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碑林区未来规划

2024-05-14

西安市碑林区未来规划(共3篇)

篇1:西安市碑林区未来规划

西安市碑林区“五抓五强”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

基层组织建设年中,碑林区全面完成了基层党组织分类定级工作,并结合定级结果,采取“五抓五强”措施,认真抓好整改提高和晋位升级工作。

抓支部,强基础。一是健全支部班子,针对近期部分单位领导干部调整的实际,对18个机关党支部及时进行换届,确保了支部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二是优化组织设置,对14个隶属关系不顺、组织活力不强、发挥作用不明显、党员人数较少的党组织,按照便于组织管理、便于发挥作用、便于开展活动的原则,及时进行调整优化,进一步加强了对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三是加大整顿力度,对3个长期不发展党员、长期不开展活动、长期不发挥作用的“瘫痪”党支部和没有党员的“空壳”党支部,进行了调整或撤销,提升了党组织的整体战斗力。

抓书记,强素质。一是创新党组织书记培训方式。开办为期三个月的全区基层党组织书记网络培训班,利用网络培训班资源丰富、针对性强、时间灵活的优势,切实抓好学习培训工作。同时,通过集中学习、外出参观、举办专题讲座等形式,共举办基层党组织书记实体培训班27期,参加人数达670余人次,基本实现了全覆盖。二是深化党组织书记结对帮扶。结合“连心工程”,安排在分类定级中评为“好”党组织的支部书记与“一般”党组织的

务范围,全面提升了服务地区党员的能力和水平。积极探索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集聚和流动党员较多的区域,规划建设区域性、综合性、开放性党群活动中心,不断提高党组织综合服务功能。三是提高阵地利用率。坚持社区党组织活动场所向驻地单位和社区群众开放制度,不断提高阵地利用率。

抓保障,强落实。一是强化人员保障。选拔了一批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业务水平高的干部充实到党务工作岗位上来,从根本上提高了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水平。二是强化经费保障。按照《关于加强社区“三有一化”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严格落实社区党组织活动经费,坚决杜绝资金截留现象。非公企业党组织和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也通过财政支持、党费拨返、党员捐助等途径,积极探索解决党组织工作经费问题。三是强化机制保障。建立责任机制,明确了各级党组织书记是抓党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切实建立起“书记抓”、“抓书记”的党建工作责任制。建立考核机制,各级党组织书记每季度向上一级党组织专题汇报基层党建工作情况,确保各项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篇2:西安市碑林区未来规划

1 现实状况:智慧社区建设提升社区治理水平

近年来,碑林区积极适应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围绕碑林区“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核心城区”的总体定位,坚持高标准建设、高质量服务、精细化管理、全方位提升的工作思路,以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为抓手,自主开发建设覆盖全区8个街道、100个社区的“碑林智慧社区管理服务系统”,该系统是在碑林区一院一图、一户一档、一格三员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和数字地理信息系统之上,运用三维仿真技术开发的社区管理服务软件[1]。一是促进了辖区行政资源有效整合。二是促进了社区管理服务精细化。三是促进了社区便民服务水平的提升。四是促进了公共管理信息化的延伸运用[2]。

2 问题分析:社区公共服务模式的困境分析

2.1 管理困境:社区公共治理的碎片化

我国社区公共服务管理低效率且具有行政化。由于社区服务主要由街道办事处或区级政府投资建设,使其具有政府机构的行政功能,缺乏成熟的管理模式和营运资金,影响社区公共服务功能的发挥。长期以来区一级职能部门比较多的集中了城市管理的人、财、物等资源配置的权利,城市管理的重心也主要集中在区级层面,由于现行的部门型垂直管理体制的作用,社区之间以及社区内部管理无法形成联动效应,部门之间信息缺乏有效沟通反应能力滞后,极易产生信息屏障。同时,社区工作人员面对不同的上级职能部门,政府内部条条分割职责交叉,各部门之间还未建立完善的信息共享机制,因此,区级政府内部管理呈碎片化。碑林区智慧社区门户网站服务平台建设初级阶段,仍然处于分散管理的状态,缺乏城市各部门一体化集约化的规划建设、设计和管理,导致投资有所浪费,资源出现闲置,多部门之间信息无法共享,因此整体效能不高。

2.2 需求困境:居民需求导向的模糊化

随着社区覆盖面的广度不断扩大,居民层次更加复杂多样,社区公共服务供需结构内部出现非均衡。居民对公共服务数量和质量的需求逐渐差异化,要求服务的供给方量体裁衣地提供个性并且优质的服务从而满足其切身需求。然而,由于碑林区居民大多数不善于表露个人需求倾向,加之社区公共服务供给趋于行政化,供需主体间信息不对称,参与居民分布不平衡,不同年龄差异、收入层次、文化教育程度的居民参与社区服务管理存在具体而微的差距,因此需求导向模糊混杂,指向性公共服务供给效率低下。碑林区地处西安繁华城区,覆盖社区广泛,流动人口以及多层次人员需求差异大,由于智慧社区公共服务的初步建立,居民需求反馈收效甚微。另外,目前居民所表达的需求只是其多项需求中一小部分,难以形成行之有效的“需求—反馈—服务”机制,居民的差异需求反馈无法向服务供给者精准地传递,区政府收集信息的能力和范围也有限,供需过程出现断层,导致政府会凭借主观臆断作出形式化的供给决策,无法将有限的公共服务进行最优化供给[3]。

