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

2024-05-21

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通用9篇)

篇1: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

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总结

我站自成立以来,在卫生局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达的目标任务,认真学习《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及医疗机构的各项法律法规,积极主动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各项工作,努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扎实工作,坚守岗位,并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在本站干部职工共同努力下顺利完成了各项任务。现将近段的工作总结下:

一、严格服务规范,扎实落实公共卫生工作

1、认真做好居民健康建档工作,努力完成上级安排的工作任务。自5月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达居民健康建档以来,我站即对辖区内的居民开始逐门入户进行健康体检及基础信息登记。几个月来,我站共建立纸质居民健康档案612份,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录入系统录入612份,年底前可以完成上级安排的居民健康建档任务。

2、狠抓健康教育,普及居民健康教育知识。在健康教育的宣传上,我们采取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方式。首先是我们利用居民健康建档入户这一机会,将健康教育的传单、折页、手册等发到居民手中,指导居民健康的生活方式;再一个是我们结合县局制定的“健康教育宣讲日”开展健康教育宣讲活动,7月15日我站和中心联合在中心敬老院对老年人进行了夏季防暑、慢性病防治的讲座,8月15日,我们在小区播放了居民健康素养66条视频,通过宣讲,使居民了解和掌握了一定的健康知识。社区服务中心下发了健康教育宣讲栏后,我们及时出了全民健身知识。截止目前,我站开展健康教育讲座2次,出健康教育版面1次,完成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给我站下达的任务。

二、抓服务、树新风、全面提升我站整体形象

以病人为中心,提高服务质量,创人民满意卫生站是我站发展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站改变工作服务,只要是患者需要的就是我们要做的,对来门诊测血压者一律实行免费服务,对辖区内行动不便的的患者,我们主动入户诊治,解决了患者的实际问题,也提升了我们的服务质量。

三、狠抓医疗质量,安全廉价服务居民

为了给患者提供安全、廉价的服务,我们加强业务学习,狠抓医疗质量,严格收费标准,我们将每周四的下午定为业务学习,同时积极参加省市县的各项业务学习。在收费上,我们从实际出发,降低收费标准,对个别贫困户实施免费服务。

我站在上级部门指导下,如期完成了各项任务,虽然做了一定的工作,但离上级和人民要求有一定差距,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一步努力工作为社区卫生工作做更大的贡献。

篇2: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

为做好社区卫生工作,我站于20XX年1月1日至XX月XX日,开展了XXXX、XXXX等公共卫生工作,在工作中的饿到了上级部门和辖区群众的大力配合。

20XX年,我站共建立健康档案XXXX份,高血压、糖尿病人管理XXX人,并基本掌握辖区内XXX名7岁以下儿童,与XXX名65岁以上老人的基本健康状况,调查出疑似精神病人线索XX例。我站在20XX年的工作中,完成了孕产妇叶酸发放、儿童接种证查验、流动儿童摸底等妇幼工作,并对社区新生、死亡人口进行了统计。

为了更好的为社区医疗事业做出贡献,我社区积极地引进人员、技术,参与上级培训,配合督导,最快速度的改正自身不足,努力为辖区群众的健康做出自己的贡献。

XXX社区卫生服务站

篇3: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

1 一般资料

福永人民医院兴围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成立于2004年4月, 本社区现有总人口25 935人;其中户籍人口935人, 兴围社区出租屋管理办公室统计有劳务工16 450人, 男性7 200人, 女性9 250人。

我院以兴围社康中心作为试点, 批准成立兴围社康心理卫生示范站, 于2006年5月在未开展心理卫生进社区工作之前, 对试点周边同类4个社区进行调查, 采用SCL-90精神症状自评量表进行测试, 并结合个别访谈相结合的调研, 结果显示, 社区居民普遍存在心理障碍, 个别心理问题严重。

2 技术应用

(1) 我院社康科领导根据《深圳市心理卫生进社区项目工作目标》文件精神及兴围社区特点、社康中心自身优势批准成立兴围社康心理卫生示范站, 较早地开展了心理卫生进社区工作。 (2) 医院领导高度重视, 于2006年6月开展了心理卫生进社区工作, 联合居委会举行了大型心理卫生知识专题讲座1~2次每月、接听电话咨询、支持性心里辅导和门诊病人的心理疏导5 763人次。心理疏导的具体方法为:每周由社区全科医生上门或在门诊与患者进行1~2次个别交谈, 每次交谈20~30分钟, 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1) 对心理和躯体疾病的正确认识。 (2) 对心理治疗的正确认识。 (3) 对不良情绪的调节。 (4) 人际关系的调适。 (5) 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的方法。疏导时以倾听患者诉说宣泄为主。同时, 帮助其调整家庭和社会关系, 主动与其子女、配偶和亲友等进行交谈, 解决患者的具体问题, 以获得尽可能多的社会支持。同时, 运用计算机管理软件 (罡正软件) 建立管理档案, 结果显示兴围社区劳务工心理健康不容忽视, 心理不健康率达到13.37% (不完全统计) 。

