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社区创建人口综合服务工作示范社区情况汇报

2024-05-08

XX社区创建人口综合服务工作示范社区情况汇报(精选5篇)

篇1:XX社区创建人口综合服务工作示范社区情况汇报

XX社区创建人口综合服务工作示范社区情况汇

XX镇XX社区于1984年10月成立,现有委员5名,XXX任主任。整个社区为农居混合型,辖区内有入住居民1495户,总人数5253人,在册党员58人,低保4户,残疾人18 人,流动人口约2000人,下设13个居民小组。

社区办公地点设在XX镇文化路“四中心”,现有服务办公面积1800多平方米,按人性化、民本化的要求设计建造,有宽敞明亮的“一站式”服务大厅、医疗卫生服务站、居家养老中心、残疾人康复中心、老年活动室、爱心超市、阅览室、书画室等,基本满足了社区居民的物质生活、文化生活、精神生活需求。

多年来,XX社区在上级领导的正确指导下,班子成员齐心协力、精诚团结,坚持服务构建和谐,共建幸福家园的宗旨,先后获“江阴市和谐社区”、江阴市“四星级红旗社区”、江阴市“党风廉政建设达标社区”及无锡市“民主法治社区”等十多项荣誉。

创建人口综合服务工作示范社区是我社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据无锡市出台的《关于加强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决定》及人口综合服务工作示范社区的创建要求,结合社区扁平化工作,我社区紧紧围绕“加强人口信息管理、开展流动人口综合服务工作”的工作目标,坚持从社区实际出发、从群众的需求做起,有针对性地开展创建活动,详细制定创建工作方案,加强创建工作宣传,精心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创建活动,使创建活动在辖区内家喻户晓,开创了全民共建的新格局。现将近阶段XX社区创建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成立领导小组。

开展创建“人口综合服务工作示范社区”活动是一项重要工作,是全面做好人口服务工作,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创新社会管理的一项重大举措。为切实加强对创建工作的领导,社区成立了以XXX为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并根据社区实际制定了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目标任务,发动组织居民群众及社区单位积极参加共创,形成了创建示范社区的工作合力。

二、建立“一站式”社区综合服务平台。

社区服务大厅设置人口登记、党群工作、民政残联、宣教文卫、综合治理、人口计生、劳动保障等岗位,工作制度健全。面向包括外来流动人口在内的所有社区居民,提供“一站式”受理服务。实行“分片包干”、“AB角”、“错时工作”等服务制度,实现社区服务全天候、全覆盖、零距离。

三、落实“一证二合同三承诺”制度。

社区服务平台协助公安部门受理外来流动人口暂住证或居住证的办理申请,负责登记申请人相关信息,签订《公民文明守法承诺书》。协同房管部门做好房屋租赁合同登记备案工作,督促房屋出租人履行社会责任,签订《房屋租赁社会责任承诺书》。

四、加强社区人口综合信息管理。

建立由分片包干负责人、流动人口协管员、居民小组长、楼道信息员、物业管理人员和社区志愿者组成的人口信息采集队伍,明确信息管理员,及时掌握社区人口变动情况。

五、推进人口服务管理社区化、社会化、规范化。

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把包括流动人口在内的所有辖区内居民全部纳入社区服务管理范畴,建立社区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实现人口服务管理的社区化全覆盖。发挥好社会中介机构、物业管理机构、出租屋业主等社会力量的作用,明确落实各有关方面的社会责任,确保辖区居民特别是外来流动人口享有的基本权益和生活质量。

六、完善社区工作队伍建设。

社区事务工作站按每300户配备一名专职人员的标准配备了工作人员。并加强对社区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其能力水平和综合素质,加强对社区工作人员(含各类协管员)的考核管理。

七、保障基层工作经费充分到位。

社区工作经费不低于每100户12000元的标准。社区工作人员工资不低于每人每月1000元的标准。

八、健全工作机制,彰显工作特色。

1、关爱社区流动儿童,服务流动儿童健康成长

近年来,随着我镇经济的高速发展,流动人口数量大幅增长,与此同时,流动儿童在我镇也呈逐年增长之势。我们意识到伴随流动大军而来的流动儿童(此指6-15周岁的外来人口子女,下同)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我们社区开展流动儿童教育管理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我们的主要做法是:(1)、深入调查摸底,建立流动儿童登记制度。社区多次组织楼院长开会,组织工作人员入户排查流动人口及流动儿童底数,建立了详细的流动人口、流动儿童档案。(2)、利用多种活动形式,服务流动儿童健康成长。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流动儿童,社区制定了详细的工作安排和活动计划,定期组织社区流动儿童参加居委会举办的各项活动,丰富了流动儿童的课余文化生活。

