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请益说

2024-04-22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请益说(精选5篇)

篇1: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请益说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

康熙庚戌腊月八日,为诸戒子说戒毕。次日,室中方焚香静坐,与空王老子打葛藤,而孤月、毒海、玄印、德光诸禅人,扣关作礼,请益心经大旨。余陵凭应曰:心经大旨,照见五蕴皆空即了,更说个什么!众皆屏息默领,余各令就坐,良久乃曰:‘般若’,梵语,此翻智慧。不云智慧而言般若者,智慧轻薄,乃世人之常称也。般若尊重,何也?经云: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乃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菩提。是知般若不独菩萨所师,亦为诸佛所师,故尊重也。然般若有三种:一实相般若,即真空心体。二观照般若,即心体上本有大智慧光明。三文字般若,即自心如来后得智中流出声名句文,诠显自心若法若义浅深次第也。行人若于实相体上起大智慧,反照实相,见实相已,然后复照如来所演一切法义,冥合自心,无二无别,是以自心为智灯,烛经幽旨也。若行人先由文字般若而发起观照,由观照而洞见实相;是以古教为明镜,照见自心也。二者各随根异,非法有定相也。‘波罗蜜多’,此翻彼岸到,西方语倒,若顺此方文势,应云到彼岸,此乃般若功能,谓由智慧故到彼岸也。彼岸对此岸而言,所云到者,但照见此岸本空,此岸即是彼岸,非别有彼岸可到也。然般若又有二种:一共,二不共。若依共般若,声闻以苦集二谛为此岸,道谛为舟航,灭谛为彼岸,是声闻智慧到彼岸也。缘觉以十二因缘三世流转循环无尽为此岸,观智为舟航,缘生性空即寂灭相为彼岸,是缘觉智慧到彼岸也。菩萨以六蔽为此岸,六度为舟航,佛果为彼岸,是权乘菩萨智慧到彼岸也。若依不共般若,总以凡夫蕴、处、界,及三乘圣贤所修所证为此岸,以观照般若为舟航,实相真空为彼岸。此经智慧到彼岸,即不共般若,谓不共三乘人所说,唯令大心凡夫于五蕴中直下顿见,即蕴即空,即空即蕴,一空一切空,而真空体上本无蕴、处、界,及谛、缘、度等诸法,是谓究竟智慧到彼岸也。‘心’者,直指法体,上云彼岸原非他物,即一切群生本有真空心体是也。诸般若中广说空义,而不云空即是心,乃如来之密意。惟此经直下指出,分明显露,更无覆藏。谓此智慧所到彼岸,非是别法,即是当人本有真空心体也。‘经’,即文字般若,乃心佛所说,能诠如上智慧到彼岸真空心体之义,谓之为经。具贯、摄、常、法四义,具如常解。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此四句,乃一经大纲,犹诸经之发起序也。初句,举能修之人。次句,显所修之法。三句,明所照见之理,此理即深般若,乃真空实相也。四句,验所断苦果。举苦,业、惑在其中矣。初、‘观自在’者,观,谓能观之智,即经中照字。自在,谓见理断惑,即经中见蕴空而度苦厄,故受以自在之名。菩萨,如常解,大心凡夫即是其人也。次、‘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者,行,即修行。深者,对浅而言,以是不共般若,超出三乘,故深也。时,谓正当修般若之时,即照见之,非前后也。三、‘照见五蕴皆空’者,照乃观照工夫,即观照般若也。五蕴皆空,乃所观理境,即实相般若也。见者,以照之既久,豁然洞见,五蕴缘生,虽幻有其相,而性本空寂也。四、‘度一切苦厄’者,谓未见蕴空时,认蕴为实,起惑造业,苦报牵连,相续不绝;一见蕴空,人法俱丧,无造业者,无受报者,一切苦厄,如汤消冰,故云度也。不唯度凡夫分段苦,而三乘变易苦悉皆度脱,故云一切也。此经所以为深般若者,以其不依三乘渐次修习,唯令大心凡夫于五蕴中直下顿见真空实相,一切生死苦厄,即时度脱,直截痛快,莫逾于此,读者毋忽!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照见五蕴皆空一句,释迦老子已劈腹剜心,倾尽无余,更复何说!但蕴空之旨,理会尤难,毫厘有差,天地悬隔。凡夫著有;二乘耽空;地前空乱意菩萨犹疑灭色取空,或云空在色外,或云空是物,不能克证真空心体。故世尊呼舍利弗而宣明之。舍利弗,乃如来大弟子,智慧第一,欲说大般若法,须告大智慧人,苟非其人,浪授何益。所云照见五蕴皆空者,须知蕴之与空,原非二物。且举色而言之,‘色’者,即真空中幻出,何‘异’于‘空’。‘空’者,即幻色之空,何‘异’于‘色’。然云不异,犹似两物相比而云不异,恐迷者依然看作两橛,故又反覆申明云:幻‘色’,举体‘即是’真‘空’;真‘空’,举体‘即是’幻‘色’。如波即水,金即器,原非两物,只是一法也。色法既尔,‘受’等四蕴亦然,故云‘亦复如是’。此中虽唯举五蕴,而根、尘、识,谛、缘、度,及佛果菩提,乃至八十一科,皆在其中。故大般若云:一切智智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志公和尚云:以我身空诸法空,千品万类悉皆同。而寿昌无明师翁亦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空,即心也;色、受、想、行、识,亦心也。所以凡所见色,皆是见心。首楞严云:一切世间诸所有物,皆菩提妙明心体。