3 宣传活动及健康教育计划

(1) 运用多种形式如讲座、咨询和义诊等, 宣传心理卫生相关知识, 提供有心理卫生服务内容的健康教育, 开展社区心理卫生服务的科普知识进社区活动。 (2) 制订有心理卫生服务内容的, 适合社区劳务工等重点人群以及亚健康人群的心理保健方案, 并组织实施。 (3) 针对全体居民, 包括目前心理状态正常者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精神心理病症患者, 提供包括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家庭治疗、危机干预和康复指导服务等多种服务内容。

4 结果

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宣传活动以及健康教育, 自2006年6月以来到社康中心进行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心理卫生服务的社区群众大幅上升, 2009年1月—6月平均每天接待心理门诊人数13人 (罡正软件统计) , 使大多数心理障碍者摆脱痛苦, 以新的心态回到工作岗位或家庭中, 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5 讨论

5.1 现代社区心理卫生服务的诞生

现代社区心理卫生服务起源于1965年, 当时, 一群多为临床背景的心理学家在美国波士顿附近的Swampscott小镇召开有关从事社区心理卫生工作的心理学家应如何训练培养的研讨会时, 与会者提出了不同于临床心理学的知识与价值追求和服务方式, 社区心理学 (community psychology) 便由此诞生。

5.2 我国的社区心理卫生服务尚处在起步阶段

没有专门的社区心理卫生服务机构。大部分的地区开展心理卫生服务依托原有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增加了服务却没有增加人员和设备的配备。如吴均林等在一项调查中发现, 有81.82%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都认识到很有必要在社区中开展心理卫生服务, 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只有54.55%的医务人员对心理卫生知识有一定的了解;社区医务人员基本上没有人受过正规的、系统的心理卫生知识的培训, 所调查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没有设立专门的心理卫生服务专科门诊。

5.3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该把心理卫生服务放在重要的位置

作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社区医院在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和需求为导向, 以满足社区居民疾病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的卫生服务中, 应该把心理卫生服务放在重要的位置, 使之成为解决社区居民心理问题, 为其提供方便、快捷和有效的服务的重要场所。

5.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提出以下对策

5.4.1 建立社区心理卫生系统。

社区心理卫生服务涉及社区的各有关方面, 需要得到社会各方面的协作和支持。首先, 需要政府部门领导和有关部门参与。第二, 需要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制, 建立涵盖心理卫生的新型社区卫生服务体系。设立专门的心理卫生门诊, 提供社区心理咨询等服务。建立有效的监控机制, 并创建社区居民心理健康档案。第三, 提高社区心理卫生专业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对机构服务人员进行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培训。第四, 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5.4.2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能传播健康相关信息, 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倡导有益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促进全民健康素质提高的活动。充分了解了心理健康就能够提高人们对心理疾病的识别能力及遇到心理问题的应对能力, 从而提高整个社区群体抵抗心理疾病的能力。同时, 在开展健康教育的方式上要适应社区人群的心理特点, 应注意形式上多样化, 内容上浅显易懂, 既要适合社区中所有人群, 又要兼顾重点人群。

5.4.3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项目。

社区心理卫生服务是近年兴起的在新的医学模式理论指导下的社区心理医疗行为。它以精神卫生的技术、方法和理论, 处理一定时期或一定人口的心理卫生问题。其服务对象是全体居民, 包括目前心理状态正常者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精神心理病症患者, 其服务内容应包括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家庭治疗、危机干预和康复指导服务等多种形式。

5.4.4 健全心理疾病预防体系。

以预防为主, 将三级预防引入社区心理卫生服务;建立以心理治疗中心为主体, 以二、三级医院设立心理卫生咨询治疗室为纽带, 以社区医疗组织为基础的心理卫生诊疗体系。其中, 一、二级医院以治疗、咨询为主, 三级医院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社区心理卫生防治网络和基层保健机构与其他社会机构要保持广泛的联系, 工作人员能够充分动员社会各界力量, 开展心理卫生服务工作。针对社区不同的居住群体特征, 采取不同的服务方式。

5.4.5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方面的需求不断增强。

当物质需要初步满足后, 人们开始更多地追求精神生活的满足, 希望能够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以及和谐的人际氛围。因此, 人们对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等心理卫生服务的需求正在不断增加。

6 总结

随着我国社会变革的日益深化, 社会转型期的心理卫生问题越来越突出。社会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而我国心理健康服务资源相对短缺。社区是社会的细胞, 是和谐社会的基础。社区卫生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基本途径。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发展心理卫生服务能有效维护和增进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 提高社区居民的心理素质, 从而进一步提高社区整体素质, 提高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服务质量。目前, 在这方面我们还缺乏经验、缺乏人才。只要我们有更多的人加入到这方面探索的行列, 勇于开拓创新, 就完全可以摸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开展社区心理卫生服务的崭新模式。

参考文献

[1]韩书宏, 陈家建, 马灿泽, 等.深圳市兴围社区劳务工心理卫生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7, 21 (7) :77-78.

[2]吴均林, 周指明, 巫云辉, 等.城市社区心理卫生服务现状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04, 20 (4) :389-390.

[3]Levine, M, Perkins.Prineiples of Community Psychology[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e.1997.

[4]世界卫生组织 (WHO) .将精神卫生工作纳入初级卫生保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1, 5 (4) :45.

[5]高红英, 苗元江.社区心理卫生服务:一个亟待开拓的领域[J].井冈山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8, 4 (1) :97-99.

