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案

2024-05-04

2016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案(精选14篇)

篇1:2016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案

2016年中医院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案

护理质量管理是护理管理的核心,护理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甚至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危,并影响医院的总体医疗质量。为了加强医院护理管理,规范护理服务行为,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优护理服务,保障病人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顺利通过中医二甲综合医院复评审,特制订本方案。

护理质量管理的原则:以病人为中心,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护理质量管理的目的:通过护理质量管理使护理人员在业务行为、思想职业道德等方面都符合职业规范和满足患者需要,使护理工作能够以最短的时间、最好的技术、最低的成本,产生最优化的治疗护理效果,保证患者安全,最终实现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目的。

护理质量管理目标

1、护理技术(中、西医)操作合格率≥90%

2、基础护理合格率≥95%

3、特级、一级护理合格率≥95%

4、护理文书合格率≥95%

5、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6、住院患者满意度≥95%

7、护理三基考试合格率≥90%

8、健康教育覆盖率≥100%

9、每科室开展中医护理项目≥4项

10、全院执行中医护理方案20种

11、常规器械消毒灭菌率100%

12、院内压疮发生率0

13、感控病例漏报率0%

护理质量管理的组织结构:护理部-质控小组-病区质控组成的三级质量管理体系。

临床科室护理工作质量检查:护理部及质控小组按质控计划完成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案

一、建立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

二、建立护是质量管理组织构架及职责任务分解落实。

三、完善护理各项规章制度、设立护理质量指标,修定各类质量标准。

四、计划下发前组织护理管理者对方案及计划进行解读及任务分解。

五、护理各级质量控制组织认真履行职责,按计划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并用数据来进行分析汇总。

1、护士长进行目标管理,量化指标,修定护士长绩效考核方案,进行绩效管理。

2、落实护士长目标管理的各项目标的量化数据的收集、分析,用事实和数据体现护理质量。

六、加强重点环节和重点部门管理,定期进行专项检查,不断完善和改进。

1、落实入院患者压疮、跌倒风险的评估,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降低院内压疮的发生率,降低患者发生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2、护理部定期护理查房,落实中医护理方案实施及各类培训效果评价。

3、加强重点部门感控管理。

七、质量控制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将检查结果汇总,并上报护理部,反馈各科室。

八、护理部每季度召开护理质量分析会,不定期下病区检查。

九、鼓励不良事件的主动上报,作为护理质量监测指标

十、提升护理夜查房质量,注重问题解决与帮助,纠错与指导为主导向。工作思路与工作职责

一、护理部

1、负责全院护理质量控制管理。

2、制定全院护理管理目标,制定、完善各项护理质量标准。

3、制定并完成年、季、月、周质控计划。

4、定期检查、考核,对护理管理目标级各项标准落实情况进行追踪并进行评价,体现质量持续改进。

5、汇总检查结果,并向相关科室反馈考核结果。

6、进行根本原因分析,与临床科室共同提出改进措施。

7、定期组织相关护理人员进行有关内容讲课。

8、全院各护理单元每月至少有重点内容检查一次;每季度全面检查一次。

二、质控小组

1、负责本组质控及指标的护理质量控制。

2、完成年、月质控计划,定期检查、考核。

3、每月有计划地重点检查2-3项内容,每季度至少全面检查一次(检查内容同护理部质控组综合检查内容)。

4、及时汇总检查结果,上报护理部并及时反馈给相关科室,共同制定改进措施,并检查落实情况;记录在科护士长工作手册上

5、每季度参加护理部质控会,进行护理质量的综合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

三、科内质控

1、制定病区质控计划及月、周工作重点,并按计划完成。每月有计划地对全病区的护理质量进行检查。

2、质控重点围绕完成护理质量指标,与护理部质控计划协同。

3、定期汇总检查结果,结合护理部质控与质控小组反馈结果提出改进措施并落实。科内存在问题及时反馈,提出改进措施。

4、主要采取随时检查,随时记录的检查方法与每周重点相结合

5、每周汇总自查结果,在护士晨会反馈,及时改进。

6、对临床开展的新技术、新业务、新项目做好相关人员培训并登记记录,制定相应护理常规,报护理部审批、备案。

护理质量检查内容:

综合检查、考核内容:病房管理、安全管理、危重(一级护理)患者护理、基础护理操作及急救操作、消毒隔离、急救物品管理、各种药品管理、优质护理服务、患者健康教育、患者满意度调查、各种护理文书检查;手术室、供应室、急诊室、血液透析室、门诊各诊室的质量控制;护理人员劳动纪律及规范服务等。

重点检查内容:针对上一轮检查中存在比较普遍的问题及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检查发现的问题重点检查;重点部门重点检查。

满意度调查:根据不同科室制定满意度调查表,全院每季度进行一次满意度调查,出院病人满意度调查纳入回访内容。

夜间护理质量:每周安排两名护士长值班,检查夜间护理质量。

护理部 2015.11.30

篇2:2016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案

2016年医院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案

为保证医疗质量保证方案在我院的贯彻执行,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得到持续改进,特制定下列实施方案:

总目标:2016年围绕《金华市中心医院十三五工作规划)》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根据国务院颁布的《护士条例》,国家卫计委《关于加强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2012年国家卫计委《关于实施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的目标,2014-2015年中国医院协会《患者十大安全目标》、2015年《关于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改善护理服务的通知 》及《护士条例》的精神,省卫计委质量评价办公室颁布的《等级医院评审标准》内容精神,围绕医院护理部十三五规划、新时期护理事业工作重点,结合我院护理发展现状,重点解决2015年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坚持“病人至上 贴心服务”的医院护理服务理念,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为病人提供安全、有效、满意的护理服务。达到住院病人满意率达95%以上;基础护理合格率达到95%以上;专科护理合格率达到95%以上;危重病人护理质量合格率达95%;护理措施落实率达到100%;病历书写符合率达到95%以上;抢救设备完好率达到100%;护理并发症(护理原因引起的压疮、坠床、烫伤、跌倒等)控制在0.3%以下(以出院病人人次计算);护理理论考核合格率95%以上;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达到95%以上;护理管理制度考核成绩>90分以上,合格率达到100%;无菌操作合格率达到100%;新护士岗前培训率、到课率、合格率达到100%以上;护士、护师规范化培训达到100%;“三基”培训合格率达到95%以上;护理人员继续教育达标率95%以上。一

目标

1.以医院护理服务理念为指导,不断提高护理专业水平,营造护理安全文化环境。2.护士能熟练应用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科学地开展护理活动。

3.以病人为中心,创造安全、安静、整洁、舒适、温馨的诊疗环境,病区设置和空间的管理体现对病人舒适、关爱。工作环境安静整洁,团队氛围和谐,创造病房安全文化环境。

4.精细化护理管理举措落实,提高护理工作美誉度和满意度。

5.以病人为中心修订规章制度、工作流程、质量控制标准,熟练掌握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正确使用CQI、PDCA、RCA、QCC等质量管理工具对存在的护理质量问题进行分析、整改、落实、稽查反馈,不断提高护理质量,确保病人安全。

