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看摆一摆教学反思

2024-04-19

看一看摆一摆教学反思(共8篇)

篇1:看一看摆一摆教学反思

看一看摆一摆教学反思

看一看摆一摆教学反思1

《摆一摆想一想》是一个纯数学探索实践活动课。这个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之后安排的一次实践活动。通过学生用圆片摆一摆,进一步认识100以内数的组成、数位和位值的概念。

由于本节课是一个纯数学探索实践活动课。主要是通过学生摆圆片发现规律,所以本节课我始终以学生为主,让他们通过自己摆、同桌合作摆等多种方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充分利用儿童喜好动手玩的心理,把好玩的习惯引导到学习上,设计出生动有趣形象的“玩法”,让学生从“玩”中学。

1、本节课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数位表,问学生这是什么?引出个位、十位。

2、给出一个圆片,让学生自己试试,师引导完成。再给两个,让生自己完成。

3、让学生猜想4个、5个圆片可以摆出几个数,当学生汇报出自己猜想的理由时,然后去摆摆试试

4、当学生汇报用5个小圆片摆出的数时,说说又发现了什么规律?这样自然引出了找规律的环节。

5、在找用9个小圆片摆出的数时,我让学生直接回答,利用规律。我觉得这样可以发现问题,也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看一看摆一摆教学反思2

本节课整个教学过程采用“一问一答”式的反馈方式。我们知道,用5个、6个、7个、8个、9个圆片摆数可以摆出40个数,如果让学生一个一个来说,显然很浪费时间。针对这一情况,我可采取“多管齐下”的方式,而不要用“一问一答”的方式。即当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时,可有意识地选取不同做法的同学到黑板上贴作品,写数,然后,再组织学生讨论“他们写的数是否有重复或落下?”这样,学生的学习信息可以同时呈现出来,而且信息面比较广。实践证明,这种收集学生学习信息的方式在数学课堂上能达到省时高效、多方位收集学生信息的目的"。现在,我还想培养学生能够主动到黑板上展示自己的做法,而且培养学生学会分析判断,只有自己的做法跟黑板上的做法不一样才到上面写,这样,又可避免做法重复现象。当然,要培养学生具有这种习惯和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能达到的,我还要不断地实践、努力。

总之,对于自己的教学,我要加强反思,努力找出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使自己的教学实验少走弯路,取得成功。

看一看摆一摆教学反思3

“摆一摆,想一想”就是先摆后想,边摆边想,在摆的过程中想,在想的过程中摆。本节课教师的教学设计充分安排了不同的摆学具,也不失时机地点拨学生的想规律。在摆和想的过程中,巩固了对100以内数的认识;加强了对数位的认识;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索意识、形象思维、归纳能力、抽象思维等都不同程度地得到培养和提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玩”是孩子们的天性

本节课的设计让孩子们在玩学具的基础上引导在数位上摆数,这是一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方式。适当的实践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更有利于学生探索规律,寻找事物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本节课在这方面体现得较为突出。如:本节课中进行了多次活动,学生通过摆一摆、记一记、找一找、说一说等活动,在一种轻松快乐的氛围中找到了规律,我觉得更为成功的是学生获得了学习的快乐。

2、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学具为材料体验学习过程

如:第一次活动:学生用1个圆片、2个圆片、3个圆片摆数。摆数时要动脑筋,怎样才能摆的既快又不遗漏,为学生发现摆数规律作铺垫。第二次活动:学生用4个圆片、5个圆片摆数,课上安排让各小组介绍摆得快的经验,激发学生探索摆数规律的欲望。当学生用6个圆片、7个圆片8个圆片……摆数时,我就抓住时机提出,不摆圆片,能直接写出个圆片7个摆出的数吗?这时学生的兴趣高涨,继续探究的欲望更加强烈,使摆数的规律自然而然的产生,不仅注重学生的动手和动脑密切相连,而且学生的思维也非常活跃,几乎都发现用圆片在数位上摆数的规律,这看似简单的合作探究活动,却蕴涵着丰富的既不重复又不遗漏的排列组合方法,这不正是一种有价值的数学实践活动吗?

看一看摆一摆教学反思4

这是一节实践活动课,主要是通过动手操作,巩固对前面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应用。本课是由“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和“用小棒拼摆图形”两部分内容组成,在第一节小组教研的基础上,形成的二次教案。再次教学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内容生动有趣,激发学趣,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中通过从不同位置观察实物玩具,将“看”和“摆”两个不同的数学活动内容结合起来,通过看一看、摆一摆、拼一拼、说一说等活动,全面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学生数学意识和思想,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掌握几何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能力

教学中我精心设计了一系列的能激起学生积极思考的问题,然后放手让学生主动操作、自主探究,使学生去尝试和探索,并尽量让他们有充分的思考和展示的过程,比较好的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3、注重情感教育

课件都是和生活联系紧密的,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以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通过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形象的感知“只有多站在别人角度看待问题才能和大家友好相处”的生活道理。

看一看摆一摆教学反思5

这是一节实践活动课,主要是通过动手操作,巩固对前面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应用。1.内容合二为一,提高教学效率本课是由“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和“用小棒拼摆图形”两部分内容组成,在教学中我进行了组合,通过从不同位置观察实物小房子,再把所看到的小房子的形状用小棒摆出来这一过程,将“看”和“摆”两个不同的数学活动内容结合起来,通过看一看、摆一摆、拼一拼、说一说等活动,全面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学生数学意识和思想,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掌握几何图形的特征。2.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能力教学中我精心设计了一系列的能激起学生积极思考的问题,然后放手让学生主动操作、自主探究,使学生去尝试和探索,并尽量让他们有充分的思考和展示的过程,比较好的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3、注重情感教育图片都是关于北京的,很自然的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以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通过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形象的感知“只有多站在别人角度看待问题才能和大家友好相处”的生活道理。

