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索支护安全措施

2024-04-15

锚索支护安全措施(精选6篇)

篇1:锚索支护安全措施

锚索支护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新汉矿业集团协庄煤矿 王庆杰 张京泉 刘兆伟

关键词:锚索支护 托梁衬垫 左旋式锚索

目前,协庄煤矿普遍采用了高强预应力锚索加固技术,它有两个特点:(1)锚索的长度较大,能够锚入到深部比较坚固稳定的岩层中,并且能够施加相当数量级的预应力,是一种有效的主动支护方式;(2)锚索的施工比较灵活,可以和其它加固措施相结合,不缩小巷道断面,施工速度快,安全可靠,费用低。1.锚索支护使用中存在问题

(1)由于高强预应力锚索和全螺纹锚杆的延伸率的不同,致使迎头在施工完锚杆后,补强锚索支护,造成局部锚杆被压出,托盘松动,预紧力丧失,作为锚杆支护的效果较差。而锚索成为主要支护,造成锚索的破坏。

(2)现场顶板锚索施工过程中,顶板多为倾斜方向,不平整,水平度较差,而锚索的安装方向多为铅直方向,造成锚索托梁安装方向与锚索的安装方向不一致,致使分解了锚索的承载力,并受剪切而破坏。

(3)“三径匹配”:使用的药卷为22335,钢绞线直径为15.24mm,过去习惯采用与锚杆钻孔匹配的Φ28mm的钻头,造成眼孔径过大,致使药卷与孔壁之间粘接附着力降低。

(4)托梁的制作:现在使用的锚索托梁多使用工字钢,长度为lm,而锚索孔多为中间纵筋气焊切割,上下两面为钻孔,所以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造成钻孔部位的弱面,强度降低;在施工过程中曾出现该位置断裂现象。

(5)使用左旋钢绞线,在大扭矩搅拌器具旋向为右旋的情况下,安装钢绞线时,不能破股旋进,从而导致树脂药卷搅拌不均匀。使用右旋锚索钢绞线与钻机旋向相同,药卷是充分搅拌了,但其破股现象比较严重,造成整体性强度下降,降低了右旋锚索钢绞线的整体承载能力,致使出现已经安装的右旋锚索钢纹线断裂。即使没有断裂的右旋锚索钢绞线,也已经出现了强度损失,处于断裂的边缘,对于巷道的支护是一个潜在的隐患。2.改进及解决方案

(1)在锚索锚固的范围内,岩体处于相对整体平衡状态,但是在此段岩体内部却发生着岩体的离层和重新组合状态,锚索内端段岩体离层下移,造成锚杆段作为一个整体的相对下移,锚索段压力越大,就会出现离层较大,内部岩石也会越压越实,致使锚杆段下移也会较多,出现锚杆托盘松动,预紧力丧失,造成锚杆的支护强度降低。

针对两种支护材料延伸率的不同,采取在锚索托梁的上方铺垫木批或木鞋等,以增加锚索的延伸吸收变形量,使其缩小和锚杆之间延伸率的差距,尽量保持同步;如果出现上述锚杆“压出”现象后,应及时地将此类锚杆进行预紧,增强锚杆的承载能力,不至于出现锚杆不承载,而只有锚索承载的现象。如果作为迎头临时支护的补强措施,在工作面迎头施工过后,要进行锚索的加强支护,以提高锚索和锚杆对顶板的承载,加强对顶板的支护,从而起到对巷道的支护。

(2)在现有的地质条件下,将托梁衬垫为水平状态,衬垫物可以采用硬质木块或钢铁制品、以减少客观上的承载力分解损失。在托梁两端压接顶板钢带,造成托梁的端头接触,托梁的里部悬空,这就是所谓的点接触,在施工过程中将里部悬空部分用木批等进行铺垫接实,不仅可以增强托梁的面接触,同时又可以增加其吸收变形,缓解锚索延伸率低的缺陷,从而提高其承载强度。

(3)“三径匹配”:钻头优先选用Φ27mm,尽可能的发挥各部分的效能。

(4)托梁的制作:在上述加工完成后,在气焊切割或钻孔部位焊接加强筋,以增加该部位的强度,保证在施工过程中不至于出现托梁的断裂。

托梁的孔径应根据锚索的直径进行确定,以锚索穿过为宜,不能过大,以免降低强度;孔向应根据现场实际而定,不能随意钻割,以免造成现场使用中的合力分解,降低承载能力。(5)根据钻机的旋转方向和锚索钢绞线的整体配合作用,采用左旋式锚索,以增强整体的效果。在安装时将内端头进行约20一30cm的人为破股,以增加搅拌的充分性,以此来解决搅拌不充分的问题,在现场施工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使用过程中,注意锚索配件(锁头、锁片)的配套使用,诸如锁片的切口旋向等。3.结论

通过以上锚索施工存在问题的分析及改进,从巷道的观测结果表明,锚索支护体系结构合理,施工便捷,保证了锚索安装使用的安全可靠性。

篇2:锚索支护安全措施

关于印发《锚杆、锚索(锚网)支护

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

各单位、科室:

根据**能源有限公司关于印发《锚杆、锚索(锚网)支护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生发〔2018〕10号)文件精神,为加强我矿井巷锚杆、锚索(锚网)支护管理工作,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机具、新材料、新工艺,有效控制顶板事故,制定**煤矿《锚杆、锚索(锚网)支护管理实施细则》。同时成立我矿锚杆、锚索(锚网)支护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特此通知。

富源县大河镇**煤矿 2018年6月18日

锚杆、锚索(锚网)支护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锚杆、锚索(锚网)支护管理实施细则》(以下简称为《细则》)是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各煤矿应用锚杆、锚索(锚网)支护技术经验进行总结的基础上,**集团(云南)能源有限公司聘请了**采矿科技有限公司对富源县大河镇**煤矿主斜井井筒支护方案进行了优化研究,同时结合国内先进技术和最新发展动态制定的。

第二条 锚杆、锚索(锚网)支护在国内地下工程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其优越性是依靠其先进性、技术性和可靠性来体现的。但在使用中要求锚杆支护设计所需数据应以井下实测数据为基础,巷道开挖以后,应立即进行地质调查,并设点对锚杆、锚索(锚网)支护与围岩变形状况进行监测,收集巷道围岩变形、锚杆、锚索支护稳定状况基础资料,对初始设计进行补充、修改、完善。

第三条 制定本细则的宗旨是在安全、高效、经济的原则下,促进锚杆、锚索(锚网)联合支护技术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第二章 锚杆、锚索(锚网)支护技术管理体制

1、煤矿要协助项目施工单位分析、处理锚杆、锚索(锚网)支护现场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意见。

2、各单位对贯彻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增补或修改意见。

3、成立**煤矿矿压观测领导小组,专职负责锚杆、锚索矿压观测并做好记录。

4、根据有关文件及相关规程,组织锚杆、锚索(锚网)支护设计、作业规程、施工技术和安全技术措施等技术文件的编制和审批。

5、从锚网支护现场管理、技术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对项目单位实施业务领导,处理现场锚杆、锚索(锚网)支护过程中技术问题。

6、组织参与锚杆、锚索(锚网)支护工程质量验收和安全检查。

7、对锚杆、锚索(锚网)支护的材料供应、设备配备、施工管理、工程验收等进行总体监督协调。

8、负责组织对锚杆、锚索(锚网)支护监测,对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出对策并监督实施。

9、组织锚杆、锚索(锚网)支护科研项目和现场实施。

10、负责对锚杆、锚索(锚网)支护有关的各种技术文件、监测数据等进行存档管理。

11、从事锚杆、锚索(锚网)支护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要熟悉锚杆、锚索(锚网)支护机理、设计方法、监测技术、各种观测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并能对数据进行处理,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