篇4: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站 管理 问题 对策

近年来,随着国家卫生体制的改革,社区服务站蓬勃兴起,国家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发展,但社区卫生服务站发展如何,社区居民究竟得到了哪些服务?政府投入资金是否落实到位?居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解决了多少?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就龙泉街道社区服务站工作情况进行调查。调查采取走访居民群众、查看服务站账务以及与部分社区卫生服务站负责人座谈等形式,基本了解了社区卫生服务站现行运作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基本情况

龙泉街道共有14个社区,辖区总面积16平方公里,总人口近15万余人,按照上面要求,街道现设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原龙泉卫生院),1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南门社区由市一医代管,未设服务站)。政府资金的投入采取“以钱养事”的形式,推行政府购买服务,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居民提供,标志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整合。目前,社卫生服务站为居民提供服务项目主要有基本医疗、预防接种、儿童保健、老人保健、妇女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慢性病管理等8个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在硬件设施方面,除厂矿医院兼顾的服务站外,其余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均为租赁的私房。医疗设备方面,具备一般诊断能力。

二、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开展情况

(一)深入宣传,居民健康意识有效增强

2009年以来,以龙泉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13个社区服务站以各种形式分别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是发放资料。各社区共发放健康手册共6000余册,发放疾病预防资料10000余份,宏图社区还发放健康教育处方300余份。二是办宣传专栏。共办健康知识专栏30余期。三是培训讲座。各社区分别请资深专家开展健康教育讲座15次,共培训居民达3000多人。通过以上措施有效地提升了居民群众的健康意识,增强了居民预防疾病的能力。

(二)优质服务,居民健康水平有效提升

各社区卫生服务站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法开展了较为优质的服务。

1、保健服务成效明显。一是免费对0-3岁儿童实行“4•2•1”管理和生长发育监测,开展与儿童相关的服务和新生儿保健、访视。二是开展妇女保健服务。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实施孕产妇保健系统管理。三是开展老年人保健服务。对老年人疾病预防、常见伤害预防、自救和他救、自我保健等服务。元-8月对儿童共实行“4•2•1”管理监测1980人,随访新生儿218人,进行各种疫苗接种3193人次;共开展孕产妇保健服务233人;登记管理高血压、糖尿病等六类慢性病人3297人。2、计划生育服务指导有力。1-6月共开展计划生育服务指导286人次。3、基本信息管理严格。各社区卫生服务站以社区居委会为依托,统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对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精神病等重点实行分类管理,对其它人实行动态管理。截止目前,共建立居民健康档案27893户,86256人。

(三)强化措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效处置

一是不断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预案要求进一步明确,措施进一步有力,责任进一步加强。二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得当。今年,在甲型H1N1流感疫情期间,迅速启动预案,严格监测,及时报告,排查出入境人员,坚持七日健康监测,共查出入境人员933人,监测入境人员47人,有效控制了疫情漫延。三是卫生消毒制度落实到位。各社区卫生服务站坚持开展消毒灭菌活动,配合社区开展卫生大扫除活动,公共卫生环境得以净化。

三、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服务体系不顺,双向转诊机制未形成。社区卫生服务站是国家卫生体制改革的产物,是广大居民群众的需求。随着国家许多惠民政策的出台,广大居民时逢春风化雨,实现了医疗服务及利益最大化。但由于服务体系不顺,社区卫生服务站效能未能体现。主要是资源配置重心不一。卫生医疗配置资源集中在县以上大医院,向基层社区倾斜力度不大。按世界卫生组织要求,居民对卫生服务需求的合理分配是80%在社区,20%在社区以上医疗机构,而现行配置恰恰相反,重大医院,轻小社区服务站,同是社区资源,不能有效整合,形成了大医院门庭若市,社区服务站门可罗雀的现象。由于社区卫生服务站与大医院差距较大,加上居民对社区卫生站服务了解不够,医疗服务的需求较高,导致居民看病流向大医院,这样,在客观上导致居民“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的习惯和流程还未形成,社区卫生机构和大医院的双向转诊机制还未建立起来(双向转诊即社区不能治疗的由社区出诊断书,再送大医院继续诊断治疗的合作机制)。使有限的社区卫生服务站资源使用率低,造成资源浪费。社区卫生服务站公益服务未完全体现。

二是管理体制不顺,管理机制不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站业务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其主要工作依托的是社区,所服务对象是社区居民,最终落脚点是社区,那么,社区居委会理应是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基层管理者,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管理与服务、考核与评价,社区居委会都应参与。自各社区卫生服务站成立以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许多任务下达在社区居委会,由社区居委会来组织社区卫生服务站协调完成,可以说,脱离社区的卫生服务站将无法谈发展。但是,在管理体制上存在着明显问题。一方面把社区居委会与社区卫生服务站混同于“伙伴”关系,不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在对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考核上,未让社区居委会参与。湖北省城市社区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湖北省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标准及办法》(试行)的通知(鄂社卫领办发[2007]1号)明确规定市、区财政和卫生行政部门是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考核的组织者和执行者,根本没有把街道及社区居委会列入考核单位。社区服务站的管理与街道社区脱钩。另一方面在社区服务站机构的成立、审批、布点都未经社区审核,成为社区管理盲区,致使社区卫生服务站在社区的服务,特别是公共服务是否认真、居民群众是否满意,能代表基层意见的街道和社区居委会无从知晓,这种体制必须迅速理顺。

