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前文学考试大纲

2024-04-29

唐前文学考试大纲(精选3篇)

篇1:唐前文学考试大纲

《中国古代文学》(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部分)考试大纲

第一编 先秦文学

第一章

《诗经》

(一)考核知识点

《诗经》的编定和体制,《诗经》的内容,《诗经》的艺术特点,《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二)考核要求

1、了解《诗经》的编定和体制

2、准确理解《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3、基本掌握《诗经》的内容和艺术特点

4、掌握《诗经》各讲读篇目的内容和艺术特点 第二章 先秦叙事散文

(一)考核知识点

《尚书》和《春秋》的内容与特点,《左传》的叙事和记言,《国语》和《战国策》的文学成就,先秦叙事散文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二)考核要求

1、了解《尚书》、《春秋》的内容与特点

2、理解《国语》和《战国策》的文学成就

3、准确理解先秦叙事散文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4、掌握《左传》的叙事技巧和记言特点

5、准确掌握《左传》、《国语》各讲读篇目的内容和艺术特征第三章 先秦诸子散文

(一)考核知识点

先秦说理文体制的逐步成熟,《孟子》散文的艺术成就,《庄子》哲学思想的诗意表现,《荀子》和《韩非子》的议论文,先秦说理散文的历史回响

(二)考核要求

1、了解先秦说理文体制是怎样逐步成熟的

2、理解《荀子》和《韩非子》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点

3、准确理解先秦说理散文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4、掌握《孟子》和《庄子》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征

5、准确掌握《孟子》、《庄子》各讲读篇目的内容和艺术特征 第四章 屈原与楚辞

(一)考核知识点

楚辞产生的文化政治背景,屈原的生平和作品,《离骚》及屈原的其他作品,楚辞的流变与屈原的地位

(二)考核要求

1、了解楚辞产生的文化政治背景,屈原的生平和作品

2、理解楚辞的流变

3、掌握“楚辞”的含义、“离骚”的含义及屈原的地位

4、准确掌握《离骚》的结构、主旨及表现手法

第二编 秦汉文学

第一章 秦及西汉散文

(一)考核知识点

《吕氏春秋》,李斯的散文,贾谊的政论文,《淮南子》及其他散文

(二)考核要求

1、了解《吕氏春秋》的基本内容与风格特点

2、了解《淮南子》内容

3、基本掌握贾谊政论文的分类、特点、地位和影响

4、准确掌握李斯《谏逐客书》的内容和艺术特点 第二章 司马相如与西汉辞赋

(一)考核知识点

汉赋的产生与发展,司马相如的汉赋创作,西汉其他赋家的创作

(二)考核要求

1、了解汉赋发展、繁荣的条件和原因

2、了解除司马相如之外的西汉其他赋家的创作

3、准确理解《七发》的内容、特点及在汉赋发展史上的地位

4、掌握司马相如的汉赋创作及《子虚赋》的内容与特点 第三章 司马迁与《史记》

(一)考核知识点

司马迁与《史记》的成书,《史记》的叙事艺术,《史记》的人物刻画,《史记》的风格特征,《史记》的地位和影响

(二)考核要求

1、了解司马迁的生平与创作及《史记》的成书

2、理解《史记》的叙事艺术及人物刻画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3、准确理解《史记》的风格特征