此心一悟,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乃至无智亦无得。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若能如是,何虑不毕。又被这老子一口道尽矣。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上明即色即空,意已玄极。而世尊又呼舍利弗告以诸法空相者,欲发明真空之体,令人深进,彻法源底也。‘是诸法’,指上五蕴等诸法。‘空相’,即五蕴等空相。空而言相者,乃无相之相,是诸法实相也。生灭等三对,意谓五蕴空相,本无有‘生’,云何有‘灭’。本来不‘垢’,云何有‘净’。本不曾‘增’,云何有‘减’。不变不易,性相常然。众生见诸法缘会而生,缘散而灭,迷之则垢,悟之则净,在凡则增,在圣则减者,乃翳眼见空花;而诸法空相中本来无有,故皆以‘不’字不之。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是故空中’者,承接上文而言。上云诸法空相,无生灭垢净等,以是之故,‘空中’本‘无色受想’等,无五蕴也。‘无眼耳’等,无六根也。‘无色声’等,无六尘也。根尘合为十二处。‘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十八界也。此首举眼根界,而末举意识界,乃至二字,含摄中间十六界,乃文之巧也。已上蕴、处、界三科,乃凡夫法,真空中本来无也。‘无无明’等,无十二因缘也。无无明,无流转法;‘无无明尽’,无还灭法。‘乃至无老死’二句亦然。上句流转,下句还灭也。此中流转、还灭二门,皆举首尾二缘,乃至二字,该摄中间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等十缘,此乃缘觉所修之法;真空中不唯无流转,而还灭亦无也。‘无苦集灭道’,无四谛也。苦、集,世间因果。灭、道,出世间因果。谓知苦断集,证灭修道,乃声闻所修之法,真空中不唯无世间苦集,而出世灭道亦无也。‘无智亦无得’,无菩萨法也。智,即能修六度之智,以智修度,故达彼岸。六度,因也。得,即果也。以修六度故,得菩提、涅槃二果也。真空中不唯无六度,而菩提、涅槃亦无也。夫无凡夫法,无缘觉法,无声闻法,无菩萨与佛法,大般若云:设有一法过于涅槃,我亦说如梦幻,此其所以为深般若也。六祖大师云: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永嘉云:了了见,无一物,亦无人,亦无佛,大千沙界海中沤,一切圣贤如电拂。此离心意识境界,唯真智方能照见,非言说可了也。问曰:上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可谓圆且妙也。乃又进舍利弗而告以诸法空相,云无生灭垢净,无蕴处界谛缘度等诸法,得无似拨去诸缘而取色外之空,与上即色即空之旨相背戾乎?答曰:子不达真空也!何者?盖蕴等乃一期幻缘,空乃究竟实际;蕴等生于空中,譬如片云点太清里,虽太清的体是云,云当体即是太清,而太清究竟清净,岂受点染乎!云居膺禅师云:如人头头上了,物物上通,只唤作了事人,终不唤作尊贵,将知尊贵一路自别。噫!可为智者道也。虽然,维摩诘经云:若见无为,入正位者,不能复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所以大智之士,虽至此而不作证。何者,此是学位,非证位也。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此一节,乃学般若菩萨转位就功,为法门之大关□,不可不知。‘以’者,由也。‘无所得’者,即无智无得也。‘故’者,起后之辞。若未到此无所得之地,只是博地凡夫;苟至此而便作证,则堕二乘窠臼。惟大心凡夫,亲至无所得之地,而即于那边转身,用无所得而为方便,入世出世,即事即理,了无挂碍,无生处度生,而究竟无生可度;无佛处作佛,而究竟无佛可成;圆满菩提,归无所得,此所谓世出世间胜丈夫,即菩萨诸佛是也。‘菩提萨埵’,乃具足梵语,今略去提、埵二字,而但云菩萨,盖顺此方文势也。‘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者,依者,遵用也。般若波罗蜜多,即无所得也。心无挂碍者,回真入俗,权实双流,事理并运者也。大般若经云:如金翅鸟,飞腾虚空,自在翱翔,久不堕落;虽依于空戏,而不据空,亦不为空之所碍。夫依空而不据空,则不尽有为,不住无为也。不为空所碍,则不为有碍可知。华严所谓甚深无碍智是也。若未得此智,居空,空碍;涉有,有碍;以有碍故,便生‘恐怖’。恐怖有五:一不活怖,二恶名怖,三死怖,四堕恶道怖,五大众威德怖。以有怖故,便起‘颠倒梦想’,无中见有,有中见无,妄兴苦乐,生颠倒见,以得此无所得般若故,则心无挂碍,无恐怖,离颠倒梦想,而证‘究竟涅槃’。涅槃,此翻圆寂。谓德无不备,障无不尽,乃诸佛之断果也。‘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谓不独菩萨依之而究竟涅槃,诸佛亦依之而得菩提也。阿,云无;耨多罗,云上;三藐,云正等;三菩提,云正觉。乃诸佛之智果也。菩提萨埵,乃三世诸佛之因,举因验果也。三世诸佛,乃菩提萨埵之果,举果验因也。菩提、涅槃各举一种,互相该摄。至此果满因圆,究竟穷极,方始克证。何者?此是证位,非学位也。二者皆依般若无得之功也。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

