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的行动纲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

2024-04-23

全面深化改革的行动纲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通用9篇)

篇1:全面深化改革的行动纲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

时间:2014年4月16日上午

地点:镇政府大会议室

参加人员:机关全体党员、干部

主持人:王贵军

学习内容:全面深化改革的行动纲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

这次全会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5周年之际,又一次整体谋划改革的十分重要的会议,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在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区的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第一年实现良好开局的基础上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

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三中全会研究什么议题、做出什么决定、采取什么措施、释放什么信号,倍受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关注,是人们判断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工作布局谋篇的重要依据,对做好未来5年乃至10年的工作意义重大。

一、三中全会基本特点的认识

三中全会有鲜明特点,我们可以用“6个度”来概括:

1、高度空前

2、力度空前

3、广度空前

4、深度空前

5、难度空前

6、热度空前二、三中全会的重要精神

1、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来深化经济体制

改革

2、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3、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

文化体制改革

4、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

体制改革

5、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6、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三、三中全会《决定》中的改革亮点

1、非公有经济比重提升

2、高考制度改革

3、单独生二孩政策

篇2:全面深化改革的行动纲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体会

1、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A)作用。(4分)

A、决定性B、关键性C、核心性D、基础性

2、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A)(4分)

A、重要实现形式

B、有益的补充

C、重要组成部分

D、主要实现形式

3、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了“5+1+1”全面改革的主题,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C)国防和军队建设、党的建设。(4分)

A、军事建设

B、政治理论

C、生态文明建设

D、精神文明建设

4、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守住(C),从严合理供给城市建设用地,有效调节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比价。(4分)

A、工业用地红线

B、居住用地红线

C、耕地红线

D、以上选项都不正确

5、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B)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4分)

A、胆子要大、不顾一切

B、胆子要大、步子要稳

C、谨小慎微、无所作为

D、稳重当前、瞻前顾后

6、在框架结构上,《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为(A)(4分)

A、提领B、基础C、前提D、目标

7、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A)(4分)

A、根本B、内在要求C、基础D、制度保障

8、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是(B)(4分)

A、社会体制改革B、经济体制改革

C、文化体制改革D、政治体制改革

9、《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C)为主题。(4分)

A、经济改革B、部分深化改革

C、全面深化改革D、政治改革

10、《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是(B)(4分)

A、坚持创新B、坚持发展

C、坚持改革D、坚持开放

11、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是(A)(4分)

A、财政B、税收C、经济D、科技

12、政府定价范围主要限定在重要公用事业、公益性服务、网络型(D)(4分)

A、垄断环节B、自然生产环节

C、人为垄断环节D、自然垄断环节

13、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的整个起草过程中,征求意见达5283(3283)人次。(错)(2分)

14、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需要遵循这一规律。(错)(2分)

15、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的起草由总书记亲任文件起草组组长。(对)(2分)

16、我国正处于从中等收入国家迈向高收入国家的历史

阶段。(对)(2分)

17、《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基本框架为十六个部分,五

(三)大板块。(错)(2分)

18、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与体制无关。(错)(2分)

19、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对)(2分)

20、十八届三中全会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经济体制改革是牵引其他领域改革的“火车头”。(对)(2分)

21、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AD)(6分)

A、控制力B、主控力C、主导力D、影响力

22、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护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ABCD)。(6分)

A、推动可持续发展B、维护市场秩序

C、弥补市场失灵D、促进共同富裕

23、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健全(ABCD)的现代产权制度。(6分)

A、权责明确B、流转顺畅

C、归属清晰D、保护严格

24、《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政府职责和作用作的界定,政府的职能有(ABCD)(6分)

A、保持宏观经济稳定B、弥补市场失灵

C、优化公共服务D、加强市场监管

25、《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ABCD)(6分)

A、总体设计B、整体推进

C、督促落实D、统筹协调

26、宏观调控主要任务有(ABCD)(6分)

A、稳定预期B、结构优化

篇3:全面深化改革的行动纲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联社: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开放新的重要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又一次总部署、总动员, 必将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各级联社要认真贯彻落实, 在当地党和政府领导下, 为全面深化改革做出新贡献。

一、要正确认识和理解城镇集体企业联社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总社和各级联社是城镇集体企业的联合经济组织, 在我国改革开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30多年来, 总社和各级联社积极推进集体企业深化改革, 发展以“两个联合”为主要特征的股份合作制和混合所有制等多种新型集体经济组织,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推进科技创新, 提高企业竞争力, 维护社会稳定, 促进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落实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十分艰巨, 继续发挥联社作用十分必要。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步伐明显加快, 城镇集体经济、合作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将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政府加快职能转变, 简政放权, 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 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 为联社创新和完善职能, 发挥政府与企业间的桥梁纽带作用提出了新要求。

