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素质作文写作素材

2024-05-04

综合素质作文写作素材(共8篇)

篇1:综合素质作文写作素材

《综合素质》作文写作素材――教育小故事

相信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广大考生们都知道,《综合素质》这一科目最难的一个部分应该就是写作了。写作要想拿高分,除了观点明确之外,还要有合适的论据来帮助论证观点,那么搜集素材就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了,所以,希望广大考生从现在就开始着手准备,平时多关注一些教育类的小故事,这篇文章就给大家讲述几个教育名人的小故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故事一:用人之道

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勒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

弥勒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落四,没有好好的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

佛祖在查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俩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勒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而韦陀铁面无私,锱铢必较,则让他负责财务,严格把关。在两人的分工合作中,庙里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分析】这个小故事体现了佛祖巧妙的用人之道,充分发现每个人身上的闪光点,让他们发挥自己的优势。这个故事可以运用在因材施教的论点上。

故事二:善于倾听

在前苏联的一所学校,校园的花房里开出了美丽的玫瑰花,每天都有很多同学前来观看,但都没有人去采摘。

一天清晨,一个四岁的小朋友(就读于该校幼儿园)进入花房,摘下了一朵最大、最漂亮的玫瑰花。当她拿着花走出花房时,迎面走来了该校的校长。校长十分想知道小女孩为什么要摘花,便弯下腰亲切地问:“孩子,你可以告诉我你摘下的花是送给谁的吗?”

“送给奶奶的。奶奶生了重病,我告诉她学校里有一朵很大的玫瑰,奶奶不信,我这就摘下来送给她看,希望她早点好起来,等奶奶看完了之后我会把花送回来。”

听完孩子的回答,校长的心颤动了。他牵着小女孩的手,从花房里又摘下了两朵大玫瑰花,说道:“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事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你奶奶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的好孩子。”

这位校长是谁呢?他就是伟大的教育家、万世景仰的育人楷模苏霍姆林斯。

【分析】这个小故事体现了倾听的重要性。所以,作为老师,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声音。

故事三: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

著名特级教师袁浩在处理4个放学后贪玩抓虾的“小调皮”时,用了如下方法:袁老师事先对他们捉虾的地点做了了解,发现了那个“清浅的小溪”是没有危险的。于是当4个“小调皮”耷拉着脑袋,站在办公室里等着挨批时,袁老师只是笑着对他们说:“你们喜欢虾,这好啊!大科学家达尔文、法布尔从小不都是昆虫迷吗?你们谁能告诉我,虾子喜欢歇在什么地方?你是怎么抓着的?抓虾用什么办法最好?虾子到底是什么模样、什么颜色的,头上有什么?脚有多少只?尾巴呢……”小调皮们傻了眼,只顾着抓,谁会注意到底是什么模样?看到孩子们傻了眼,袁老师又拍拍他们的肩膀说:“我本想让你们明天向全班同学介绍介绍的,可是你们……这样吧,你们再去抓一次,抓的时候,认真看看,好好想想,回来再讲给我听听,好不好?”孩子们相互望望便撒腿去了。

【分析】孩子放学回家忙着捉虾,这事若落在我们手里可能会把他们的家长传来!左一个“不遵守纪律”,右一个“不注意安全”,通常会把孩子说得眼泪汪汪!因为我们所关注、所思考的只是“放学不回家捉虾”这个事情的性质,至于孩子们捉虾的危险大不大,坏事能不能变成好事,我们很少会去关心和注意的。在这一点上,袁老师做了有心人。他通过孩子们对虾的特殊“情结”,引导他们进行观察、思考、探索、教孩子们如何玩得更有意义。教育就是这样,有时只要我们的`多些了解和思考,就可能多份选择和智慧。

故事四:懂得幽默

这是一节自习课,学生们都在座位上专心地阅读、写字,我站在讲桌前批改他们的练习册,当改到小康的作业时,我不禁皱起了眉头:字又宽又大,格子塞得满满的。于是,便随口说了一句:“小康啊,你的字该减肥了。”事情就这样过去了,我丝毫没想到的是,下课后,几个平素快嘴的孩子将我围住了:“老师,你今天批评小康真幽默,我们喜欢你这样说话。”体育委员帅帅说道:“老师,我们犯错误时,你要能像今天批判小康那样,我们肯定喜欢你了。真的,我们喜欢这样的批评。”

【分析】幽默,创设了和谐融洽的教育情境,它让本来难堪的批评变得友好起来,更为重要的是,幽默传达了监督对学生的尊长和信任,正如老舍先生所说:“幽默者的心是热的。”幽默的老师不仅不认为学生的过错行为是出自恶劣的动机,有时还假设动机是善良的,这种“文过饰非”的假设,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更能激发起学生改过向善的强烈愿望。

故事五: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我国著名教育家张伯苓,19之后相继创办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他十分注意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并且身体力行,为人师表。

一次,他发现有个学生手指被烟熏黄了,便严肃地劝告那个学生:“烟对身体有害,要戒掉它。”没想到那个学生有点不服气,俏皮地说:“那您吸烟就对身体没有害处吗?”张伯苓对于学生的责难,歉意地笑了笑,立即唤工友将自己所有的吕宋烟全部取来,当众销毁,还折断了自己用了多年的心爱的烟袋杆,诚恳地说:“从此以后,我与诸同学共同戒烟。”果然,打那以后,他再也不吸烟了。

【分析】张伯苓的例子体现了教师对学生教育的过程中,要做到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篇2:综合素质作文写作素材