2、关注社区人口老龄化,服务老年人安享晚年。

XX社区是人口老龄化较高的区域之一,主要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老年人口总量大;二是老龄化增长速度快;三是高龄化日益凸显。首先我们针对街道地域面积小、人口密度大、老龄化程度高的特点,着重在社区养老居家养老方面下工夫,积极整合社区资源,拓展养老设施,加大养老投入,使月城社区真正成为老年人温馨快乐的银发乐园。其次,加强老年文体团队的培育、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丰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

XX社区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相关部门的指导和关心支持下,经过自身努力,在创建人口综合服务工作示范社区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是存在一些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紧紧围绕镇党委的工作部署,真情面对社区工作中点点滴滴的琐事难题,真诚帮助解决居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用更热的激情,更高的标准,更快的步伐,取得更好的成绩,为全面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出我们的一份力量。

篇2:XX社区创建人口综合服务工作示范社区情况汇报

xx社区位于xx镇镇区中心地带,社区总面积2.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04亩,管辖5个自然屯,1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087人。社区党总支部下设9个党支部,共有党员61人。近年来,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怀支持下,社区党总支部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以创建和谐社区、文明社区为总体目标,拓展社区服务域领,不断加强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浓厚的人文环境,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极大促进了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一、“一事一议”推进社区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开始实施时,群众对这一政策的响应并不积极。在社区党总支部的努力下,经过耐心细致的宣传发动,社区群众转变了观念,变被动接受为主动争取项目。2011年成功申报了“绿稠屯人饮工程”、“社区东西街、西门街排污管道整治工程”、“社区旧街道路灯安装工程”等一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422910元,受益群众达2012人,在凭祥市所有村(社区)中名列前茅。“一事一议”项目亮化了街道,也温暖了群众的心。绿稠屯的村民代表们激动地将“情系百姓,水通万家”字样的锦旗送到镇政府办公室,感谢镇党委、政府帮助村民解决了困扰多年的饮水难问题。

二、“两会一节”打造社区文化品牌

xx社区历来非常重视文化事业建设。在社区党总支的组织引导下,xx社区成立了舞蹈协会,协会成员每晚聚集在社区广场组织居民学舞、练舞,男女老少翩翩起舞,呈现出一片欢乐和谐的景象。

每年春节,社区还举办xx镇春节文艺晚会,每年吸引2000多人前来观看,极大丰富了春节期间群众文化生活。农历五月十二是xx壮家“歌圩”,社区党总支把这一传统民族盛会发展成每年一届的“xx镇山歌艺术节”,使这一传统的文化活动得以完好的保存和延续,并成为xx社区的文化名片。通过“两会一节”等文体活动的开展,有效地提升了社区居民的整体素质和文化品位,增强了社区文化内涵,丰富了广大居民的精神生活,陶冶了情操,促进了社区各项事业的健康协调发展,为建设和谐社区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保障。

三、“三电合一”搭建为民服务信息化平台

xx社区是凭祥市“三电合一”试点社区。社区党总支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整合电视、电话、电脑三方面资源,搭建为民服务的信息化平台。一是通过广西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系统为居民在线播放各种农业、卫生、教育、传统文化等群众关注的节目,组织党员和群众开展各类学习培训;二是公布“12316”三农服务热线,群众可以通过电话拨打免费热线,向专家咨询各种农业生产问题;三是以xx社区党建网为平台,把各类政策信息、招工信息、产品信息等发布到社区网站上,使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在网上办理党组织关系转接、新农保、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农村危房改造等业务。“三电合一”信息化平台使社区居民及时获取各种有利信息,为群众的工作、生产、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四、“四项措施”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xx社区党总支部立足实际,切实抓好自身建设,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一是深入各屯开展调研活动,广泛征求意见建议,查找

