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统计工作管理办法

2024-04-10

综合统计工作管理办法(共9篇)

篇1:综合统计工作管理办法

大庆油田建设集团建材公司氧气厂管理制度汇编

氧气厂综合统计工作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基层统计工作是集团综合统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集团统计工作 的补充和延伸。统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是统计工作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为加强我厂统计工作,保证和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发挥基层统计职能和优势,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结合我厂实际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章、组织建设

第一条 统计网络是指以单位领导为核心,联结本单位下属各车间、班组的统计调查体系和信息反馈体系。

第二条 根据工作量,落实专职或兼职综合统计人员,负责本单位的统计工作,明确分管统计工作的领导,切实做到统计工作任务、人员和责任三落实。单位的行政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统计员为直接责任人。第三条 单位统计机构要有计算机及其配套的办公设施,单位统计机构要与公司市场开发部实行计算机联网,实现数据信息的传输与共享。第四条 单位统计人员的基本条件是:政治思想素质过硬,工作责任心强,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坚持实事求是,恪守统计职业道德,有志于从事统计工作。

第五条 单位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是:组织指导、综合协调本单位各车间班组,共同完成公司统计调查任务。

第三章、制度建设

第六条 单位统计机构要建立报表管理制度。

一、统计管理本单位范围内的统计调查报表,防止报表过多过乱。

二、定期整理本单位范围内的统计调查报表。

三、统计人员必须接受上级领导布置的任务,并按照统一的规定和要求,认真地、实事求是地进行调查统计,做到准确、及时、全面填报;不得虚报、瞒报、迟报或拒报,不得伪造、篡改。第七条 单位统计机构要建立统计资料管理制度。大庆油田建设集团建材公司氧气厂管理制度汇编

一、统一管理本单位范围内的基本统计数据。

二、统一审查和核定本单位范围内的基层统计数据,防止数出多门,相互矛盾。

第四章、业务建设

第八条 单位统计机构要按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将各种年报、定期报表资料于次年四月底以前完成立卷归档工作。各项统计原始记录,包括基层上报的原始资料要收集齐全,装订成册,并妥善保存。

第九条 单位统计机构必须建立综合统计台帐,并做到规格统一、指标齐全、数据真实、字迹清楚,并逐步建立各专项统计台帐。

第十条 单位统计人员要经常深入车间调查研究,并结合统计报表和单位党政领导的中心工作,积极开展统计分析。

第十一条 单位统计机构要加强对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专兼职统计人员每年参加培训时间不少于10天。培训内容要根据单位统计工作实际需要,本着精简、易用的原则,学习统计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及统计学原理、现行统计报表制度,要加强计算机知识的学习,不断适应统计工作现代化的需要。

第五章、统计数据管理

第十二条 为切实加强我厂统计工作管理,防止“数出多门”、“一门多数”情况,保障统计数据权威性,准确反映我厂经济运行状况,为集团、公司宏观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统计数据依据,根据公司下达的各项生产经营指标,结合我厂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数据报送

(一)各车间、班组都有向上级部门如实、按时报送各类统计报表的义务;

(二)统计数据由各车间、班组综合统计人员,按规定使用报表,在规定时间,负责向上级部门报送。

二、数据审核

(一)市场开发内业人员对统计数字的真实性要进行审签、盖章,一经报出的统计数字不得自行、随意修改,更不得强令或授意他人修改; 大庆油田建设集团建材公司氧气厂管理制度汇编

(二)凡属统计管理指标范围内的数据,特别是一些重要数据,必须与相关部门核准的统计数据一致。各部门要统一使用本部门统计人员提供的统计数据,做到单位领导、统计人员报出的数据一致;

(三)当前的统计制度改革是以经常性的抽样调查为主,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为补充,采用了抽样调查方法统计的,以抽样抽查的数字为准。

三、数据公布和使用

(一)各部门发布的统计资料要与单位领导核准的统计资料一致;

(二)对于预测统计数据或初步统计数据,必须在公布时注明“预测”或“初步统计”字样,以确保统计数据的严肃性。

第六章、附则

第十三条 统计工作考核暂行办法。

一、考核评分。考核以百分制计分,各项考核在规定分值内进行。先进集体得分必须在95分以上,合格班组得分必须在90分以上,得分在90分以下的,视为不合格班组。对考核期内有严重统计违规行为,视为不合格班组,报厂有关部门,并全厂通报批评。

二、考核细则。

(一)各项考核采取平时考核和年终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年终考核时间为次年1月份进行。

(二)每年12月20日前向厂统计部门报送自查报告及自查表。大庆油田建设集团建材公司氧气厂管理制度汇编

篇2:综合统计工作管理办法

2.负责部门档案的移交、归档和调阅。

3.负责部门各项业务动态的更新与发布。

篇3:综合统计工作管理办法

1综合统计工作对集团公司企业管理的作用

集团公司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对集团公司本部及所属子公司的生产经营主要活动和资产负债等基本情况进行统计调查、搜集、分析、整理并提供统计资料, 实行统计监督。综合统计工作对集团企业管理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反映集团公司在某一个时点上的静态现状和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的动态总量。从静态看, 它可以反映集团公司目前的各种社会与自然属性, 反映企业的机构、人员、资产、负债等各方面情况。从动态看, 它可以反映集团公司的生产发展情况, 产品质量状况, 以及科研开发、经营销售、财务盈亏等方面的情况, 还可预测未来发展趋势。