一.教师美德事迹

1.汶川地震中以身护生的谭千秋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强烈地震,在地震中,东汽中学一栋教学楼顷刻坍塌。当时,谭千秋正在这栋教学楼的教室里上课。危急时刻,他用双臂将四名高二一班的学生紧紧地掩护在身下。2008年5月13日晚上,当人们从废墟中将他扒出来时,他的双臂还张开的,趴在讲台上。手臂上伤痕累累,后脑袋被楼板砸得凹了下去。而四名学生在他的保护下成功获救,而他就这样献出了自己51岁的生命。地动山摇。他弓着身子,张开双臂紧紧地趴在课桌上,伴着雷鸣般的响声,冰雹般的砖瓦、灰尘、树木纷纷坠落到他的头上、手上、背上,热血顿时喷涌而出;他咬着牙,拼命地撑住课桌,如同一只护卫小鸡的母鸡,他的身下蜷伏着四个幸存的学生,而他张开守护翅膀的身躯定格为永恒。2008年5月13日22时12分,当搜救人员从四川省德阳市汉旺镇东汽中学教学楼坍塌的废墟中搬走压在他身上最后一块水泥板时,所有抢险人员都被震撼、落泪。谭千秋以师者的本色展示了人民教师的职业操守,用自己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被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誉为“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2.最美女教师张丽莉

2012年5月8日黑龙江省佳木斯市胜利路第四中学门前突然发生四车连撞车祸,在威胁逼向放学的学生的危急时刻,第十九中学的女教师张丽莉,猛地推开2名学生,自己却被压在到车轮下,双腿 被 截肢,张丽莉面对生死考验,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毫不犹豫,奋不顾身的救助学生。她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用英雄的壮举诠释了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

二.关于教师的名言警句

1.捧着一颗心,不带半根草去 —— 陶行知

2.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 《礼记》 3.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 —— 夸美纽斯 4.亲其师,信其道 5.德高为师,身正为范 6.身为世范,为人师表

7.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斯大林

8.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 9.教育是根植于爱的——鲁迅

10.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篇3:综合素质作文写作素材

叶圣陶先生指出:“我们要记住,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所以论到根本,除了不间断地向着求充实的路走去,更没有可靠的预备方法。”为了“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去寻找有根之木、有源之水。教会学生发现取之不尽的写作素材。让我们利用各种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打开投入实际生活的大门,解除巧妇的无米之忧。

一、走出课堂,通过亲近自然积累写作素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一切“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都可以成为语文课题的资源。初中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占据丰富的表象是作文的前提,作文的兴趣在具体形象面前、具体的情境之中也更易激发。大自然是多姿多彩、奥妙无穷的,我们不妨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看绿树红花,听百虫啾啾,吸新鲜空气,享拂面清风。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他们深深地体验到了自然之美,有时抬头观察,有时低声交流,有时仔细对比,有时认真思考、分析判断,有的还认真地做着记录……然后,我再组织大家汇报各自观察的收获,学生们滔滔不绝、各抒己见,个个兴趣盎然,收获颇丰。通过耳闻目睹去体会生活的无穷乐趣,不需要搜索枯肠,冥思苦想,而是有感而发。经常这样积累丰富的素材,必能为写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立足学校,通过学校实践活动积累写作素材

古人说“留心处处皆学问”。在我们身边,很多不起眼的东西,如果你带着发现的目光去看,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这就要求我们善于观察。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自己要做一个“有心人”,身体力行,事事留意、处处留心、勤学善思,而且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独特的视角去发现、观察学校生活,在平凡中发现伟大,在平淡中寻求新奇。

从自身在学校的生活中积累素材,这是积累作文素材的又一重要途径。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特别提倡,作文要重视写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因此,在积累作文素材时,要关注校园生活。

学校生活不只是枯燥的学习,如课间操时,我们舞动青春;运动会上,我们拼搏进取;诗朗诵时,我们激情飞扬。

我们要充分利用学校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和兴趣小组活动,如“安全知识抢答赛”、“珍惜时间”的主题班会、名著阅读、美文欣赏、手工制作等众多的兴趣活动项目,每次活动后学生都饶有兴味地进行交流,并动口、动手描述自己的感受。在实践中充实生活,不断积累,建立自己的写作素材库。

我们学校还开展了各种社团实践活动,如小记者社团活动、羽毛球社团活动、武术社团活动、十字绣社团活动、美术社团活动等,每次活动过后,我都鼓励学生在日记中写下让自己的感兴趣的或感受深的一点,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语言,用自己拿手的文体,展示自己的个性,进行自主创意地表达,这样,学生不但觉得有话可写,而且还体会到了写作的乐趣,把写作当作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而不是一种酷刑。

三、关爱家庭,通过感悟亲情积累写作素材

新课标对写作的建议是:“应重视对写作过程、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这就要写出个人独特的真实的感受。因此,我们在作文教学中注重的是学生的亲身体验,突出真情实感。

除了学校,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

各个家庭不同,学生的经历不同,家庭资源也不同。有的学生,家境贫寒,生活极其艰苦,靠别人资助才得以读书。他的作文中就多了一份感恩与努力。有的学生,父母离异,从老师同学亲友那儿获得了安慰和关爱,他的作文中就多了一份理解;有的学生和家长朝夕相处的,生活在温馨的家庭中,能够时刻感受到家的温暖,他的作文中就多了一份纯真和美好;还有一部分学生离开家庭来到学校,对学校、老师、同学还有些陌生,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可唤起学生对家的回忆,激发他们对家庭生活里那些天真幼稚、生动有趣往事的回忆,激发他们回忆与父母亲人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故事,学生和家人在一起有很多实践活动,资源非常丰富,家庭生活中,肯定会有许多作文素材。如“我”周末帮妈妈收拾屋子、洗衣、拖地、做饭,不仅受到表扬,也从中体会到替父母分担家务的快乐;如“我”和爷爷奶奶到公园散步、放风筝,欢乐无比;和爸爸看了大片《熊出没》,很有感触。