看一看摆一摆教学反思6

“摆一摆,想一想”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学了100以内的数以后的一节数学活动课。“摆一摆,想一想”就是要求学生先摆后想,边摆边想,在摆的过程中想,在想的过程中摆。活动课中只有放手让学生通过充分的摆圆片活动,在动手、动脑的主动探索过程中,发现、归纳与运用规律,感受数学的美,感悟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的乐趣。

在上这节课时,我在教学中充分安排了摆的活动,也不失时机地点拨学生的想规律。在摆和想的过程中,巩固了对100以内数的认识;加强了对数位的认识;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索意识、形象思维、归纳能力、抽象思维等都不同程度地得到培养和提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本节课的教学让孩子们在玩、摆圆片的基础上引导在数位上摆数。因为适当的实践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探索规律,寻找事物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本节课在这方面体现得较为突出。如:本节课中进行了多次活动,学生通过摆一摆、记一记、找一找、说一说等活动,在一种轻松快乐的氛围中找到了规律,我觉得更为成功的是学生获得了学习的快乐。

2、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学具为材料体验学习过程。如:第一次活动:学生用1个圆片、2个圆片、3个圆片摆数。摆数时要动脑筋,怎样才能摆的既快又不遗漏,为学生发现摆数规律作铺垫。第二次活动:学生用4个圆片、5个圆片摆数,课上安排让各小组介绍摆得快的经验,激发学生探索摆数规律的X望。当学生用6个圆片、7个圆片8个圆片……摆数时,我就抓住时机提出,不摆圆片,能直接写出个圆片7个摆出的数吗?这时学生的兴趣高涨,继续探究的X望更加强烈,使摆数的规律自然而然的产生,不仅注重学生的动手和动脑密切相连,而且学生的思维也非常活跃,几乎都发现用圆片在数位上摆数的规律,这看似简单的合作探究活动,却蕴涵着丰富的既不重复又不遗漏的排列组合方法,这不正是一种有价值的数学实践活动吗?

篇2:看一看摆一摆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对前面所学的观察物体、平面图形、乘法计算等内容进行复习和巩固,使学生学会用数字的眼光观察事物,找出事物间的联系。

2、在开放的活动中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各种玩具、学生每人准备20根小棒、一个活动角、一把三角尺等。

教学过程:

一、 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篇3:看一看摆一摆教学反思

一、第一次教学设计

【案例描述】

1.导入新课, 感受位值思想。

(1) 师:同学们, 这节课我们用棋子和数位表上一节有趣的数学课。瞧, 调皮的棋子来了, 棋子跳到数位表个位上, 表示几?调皮的棋子又跳到十位上, 表示几?为什么同样的一个棋子既能表示1, 又能表示10呢?

(2) 师:请用2个棋子在数位表上摆数, 一边摆一边记录, 看谁摆得又快又有序? (课件出示数位表、记录单)

(3) 师:不管怎样摆, 摆出的都是几个数?怎样摆才能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

2.归纳有序摆法。

先把所有的棋子放在同一个数位上, 然后一个一个往另一个数位上挪。

3.合作探究, 进一步感受有序思考, 引导发现规律。

(1) (出示课件) 合作要求:请两个人一组, 一个选择3个或4个棋子在数位表中摆一摆, 另一个记录摆出的数。

(2) 学生反馈, 教师板书。

(3) 请学生观察1~4颗棋子摆出的数。

师:你发现了什么?

4.运用规律, 拓展思维。

5.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

【反思】这节课学生表现怯场, 注意力涣散, 部分学生把桌面上的学具棋子当玩具;用2个棋子在数位表上摆数并在记录单上记录摆出的数这一环节, 学生一片茫然, 不知从何下手;在接下来的合作探究 (请两个人一组一个选择3个棋子或4个棋子, 在数位表中摆一摆, 另一个记录摆出的数) 中, 由于合作要求描述过于成人化, 学生理解有难度, 导致这次合作只停于表面的“热闹”, 没有真正达到合作的目的。一节精心准备的课上得师生身心俱疲, 课堂“活”不起来。

二、第二次教学设计与定位

1.目标定位。

(1) 通过摆棋子的活动, 巩固对100以内数的认识, 进一步理解数位和位值的概念。

(2) 通过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每一组数的特点, 探索规律, 培养学生初步的归纳能力。

(3) 引导学生在操作实践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兴趣, 帮助学生学会倾听、有序思考、表达想法。

2.改进教学设计。

(1) 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 先做一下自我介绍, 我姓余。第一次跟大家一起上课, 我可高兴了!特地带来一些小礼物送给你们。 (介绍各式各样的卡通小橡皮)

(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 眼睛直勾勾地盯着这些礼物。)

师:想要这些礼物吗?

生 (异口同声) 想———

师:只要上课认真思考、注意倾听、积极发言, 特别是不把桌面上的学具当玩具, 下课之后这些礼物就归你了。大家能做到吗?

生:能——

设计意图: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 以“卡通小礼物”这个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展开课前谈话, 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 集中注意力, 使学生很自然进入学习情境中, 为下面“活而有序”的教学奠定基础。

(2) 情境导入, 用一颗棋子表示数, 感受位值思想。

出示和学生课前准备一样的数位表和记录单:

师:瞧, 调皮的棋子来了, 棋子跳到数位表个位上, 表示几?调皮的珠子又跳到十位上, 表示几?

教师在数位表上移动棋子, 学生口述表示的数, 教师再在记录单上记录这些数。教师在示范过程中适时提醒学生如何正确使用数位表和记录单。

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处于具体运算阶段, 没有多少可以同化新内容的知识或经验, 机械记忆和形象思维占优势, 习惯于形象思维、被动思维, 思考的问题多是教师提出的, 学习上依赖教师和家长。因此, 教师正确的引导和示范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3) 动手操作, 进一步感受“位值”, 初步感受“有序”。

师:你们能用2个棋子在数位表上摆出不同的数吗?摆一个在记录单上记录一个, 看谁摆得又快又不遗漏又不重复?

