行深入全面分析, 把题目中隐藏的难点进行讲解。教师在日常中也要注意典型、高质量题型的搜集和积累, 减少教辅资料中反复、重复性题型, 节省不必要的时间, 实现复习效率的提高、效果的提升。

4. 教师要善于将知识点石成金, 在复习教学中抓住教学技巧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教学 篇8

因此, 做好初中数学的中考复习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这不仅仅关系到学生的初升高的考试好坏, 同时也影响着学生进行下一个阶段数学学习的基础好坏.所以教师在进行初中数学的总复习时一定要注意在完善的教学计划的帮助下实行复习教学, 争取获得最大限度的复习收益.

笔者多年从事初中数学教学工作, 也多次带领学生进行初中数学总复习迎战中考.所以笔者将就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进行一个总结, 希望对复习班的数学教师有所帮助和启迪

一、知识网络架构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

初中数学六册书全部都是考查的范围, 因此如何将这些繁杂而琐碎的知识点以最好的方式统筹在一起, 进而更好地让学生在这样一个知识梳理的过程中搭建起属于自己的知识网络体系, 是复习的一个重点.因为每一名学生的思维方式, 对知识点的理解切入点都不同, 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架构网络体系的时候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自己的思维方式上搭建起自己的知识平台, 这样学生在以后的复习过程中就能够更加有效而便捷地提取出相关的知识点.同时这种引导学生架构自己的知识体系的方式方法也是对学生的组织能力的培养.唯有对6册书的全部知识点有一个系统而全面地掌握, 才能够有效地统筹知识、完善知识的树状体系, 提升相关知识的联系度和紧密性.

例如对“平面图形、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图形的相似”这几个知识点的整理和归纳时, 学生首先要明确清楚这个大的知识点分别出现在什么地方, 平面图形在七年级的第六、七章进行了介绍, 轴对称图形在八年级的第一章进行了介绍, 八年级的第三章和九年级的第五章对中心对称图形进行了介绍, 图形的相似是在八年级的第十章进行了介绍, 然后学生才分别从相关的课本知识中以最快的速度找出准确的定义及性质等方面的知识点.这些既是对学生的组织能力的培养, 也是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再次地梳理和完善的过程.所以, 教师要注意学生各自的特点, 进而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

二、开放性试题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中考试题中很多题目并不具有太大的难度, 但是中考题的灵活性非常强.正是灵活性强这一特点使得学生面对某些中考题目时感到无所适从, 甚至是惊慌失措.所以教师在复习中一定要注意借助开放性的试题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提升学生对中考试题的灵活性的适应水平.

同时开放性的试题还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思维, 完善学生的数学解答能力.当然, 进行这种开放性的试题的教学, 教师一定要注意开放性试题的难度.一开始如果难度太大, 对学生的自信心就是一个比较严重的打击, 而题目的难度一直太低就无法提升学生的水平.所以, 笔者认为在复习中, 初期难度一定要控制住, 到达一定阶段后, 教师就可以增加难度, 从而提升学生的能力, 完善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例如:在△ABC和△ADC中, 有下列三个论断: (1) AB=AD, (2) BC=DC, (3) ∠BAC=∠DAC, 那么将其中的两个论断作条件, 另一个论断作为结论写出一个真命题:_____.这是一个开放性的试题, 换言之就是说 (1) , (2) , (3) 这三个论断中的任意两个都有可能会推断出其中的一个论断, 这时候就需要学生运用相关的定理知识进行排除探究.这样的一个开放性试题是比较简单也比较能够考查学生思维的题目, 但是难度还比较低, 所以这种题目适合放在初期, 在后面则需要增加开放性试题的难度.例如:在△ABC中, AB=AC, AD平分∠BAC, 求证:∠DBA=∠DCA.这个中考试题是一个比较简单的证明题, 但是这个时候要想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这个题目进行相关的改编, 将这个题目改编为一个开放性的求证题.这样既增加了学习的难度, 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这种开放性试题的加入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都是一个巨大的帮助.

三、及时总结培养学生的自省能力

曾子曰:“吾常三省吾身.”讲的就是时常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的一种做法.同样在数学的中考复习中, 学生也要学会对自己的复习计划和一段时间的复习成效进行反省和反思, 从而在这种反省中培养出学生对自己的清楚认识的能力, 让学生在总结的过程中完善学习的目标和方向, 及时地发现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在今后的学习中需要完善的地方.

因此, 在复习中, 教师也要注意及时地带领学生对某一个阶段的学习进行反思和总结, 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 对知识的认识能力获得不断提升的同时巩固基础的知识体系.

