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品德与生活教案与反思

2024-04-10

三年级(下)品德与生活教案与反思(精选6篇)

篇1:三年级(下)品德与生活教案与反思

第三单元

我有许多好朋友

第一课时

我的好朋友(一)

活动目标:

1、懂得有好朋友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

2、通过“猜铺他是谁”的游戏,加强班集体里同学之间的了解。活动准备:

课前找到好朋友,让他在“友情卡”上签名。播放有关“朋友”的歌。活动过程:

活动一 介绍我的好朋友

1、示范介绍好朋友。

教师:(出示一个有朋友签名的篮球)我们先来玩玩篮球,我把它传给我的朋友××,请你再传给自己的好朋友。

2、欣赏友情签名卡。

教师:同学们,你们得到了哪些好朋友的签名呢,拿出来让大家欣赏欣赏。

学生边说边上台把卡贴在黑板上。

3、在笑娃点友的游戏中介绍自己的好朋友。

4、朗诵诗歌《快乐朋友》 活动二

了解朋友,关心朋友

1、找一找:仔细观察,你发现好朋友有哪些特征,如外貌、身体状况、性格、兴趣特长、生活、学习习惯等,把他说给同座听。

2、小秘密:直接找到好朋友悄悄地告诉他:“我知道你的小秘密”,或者问问他:“你有什么小秘密告诉我吗?”

活动三 猜猜他是谁

1、制作好友卡:在好友卡上可以画好朋友,也可以把好朋友的声音、体态、外貌特征或脾气、性格、兴趣特长、习惯等用简单的词记下来,但不能写出朋友的名字,老师也制作好友卡,老师的好友可以是学生熟悉的某位任课老师或老师自己班里的小朋友。

2、把作好的卡片投到箱子里,由学生抽卡读卡,大家猜猜卡上的好朋友是谁。让卡片制作者和他的好朋友互相说体会。

3、播放音乐《友谊地久天长》

第二课时

我的好朋友(二)

活动目标:

1、在介绍自己好朋友的活动中,激发学生对与伙伴友好相处的美好体验。

2、通过说对好朋友的特点的了解,初步学会关心朋友,乐于帮助朋友。

3、通过开展“猜猜他是谁”的游戏,加强班集体里同学之间的了解。活动准备:

1、“我的好朋友”中、的三幅图片和磁带。

2、组织学生表演“在家中招待好朋友”和提醒好朋友别跑太快的两个场景。

3、学生每人准备一份自己制作的小礼物。活动过程:

活动一

唱唱快乐的歌曲

1、教师:今天老师给我们班里的同学带来一首很好听的歌曲《找朋友》,喜欢吗?那就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唱起来。

2、教师:从你们的歌声中老师听出来了,你们是一群爱交朋友的好孩子。这节课就让我们来说说自己的好朋友吧!活动二

说说我的好朋友

1、生说说自己好朋友的名字

2、你们的好朋友真多啊!老师想知道你们是怎么结识上这么多好朋友的。先请同学介绍自己的好朋友,再说说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

3、教师:老师知道一些小伙伴是好朋友,让我们仔细看看他们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

(出示教科书中的三幅图片,学生自由观察,可以同桌或找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叙述图意)

4、学生交流图意。

5、教师小结:

是呀,有共同的爱好会成为好朋友,互相帮助的人会成为好朋友,同桌是好朋友,更是学习的好伙伴。那么你真的了解你的好朋友吗?

活动三

了解我的好朋友

1、看表演:在家中招待好朋友和提醒好朋友别跑得太快的两个场景。

2、学生评表演:看了这两个场景你有什么想法和疑问吗?启发学生思考:如果你的好朋友拿出你最爱吃的东西给你吃,你会怎么想?会对好朋友说什么?你提醒过好朋友要注意些什么吗?

3、说说希望:你希望你的好朋友了解你吗?说说理由。

4、教师小结:

是啊,好朋友就应该互相了解,互相帮助,这才是真正的好朋友。

5、互赠礼物。

活动四

玩“猜猜他是谁”的游戏

活动五

活动拓展

1、了解你的好朋友归爱吃什么?

2、了解你的好朋友最喜欢干什么?

3、了解你的好朋友最大的优点是什么?

第三课时

朋友多,快乐多

活动目标:

1、懂得与伙伴相处的基本原则。

2、通过照镜子游戏,理解“我怎么对他,他就会怎么对我” 的道理。

3、和好朋友之间的趣事交流中,进一步体会分享获得友谊的快乐。活动准备:

镜子、写有“与伙伴相处的基本原则”的圆片、音乐磁带、录音机。活动教程:

一、列举典型事,感受友情

教师:同学们,前段时间,陈帆同不摔断了胳膊,受到了许多同学的帮助。现在陈帆同学,你想对帮助过你的同学说些什么?

教师:是呀,在困难的时候得到别人的帮助是永远都不能忘记的。

二、通过游戏,加深体验

1、照镜子游戏

教师让学生对着镜子做喜、怒、哀乐的表情。

教师:做完了这个游戏后,你发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现在我建议大家给我们的好朋友做个有礼貌的动作,好吗?你们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2、玩游戏

教师:你们都有自己的好朋友。谁能说说平常你跟你的好朋友做些什么?

3、情感交流,发展能力

4、小结:

同学们在一起都是好朋友,一起学习,一起游戏。朋友快乐,也能给你带来快乐,你快乐,你也会欢乐带给朋友。所以“你是快乐的,我就是幸福的“。

三、总结

同学们,小鸟需要一个巢,蜘蛛需要一张网,我们需要的是朋友。敌人有一个就多了,朋友有一千个还太少。同学们让我们都来做朋友吧。

第四课时

我为你喝彩

活动目标:

1、能欣赏自己和别人的优点,培养学生乐于并且善于发现、欣赏他人优点的能力。

2、心中有榜样,并以此激励自己不断进步。增进朋友间的友谊。活动准备:

1、每位学生准备3~5张精美的卡片。

2、游戏中的媒体音乐。活动过程: 谈话导入:

教师:小朋友们近一年的学习,使我发现每一位小朋友都非常棒,有很多地方值得其他同学学习。下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好好想想周围的好朋友都有哪些可爱的地方,你会对他说“你真棒呢“。活动一

你真棒

1、发现优点:发现好朋友可爱的地方,你会用什么方式来夸他呢?你觉得什么方式最让朋友开心?

2、夸夸同学:如果你觉得谁最棒,请大胆地站到台前夸一夸他,让好朋友也开心一下!活动二

音乐传情

1、大拇指游戏:现在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叫《音乐传情》。先放音乐,全班学生传“大拇指”。音乐停,大拇指在谁的手上谁上台。台下的同学找一找他有什么优点,夸夸他。

2、写、送卡片。

3、活动总结:

是呀!得到别人的佩服是多么愉快的事呀!以后我们要互相关心、互相学习、共同进步。那样就会得到更多的喝彩。让我们一起开心地唱吧!

活动目标:第五课时

我来学学你

引导学生在学会为同学喝彩的同时,做到心中有榜样,学会向他人学习,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活动准备:

课前找到学习对象,准备学习材料,布置小操场,制作课件。活动过程:

活动一

推荐小师傅

教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发现班上的同学个个都藏有小本领。想一想,你准备跟谁学什么本领?把你心目中的小师傅告诉大家吧。现在你找到班上小能手当师傅传授技术。

活动二

拜师学艺

1、教师:现在我们分两队拜师学艺。过后我们要评选出优秀师傅奖和优秀徒弟奖。

2、教师:当师傅时要耐心教、不能保守,做徒弟要虚心学、不能急躁,这样才能获奖。

3、学生活动 活动三

出师献艺

刚才小朋友学会了什么?或有什么进步?跟谁的学的?先说说,再把自己新学的本领展示出来。

活动四

美丽的计划

1、评选优秀师傅奖和优秀徒弟奖

2、今天的学艺活动到此结束,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3、有个同学为了让自己有更多的进步,他还作了一个学习小计划,请看。

4、小朋友,你以后还会向谁学什么本领?怎么学?赶快制定个计划吧。

第六课时

班集体,我们的家(一)

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体会班集体是我们的家的意义。

2、让学生懂得自己和小伙伴一起在班集体里成长;我们是班集体的一员,要热爱班集体;我们要为集体做力所能及的事。活动准备:

1、课件展示星星、鸟儿、鱼儿的家和校园景色。

2、学生分小组准备一份为“六一”准备的节日礼物。

3、一棵树的模型。活动过程:

1、活动主题

(1)课件分别出示“星星、鸟儿、鱼儿”的家和校园等画面,让学生感受到我们在一个集体里愉快地学习、生活,班集体就像一个大家庭。教师:“家”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我们在“家”中又该怎么做?作为集体中的成员,就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同学们一起完成学校给班集体的各项任务。

(2)黑板上贴出无树叶的“树干”,课件呈现小诗:班集体是树妈妈,我们是树上的叶宝宝。每一个我长啊长,一起把我们的树妈妈打扮得更漂亮。(3)教师:今天这节课,就是让同学们来亲自打扮这位树妈妈。我们看看谁的奖品多,为树妈妈做的贡献大?最后还要用自己获得的奖品,把树妈妈打扮漂亮。

2、汇报运动会的表现

(1)在校内的运动会上表现出色的运动员是谁?获得了什么名次?(2)不是运动员的又做了些什么?

