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提取

2024-05-04

术语提取(精选4篇)

篇1:术语提取

商场商业术语营销术语大全(不断更新)商场商业术语营销术语大全

1、返券:即在促销活动期间内,购物满一定金额赠送不同或相同金额的抵用券,如满500元返20元券。

2、折扣:折扣是一种最常见、也最容易操作的促销方式。即全场商品或部分商品进行不同程度的折扣销售。

3、特价:即限定某个时间段内某些商品执行特价销售,超出时间自动恢复,一般建议在客流比较少的时段做,这样可以拉平卖场人气。

4、限定条件优惠:如,限会员购买优惠或会员达到一定消费积分时优惠,还有买购多少额度优惠或返利。

5、限总量优惠:即在优惠的商品出售够一定数量时,特价终止,恢复原价销售。

6、限客单量优惠:即限定每客最多购买特价商品的数量,若超过限量则超过的部分按原价销售计算。

7、购买超过一定量优惠:即某个单品一次购买超过几个,就按设定的优惠价计算销售。

8、商品碰头分组促销:此项促销事先设定好分组的商品(必须是两个单品),定好优惠价格,只有消费者在购买时,在规定的时间同时找到两个对应的单品时则按优惠价销售;此活动一般适应与卖场布局死角多的地方,将两个分组商品放置在不同的区域,让消费者去寻找,以提升卖场动线和消费者购物的乐趣。

9、捆绑销售:即将一些关联性强的商品放在一起,并打包给予一定的优惠进行销售。

10、消费购买一定额度,可以购买超低价商品,如:购物满50元可以1元钱买一斤色拉油等。

11、买赠促销:即买指定的东西送赠品,还有买够多少钱送不同的赠品;赠品可以是商品也可以是企业的广告礼品(如:茶杯、围君、广告衫、广告伞、遮阳帽等)。

12、有奖销售:即购物满一定条件可以参加摸奖或抽奖活动,主要是奖品一定要丰富,并且有公众吸引力。

13、商家联盟促销:即购物满一定条件或消费达到某种条件,可以提供消费者到其他商家消费的打折权利,比如:在超市买够500元送餐饮或娱乐项目的赠票或折扣券,或者在某餐饮或娱乐项目消费单位满多少元可以送超市的优惠卡或折扣券。

14、购物送服务:购物满一定条件可以免费送货、报销车费、代大扫除、免费般移大件物品、免费维修家具或电器和通讯工具等。

15、POP:POP是英文point of purchase的缩写,意为“卖点广告”,其主要商业用途是刺激引导消费和活跃卖场气氛。她的形式有户外招牌,展板,橱窗海报,店内台牌,价目表,吊旗,甚至是立体卡通模型等等。常用的POP为短期的促销使用,其表现形式夸张幽默,色彩强烈,能有效地吸引顾客的视点唤起购买欲,她作为一种低价高效的广告方式已被广泛应用。

16、零售:是一种交易形式,可定义为将商品或劳务直接出售给最终消费者的销售活动,也是向消费者提供销售商品的一种商业活动环境,使消费者从零售商店里获得消费品及其与消费品有关的无形服务的满足,它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是社会资源分配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最后阶段。

17、零售战略:是零售商打算如何集中其资源来达成其目标,确定其主要服务于哪些顾客和将提供什么样的商品和服务,并建立和保持竞争优势的系统性谋划。具体上它包括企业使命目标,竞争对手分析,顾客的细分、定位,商店的选址,服务策略,与供货商的关系,信息管理和分销系统,低成本经营,以及零售活动组合等等。

18、商圈:是指零售店以其所在地点为中心,沿着一定的方向和距离扩展,吸引顾客的辐射范围,简单的说,也就是来店顾客所居住的地理范围。

19、全过程商品管理:是指一个零售商从分析顾客的需求入手,对商品组合、定价方法、促销活动,以及资金使用、库存商品和其它经营性指标做出全面的分析和计划,通过高效的运营系统,保证在最佳的时间、将最合适的数量、按正确的价格向顾客提供商品,同时达到既定的经济效益指标。

20、市场化经营商场化管理:指采取“整体规划、招租经营、统一管理、自收自付”,各柜相对自主经营,并以规范化的商场管理形成专业特色的经营管理模式。

21、精细化管理:是以“精确、细致、深入、规范”为特点的全面化的管理模式。全面化是指精细化管理的思想和作风贯彻到整个企业的所有管理活动中。精细化管理包括:精细化的操作、精细化的控制、精细化的核算、精细化的分析、精细化的规划。