‘故知’者,承接上云,诸佛菩萨,皆依般若得智断二果,以此故知般若是大神咒等。‘神’者,灵妙莫测,能转烦恼为菩提,转生死为涅槃,非‘神’乎?能照见五蕴皆空,非‘明’乎?为诸佛之所师,宁有‘上’乎?凡夫三乘佛果虽无与等,而能等为凡夫三乘佛果所依止,非‘无等等’乎?上显文义,此云咒者,显密之称也。显即是密,密即是显,显密圆通,不可思议,故极其功力而申赞之。‘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者,有二义:一、约法真实不虚,即般若能照见蕴空,度一切苦厄。二、约人真实不虚,即世尊说法,言无虚妄,故叮咛告诫,令人谛信勿疑,依之修行,决不相赚也。

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此正说咒辞,‘咒’者,诸佛心法,不可思议,诸天鬼神悉皆敬奉,犹诸经之流通也。若善持之,则观智益明,功力益验。上显说般若,此密说般若。显以慧通,密以定入;定慧圆明,立臻彼岸矣。孤月、毒海、玄印、德光诸禅人,欢喜踊跃,得未曾有,合掌称颂,作礼而去,余亦嗒然忘言矣。次日,诸禅人同录其说呈览,且将谋灾木以公诸人人;余嘉其志,乃为厘正而归之,遂名其说曰请益云。