3、我为“六一”活动准备礼物。

各小组讨论:自己确定准备什么礼物?可以是小品,绘画、讲故事、做操、手工制作、唱歌、写祝福语。

4、做值日活动

(1)交流:说说你是怎样做值日的?遇到过困难吗?你有做值日生的诀窍吗?

(2)先两组学生上台进行“擦黑板”比赛

(3)开展“环境小卫士”评比活动。获奖者给“树叶或果子”。

5、打扮“树妈妈”

6、总结:

为了树妈妈的美丽,我们“叶宝宝”要一起为班集体做些事,哪怕是捡起一张纸屑、关好门窗、随手把课桌扶正。这些小事都是可贵的。为班集体出力,可以是轰轰烈烈的大事,更多的是平常生活中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一个小小的动作,一句轻声的问候都能体现对集体、对他人的关怀。

第七课时

班集体,我们的家(二)

活动目标:

1、让学生知道自己生活在班集体之中,老师和同学都是班集体中的成员,感受到生活在班集体中的温暖。

2、使学生懂得珍惜他人的关心和爱护;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建设一个好的班集体。

3、培养学生热爱班集体的思想感情,并养成主动关心班集体的行 为习惯。

活动准备:

1、课件。

2、道具:小鼓、小旗

3、奖品:小红花若干朵。活动过程:

活动一

我是班集体中的一员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班集体,我们的家” 课件展示课文插图配第一自然段录音。

教师: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画面上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以? 教师:从这幅图中,你知道班集体中主要有哪些成员?

教师:全班同学和老师组成一个班集体。我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起劳动,一起游戏。生活在这样的班集体中大家觉得怎么样? 学生:快乐!老师:大家说我们的班集体像什么?

教师:对!我们的班集体像个大家庭,多么温暖和快乐呀!活动二

体验集体带给我们的快乐

教师:你有没有得到过别人的帮助呢?你是在什么事情上得到过班上同学的帮助呢? 学生互相说一说。学生汇报。

活动三

热爱班集体

教师:我们怎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爱自己的班集体? 课件出示课文内容。配第2~4段录音。教师:看了录像你想说什么?

游戏:击鼓传小旗。由前面的同学往后面传。哪面小旗先到达目的地,哪个小组就获胜。

教师:大家玩得开不开心?你能不能代表你们小组说一说,你们小组为什么能获胜。

第八课时

班集体,我们的家(三)

活动目标:

通过活动,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是班集体的一员,感知良好的班集体是要靠每个的共同努力,知道应该热爱班集体,为班集体做力所能及的事。

活动准备: 头饰,绿叶形卡片 活动过程:

活动一

找一找我们的家

教师:今天,星星、小鸟和小鱼儿一起出来玩,现在,它们要回家了,你能帮他们找到它们的家吗? 教师:在同学们的帮助下,他们都回到了自己温暖的家,多开心啊!活动二

夸夸我们的班集体

教师:看,星星、小鸟、小鱼儿在自己的家里生活得那么开心,是因为家给它们带来了快乐和温暖。同学们也能说说我们的大家庭—班集体给你带来了哪些快乐吗?

学生交流汇报

活动三

我们是班集体的绿叶

教师:我们的班集体就像一棵大树,她能长得这么茂盛,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你们就是树上的绿叶。树妈妈很想看看她的孩子都为班集体做了些什么?

请大家拿出绿叶形卡片,想想自己为班集体做了哪些事,争得哪些荣誉,把它写下来。

教师:把写好的绿叶贴到黑板上的大树妈妈身上。活动延伸:

爱不是嘴巴上说的,让我们课后一起动手“装扮我们的教室”。

第九课时

留下我们的小脚印

活动目标:

让学生懂得参与集体活动、为集体出力的同时,自已和小伙伴在不断地进步。

活动准备:

拼图玩具8盒、金杯两个;与伙伴、父母、老师在一起的相关照片、空白脚印卡片。活动过程:

一、玩玩拼图游戏

1、教师设疑:今天我带来了一些拼图玩具,想送给大家玩,可是数一数只有8盒,班上有这么多小朋友,怎么办呀?

2、学生进行游戏竞赛。教师巡视每组并提示学生分工合作,共同完成。

3、展示比赛成果。

4、颁奖小结:

评出完成最快的一组,并请他们说说为什么会拼得这么快,是怎样分工合作的?

5、学生思考,交流参加活动的体会。

二、说说我们的故事

教师:从上学到现在这一年来,同学们一起游戏、一起学习、一起长大,大家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这当中一定发生过许许多多的小故事,这一个个小故事就是我们留下的“小脚印”。让我们回过头来看一看,它们是学习上的成绩、是活动中的收获,还是在失败中你吸取的教训?也许你和你的好朋友还懂得了许多。现在我们就来一起分享这些难忘的故事吧。

1、学生分小组准备,老师提示,可以说说在学习或生活中发生的任何事情。集体评议,谈自己听后的看法,并想办法帮助小朋友解决他提出的不能解决的事情。

2、说说照片上的故事。带了与小伙伴或父母、老师所拍的相关照片的同学,自由上台展示照片,并说说照片中发生的小故事。

三、做“成长脚印”

教师:我们一天天在成长,一点点的进步加起来就是我们成长的足迹。记下我们成长的小脚印吧!大家都把自己或好朋友的进步写在空白的“脚印”上,互相交流。

1、制作“脚印”卡片。

2、学生各自将制作的“成长小脚印”贴在教室里的任何一个地方,以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3、小结:

四、课外活动---争做“校园小卫士”

教师带领学生观察校园,让他们说说应该为我们的校园做些什么以。学生讨论。可以是保护校园环境方面的,可以是美化校园的行为。

篇2:三年级(下)品德与生活教案与反思

画画我们的学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方向,初步掌握辨别方向的方法。会看平面图,自己能设计简单的图例,能画简单的平面图;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清楚准确地辨别方向的能力以及动手操作与绘画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让学生知道自己是学校的小主人,有责任爱护学校的设施,培养学生对学校的责任心。

行为与习惯:能根据太阳升落的方位、北极星的方位辨别方向的简单方法。活动准备

学生准备:画纸、铅笔、彩笔。教师准备:实物投影、课件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照片回顾,导入课题;

1.课件出示学校景物照片,引导学生回顾学校景物。师:同学们,你们看看这是哪儿呢?

2.创设情境:元旦马上要到了,我们准备邀请实验小学的同学们来我们学校联欢,学校大队部想请我们三年级的同学画个学校示意图,好让实验小学对我们学校一目了然。3.师小结板书课题:我来画学校

二、交流学习,游戏巩固;

师:要想画学校地图,首先要学会辨别方向。同学们,你们知道辨别方向有哪些方法呀?(板书副标题:辨方向)

1.你知道生活中有哪几个基本方向?(师相机出示:东南西北)

师:在生活中,我们怎么才能知道哪边是东,哪边是西,哪边是南,哪边是北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2.学生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看太阳、指南针、树叶、年轮、看积雪、看北极星„„)3.学习使用指南针。

每个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观察一下指南针,然后交流自己小组用指南针辨别的方向是怎样的。4.学习看太阳辨方向: 做游戏:看太阳,辨方向

(1)请学生戴着太阳头饰,走到东边。请其他学生辨别东方和西方。(2)变换太阳的方向,请学生辨别东方和西方。

(3)师小结:太阳升起的地方就是东方。太阳永远是从东方升起的。过渡:知道了一个方向,如何辨别其他三个方向呢? 5.看图,练习辨别方向的方法。6.个别练习。7.小组练习。8.全班练习。

师:谁能把我们刚才学习的方法编成一句简单的口诀方便大家记忆?(面北背南,左西右东)9.全班齐读口诀。

三、联系实际,拓展知识。

1.作辨别方向游戏:点几名学生上台相互说一说各自在对方的什么方向。

2.具体辨别学校各建筑的方向。

四、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辨别方向,知道了学校的东南西北面分别有什么景物,为画学校地图做了充分的准备。下节课我们接着画学校地图。

五、板书设计: 我来画学校

学会辨方向:面北背南,左西右东

西

东(太阳)

南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指明继续活动方向

师:上节课,我们为画好学校先学会辨别了方向,有谁能说有什么好方法呢?

二、主题活动,享受画地图的乐趣

1.师:我们先用自己的学过的知识,把教室里的情况来画一画吧?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画教室,享受绘画的乐趣。(音乐)3.小组交流,全班展示画的好图片。注意评点同学们方位是否准确。4.出示学校图片和投影:

师:你们看,这银幕上的照片是哪个学校?看到自己班的学校很亲切吧。来看看,我们的学校里有什么?

