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专业院校选择

2024-04-26

考研专业院校选择(精选8篇)

篇1:考研专业院校选择

考研专业选择:重点院校与普通院校

考研,在报考院校时,最让我们纠结的问题就是:到底我们该如何选择,是选重点院校的普通专业,还是选普通院校的优势专业?

遇到这个问题,按一般的观念,几乎都倾向于选择优势专业,原因是研究生阶段主要侧重于学生的学术科研能力,是向高度专业化的过渡。不管考研是为了就业,还是做研究,似乎都和专业联系得更紧。但事实上,只要你确定了报什么专业,只要两所学校在这个专业上的实力不是天差地别,请选重点院校。

中国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高度集中在一线城市,在专业实力区别不太大的`前提下,重点院校甚至名校,象征着更强的综合实力、更多的院士、更好的校友、更多的项目名额、更多的政策扶持、更多的经费支持,这些优势完全可以填平甚至超越重点院校和普通院校在专业水平上的差距。

其次,我国的研究生机制仍旧是“严进宽出”,对学生的研究能力考评并不如国外严格,专业排名第一和排名第八的院校所培养的学生能力相差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所以研究生阶段在锻炼学生的能力之余,更多是为学生日后就业、在院所做研究、出国深造做铺垫。

因此,在成绩能达到要求、专业水平不是特别大的前提下,如果计划毕业后直接就业的,可考虑报考名气较大的院校,并且尽可能该校就在你日后想工作的城市。如果有志于进入院所作研究,可以优先报考中国科学院大学和名校。即便是想出国交流,仍是报考重点院校,因为大多数公派留学的名额和出国项目都集中在这些学校。

必须再三强调的是,以上建议均以两所目标院校的专业水平相差不是特别大为前提,如果一个专业排名第二,一个排名30开外,该选谁一目了然。

篇2:考研专业院校选择

只为一次考上研

河南启航考研:哲学专业考研,哪些院校比较好?

前不久,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了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其中共有513个单位的7449个学科参评。简单解释下哈,学科评估是教育部学位中心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进行的整体水平评估,每四年一轮。重点是此次评估打破了以往“论文论高低”的单一测评,采用多维度综合考量,美誉度可是极高的!

本文河南启航考研,首先为大家介绍哲学专业考研的优质大学,仅供参考哟~ 哲学

谈到哲学,大家第一个念头就是太形而上,没有实用,小朋友,这个想法是不对的哟。你知道每年哲学毕业生的就业率有多多多高吗?

哲学作为人类文明最早熟的学科之一,是众多学科的母体和价值归宿。与很多专业不一样,哲学是非常典型的具有长线学习逻辑的学科,它的精准就业“从事哲学研究”,事实上是以博士教育打底的。所以,选择哲学专业的人一般来讲会有更长的深造预期,而就业率统计是包含深造率的,即考研课程和读博同样归类于所在教育阶段的“已就业”类别,因此,近年来哲学考研的人也越来越多,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哲学专业考研的优质院校。A+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是二者合一的教学院系。北京大学哲学系始建于1912年(壬子年),于1914年开始招生,是我国高等学校中最早成立的哲学系。创建之初为北京大学文科哲学门,亦称“中国哲学门”,1919年更名为哲学系。历史上,著名学者蔡元培、胡适、蒋梦麟、熊十力、唐钺、邓以蜇、汤用彤、梁漱溟、金岳霖、冯友兰、宗白华、朱光潜、冯定、陈康、贺麟、沈有鼎、洪谦、张岱年、胡世华等先后在这里执教。北京大学宗教学系成立于1995年,是中国最早的宗教学系,现已成为国内一流、国际著名的宗教研究重镇。北京大学哲学http:///

启航考研

只为一次考上研

系和宗教学系合并招生,共同培养。

北京大学哲学系始建于1914年,是中国高等学校中最早成立的哲学系。创建之初为北大文科哲学门,亦称“中国哲学门”,1919年更名为哲学系。历史上,著名学者蔡元培、胡适、蒋梦麟、熊十力、唐钺、邓以蜇、汤用彤、梁漱溟、金岳霖、冯友兰、宗白华、朱光潜、冯定、陈康、贺麟、沈有鼎、洪谦、张岱年、胡世华等先后在这里执教,培养了数代中国最优秀的哲学家,使这里成为现代中国哲学的摇篮。

A+复旦大学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创建于1922年,是国内最有影响的哲学院系之一,在全国各类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评估中名列前茅。其前身为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教育哲学系,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并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前30年在此任教的学者有:余家菊、陈剑翛、屠孝寔、方东美、范寿康、熊十力、高翰、朱光潜、张颐、万卓恒、程乃颐、洪谦、金克木、黄子通、王凤岗、汪奠基、周辅成、石峻、江天骥、陈修斋、张世英等。学院人才培养成就卓著。创建90多年来,学院为祖国培养了各类优秀人才5千余人,他们在党、政、军、学、商、文各界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学院学科优势突出。拥有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985工程”创新基地建设项目和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哲学为国家重点学科,哲学一级学科为湖北省重点学科。学院是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哲学所有二级学科都可以招生博士研究生。哲学学科招收所有二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心理学学科招收基础心理学硕士研究生。现有10个二级学科或跨学科点,即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美学、宗教学、逻辑学、伦理学、科学技术哲学、国学、哲学心理学。

学院教学水平一流。现为国家基础学科(哲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知名教授、博士生导师站在教学第一线授课。采取原典教学、双语教学、名师授课、国外专家授课、国内外专家讲座等丰富多样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有5位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建设首席专家,1个国家级优秀http:///

启航考研

只为一次考上研

教学团队。有5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

A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哲学系的前身是中央大学哲学系,创立于1920年。1952年院系调整时撤销系建制,1960年恢复设立政治系哲学专业,1977年恢复哲学系,2000年在哲学系编制内设立宗教学系。另一源头为民国时期另一哲学重镇——金陵大学哲学系。在数十年历史中,刘伯明、汤用彤、宗白华、方东美、唐君毅、牟宗

三、程石泉、倪青元、殷海光、熊伟、陈康、苗力田、潘菽、孙叔平、孙伯鍨等一批哲学大师和著名学者曾先后在本系任教,在数代学者的努力下,形成了既注重学科基础研究、又关注现实社会生活的优良传统。迄今已发展成为人才培养层次完备,师资力量雄厚,学科齐全,研究成就显著,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哲学教学与研究基地。