二 措施

1.各科在医院护理质量、行政、教育委员会的领导下,科室各质量管理质控员的指导下,督促《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案》的全面落实,以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和有限的资源上完成2016年护理工作计划、目标,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护理人员中知识和技能的差距、各护士工作上的缺陷,及时纠正偏差,确保护理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达标。2.修订《护理质量保证方案实施细则》,目标清晰,结合实际,责任落实,实行自我控制、科间控制、护理部控制相结合,各类护理人员熟知医院护理质量评分标准。3.2014-2015年中国医院协会《患者十大安全目标》,是指导各级医院着力构建基本的患者安全保障体系,推动医疗安全管理工作的指南。组织学习和落实《患者安全目标》和医院文件《医院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要求,严格执行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各班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抢救工作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的落实,提高医务人员对病人身份识别的准确性,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提高病房与门诊的用药安全,提高持续用药病人的正确安全审核;加强医务人员有效沟通,完善医疗环节交接制度,正确及时传递关键信息;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强化手术安全核查,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错误;减少院内感染的风险,严格遵循手部卫生和手术后废弃物管理规范;防范与减少病人跌倒、压疮事件的发生,降低跌倒造成的伤害;加强全员急救培训,保障安全救治;鼓励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构建患者安全文化;建立医务人员劳动强度评估制度,关注工作负荷对患者安全的影响。4.建立病人安全的监控体系,保障病人安全。制定《病人安全管理措施》,鼓励护理风险、护理不良事件的无惩罚上报制度。每月护士长会议、每季度护理组长会议对各个科室上报护理风险、护理不良事件典型案例进行分享,选择一旦发生后果严重、涉及多学科合作、同个问题屡次发生难以解决等问题组织进行RCA分析,改进流程,方便病人,保证安全。

5.提高用药安全性。强调正确的药物在正确的时间通过正确的途径给正确的病人,做到5个正确:药物、剂量、病人、时间、途径,完善用药不安全事件报告,鼓励及时上报药品不良事件,严重事件及时与临床药学中心联系。

6.抓关键安全质控点。关键病人:新入院、危重、转科转院转运、大手术后病人及有发生医疗纠纷潜在危险的病人;关键护士:新调入、新毕业护士、长期假期或离院后返院护士、新获得独立夜班资格独立上班护士、须特别关爱的护士;关键时段:节假日、工作繁忙、晚夜间;关键项目:护理核心制度、高危病人管理。

7.加强抢救仪器、设备物品的性能、安全性检查,及时联系维修保养,保持设备完

好率100%,保证抢救安全。.严格执行抢救工作制度和危重、疑难病例讨论报告会诊制度,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全面、及时评估,落实危重病人压疮监测报告制度,会诊指导,正确实施护理措施,记录符合规范,抢救物品、药品处于完好备用状态。使用安全标识(医用导管标识、过敏标识、防盗防烫伤、识别腕带芯片标识、红手环防走失意外标识、防跌倒/坠床等标识),做到警钟长鸣。

9.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遵照教育委员会2016年护理操作培训考核计划组织培训考核,依照操作质控组讨论修订的评分标准,按计划逐项落实,2016年把提高护士的床边综合能力考核和护士长、护士掌握个案追踪检查方法作为重点,把倡导有声操作作为考核的关键点。

10.全院护理人员加强职业道德的自我修养,以医院服务理念为指导思想,全体护士长、护士注重患者的就医感受,护理流程围绕着病人利益至上制定、不断修订,着眼于全院大局,提倡奉献精神和慎独精神。利用邵逸夫医院、台北医学大学附设医院护理对接平台,2016年重在护理服务软实力的提升为侧重点,加强以护理细节为关键点的精细化管理。开展护理组长、总带教考评竞争上岗制。护士长加强自身建设和人格魅力的培养,以模范带头行动带动全体护士,做到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合理运用绩效评估,系统地评估下属人员的行为,运用激励管理方法促进优秀护理人才成长。完善新分配护士转正考核方案,计划新分配护士定科方案,促进新分配护士不断学习,提高自我。护理部组织开展各种质量改进方法的措施落实、推广工作。每月病人满意度的测评,结合医院稽查室的问卷、电话、信件等满意度调查,在护士长会议上进行反馈,对于表扬的护士及表扬信在金医护理微信平台进行广而告之,提高护士美誉度、信任度和满意度。

11.制定2016年《在职护士分层级培训计划》,遵照培训计划组织实施。各层级护理人员根据护理部2016年项目发展清单进行学分制考核。低年制理论、操作考核护理部每季抽考一次,病区每月每人操作考核一次,新护士一周年内操作考核每月二项,每季度护士长针对本专科护理内容(包括业务学习内容)出试卷组织闭卷考核一次,充分利用晨会进行提问,按照专科护理技能程序进行床边综合能力考核,结果记录个人档案,护士长及高年制护士利用交接班,对病区特殊病人进行重点分析,提出预见性护理防范措施,提高护士的专科护理能力。

12.重视护理病历书写,提高内在质量。根据《浙江省护理病历书写规范》、《金华市中心医院护理病历书写要求》、《金华市中心医院护理记录单电子归档管理规定》、《金华市中心

医院病历归档管理规定》为指导,在护理病历质控小组及护理书写质控室的指导下,护士长为责任人,护理组长、科室病历书写质控员协助,负责归档病历和现病历的质量控制,做好基础质控,科室层面每周抽查2份运行病历(疑难病例、潜在纠纷倾向病例、跨学科病例等),护理书写质控室对出院的每份病历进行初查,每周重点查2份刚出院病人的病历。病区护士长自查自纠并根据护理部质控室的反馈逐项解决问题,评价整改效果,层层把好书写质量关。

13.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参加护理部组织的业务学习、行政查房,每月多团队合作及典型案例分析各一次,片内业务学习每季度一次,安全教育每年2次,每半年组织疾病护理查房一次,每半年组织教学查房一次,重视查房的效果,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并落实,10天内组织整改措施稽查。组织并按时参加院长学科综合查房和院长医疗质量综合查房的护理质量检查讲评。充分利用请进来、送出去的培养方式和护理学术对接平台,鼓励在职护理研究生教育、外出进修、参加学术活动、专科护士培养、外请专家授课、专家现场指导、继续教育项目办班等方式扩大护士知识面,要求学有所成,学有所享,学有所用。2016年计划成立科研论文精品班,外请专家授课,以点带面,提高我院护理学术水平。

14.建立全面的质量评价体系:完善护理人员的360度评价体系:自身评价、患者及家属评价、科室评价、护理部评价,进一步完善护理质量及信息的收集、分析、反馈制度,护理部制定护理品质监测计划表,科室层面根据自身特点制定相应的护理监测重点。各学科护士长组织并落实每月的护理监测项目自查、互查工作,检查结果及时上报护理部。

15.会议制度:护理部每2周召开科护士长会议,每月召开执行委员会和护士长会议,每季度一次护理委员会会议,总结和布置工作,分析存在的问题原因、讨论改进措施。强调会议效率。

护理部

篇3:2016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案

1 资料

收集2013年1月至6月CQI实施前内镜诊疗5 000人次作为对照组, 其中男性3 060例, 女性1 940例, 年龄15~80岁, 平均年龄 (50.62±8.05) 岁;收集2013年7月至12月CQI实施后内镜诊疗5 000人次作为观察组, 其中男性2 890例, 女性2 110例, 年龄17~85岁, 平均年龄 (52.08±6.65) 岁, 比较两组的护理配合质量。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及诊疗项目等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2 CQI实施方法

2.1 申请购置内镜诊疗器械

积极争取医院支持, 增置了内镜主机4套、内镜16件、氩气刀2台及其他治疗附件, 有效缓解了接诊病人多与设备数量少的矛盾, 提高了工作效率, 缩短了病人的候诊时间。

2.2 改进质控小组工作

在科室原有质控小组的基础上, 增设责任组长岗位, 其他各个岗位护士均为责任护士, 由组长总负责。各责任护士之间既有分工又有合作, 对诊疗前准备、诊疗中配合及诊疗后护理措施进行改进, 并进行全程质量监控。

