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简介红色

2024-04-08

企业简介红色(精选8篇)

篇1:企业简介红色

黄北坪乡红色旅游项目简介

黄北坪乡革命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抗日战争时期邓小平、秦基伟、高扬等老一辈革命家在此战斗、生活过;至今乡境内仍有抗日县政府旧址、长沙惨案纪念碑、太行一分区司令部旧址等革命遗址。响应县政府“旅游富民”的号召,我乡党委政府把发展黄北坪红色旅游作为重点工作来抓。黄北坪乡红色旅游涉及四个村。分别是黄北坪村(村内有太北军政委员会扩大会议旧址、太行一分区司令部旧址、黄北坪阅兵式旧址)、长沙村(原县政府所在地、长沙纪念碑所在地)、秦林村(原一分区政治部所在地)和槐疙瘩村(原地委、军工厂、特务连所在地)。其中以黄北坪村为建设重点,计划把黄北坪村建设成红色旅游基地。拟回收太行一分区司令部旧址归集体,由集体开发、修复、建设。初步设想是按照当时样貌重建,并陈列文物,美化绿化周边环境。把这一红色工程建成群众满意工程和旅游精品工程。

现在正在扎实做好太行一分区司令部旧址开发编制立项等前期准备工作。乡党委书记郭京武上跑北京,向原北空司令刘玉堤作出汇报,聘请刘玉堤和刘飞保为黄北坪乡红色旅游顾问,争取上级领导的支持和帮助。计划9月底完成红色旅游规划项目;年内完成项目申报工作。红色旅游仅修复太行一分区司令部旧址初步需引进资金320万元。

红色旅游项目的完成可使更多的人记住这段历史,爱国主义教育教育基地作用更加突出。黄北坪红色旅游基地将与县内锁云湖景区、棋盘山景区、嶂石岩景区开成三角形旅游大格局;与均处于太行山东麓的邯郸涉县129师纪念馆、平山西柏坡纪念馆形成南北红色旅游专线,遥相呼应,成为一体。给黄北坪乡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黄北坪乡人民政府2011年8月15日

篇2:企业简介红色

抗日战争时期,平北地区最早发展党员的革命老区位于大庄科乡沙塘沟村。这里是昌延联合县的中心区,三次挺进平北开辟根据地的共产党八路军最早在这里驻扎,并始终以此为基地。解放战争时期,是根据地的巩固区。因此被命名为“平北红色第一村”。以沙塘沟村为核心,周边遍布着众多革命遗址,流传着许多可歌可泣的战斗故事。其中以平北红色第一村遗址,昌延联合县诞生地——霹破石村和白龙潭烈士纪念碑最为著名。并且三处遗址距离较近,遥相呼应,是探寻革命遗迹,重温红色理想的好去处。

之一:平北红色第一村遗址

名称:平北红色第一村遗址。地址:延庆县大庄科乡沙塘沟村。形成时间:2003年。

保存现状:建筑占地面积300平方米。

保存现状评估:该展览保存完好,是延庆县爱国主义和党员教育的主要活动场所之一。现存展馆面积较小与放映厅共同使用,正在准备搬迁,重新布展,新址已经选好。

建议:该遗址自修建以来,是对广大群众、共产党员和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发挥了教育功能。建议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在重建展馆的同时,加强对后七村的其他遗址保护、利用和宣传,形成红色游路线。

遗址形成的历史背景:位于延庆县大庄科乡沙塘沟村。抗日战争时期,平北地区最早发展党员的农村(沙塘沟),被命名为“平北红色第一村”。大庄科乡是革命老区。抗日战争时期,是平北开展根据地最早的地区,是昌延联合县的中心区,三次挺进平北开辟根据地的共产党八路军最早在这里驻扎,并始终以此为基地。解放战争时期,是根据地的巩固区。1938年春,为支援冀东人民抗日武装暴动,八路军第4纵队挺进冀东,途经大庄科后七村地区,留下部队,播下了抗日火种。6月,在大庄科东部建立滦昌密临时联合县政府。县委书记刘国梁,县长张书彦。1938年10月,支援冀东大暴动的宋时轮、邓华第四纵队经平北撤回平西,留下刘国梁、张书彦、史克宁等在沙塘沟一带活动。他们深入群众了解情况,物色党的发展对象。经过3个多月的工作,于12月12日,发展沙塘沟的张福、张朴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又发展张瑞、张银、张殿、胡殿鏊入党。这是延庆农村乃至平北地区农村发展的最早的党员。1939年底,冀热察区党委确定“巩固平西,坚持冀东,发展平北”三位一体战略任务后,1940年1月八路军挺进大队掩护平北党政干部20多人进到后七村的霹破石。1月5日宣布昌延联合县政府正式成立。随后,昌延县建立5个区政权,后七村(铁炉、沙塘沟、景而沟、霹破石、里长沟、董家沟、慈母川)为中心区(一区),大庄科东部为二区。

抗日战争时期,沙塘沟党支部领导人民进行反“围子”斗争,取得了胜利。1940年5月28日,10团团长白乙化率1营及团直属队到达沙塘沟,打败了十三陵黄花城、永宁、大庄科3000余敌的侵犯,击毙了伪营长苏庆生以下40余人。这是10团主力进入平北的第一仗,即沙塘沟反击战。另外沙塘沟人民还自愿组织起来支援抗日游击队和八路军,为八路军作鞋、送情报、组织运输力量为前线供应物资,出色地完成了支前任务。广大青年积极参军参战。为尽快培养地方干部和发展党员,中共昌延县工委于1940年举办了几期训练班,吸收各村积极分子参加。先发展1938、1939年物色的骨干对象为党员,并提拔一批当地干部。以沙塘沟为中心的大庄科后七村地区人民始终响应党的号召,开展轰轰烈烈的支前运动,培养输送了大批革命新生力量,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竭尽全力配合主力部队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不可磨灭的贡献,2003年“七一”前夕,在县委组织部、县党史办、平北抗日战争纪念馆等单位帮助下,在平北农村第一个党支部诞生地——沙塘沟村举办“平北红色第一村”革命传统教育展览。展览的内容包括3个部分。一是抗日战争时期,平北地区革命发源地——大庄科党组织、党员的发展,以及宋(时轮)邓(华)纵队领导人民同日伪军进行艰苦卓绝斗争的历史;二是解放战争时期,大庄科人民开展土地改革和积极支援解放战争情况;三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大庄科乡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及其所取得的成就。展览共有28块展板并搜集了大量真实的革命文物。

“平北红色第一村”沙塘沟村革命教育基地自揭幕以来,吸引了大批北京高校大学生,为首都高校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拓展了空间,市委宣传部、团市委、市委教工委、市教委、市大学生联合会等5家单位联合授予“平北红色第一村”大学生社会实践示范基地。