2) 反映集团公司整体规模和总体的结构。从规模上, 它可以反映集团公司的资产规模、人员规模、生产规模、营销规模、科研开发规模和盈亏规模等。从结构上, 它可以反映集团公司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人员结构、技术结构和质量结构、利润构成结构等。

3) 反映集团公司的发展速度、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率。在速度方面, 对生产性企业而言, 主要反映产品的产量和产值发展和增长情况;对提供劳务的服务性企业而言, 主要反映劳务服务投入的发展与增长情况。在效益与效率方面, 不论何种类型的企业, 都可以以人、财、物、时间等方面的投入与生产和劳务方面的产出成果进行比较。通过对主要经济指标的对比, 计算出企业的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 同整个行业平均水平相比, 反映出集团公司整体发展水平和增长情况。

4) 反映集团公司的竞争能力和综合实力。通过对企业产品或劳务成本、质量、市场需求和市场占有率的对比分析, 与生产同类产品或提供同类服务的兄弟单位相比, 就能对企业的竞争力作出客观的评价;通过企业产品或服务的市场占有率和使用者、消费者的使用基本情况和信息反馈, 对已经占领或将要开拓的市场的各种信息, 就能对企业的综合实力有个正确的判断。使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扬长避短, 在整合日益频繁的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随着社会资源的匮乏和环境压力的加大, 国家对节能减排日益重视, 企业通过综合能耗、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万元GDP综合能耗和污染物排放等数量指标与行业平均数和兄弟单位指标数相比, 清晰地看出自己在能耗和环保方面处于优势还是劣势, 这对促进企业转型, 如何在创新和节能减排方面挖掘潜力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

2目前集团公司综合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由于集团公司内部各子公司成立时间不同, 规模差距悬殊, 导致各单位统计基础参差不齐:原先的国有企业有一套健全的统计制度, 统计基础较好, 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许多企业都采取了减员增效的措施, 减少了统计人员的配置, 致使统计基础工作越来越薄弱;一些成立时间较短的新企业, 没有规范的统计制度和专职的统计人员, 更谈不上统计基础工作。因此, 各企业在统计方面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综合统计工作职责不清

长期以来, 在集团公司内部各企业中, 各种统计业务分别由不同的部门负责填报, 被动地完成统计工作, 来一份报表填一份, 没有系统的报表体系, 统计工作职责不清。这样做弊端较多, 没有一个专门的部门从企业适应市场竞争的多侧面多角度、从经营管理的全方位来综合考虑企业需要的各种统计信息, 更谈不上对企业目前搜集汇总的各种统计信息进行更高层次的综合分析, 集团公司内部难以实现有效的信息交换与共享, 数据资源不能共享, 经常出现一个指标多个数据报出, 直接影响到统计信息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2) 综合统计工作基础薄弱, 内部指标体系制度不完善

近年来, 集团公司内部各企业统计基础工作明显减弱, 一方面由于统计工作不被重视, 统计人员兼职的多, 以统计工作为辅, 统计人员更换比较频繁, 致使统计报表的填报质量不高。另一方面企业统计台帐和原始记录不够健全, 填报报表的随意性较强, 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大大降低。集团公司内部各企业管理制度及统计指标体系不统一, 指标的计算口径、方法不一致, 缺乏一个科学统一的健全统计指标体系、统计制度及统计信息及报送要求。

3) 统计人员素质普遍不高, 统计方法简单, 数据处理技术过于落后, 统计分析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长期以来, 集团公司内部各企业统计人员的主要工作是填制上级布置的报表。不少企业安排业务素质不高、年龄偏大的人员担任统计工作, 许多统计人员身兼数职。这些人员有的学历较低, 素质不高, 有的因事业心不足责任感不强, 有的因工作任务繁琐, 因此对统计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强, 也没有时间去学习统计理论, 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有的不懂统计知识和统计业务, 只是被动应付填几张报表而已。实际工作中, 往往凭经验或运用不正确、不恰当的统计方法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汇总和加工, 造成统计数据的经常出错。工作中, 许多统计人员习惯于“要数、算数、报数”三步曲, 而且常年简单机械地完成填报工作, 方法滞后, 不会利用计算机处理加工数据, 工作效率低, 大量的时间用在填报各种统计报表, 很少思考企业管理过程需要什么统计信息, 更谈不上利用先进的统计技术和手段进行深层次的统计分析, 致使统计分析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很难为企业领导的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3如何加强集团模式下企业综合统计工作

3.1设立综合统计部门并明确其职责

集团母公司应设立一个综合统计部门, 下属子公司即使不设立综合统计部门, 也要设立专门的综合统计岗位, 由专人负责填报。建立一个上下成线, 纵横成网, 专职负责, 统一管理的综合统计体系, 保证整个集团统计信息渠道通畅。综合统计部门负责收集、审核、汇总、提供各种统计信息, 其职责如下:

1) 集团母公司综合统计部门主要职责

(1) 组织指导、协调各下属子公司的统计工作, 并共同完成国家、部门、地方的统计调查任务, 制定、实施本单位的统计工作计划和统计制度, 贯彻并检查监督统计法规的实施。 (2) 汇集所属子公司的统计资料, 按照规定向国家统计局、主管部门等上级机关和所在地政府统计机构报送和提供, 对集团公司计划执行情况、经营管理效益进行统计分析和统计监督。 (3) 管理集团母公司的基本统计资料和统计调查表, 建立完善统计台帐。

2) 下属子公司综合统计部门的主要职责

(1) 组织指导, 综合协调本单位各职能机构及其下属机构的统计工作, 并共同完成上级有关方面布置的统计调查任务, 实施本单位的统计工作计划, 认真贯彻统计制度和统计法规的实施。 (2) 汇总本单位管辖范围应该统计的所有内容, 并完成归口方面业务的统计任务, 按照规定, 向上级集团公司、所在地政府统计机构报送和提供统计资料, 对本单位计划的执行情况, 经营管理效益, 进行统计分析和统计监督。 (3) 管理本单位的基本统计资料和统计调查表。 (4) 会同本级有关职能机构、技术人员完善计量、检测制度, 健全原始记录、统计台帐、定额考核和核算制度。

3.2加强统计基础工作, 制定科学合理的集团公司系统内的统计指标体系、统计制度及统计信息的报送要求

原始记录是反映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第一手资料, 它是取得统计资料和编制统计报表的基本环节, 是统计信息的基本来源, 它的准确与否, 直接影响到统计数据的质量。因此, 各综合统计部门应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 与生产技术人员配合, 建立一套统一的、稳定的, 既能反映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基本情况, 又便于记录和加工处理的原始记录表。健全统计台帐和原始记录登记和使用制度, 严把统计数据源头质量关。

集团公司综合统计部门在考虑集团企业本部经营与管理和市场需要的前提下, 要把政府统计部门、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同集团公司所属各企业的实际相结合, 制定出一套科学的、规范的、完整的指标体系, 并分配到各子公司, 对特殊子公司除综合统计报表外, 再配以专业统计报表;明确各指标含义、口径和内容, 规定报送时间和方式。为确保整个集团企业统计资料信息系统的完整, 应该在各子公司工作职责中明确其相应的统计责任和覆盖范围, 要求其按统一确定的统计口径、计算方法及时间提供相应的统计资料及分析报告, 做到统计数据的“不重、不漏”, 使整个集团统计报表体系做到“统一编码、统一格式, 统一报送时间”。

3.3以科技为手段, 以网络为依托, 强化集团公司统计信息决策功能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 信息网络时代已经进入到各行各业中, 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利用集团公司内部网站, 创建统计信息工作平台, 开发综合统计报表系统, 各子公司实现网上填报数据和查询数据, 集团公司综合统计部门对上报的报表审核无误后直接汇总报出。在这个平台上, 除提供经济效益、生产统计、能源消耗等日常统计信息之外, 还能够迅速地提供其它相关业务范围的信息。在做好统计年报、月报等综合性信息发布的同时, 要及时搜集同行业主要生产技术经济指标的对比情况、经济效益指标的完成情况等, 为领导决策、企业发展服务, 增强统计信息决策功能。利用统计软件, 加强统计分析工作, 充分发挥统计的预测和预警作用, 真正发挥统计工作信息、咨询、监督三大职能, 在企业管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4加强统计队伍建设, 提高统计人员素质, 打造一支业务精干的统计队伍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企业整合日益频繁, 全面系统的综合统计工作需要具有一定统计业务基础、专业技术和相对固定的统计人员来完成。过去那种被动地单一地填制上级布置的报表方式显然不能够胜任市场经济所赋予的新任务。统计人员不仅要掌握统计理论与分析方法, 还应熟知本企业生产经营业务工作流程和各部门职能, 掌握一定的经济理论和计算机网络知识、企业管理知识。这不仅需要统计人员责任心强、专业技术水平高, 而且要不停地学习新知识, 更新知识结构, 提高自己的综合业务素质, 才能胜任本职工作。集团公司本部及各子公司统计负责人一般应由具备相当统计专业职务条件的人员担任;一般统计人员也应具有执行统计任务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对不具备专业知识的应组织学习和培训, 培训后经过考核不合格者, 应调离专业统计岗位。同时应对在完成规定的统计调查任务, 保障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及时性等方面成绩突出者给予适当的奖励。

集团公司每年应为统计人员创造机会, 组织他们学习统计理论知识及相关的业务知识、企业管理知识、法律等方面知识。让统计人员成为一个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真正参与到企业管理中, 及时准确地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情况, 依法为国家相关部门和主管部门提供企业经营信息, 为企业领导经营决策、运营管理提供决策信息, 使整个集团公司管理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摘要:该文就统计工作在集团公司管理方面所起的作用, 存在的问题以及在集团公司的模式下如何加强综合统计工作来为集团公司服务提出了较为有效的办法。

关键词:集团公司,综合统计工作,企业管理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成员企业报表编制手册[M].2008.