22、购物中心交通规划:购物中心交通规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周围道路把交通引入购物中心,另一部分是购物中心自身用地范围内的交通组织和规划,以及建筑内部的人流组织。

23、购物中心的步行人流:购物中心的步行人流分为两种:一种是从停车场到购物中心的运动;另一种是从购物中心到购物中心的运动。

篇2:术语提取

4.1运输transportation

用设备和工具,将物品从一地点向另一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其中包括集货、分配、搬运、中转、装入、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gb/t4122.1-中4.17]

4.2联合运输combinedtransport

一次委托,由两家以上运输企业或用两种以上运输方式共同将某一批物品运送到目的的运输方式。

4.3直达运输throughtransport

物品由发运地到接收地,中途不需要换装和在储存场所停滞的一种运输方式。

4.4中转运输transfertransport

物品由生产地运达最终使用地,中途经过一次以上落地并换装的一种运输方式。4.5甩挂运输dropandpulltransport

用牵引车拖带挂车至目的地,将挂车甩下后,换上新的挂车运往另一个目的地的运输方式。

4.6集装运输containerizedtransport

使用集装器具或利用捆扎方法,把裸装物品、散粒物品、体积较小的成件物品,组合成为一定规格的集装单元进行的运输。

4.7集装箱运输containertransport

以集装箱为单元进行货物运输的一种货运方式。[gb/t17271-中3.2.1]

4.8门到门door-to-door

承运人在托运人的工厂或仓库整箱接货,负责运抵收货人的工厂或仓库整箱交货。

[gb/t17271-1998中3.2.1]

4.9整箱货fullcontainerload(fcl)

一个集装箱装满一个托运人同时也是一个收货人的工厂或仓库整箱交货。

[gb/t17271-1998中3.2.4.2]

4.10拼箱货lessthancontainerload(lcl)

一个集装箱装入多个托运人或多个收货人的货物。

[gb/t17271-1998中3.2.4.3]

4.11储存storing

保护、管理、贮藏物品。[gb/t4122.1-1996中4.2]

4.12保管storage

对物品进行保存及对其数量、质量进行管理控制活动。

4.13物品储存articlereserves

储存起来以备急需的物品。有当年储存、长期储存、战略储备之分。

4.14库存inventory

处于储存状态的物品。广义的库存还包括处于制造加工状态和运输状态的物品。

4.15经常库存cyclestock

在正常的经营环境下,企业为满足日常需要而建立的库存。

4.16安全库存safetystick

为了防止由于不确定性因素(如大量突发性订货、交货期突然延期等)而准备的缓冲库存。

4.17库存周期inventorycycletime

在一定范围内,库存物品从入库到出库的平均时间。

4.18前置期(或提前期)leadtime

从发出订货单到货物的时间间隔。

4.19订货处理周期ordercycletime

从收到订货单到将所订货物发运出去的时间间隔。

4.20货垛goodsstack

为了便于保管和装卸、运输,按一定要求分门别类堆放在一起的一批物品。

4.21堆码stacking

将物品整齐、规则地摆放成货垛的作业。

4.22搬运handing/carrying

在同一场所内,对物品进行水平移动为主的物流作业。

4.23装卸loadingandunloading

物品在指定地点以人力或机械装入运输设备或卸下。[gb/t4122.1-1996中4.5]

4.24单元装卸unitloadingandunloading

用托盘、容器或包装物见小件或散装物品集成一定质量或体积的组合件,以便利用机械进行作业的装卸方式。

4.25包装package/packaging

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面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也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采用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的过程中施加一定技术方法等的操作活动。[gb/t4122.1-1996中2.1]

4.26销售包装salespackage

又称内包装,是直接接触商品进入零售网点和消费者或用户直接见面的包装。

4.27定牌包装packingofnominatedbrand

买方要求卖方在出口商品/包装上使用买方指定的牌名或商标的做法。

4.28中性包装neutralpacking

在出口商品及其内外包装上都不注明生产国别的包装。

4.29运输包装transportpackage

以满足运输贮存要求为主要目的的包装。它具有保障产品的安全,方便储运装卸,加速交接、点验等作用。[gb/t4122.1-1996中2.5]

4.30托盘包装palletizing

以托盘为承载物,将包装件或产品堆码在托盘上,通过捆扎、裹包或胶粘等方法加以固定,形成一个搬运单元,以便用机械设备搬运。[gb/t4122.1-1996中2.17]