平北红色第一村建筑全景

平北红色第一村展馆

平北红色第一村——沙塘沟村

之二:昌延联合县诞生地——霹破石村

名称:昌延联合县诞生地——霹破石村 地址延庆县大庄科乡霹破石村。形成时间:1940年。

保存现状:该遗址为自然村落。保存现状评估:一般。

建议:建议在沙塘沟重建展馆的基础上,在该村修建纪念设施。遗址形成的历史背景:昌延联合县政府诞生地——霹破石村,位于延庆县大庄科乡霹破石村。昌延联合县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晋察冀边区平北抗日根据地建立的县级建制。位于今北京市北部,京包铁路以东,京古铁路以西,包括昌平、延庆两县接界的山区、半山区和部分平原区。面积约1500平方公里,人口约8万。隶属于冀热察区党委平北地委。1938年夏季和1939年七八月间,八路军武装力量和部分地方工作人员两次进入这一地区开展抗日活动。1940年初,在霹破石村正式成立昌延联合县政府,胡瑛任县长;5月,成立中共昌延县委员会,徐智甫为书记。昌延联合县成立后,主要配合十团在后七村(里长沟、董家沟、景而沟、沙塘沟、铁炉、慈母川、霹破石)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巩固根据地中心区抗日成果,领导昌延县军民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广泛开展游击战争,粉碎日伪军多次“扫荡”,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1942年4月,改属北岳十二地委领导,1943年2月,改为北岳十一地委平北地分委领导,1944年9月,改为冀察十一地平委北地分委领导。昌延地区当年是伪“华北政务委员会”、“蒙疆自治政府”、“满洲国”三个日本傀儡政权统治区域的结合部,扼制着日军占领的大城市北平和京包、京古铁路,也是沟通平西、冀东两大抗日根据地的交通要道,战略地位重要。中共中央、八路军总部都曾指示,要在那里“创造游击根据地”。1944年12月,昌延联合县撤销,分别成立昌平县和延庆县。

目前,霹破石村自然村落,没有进行保护和利用。

昌延联合县诞生地——霹破石村

霹破石村口标志

之三:白龙潭烈士纪念碑

名称:白龙潭烈士纪念碑遗址。

地址:延庆县大庄科乡昌赤路东白龙潭桥东北坡上。形成时间:1987年7月。

保存现状:该纪念碑与当地一座旧庙处于同一平台上,由公路通往平台的台阶已经修建。

保存现状评估:一般。

建议:建议在昌赤路边设立标识。

遗址形成的历史背景:白龙潭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延庆县大庄科乡,白龙潭桥东北坡上,昌(平)赤(城)公路东侧。延庆县大庄科乡位于延庆东南山区,昌平县接壤。由于大庄科地区多高山峻岭,地势复杂,抗战时期是从昌平深入延庆北山的理想通道。在中央军委决定开辟平北抗日根据地,连接冀东和平西两大根据地时,宋时轮和邓华率领的八路军第四纵队在大庄科后七村地区埋下了抗日火种,组建了游击队,开展抗日活动,并建立了昌延县联合政府。在大庄科地区,发生过太子沟战斗、沙塘沟战斗等平北地区影响比较大的战斗,大批有志青年参加了革命,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其中岳坦、卫兴顺的事迹在当地广为流传。

岳坦,1914年出生于大庄科水泉沟村,1940年1月参加抗日游击队,曾任中队长。1943年6月19日,为掩护二区区长刘文科和通讯员转移,身负重伤,不幸被捕。在敌人押送他回据点时,路过白龙潭,岳坦趁敌人不注意转身跳入断崖下的白龙潭。

卫兴顺,1918年出生,大庄科乡汉家川村人,1940年参加革命,9月入党。曾任老十团一连一排长,县二区游击队长。1944年3月,被敌人杀害。

1987年7月,中共大庄科乡委员会、乡人民政府和大庄科乡广大人民群众,在岳坦烈士的牺牲地——白龙潭旁的北山坡上修建纪念碑。以缅怀革命先烈,激励后人不断发扬革命精神。

纪念碑坐北朝南,由白色大理石碑身,花岗岩底座、平台和护栏组成,正面镌刻“革命精神永放光芒”,背面的碑文记载了岳坦、魏兴顺、岳忠等近百位为革命捐躯烈士的生平事迹。

白龙潭革命烈士纪念碑,1995年被定为延庆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白龙潭烈士纪念碑

篇3:红色亿元村南街村的企业文化解读

一、红色文化从核心到表象的解读

按照企业文化理论, 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由内到外可以分为理念层 (核心) 、制度层 (中间层) 和企业形象 (外在表现) 。一般来说, 一个企业的企业形象, 要靠一系列制度进行规范和约束, 而企业形象和制度最终都受理念的制约, 这三者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共同形成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

(一) 南街村的企业理念——建设共产主义小社区

从1981年顺从历史潮流实行土地联产承包制度 (村办面粉厂和砖厂承包给个人) 到1984年逐步回收大量闲置荒芜的土地, 将承包者发了财却经常不发工资、不上缴利润而引起众怒的面粉厂和砖厂收回继续由集体承包;从1984年村集体产值才70万元到1986年, 村办企业产值达320万元……南街村的变化是有目共睹的。1991年, 南街村率先摘取了河南省“亿元村”的桂冠, 尝到甜头的南街村人一步一步坚定了集体经营, 共同致富的信心, 并提出建设共产主义小社区的奋斗目标。2005年, 南街村的销售收入达到了12亿元, 21年的时间里增长了1700多倍。20多年的改革开放, 国家把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作为农村经济的基本制度, 南街人却在集体主义精神的感召下另辟蹊径, 重新返回共产主义体制。

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奋斗历程中, 南街村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立了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大家有钱出钱, 有力出力, 义务劳动, 毫无怨言, 逐步形成了共同的理想和价值观——共产主义信念, 并将企业使命确定为建设共产主义小社区。这种企业理念具体说来, 有如下方面:一是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的求真务实精神。在创业初期, 南街村遵循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解放思想, 大胆决策, 确立了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正确领会和实践中央提出的各种经济体制共同发展的政策。二是立志有为, 勇于创业的艰苦奋斗的精神。这是南街村事业成功的基础。改革开放初期, 南街村的干部班子清醒地认识到, 党的致富政策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发展开辟了光明的前景。作为党的农村基层领导, 要立志为公, 立志为民。带领群众走上富裕道路是党中央赋予的新的历史使命。三是吃亏为本, 奉献为荣的实干精神。在以王宏斌为首的领导班子带领下, 大家只讲奉献、不求索取, 吃苦在前、冲锋在前, 当官的不搞官僚主义, 有权不搞以权谋私;当民的乐于奉献, 争做雷锋。在南街乐于吃亏, 无私奉献的“傻子”精神大放光芒。四是团结进取, 步调一致的集体精神。南街人真正把集体作为了一个大家庭, 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紧密联系一起。团结就是力量, 南街人的集体主义精神已成为经济建设中攻克难关, 战胜困难的强大的力量源泉。

(二) 南街村的运行机制——坚持集体所有制

南街村在逐步树立共产主义信念, 为实现共产主义小社区而奋斗的同时, 始终在坚持实践并完善集体经济制度。探索南街村的发展历程, 不难发现, 南街村集体经济的所有制效率相当高, “消灭个人”的集体产权模式却又激发了个人积极性。

南街村在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 就分配而言, 经历了高工资、低福利向低工资、高福利的转化过程。现在的分配方式, 工资部分占30%, 供给部分占70%。按南街村党支部书记王宏斌的话说, 这种分配方式有3大优点:

1、有利于树立社会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理想。

树立社会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理想, 要靠理论灌输, 但仅有理论灌输是不够的, 必须要有一套有形的东西 (即制度) 让群众亲身感受, 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分配方式, 对于群众就是最有形、最直接、最有效的教育方式。工资部分体现了“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 供给部分体现了“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分配原则。这样既能让群众尝到社会主义的甜头, 又能亲身感受共产主义的美好。