制约和影响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然后组织班子成员对查找出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二是实行社区重大事项议事办理制。党总支书记以身作则,严抓民主管理,充分发挥每个班子成员的才智,保证决策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三是实行分工负责制,书记放权不包办,副职认真抓落实。相互之间在权力上不争,责任上不推,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工作格局,工作上拧成一股绳,使班子真正成为社区的领导核心。四是社区党总支部每周召开一次例会,对一周来的学习工作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查找问题,提出整改意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党总支班子成员的理论水平、领导水平和驾驭能力。

五、“五个下移”创新社会管理

篇3:XX社区创建人口综合服务工作示范社区情况汇报

一、基本情况

2012年是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之年, 为促进社区就业更加充分, 两市在省厅统一部署下, 创新工作思路,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以开发就业岗位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为重点, 以发挥公共就业服务四级网络作用为切入点, 以帮助就业困难群体再就业为着力点, 以支持下岗失业人员创业为突破点, 不断提升创建层次和质量, 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创建活动, 打造出一批工作规范, 亮点纷呈的省级“充分就业示范社区”。

两市2012年度共申报创建社区17个, 我们实地调研走访了17个, 调研面达100%。工作中我们从充分就业、平台建设、基础信息管理、就业政策落实、就业援助服务等六个方面进行验收评估。主要采取听汇报、看台账、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和电话询访等方式对两市创建工作进行了详细了解。一是分别听取各市、区 (县) 社区开展创建工作的情况汇报, 着重了解创建工作中主要做法和工作亮点;二是实地走访社区创建工作开展情况, 查看社区劳动保障机构“六到位”情况, 硬件设施、创建工作资料、台帐是否建立健全, 核实社区下岗失业人员就业率和“零就业家庭”等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的相关情况, 系统动态管理信息是否与台帐相匹配;三是询访协理员, 了解是否与其签订合同、工资待遇是否达到规定标准、是否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是否取得了协理员三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四是现场电话联系辖区内失业人员对社会保障政策知晓度及满意程度, 随机抽查符合要求。从调研的情况看, 两市能紧密结合实际, 把创建充分就业示范社区作为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科学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 均成立了创建充分就业示范社区工作领导小组, 各区 (县) 、街道、社区也都建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 按照省厅的部署, 及时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实施办法, 细化创建标准和考核要求, 促进了创建活动有序的开展。通过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示范社区活动, 使各项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较好地落实到位, 就业困难人员得到有效援助, “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消除, 辖区内失业人员的就业率在90%以上。两市都能按照创建要求, 建立“一站式”服务大厅, 配备LED大屏或液晶电视、触摸屏, 专职劳动保障协理员持三级以上等级证书并签订劳动合同, 人员经费、工作经费、办公设施等全部落实到位。同时重视和加强软件设施建设, 制定了规章制度、办事程序、工作职责、服务规范, 并公布上墙。建立健全了就业管理信息系统, 实现了四级实时联网。总的来说, 两市申报的充分就业示范社区, 绝大部分都达到了省级充分就业示范社区标准。

二、做法和成效

(一) 以健全基础信息管理为前提, 提升充分就业示范社区创建的针对性

两市各创建社区均能按规定建立辖区内本地户籍劳动力、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台帐, 并按季度及时更新;按月重点更新就业困难人员及零就业家庭基础信息;初步建立了辖区内非本地户籍劳动力及用人单位基础台帐, 更有针对性地推动劳动力资源和就业岗位的对接, 促进社区岗位开发、就业援助、创业服务、政策扶持四位一体运行。常州市公共就业服务系统建立了预失业信息管理功能, 与退工办理、社保缴费信息相关联, 协理员可以方便快捷地查询到本社区最新失业人员名单, 变居民登记寻找服务为协理员上门送服务。镇江市进一步完善了调查登记制度, 依托街道、社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平台定期开展“进家入户”家访活动, 重点对辖区内失业人员、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就业困难人员进行调查走访, 建立跟踪服务卡, 实行回访制度, 并建立台账和数据库, 输入江苏省就业管理信息系统。同时, 基层平台还通过加大采集用工信息、大力开发社区就业岗位, 市区开发街巷保洁员、百米一岗、社区辅警员、协管员等公益性岗位1755个。两市社区面对散居在本社区的外来人员, 均能主动与警务室联系, 利用外来人员办理流动人员居住证的方式采集基础信息, 逐一登记录入就业管理信息系统, 并及时提供服务。