篇4:综合统计工作管理办法

关键词:统计;企业管理;提升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0-5-2

0 引言

统计工作在社会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所谓统计工作就是在依据社会工作的实践,将要统计的相关资料进行归纳和研究,这种工作的结果就是一项统计。从统计的结果中可以直观的、形象的看出一个企业或者一个社会部门在某一特定时期的发展状况和未来的发展前景。就拿企业的统计工作为例来说,企业的发展是与综合统计工作分不开的,企业的综合统计工作既是企业自身必须做好的一项工作,又是企业想要了解自身内部情况的一种最直接的手段。统计工作的数据分析是企业统计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企业可以通过自身综合统计工作的结果来制定解决现实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的企业决策,可以说是企业发展的指向灯,但前提是企业综合统计工作的过程要非常严谨,统计工作中收集的相关资料要相当精确,才能最大程度的帮助企业安全的发展。

1 综合统计工作在企业发展中的现状

企业的成长发展历程实际上就是企业根据自身各项信息数据而制定实施发展措施的历程,企业要想对自身的发展历程以及发展现状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就必须对自身发展的信息数据进行科学的收集与分析,而这一切工作的前提就是企业的综合统计工作必须要做好。

但是在企业实际的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关于综合统计方面的问题,下面就是对企业综合统计工作的现状分析。

综合统计工作由于自身的特殊性,所以它在企业中并不是特别显眼的工作,这个工作更多是公司背后的工作,所以有的公司就会出现对综合统计工作的偏见。有很多的企业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不注意综合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只是在自身的经营、员工管理、产品质量上下功夫,而严重忽视了综合统计工作在整个公司发展中的地位,这些公司的高层对公司的综合统计工作根本没有最基本的科学认知,导致综合统计工作在公司发展的进程中显得非常困难。

其次就是在公司的部门设置上的问题,直到现在依然有很多公司没有设立专门负责公司综合统计工作的工作部门,由于公司对综合统计工作的忽视,导致统计部门的设立出现障碍和困难,公司不设立工作部门直接导致公司的相关账目、人员的变动信息以及公司过去的资金变动都存在很多工作纰漏,公司会在一定程度上对近期的发展状况出现盲目的认识,如果综合统计工作做得非常差的话,甚至可能会导致企业制度混乱,最终面临倒闭。

现在很多社会企业的综合统计工作的正常施行完全是靠公司自身的统计制度的约束才能够进行下去,但是随着公司其余部分工作所占比重的增加,导致综合统计工作的正常施行出现严重的困难,而公司自身的综合统计制度也出现了不能适应公司新环境发展、统计制度不符合公司未来规划等等非常令人担忧的现象,这样一来,本来有重要作用的统计制度就渐渐变成了公司发展的重大阻碍。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支撑,在现在很多社会企业的综合发展中,之所以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的成长起来,就是因为运用了人才上的优势,但是,在这样的现状之下,企业在专业统计人才方面的缺失也变成了影响企业统计工作的重大原因。企业的整体发展需要不同部门的人才相互配合才能够完成,可是综合统计人才是需要专门培养的,统计人才需要有良好的大局观,能够依据相关的数据信息对企业的发展提出重要的发展策略。优质的综合统计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但是大部分企业的统计工作却是由非专业的人员来完成的,没有高素质的统计人才来协助企业完成综合统计工作,这也成为了企业在自身综合统计工作发展前行的重大难题。

2 企业综合统计对企业管理水平的影响和作用

企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优质的管理,离不开正确的制度支持,而优质的管理和制度的制定都离不开企业依据综合统计工作做出的对自身发展需要的详细分析,因此在企业整个的发展过程中,企业综合统计工作对企业管理水平的影响也是比较深远的。

首先,综合统计工作既然是统计工作的一种,那自然也不能脱离了统计工作的本质作用,而企业的综合统计工作的作用又是大于单纯的单项统计工作的作用的。企业的综合统计工作可以让企业认识到企业近期或者企业所需调查时期的相关发展状态。而企业的这些发展状态都被包含在企业的统计工作之中,可以为企业提供自身发展的人员变动状况,企业内部构建变化、企业盈利情况、企业未来发展所需的相关资源等等。根据这些统计工作分析出来的信息,企业就可以了解自身发展的优缺点,可以扬长避短,最大化的避开劣势,为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下的决策提供了最主要的决策依据。

其次,企业的发展模式和自身的制度变化,内部的工作部门的构建都是需要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潮流的所需而不断变化的,企业如何调整在市场大环境下自身前进的脚步呢?很显然,企业要想了解未来的发展变化,就必须做好综合统计工作。综合统计工作是企业对自己的盈亏情况、自身资金流动的科学合理的认知,也是企业在对自己发展过程中的各项重要因素的针对性看待与分析,正是因为企业能够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因素有了明确的认识,才能保证企业发展中的政策制定、措施施行、人员调配、产品方向确认等等一系列影响企业实力的工作内容能够正常优质的完成。

企业的综合统计工作对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有着实质性的影响,企业的管理水平如何又影响着企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所以企业的综合统计工作和企业的整体管理是相辅相成的,他们彼此的发展都会互相影响,总的来说,企业的综合统计工作是企业发展的半个灵魂,也是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必须要做好的工作。