南京大学哲学系是我国首批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哲学系之一。2002年成为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下设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逻辑学、伦理学、宗教学、科学技术哲学、东方哲学与宗教(自设)等八个博士点和相应硕士点,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全国重点学科,宗教学为江苏省重点学科,并设有涵盖上列所有学科的哲学博士后流动站。

该系拥有一批学术造诣深厚,教学经验丰富,在海内外学界有重要影响的老中青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其中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1人,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4人,中央和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首席专家3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2人等。

此外,在人才培养方面,更加注重培养研究生自主获取学术资料及把握前沿学术问题的能力、建构创新性学术观点及以符合学术规范的方式阐述其观点的能力。

因具有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并致力于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南京大学哲学系一直努力在国际化的平台上建构一流的哲学系。

http:///

启航考研

只为一次考上研

A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是国内哲学学科教学、科研和培养高级人材的重镇,目前国内哲学院系中规模最大、人数最多、教授最多,学科配备最齐全、人才培养体系最完善的哲学院系。哲学院是国家文科基础学科(哲学)人材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教育部“211”工程的重点基地、“985”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1998年,哲学院成为国内第一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设有哲学专业博士后人才流动站,拥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和宗教学三个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哲学院的哲学学科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一级学科。

哲学院拥有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两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科研力量雄厚,有长江学者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2人,新世纪人才8人。四位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罗国杰、陈先达、方立天和郭湛),两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刘大椿和焦国成),两位教育部哲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冯俊副主任委员和张志伟)。

人大哲学院师资力量雄厚,下设哲学系和宗教学系,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伦理学、美学、逻辑学、科学技术哲学、管理哲学、政治哲学、东方哲学、佛教、宗教学理论、宗教文化等13个教研室。现有教师76人,其中教授40人,副教授26人,讲师10人,博士生导师46人(包括兼职教授),形成了以名教授为主导、以高级职称教师为主体、以中青年教师为中坚、老中青相结合的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哲学院拥有一大批著名学者,其优异的丰硕成果以肖前教授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苗力田教授的《亚里士多德全集》、陈先达教授六卷本文集、方立天教授的《中国佛教哲学要义》和张立文教授的“和合学”等为代表。哲学院与国际学术界也保持着良好的学术往来,与美、英、德、法、俄、日、韩、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斯洛文尼亚、瑞典、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巴西等国学术界保持着经常性的联系,与港澳台地区哲学界也保持着密切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

篇3:考研专业院校选择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界定

模式是指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 它是对实践活动的简约化表述, 反映了实践活动中诸要素尤其是基本要素的规律性联系, 模式最主要的特点在于它的结构性。

人才培养模式就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 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把与之相关的要素加以有机组合, 形成一种有结构层次的相互关联的系统结构, 以指导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在教学活动中的行为。一般而言, 人才培养模式包含以下要素:

1. 教学理念

在人才培养模式中, 教学理念居于支配地位, 它制约着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和培养过程。

2. 培养目标和规格

它是指某类学校、某种专业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和标准, 是人才培养模式中最基本的要素, 既受教育思想理念的指导, 又是课程体系设置和培养过程选择的依据。

3. 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及其教学内容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 是人才培养模式的体现和落脚点, 需要在紧扣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前提下, 用系统化的观点和方法指导设计。

4. 培养过程

培养过程是实现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执行环节, 它由一系列教学活动和相应条件构成,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在时空上的不同组合构成了不同的教学过程。

总之, 人才培育模式是一个系统, 系统中各要素既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 又彼此制约、相互作用地构成复杂体系。其中人才培养目标规定了培养方向和培养层次, 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具有导向作用, 又是指导、监控和落实培养过程以及进行教学评价的依据。

二、我国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1998年由教育部颁布的新本科专业目录中把管理学从经济学中分列出来, 在管理学门类下设置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公共管理类、农业经济管理类和图书管理类等五个一级学科, 工商管理被作为一级学科对待。在工商管理类一级学科下, 设置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旅游管理等六个专业。按照一级学科设置的本科专业, 在培养上必然要求学生有较宽的知识面, 导致了学生的知识不够深, 对每个方向的知识只是一般的了解。特别是随着企业管理工作分工越来越明确, 以前企业通常设有综合性的企业管理部门, 但现在大多数企业不再设有综合性的企业管理部门, 而是分解为质量部、销售部、市场部、生产部、财务部和人力资源部等部门。企业管理实践的这种变化, 使得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很难最终定位在哪个具体职能部门, 这样势必增加了学生找工作的难度。各所高校在具体修订工商管理类本科教学计划时也常常是苦思冥想, 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绞尽了脑汁, 在教学进度安排方面更是伤筋动骨, 但由于对工商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方面却关注较少, 结果是收效甚微。特别是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 企业的管理理念、模式、方法正发生重大变化, 新的问题不断涌现, 新的理论不断被提出, 这一切都对工商管理学科的发展及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传统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已越来越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甚至二者还发生错位。现行的工商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主要存在于:

1. 培养目标定位偏高

不少二本商科院校将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 具有市场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试想如果作为一般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高级专门人才”, 那么重点大学应该定位在哪里?硕士和博士又该如何定位?特别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到大众化阶段的转变, 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供不应求的局面已得到有效缓解, 毕业生的流向更多是在公司或企业的中层或基层部门, 而非高层部门。从生源的素质和用人单位的现实需求来看, 我们也很难将培养目标定位于“高级专门人才”。

2. 在培养目标与层次定位方面, 表现为模糊不清

不少高校制定的工商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时, 从整体上看大致相同, 甚至有些共性的培养目标和教育部颁布的专业介绍中的专业培养目标完全一样。如果我们从十个不同学校中抽查其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 可能很难区分哪个专业是哪个学校办的。不同院校的培养目标无差别化, 表现为缺乏细分市场的意识, 使人才培养出现同质化倾向。这种模糊不清还表现为: (1) 不同学历层次的培养目标界限不明确; (2) 应用型人才培养与研究型人才培养的界限不明确。