(生:教学楼、操场、宣传栏、综合楼、宿舍楼、生物角、大门、池塘、„„)

5.校园的景物可真多啊,我们很难详细画下来,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把学校即全面又简略地画出来呢?(图例)6.学生展示部分图例。

7.学习小组讨论画的内容、分工。师:这么多的内容,你们小组打算怎样把它们画下来?

8.同学们就按自己小组的意愿来画校园。教师巡回指导、欣赏。

三、欣赏交流,激起爱学校的情感 1.欣赏交流。

师:同学们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画好了我们的校园图,三年级的小朋友在画画方面确实有一手。让我们把作品推荐给大家吧,让全班同学和听课的老师们都来欣赏欣赏。

(每个小组展示作品:黑板上一幅幅各具特色的校园图吸引了所有的人)生1:我最喜欢自己组的画,看到这漂亮的画很开心,而且在活动中,我们的能力得到了锻炼。

生2:我最欣赏我们组的画,只有我们组的画里有老师在上课,画面上有人的活动,更生动。„„

师:其实每一幅作品都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不同风格的美。2.抒发情感。

师:这么美的校园图啊!因为我们对自己的校园充满了深厚的情感,所以在我们的画笔下会有这样美的图画。生1:我觉得这是世界上最美的校园。

生2:我爱我们的校园,我要为你争光,使你变得更加美丽。(生齐声动情地朗读起银幕上的一段话:“在这里,我们每天聆听老师的谆谆教导;在这里,同学们之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这里,留下了我们成长的足迹„„可爱的校园,我们热爱你!”)

3.师:有了这一张张你们亲手制作的平面图,我的那些学生就可以很清楚的了解我们的学校了,在你将要把平面图寄出去的时候,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吗?

四、总结:

有人说:世上最可贵的是拥有一份真挚的友谊,今天你们从学会辨别方向到学习制作平面图,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他们制作了这一张张精美的平面图,满足了他们的愿望,同时你们也用一颗颗真诚的心,播种下一颗颗友谊的种子,我相信在你们的辛勤浇灌下,它们会茁壮成长,开花结果。

老师真心的祝福你们,也真心的祝愿你们能永远与他们手拉手,心连心,在学习和生活上都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在学校工作的人们

教学目标:

1、热爱学校,关心学校,尊敬教师和学校工作人员和他们的劳动。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养成随时收集周边信息的习惯。

3、知道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学校的工作人员和各种设施都是为培养学生服务的。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你们走进学校都看见了谁?(板书:老师、同学、传达室的爷爷„„)这些人都是学校的工作人员,我们学校里还有哪些工作人员?(板书课题:在学校工作的人们)

二、了解在学校工作的人们

上节课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一个任务:当一次校园小记者,采访你最喜欢的或最想了解的在学校工作的人。谁来给大家谈一谈自己的采访经历?根据学生回答,教师进行引导:

1、采访老师

先让学生说,然后教师引导:你们每天和老师朝夕相处,还观察到老师做了哪些工作?老师这样做是为了什么?

2、采访校长(出示照片)让学生说,然后教师引导:你们没采访校长之前,以为校长每天都做什么?通过这次和校长零距离接触,你们感觉了解校长了吗?

师补充:校长每周要组织老师们学习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和管理方法,之前需要阅读一些有关的书籍,或是从网上搜集大量的信息和资料;每天还要抽时间听老师们的课,指导老师们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化成具体的教学行为„„

3、采访微机老师(出示照片)学生说,教师补充:学校的网站的维护等等都是牛老师的工作,“笨小孩”就是牛老师在校园网上的网名,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和他在网上交流。

4、英语老师(出示照片)请学生根据平时和老师的接触说一说对老师的了解。

5、图书馆老师(出示照片)鼓励学生踊跃借书。

6、传达室的爷爷(出示照片)

7、工友徐师傅

师:听说同学们在采访过程中吃了一次闭门羹,谁来谈一谈?(学生说)

引导学生知道徐师傅不善于表达自己,请学生根据平时的观察说一说,然后请几个学生模拟表演,完成采访任务。

第二课

对学校工作的人有一颗感恩的心

1、同学们你们想过吗?如果有一天,学校里没有了他们,会是什么样子?

师:如果没有校长„„(学生说)如果没有英语老师„„下面让学生来设想和回答。

2、原来在学校工作的人们对我们是这么重要,他们每天忙忙碌碌、默默无闻,是为了什么?(办好学校,给同学们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请学生现场采访一下老师。你们想过该怎样和他们相处,怎样回报他们?(学生回答)

3、无论是不善表达的工友申师傅,还是侃侃而谈的校长、老师,他们都在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为了学校发展而努力工作,都是值得我们尊重和热爱的人,我们对他们都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4、我想,此时此刻同学们一定有许多心里话要对他们说,让我们把自己最想说的话写在心形卡上,写给昨天你采访过的人。

5、学生写。

6、请个别学生念一念。同学们,让我们手捧这一张张写满祝福的卡片,连同我们一颗颗真诚、炽热的心去送给在学校工作的工友、老师和校长,好吗?

今非昔比话学校

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学校的亲切感,懂得珍惜今天优越的学习生活条件。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的思想感情和对学校积极的小主人翁意识。

行为与习惯: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的良好行为,养成会倾听,交流的习惯。

知识与技能:多种形式的了解学校的发展变化,培养学生积极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有效引导,提高认识,激发情趣,学生积极主动的自我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激发学生情感。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学校的过去与现在,通过发现学校的巨大变化,激发学生对学校的热爱之情,懂得珍惜今天优越的学习生活。教学难点

让学生基于对学校的深深热爱之情上,增强他们对学校的小主人翁意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为学校出点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收集有关过去的图片资料。2.制作教学内容涉及的相关课件。3.布置好参观活动场地。4制作小导游牌子。.活动一 忆往昔看今朝 1.导入:我们的校园从建校的几间平房和一百多名学生,发展到现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学生千名,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真令我们感慨万千呀!2.回顾旧知,体会交流:在艰苦的条件下,我们的学校出了怎样的成绩?现在的学校,又有什么令你自豪?(师出示前两节课所示课件)

3.引导交流:从这些人物,活动成就中,你想说什么?

4.小结:对,不管是在条件艰苦的过去,还是在现在学校环境优越的今天,作为学生,我们是校园的一份子,学校的发展就是我们的骄傲。活动二 诸葛亮 谈建议

1.导入:今天,我们还只是成长在校园中的幼苗,但同学们觉得自己就是学校的一员,为使我们的校园更美好,让我们来当小诸葛,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提出合理的建议吧!

2.引导交流:学校里还存在哪些不足?提出你们的建议。(生四人小组积极讨论后交流)

3.引导写一写:将你们这些合理的建议赶快写下来,交给我们的校长。我想,当校长看到你们为学校想的这些好办法时,一定会为你们感到自豪的。

活动三 小主人做实事

1.导入:我们是学校的小主人,学校的发展不仅需要我们出谋划策,而且更需要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2.引导交流:我们可以为学校做些什么呢? 生交流:我们可以做爱护花草的小卫士。

生交流:每次上电脑课,我再也不乱敲键盘,把我们这么好的学校设备弄坏了。

生交流:在图书馆看书,爱护书本,借后按时归还。……

3.小结:啊,同学们真是生活的有心人。只要同学们在生活中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的校园一定会越来越美丽。活动四 设计师画学校

1.过渡交流: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这样校园将会变成美好的世界。如果你是学校未来的设计师,你将如何设计我们的学校呢?(生交流各自设想)

2.引导书画:现在,美好校园的蓝图由你构建,把你们所想的用笔画下来吧!

(生认真绘画未来的学校,老师巡视,作品展示。)

篇3:三年级(下)品德与生活教案与反思

关键词:源于生活,走进生活,引领生活

“品德教育要把人引向何方”,这一根本指向性的问题,无论是在品德教育的理论还是实践中,都是一个核心问题。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有一段这样的表述:“儿童的品德与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这突出体现了课程立足于儿童生活,通过儿童生活引导儿童生活的基本思想,体现了课程“回归儿童生活”的理念。

通过解读课程标准,以及自己的教学实践,我清晰地认识到:课堂要吸引学生,必须源于生活;课堂要充满活力,必须走进生活;课堂要实现价值,必须引领生活。

那么,如何让品德课堂返璞归真,真正回归学生的生活,引领学生的生活呢?我们基于日常的研究实践,借助《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后拓展策略的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成果,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浅谈我们的研究和实践。

一、品德课堂教学的现状反思

反思一:“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

鲁洁先生曾经说过:“把课程带出课堂,使课程延伸、扩展到课堂之外,让课堂教育的作用辐射于整个生活,而不是仅仅满足于课堂上的效果。”