我们要引导学生珍视个人在家庭活动中的独特感受,引导学生处处留心,不断开采,不断利用,广开题材,在家庭生活中感悟亲情,写真人、记真事、抒真情,不断地积累写作素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生活充实了,作文素材自然也会丰富起来。作文的关键在于学生如何感知生活,从生活中汲取素材,经筛选后有选择地写进作文中去。综合实践活动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是明显的,它就像是一把开启写作源泉的钥匙,为学生打开作文大门。利用综合实践活动积累写作素材,是对传统作文教学的一个重大突破。教师应充分发挥初中学生形象思维活动活跃、表现欲旺盛、好胜心强等特点,沟通课堂内外,引导学生关注实践,不断地从活动中汲取写作的素材。

摘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联系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综合实践活动,提高了学生积累素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综合实践活动,丰富了学生写作的内容;综合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写作的情感。

篇4:综合素质作文写作素材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写作素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与其他学科课程有着本质区别的新兴的课程,它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课程,试图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接触社会现实,认识历史文化,探索科学奥秘,从而唤起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叶圣陶先生指出:“我们要记住, 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所以论到根本,除了不间断地向着求充实的路走去,更没有可靠的预备方法。”为了“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去寻找有根之木、有源之水。教会学生发现取之不尽的写作素材。让我们利用各种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打开投入实际生活的大门,解除巧妇的无米之忧。

一、走出课堂,通过亲近自然积累写作素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一切“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都可以成为语文课题的资源。初中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占据丰富的表象是作文的前提,作文的兴趣在具体形象面前、具体的情境之中也更易激发。大自然是多姿多彩、奥妙无穷的,我们不妨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看绿树红花,听百虫啾啾,吸新鲜空气,享拂面清风。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他们深深地体验到了自然之美,有时抬头观察,有时低声交流,有时仔细对比,有时认真思考、分析判断,有的还认真地做着记录……然后,我再组织大家汇报各自观察的收获,学生们滔滔不绝、各抒己见,个个兴趣盎然,收获颇丰。通过耳闻目睹去体会生活的无穷乐趣,不需要搜索枯肠,冥思苦想,而是有感而发。经常这样积累丰富的素材,必能为写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立足学校,通过学校实践活动积累写作素材

古人说“留心处处皆学问”。在我们身边,很多不起眼的东西,如果你带着发现的目光去看,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这就要求我们善于观察。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自己要做一个“有心人”,身体力行,事事留意、处处留心、勤学善思,而且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独特的视角去发现、观察学校生活,在平凡中发现伟大,在平淡中寻求新奇。

从自身在学校的生活中积累素材,这是积累作文素材的又一重要途径。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特别提倡,作文要重视写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因此,在积累作文素材时,要关注校园生活。

学校生活不只是枯燥的学习,如课间操时,我们舞动青春;运动会上,我们拼搏进取;诗朗诵时,我们激情飞扬。

我们要充分利用学校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和兴趣小组活动,如“安全知识抢答赛”、“珍惜时间”的主题班会、名著阅读、美文欣赏、手工制作等众多的兴趣活动项目,每次活动后学生都饶有兴味地进行交流,并动口、动手描述自己的感受。在实践中充实生活,不断积累,建立自己的写作素材库。

我们学校还开展了各种社团实践活动,如小记者社团活动、羽毛球社团活动、武术社团活动、十字绣社团活动、美术社团活动等,每次活动过后,我都鼓励学生在日记中写下让自己的感兴趣的或感受深的一点,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语言,用自己拿手的文体,展示自己的个性,进行自主创意地表达,这样,学生不但觉得有话可写,而且还体会到了写作的乐趣,把写作当作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而不是一种酷刑。

三、关爱家庭,通过感悟亲情积累写作素材

新课标对写作的建议是:“应重视对写作过程、 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这就要写出个人独特的真实的感受。因此,我们在作文教学中注重的是学生的亲身体验,突出真情实感。

除了学校,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

各个家庭不同,学生的经历不同,家庭资源也不同。有的学生,家境贫寒,生活极其艰苦,靠别人资助才得以读书。他的作文中就多了一份感恩与努力。有的学生,父母离异,从老师同学亲友那儿获得了安慰和关爱,他的作文中就多了一份理解;有的学生和家长朝夕相处的,生活在温馨的家庭中,能够时刻感受到家的温暖,他的作文中就多了一份纯真和美好;还有一部分学生离开家庭来到学校,对学校、老师、同学还有些陌生,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可唤起学生对家的回忆,激发他们对家庭生活里那些天真幼稚、生动有趣往事的回忆,激发他们回忆与父母亲人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故事,学生和家人在一起有很多实践活动,资源非常丰富,家庭生活中,肯定会有许多作文素材。如“我”周末帮妈妈收拾屋子、洗衣、拖地、做饭,不仅受到表扬,也从中体会到替父母分担家务的快乐;如“我”和爷爷奶奶到公园散步、放风筝,欢乐无比;和爸爸看了大片《熊出没》,很有感触。

我们要引导学生珍视个人在家庭活动中的独特感受,引导学生处处留心,不断开采,不断利用,广开题材,在家庭生活中感悟亲情,写真人、记真事、抒真情,不断地积累写作素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生活充实了,作文素材自然也会丰富起来。作文的关键在于学生如何感知生活,从生活中汲取素材,经筛选后有选择地写进作文中去。综合实践活动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是明显的,它就像是一把开启写作源泉的钥匙,为学生打开作文大门。利用综合实践活动积累写作素材,是对传统作文教学的一个重大突破。教师应充分发挥初中学生形象思维活动活跃、表现欲旺盛、好胜心强等特点,沟通课堂内外,引导学生关注实践,不断地从活动中汲取写作的素材。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秦兆基.《初中语文(作文)精讲》.江苏教育出版社.主编

篇5:综合素质作文素材

1、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 克雷洛夫

2、一个人有了远大的理想,就是在最艰苦难的时候,也会感到幸福。—— 徐特立

3、道德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使每个人确立崇高的生活目的。人每日好似向着未来阔步前进,时时刻刻想着未来,关注着未来。由理解社会理想到形成个人崇高的生活目的,这是教育,首先是情感教育的一条漫长的道路。—— 苏霍姆林斯