3. 课程体系设置方面存在不少问题

主要表现在: (1) 课程设置特色不鲜明。由于培养目标的无差异化, 进而导致课程体系僵化雷同, 千篇一律, 其结果是: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是多元化的特性, 专业特色无法体现, 培养出的学生千人一面, 知识结构单一, 没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进而导致人才市场上, 工商管理人才需求呈现结构性失衡。 (2) 课程设置缺乏柔性, 不能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适时进行调整。许多高等院校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内容陈旧、老化、更新慢, 而刚性的课程体系设置又限制了课程调整的空间, 致使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的调整大大滞后于市场需求的变化。 (3) 课程体系过于追求理论的系统完整, 偏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我们长期以来坚持的是一种以理论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模式, 而每门课程都力求很完整、很系统, 课程之间存在很多重复内容, 课时总量膨胀, 教师和学生都被压在繁重的课堂教学中无法自拔。 (4) 课程设置与学生的个性特点、志趣、需求相互脱节。课程设置往往盲目向一些名牌院校、重点院校看齐, 而没有充分地、实事求是地考虑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志趣的学生的特点, 难以因材施教, 难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导致相当部分学生厌学。

4. 在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 仍以“授人以鱼”式的知识灌注为主

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适应市场能力的培养尚不够重视, 难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不利于学生走出校门后在变动的社会经济环境中求生存能力的形成, 影响到其竞争力的培育。

多项调查显示, 社会对高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满意度普遍偏低, 在校大学生对高校现状满意度也不高, 加之我国高等教育正面临国际化、市场化和普及化的挑战, 亟待我们对工商管理专业教育进行系统改革, 以培养出满足市场需要, 具有独特技能和优势的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

三、中外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分析

纵观中外高校, 他们在工商管理人才培育模式上存在许多不同,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培养目标的确立方式和执行上不同

培养目标是专业培养计划的“灵魂”, 它指导着人才培养的目的和方向, 规定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要求, 也决定了人才培养的方法与途径。在我国, 许多大学对培养目标的阐述还是比较重视, 在培养计划中一般都包括培养目标, 并将其置于首项, 但是对其阐述不具体, 相关要求也表现空泛, 不同学校间培养目标的阐述形式和内容极为相像, 并且主要表现为强调专业技能目标, 缺少人文内容。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 国外大学培养目标在阐述形式上没有统一格式, 但大都比较具体, 指导性强, 学生根据培养目标可以了解就业出向, 可以设计学习计划。比如, 美国巴尔提摩大学工商管理科学学士 (the BS in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Program) 市场营销专业的目标是:毕业生能够设计和管理一些创新和销售公司产品和服务项目, 而这些项目都是面向顾客的。市场营销工作职位包括广告和促销经理、会计主管、市场分析员、营销主管和公共关系经理。市场营销专业培训计划提供课程和学生亲自参与的案例有计划地将理论学习和实际应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体现了国外大学的教育主要面向“客户”——学生, 为学生服务, 教学过程能够较好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反观我国大学教育, 仍然是以政府为导向, 为学生服务意识不强。此外, 国外在人才培养上有着鲜明的层次性。一方面, 在国外不同商学院所培养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宗旨是不一样的, 如斯坦福大学培养的工商管理类本科生强调其参与发现新知识过程的机会的把握, 而卡内基--梅隆大学则强调培养学生在开放的背景下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熟练地运用定量方法和分析技巧来识别问题和发现解决方案。另一方面, 在同一学校内部, 不同层次的学生, 其培养的侧重点亦不一样, 如美国大学本科教育主要重视通识教育, MBA教育则更注重学生实战能力的培养。而我们的学校, 有些老师在给本科生和研究生上课, 用的基本上是同一套教材和讲义, 内容深度毫无二致。

2. 课程设置方面通识教育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所占比重中外有较大差别

在中外大学的培养计划中, 按课程的性质均可分为通识教育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按课程要求都可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但是, 课程总学分和学分分配上却有很大的不同。

(1) 通识教育课, 我国高校一般将通识教育课称之为全校公共课, 课程内容大致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化与艺术及语言与技能等, 一般占总学分的33%。通识教育课中既有必修课又有选修课, 一般必修课占通识教育课71%左右。美国大学通识教育课一般占总学分的46%以上, 通识教育课中必修课占通识教育课30%以下。由此看来, 我国大学通识教育课占总学分的比例较美国要低13个百分点, 通识教育课中必修课占通识教育课比重远远高于美国。事实上, 我们的“两课”、外语和计算机占了较多的必修学分, 而人文历史、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以课程模块形式供学生选修的课程所占学分较少, 一定程度影响到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2) 为了拓宽专业人才的知识视野, 国外大学一般都倾向于将专业基础课在学科内打通开设, 一般称之为学科共同课, 且大多以必修课形式开设, 在科目设置上, 基本上都包括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统计学、法学、数学等课程。

(3) 专业课设置很不一样。在强调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的前提下, 专业特色只能通过专业课来体现。以工商管理专业为例, 美国高校开设的专业课学分占总学分比重在1 9.5 3%~25%, 其中选修学分占专业课学分50%~55.17%, 而且专业选修课是按专业方向分模块选修。我国高校的专业课学分一般占总学分比重在18.28%~39.35%, 其中选修学分占专业课学分27.5%~55.13%, 而且专业选修课是多为限定选修, 不设选修模块。这反映了我国大学的专业必修课多、专业分流少, 结构是学生专业方向趋同。

3. 培养方法和途径方面存在相当差距。

中外大学大部分都实行学分制, 应该说国外尤其是欧洲和美国、日本实行学分制比较早。我国实行学分制改革是近几年的事情, 在很大的程度上借鉴了他们的做法。但我国的学分制和欧美相比还是存在较大的差异,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

(1) 学生在专业、课程选择上的自主性和灵活性不同。国外大学入学后首先修读校级通识教育课程, 并根据专业意向修读所在学院的专业核心课程。三年级之后, 再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和专业兴趣选修某个专业的课程。专业选定之后, 若不满意还可改选, 大学还根据市场需求情况, 设计一些专业方向, 供学生选修。这样, 学生的选修范围非常大, 除核心课程和少部分通识教育课程为必修外, 其他都由学生自己选修。