学生动手操作。

师:你们摆了几个数, 是哪几个?

学生展示有序的摆法:先把所有的棋子放在同一个数位上, 然后一个一个往另一个数位上挪。

师:你喜欢这种摆法吗?为什么?

(4) 合作探究, 进一步感受有序思考, 引导发现规律。

(1) 师生合作。

师:同学们, 会用这种有序的摆法教老师用3颗棋子摆一摆吗?合作开始吧!你教, 我摆, 再请一个同学记录, 其他同学当好裁判。

学生们各司其职, 课堂气氛和谐、活跃。

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 问题设计难度适中, 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操作能力的基础上,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 帮助他们理解、记忆, 提高其学习效率。

(2) 同桌合作一。

要求:用你喜欢的有序摆法, 用4颗棋子摆一摆, 左边同学摆, 右边同学记录。

(3) 同桌合作二。

用5颗棋子摆一摆, 右边同学摆, 左边同学记录。

学生反馈, 教师板书。

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的合作探究需要教师详细认真的指导, 合作要求描述要明确, 语言要浅显易懂。

(5) 请学生观察1~5颗棋子摆出的数。

思考: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棋子越多, 摆的数也越多。

生2:我发现每个数个位上的数字和十位上的数字相加就是棋子总的数量。

生3:我发现十位上的数越大, 个位上的数越小。

……

设计意图:数感是一种意识活动, 它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基于前面的有序引导, 学生已经学会有序观察、有序操作、有序思考, 在操作中对直观教具进行充分的感知, 发展他们的形象思维, 同时抽象出数学符号, 逐步形成良好的数感。

(6) 运用规律, 拓展思维。

(1) 写出5颗棋子摆出的数。

根据刚才的发现, 你能不动手摆, 就能写出5颗棋子摆出的数吗?

(2) 判断6颗棋子摆出的数。

问:为什么34不是用6颗棋子摆出的数?这个数应该用几颗棋子摆?

(3) 用7颗棋子还可以摆哪些数?

填空7、 () 、25、 () 、43、 () 、61、 ()

(4) 小东用一些棋子摆了9个数, 你猜他用了几颗棋子?为什么?是哪些数?

(5) 猜猜45、62、90躲在哪颗★后面?

设计意图:让学生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教学的灵魂、教学的智慧, 也是一种文化。在学生运用规律的过程中, 给学生足够大的练习舞台, 让他们跳出更多更美的思维舞蹈。

(7) 拓展训练, 总结提升。

师:刚才我们用1个棋子摆了2个数, 用2个棋子摆了3个数……用8个棋子摆了9个数, 用9个棋子摆了10个数, 那么用10个棋子能摆几个数呢?

这个问题请大家利用课外时间跟爸爸妈妈再一起摆一摆, 想一想。

设计意图:课后给学生提出新的挑战“10颗棋子能表示几个数呢”, 使得课内的学习进一步向课外拓展, 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做更深入的研究。

篇4:“摆一摆,想一想”教学建议

一、借助计数器、数位表熟悉数位、位置值概念

数位和位置值的复习是本节活动课知识的生长点,要求学生熟悉数位和位置值的概念,所以,课前教师可以利用数位表或者计数器对数位和位置值进行复习。教学活动可以以小组活动的形式进行(课前准备一些数位表和汇总的实验报告单发给学生)。为了激发学生兴趣,可以采用童话式导入:在数学王国里有一位魔术师叫数位表,他只要挥动神奇的魔棒,学具袋里的小圆片就可以在他身上尽情地舞蹈(播放课件演示)。这些圆片跳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的数会怎样?(不同)今天,我们就用圆片变一变(出示课题:摆一摆,想一想)。请同学们用2个圆片在自己实验报告单的数位表上摆一摆,并说一说这2个圆片分别代表多少?然后,教师选一个小组进行示范活动,通过讨论来强化数位、位置值概念。(要求:由一名同学对摆出的结果进行综合、记录,其他几名同学各自在实验报告单的数位表上摆圆片。)

二、强化问题意识,促使操作从无序走向有序

学会有序观察、有序操作、有序思考是本节活动课的重要目标之一。活动中,学生的操作一开始可能是无序的,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鼓励他们通过观察和不断摸索,自己发现摆圆片的方法和规律,促使操作走向有序。怎样才能使操作从无序走向有序呢?这就必须强化问题意识,根据课堂(预设与生成)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教师深入浅出地进行引导:为什么有的小朋友用2个圆片只摆出了1个数,而有的小朋友却摆出了2个数?说说你是怎样摆的。然后问:“怎样摆才能使摆出的数不重复、不遗漏呢?”

A先把2个圆片都放在个位上表示2;从个位移1个圆片到十位上表示11;把个位剩下的1个圆片移到十位上表示20。(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操作。)

B?把2个圆片都放在十位上表示20;从十位移1个圆片到个位上表示11;把十位剩下的1个圆片移到个位上表示2。(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操作。)

活动中教师要抓住时机引导、概括:(1)请认真观察(记录的)所有数的顺序,说说它们有什么特点,怎样才能把摆出的数有序地记录下来。(2)小结: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操作记录或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操作记录的过程。(3)把3个圆片不重复、不遗漏地在数位表中摆出所有的数,同时填在实验报告单上。

三、合作探索,发现规律

在学习过程中,合作是一种需要。如,教师给每个学生发3个圆片摆数,当学生用3个圆片有序摆出后,教师要求学生继续用4个圆片、5个圆片……分别摆出不同的数。(每人)只有3个圆片,怎么摆呀?教师巧妙引导,可以同桌或三人合作。这样,合作就在需要中产生,用6个圆片、8个圆片……摆数的问题都得到解决。无论学生用多少个圆片“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或者“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来摆,教师都要指导学生明确分工(谁摆、谁记录),边摆边思考,适时交流自己发现的规律。如:

A?郾摆出来的数,每个数位上的数加起来刚好等于圆片的个数:

4(4+0),13(1+3),22(2+2),31(3+1),40(4+0)。

5(5+0),14(1+4),23(2+3),32(3+2),41(4+1),50(5+0)。

B?郾竖着看,都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C?郾横着看,十位上的数逐渐增加,而个位上的数逐渐减少,但是,开头一个和最后一个要除外。

D?郾摆出来的数的个数总比圆片的个数多1。

四、把握规律,深化应用

数字和十位数字相加等于7。B?郾8个数是由7个圆片摆出来的。)

五、课后设疑,激趣探究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引导学生发现并改正错误。例如,当学生用11个圆片摆的时候,可能出现个位上或十位上有10个圆片的情况,读数就遇到困难,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样的数读不出来,让学生知道个位和十位上的数都不能超过10,初步感知十进制计数的规则。当学生用19个圆片摆的时候,怎么摆都摆不出一个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为什么。回家后用18个、17个……圆片摆一摆,看有什么新的、有趣发现,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小结。

作者单位

陆良县中枢小学

篇5:《摆一摆,想一想》教学反思

预习准备

(1)20个小圆片(也可以十其他小物体);

(2)两张大一点的卡片,分别写上“十位”和“个位”,孩子摆的时候在这下面摆;

(3)提前在练习本上准备好记录表格,便于课堂上我们进行数据统计与整理。

例如用1个圆片摆出来一个数就把这个数写在“组成的数”一栏,最后看摆出几个,再填“组成的个数”。

预习时:

1.让孩子动手摆一摆,分别用1个,2个,3个,4个,5个圆片摆出来的结果,并做记录,(如果孩子不摆,画的话需要的记录表会很多,所以动手摆)摆一个记录一个,可以按老师的要求也可以自己根据课件里面的自己整理。可以把自己摆的过程录成小视频发打卡组里。(打卡一组录3个圆片摆的过程,2组录用4个圆片摆的,依次类推)

2.后面用6个,7个,8个,9个圆片摆的谁理解了可以把摆的过程录成小视频.上课时尽量和孩子互动,1.整理好孩子提前发的视频,根据上课情况播放;2.让孩子这互动版面上直接扣出答案并及时反馈;

虽然网课条件有限,但是孩子们学习热情不减,反馈不错。

《摆一摆,想一想》教学反思2

案例:

《100以内数的认识》中,有一个“摆一摆、想一想”的活动。上课时我是这样处理的:

用2个圆片摆数(注意:只摆一位数或两位数)

仔细观察老师是怎样摆的。

十个 十 个 十 个1 1 2 0

小组合作:用3个、4个圆片摆数(3个同学摆,小组长作好记录,不要有重复的数)312 21 3013 22 31 40

小结:怎样摆才能使数不重复、也不落下。

独立练习:分别用5个、6个、7个、8个、9个圆片摆数。

汇报。

学生汇报时我把学生的作品贴于黑板上,并整理写出学生口答的数,如5、14、23、32、41、50等。整个过程,我用“谁还摆出了不同的数”作为引导语让学生回答,提问了许多个学生。

课后反思

本节课整个教学过程采用“一问一答”式的反馈方式。我们知道,用5个、6个、7个、8个、9个圆片摆数可以摆出40个数,如果让学生一个一个来说,显然很浪费时间。针对这一情况,我可采取“多管齐下”的方式,而不要用“一问一答”的方式。即当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时,可有意识地选取不同做法的同学到黑板上贴作品,写数,然后,再组织学生讨论“他们写的数是否有重复或落下?”这样,学生的学习信息可以同时呈现出来,而且信息面比较广。实践证明,这种收集学生学习信息的方式在数学课堂上能达到省时高效、多方位收集学生信息的目的。现在,我还想培养学生能够主动到黑板上展示自己的做法,而且培养学生学会分析判断,只有自己的做法跟黑板上的做法不一样才到上面写,这样,又可避免做法重复现象。当然,要培养学生具有这种习惯和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能达到的,我还要不断地实践、努力。

总之,对于自己的教学,我要加强反思,努力找出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使自己的教学实验少走弯路,取得成功。

《摆一摆,想一想》教学反思3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上,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摆一摆,想一想”是一年级下册的一节数学活动课,目的就是先摆后想,边摆边想,在摆的过程中想,在想的过程中摆,在摆和想的过程中,巩固对100以内数的认识;加强对数位的认识;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思维,归纳能力、抽象思维得到培养和提高。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进行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重要途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这节课的课堂中,我化“静”为“动”,让学生在操作中、娱乐中、探索中激发起学习的兴趣,同学们在我创设的民主、平等的气氛下,思维开拓了,能力发展了,头脑也灵活了,参与意识增强了,合作交流的意识也浓了。在整堂课中,我就是让“动手操作、动手实践”贯穿始终,让学生在用学具变魔术,创造出一系列的数,同时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能不重复,不遗漏,有规律地摆出来,并写出来呢?然后,通过观察、比较、交流、归纳,发现100以内的数的特征与排列规律。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摆一摆,想一想》教学反思4

教师可能关注更多的是进度,而不是学生的探索,所以本节课很失败,用了两节课来完成,尽管如此,仍有学生没有掌握。当有学生很快完成3个圆片的拼摆时,有些学生的拼摆数量超过了3个却浑然不知。在操作中,教师没有让学生合作完成,也没有让同桌之间相互看一看、说一说。教师有些着急,在未完全掌握两个圆片的拼摆的时候急于推进3个圆片的拼摆,效果不好。有学生不知道老师在说什么,那么来自同伴的提醒和帮助就非常的重要,同伴之间的交流可能更有效,同伴之间相互帮助也是一种督促。教师的进度太快反而欲速则不达。

