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约束

2024-04-17

信贷约束(共6篇)

篇1:信贷约束

农户信贷约束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摘 要:本文结合国内外学者对信贷约束问题研究,在对菏泽市400户农户问卷调查基础上,利用统计软件实证分析了造成农户信贷约束的主要原因,得出受供给配给与需求压抑两方面的影响,农户信贷约束现象仍比较明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破解农户信贷约束相关建议。

关键词:农户; 信贷需求; 信贷约束

一、引言

在发展中国家的农村金融市场上,信贷约束是非常普遍的现象,特别是对于缺乏抵押担保、自身积累不足的农户。当前在我国农村发展存在着严重的信贷约束,农户“贷款难”的问题虽然被讨论多年,政府也出台了许多政策,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信贷约束仍是影响农户生产、扩大再生产的最主要的障碍。

国内外众多学者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1951,学者Roosa最早提出了信贷可获得理论。1981年,Stiglitz和Weiss发表的《不完全信息市场中的信贷配给》标志着信贷配给理论的成熟和完善。他们认为信息不对称和逆向选择效应的存在使得信贷配给是市场的长期均衡状态。Baydas(1994)和Petrick(2004)则指出,由于考虑到过高的交易成本和贷款拒绝率,部分资金需求者自愿放弃了贷款申请。,Kon与Storey认为,金融机构贷款甄别机制的不健全会向借款人传递有偏差的市场信号,导致借贷者误认为自己肯定不能获得贷款而放弃申贷努力。,Boucher等认为信贷约束包括了供给型和需求型两大类。

国内学者根据我国农村信贷方面的数据进行了大量实证分析。,何广文等调查发现,农村金融机构发放贷款中普遍要求借款人提供信用担保。朱熹、李子奈(2006)利用20约3000户农村家庭的调查数据分析表明,我国农户面临着严重的信贷约束,一半以上具备有效需求的农户由于信贷配给无法得到正式金融机构的贷款。王定芳(2007)对湘潭市的调查显示,60%的农户在资金紧张时首选正规金融机构融资,但从正规金融机构贷款的农户仅占有借贷关系农户的32%。208月,马九杰等调研组对甘肃、山西、浙江三省15县987家农户和155家中小企业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从正规金融机构申请到贷款的农户比例有16.4%,向正规金融机构申请贷款并全额获准的农户只有14.7%。有信贷需求的农户,通过任何途径都无法满足的比例为28.5%。

二、对400户农户信贷行为的调查和实证分析

其中,选择“没有主动申请贷款”和“申请后自动放弃”问题下的任何一个原因,就被视为受到“需求型信贷约束”;选择“无抵押或担保”、“没有较好的关系”、“银行资金短缺”、“不能满足需要”等则归为“供给型信贷约束”。

根据相关问题回答情况,我们对样本进行了有效的归类,分析中实际的有效样本是400个。其中,126户(占样本的31.5%)农户受到正规信贷约束, 62户(占样本的15%)受到需求型信贷约束,65户(占样本的16.05%)受到供给型信贷约束。

为进一步了解农户受到信贷约束的原因,我们对农户主体的差异及其所面对的借贷限制条件进行了更深入的分析,并采用广义的logit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具体内容如下:

本文对影响农户借贷需求因素实证的理论假设:

一是农户的家庭特征,如农户的年龄、受教育程度会影响到农户借贷需求。文化程度越高的农户,获得贷款支持的可能性越大。

二是农户的偿债能力对农户获取信贷支持具有正向的作用。家庭收入越高、耕地面积越大,获得信贷资产的可能性越大。

三是农户借贷意愿的强烈程度对农户信贷需求的满足具有正向的作用。其中农户在教育和医疗方面的支出是最主要的两项支出。教育和医疗支出越高,农户借贷意愿越强烈。

四是农户拥有的社会资本对信贷需求有正向作用。用人情来往支出来反映农户的社会资本状况。

计量结果表明,与未能获得贷款支持的农户相比,无论是对于同时获得正规借贷和非正规借贷、非正规借贷、正规借贷的农户而言,农户受教育程度、家庭纯收入、播种面积、教育和医疗支出、人情礼往支出等虚拟变量均与农户获得贷款支持正方向变动。从家庭人情礼往金额这个变量的系数可以看出随礼金额越多的农户,也就是社会资本越多的农户,获得非正规贷款支持的可能性越大。此外,与非正规借贷相比,播种面积、家庭纯收入与获得正规借贷支持正相关,并在统计上较显著,说明正规金融机构更看重农户家庭的收入、资产状况及偿债能力。另据调查中农户反映,正规金融机构更看重的是农户的住房、生产性固定资产等因素,这也反映了当前正规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户贷款方面缺乏创新,不能及时挖掘出有效的抵押、担保的信息来创造新的金融产品来满足农户借贷需求、减少农户贷款中的风险现象相一致。