4.31集装化containerization

用集装器具或采用捆扎方法,把物品组成标准规格的单元货件,以加快装卸、搬运、储存、运输等物流活动。

4.32散装化containerization

用专门机械、器具进行运输、装卸的散装物品在某个物流范围内,不用任何包装,长期固定采用吸扬、抓斗等机械、器具进行装卸、运输、储存的作业方式。

4.33直接换装crossdocking

物品在物流环节中,不经过中间仓库或站点,直接从一个运输工具换载到另一个运输工具的物流衔接方式。

4.34配送distribution

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4.35共同配送jointdistribution

由多个企业联合组织实施的配送活动。

4.36配送中心distributioncenter

从事配送业务的物流场所或组织,应基本符合下列要求:

a)主要为特定的用户服务;

b)配送功能健全;

c)完善的信息网络;

d)辐射范围小;

e)多品种、小批量;

f)以配送为主,储存为辅。

4.37分拣sorting

将物品按品种、出入库先后顺序进行分门别类推放的作业。

4.38拣选orderpicking

按订单或出库单的要求,从储存场所选出物品,并放置指定地点的作业。

4.39集货goodscollection

将分散的或小批量的物品集中起来,以便进行运输、配送的作业。

4.40组配assembly

配送前,根据物品的流量、流向及运输工具的载质量和容积,组织安排物品装载的作业。

4.41流通加工distributionprocessing

物品在从生产地到使用地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施加包装、分割、计量、分拣、刷标志、拴标签、组装等简单作业的总称。

4.42冷链coldchain

为保持新鲜食品及冷冻食品等的品质,使其在从生产到消费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低温状态的配有专门设备的物流网络。4.43检验inspection

篇3:术语提取

1. 尴尬窘境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语文教育无论在理论研究层面还是实践研究层面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其中对理论层面的相关概念术语的研究尤为突出。术语学认为,一门学科体系是否完整规范的重要标志恰恰体现在学科术语上。可以说,特有的概念术语积累的数量及其运用的质量直接反映着这门学科的成熟程度与发展体势。我国语文教育界“三公”之一的朱绍禹先生曾指出:“语文教育学科已经积累了最低限度的概念,并由概念联结成了一个具有内部联系的认识系统,这表明它在趋向成熟。但是它的部分基本概念或者被误认或者被混淆的事实,则迫使我们要下工夫,认真地给以界定。”朱老的这段论述已过去近20年,但语文教育的概念术语研究并未发生多少好转,呈现的仍是各说各家的局面。具体表现为研究者们对相关概念术语的阐释往往还是基于自己的理论话语。从阐释方法上来看,缺乏对该术语的历史考察与演进分析;从学理上来说,主观倾向过大,缺乏逻辑辨析。更为关键的是这些已成的研究成果更多的是以零散的、不成系统的状态呈现的,形成的往往是“我认为”“我以为”“我觉得”的论断,没有从一个科学规范的角度、或者说是一个逻辑化的标准去界说。

2. 迫切需要

早在2010年,蔡明先生就指出:“语文教育中概念术语的模糊和歧见,引起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的诸多纷争,导致语文教育实践操作的摇摆不定。辨析和建立语文教育的概念术语,明确和累积语文教育的专业知识,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奠基性工作,必将有助于语文教育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推进。”从教师教学层面来说,是否能够正确而熟练的认识和运用一套完备而又规范的学科术语可以说是考量教师群体专业与否的重要指标。而从教育理论研究角度来看,若研究者们对相关概念术语,没有相对一致的理解,那么也就不可能进行有效的对话,这不仅有害于语文教育研究呈累进状成长,更不利于教学问题的解决和实践的改善。因此,对语文教育术语进行整合梳理,进而科学考论与界说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但我国把术语学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是比较迟的,而且发展过程相对有些缓慢,这也就给具体学科内部的术语研究带来一定的难度。“语文”作为我国最古老的学科(古代教育可看做是一门“大语文”教育)之一,发展演进至今,已成为基础教育中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一门学科,但“语文学科里却至今没有形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共识性的语文概念,即不仅缺乏具有普遍性的科学定义,甚至没有形成便于人们使用和沟通的一般性定义”[1]。

以上种种,充分暴露出语文教育术语研究的尴尬现实,同时也体现出语文教育术语研究的迫切需要,亟需体系化与科学化———这既是一种目标召唤,也是一种应然追求。

二、语文教育术语研究的理论基础

1.“术语”与“概念”