我们现在用的《品德与生活(社会)》书,画面很漂亮,形式很多样,内容看起来像是少了,对于照本宣科这种授课方法很不适合。曾经深入学生了解品德课的上课状况,问:“你们的品德课老师怎么上的啊?”学生答:“我们老师就照着课本上的,有时一堂课可以上几篇课文呢!”又问:“那课堂上有什么体验活动吗?”学生答:“没有,就是看看图,回答回答问题,有时老师让我们在书上写写。”也是在那次交谈中还了解到,有的老师快速教完教材内容后,剩余的课时就用来上自己的语文或者数学课了。这是典型的“教教材”,而且严重脱离学生的生活。

一般来理解,所谓“教教材”是指“教书本知识”,教教材所框定的知识;而“用教材教”是指课堂教学中,教材上的书本知识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教教材上的书本知识的目的是“教学生生活”,这就是“生活化”的教学理论。在这样的理解中,“教材”只是“教生活”的一个起点,一个线索,一种凭借。

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反思二:“教生活”还是“悟生活”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它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其内容涵盖了品德教育、劳动教育、社会教育和科学教育。内容极为广泛,涉及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直接地反映了儿童的现实生活。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立足生活,贴近生活。

曾经听了一位老师上《我跟妈妈看演出》,该老师根据课文“卡通直播室”、“学做文明人”、“大嘴巴讨论”、“走进影视厅”四个板块,进行了相关的设计,以师生的问答、讨论为主,调动了几个学生原有的生活积累,最后加上老师的指导,归纳出了文明看演出的几条规则,课堂到这里就结束了。看演出,其实是高雅的娱乐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观赏之礼”有莫大的益处。纵观整个课堂,我们看到老师在教学中有几个学生生活的影子,但是课前没有前在生活体验,课中没有即时生活体验,课后没有后续生活体验,还只是停留在“教生活”的层面。

品德课应该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帮助孩子走进生活,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

反思三:“教能力”还是“培能力”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小学生的综合能力主要是从一点一滴、一言一行做起,逐步养成文明礼貌、团结互助、关心集体、爱护公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各种能力,长大才能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人。

那么,这些能力是课堂上教出来的,还是生活中培养出来的呢?答案是明显的,肯定是在生活中培养出来的。曾经听了一节《巧手剪秋天》的品德课,老师结合教材中“秋色博览会”的内容,花了将近30分钟时间展示秋色,秋景的确是美轮美奂,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又花了将近8分钟时间展示自己收集的秋叶贴图,没有让学生自己来做一做;最后用2分钟时间讲解“我做小桔灯”这一板块内容,只是根据书上的步骤讲了一讲小桔灯的做法,并没有组织学生现场或者回家后跟爸爸妈妈一起做一盏小桔灯。一堂课上,学生完全可以通过剪秋叶、做小桔灯等环节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但是老师只是停留在“教”的层面,并没有真正在课堂生活或实际生活中来培养学生的能力。

回归生活的能力培养,才能使品德课程真正对孩子的成长有意义。

二、品德课堂教学的价值回归

鲁洁在解读品德学科课程标准时指出:要深入研究课程转化为生活的具体机制,要开通课程走向课堂以外生活的渠道,要着力培养“践履躬行”的人格。为此,品德课堂教学迫切需要实现价值回归,即我们在课程实施中要自觉地、有意识地将学生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生活连成一体,把课程带出课堂,使课程延伸和扩展到生活之中,让课堂教育的作用辐射于整个生活,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回归一:还原课堂的本源——源于生活

品德课程强调教学要回归儿童生活。在实际教学中,我们首先要把功夫用在了解和研究儿童的生活上,善于发现他们的现实生活中出现的一些具有教育价值的问题、需求等,并从学生的实际问题出发展开教学。

以我校潘银婷老师教学一年级下册《爱心行动》为例:

冬去春来,夏天悄然而至。被厚厚的棉衣捆绑了许久的一年级孩子,随着身体行动的轻松和对所生活的校园、同学的逐渐熟悉,与同龄伙伴交往、游戏的愿望日益强烈。但大多数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表现也各有差异:有的孩子缺乏自信,遇上任何事谁也不告诉,憋在心里;有的孩子事无巨细向老师告状,总说别人的不是,引起同学的反感;有的孩子不善表达,与同学交谈不多,关系疏远;有的孩子调皮任性,好发脾气,语言不文明,动辄打人,让其他孩子厌恶……于是,我们的一年级班主任潘老师在上《爱心行动》这一单元的内容时,考虑到直接搬用教材的教育,效果可能不会持久,决定利用教材,让学生在体验中明白一些道理。她首先指导学生进行表情体验,在游戏中来认识人类的各种表情,通过看表情、知表情、学表情等游戏活动,引导学生感受不同的情绪体验,思考引起不同情绪的原因,并初步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根据人物的表情变化送去祝福和表达关心。根据后来的调查了解到,潘老师班上的学生从身边入手,首先把爱心送给身边的同学,赢得了更多的信任和朋友;还了解到她们班上学生开始观察父母、老师、邻居的表情,特别是老人的表情,并试着把爱心献给周围的人。

教学要坚持以生活为本源,将课程内容与现实的学生生活相融合。应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需求,重视学生视野里的生活,寻找学生身边触手可及的、与学生生活经历密切相关的、学生关心关注的教学资源,这样,课程才能更好地引领孩子的成长。

回归二:还原课堂的本真——走进生活

品德课程的教学要真正走到学生的生活中去,包括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公共生活,无论是教学素材的选择、教学情境的创设、探讨话题的提出、问题解决的逻辑关系,还是课后生活的拓展,都应该是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的。即,我们的思想品德课是“在生活中进行教育”,品德的养成回归生活。

以我校王小娟老师开展的市级研讨课《我是合格小公民》为例:

五年级上学期,孩子们就学习了《班级中的岗位》,并进行了岗位的拓展,建立了家庭小岗位;本学期,又学习了《我是共和国的公民》,大家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明显增强。适逢今年9月,常州将迎来“全国文明城市”的验收检查,这是常州人民的骄傲,作为一个常州人,学生们理所当然地认为要为这样的一次盛会做些什么。于是,结合岗位教育、文明城市检查和公民意识的培养,王老师带领学生继续拓展岗位,进行社区小岗位的建设。经过讨论,最终决定以小队为单位自主寻找社区小岗位,进行岗位内容及岗位职责的制定,并在大人的支持下安全地开展社区岗位工作。三个星期之后,王老师组织学生开展了《我是合格小公民》的汇报课,让各小队进行了活动汇报,于是交通文明岗、楼道美容师、社区爱心娃等岗位逐一亮相,互相交流了自己的实践和体会,全班同学则相互进行社区小岗位工作质量的评价。

在课后的研讨交流中,大家围绕“品德课如何向生活拓展”进行了交流,明确了王老师这堂课“拓展的是什么”,既是资源的拓展,也是活动的拓展,还是生活的拓展。而且也就是在社区生活拓展中,孩子们的生活丰富了,能力增强了。

回归三:还原课堂的本质——引领生活

教学要回归儿童生活,从其最终目标而言,是指导儿童的实际生活,解决儿童在生活中面临的问题,提升儿童的生活能力。

以白露老师开展的市级研讨课《少年成长说》为例:学生进入五年级,在班级“太阳花”文化的引领下,在班级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孩子们的体验深刻了,知识丰富了,了解接触社会的机会多了,与人交往也密切了。在此过程中,他们渴望与人沟通、交流、倾诉;他们展示自我,他们需要得到认同;他们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关系比较单一,平时交际人群比较狭窄,他们渴望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满足立体的交往需求,寻求更多的成长快乐。学习品德教材《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一文时,白老师发现学生其实有很多话想对爸爸妈妈说,一堂课根本满足不了学生诉说的欲望,于是课后,她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的聊天活动,大部分学生都能敞开心扉说自己想说的话,学生也爱上了聊天。于是,她们班的“太阳花聊天室”应运而生了。白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商讨,确定了聊天室的主旋律——“少年成长说”。聊天室的话题则来自学生,通过前期的调查了解,白老师还发现孩子们要讨论的话题很多,除了与他们密切相关的班级生活方面的,还涉及到社会热点问题、家庭中与父母的有效沟通、参与学校大型活动、与朋友交往、与老师相处等。于是,“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系列拓展活动形成:话社会——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培养责任意识;谈家庭——了解父母,关爱父母,融洽亲子关系;讲学校——了解活动,参与活动,增强集体意识;说社团——了解社团,经营社团,创造多彩生活;聊我们——了解同伴,学习同伴,携手走向未来……

在本案例中,老师结合教材内容,结合班级文化建设,进行了内容的多元拓展,引领学生走进班级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解决学生成长问题,提升了品德课程的育人价值。

篇4:《品德与社会》生活化教学的反思

关键词:品德与生活;教学;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23.15

一、教学结构方面

新课标指出: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基于小学生实际生活展开的,目的在于培养小学生的思想品德、兴趣爱好等的课程。因此得知:生活在某一方面也是教育的存在形式;教学中的活动设计应该以培养学生兴趣爱好、良好生活方式为目标。因此本文将小学课堂分成了三线、四面,也就是三条轴线与四个方面。

