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吉林省农村生态社会发展的思考-以长岭县永久镇葛平村为例

2024-04-22

对吉林省农村生态社会发展的思考-以长岭县永久镇葛平村为例(精选3篇)

篇1:对吉林省农村生态社会发展的思考-以长岭县永久镇葛平村为例

对吉林省农村生态社会发展的思考-以长岭县永久镇葛平村为例

摘要: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人与自然如何相处的问题已经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在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困难,是追求快速增长还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专家学者研究和讨论的焦点.利用吉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实践教学的机会,对农村生态社会发展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本文分析了吉林省农村生态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吉林省农村生态社会发展的方向.作 者:李恩 兰欢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军需科技学院,吉林,长春,130062期 刊: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Journal: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年,卷(期):2010,16(3)分类号:X2关键词:农村 生态社会发展 思考

篇2:对吉林省农村生态社会发展的思考-以长岭县永久镇葛平村为例

1.农村信息化的内涵及意义

农村信息化, 是指“在农村地区, 围绕农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广泛应用信息技术, 深度开发利用涉农信息资源, 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过程。”农村信息化的包含范围在学术界非常宽泛, 我们所研究的农村信息化主要是农村经济信息化和农村社会信息化。

加快农村信息化进程对于发展现代农业, 扩大农村市场, 提升农村社会生活水平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1.1加快农村信息化进程有利于发展现代农业

2006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 推进新农村建设, 首要任务是建设现代农业。为实现现代农业, 农民作为农业生产的主体就必须牢牢掌握科学的生产技术, 准确把握市场动态, 将农产品的生产同市场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 也就是说农民必须及时了解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各种信息。

而农村信息化将最新的科技成果、国内外先进的生产经验、市场供求信息等及时地传达到农民手中。这样一方面有利于科技成果更快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另一方面使农民与市场、生产与市场有效对接, 帮助农民正确决策, 避免盲目投入和资源浪费。从而实现了现代农业健康、高速地发展。

1.2加快农村信息化进程有利于扩大农村市场, 拉动内需

我国农村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0%以上, 农村市场潜力巨大, 如果能够深入挖掘农村市场, 将对拉动内需产生重要影响。加快农村信息化进程, 加强了农村与外界的联系, 一方面对农民的思想观念及生活方式产生深远影响, 促进其消费观念的转变与消费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有利于企业更深层次地了解农村市场需求, 引导其研发、生产适合农村市场的产品, 更好地满足农民的需求。在这两方面的综合作用下, 会更好地扩大农村市场, 大幅度拉动内需, 促进我国经济增长。

1.3加快农村信息化进程有利于提升农村社会生活水平

加快农村信息化进程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农村信息化的发展解决了农业生产过程中生产效率低、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等诸多问题, 进而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大大改善了农民物质生活。

加快农村信息化进程有利于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农村信息化使城市里的先进文化进入乡村, 打破了千百年来农民狭隘的思维空间, 让农民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迷信走向科学。

2.吉林省农村信息化现状

2.1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落后

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是发展农村信息化必要的硬件条件, 是实现农村信息化的最基本保障。对长岭县葛平村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后, 得知葛平村的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和电脑的拥有率分别是63%、76%和2%, 有线电视占有率不到10%。网线铺设尚没有延伸到村上。这样落后的基础设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葛平村与外界的信息交流。

2.2农户获取信息方式传统, 信息失真度高

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 对吉林省农村没有产生重大影响, 农民获取信息的途径仍停留在口头传达的原始方式。通过对葛平村调研得知, 吉林省农村信息的传播途径还十分传统, 当地干部口头传达, 亲戚邻里之间的传播, 占到了所有信息获取途径的72.85%。计算机网络、图书报刊杂志等主流信息媒体的应用率很低。这样的传统信息获取方式, 效率极低、失真度高。

2.3相关专业人才缺乏

信息技术的相关人才在信息应用环节起着关键作用。他们需要承担信息的接收、处理、评价、发布等重要工作。因此, 人才的缺乏使乡镇企业和农户无法突破信息应用这道屏障, 导致农村信息化建设障碍重重。对葛平村的调查数据显示, 该村人均负担的教育费用占人均收入的6.11%, 但是村里大学生毕业后回村工作者寥寥无几, 也就是说吉林省农村在以产出的6.11%支持城市的同时自身却处在人才极度匮乏的境地, 严重影响了吉林省农村信息化进程。