什么是“术语”?《现代汉语词典》给“术语”下的定义是“某一学科中的专门用语”。《大辞海·语言学卷》对“术语”的解释是:“各门学科中所使用的专门用语。其意义有严格的规定性。”以上两种解释都是在强调某类词语在特定学科中的专用性。我国术语学家冯志伟从语言学角度认为“通过语音或文字来表达或限定专业概念的约定性符号,叫做术语”[2]。相对而言,这个阐释则更加清楚地让我们认识到“术语”就是一种指称,是用特定的象征符号(语音、文字、图画等)来相应地指称某一领域内特定的“概念”。

那么什么是“概念”?哲学中一般将“概念”理解为“是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而我们平日所说的“概念”则更多地是指人们在感性和理性思辨交织下把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特点抽象出来加以概括,从而形成现在我们所了解的“概念”。从这个角度来说,“概念”大致等同于现代语言学奠基人索绪尔所说的“所指”(语言所反映的事物的概念)。换言之,如果“概念”是一个“客观存在”在人的头脑中“究竟是怎么回事”的认知表象,那么表述“概念”的语言文字符号就是“术语”。所以说,“概念”的产生是先于“术语”的,这也是为何会出现“概念术语”这样表述的原因,“术语”就是对“概念”所做的限定和命名。这样的话也就给“概念”命名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供了可能。这一认识,一方面佐证了我们对语文教育术语进行研究的必要和价值;另一方面又为我们指明:只有对这些错乱纷杂的术语进行抽丝剥茧般的明辨与考论,才有可能显豁出这些术语背后真正的概念本体。

2.“无名”到“释名”

在一个知识领域内,如果明晰了“概念”,人们就能够准确地把握特定事物的特有属性,由之便可将此一事物与彼一事物相互区分,而不至于指东道西、南辕北辙,说话行动不得要领了。而且相类似的“概念”可依据彼此间的相互关系有机地组合成一套“概念体系”,反之,一套“概念体系”对应着一套“术语体系”,一套“术语体系”又反映了相应的“知识体系”。所以,一旦对相应“概念”进行命名成为特定“术语”后,有利于归纳并重整复杂错乱的“概念”及“概念体系”的完善与发展。而用简洁的语言去准确地解释某一“术语”的“概念”时,这就是“定义”。“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是一种人为的广泛、通用的解释意义”。综上,一个事物从“无名”到“有名”再到“释名”的过程大体可用下图表述。

三、语文术语体系建构尝试举隅

1. 思索基点:“语文”及其类群术语

语文独立设科已逾百年,语文教育界对其内部相关概念术语的研究尤为突出。如对“语文”的阐释,目前界内对“语文”至少有过七种阐释,分别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说”“书面语言说”“言语说”“语言文字说”“语言文章说”“语言文学说”和“语言文化说”,此外还有“语感说”“语言文明说”等等。然而细究这些定义阐释,往往出现“概念本体”偏离或错位的现象。故为了剖离理论错乱可能给实践带来的严重困扰,必须想方设法促使语文教育术语朝着统整、体系、科学、规范的方向发展。但语文教育在其百余年的演进过程中,其术语数量是在不断生长的。在如此庞大的术语网中以谁来作为研究的脚手架或思索基点,这是个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有学者指出:“语文学科教育理论必须有一个哲学基础,有一个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3]对语文科教育研究来说,其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无疑是“语文”。研究“语文”,实质上就是在回答“语文是什么”或者“什么是语文”的问题。王尚文曾指出:“语文是什么?实质上这是语文观的问题。有怎样的语文观,就有怎样的语文课程观……”[4]所以,对语文教育术语进行研究首先需从“语文”及其类群术语开始。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有学者总结在整个百余年的中国现当代学校语文教育中,语文课程名称大致经历了一个从“‘文学———作文、词章———中国文字、中国文学———国文———国语、国文———语文———汉语、文学——政文、革命文艺———语文’的不断演绎过程”[5],最终定名为“语文”并使用至今。“以‘语文’取代先前的‘国语’和‘国文’,应该说是一次划时代的实质性变革,绝不能看做仅仅是名称的变动或统一。”也就是说,学科名称的变化绝非随意的,其必定潜涵着某种深层次的意蕴。不同的学科名称体现不同的意蕴指向,不同的意蕴指向也就决定着不同的价值追求。但至目前为止,作为学科名称的“语文”到底指什么?其内涵与外延又是怎样的?界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语文”的澄清与明辨可能达不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但是由于她的模糊与歧见引起理论层面的诸多纷争和造成实践层面的诸多摇摆却是个不争的事实。因此,若想建构一套完善的、符合逻辑规范的、能够被大部分人所共识的语文教育术语体系,“语文”以及由之衍生出的诸如“语文课程”“语文教学”等术语应当是首需考量与厘清的。