3 企业综合统计工作的实践措施

鉴于上文中论述的现在很大一部分企业都在自身综合统计工作中出现了问题,给企业的综合发展和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带来了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不仅影响着企业自身,也影响着我国社会企业整体的发展水平与实力,因此企业不论是面对社会舆论的压力还是自身发展的压力,都必须做好综合统计工作,不断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

解决企业综合统计工作中的问题,不是一个小问题,也不是一个短期性的问题,而是企业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既然是长期工作,那企业就必须对自身综合统计工作有一个科学的认知,因此,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就应该认识到综合统计工作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改变对综合统计工作的错误认识,改变对综合统计工作的错误态度,企业的管理者应该从自身做起,在企业内部对综合统计工作重要性的内容进行宣传,起到带头模范作用,以此为基础,让员工也开始重视综合统计,并在实际工作中积极配合综合统计工作的施行与完成,为企业最大程度的提升管理水平奠定基础。

其次就是企业内部结构和综合统计部门的改善措施。企业综合统计工作的完成是需要企业设立科学专业的统计部门作为依托的,综合统计工作必须有人管,而且必须得管好。因此,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经营规模、经营状况来设立专业的统计部门,让专业的统计部门在企业的发展中发挥实质性的作用,不断为企业提供准确专业的发展信息和实时数据,为企业发展提供最为实际的市场信息。

企业设立了统计部门,统计部门就必须要对企业的发展负责,统计部门主要负责企业的综合统计工作,企业内部不管是什么类型的工作,都需要进行制度化的管理和监督,综合统计工作也是如此,企业必须要对统计制度进行完善,使得企业的综合统计工作在合理的制度管理下顺利的完成。

另外企业应该认识到企业的综合统计工作是需要基本的信息数据来完成的,因此,企业必须对自身的每一个工作部门的工作进行严格的管理,要求每一个部门都能为统计部门提供最为准确的数据和信息,这样统计部门分析出来的结果才有意义,才具有实效性,才能够为企业发展提供最有用的帮助,才能最大化的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让企业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 结束语

篇5:村级农村综合统计工作考核办法

村级农村综合统计考核满分以10分计算。

一、基础建设(3分)

1、人员配备。各村配备一名具有较高业务素质的农村综合统计人员,负责本村的各类农村综合统计的统计报表工作。本项计1分。

2、业务培训。统计员能够及时参加各项业务培训,本项计1分。

3、资料齐全。各种报表档案齐全。本项计1分。

二、统计报表(7分)

1、及时性。按报表规定时间及时上报各类报表,本项计1分

2、准确性。报表数据合理、准确,符合社会发展趋势。本项计3分。

3、完整性。报表填报数据齐全,逻辑正确,无漏报项,包括公章、签字等,本项计2分。

4、协调性。上报数据与上年同期数协调关联,变化幅度大的,需上报文字说明,说明变化原因。本项计1分。

三、奖惩

1、各村迎接省、市、县统计局工作检查,没有问题的,酌情加分。检查出现问题的,视影响大小,酌情扣分。

篇6:综合管理工作总结

一、党委政府重视,落实综治责任

1、落实领导责任制。镇党委始终把综治工作作为全年重点工作之一,纳入年度工作计划,每季度召开一次党政联席会、专题汇报、专题研究分析治安形势、专题部署。按“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及“一把手负总责”的综治工作方针,将村及企事业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为综治工作的总负责人,各村营长和单位保卫科长为具体负责人,年初镇党委政府与各村、各单位负责人签订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书》,实行责任追究制。

2、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年初制定综治工作实施方案和年度考评实施细则、明确任务、实行目标管理、内容分五大块:即组织网络、办公场所、基础工作、治安防范、创平安村(单位),镇半月进行一次矛盾纠纷大排查,村实行周排查,今年上半年共调处矛盾17起,调处成功17起。每季度召开一次治安形势分析会,每半年进行一次检查并及时填写《限期整改意见书》,限期整改,排出名次,每年在镇经济工作会上给予表彰奖励。

3、落实“一票否决”制:严格实行综治工作把总关,在评优评先过程中,对照目标管理标准,严格兑现奖惩,实行一票否决权,对综治工作出现严重失误的村和单位,取消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二、加强综治基层基础建设。

1、年初,及时调整充实镇村综治工作各种组织。各村综治业务规范化。

2、落实巡逻队员经费和工资。

3、配齐办公用品。

4、对村(社区)两委主任进行培训。六月十三日,利用一天时间对各村(单位)调解主任、治保主任进行法律知识培训。

5、镇村(街道)网格化服务流程图及制度等标牌已上墙。

三、强化防范措施,维护社会稳定

1、镇成立社情民意研究会,并制定了可行的《关于成立千人桥镇社情民意研究会的实施方案》,通过选举,由几名德高望重的老干部担任会长、名誉会长、副会长。各村要在党员中的老干部、老职工、老教师、老军人和老模范等“五老”人员中发展3-5名会员,全面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达到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并积极做好矛盾纠纷的调处,加强沟通,建立和谐村(街)目标。