1.三条轴线包括小学生与自我、小学生与社会、小学生与自然,(1)小学生与自我。这是对小学生生活的回归,是以小学生自身发展为目标开始的,是在传统教学基础上的创新,体现出了小学生的独立人格以及学习与生活的权力;(2)小学生与社会。这一条轴线的目的是引导小学生认识社会,体会到个人是离不开社会而单独存在的,树立为公共服务的思想,做一个关注社会发展、有责任心的好公民;(2)小学生与自然。这条轴线是培养小学生认识自然、热爱自然,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生活中时刻做到爱护自然。

2.四个方面指的是:健康安全的生活;愉快积极的生活;有责任心、有爱心的生活;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目的是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与对待生活的态度。其中,健康安全是生活的基础;愉快积极是生活中的精神世界;责任心与爱心则是生活中待人接物的基本原则;动脑筋、有创意是对小学生提出了一种要求,让他们沈玉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与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方面

小学生的思想品德与所处的社会有很大的关系,自身对社会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孩子的一生。因此需要在课堂上引入小学生的实际生活元素,从儿童的成长规律出发,设计出完善的教学方案。将学生的生活体验与课本知识相结合,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课本中的一些内容只有亲身体验才能体会出其中的意义所在,因此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应该更加生活化。

另外,课本中的内容固然能与小学生生活相联系,但是缺乏时效性,教师无法有目的的来扩展课本知识。例如课本中讲到的孝敬父母,书中会降到一些方法,例如给父母洗脚、捶背等,教师就需要引导他们把这些内容付诸实践;再例如书中讲到的一些不文明现象,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经验谈一谈当今生活中有哪些不文明现象仍在发生,我们应该怎么做,努力打破课本的局限。

三、教学形式方面

新课标强调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择教学形式时不能太过单一,因为小学生的生活是丰富的,思维形式也各有不同,没有对生活有一种系统的认知,因此课堂要按照小学生的思想而设计,还原出生活的本来面貌。教学形式应该有所创新,

低年级的小学生认识事物仅限于直观层面,眼睛看到是什么就是什么。因此教师要学会用不同的教学形式去应到学生认识全面的社会,將课堂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例如讲到交通规则时,学生对文字的记忆不深刻,可以采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方式,让学生了解“红灯停,绿灯行”,并让他们结合自身情况所以说该怎么做。另外,教师还可以用问答的形式串讲课本知识,加深学生记忆。

四、教学策略方面

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通常采用讲读的教学方式,先由教师把课本内容读一遍,学生听一遍,教学质量很难有保证;也有的教师讲课不联系生活,学生无法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失去了知识的指导学生成长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要改变原有的教学策略,让学生的学习变成一个活学活用的过程,提高教学质量。有的教师认为课本内容已经是对生活的高度总结,无需再挖掘生活元素了,照本宣科的讲就能达到教学目的,其实这是不对的。学生不仅要学到知识,还要把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例如讲到《我们的合作》这一课时,教师除了教给学生合作的方法外,还要联系实际,让学生真正的学会合作。

五、教学目的方面

小学《品德与社会》主要是以小学生的生活体验为主,让学生学会应用课本知识,健康、快乐的成长。因此教师要知道,生活化教学就是让学生去认识生活、体会生活,进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品德与社会》的知识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让学生掌握生活品的知识;另一部分是让生活品的知识去指导学生的生活实践。这就要求教师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更好的完成教学计划。教学目标也要分为两部分,理论知识目标与具体实践目标,其中后者为教学侧重点。因为小学生学到的知识是要回归生活的,教材都是偏理论,不能体现出每个学生的实际行为,因此教师就要把这些理论应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指导他们进行生活实践。归根结底,《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健康、安全地生活,例如在讲到《我掉了一颗牙》的时候,先让学生讨论掉牙的感受,教师根据这些真实的感受来讲述课本知识,让学生养成爱护牙齿的好习惯,教学效果会更好。

生活化是小学阶段教学的一种新形式,《品德与社会》是小学教育中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的主渠道,教师要利用好这个主渠道的作用,发挥课堂的主动性,在培养学生具有良好品德和良好行为习惯方面做出自己的努力。

参考文献

篇5:苏教版三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回忆游戏,感悟规则的重要性。

2.在讨论、调查的基础上,学习发现生活中的规则。

3.了解与小学生相关的规则。并能实践应用制定可行的班级规则。

4.感知各类社会性活动中存在规则,初步体会规则的双重作用,经验规则的制定与修改过程,初步树立公民意识与民主观念。

教学重难点:

感知各类社会性活动中存在规则,初步体会规则的双重作用,经验规则的制定与修改过程,初步树立公民意识与民主观念。

教学准备:

1.课前调查:给学生一个调查表,含:调查内容、地点、方法、找到的规则、调查结果

2.第一教时:游戏准备(第一次不讲规则;第二次讲游戏规则)3.实物投影

4.班级宪法红纸、纸树、树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回忆游戏,感悟规则的重要性。

2.在讨论、调查的基础上,学习发现生活中的规则。教学过程:

一、开展游戏,共同探究

1.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喜欢玩哪些游戏? 2.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新游戏,怎么样?

3.讲解游戏方法:这个游戏很简单。你们看,我这儿有一根绳圈,还有六件小东西,等会儿,我请一组同学上来,每人一只手握住绳圈,另一只手去拿地上的东西。我们可要比比哪组同学拿得快。4.哪两组同学想先来玩?(小组游戏)

5.有没有更快的?啊,有这么多小组啊!你们要不要准备准备? 6.(请一组上台)咱们大家可都是小裁判。(小组游戏)7.各位小裁判,他们快不快?(齐答)好,了不起,祝贺你们!8.他们为什么比较快,有没有什么窍门?(板书:事先定规则)9.这是谁出的点子? 10.你们大家都同意吗?

二、师生辩论,亮出观点

1.太好了!我也知道这个规则

2.我们定个什么规则?(师生讨论,开始游戏)3.怎么回事?我们也事先定了规则,为什么就不快呢?

4.我想快点拿,这有什么不对?有没有同学同意我的观点?(指说)5.引导:什么是规则呢? 6.遵守规则多麻烦呀!

7.下次,我再这样,你们会怎么帮助我?(相机板书:人人来遵守)8.对不起,我错了,下次我一定不耍赖皮了。(板书课题)

9.小结:通过大家的帮助,我知道了,无论玩什么游戏,都是有游戏规则的。我还知道了,规则就是事先规定好的,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者章程。虽然,看起来规则会给个别人带来一些不方便,但是,它是为大家服务的,只要我们大家都遵守,既能方便别人,最终也会给自己带来许多方便的,三、规则的发现

其实,在我们身边,还有许多规则呢,你知道吗?(指说)

小结:看来,我们无论在哪儿,无论干什么都是有规则的。可以这样说,我们都生活在规则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与小学生相关的规则。并能实践应用制定可行的班级规则。2.感知各类社会性活动中存在规则,初步体会规则的双重作用,初步树立公民意识与民主观念。

一、感悟规则(总结第一教时的游戏情况)1.总结游戏(1)

师:昨天小朋友一开始在操场上玩 “老鹰抓小鸡”“丢手绢”游戏玩得高兴吗?

生答、并说理由 2.总结游戏(2)

师:后来,我们一起玩的搬球游戏你们玩的开心吗? 生说理由

师:对,不同的游戏有不同的要求,也就是游戏的规则,同学们只有按游戏的规则去做大家才能玩得开心、玩得愉快。所以说做游戏要守规则,大家同意吗?

二、拓展规则

过度:其实,在我们身边,还有许多规则呢,远的咱们先不说,我们就从学校生活说起。大家每天有很长时间都生活在学校,都会干些什么呢?(指说)1.学校中的规则

你知道学校中有哪些规则吗?(看书)讨论交流:升国旗时(规则)上下楼梯时(规则)考试时(规则)时(规则)小结板书:学校有规则 2.生活中的规则

过度:除了在学校里,其实,在我们身边,还有许多规则呢,你知道吗?(1)师出示投影▲图书馆场景▲公园树边▲郊外小河边▲候车亭 指名说规则(2)展示调查结果

师:除了刚才老师和大家一起归纳的规则,生活中还有许多的规则需要小朋友去发现。昨天老师发给同学们一个调查表,你们都去做了吗?生小组汇报 指名汇报(在事先做好的树上贴树叶)

小结:同学们深入到商场、书店、电影院、公园、马路等公众场所,通过观察和向家长询问找出了许多不同的规则。听了这些你有什么想法?

师:是啊,规则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真是生活处处有规则。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生活处处有规则

三、明确规则的作用

过度:我们学校实行了封闭式管理,家长不可以进入校园,老师最近听到有家长很反感,说:“遵守规则真麻烦!”有的家长很赞成学校的做法。说:“虽然会有一点小麻烦,换来的是大家的放心、方便。” 你的家长是怎么想的?你又是怎么想的呢? 指多名学生说

小结:规则虽然对人有约束作用,但规则也是为大家服务的。板书:你我时时来遵守

四、实践应用(为我们班级制定“宪法”)

过度:通过今天的学习,有了哪些收获呢?有一句话:“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我们游戏的时候,有游戏规则,上课有上课规则,在学校有学校规则,在家也有家庭规则。你们知道每个国家最大的规则是什么?那就是每个国家的宪法,如果不遵守法律,不遵守规则,最终受害的可就是我们自己。班级是我们小朋友学习生活的地方,沈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制定我们班的宪法。你们愿意做班级的小主人,为我班出谋划策吗?