(二) 以目标管理考核为手段, 强力推动充分就业示范社区创建工作

两市把省级充分就业示范社区的创建作为贯穿2012年就业工作的主线, 专题部署, 结合本地实际, 出台配套文件, 精心组织实施, 并对社区创建工作进行指导和督促, 制定示范社区常态化考核机制。

镇江市创建活动由辖市区、街道、社区三级联动、分级实施, 把省级“充分就业示范社区”的创建工作与创业就业其他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列入人社工作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之中, 做到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 务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对基层平台场所建设开展了考核验收。对基础工作、就业援助、政策落实、创业就业服务、创新举措等方面进行考核, 并根据考核结果实施奖励。在工作经费上规定每个街道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不低于4万元, 每个社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站不低于1.5万元, 每个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不低于2万元, 每个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站不低于5000元, 健全奖励机制, 制定了《关于实施社区扶持创业奖励的通知》等文件, 对街道 (镇) 、社区 (村) 平台每扶持创业1人分别奖励500元;对社区、街道每发放并回收一笔贷款, 分别给予200元和40元的奖励;对街道、社区每推荐安置一名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 分别给予社区和街道200元和20元奖励、安置一名困难群体分别奖励社区和街道400元和40元、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并缴纳社会保险, 再增加奖励50元, 以进一步调动基层平台服务创业就业工作的积极性。

常州市坚持六个强化, 狠抓工作落实。1、强化组织领导, 明确创建目标, 将创建工作纳入常州市政府就业创业工作目标考核。对优秀和合格的社区分别给予1.2万和1万的工作经费奖励, 有效推动了创建工作。2、强化学习评比。组织各创建社区认真学习省级“充分就业示范社区评估标准”, 对照创建标准逐条梳理, 齐头并进。3、强化创建标准。切实加大创建工作检查力度, 并结合新一轮政策情况, 按照“一社区一册”的要求, 建立健全创建省级“充分就业示范社区”工作档案。4、强化动态检查。常州市人社部门每季度开展一次督查考核, 填报《常州市创建省级“充分就业示范社区”季度考核表》, 督查创建指标的完成情况。5、强化典型引路。在创建过程中, 常州市大力开展市外市内的学习, 借鉴先进经验, 今年4月钟楼区组织52名劳动保障协理员参观了国家级充分就业示范社区无锡市新区江溪街道前进花园社区和无锡市人力资源市场, 获取了宝贵的经验。6、强化宣传氛围。先后在常州政府网、日报和晚报上刊登了创建充分就业示范社区的报道和公示, 有效营造了浓厚的创建氛围。

(三) 以政策扶持为核心, 强力推进创业就业普惠共享

两市在创建过程中, 始终将宣传落实就业创业政策作为工作的主线, 积极落实包括岗位补贴、社保补贴、培训补贴、创业补贴、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在内的各项就业创业政策。

镇江市为进一步鼓励和扶持创业就业, 在已有政策基础上, 市政府连续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建设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鼓励全民创业促进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等相关文件, 提高初始创业补贴、扶持创业奖励和贷款等标准。1、提高初始创业补贴标准。符合条件的创业人员在本地领取营业执照稳定经营6个月后, 一次性初始创业补贴从1000元提高到3000元。2、鼓励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对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创办私营有限责任公司、私营股份有限公司的, 一次性创业升级补贴从2000元提高到1万元。3、放宽创业贷款政策。个人申请贷款最高额度从20万元放宽到30万元, 劳动密集型小企业最高额度从200万元放宽到300万元, 贷款最长期限从2年放宽至3年。4、支持创业载体建设。对被评为省和省级以上的各类创业载体, 在原有建设补贴的基础上再给予10万元一次性奖励。5、加强创业指导服务。各类创业服务机构和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平台, 每扶持1人成功创业的, 奖励标准从500元提高到1000元。6、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对近三年来毕业的大学生在镇江市区创业并正常经营纳税一年以上和带动2人以上就业, 同时缴纳社会保险的, 给予一次性4000元奖励;对近三年来各类新创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每新录用1名就业困难人员, 并与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 同时缴纳社会保险的, 给予1500元/人的一次性带动就业补贴。