积极稳妥地确定联社的改革模式, 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今年4月下旬深入到全国供销总社调研时指出, 党的十八大指出, 道路决定命运、方向和前途。就是走什么路很重要。我们要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高度, 去认识供销合作社的历史贡献和现实作用。供销合作社的组织形态具有中国特色, 它既有政府色彩, 又有公益色彩, 还有市场色彩, 是一个有特点的合作经济组织, 怎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体现这个组织的特殊作用, 既是一个理论问题, 也是一个实践问题。汪副总理还指出, 要牢牢树立市场竞争意识, 从市场角度出发, 把握设计自身的体制机制改革, 保持自身活力。汪副总理的讲话, 对我们总社这类组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历史上, 手工业合作总社与供销合作总社分别为城乡合作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 除服务对象有所不同以外, 机构性质、组织体系、工作方式、服务内容基本一致。为此, 联社机构改革要贯彻中央指示精神, 从实际需要出发, 从有利于促进城镇集体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

二、要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积极探索联社职能创新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 核心问题是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企业是市场的主体, 根据市场需求, 满足企业需要, 应成为联社的重要职责, 而且大有可为。为此, 各级联社要积极探索职能创新, 主动反映企业诉求, 及时提出政策性建议, 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围绕市场和企业需求, 多方面搭建服务平台, 积极开展政策法规、开拓市场、企业融资、科技创新、经济合作、人才开发、品牌培育等咨询服务。同时, 在政府职能转变中, 承接部分原政府职能、社会职能, 使联社成为集体企业改革发展的指导和协调者, 集体资产的管理和维护者, 集体经济政策制定的建议者, 中小企业合作互助的组织和参与者。

三、要依法维护集体资产合法权益, 正确确定联社机构和资产归属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 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经济财产不可侵犯, 非公有制经济财产同样不可侵犯, 国家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对此, 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

我国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载体, 对于巩固和发挥公有制主体地位和作用具有重要作用。集体资产是公有资产, 但不是国有资产。《物权法》规定:“城镇集体所有的不动产和动产,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由本集体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集体所有的财产受法律保护,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侵占、哄抢、私分、破坏”。“本集体”一般指集体企业或集体企业联合经济组织。政府部门不得行使集体资产所有权。否则, 就可能是对集体资产的平调、侵占、侵吞的违法行为。联社资产是集体企业和职工几十年的积累形成的, 省级联社有总社的投资, 多数基层联社和集体企业有上级联社的投资。

联社深化改革, 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 从指导、维护当地集体经济的实际出发, 保持必要的机构, 必须明确联社机构和集体资产归属, 充分发挥其作用, 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贡献。

四、要加强调查研究和协调服务, 为发展公有制新的实现形式做出新贡献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坚持和发展党的十五大以来有关论述, 提出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强调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 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这为集体企业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深入基层, 加强调查研究, 有针对性地帮助企业选择改革模式, 总结实践经验, 反映企业诉求, 妥善解决城镇集体企业改革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开展理论研讨, 加强舆论宣传, 为发展公有制新的实现形式做出新贡献。

此外, 要加强信息反馈工作。各地联社深化改革的情况, 请及时向总社城镇集体经济和手工业指导部报送。

特此通知。

篇4:全面深化改革的行动纲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

一、进一步统一全面深化职称改革的思想认识

(一)全面深化职称改革是服务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是我区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奋力实现“两个建成”目标的关键一年。目前我区的发展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今后一段时期将呈现出经济总量迅速扩张、经济发展加快转型、需求结构趋于协调的新的阶段性特征,我区正处于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大有作为的黄金发展期。

广西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强有力的人才支撑。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提出,广西发展最大的制约因素在人才,要通过人才工作,进一步推动广西各方面的改革和发展。职称工作是人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全面深化职称改革,通过完善职称政策合理引导广大专业技术人才投身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服务广西重点产业、重点领域、重点学科和优势企事业单位;通过职称评审和各类职业考试,切实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能力和水平,服务广西经济社会发展。

(二)全面深化职称改革是服务专业技术人员成长的需要

长期以来,职称工作的导向主要是满足行业管理的需要,忽视了职称工作的主体,也就是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成长和发展需求。随着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职称工作的导向应当由管理为主转变为服务为主,由满足行政部门的需求转变为服务广大专业技术人员成长的需求。而要实现这一转变,必须通过全面深化职称改革,完善制度设计,探索建立公开规范的评审程序,为广大专业技术人员创造公平公正的职称评审环境;设置科学合理的评审条件和评审方法,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水平作出准确客观的评价;逐步优化完善职称管理措施,减少评审管理的环节,为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晋升提供便利。

(三)全面深化职称改革是还原职称工作本质的需要

自1988年恢复职称工作以来,从国家层面到各省、自治区都始终把改革作为方向,“职称”与“改革”密不可分。职称改革的历史就是新中国知识分子政策、专业技术人才管理制度和人事制度改革的缩影,职称改革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承担了不同的历史使命。从职称工作本身来看,既有成功的经验,也难免存在不足。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职称改革需要盘点一下得与失,通过总结与回顾,还原职称工作本质。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加快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把各方面优秀人才聚集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从全面深化改革出发,要求我们打破体制壁垒,扫除身份障碍,建立聚集人才体制机制,让人人都有成长成才、脱颖而出的通道,健全完善人才的流动、激励和评价机制,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全面深化职称改革,就是要敢于打破现有人才政策的体制机制束缚,使职称制度回归对人才能力和水平评价的本质属性上来。

二、全面深化职称改革的目标方向

习近平同志强调,“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进行,加强顶层设计要在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来谋划。”全面深化职称改革就需要在准确把握国家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以及国家关于职称制度改革的部署安排的基础上,找准广西职称改革的目标方向。