2、有利于教育村民树立公心、遏止私心。

目前, 南街村的生产资料全部实现了集体所有, 生活资料70%是集体供给。村民们不再为占有生产资料而产生私心, 为占有生活资料产生私心的空间也越来越小。产生私心的空间越小, 树立公心的氛围就越浓厚, 集体大家庭的观念就树立得越牢固。

3、能够真正实现共同富裕、防止两极分化。

全村没有一个暴发户, 也没有一家贫困户;没有一个因贫困而上不起学的孩子, 也没有一个因缺钱而不能就医的病人。村里每年用于村民、荣誉村民近5000人的福利供给, 折合人民币达2500万元, 其中医疗费用就有400万元, 支付在校大中专学生的费用达240万元。南街村大力发展集体经济, 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得到了充分体现。

从南街村的组织架构来看, 党委会、村民委员会、中原工贸公司, 构成南街村社区最主要的组织机构, 统称“三大班子”。其中村党委、村委会基本沿袭人民公社体制的生产大队党支部、队委会的组织模式, 中原工贸公司是由全村26个企业组成的企业集团, 其领导成员仍是党委、村委一套人马。党委书记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 村主任担任副总经理。“三大班子”一套人马, 党政企三位一体, 相互渗透沟通, 统领着整个社区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其中村党委起着决定性作用, 最高权力归党委, 一切重大问题, 先由下边提出, 经过村委会, 最后由村党委讨论后集体决定。南街村对内实行集体主义, 全村26个企业, 统属总公司“中原工贸公司”统一管理。公司设总经理和副总经理, 分别主抓公司下设的各分公司及各处、科、室的各项工作, 层次清楚分工明确。如人事处主管全村26个企业的干部更换和工人的招收使用;财务处主管全部企业的往来资金, 统一调配所有企业的收入和支出;企业管理办公室主抓全公司的生产, 协调各厂之间的关系, 下达生产指令, 明确生产任务, 掌握生产进度和产品质量;供应公司分管26个企业及全村村民生活所需的物资供应和物资管理;销售公司主管所有产品的销售;基建处主抓基建, 等等, 各机构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 谁也管不住谁, 谁也离不开谁, 分工明确又精诚合作, 在管理上形成了一套严密的体系。

(三) 南街村的企业形象——红色亿元村

正因为有了建设共产主义小社区的企业理念, 加之坚持集体经济制度, 才成就了本文篇首所述的红色亿元村这一独特的企业形象。当然, 这种企业形象还可以通过其他方方面面向人们展示:竖立在南街村东方红广场的中央的是毛泽东高大的雕像, 广场四周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的巨幅画像。《南街村》报的报眼位置上刊登的是毛主席语录;清晨时分, 伴随着嘹亮的《东方红》乐曲声的是民兵方队出操训练的口令声。最吸引人们眼球的则是那些气势宏伟、无处不在的鲜红色标语:这个世界是“傻子”的世界, 由“傻子”去支持, 由“傻子”去推动, 由“傻子”去创造, 最后是属于“傻子”的。村委会——毛泽东思想永放光芒。厂区——政治挂帅思想领先, 信誉第一用户至上……时间仿佛停滞在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 但矗立的高楼大厦及来往的汽车都在不时地提醒着人们, 时光并没有倒流。十几年来, 南街的领导、职工、村民坚持以毛泽东思想教育人, 以共产主义理想鼓舞人, 选择把“红色文化”作为精神文明的载体, 南街集团成功地将中国革命者的理想与改革派的理想结合在一起了。用新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获取的利润, 创建了一个带有共产主义价值观的终生经济实体。马克斯·韦伯曾认为新教伦理是欧洲资本主义成功的根本秘诀。纵观南街的成功模式, 不得不说, 毛泽东思想对南街至关重要, 没有毛泽东思想, 就不会有今天的南街村和南街集团。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现今的南街村以其丰富而又独特的文化内涵打造的“红色旅游”品牌像磁石般吸引着国内外游客, 每年接纳参观旅游者达40多万人次。随着南街村旅游业的发展, 八大观光景区正盛情迎接着八方来客:讲述南街村发展轨迹、展示名人墨宝的文化园, 拥有世界先进种植技术的高新农业园区, 以革命传统教育为重点内容的观光游览区, 拥有一流设备、一流管理、一流产品质量的工业园区, 豪华别致的居民区, 人们休闲娱乐、陶冶情操的南街村花园、公园, 从幼儿园到高中现代化高标准的教育园区, 庄严圣洁的东方红广场、朝阳门广场。迈步南街村, 一步一风景, 一景一特色, 让人们在领略自然风景的同时, 更强烈地感受到南街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建设共产主义小社区的坚强决心。

二、红色文化的多元立体构建

(一) 班子带头

企业文化的形成, 往往与其领导人有很大的关系, 特别是在企业文化的初创阶段, 企业领袖的影响更是无处不在。南街村有一个心系民众、执政能力很强的领导集体, 以王宏斌为代表的南街村领导干部以坚强有力的正确领导和自身的模范带头作用, 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村民和职工的社会主义积极性, 促进了集体经济的发展, 并保证成果的公平分配和共同富裕的实现。而成果的公平分配和共同富裕的实现, 又进一步激发了广大村民和职工的积极性, 使集体经济健康、高速发展, 从而形成了良性循环, 使南街村建设共产主义小社区的事业欣欣向荣、蒸蒸日上。不得不提的是这个领导班子的关键人物——被当地人奉为班长的王宏斌, 品德高尚, 心系群众。不怕吃苦, 不怕吃亏, 不怕得罪人, 坚持原则, 身先士卒, 为了集体不惜个人利益。他们“一心一意谋发展, 齐心协力奔小康”, 心里想着群众, 心里装着群众, 真正做到了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带领着南街人创造了一条外圆内方的发展道路。由此可见, 要锻造一个企业的优秀文化, 离不开领导班子的正确决策和以身作则。

(二) 加强思想教育

首先, 坚持“以人为中心”的方针, 重视对职工的思想教育工作, 使大家都能以集体利益为重, 处处事事为集体的利益着想。他们认为, 从企业的生产、经营到产值、利润的实现, 一切都取决于人的行为;任何一个企业要想长兴不衰, 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 必须确立“荣辱”观, 职工与企业同生死共命运。南街村集团在实施“以人为中心”的方针上, 抓好了党员干部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 增强了带头人的事业心与责任感, 激发了大家干事创业的热情。党员干部以“公生明、廉生威”为座右铭, 严于律己, 以身作则, 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 树立了光辉的形象。他们“不求个人有, 单求大家富”, “宁为集体造金山, 不图个人半块砖”。在生产劳动中, 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 只喊“跟我来”, 不喊“给我上”。党员、干部这种高尚的品格和精神在潜移默化地带动和感染广大员工。这种思想教育实际上就是现代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思想动员和培训教育工作。