12、各级工程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有权处置现场遇到的任何异常或危及人身安全的情况,同时必须及时向矿调度室汇报。

第三章

锚杆、锚索(锚网)支护设计

1、锚杆、锚索(锚网)支护的适用性取决于锚杆、锚索(锚网)在围岩中的短锚固拉拔试验结果。短锚固拉拔力≤50KN时,原则上不宜采用锚杆、锚索(锚网)支护。

2、锚杆、锚索(锚网)支护设计应采用以实测为基础的动态反馈设计法,设计过程包括地质力学评估---初始设计---监测与信息反馈----修改设计四个步骤。

3、锚杆、锚索(锚网)支护初始设计作为掘进工作面作 业规程的组成部分和工程质量管理的依据,经建设单位、项目工程矿总工程师主持审查,完成审批程序后生效,初始设计必须包括以下内容:

(1)、巷道名称、位置、用途以及巷道设计断面;(2)、锚杆支护布置图;(3)、锚杆几何参数(长度、直径),力学参数(强度,延伸率);(4)、锚杆布置参数(间排距、角度)(5)、锚杆锚固参数(孔径,锚固长度);(6)、锚杆预紧力矩(或预紧力)、设计锚固力;(7)、钢带形式、强度、规格;(8)、金属网的形式、规格;(9)、支护材料消耗;(10)、施工工艺方法;

(11)、相关安全技术措施:临时支护;(12)、验证初始设计的观测与监测方案;(13)、初始设计的补强加固措施;

(14)、巷道受采动影响时预计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4、按初始支护设计施工的巷道应及时进行综合监测,并将监测结果用于验证或修改初始设计。当地质条件发生较大变化时,须依据工程监测结果和现场实际修改支护设计。

5、特殊地点的巷道断面以满足设备运输及安装、通风、行人等基本使用要求为限,并进行专门支护设计和制定特殊安全技术措施。

6、交岔点及硐室设计要充分考虑邻近巷道的平面及空间位置关系,简化巷道布置系统,减少由于巷道布置及施工 而造成围岩应力集中对巷道及硐室产生的破坏。

7、锚杆、锚索(锚网)支护设计必须采用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证书》的支护材料。

8、钻孔直径、锚杆、锚索(锚网)直径和树脂药卷直径要合理匹配。钻孔直径与锚杆(锚网)杆体直径之差为4~8mm,钻孔直径与树脂药卷直径之差为3~5mm,我矿采用¢28mm钻头打眼,采用2335型树脂锚固剂。

9、锚索设计初锚固力不小于100KN,设计长度应首先考虑确保锚固到稳定岩层中的长度不小于1.0m,利用其它方式计算锚索长度和密度时必须符合锚杆、锚索支护设计规范。

第四章 锚杆、锚索(锚网)支护材料

1、项目施工单位必须建立专门的支护材料仓库,不得露天存放。树脂锚固剂必须存放在干躁、无阳光直射的库房内,并且要远离热源,一般要求库内温度为4~25°C。

2、锚杆、锚索(锚网)支护材料的仓库管理人员必须对每一批到货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到货时间、生产厂家、检验报告、产品合格证、煤矿矿用产品标志书发放情况等建册登记。出库时,采取先进先出发放顺序,做好放发登记工作,以便鉴别生产厂家和进行质量跟踪。

3、用于试验研究的新型支护材料和小批量的特种支护材料,试验前试验单位必须将“工业性试验证”和产品技术资料必须经项目工程业务主管部门审查,经批准后可在规定的试验地点使用,经技术鉴定(评议)或产品鉴定(评议)以后,方可扩大到试验地点以外的现场使用。经鉴定(评议)后的定型产品纳入企业标准管理范围。

4、树脂锚杆(锚网)杆体必须使用全螺纹等强锚杆,杆体表面形状必须保证杆体与树脂锚固剂之间产生良好的载 荷传递效果(采用井下或地面短锚固试验确认)。

5、锚杆、锚索(锚网)托盘采用拱形托盘。其中心孔壁应加工成球面形,以利与球面螺母相配套。任何形式的托盘,支承抗压强度应与锚杆(锚网)设计锚固力相配。

6、使用¢12mm螺纹钢制作钢筋梯做为锚带。钢带与托盘的组合抗穿透强度应与锚杆(锚网)设计锚固力相配。

7、采用菱形金属网、¢6.5mm钢筋网。

第五章 锚杆、锚索(锚网)支护施工

1、锚杆、锚索(锚网)支护作业必须严格按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的有关规定进行。

2、掘进工作面作业区域内,必须按质量标准化的要求悬挂作业牌板,以便于施工和监督检查。

3、如因不可抗拒的原因造成巷道断面一侧超宽400mm或超高大于500mm时,必须采取补打锚杆、锚索(锚网)或支撑式支护等措施进行加固。

4、掘进工作面临时支护应紧跟工作面,严禁空顶作业。

5、锚杆、锚索(锚网)的安装必须采用快速安装工艺。安装时,必须先将树脂锚固剂推到孔底,然后边搅拌边将锚杆、锚索推至孔底,顶、帮锚杆螺母预紧力矩不得低于200N.m,锚杆锚固力不小于60kN(¢20mm锚杆,采用活塞面积为29.4cm的拉拔仪,读数为20.4MPa)

6、张拉锚索的预紧力不小于100KN(采用活塞面积为47.7cm的张拉机,读数为20.9MPa)。

7、安装树脂锚固剂时,要检查其性状。严禁使用过时、硬结、破裂等变质失效的锚固剂。

8、搅拌树脂锚固剂时,必须严格按产品使用说明书技术规定的搅拌时间和等待时间施工(搅拌时间8-15秒,等 2待时间10-60秒)。

9、锚杆使用2卷2335CK型锚固剂;锚索(锚网)使用5卷2335型锚固剂,其中顶部使用2卷2335CK型锚固剂,外部使用3卷2335Z型锚固剂。

10、安装锚杆、锚索(锚网)时,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放置锚固剂。当不同型号的树脂卷混合使用时,必须按凝结速度先快后慢的顺序依次放置在钻孔内中。

11、井下运输、存放树脂锚固剂应注意避免挤压、受折、受热。已破损或废弃的树脂锚固剂要妥善处理,严禁混入掘进出煤系统中。

12、围岩破碎带、应力集中区、顶板有较大淋水区以及煤层特软区等地质条件复杂地带,必须在原有支护的基础上增加支撑式支护。

13、特殊地点采用特殊支护或加强支护措施时,其支护范围延伸到巷道正常段5m以上。

14、正常锚杆(锚网)支护作业时,如遇煤炮剧烈、顶底板及两帮移近量显著增加、底板出现较大底鼓、顶板出现淋水或淋水加大、围岩层(节)理发育、突发性片帮掉渣、巷道不易成型、钻眼速度异常等情况,应停止作业、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后方可继续作业。

15、锚杆、锚索(锚网)支护的掘进工作面,必须配备锚索及施工机具,并掌握其施工技术。

16、锚索钻孔有淋水时,必须采用支撑式支架进行加强支护。

17、任何作业地点,不得使用作为永久支护的锚杆、锚索、锚带以及金属网等起吊设备或其它重物。

18、锚杆、锚索(锚网)支护巷道工作面其正在使用的料 场,必须备有不少于5架备用29U钢棚及相应的支护材料,以备改变支护方式和抢险之需。

19、锚杆、锚索(锚网)支护巷道应随时进行检查。对于失效或松动的锚杆、锚索(锚网)必须及时进行补打或紧固。

20、工作面如发生冒顶(片帮)事故,无论是否造成人员伤亡,必须及时向矿调度及有关职能部门进行汇报,以便及时组织分析和处理。

第六章 锚杆、锚索支护监测及质量检测

1、锚杆(锚网)支护监测分为综合监测和日常监测。监测的主要目的是验证初始设计、评估支护效果,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措施,确保巷道的稳定。