(一)职称改革要为经济多元化发展服务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职称改革应顺应经济成分多元化发展的需要,以服务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为重点推进各项制度的完善。

职称改革服务非公有制经济,应当以推动制度公平为核心,适当倾斜。长期以来,包括职称制度在内的各项社会管理制度都是围绕公有制经济或者说体制内管理单位来设计的,导致很多制度设计上,对非公有制经济有诸多限制或不平等对待。因此,职称改革应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通过制度上的调整完善,进一步清除人才政策准入障碍。同时,由于历史原因,非公有制经济中专业技术人才与体制内专业技术人才存在一定的发展不均衡状况,这就需要在职称改革中,注意在不以单位性质区分人才管理政策、平等对待的基础上,针对非公有制经济主体人才队伍的特点,出台必要的倾斜政策,扶持非公经济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发展和壮大,进而推动非公经济发展。

(二)职称改革要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相配套

改革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各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必须整体推进,才能防止顾此失彼。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期,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职称改革是整个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深化职称改革,必须在目标方向上注重与其他人事制度改革协同配合。长期以来,广西职称评审采取的是评聘分开的管理模式,随着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尤其是岗位设置管理的全面推开,评聘矛盾、人才分布不均衡导致的结构性矛盾等在部分地方、部分行业、部分单位日益突出。因此,职称制度各项改革措施的出台,必须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衔接配合,通过加强政策研究,采取合理的控制与调整方法,化解评聘管理中的结构性矛盾,促进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健康发展。

(三)职称改革要注重向生产和科研一线倾斜

随着广西经济社会的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需要一大批生产和科研一线的技术骨干,通过他们的创造性劳动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进而全面推进工业强桂战略的实现。当前在职称制度,尤其是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的设计上,强调均衡把握,但缺少对生产科研一线的必要倾斜,导致生产科研一线的技术人员参加职称评审存在先天的劣势。因此,下一步职称改革的方向要在把握评审条件和评价方法整体科学有效的基础上,更多的关注不同群体专业技术人才的特点,对生产科研一线的人才给予必要的倾斜照顾,服务广西产业发展需求。

nlc202309011817

(四)职称改革要体现分类改革的思路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明确提出要开展职称制度改革总体思路论证,以分类改革为核心深入推进职称管理体系改革。下一步,国家层面的职称制度改革将会以分类改革为目标,在中小学教师系列、工程系列等重点行业领域开展以分类管理为核心的职称制度改革。广西各项职称改革工作,必须服从和遵循国家职称改革的制度设计,按照国家有关改革的总体部署和安排扎实推进。

三、全面深化职称改革的原则方法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现行的职称管理工作实质依托的是政府行政管理权力,因此,全面深化职称改革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就是全面正确履行职责,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变。

(一)简政放权,进一步扩大人事管理自主权

政府职能转变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的基础,要把减少行政审批作为职能转变的突破口,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今年,广西将选取南宁市、柳州市、桂林市、广西医科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等开展扩大卫生系列自主评审权试点改革,同时选取广西大学作为扩大高校自主评审权试点。这项改革是职称改革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决定精神的具体体现。通过简政放权,赋予试点市和用人单位更多的用人自主权,在一定范围内通过试点市和用人单位发挥自我调整和自我约束的机制,有效衔接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解决评聘矛盾;同时,从一定程度上,缓解卫生人才队伍高层次人才过于集中,基层专业技术人才流失严重等结构性矛盾,从而推动广西卫生体制改革的进程。下一步,职称工作将通过简政放权,进一步扩大地方、单位的人事管理自主权。

(二)正确履职,进一步发挥政府引导规范作用

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一方面需要最大程度减少政府部门对微观事务的管理职能,从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领域中退出来;另一方面也需要政府发挥引导和规范作用,加强制度和标准的制定,优化管理,做好服务。今后一段时期,将根据广西经济社会的特点,结合广西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发展状况,探索“创新制度、优化管理、强化服务”的“三位一体”的职称改革基本框架,把广西职称改革工作不断引向深入。

第一,创新制度,切实破除人事人才体制机制障碍。今年我区将开展贯通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试点工作,就是从具体制度层面解决两支人才队伍相互独立、流动困难的局面,切实打破身份制约,破除管理机制障碍。从依据上看,国家层面在高技能人才中长期规划中已经明确提出“制定贯通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的办法,选择部分工程技术类专业,探索开展取得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按规定参加相应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试点;鼓励工程技术人员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但从目前了解到的情况看,全国目前尚未有其他省区提出畅通两支人才队伍的具体制度设计,因此,今年我区开展此项改革试点工作,既符合国家顶层制度设计安排,同时也是结合广西实际在全国首开先河的大胆探索。

今年将统一无职称申报管理的规定,探索建立无职称直接申报中初级职称的制度。对现实中很多工作年限较长、具备中级能力水平但因未取得初级职称放弃申报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无职称申报的机会,使职称评审从能力水平角度而不是简单的资历条件角度评价专业技术人才。