1.小组合作学习:每个同学都写一条你认为在班级中最重要的规则,在小组中交流讨论一下,协商确定本组最重要的两条贡献给班级。(师发纸)2.指小组代表说班级规则

3.举手表决好的规则,贴示黑板。4.按手印(放音乐)

篇6:三年级下 品德与社会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初步理解社区的概念

2.知道社区是由来自不同地区的人们共同组成的。教学准备:

请学生向家长了解,自己家庭是什么时候来到目前居住的社区、原来住在哪里等,还可以向自己的邻居了解与之相关的情况。教学过程:

一.导入:看图(单元导读图)同桌交流,说说看见了什么?

教师布置下面的活动:我们每一人都生活在社区中,但对于自己生活的社区,你又了解多少呢?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带着问题注意观察自己生活的社区,我想,同学们都准备好了,一定有很多话要说,下面分小组进行交流。

1.小组讨论。A紧扣课文内容提出有质量的设问。B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新事物。

2.个人发表。请学生欣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区”的图画和文字,教师提问:“同学马从小就生活再现在的社区吗?,如果搬过家的,你原来什么在什么地方?现在有什么变化?”

3.教师总结。我们生活的社区不断的发展变化着。社区中的居民也在不断变化着,有些人搬走、有些人搬来。社区就像个大家庭,把我们每一个生活在其中的人联系在一起。我们都应该爱护和维护它,社区的发展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

二.作业:

1.搜集风格各异的社区图片或照片,以及相应的文字资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目前我国存在的风格各异的社区。

2.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在对自己生活的社区有所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社区的认识和理解。教学准备:

1.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搜集风格各异的社区图片或照片以及相应的文字资料,教师也需做同样的搜集工作。

2.与小组数目相同的较大的白纸若干张、胶水、彩色水笔。教学过程:

一.导入。“通过学习,我们对社区有了更多的了解。课前,老师请同学,们搜集风格各异的社区图片或照片以及相应的文字资料,下面,就请同学们按照自己所搜集资料的情况,自愿结合成小组,并向组内同学介绍你所搜集到的资料。介绍完毕,请小组同学选取较有代表性的资料,贴在或写在白纸上,制作一张‘社区小报’。”

教师可将自己准备的资料提供给学生,供他们选用。

1.小组制作。每位同学先介绍自己所搜集的资料,待组内同学介绍完毕,各小组选取有代表性的资料,分工合作,共同制作完成“社区小报”,并推荐一名同学向全班介绍

2.全班交流。每各小组逐一向全班介绍自己小组制作的“社区小报”,小组内同学可以补充。每个小组介绍完毕后,教师应“社区小报”张贴在黑板报上,并简要地进行评价。

3.教师小结。鼓励学生将各小组完成的“社区小报”制成壁报,供学舌果农欣赏、评议。

二.布置家庭作业:a、向家长介绍今天学习内容。b、布置学生搜集反映世界各国独具特色社区图片、照片以及相应的文字资料。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拓展学生的视野,帮助他们了解世界各国所具有的特色鲜明的社区,进一步加深对社区区的认识和理解。

2.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社区的认识和理解。教学准备

1.让学生搜集反映世界各国独具特色的社区图片、照片以及相应的文字资料。教师也需做同样的搜集工作。

2.一张加大的世界地图一级与小组数目相同的世界地图若干张,学生人手一份水彩笔。

教学过程:

1.导入。“书本6~7页位为我们展示了一组世界上不同国家的社区图片。

下面请同学们翻开书,看看教科书都为我们呈现了哪些国家的社区,同桌间可以相互交流。

2.小组交流:将课前搜集反映世界各国独具特色的社区图片、照片以及相应的文字资料分小组交流,并在地图中找到大致地址。

3.全班交流,小组派代表介绍本组同学所搜集的资料,然后请其他小组的同学在地图中找找它的大致方位,在再给予正确与否的判断。回答正确后教师将图片贴在较大的世界地图上。

1.个人制作:画一画自己生活的社区

2.布置作业观察社区有哪些设施,特别注意观察增添了哪些新设施,并思考这些设施为人们生活带来了什么?

主题二

为了大家共同的需要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社区的各种公共设施,认识自己作为社区的一员与这些设施的关系。

2.了解公共设施对于社区居民生活的意义,从而形成爱护社区设施的意识和行为。

3.激发和增进学生对于自己所生活社区的亲近之情。

4.通过新旧社区的对比和社区内设施的变化,使学生体会到社区的发展乃至社会的进步。

教学准备:

1.了解自己生活的社区都有哪些设施,最近又增添了哪些新设施。2.如果有条件,教师可搜集(或拍摄)社区公共设施的图片,以备交流中使用。教学过程:

一.导入,学生阅读教科书10~13页,并结合自己的观察,想一想,这些照片说明了什么,和自己所了解到的情况相似吗?请几个学生发言。

1.全班讨论。教师提问:“请同学来说说书中展示了社区中的哪些设施?你们生活的社区中有哪些设施使书中没有出现的?”

2.学生说,教师板书,分为两大类:新添置的和已有的。

3.讨论:A、为什么要增添这样的新设施?B、新设施对于我们的生活意味着什么?(不同社区的同学将可以相互比较讨论,了解不同社区人们生活的必要,教师再补充一些材料,以充实学习活动。)

三.教师小结,肯定学生对自己生活的社区有了比以前更丰富的了解和认识。

四.布置作业:把上课的内容讲给家长听。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了解自己说在社区的文化生活。

2、让学生体会到社区的进步与发展使许多人劳动努力的结果。

教学准备:

1、让学生选取自己所在社区生活的某个方面进行调查。教学过程:

导入。阅读书14~17页,教师说明:书中展示的使30年前的社区,还展示了现在的社区。其实,同学们自己所生活社区的过去和现在也发生着变化。社区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需要我们不断地区认识它。这节课的主题是认识变化中的社区。

一、交流活动。“课前,我请同学们搜集反映自己生活的社区或学校所在社区的照片或图片,现在就请同学们介绍一下你搜集的照片或图片,它表现了什么?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请几位学生进行介绍和说明后,其他同学可以依据自己的理解做补充,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根据学生的介绍,有选择地向学生介绍自己搜集的照片或图片。

二、同位彼此欣赏自己搜集到的标语和照片。

三、小组交流,“课前,老师请同学们选取自己所在社区生活的某个方面进行调查,下面请同学们讲自己地调查结果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在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过程中,教师进行寻思,并注意加以引导。

四、全班交流。

五、布置作业:周末,请父母带自己到附近的自由市场或其他公共场所看一看,并流行观察人们的举止言谈。

主题三:社区需要我们地共同参与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感受居(村)委会与每个居民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居(村)委会在社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2、理解居(村)委会的不同产生方式,比较不同方式的特点,初步理解直接选举的优越性。

3、养成关心公共事物、热心社区活动、积极为社区服务的态度。

4、初步理解民主、平等在社会生活中地现实性,为培养学生的现代民主意识打基础。教学准备

教师了解学校所在地区居(村)委会地资本情况,包括设在哪里、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大致的工作内容等。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书18~19页给我们展示了一组画面,谁来说一说这组画面表达的是什么意思?“请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自由讨论:书中地情景你遇到或听说过吗?你对此有什么看法?你觉得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选取较典型地问题,将其写在黑板三。)

三.探究活动。“同学们为了解决问题想出了一些好办法,但是你们想出的这些好办法怎样才能其作用?应该把这些办法送到哪些部门,应该告诉谁呢?类似这样地事情应当由谁来负责?”

四.引导学生说出居(村)委会、居(村)委会主任。

那么有谁知道居(村)委会主任是怎样产生地呢?(将学生答案写在黑板上)

五.教师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在社区地生活中,有许多问题需要有专门的人来负责解决,并对居(村)委会主任的产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下次课,我们还要更加深入地探讨这个问题。“

六.布置作业:学生向家长了解自己家所在地居(村)委会主任是如何产生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加强作为社区成员的主人翁意识。

2、感受社区成员对于共同家园的普遍关心。

3、增进对社区地情感。教学准备

督促学生完成家人对社区愿望的调查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请学生回顾一下家庭作业(阅读24~25页)谈谈的书中说呈现内容地感受。“在你生活地社区种有什么样地活动?有什么样的新鲜事?讲一讲,我们大家一起分享。”教师提问:“书中出现了两个‘大家’,是什么意识?你是怎么理解的 ?”

1、全班自由发言。阅读和欣赏书中26~27页的课文及图画,并进行

讨论:居委会为什么要发通知征求意见?如果你所在地居委会有问题征求你的意见,你会怎样对待?书27页图说明了什么?