三、相关政策建议

(一)增加金融有效供给,缓解农村金融市场信贷短缺

一是建立政策性金融的主体地位。农村政策性金融的功能定位取决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弱势性”特征。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的功能除了修正“市场失灵”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培育市场”,即通过政策倾斜和政策优惠,支持农村各种市场要素的发育,提高农村生产力,改善农村经济社会环境,促进农村市场机制的形成。

二是正确引导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合法化。对一些具备一定的注册资本金、能够依法经营、履约率较高的私人钱庄等“非法”金融机构,应允许其在一定期限内转为合法民间金融机构,予以正式化。同时,合理引导正规金融部门资金注入民间信贷市场。商业银行和信用社以抵押、质押方式将贷款提供给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优质民营企业,然后再由它们利用自己在民间市场的信息优势放贷给利益相关者―农户、农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服务组织等团体,较好地防范道德风险。

三是加快创建良好的.农村信用环境,建立农户贷款配套政策。需要尽快建立农户个人信用咨询系统,通过完善个人经济档案和帐户管理,加强对农民贷款的跟踪管理,提高农民的信用意识;多方筹集农民贷款担保基金,建立农户贷款担保体系,分散农户贷款风险。努力发展农业保险,对非人为因素而发生的损失给予农户适当补偿,提高农户贷款的安全系数; (二)加强政策引导,提高农户的贷款可获得性

一是积极推进农村公共财政改革,减少农户风险。加大国家财政对农村合作医疗体系的投入力度,建立城乡衔接、公平统一的社会福利制度,探索建立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救济制度,减少人们对教育和医疗等方面的生活刚性支出;同时完善针对贫困学生的助学贷款制度,也是增强农户抵御风险能力的重要措施。

二是大力发展农村小额信贷,满足农户对短期、小额信贷资金的需求。小额信贷的客户对象定位在有一定生产经营能力的中低收入农户,它利用熟人之间的相互监督和担保,已成为政府和国外资助机构推行扶贫行动的主要方式。为了满足农户的资金需求,要科学确定小额贷款利率、额度和期限。农村金融机构应在法规和政策允许范围内,根据贷款利率授权,综合考虑借款人信用等级、贷款金额、贷款期限、资金及管理成本、风险水平、资本回报要求以及当地市场利率水平等因素,在浮动区间内自主确定贷款利率。

三是尝试建立农地金融制度,引导农户对中长期、大额借贷资金的需求。农地金融制度就是利用农地作为信用担保或抵押进行资金融通的金融制度,它以农地所有权或使用权的抵押作为获取信用的保证,使农民可以很便利地获得长期生产性资金,解决农户的资金短缺。农地金融制度一方面可以解决农民长期贷款难的问题,同时也可以降低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正是由于农地金融制度的这一优势,发达国家已普遍建立了农地金融制度,形成利用发行土地债券筹集大量、长期资金的模式,解决了农户对长期、大额资金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韩俊、罗丹、程郁:信贷约束下农户借贷需求行为的实证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第2期.

[2]冯旭芳:贫困农户借贷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世界银行某贫困项目监测区为例[J]、《中国农村观察》、20第3期.

[3]刘晓莉:对中国农业信贷约束的检验[J]、《世界经济文汇》、2008年第4期.

[4]程郁、韩俊、罗丹:供给配给与需求压抑交互影响下的正规信贷约束:来自1874户农户金融需求行为考察[J]、《世界经济》、第5期.

课题主持人:陈刚

课题组成员:王志华 王军 张小素

作者简介:陈刚,男,山东临沂人,中国人民银行菏泽市中心支行行长,经济师。

篇2:信贷约束

信贷资产转让交易应受新会计准则的约束

信贷资产转让交易的背景与形式

2008年10月份起,针对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而出现的我国经济下滑态势,央行开始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支持商业银行增加信贷投放。2009年上半年,商业银行新增贷款投放7.37万亿元,同比增长34.44%,呈现过快增长的态势,无论是从贷存比例、资本充足率还是流动性管理上,都对商业银行形成了压力,对此,银监会运用“窗口指导”对商业银行提出了适度控制贷款增长的要求。为了发展新增贷款,商业银行纷纷开展对存量贷款的信贷资产转让交易。

商业银行转让信贷资产的标的为已贴现的票据资产或贷款资产包;信贷资产转让的受让方为商业银行、信用社、财务公司,或是将信贷(或票据)资产打包后售予信托公司,同时,商业银行再以集合理财计划产品的模式销售给银行零售客户或公司客户。