三是人员流通不顺,用人机制未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站人才队伍建设不足,主要表现在人员学历偏低,专业技术人员短缺,加上社区卫生服务站均系民营私立性质,人才不能统一配置,学历较高的院校毕业生不愿进等,影响了社区卫生服务站发展。从调查情况看,龙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站除几所厂矿医院外,其余卫生服务站医务人员中,没有一个第一学历是本科毕业的,人才问题是社区卫生服务站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是经费渠道不顺,影响卫生服务站发展活力。2008年,国家实施“3342”(中央3块、省3块、市4块、区2块)财政补贴,下拨龙泉社区卫生服务站补助经费110万元(一般的卫生服务站6万元,较大的卫生服务站7万元,较少的卫生服务站3万元),但根据社区卫生服务站实际需求还有较大差距。由于经费不足,社区卫生服务站存在追求经济利益以支撑生存,而忽略了群众的健康保健和公共卫生服务。

五是财务管理体制不顺,账务处理体系不健全。根据笔者调查,社区卫生服务站由于规模不一,有年收入超过60万元的,工作人员6-7人,有年收入仅10万元左右,工作人员2-3人的,对于前者,可以设立专业的收费人员,对其进行专业的财务培训;对于后者,很难再配备专业收费人员而增加其营业成本,很多工作人员都是身兼多职,这种财务岗位的配置不足,致使财务工作管理混乱,大部分服务站存在着根本没有建立财务管理制度及账务处理体系,只有一本现金日记账,而且也难以找到原始凭证,财政资金的拨入与用途均无凭证可查。

四、社区卫生服务站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一是完善机制,坚持建、管、用的原则。政府应将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建设纳入政府统一规划建设,在批准规模小区建设时,要审定规划具有服务功能的卫生服务站的地点。进一步完善由街道、社区参与管理的联运机制。同时,把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考核考评纳入监督机制,真正实现社区卫生服务站为民所办、为民所用。

二是用活政策,促进社区机构与辖区大医院双向转诊的合作关系。主管部门要切实把国家医疗政策用好、用活,并落到实处,深入探索社区居民双向转诊的新路子,充分引导社区卫生服务站把握政策尺度,坚持居民“小病在社区、大病上医院”的原则,积极主动与大医院协作互动,建立和稳定双向转诊关系。社区卫生机构要努力引导和培植居民小病在社区的就医习惯,切实解决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用优质服务,赢得群众认可、满意。

三是强化宣传,营造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氛围。有关部门及社区卫生服务站要着力加大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宣传力度,扩大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影响,同时,要搞好两个培训,即居民健康教育培训、医护人员业务素质培训,通过强有力的培训,扩大宣传效果,树立自身形象,进一步让群众了解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职能和作用。

篇5: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制度

1、东街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范围

2、东街社区卫生服务站人员岗位职责

3、东街社区卫生服务站管理制度

4、东街社区卫生服务站门诊工作制度

5、东街社区卫生服务站治疗室工作制度

6、东街社区卫生服务站出诊制度

7、东街社区卫生服务站双向转诊制度

8、东街社区卫生服务站药品管理制度

9、东街社区卫生服务站财务工作制度

10、东街社区卫生服务站差错及事故防范制度

11、东街社区卫生服务站消毒隔离制度

12、东街社区卫生服务站预防保健工作制度

13、东街社区卫生服务站请销假制度

14、东街社区卫生服务站奖励与处罚制度

**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范围

一、健康信息收集管理和利用

1、社区基本情况(包括住户数、服务人口年龄构成比、发病率等)

2、社区居民健康调查与分析(人口发展、死亡和疾病谱变化、人均年医药费用)。

3、建立社区和个人健康档案。

二、医疗: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危重病人的现场救治及转诊,家庭病床及相关的各项服务。

三、预防:传染病防治、儿童计划免疫、慢性病防治和监控等。

四、保健:儿童保健、妇幼保健、老年人保健、残疾人保健。

五、康复:接纳上级医院转回的康复期病人,侧重于慢性病、术后病人及残疾病人康复指导和管理。

六、健康教育:制订健教计划,配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健康教育。

七、计划生育:

1、避孕、节育措施的指导与服务;

2、优生、优育、优教的指导与服务;

3、不孕症的咨询、查治、转诊。

**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一、工作人员准时上岗,按规定着装,仪表整洁,严格无菌操作。

二、主动热情耐心细致地接待每一位咨询者,收集信息资料,加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定期与社区卫生中心互通信息。

三、对行动不便需要出诊的病员,应及时通知有关人员安排上门服务,对社区危重病人应联系转、住院手续。

四、认真做好本职工作,积极参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织的政治及业务学习。

五、保持室内安静整洁,同时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六、每天下班前做好安全保卫工作。

七、发生紧急情况,应及时向社区服务中心领导汇报。

**社区卫生服务站管理制度

一、认真贯彻党和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严格执行法律法规。

二、定期召开办公会,研究布置工作,积极开展业务,完成上级交办任务,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定期汇报工作。