4、掌握《史记》的体例、地位和影响

5、准确掌握《史记》各讲读篇目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第四章 两汉乐府诗

(一)考核知识点

乐府和乐府诗,乐府诗展示的丰富多彩的艺术画面,乐府诗体现的娴熟巧妙的叙事手法。

(二)考核要求

1、了解乐府诗的搜集和分类

2、了解乐府诗对中国古代诗歌样式的嬗变所起的作用

3、理解乐府诗展示的丰富多彩的艺术画面

4、掌握乐府和乐府诗的联系与区别

5、掌握乐府诗体现的娴熟巧妙的叙事手法,尤其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

6、准确掌握乐府诗各讲读篇目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第五章 东汉辞赋

(一)考核知识点

京都赋的崛起,抒情赋的勃兴

(二)考核要求

1、了解京都赋崛起的原因、代表作及其特点

2、了解东汉抒情赋勃兴的原因、分类和特点

3、理解西汉大赋与东汉抒情小赋的不同

4、准确掌握张衡《归田赋》的思想内容、艺术表现形式及其在骈体赋史上的地位 第六章 《汉书》及东汉散文

(一)考核知识点

《汉书》,《吴越春秋》,《论衡》和《潜夫论》

(二)考核要求

1、了解东汉散文的分类及其代表作

2、了解《吴越春秋》、《论衡》和《潜夫论》的组成和主要内容

3、理解《论衡》“疾虚妄”的写作宗旨

4、基本掌握《汉书》的笔法及其与《史记》的不同

5、掌握《汉书·李广苏建传》中苏武传的内容及艺术特色 第七章 东汉文人诗

(一)考核知识点

班固、张衡、秦嘉的诗,郦炎、赵壹、蔡邕的五言诗,《古诗十九首》

(二)考核要求

1、了解东汉文人诗的发展概貌

2、了解班固《咏史》和秦嘉《赠妇诗》在五言诗发展史上的地位

3、基本掌握《古诗十九首》的主要内容、抒情特色、语言艺术及其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崇高地位

4、准确掌握《古诗十九首》各讲读篇目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征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一章 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一)考核知识点

“三曹”、“七子”、“一蔡”与“建安风骨”,曹植诗歌内容与风格前后期的不同,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阮籍、嵇康与正始诗歌

(二)考核要求

1、了解“三曹”的生平与创作及“七子”的创作概貌

2、了解正始诗歌的风貌

3、理解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

4、掌握“三曹”、“七子”和“建安风骨”的含义

5、掌握三曹在中国五言诗发展史上承上启下的作用

6、准确掌握曹操、曹植、阮籍诗歌代表作品的内容与风格第二章 两晋诗坛

(一)考核知识点

陆机、潘岳与太康诗风,左思与刘琨的创作,郭璞的游仙诗,孙绰、许询与玄言诗

(二)考核要求

太康诗风的主要特征及其代表人物,左思的生平与创作,“左思风力”,游仙诗的起源、特征及郭璞的游仙诗创作,东晋诗坛以孙绰、许询为代表的玄言诗创作

1、了解太康诗风的主要特征及其代表人物

2、了解游仙诗的概况及郭璞的游仙诗创作

3、了解玄言诗兴盛原因及东晋诗坛以孙绰、许询为代表的玄言诗创作

4、掌握“左思风力”的含义

5、准确掌握左思《咏史》诗代表作的内容与风格 第三章 陶渊明

(一)考核知识点

陶渊明的生平与思想性格,陶诗的分类,陶诗的总体艺术特征,陶渊明的散文与辞赋,陶渊明的典型意义

(二)考核要求

1、了解陶渊明的生平与思想性格

2、了解陶渊明的散文与辞赋创作

3、理解陶渊明的典型意义

4、基本掌握以田园诗为代表的陶渊明的诗歌创作

5、掌握陶诗的总体艺术特征 第四章 南北朝民歌

(一)考核知识点

南朝民歌与吴、楚风情,北朝民歌与北朝各民族的风习

(二)考核要求

1、了解南北朝民歌的内容与风格

2、理解南北朝民歌的不同

3、掌握以《西洲曲》、《木兰诗》为代表的南北朝民歌不同的思想感情与艺术特征 第五章 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

(一)考核知识点

谢灵运与山水诗,鲍照的诗歌创作及对七言诗的贡献

(二)考核要求

1、了解谢灵运、鲍照的生平及创作

2、理解从陶到谢,诗歌艺术的转变

3、理解鲍照对七言诗的贡献

4、掌握谢灵运山水诗代表作的内容、风格及表现手法 第六章 永明体与齐梁诗坛

(一)考核知识点

沈约、谢朓与永明体,齐梁诗人集团,宫体诗的特点

(二)考核要求

1、了解沈约、谢朓等永明体代表诗人的生平与创作

2、了解齐梁诗人集团的三个中心

3、掌握新体诗——“永明体”的含义

4、掌握“宫体诗”的含义 第七章 庾信与南朝文风的北渐

(一)考核知识点

北朝文化与文学,南北文风的交融,庾信的生平与诗赋创作,庾信在南朝文风北渐过程中的作用与意义

(二)考核要求

1、了解北朝文化与文学概貌

2、理解南北文风交融的途径及庾信在南朝文风北渐过程中的作用与意义

3、掌握庾信诗赋代表作的内容、风格

4、掌握庾信晚年创作表现出的“乡关之思” 第八章 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与散文