信贷资产转让交易的方式主要分为买断式、回购式、双买断式三类。买断式是指信贷资产转让后,债权人由信贷资产的出让方改变为受让方,借款人向受让方承担还本付息义务,风险也相应转嫁予受让方;回购式则是在信贷资产转让协议中约定,在未来特定时点日由卖出方按约定价格无条件地购回该项信贷资产,回购式交易中信贷资产的所有权并未发生转移,因此该项信贷资产不会从出让方的资产负债表中移出,双方另以融资交易的方式体现在各自的资产负债表内;双买断式则是交易双方同时签署两项独立的买断式合同,一项是即期合约,转出方将信贷资产售予转入方,另一项是远期合约,转入方在约定时日将原信贷资产按约定价格返售予转出方,双买断式的“出表”处理则依据适用新老会计准则的不同而异。

巨额信贷资产转让中存在的问题

现行资产转让的会计处理与新会计准则相悖

2001年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办理票据贴现后可将资产负债表内的应收票据转至表外的或有债务,商业银行办理票据转贴现乃至之后的信贷资产转让也是参照此项会计处理。随着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逐步趋同,财政部在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应用指南》中则按照金融资产转移是否附追索权或回购时是否按当日的公允价值而规定了不同的会计处理。凡是“采用附追索权方式出售金融资产”或“金融资产出售时约定,在期限结束时按固定价格回购”的,“应当继续确认该金融资产,所收到的对价确认为一项金融负债。此类金融资产转移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不能将金融资产与所确认的金融负债相互抵消”。银监会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执行新会计准则的通知规定,所有商业银行都必须在2008年全面执行新会计准则,但在实际执行中若按照新会计准则处理附追索权的信贷(票据)资产转让业务时,双方都须将该项信贷资产计入表内,这将导致贷款统计额的重复。由于新会计准则与现行的金融统计口径有所冲突,因此就出现新老会计准则并存、各取所需的局面,如双买断式信贷资产转让交易中,转出方参照2001年会计准则,将形式上买断的信贷资产移出表外,而转入方则参照2006年会计准则,对转入时已约定按固定价格返售的资产也不计入表内信贷资产,双方都另以资金交易体现在表内,由此巨额信贷资产在转让中“消失”。

信贷资产信托化的转让模式隐含风险

信贷资产信托化的转让模式是商业银行将表内的若干信贷资产打包后出售予信托公司,由信托公司管理该项信贷资产,同时商业银行募集零售客户资金创设信贷资产集合计划,并投资于该项信贷资产,贷款到期后,再将本金与利息派发给集合计划的投资者。根据银监会《银行与信托公司业务合作指引》中“信托公司投资于银行所持的信贷资产、票据资产等资产的,应当采取买断方式,且银行不得以任何形式回购”的规定,该模式意味着信贷资产信托化后,商业银行对信贷资产集合理财计划不再承担任何风险,而信托公司的职责仅在于代理,风险被全部转移至零售投资者,长此下去将会诱发商业银行的逆向选择,无限量地创设信贷资产集合理财计划销售给零售投资者,以获取转让中的利差收益;虽然银监会《银行与信托公司业务合作指引》规定“银行以卖断方式向信托公司出售信贷资产、票据资产等资产的,事先应通过发布公告、书面通知等方式,将出售信贷资产、票据资产等资产的事项,告知相关权利人”,但由于缺乏统一的、强制性的、信息公开化的登记制度,加之商业银行也不愿把客户信贷关系转移出去,所以在目前这种投资者与商业银行对债务人的资信状况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一旦贷款到期债务人违约,极易诱发类似香港银行业雷曼迷你债券的金融风险。

与信托公司的票据转让操作,有悖于《票据法》的规定

商业银行为叙作理财产品项下的票据资产集合计划,将贴现或转贴现买入的商业汇票打包后卖给信托公司,但目前央行批准经营商业汇票业务的金融机构仅限于具有贷款经营权的银行、信用社和财务公司,信托公司未在其中,商业银行因此不能与信托公司叙作商业汇票的转贴现业务。受此政策限制,商业银行在将商业汇票卖给信托公司时,无法完成票据背书转让,仅以书面形式进行约定,但根据《票据法》规定,背书为票据所有权转让的要式行为,亦即未完成背书行为的票据转让是不合法的;如果资产集合计划的票据到期未予兑付,从法律意义上享有该票据权利的仍然为最后持票人——商业银行,而信托公司因未有效受让商业汇票,因此并未构成集合理财计划的受托行为,仍须由商业银行对集合理财计划的投资者承担债务责任,存在着法律主体关系不清的纠纷隐患。