其次, 以群团组织为依托, 以开展各项活动为载体, 进行思想教育, 提高思想素质, 丰富文化生活, 提高文化品位。十几年来, 经常开展大学毛著、大学雷锋、大唱革命歌曲“三大活动”。“三大活动”的开展陶冶了人们的情操, 形成了良好的社区风气。人人讲奉献、乐奉献, 严于律己, 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 文明程度日渐提高。同时, 还先后开展了讲故事活动、共产主义小社区大讲座活动、思想作风整顿活动、五献一留活动、三讲活动、学毛著经验交流活动、公有制大讨论活动、艰苦奋斗大讨论活动等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 对广大职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着积极的作用。捐款捐物、扶贫帮困、献爱心和青年志愿者活动屡见不鲜。南街村从1984年起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三大活动:大学毛主席著作、大唱革命歌曲、大学雷锋。学习毛主席著作是分层次, 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党委成员和基层干部学习《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整顿党的作风》、《关心群众生活, 注意工作方法》、《实践论》、《矛盾论》、等, 村民和职工重点学习《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反对自由主义》等。在开展群众性学习毛主席著作的同时, 还经常组织党员、车间主任以上的干部召开理论研讨会, 分析研讨毛主席有关著作中深刻的哲学思想和有关篇章的现实性、必要性, 并从毛主席著作中找出对当前经济建设起指导作用的论点, 加强在新形势下对基层干部、职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来改进工作方法, 改善工作作风。南街村不拘形式的理论研讨会, 使党员、干部从毛主席著作中找出了许多解决问题的新办法, 也使职工、村民加强了组织纪律性, 增强了集体主义观念, 提高了思想素质。南街人以毛泽东思想为核心, 以公有制、集体经济为方向, 利用市场经济这个舞台, 获得了物质和精神双丰收。

再次, 长期的工作实践中, 南街人表现出了一心为公的品格, 形成了乐于奉献的精神。南街人在自己事业的发展过程中, 也明确地认识到, 这种品格和精神是南街村最宝贵的文化财产, 它将永远激励着人们阔步前进, 迈向新的文明。南街人感受到了这种品格和精神的可贵性和巨大的动力, 于是便开始着手总结和规范企业精神, 即坚定信念、思想领先、艰苦创业, 无私奉献。同时还发动广大员工集思广益, 自编歌曲传唱, 各行各业都有适合自己传唱的歌曲, 极大地鼓舞了人们的斗志, 激发了人们的热情, 丰富了企业文化。在十几年的实践过程, 南街村集团的文化含量不断提高, 并逐步富有特色化, 全体员工在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过程中, 铸造出自己特有的更加丰富的企业文化。

(三) 加大宣传力度

南街人在文化宣传阵地建设方面已经搭建起了很好的平台, 特别是硬件建设非常到位, 充分利用《南街村报》、南街村电视台、南街村广播站等文化宣传阵地, 加大学习宣传力度。尤其是南街村, 从厂区到普通居民楼, 处处是标语, 这些标语, 给人奋发向上的感觉, 鼓励大家坚定建设共产主义小社区的信心。这些标语, 给人以责任感, 时刻提醒大家牢记职责、干好工作。另外, 南街村的党组织坚强有力, 在职工村民中很有威信, 组织一声号令, 职工村民马上就能付诸行动。有人说, 做事情原理都是一样的。正是南街村的这种红色、怀旧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理念不谋而合, 才形成了南街村今天独特的企业文化。

三、红色文化塑造的意义

篇4:红色企业家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我们即将看到这样一群人——

他们是三一重工董事长梁稳根、华西集团董事长吴协恩、红豆集团董事长周海江、甘肃大禹节水集团董事长王栋……这34位十八大代表的另一个身份是,“民营企业家”。近年来,随着非公经济在经济全局中的地位不断提高,这个领域越来越多的佼佼者出现在5年一度的党的盛会上。

他们与来自国有企业和银行金融系统的高管一起,组成了一个业绩优秀、道德优良、信仰坚定的“红色企业家”方阵。

根据《中国经济周刊》的不完全统计,经选举诞生的2270名党代表中,有145位企业负责人代表,其中111位来自国有企业和银行金融系统、34位来自各省市的民营企业单位(不包括一线工人代表)。这些“红色企业家”将成为未来影响中国经济决策走向的重要力量。

十八大召开前夕,十八大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还要对所有代表进行资格审查,确定最终的代表名单。

篇5:企业简介红色

沂蒙山根据地“红色旅游”景区位于沂蒙山腹地,沂水县城西30公里处的夏蔚镇,通过了国家AAA级景区的评定。主要景点有:

一、中共山东分局旧址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国的抗日战争全面开始,对山东的抗战,中共中央和中共北方局倾注了极大的关怀。同年10月山东省委制定在山东各地开展抗日武装起义的战略部署,党领导的抗日武装的创建为山东各地建立抗日根据地奠定了基础。1938年1月,党中央、毛泽东做出指示,要求在山东建立抗日根据地,发展抗日游击战争。4月,山东省委书记黎玉向党中央要求派干部到山东工作,中共中央根据黎玉的汇报,决定派郭洪涛率干部50余名携电台两部到山东,重组山东省委,郭洪涛任书记。5月下旬徐州失守,武汉告急。根据这一形势,毛泽东电示八路军向苏鲁豫皖四省推进,党中央决定将山东省委改为苏鲁豫皖边区省委,郭洪涛任书记。边区省委成立后,根据党中央指示精神,结合山东实际,创建以沂蒙山区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1938年11月,苏鲁豫皖边区省委迁到地处沂蒙山腹地的沂水县夏蔚镇王庄村。12月成立中共山东分局,郭洪涛、张经武、黎玉为分局委员,郭洪涛任书记,当时辖苏鲁豫皖四省长江以北地 区。中共山东分局在王庄村有其有利条件,王庄村向南5公里可达沂蒙公路(即现在的兖石路),向北20余公里,是沂蒙重镇——东里店(后来国民党山东省政府迁来这里),边区省委不占用民房,住在德国人出钱修建的天主教堂,房子数百间,可容纳300——400人。二、八路军山东纵队指挥部遗址

中共山东分局成立时,抗日武装比较分散,中共中央派徐向前前来整合部队,1938年12月27日,八路军山东纵队正式成立,指挥部驻王庄,由张经武任指挥,黎玉任政委,设司令部、政治部、供给部、卫生部,10个支队,3个团,共有基干民兵3.45万人,从此各地分散的游击武装成为战略上统一指挥的战略兵团,在八路军主力到山东前担当抗日的重任,这一时期,可以说是山东建党建军开创时期,被人们称为“王庄时代”。1939的3月,根据中央安排,罗荣桓向驻王庄的中共山东分局、八路军山东纵队指挥部传达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提高了对开展独立自主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重要性的认识。

三、大众日报创刊地、印刷厂旧址

中共山东分局成立后,为引导、鼓舞山东抗日军民团结战斗,揭露日寇的种种暴行和反动分子、汉奸走狗的丑恶行径,大众日报在1939年1月创刊,编辑部在王庄,印刷厂在王庄东北3公里处的云头峪村。为办好大众日报,当地的 革命群众给予报社极大的支持,云头峪村妇救会长陈忠芳组织进步青年为印刷厂保护机器,进步妇女刘茂菊则把准备结婚用的新房子让给报社做印刷厂。在日军“扫荡”鲁中区时,报社主动撤退,云头峪村15名进步青年跟随部队撤退,后来无一生还。