2.3 供给困境:多元主体间合作治理的薄弱化

社区公共服务供给主体方单一限制,缺少社会组织与公众的有效参与。社区服务多以满足居民生活基本需要为目的,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社区公共服务需要由布局合理、门类齐全、素质较高的社会组织来承接。近年来,一些私营企业、志愿组织或个人等主体逐渐加入到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当中,弥补了政府服务之不足。但由于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相互之间问责机制不健全,还处于无序状态,在资金、税收和人才方面都没有对应政策支持,导致社会资本融资渠道阻滞。同时由于政府及其成员的经济理性,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不能准确了解公众的真实需求,导致公共服务的过剩供给。碑林区政府近年来加大政府购买力度,不断规范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流程,但在绩效评估和政策支持方面还缺乏机制保障,一些社会组织功能不健全,比如碑林区老年护养院等行业水平层次不齐,相关资质审核和卫生许可也没有统一标准,因此多数服务机构未能得到居民的一致认可。

3 对策建议:智慧社区下公共服务创新的对策研究

3.1 政府职能转变的变常态化推进

社区公共服务仅仅依靠政府的自身力量远远不够,社区建设去行政化是趋势,解决社区居民归属感和社区意识需要居民自身参与和互动。社区公共服务发展迫切需要最大限度地集合社会资源,鼓励个体私营等企业进入社区公共服务行列,培育专业化社区服务项目,增加再就业岗位。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经验,加快行政理念转变,将服务、责任、透明、参与等现代公共行政理念与智慧社区建设以及政府职能转变有机结合,是互联网+时代对政府自身服务方式和职能转变的更高要求。因此,一是在社区公共服务方面政府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新型社会管理模式,把大量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从政府机构中分离出来,转移给社会组织或服务中介机构,形成市场化社会服务体系,从而更加贴合居民需求,有利于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二是完善政府公共服务部门的整体性和均衡性,建立职能部门统筹合作协调机制,加强各部门之间联动互通的一体化信息机制,破除“信息孤岛”现象,最大限度提高公共服务综合品质。

3.2 居民需求表达的智慧化导向

解决社区居民生活服务需求与服务供给非均衡问题,是智慧社区公共服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针对偏好存在差异的居民,智慧社区通过运用信息化平台精确采集个性化的需求偏好和服务要求,经过系统感知和整合匹配,可以为社区各项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和预测辅助,实现服务信息主动为居民推送和精细化供给,居民利用智能手机和微博微信等新型互联网终端,延伸社区管理、政务处理,对不同人群提供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服务内容,使居民不拘泥于低层次的静态网页浏览或信息发布,提升至业务处理和智能终端定制化服务的层面,有助于将公众利益偏好注入公共服务供给决策中去,从而使公众真正参与到整个公共服务的决策过程中。因此,碑林区智慧社区管理部门对民政部门、各科室和社区业务必须进一步进行分类梳理,创新服务管理模式,提高服务管理的效率,实现社区一站式服务,社区经费管理、综合整治维稳、社会救助等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

3.3 社会组织参与的多样化融入

以政府购买形式培育参与公共服务供给的社会力量,为民间资本进入提供优惠政策。政府向社会购买公共服务,是把原本政府生产公共服务的功能转移给了市场与社会。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形成多中心、互为补充的供给结构。在智慧社区建设的过程中,对于一些公共服务,也可以采取特许经营的模式,允许其在一定期范围内经营,政府可以与企业、非营利组织形成合作伙伴关系,在资源上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进公共服务效能提升。为此,碑林区既要通过社会组织及时、跟踪服务,还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多方参与,对与社区居民生活关系密切的服务,采用多渠道融资、多形式运营,充分吸收民间资本参与的市场化运营模式。

摘要:在对西安市碑林区智慧社区建设进行研究实践的基础上发现,社区治理能力有所创新,治理水平有所提升,但依然存在管理困境、需求困境和供给困境等问题,提出要从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完善居民需求表达、鼓励社会组织参与和强化社区管理体制等方面,创新社区公共服务规范化管理。

关键词:公共服务,社区管理,创新

参考文献

[1]张文.百姓需求户户建档便民热线全天服务——碑林区创新基层社会管理服务模式[N].西安日报,2011-08-09(001).

[2]张锐昕,杨国栋.网络时代西方国家政府职能转变:动因、对策及启示[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篇3:西安市碑林区未来规划

6月10日,陕西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安东赴西安市调研“两新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工作。安东同志考察了碑林区社会组织发展培育中心,并与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代表进行座谈。安东强调,要广泛动员组织“两新组织”、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参与,进一步提高社会治理水平,促进社会安定和谐有序发展,让人民群众在三秦大地生活得更加幸福。

安东指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大任务。各级各有关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加强“两新组织”对社会治理的重大意义。新社会组织所从事的扶残助困、应急救援等工作,让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帮助,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公平正义。新经济组织在促进就业再就业、繁荣市场经济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社會治理中,各级党委、政府要积极动员“两新组织”参与进来,充分发挥其影响力,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安东要求,要建立健全促进“两新组织”和社会各界参与社会治理的政策措施,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努力做到社会的事社会管,群众的事群众办。相关职能部门既要搞好服务保障,也要加强管理引导,促进“两新组织”依法、健康、有序发展。

上一篇:简短精彩自我介绍下一篇:给我一双翅膀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