让学生借助实际圆片拼摆之后再去完成图的操作,效果可能会更好。

《摆一摆,想一想》教学反思5

《摆一摆想一想》是一个纯数学探索实践活动课。这个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之后安排的一次实践活动。通过学生用圆片摆一摆,进一步认识100以内数的组成、数位和位值的概念。

由于本节课是一个纯数学探索实践活动课。主要是通过学生摆圆片发现规律,所以本节课我始终以学生为主,让他们通过自己摆、同桌合作摆等多种方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充分利用儿童喜好动手玩的心理,把好玩的习惯引导到学习上,设计出生动有趣形象的“玩法”,让学生从“玩”中学。

1、本节课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数位表,问学生这是什么?引出个位、十位。

2、给出一个圆片,让学生自己试试,师引导完成。再给两个,让生自己完成。

3、让学生猜想4个、5个圆片可以摆出几个数,当学生汇报出自己猜想的理由时,然后去摆摆试试

4、当学生汇报用5个小圆片摆出的数时,说说又发现了什么规律?这样自然引出了找规律的环节。

5、在找用9个小圆片摆出的数时,我让学生直接回答,利用规律。我觉得这样可以发现问题,也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摆一摆,想一想》教学反思6

案例片断

片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师:给你3个小圆片,你能在数位表上摆出哪些数?请小朋友们四人合作,三位小朋友摆数,一位同学记录他们摆的数。摆完后,把这些数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并讨论一下,有什么规律?

(学生分四人小组摆小圆片,讨论)

师:哪个小组派一位代表来说说你们摆了哪些数?是怎么摆的?

生1:我们摆了3,12,21,30四个数,我们是先摆好后,再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

生2:我们也摆了这四个数,我们是从大到小排列的,是30,21,12,3。

生3:我们摆了3,30,12,21,是把个位和十位上两个数交换一下位置。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那你们喜欢哪种顺序呢?为什么?

生1:我喜欢第1种,因为从小到大排列,看起来比较顺一点。

生2:我喜欢第3种,这样摆起来比较有规律一点。

师:哦!摆起来有规律一点?能一边摆一边给同学们说说吗?

生2:(边投影演示边说)就是先把这3个小圆片全都放在个位上,这样是3;然后再把这3个小圆片全都放在十位上,这样是30;再把1个小圆片放在个位上,2个小圆片放在十位上,这样是21;再把2个小圆片放在个位上,1个小圆片放在十位上,是12。

生:说得真好!小朋友们看清楚他是怎么摆的吗?

生齐:看清楚了。

生3:老师,我的摆法也是有规律的。

师:是嘛!来!边摆边说给大家听听!

生3:(边投影演示边说)我先在个位上摆3个小圆片,这样表示的是3;然后从个位上拿1个小圆片到十位上,这样就是12;再从个位上拿1个小圆片到十位上,就是21;再把个位是的小圆片拿到十位上,就是30。

师:讲得太棒了!你们比老师讲得还好!其他小朋友看清楚了吗?

生齐:看清楚了!

……

片断:深入探究、模仿写数

师:小朋友们,用3个小圆片可以摆出四个数,用4个小圆片可以摆出五个数。从这两次摆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新发现吗?

生1:我发现摆出来的数比小圆片多1个。

生2:我发现这些数加起来都等于小圆片的个数。

师:哦?!你能举个例子吗?

生2:比如,12这个数,1+2=3, 21是2+1=3。说明它们都是用3个小圆片来摆的。

师:哦!是这样的。你真会动脑筋!

师:下面请小朋友们想一想,用5个小圆片,可以摆出几个数?如果不摆,你能写出这些数吗?请同学们写一写。

(学生写数)

师:哪个小朋友愿意把自己写的数和大家分享?

生1:我写的数是5、50、14、41、23、32六个数。

师:能说说你是怎么想出来的吗?

生1:我是把个位和十位上的数交换一下写出来的。

生2:我写的数是5、14、23、32、41、50,这六个数。

师:你又是怎么想的呢?

生2:我是想,先在个位上摆5个小圆片,然后每次从个位上拿一个小圆片到十位上,这样就得到了六个数。

师:太棒了!那么6个小圆片可以摆几个数呢?

生齐:7个!

师:那么10个小圆片呢?

生齐:11个!

师:是吗?到底对不对,我们可以怎么办?

生齐:用小圆片来摆一摆。

师:那好就动手摆摆看。

(学生用小圆片在数位表上摆数)

生:老师,我只摆出了9个。

(下面开始自言自语:是9个,是9个。)

生:老师,怎么会只有9个了呢?

师:是呀!怎么会只有9个了呢?请小朋友们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继续摆下去看看,好吗?

三、反思和讨论

本节课围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发现一些规律。具体表现在:

1、情景式的复习,把主动权还给学生。

笔者在活动开始前,设计了“帮助蓝猫介绍计数器”的复习环节,提出了一个极具开放性的问题,“哪位小朋友能帮蓝猫认识一下计数器呢?”可以让每个小朋友都有话说。这样,学生自主复习的效果明显比教师复习要好的多。表现在:(1)数位位置:左边的是十位,右边的是个位。(2)数位位值:个位上摆一颗表示一个一,十位上摆一颗表示一个十。(3)数位上表示数:如果个位放一颗,十位放两颗就表示21。(4)数位表的好处:表示数很方便。……事实上这些“介绍”都为后面教学的展开作了铺垫,学生在向自己喜欢的动画人物介绍自己所学的本领时,自信心得到了提升,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2、操作式地探究,经历学习的过程。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上,这种需要特别强烈。”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我们不能将事实的真相轻易地告知学生,而要让他们通过操作、猜想、验证等活动,引起学生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从而产生认知冲突,唤起学生讨论的积极情感,让他们的思维的火花不断碰撞。“天生其人必有才”,乐于探究是儿童的天性。学生身上蕴藏着自主学习的潜力,教师要大胆放手,尊重他们探究的需要,创设可供探究的条件,引导他们在探究中学习、感悟。