(一)考核知识点

魏晋文坛概貌,南朝的美文,北朝的散文

(二)考核要求

1、了解魏晋南北朝辞赋、骈文创作及特点

2、了解南朝美文的特质

3、理解《水经注》科学与文学双重价值

4、掌握“元嘉三大家”的含义 第九章 魏晋南北朝小说

(一)考核知识点

小说的起源与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兴盛,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分类、内容及主要特点,《世说新语》

(二)考核要求

1、了解小说的起源与魏晋南北朝小说兴盛原因

2、基本掌握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分类、内容及主要特点

3、掌握《世说新语》各讲读篇目的内容及小说技巧

篇2:唐前文学考试大纲

第一讲

文学与文学史

一、文学是表现人类情感的审美艺术

1、文学是想象的艺术

(1)想象其情感以产生共鸣

李白:安得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欧阳修: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2)想象其意境以达到超越

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3)想象其过程以满足快感

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2、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1)形之美

苏轼《前赤壁赋》: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2)音之悦

行香子 七夕 李清照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无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一霎儿晴,一霎儿雨,一霎儿风。

六州歌头 贺铸

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推翘勇。矜豪纵。轻盖拥。联飞鞚。斗城东。轰饮酒垆,春色浮寒瓮。吸海垂虹。闲呼鹰嗾犬,白羽摘雕弓。狡穴俄空。乐匆匆。似黄粱梦。辞丹凤。明月共。漾孤篷。官冗从。怀倥偬。落尘笼。簿书丛。鹖弁如云众。供粗用。忽奇功。笳鼓动。渔阳弄。思悲翁。不请长缨,系取天骄种。剑吼西风。恨登山临水,手寄七弦桐。目送归鸿。

(3)义之味

无题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3、文学是哲思的艺术

(1)历史的沉思

马嵬

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2)人生的沉思

和子由渑池怀旧

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3)自然的沉思

辛夷坞

王维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春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二、文学史是文学不断发展和创新的历史

1、文学史是不断变动的历史

(1)作家地位的变动

陶渊明、杜甫经典地位的形成(2)作品地位的变动

李商隐无题诗、雅俗文学地位的对等(3)评价标准的变动

精英文学-人民文学-大众文学-纯文学

2、文学史是今人书写的历史

(1)今人思想观念的影响

林传甲《中国文学史》(1904)-郑振铎《文学大纲》(1927)-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1941)-游国恩《中国文学史》(1964)-袁行霈《中国文学史》(1999)

(2)今人研究水平的影响

材料的发现和深入发掘、文学史撰写方式的演变(文体、朝代、转折点)

3、文学史是文学本位的历史

(1)艺术第一,政治第二(2)独创优先,影响第二

第二讲

诗经

1、诗经为什么是经之一种

《庄子·天下篇》: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春秋以道名分,易以道阴阳。《毛诗序》选录:

《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国史明乎得失之迹,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苛,吟咏情性,以风其上,达于事变而怀其旧俗也。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政有大小,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是谓四始,诗之至也。

然则《关雎》、《麟趾》之化,王者之风,故系之周公。南,言化自北而南也。《鹊巢》《驺虞》之德,诸侯之风也,先王之所以教,故系之召公。《周南》《召南》,正始之道,王化之基。是以《关雎》乐得淑女,以配君子,忧在进贤,不淫其色;哀窈窕,思贤才,而无伤善之心焉。是《关雎》之义也。

2、关睢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姚际恒《诗经通论》:前后四章,章四句,辞义悉协。今夹此四句于“寤寐求之”之下,“友之”、“乐之”二章之上,承上递下,通篇精神皆在此处,盖必著此四句,方使下“友”、“乐”二义快足满意。若无此,则上之云求,下之云“友”、“乐”,气势弱而不振矣。

3、卷耳

俞平伯《论诗词曲杂著》:此诗作为民间恋歌读,„„当携筐采绿者徘徊巷陌、回肠荡气之时,正征人策马盘旋、度越关山之顶。两两相映,境殊而情却同,事异而怨则一。由彼念此亦可;不入忆念,客观地相映发亦可。