四、孟良崮战役陈毅指挥所旧址

1947年3月,国民党调集24个整编师,60个旅共约45万人,向我山东解放区进攻,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就在夏蔚镇双山村村民李洪义家三间房里指挥战斗,由于国民党通过电台发出的电波查出指挥部的位置,随即进行了狂轰烂炸,指挥所迁至李洪义家东20米远的深沟,当地群众用门板、树枝等搭成防空洞。

五、王庄烈士陵园

篇6:企业简介红色

黄姚古镇位于贺州市昭平县境内,发祥于宋朝开宝年间(公元973年),兴起于明末清初,依山傍水,古树婆娑,集“石板古街”和“小桥流水”的独特风貌与丰富的历史遗存、深厚的文化底蕴于一体。古镇方圆3.6平方公里,荣获了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等称号。1995年12月,被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自治区人民政府列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著名景点有文明阁、宝珠观、兴宁庙、古戏台、吴氏宗祠、郭家祠、佐龙祠、见龙祠、带龙桥、天然亭等。人文景观还有韩愈、刘宗标墨迹,中共广西省工委旧址纪念馆,钱兴烈士塑像、何香凝、高士其、千家驹等文化名人寓所,以及许多贤哲留下的楹联、匾额、碑刻等。

宝珠观——广西省工委旧址:1944年冬,日本侵入广西,桂林沦陷(桂林是当时省工委所在地),广西省工委在钱兴的领导下迁至黄姚宝珠观开展工作,当时随省工委疏散到黄姚的还有何香凝、欧阳予倩、千家驹、梁漱溟、张锡昌等大批知名人士。为纪念这一段历史,广西省人民政府把宝珠观定为广西省工委旧址,并于1990年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西省工委旧址也成为了共产党员重温入党誓词的基地和各民主党派政治交接教育基地。

在广西省工委旧址里,陈列一块美国飞虎队的墓碑,它记载着一个惊天动地的历史故事:二战期间,美国陈纳德将军所领导的飞虎队第14航空大队的一架轰炸机飞到广州沦陷区执行任务,任务完成后在返回桂林机场的途中,不幸被日机击中,在黄姚古镇上空坠落,机上有7人跳伞,其余3人因受重伤与飞机同归于尽。当地群众闻讯赶来抢救7名跳伞的美军,并将他们送到昭平县城妥善安臵,还将三名为中国人民抗日事业捐 1

躯的烈士按当地的习俗用棺木安葬在黄姚,并刻了这块墓碑。抗战胜利后,美国政府派人到黄姚把烈士的骸骨运回美国,只留下这块墓碑作为中美友好的历史见证。

此外,广西省工委旧址还陈列有钱兴塑像,陈伟东、杨汉成、姚大年、江清、范克武、邹冰、苏曼、黄彰、罗文坤等共产党员和何香凝、陈劭先、千家驹、欧阳予倩、梁漱溟、张锡昌等爱国民主人士的挂像和简介。

古戏台:始建于明代,是目前广西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造型最完美的古戏台。斑驳的八根木柱,撑起了古戏台几百年的历史,黄姚一代又一代的居民,在戏台前度过了他们一年中最快乐的时光。而1944年的冬天和接下来的1945年春夏,欧阳予倩带领的广西省艺术馆成员,在这里演出了《铁蹄下的歌女》,《放下你的鞭子》《卢沟桥问答》等抗战节目。而香港哥伦比亚电影公司与昆仑电影公司在这里放映了抗战影片《八百壮士同守上海》、《铁蹄下的人们》、《日寇暴行录》等等,黄姚四乡八里的山民,由此深深感受到抗战的气息,这个小镇因此迅速与当时的全民抗战接轨。

欧阳予倩寓所:欧阳予倩,这位中国现代戏剧大师是广西文化史上的功勋人物,他在抗战时期及其前后于当时的省会桂林筹建广西省立艺术馆,为广西培养艺术人才, 倡导桂剧改革,并且与田汉等人一道,筹办了举世闻名的西南剧展,把广西的艺术水准,向前推进了一大步。1944年他带领广西艺术馆迁到黄姚,借吴氏宗祠为馆址,继续上课,演出,办画展,他积极参与创办《广西日报》昭平版,黄姚中学,他还提议创办黄姚图书馆并任馆长,与黄姚小学的老师一道,挑着担子,挨家挨户的劝捐图书。她的女儿欧阳敬如还和艺术馆同仁们一道,办起了妇女识字班,教妇女们识字,黄姚的气象为此一新,这个边远小镇因而拉近了与世界的距离。

《广西日报》旧址:《广西日报》昭平版创刊于1944年11月12日,四开铅印,1945年1月因日寇进犯蒙山,昭平告急而停刊,3月25日在黄姚镇复刊继续出版。1945年8月,日本投降,抗战胜利后,于9月30日停刊,迁回桂林。《广西日报》昭平版前后存续了

8个月时间,其中有6个多月时间是在黄姚出版的。《广西日报》昭平版的创办,是张锡昌(地下党员)倡议的。当时由陈劭先去电百色,征求广西当局的同意,出版《广西日报》昭平版。由陈劭先、欧阳予倩、千家驹、张锡昌、莫乃群、胡仲持、徐寅初、周匡仁等人组成社务委员会,推举陈劭先为主任委员(后由欧阳予倩继任),莫乃群任总主笔兼发行人,徐寅初为经理。下设编辑、印刷、营业和经理四个部。当时利用广西教育厅的收发报机(广西教育厅电化教育室负责人陈汀生也疏散到昭平)收录国内外电讯,并请《大公报》的人员临时培养了一批报务干部。这样,遂有了国内外电讯来源,包括新华社的电讯。经过一个多月的筹备,最初出油印试版,由华昌泗刻写、设计版面,有时套色印刷。《广西日报》昭平版对全省影响很大,它在我地下党支持下开展抗日宣传和新闻报导工作,宣传我党的抗日民主方针,宣传我党关于“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主张。同时还转载国内外新闻和新华社消息,国内外的重大事件,除撰写社论加以评论外,还组织专家张铁生、陈此生等写专论文章,进行系统的介绍和分析,从而推动了抗日民主运动,极大地鼓舞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抗日救亡斗志。在沦陷区的群众对抗日新闻的要求如饥似渴,报纸供不应求之时,除畅销桂东地区各县外,还采用古代驿站的方式,传递到广东省连县、曲江和湖南省江华、临武等地,每天发行量达四千多份。自发刊至停刊止,共出版295号,成为桂粤湘边区敌后的一支新闻尖兵,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广西艺术馆旧址:从明万历年间开始,黄姚的古、莫、梁、郭、劳、林、吴等大姓人家为了扩充势力,团结一致对外,力求本族人丁兴旺,财业发达,纷纷在古镇建造宗祠。古镇内现有各姓氏宗祠11座,结构规模雄伟壮丽、装饰豪华考究。其中以吴氏宗祠最富文化特色。宗祠分前座、后座,中间有一偌大的天井,祠内格外明亮。宗祠墙面绘制了许多山水花鸟和人物的壁画,构图美观,线条流畅,栩栩如生。抗战时期,广西省艺术馆疏散至黄姚,曾把吴氏宗祠当作课堂,如今宗祠被公布为“广西省立艺术馆旧址”,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何香凝在黄姚:何香凝老人与民主党派爱国进步人士陈劭先、千家驹、欧阳予倩、梁漱溟、张锡昌等从桂林疏散沿桂江顺抵昭平。她到昭平后,和民主党派爱国进步人士密切协作,广泛团结当地各界人士和人民群众,大力宣传民主抗日,组织成立“昭平民众抗日自卫工作委员会”,她被聘请为委员会顾问。