三、组织职工参加政治、业务和社会活动,安排一定时间学习政治和业务,并有记录。

四、建立岗位责任制,健全各项技术操作规程。

五、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建立健全登记、统计制度,做到资料完整准确,上报及时,物资定期清点,帐务要妥善保管。

六、建立门诊、出诊、转诊及医疗差错报告制度。

七、遇有严重中毒、法定传染病、收治涉及法律问题的病人,发生医疗纠纷、差错事故等按法律及有关规定处理,并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八、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征求社区群众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工作。

九、自学接受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按规定缴纳一定的管理费。

十、及时参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织的会议。

**社区卫生服务站门诊工作制度

1、坚持文明行医、礼貌待人,诊治认真,检查细心,(暂)实行8:00-21.00小时应诊制。

2、掌握医疗原则,严格执行医疗常规,做到因病施治,科学、合理用药,不增加病人不合理的经济负担。

3、急、危、重病人优先接诊,经初步抢救诊疗后及时护送转诊,各类急救药品、器材应准备完善,放置固定位置,保持应急状态。

4、医疗文件规范,做到看病有登记,取药有处方,收费有凭据,转诊有记录,项目填写齐全,字迹清楚,收费合理,计价正确。

5、严格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规范,严防各类差错事故的发生。

**社区卫生服务站治疗室工作制度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进入处置室、治疗室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及口罩,器械要定期消毒和更换。保证消毒液的有效浓度。

2、经常保持室内清洁,每做完一项处置,要随时清理,每天室内消毒一次,除工作人员及治疗患者外,不许在室内逗留。

3、凡各种注射应按处方和医嘱执行,对过敏的药物,必须按规定做好注射前的过敏试验。注射时做到一人一针一管。

4、认真做好三查七对一注意工作。三查:摆药后查,服药、注射、处置前查,服药、注射、处置后查;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时间、用法;一注意:注意用药后反应。

5、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无菌物品须注明灭菌日期,超过一周者重新灭菌。要相对划分无菌区、清洁区,器械和药品要分开放置。

6、各种药品及消毒剂分类放置,标签明显,字迹清楚。

**社区卫生服务站出诊制度

一、按群众需求,由站长安排出诊医生,做到随时上门出诊。

二、出诊前查阅病人的健康档案,带上必要的药品、器械。

三、出诊进行静脉输液或肌注时,必须向病人和家属宣传注射须知,对外院带入药品,须持有医院开出的医嘱、治疗单。青霉素等易过敏药物除外,以免发生意外。

四、对病情严重的患者及时联系转诊和住院。

五、出诊后随时与病人保持联系,了解病情变化,补充病人健康档案。

六、出诊所使用的药品应在当日与药房结清,并将收入缴入社区卫生服务站收费处。

**社区卫生服务站双向转诊制度

一、对急、危、重、疑难病人或因诊疗条件有限无法诊治的病人应及时转诊。

二、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双向转诊关系,病人需要作辅助检查时可介绍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检查。急危重症病人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时向上级医院转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康复期病人、术后病人、咨询保健病人应根据情况转入社区治疗。

三、对急、危、重病人,应进行维持生命的抢救处理。

四、转诊病人,应按要求书写病历摘要,记录处理情况,并填双向转诊卡(转出)。对危及生命的病人在转诊过程中应有医护人员陪护,监视生命体征,并及时下达病危通知书,告知病人家属。

五、对其它医院转诊来的病情稳定病人,应填写双向转诊卡(转入),认真阅读病案,了解情况,遵照医嘱进行诊治。如遇病人病情反复,应及时请求会诊或再次转入上级医院治疗。

**社区卫生服务站药品管理制度

l、社区卫生服务站使用的药品必须从其隶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调入,不得自行采购药品。

2、药品应逐项验收外观质量、商标、批号、效期和数量等项目、并登记在册。

3、实行药品在库养护制度,定期检查药品的质量,并登记在册。

4、注重药品效期管理,建立效期登记簿,标出近二年内到期药品的效期,对期限较近的药品要及时处理,药品使用遵循“先产先出、近期先用”的原则。

5、药品必须分类定位放置,应按药理作用、剂型、类型和药品理化性质摆放。

6、配方要“三查七对”,药袋上注明药名、病人姓名、用法用量,特殊用法或注意事项应清楚。处方配发实行双签名制度。

7、建立药品日报制度,(贵重药品及安全范围小的药品)及时做账、帐物相符。

8、建立药品清点制度,每月底必须对库存药品进行盘点,做到帐、实相符。

9、社区卫生服务站药品建立帐、册,专(兼)职人员负责。

10、建立差错事故登记制度和药物质量档案。

**社区财务工作制度

一、认真贯彻执行各项财经政策,严格财经纪律。

二、指定专人负责,建立健全包括固定资产在内的各项财务帐、册,原始凭证保存完好。

三、严格执行国家价格政策,公开药品价格,诊疗标准及社区卫生服务其它收费标准,做到收费有票据。

四、各项业务收入经与相关科室对账后按规定每天缴存银行。并做到帐相符,帐据相符。

五、爱护集体财产,损坏、遗失物品照价赔偿。

**社区卫生服务站差错及事故防范制度

一、牢固树立安全意识,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履行职责,规范操作,严防服务差错及事故的发生。