2.3 推行护理评估制度

由责任组长负责, 组织责任护士对当天预约诊疗病人的病情、诊疗项目及特殊诊疗要求进行初步评估, 提前预备可能使用的物品, 提高诊疗过程中护理操作配合的效率。

(1) 诊疗前准备:由责任组长负责, 每日诊疗前检查责任护士设备、器械、物品等的准备情况, 重点对特殊治疗附件的性能和备用情况逐一检查测试, 确保合格备用, 保证护理配合的高效性和有效性。

(2) 诊疗中配合:制订CQI工作标准:每个诊疗单元配备两名护士, 定岗定责, 一名护士在检查床左侧负责病人的体位, 准备口盘, 协助病人上下床及在诊疗过程中观察病情;另一名护士在医生右侧负责接送内镜、传递器械、配合镜下治疗等。

(3) 诊疗后护理:重新制订宣教方式, 制作胃镜、结肠镜、无痛内镜等诊疗后注意事项小卡片, 随同检查报告单一起发放, 并由责任护士向病人及其家属进行解释, 加深病人对健康宣教的理解和记忆, 将优质护理服务做细、做实。

(4) 加强病人安全管理:在诊疗全过程中, 安排专门护士负责安抚病人, 观察病情, 提供“扶上扶下”服务;在检查床尾放置脚垫, 使病人不需要脱鞋就可上检查床, 避免了病人在诊疗完毕下检查床穿鞋过程中发生坠床、意外跌倒等不良事件, 有效保障了病人安全。

2.4 改进护士培训方法

结合专业特点, 重新制订新入科护士培训计划。 (1) 强化专科技能培训:指定有资质的教师进行为期6个月的专科系统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 (1) 内镜室各项规章制度; (2) 护患沟通技巧; (3) 病人就诊及预约、登记流程; (4) 内镜适应证及禁忌证筛查; (5) 病人安全管理知识; (6) 消毒隔离相关知识; (7) 内镜清洗消毒流程 (理论、技能) ; (8) 各种设备器械使用及维护方法等。培训期满经科内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2) 改进新人培训制度。实施CQI后, 对未经临床科室轮转的新护士, 在完成科室的专科培训后, 分批派往急诊科集中培训3~6个月, 培训内容包括: (1) 危重病人病情观察及护理; (2) 心肺复苏术及护理; (3) 吸痰术; (4) 气管插管术及护理; (5) 心脏电除颤等技术。这样可进一步培养护士的急救技能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以提高护士综合工作能力。

3 统计方法

运用SPSS19.0统计软件, 对结果数据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用t检验,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结果

4.1 实施CQI前后内镜护士工作质量及护理配合效率比较

实施CQI后, 对内镜医生、护士及进修人员进行问卷调查, 发放调查问卷45份, 收回有效问卷42份, 有效问卷回收率93.3%。调查统计结果见表1。

由表1可见, 实施CQI后护士诊疗前评估执行率、病人病情观察准确率、护理配合有效率、病人安全管理落实率、专业技能熟练的护士比例、诊疗后健康指导有效率都较实施CQI前明显提高 (P<0.01) , 而仪器设备故障发生率由于增加了设备数量、加强了运行维护而明显下降 (P<0.01) 。

4.2 实施CQI前后医生满意度调查

结合专科特点, 从专业技能、护理配合质量、医护配合默契度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实施CQI前向医生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120份, 收回有效问卷108份, 有效问卷回收率90%。实施CQI后向医生发放调查问卷120份, 收回有效问卷116份, 有效问卷回收率97%。调查结果见表2。

由表2可见, 实施CQI后, 医生满意度较实施前明显提升 (P<0.01) 。

4.3 实施CQI前后病人候诊时间对比 (见表3)

由表3可见, 实施CQI后, 病人候诊时间较实施CQI前明显缩短 (P<0.01) 。

5 讨论

5.1 实施CQI前内镜诊疗护理滞后的原因

5.1.1 护理人员培训不到位

新入科护士虽有专职教师负责带教, 但培训内容缺乏系统性、综合性, 各项操作无统一标准, 未严格落实考核上岗机制, 护士专科技能不熟练, 应急处置能力不强。

5.1.2 质控工作不到位

科室虽然成立了质控小组, 但工作职责不明确、不能严格落实, 各环节质量控制不到位, 诊疗前病人筛查工作不到位, 诊疗过程中安全陪护不到位, 诊疗后注意事项的健康宣教不到位, 致使护理质量达不到要求, 病人安全得不到保障。

5.1.3 设备器械检修不良

固然存在内镜及相关器械配备数量不足的问题, 但对设备在诊疗前检查、诊疗后维护的责任都没有落实到人, 必然会导致内镜诊疗过程中出现设备故障、运行不良等问题, 尤其当接诊量较大时, 设备故障常影响检查的效率。

5.1.4 护士对工作预备不足

由于护士缺乏经验, 加之诊疗前准备工作没有针对性和统一标准, 使护士不能认真了解病人病情和既往内镜检查结果及特殊诊疗要求等, 对有可能临时使用的设备、器械、附件等物品准备不全, 需要时临时查找, 延误诊疗时间。诊疗后的注意事项通过护士口述向病人宣教, 存在病人理解片面、记忆不深刻等缺陷。

5.2 根据存在问题确定改进目标

5.2.1 规范质控小组工作

对诊疗流程、设备使用及维护、诊疗前准备、诊疗中配合及诊疗后健康指导等方面进行全面改进, 制订一系列标准流程。由责任护士对内镜诊疗护理前的准备、诊疗中的配合、诊疗后的设备维护和健康宣教全程监督, 使各项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 并落到实处。

5.2.2 改进配合操作流程

将内镜护理配合操作制作成流程图, 不仅便于学习、记忆与操作, 又便于统一管理和培训。要求本科室所有护士对操作流程熟稔于心, 这样配合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5.2.3 规范护士岗位培训

进行科室的专业培训, 进一步强化急救知识的各项培训, 使培训正规化、系统化和全面化, 提高全科室护士的综合素质。

5.2.4 加强病人安全陪护

原来一张检查床一名护士全权负责, 护士围着检查床团团转, 工作忙乱, 存在流程衔接不良、操作配合不及时、病人安全不能保障等缺陷。实施CQI后, 病人就诊时的陪护得到有效加强, 确保了病人安全就诊, 老年病人及医生的满意度明显提升。

5.2.5 添置设备并加强维护

及时添置内镜诊疗仪器、器械及相关设备, 确保数量充足;加强管理, 将责任落实到人, 及时维护设备, 确保运行正常。

在本研究中, 根据内镜专科特点, 将质量控制落实到各个岗位、各个工作环节。实施CQI后, 医护配合效率明显提升;诊疗前护理评估执行较好, 护理工作效率、病人安全管理各项措施的落实率等指标均明显提升;设备故障发生率由实施CQI前的2.6%降至实施CQI后的0.2%;医生满意度由实施CQI前的57%提升至实施后的94%。由于工作效率的提高, 病人候诊时间明显缩短, 满意度大幅度提升, 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综上所述, 通过分析内镜诊疗护理质量较低的原因, 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为目标, 在内镜诊疗护理中实施CQI。通过加强培训、落实责任、督查实施情况, 制订符合实际的质量改进措施, 使护理质量及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 说明将CQI应用于内镜诊疗护理过程中, 效果较好。

摘要:目的 探讨内镜诊疗护理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 (CQI) 以提高护理质量及工作效率的应用效果。方法 应用计划、实施、检查与处理 (PDCA) 循环的CQI方法, 对内镜护理配合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 评价CQI的效果。结果 实施CQI后, 内镜护士护理配合有效率及工作质量明显提高 (P<0.01) , 仪器设备故障发生率降低 (P<0.01) ;病人候诊时间由实施前的 (52.0±7.8) 分钟降至实施后的 (15.0±6.7) 分钟;医生满意率由实施CQI前的57%提高到实施后的94% (P<0.01) 。结论 通过实施CQI, 护士行为得到规范, 内镜护理配合的工作流程得到优化, 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不断提高, 医生和病人的满意度不断提升。

关键词:持续质量改进,内镜诊疗,护理配合,效果评价

参考文献

[1]张成普.新形势下持续质量改进在医疗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管理, 2007, 27 (4) :27-28.