2、综合监测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1)、顶板、两帮变形量,变形范围,以及变形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顶板、两帮锚杆承载力, 以及承载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3、锚杆测力仪观测锚杆承载力时,每个测量断面不少于3台(与离层仪配套观测)。

4、综合监测方案要对监测频度提出明确规定。距掘进工作面100m以内一般48小时不少于一次,100m以外每周不少于一次。

5、综合监测仪器应按规定进行安设。除非监测方案另有规定,仪器应安设在巷道的中部和巷帮的中部。

6、锚杆、锚索(锚网)支护巷道应进行日常监测。施工单位负责按技术要求实施。

7、日常监测主要采用顶板离层指示仪监测顶板变形。顶板离层指示仪每20m安设一个。顶板离层指示仪应安 设在巷道的中部,交岔点处的离层指示仪应安装在交岔点的中心位置。顶板离层指示仪实行挂牌管理,其深、浅基点深度及安装初始读数等应在牌板上予以标明。

8、帮位移采用钢尺监测。

第五十四条 顶板离层指示仪深部的测点应大于锚索(锚网)上端头处深度(6.5m),浅部测点深度应大于锚杆深度(2.5m)。

10、矿压观测组对顶板离层指示仪进行测读和记录。距掘进工作面100m以内的测点,1-2天观测一次,100m以外每周不少于1次。

11、监测数据要及时处理分析,发现异常时应向矿调度室及有关领导进行汇报。有关领导主持分析,制定措施并组织落实。

12、支护设计或观测方案要明确施工巷道的顶板离层临界值。顶板离层超过临界值时,必须采取补强加固措施。

13、锚杆、锚索(锚网)支护工程质量检测由项目单位负责,每旬不少于一次。验收时选点抽查,检查点间距一般不大于50m,检查点数量不少于3个(锚固力项目查台帐)。

14、施工过程中,应每班对锚杆(锚网)安装质量进行检查。发现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应停止施工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15、锚杆、锚索(锚网)安装质量检测主要项目:(1)间距、排距检测;(依作业规程设计为标准)(2)角度检测;(依作业规程设计为标准)

(3)锚杆、锚索外露长度检测;(锚杆10mm-100mm,锚索150mm-250mm)

(4)锚杆、锚索托盘安装质量检测:采用现场扳动、观察实测;(5)锚杆、锚索预紧力检测。

16、锚杆(锚网)锚固力检测

用锚杆(锚网)拉拔仪进行锚杆(锚网)锚固力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评判锚杆(锚网)锚固力和安装质量。检测锚杆、(锚网)锚固力,应在现场做拉拔试验。巷道每30~50m,锚杆在300根以下,取样不小于1 组;300根以上,每增加1~300根,相应多取样一组,每组随机抽样3根(顶板1根、两帮各1根)进行检查,并作好记录。拉拔加载至锚杆设计锚固力。

(1)被抽查的3根锚杆(锚网)都应符合设计要求。若有1根锚杆(锚网)不合格,应再抽一组(3根)进行拉拔试验。如果仍不符合要求,由项目单位有关领导组织有关人员分析原因,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2)支护设计或材料变更时,应做相应的拉拔试验,每组不少于3根。

17、进行锚杆拉拔试验时:(1)、对锚杆拉拔加压应缓慢均匀,直至锚杆(锚网)松动或压力表读数(数显值)达到锚杆设计锚固力数值为止;(2)、拉拔试验后,应立即重新拧紧螺母,若锚杆(锚网)因拉拔试验失效,必须及时在附近补打锚杆(锚网)。

18、铺网、锚带安装质量检验:采用现场观察实查。金属网、锚带应紧贴煤壁,网间对接牢固,网片联结视煤层松散情况,在作业规程要有明确规定,网扣间距最大不得超过200mm。

19、锚索安装质量检测:

(1)锚索排距,安装角度及锚索外露长度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否则应重新补打。(2)用张拉设备作锚索锚固力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评判锚索安装质量状况;

(3)每20m巷道检测一根,并做好记录。

(4)锚索不得替代锚杆参与主体支护,即锚索应打在两排锚杆之间,不得打在锚杆位置代替锚杆使用。

20、破坏试验:每150m巷道,在正常施工以外,按照标准安设2根锚索、2根锚杆,48小时后进行破坏拉拔,矿压观测小组做好锚固力、锚固剂长度、搅拌情况等记录。

第七章 处 罚:

1、各施工单位要建立健全锚杆、锚索(锚网)支护管理的领导机构,落实负责部门和负责人。

2、不严格按作业规程施工,不认真执行《细则》有关规定的,造成隐患的,给与相应处罚,造成严重后果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1)锚杆、锚索安设角度不符合要求,间排距大于规定值,罚款50元/根并进行补打,补打使用材料、人工不计入工程量。

(2)锚固剂数量不足、安装顺序不对,搅拌时间短,等待时间短,预紧力小于规定值,罚款50元/根并进行补打,补打使用材料、人工不计入工程量。

(3)锚杆、锚索出露长度大于规定值,必须进行补打,补打使用材料、人工不计入工程量。

(4)网片没有按照规定搭接、链接,网片、锚带不紧贴岩壁,罚款50元/片,并按照标准进行布网。

11(5)使用失效锚固剂,不合格的锚杆、锚索、锚网、锚盘、螺帽、锁具,罚款100元/处并进行补打,补打使用材料、人工不计入工程量。

(6)没有使用与锚杆锚索配套钻头(¢28mm)打眼,眼孔内浮货没有吹净,眼孔内有水安设锚杆锚索没有汇报,罚款100元/孔,必须进行补打,补打使用材料、人工不计入工程量。

3、在同一施工地点原则上不准使用不同厂家树脂药卷。若更换不同厂家的药卷,必须做好明显的区分标记(同一排锚杆严禁使用不同厂家的锚固剂)。过期的树脂药卷严禁使用。

4、项目施工单位及矿方必须同时建立锚杆、锚索、网支护巷道监测台帐,并设置专人管理,不按规定建立台账或者台账不规范的,根据实际情况对相关人员进行50-200元处罚。

观测人员对观测记录弄虚作假的,做假台帐的,罚责任人及当事人各500元。

要求每季度对观测情况进行观测总结的,不进行观测总结的罚责任人及当事人各200元。

在井下做锚固力测定时,必须制定安全措施。

观测人员发现锚固力达不到设计要求时,离层仪超过临界值或出现异常情况的及时向有关领导回报的。有关领导 在接到报告后,及时查明原因,并采取补救措施的,并做好记录。

第八章 附则

1、本《细则》的解释权归富源县大河镇**煤矿,与公司及地方上级文件规定相抵触时,按上级文件执行。

2、本《细则》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附录 有关名词解释:

1.杆体破坏力:锚杆(锚网)杆体能承受的极限拉力(kN)。2.锚杆拉拔力:拉拔试验时,锚杆破断或失效时极限拉力(kN)。

3.锚固力:锚杆正常工作时所承受的拉力(kN)。4.设计锚固力:设计时给定的应由锚杆承受的拉力(kN)。5.锚固剂:起粘结锚固作用的无机或有机介质。它区别于靠摩擦或锲紧作用的机械锚固装置。