二、所有工作人员上班时应在班在岗,值班时应坚守岗位,不得串岗、脱岗。

三、服务站内所使用的药品及材料必须统一从社区服务中心统一调拨,不得从其它非法途径调进。

四、严格执行《处方管理办法》的要求出具处方。

五、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不得推诿或顶撞病人。抢救病人时医务人员应严肃认真,不说、不做与抢救治疗无关的话与事,更不允许谈笑风生。

六、医务人员接待病人、解释病情要耐心、细致。与病人对话要讲究语言艺术,要将病情及预后交待清楚,不得大包大揽,对疑难、危重病例要及时转诊。

七、认真实行医疗纠纷登记、报告、处理制度。要建立医疗差错事故登记本,差错事故发生后首先由站长进行调查分析,并耐心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同时要及时上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生重大差错事故的,要及时上报县卫生局。对发生的差错、纠纷组织讨论,总结经验教训。

**社区卫生服务站消毒隔离制度

1、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消毒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

2、治疗室、处置室、观察室、诊室等要按每立方米1.5W配备紫外线灯管,每天进行1-2次空间消毒,每次不少于30分钟,并做好记录。

3、各种穿刺做到“一人一针一管”,必须使用合格的一次性医疗用品,一次性医疗用品用后必须及时消毒销毁处理并做好记录。

4、备齐消毒灭菌设备及器械。

5、使用的消毒药剂、消毒器械和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卫生用品,必须是获得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卫生许可证”的产品。

6、皮肤消毒使用碘伏或采取2%碘酊75%酒精二步法,浸泡器械必须使用戊二醛等高效消毒剂,每一周更换一次,更换有记录。

7、主动接受卫生主管部门的监督监测。

**社区卫生服务站预防保健工作制度

1、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发现疫情及时报告。对法定传染病,按病分类登记,定期上报,按要求及时准确地完成预防接种任务。

2、加强对0-7岁儿童及孕产妇的系统管理,积极开展妇女病查治,妇幼卫生宣传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3、开展老年保健、残疾人保健、伤残康复和八类疾病的监控工作。

4、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做好社区居民、家庭的卫生指导,健康教育。

5、按照上级要求做好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

篇6: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制度

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2、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残疾人、低收入居民为重点,开展融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六位一体”的综合基层卫生服务。

3、全面了解和掌握社区人口基本信息、居民健康状况和卫生需求,并根据管理要求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4、开展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工作,实行双向转诊制度,严格执行诊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严防差错事故。

5、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行零差率销售。每月底将本月药品使用消耗记录和下月需求计划上交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办公室。

6、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并做好档案的归档和动态管理。

7、落实老年人保健工作,建立60岁以上老年人本底资料,实行动态管理,加强老年人健康保健知识宣教。配合开展老年人健康体检工作。

8、落实儿童保健管理工作,建立0—6岁儿童数(包括居住半年以上的流动儿童)本底资料,开展新生儿访视。

9、掌握辖区内妇女本底数和健康状况。配合相关部门开展社区常见疾病普查、普治。掌握社区育龄夫妇基本健康状况,开展婚前及新婚期生理、心理咨询,开展优生优育指导,对准

备怀孕及孕3个月内的妇女发放叶酸并指导服用。负责对孕妇及孕妇家庭进行保健指导,开展产后访视、产后避孕及产后恢复指导。

10、协助做好计划免疫接种工作,负责辖区内适龄儿童的调查摸底和接种通知的发放。

11、掌握本辖区高血压、糖尿病等各类慢性非传染疾病的发病情况。按宜兴市慢病监测管理要求,建立慢病管理档案,实行分类管理。

12、做好社区残疾人、精神病人的医疗康复服务,建立健康档案,指导康复训练。

13、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咨询与指导,结合社区情况制订健康教育计划,每两月开展一次健康教育讲座,每季度入每户发放资料一次,宣传栏内容每月更新一次。

14、做好传染病管理工作,协助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配合开展疫点消杀、传染病病人居家隔离观察、死因调查等工作。做好传染病报告工作。

15、负责结核病人督导管理,定期上门随访,指导服药。

16、做好各类信息数据的收集、统计和分析,建立台帐,并做好报告工作。

篇7: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计划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

2011年已经过去,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在医院领导的关怀和各位同仁的帮助监督下,各项工作都已基本完成。工作虽未取得多大成绩,但还是得到了医院领导及各位同仁的肯定。我感到很是惭愧,同时也感觉到肩上的分量。2012年春节即将来临,今天在这里参加年终总结大会,我想把2012年我们的工作作如下规划:

一、工作目标

进一步完善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认真执行国家基本医疗改革,充分发挥我们的优势贴切群众,利用我们所学知识和技术优势,解决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使广大人民群众的疾病能在第一时间得到诊治,真正做到“大病进医院,小病在社区”。

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

1.健康教育

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普及健康知识,增强社区居民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促进全民健康素质的提高,尤其加强对社区居民健康素养的健康教育工作,进一步提高社区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相关行为形成率。利用卫生宣传日,配合医院开展义诊、咨询、讲座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做到内容丰富多彩、通俗易懂,易被群众接受、受群众欢迎。全年应至少开展6次以上健康讲座、义诊咨询等宣传活动和每月刊发一期健康墙报、板报。