4、基台阶是一层一层筑起的,目前的现实是未来理想的基础。只想将来,不从近处现实着手,就没有基础,就会流于幻想。—— 徐特立

5、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 爱因斯坦

6、正因为有了理想,生活才变得这样甜蜜;正因为有了理想,生活才显得如此宝贵。因为,并不是任何理想都能如愿以偿!我将带着对生活的热爱,对生活的憧憬一直走下去,永远走下去。—— 艾特玛托夫

7、学校的理想是:不要让任何一个在智力方面没有受过训练的人进入生活。愚蠢的人对社会来说是危险的,不管他们受过哪一级的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

8、思想是根基,理想是嫩绿的芽胚,在这上面生长出人类的思想、活动、行为、热情、激情的大树。—— 苏霍姆林斯基

9、不要让别人告诉你,你不能做什么。只要有梦想,就要去追求。那些做不到的人总要告诉你,你也不行。想要什么就得去努力,去追求。——电影《当幸福来敲门》

关于幸福教育

1、追求幸福是人的天性,这源于人趋利避害的本能;追求幸福是人穷其一生跌跌撞撞的终极目的。幸福既是一种素养亦是一种能力,它与教育有关。当然,并不是什么教育都可以培养出幸福的人,只有幸福的教育才可以培养出幸福的人,让人感受到教育的幸福。

2、“一个幸福的教师才能教育出幸福的学生。”诺丁斯的话不无道理。如果教师心理不健康,又怎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作为教师,提升自己的幸福感,即是本人身心健康的需要,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3、季羡林老先生对幸福的概括,幸福有三要素:一是要有希望,二是要有事做,三是要有幸福的心。

4、作为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尊重、爱护、信任学生,使学生真正感到来自教师的温暖和呵护,教育才富有实效。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老师多给学生一些关心、一份爱心、一些信任、一些鼓励,我们的学生就能享受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我相信,只有爱学生,学生才能爱我们,只有爱学生,学生才能爱学习,只有爱学生,我们才能感受到教育的幸福。关爱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关爱自己的学生,并引导他们去关爱环境、关爱动物、关爱他人、关爱自我;教育学生,规范他们的言行,提高他们的修养,丰富他们的知识,让他们体会学习的幸福。我们需要多给学生一些指导和陪伴,我们需要有欣赏的眼睛、微笑的面容、智慧的头脑和宽容的心。

实践出真知

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2、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3、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荀况(战国)

4、九层之台,起于磊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5、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现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鲁迅(中)

6、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朱熹(宋)

7、知识是宝库,但开启这个宝库的钥匙是实践。——英.托·富勒

8、一碗酸辣汤,耳闻口讲的,总不如亲自呷一口的明白。——鲁迅(中)

9、一个人怎样才能认识自己呢?决不是通过思考,而是通过实践。——歌德(德)10.实践,是个伟大的揭发者,它暴露一切欺人和自欺。——车尔尼雪夫斯基(俄)

1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毛泽东

12、司马迁的《史记》被鲁讯先生尊为“史家之绝唱”。他把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写得如此有声有色,栩栩如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19岁时的一次全国大游历。游淮阴他追踪韩信早年的足迹;访齐鲁他瞻仰孔庙,观察儒风习俗;到彭城,他听取汉高祖刘邦的传说故事;达大梁,他凭吊信陵君“窃符救赵”故事中的著名的夷门„„可以说司马迁因为青年时有了行万里路的亲身实践,才能著出不朽的史书。

13、丰子恺漫画大师丰子恺曾挥毫画了幅《卖羊图》:一个农人牵着两只羊,到羊肉馆卖给老板。一位农民看了却连连摇头,笑着说:“多画了一条绳子。”丰子恺仔细看着自己的的画:两条绳子牵着两只羊,哪里多了绳子?这时,那个农民告诉他:“牵羊只需牵头羊,不管多少只,只要一条绳子就够了!”丰子恺叹服。

14、李时珍为了完成《本草纲目》的著述,李时珍远出旅行考察,上山采药和拜访有实际经验的人。他历尽千难万险,中草药药材丰富的崇山峻岭,都留下他的脚印。白天深山采药,晚上对每一颗药草,从产地、裁培到苗、茎、叶、根、花果以及形态气味、功能等研究得非常深入、细致。李时珍辛勤劳动了19年多,记下了数百万字的笔记,经过几十遍的反复修改,终于在60岁时完成了他的巨著《本草纲目》。内容极其丰富,是我国药物学的宝贵遗产,对后世药物学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15、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先后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这些起义走的都是俄国式的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在革命根据地实践的基础上,毛泽东创建了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用实践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通过实践人们发现无产阶级才是领导人民取得政权的核心力量。

关于读书的名言

1、读书在于造就完全的人格。——培根

2、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陶行知

3、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4、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培根

5、不加思考地滥读或无休止地读书,所读过的东西无法刻骨铭心,其大部分终将消失殆尽。—— 叔本华

6、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朱熹

7、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 朱熹

8、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 苏轼

9、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 卢梭 10抓住自己最有兴趣的东西,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学。——华罗庚

1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12、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读书不一定成就名师,但读书一定能促进教师实现专业成长,读书的教师内心一定是平和而幸福的。——朱永新

关于人品的名言

1、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切,只有健康的心灵才有健康的行为。

2、—— 乌申斯基品格如同树木,名声如同树阴。我们常常考虑的是树阴,却不知树木才是根本。——林肯

3、品格是一种内在的力量,它的存在能直接发挥作用,而无需借助任何手段。——爱默生

4、品性是一个人的内在,名誉是一个人的外貌。——莎士比亚品格是最难下的定义,但它却是人生中最具影响而重要的东西。——谚语

5、对一个人的评价,不可视其财富出身,更不可视其学问的高下,而是要看他的真实的品格。——培根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海涅