6.树脂锚杆:以树脂为锚固剂,对围岩起加固作用的一套构件统称。包括树脂锚固剂、杆体,托盘、螺母与减摩垫圈等。

7.锚固长度:锚杆(锚网)的锚固剂或锚固装置与钻孔孔壁的有效结合长度。

8.端部锚固(简称“端锚”):锚杆(锚网)的锚固长度≤500mm或锚固长度≤钻孔长度的1/4。

9.短锚固拉拔试验:用150mm标准长度的CK型树脂锚固剂及设计选用的锚杆杆体在钻孔中进行拉拔试验。试验结果用于评估岩层的可锚性和锚杆的载荷传递效果。

10.锚杆、锚索(网)支护:是指以锚杆作为巷道支护的主要形式,锚索加强支护外,还包括锚杆、锚索同其他 构件的各种组合支护,如锚喷支护、锚网支护、锚带支护等。

11.搅拌时间:安装树脂锚杆(锚网)时,对锚固剂进行连续搅拌所持续的时间(s)。

12.等待时间:安装树脂锚杆(锚网)时,从停止 搅拌树脂到开始拧紧螺母所间隔的时间(s)。

13.预紧力:安装锚杆(锚索)时,通过拧紧螺母或采用张拉方法施加在锚杆(锚索)上的力(KN)。

14.预紧力矩:拧紧螺母使锚杆达到预紧力时,施工到螺母上的力矩(N.m)。

15.锚杆、锚索快速安装(简称“快速安装”):在相对短的时间内,使用锚杆打眼机具连续完成打锚杆眼、锚索眼,装树脂药卷、锚杆,搅拌树脂锚固剂---拧紧螺母(达至规定预紧力)的全过程。区别于在较长时间内间断作业和人工拧紧螺母的一般安装作业。

16.初始设计:根据已有资料提出的,可以依照该设计施工,但必须根据现6场监测信息加以验证或修改的锚杆、锚网(锚网)支护设计。

17.动态反馈设计:对监测信息进行解释,并据此对支护设计进行验证和修改的全过程。

18.正式设计:对初步设计进行验证或修改,在技术性、经济性以安全性等方面均能满足生产要求的支护设计。

19.原岩应力:指岩层固有的(未受采动)的应力,通常称地应力。

20.顶板离层临界值:支护设计或工程实践分析确定的锚杆(锚网)长度以内和以外顶板允许变形值。超过该值必须采取补强加固措施。21.特殊地点:指断层及围岩破碎带、应力集中区、顶板淋水区、裂隙发育区、巷道穿层地点、巷道顶板泥岩厚度大于1.0m、巷道宽度大于5.0m地段、交岔点、综采、综放工作面开切眼以及硐室等地点。

富源县大河镇**煤矿

篇3:锚索支护安全措施

1 确立最适合我矿地质条件的煤巷、半煤岩巷锚杆、锚索支护理论

锚杆支护是一项技术含量很高的支护技术, 需要研究和掌握它的作用机理和科学的设计方法。煤巷锚杆、锚索支护的理论较多, 方广为接受, 传统的主要有悬吊理论、组合梁理论、组合拱理论等。随着岩体力学的发展, 特别是破碎岩体力学性能的进一步揭示使砂岩煤巷破裂围岩锚固体的力学性能研究完成为可能由此发展了巷道锚杆、锚索支护围岩强度理论。随着对巷道围岩水平应力及其对围岩破坏特征和程度制约作用等问题的认识, 锚杆、锚索支护技术及施工机具的发展, 强化顶板的“刚性梁”理论应运而生。

目前我矿煤巷、半煤岩巷锚杆、锚索支护的理论基础为巷道围岩的关键承载圈一理论和锚杆支护稳定理论。锚杆支护的作用存在不同受力阶段各有特点, 围岩扩、离层是锚杆受力的主要原因, 在设计中不仅仅考虑破碎的围岩重要引起的载荷, 更重要的是锚杆对破碎岩层扩容和离层的约束作用, 我矿11、12#合并层掘进的巷道分为沿煤层底板的两顺槽巷, 沿煤层顶板掘进的工艺巷和瓦斯抽放巷, 11、12#合并层煤厚6.5-8.2m, 采煤方法为一次采全高, 低位放顶煤开采, 顶板岩性为粉细砂岩:厚度20-26m (沿煤层底板掘进的两顺槽巷支护方式为锚杆、锚索联合支护, 沿11#层顶板掘进的巷道采用锚杆支护) 适用于锚杆、锚索支护, 14#层掘进的巷道为半煤岩巷道, 14#层煤层厚度1.0-2.6顶底板岩性为细砂岩, 厚度3-10m, 有层理、节理发育, 易风化为近距离煤层开采, 下山巷道上层有一定数量积水, 应用锚杆锚索支护受地质条件的影响, 因此无论是那一种锚杆支护理论, 它都是以一定的假说为基础, 各自从不同的角度, 不同的条件阐述锚杆支护的作用机理, 都有一定的适用条件.巷道围岩的关键承载圈理论和锚杆支护的稳定理论是否是我矿最适合的支护理论, 仍需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和检验.地质部门提供准确的巷道围岩的地质构造, 为施工队组指明方向。

2 完善锚杆、锚索支护设计方法

2.1 锚杆支护设计是煤巷、半煤岩支护技术中的一项核心内容, 如果支护形式和参数选择不合理, 就可能出现两个极端:

一是支护强度太高浪费材料, 二是支护强度不够, 出现冒顶事故因此锚杆、锚索支护形式的参数的选择对发挥锚杆支护的优越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 相对成熟并广泛应用的主要有经验类比法和理论计算法。

2.2 我矿煤巷、半煤岩巷锚杆、锚索支护示范巷道的方案设计按以下步骤:

(1) 地质力学评估:包括对巷道围岩 (顶底板为煤层) 力学性质测定测试和现场调查。 (2) 初始设计:利用计算机数值模拟方法或现有理论公式计算、在巷道施工前进行。 (3) 现场监测:利用测力锚杆及位移计算矿压监测手段对锚杆受力及围岩位移进行适时观测。 (4) 信息反馈和修改、完善设计:根据现场监测的数据及曲线与初始设计进行对比, 若相同则证明设计正确, 否则应修正初始设计, 调查支护结构参数使设计更加合理。

2.3 锚杆、锚索巷道支护使用材料及技术参数

道顶部使用¢18mm高强度预应力锚杆, 长度为2000mm, 帮部锚杆¢18mm圆钢普通锚杆, 长度为18mm, 锚杆间排距800×800mm, 锚索钢绞线¢17.8mm×7000mm, , 托板为350×350×10mm钢板, 巷道中间每间隔4米布置一个锚索。顶部锚杆用K2335树脂锚固剂各3卷, 每根锚索用K2335树脂锚固剂4卷, 帮锚杆用K3035树脂锚固剂1卷。

3 确保锚杆支护安装质量的措施

现场施工是锚杆、锚索支护的关键环节, 对保证锚杆、锚索支护巷道的施工质量, 掘进速度具有直接的影响, 我们必须进一步做好下列工作。

3.1 锚杆、锚索支护施工

施工队组应根据地质部门提供的地质资料、制定相应的施工技术管理办法、作业规程及安全技术措施。对施工人员进行锚杆、锚索原理, 锚杆及锚索钢绞线性能、机具及施工等技术培训, 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地质部门要对采用锚杆、锚索支护的巷道加强地质预测预报工作, 地质条件变化时, 施工单位和生产管理部门及时采取相应技术措施, 巷道锚杆、锚索应紧跟迎头施工, 打一个眼, 锚固一根锚杆, 防止顶板离层破坏维持顶板的稳定性。

3.2 建立完善的队组验收制度, 确保锚杆、锚索支护质量

队组是锚杆、锚索支护的施工单位, 同时也是验收支护质量的第一关, 队组必须建立健全严格的锚杆、锚索支护质量验收制度, 从打锚眼深度、角度、锚固剂搅拌时间、钻头直径与锚杆及钢绞线直径是否匹配、锚杆锚固力、锚索预紧力、间排距都必须建立严格的制度, 严格按作业规程作业, 确保安装质量。同时要实行编玛管理, 做好记录、标记, 使每根锚杆、锚索都有据可查, 将来哪根锚杆或锚索出现质量问题知道是谁施工、是谁验收的、从初始就把好锚杆支护质量关, 确保安全生产。