4、载驰(鄘风)载驰载驱,归唁卫侯。驱马悠悠,言至于漕。大夫跋涉,我心则忧。

既不我嘉,不能旋反。视而不臧,我思不远。既不我嘉,不能旋济。视而不臧,我思不閟。

陟彼阿丘,言采其蝱。女子善怀,亦各有行。许人尤之,众稚且狂。

我行其野,芃芃其麦。控于大邦,谁因谁极?大夫君子,无我有尤。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季札观乐于鲁,乐工为之歌“邶”、“鄘”、“卫”,曰:“美哉!渊乐忧而不困者也,吾闻卫康叔、武公之德如是。” 言至于漕:焉得谖草,言树之背。言念君子,温其如玉。薄言采之。大夫跋涉:胡承珙《毛诗后笺》:夫小君之尊,远适异国,岂有不告于君,不命大夫,仓卒潜走,举朝莫知,迢去路已遥,始觉而追之者乎?

我行其野:余冠英《诗经选》:我走在祖国的原野。

5、黍离(王风)

周南:关雎、葛覃、卷耳、樛木、螽斯、桃夭、兔罝、芣苡、汉广、汝坟、麟之趾

召南

王风:黍离、君子于役、君子阳阳、扬之水、中谷有蓷、兔爰、葛藟、采葛、大车、丘中有麻

郑玄《诗谱》:平王以乱,故徙居东都王城。于是王室之尊与诸侯无异,其诗不能复雅,故贬之,谓之王国之变风。

6、蒹葭(秦风)

汪梧凤《诗学汝为》:蒹葭,怀人之作也。秦之贤者抱道而隐,诗人知其地,而莫定其所,欲从靡由,故以蒹葭起兴而怀之。溯迴溯游,往复其间,庶几一遇之也。自毛、郑迄苏、吕,无不泥序说秦弃周礼。黄茅白苇,朱〈传〉一扫空之,特未定其所指耳。然谓秋水方盛之时,所谓伊人者,乃在水之一方,上下求之而皆不可得,则已明为怀人之作矣。

7、东山(豳风)

豳风:七月、鸱鸮、东山、破斧、代柯、九罭、狼跋

左传·襄二十九年:季札见歌《豳》,曰:“美哉!荡乎!乐而不淫,其周公之东乎?”

崔述《读风偶识》:此诗毫无称美周公一语,其非大夫所作显然。然亦非周公劳归士之词,乃归士自叙其离合之情耳。

8、采薇(小雅·鹿鸣之什)

王夫之《薑斋诗话》:“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9、风、雅、颂

朱熹《诗集传》: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雅者,正也,正乐之歌也。„„正小雅,燕享之乐也;正大雅,会大朝之乐,受釐陈戒之辞也。„„颂者,宗庙之乐歌,大序所谓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

10、赋、比、兴

朱熹《诗集传》: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第三讲

左传

一、春秋三传

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 《春秋》:隐公元年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

《春秋公羊传》: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克之者何?杀之也。杀之则曷为谓之克?大郑伯之恶也。曷为大郑伯之恶?母欲立之,己杀之。如勿与而已矣。段者何?郑伯之弟也。何以不称弟?当国也。其地何?当国也。

《春秋榖梁传》: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克者何?能也。何能也?能杀也。何以不言杀?见段之有徒众也。段,郑伯弟也。何以知其为弟也?杀世子、母弟目君。以其目君,知其为弟也。段,弟也,而弗谓弟;公子也,而弗谓公子,贬之也。段失子弟之道矣,贱段而也。何甚乎郑伯?甚郑伯之处心积虑,成於杀也。于鄢,远也,犹曰取之其母之怀中而杀之云尔,甚之也。然则为郑伯者宜奈何?缓追逸贼,亲亲之道也。