反观我国, 高校学生入学是通过全国统一的招生考试, 入学时专业已定, 在校期间想较大比例地改换专业的可能性还很小。事实上学生在入学时对专业存在不少模糊认识, 仅仅靠入学考试就定下终身专业, 这种方式对学生的自主发展和就业都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

近几年有部分高校尤其是重点高校允许学生 (特殊类别除外) 在校学习两年后, 再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学校考核情况和市场需求等因素选择专业, 选择专业的自由度有所提升, 但与国外比仍然有不少距离。

(2) 学生要获得学位所要求的总学分不同。美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一般在120-130分之间, 澳大利亚为144分, 我国相对较高, 一般在150—180分之间。并且我国高校更多注重的是课程的数量, 而对课程内容的深度和质量重视不够。

(3) 培养途径不一样。国外的大学因实行学分制, 针对某一门课程所要求的学分, 不管通过哪个途径完成, 只要通过校方认证, 均可视为通过。与之相比, 我国大学在学分互认方面却比较落后。

(4) 对实践经验的重视程度有差别。国外学校注重理论与实习一体化, 理论讲授和实习配套进行, 注重教学社会化。如沃顿商学院的校方积极支持学生社团组织和俱乐部的活动, 并为其提供经费和其他支持, 特别是定期给社团组织的主要领导者提供培训和指导。对他们来说, 领导和发展社团本来就是很好的社会实践。我们更多的还是强调课堂学习, 尽管大四有半年到一年的实习, 但基本上是“放羊”式管理。

(5) 在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存在一定差异。美国的一些大学设置研讨课, 有的是和理论授课结合起来, 每门课程安排一定次数的研讨和案例分析讨论课, 有的是整门课程都采用研讨的方式学习, 目的在于培养适用新世纪的创新性人才。以伯克利分校为例, 作为一所以培养高级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而著名的美国高等学府, 研讨课 (seminar) 是近年来伯克利分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措施之一。该校每个学期开设大约100门, 其中有些是专为一年级学生开设的, 有些是专为二年级学生开设的, 有些则一、二两个年级的学生都可以修读, 形成一个连续的系列。?国内一些重点高校的工商管理类专业尤其是一些有着先进教学理念的教师也积极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案例分析、实践教学、课堂模拟、课堂讨论、双语教学等新兴的方式, 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在数量上还是只占一小部分, 而且由于这些新兴方式的运用一方面要求教师要达到较高的素质, 另一方面, 也需要学生具有各方面的素质和技能, 如积极发言的勇气、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等, 而中国学生的这种能力和意识是很欠缺的, 也不是在大学时代就能全部解决的。只有两方面同时提高, 才能保证运用了新兴的教学和授课方式能够达到应有的效果。

四、一般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培养模式的选择

通过以上分析, 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工商管理类专业培养模式存在不少问题, 主要表现在:目标定位过高且雷同, 缺少特色, 培养途径单一, 课程体系设计不科学。针对这些问题, 我们应在借鉴国外先进培养模式前提下, 结合我们的具体情况理性选择好一个切实可行的培养模式。

1. 科学定位一般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从目前来看, 许多高校对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基本体现为:宽口径知识面, 较强的专业技能, 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专业在层次 (指本科、硕士、博士) 上的差异, 体现为下宽上窄的“三角形”的特点。对于这样的培养目标, 其实要结合当前的社会需要、学科体系来分析。从目前的管理层次的实际安排来看, 从低到高的设置是:总经理 (负责全面工作) ——副总经理 (负责专项工作) ——部门经理 (负责一个职能的专项工作) 。此外还有项目经理作为中层经理人员。加之高等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 社会人才的层次亦有了明显的提高, 本专科毕业生数量明显增多尤其是在我国MBA教育方兴未艾的背景下, 一般院校的本科生毕业进入企业后, 往往只能从较低的管理层次干起, 能否成为企业高管, 还非常不确定。因此现实的结果往往是:本科——企业职能部门工作人员或职能部门领导;硕士——企业职能部门的领导或企业高管后备力量;MBA——企业职能部门领导或企业高管后备力量;博士——理论研究人员。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其工作内容和能力取向是不一样的, 作为高层管理者主要是从事战略性、方向性的工作, 基层管理者更多是从事操作性的、具体的工作, 中层则处于中间状态。这就要求我们对本科、硕士 (含MBA) 以及博士的培养应有所侧重, 本科生教育应该以通识教育为主 (兼顾方向模块) 、普通硕士研究生则以专业教育为主、MBA学习应该强调其知识面的广泛性、博士生应该注重培养思维和研究能力。为了使本科毕业生适应当今环境变化, 一般本科教育的使命就应该强调:将学生培养成具有扎实宽厚的综合性多学科基础知识, 使他们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论, 掌握某一类职业生涯所需要的专门知识与方法, 初步具有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的能力, 具有操作层所需要的执行力和中层管理者所需要的沟通能力。这样的培养目标才能使得供求实现动态平衡。

2. 构建有利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

为了实现以上确定的培养目标, 我们必须通过课程体系来加以落实。因为课程体系直接反映专业的教学思想, 决定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规格和质量, 课程体系的设置也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由于现行的课程体系还存在一定的计划经济烙印, 难以实现市场的需要, 因而有赖重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结构包括专业必修模块、专业实践模块、专业技能模块、专业任选课程、专业讲座课程几大组成部分构成, 为解决复杂多变的生源和就业两个动态市场的需求与实现稳定办学的矛盾提供了可能, 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 这一体系在结构上应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与其它工商管理类二级学科专业相比, 工商管理专业的最大优势表现为企业管理综合知识和能力的掌握 (无论定位于培养中层管理者还是高层管理者, 虽然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很有可能从事基层管理, 但和管理类其它专业毕业生相比, 其劣势在于某项专门技能知识稍浅, 而综合能力要强一些) 。如果达不到这个目标, 显然意味着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的失败。因此, 我们应该结合工商管理类一般本科的定位, 考虑如何来发挥其专业优势。我认为至少应从以下两方面考虑课程体系的构建:

(1) 强化课程结构的一体化。目前的课程设置侧重于市场营销、财务会计、生产运作等职能管理课程, 缺乏足够整合各职能管理的教学和实践环节。学生学完很多课程后, 很难有整体观, 综合能力的培养就很难实现。为了实现工商管理专业的优势, 应该设置一些综合性更强的教学和实践环节, 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训练学生上下和横向沟通的能力, 以及观察和思考问题时的全局观念。课程结构的一体化不仅体现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上, 而且还体现在课程与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上, 使学生能够较好地把握各门课程在整体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及相互关系, 能够打通不同课程之间的脉道, 使之能够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从而有利于学生对真实世界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知。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我们提出了相应解决措施:一是调整类似文书写作课程。从企业管理实际来看, 文书写作中所涉及到的行政公文、经济合同、经济诉状等的写作不应属于企业管理者的职责范围, 而应属于其它专门人才 (如法律顾问和行政秘书等) 的工作, 因此我们在该课程中应淡化这部分内容。而在管理者的专业报告 (如营销策划书、投资分析与计划书、年度部门工作计划、质量分析报告等) 方面应该加强, 这些报告的完成也是工商管理者的主要职能之一, 也反映了其综合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技能。因此, 应调整商务文书的内容, 将以上的这些专业报告的书写作为商务文书的主要内容, 通过这样的课程, 将不同的课程联系起来, 将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培养成专业的经营分析师。二是将管理模拟实验作为学生锻炼其综合管理能力重要环节。比如, 在大三通过开设沙滩模拟实验, 让学生可以感受到企业运作的全部过程, 也使他们认识到在经营企业时, 他们还有哪些知识上的漏洞该弥补, 应该如何全面思考问题, 还有哪些差距, 从而激发他们有主动学习热情。三是要重视各种社会实践和调查活动, 将暑假社会调查和毕业实习纳入到专业培养环境, 应该给予足够重视, 在实习过程中要派专业教师指导, 因为这是学生从理论进入实践的开始, 也是锻炼学生综合运用各门课程知识来解决问题的途径。

(2) 突出工商管理专业的兴趣模块建设。由于一般本科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工作岗位的落脚点是针对企业的某个管理部门设计, 因此在强调该专业学生的综合管理知识和技能优势的基础上, 还应突出学生在某种项职能的管理能力 (这是学生进入企业的立足之本) 。这就要求工商管理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应该强调兴趣模块——按专项职能设置课程群, 否则该专业就会给人一种空洞化的感觉。对于同时招收工商管理类二级学科的学校, 在确定专项职能管理方向时, 要避免与其他二级学科相冲突, 因此, 可以考虑设置“工业工程”、“项目管理”、“质量管理”等兴趣模块, 一方面现在企业对这方面的人才需求较为强劲, 另一方面当前这方面人才培养相对较少, 很有市场。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可通过加大选修课比重来实现。

3. 一般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方法和途径的选择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是: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 强调实际效果, 不片面追求形式, 不强调千篇一律, 具体教学方法应因课程而异, 因教学对象而异。应特别重视和鼓励基于问题学习、网络教学、案例教学等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为使学生切实感受企业家及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创业与管理实践, 培养其创业创新意识, 在发动学生广泛参与的基础上, 通过定期或不定期举办研讨会, 邀请企业家讲座, 聘请商界人事担任兼职教授等形式, 使学校成为民营企业家谈道论剑的场所。随着我国经济的日趋国际化, 市场对既掌握专业知识, 又有较好的外语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 而双语授课是通过“用英语、学专业”的方式实现这一突破的有效途径。双语课程设置可以不以必修课的形式面向全体学生, 而是以选修模块的方式开设, 在模块内, 加大课程密度和强度, 以求实效。

我们有理由相信, 通过培养目标和模式的调整, 课程体系的改造, 一般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毕业生将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实现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

[2]职业企业家的摇篮。湖南商学院院报, 2007.4.29

篇4: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英语教材选择

【关键词】ESP 计算机专业英语 高职院校 软件服务外包

一、引言

依据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办学目的,高职院校各专业都在高年级开设专业英语课程。目前高职校专业英语的教材并没有一套固定的评价标准,因而教材并不能反应专业英语应有的教学内容,不能吸引学生,教学往往不能成功。因而本文试图以软件外包服务专业的专业英语课,计算机专业英语为研究对象,分析社会对该专业学生英语水平的要求,结合目前的教学现状,从ESP的教材编写原则角度探讨了如何选择适合高职学生的专业英语教材。

二、ESP的概念与现状

ESP即专门用途英语。Halliday,Macintosh,Stevens曾定义了ESP:公务员、警察、法律工作者、农业专家、工程师等(专业人士)使用的英语被称为专门用途英语。Jordan以学习者使用语言最终目的和语言环境为主线,将专门用途英语分为职业和学术英语两类。Hutchinson & Water(1987:17)以学科门类为主线,将ESP 分三类,包括科技英语,商务英语和社科英语。每个分支又分为职业和学术英语两个次分支。

ESP的研究在国外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由Halliday,Macintosh,Stevens等人首次提出了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 的概念。而我国ESP概念的明确提出是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是一个新兴却发展迅猛的研究方向。1994-2004的理论探索时期,友良,刘润清,蔡基刚,秦秀白等多名学者反思中国外语教学,考虑如何培养能适应21世纪的挑战的大学生。指出了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将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2009至今的实践试点时期,成立了ESP in Asia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ESP研究》创刊,中国外语教学研讨会专门用途英语专业委员会成立,多所大学开展ESP教学实践。2009年后的ESP相关论文井喷。但在这种繁荣的形式下,讨论ESP在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的论文却非常少。

三、专门用途英语教材的标准

关于ESP教材的标准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认为教材的目的就是在语言本身,学科内容只是一个载体。Lewis 和 Hill(1993:52-53)认为 ESP 教材的衡量标准是:1)教材能否激发学习者的好奇和研究兴趣;2)教材是否和学生的专业以及需求有关;3)教材是否有趣;4)教材是否有他们认为值得做的任务和活动。蔡基刚(2013)认为“真正的专门用途英语教材重点是在语言,在ESP教材中学科内容只是一个媒介,教材通过专业相关主题来呈现专业特有的语言现象和特点。”