这是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鉴于学生的年龄特点,该实践活动能够充分利用儿童喜欢动手操作的心理,笔者设计一些有层次的“玩法”:尝试摆、探究摆、运用摆、模仿写,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悟100以内的数和相关的基础知识。在让学生体验知识的过程中,笔者不仅注重了“基础知识的感悟”,而且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一些数学的意识,如猜想、验证等。学生在猜测用“10个圆片可以摆11个数”后,教师质疑:“到底对不对,我们可以怎么办?”、“那好就动手摆摆看。”……设计的意图并不在于让学生掌握这个知识,而是有一种“验证”的体验,逐步培养学生检验的意识。

3、开放式地评价,用喜欢的方式学。

“以学生为本”是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发扬个性,鼓励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进行探究、学习。如在展示“3”个圆片摆法的时候,笔者设计了一些评价的问题:摆了哪些数?你是怎么摆的?你喜欢哪个小组的顺序,为什么?……等问题,引导“生生评价”,从而进行自我的建构和完善。再如在“探究规律”和“模仿写”这些环节的设计上也都有体现,抓住“你有什么新发现”和“这些数你是怎么想出来的”两个问题,留给了学生无限的思考空间。

《摆一摆,想一想》教学反思7

“摆一摆,想一想”就是先摆后想,边摆边想,在摆的过程中想,在想的过程中摆。本节课教师的教学设计充分安排了不同的摆学具,也不失时机地点拨学生的想规律。在摆和想的过程中,巩固了对100以内数的认识;加强了对数位的认识;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索意识、形象思维、归纳能力、抽象思维等都不同程度地得到培养和提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玩”是孩子们的天性

本节课的设计让孩子们在玩学具的基础上引导在数位上摆数,这是一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方式。适当的实践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更有利于学生探索规律,寻找事物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本节课在这方面体现得较为突出。如:本节课中进行了多次活动,学生通过摆一摆、记一记、找一找、说一说等活动,在一种轻松快乐的氛围中找到了规律,我觉得更为成功的是学生获得了学习的快乐。

2、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学具为材料体验学习过程

如:第一次活动:学生用1个圆片、2个圆片、3个圆片摆数。摆数时要动脑筋,怎样才能摆的既快又不遗漏,为学生发现摆数规律作铺垫。第二次活动:学生用4个圆片、5个圆片摆数,课上安排让各小组介绍摆得快的经验,激发学生探索摆数规律的欲望。当学生用6个圆片、7个圆片8个圆片……摆数时,我就抓住时机提出,不摆圆片,能直接写出个圆片7个摆出的数吗?这时学生的兴趣高涨,继续探究的欲望更加强烈,使摆数的规律自然而然的产生,不仅注重学生的动手和动脑密切相连,而且学生的思维也非常活跃,几乎都发现用圆片在数位上摆数的规律,这看似简单的合作探究活动,却蕴涵着丰富的既不重复又不遗漏的排列组合方法,这不正是一种有价值的数学实践活动吗?

《摆一摆,想一想》教学反思8

《摆一摆,想一想》是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最后一个知识点。教材中设计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进一步巩固数位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100以内数的特点及排列规律。

作为一节综合实践课,较欣慰的是,小朋友们能井然有序的完成我的活动要求。连平时比较容易出现乱子的“摆一摆”,也控制在可行之内。较可取的有以下3点:

1、让学生在形象的动画中体会学习的乐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动力。在新课的开始,我用可爱的卡通形象——牛牛,和小朋友们交朋友。再利用牛牛变出的珠子,在计数器中摆一摆。通过动画的展示,新知的引入显得更为自然。这样的设计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主动参与学习的动机,使学生学习情绪高涨,达到学习的最佳境界。

2、让学生在同桌的合作中体会集体的智慧。

在再次熟悉摆法的探索中,我让同桌之间一生摆,一生记录,集体探究4、5、6颗珠子的摆法。小朋友们在互相探究、互相合作中纠错、提高。

3、让学生在多样的.习题中体会数学的魅力。

在巩固练习中我安排了“我会填”、“我会判”、“我会猜”这3个环节,在紧扣教学重难点的同时,以多样,层次性的习题来检验小朋友们的学习效果,更让小朋友们在多样的练习中体会数学的魅力。除此之外,我还设计了延伸的拓展练习:摆9颗以上的珠子,让学生深刻地感知每一个数位最多只能摆9颗珠子。

当然这节课的缺点也是明显的:

1、放手不够充分

作为一节综合实践课,本意以学生的活动为主,但在实际操作中,为防止学生脱离我的预设,我步步为营。2颗珠子,先摆再讲解;3颗珠子,先摆再讲解。直到4、5、6颗珠子才放手让学生去自主探究。操作不多,活动时间不够,活动性不强,化实践课为常规课,这点需要反思。

2、引导不够有效

特别是在找规律这一环节,因为我给小朋友的是一个完整的大表格,竖竖横横斜斜的都对的特别整齐。学生一下子就发现了竖竖斜斜的数字间的规律,但他们没有深入的找一找横横的,也就是每一颗珠子所摆出的数字间的规律。而这点恰恰是这节课的关键。因此在表格的处理和呈现中,我可以对其他的进行弱化,着重某一行的找规律。

一堂好课是上出来的,是磨出来的,更是钻出来的。一次次的试教,让我在不足中寻找差距。再次感谢前辈们宝贵的意见,让我反思中提升。

《摆一摆,想一想》教学反思9

“摆一摆,想一想”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学了100以内的数以后的一节数学活动课。“摆一摆,想一想”就是要求学生先摆后想,边摆边想,在摆的过程中想,在想的过程中摆。活动课中只有放手让学生通过充分的摆圆片活动,在动手、动脑的主动探索过程中,发现、归纳与运用规律,感受数学的美,感悟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的乐趣。