对加强信贷资产转让交易监管的相关建议

取消贷存比监管指标,改以实行流动性指标监管

商业银行进行信贷资产转让交易的动因之一是贷存比例超标,《商业银行法》规定“贷存比不得超过百分之七十五”,在过去国有银行高达两位数的贷款不良率固化了巨额的信贷资产、资本金严重不足,而单一的资金来源仅为存款的历史条件下,为保持银行业的支付能力,这一限定是必要的,也是合理的。但在今日,商业银行体系的贷款不良率已降到1.66%的正常范围之内,资本充足率已达到8%以上,拨备覆盖率已达144.1%的国际银行业先进水平,流动比已达到41.7%的高水平,并且现行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账户合二为一,增强了商业银行的支付清算功能;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也由原来单一的存款扩展为IPO增资扩股,发行次级债、混合资本债、金融债,同业拆借,吸收同业机构存款等多元化融资工具,在这些条件下,贷存比例再作为监管指标已无实际意义。并且,商业银行的贷款是资产,存款是负债,贷存比体现的仅仅是债权人(存款人)承担风险的比例,但在商业银行迅猛发展的表外金融衍生产品和不同风险度的贷款资产面前,贷存比的风控作用已显得力不从心,而各国商业银行广泛实施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强调的则是商业银行资本与风险的全面配置机制,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的约束,本身就蕴含了风险资产不得大于资本12.5倍的极限关系,具有对债权人更强的保护作用;在IMF金融稳定指标体系中,资本充足率、资产品质(贷款不良率)、获利能力和流动性等四项指标被列入核心指标类,而贷存比仅作为建议指标类。商业银行的安全性是由流动性和盈利性所决定的,在商业银行流动性资产和资本充足率达到了规定比例的约束条件下,贷存比对安全性而言已无任何实际意义,相反却成为一项金融抑制政策,因此建议取消对商业银行“贷存比”的监管约束,改以国际银行业通行的流动性指标监管。

应统一执行新会计准则,并相应修订金融统计口径

为了实现商业银行资产与风险的同步转移,银监会对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要求是必须确保“真实出售”,并达到“出表”要求。但2001年企业会计准则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对资产转让“出表”的要求标准是不一样的:2001年企业会计准则仅从形式上分为“买断”与“回购”,凡“买断”交易的资产即由转出方表内转至转入方表内,凡“回购”交易的资产仍须保留在转出方表内;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和“公允价值”原则,按照金融资产转让后是否附有追索权和回购时是否按公允价值计价来确定是否可“出表”。因此,如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规定,对附追索权的买断式或双买断式信贷资产(票据)转让交易的卖出银行和买入银行均须保留各自表内的信贷(票据)资产,如此处理会影响贷款规模、存贷款比例、风险资产、拨备计提、资本充足率等一系列金融统计数据口径,所以商业银行要全面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和贯彻银监会关于票据理财产品中“信托公司投资于银行所持的信贷资产、票据资产等资产的,应当采取买断方式,且银行不得以任何形式回购”的约束性规定,就需要推出不附追索权的信贷资产(票据)转让交易模式;对附追索权的买断式和双买断式信贷资产(票据)转让交易也需要央行和银监会在金融统计处理上按新会计准则作出相应的调整,使之具有可操作性和统一性。

对跨市场交易的信贷资产转让应重点监管

篇3:信贷约束

一、信贷配给理论

研究信贷配给的文献最早可以追溯到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他在论述高利贷的最高数额时曾扼要地探讨过信贷配给。19世纪英国银行学派和货币学派的争论中也论及信贷配给问题。1930年凯恩斯在《货币论》中比较详细地阐述了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现实经济活动中确实存在银行以非价格方式配给信贷资源的现象,并认为这是影响投资数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二战后,信贷市场的配给现象已经得到经济学界的普遍承认,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一些研究成果如“可贷资金学说”还深刻影响了美国的货币政策。

Stiglitz&Weiss(1981)的信贷配给模型(S-W模型)可以称得上是信贷配给模型中影响最为广泛的模型之一,通常被称为信贷配给基本模型。Stiglitz&Weiss认为信贷配给的出现与利率的逆向选择效应和道德风险效应有关,在他们的模型中,银行实行的贷款利率会以下面的机制影响贷款中的风险:(1)逆向选择效应影响潜在借款者的组合。如果市场上有很多借款者,每个借款者要投资的项目都有不同的风险,随着贷款利率的提高,开始时银行的单位贷款平均利润会提高,当达到某一临界值时,平均利润达到最大值,此时再提高利率,由于逆向选择效应将使“好借款者”退出信贷市场,而“坏借款者”充斥信贷市场,银行的贷款风险加大,期望收益率降低,由此可见,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逆向选择会产生信贷配给现象;(2)道德风险效应影响借款者的行为。当银行贷款利率提高时,借款者的期望收益率将减少,但是风险大的项目的期望收益率相对变化小,因此利率提高会促使借款者选择风险大的项目,银行贷款的风险因此也会加大,银行的单位贷款期望收益与风险成反方向变化,提高利率会使银行的单位贷款期望收益减少。因此,利率的道德风险效应也会产生降低银行单位贷款收益的负效应,从而导致信贷配给现象。由此可见,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是产生信贷配给,从而致使中小企业融资陷入困境的基本原因2。