篇7:综合管理工作总结

一、加强领导,明确任务,综治工作安排部署到位。

今年以来,我会进一步将稳定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在组织机构,人员落实、任务安排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以彭兵同志为组长、副会长彭良斌同志为副组长,各科室同志为成员,秦昊同志为专干的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领导、组织、落实和协调我会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由彭良斌同志具体分管主抓综治工作。行成了领导负责、上下联动、科室配合、层层落实的工作格局。二是明确工作目标。把综治工作重点和目标放在确保稳定上,放在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和重大事件上,着力解决综治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消除各类不稳定、不安全因素,会党组把综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目标管理考核,经常研究部署,切实把综治工作落到实处。同时,建立健全了平安创建、社会管理创新、国家安全、治安巡逻、预防青少年犯罪、治保、调解、禁毒、反邪教和普法等13个综治组织机构,落实专门人员,细化工作责任,明确工作任务,形成了全年有部署,年初有计划,月月有检查,季度有整改,半年有小结,年底有总结的良好工作机制。

二、履行职责,完善制度,综治工作展开尽然有序。

按照上级工作部署和要求,我会结合实际,创新方式,进一步把综治工作做细、做实、做准、做优。一是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大力开展了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教育活动。同时,全会认真开展了坚决反对“xxx“等邪教组织的理想信念教育。二是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根据我会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社会管理创新,档案管理,应急管理,机关保密等多个工作管理制度,综治工作逐步走上正规化,法制化的管理轨道。三是深入进行普法教育。按照州普法领导小组的工作安排,制定并印发20xx年普法工作要点,组织干部职工两次集中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处分条例》、《廉政守则》等法律法规,党员干部职工法制意识明显提高,推动了依法行政,提高了工作效率。今年来,我单位没有发生一起党员干部职工违法违纪行为。

二、加强防范,形成机制,实现平安创建目标。

加强综治工作,管理是手段,平安创建是目的。我会在开展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中坚持做到领导重视、组织到位、部门联动、制度落实、措施得力,确保了我单位的大局平稳和谐,实现了平安创建的目标。

篇8:城郊煤矿防治水综合管理工作初探

1注重成本管理, 寻求效益最大化

1.1控制“三率”, 提高成本观念

为严格控制防治水成本, 杜绝盲目施工, 城郊矿创新思维, 提出了“三率” (即万吨煤炭钻孔率:每产10 000 t煤炭所施工的钻孔个数, 万吨煤炭钻探率:每产10 000 t煤炭所施工的钻探进尺数, 万吨煤炭注浆率:每产10 000 t煤炭所需的注浆量) 概念, 作为评价防治水工作优劣的经济技术指标。根据矿井水文条件变化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对经过认真分析认为地质条件较好的局部块段, 可少打孔或不打孔;而对地质条件复杂的块段, 适当增加钻孔数和扩大浆液的扩散半径来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在安全和成本的杠杆上找到最佳平衡点, 寻求企业效益的最大化。通过不懈努力, 城郊煤矿防治水工作的“经济技术指标”逐年得到优化, 由2003年的万吨煤炭钻孔率1.67个、万吨煤炭钻探率174.91 m, 降低到2009年的万吨煤炭钻孔率为0.78个、万吨煤炭钻探率为106.3 m。在煤炭产量逐年攀升、防治水施工人员没有增加的情况下, 不仅保证了工作面的正常接替, 实现了稳产高产, 更重要的是减少了工程量, 使防治水成本大大降低, 年节约钻探量3万多m, 节约钻探成本300多万元。

1.2 “一浅一低”, 科学布孔

根据矿井煤层底板裂隙的发育特点, 对回采工作面的水压值及工作面回采时的扰动深度进行了理论计算, 确定城郊煤矿煤层底板改造深度为50 m时即可满足矿井安全生产的要求。但考虑一定的安全系数, 最终确定了城郊煤矿的底板改造层位为穿过L10灰岩2~3 m, 改造深度为60 m (一浅) , 没有盲目将改造层位确定为L8灰岩 (深度80 m) 。平均每个钻孔降低钻探工程量45 m左右, 每年可减少钻探工程量16 000多m, 降低防治水费用160多万元。同时, 为避免高注浆压力对煤层底板的人为破坏, 根据煤层底板裂隙发育的特点, 确定城郊煤矿东翼的注浆压力为6.0~6.5 MPa, 北翼的注浆压力为7.0~7.5 MPa (一低) 。实践证明, 该方法切实可行, 达到了既安全可靠、又降低成本的目的。

1.3按序次施工, 杜绝无的放矢

在防治水工作中注重应用先进科学技术, 改造前首先采用物探技术确定工作面底板富水异常区, 使设计具有针对性, 有效地降低了工程量。施工过程中严格按序次施工, 在一序次施工钻孔的基础上, 认真分析研究, 对地质条件简单、改造效果好的区段, 取消二序次钻孔;对地质条件复杂的区段, 在施工二序次钻孔时, 既要检查一序次钻孔的改造效果, 还要对地质条件复杂区段进行再次利用加固, 确保防治水工作质量;最后再次采用物探检测其改造效果的可靠性。这样既提高了单孔的利用效率, 又减少无效钻孔的施工, 有效降低了矿井防治水费用, 实现了安全生产和工作面的正常接替。