常州市大力开展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 依托街道、社区平台, 在全市每个角落掀起了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热潮。同时, 将培育创业明星纳入就业服务目标管理, 由社区向有创业愿望的人员提供政策扶持, 办理相关证件, 帮助协调经营场地, 落实小额担保贷款及社会保险补贴, 介绍员工等服务, 并以街道为单位召开创业明星报告会, 以组织培训为载体召开先进典型座谈会, 以身边典型事迹教育身边的人, 带动身边的人走创业之路、做创业之星。

(四) 以人为本, 真情相助, 推动就业援助精细化、常态化

总体而言, 两市在开展创建过程中, 均能以服务的科学、规范、精细为目标, 针对不同类型的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提供个性化就业指导、岗位推荐和政策帮扶, 使促进就业落实到位。均建立了“一人一策”就业援助台账, 建立“出现一人、认定一人、扶助一人、稳定一人”的就业援助工作机制, 同时利用信息系统对援助对象进行登记跟踪管理服务, 按月进行跟踪服务, 实行动态管理。

常州市社区就业困难人员很多是年龄偏大、技能单一、文化程度低、健康状况差, 就业非常困难。为此, 各创建社区首先制定了首问责任制、就业援助制度和承诺制, 建立“一人一策”的援助方案, 做到了“四个明确”:明确就业困难人员家庭结构和收入状况, 明确援助目标, 明确援助责任人, 明确援助效果;其次是动员社会力量, 组建维修服务队、美容理发队、电脑培训队、丝网编织队、烹饪培训队等“志愿者帮扶队”, 随时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就业援助。新北区藻江社区工作人员自创“八心工作法”, 同时社区深挖资源, 集思广益, 组织大学生村官这一年轻群体与社区就业困难人员进行“一对一”结对。天宁区红梅西村社区开展关爱零就业家庭专项活动, 与“零就业家庭”人员签订《“零就业家庭”再就业援助协议书》, 建立“一户一表一卡一册一档”制度, 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并定期进行跟踪随访, 目前该社区6户零就业家庭10人全部实现了再就业, 并享受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

镇江市高度重视就业援助工作, 把它作为检验创建充分就业示范社区成效的核心价值, 赋予了新的内涵, 取得明显成效。一是以“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送温暖”为主题的就业援助月活动, 分门别类、逐户逐人制定和落实援助措施, 做到了“援助一户、稳定一户”, 同时为进一步帮扶社区人员就业, 建立小额担保贷款对接服务机制, 由经办银行的工作人员和社区平台一对一结对, 开展服务。二是对零就业家庭等就业困难群体及时登记、核实和确认, 开展定期、不定期入户调查, 做到“不漏一户”, 动态清零。三是制定个性化援助计划。针对不同的就业困难群体, 帮助其设计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可行性的就业方案, 分别提供职业指导、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就业岗位、职业技能鉴定和扶持政策等“一对一”个性化服务。四是建立就业信息援助制度。利用街道及社区平台有针对性的采集用工信息, 每月举办一次街道下岗失业人员“就业超市”, 每季开展一项以帮扶就业困难群体为主题的“专题活动”。五是注重培训成效。把短期培训与长期培训、技能培训与素质培训有机结合, 多层次、多形式开展技能培训。同时把每年三月作为培训月, 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万人创业普训”活动, 引导和扶持0.86万人走上了成功创业之路。六是完善后续跟踪服务。实行三必访制度:有困难必访, 创业后必访, 未就业必访。有效提高了就业的稳定性。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示范社区创建工作的发展还不够平衡

尽管地方各级政府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对创建省级充分就业示范社区工作的重视程度和工作力度提速推进, 但四个城市之间, 甚至同一省辖市内的各县 (市、区) 创建水平不尽相同。这既有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的客观原因, 也有极少数领导对基层平台建设和承载工作重要意义认识不足、劳动保障协理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相对薄弱的主观因素。