2.加强重点人群管理

2012年我们工作重点转向孕产妇、儿童、重症精神病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及60岁以上老年人的管理,帮助医院完善“3+X”的具体工作:全面掌握所管辖社区内孕产妇、儿童、老年人、慢病等重点人群的底数,并规范建档,为其提供连续、综合、适宜的服务;在日常工作中及时筛查出重点人群,为其建立专门档案并重点管理;对已建档的重点人群,开展随访工作;根据重点人群具体健康状况,为其提出科学、合理、详细的干预措施,将慢性病的三级预防措施落到实处,让老年人、慢病患者真正感受到社区卫生工作带来的好处。

3.计划免疫

进一步加强辖区内儿童及流动儿童的管理,积极配合医院下社区开展主动搜索,及时、准确掌握辖区内儿童及流动儿童资料,发现未按要求完成免疫规划的儿童,及时通知补证、补种;并按要求上传儿童接种信息。

4.医疗服务

做好社区内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工作,抓好门诊病例、处方、出诊记录等医疗文书的书写质量,努力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力争门诊总量有新的突破,认真执行卫生技术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规范卫生服务行为。

5.进一步推进居民健康档案建档工作

2012将继续为辖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确保健康档案的真实性,统一编码、规范化管理健康档案,做好健康档案录入工作。

三、努力学习,提高医疗质量。

2012年我们仍将刻苦学习专业知识,继续参加国家执业医师考试,充实自身能力,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站:

篇8: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

1 加快体系建设, 构建慢防工作网络

昆山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 北至东北与常熟、太仓两市相连, 南至东南与上海的嘉定、青浦两区接壤, 西与吴江、苏州交界。昆山市辖11个镇 (区) , 19个街道, 户籍人口为70万人。至2008年年底, 全市城乡已组建预防保健所11所, 社区卫生服务站145所, 服务人口覆盖率达100%, 目前从事慢病防治的专 (兼职) 人员已达到140余人, 全市已形成了以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基础的新型慢病防治体系[2]。

2 加大经费投入, 实行慢防目标管理

多年来, 昆山一直注重慢病防治经费的投入。2006年以来, 全市的慢病防治经费已由原来的40余万元增加到2008年的140余万元。慢病防治经费覆盖了自慢病的发现、报告到管理的全过程, 为做好慢病防治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慢病防治专项经费主要用于:①报病奖励:发现并报告肿瘤、糖尿病、冠心病或脑卒中等常见慢病5元/例;②核实病例:对发现的病例进行流调核实5元/例;③慢病管理:一是按照要求管理高血压患者10元/例;管理糖尿病患者15元/例, 血糖筛查5元/例。按照要求随访肿瘤患者10元/例。④60岁以上老人的管理:一是免费体检:2006年至2008年, 我市利用3年时间, 分阶段完成了全市所有60岁以上老人的健康体检。体检费用50元/人 (市卫生局每人补贴25元, 所在乡镇每人补贴25元) 。二是随访建档:按照要求, 完成随访并建立健康档案2元/人。⑤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经费按照2元/人的标准, 由市财政投入。⑥残疾人管理:残疾人社区康复 (建卡、随访、训练指导) 50元/人。经费实行目标管理, 由市卫生局按照年度进行考核、发放。

3 推进示范站建设, 慢防工作稳步开展

慢病防治工作是一个长期的社会工程, 为使慢病防治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昆山市开展了慢病防治示范站建设, 以此带动全市慢病防治工作稳步开展。2007年选择了一个慢病防治基础较好的乡镇开展慢病防治示范镇创建, 同时要求每个乡镇选择1-2家条件较好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创建慢病防治示范站。就在同一年, 所选的1个乡镇和21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全部按照要求通过了示范站的考核评估。2008年, 昆山市又要求其他10个乡镇, 每家继续选择1-2家条件较好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示范站建设, 通过现场观摩, 外出参观学习, 现场指导等方法, 截至这年年底, 又有23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完成了示范站的创建。示范站建设的推进, 使社区卫生服务站慢病防治学有榜样, 赶有目标, 促进全市慢病防治工作的开展。

4 强化督导评估, 提高慢防规范化建设

为使慢病防治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昆山市制定了“昆山市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标准”、“昆山市高血、糖尿病管理规范”、“昆山市基层 (社区)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市级补贴项目标准”等规范性文件, 并通过每月慢病例会, 每季度一次的督导, 经常性的培训等形式, 进行多层次、多回合、多种形式的业务指导。仅2008年就举办各类慢病防治知识培训班10期, 培训慢病管理医师160多人;下乡巡回督导4次, 督导各级医疗机构182家次。对基层督导力度的加强和防治管理知识的培训, 大大提高了慢病防治工作者的业务水平, 为正确实施年初工作计划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上述工作, 2006年至2008年3年的时间, 昆山市管理的高血压病人由21 290人增加到34 903人, 糖尿病患者由2 290人增加到4 198人, 肿瘤等慢病病人的报告率也大幅度增加。今后, 要针对仍然存在的重医疗轻预防、医师年龄老化等问题, 强化政府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职责, 由政府领导, 卫生行政部门牵头、疾控机构做好技术指导等, 充分发挥社区服务站在慢病管理中的作用, 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率, 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3]。

摘要:文章总结了近年来昆山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慢性病防治工作的方法, 认为通过构建慢防工作网络、加大财政投入、推进示范站建设、强化督导评估等措施, 大大促进了社区慢病防治工作水平。同时提出应强化政府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职责, 由政府领导、卫生行政部门牵头、疾控机构做好技术指导等, 才能充分发挥社区服务站在慢病管理中的作用, 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率。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站,慢病防治,体会

参考文献

[1]顾秀英, 胡一河.全国慢病防治示范社区太仓模式在苏州市的发展情况[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05, 21 (2) :146-150.