第二,优化管理,合理设计和减少内部管理的流程。对于很多参评人员而言,职称申报评审的经历是一个相当漫长、痛苦、煎熬的过程。从政策的理解、材料的准备、软件的使用,到逐级的申报、评审审核、结果的公示、证书的发放等等,在现有职称行政管理模式为主的背景下,需要经过很多环节大多数参评人员是能理解的。但作为职称管理工作者,应换位思考如何在现有的管理模式下,尽可能地满足广大参评人员的合理要求,今年自治区层面将采取有效措施,优化职称申报审批流程,包括优化职称信息化管理系统、审批流程设计等,减少内部管理矛盾,加快评审结果的审批进度,服务广大专业技术人员。

第三,运用多种手段,强化服务。加强政务公开力度,确保职称政策的透明和可查询;加强技术服务和保障能力的提升,减少申报人员申报环节,推动申报过程的信息公开;开发职称证书管理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完成职称证书的发放领取管理以及后续的注册验证管理,避免证书造假,服务广大专业技术人员和经济社会的需要。

(三)改进作风,进一步加强职称评审各环节的监管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并以改进工作作风、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作为切入点。职称工作直接面向广大专业技术人员,是党的人才工作职能的延伸,因此,要求各级职改工作部门、各职称管理活动的参与者,必须要严格按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有关规定,要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坚决杜绝职称评审环节中的各种请托、拉关系、走后门等不正之风,严格防范职称管理工作人员、评委利用职权收受不正当利益的违法违纪行为。

各级各系列职改部门应落实管理责任,加强监管。一是结合自身实际,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申报人员材料造假、违规申报等行为查处力度;二是加强评委以及学科组的管理,坚持评委随机抽取,评委名单保密等基本的工作原则,防止评委请托、利用职权收受好处;三是在近几年规范管理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继续严格落实评委会封闭评审管理等手段,切实加强对各级评委会评审活动的监督指导。自治区层面也将在今年创新职称评审组织管理手段,在中小学教师系列下放评审权的各市,采取异地委托交叉评审方式组织中小学教师系列副高级评委会评审,不断提升职称评审社会公信力,确保评审公平公正。

(四)加强领导,进一步营造职称改革良好外部环境

职称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其中每一个参与者的共同努力。因此,应共同营造职称改革良好的外部环境:

第一,加强领导。多年的职称工作经验告诉我们,职称改革的成效往往取决于领导的重视程度。领导重视往往职称工作就会推进顺利,管理规范、群众意见少,而领导不重视,则职称工作就会出现种种矛盾、重重阻力。因此,各市、各单位、各部门都应把职称改革作为一项重要人事人才工作抓紧抓好。

第二,加强政策宣传。广大专业技术人员是各项职称工作的主体,做好职称政策的宣传工作,是落实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知情权的重要体现。同时,广泛的宣传职称改革,增强职称改革的透明度,也是让广大专业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并顺利推进职称改革的有效手段。在职称政策的宣传过程中,应更多地考虑受众的特点,找准政策对象的需求,学会换位思考,尽可能使专业技术人员感受到政府和社会对他们的尊重,体现人才的价值。

第三,加强队伍建设。各级职称工作者队伍是我们职称改革的基础。要采取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做好人员培训工作,切实提高职称工作者的素质。职称改革工作政策性强,各级、各部门应配足配强干部。职称改革涉及每个专业技术人员的切实利益,在职称管理的各项工作中,各级职改部门工作人员,都应保持高度的责任心,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风,踏踏实实推进工作,切实维护好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利益。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是职称工作不变的主题。全区各级职称改革工作者将在自治区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奋发有为,努力推进职称改革各项任务完成,为加快富民强桂新跨越,实现“两个建成”目标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作者系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副部长,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厅长,自治区公务员局局长)

篇5:全面深化改革的行动纲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

关于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九届七次全会

精神推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的决定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体部署,省委九届七次全会明确了我省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全市各级各部门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把力量凝聚到中央和省委提出的各项任务上来,切实增强机遇意识、责任意识、使命意识,用好改革“金钥匙”,瞄准制约发展的“南阳事”,讲好改革“南阳话”,以改革为动力,在新一轮改革中明势取道,勇于担当,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增创发展优势,在爬坡过坎的紧要关头,努力实现后发快进,加快南阳转型跨越、绿色崛起奋力建设大美南阳、活力南阳、幸福南阳。

当前,制约南阳发展的突出问题是:经济发展慢人均水平低经济结构不优主导产业支撑力不强开放度低,发展活力不足城镇化水平低,中心城区辐射带动能力弱;体制不优机制不活,环境不优作风不实。这些矛盾和问题,是我市深化改革的主要目标指向。

我市推进改革的总体要求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九届七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省委确定的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的总目标,“四个河南”、“两项建设”的总布局,“一个载体、四个体系、五大基础、六个保障”的总方略,全面深化 和落实“一统四抓三关键”的总体思路,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实践意识,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从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做起,从具体问题抓起,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着力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确保经济发展好中求快,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与全国全省同步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一、围绕建设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市,完善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体制机制

1.加强对重大产业的谋划推动。建立落实现代工业“龙腾计划”、现代服务业“雁阵计划”、现代农业“金地计划”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推进机制。突出承接产业转移和瞄准新业态、新趋势“两手抓”,加快价值链升级、禀赋升级、载体升级“三个升级”,构建以战略新兴产业为先导,以战略支撑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高效生态产业体系,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统筹市域层面的产业布局和重大项目建设,强化对重大产业和重大项目的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保障。