《孟子》: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二、晋公子重耳之亡

《春秋》:二十有四年,晋侯夷吾卒。

1、逃亡基本路线

十二年 卫

受辱 齐

齐姜氏之贤 曹曹共公之遇

宋 宋襄公厚遇

郑 郑文公无礼 楚 楚王对答 秦 秦以复国

2、左传在叙事上的成就

属辞比事

(1)善用伏笔

每一事件的发生都预示了此后晋国政治称霸的开展(2)详略得当

过卫、过宋与及楚、寺人披之辞(3)笔墨精简得法

戈逐子犯、投璧于河

三、殽之战

1、左传在战争描写上的成就

(1)因果叙事 蹇叔阻师、王孙满观师(2)预叙事 卜偃、王孙满预言(3)夹叙夹议之客观性 王孙满观师(4)辞令之美 弦高犒师(5)人物性格在战争中的表现

2、左传的历史观(1)天命观 先轸主战(2)因果律和必然律(3)正义观(4)英雄观

第四讲 战国策

一、士的阶层的兴起

1、武士 顾颉刚《武士与文士之退化》:吾国古代之士,皆武士也。士为低级之贵族,居于国中,有统驭平民之权利,亦有执干戈以卫社稷之义,故谓之“国士”以示其地位之高。

《孟子万章下》: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与庶人在官者同禄,禄足以代其耕也。王—公-侯-伯-卿-大夫-士

2、文士 贵族下降为士与庶人地位上升 参看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 《国语》:夫范、中行氏不恤庶难,欲擅晋国,令其子孙将耕于齐。宗庙之牺为畋亩之勤,人之化也,何日之有?

《吕氏春秋博志》:宁越,中牟之鄙人也,苦耕稼之劳。谓其友曰:何为而可以免此苦也?其友曰:莫如学。学,三十岁可以达矣。宁越曰:请以十岁。人将休,吾将不敢休;人将卧,吾将不敢卧。十五岁而周威公事之。

3、农耕经济的发达与战国争雄的激烈

4、道术将为天下裂

《庄子天下篇》:古之人其备乎!配神明,享天地,育万物,和天下,泽及百姓,明于本数,系于末度,六通四辟,小大精粗,其运无乎不在。其明而在数度者,旧法、世传之史尚多有之;其在于《诗》、《书》、《礼》、《乐》者,邹鲁之士、缙绅先生多能明之。„„天下大乱,贤圣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悲夫!百家往而不反,必不合矣!后世之学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道术将为天下裂。

二、战国策

刘向叙曰:周室自文、武始兴,崇道德,隆礼义,设辟雍泮宫庠序者教,陈礼乐咸弦歌移风之化。叙人伦,正夫妇,天下莫不晓然。论孝悌之义,惇笃之行,故仁义之道满乎天下,卒致之刑错四十余年。远方慕义,莫不宾服,雅颂歌咏,以思其德。下及康、昭之后,虽有衰德,其纲纪尚明。及春秋时,已四五百载矣,然其余业遗烈,流而未灭。五伯之起,尊事周室。五伯之后,时君虽无德,人臣辅其君者,若郑之子产,晋之叔向,齐之晏婴,挟君辅政,以并立于中国,犹以义相支持,歌说以相感,聘觐以相交,期会以相一,盟誓以相救。天子之命,犹有所行。会享之国,犹有所耻。小国得有所依,百姓得有所息。„„及春秋之后,众贤辅国者既没,而礼义衰矣。孔子虽论《诗》、《书》,定《礼》、《乐》,王道粲然分明,以匹夫无势,化之者七十二人而已,皆天下之俊也,时君莫尚之。是以王道遂用不兴。故曰:“非威不立,非势不行。”

仲尼既没之后,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夏商失序。至秦孝公,捐礼让而贵战争,弃仁义而用诈谲,苟以取强因而矣。夫篡盗之人,列为侯王;诈谲之国,兴立为强。是以传相放效,后生师之,遂相吞灭,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父子不相亲,兄弟不相安,夫妇离散,莫保其命,泯然道德绝矣。晚世益甚,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敌侔争权,盖为战国。贪饕无耻,竟进无厌;国异政教,各自制断;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兵革不休,诈伪并起。当此之时,虽有道德,不得施谋;有设之强,负阻而恃固;连与交质,重约结誓,以守其国。故孟子、孙卿儒术之士,弃捐于世,而游说权谋之徒,见贵于俗。是以苏秦、张仪、公孙衍、陈轸、代、厉之属,生从横短长之说,左右倾侧。苏秦为从,张仪为横;横则秦帝,从则楚王;所在国重,所去国轻。