3.3 搞好支护材料验收

支护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支护效果, 应加强支护材料的管理, 建立完善的材料采购、检验和发放制度, 发现锚杆、锚索、锚固剂托盘等无出厂合格证、检验报告, 严禁使用, 对于支护材料的选择可采用较为先进的招标制度, 对于从事支护材料的管理的同志应不断加强业务培训, 特别是煤巷锚杆支护材料方面的知识。同时对于集团公司内部锚杆支护材料厂家, 应加强管理, 努力与当前煤巷锚杆支护相结合, 重视锚杆支护产品的研制、开发和加工, 使该条产业链实现系列化、规范化和产业化。

4 监测监控

煤巷、半煤岩巷锚杆、锚索支护是一项隐蔽性工程、支护质量和巷道围岩的稳定性难以直接考察, 因此锚杆支护的现场监测十分重要, 需要利用监测数据不断完善锚杆支护设计。

巷道监测主要内容包括围岩表面收敛, 深部位移, 顶板离层状况和锚杆受力等。技术部门进行矿压观测, 收集监测数据, 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 进而利用监测数据完善锚杆支护设计。对锚杆、锚索支护巷道做出安全预报。

监督检查

煤巷锚杆、锚索支护技术特征对职工的操作技能要求高, 受地质因素影响大, 现场存在的问题较为隐蔽, 必须加强工程质量管理的监督。

篇4:锚网、锚索联合支护技术的应用

【摘 要】在地质条件复杂,周边是风氧化带和采空区的老矿井,通过对矿山压力分布及顶板情况进行论证,成功应用了锚网、锚索联合支护,提高了支护效率,保障了掘进巷道的安全生产。

【关键词】锚网、锚索;应用

0.引言

苍村煤业公司今年5月前,五采区掘进巷道采用木腿棚支护,由于煤层直接顶板为灰色砂质泥岩,厚8.43m;煤层底板以深灰色泥岩为主,厚2.75m左右,掘进工作面常常出现底鼓、顶板破碎、切断下沉及棚腿断裂现象,职工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益低,矿井安全生产管理困难;现掘进的500工作面煤层顶板5m以上为棕黄色砂质泥岩,若采用木棚支护,不能按时完成计划进尺,也会给安全管理带来重重困难,因此我公司根据实际情况,结合顶底板赋存条件,选择了锚网索联合支护,现使用正常,支护效果良好,可推广应用。

地质情况及工作面设计:

1.地质情况

500工作面煤层赋存稳定,顶板以黑色泥岩为主,局部为砂质泥岩或粉砂岩,厚度12-14m,一般13m左右。直接顶下有一层伪顶为薄层粉砂岩或砂质泥岩,厚度最大0.2m,随掘随落,为破碎型顶板。老顶以块状灰白色中细粒石英砂岩为主,称七里镇砂岩,为本井田K2标志层,有时相变为粉、细砂岩互层或粉砂岩,厚0.9-21.87m,一般2-3m,层位较稳定,坚硬,不易垮落。底板为灰黑色泥岩及砂质泥岩为主的根土岩,该层遇水易膨胀,松软。水文地质划分为以裂隙为主,属简单型。

2.500掘进工作面设计

500工作面沿煤层倾斜布置,南至F3正断层,北为1400采空区,东到煤层风氧化带,其中原苍斜二号井之1401工作面在风氧带附近回采116m,西临原苍村二号斜井1402、1403工作面采空区和平峒1303、1305工作面采空区。500运输顺槽长650m,回风顺槽长630m,联络巷为40m。

3.工作面支护设计

3.1确定巷道支护形式

根据地质资料分析,煤层直接顶为中等稳定顶板,适合锚网支护。为了将锚杆加固的组合梁悬吊于坚硬岩层或压力平衡拱内,需用锚索做辅助支护。开拓巷道再采用喷浆封闭围岩,厚度不小于30mm。根据六采区巷道的支护经验,巷道选用矩形断面,锚网、锚索联合支护。

3.2支护参数设计

3.2.1采用类比法选择支护参数:

根据地质资料和邻近巷道的支护经验,支护锚杆选用Φ16×2000圆钢锚杆,间距,开拓巷道为650-750,回采巷道为700-800;排拒均为1000。帮锚选用Φ16×1000圆钢锚杆和Φ18×1000玻璃钢锚杆,间距为700-800,排拒为1000。锚索均选用Φ15.24×6000、1860级低松弛钢绞线,沿巷中部布置两排,间距1600,开拓巷道排距为2000-3000;回采巷运顺沿巷中部布置两排,间距3000,回顺沿巷中部三花布置,排距3000,间距1200。

锚杆锚固力不小于50KN,扭力矩不小于100N.m;帮锚杆锚固力不小于30KN,扭力矩不小于60N.m;锚索预紧力不小于120KN,锚固力不小于230KN。

3.2.2计算法校核支护参数:

(1)锚杆长度校核:

顶锚杆通过悬吊作用,帮锚杆通过加固帮体作用,达到支护效果的条件,应满足:L≥L1+L2+L

式中L——锚杆总长m。

L1——锚杆外露长取50 。

L2——有效长度(顶锚杆免压拱高b,帮锚杆煤帮破碎深度c)m。

L3——锚固端深度(顶锚杆取500,帮锚杆取300)。

普氏免压拱高:

b=[B/2+Htan(45o-ω帮/2)]/f顶

式中B、H巷道掘进宽和高(按最宽巷道效验)B=5500H=2400;

f顶——顶板岩石普氏系数取3煤取2

ω帮——两帮围岩的内摩擦角取45o

b=[5500/2+2400×tan(45o-45o/2)]/3=1250

C=2400×tan(45o-45o/2)]/2=497

依据上述计算顶锚杆长度L顶≥50+500+1250=1800

帮锚杆长度L帮≥50+300+497=847

所选锚杆长度满足要求。

(2)锚杆锚固力效验:

锚固力就是锚固剂与锚杆的粘剂力、锚固剂与锚孔的粘结力及锚杆的抗拉力的最小值确定的,再考虑一定的安全系数来计算。

顶锚杆锚固长度500,锚杆直径Φ16,锚固段岩锚孔直径40。

帮锚杆锚固长度300 锚杆直径Φ16,锚固段与煤锚孔直径40。

锚固力P=(P1,2)/K

锚固剂与锚杆的粘结力P1,2=Φ1,2×π ×L3×T1,2

式中 P1——锚固剂与锚杆的粘剂力KN,P2——锚固剂与锚孔的粘结力KN,

Φ1 ——锚杆直径Φ2——锚固段锚孔直径,L3——锚固段长顶锚杆为500帮锚杆为300,Τ1——锚固剂与锚杆的粘结强度N/2,取5,Τ2——锚固剂与锚孔的粘结强度N/2,煤孔取1.2,岩孔取1.8,K——安全系数取顶1.5-2帮取1-1.3

顶锚杆锚固力验算:

锚固剂与锚杆的粘结力

P1=16×π×500×5=125600N=125.6KN

锚固剂与锚孔的粘结力

P2=40×π×500×1.8=113040N=113KN

则P=(P1,2)/K=113/2=56.5KN大于50KN

帮锚杆锚固力验算:

锚固剂与锚杆的粘结力

P1=16×π×300×5=75360N=75KN

锚固剂与锚孔的粘结力

P2=40×π×300×1.2=45216N=45KN

则P=(P1,2)/K=45/1.3=35KN大于30KN

(3)锚杆抗拉力:

P3=π/4×Φ2×σT

P3——锚杆破断力KN,σT——锚杆抗拉强度N/2取375(金属锚杆),Φ——锚杆直径取16

则P3=π/4×162×375=75360N=75KN大于50KN满足要求。Φ18的玻璃钢锚杆,强度优于同等规格的金属锚杆,所以更能满足要求。

4.结论

篇5:机载临时支护安全技术措施

工作面顺槽使用ZLJ-6.5型机载临时支护装置

安全技术措施

编制单位:生产技术科 编 制 人: 审 核 人: 技术科长:

编制日期: 2015 年 4 月 24 日

工作面顺槽使用ZLJ-6.5型机载临时支护装臵安全技术措施

一、概况

工作面顺槽采用锚网带与锚索联合支护。工作面顺槽施工时,一次截割两排,使用长度3500mm3寸钢管加工成的前探梁进行前探临时支护。使用前探梁临时支护时,过程复杂造成职工劳动强度大,劳动效率低;作为一种被动支护,初撑力小;掘进中遇到过断层等特殊地段时,前探梁使用困难。机载临时支护装臵作为一种主动支护形式,初撑力大,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经研究决定在工作面顺槽中使用ZLJ-6.5型机载临时支护装臵(以下简称机载支护装臵),为确保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特编制本安全技术措施。

二、机载支护装臵主要结构及工作原理 1.主要结构

机载支护装臵主要由顶架梁、连接器、主臂架、伸缩臂架、回转支架、油缸、插装双向锁、高压油路过滤器、高压油管、溢流阀、控制操作阀、平衡阀等组成。具体结构见下图:

打开状态支护顶架伸缩油缸摆动油缸支撑油缸折叠状态

2.工作原理

工作时,使用综掘机的泵站供油,工作油通过二位三通阀,进入高压油路过滤器,经过溢流阀到操作阀,进入插装双向锁,双向锁打开后进入执行器,油缸立架升起、前进,顶架梁打开,主架升高直到所需高度和支护深度。

三、机载支护装臵技术参数

(一)装臵系统压力: 16MPa,流量50L/min。

(二)适用巷道断面:矩型、梯型。

(三)适用巷道宽度4.0 m~4.5m,高度2.0 m~4.2m。

(四)额定工作阻力:6.5kN。

(五)支护面积:2m×2.1m,展开3.4m×3.4m。

(六)支护超出掘进机截割头距离:1m~1.8m,前伸展开3.1m。

(七)顶架可倾斜:≤20°,上展45°。

(八)装臵重量(包括液压系统重量):约1000kg。

四、工艺流程及机载支护装臵操作方法

(一)工艺流程图

(二)操作方法

1.掘进机司机截割完并根据巷道高度情况适当出煤后,将掘进机停放在巷中位臵并将截割头落到迎头浮煤上。

2.截割工序完成后掘进机司机将截割电机闭锁。操作位于掘进机机身上方与掘进机液压泵站供油系统、掘进机自身液压系统、机载支护 3 装臵液压系统相连接的二位三通阀,将二位三通阀的控制手柄打在1#装臵上,将掘进机液压泵站供油系统向掘进机自身供油方向管路闭锁、掘进机液压泵站供油系统向机载支护装臵供油方向管路打开(司机操作二位三通阀时,确保将操作手柄打到位),使掘进机自身液压系统处于闭锁状态、机载支护装臵液压系统处于供液状态。

3.班长进行敲帮问顶,将迎头活矸、危煤找净后,及时检查机载支护装臵各部位及液压管路是否完好。

4.施工人员使用扎丝先将施工用金属菱形网与支护完好的顶网联接在一起,然后将钢带铺放在支护顶架上(一次施工一排)。最后使用随机配带的强力磁铁将钢带与支护顶架牢固吸实或使用扎丝将钢带绑扎在支护顶架上,防止钢带从支护顶架上滑脱。施工人员确保金属菱形网与支护完好的顶网联接可靠、钢带与支护顶架吸实牢固后撤出迎头。

5.掘进机司机通过操作机载支护装臵的摆动油缸和支撑油缸液压控制手柄,使站套和支护顶架由折叠状态慢慢平稳打开,达到所需要的角度和位臵时松开两操作手柄;再通过操作伸缩油缸使支护顶架升起,通过支护顶架将钢带与菱形网一同托起至距顶板100mm-200mm位臵后停止。通过操作前伸油缸适当调整钢带的具体位臵,使钢带处于设计位臵。

6.人工调整钢带排距、中线后,使用扎丝穿过钢带孔和金属菱形网,将金属菱形网与钢带联接牢固,然后掘进机司机操作控制阀将钢带、菱形网与顶板压紧贴实,保证机载支护装臵顶架接顶有力。

7.使用机载支护装臵完成临时支护,停电闭锁后,施工人员进行永久支护。即:打设顶部锚杆(若钢带按设计位臵固定后,机载支护装臵顶架梁与钢带锚杆孔重合,重合处顶锚杆在打注帮部下部锚杆时进行打注)、铺设帮部金属菱形网、打注两帮上部两根锚杆(施工方法严格 4 按照作业规程规定执行)。

8.顶部锚杆、两帮上部两根锚杆施工完毕,经检查质量符合要求后,撤出掘进机前方施工人员,送电后操作伸缩油缸控制手柄将支护顶架下降到最低位臵,最后操作支撑油缸、摆动油缸控制手柄折叠支护顶架,直到支护顶架下落至掘进机上为止

9、前探支架装臵各部位恢复到折叠状态后,掘进机司机操作位于掘进机机身上方与掘进机液压泵站供油系统、掘进机自身液压系统、机载支护装臵液压系统相连接的二位三通阀,将二位三通阀的控制手柄打在2#位臵上,将掘进机液压泵站供油系统向机载支护装臵供油方向管路闭锁、掘进机液压泵站供油系统向掘进机自身供油管路方向打开(司机操作二位三通阀时,确保将操作手柄打到位),使机载支护装臵液压系统处于闭锁状态、掘进机自身液压系统处于供液状态。

10.管路切换完毕后出煤,然后将掘进机后退至距迎头5m位臵处,并将掘进机停电、闭锁,人员打注两帮下部锚杆及支架梁与钢带锚杆孔重合处的顶锚杆,两帮锚杆施工方法及滞后迎头距离严格按照作业规程规定执行,帮部支护完毕人员、工具撤至安全地点后,掘进机司机重新给掘进机送电,进行下一循环作业。

11.其余未尽施工方法及安全注意事项严格按照《工作面顺槽作业规程》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五、安全注意事项

(一)维护注意事项

1.机载支护装臵在打开时,掘进机司机应注意观察各部位连接处活动是否正常,液压管路是否有刮蹭现象。

2.注意保持油箱油位、油温,油温不易超过70℃。

3.每天检修班负责把销轴内加满黄油。

4.检查各开关手柄的动作是否灵活、可靠,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处理。

5.更换液压胶管时,必须采取正确的方法将管路卸压并确认管路无压力后方可进行拆卸,拆下的油管接头、液压件要保持清洁,避免煤尘污染。

(二)使用注意事项

1.每班在使用前认真检查集流阀、多路换向阀的灵敏性,若出现掘进机油路与机载支护装臵的油路切换不灵敏、无法切换或油缸伸缩不同步等异常情况时,必须整改处理。

2.掘进机司机在操作手柄时,一定要将手柄一次打到位,否则会导致液压油的流量不稳定造成油缸不同步。

3.人员挂设金属菱形网时,掘进机司机严禁操作机载支护装臵运动,必须将掘进机停机闭锁。

4.人员将钢带固定在挂设的金属网上时,施工人员要相互协调、配合一致,防止钢带挤手、掉落砸脚;提前观察好迎头顶帮支护情况,确保人员站在支护完好的顶板下方作业,并清理好后退路线。