6、民无信不立。---孔子人类最不道德处,是不诚实与怯懦。---高尔基

逆境出人才的事例

1、林肯 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一生遭遇了许多挫折。在从政之前,林肯从事过许多艰苦的工作。1832年,他失业了,他下定决心要当政治家,竞选失败了,自己开办企业,可一年不到,企业又倒闭了。在以后的17年间,他不得不为偿还企业倒闭时所欠的债务而到处奔波,历尽磨难。离结婚还差几个月的时候,未婚妻不幸去世。这对他精神上的打击很大,他心力交瘁,数月卧床不起。1836年,他得了神经衰弱症。林肯虽然一次次地尝试,但却一次次地遭受失败:企业倒闭、未婚妻去世,竞选败北。但林肯没有放弃,他也没有“要是失败了会怎样?”的想法,而是又一次参加竞选国会议员,最后终于当选了。

2、肯德基 桑德斯上校退休后拥有的所有财产只是一家靠在高速公路旁的小饭店。饭店虽小,但颇具特色,与众不同。最受欢迎的、客人最爱吃的一道菜就是他发明烹制的香酥可口的炸鸡。可是由于高速公路改道别处,饭店的生意一落千丈,最后关门歇业。被逼无奈,桑德斯决定向其他饭店出售他制作炸鸡的配方,以换取微薄的回报。在推销的过程中,没有一家饭店愿意购买他的配方,并且还不时地嘲笑他。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在没有找到买主之前,他开着车走遍了全国,吃住都在车上,就在被别人拒绝了1009次后,才有人终于同意采纳他的想法,购买他的配方。从此后他的连锁店遍布全世界;也被载入了商业史册。这就是的由来。

教育理念

1、我们教师要牢记:没有医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更没有医治教育百病的灵丹妙药,永远不可能从某一位成功教师那里克隆相同的教育艺术或方法来对自己的学生实行成功教育。如果真的能够那样,世界将是只有领袖、政治家、科学家、诗人、银行家、企业家和大富翁的世界,世界也将变得无法存在。2.教育不能只面向少数学生,也不能只面向多数学生,而要面向每一个学生。

3.演员,靠演技征服观众;球员,靠球技留住球迷;教师,靠综合素质引领学生奔向的未来。

4.不称职的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适应自己,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而优秀的教师在教学中则是让自己去适应学生,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前者是授人以鱼,后者是授人以渔。

5.教师的真正本领,不在于他是否会讲述知识,而在于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6.教师最大的享受、最大的乐趣就在于觉得自己是学生所需要的,是学生所感到亲切的,是能够给学生带来欢乐的。7.当今课堂教学存在的最头痛的问题是学生不提问题。如果学生提问题,重要的不是学生提问的正确性、逻辑性,而是学生提问的独特性和创造性。

8.教师是教育目的的实现者、教学活动的指导者和教学方法的探索者。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要急于发表自己的导向性意见,而要首先倾听学生的各种看法;不要强求学生接受教师的立场,而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不要对学生予以“一锤定音”式的裁决,而要进行富于启发价值的评价;不要对学生鲜明的个性或完全否决或过度赞赏,而要引导学生鲜明的个性往正确的方向发展。

9.衡量教育是否失败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只要看一看学生通过学习后是更加热爱学习还是厌恶学习。10.如果说“教是为了不教”,那么“学就是为了会学”。

11.师生关系的最高境界是相互欣赏。惟有这样,师生关系才会水乳交融,并达到教学相长之目的。

12.教师对待学生要用“放大镜”、“反光镜”和“显微镜”。“放大镜”——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反光镜”——摘掉学生的缺点;“显微镜”——彰显学生的个性。

13.一个教师超越其他教师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不断地超越过去的自己。教师要不断地超越过去的自己,就要:以朴素的感情,调整自已的心态;以奉献的精神,从事崇高的事业;以高超的技艺,展示个人的才华;以不断的追求,提升自身的价值。

14.学生行为优秀不是真正的优秀,学生行为习惯优秀才是真正的优秀。

15.当学生的学习行为成为一种习惯、一种需要的时候,原先认为“学习是苦事”就会变成“学习是乐事”。16.宁可让学生说错误的真话,也不要让学生说漂亮的假话。

17.“赏识”,有助于学生学习成功;“抱怨”,肯定会导致学生学习失败。

18.质疑能力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能力之一,也是创新能力的重要表现。只有通过质疑和提出问题,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够得到不断强化,创新思维能力才能够得以不断提高。教师给予学生真诚的鼓励,学生就敢于质疑;教师给予学生科学的指导,学生就善于质疑;教师努力创设民主、宽松和自由的教学氛围,学生就经常质疑。19.教育的每一个细节都是影响孩子终身的大事。

20.相信人人都有才,才会正确对待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潜能;相信人人能成才,才能找到适合学生发展的好方法、好途径。

21.酸甜苦辣都有营养,成功失败都是收获。尊重学生属于自己的体验,让他们走进自己的生活世界,体验生活、体验社会,即使是失败,也可能成为学生终身受益无穷的财富。

22.教材、教室、学校并不是知识的惟一源泉,大自然、人类社会、丰富多彩的世界都是人生的教科书。

23.人类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的潜能,绝不是课堂上讲解出来的。教师创设开放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进入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使学生围绕某类主题调查搜索、加工、处理应用相关信息,回答或解决现实问题,这样的教育和训练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24.爱是一种信任,爱是一种尊重,爱是一种鞭策,爱是一种激情,爱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25.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爱的滋润,知识的浇灌,让每一个孩子在知识的碧海中和谐、自主、幸福地成长。

26.用我们的爱心和诚心去赞美每一个孩子吧!我坚信:忧郁、自卑将不复存在,每个孩子的眼中都是一片晴空。27.宽容不是姑息、放纵,而是在严格要求下对犯错误的学生的理解、尊重,给予充分反思的时间,改过自新的机会,使他们最终改正错误。

28.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多出一批好学生。

29.不要一味地赞美雄鹰,因为这样就会伤害更多的小鸟。30.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31.在你最感兴趣的事物上,隐藏着你人生的秘密