2开展技术创新, 提高效率, 减少投入

2.1设置远距离输浆系统, 降低劳动强度

在运输便利地点设置输浆泵, 通过Ø25 mm输浆管进行远距离输浆。制浆过程均在有轨道运输的地点进行, 解决了扛运水泥难的问题, 大大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 提高了劳动效率。

2.2设立井下接力注浆系统, 减少资金投入

城郊煤矿八、十采区位于矿井北部边界附近, 距矿井工业场地约12 km, 距矿井最近的地面注浆站约7 km。由于注浆距离长, 浆液在运行过程中阻力较大, 注浆压力较高, 利用现有地面注浆站无法满足矿井生产的需要。若新建地面注浆站则需涉及到征地、运输、供电、施工送料孔以及工农关系等一系列复杂问题, 建站费用较高。为此, 城郊煤矿通过广泛的调研与方案比较, 率先在井下设立接力注浆系统。该系统通过其他注浆站的供浆作为浆液来源, 利用井下接力注浆站二次加压, 满足远距离注浆需要。接力注浆站选择在现有巷道中,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解决了场地、通风、排水、供电等方面的问题, 总投入仅101万元, 较新建地面注浆站可节约资金800余万元。通过近2 a来的使用, 该系统运行良好, 可完全满足井下注浆需要, 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2.3构建井下注浆网络化系统, 提升现有设备潜力

通过在各个主要运输大巷间敷设注浆管路, 实现井下注浆管路的网络化连接。一个注浆站可向不同采区、不同工作面供浆, 不同注浆站之间可实现交叉供浆, 最大限度地提升了单个注浆站的供浆范围。在不用新建地面注浆站的情况下, 保证月注浆量保持在4 000 t以上, 缩短了钻孔出水等待注浆时间, 提高了注浆效率。

2.4实施无残留控制注浆新工艺, 提高注浆效率

在保证注浆安全与注浆效果的前提下, 通过采取降挡注浆、适当提高注浆终压、提前压水、不间断连续注浆等新方法, 减少钻孔放浆量和管路冲洗占用时间, 实现不同钻场之间的连续注浆, 大大减少了由于冲洗管路造成的水泥浪费, 提高了注浆效率。

2.5自制螺栓修复器, 提高废旧物资使用率

螺栓修复器利用废旧锚索机机头制作, 对锚索机机头气缸进行革新, 使其能够正向、反向双向旋转。将钻机操作台废旧手动换向阀用作操作手柄, 控制修复器的上下动作。通过现场实践, 利用螺栓修复器修复1个螺栓仅需20 s, 单人1个小班就可修复螺栓1 500条左右, 效率是人工方法的30倍以上, 并且修复过的螺栓完全可满足使用的需要。另外此设备还可以对损坏的螺栓重新开丝, 并可对不同规格的螺栓进行修复。通过近3个月的试用, 探防队共修复、复用螺栓8 000多条, 废旧螺栓复用率在90%以上, 可节约成本8 000多元。

3加强班组建设, 提高团队战斗力

3.1实行台阶奖励, 激发员工工作热情

通过现场调查, 发现绝大部分职工对所在班组工程进展情况、任务完成情况都没有清晰的概念。工作起来没有目标, 不考虑干到何种程度, “小班台阶式奖励”即对小班钻探进尺、扫孔进尺及搬家等工序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若施工人员达到拟定的奖励标准, 则对其进行奖励。奖励标准随工程量完成多少进行调整, 完成工程量越多奖励越高。自开展“小班台阶式奖励”政策以来, 探防队工程进度得到大幅度提升, 职工积极性空前高涨, 主观能动性得到极大释放, 月进尺稳步攀升。真正实现了人停钻不停, 劳动工效得到了极大提高。2009年3—9月, 钻探进尺均保持在7 000 m以上, 其中7月钻探进尺达到8 334.5 m, 日进尺最高达到562 m, 创探防队建队以来最好水平, 连续刷新永煤公司防治水记录。

3.2垂直管理班组, 实现多极化自主化

通过对班子系统进行革新, 形成队长、书记、副队长、班长、组长、组员之间的垂直管理。各级管理层相互制约、相互平衡, 队伍管理简约化, 各级管理人员职责明确。突出了班组长作为兵头将尾的主力作用, 员工的各项考核结果均由班组进行独立考核, 队管理层仅负责监督、审查, 充分实现班组的自主管理, 进一步增强班组长的责任心, 使得班组建设更加完善、合理。

3.3加大人才培养, 拓宽人才储备渠道

防治水工作专业性较强, 对职工队伍素质要求较高, 一名合格的钻探工培养期往往需要3~5 a的时间。由于很多事故处理经验无法现场模拟, 造成了员工成熟期长、业务技能成长慢的现象, 严重制约了探防队人才的接替, 造成了人才储备极为匮乏。

选拔一些文化层次高、工作态度认真负责、有上进心的员工, 通过“N+1”培养模式, 即1名员工由多位老师辅导 (老师由技术队长、机电队长、维修钳工、班组长组成) , 通过集中培训与各班组间轮换穿插, 从施工工艺、机电管理、设备故障处理、钻探理论知识方面使其能全面学习到钻探施工相关知识, 较原有的培养模式相比, 员工接触知识面更广, 学习到的知识更全面、更充分。另外, 制定人才培养激励政策, 即每培养出1名大工后, 由队部组织考核验收, 根据稳钻、开孔、埋管、试压、故障处理等工序上的熟练程度对其现场打分。若考核通过则颁发“首席员工”证书, 对其师傅奖励1 000元, 徒弟奖励800元。通过一系列举措的实施, 1名新工人成长为1名合格钻探工的时间由原先的3~5 a缩减至目前1 a左右。人才培养速度大大提升, 极大地缓解了探防队目前人才储备匮乏的现状。