Williamson (1987)从银行监督成本(monitoring cost)的角度证明了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信贷配给的存在:在银行和借款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即使没有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银行期望收益与利率之间也不可能存在单调递增关系,利率上升增加了贷款者的单位贷款的回报,减少了借款者的单位投资的回报,也加大了借款者违约的可能性,违约可能性的加大必然增加贷款者的监督成本,从而导致贷款者的单位贷款期望收益减少。因此,利率不可能出清市场,那些在信贷市场上被配给掉的借款人即使愿意出更高的利率也不可能获得贷款,信贷市场将出现均衡信贷配给现象3。

二、银行业市场结构不合理理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金融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银行业并购浪潮从美国发端,迅速席卷其他发达国家并波及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银行业并购浪潮的掀起促使了学术界开始对银行业市场结构变化给中小企业融资带来影响的关注。然而,有意思的是,学术界对这方面的研究形成了两个比较鲜明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银行业的垄断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重要原因;另一种观点则认为银行业的竞争恶化了中小企业融资环境。

(一)银行业垄断与中小企业融资约束

Pagano(1993)从银行信贷供给的角度,利用一个内生经济增长模型,指出具有垄断势力的银行会向借款人索取较高的贷款利率并向存款人支付较低的储蓄利率,从而减少了企业可获得的信贷资金的均衡数量。而且,这些银行还会在政府施行扩张性货币政策时利用其所掌握的垄断力量阻止利率的下降,从而对企业乃至整个经济产生负面影响4。

Guzman (2000)提出了一个关于资本积累的一般均衡模型,通过对垄断性银行市场结构和竞争性银行市场结构这两个极端情况的比较,指出垄断性银行市场结构的信贷投放量明显低于竞争性银行市场结构,其对资本积累具有明显的负面影响:首先,在垄断性银行市场结构中,更容易出现信贷配给现象,因而导致较低的资本积累;其次,即便不出现信贷配给现象,银行业内部垄断势力的存在仍会增加银行对企业信贷的监督成本,这同样会对企业资本积累造成负面影响。Guzman(2000)认为,这也许是因为具有垄断势力的银行通常会征收更高的贷款利率,而贷款利率的提高又会加大企业违约的可能性,这反过来又加大银行对企业信贷的监督成本,进而减少了银行信贷投放量5。

(二)银行业竞争与中小企业融资约束

Jackson&Thomas(1995)考察了银行业结构与新兴企业增长率关系,指出由小银行垄断的金融市场有利于新兴企业的成长。他们认为,由于银行在当地市场的垄断地位,因而它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资金,从而能够以较低的利率发放贷款;与此同时,由于垄断地位的银行在当地经营更加稳健和安全,而这种属性使得它能够以更长远的眼光来看待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而在银行业竞争激烈的金融市场上,由于市场的不稳定性,各银行通常只致力于诸如房产抵押贷款、给资信等级较好的老企业提供贷款等融资业务,而不会介入风险性较大的中小企业的融资业务。

Petersen&Rajan(1995)的实证结果表明,在银行集中度较高的市场中,新兴企业更有可能以较小的成本获得融资,他们认为具有市场垄断力量的银行更有动力去和新兴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因为这些银行可以在企业发展初期为新兴企业提供低利率贷款,在企业成功后再抽取较高的贷款利率。而在一个竞争性市场结构中,银行因无垄断力量在日后对新兴企业收取高贷款利率而缺乏为这些企业提供初期阶段低利率贷款的动机,从而导致较高的市场均衡贷款利率或信贷配给现象的出现。

三、企业金融成长周期理论

早期的金融生命周期模型主要是根据企业的资本结构、销售额和利润等特征,对不同阶段企业的资金可获得性进行分析;而在后期的研究中,信息因素被作为一个重要的变量加入到该理论之中。如由Berger&Udell(1998)修正后的企业金融成长周期理论较好地解释了企业不同生命周期信息约束条件的变化对企业融资来源的影响。Berger&Udell(1998)认为,有关企业信誉的信息不对称,在企业的生命周期中是变化的。中小企业其财务需求和选择权变化通常随企业成长、经验获得和信息不透明的减弱而变化。企业在初创阶段,由于缺少经审计的财务报告、缺乏可用于抵押的资产、没有以往信用记录以及盈利能力记录,企业对外部资金提供者来说信息不透明较为严重,因此,这个阶段企业基本上是依靠内源融资,其资金来源主要是来自于企业主、创业团队、企业主家属及其朋友等等。当企业成长了,信息透明度加强了,外源融资才变得可能。