名人故事素材

1、曼德拉:从小就追求正义和理想。曼德拉是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他同南非种族隔离制度进行了几十年不屈不挠的斗争,赢得了全世界人的支持和喝彩。因此,有人说,曼德拉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象征。曼德拉的反抗精神、对正义和理想的追求在童年时期就已初露端倪。曼德拉出生在一个小村庄,9岁那年父亲就去世了。从小曼德拉就经常目睹当地大酋长在解决部落争端过程中被白人政府的法律所约束,他逐渐萌发了寻求正义和平等的理想。年纪更大一些后,他多次领导同学抗议学校的白人法规,甚至因领导学生运动而被除名。在一次次的“斗争”中,曼德拉逐渐立下志愿:要为南非的每一个黑人寻求真正的公正。

2、牛顿 我并没有什么方法,只是对于一件事情很长时间很热心地去考虑罢了。牛顿研究学问非常专心。有一次,朋友请客,席间,他想起家中有瓶好酒,于是叮嘱朋友稍等,自己回家取酒。这位朋友左等右等,就是不见牛顿回来,只好去看个究竟。原来牛顿在回家的路上,想起一项实验的做法,到家后,就一头栽进实验室,做起实验,把取酒招待朋友的事忘的一干二净。又有一次,他饿了,煮鸡蛋吃,却一边想问题,一边把鸡蛋放进锅子中,等问题解决了,想吃鸡蛋时,揭开锅盖,捞起的竟是自己的怀表。

3、邓亚萍:众所周知,邓亚萍从小就酷爱打乒乓球,她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在世界赛场上大显身手。却因为身材矮小,手腿粗短而被拒于国家队的大门之外。但她并没有气馁,而是把失败转化为动力,苦练球技,持之以恒的努力终于催开了梦想的花蕾——她如愿以偿站上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在她的运动生涯中,她总共夺得了18枚世界冠军奖牌。邓亚萍的出色成就,不仅为她自己带来了巨大的荣耀,也改变了世界乒乒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运动员的传统观念。

4、范仲淹:宋代范仲淹有志于天下,他两岁便失去父亲,母亲贫困无依,就改嫁到长山一位姓朱的人家。范仲淹稍微懂事之后,知道了自己的家世,泣别了慈母,到南都学舍不分昼夜地苦读,5年中间竟没有解开衣服好好地睡过觉。有时困倦已极,便用冷水冲洗一下头脸。他连稠粥都不够吃,所以常常忍饥挨饿熬到下午才吃饭。就这样,他勤奋地学习,《诗》《书》《礼》《易》《春秋》这五经之旨,便都领会并精通了,从而慷慨激昂地表达了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志向,不仅提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而且成为宋代有名的政治家、文学家。

5、居里夫人我丝毫不为自己的生活简陋而难过。使我感到难过的是一天太短了,而且流逝得如此之快。—— 居里夫人居里夫人曾获得过许多令世人羡慕不已的荣誉,但她却从不因此而陶醉。居里夫人的一位朋友曾应邀到她家里做客,走进屋里竟看见她的小女儿正在玩弄英国皇家协会刚刚授予她的一枚金质奖章,不禁大吃一惊,马上对居里夫人说:“现在能够得到一枚英国皇家协会的金质奖章,是极高也是非常难得的荣誉,你怎么能给孩子玩呢?”居里夫人笑了笑说:“我就想让孩子们从小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决不能永远守着它,否则就会一事无成。”守着成绩,会使自己一事无成,能看到这一点实在是很重要。

6、爱因斯坦科学研究能破除迷信,因为它鼓励人们根据因果关系来思考和观察事物。—— 爱因斯坦。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发表之后,有人曾炮制了一本《百人驳相对论》,网罗了一批所谓名流对这一理论进行声势浩大的挞伐。可是,爱因斯坦自信自己的理论必然胜利,对挞伐不屑一顾。他说:“假如我的理论是错的,一个人反驳就够了,一百个零加起来还是零。”他坚定了必胜的信念,坚持研究,终于使“相对论”成为20世纪的伟大理论,为世人所瞩目。自信,是建筑在对前途充满必胜心理基础之上的优秀心理素质。没有自信,就没有成功。爱因斯坦获得了巨大成功,首先是因为他自信。不过,光自信,不行动也不行。我们都知道,自信只是成功的一半,它毕竟还不是成功。

7、映雪读书:孙康由于没钱买灯油,晚上不能看书,只能早早睡觉。他觉得让时间这样白白跑掉,非常可惜。一天半夜,他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可以利用它来看书。于是他倦意顿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来到屋外。宽阔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而且,居然看得非常清楚。于是,孙康不顾寒冷,立即看起书来,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时搓搓手指。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过这个好机会,孜孜不倦地读书。正是他这种苦学的精神,促使他的学识突飞猛进,成为饱学之士。

孙敬悬梁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开始由于知识浅薄得不到重用,连家里人都看不起他,使他大受刺激,下决心认真钻研,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就会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这就是孙敬悬梁的故事。

8、陆游诫子 1202年,陆游之子子龙到吉州任司理参军。吉州靠近井冈山地处偏僻。当时,曾任任书监的杨万里和益国公周必大当时都告老住在吉州,他们都是陆游的老友。陆子龙赴任前,希望父亲给杨万里和周必大修书一封,请他们对自己多加照顾。舐犊之情,人皆有之,陆游也不例外。他希望儿子仕途顺利,又不愿意儿子依靠私人关系向上爬,便冷静地写了一首二百六十字的五言长诗,作为给儿子的临别赠言。诗中写道:“益公名位重,凛若乔岳峙”,“得见已足荣,切勿有所启”; “又若杨诚斋,清介世莫比”,“汝但问起居,余事莫挂齿”。益公指益国公周必大,诚斋是杨万里的别号,陆游的用意是告诉儿子,益国公周必大名高位重,你见他也就行了,千万不要有所求;杨万里是位清白耿直的老人,你探望之时,莫要让他为你讨人情,以免败坏了他的名声。