另一种认为学科内容是目的,语言是载体。王艳(2011)提出了ESP教材编写的9个原则,其中一条是“系统性原则”:“ESP教材提供的专业知识主要属大专业方面的一般知识,虽没有双语教材的专业性强,但要有一定的系統性”。按第二种观点编写的教材将不能脱离双语教材或全英语的专业教材的影子,不能突出训练学生特定学科里的语言能力,帮组学生掌握特定领域里的语言特点和交际能力的目的。

四、软件外包行业对计算机英语的需求分析

软件服务外包行业是一个新兴并发展迅速的行业,根据业务的不同层次,从业人员可分为初、中、高三个层次。初级人员主要从事编码和测试的工作,他们在中高级人员的指导下,可以独立或协作完成日常的编码与测试工作,是企业非常重要的组成。这部分人员需求量极大,也是高职院校软件服务外包专业培养的目标。企业对这部分学生所需的英语技能要求并不低,需要学生有专业相关的听说读写能力。主要包括在日常的工作中能够听懂与自身工作相关部分的内容;能自如讨论与汇报与自身工作有关部分内容;能快速且精确读懂技术文档;能准确书写日报、周报等工作报告。

五、计算机英语教学现状与教材选择

高职院校的专业英语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实用能力,培养学生处理日常和涉外活动能力,训练学生简单的英语阅读、写作和会话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运用英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却发现教材基本是以扩展专业阅读和提升词汇量为目标,选材也是偏向理论性文章,内容陈旧,不能反映本专业的最新发展。

六、结论

要改变教学现状,选用真正能遵循ESP原则的教材是重要的一步。计算机英语教材应该具有以下两个特点。1)内容是学科的入门性知识,并不要求系统与全面,但是需要具有典型性。2)注重培养学生在计算机学科里的听说读写语言技能。

参考文献:

[1]Hutchinson,T.& A.Waters.1987.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 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Lewis,M & J.Hill.2003.Source Book for Teach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M.Hong Kong:Macnillan Publishers Limited.

[3]蔡基刚.2013.专业英语及其教材对我国高校ESP教学的影响[J].外语与外语教学,(2):1-4

篇5:考研专业与院校的选择

文都教育:考研专业与院校的选择 考研,是人生中继高考之后的第二大转折点。考上研究生,意味着你实现了人生的一大飞跃,可以说你从此就晋升到了人生金字塔中的精英阶层。很多对自己的学历或专业不满意的同学,可以通过考研来彻底改变自己的命运。那么我们该怎样进行考研中专业和院校的选择呢?说起专业院校的选择,可不是脑袋一发热,一拍大腿就能随便定了的。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考研的专业院校选择决定着每个人一生的研究方向。咱们先谈一谈专业的选择。每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有为数不少的考生由于最初专业选择的方向不对,导致复习中阻扰重重,难以为继,以至于中途放弃了。到底应该报考什么样的专业?是热门专业还是冷门专业?相信每个人在重新选择自己的专业的时候都会对自身的内在的潜力进行一次全方位的评估。何谓热门专业?当然是指那些就业前景良好,求职机会多,前途一片光明的专业了。例如计算机,金融经济类学科,法学学科,新闻类学科等。过去按照二级学科划分的专业有近400个,前10个热门专业报考人数占10%,前33个热门专业报考的人数就占了一半考生。可见报考热门专业的考生,如果自己没点实力,又不肯付出点努力就报考的话,想全身而退很难啊!所谓冷门专业,是指就业前景较差,报考人数较少的专业,比如哲学、历史学门类下面的大部分专业,以及工学门类下面的地质工程、采矿工程等,这些专业报考的人数较少,录取的门坎较低,考取比较容易。要报考一个专业,无论是冷门还是热门,都要搞清楚这个专业是干什么的,发展前景如何,千万不能望文生义。比如有的考生在报考时,看到有个专业叫“教育学”,觉得教育学应该是教书的,很想做教师,就填报了教育学,读完才知道,读了教育学真不能教书。

篇6:考研:院校专业选择以兴趣为主导

对于要参加考研的同学们来说,院校选择是第一个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只有选择了合适的院校专业,自己有了明确的目标,进行考研复习才不会无从下手。那么该如何选择院校专业呢?

首先,同学们考研尽量选择自己喜欢的学校和专业。这一点之所以非常重要,一是由于这关系到将来的职业,二是直接关乎考研复习效果。如果一个人对自己报考的专业很喜欢,学习乐在其中,那么复习效果就会很好,坚持到底的可能性也就大,成功的机率就高。反之,如果一个人厌恶自己的专业,那么在复习的过程中就很难较长时间保持兴奋和激情,很容易造成最终的失败。

其次除了兴趣,影响考研分数的因素还包括学业能力。学业能力决定报考学校及专业的选择。考生选择专业时,对自己的实力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量力而行。尤其是一些就业前景看好的专业,考生要把自己的学业实力和个人兴趣结合起来,选择考研成功可能性较大的专业。跨专业报考考生的最大劣势在于没有本科学习基础,备考时在专业课上会耗费较多的时间与精力,可能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甚至影响整个复习过程的心态和考试结果。考研竞争激烈,复习周期长,考生尽量一次成功。考生选专业之前要认清自身竞争实力,可用往年试题检测自己的学业水平,大致了解自己的竞争力。但考生要注意的是,读研还要考虑将来的就业,使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能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提供助力,而不是单纯获得文凭。

篇7:考研专业院校选择

由于“专业和院校选择讲座”时,很多同学没有到场,后期很多同学询问,所以我今天花店时间,将其中关键写下,供大家参考!