2.推动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围绕县有百亿产业、市有千亿产业的目标,重点培育装备制造、食品、纺织服装、玉文化等千亿产业集群,新能源、水科技、生命健康、光电电子信息、文化旅游等高成长性产业,实行“一个产业、一套班子、一个规划、一套政策、一支基金、一个支撑体系”的“六个一”产业发展推进机制。

装备制造业,以智能化、集成化、精密化为方向,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服务增值能力和产业配套能力,重点抓好汽车及零部件、能源装备制造等产业,打造国内知名的装备制造产业基地,2016年实现千亿元规模。食品产业,围绕肉、面、油、饮料四个方面,重点抓好内乡牧原、佳吉食品、科尔沁牛业等项目,培育全产业链企业、冷链物流和集群发展竞争优势,2018年达到千亿元规模。纺织服装产业,突出品牌引进培育,提升产品设计、协作配套、营销配送能力,重点抓好新野纺织集团、罗蒙服饰等项目,做大服装、服饰、家纺和产业用纺织品规模,打造终端纺织品产业基地,2018年达到千亿元规模。

抓好玉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建设,落实南阳玉文化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实施资本要素升级、空间要素提升、人才要素升级三大工程,构建新型生产加工、市场诚信分级、质量检测管理、立体品牌推广、文化创意研究、产业联动互动六大体系,力争2020年打造成千亿元产业集群(省级试点任务)。

以新能源、水科技、生命健康、光电电子信息、文化旅游产业为重点,用好新能源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级光电高技术产业基地等品牌,突出龙头带动、链式发展,加快承接技术、资本、人才转移,集中优质资源,培育具有核心技术的龙头企业和规模优势的 战略新兴产业,力争3~5年内建成一批500亿元产业集群。完善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机制,研究出台加快南阳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措施。实施旅游精品工程,确保老界岭〃恐龙遗迹园2014年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扎实推进内乡县衙〃宝天曼景区、淅川丹江湖景区、卧龙岗文化旅游产业园、赊店古城等创建国家5A级景区。深化京宛旅游合作,实现京津冀地区居民游南阳常态化。完善引客入宛奖励机制,扩大客源市场半径。统一文化旅游宣传口径,提升整体宣传水平。加快旅游业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探索智慧旅游建设,推动传统旅游服务业向现代旅游服务业转变。

抓好全国中医药服务贸易先行先试重点区域城市建设,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培育出一批中医药服务贸易机构、品牌及产品(国家级试点任务)。围绕中医药贸易、医疗、保健、教育、科研、养生、文化、中药服务等环节,打造以“仲景健康”为特色品牌的南阳中医药健康服务业体系。

3.建立“五个一百”行动计划推进机制。抓好100个重大建设项目,编制投资路线图,明确时间节点,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快速推进。抓好100个新招引项目,围绕主导产业和产业图谱,突出招大引强,承接产业转移。抓好100个科技创新项目,围绕科技攻关、平台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化,推动科技创新。抓好100个高成长性企业培育,做到政策支持,要素倾斜,促其迅速做大做强。抓好100家上市挂牌后备 企业,完善支持政策,加大奖励力度,设立创投基金,推动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裂变式增长。力争2014年中源化学、森霸光电等5家企业上市或挂牌。通过推进“五个一百”行动计划,完善大企业大集团重点培育制度,力争2018年全市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元企业达到45家,其中超300亿元企业2家、100亿元企业7家、50亿元企业9家。

穆为民强调,准确把握形势,清醒警醒,奋发有为。必须准确把握政治大势,认真学习贯彻省委“坚定总坐标、坚持总思路、完善总方略”的部署,全方位向党中央看齐。坚持总思路,在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进程中,在打造“四个河南”、推进“两项建设”中,在聚焦“三大国家战略”中,乘势而上,奋发作为;完善总方略,即完善科学发展载体,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自主创新体系、现代市场体系“四个体系”,夯实现代交通、信息网络、水利支持、能源支撑、生态环境“五大基础”,强化开放、改革、人力资源、思想文化、社会和谐、干部队伍“六个保障”。必须准确把握经济走势,坚定信心,积极有为,打开一片“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新天地。必须准确把握维稳形势,清醒忧患,主动出击,抓基层、打基础,全面化解社会矛盾,为改革发展创造一个安全、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穆为民指出,进一步聚力聚焦聚神,努力实现“一优一 高一稳定”的既定目标。牢牢扭住发展第一要务,坚持长短结合、两手并重,一手抓稳增长、止下滑,一手抓调结构、促转型。切实用好改革第一动力,明确“一个牵引”,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倒逼和带动其他领域的改革。把握“两个结合”,把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把推进改革的责任和分管工作的责任结合起来。强化“一个保障”,切实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主导权、主动权。认真履行稳定第一责任,着力织好反恐防暴、信访稳定、社会治安、安全生产、舆论安全“五张网”,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同时,坚决打赢迎通水这场硬仗,按时完成“四促一保”和如期通水任务。