篇4:护理文书质量持续改进的管理

【关键词】护理文书;书写质量;质量控制PDCA方法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836-01

护理文书是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观察和实施护理措施的文字记载,是医疗文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综合评价病人从入院到出院期间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转归的原始记录,是病人住院期间诊疗及护理情况的客观反映,是医生调整治疗方案的依据,也是护士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的体现,折射出医疗卫生机构的护理质量和管理水平。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将护理文书确定为患者有权复印的客观资料,一旦发生医疗纠纷,护理文书将成为医疗机构举证的重要依据。因此,保持护理文书书写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就尤显重要。为了应对护理文书质量管理带来的挑战,减少由于护理记录书写缺陷引起的纠纷,提高护理记录书写质量。我院于2013年1~12月针对护理记录书写存在的质量问题,运用PDCA(P: Plan(计划)、D:Do(执行)、C: Check(检查)、A:Act(纠正))循环的方法管理, 使全院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抽取实施对策前的2012年12月与实施对策后的2013年12月住院病历各110份,进行对比。其中外科病历86份,内科病历90份,其他科病历44份。住院时间为5~28 d,平均12 d。

1.2 方法:按照PDCA循环的管理方法,于2013年1月~12月对我院住院病历进行质控,查找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记录书写水平。

2 现状调查

2.1 法律意识淡薄,未充分认识到护理病历书写的重要性,如护理记录不及时签名,或其他护理人员代签;护理记录与医嘱、医生记录不相符;皮试结果误写、错写;护理记录单有黏刮、涂改、错别字等现象。

2.2护理记录内容不规范、不认真、不完整,如症状、体征描写不全面,书写顺序混乱,针对相应症状护理措施不到位;术后护理措施千篇一律,术后进食时间不具体;护理记录缺乏连续性、完整性、客观性,不能反映患者的病情转归。

2.3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水平不高,对患者的评估、护理、健康教育等不到位,由于长期以来医护工作的隶属关系以及受功能制护理思想的束缚,增加了护士的依赖性,使一些护士缺乏全面的观察、分析和判断问题的能力[1]。

3 对策实施

3.1加强法律法规知识培训。结合临床实例,在全院范围内开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侵权责任法》、《护士条例》等法律法规知识讲座,让护理人员进一步了解学习法律法规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的同时充分尊重患者的权利,准确、及时、客观地记录各种护理记录,减少医患纠纷。每月组织差错事故分析会和差错事故隐患研讨会,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强化护理工作的严谨性、合法性,提高护士的责任心。

3.2加强护理记录规范管理

3.2.1加强护理文书书写的培训力度。 护理部进一步加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和《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的培训力度,积极组织对护士长和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理论授课,并要求科室每月强化学习,使全院护理人员熟练掌握护理文书书写管理质量标准。督促临床科室科室加强业务学习,利用科内讲课、病历讨论、业务查房等形式学习科室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表现、治疗、护理等内容的知识,并适当安排相关边缘学科的讲课,从而提高护士各专科知识水平和护理文件书写水平。

3.2.2 加强床头交接班评价工作。利用床头交接的形式,对患者进行现场评估,讨论有关措施,进行效果评价,巩固学习效果,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3.2.3 各科制订专科疾病护理记录路径表:包括新入院、手术前、手术后、住院患者、出院记录等的观察及护理记录要点。护士在工作时可根据其内容对患者有针对性地进行观察、评估,然后客观、真实、准确地按路径的内容记录患者的病情,并体现患者的个体差异,提高观察技巧和书写能力。

3.2.4加强低年资、新调入护士的培训力度。

(1)各科室定期组织学习专科疾病护理常规,并指定年资高的护士担任带教老师,书写护理记录时首先由带教老师进行检查,合格后再记录在病历中,本着观察到什么、做什么、写什么的原则,不能凭空想象。

(2)对于新招聘的护士、新调入我院的护士、产假返岗的护士、休假超过2个月后返岗的护士等,根据护士所在科室的专科特点,分别抽取死亡病历或疑难病历、输血病历、手术病历、顺产病历、跌倒∕压疮的高危人群病历和一级护理病历各一份,通过对护理文件书写规范要求和护士在实际书写中易犯的书写错误进行细致的讲解与剖析。使她们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新的工作环境、规范护理文件书写、减少书写错误。以最佳的工作状态服务于伤病员。

(3)对低年资(工作年限在5年以内)、新调入护士进行规范化护士培训,3年内护理技术操作和护理基本理论必须人人过关,以不断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养。

3.2.5加强护理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培养护理人员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慎独精神,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观念。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改进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此外,还注意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以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书写护理文件的能力。

3.3加强护理文书质量控制管理

3.3.1 成立护理病历质量控制小组,质控小组成员制订护理书写质量控制标准,组织全院护士学习护理文书书写要求,护理记录质量控制要点及控制方法。

3.3.2 设计并应用“护理病历书写质控本”:我院于2013年1月设计并应用了“护理病历书写质控本”。内容有日期、床号、姓名、存在缺陷、责任人、检查人、纠正情况,检查人员由各临床科室质控小组成员来担任,质控成员按要求每班必须检查并填写,即使未发现病历缺陷也要写上“质控无问题”并签名。同时由质控小组将护理质量检查登记本上的内容每月及时整理,综合反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报告护士长,护士长在一周内在全科护士会上进行总结并提出处理意见及改进措施。

3.3.3科室护士长对科室护理质量每周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反馈,提出改进措施并与当事人进行有效的沟通。护理部每月对科室护理文书书写质量进行一次大检查,对个别科室的薄弱环节采取不定期突击检查方式进行检查,督察中发现的问题或隐患及时向科室进行反馈并提出改进措施。

4 效果评价

实施对策前后对全院住院病历各110份作统计分析,检查标准按《安徽省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存在缺陷的护理病历分别为37份、14份,存在缺陷项数分别为53项、15项。2012年1~12月的出院病历反馈率由2012年1~12月的15~28%降至5~15%。

5 讨论 护理文件书写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文件的书写规范与否直接影响护理质量,因此,在护理质量管理中,必须充分重视护理文件的书写质量。通过开展护理文件书写的持续改进活动,我院的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明显提高,对规范护理文件记录,提高护理质量有着积极的作用。实践证明,质量改进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没有终点[2],加强护士素质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及专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护理记录书写质量,仍是我们下一步的工作重点。虽然护理病历书写质量有明显提高,但落实中发现,个别护士只重视护理记录书写,而忽视对患者落实相应的护理措施。故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素质教育,使记录的内容落实到实处,做到“写我所做的,做我所写的”。

参考文献:

[1] 肖又姑 我院护理文书书写中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对策[J] 护理管理杂志, 2006, 6(5): 51

篇5: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案

为了提高全院护理工作质量,提高全院护理人员的业务技术能力,根据护理质量考核标准,特制定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案:

一.1.病区护理管理总分100分,由护理部组织各临床科室护士长和有关科室质控人员,每月对各种病区管理进行一次检查,分值不得低于85分。

2.消毒隔离和技术操作管理各50分,分值之和不得低于90分。

3.基础护理管理100分,由护理部每月组织各科护士长和质控人员检查,分值不得低于90分。

4.特护、一级护理管理100分,每次查5位一级以上护理病人,以5位病人的平均值为得分,分值不低于90分。

5.护理文件书写,体温单,医嘱单,危重病护理记录,书写符合规范要求,合格率≥90%。

6.手术室、供应室按各科室工作质量标准,不定时检查,分值不低于90分。

7.抢救药品完好率100%

8.健康教育质量检测评价100分。健康教育覆盖率达100%,知晓率≥80%。

二.各科室每月对护理部检查中反馈回来的问题要进行讨论,分析原因,要有整改措施,最后由效果评价。

三.对各单项检查超过标准的科室,将从绩效工资中扣除。

篇6:2010年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案

一、不断完善医院、病区、科室的质量控制小组及岗位职责。

二、不断完善护理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质量标准。

三、认真组织对各项质量标准的学习、并落实。

四、护理各级质量控制组织认真履行职责,按计划定期进行质量检查。

五、加强重点环节和重点部门管理,定期进行专项检查,并不断完善和改进。

六、质量控制小组及时将检查结果汇总,并上报科室及护理部。

七、护理部每月定期或不定期质量检查,并召开评估会,反馈信息。

八、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查找原因,对问题突出的科室下发整改通知,限期整改。

九、护理质量检查结果作为科室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的参考,对护士长管理的考核;以及医院奖、惩的参考依据。

十、护理质量管理目标:

1、特、一级护理合格率≥90%

2、基础护理合格率≥95%

3、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4、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95%

5、病人对护士满意度≥95%

6、年事故发生率为0

7、三基理论考核平均成绩≥85分

8、技术操作考核平均成绩≥90分

篇7:2016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案

一、科室质检小组成员: 组长: 组员:

二、科室质检小组职责

1、根据医院护理质量标准,结合本科特点实施本科室的护理质量管理计划。

2、制定科室护理质量管理目标、工作制度、护理人员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及考核标准、质量奖惩制度,使质量责任落实到人。

3、督促本科室护理人员认真执行岗位职责、各项规章制度及护理操作流程和常规。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

4、每月按照护理部制定的“病区护理质量管理14项流程”落实自查科室护理质量,如:危重病人护理、责任护士分级护理、病区管理,基础护理、查对工作、急救药品、消毒隔离、护理文书质量、专科护理、护理服务品质、护理教学质量等,发现问题,及时分析查找原因和解决,并做好记录。

篇8:2016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案

1 群体参与, 实行全面质控管理

1.1 建立质控管理的组织架构

成立由护理部主任领导下的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 下设4个护理质控小组以及科护士长的先进质控管理架构, 每组由3名或4名护士长组成。分别为:科室管理基本制度, 三基考核小组;整体护理、病房管理、基础护理、特一级护理小组;消毒隔离、治疗室、抢救室、特殊部门小组;护理文书小组。

1.2 明确岗位职责

1.2.1 护士长主要职责

识别临床护理工作中已发生及可能出现的质量隐患问题, 及时上报质控组;根据质控组提出的整改建议, 制定本科室具体的整改措施;将整改后的效果, 及时反馈给护理质控组。

1.2.2 护理质控小组的主要职责

制定完善的临床护理工作各项考核标准;制定质控计划及临床护理工作考核内容;检查各种护理质量并不断识别和分析护理工作中现存和潜在的问题;分析质控检查结果, 并向科室反馈考核结果。

1.2.3 护理质控管理委员会主要职责

监控护理质量小组的工作;每月召开1次委员会会议, 商讨质控组递交的改进报告的可行性;将检查评比出的优秀护理单元给予奖励或表扬。

1.3 护理质控管理具体实施

1.3.1 一级自控

每个科室内根据科室内人员数量, 分成两个或者是多个护理质控小组, 小组长由护理骨干担任, 每个成员分担2项或3项管理任务, 负责对科室病区护理、病例的书写、消毒隔离技术、基础护理、病房管理项目进行管理。小组长要每周2次对管辖区域进行自查自纠, 以加强过程质量监控[1]。

1.3.2 二级互控

科室护士长每周支持小组长对本科护理质量监控1次, 小组间互相交叉检查, 将存在的问题向科室反馈, 向护理部汇报, 及时查找原因, 制定整改措施。

1.3.3 三级质控

护理部组织由各科护士长组成的院级护理质量督查组, 分成4个小组, 同时进行全院性质控检查, 采取随即抽查和定期检查, 全面检查与重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 每月组织1次全院性督查。每次抽查内容、项目不固定, 这样使护理服务各个环节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避免科室有备应付, 使检查流于形式。

2 强化质量标准, 注重持续改进

护理工作质量标准是评价护理工作质量的基础, 是护理质量管理的前提。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合理性、实用性和操作性。我院护理部制定的护理质量管理标准, 做到与时俱进, 坚持持续质量改进, 使护理管理具有生命力。主要表现在强化护理人员新质量观, 调整考核权重, 让全体护理人员明确护理质量的内容, 不再是单纯、简单地执行医嘱, 完成打针发药, 而是以人为本, 以病人为中心, 满足病人的健康需要, 为病人提供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质量标准重新定位, 把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作为质量管理的首要目标, 在原来病室管理、基础护理、分级护理、急救程序、消毒隔离管理、护理病例书写、护理技术操作管理、护士长管理等指标的基础上, 加大对病人是否得到主动及时、准确高效、优质服务的考核[2,3]。

3 质量评价方法

质量评价是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每月全院性检查结果护理部以小会议的形式组织护士长集中反馈检查结果。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 提出可行性整改意见, 不能为了扣分而扣分, 对质控检查较好的、质量有进步的科室给予表扬。每次检查情况, 季度累计积分, 考评结果书面汇总, 排名通报全院, 并与工资奖金挂钩, 年终考评对达到优秀等级的科室给予奖励。

4 质控效果

4.1 增加了凝聚力

通过考核激励机制, 奖励优秀科室, 激发了大家的积极性、主动性。护士能自觉地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变“领导要我怎样做, 为我应该这样做”。强化了质量意识, 主动寻找影响护理质量的因素和环节, 不断提出新建议、新方法, 改变过去“检查时比不检查好, 平时比假日好&quot;的现象, 使护理质量管理趋于规范化, 利于管理目标的实现, 提高了管理效率。

4.2 树立了管理新观念

由于群体参与了环节实时质量监控, 强调了过程的控制, 逐步形成了自我监督与自我管理的理念, 护理人员的责任感增强, 工作中出现问题能及时发现, 迅速纠正, 确保了医疗和护理安全。

4.3 提高了护理质量

根据满意度的调查结果, 对病人提出的要求不断调整, 不断完善, 使工作呈现良性循环状态, 服务质量持续改进、提高。健康教育覆盖率、病人满意率、出院指导合格率分别由60%、90%、50%提高到80%、95%、70%。

参考文献

[1]苏爱珍, 徐俊, 穆小苏.护士直接参与护理管理的尝试[J].护理研究, 2007, 21 (7A) :1766.

[2]刁冬梅, 林岩, 卢玉贞, 等.护理风险管理的实施效果[J].护理研究, 2007, 21 (3A) :628-630.