例如学生进行到有关“函数”这一个专题复习时, 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在完成相关的复习任务后, 及时地对这个专题的有关内容进行反思.这样反思之后, 学生也许会发现自己对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和有关的特点还有不清楚的地方, 这样学生就能够及时地找出问题加以修补, 更好地完成复习工作

初中数学的中考复习是一个对知识进行系统整合的阶段, 同时也是有效地提升学生各方面能力的重要阶段, 所以, 教师要充分地带领学生完成好相关的复习工作, 从而提升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摘要:初中数学是影响学生中考得分的重要科目之一, 所以如何做好中考数学的复习工作成为每一位奋斗在第一线的数学教师的最大心愿.本文将就相关的内容探究中考复习对学生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中考数学,数学复习,提升能力,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蒋兴所, 李忠旺.初三数学“立向攀登”的三阶段复习[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2.

[2]陈炤.提高中考数学总复习效率的实践体会[J].科技信息, 2009 (27) .

如何提升初中语文复习课教学质量 篇9

一、优化设计、精心组织, 有效提高复习质量

复习课的设计应以唤起记忆、巩固消化为中心, 以打牢基础、强化能力为目的, 以精讲巧练、讲练结合为原则来具体组织复习课。老师在认真钻研教材, 管理归类好知识点、能力点、德育点的前提下, 准确、概括、简洁地对将要复习内容的重难点进行深入浅出的剖析, 拟成具有启发性的综合思考题, 板书给学生, 以形成知识的骨架和思维的阶梯, 发挥“导”的作用。这要求老师必须把复习的某一单元或某一类型的知识进行反复研究, 抓住关键, 找出规律, 精心设计思考题, 运用自如地驾驭教材。只有这样老师才能发挥启迪和引导作用。让学生读书。老师的巧妙启迪、引导, 是为学生有目的地读书服务的。那么这里的读书, 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读书, 而是要求学生带着问题或思考题, 在老师指导下读书, 边读边思考、把书读懂、唤起记忆。把知识反复咀嚼, 带着的问题解决了。知识梳理、唤起记忆的这个初步目的就达到了。

二、精讲多练、查漏补缺、多措并举, 提高语文综合素质

读书过程中, 教师必须对读的方法进行具体指导, 提出明确要求, 学生必须四管齐下:眼到、心到、口到、手到, 真正读书。让学生练习。学生唤起了对知识的记忆, 这远远不够, 还必须巩固消化, 使基础更牢固扎实, 能力得到强化形成语文素质, 这才是语文复习的全部目的。要真正达到目的, 就必须进行一定量的练习, 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练习到底是要求精讲多练, 还是精讲少练呢?笔者认为既不能多练, 也不能少练, 而要精讲巧练。练习量的多少应当根据复习内容的容量大小和知识的难易, 老师灵活掌握。最后是“反馈”, 即多种形式的检查和矫正。学生练习后, 不能到此为止, 老师一定要采取简便有效的方式进行教学信息反馈, 及时补缺补漏, 或同桌批改、或全班批改、或组长批改、或老师评讲、兄弟班同学交叉改, 或老师抽样改等。收取改后的试卷, 迅速了解情况、对练习中出现的倾向性问题必须及时“回炉”, 进行个别辅导, 或发挥学习优秀者的作用来解决。

三、讲究科学方法, 借助图表, 有效提高复习效果

科学的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多年的实践, 通过对各种复习方法的尝试, 设计好简明精要的内容, 配合必要的语言描述进行语文复习, 是一种好方法。

由于复习课内容都是学生学过的内容, 只是由于遗忘, 使原有的知识信息淡化了、模糊了。复习的时候, 只要老师恰到好处把课文的浓缩图再现出来, 学生就会以设计者浓缩的思维轨迹放射开来, 扩展开去顺理成章地理解和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尤其是语文课本中的长课文, 诸如散文、小说、戏剧等, 少则三五千, 多则近万字, 通过板书图示, 对这些课文“提要勾玄”“凝精聚妙”将课文内容浓缩在几个字、十几个字, 或几十个字之中。

整个中学语文知识系统分散和包含于各册课文之中, 分散或逐步复习, 显得零零碎碎, 难以奏效;把它们全部集中起来又枯燥乏味, 而且脱离教材, 搞不好就犯了脱离课标的错误。比如六册书可以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各种文体来复习, 就其特点加以复习, 采用网络图, 联系起来板书 (板书略) , 产生了“枝枝相交通, 叶叶相覆盖”的整体印象, 加深记忆痕迹, 优化了记忆结构, 较好地启发了学生的思维, 从而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

在语文复习阶段, 搞好各知识点之间的比较区别是十分重要的。而板书图示 (包括表格) 不失为一种简洁实用的好方法。整个中学知识的方方面面, 都可以用丰富多彩的板书图示、表格展示出来。比如复习初中第一册的三篇议论文《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时, 我们只要出示一份比较表, 然后让学生对照课文填好表中的空格, 这三篇课文的中心论点、论据、论证方法、论证方式、写作特色等知识就一目了然了。