(二) 部分地区示范社区创建基础工作水平有待提高

2011年是创建充分就业示范社区的第一年, 各地按照省厅示范社区创建评估标准, 对基础台帐和统计报表进行了进一步的提升和细化, 但有些社区台帐内容不完整或更新不及时, 甚至无省厅评估标准明确要求的就业援助协议和方案, 有的援助方案, 个性化不突出, 跟踪服务记录, 就业指导内容记载有的比较单一或不全, 极个别社区的就业服务工作台帐仅停留在最初始的笔记本流水帐形式, 与创建示范社区的更高要求差距甚远。

(三) 个别社区对本辖区内的新增失业人员情况无从了解

有些县 (市) , 《就业失业登记证》的发放工作放在县 (市、区) 本级就管中心, 由于没有建立县 (市、区) 、街道 (乡镇) 、社区 (村) 的反馈机制, 又没有开发相关信息系统软件, 使得社区服务平台对本辖区内新登记失业人员情况无从了解, 造成对社区新增失业人员情况不清、底数不明, 在省、市充分就业示范社区的检查过程中, 有些县 (市) 的社区新增失业人员居然没有几人。

(四) 网络信息化建设需进一步加强

虽然各市都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网络信息平台, 市、县 (市、区) 、街道 (镇) 、社区实现四级联网, 但由于软件系统不统一, 系统的功能模块也各有差异, 如有的系统中就业援助、就业困难人员跟踪记录模块尚未建立, 有的动态跟踪信息没能及时录入, 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工作不能充分反映。部分社区虽有软件功能, 社区平台工作人员权限只能进行查询, 不能进行失业登记、动态跟踪服务记载等。

四、几点建议

(一) 宣传创建特色和亮点, 共同提高示范社区创建水平

在省级充分就业示范社区创建工作中, 每个城市、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亮点, 建议各市将本地区特色亮点进行汇总总结, 制作成相关资料, 供大家学习和参考。各省辖市间也可多沟通、学习和交流, 了解兄弟城市在创建活动中的先进经验和创新做法, 共同提高创建水平, 更好地发挥充分就业示范社区的典型引领作用。

(二) 制定规范化、标准化社区平台业务工作和操作流程

在充分调研全面梳理社区平台职能的基础上, 结合江苏省就业创业工作实际和工作要求, 制定全省统一规范化、标准化社区平台就业创业业务工作和操作流程, 全面提升和优化平衡全省社区基层平台工作水平。

(三) 充分发挥信息网络在就业创业服务的作用

发挥各市、县 (市、区) 、街道 (镇) 、社区四级信息系统联网全盖的优势, 根据工作实际, 优化升级软件系统功能, 充分利用信息查询、数据统计汇总、打印等功能, 科学开发统一的电子台帐信息系统, 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均可以通过信息系统对日常工作进行数据分析和监测。

(四) 进一步加强对基层平台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组织领导

篇4:XX社区创建人口综合服务工作示范社区情况汇报

报材料

创建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情况汇报材料 按照《市卫生局关于创建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我中心认真对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考指标体系”进行创建,现将有关创建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市街道成立于10月,位于市城南公里处,辖三个居委会和一个村委会,总人口16165人,现街道被规划为市的新兴开发区进行建设,预计到2015年,人口将达5万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曲市卫字[]180号文件批准成立,属独立设

置、独立编制、独立账号运行,现有在职在编职工7人,其中主治医师3人、医师1人、主管护师1人、护师1人、助理会计师1人,建筑面积2446平方米,开展基本医疗、防疫、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服务等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

二、主要成绩

1、中心自成立至今,未发生任何责任医疗事故或违法违规事件,年业务收入由的20万元增加到的219万元,中心资产由的2万余元增加到的500余万元,—在市卫生局对全市公共卫生工作的综合考核中,连续六年获一等奖,被列为12个“省级社区卫生服务试范点”之一进行规范化建设,2月被市委、市人民政府授予“卫生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2、街道卫生服务站站长获“全国优秀乡村医生”称号。

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陈宣莽于12月被市委、市人民政府授予“先进工作

者”称号,3月被市人民政府授予“优秀卫生院长”称号,4月被市人民政府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2月被市委、市人民政府授予“卫生工作先进个人”称号,3月被市卫生局授予“优秀卫生院长”称号。