在院校选择前,考生首先要了解全国所有的研招机构档次。一般会有如下的几大类,为了考研院校专业选择少走弯路,考生可以借鉴以下几大分类。

第一类,名校,例如清华、北大、复旦、南大、浙大、中科大、上交、西交和哈工大等。近年,名校热已成为研究生报考的另一个趋势。越来越多的考生希望通过考研这条途径,实现自己的名校追求,同期也提升自己的社会价值和就业去向选择的几率。

第二类,就是国家教育部指定的自主定线的除了以上10个科研院校的学校,即所谓的重点(24所)。这些学校的名字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像北京的人大、北航、北师大、北理工,天津的天大、南开,上海的同济、华师,南京的东南、南航,武汉的华科、武大,成都的川大、成电,西安的西工大、西电,广州的中山、华工等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第三类,就是“211工程”和教育部直属的一些高校(除去上面所提到的学校)。具体信息,我认为大家可以通过相关网站上查找。

了解了院校分类对考生在院校选择方面可以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专业选择方面,大家还要注意两方面。

第一,正确为报考专业定位。考生在报考专业时应该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准确地为自己定位。根据自己的专业素质与学习能力来选择报考方向。部分专业总报考人数多,但并非所有学校的竞争都很激烈。参考专业报考竞争力时,不宜仅以报考人数来判断专业的冷热程度和竞争激烈程度;不应该盲目地跟从报考所谓的热门专业。从实际出发,量体裁衣,准确地为自己定位,这才是明智的选择。

第二,正确认识自身能力水平。无论做什么,兴趣是关键。只有选择了自己立志研究的方向,从近处着眼来说,才能将漫长的复习过程坚持到底;从远处来说,才能在未来的研究领域或事业上有所突破。总言之,研究生阶段的研究方向可能将决定一生所从事的职业。清醒地认识自己的实力。只有既认清形势,又认识自身实力,才能做出理性的选择,使自己的成功概率最大化。尽量选择本专业相关的专业。大学打下的良好基础,将有助于研究生阶段的进一步学习。本专业的考生由于有一定的基础,只要把自己薄弱的科目提高上来,就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了。

篇8:考研专业院校选择

关键词:教学改革,法律服务,就业困境,路径选择

高职院校法律服务专业旨在培养掌握法律基本理论及专业技能, 适合在政法机关和社区从事相关法律服务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从社会需要来看, 法律服务专业大有发展前景, 如社区调解员、司法助理、公司法务助理、法律文秘等, 但不可否认的是, 在当今社会对法律工作人员提出更高的知识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大背景下 (本科学历才能报考全国统考的司法资格考试, 拿到这个资格证才有可能做律师、法官、检察官) , 高职法律教育面临的尴尬问题更加突出。根据搜狐教育、麦可思联合发布的《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分析指出, 法律服务专业位列高职高专类就业红牌警告专业。 (1) 当大量高职法律毕业生无法找到法律职业类工作时, 法律教育与社会现实需求的矛盾日益尖锐, 这就加剧了人们对目前高职类法律教育现状的反思。有人面对困境甚至呼吁取消高职法律教育专业。 (2)

高职院校法律服务专业真的穷途末路了么?该专业的教师则持有不同的观点。一方面, 造成高职法律专业就业率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需要经过认真的调查分析, 才能对症下药, 不能人云亦云。另一方面, 要正视中国法律教育分层次的客观需求。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 同样也需要一大批法律服务类人才。而高职类法律服务专业正是顺应了这样的需求。因此, 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中, 对法律服务专业就业困境进行深入的分析显得尤为必要。

一、高职法律服务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

俗话说的好,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为获得高职法律服务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的第一手资料, 笔者将江苏省司法警官高等职业学校部分2007级法律服务专业毕业生作为调查对象, 并对他们的就业岗位、就业中存在的困难进行了梳理, 总体情况不容乐观。

首先, 从总体就业率看, 受访学生总数为50人, 就业率仅为80%。

第二, 从就业岗位分布看, 从事与法律相关工作的占全部就业人数的48%, 大多数学生学非所用。

第三, 从就业区域看, 经济落后地区的毕业生就业率相对较低。

第四, 从岗位适应性来看, 用人单位反馈的总体情况还是比较好的, 大多数毕业生爱岗敬业, 做事踏实;服从意识强, 完成任务较好;工作作风顽强, 有明显的职业认同感。但是, 也存在一些不足, 专业技能有待提高;文化底蕴不足;实践操作比较欠缺, 知识面需要拓宽;应急处置、组织协调能力需要提高等。

二、高职法律服务专业学生存在的就业困难

为进一步认识毕业生在职业选择过程中的决策因素, 以及各种因素在毕业生决策时的影响力和其中可能存在的误区问题, 更好地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教师可以设计毕业生职业选择调查问卷进行调查。从调查结果显示可知, 毕业生在就业选择过程中存在几大障碍。

(一) 毕业生的精英意识过浓

70%的高职毕业生就业的第一选择是去机关、事业单位, 这表明毕业生对用人单位的性质和工作稳定性要求较高, 还没有形成“大众化”就业理念。

(二) 毕业生期望值过高

高职毕业生认为单位发展潜力、行业发展前景、个人发展空间对职业选择非常重要的占80%, 这表明毕业生对自身发展抱有较高的期望, 不愿降低期望值的毕业生只能面临失业的困境。

(三) 毕业生之间存在盲目攀比现象

很多学生不考虑自身情况, 就业目标一个比一个定得高, 最终导致无业可就的结局。正如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所说:“如果我们错误地估计了自己的能力, 以为能够胜任经过周密思考而选定的职业, 那么这种错误将会使我们受到惩罚”。

(四) 用人单位的职业门槛较高

一方面, 高职毕业生要想进入公检法机关工作, 首先需要通过司法考试。另一方面, 现在很多企业在招聘时, 动辄就要求二至三年的工作经验。也有一些用人单位盲目追求高学历, 这也直接导致高职法律服务专业毕业生无业可就。

(五) 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与本科生相比不具优势

高职毕业生的知识结构有所欠缺, 专业技能有待提高, 这也是法律服务专业的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屡屡碰壁的一大障碍。

三、提升高职法律服务专业学生就业率的路径选择

根据上述分析, 我们不难发现, 要想寻求提升法律服务专业学生就业率的突破口, 主要应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 调查分析用人单位的专业需求, 做到有的放矢, 真正做到用人单位需要的就是我们培养的;第二, 深入推进教学改革, 反思当前的课程体系设置、理实一体化实施状况, 着眼于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第三, 探求毕业生就业指导改革的新途径, 完善就业工作体系。

(一) 满足用人单位的专业需求

只有明确用人单位的专业能力需求, 才能在课程模块的设置上, 在教学实践的环节中, 真正做到以就业为导向, 培养出真正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法律服务人才。通过调查部分用人单位对学院毕业生的评价, 将具体信息进行汇总, 总体情况如下 (见表) 。