5.使用机载支护装臵进行临时支护时,若由于掉顶等原因造成巷道高度超过4.2m无法使用机载支护装臵时,及时恢复吊环式前探梁临时支护。

6.使用机载支护装臵进行支护时,掘进机司机应该严格遵循先出煤,后截割的顺序进行作业,减少空顶时间。

7.使用机载临时支护装臵时,严禁操作掘进机。如需进行工作时,应提前把机载支护装臵收回,再进行掘进机操作。

8.支护高度不够时,应先落下支护装臵,再抬高截割头,并在截割头下垫入枕木,然后再升高支护装臵。严禁在支护装臵打开状态下抬高截割头。

9.机载支护装臵顶架贴紧巷道顶板后,严禁操作摆动油缸推动顶架前后推动。

10.机载支护装臵使用期间,掘进机司机严格执行“手指口述”安全确认检查,主要检查以下内容:

(1)检查确认机载支护装臵各部件完好,固定可靠,运转灵活。(2)检查确认机载支护装臵各液压元件、管路完好,连接牢固可靠无漏液现象。

(3)检查确认机载支护装臵闭锁灵敏可靠。

(4)操作机载支护装臵前,检查确认机载支护装臵运转范围内人员已撤至安全地点。

11.机载支护装臵使用期间,备用原前探梁不少于四根,以备机载支护装臵出现故障无法使用时替换使用。

篇6:深基坑支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一、安全技术要求

1、基坑(槽)、边坡、基础桩、模板和临时建筑作业前,应按设计单位要求,根据地质情况、施工工艺、作业条件及周边环境编制施工方案。单位分管负责人审批签字,项目负责人组织验收,经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作业。

2、土方开挖前,应确认地下管线的埋置深度、位置及防护要求后,制定防护措施,经项目分管负责人审批签字后,方可作业,土方开挖时,施工单位应对相邻建筑物、道路的沉降和位移情况进行观测。

3、项目部应作好施工区域内临时排水系统规划,临时排水不得破坏相邻建(构)筑物的地基和挖、填土方的边坡。在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可能发生滑坡、坍塌的地段挖方时,应由设计单位确定排水方案。场地周围出现地表水汇流、排泻或地下水管渗漏时,施工单位应组织排水,对基坑采取保护措施。开挖低于地下水位的基坑(槽)、边坡和基础桩时,施工单位应合理选用降水措施降低地下水位。

4、基坑(槽)、边坡设置坑(槽)壁支撑时,项目部应根据开挖深度、土质条件、地下水位、施工方法及相邻建(构)筑物等情况设计支撑。拆除支撑时应按基坑(槽)回填顺序自下而上逐层拆除,随拆随填,防止边坡塌方或相邻建(构)筑物产生破坏,必要时采取加固措施。

5、基坑(槽)、边坡和基础桩孔边堆置各类建筑材料的,应按规定距离堆置。各类施工机械距基坑(槽)、边坡和基础桩孔边的距离,应根据设备重量、基坑(槽)、边坡和基础桩的支护、土质情况确定,并不得小于1.5m。

6、基坑(槽)作业时,项目部应在施工方案中确定攀登设施专用通道,作业人员不得攀爬模板、脚手架等临时设施。

7、机械开挖土方时,作业人员不得进入机械作业范围内进行清理或找坡作业。

8、地质灾害易发区施工时,应根据地质勘察资料编制施工方案,单位分管负责人审批签字,项目分管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验收,经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作业。施工时应遵循自上而下的开挖顺序,严禁先切除坡脚。爆破施工时,应防止爆破震动影响边坡稳定。

9、为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槽)内造成边坡塌方或土体破坏。基坑(槽)开挖或回填应连续进行,在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坑(槽)壁的稳定情况。

10、模板作业时,应对模板支撑宜采用钢支撑材料作支撑立柱,不得使用严重锈蚀、变形、断裂、脱焊、螺栓松动的钢支撑材料和竹材作立柱。支撑立柱基础应牢固,并按设计计算严格控制模板支撑系统的沉降量,支撑立柱基础应牢固,支撑立柱基础为泥土地面时,应采取排水措施,对地面平整、夯实,并加设满足支撑承载力要求的垫板后,方可用以支撑立柱,斜支撑立柱应牢固拉接,行成整体。

11、基坑(槽)、边坡和基础桩施工及模板作业时,应指定专人指挥、监护,出现位移、开裂及渗漏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将作业人员撤离作业现场,待险情排除后,方可作业。

12、楼面、屋面堆放建筑材料、模板、施工机具或其他物料时,施工单位应严格控制数量、重量,防止超载。堆放娄量较多时,应进行荷载计算,并对楼面、屋面进行加固。

13、项目部应按地质资料和设计规范,确定临时建筑和基础型式和平面布局,并按施工规范时行施工,施工现场临时建筑与建筑材料的间距应符合技术标准。

14、临时建筑外侧为街道或行人通道时,应采取加固措施,禁止在施工围墙墙体上方或紧靠施工围墙架设广告或宣传标牌。施工围墙外侧应有禁止人群停留、聚集和堆砌土方、货物等的警告。

15、施工现场使用的组装式活动房屋应有产品合格证,在组装后进行验收,经验收全权签字后,方能使用。对搭设在空旷、山脚等处的活动房应采取防风、防洪和防暴雨等措施。

16、雨期施工,应对施工现场的排水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排水畅通。在傍山、沿河地区施工时,应采取必要的防洪、防泥石流措施。深基坑特别是稳定性差的土质边坡、顺向坡,施工方案应充分考虑雨季施工等诱发因素。提出预案措施。

17、冬季解冻期施工时,应对基坑(槽)入基础桩支护进行检查,无异常情况后,方可施工。

二、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 ⒈施工前期准备工作 ⑴放线定位。用经纬仪和钢尺,在轴线定位的基础上,定出深层搅拌桩的位置,放出白灰线。

⑵挖掘沟槽。根据围护的实际宽度,利用挖掘机挖出与围护宽度相当的沟槽。

⑶利用经纬仪和钢尺放出围护内外边线,并用铁丝固定。⒉施工工艺

⑴定位。钻机到达指定桩位,对中、整平。利用经纬仪检查钻机垂直度。

⑵预拌下沉。根据电机的电表控制下沉速度,通常为0.38~0.75m/min。如下沉速度太慢,可输入少量清水以利钻进。

⑶压浆前,先制备水泥浆,并放入集料斗中。

⑷钻头下到桩底标高时,即行喷浆搅拌提升,边喷边搅拌;提升速度为0.3~0.5m/min。为使软土和水泥浆搅拌均匀,重复上下搅拌,两根桩之间的搭接在20cm 左右。

⑸每次成桩后,必须及时用灰浆泵注清水,对注浆管和喷浆头进行清洗。

⑹移位。根据钻机上的的刻度,每次移位50cm。⒊注意事项和质量控制

⑴注浆连续,并应使转速、钻速,提升速度及供水保持均匀。⑵对有抱钻和冒浆的地块土层,在钻进时可注入一定的清水,以提高转速和降低钻速。

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的配合比及水灰比进行施工,不得任意约定俗成小或增大。

⑷为准确控制钻进速度,应先在机上作深度标志,以利施工中的观测记录。由施工员进行复查无误后,方可喷浆搅拌和重复喷浆。当出现钻机跳动、摇晃等非正常现象时,应停机检查。钻进浓度不得小于设计深度。⑸搅拌过程中不得中途无故停机。如发现停电堵塞等现象,应及时提出检查,排除障碍后,再进入停浆面以下1m喷浆搅拌,以保证桩的连续。

⑹必须有专人实测送浆量,每根桩实测一次,如发现喷浆量不足,应复喷复搅。

⑺如遇地下障碍等影响施工的因素,应及时与设计及建设方联系,采取合理措施,确保工程质量。

⑻记录员必须按照记录表中的内容认真填写,每根桩记录一次,严禁弄虚作假现象。

⑼工程技术人员和施工员应在现场随时检查,及时进行资料整理,发现问题及时和有关方面协商解决。先进行2~3m试打桩,待试车正常后方可进行正式施工。

⑽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1.5%,搭接不得小于20cm。⒋施工工艺流程

开挖沟槽→放桩位→复验桩位→钻机就位→预搅下沉→制备浆液→喷浆搅拌提升→重复搅拌。

⒌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措施

⑴项目经理直接抓施工现场安全文明工作,坚决执行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到思想重视,管理到位。