注:‘灵妙莫测’日本续藏本作‘不可思议’今从庚申本 二‘转’字续藏本俱作‘证’字今从庚申本 ‘上显文义’续藏本作‘上云般若’今从庚申本 ‘显即是密密即是显’续藏本作‘咒即般若般若即咒’今从庚申本

附补喻弥陀集般若心经句为颂有引

宋杭州净思律师,俗姓喻,善画弥陀,杨无为以‘喻弥陀’称之。尝集心经句为颂,今亡矣,乃窃取其意而补之:

自在行深般若时, 照见五蕴度苦厄;

不异色空即色空, 受想行识亦如是。

身子欲知法空相, 生灭垢净了无有;

是故空中阴界无, 谛缘度亦不可得。

以无得故得菩提, 般若神明无上力。

篇2: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请益说

康熙庚戌腊月八日,为诸戒子说戒毕。次日,室中方焚香静坐,与空王老子打葛藤,而孤月、毒海、玄印、德光诸禅人,扣关作礼,请益心经大旨。余陵凭应曰:心经大旨,照见五蕴皆空即了,更说个什么!众皆屏息默领,余各令就坐,良久乃曰:‘般若’,梵语,此翻智慧。不云智慧而言般若者,智慧轻薄,乃世人之常称也。般若尊重,何也?经云: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乃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菩提。是知般若不独菩萨所师,亦为诸佛所师,故尊重也。然般若有三种:一实相般若,即真空心体。二观照般若,即心体上本有大智慧光明。三文字般若,即自心如来后得智中流出声名句文,诠显自心若法若义浅深次第也。行人若于实相体上起大智慧,反照实相,见实相已,然后复照如来所演一切法义,冥合自心,无二无别,是以自心为智灯,烛经幽旨也。若行人先由文字般若而发起观照,由观照而洞见实相;是以古教为明镜,照见自心也。二者各随根异,非法有定相也。‘波罗蜜多’,此翻彼岸到,西方语倒,若顺此方文势,应云到彼岸,此乃般若功能,谓由智慧故到彼岸也。彼岸对此岸而言,所云到者,但照见此岸本空,此岸即是彼岸,非别有彼岸可到也。然般若又有二种:一共,二不共。若依共般若,声闻以苦集二谛为此岸,道谛为舟航,灭谛为彼岸,是声闻智慧到彼岸也。缘觉以十二因缘三世流转循环无尽为此岸,观智为舟航,缘生性空即寂灭相为彼岸,是缘觉智慧到彼岸也。菩萨以六蔽为此岸,六度为舟航,佛果为彼岸,是权乘菩萨智慧到彼岸也。若依不共般若,总以凡夫蕴、处、界,及三乘圣贤所修所证为此岸,以观照般若为舟航,实相真空为彼岸。此经智慧到彼岸,即不共般若,谓不共三乘人所说,唯令大心凡夫于五蕴中直下顿见,即蕴即空,即空即蕴,一空一切空,而真空体上本无蕴、处、界,及谛、缘、度等诸法,是谓究竟智慧到彼岸也。‘心’者,直指法体,上云彼岸原非他物,即一切群生本有真空心体是也。诸般若中广说空义,而不云空即是心,乃如来之密意。惟此经直下指出,分明显露,更无覆藏。谓此智慧所到彼岸,非是别法,即是当人本有真空心体也。‘经’,即文字般若,乃心佛所说,能诠如上智慧到彼岸真空心体之义,谓之为经。具贯、摄、常、法四义,具如常解。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此四句,乃一经大纲,犹诸经之发起序也。初句,举能修之人。次句,显所修之法。三句,明所照见之理,此理即深般若,乃真空实相也。四句,验所断苦果。举苦,业、惑在其中矣。初、‘观自在’者,观,谓能观之智,即经中照字。自在,谓见理断惑,即经中见蕴空而度苦厄,故受以自在之名。菩萨,如常解,大心凡夫即是其人也。次、‘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者,行,即修行。深者,对浅而言,以是不共般若,超出三乘,故深也。时,谓正当修般若之时,即照见之,非前后也。三、‘照见五蕴皆空’者,照乃观照工夫,即观照般若也。五蕴皆空,乃所观理境,即实相般若也。见者,以照之既久,豁然洞见,五蕴缘生,虽幻有其相,而性本空寂也。