2. 尝试举隅:基于“语文”的体系构架

“我们通常说的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是学校教学的科目,是与基础教育中数学、物理、历史、地理、生物等并列的科目概念。”[6]此时的“语文”指的就是“语文科”或“语文学科”,属于“学校语文”的范畴,更多的是为了与“社会语文”作区别。但细究“语文科”和“语文学科”还是有点区别的。“科”指“学术或业务的类别”,故“语文科”强调的是一种分类意义,为了与其他科目相区别。“学科”指“按照学问的性质而划分的门类,如自然科学中的物理学、化学”。可以看出“语文学科”倾向于“学”的重要性,所以其在理论话语中大致等同于语文学或语文教育学;与前两者纠缠最多的应该是“语文课程”,“课程”意指“学校教学的科目和进程”,较之前两者多了一种安排计划的意味。“语文课程”一般意义指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对实施语文教育的一种宏观规划,是将“语文科”或“语文学科”这一知识体系转化为教学内容的实施操作系统。由于现代课程理论是将“教学”内含于“课程”之中的,因而“语文课程”较之前两者更具现代学科意义,这也是将之前的“教学大纲”或“教学纲要”置换为“课程标准”的原因。这样的话也就很容易看出“语文教学”与“语文课程”的区别与联系。前者主要是将“语文科”这一知识体系融入到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呈现为一种动态操作系统,并且是内涵于“语文课程”之中的。而在这些概念术语中最具统摄性的应该是“语文教育”。无论是“语文科”还是“语文学科”亦或是“语文课程”,一旦其失去教育意义,也就丧失了研究的必要,自然也就被划分至或融入到“社会语文”之中了。而“社会语文”往往是无法进行系统研究和学习的,更多的是靠自我感知和主体触发。从理论和实践角度来看,“语文教育”就是实现“语文”这一知识体系教育价值的各项要求和活动。具体到学校内部,主要以“语文课程”的形式呈现。此外,所有的不同形态、不同种类的“语文教育”最终都要靠一堂堂具体的“语文课”来实现。“课”意指“有计划的分段教学”或指“教学的时间单位”,故“语文课”就是指在学校教学实践中的一种有计划的分段教学,或者是指具体的某一堂课。如果说“语文课程”是“语文教育”的细胞单位的话,那么“语文课”就是“语文教育”实施中最有价值、最核心的功能单位。

“语文”无论是“书面语和口头语的合称”,还是将其理解为“语言文字”“语言文章”亦或是“语言文化”等,其都不是“语文”的内在确切指称。“语文”所对应的是一种知识体系,其内涵丰富、包罗万象。学校中的“语文”主要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根据特定年龄和发展水平的学生实际需要而从多方面、多维度、多领域选择相关知识(主要是关于语言、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等)进行组织,使之形成科学的逻辑序列,最后以教学科目的形式呈现。在名称上往年主要是用“语文科”或“语文学科”来指代这一知识体系,目前多以“语文课程”来指代。

其中,“语文”是最上位、最核心的术语,它涵概了与“语文”有关的一切知识体系(包括语言、言语活动、言语作品等),基本上是个俗概念。“语文教育”是由“语文”顺延下来的,是“语文”进入教育视域而产生的称谓。“语文教育”从实现的空间范围来讲,它包括“学校语文”和“社会语文”,其中“学校语文”即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语文”,主要以两种状态呈现,一种是“语文科”,一种是“语文课程”。前者主要体现为静态的学科知识体系意义,与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等科目相照应,大体等同于“语文学科”;由于“课程”具有学科知识组织和实施进程的双重意义,故从实践话语来说,后者主要体现为静态课程知识加上动态实施的意义,即涵盖了“语文”作为学科的整个知识内涵体系以及在此体系下生成的各种教与学的活动。“语文课程”进入实施层面则更多的表现为“语文教学”,而基础教育阶段内的“语文教学”则是由有计划地分段分节式的课堂教学组成。

总之,建设与拥有一套较为完善的、符合逻辑规范的、能够被大部分人所共识的语文教育术语体系,不仅能够推进语文教育的理论建构和实践完善,更能在一定程度上展现或预设语文教育的发展体势与未来走向。

参考文献

[1]史成明.语文科本体论基础[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2]冯志伟.现代术语学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3]陈黎明,王明建.中国现当代语文课程问题史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4.