篇9:2016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案

关键词:持续改进picc;静脉治疗;质量管理;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345-01

Picc,简单的说,就是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近年来,在化疗输液和长期的静脉输液中,是治疗患者的有效途径,其主要优点为:无疼痛感、安全以及时间较长。然而,picc的操作流程是否规范,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导管的留置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一旦没有得到及时的维护,就会出现以下几个现象,如:导管滑出、受到感染以及穿刺点出血等问题,进而使患者的治疗受到严重的影响。针对这种情况,在我院建立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并通过持续改进picc的护理质量,让picc的操作流程更加规范,确保其使用期间的安全性,使患者的满意度大大提高,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期间建立的静脉治疗护理小组30名成员作为本次研究活动调查对象,且均为女性,最高年龄为49岁,最低年龄为28岁,平均年龄为(35.3±3.5)岁。本组40名成员中,3名副主任护师,12名主管护师,15名护师。与此同时,设立1名成员担任组长,2名成员担任副组长,1名成员担任秘书。

2 实施措施

2.1 小组成员活动要定期实施开展

首先,我院的护理小组要根据护理部门的实际要求和实际工作情况,制度完善的工作计划,并再交回给护理部门,让其审核[1]。同时,每个月小组的成员要进行一次座谈会或者是交流会,针对picc以及静脉治疗中存在的问题、不足等,制定有效的实施策略进行解决,并分享经验。最终,为网络小组成员组织培训学习,其主要内容为:学习专科业务知识以及新理论,同时让护理部门的小组成员定期参加。

2.2 定期开展培训工作

由于护理人员对静脉治疗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存在差异,再加上患者分散不集中,每个科室都有,我院小组必须制定完善的培训计划,并且由我院小组的副组长以及相关技术人员进行指导与讲解,其主要内容为:静脉治疗的实践指南以及应用、picc的操作流程以及维护,picc置管的应用、常见并发症的处理方法等[2]。

2.3 制定完善的picc操作流程

由于各科室的操作流程不够标准规范,针对这种情况,我院小组制定了完善的picc操作流程,主要内容为:picc操作以及管理、picc正确拔管流程以及维护过程,并且落实到全院的所有员工,先进行科内的考核,最后考核护理部门。

2.4 开设健康教育讲座

由于帶管的患者缺乏护理知识,甚至是缺乏自我管理能力,再加上不能充分的认识到导管护理的重要性,我院定期实施“健康教育讲座”,并为患者以图文形式或者是幻灯片形式进行讲解。患者在出院后,要及时的进行电话回访,对患者的情况进一步了解,并把导管护理工作落实到实处[3]。

3 结果

自2012年建立静脉治疗小组,同时持续改进picc护理质量,提高了患者的穿刺成功率,使护理的专业知识以及护理质量大大提高[4]。

4 讨论

近年来,在临床基础护理技术中,静脉治疗是最为常见的。通过对本院静脉治疗小组的建立以及工作的开展,使专科护士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并且通过定期培训静脉治疗的相关知识以及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持续改进picc的护理质量,使患者的满意度大大提高,使患者的痛苦也大大减轻了。与此同时,使picc并发症的发生率也大大降低[5]。其次,通过我院小组制定完善的picc规范操作流程,使picc在使用时更加标准规范,确保其使用的安全性。因此,通过我院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在开展工作的同时,并进行不断的完善,并通过我院组织的定期培训以及学习,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避免了静脉治疗带来的安全医患。在一定程度上,使我院的护理专业水平以及护理质量大大提高,进而使护理内涵和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和体现。

参考文献

[1] 朱春萍.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在持续改进PICC护理质量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1):124-125.

[2] 闻曲,鲍爱琴,彭昕等.PICC护理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10):733-734,736.

[3] 任文芳,曾凤霞,郭云等.以问题为中心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PICC置管术临床实践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32):39-41.

[4] 冯玉玲,宋文超,杨硕真等.静脉治疗护理学组在PICC带管出院患者延续护理中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2):1083-1084.

篇10: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措施

1、严格按照《护士条例》规定实施护理管理工作,抓好护士依法执业,规范执业行为。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护理管理组织体系,及时修订完善护理工作制度、岗位职责、护理常规、操作规程、工作流程等,并保证实施,完善相应的监督与协调机制。

2、组织护士认真学习与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护理核心制度。规范护士执业行为,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各项护理操作规程。

3、加强对护理文书管理工作。根据河南省《医疗文书规范与管理》的要求,充分发挥各级护理质控组织的作用,不断补充完善护理记录标准,体现专科护理特点。护士多与医生沟通,交换意见,规范医护配合行为,保持护理病历与医疗病历一致性,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4、充分发挥高年资护士作用。高年资护士要为年轻护士把好关,做好传、帮、带、教,工作安排上要新老搭配,以老带新,以防范护理缺陷出现。

5、进一步完善重点环节应急管理制度。定期组织人员进行培训与演练,保证在岗的护理人员人人知晓。对“重点人员”和“重点环节”加强管理。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因人施教,提高其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坚持护士长夜查房,落实弹性排班制度,加大中午班及夜班的人力资源投入,保证护理工作质量与安全。

篇11:2016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案

改进护理质量自控方法 体现质量持续改进 关键词:护理质量;自我控制;改革

医院护理作的核心是质量管理,如何提高质量管理监控、防范差错发生、遵 0规范、制度足医院护理管理的重要环节。持续护理质封控制(以下简称质控)是减少和杜绝护理差错事故、防范护理纠纷的疆要方法雨1措施。正确的质量控制方法是质量成功的必要条件,是护理质量高低的直接责任者,既是检查肯又是被检查者,只有强化r护十质量控制意识,才能调动他们主动质最控制的积极性。在护理质量自我控制中我们虽然积累了不少经验,存某 环节上还存在问题,不能发挥护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使护土在质控小念度不端正,敷衍了事,应付造假,虽然每月组织讨论,但大家碍于脸面,涉及他人的问题吱吱唔晤,无法体现质量持续改进。针对以上情形,我科对护理质挝控制管理进行改革,一年来效果碌着。l 内容与方法 1.1 内容

1.1.1 室质控结构体系改革 2008年,质控分为5组:安全组、文书组、消毒隔离组、基础护理组、病房管理组,组长下没组员。质控工作职责为科内制订的总职责,不明确。2009年1月开始,质控]-作注重细节管理,由5组细化为10个管理小组,注重细 管理,包括安全管理,院感铃理,基础护理,特I级护理管理,物品管理,药品管理,环境管理,健康教育管理,压疮与跌倒管理,护理文书书写管理,新护士培训及抢救仪器设施管理,医院必备各种本的管理、教学管理。制订各项质控职责,分T 明确、责任到人。每周护士长参与两项内容质控。

1.1.2 护理文书书写管理质控方法改革 2008年文书管理方面,体温单、医嘱单、重症护理记录单、一般护理记录单、出入量单5项南5人每人承担l项,汇总各项合格率,体现不了一份完整病历的合格率。科内45名病人,每月月底送病历前查m的问题涉及多名质控护士。

2009年我科采用-一份完整病历一人承担质控检查的整体质控方法,责任明确,由9人参与护理文书书写管理质控,每人5份病历,每周1次进行质控检l奁,查m问题用红笔注明姓名、病历号、住院号,并在护理质控实施记录中用红笔描述。未查题的病历用蓝笔记录住院号、床号、姓名.红监对比使护士对问题所在能一日了然,这样质控便于计算? 份完整痫历的合格率使全科i¨院病历达标率两年比较效果显着。1.3 护理质控效果评价形式改革 2008年我科采片J每月最后1周周五15:OO开质控讨论会,大家由自己休息的时间开会怨声载道,而且讨论结果不容乐观,分析问题极少,没有体现下月质量控制重点,原因是大家坐一起难以开。2009年我科建立护理质控留言本,采用留言形式,并且对留言内容,护士长按轻重总结后,提 问题及改进措施,能解决的科内解决,科内无条件解决的及时上报医院。并埘护月存在的作问题一点评,属于个性化的,贞令签字后改正;护士质控内容中共性问题和重点 题、近期工作、上月改进措施跟踪和需要医院解决的问题,列为F月质控重点。大家认真阅读并签字认可。有疑问时找护士K沟通。这样保证了护:{=的休息时间,而且对长期存在的问题能够一日了然,便于改进。