4结语

篇9:如何有效做好综合档案管理工作

【关键词】如何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一、提高综合工作素质

在一个单位中,要做好综合档案管理工作,那么这项工作就必须引起领导的足够重视,只有这样,这项工作才能够顺利开展。领导对档案工作的认同感决定了档案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从而也就决定了综合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作为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应当尽可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做好自己的工作,让档案管理工作为单位工作的顺利开展更好地服务,让领导看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重视起来。就档案的管理工作而言,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是最重要的,其次,要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领导的重视程度是通过工作人员的基本工作起作用的,所以档案工作者就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争取得到领导的重视,在日常工作中注意做到以下两点:

1、端正工作态度,做好本职工作,争取得到领导对自己工作的满意。领导对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和对领导的印象上。因此,作为一名档案工作者,首先就要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给领导留下一个好的印象。

2、加强档案重要性的宣传。在单位里,有的领导对档案的重视工作不够,他们看来档案对开展其他工作是可有可无的,是不足轻重的。这是因为他们缺乏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知度。此时,最需要的的就是档案工作者的宣传工作。工作者应该经常拿一些单位里的重要的文件资料给领导看,在领导的脑海里对档案的相关工作形成深刻印象,受到深刻的启发,在实践中加以应用。找机会跟领导谈谈档案 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最大程度提高领导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同感。

二、综合各种可利用的资源,实现综合档案管理现代化

伴随着现代社会各项工作的迅速发展,档案管理工作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产生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档案的数量越来越多,档案的分类管理体系越来越庞杂等。因此,现在的档案管理对管理者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时下必须采用现代化管理手段方法才能有效解决新形势下档案管理中的各种问题。

1、加强职业素质,提高管理意识

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对专业素质要求很高的工作,要求工作人员必须有过硬的档案管理专业知识,高度的工作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还要有乐于奉献的精神。对于管理者来说,就要经常涉猎一些相关的资料,增长自己的知识领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与时俱进,做好新时代下的档案管理工作。

2、提高自身综合管理素质

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主要是依赖手工抄写,其特点是容易操作,但是工作效率低下,而且出错率较高。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手写档案工作方式几乎绝迹,现在的档案管理工作全部依賴于计算机,这种先进的科技手段和档案管理技能到需要档案管理者去掌握和熟练运用。档案管理者要注意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在岗位上边工作边学习,及时掌握最新的管理方法和计算机使用技巧,注意关注积累信息文化,努力使自己成长为一名综合素质高的档案管理工作人才。

3、利用现有的资源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档案汇集了大量的信息,是一种丰富的信息资源。也因此档案整理工作变得繁琐,重复工作多,劳动强度大。现在借助于计算机来处理,就变得简单的多了,而且受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进行人事立卷是工作人员根据自己的习惯来将资料整理分类,虽然分类都是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的,但是由于个人主观因素的差异,会出现分来不准的现象,给立卷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因此,计算机管理的优势就凸显出来,尽可能减少手工操作的失误,提升工作的效率。

三、加强培训的工作力度,全面提升管理工作者的综合素质

档案管理工作者的业务水平直接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档案管理者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工作的需要,就要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全面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和管理的能力。为了不适应档案管理工作的变化,简化工作强度,就要转变工作观念,摒弃传统的工作方式,学习新的管理方法和运用新的管理工具。

1、增强继续教育力度

发展继续教育为进一步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首先要解决的是要充分认识到继续教育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和实际意义;其次,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培养一批专业的档案管理工作人才。

2、加强制度建设,建立运行机制

开展档案工作的培训的关键就是要建立一个良好的运行机制。首先要建立关于实行继续教育的管理制度,并严格实行;其次,在此基础上建立继续教育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监督和保障此机制的顺利实施。

3、开展综合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结合个人职业素养的程度,在开展培训时要分层次、按岗位、多渠道、多形式进行。按时、按需要提供给档案工作者学习机会,尽快、尽最大程度提高其职业水平。经常普及相关知识,如哲学、历史学、心理学、行为学等都会涉及到。最后还要加强科学信息知识的学习,将现代化科学技术应用到档案的管理工作中,在工作方法和途径上直接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

四、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个企业要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不可缺少、不可怠慢的工作,是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企业的档案记载了企业的发展历程和优秀成果,对于研究该企业的经营业绩方案和科技创新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参考作用。做好企业档案管理工作,首先有助于企业高管人员及时快速了解企业管理方面的基本资料,及时安排、调整、该更工作进度和适当的人员调配。其次,有助于社会各界直观了解该企业的经营发展状况,奠定一定的企业合作基础。做好档案管理工作能够促进企业自身的发展,不断增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

结语

上一篇:XX年最新应用电子专业毕业实习报告下一篇:女性主义与比较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