3吉林省农村信息化水平落后的成因分析

3.1政府对农村信息化的支持力度不够

农村信息化建设属于社会公共需求的一部分, 其成败关键在于政府的支持与否。政府只有在资金提供、人才配备、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提高对农村信息的供给能力, 农村信息化才会有大的发展。

吉林省各级人民政府对农村信息化的支持不足, 导致吉林省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落后、人才缺乏等问题突出, 严重制约了其对农村信息的供给能力, 阻碍了吉林省农村信息化的发展。其一, 吉林省经济实力的制约。吉林省经济发展水平低下, 在全国处于落后地位。据统计年鉴2008数据显示, 2007年吉林省地区生产总值居全国21位, 为5284.69亿元, 远远落后于各省的平均水平8891.12亿元。经济实力弱, 导致用于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资金供给不足, 大大制约了其发展。其二, 政府的农村信息化意识淡薄。吉林省许多地方政府领导对信息化的认识仍然停留浅层次, 把信息化等同于电脑打字、计算机上网等;还有的地方政府领导认为, 虽然农村信息化很重要, 但现在实施还太早, 起的作用还不是很明显, 存在着观望的态度。

3.2吉林省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

调查中发现, 葛平村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劳动者有119人, 占88.8%;大专以上的劳动者只有5人, 只占3.7%, 而这些大专以上学历的劳动者也不属于葛平村的常住人口, 他们已经搬到城市里工作、生活, 对该村的贡献很小。由此可见, 吉林省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很低。

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低, 导致其获取信息的能力有限。他们看不懂介绍科学生产的书籍, 缺乏基本的计算机操作知识, 因而难以通过图书和网络获取有用信息, 造成外界诸多涉农信息成为虚设, 价值无法实现。

3.3农民思想保守, 安于现状

中国主要的平原中, 论面积, 以东北平原最大;论土质, 以东北平原的黑土最肥。吉林省也不例外, 人均占有土地面积相当可观, 且土质肥沃, 很适合农业生产。以葛平村为例, 其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为4.7亩。但良好的土地并未给农民带来特别好的经济利益, 反而把他们牢牢地绑在土地上, 使其思想保守、安于现状。

进一步分析, 由于吉林省土地土壤肥沃, 人均耕地占有量大, 农民只靠种粮收入也可满足其日常生活需求, 导致他们没有迫切改变现状、提高生活水平的愿望。他们缺少精耕细作的动力, 很少思考通过改变种植作物的种类来增加收入, 农闲时也很少外出打工。因此诸如农产品市场需求、外出务工、科学种田等方面的信息对于吉林省农民缺少吸引力。

3.4农民收入水平低

通过对葛平村138个农户的收入与支出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发现, 该村农民收入水平较低。每户年终结余资金在10000元以上的农户只有24户, 占17.1%;每户年终结余资金在3000元以下的有65户, 占46.4%, 其中还有49户为负结余, 占35%。农民收入过低, 使得农民没有经济实力购置信息化相关产品。另外, 沉重的生活负担, 使得农户在做决策时非常谨慎, 害怕承担风险, 不会去购买难以在短期内带来经济效益的物品。从而使得农村信息化“最后一公里”问题突出, 即使网线铺到了家门口, 由于没有实力购置电脑, 农民也无法获得网络上的相关资源。

综上所述, 一方面, 吉林省各级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导致农村信息化的供给不足;另一方面, 受自身文化水平、思想状况及收入水平的限制, 农民尚未对信息形成有效需求。但为带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吉林省农村客观上对信息的需要量很大。可见, 信息的有效供给与客观需要、有效需求与客观需要的双重矛盾, 共同阻碍了吉林省农村信息化的进程。

4.加快吉林省农村信息化进程的建议

加快吉林省农村信息化进程, 应该同时从提高政府、市场对信息的供给能力和农户对信息的有效需求入手。

4.1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提高信息供给能力

吉林省各级人民政府要转变思想, 充分认识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发挥政府在农村信息化建设中的核心作用, 通过加大资金、人力、基础设施投入, 鼓励相关企业投资, 提高对农村信息的供给能力。

4.1.1健全信息化基础设施

信息化基础设施是农村信息化得以实现的物质基础, 若没有信息化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 农村信息化建设将无从谈起。政府应出台相应政策, 加大投资力度, 大力扶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过硬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为媒介, 大幅度提高农村对信息的吸收与反馈能力, 使大量有效的信息顺畅无阻地传递到每个农户。