何香凝老人平易近人,慈善爱民。她在昭平期间拜访了当地许多绅士和居民,对人民遭受战乱的疾苦深表同情,给人民群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在黄姚逗留三个多月后,于一九四四年冬离开前往八步。她离黄姚的前一天,以昭平县民众抗日自卫委员会主任、国民立法委员、老同盟会员严直方和昭平县民众抗日自卫委员会副主任、县长韦瑞霖为首,召开各界人士和民众代表参加的“廖夫人送别会”。会上,严直方、韦瑞霖等分别代表昭平县政界人士和民众,感谢她对昭平人民的关怀,热烈的欢送她。在“送别会”上何香凝老人作了慷慨激昂的演讲。她控诉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给中华民族带来极大的灾难。她说:“桂柳相继沦陷,梧邕失守,山河破碎,民众流离,这实在是后死者的耻辱。不特无以对总理在天之灵;且辜负千百革命烈士为革命所流的鲜血。然而,过去的不必再说了,失之东隅是谁之责?我们不必追问,收之桑榆,这责任就落在我们全国人民的身上。我爱国民党,我更爱祖国,我希望中国能强盛起来。今天我们的情境仿佛在苦海的孤舟之中,不团结努力,又何能达到彼岸?第二,解决民众疾苦,唤起民众,动员民众。在外交方面,应切实遵守总理临终遗言:我们地大物博,有如此丰富之矿藏,肥美的江山,假如能和英美苏团结一致,胜利的前途必有把握;中国的富强,也必能实现。

高士其在黄姚:1944年9月下旬,高士其乘坐小木船从昭平到达西坪,后改坐一顶用竹椅绑成的轿翻过大风坳、百步梯来到黄姚。

高士其住的那家房子后院面对宝珠山。这里景色优美,鸟语花香,空气宜人。每天早晨,高士其总要到后院静坐,观赏风景。他的小房间到处是书籍和稿子还有就是玻璃瓶显微镜之类的东西。高士其的脸部神经麻痹使他发音困难。高士其高度残疾行走不便,靠马宁夫妇照顾生活起居。穿衣、洗漱、用餐都要他们照顾。由于没有经济来源,所以三餐只能吃白粥。马宁夫妇听得出高士其所说话的意思。白天,王斯就一字一句记下来。晚上,马宁整理成书稿。高士其的著作《奇妙的数》和为《广西日报》(昭平版)写的科学小品《美味的黄姚豆豉有霉菌的一份功劳》等文章,就是此时经过马宁夫妇记录整理成稿而发表出来的。

在黄姚的日子,每隔两三天,张锡昌、欧阳予倩、千家驹等文化人士就来看望高士其。他们总带书报和一些好吃的东西来,还扶高士其到树下聊天。当知道黄姚靠捐书来成立图书馆时,高士其慷慨地捐出了一批书给来募捐图书的人。

日本帝国主义投降了!1945年8月16日早上,高士其不顾残疾之躯,在马宁夫妇的搀扶下,走上街去,参加空前隆重的庆祝活动。

9月1日,离别黄姚之际,他给这个小镇留下了一份珍贵的纪念品:一首题为《别了,黄姚!》的诗歌:

别说我们住厌了旧村庄,别说我们不喜欢小草屋,在你温暖的怀抱里,滴落了疏散人的泪珠,如今,抗战胜利了,我们得回去!

别了,黄姚——我们避难时的保姆!

别说我们走厌了石板路,别说我们不喜欢迎秀街,在你鱼鳞似的房檐下,收走了下江人的估衣摊。

如今,和平成功,我们得回去!

别了,黄姚——我们患难中的朋友!

别说我们看厌了桐柏山,别说我们不喜欢桥梁,在你明媚秀丽的山水间,响起了归途人的脚步声。

如今,时局稳定,我们得回去!

别了,黄姚——我们乱世间的爱人……

从诗歌朴素的语言流露出作者对黄姚魂牵梦萦、万分流恋和无限怀念之情,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篇7:企业简介红色

青色之山与红色之旅导游词

九峰山乘车从土默特右旗萨拉齐镇往东北行约10公里,就可看到一座主峰海拔2338米的山峰,这就是九峰山。因九座巍峨挺拔依次增高的山峰相连而得名,是大青山最奇秀的旅游胜地。其总面积460多平方公里,由东九峰、西九峰、大西梁、杆林背、羊背山等大小山峰和美岱沟、水涧沟、香桂铺沟等沟堑组成。九峰山为东西走向。南缘以巨大的断层与土默川截然分开,北缘以起伏的丘陵与内蒙古高原相接。中间被东西走向的香桂铺沟分为地形迥然不同的南北两部分:南部山势蜿蜒起伏、绝壁峥嵘、峰峦陡峻,沟壑弯曲深邃,大沟里流水湍急奔涌,小壑中碧泉清澈见底。

九峰山位于阴山山脉中段,雄居土默川平原之北,重峦叠嶂、翠绿欲滴、鲜花野草、争奇斗艳,风景十分秀丽。九峰山不仅大小山峰峭壁峙立,雄奇伟岸;就是峡谷沟壑,溪流瀑布也很有特点。特别是以东区阔叶林为主的原始“森林岛”有着十分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九峰山的溪流泉水,甘甜明净,是一块没有被现代工业污染的自然风水宝地。九峰山山幽水秀、树木青翠、鸟鸣虫啭、溪水潺潺,仿佛是一处宁静秀丽的世外桃源。从群峰争雄的态势,可以看出九峰山的神气;从古柏森森,可以想见那原始森林的博大茂盛;从危石咽流,季节性的“瀑布”和奇特的“石湖”,也可以推测九峰山曾经有过的“汪洋”。每到夏秋之际,这里就是色彩缤纷的百花园,游人登上峰顶不仅可以远眺山川秀色,还可以领略林海松涛,尽享大自然之美。

九峰山险峰众多,从一峰到九峰,山山有特色,峰峰有造型,低的小巧玲珑,高的

巍峨壮观。特别是“波光潋滟”的石湖,“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一线天,以及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的卧佛峰、麒麟峰、独树峰,更是美不胜收、引人入胜,让人浮想联翩。险峰多,怪石也多,能真正让人领略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顶门石”有惊无险,“巨屋石”高不可攀,“磨盘石”悬而不落,“双人石”联袂耸立,“镜子石”平滑高大,“板材石”千层百叠,“五色石”彩练当空……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

九峰山的瀑布也别具特色,以小而多取胜。在九峰山地区有大大小小的瀑布15处,其中永久性瀑布3处。这些瀑布有的从山顶飞流直下,有的从山腰喷涌而出,在夏季形成条条小溪,一路奔流,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特别是到了雨季,条条银练如万马奔腾,引发山谷轰鸣,林涛歌吼,更是妙不可言。