每季度针对医院质控小组提 的反馈意见,我科组织全科护士开会,针对一季度现的质鲢问题、提 的整改意见、护十长考核结果,展开讨论和效果评价,各抒已见.注重细节,容易的问题迅速解决.对经常返的问题,造成人力物力浪费者从根本上分析原因,责成专人负责,限期改。

1.2 方法按我院《护理质量管理标准》。文书书巧臆得分为100分,85分以上为合格,院病历合格率均大干95,但存质控检查病历时仍存在不足之处,常见不足之处有:测单绘制不完整、体重的测量每周1次不到位、护理记录单、测单及病历首页过敏史不一致、入量漏记或计算有误、长期医嘱、临时医嘱未签亨、皮试无结果或未写批、记求有涂改等。2 结果

我科自2009年1月改进护理质量自控体系后,质量控制得到明显改善,病历由原来的体温单的规范率、医嘱单的规范葺墨汇总后算平均值为l份病历的规范率.改进后为前真实地反映1份完整病历的规范率。对2008年1月 2008年8月与2009年1月 2009年8月 院病历不规范牢统计后,进行同期比较分析,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l,说明改进护理质量自我控制方法后,院病历不规范率较}:年明显降低,说明改进护理质量自我控制方法后,各项目不规范情况明显减少;护士由原来分组管理、互柑依靠,改为人人管理,负责到底的形式,每月护理部对各科进行素质考核排名,对去年与今年排名进行比较,我科排名普遍提前,真体现r质量改进。减轻了护士由于路途远,不愿意利用休息时间开会的负担,使护心情舒畅。3 讨论

实施护士质量臼控改进后,规范了护理文书书写,体温单、医嘱单、重症护理单、一般护理记录单记录质量得到硅着提商-使质控人员在检查病历时,体温单错误找责任人.医嘱单错误找另外责任人,所以宁愿岛己改,也不愿息找HJ事人,出错人知道自己错存何处,长期下去养成不良习惯。目前我科每人杏5份病历,这样质控起来.准管几床一看便知.利于寻找责任人,及时改正错误,使管理lr作有的放矢,起到了促进作用。

3.1 发挥护士自控的能动性,增强护士责任心杯准和规章制度再好,护能动性不发挥,一切都不能 到落实。同前,护理管理强调以人为本,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让每位护理人员自觉地依照标准和制度l2,自己按制定内容进行护理质量控制检查。在质控自控体系过程中,每位护士都是质控成员,年轻护士也人人参与,存质控中发现问题,认识自己的不足,提醒自己今后的丁作中防止类似错误的发生,无形中增多了新护士学习的机会,增强了护士责任心,提高了护理质量,达到了护理质控最终目的。

3.2 增强护士慎独意识 慎独是指一个人在无人监管,没有舆论影响,仍能坚持道德信念,谨慎从事,坚持原则,不做任何违反原则和规范的事。在质量白控过程中,每位护士都能利用下班时问或工作闲余时间主动自查,增强了慎独意识。3.3 提高了护:的管理水平当前护理人员。作量大于医嘱完成.书 及时,病房不整理,物品、药品放置不规范,消毒隔离做的不到位。严重影响了整体护理,为医患纠纷埋下隐患,特别足年轻护_卜大多只知道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极少参与科室的管理作,通过质量控制的持续改进,增强了年轻护士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为护理队伍储备了管理人才。质量是医院的生命,护理质量是护理T作为病人提供护理技术和护理服务的效果和程度。是医院质量控制常抓不懈的问题。护理质量控制是确保优质护理质最、护理安全的重要措施。

篇12: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1、护理管理组织

(1)严格按照《护士条例》规定实施护理管理工作。制定健全的护理工作制度、岗位职责、护理常规、操作规程等,并保证实施。

(2)根据医院的功能任务建立完善的护理管理组织体系。

(3)护理管理部门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职责明确。

(4)护理管理部门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护理工作制度,并有相应的监督与协调机制。

2、护理人力资源管理

(1)有明确的护士管理规定,有护士的岗位职责、技术能力要求和工作标准。

(2)对各级各类护士的资质、各岗位的技术能力有明确要求,同工同酬。

(3)对各护理单元护士的配置有明确的原则与标准,确保护理质量与患者安全,病房护士与床位比至少达到0.4:1,重症监护室护士与床位比达到2.5-3:1,医院护士总数至少达到卫生技术人员的50%。

(4)有紧急状态下对护理人力资源调配的预案。

(5)制定并实施各级各类护士的在职培训计划。

3、有护理质量考核标准、考核办法和持续改进方案。有基础 1 护理、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并建立可追溯机制;定期与不定期对护理质量标准进行效果评价;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书写护理文件,定期质量评价;有重点护理环节的管理、应急预案与处理程序;护理工作流程符合医院感染控制要求。

4、临床护理管理

(1)体现人性化服务,落实患者知情同意与隐私保护,提供心理护理服务。

(2)基础护理与等级护理措施到位。

(3)护士对住院患者的用药、治疗提供规范服务。

(4)对围手术期护理患者有规范的术前访视和术后支持服务制度与程序。

(5)提供适宜的康复和健康指导。

(6)各种医技检查的护理措施到位。

(7)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根据要求正确记录。

5、危重症患者护理管理

(1)对危重患者有护理常规,措施具体,记录规范完整。

(2)护理管理部门对急诊科、重症监护病房、手术室、血液净化等部门进行重点管理,定期检查、改进。

(3)保障监护仪的有效使用。

(4)保障对危重患者实施安全的护理操作。

(5)保障呼吸机使用、管路消毒与灭菌的可靠性。

(6)建立与完善护理查房、护理会诊、护理病例讨论制度。

6、有护理差错报告和管理制度。主动报告护理不良事件;完善专项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如各类导管脱落、患者跌倒、压疮等;能够应用对护理不良事件评价的结果,改进相应的运行机制与工作流程、工作制度。

7、手术室与中心供应室的管理

(1)手术室与中心供应室工作流程合理,符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要求。

(2)制定并实施相关的工作制度、程序、操作常规。

篇13:持续改进质量提高护理管理水平

1实行全面质量管理, 充分发挥群体作用

1.1 完善质控网络, 实行三级管理

1.1.1 一级自控每个科室内组成2个护理质量监控小组, 由护理骨干担任小组长, 小组内有成员3~4人, 每个成员承担2~3项的管理任务, 负责对责任区的基础护理、转科护理、护理病历的书写、消毒隔离技术、病房管理项目进行管理, 小组长每周2次对本小组所管辖责任区的工作质量进行自查, 发现问题, 及时纠正, 以加强实时、环节质量监控。

1.1.2 二级互控科室护士长每周组织小组长对本科室质量监控1次, 由小组间进行相互交叉检查, 将存在问题向科室和护理部汇报反馈, 查找原因, 及时整改。

1.1.3 三级监控护理部组织由各科室护士长组成的院级护理质量督查组分成4个小组同时进行全院性质量检查, 采取随机抽查和定期检查、全面检查与重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每月组织1次全院性督查, 每次抽查内容和重点灵活掌握, 每次抽查内容及项目不固定, 使护理服务的各个环节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避免科室有备应付, 使检查流于形式、走过场。