然当此之时,秦国最雄,诸侯方弱,苏秦结之,时六国为一,以傧背秦。秦人恐惧,不敢窥兵于关中,天下不交兵者,二十有九年。然秦国势便形利,权谋之士,咸先驰之。苏秦初欲横,秦弗用,故东合从。及苏秦死后,张仪连横,诸侯听之,西向事秦。是故始皇因四塞之固,据崤、函之阻,跨陇、蜀之饶,听众人之策,乘六世之烈,以蚕食六国,兼诸侯,并有天下。杖于谋诈之弊,终无信笃之诚,无道德之教、仁义之化,以缀天下之心。任刑罚以为治,信小术以为道。遂燔烧诗书,坑杀儒士,上小尧、舜,下邈三王。二世愈甚,惠不下施,情不上达;君臣相疑,骨肉相疏;化道浅薄,纲纪坏败;民不见义,而悬于不宁。抚天下十四岁,天下大溃,诈伪之弊也。其比王德,岂不远哉!„„

战国之时,君德浅薄,为之谋策者,不得不因势而为资,据时而为。故其辩,扶急持倾,为一切之权,虽不可以临国教化,兵革救急之势也。皆高才秀士,度时君之所能行,出奇策异智,专危为安,运亡为存,亦可喜,皆可观。护左都水使者光禄大夫臣向所校《战国策书录》。

三、战国策语言艺术

1、犀利明快

仲连初见平原君、仲连语秦称帝之害

2、博引史事

周威王叱齐、纣王杀鄂侯、鬼侯、齐闵王之邹之鲁

3、善用比喻和寓言

邹忌讽齐王纳谏、狡兔三窟

4、夸饰与虚构

庄辛说楚襄王

第五讲

论语和孟子

一、论语的思想

1、为道之本:仁

《学而》:巧言令色,鲜于仁。„„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八佾》: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雍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述而》:仁远乎哉?我亦仁,斯仁至矣。《子罕》: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颜渊》: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者其言也忍。《子路》:樊迟问仁。子曰:爱人。„„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刚毅、木讷,近仁。《宪问》:(宪曰)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卫灵公》:志人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子贡问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阳货》: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子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2、为人之道:君子

《学而》: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为政》:君子不器。„„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里仁》: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公冶长》: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述而》: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泰伯》:(曾子言曰)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颜渊》:君子不忧不惧。„„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能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宪问》: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君子耻其言而观其行。„„君子道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卫灵公》:君子义以为贤,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君子贞而不谅。《季氏》: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庄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阳货》: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子张》: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3、为学之道

《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禄在其中矣。„„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雍也》: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述而》: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者,其不善者而改之。《泰伯》: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不而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学不如及,犹恐失之。《子罕》: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进也。《子路》: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宪问》: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卫灵公》: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季氏》: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也。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损矣。„„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者,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阳货》: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子张》: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孔子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篇3:唐小鸭学钢琴

唐小鸭对美美羡慕得要命,下决心从此以后好好学钢琴,发誓做个钢琴王子!

发誓归发誓,真正学起来还真不那么容易。最大的障碍就是那一对连在一块儿的脚丫子,更让唐小鸭生气的是,爹妈才给他每只脚生了三个小指头,不能像美美那样快速操动琴键。

別人弹琴可以稳坐钓鱼台,唐小鸭可不行,他要爬到钢琴上去,用那两只脚反复地踩着琴键跑,常常是累得满头大汗。

为了学弹琴,他只好放弃游泳的爱好,那些泳友们找他游泳,他只好摇摇头,因为他现在有了崇高的理想了。

“不行啊,我现在的追求是做钢琴王子。”他的好朋友独眼猫和土拨鼠找他玩,唐小鸭也是摇摇头,“一个人有了崇高的理想,就要付出最大的努力。”

土拨鼠说:“弹钢琴我不行,可是要比钻窟打洞,我准第一!”

独眼猫说:“钻窟打洞我不行,弹钢琴我也不行,可是比赛爬树我准能拿第一!”

唐小鸭说:“你们的本事我学不来,但是比游泳,我一定得冠军!”

“别吹牛啦,你都好久没游泳了,快成旱鸭子啦!嘎嘎嘎……”远处,一群水鸭子发出一阵嘲笑。

独眼猫感慨地说:“是啊,一个人有崇高的理想没有错,为理想付出辛勤的劳动也没有错,关键是你的理想是否适合你!”

上一篇:于令仪诲人文言文翻译下一篇:大学生心理论文4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