4.1.2充分利用科教优势

吉林省是科教大省, 拥有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一批全国知名高校。充分利用科教优势来发展吉林省农村信息化是一个明智的选择。针对农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 思想状态落后, 政府应主动与高校寻求合作, 联合举办针对农民的学习班, 对农民进行培训, 传播新思想, 教授科学生产知识。另外, 政府应引导高校与农村建立长期合作、交流机制, 使高校的科研成果及时应用于农业生产, 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4.1.3引进人才

政府要用诚意和待遇把真正的信息化专业人才吸引过来, 对农村信息化建设给予全局化的规划、专业化的指导, 避免在建设中走弯路, 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4.2提高农户对信息的有效需求

4.2.1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增强农民参与信息化建设的经济实力

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提高农民收入, 收入过低是制约农民对信息形成有效需求的重要因素。因此, 政府在强调经济增长的同时要进一步关注农民收入问题。真正做到“工业反哺农业, 城市支持农村”, 通过对社会财富的再分配, 使农民更多地分享到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只有收入提高了, 才能使农民有实力享受到更多的信息服务, 以更好地指导生产, 从而使其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 如此良性循环, 在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同时也加速了农村信息化建设。

4.2.2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 降低农民获取信息的门槛

吉林省农民收入过低, 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大幅度提高, 因此, 单个农民获取信息的能力有限。但是, 通过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 集中所有农户的力量来发展信息化, 将会取得很好的效果。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通过购买设备、聘请技术人员, 建立农村信息服务中心。该中心的作用有:搜集外界有用信息, 并将之整合后传达到每一农户家庭中, 以指导农产品的生产与销售;通过网络或其他途径, 将本村相关农产品的供给信息传递到外界, 开拓农产品的销售市场, 解决农产品的“卖难”问题。

摘要:加快农村信息化进程对于发展现代农业, 扩大农村市场, 提升农村社会生活水平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通过对吉林省长岭县永久镇葛平村信息化建设现状进行实地调研, 以抽样调查的方式获取了大量详实的数据, 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得出当前吉林省农村信息化建设现状及成因。供给不足与客观需要的矛盾, 有效需求与客观需要的矛盾, 共同阻碍了吉林省农村信息化的进程。加快吉林省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根本途径是提高农村信息的供给与有效需求。

关键词:农村信息化,吉林省

参考文献

[1]赵罡.吉林省农业信息化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硕士论文, 2008.

[2]张晓军.河北省农村信息化发展对策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论文, 2007.

[3]杜鹃.农村信息化的发展与对策初探[J].农业科技管理, 2006, 25 (1) :36-38.

篇3:对吉林省农村生态社会发展的思考-以长岭县永久镇葛平村为例

1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现实意义

1.1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利于实现农户小生产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培育新的市场主体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基本政策的长期存在, 决定了小规模经营的农户将长期存在, 也就决定了小农户与大生产, 小规模与大生产之间的矛盾将长期存在。而农民专业合作社把众多的小市场主体联合起来, 以合作社作为市场主体进入市场, 将彻底解决这一矛盾。

1.2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 增加农民的收入、保护农民利益

小规模、分散化的农户经济实力薄弱, 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差, 数量众多的小农户均以极小的份额分散进入市场, 交易成本高, 市场谈判能力弱。农民专业合作将是解决小农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在合作组织框架下整合的农民, 能够提高谈判地位、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合作社可以摒除过去由于农业产业链条短, 农民无法享受专业化分工和商品经济带来的好处的弊端, 进而增加农民的收入, 保护农民利益。

1.3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相对于市场而言, 单个的农户总是弱小的。但是如果农民之间加强相互合作, 就可以形成一种抗衡力量, 这样将改变单个农户在市场谈判中的弱势地位, 能够实现农户与市场的对接, 它是将现行集体经济体制下分散的、小规模、细碎化经营的农户再一次的整合, 再一次的规模化。

2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制约因素

2.1 市场化、商品化程度低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产生具有深刻的经济社会背景, 是商品经济和市场化发展的产物, 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面前, 从事商品生产的农民为了摆脱经营分散、谈判地位低的弱势地位, 他们必然选择联合起来, 进入市场、应对竞争。调研中发现, 葛平村大部分养牛户把牛卖给来收购的小贩, 农产品的市场化程度低。这种单个农户小规模生产经营的格局, 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户生产经营过度分散化和低商品化。