九峰山区的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天然植被保存完整。有大量国家级保护的动植物种类82科302属596种。九峰山是西北高原地区少有的自然风景区,是塞外一处别具特点的自然生态区和风景游览区,其动物和植物的多样性以及山水风光,居包头市之首,在内蒙古和西北地区也独树一帜。到九峰山游览,登九峰绝顶,领略塞外山川的妖娆风姿,极富情趣。朝(cháo)阳洞距九峰山不远处,在萨拉齐镇北约9公里处的大青山南缘顶部,有一个风光旖旎又颇具神秘色彩的天然岩洞。它背北面南,位居高处,朝迎日出,暮送日落,人称朝阳洞。朝阳洞东、西、北三面群峰耸立,东南有一股清泉从高山岩缝中涌出,由高处逐级下淌,汇成淙淙溪流,形成瀑布和石湖,饮之甘甜爽口。经化验,此水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可祛病延年。每年冬天,此溪从上到下结成道道冰坡,如同一条银色绸带铺展在沟中。如顺沟向东北攀缘,可饱览四峰的石湖,东沟的瀑布以及茂密的森林等奇峰异景。难怪有人说,来包头旅游,不游朝阳洞是一大遗憾。

朝阳洞 分外洞和内洞。进入外洞约10米处东侧,便是内洞。外洞前高阔,后狭窄;内洞是个扎地深窟,深邃莫测。据说,这洞里有一条巨蟒,于是,从很古时候开始,朝阳洞便被奉为神明之地,有浓厚的神秘色彩。远近的人们纷纷前来朝拜祈福。时间长了,朝阳洞下面的山地上,便出现了寺 庙建筑,朝阳洞内也塑起了蟒仙的塑像,并在洞内为蟒仙备了休息的大床及被褥等。寺庙中也有了常住的和尚。每逢佛教节日和农历六月十七庙会,游人和信徒纷至沓来,络绎不绝,热闹非凡。大青山抗日游击队纪念地位于包头市土右旗境内的大青山,山势巍峨,群峰连绵。这里绿树葱茏,山花烂漫,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这里不仅分布着五当召、九峰山、美岱召、朝阳洞等众多旅游景点,而且还有许多革命活动遗址。曾经有一支抗日游击队就活跃在这里,与日本帝国主义进行顽强斗争。这就是王经雨领导的闻名遐迩的大青山抗日游击队(亦称萨拉齐县抗日游击队)。王经雨,原名王景玉。1911年5月出生于土右旗美岱召镇河子村一个地主家庭。小时候常听母亲讲《三国演义》、《水浒》、《岳飞传》等故事,见到不公道的事爱打抱不平,直到争出个是非才肯罢休;见到穷人遇难,他常拿自家的钱、粮、物品予以接济,深得邻里乡亲喜爱。1937年10月,归绥、包头、萨拉齐相继沦陷。王经雨看着大好河山被日寇铁蹄践踏,人民遭受战争蹂躏,心如刀绞,立志寻找抗日救国的道路。1938年秋天,奉党中央和毛主席之命,八路军支队在司令员李井泉的率领下,挺进大青

山,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大青山支队司令员李井泉就住在大青山深处的巴总尧魏家大院。在支队抗日活动的影响下,王经雨193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为表示自己的决心,将原名王景玉改为王经雨,意思是要经受斗争风雨的考验,将自己锻炼成坚强的革命者。

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更有力地打击敌人,1940年初,党组织决定成立大青山抗日游击队(萨拉齐县抗日游击队),王经雨任队长。游击队建立后,面对日、伪、顽、匪多方面的敌人,游击队发挥群众支持、熟悉地形等有利因素,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神出鬼没地活跃在大青山和土默川上。打击敌人,组织群众,宣传抗日,成立了农会、妇女会、担架队等组织,支持抗日,保护群众的生产活动,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

1942年秋天,日寇调集近万人的兵力,采取步步为营的战术,向大青山革命根据地围攻。王经雨带领的游击队,凭借大青山深处的崇山峻岭、悬崖峭壁和茂密的森林做掩护,利用地形熟、道路熟的有利条件与敌人迂回周旋“捉迷藏”。敌人从大路来,他们从小路走;敌人从正面来,他们从侧面走;敌人住在大沟里,他们就住在小壑中;敌人白天扫荡、黑夜休息,他们就白天隐藏在山旯旮里,黑夜出来打击敌人。大青山游击队就这样与敌人周旋,巧妙地钳制和消耗了敌人的有生力量。

从1940年大青山游击队成立到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投降,与八路军或兄弟游击队配合,先后打胜了柳树淖、黄土尖、东老藏、陶思浩、察素齐等三十多次较大的战斗和不计其数的小战斗,给敌人以沉重打击,在大青山、土默川一带起到了抗击日、伪、顽、匪的主力军作用,为抗日战争在内蒙古的胜利作出了积极贡献。斯诺觉醒的地方在土右旗萨拉齐镇大北街小游园内,有一座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半身雕像——名为“觉醒点”,为原自治区主席布赫题词,缅怀斯诺先生。这是土右旗人民政府于1992年为纪念斯诺先生而修建的,塑像高1.3米,底座1.7米,总高3米。1929年夏,正当萨拉齐地区遭受天灾人祸空前浩劫的时候,23岁的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来到这里采访,亲眼目睹并多次报道了令人毛骨悚然的惨景,有力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成为他“一生中的觉醒点”!此后,他便深入中国的 各个阶层,结识了宋庆龄、鲁迅等进步人士,考察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撰写了《西行漫记》和许多反映中国革命的文章,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而真挚的朋友。

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总结

温馨提示:工作总结必须有情况的概述和叙述,有的比较简单,有的比较详细。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对工作的主客观条件、有利和不利条件以及工作的环境和基础等进行分析。2.成绩和缺点。这是总结的中心。总结的目的就是要肯定成绩,找出缺点。成绩有哪些,有多大,表现在哪些方面,是怎样取得的;缺点有多少,表现在哪些方面,是什么性质的,怎样产生的,都应讲清楚。3.经验和教训。做过一件事,总会有经验和教训。为便于今后的工作,须对以往工作的经验和教训进行分析、研究、概括、集中,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来认识。4.今后的打算。根据今后的工作任务和要求,吸取前一时期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明确努力方向,提出改进措施等。本文为您提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总结》工作总结范文,欢迎收藏。

篇8:企业简介红色

一、加强高校红色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红色文化指的是我国共产党人、人民群众与先进分子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共同创造出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先进文化,其中蕴含了非常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与革命精神,如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以及我国革命旧址遗址、革命人物、革命文物等红色资源均是红色文化的体现[1]。红色文化也是一种崇高的信念文化,真正的革命者从来不缺乏革命的理想信念,这种理想信念突出表现在越是困难时期,他们对革命的信仰越执著、革命的意志越坚定,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即使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

红色文化是一种不屈的战斗文化。红色文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特有的英勇顽强、意志如钢、敢于战斗、不怕牺牲、宁死不屈、不畏艰险的战斗精神的凝结。中国人民解放军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辉煌历程,就是一代又一代先烈在这种精神激励下书写的光辉篇章。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发展趋势的加快,生活在这个大环境中的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观与心理状况等均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加上时代的不同,使得其对于我国独有的红色文化有着各种不同的认知,其对于红色文化的认同程度与感知程度也存在着很明显的个体差异,大学生的民族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在社会各个发展潮流的冲击下不断减弱,而这正是我国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的,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培养学生足够的民族使命感与责任感,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红色文化便是一种能够运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有效载体。在我国高校所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其重要基础就是红色文化的本质内容与价值指向,在高校中推动红色文化的建设具有非常强烈的现实意义,通过大力弘扬红色文化的主旋律,让高校大学生在多变复杂的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培养学生多元一体的民族自我意识,实现红色文化的教育价值,将红色文化这一精神力量转变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智力支持与精神动力[2]。