整个中学语文知识是一个系统, 里面包含着好些既各有特点, 又互相联系的小系统, 诸如语文知识系统、文体知识系统、文学知识系统等。复习时把整个语文知识系统分成若干个小系统, 然后把这些小系统视作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整体”, 并根据这些整体特点, 按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对一个小“整体”进行有条理、有系统地复习, 最后把它们“互相联系”起来, 融会贯通, 连接整个语文知识体系, 使学生居高临下地审视自己的知识结构、特点和缺陷, 绘制树状结构图, 在复习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可见, 用板书图示进行语文复习, 其系统性确实很强, 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策略 篇10

一、加强双基训练,构建知识网络

在中考复习之前,学生掌握物理知识的层次不同,极少数学生比较扎实,大多数学生已经把物理基本概念、规律、公式遗忘了,但学生身上存在的普遍问题是:不会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加以整合形成解题技能。所以教师在中考第一轮复习中,要加强巩固基础知识,夯实基础;加强知识的扩展与横向结合,把有内在联系的知识进行系统分类、归纳,将单一的知识点形成知识链,使学生在整体上能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网络,有助于学生从现象到本质、从局部到整体来认识物理问题,形成能力。

二、实施分层复习,提高复习质量

在综合复习阶段,学生的差异大。在课堂教学中,我通过变幻授课方式:基础知识梳理留给普通生展示,对他们遗漏、含糊不清的知识点,优秀生加以补充,教师再整合知识点总结中考题型。练习课中我把最基础的习题留给低层次的学生,培养他们的自信。通过对中等生提问、板练反映出的普遍错误及时点评纠正,一堂复习课尽可能使每个层次的学生动起来,改变以往复习课中教师“一言堂”、学生被动“存储”知识的“僵局”。在检测中,要以不同的标准客观评价每个学生,尤其是低层次的学生指出他的不足与成绩,并告诉他们今后怎样取得进步,说一些鼓励的话,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和亲切,使他们愿意亲近老师,接受老师的教育。

三、加强变式训练,提高审题能力

在中考复习中,过于强调高密度、大容量的机械训练模式必须转变,如果学生只顾做题,而缺乏必要的归纳总结,不懂得举一反三,不会触类旁通的话,那么做再多的练习也不能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而采取变式教学,通过指导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变式专题训练,把说法改变、条件改变、结论改变、观察角度改变、由一般化到特殊化、由正向到逆向等策略的选择,既能很好地训练学生聚合性和发散性两种解题思维能力,又能通过指导学生对题目要求的判定和关键条件的分析等来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四、加强实验教学,注重过程设计

随着中考改革的深入,实验题在物理中考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实验考查着重于实验创新设计、实验探究方法、实验问题分析等过程,因而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注意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又要注重开放型实验、设计型实验、探究型实验的训练。实验仪器选择、实验方法确定上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向思考问题,在过程设计上求新、求异、求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五、加强知识应用,突出联系实际

运用物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物理学习的最终目标,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有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过的物理知识去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他们体会到学以致用的乐趣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热情,这样学生还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养成科学、严密、有逻辑的思维能力。

六、规范解题习惯,避免过失失分

在复习模拟阶段,学生在中考模拟试题中,除遇到难题失分,多数学生在测试中是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遇到做过的真题,不仔细分析变换的条件“公式化”失分;解答题目长的试题没有耐心读题,给自己造成题目长就一定很难的恐惧心理失分;计算题审题不清、解题步骤丢三落四、运算错误、物理量的单位张冠李戴失分。针对这种情况,在模拟阶段,我们要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应试习惯作为一个关键来抓,每次试卷发下来之后,先浏览试卷,再迅速填写姓名、考号之类,做完后专项检查,迅速对着题号检查是否漏填、漏写,数据是否有单位、单位是否写错;作图题中的无箭头、符号划漏、线的虚实是否划对,再进行演算。平时试题中的错题要纠错,并养成两天回头看的习惯,对于错题要做到能把正确的思路讲出来,这样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这一题和理解和记忆。

七、加强心理疏通,自我调整心态

在中考复习的后阶段,不同层次的学生心理状态不同,普遍的学生这一阶段已经积累了一定解题技能,他们的心态是稳定的。而对于层次低的学生总觉得自己基础没掌握扎实,难题又无从下手,表现出浮躁。因而在复习时教师要多关注这些学生,多与他们沟通,引导学生考试过程中要学会自我调节心理,学会自我调整心态。

上一篇:CC2530产品下一篇:职业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