理想信念

1、十分重要的是,关于祖国的豪言壮语和崇高理想在我们学生的意识中不要变成响亮的然而是空洞的辞藻,不要使它们由于一再重复而变得黯然失色、平淡无奇。让孩子们不要去空谈崇高的理想,让这些理想存在于幼小心灵的热情激荡之中,存在于激奋的情感和行动之中,存在于爱和恨、忠诚和不妥协的精神之中。——苏霍姆林斯基

2、要有生活目标,一辈子的目标,一段时期的目标,一个阶段的目标,一年的目标,一个月的目标,一个星期的目标,一天的目标,一个小时的目标,一分钟的目标。——列夫·托尔斯泰

3、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在这个意义上,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式的理想。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爱因斯坦

4、思想是根基,理想是嫩绿的芽胚,在这上面生长出人类的思想、活动、行为、热情、激情的大树。

——苏霍姆林斯基

篇6:综合素质作文高分素材

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3、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陶行知

篇7:综合素质作文高分素材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3、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4、老师就像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5、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

篇8:学习公文写作 提升综合素质

一、勤于思考, 培养思维能力

(一) 学习公文写作, 有助于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公文写作是一个逻辑性很强的复杂的思维过程, 包含着一系列推理的应用。写作时, 要求我们要正确应用逻辑推理这个工具, 使公文具有严密的逻辑性, 确保公文表述的准确性、清晰性、严肃性。写好公文需要勤思考、多动脑。通过反复的思考、写作锻炼, 久而久之, 逻辑思维能力得以培养、强化。我们会习惯性地以公文写作的严谨逻辑去思考、分析学习、工作、生活中遇到的方方面面的问题, 无形中养成了科学的思维习惯, 培养了科学的思维能力。

(二) 学习公文写作, 有助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公文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的体现, 公文写作要求格式规范、用语严肃、内容严谨、语言简洁。在公文框架的限制之下, 要避免同类公文的千篇一律, 把公文写得言简意赅、写得生动形象、写得有境界, 便需要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发挥。在学习公文写作的过程中, 我们经常需要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 从不同角度, 沿不同的方向, 进行各种不同层次的思考, 多触角全方位地寻求与探索新的方法和途径。经常以发散的、质疑的思维思考问题, 有助于拓展我们的思维领域, 深化思维过程、强化思维与实践的结合, 而这些, 对创新精神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二、刻苦钻研, 提升理论素养

(一) 学习公文写作, 有助于政治理论素养的提升。

军队公文要讲政治, 这是军队公文写作必须把握的首要原则。各级机关承办和起草的公文必须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高度一致, 必须准确反映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决策、指示精神。这一点, 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的含糊和动摇。

要写好公文, 迫使我们必须自觉提高政治理论修养和政策水平, 提高政治敏感性, 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不断强化政治意识、责任意识, 增强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求, 这样才能充分领会上级的政治意图, 挖掘材料中的政治意义, 确保任何情况下思想认识始终与党中央、中央军委保持高度一致。

(二) 学习公文写作, 有助于军事专业理论素养的提升。

军队公文内容涵盖政治、作战、训练、装备、后勤各个领域, 涉及陆、海、空、二炮各个军兵种, 没有相关军事专业理论的支撑, 写不出专业性强的军队公文。所以, 公文写作对机关干部的军事专业理论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迫使机关干部平时加强学习相关军事专业理论知识, 主动提升军事专业理论素养。

(三) 学习公文写作, 有助于人文理论素养的提升。

在学习公文写作的过程中, 我们离不开广泛的阅读, 好的文章中蕴含着真知灼见, 体现着理性的光辉, 这些文章中所体现的文、史、哲思想, 所反映、讨论的核心, 就是有关人本身的问题。这些文章为我们学习如何做人、如何做事提供了丰富的自我学习材料, 而做人、做事正是人文素养的核心。

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 成为一个人格和谐健全的人, 是我们做人做事的前提和基础。一个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的人更具有人格魅力, 而这种良好的人文素养和深厚的人文积淀, 又会化为思想, 流淌笔端。

三、勤写多练, 打牢写作基础

(一) 练习公文写作, 有助于端正写作态度、磨练写作毅力。

练习公文写作, 要端正态度, 防止和克服一些不正确的思想。首先要有信心。初学写作, 可能写不好, 如同小孩子学走路, 开始时总是要摔跤的, 但走着走着, 也就学会了。写作也是一样, 开始写不好是正常的, 关键是不要因此失掉信心, 只要持之以恒, 慢慢就会上路。其次要防止自卑或自负心理。有些人开始时劲头很大, 但写一段之后就停下来, 不是由于失败而自卑, 就是由于自满而止步。这些都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大障碍。写作是一种相当复杂的精神劳动, 想要一蹴而就, 一下子就写出好文章是不可能的。自卑和自负都容易停滞、倒退, 只有不停地写, 坚持用功练习, 才能有所长进。再次, 要有毅力, 克服急躁情绪。公文写作, 费心费力, 时间紧、任务急、要求高, 领导审阅批评多, 修改多, 没有一定的毅力, 很难长久坚持, 完成好任务。通过写作练习, 可以磨练写作毅力, 克服急躁情绪, 脚踏实地地由小到大, 由简至繁, 由粗到精, 逐步锻炼写作思维、掌握写作要领。

(二) 练习公文写作, 有助于提高写作基本功。

写好公文, 需要多写多练, 勇于实践, 不断摸索。写作方法和技巧的掌握, 最主要的途径还是要靠自己的实践。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客观事物是复杂多样的,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有个过程。我们通过不断地深入思考, 多写多练, 才能使文章正确、恰当地反映客观实际, 表达好自己的思想感情。