在上这节课时,我在教学中充分安排了摆的活动,也不失时机地点拨学生的想规律。在摆和想的过程中,巩固了对100以内数的认识;加强了对数位的认识;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索意识、形象思维、归纳能力、抽象思维等都不同程度地得到培养和提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本节课的教学让孩子们在玩、摆圆片的基础上引导在数位上摆数。因为适当的实践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探索规律,寻找事物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本节课在这方面体现得较为突出。如:本节课中进行了多次活动,学生通过摆一摆、记一记、找一找、说一说等活动,在一种轻松快乐的氛围中找到了规律,我觉得更为成功的是学生获得了学习的快乐。

2、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学具为材料体验学习过程。如:第一次活动:学生用1个圆片、2个圆片、3个圆片摆数。摆数时要动脑筋,怎样才能摆的既快又不遗漏,为学生发现摆数规律作铺垫。第二次活动:学生用4个圆片、5个圆片摆数,课上安排让各小组介绍摆得快的经验,激发学生探索摆数规律的欲望。当学生用6个圆片、7个圆片8个圆片。摆数时,我就抓住时机提出,不摆圆片,能直接写出个圆片7个摆出的数吗?

这时学生的兴趣高涨,继续探究的欲望更加强烈,使摆数的规律自然而然的产生,不仅注重学生的动手和动脑密切相连,而且学生的思维也非常活跃,几乎都发现用圆片在数位上摆数的规律,这看似简单的合作探究活动,却蕴涵着丰富的既不重复又不遗漏的排列组合方法,这不正是一种有价值的数学实践活动吗?

【《摆一摆,想一想》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1.《摆一摆想一想》教学反思

2.《摆一摆,想一想》教学反思

3.摆一摆、想一想的教学反思

4.《摆一摆想一想》教学反思范文

5.《摆一摆 想一想》的教学反思

6.摆一摆想一想的教学反思

7.《摆一摆想一想》的教学反思

8.《摆一摆 想一想》教学反思范文

篇6:《摆一摆,想一想》教学反思

作为一节综合实践课,较欣慰的是,小朋友们能井然有序的完成我的活动要求。连平时比较容易出现乱子的“摆一摆”,也控制在可行之内。较可取的有以下3点:

1、让学生在形象的动画中体会学习的乐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动力。在新课的开始,我用可爱的卡通形象——牛牛,和小朋友们交朋友。再利用牛牛变出的珠子,在计数器中摆一摆。通过动画的展示,新知的引入显得更为自然。这样的设计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主动参与学习的动机,使学生学习情绪高涨,达到学习的最佳境界。

2、让学生在同桌的合作中体会集体的智慧。

在再次熟悉摆法的探索中,我让同桌之间一生摆,一生记录,集体探究4、5、6颗珠子的摆法。小朋友们在互相探究、互相合作中纠错、提高。

3、让学生在多样的习题中体会数学的魅力。

在巩固练习中我安排了“我会填”、“我会判”、“我会猜”这3个环节,在紧扣教学重难点的同时,以多样,层次性的习题来检验小朋友们的学习效果,更让小朋友们在多样的练习中体会数学的魅力。除此之外,我还设计了延伸的拓展练习:摆9颗以上的珠子,让学生深刻地感知每一个数位最多只能摆9颗珠子。

当然这节课的缺点也是明显的:

1、放手不够充分

作为一节综合实践课,本意以学生的活动为主,但在实际操作中,为防止学生脱离我的预设,我步步为营。2颗珠子,先摆再讲解;3颗珠子,先摆再讲解。直到4、5、6颗珠子才放手让学生去自主探究。操作不多,活动时间不够,活动性不强,化实践课为常规课,这点需要反思。

2、引导不够有效

特别是在找规律这一环节,因为我给小朋友的是一个完整的大表格,竖竖横横斜斜的都对的特别整齐。学生一下子就发现了竖竖斜斜的数字间的规律,但他们没有深入的找一找横横的,也就是每一颗珠子所摆出的数字间的规律。而这点恰恰是这节课的关键。因此在表格的处理和呈现中,我可以对其他的进行弱化,着重某一行的找规律。

篇7:《摆一摆,想一想》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是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是加深学生对100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巩固数位和位值的概念。学习难点是在活动中感受有序思考的价值,培养初步的归纳能力,获得数学活动经验。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注重让学生多说,把更多的思考空间留给学生,先通过数字教材以动画的形式将一个珠子摆出的数表示出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感知珠子在不同的数位就表示不同的数,学生说的也很好。2个珠子的活动主要是让学生学会用语言表述,并通过对比有序、无序优化记录方法。3个珠子的活动主要是练习的作用,加深学生对数位和位值的理解,并尝试有序地思考。4个珠子主要是让学生有序地思考并记录的一种练习。观察总结规律后,5个珠子就是只想不摆,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发展,之后再进行一些相应的练习。整个学习过程注重学生的思考,学生的参与度也很高,能够有效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本节课存在的不足有时间的把控不是特别好,学生讨论部分给的时间太多,学生发现规律还是很快的,给的时间过多导致有些学生想问题想偏了的情况。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再充分地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能力,设计好每个环节,准确把握时间。

篇8:看一看摆一摆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通过把一定数量的圆片分别摆在十位和个位上得到不同的数的活动,巩固100以内的数的认识。

2.学生在操作实践中感悟和体验数学思想方法,认识事物的变化规律,学会有序思考,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3.学生在愉悦的操作中感受数学的奥秘,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和难点:在摆数的过程中探索数位不同引起数的变化的简单规律。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师(分别板书1、10):这是几和几?

生:这两个数是1和10。

师:老师手里有1个圆片,你们能不能用这一个圆片分别表示出1和10呢?

生:不能表示。

师:如果老师给你们一个数位顺序表,能用这个圆片分别表示出1和10吗?