⑵施工人员必须执行深层搅拌桩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操作,不得玩忽职守。

⑶施工人员进行工地必须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2m以上)必须系好安全带。

⑷施工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各守其职。

⑸夜间施工必须有足够的照明装置,确保安全施工。⑹各种电器设备,必须有专人管理。⒍其他措施

⑴施工结束后,必须整理好各种资料,写好施工总结,提交竣工图纸。⑵基坑开挖,检查桩身质量,如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⒎基坑开挖后监测及补救措施 ⑴基坑开挖前在盖梁上做好监测标志。⑵基坑开挖后每天早晚两次监测桩顶位移。

⑶每天把盖梁后侧出现的裂缝用混凝土补好,特别在雨天更应做到滴水不漏。

⑷如桩体出现漏水现象必须及时采取堵漏措施,以防产生桩体前后的动水压力。

⑸检查基坑面桩体有无水平裂缝,如有发现应及时采取卸载措施。

⑹基坑开挖一周后,如桩顶位移小于15cm且已基本稳定,可不再监测,但裂缝补漏必须天天进行。

三、井点降水施工

⒈基坑开挖前都必须经过井点降水,将基坑内水位降至基坑底以下1m左右,方可进行基坑开挖。如果施工中遇到淤泥粉质粘土层中,该层土压缩性大,含水率大,渗透系数大,基坑局部采用深层搅拌桩围护,拟在基坑放坡范围以外用轻型井点进行井点降水。基坑开挖后,再在基坑底四周设一套井点,插3m井点管,降水两周。

⒉施工顺序及要求

⑴挖沟铺管。挖约1.5m深的井点沟槽,然后铺设集水总管。⑵冲孔。用自来水冲出约6m深的孔(孔底标高在基坑底以下2m左右),确保井点影响半径内地下水位降至基坑底以下1m左右,孔径不小于300mm,孔距1.6m。

⑶沉设井点管填砂滤料,砂料选用中粗砂,将井点管和集水总管连接好。

⑷井点系统各部位均应安装严密,防止漏气,连接集水总管与井点管之间的弯联管采用软管。⑸每根井点管沉设后应检验其渗水性能。井点管和孔壁之间填砂时,管口应有泥浆冒出,或向管内灌水时,能很快下渗,方为合格。

⑹井点系统安装完毕,必须及时进行试抽,并全面检查管路接头质量、井点出水情况和真空泵运转情况等,如发现漏气等现象,应立即处理,检查合格后,井点孔口到地面下0.5~1.0m范围内应用粘性土填实。

⑺开始抽水后,每天早晚检查两次,发现漏气、堵塞等现象,应及时修补。

三、挖土 ⒈准备工作

(1)土方开挖前,将建筑物控制点线标桩做好,建筑物自然地面标高方格网测好,并做好标高工作基准点。

(2)用混凝土碎块对出土路线路基进行加固,并在路周围备好部分混凝土块。备好水泵等应急设备。

⒉挖土要点

⑴除局部围护外,其他部分采用1:1台阶式放坡开挖,台阶宽度不小于1.5m,二次放坡可以对边坡滑裂面进行分解,减小基坑塌方的机率。

⑵挖土前项目负责人对挖机司机、运土车司机及配合保洁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和保洁交底。

⑶由专人对基底标高进行控制,机械挖土留100mm厚土由人工配合铲平。严禁挖深后填松土,如发现超挖现象应用砂石填平夯实。

⑷加强基坑底的排水措施,在基坑的四周人工挖好排水明沟,并在基坑边角或转弯处,布置一定数量的集水井,再由水泵抽至基坑旁窨井里,做到排水畅通。

⑸基坑开挖后,再在坑底进行井点降水,插3m深井点管。⑹集水坑挖土应严格控制,当集水坑位置桩位露出来时,先在挖土机的回旋半径内挖土至基坑一样平,放好集水坑灰线,对挖机司机进行交底后,慢速挖土,严禁挖伤桩位或超挖。⑺挖机在挖土的过程中,应注意对围护桩的保护,严禁挖伤围护桩。

⑻挖土过程中加强对桩基的保护,在桩密集的地方应放慢挖土速度。严禁破坏桩体。

⑼严禁将人工铲下的松土贴在边坡上。边坡成形后,马上用C10混凝土做好护坡。

⑽基坑开挖后进行验槽,然后才能浇筑混凝土垫层,截桩头,焊接锚固筋,并同时进行桩基静载试验及低应变动测。

⑾基坑开挖过程中及开挖后,加强对围护桩的桩顶位移监测,并及时对盖梁后裂缝用砂浆或细石混凝土填实,并加强雨季的防护措施,发现位移异常现象,及时采取支撑或拉结措施。

⑿挖土完毕,基坑四周做硬化地坪,并在基坑外缘做0.6%的泻水坡度。

⒀基坑周侧滑动圆弧处要经常用1:2水泥砂浆补裂缝,确保在基础施工过程中边坡的稳定性。

⒊基坑作业的安全保护及文明施工措施

⑴安全技术交底。在基坑开挖前由项目负责人对各施工人员进行安全交底,把“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灌输到每个职工心中。

⑵坡顶或坑边不准堆土或堆载。在降水达到要求后,采用分层开挖的方法进行土方开挖施工,分层厚度不宜超过2.5m。基坑边0.8m范围内不得堆土。

⑶加强对安全技术措施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由专职安全员检查各项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情况,及时纠正违反安全技术措施的行为。

⑷加强对机械施工人员及配合人员的安全教育,严格按安全操作规程施工。

⑸做好基坑的防护工作,基坑四周及时设置1.2m高的红白油漆相间的钢管防护栏,上下基坑设有专用通道及登高措施。⑹夜间施工必须有充足的照明,值班电工加强值班检查。现场设有安全生产警示标志。

⑺由专人负责场内外的文明施工保洁工作,加强对运输通道的保护修复工作。

⑻大门内外铺设一段10~20m长的草包,并专人对出门车辆的轮胎进行冲洗清理。如遇雨季施工,更应做好冲洗清理工作,尽量减小对周围道路的环境影响。

四、地下障碍物清除和道路管线保护方案

1、施工准备

现场技术人员在施工前对施工图、地下管线图及周围道路地下管线图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深入现场进行具体踏勘,把地下管线的位置正确地标明在施工图上,并把原址内管线图上未注明的上水管道尽量查清楚,以避免挖土时挖坏管道而为施工带来困难。

2、地下障碍物的清除

一般情况采取机械破碎的方案,对于大面积的比较深采用挖机,然后用镐头机直接破碎,破碎100mm以下的碎块后外运。机械破碎时,除镐头机后退方向外其他三个方向应拉好小警戒旗;严禁配合施工人员在镐头机施工半径内活动。

尽量避免夜间施工,以减少对附近居民的干扰。

3、基坑开挖时的保护措施

基坑开挖应加强对围护桩、邻近建筑物及地下管线的监测,事先准备好支撑、土钉等施工机具,做好充分准备,一旦遇上特殊情况,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抢险。

对围护桩后出现的裂缝,应及时用砂浆填实补平,以免雨水灌入。对桩体上出现的渗漏和管涌现象,要及时采取措施用海带或其他膨胀物进行堵漏,并用混凝土填实。

四、施工监测

上一篇:送姚端秀才游毗陵,送姚端秀才游毗陵李中,送姚端秀才游毗陵的意思,送姚端秀下一篇:教育工作“以人为本执法为民”发言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