二、高校红色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来说,虽然我国高校红色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已经得到了很多的关注与重视,但是红色文化走进高校中并不是自觉的,需要在高校与大学生等各个方面的努力下才能够让红色文化在高校中得到很好的建设与发展,而我国高校在这一方面做的却不是很完善,红色文化在高校中的发展还有很多值得改进与完善的地方。总的来说,高校红色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缺乏足够的红色文化建设意识,红色文化氛围淡薄

受到市场经济发展与社会各个方面的冲击,我国很多高校在建设校园文化的时候没有意识到红色文化对其的重要德育作用,红色文化建设意识缺乏,不论是高校领导还是教师或是学生都缺乏一定的红色文化意识。高校中很多学生甚至都不知何为红色文化,对于红色文化的概念与内涵十分模糊。此外,高校所设置的课程与红色文化相关的十分少,更不要说关于红色文化教育的专题讲座了。即使有些高校开展了红色文化的宣传活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十分低下,整个高校的红色文化氛围非常弱。

(二)红色文化建设缺乏长效机制,红色文化建设的内容不够系统

首先,我国高校数量十分多,但是专门设立了红色文化建设机构来引导红色文化建设的高校却是少之又少,也没有制定一个合理有效的制度来对红色文化在高校中的建设加以规范[3]。其次,高校红色文化建设应该要渗透在高校的政治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校园文化建设中,但是在实际上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涉及了红色文化的内容非常少,很少会将红色资源运用到校园文化之中,整个红色文化建设内容十分缺乏系统性。

三、推动高校红色文化发展与红色基因传承的对策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孕育了永放光芒的抗洪抢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载人航天精神……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坚强自立、坚持梦想、永往直前。面对敌对势力的阻挠诋毁,面对自然灾害的汹涌来袭,我们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用勤劳和智慧、用坚定与执着,写下了令世人惊叹的“中国故事”。对于共产党人的人生而言,红色基因是信仰,目光远大,追求高远;红色基因是忠诚,爱党爱国,矢志不渝;红色基因是追求,勇于拼搏,自强不息;红色基因是忘我,无私奉献,无怨无悔。这基因,让青春常驻,让生命之花绽放,让人生的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魅力。

(一)要对高校红色文化的建设引起更多的重视,建立起健全的红色文化建设长效机制

在高校红色文化的建设工作中,高校领导担任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同时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领导要对红色文化建设引起高度的重视,将红色文化建设作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站在整体的角度上对其建设与发展进行规划。首先,高校要成立一个由高校党政领导参与引导、高校中层干部所组成的高校红色文化教育领导小组,在全校范围内积极开展各种类型的红色文化建设活动,让学生可以有更多接触到红色文化的机会,加强学生与红色文化之间的交流。其次还要建立起完善的高校红色文化建设制度以及激励机制,做到了这点,才能够保证高校红色文化建设可以得到经常化、制度化与长期化的进行,从而也就保证了高校红色文化建设的长效性。同时,还要做到全民参与,高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参与是让高校红色文化建设取得成功最为关键的一个因素,只有做到了共同参与,才能够让红色文化建设活动进行的有现实意义。高校师生不仅是高校红色文化建设的主要角色,同时也是高校红色文化建设的实践者、建设者与传承者,关系到红色基因是否能够在高校中得到真正的传承,可以提高高校红色文化建筑的生命力与活力[4]。

(二)构建完善的高校红色文化建设内容体系

在高校红色文化建设中,红色文化的内容就是其基础,脱离了基础整个红色文化建设活动也就无法得到真正的开展,没有红色文化内容的支持,整个高校的红色文化建设也就只能流于形式。在红色文化建设中,高校要对红色文化内容进行系统的整合,将红色资源中的各种类型文化通过各种形式与途径引进到高校中,在高校中建立一个红色文化资源库。同时,在高校建设红色文化的过程中,还要将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起来,将传统的红色精神与现在的时代精神融合在一起,将传统展示与现代科技融合在一起,不断丰富红色文化建设的内容,提高红色文化的感染力,从而也就能够提高高校师生参与红色文化建设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丰富高校红色文化建设的形式

首先,要用红色文化教材来引领高校红色文化课堂的开展,将红色文化与学生的课堂学习结合起来,在高校已经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将红色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红色文化来引领高校思政课程进行。其次,要通过红色文化实践活动来完善高校师生的行为文化建设。在高校的红色文化建设活动中,红色文化实践活动可谓是最直接、最真实的载体,是在高校中传播红色文化的重要平台[5]。要在高校校园中积极开展与红色文化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由教师组织带领学生去参观当地的革命遗址、革命文物等红色文化资源,让学生在真实的红色文化资源中更加真实贴切的感受到红色文化的力量与魅力。同时,高校还可以定期开展与红色文化相关的主题教育活动,邀请研究红色文化的学者或专家来高校中开展红色教育讲座活动,在活动中用我国革命先烈的伟大事迹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社会主义思想与共产主义信念,丰富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什么样的人才是对社会对国家有贡献的人,促使学生在今后能够自觉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与弘扬传播红色文化。最后还要注意的是,高校大学生是使用网络的庞大群体,高校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这一平台来加强高校中的红色文化建设,通过开展高校红色网络文化的建设来加强高校大学生对于红色文化的认同感[6]。网络作为一种新媒体,有着其特殊的优势与功能,高校可以利用大学生对于革命传统的崇敬之情这个有利条件,主动占据网络制高点,建设红色文化网站,开发设计出既具有红色文化特色又具有时代特色的红色文化软件,用健康向上的红色文化来抵御网络上不健康文化对高校学生造成的不良影响,向学生展示红色文化的巨大魅力与力量,为其今后主动宣扬与传承红色文化创造更好的条件,这也有助于促进高校红色文化的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红色文化作为我国一种独特的优秀资源,在我国高校的发展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当前针对我国高校红色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在今后必须要积极采取各种改进措施,不断推动高校红色文化的发展,让红色基因在高校中得到更加良好的传承,为整个高校的建设与大学生的成长创造巨大的动力。

参考文献

[1]汤仁虹,马先锋.依托红色文化推动高校大学生村官“预”培养研究——基于皖西红色文化的实证分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145-148.

[2]臧金峰,袭凤臣.对高校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几点思考——从基督教团契组织在大学生中扩张的原因分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02:112-115.

[3]刘长江,何先成.繁荣学术,以文化人;咨政建言,服务地方——“新常态下革命老区发展暨巴文化研究”学术交流会会议综述[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6,01:155-160.

[4]龚言.浅议利用红色文化开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路径——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为例[J].传承,2016,06:32-34.

[5]李露洋.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暨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建设研讨会在沈阳音乐学院举行[J].音乐生活,2012,07:11-14.

上一篇:后勤事务部临时工用工管理制度下一篇:池口风雨留三日,池口风雨留三日黄庭坚,池口风雨留三日的意思,池口风雨留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