生:这就能表示了。(学生在数位顺序表上摆圆片。)

师:1个圆片放在个位上表示多少?如果把它放在十位上呢?

生:1个圆片放在个位上表示1个1,放在十位上表示1个十(10)。

小结:把1个圆片放在不同的数位上就能表示不同的数,如果有更多的圆片,又能表示多少个不同的数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动手“摆一摆,想一想”(板书课题)从中探索有趣的数学知识吧!

【评析:数值和数位的复习,是本课知识的生长点与着力点。通过对1与10这两个最简单的数的认识,不仅降低了教学难度,拉近了学生间的距离,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知学习埋下了伏笔。】

二、独立操作,感知有序性

1.学生试摆。

师:刚才我们用1个圆片在不同的数位上摆出了1和10,下面请同学们把老师发给你的仅有的2个圆片,试着在数位表上摆一摆,并且把摆出的数填在实验报告单上。

2.交流摆法。

生1:我摆出了2、20、11三个数。

师:你是怎样摆的?

生1:我是先摆个位,把2个圆片都放到个位上得到数2,再把2个圆片都放到十位上得到数20,最后十位上放一个、个位上放一个,就得到数11。

师:请这位同学上台摆给大家看一看,一边摆,一边把摆的数写在实验报告单上。

师:还有不同摆法吗?

生2:我摆出了20、11、2三个数。

师:你是怎样摆的?

生2:我是先摆十位,把2个圆片都放到十位上得到数20,再从十位拿一个圆片放到个位就得到数11,再从十位拿一个放到个位就得到数2。

(教师继续请同学上台摆给大家看。一边摆,一边把摆出的数写在实验报告单上。参看前表。)

师:这位同学是从哪位摆起的?

生:从十位摆起。

师:还有没有不同的摆法?

生3:我是先摆个位,把2个圆片放到个位上得到数2,又从个位拿一个放到十位得到数11,最后从个位拿一个放到十位就得到数20。(参看前表。)

3.小结摆法。(略)

【评析:学会有序观察、有序操作、有序思考是本节课的重要目标指向。教学中,教师重视学生摆的顺序,所以,多次让学生演示摆与说的过程以及如何才能摆得不重复不遗漏,以便更好地通过数形结合来巩固学生对100以内的数的认识。数感是一种意识活动,它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教师多次让学生自主参与活动的全过程,使学生对直观教具进行充分的感知,在操作中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从而抽象出数学符号,逐步形成良好的数感。】

三、合作体验,理解有序性

1.用3个圆片摆数(熟悉方法)。

师:把同桌的圆片合在一起(3个),同桌合作摆一摆。要求左边的同学摆,右边的同学边看边在报告单上填写摆出的所有的数。(让两组同桌到黑板上演示。)

2.用4个圆片摆数(巩固方法)。

师:请同学们继续合作用4个圆片摆数。要求右边的同学摆,左边的同学边看边在报告单上填写摆出的所有的数。

【评析:在合作操作演示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做到了眼、耳、手、口、脑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从而使每个学生成为一个独特的自我。体现了开放的教学为学生的思维带来了生机与魅力,这正是新课程最需要的。】

四、深入探索,逐步提升

师:请同学们回忆刚才的操作过程,回答老师的问题。用1个圆片摆出了哪几个数?

(生答略)

师:那么,用2个圆片摆出了哪些数?用3个圆片、4个圆片呢?

(生答略)

师:刚才我们用圆片摆数,请观察摆出的这些数(教师手指前面一个表格),你们发现有什么规律?

生1:把这些数从小到大排列,我发现后面一个数都比前面一个数大9。

师:我们把掌声送给这位同学。

生2:我发现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加起来都等于圆片的个数。比如,用3个圆片摆出的数:3=0+3 3=1+2 3=2+1 3=3+0。

【评析:本环节教学让每个学生都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思维去判斷,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这就是新课程最需要的,也正是教师引导的价值所在。老师不断地鼓励学生独特而富有个性的理解和表达,课堂充盈着自主探究的氛围,弥漫着师生共赏、共享、共识的“学习共同体”气息。】

五、尝试讨论,运用规律

1.运用规律摆数。

师:下面请利用你们自己发现的这些规律,直接写出用5个、6个圆片所摆出的数。小组讨论,一边说数,一边填写报告单。

生1:我们组是把5个圆片都放到个位上得到数字5,然后移动一个到十位上是14,再移动一个到十位上是23,像这样依次移动圆片,得到32、41、50。

生2:根据用4个圆片摆数的规律,可以直接写出用5个圆片摆出的数,就是在4的下面写5,13的下面写14,22的下面写23,31的下面写32,40的下面写41,最后写50。

……

2.拓宽运用。

师:你们能不能继续利用前面总结出来的规律,很快说出用7个圆片、8个圆片、9个圆片所摆出的数呢?

【评析:教师的“引导”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教学的灵魂、教学的智慧,也是一种文化。在学生运用规律的过程中清楚地看出,“给学生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

六、总结归纳,课外延伸

师:通过这堂课的活动,老师相信你一定学到了不少知识,能跟大家说一说吗?

生1:我学会用一个或几个圆片摆出不同的数。

生2:我学会了摆数的时候要有顺序,才不会遗漏。

生3:我学会了摆数的时候要么从个位开始摆,要么从十位开始摆。

生4:我还学会了先从个位开始摆,然后逐渐向十位移动一个圆片。

生5:我还学会了应用规律来摆数。

……

师:在以后的学习中,只要小朋友们认真观察,勤于动脑,善于思考,就会发现许多规律。正确应用规律就会使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评析: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学不仅要关注数学学科知识,也应该重视师生交往、师生共同发展。】

作者单位

陆良县中枢镇中枢小学

上一篇:在百折不挠中迈向成功下一篇:氨基酸分析法对蛋白定量的初步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