2、小组讨论。“作为社区的一员,同学们应当关心自己的社区的将是。上节课老师布置了家庭作业,请同学们询问一下家人,对社区建设有些什么具体的希望,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大家都了解到了什么。”分小组谈自己听到的希望。

3、全班交流。各小组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汇总的情况。

4、自由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更深入地对调查说得的各种希望进行思考:有哪些希望是我们小学生能够帮助实现的?我们可以作些什么?

二、教师总结建议学生将讨论中大家认为自己能够做的事情纳入活动计划,并付诸实施;哪些做不到地将其转告给居委会,作为他们今后工作的参考。

三、布置作业:继续完成第27页填空。

第五单元:画画我们成长的地方

主题一:移动的画板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享受画地图的乐趣

2、初步了解画地图的要点 教学准备

为每位同学准备一张白纸、一盒彩色笔。教学过程

1.导入。“如果有一位远方的朋友想要了解你生活的地方,你想用什么样的方式向他做一个自我介绍呢?打开书,看一看乐乐和他的同学们采用的是什么方式。”请学生阅读虎子的来信和乐乐的话。

2.谈话。“乐乐的话对我们有什么启发?你想不想也向乐乐和他的同学们那样把我们生活的地方画下来,向远方的朋友做一个全面而直观的介绍。从今天起,我们就要学做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情——用我们的画笔,画画我们成长的地

3.提问:“你想画哪些地方?想从哪些地方画起?“读书中31页小文的话。让我们也像小文和他的同学们一样,从课室画起。”

教师组织学生画教室图,允许学生自由选取教师的任何一个方面、采用任何一种方法进行创作。

4.小组交流。互相现象创作完成的绘画作品并进行评价。

5.全班讨论交流。教师提出以下两个问题:a同一个课室,组内每个同学画出来的教室图一样吗?哪儿不一样?b怎样把课室画得既完整又明白呢?

6.教师总结。肯定学生的唱机,特别鼓励他们的不同画法。同时告诉他们,如果要向别人准确的介绍一个地方,就要像画地图一样,采用一些正规的方法。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实地地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2、通过游戏活动体验辨方向的乐趣。教学准备

1、指南针

2、学生游戏需要的纸、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上节课,我们每个同学都画了一幅教室,今天我们开始学习画正规的地

图。画正规的地图必须依照一定的方向去画,因此我们首先要学会辨别方向。

二、全班讨论:你知道哪些辨别方向的方法吗?请向同学们简单介绍 a 按口诀定方向:面北背南,左东右西 b 看太阳定方向 c 看北极星 d看指南针 e看房屋定方向

体验活动:到操场用所学方法辨别方向 游戏活动——辨别方向比赛。游戏活动——校园寻宝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制作地图的兴趣,并进一步达到了解学校、认识学校、热爱学校的目的。

2、通过学习制作学校的平面图,应使学生不仅学会实地辨别方向,而且能够依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法则将学校的设施正确地画在地图上。教学准备

几个指南针、与学生人数相同的白纸、教学过程

一.导入。“上节课,我们通过体验活动,学会了实地辨别方向,今天,我们一起为我们的学校画一张地图——学校平面图。但是怎样画呢?” 学生阅读书中书中提示的画图的四个步骤

初步理解画学校平面图的四个步骤。A定方向 B选中心 C 按方向画内容 D填色

1.校园实地观察确认。带好纸、笔和指南针。先确立方向,再选定中心。

2.讨论:教师提问:“学校的北面都有哪些设施?应该把它们画在纸的什么地方?”由此确定其他方向的位置。

3.在学生绘制平面图时,教师要适当进行指导。

二.全班交流、欣赏彼此的作品。

主题二:合作的乐趣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懂得在合作中分工的重要性

2、体验合作中的分工、平等协商、相互交流的过程。

3、感受合作的乐趣。教学准备

先准备一或两份以学校为中心的附近地区的轮廓图。不必画出具体内容,但要清楚地画出主要的道路和各个小组的调查范围。教学过程

一.导入。请学生朗读书40页的课文。让学生像小文和他地同学们一样,把学校周围的社区描绘出来,再为虎子画一张社区平面图。

二.布置任务与分组。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社区轮廓图,说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地范围,询问学生回家地道路,然后按照四个方向将学生分成8个小组,了解学校不同方向上都有什么,最后完成这个方向的地图。

三.小组分工及准备。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以下角色:召集人、计时员、记录员、采访员、汇报员、安全监督员。要求各小组落实每个角色,并说明各自职责。

四.各小组制定计划。

五.教师总结。肯定学生的成绩,提出建议,使每个小组地计划合理可行。并强调安全问题,确定实施计划和完成调查工作的时间。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丰富对学校周围地区的认识。

2、通过整理各种调查结果,锻炼和提高分析处理资料的能力。

3、体验合作的力量和乐趣 教学准备

1、拟定汇报的步骤,并告知各个小组的汇报员。

2、提醒各个小组的汇报员按照汇报的步骤,为全班交流做好准备。教学过程

一.导入。请学生阅读书中44页的日记;谈谈几天来分工合作,进行调查,有些什么感想;交流调查的结果。

1.小组发表。各小组汇报自己的调查所得。汇报工作由汇报员完成,小组其他成员可作补充。

2.整理调查记录。教师肯定各小组的调查,再次强调调查结果对完成学校地图的重要性。请学生看书45~46页,学习怎样整理自己的记录。还可查过女士绘出草图。二.教师小节。

三.布置作业:完成书47页的“我们的记录”,请家长看“我们的记录”,并向家长介绍自己小组的调查结果。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记录学校周围地区的方法,了解如何通过小组合作正确地用方位将社区调查的记录在区域平面图上。

2、了解安全生活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准备

1、与一、二年级的教师练习

2、为学生准备画草图需要的白纸。教学过程

1.导入。请将上节课整理出来的调查记录绘制成草图。

2.布置新任务。请学生阅读书48~49页,并说明:乐乐他们在调查过程中还想到了小弟弟、小妹妹,并把有关小弟弟、小妹妹生活的问题做了特别的说明。

3.小组准备。画草图,为提醒小弟弟、小妹妹做准备。将提醒小弟弟、小妹妹的事情挑出来制作成文字或图画宣传品。

4.教师小结。肯定学生所画草图及为小弟弟、小妹妹所做的提醒。5.布置作业:

主题三:地图就是一幅画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内的讨论、各小组间对调查情况的汇报,感受合作的智慧。

2、体验获得成功的自豪感。

3、学会与他人分享成功和快乐 教学准备

了解各小组所画草图的基本情况,以及学生遇到的问题 教学过程

1.导入。请学生以自由方言的方式,谈谈向低年级弟弟。妹妹做介绍的感受,引出本节课学习内容。先交流各自的绘制的草图。

2.小组发表。各个小组将自己所画的草图展示给全班同学,并做说明。3.教师指导。支队各个小组的草图进行评价,指出错误和不妥之处;对于普遍性和典型性的问题,给予可操作性的指导。

4.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感受设计图例的乐趣

2、知道什么是图例,一级使用图例制作地图的意义。

3、进一步体验合作的乐趣,提高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教学过程

1.导入。问:“你们在调查时是将观察到的主要景物或设施原封不动地描绘在纸上吗?为什么?“

2.学习图例。教师说明:地面上自然的、人文的景物或设施很多,人们在画地图时,不可能按实际情况原封不动地描绘在地图上,更不可能用文字进行说明。为了使平面图能充分反映出地面上这些复杂的景物或设施,又能显得清晰美观,人们设计和制作了各种符号和图形代表地面上的各种景物或设施。这就是图例。

3.探究制作。“为了把我们的地图画得更精彩,让我们自己动手,为自己的地图创作图例。”强调小组合作

4.发表与讨论。各小组发表自己小组设计的图例。全班讨论采用哪种图例最恰当。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2、获得本单元学习的成功感。教学准备

1、学生在这个单元中所画得各种图。

2、制作地图册所需要的工具。教学过程

1、导入。让学生阅读书58页的课文。请几个同学发表感想。

2、全班讨论。怎样装订出版地图册。

3、制作活动。根据学生的意见,分工制作地图册,教师巡视并帮助学生。

4、教师小结。说明这是学生们在社会课上第一次完成的“著作”,今后,他们还要进行更有意识的学习。出版更多、更好的“著作”

5、布置作业: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购物,并填写62页“我的记录”

第六单元:看看我们周围的商店

主题一:我家的日常购物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家庭日常购物的主要内容和场所。

2、体验家庭日常消费于自己的直接联系,增进对家庭的情感和责任感。

3、初步尝试学习制作购物统计图。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按照书62页的“小文的记录”的样式,填写“我的记录”。教学过程