四、委托代理理论

Jensen&Meckling(1976)开创了金融学的委托代理理论之先河,研究了两类委托代理关系:一类是经理与股东之间的委托代理;另一类是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委托代理。即企业内部人和外部人之间存在潜在的利益冲突,这些利益冲突促使内部人采取有利于自己的行动而可能牺牲外部人的利益。他们认为,当经理不是企业的完全所有者时,不可能具有充分的积极性,因为一方面经理的努力工作可能使他承担全部成本而只获得部分收益,另一方面当他消费额外收益时却可能得到全部好处但只承担一小部分成本,此时企业的市场价值小于他是企业完全所有者时的市场价值。债务融资可以突破这一问题,但是它可能会导致另一种委托代理问题。随着债务融资比例的上升,股东和经理作为剩余权益索取者有更大的积极性去从事有较大风险的项目,他们能够获得成功的收益,但借助有限责任制度把失败的损失留给债权人去承担。因此,理性的债权人应当正确地预期到股东和经理的机会主义行为,从而降低对企业价值的评价,提升企业融资的门槛。

五、对前人研究成果的简要评价

从信贷配给理论、银行业结构不合理理论、企业金融成长周期理论到委托代理理论,前人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约束机理进行了比较深入地探析,也为今后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纵观现有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其不足之处及未来研究方向有以下三点:

其一,信贷配给理论认为,中小企业存在更为严重的信息不透明问题,而这种信息不透明导致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存在更大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因此,银行只能通过信贷配给的手段来解决市场无法出清的状况。中小企业信贷融资作为银行的一种特殊的信贷行为,主要是基于银行信贷员收集到的“软信息”,因此,它对银行内部的信息传递也有特别的要求。银行内部的信息不对称必然也是造成信贷配给发生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因而,其应成为今后研究的一个重点。

其二,银行业结构不合理理论从宏观的角度来探讨银行业市场结构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影响,该理论目前虽然还没有取得一致的意见,但也为我们研究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约束机理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与此同时,从微观的角度出发,银行内部的治理结构以及银行的风险偏好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的研究目前尚处于空白状态,因而,其理应成为今后一个研究重点。

其三,委托代理理论分析了银行和中小企业作为资金的所有者和使用者之间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但是,银行内部的总分行之间,以及管理层与基层信贷员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影响却一直被忽略掉。深入探析银行内部的委托代理问题,必将为我们找到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一些重要线索。

摘要:资金短缺和融资约束是世界各国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带有规律性的问题。为此,国内外学者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约束的产生机理展开了大量的研究,从中探寻造成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困境的症结之所在。本文简要梳理了国外关于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约束机理方面的研究文献,以期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多样性的研究方法和开启更广阔的思路。

关键词:中小企业,信贷融资,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1】Macmillan 1931 Report of the Committee on Finance and Industry Cmnd 3897

【2】Stiglitz,Joseph E.Weiss,Andrew 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s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Jun1981 Vol.71 Issue 3 p393

【3】Williamson Stephen D.Costly Monitoring Loan Contracts and Equilibrium Credit Rationing [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Feb87 Vol. 102 Issue 1,p135-145

【4】Pagano Marco Financial Markets and Growth.An Overview[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Apr1993,Vol.37 Issue 2/3,p613-622

篇4:我国农户信贷约束问题研究

关键词:农户;信贷;约束问题;研究

2015年2月1日,新世纪以来第十二个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这是自200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十二次聚焦“三农”,意义重大。寻求农户信贷约束的理论支持,度量农户信贷约束并分清类别,探析农户信贷约束的原因及作用机理并对症下药迫在眉睫。

一、农户信贷约束研究的理论基础

农户信贷约束问题由来已久,农户信贷约束通过影响农业绩效、农户创业行为等影响农村发展。如果能够从理论上分析出金融环境作用于信贷约束的机制,厘清前者影响后者的逻辑关系,也就找到了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新证据,为破解农户信贷约束提供理论支撑。

(一)理论本源:“理性小农”还是“道义小农”

金融是经济的顶层设计,从理论本源来说,研究农户信贷约束的关键在于对中国现实农村经济的理解。农村经济研究在理论上有两个命题:一是“理性小农”假设;二是“道义小农”假设。实际上,无论从哪一命题为基础来考察中国农村经济,得出的结论都过于简单。由于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别,没有哪一种关于中国农村经济的命题是普适的。只有尊重农民自主选择、自主发展的权利,只有具有内生性的村庄金融环境建设才最有生命力。