[4]饶杰腾.语文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王尚文.走进语文教学之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篇4:面向术语识别的术语界定研究

面向术语识别的术语界定研究

张 榕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速成学院,北京 100083)

术语的界定问题一直都是术语学界研究的课题。术语与普通词语之间的交融渗透关系使得术语的界定复杂。如何提供一种可操作的术语界定标准来指导术语识别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提出一种面向术语识别的术语界定方法,对于术语词典的编纂与更新都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

术语界定,术语识别,定义性描述

一 问题的提出

术语尤其是新术语的识别一直都是术语学研究的重点之一。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成果颇丰。施水才[1]、刘豹[2]、何琳[3]等都使用各种语言学及统计学的方法进行术语的识别发现。然而究竟哪些词语是术语需要被识别出来,学界在该问题上的处理始终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与主观性。各家各派从不同的角度对术语界定问题都进行过阐述,遗憾的是这些术语界定,在面向中文信息处理的目标背景下,可操作程度较低。术语的界定原则与术语识别的最终结果,以及术语词典编纂的收词原则紧密相关。如何给出一个科学的、可操作的术语界定方法以服务于术语识别、术语词典编纂是本文的研究重点。

二 术语与普通词语之间的交融渗透

一个词语在一个上下文中可以是术语,在另一个上下文中可能是普通词语。术语本身是一个词语,和普通词语之间互相渗透表现为术语也可泛化为普通词语;普通词语可以抽象为术语。

1.术语的泛化现象

术语的泛化指特定领域的术语,在通用领域被广泛使用,成为日常用语的过程。术语的泛化改变了术语的单义性和专业性的特性。单义性指在一个特定领域内,一个术语只表述一个概念,同一个概念只用同一个术语来指称,术语与概念之间一一对应[4]。术语的泛化使得术语含有一个以上的概念,但由于这些概念分属不同的领域,所以并不会造成理解上的混淆。举例如下。

在计算机科学技术领域,“软件”指一系列按照特定顺序组织的计算机数据和指令的集合,一般来讲软件被划分为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和介于这两者之间的中间件;在普通词汇中指服务水平、管理模式、人员素质、企业氛围等内容。

在遗传学中,“克隆”有两个含义:(1)又称“无性[繁殖]系”,遗传组成完全相同的分子、细胞或个体及其组成的一个群体。(2)利用体外重组技术将某特定的基因或DNA序列插入载体分子的操作过程。而现在也指复制与原件完全一样的副本的过程。

有些术语已经成为日常用语,经过泛化后的术语具有了多义性和普遍性。例如“盲点”:

“这件事情你没弄明白,是你理解上的盲点吧。”

2.普通词语的专业化现象

与术语的泛化相对应的是普通词语的专业化现象。某些普通词语在特定领域与语境下,可以专业化为术语。但在不同的上下文环境、不同的领域中,这些词语的概念内涵不尽相同,有时甚至完全不同。普通词语成为术语,概念上可能保持一致,也可能指代不同的概念内涵。

(1)普通词语可成为具有相同概念的术语。例如“失眠”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释义为:“夜间睡不着或醒后不能再入睡。”而在医学科技词典中的释义为:“由于精神活动长期过度紧张,致使大脑的兴奋和抑制功能失调,精神活动能力因而受到影响而造成的不充分的睡眠或不完全的睡眠,临床特点是失眠、多梦,常伴有头痛、头昏、胸闷、心悸、腹胀、注意力不集中,临床表现有入睡困难、多梦、易醒、醒后难以再入睡。”

普通人对“失眠”一词的理解与专科大夫的理解就有很大的区别。可见日常生活中一个很普通的词语,在某个特定领域,对该领域的研究者来说是一个专业术语。

(2)普通词语可以成为具有不同概念的术语。例如“指针”“协议”“地址”三个词语可以被认为是普通词语,也可被认为是专门术语。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义项就是它们作为普通术语的解释,在计算机词典中的义项就是它们作为术语的解释。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分别如下:

指针:(义项1)钟表的面上指示时间的针,分为时针,分针,秒针;仪表指示度数的针。 (义项2)比喻辨别正确方向的依据。

协议:(义项1)协商 (义项2)国家,政党或团体间经过谈判,协商后取得的一致意见。

地址:人、团体居住或通信的地点。

计算机词典中的释义分别如下:

指针:保存对象地址的变量。

协议:一种成文的公约集,管辖两台相互通信的系统间的信息交换格式化和相对定时。

地址:(义项1)数据源出地和目的地的代码。 (义项2)确定传输目的地和来源的数字位或字符序列。 (义项3)文件的位置。可以使用地址查找Internet 和计算机中的文件。Internet 地址也称为URL。

可见一个词语是否为术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与领域以及不同的使用对象紧密相关的。术语的泛化以及普通词语的专业化两个过程是联动的。

三 术语的界定

术语的界定始终是术语学界和语言学界争议的问题。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辞书、词典都曾经给术语下过定义,一些专门从事术语研究的专家学者也纷纷发表各自的观点,其中包括:“术语指专业领域中一般概念的文字指称”[5]“术语是指称专业概念的词或词组”[6]“通过语音或文字来表达或限定专业概念的约定性符号”[4]“术语是经常在专业领域中出现,而很少在其他领域中出现的词语”[7]等多达几十种的界定方法。上述的术语界定在术语识别的任务前提下,都不能或不完全能准确提供一个可操作性标准,给术语识别以及术语词典的收词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在该背景下,本文提出一种可操作的术语界定方法,来提高术语识别、术语词典编纂的客观性,这是前人的工作尚未涉及的。

上述对术语的各种界定,例如,什么是“专业领域”“专业概念”,针对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理解。对某个领域的专家来说属于专门领域、专业概念的词语对普通人群可能就是一个普通词语。这些概念和术语一样也是需要界定的。人都难以界定的概念,对于进行中文信息处理的计算机而言,更难具有实际的操作性。

例如“门”这个概念,一般对普通人来讲就是“指房屋等的出入口”。但是在建筑学里,“门”的概念是指在出入通道处所设可开关或转动的装置。在生物学里,“门”的概念是指生物分类法中的一级,位于界和纲之间。在电子学中“门”是一种逻辑电路。若按照上述的术语界定方式去判断,“门”很大概率是一个普通词语,它可能出现在多个领域中,不具有领域特异性,如果按照通常的术语识别方法,例如tf-idf的方法(一种用于资讯检索与资讯探勘的常用加权技术),则抽取出该词语的概率很低。由此本文提出了一种不同于前人的术语的界定方式。该方法建立在国家标准《术语工作 计算机应用 数据类目》(terminology work computer applications data categories)的基础之上。其中关于术语的界定为:专门语言中表达已定义概念的词语的指称。

以术语识别为目的驱动,本文将术语定义为:在某一特定领域内,有定义性描述的词或词组。该界定方法将术语与被定义项的关系结合起来。某种程度上可以认定:术语是某一特定领域的被定义项。一个词语是否为术语,它所在的上下文即句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例如以下两个句子:

(1)门是指在出入通道处所设可开关或转动的装置。

(2)客厅的门通向卧室和厨房。

依据本文的界定标准,句1中的“门”就可以被认作是术语。句2中“门”只是个普通词语。因为句子1中的“门”存在于定义性描述的语句中,以一个被定义项的语言形式存在。

依照这一界定标准可提高术语识别的客观性与可操作性,理据如下:

首先概念清晰。该界定排除了人名、地名、机构名等命名实体类专用名词。因为这些专名指称现实中的唯一个体,不可能有定义。排除了各种修饰性的语言成分如形容词、副词、成语、俗语等。能被抽出来的一定在某专业领域有定义性描述,符合前面所列的所有关于术语的定义。

其次可操作性强。因为定义性描述是由语言形式表现的,根据这些形式特点可建立起形式系统,设计算法,让计算机自动操作。

再者能与专业领域直接建立联系。纵观前面引用的各种有关术语的界定,核心都是要同专业领域相关。定义的语言内容本身及定义的上下文语境会明确地指示该术语所述的专业领域。该界定解决了同一个词形用在不同领域充当术语的身份辨认问题。

同时预测到对该界定方法可能有如下缺陷。第一,认为大量的术语在文本中的出现都是使用性出现,并非定义性出现,按照这种方法无法抽取出来;第二,这种方法能抽取新术语,抽不出老术语。比如,能从网上抽出“蓝牙”“WiFi”这类较新术语,因为这类术语能找到定义;但是“电灯”“电话”这类老术语因为找不到定义,也就抽不出来了,但只要认真分析,就可以看出这种批评是不正确的。