穆为民强调,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责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突出整改,继续从严从实抓好教育实践活动,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反“四风”、转作风,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抓好改革发展等大事。着力解决“为官不为”的问题,勇于担当,积极作为,树起竞相发展、争先创优的工作导向和落实才有位的用人导向,着力打造一支忠诚担当、团结干事、真心为民的高素质执政队伍。转变领导方式,坚持科学执政,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履行“两个责任”,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为建设“三个南阳”作出新的贡献。程志明在部署具体工作时指出,要以“五个一百”行动 计划为抓手,重点抓好八个方面的工作:强化经济运行调节服务,努力巩固稳定回升势头。强力实施项目带动,充分发挥投资支撑作用。大力推进开放招商,不断蓄积后续增长动力。加快产业集聚区和服务业“两区”建设,增强集聚带动作用。加大城市建设力度,夯实新型城镇化基础。持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扎实做好防汛工作。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不断增强发展活力。做好迎通水、民生和社会治理工作,为稳增长创造良好环境。全市上下要增强信心、齐心协力、扎实工作,巩固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好势头,努力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全会进行分组讨论,审议通过了《中共南阳市委关于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九届七次全会精神推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的决定》。

篇6:全面深化改革的行动纲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全面深化改革部署的一个关键领域。长久以来,过多过滥的行政审批不但束缚市场活力,有些还沦为腐败的温床。全面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必须坚定不移地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推进简政放权。

作为政府的一场自我革命,当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行到“割肉”阶段,调整、协调部门自身以及部门之间的利益不仅存在难度,而且可能引起变相抵制。具体到行政审批项目上,如果取消的仅仅是一些常年不用的审批项目,或者简单地把多个项目合并成一个,从数量上看似乎减少了,但这样的“数字游戏”并不能使企业和社会真正“松绑”。

亮出政府部门的“权力清单”,厘清权力边界,让公众对“哪些该审批,哪些不该审批”不再“云里雾里”,有利于公众更好地进行监督。按照通知要求,各部门应当认真收集各方面意见,进一步加大取消或下放力度,真正做好简政放权。吸引更多公众参与改革,根据公众意见推进改革,才能推动政府彻底划清“为”与“不为”的界限,做好“管”与“放”的文章。(记者黄小希、隋笑飞)

篇7: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于2013年11月9日到11月12日,共4天。是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的简称,此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是对三中全会的精神解读:

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主题是“全面深化改革”,这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前6次三中全会有所不同。尽管前6次会议也都与改革有关,但主题仅是某一方面改革。这次则包括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国防和军队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等等。之所以确定这样的主题,一方面是为了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相适应,另一方面也是实践需要,当前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区,只有坚持全面改革,才能继续深化改革。

如何把握“全面深化改革”?

第一,全面认识“全面深化改革”首先要求我们从现实的需要上认识到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经过35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已然成为“世界引擎”。但是,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已在降低,在经济方面迫切需要增强发展后劲;在政治方面迫切需要推动体制创新;在社会管理方面迫切需要化解突出矛盾;在文化发展方面迫切需要激发创新活力„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全面深化改革既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也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让群众过上更好的生活,必须依靠全面深化改革。

第二,全面认识“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我们从战略的高度上认识到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改革就是体制变革、结构变动、利益调整的过程,有时难免“伤筋动骨”。在过去35年的改革实践中,我们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基础上积累了丰富的改革经验。但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从全球视野、全国大局的角度对改革的各种要素进行统筹考虑,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全面系统而又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领域的改革。

第三,全面认识“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我们从发展的路径上认清全面深化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关键是要进一步形成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进一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进一步提高政府效率和效能,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另外,全会还表明了我们社会要从六个“进一步”和六个“紧紧围绕”把脉改革新方向。

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在六个“进一步”:进一步形成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进一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进一步提高政府效率和效能,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全会还提出六个“紧紧围绕”:一是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二是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三是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四是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五是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六是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

这六个“紧紧围绕”强调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就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思路,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图。

最后,解析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新提法新亮点:

(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的是制度的现代化。

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二)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

(三)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

(四)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全会指出,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

(五)全会特别强调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而此前的表述,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两字之差,区分出来的是对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新定位。

(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全会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

(七)全会提出了“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方向。全会提出,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八)创新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篇8:全面深化改革的行动纲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

为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11月18日上午,龙南县扶贫和移民办召开全体干部职工专题会议,组织学习《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全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

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解放思想、深化扶贫和移民工作改革的行动纲领,为谋划龙南县扶贫和移民工作指明了方向。今后全县扶贫系统广大党员干部要严格按照龙南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抓住苏区振兴的有力契机,瞄准贫困对象和移民群体,改革扶贫开发方式,创新发展思路和工作举措,为加快贫困农民脱贫致富和推动龙南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做出更积极的贡献。

会议强调,要充分利用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宣传栏等载体,在办机关形成人人学习、人人宣传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浓厚氛围;每位干部职工要深入贫困村,既检查、指导扶贫移民工作,又宣传、讲解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三送”工作组要结合乡、村安排部署,进组入户,用最朴实、最直接的语言把全会精神送到田间地头,真正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篇9:全面深化改革的行动纲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

[关键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精神;新特点

[中图分类号] D2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4)01-0007-04

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就会看到,其改革精神具有几个鲜明的特点。

一、改革紧密地与实现中国梦联系起来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阐述的奋斗目标体现的全面深化改革精神具有以下特点:

(一)将改革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远大目标有机统一起来。《决定》指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1]中国梦的改革精神不同于以前的改革:

一是它不仅仅局限于追求富强,而是“强调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2]。这三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包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也包含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还包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期不远。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党的建设,使得我们追求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也日益接近,充满希望。

二是它不仅仅局限于当前的发展,中国梦思考实际上贯穿了历史、现实和未来的时空。近代以来,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受到西方列强的欺凌,领土主权不完整、经济上被掠夺、社会畸形发展、人民痛苦,一度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每个中国人想起那段历史,都会感到心痛”[3]。中国梦的提出,将中国的历史、现实和未来统一起来,昭示了党和国家的宏伟图景,不但反映了中华民族每个人的心愿,也展示了中国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良好愿望。明确提出实现中国梦,体现了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继往开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自信和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的责任担当。

(二)将改革与实现中国梦的原则有机统一起来,为全面深化改革并取得胜利明确了政治前提、提供了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撑,找到了力量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三个必须”,第一次把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这三大要素统一起来,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全面深入改革开放、实现中国梦的基本原则。

一是中国的改革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是对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深刻总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改革开放,经过三十多年的探索,我国经济总量已达到世界第二位,民主法制、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了道路自信,并在《决定》中对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必须进行全面深化改革做了具体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4]

二是中国的改革必须要有中国精神。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侧重于中国梦的国家理想和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侧重于中国梦的社会理想和目标;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侧重于中国梦的个人理想奋斗目标。这三个目标又是相互联系,相互内在的,相互促进的,是分不开的。同时,这些理想和目标的实现,又必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因为民族精神是团结的纽带;改革创新思维时代精神是动力。中国精神包含了理想、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领导和动力。正如《决定》所说: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三是中国力量是实现中国梦的力量源泉。实现中国梦的目的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保障和改善民生才能实现中国梦。《决定》贯穿了人民性的特征,如“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5]、“维护人民权益,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6]、“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7]。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又是相互联系、相互内在、相互促进的。有了正确的道路、有了一往无前的精神、有了力量源泉,改革的成功就有了保障。

二、全面深化改革精神具有鲜明的辩证性

全面深化改革深刻地贯彻了唯物辩证法思想,体现在:

(一)三个“解放”使改革更加体现出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决定》强调:“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8]这里,不但第一次提出了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的思想,更重要的是将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与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紧密联系起来,突出了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也就是说,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些年来我们都很重视,我们过去的改革,主要侧重于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经济制度、文化体制以及政治体制的改革,这些改革是必要的、重要的,虽然也对社会管理有所改革,但改革的时间不长,也不够深入。如果要将改革全面深入推进,如果缺乏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如果没有全社会的积极性,改革就缺乏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如果是这样,改革就不全面,不深入。对此,《决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里的“治理体系”,指国家与社会共同治理。国家与社会的改革互动起来,包含着国家与社会协商、协调、协作、协同等多层意义。《决定》专门用了一部分讲“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体现出三点新精神:第一,体现出系统治理的思想。《决定》提出“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9]这里明确了“领导”、“主导作用”、“参与”各自的角色以及党和政府对社会参与的“鼓励”、“支持”态度以及“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的目标。第二,提出了激发社会组织活力的改革方向。《决定》提出“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关系,加快实施政社分开,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10]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将有力促进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和进一步完善。

(二)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的改革方法,这是改革实践方法论的科学总结。

一是它将感性与理性、特殊与普遍、实践与理论、微观与宏观、遵循客观规律与发挥自觉能动性辩证地统一起来。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摸石头,就是要通过实践,找到不同事物发展的各种特殊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实际解决问题。顶层设计,实际上,就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找到普遍规律,在道路、方向、精神、力量等问题上提供指导;摸着石头过河体现了经验的形成过程,而顶层设计主要体现的是经验的升华并指导实践的过程;摸着石头过河侧重于遵循客观规律,里面蕴涵着能动性,顶层设计侧重于能动性,里面蕴涵着尊重客观规律;摸着石头过河有基本原理、道路、方向的指导,顶层设计通过摸着石头过河得到丰富、完善和升华。如,我们党在形成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就在摸着石头过河,先是提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后来,逐步增加了政治文明、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摸着石头过河并不是没有顶层设计的,在改革伊始,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结合中国实际的过程中,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我们看到,后者又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逐步得到了丰富完善和发展并指导着摸着石头过河。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是相互内在的,不可能将二者截然分开,割裂开来就是错误的。作为一个生产力落后、人口众多、国情独特的东方大国搞社会主义改革,是一项前无古人、在这个复杂时代充满挑战的全新事业,对重大改革措施加强可行性研究,坚持试点先行,取得经验后再逐步推开,这是十分必要的。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摸着石头过河,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

二是它高度概括了35年改革开放的实践。我国的改革开放就是这样先试验、后总结、再推广的不断积累过程,就是从农村到城市、从沿海到内地、从局部到整体的不断深化的过程,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摸着石头,着重讲的是局部、微观、战术;顶层设计,着重讲的是全局、宏观、战略。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坚持摸着石头过河与顶层设计的统一,就是坚持辩证法。