(二)农户信贷约束的主因:供给型还是需求型

农户信贷约束的主因应是金融机构供给不足导致的,但肯定受农户需求不足的影响。金融机构供给不足,说明村庄金融环境建设的主力应是金融机构;农户需求不足,表明村庄金融环境建设离不开农民及政府的参与。村庄金融环境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金融领域之外的一些改革,如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产业化结构调整、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等,对农户信贷约束的解除都是必要的。

(三)村庄金融环境发展的思路:合作制还是商业化

既然农户信贷约束的主因是供需不足,那么村庄金融环境发展的思路就应该二者并重。村庄金融环境发展的未来方向,应当是商业化和合作金融共存,相互补充,共同发展,在合作金融支持下实现初级层次的扩大再生产,在商业性金融的竞争条件下,实现高级层次的扩大再生产,最终实现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和农业增产。

二、农户信贷约束度量及分类

农户个体金融行为直接关系农民增收,农户的信贷约束状况是研究农户个体金融行为的重中之重。本文采用两种方法度量信贷约束,并基于两种度量方法对信贷约束进行分类。

(一)直接度量法

农村信用社的信贷员制度是直接度量法的原形,信贷员对农户较为了解,可以直接获悉农户的信贷需求及信贷需求满足程度。信贷员可以通过实地走访、口头询问、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获取此类信息。获取逻辑可以按“是否需要借钱”、“借到与否”、“借到多少”递推。如果不需要借钱,则无信贷约束;需要借钱而借不到钱则有;需要借钱也借到了钱,可以比较“希望借到的金额”和“实际借到的金额”来判断,如果前者大于后者,则有信贷约束;反之则无。通过这种度量方法得到的信贷约束统称为显性信贷约束。

农户活动大体分为生产性活动、非生产性活动。生产性活动包括农业生产、做小生意、办企业和外出打工,其中的一项或者多项受到信贷约束,则说明农户生产活动受到信贷约束;非生产性活动包括建房、婚丧嫁娶、看病、孩子上学,其中的一项或者多项受到信贷约束,则说明农户非生产活动受到信贷约束,定义为生活型信贷约束。

(二)间接度量法

广大农村普遍存在赊欠行为。有时,农户会以比付现金购买更高的价格赊账,以满足流动资金不足时的需求。如果赊账价格高出付现价格很多,甚至其间差距高出各种渠道的贷款利率,表明农户受到信贷约束,可以定义为隐性信贷约束。农户的隐性信贷约束主要表现在生产方面,原因是赊欠行为主要存在于农户的生产性活动中,而非生产性活动的资金需求更多的会转向民间借贷。

三、农户信贷约束原因及作用机理

发展经济学认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互影响,国内部分研究实证表明金融环境作用于信贷约束。村庄金融环境主要包括:村庄所在乡镇金融机构的情况及其开展的业务;村庄所在区域的信用状况;农户的家庭资产及社会资源;村庄所在乡镇的经济发展水平。

(一)村庄所在乡镇金融机构的情况及其业务

村庄所在乡镇金融机构的情况包括:金融机构的数量、金融机构的类别。村庄所在乡镇金融机构的数量直接影响信贷约束的程度,作用机理如下:一是金融机构的存在会便利农户的贷款,降低贷款的交易成本;二是金融机构的存在会改变农户的储蓄行为,让农户存储更多的金融资产(存款)而非实物资产,金融资产的变现性强,能快速满足客户的资金需求;三是金融机构具有动员储蓄并配置社会资源的功能,可以动员储蓄,满足农户贷款需求;四是金融机构的业务员对农户会形成一定了解,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农户与金融机构的信息不对称。

(二)村庄所在区域的信用状况

信用状况包括村庄所在村、乡镇的整体信用情况,农户自身的信用状况。实践表明,农户所在村、乡镇的信用状况有益于金融机构发放贷款,信用村、信用乡镇的违约率相对较低,获得贷款的可能性较大。

(三)农户的家庭资产及社会资源

农户的家庭资产包括农户的收入、可抵押的林地、房产等。农户有相对稳定的收入,包括经营性收入和其他收入,能够保障偿还贷款,获取信贷资源的可能性大;农户有可供抵押的资产能有效释缓风险,获取贷款也相对容易。

农户的社会资源主要为农户家庭中或亲戚朋友中是否有人是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一是可提供有效的担保,二是掌握较广的人脉,获取贷款的可能性较大。另外,现在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有外出务工人员的家庭能获取稳定的净现金流,偿还贷款相对有保障,也在一定程度是抑制了信贷约束。农户的家庭资产和社会资源是还款的最重要保证。

(四)村庄所在乡镇的经济发展水平

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东区经济发达,中部一般,西部较差。经济发达地区政府有多余的资金扶持农民,农户收入较多,区域信用状况也相对较好,信贷约束相对较弱。而中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滞后,需要贷款支持,但获取贷款较难,严重地阻碍了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当地经济发展与信贷约束形成恶性循环。