从调查结果中不难发现, 作为高职法律服务专业毕业生, 具备着自身的特点与优势。如队伍年轻, 工作积极性高, 进入角色快, 专业思想稳定, 爱岗敬业, 做事踏实, 不好高骛远;服从意识强, 环境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突出, 公文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够胜任工作的要求, 有明显的职业认同感。同时, 也对高职院校的专业培养提出了一些建议:

1. 夯实专业基础知识, 重视实践技能的培养

高职法律专业毕业的学生社会阅历较少, 在面临实际问题时, 不能很好地运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独立工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在学校的教育过程中, 应当注重专业基础知识的运用, 聘请校外的专家到学校里开设讲座, 或者让学生进入社会参加实践活动, 增强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2. 增加挫折教育, 提升抗压能力

高职毕业生的年龄偏小, 在工作中遭遇挫折时, 容易冲动, 不能很好处理矛盾。因此, 在学校的教育中, 应当增加挫折教育, 使得学生在学校受教育期间就能得到磨炼, 在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时, 给予及时正确的疏导, 提升他们的抗压能力。

3. 完善知识结构, 提升文化修养

高职法律专业毕业的学生文化底蕴与本科法律毕业生相比存在一定差距, 公文写作能力、沟通应变能力等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 要加强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拓展其知识面;强化学生待人接物教育, 开设礼仪课程, 培养学生沟通能力, 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文化修养。

4. 重视组织协调能力的培养, 鼓励开拓创新

从调查数据看, 高职法律专业毕业生的应急处置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 创新精神部分缺失。因此, 在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中, 可以适当增加能力培养课程的比例, 注重基础能力的训练, 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 善于鼓励, 给学生提供个性发展的空间, 开展创新教育, 全面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 推进高职法律服务专业的教学改革

1. 确立课程设置模块化建设的思路

课程体系改革是高职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应当以专业就业现状为导向, 以增强法律服务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为着力点, (3) 开展法律服务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以能力为主线, 确立课程设置模块化建设的思路。

按照基础素质课程模块、专业素质课程模块、基础能力课程模块和职业能力拓展课程模块, 着手建立新的课程体系结构。基础素质课程模块包括:语文、数学、外语、计算机、政治等基础课程。专业素质课程模块包括《法学基本理论》、《中国宪法原理》、《民法理论与实务》、《刑法理论与实务》、《行政执法实务》、《诉讼实务》、《法律文书写作》等基本法律基础知识课程。基础能力课程模块包括《秘书理论与实务》、《秘书应用写作》、《文献与信息检索》、《社区矫正实务》、《档案管理》、《语言艺术》等课程。职业能力拓展课程模块应当以选修课程为主体, 学生根据自身的发展需求, 在专业学习的基础上选择与职业相关的其他专业技能培训, 如速录培训, 进一步协调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 为学生获得多种职业资格证书提供更多的条件, 为学生更好地增强职业适应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使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得到进一步拓宽。

2. 构建符合教育规律的实践课程体系

实践课程体系的建立, 应以促使学生具备法律服务从业必需的能力为目标。实践课程体系主要由课堂实训、课外见习、专业模拟实习和毕业实习四大部分组成。课堂实训的形式比较丰富多样, 如案例讨论、情景模拟、文书写作等;课外见习主要是让学生到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司法局、公安局、法律服务所等单位参加见习, 以及参加学校法律诊所的实践活动, 了解掌握司法、执法部门的职责范围、工作程序、办事指南等, 培养实践能力;专业模拟实习主要在学校的模拟法庭完成, 让学生进行案件的法庭审理模拟训练, 以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思维应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毕业实习一般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 主要培养学生的就业与创业等职业能力, 是学习与就业的过渡性训练。

(三) 探求就业指导改革的新途径

1. 全面构建和完善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

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主要包括工作保障体系、职业指导体系、信息反馈体系、就业市场体系以及就业服务体系。高职院校应当从组织、制度、硬件、人员等方面保障就业指导工作的顺利开展, 对学生进行系统化的职业指导;主动收集就业信息, 注重信息网络建设, 做好信息反馈工作;应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 想方设法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应确立“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 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实效。在这方面, 高职院校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做法, 如美国的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一般由一名副校长直接负责。德国的高职院校专门设立协调组, 负责开设职业咨询课, 帮助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设计和职业发展规划, 指导学生撰写简历和自荐材料, 以及与用人单位面谈等。 (4)

2. 丰富就业指导的内容

(1) 开展职业理想教育。职业理想是指人们对工作的向往和追求, 是人生价值观的具体体现。要通过职业理想教育, 让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 让他们树立“先就业, 后择业”的新型就业观。

(2) 建立科学的学生评价体系。科学的学生评价体系, 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发展自己, 给自己一个相对明确的定位;另一方面有助于用人单位直接、快速地了解、研究、决定拟聘用人员, 降低双方的招录成本。

(3) 重视职业生涯规划。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对自己的职业素质、职业兴趣和职业能力还不能做出完全清晰的界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通过引导毕业生在全面、深入地分析和了解自我的基础上, 结合客观实际需求, 制定出明确的职业目标, 并采取积极的具体行动去努力实现这一目标。

(4) 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就业指导工作尤其是就业信息, 不能局限于地区之间, 高职院校应主动加强与外界的交流与联系。加强对就业市场的研究和预测, 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 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

(5) 重视就业心理疏导。为了提升高职法律服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应当进行重新定位, 不能好高骛远。高职院校也应当将专业培养目标和岗位定位在法院书记员、社区法律服务、人民 (下转第42页) (上接第96页) 调解员、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助理、文秘内勤等工作上, 降低毕业生的职业期望值。

综上所述,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 高职院校要深入了解用人单位的专业需求, 在此基础上才能推进学院法律服务专业的教学改革, 并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就业指导新途径, 增强法律服务专业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与竞争力, 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注释

1徐杰:《法律高等职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试用“麦—肯模式”》, 载于《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 第124-126页。

2刘湘、岳卫峰、刘斌:《对我国高职高专法律教育的反思》, 载于《中国经贸导刊》, 2010年第1期, 第102页。

3许小莲:《论高职法律事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根据——以江西管理职业学院为例》, 载于《江西行政学院学报》, 2010年第10期, 第84-86页。

上一篇:1成本费用管理办法下一篇:麻醉科管理制度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