三、自评情况

1、对照社区卫生服务示范点基本条件:我中心全部具备。

2、对照社区卫生服务点标准:我中心环境温馨,人事、财务、资产、药品管理有序,信息管理系统运行良好,注重文化建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数量、质量能符合国家有关要求,基本医疗服务规范,医药费用控制良好,能提供适宜的中医药服务,社区居民对中心服务满意,反映良好,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高,满意度高,具有改革创新精神,能探索总结出具有典型示范作用和推广价值的实践经验。

3、对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考指标体系》自检,分数能达到分,在今后的创建过程中逐项完善,可以达到更

高的分数。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篇5:XX社区创建人口综合服务工作示范社区情况汇报

尊敬的XX副局长、XX调研员及各位领导,大家上午好!欢迎各位领导莅临我街检查指导创建全国安全社区工作。

2010年6月我街正式启动创建“全国安全社区”工作。是XX区首个创建全国安全社区试点单位。两年来,在市、区安监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我街严格按照全国安全社区评定标准和要求,全面开展安全社区创建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我街创建全国安全社区工作做一简要汇报:

一、领导重视,资源整合,完善安全社区组织架构

我街领导高度重视创安工作:一是成立了“创建全国安全社区工作领导小组”,由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任组长,成员由街道主要领导组成,形成街道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格局,负责创建工作的指导、协调、督促和检查。二是成立了“创建全国安全社区促进委员会”,成员由街道各部门、各社区、学校、医疗机构、物业公司、志愿者以及修造船企业等重点企业主要负责人组成,负责创安具体工作;形成资源共享和跨部门合作的工作机制,动员辖内全员参与,共同推进安全社区创建工作。

二、项目引领,安全促进,整体推进安全社区创建

根据“社区所需,群众所求,立足长远,兼顾实际”的方针。两年来,我街通过摸底调查、专家论证、群众评议,抓住困扰社区安全的突出问题,围绕群众所关心的热点问题,确立了以学校安全、社会

治安安全、外来工安全、工作场所安全、家居消防安全以及交通安全等6个专项安全项目为引领,采取以点带面的创建工作方法,以促进全街实现安全和谐为创建工作思路。按照创建工作方法和思路,街道“促进委员会”将6个项目的任务分解到每个项目组,要求把项目分为项目背景、项目依据、项目计划、效果分析及持续改进等5个环节层层推进,收到了明显成效。如学校安全项目通过开展伤害监测、隐患排查及以往学校安全事故案例等社区诊断方法,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扎实开展了校园体育运动、学生宿舍消防、运动场所、学生用眼等安全促进项目,有效增强了师生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大幅减少了学生事故与伤害情况的发生,营造了和谐、安全校园环境。

三、多元参与、加强管理,完善创建长效机制

(一)构建信息交流平台。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由街道主任主持召开,街道各科室、辖区各职能部门以及创安工作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主要学习、传达上级有关文件和指示精神,通报创安工作和重要事项以及工作进展情况,检查工作进度,解决创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安排部署下一阶段工作。

(二)开展培训与交流学习。开展安全社区创建活动以来,街道邀请创安工作专家、已成功创建街道创安负责人及区安监局领导对我街促进委员会成员、项目工作组成员、各社区、物业公司等单位的负责人及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全面深入地培训。通过在建设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积极培育业务骨干和专业人员,不断提高创建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我街还通过利用安全宣传栏、橱窗、安全提示牌、宣传展板、户外电子视频播放器等宣传阵地开展宣传,为辖区全体居民提供“提高安全知识水平、提高应急处置各类伤害事故能力”等的教育服务功能。

(三)完善应急预案和响应,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我街成立了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应急管理办公室,制定了应急机制,形成了应急训练常态机制,开展应急模拟演练,使其在实操训练中掌握突发应急事件的重点环节、工作方法和逃生技巧,有效提高了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

(四)加强监测监督。协助区职能部门对社区内的关键岗位、要害部位、伤害事故多发地点等进行监督检查,如公安部门监督检查防盗、治安情况,消防部门检查消防设施情况,交警部门检查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及车辆运行情况。确保社区内公共设施、消防设施、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等公共设施定期维修保养,完好有效。

上一篇:城管局工作人员的辞职报告下一篇:办公室文员个人年终工作总结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