2质量评价方法

质量评价是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 是获得信息的重要途径。每次全院性检查结束, 护理部以小会议的形式组织护士长集中反馈结果, 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 提出整改措施, 将质量管理的目的及重点放在缺陷的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意见上, 而不是为了扣分惩罚而扣分, 对质量较好、质量有进步的科室予以表扬。各次检查扣分季度累计, 每季末将考评结果书面汇总, 排行、通报全院, 并与绩效工资挂钩, 年终对全年考评达到优秀等级的科室给予奖励。个人获患者表扬的次数与年终评选优秀挂钩。

3质控效果

3.1 融洽了上下级关系, 提高了管理效率开展群体参与全程质控的办法, 提高了护士长的管理素质和护士的参与意识, 使质量标准落实到各项护理工作中。在管理中实行层层授权, 使护理人员的自我实现需求得到体现, 增强了自我价值感和自信心;群体的共同参与, 人人肩上有责任, 使领导者与下属间建立了信任, 融洽了人际关系。

3.2 增强了内聚力, 通过引人激励机制, 奖励优秀科室, 极大地激发了群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增强了内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强化了质量意识, 形成了人人参与管理, 相互竞争创优的局面。使护理人员在新的质量管理模式中变过去的被动消极受检为主动管理, 通过主动寻找影响护理质量的因素和环节、以及护理风险因子, 不断提出新建议、新方法, 改变过去“检查时比不查好, 平时比假日好”的现象, 使护理质量管理趋于规范化, 也使护理部的政令和工作计划得到有效贯彻执行, 利于管理目标的实现, 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

3.3 树立新的管理观, 保证医疗安全质控的目的之一是纠正偏差, 控制缺陷和安全隐患保证医疗、护理安全。由于群体参与了环节实时质量监控, 强调了过程的控制, 逐步形成了自我监督、自我管理的理念, 有效进行警戒性缺陷控制, 增强了护理人员的责任心, 使工作中的偏差得到及时发现、迅速纠正, 把问题消灭于萌芽状态, 减少了并发症, 杜绝了医疗纠纷, 保证了医疗和护理疗安全。

3.4 促进护理管理队伍的建设, 护理人员素质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基本保证。由于质控标准强调患者满意和服务的全面性、主动性, 使得护理人员更注意到患者的感受和服务效果, 从而自觉、主动去拓宽、更新知识面, 提高自身理论与技术水平, 2004年以来共有60多人积极参加专业学历在职教育, 促进整体业务素质的提高。在实施质控工作中, 护理人员个体的聪明才智和管理水平得到充分展示, 优秀管理人才脱颖而出, 为护士长队伍增添后备人才, 促进护理管理队伍的梯队建设。如针对人手少、输液多, 易加错药、接错液体的高危环节, 全院使用了静脉输液巡视卡、在每瓶液体的外面粘贴电脑打印标签, 明细了加药的药名、剂量, 减少了抄写的错误, 既增强了护士查对的责任, 既利于护士掌握输液过程中患者的情况, 又增加了患者了解用药的透明度, 减少了不必要的误解, 融洽了医患关系, 差错率大幅度降低。

3.5 提高全院护理质量根据患者满意度的调查, 获得患者对护理工作需求的信息, 不断调整、修订工作的重点, 使质量改进呈现良性循环状态, 服务质量持续改进、提高, 健康教育知晓率、患者满意率、出院指导合格率分别由50%, 90%, 40%提高到70%, 95%, 70%, 密切了护患关系, 全院年收住院患者逐年上升, 病床使用率也较大幅度的提升, 有效促进医院两个效益的提高, 壮大医院的竟争能力, 达到管理出效益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筱慧, 叶文琴, 朱建英, 等.举证责任倒置与护理管理新思维.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3, 20 (3) :71.

篇14:2016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案

【关键词】CQI;ICU患者;约束护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397-01

ICU患者的病情较重,而且常伴有躁动不安和神志不清等情况,为了让ICU患者能更好的配合临床治疗和护理,避免各种意外事件的发生和患者自我伤害的发生,就需要对ICU患者进行身体约束[1]。但是身体约束会直接影响患者的心理、生理,同时也会对护患关系和提高护理质量造成直接影响,所以就需要加强ICU患者的约束护理。我院在ICU患者的约束护理中应用CQI,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ICU患者100例,将其作为对照组,其中男90例,女10例,年龄48-92岁,平均年龄(75.5±4.7)岁;另外选择我院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ICU患者100例,将其作为实验组,其中男87例,女13例,年龄51-90岁,平均年龄(72.2±3.6)岁。全部患者均留置引流管、尿管以及胃管等,患者在转入ICU治疗时并没有出现皮肤完整性受损。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ICU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CQI,具体的CQI实施方法如下:

①组建CQI小组:首先要组建起由责任组长和护士长负责的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同时全部护理人员都应该要积极参与到小组中。对实施CQI干预的意义进行明确,全体小组成员共同制定出科学的护理计划,定期对实施情况进行指导和检查,对于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查找原因,同时对实施措施进行探讨,并对其进行优化和落实[2]。

②分析ICU患者身体约束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具体原因,具体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ICU护理人员方面、管理方面、患者及其家属方面。

③制定完善的护理对策:首先在管理方面,要结合相关的文献资料,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约束护理操作流程;加强ICU约束护理的管理,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检查和监督;加强护理人员专科知识的培训[3]。其次在ICU护理人员方面,护理人员要对自身的观念进行及时更新,加强学习;护理人员要对约束护理的相关注意事项比较清楚;另外护理人员还需要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关心和照顾。最后在患者及其家属方面,护理人员要详细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约束的意义、时间、部位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等,让患者及其家属能同意和理解,同时要签订知情同意书,从而来防止护患纠纷的出现。

1.3评价指标

①身体约束使用率;②不良反应发生率;③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对身体约束的接受程度;④护理人员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组间数据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身体约束使用率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身体约束使用和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 两组患者身体约束使用率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n,%)

组别例数身体约束使用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实验组10022(22.0)7(7.0)对照组10035(35.0)17(17.0)x2 4.14674.7348P P<0.05P<0.052.2两组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对身体约束的接受程度比较

實验组患者家属对相关服务满意度和对身体约束的接受程度评分分别为(4.91±1.68)分和(4.82±1.73)分;而对照组患者家属对相关服务满意度和对身体约束的接受程度评分分别为(3.26±1.57)分和(3.18±1.46)分;实验组患者家属对相关服务满意度和对身体约束的接受程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实施CQI前后护理人员专科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实施CQI前,ICU护理人员的专科知识回答正确率为82.0%(82/100),实施后,ICU护理人员的专科知识回答正确率为96.0%(96/100),实施CQI前后护理人员专科知识掌握情况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ICU患者约束护理中,应用CQI,能让约束护理质量得到有效提升。CQI的实施,让全体ICU人员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对相关护理操作流程进行科学合理的制定,同时在实际的护理中严格执行,并同时通过预防措施的制定、管理的加强、检查、监督以及培训,对相关的实施措施进行不断优化,并严格落实,这样就能让约束护理质量得到有效保证。

本研究中,实验组患者在约束护理中应用CQI,而对照组患者则给予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身体约束使用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家属对相关服务的满意度和对身体约束的接受程度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另外,在实施CQI后,护理人员的专科知识掌握情况显著优于实施前。结果表明在ICU患者的约束护理中,应用CQI,能让患者身体约束的使用率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得到有效控制,同时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约束护理相关理论知识,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郑丽屏,李华,廖游玩,谢银均,林桂萍,陈桂英.约束护理单在ICU患者约束中的应用及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0,05:373-374.

[2] 张永丽.应用持续质量改进在ICU监测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29:198-199.

上一篇:女病人导尿操作下一篇:java培训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