1、导入。欣赏书60~61页的单元插图,告诉学生所有这些都是大家将要学习多的内容。

2、全班交流,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购物后,填写的62页“我的记录”。

3、学习统计方法。看自己填写的“我的记录”,教师说:“因为记录的内容太丰富了,要想在许许多多的记录中发现色么,需要用一种方法,这就是统计。”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统计坐标,并于学生讨论。(先让学生观察小文的统计表,再确定统计坐标的横轴、纵轴用来表示什么。

4、实际运用统计图。“今天,我们也来做个统计,每个同学利用自己完成的‘我的记录’,制作成一个自己家里一周购物的统计图。”教师向每个学生进一步强调,横轴上写出所购物品的名称,纵轴上标出说明数量的数字。

5、教师小结。布置家庭作业:

1、继续制作并完成统计图。

2、把自己制作的统计图给家长看,并请他们提意见。

3、教师对学生的记录和统计进行鼓励性评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与小组成员的合作,完成简单的统计图。

2、知道制作统计图的基本步骤

3、提高合作和交流的水平。教学过程

1、导入。“每个同学上次课上都制作了自己家里一周的购物统计图,现

在我们先请几个同学展示一下他们的统计图。“

2、3、学生展示统计图。

学习制作柱状统计图。先看一看书中,小文小组的统计图和乐乐自己的统计图有什么不同。这两张统计图分别告诉了我们什么?教师总结:“看来统计图中横轴上的内容是可以变化的,而纵轴上总是表示数量,所以,在横轴上写出不同内容,就可以说明不同的事情。

4、5、小组合作绘制统计图。

全班交流。(统计了什么?从统计中发现了什么?)

教师总结并布置家庭作业:“下面的几课,我们还要继续学习与商店有关的内容,请同学们利用放学或周末的时间,再去商店看一看,要仔细观察,并且动脑筋想一想。”

主题二:各种各样的购物场所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商业街是人们主要的购物场所之一

2、激发探究商业活动的兴趣

3、用用前面学过的地图知识。教学过程

1、导入。请学生朗读书中第65页的课文,然后就课文和照片让学生自由发言。

2、只有讨论。“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商业街,有的比较大,有的比较小。

再我们学校和你们家附近,也有一些商店集中的商业街,也很热闹繁华。同学们都去过哪些商业街。

3、个人制作。“下面,请同学们画一幅有关商店或商业街的图画。可以利用我们学过的画地图的知识。

4、学生画图,教师巡视,有的学生完成绘画后,则鼓励他们互相介绍自己的绘画内容,互相欣赏。

教师总结,肯定学生的图画,没画完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继续完成。强调学生讨论的结果,因为各个地方的人们都有购物的需要,都喜欢比较固定、集中的购物场所,因此就逐渐形成了商业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超市与其他购物场所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2、学习比较对照的方法。教学准备

教师事先准备有关超市与其他购物场所相同点与不同点的概括,并把要点写在大纸上 教学过程

1、导入。请学生阅读书68~69页。提问:“超市还有其他的名称吗?同学们都去过超市吗?喜欢去那里吗?经常去吗?”学生就图画和教师的问题自由发言。

2、小组讨论。教师布置任务并进行引导:“和其他的购物场所相比,超市有什么特点?有那些地方和其他的购物场所相同?有那些的地方与其他的购物场所不同?今天,我们就来对超市进行专门的研究。“

3、将学生分小组。提醒学生要分别记录相同点和不同点。并推选发言人。

2、全班交流。各个小组想全班介绍讨论的结果,教师在黑板上记录。

3、探究活动。教师肯定学生的讨论结果,然后促使自己事先准备好的额概括要点,说明自己也进行了观察和比较。和学生一起将其与黑板上说列出来的讨论结果进行对比。让学生讨论:“为什么有些地方自己没有发现?”

教师总结。既要可定学生的成绩,更要肯定他们的思考。

布置作业:根据小组和全班讨论的结果,完成书70页“我的新发现”。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商店里不同人们的工作及商业工作的复杂性。

2、体验商店工作则劳动的意义及对他们的尊重。教学过程

1、导入。布置表演(商店购物,特别表现商店里工作的人们),引入课程。

2、问:商店里工作的人们是怎样工作的,同学们有多少了解?谁愿意说一说?

3、分小组练习体会商店里不同人员的工作平时需要做哪些工作。(分

成:售货组、收款组、经理组、采购组、保安组)。模拟活动。当各小组完成后,组织各个小组学生轮流通过模拟活动介绍自己小组负责的角色。

4、同学之间简单互评。

5、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1、向家人介绍今天的活动。

2、个人或小组进行“不同价格”调查,按照书76页得表格所列项目,选择某种物品进行调查,并将结果填入表中。

主题三:购物的学问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懂得同样的物品在不同的购物场所会有不同的价格。

2、思考可能导致商品不同价格的原因。教学准备

1、教师到学校附近的不同商店,调查几种学生熟悉的商品的不同价格。

2、将自己的调查结果制成大的“不同的价格表” 教学过程

1、导入。请学生看书76页,并回答:第一小组的同学发现了什么?然后检查有多少同学完成了“不同的价格”的调查。

2、小组汇总。根据学生完成情况将他们分组,发给每个小组纸和彩笔,请每个小组将组内成员的调查结果加以汇总,准备向全班报告。

全班探究讨论。肯定学生的调查。进一步提问:“‘不同的价格’告诉我们,在不同的购物场所,商品的价格会不一样,但是,为什么同样的商品在不同的购物场所会有差别呢?哪些因素会影响到商品价格呢?”让学生以自由发言的形式进行讨论。

教师小结。肯定学生的讨论,然后告诉学生,下次课将继续研究这个问题。,同学们将自己揭开价格的秘密。

布置作业:给家人讲一讲同样的商品但价格不同的原因,并请他们做补充。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懂得什么是“三无产品”等一些购物的基本常识。

2、学会了解商品、合理选购商品的方法。教学准备

1、找几家超市的广告

2、找几种日常生活用品的包装或几种学生日常用的商品。教学过程

1. 导入:模拟生活购物,重温平时是怎样购物的。

2. 评议、讨论。之前,教师要说明评议、讨论的主要内容:“买的人是不是注意看商品的说明了?对商品提出了什么问题?售货员是怎么回答的?你听了以后是不是了解商品了?你看了之后有什么想法?生活中你是怎样购物的?你父母呢?”讨论过程中教师及时对学生的观点进行和分类,并引导学生一起分析。

3. 展示说明:几种日常生活用品的包装或几种学生日常用的商品。给学生介绍一些基本的商品常识和看说明的方法。让学生提问并解答:“除了要了解一些商品常识外,怎样购物才合理?买东西时还应该注意些什么?

4. 分组观察、讨论。(1)看各种广告和商品说明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和不同的特点。(2)自己和家人在买东西时有哪些不好的习惯。(3)购物有哪些小窍门。(4)购物时要注意的问题。

5. 展示、总结。各小组汇报自己的学习结构,并把要注意的问题提出来,作为全班同学的公司。

布置作业:讲学习到的有关购物常识向家长汇报,和家长一起制定家庭购物计划。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懂得买与卖的行为都玉女滚蛋遵守道德。

2、理解诚信的普遍意义。

3、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教学准备

教师到学校附近的购物场所(最好是学生经常去的)。观察了解一下小学生在商场“不受欢迎“的行为有哪些,如果有具体的数字或实例就更好。教学过程

1.导入。“作为三年级学生,同学们都有过许多次的购物经验,今天

我们学习的内容,与同学们的这些经验关系密切。我们讲进行的两个活动都需要同学们参加,一会儿请你们自己选择。“

2.布置和选择任务。A、请同学读书82页。“小文和乐乐就广告进行了辩论,我们班的同学对广告一定页有自己的想法,让我们也来进行一次辩论,把大家对于广告的想法都说出来。”B、请学生看书中售货员的话和被损坏的商品的照片。针对小学生的这些不受欢迎的行为,发表自己的看法。

3.分小组准备。教师说明两个小组的各自任务。辩论组分:相信广告和不相信广告。说明组分被准备小学生在购物场所中比较常见的行为,以及可能造成的后果。4.教师小结。提醒学生下次课将组织辩论会和发表会。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简单了解我国货币的演变历史。

2、通过寻求货币演变的原因,锻炼思考和探究的能力。教学准备

1、将准备谈论的问题写下来。

2、搜集一些古代钱币 教学过程

导入。阅读书86页文字,揭题:今天探讨货币的演变过程。1.探讨研究:为什么人们需要货币?什么是“以物易物”?为什么早期的货币是贝壳和石头?为什么古代许多货币是金属的?为什么现代货

币大多数是用纸做的?

2.自由讨论 3.教师小结。

第五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一些有关人民币的常识。

2、懂得爱护人民币的意义和常识。

3、知道一些外币。教学准备

1、不同版的人民币。

2、各种人民币的图案。教学过程

1.导入。观察人民币。做游戏:看其中一面,猜另一面。2.小组合作解决问题:“日常生活中有毁坏人民币的行为以及所带来的影响。”

3.全班交流

4.朗读书87页下方额歌谣。

上一篇:中国文秘之家祝大家圣诞节快乐下一篇:廉政风险控制制度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