四、 思考及建议

农户信贷约束与村庄金融环境关系密切,而村庄金融环境建设与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农户积极参与。

(一)政策支持层面的思考

一是,加强农村信用制度建设,打造良好的外部信用环境。建设完善的个人信用数据库,建立信用激励机制。二是,创新农户信贷担保制度,扩大有效担保抵押范围。规范农村信用担保机构的运作环境,构建政策性的农户信用担保机构与再担保机构。三是,完善农业风险补偿机制,分散农户信贷市场风险。构建由国家政策性农业保险为主导的农业保险体系,鼓励各类保险公司到农村地区设立分支机构,并开展农业保险业务。 四是,创新信贷激励机制,加大政府资金投入与政策引导。

(二)金融机构层面的思考

健全农村金融市场主体,建立功能互补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为适应中国经济发展及农村金融需求主体的地域性和层次性特征,应建立多层次、梯度化、全覆盖、功能互补、有序竞争的农村金融市场主体。同时,创新农户信贷工具,完善农户信贷产品体系。

(三)农户自身层面的思考

篇5:信贷约束

1.两种制度的对立主要体现在制度冲突或不兼容。

非正式制度安排具有自发性、非强制性、广泛性和持续性的特点。相反,正式制度是人们有意识地对社会行为确定的规范,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且一旦确立就会形成制度刚性,对经济活动产生深刻的影响。

2.两种制度的统一主要体现在互补性和替代性。

首先,从互补性来看,一个富有效率的正式制度形成,应该考虑与道德文化、社会意识形态等非正式制度的互补,才能保持整个社会制度系统的和谐,制度改革才能成功和富有成效。

另一方面,一个有形的制度安排,如果没有相应的非正式制度与之匹配,也许就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或者说,同样的正式制度,与不同的非正式制度相匹配,就会有不同的经济效果。

其次,从替代性来看,一方面,在正式制度缺位的情况下,非正式制度安排也可能替代正式制度提供一系列安排,以获得有效的经济运行。

3.两种制度的相互转化性。

篇6:微党课《约束》

是啊,风筝,火车,鸟儿等,有生命的没生命的,都经受着这样或那样的约束,而那些约束,决定着事和物的轨迹、方向乃至生命,那么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所以今天,我要和大家聊的话题就是——约束。

我们人的一生啊,都经受着有形无形的种种约束,在家,受家庭伦理的约束,开车出门,受交通规则的约束,而在工作岗位上,又受单位规章制度的约束等等,一旦脱离约束,就会造成困境,就会带来威胁,甚至会危及生命,我们不愿意看到这样的脱离发生在任何一个公民身上,这当然也包括我们的党员干部,那么作为党员干部的约束有哪些呢?简单的说,八个字——遵守国法,遵守党纪。

总书记一直以来高度重视纪律和规矩问题,2015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并自2016年1月1日起实施,《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为全面从严治党树立了道德高线和纪律底线,通篇贯穿着全面从严治党新的号角,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这也是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刚性约束。下面,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一下全体共产党员应遵守的道德高线——《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

《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是党执政以来第一部坚持正面倡导、面向全体党员的规范全党廉洁自律工作的重要基础性法规,是对党章规定的具体化,体现了全面从严治党实践成果,为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树立了一个看得见、够得着的高标准,展现了共产党人的高尚道德追求。

《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主要内容:首先牢记“四个必须”,必须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必须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必须自觉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努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廉洁自律,接受监督,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内容里还有八条规范,其中第一至第四条是党员干部廉洁自律规范,第五至第八条是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范,下面我们来看一下:

八条规范

(——党员廉洁自律规范;)第一条,坚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克己奉公。第二条,坚持崇廉拒腐,清白做人,干净做事。第三条,坚持尚俭戒奢,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第四条,坚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甘于奉献。(——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范;)

第五条,廉洁从政,自觉保持人民公仆本色。第六条,廉洁用权,自觉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第七条,廉洁修身,自觉提升思想道德境界。第八条,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告诉我们,我们的党员必须要牢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行动上的领头雁,和守纪上的示范者。

廉洁,就是在对待钱物上不贪不占;在对待权力上不以权谋私;在对待名利上要淡名轻利;在用人上要任人唯贤;在纪律上令行禁止。

自律,就是自己管住自己,自己完善自己,自己约束自己。廉洁自律是党和人民对党员干部最起码的要求,也是党员干部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道德准则。廉洁自律也是勤政为民的前提,如果一个领导干部管不住自己,对自己无所约束,滥用权力,为所欲为,甚至违法乱纪,那么他就没有资格,没有威力去当领导、管别人,他就不可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也就代表不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上一篇:夜雨的诗歌下一篇:疼痛小组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