基于中文信息处理的术语研究通常分为两种类型:

(1)以构建术语表为目的,抽取术语的词形,识别其所属的领域;

(2)事先已有术语表,在上下文语境中识别术语的各种词例,目的是研究术语出现的频率、用法等动态性质。

术语的识别就是抓住术语出现的源头,将所有定义性描述的词语给找出来。第一种缺陷中指出的没有定义性描述的术语可能在一篇文本中无法被识别,但只要它是术语,就一定会作为被定义项在句子中出现,基于大规模的真实语料,这是完全能被识别发现的;同时可通过术语聚类方法,识别出该术语所在的领域,进行领域分类后放进术语词典的收词表中。当然,具体操作中要看能否把术语出现的源头都找到。诚如第二种缺陷所指出的,用这种方法识别出的术语多数是新术语。因为几十年前、几百年前出现的术语,其定义所在的文本许多尚未数字化,更不会进入网络,计算机暂时还没法抽取到,但那些老术语早已收进各种术语词典中。对于它们来说,第一种类型的术语识别工作根本没必要重复去做。

四 结 语

依据已有的术语界定标准进行的术语识别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抽取出来的词语若果真是术语,绝大多数都是各种术语表中已经收录的,从构造术语表的角度看并无很大意义。第二,抽取出来的词语中包含着一定数量的非术语,仍需花费大量人力去鉴别。比如使用tf-idf的方法,识别出来的只是领域特异词,即在某个领域经常出现而在其他领域很少出现的词语,但这些词语中有可能是人名、地名、常用语、俗语。使用互信息的统计方法抽取出来的也会有一些非术语的固定词语搭配。第三,把所有的词语都作为初选的对象,极为低效。依据本文的术语界定方式可抽取出新术语,连同术语词典中的老术语,就可以构造出完整的术语表,并不断补充发展。利用这样的术语表,就可采用一般的分词和词义排歧的方法,在大规模文本的各种上下文语境中抽取术语的词例,完成第二种类型的工作,而上述两项工作的结合,正是术语词典编纂的主要任务。本文的术语界定研究对于术语识别、术语词典的编纂与更新都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

[1] 施水才,王楷,吕学强.基于条件随机场的领域术语识别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3(10):147-149.

[2] 刘豹,张桂平,蔡东风.基于统计和规则相结合的科技术语自动抽取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8(23):147-150.

[3] 何琳.基于多策略的领域本体术语抽取研究[J].情报学报, 2012(8):45-47.

[4] 冯志伟.现代术语学引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7.

[5] ISO/TC 37. Terminology work-Vocabulary-Part 1:Theory and application[S].

[6] 标准化与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 GB/T 10112—1999 术语工作 原则与方法[S]. 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

[7] 王强军.信息技术领域新术语提取的初步研究[J]. 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003(1):32-35.

动 态

电气工程名词审定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纪要

2014年7月19日,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在北京铁道大厦召开了电气工程名词审定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全体),与会的领导及专家共50多人。会议由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理事、电气工程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顾国彪院士主持。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裴相精讲话,感谢各位专家百忙之中前来参加会议并积极完成名词定义阶段的工作。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室主任邬江,根据目前上报的词条定义撰写中的问题,向与会专家讲解了撰写名词定义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思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刘青也参加了本次会议,他在讲话中指出,此次由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组织审定电气工程名词的工作非常重要和及时,该名词是我国科技名词规范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如何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史金鹏)

Research on Term Definition Based on Term Identification

ZHANG Rong

s: Term definition is one of hot topics for terminology researchers. The interrelate relations between terms and common words make term definition more complicated.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kind of definition which provides a workable criterion for term identification. The research is helpful for the compilation and updating of term dictionaries.

term definition, term identification, definitional description

2014-02-19

张榕(1975—),北京语言大学汉语速成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通信方式:lostballoon@sina.com。

H083;N04

A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术语提取】相关文章:

lol术语英雄联盟术语05-20

术语标准中许用术语04-16

登记术语04-12

法兰术语04-12

术语解释05-03

钢琴术语05-17

中医术语05-22

英文写作术语04-08

鞋术语范文05-15

党建术语范文05-16

上一篇:实习工作证明模板下一篇:周周清教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