三是它的运用有坚实的基础。实际上,党的十八大阐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成功的顶层设计。其中的一些具体的制度实际上是摸着石头过河取得的成功经验,比如,十八大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在这方面就有具体的制度要求: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第四,《决定》从各个方面贯彻了这个方法。《决定》的十六部分就是一种顶层设计;每一部分的原则也是一种顶层设计,而每一部分的具体要求就是摸着石头过河提出和摸着石头过河要解决的问题。比如,《决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就是一种顶层设计,而“制定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具体办法”又是摸着石头过河提出和摸着石头过河要解决的问题。再比如,其中的第九部分“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中规定:“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在这个顶层设计的指导下,“理顺城管执法体制”,提高执法和服务水平,这既是摸着石头过河提出的问题,又是需要摸着石头过河解决的问题。《决定》的其它部分都是这样。

(三)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决定》从指导思想到各方面改革,共十六个部分。改革表现了整体推进的特征:《决定》的二、三、四、五、六、七部分阐述的是经济改革;八、九、十部分阐述了政治建设;十一阐述的是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十二、十三部分阐述的是社会建设;十四阐述的是生态文明建设;十五部分讲国防和军队改革;十六部分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每一方面的内容也很全面。因为上述部分是紧密联系的,只有整体推进,才能更好地局部推进,这是唯物辩证法联系发展观的体现。

一是全面深化改革有重点、重点突破。就“五位一体”来看,经济是重点,它在《决定》中与其它部分比较也占了最大篇幅,在《决定》的十六个部分中,经济占了六个部分。《决定》明确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11]重点是经济,重点中的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突破点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因此,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就有了方向:如“必须积极稳妥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支配,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12]《决定》提出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消除各种隐性壁垒,制定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具体办法。”[13]等等。

二是《决定》在具体改革内容方面有重点,有鲜明的针对性。如在第二部分里提出“准确界定不同国有企业功能”、“进一步打破各种形式的行政垄断”、“国有资本继续控股经营的自然垄断行业,实行以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特许经营、政府监管为主要内容的改革”。[14]又如,第五部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中“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审核预算的重点由平衡状态、赤字规模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15]再如,第十三部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中,在支持和发展这类组织上,“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16]等等。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既积极,又稳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将极大地推进改革全面深入。

三是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逻辑清晰。《决定》指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17]以发展经济为牵引力,这既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时,也是对发达国家发展道路的总结,又是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的实际经验的总结;既有理论支撑,又有实践证明;既有清晰的逻辑,又有切实有效的部署。

三、改革精神表现出全面性、坚定性和自信心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有以下特点:

一是它突出了全面改革的精神。全会《决定》十六个方面,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事业、社会治理、生态文明、军事、党的建设等诸多方面。这表现了中央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求真务实、实干兴邦的精神。

二是它表现了改革的坚定决心。改革“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当前,需要改革的深层问题还不少: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我国科学技术创新的能力不强,产业结构还是不合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剧,较多的体制机制障碍制约着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依然很艰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依然突出,区域发展差距仍然较大,居民收入分配较大的差距还没有真正解决;社会矛盾有增多的趋势,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有一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有些领域存在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的现象;一些干部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还不强,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有少数党员干部缺乏理想信念、宗旨意识淡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奢侈浪费问题的解决还须要下大力气,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面对攻坚期和深水区,三中全会明确强调:“必须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最大限度集中全党全社会智慧,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18]全党充分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19],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20]首先,我们看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充分看到了改革开放是国家发展的动力源泉。其次,因为实践的发展和思想的不断解放,所以,改革开放是不会停止的。这里就明确了改革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建设过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再次,紧密地将实践、解放思想、改革统一起来,又进一步发展了党的十八大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党中央的这种决心和勇气是中国古代、近代一切改革运动所没有的。王安石变法、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他们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这种决心和勇气,他们的改革不能攻坚克难,往往因阻力半途而废。党中央有这种决心和勇气,因为,第一,党深刻地认识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重要性。三十五年的实践雄辩证明,改革开放是中国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康庄大道。习近平总书记说,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这种决心和信心来源于几十年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来源于深厚的实践基础和巨大的成就,绝不是空中楼阁。第二,党中央的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担当。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总书记郑重宣示:“全党同志的重托,全国各族人民的期望,是对我们做好工作的巨大鼓舞,也是我们肩上的重大责任。这个重大责任,就是对民族的责任,对人民的责任,对党的责任。责任重于泰山,事业任重道远。我们一定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21]在一次政治局会议上,他强调:“中央政治局的同志必须有天下为公的宽阔胸襟,摒弃任何私心杂念,把为全中国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唯一的追求,为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鞠躬尽瘁。”[22]这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担当。

三是它对改革具有充分的信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改革开放最主要的成果是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23]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之前没有多少实践基础,而十八届三中全会有了35年丰富的实践基础。

四是它注意改革精神的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这就为落实改革措施提供了组织保证。

参考文献:

[1][5][6][7][8][9][10][11][12][13][14][15][16][17][18][20][2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2.6.32.39.3.49.50.5.6.11.10.19.50.5.7.2.2.

[2][3][4][19][21][22]何毅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2.14.22.3.8-9.9.

作者单位:中共云南省委党校

上一篇:国十条学习心得200字下一篇:社区公共基础知识时事政治与公文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