修改是写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是保证文章质量、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有些人信奉所谓“一挥而就, 文不加点”, 写完后自己不看, 不改, 也不请教别人, 这样就很难发现问题, 更谈不到精益求精。有人是怕麻烦, 写完了事, 至于写得如何, 他就不管了, 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它们都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拦路虎、绊脚石。俗话说:看十篇不如写一篇, 写十篇不如改一篇。通过仔细推敲, 精雕细琢, 原石才能雕琢成美玉, 才能慢慢由量变产生质的飞跃, 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四、知行结合, 强化实践能力

(一) 学习公文写作, 有助于实事求是作风的养成。

军队公文是一种军队应用文, 在平时和战时的公务活动中发挥着指导、联系、宣传、教育、依据、凭证等重要作用。军队公文写作必须实事求是, 必须从实际对象出发, 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 认识事物的本质, 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研究、分析、写作。写作中, 既要注重“实事”, 即充分尊重客观真实的态度, 更要注重“求是”, 即开拓创新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例如制定某单位发展计划一定要根据单位具体发展情况来制定, 要根据单位特点、力量、资源情况而定, 既不能好高骛远, 也不能目光短浅, 不能根据个人的主观愿望、理想和热情来确定策划思路, 而要对单位的内在情况以及外部条件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和论证, 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方向明确、思路清晰和切实可行的目标。目标不是花架子, 不是摆给别人看的装饰品, 而是单位工作发展的基本构思, 因而一定要实事求是。如果计划不切实际, 好高骛远, 把发展目标定得太高, 离自身实力相差甚远, 往往是计划方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但结果在实际操作时难以落实到位。

(二) 学习公文写作, 有助于调查研究能力的提高。

毛泽东讲过:“没有调查, 就没有发言权。”写好公文, 搞好调查研究是基础, 要真正掌握第一手材料, 就要亲自调查、亲身经历, 仅靠听汇报、打电话或者看材料, 是很难掌握真实情况的。

调查研究之前, 要认真准备, 有的放矢。调查时, 要结合部队实际, 选择合适的时机, 运用个别访谈、问卷调查、座谈调查、蹲点调查等合适的方法展开调查研究。调查了解中, 充分发挥好眼、耳、鼻、嘴、手、腿、脑的作用, 处处留心, 事事留神。全面、细致地搜集、分析材料, 并不断积累询问、调查技巧, 总结调查研究经验。

五、厚积薄发, 养成学习习惯

(一) 学习公文写作, 有助于阅读习惯的养成。

在信息化时代, 阅读是人们搜集、处理信息最重要的方式之一, 会不会阅读将决定一个人获取知识的能力。公文写作是运用知识、学问的重要实践活动。要写好文章, 必须多读书。“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劳于读书, 逸于作文。”, 多读书才能吸取丰富的营养, 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写作的作用是多方面的。首先, 博览群书, 可以开阔思维、活跃文思。陆机说:“伫中区以玄览, 颐情志于典坟。”他认为观察事物可激发文思, 研读古籍也可以丰富文思。有些人写文章如行云流水, 笔到之处, 文意丰富, 言辞自然, 这和他读书多有极大关系。其次, 阅读还可以吸取和丰富写作材料。从根本上说, 写作中的材料都是取自现实工作生活, 但一个人的阅历有限, 不可能对过去和现在的所有事物都去直接观察和感受。广泛阅读, 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不可能亲自去接触、认知的生活和知识, 从而丰富自己的写作材料。第三, 阅读又是掌握写作规律、学习写作方法的有效途径。别人的好文章读得多了, 耳濡目染, 便会懂得文章作法。熟读名篇佳作, 往往会从写法上加以效仿。读多了, 效仿的次数多了, 慢慢会变成自己的方法, 并能有所改进和创造。第四, 阅读又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 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一切古今中外名著, 都是语言巨匠用提炼加工形成的规范化的语言写成的, 阅读名作, 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丰富语汇, 了解更多的句式和修辞手法, 提高运用文字的技巧。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当我们阅读时产生疑问时, 一定要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 查阅工具书, 进行求证。实际上, 在现实工作生活中, 不乏领导讲话引经据典文不对题, 弄得斯文扫地, 好不尴尬。在知识日益更新的今天, 虽然我们不可能做到像古人那样“一事不知, 儒者知耻”, 但作为严谨的军事公文写作者, 我们必须严谨学风, 注重文化通识的正确运用和点滴积累。我们在阅读和写作时遇到一些自己不认识或难以理解的字、词, 会影响我们对文章的正确理解, 成为阅读障碍, 或写作上的拦路虎, 这就迫使我们养成勤查工具书的习惯, 让工具书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

(二) 学习公文写作, 有助于点滴积累习惯的养成。

每一份文件, 每一次讲话, 每一次讲课, 不管是自己写、自己讲还是听别人讲, 都是我们学习的机会。所谓“处处留心皆学问。”平时阅读自己的课外书时, 可以在书上写写画画, 把自己感兴趣的地方画下来, 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阅读别人的书籍时, 遇到精彩的部分可以积累下来;外出时, 及时把所见所闻和感想写下来, 哪怕是只言片语, 要像茅盾先生说的那样, “身边应当时时刻刻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 无论到哪里, 都要竖起耳朵, 睁开眼睛, 像哨兵似的警觉, 把你所见所闻随时记录下来。”

写好文章, 要积累生活, 拓展知识。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 生活是文章写作的源泉。文章的内容及其表达, 和作者的生活知识储备有着密切的关系。生活阅历浅, 知识贫乏, 很难写出好文章。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广博的知识, 不仅给作者提供了大量的写作信息, 而且可以激发作者的写作欲望, 充分调动作者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使文章写得更充实, 更准确, 更生动, 更优美。我们要积极地投身生活, 在生活的感知中积累经验, 拓展知识, 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充实自己的头脑, 为灵感的触发和文思的活跃提供更多的源泉。

(三) 学习公文写作, 有助于朗读背诵记忆习惯的养成。

上一篇:与世界对话的可能性杂文随笔下一篇:泄密案例及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