2.2 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低

全国农村文盲、半文盲率为8.09%, 小学文化人数占32.22%, 初中文化人数占48.07%, 高中文化人数占9.31%, 而大专以上文化人数仅占2.31%。 (中国农业年鉴, 2001) 。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 葛平村的初高中文化人数远低于全国的水平。对于素质低的农民队伍来说, 如果短期内不能很快看到经济利益, 农民是不会高瞻远瞩的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而这批队伍的中坚力量就是有初高中文化的农民。

2.3 农民学习意识薄弱, 科学文化接受能力低

“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是东北农村真实的生活写照, 农民很少有书, 更很少有人学习。长期的农耕生活, 重复性的农田劳动天然地使农民对学习知识排斥。农闲时节, 麻将、桥牌、电视娱乐节目是农民打发时间、消遣生活的主要方式。很少有人在农闲时间通过电视观看科技节目, 学习科技知识, 大部分农民的大部分的休闲时间都花费在娱乐节目上了。

2.4 缺乏具有合作精神、甘于奉献的带头人

一般合作经济组织的倡议者和发起者主要有当地政府、龙头企业、种养殖大户、营销大户、当地技术人员、普通农民、社会团体。优秀的发起人对合作经济组织的建立乃至以后的发展至关重要。根据葛平村目前的情况看符合条件的发起人主要是村领导。从村书记的交谈中可以看出他是不鼓励的, 也不愿做发起人。

2.5 农民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认知程度低

调查中发现当地村书记也不是很了解农民专业合作社, 对2007年7月1日起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也是闻所未闻, 上级政府也没有相关的文件, 宣传推广力度为零。在没有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地区, 农民根本不知道组织起来产生的效果如何, 因此农民没有接受到合作思想的教育是很难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功能形成认识。

3 养牛专业合作社模式的选择及对策

3.1 可操作性分析

该村有着悠久的养牛历史和丰富的养牛经验, 有27%的农户使用牛耕种, 17%参加农业机械合作的农户家里也养牛, 亦即葛平村有44%的农户养牛。同时交通发达, 紧邻全国最大的牛业屠宰基地——皓月清真屠宰集团。

3.2 合作社模式的选择

根据葛平村的实际情况, 公司+合作社+农户是一种相对优化的模式。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了把农民和企业 (市场) 对接, 无论从生产者 (农民) 、还是需求者 (企业) 都是一种合理的, 受欢迎的、带来效益的模式。首先, 对农民来说, 虽然不直接参与加工、销售、分配环节, 但通过减少中间费用, 降低成本来提高收益, 间接的参与了市场分配;通过合作社的模式, 把农民组织起来, 实现了分散生产条件下的相对集中规模销售, 产生了规模经济效益;同时也解决了农民的销售问题、降低了风险。其次, 公司省去了和每一个农户签订订单的麻烦, 降低了交易成本。同时也降低了不符合要求产品的风险。基于以上分析, 公司+合作社+农户是葛平村养牛专业合作社的有效模式, 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3.3 成立养牛专业合作社具体对策

(1) 大力宣传、普及合作社知识, 组织师生对农民进行相关的引导、宣传、培训活动。农民对合作经济的陌生是当地发展不起来的原因之一。为农民提供相关的知识咨询, 向农民介绍和讲解合作经济的相关知识刻不容缓, 如果有条件可以为农民进行相关的培训学习, 这样, 农民既增长了见识, 又提高了文化素质。

(2) 组织专家对合作社进行技术指导。吉林大学有优秀的畜牧兽医和动物科学方面的教授专家, 在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后可以为其提供技术指导。如果是分散经营, 教授和专家没精力对每家每户进行指导, 而且时间成本太大, 成立合作社后, 实现统一集中经营, 便于指导。

(3) 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政府的引导和扶持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立和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加大宣传力度和扶持引导的作用, 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前期的筹建工作以及后续章程的制定、技术的支持和资金的融通等。

摘要:葛平村经济发展处于吉林省农村发展的平均水平, 在资源禀赋方面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农产品市场化程度低影响了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通过对葛平村的分析, 我们旨在寻找繁荣农产品市场的有效途径——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

关键词:专业合作社,农产品市场,资源禀赋

参考文献

[1]韩俊.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调查[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7:63.65.

上一篇:脱岗制度下一篇:与朋友一起走过的日子作文9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