[2]沈慰如.昆山市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调查分析[J].中国卫生资源, 2002, 5 (2) :91.

篇9: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改革及发展研究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改革;发展

【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673-01

卫生部等部门颁布的《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若干意见》、《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等文件,标志着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宏观政策已经明确,社区卫生服务逐渐步入了健康发展的轨道,获得了政府、社会和广大社区居民的关注和支持。

据2012年底的不完全统计[1],全国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城市达到358个,占城市总数的54%,近90%的地级城市开展了社区卫生服务。31个省共建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40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9726个。此外,全国还有553所街道卫生院、3678所门诊部,847所市属的区级综合医療和1310所县级市综合医院承担着部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目前,全国31个省均出台了省级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政策文件[2]。天津、广西、山东3省由省级政府下发,北京、上海、重庆、湖北、江西、安徽6省由政府办公厅转发,19个省由相关厅局联合下发,还有3个省由卫生厅下发。一是在发展过程中,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由试点阶段举办社区卫生服务站为主,向重点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转变。各地着重对现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械进行结构和功能的双重改造,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是各地逐步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上海市内95所地段医院已全部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市通过对一、二级医疗机构进行改造,建立了11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有一些地区探索建立其它形式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如老年护理院、口腔诊所、中医诊所等。

在社区卫生服务建设中,各地打破原有医疗卫生机构条块分割的局面,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陕西、内蒙、湖北等省将厂矿企事业单位的社会卫生资源纳入社区卫生服务规划进行统一管理。海口、重庆等省利用社会卫生资源举办民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江苏省在制定社会卫生服务规划的基本上,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在机构和人员准入方面引入竞争机制,实行面向全社会的机构招标和人员招聘,效果明显。各地通过建立培训基地以及开展中英(加、荷)项目合作等形式,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培训。20001年,卫生部、人事部举行全科医师资格认定考试,20个省100余名考生考试合格,产生了国家第一批全科医师。5个省在24个城市开展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工作,培训了639人,17个省开展岗位培训工作,培训合格13523人。此外,一些地区还鼓励上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医务人员到社区兼职工作,也鼓励身体健康的离退休高级卫生技术人员到社区兼职和任职,有效解决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综合素质较低、难以取得居民依赖等问题。

在国务院重视下,2002年8月,卫生部等国务院11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标志着我国社区卫生服务迈入了改革创新、加快发展的新阶段。

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决定了加快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矛盾是基层优质卫生资源供给与人民群众对社区卫生服务需求之间的矛盾。加快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思想是:以增加优质社区卫生服务供给为主旨,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卫生资源结构性调整为主线,以体制创新为突破口,以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社区卫生服务需求为根本出发点,扎扎实实推进社区卫生服务。

深化体制改革,注入发展动力。要把引入竞争机制作为体制创新的核心,根据公平、择优原则,采用公开招标方式选择举办者,凡具有规定条件的法人和自然人均可参与竞标。同时要充分听取社区居委会和广大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改革与管理的各方面意见,扩大他们的选择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要以积极姿态“开门办”社区卫生服务,即允许大、中型医疗机构,也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等社会力量举办社区卫生服务,广泛动员社会参与社区卫生服务。以建立聘用制为核心,回忆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既鼓励上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采取挂牌、兼职、下派等多种形式向社区流动,也鼓励符合规定条件离退休医务人员到社区工作,推进全科医师的岗位培训和规范化培训,不断提高队伍综合素质。各级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为社区卫生服务提供工作经费、配备基本设备和房屋等设施,在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推进社区建设、扩大延伸性服务收入自主分配权等方面给予实实在在的支持,营造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良好环境。

当前,发展社区卫生服务触及到了多元化举办等社会较为敏感的深层次问题[3]。同时社区卫生服务的改革不是一项孤立的改革,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此,要坚持与时俱进,把改革和发展作为解决问题的关键。结构大调整孕育事业大发展。要切实加快卫生资源向社区转移步伐,加大城市医院改革力度。在资源配置中,政府要“有进有退”,把卫生资源重心适当下移到社区[4]。同时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要合理分工,实现互动、双赢、共同发展。总之,我们必须以符合人民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把群众的呼声作为我们的第一信息,把群众的需要作为我们的第一需要,把群众的满意作为我们的第一标准,把群众的利益作为我们的第一考虑,奋发有为,开拓进取,不断开创社区卫生服务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李长明,姚建红.发展新世纪社区卫生服务应把握的指导方针,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4,37:645-647.

[2]赵琨、高广颖,万泉,2000年中国卫生总费用测算报告,中国卫生经济杂志,2012,31:29-32。

[3]赵郁馨.卫生总费用运行特点及增长因素,中国卫生经济杂志,2012,31:32-35。

上一篇:轮岗交流总结下一篇:工程检测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