四、‘度一切苦厄’者,谓未见蕴空时,认蕴为实,起惑造业,苦报牵连,相续不绝;一见蕴空,人法俱丧,无造业者,无受报者,一切苦厄,如汤消冰,故云度也。不唯度凡夫分段苦,而三乘变易苦悉皆度脱,故云一切也。此经所以为深般若者,以其不依三乘渐次修习,唯令大心凡夫于五蕴中直下顿见真空实相,一切生死苦厄,即时度脱,直截痛快,莫逾于此,读者毋忽!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照见五蕴皆空一句,释迦老子已劈腹剜心,倾尽无余,更复何说!但蕴空之旨,理会尤难,毫厘有差,天地悬隔。凡夫着有;二乘耽空;地前空乱意菩萨犹疑灭色取空,或云空在色外,或云空是物,不能克证真空心体。故世尊呼舍利弗而宣明之。舍利弗,乃如来大弟子,智慧第一,欲说大般若法,须告大智慧人,苟非其人,浪授何益。所云照见五蕴皆空者,须知蕴之与空,原非二物。且举色而言之,‘色’者,即真空中幻出,何‘异’于‘空’。‘空’者,即幻色之空,何‘异’于‘色’。然云不异,犹似两物相比而云不异,恐迷者依然看作两橛,故又反覆申明云:幻‘色’,举体‘即是’真‘空’;真‘空’,举体‘即是’幻‘色’。如波即水,金即器,原非两物,只是一法也。色法既尔,‘受’等四蕴亦然,故云‘亦复如是’。此中虽唯举五蕴,而根、尘、识,谛、缘、度,及佛果菩提,乃至八十一科,皆在其中。故大般若云:一切智智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志公和尚云:以我身空诸法空,千品万类悉皆同。而寿昌无明师翁亦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空,即心也;色、受、想、行、识,亦心也。所以凡所见色,皆是见心。首楞严云:一切世间诸所有物,皆菩提妙明心体。此心一悟,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乃至无智亦无得。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若能如是,何虑不毕。又被这老子一口道尽矣。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上明即色即空,意已玄极。而世尊又呼舍利弗告以诸法空相者,欲发明真空之体,令人深进,彻法源底也。‘是诸法’,指上五蕴等诸法。‘空相’,即五蕴等空相。空而言相者,乃无相之相,是诸法实相也。生灭等三对,意谓五蕴空相,本无有‘生’,云何有‘灭’。本来不‘垢’,云何有‘净’。本不曾‘增’,云何有‘减’。不变不易,性相常然。众生见诸法缘会而生,缘散而灭,迷之则垢,悟之则净,在凡则增,在圣则减者,乃翳眼见空花;而诸法空相中本来无有,故皆以‘不’字不之。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是故空中’者,承接上文而言。上云诸法空相,无生灭垢净等,以是之故,‘空中’本‘无色受想’等,无五蕴也。‘无眼耳’等,无六根也。‘无色声’等,无六尘也。根尘合为十二处。‘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十八界也。此首举眼根界,而末举意识界,乃至二字,含摄中间十六界,乃文之巧也。已上蕴、处、界三科,乃凡夫法,真空中本来无也。‘无无明’等,无十二因缘也。无无明,无流转法;‘无无明尽’,无还灭法。‘乃至无老死’二句亦然。上句流转,下句还灭也。此中流转、还灭二门,皆举首尾二缘,乃至二字,该摄中间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等十缘,此乃缘觉所修之法;真空中不唯无流转,而还灭亦无也。‘无苦集灭道’,无四谛也。苦、集,世间因果。灭、道,出世间因果。谓知苦断集,证灭修道,乃声闻所修之法,真空中不唯无世间苦集,而出世灭道亦无也。‘无智亦无得’,无菩萨法也。智,即能修六度之智,以智修度,故达彼岸。六度,因也。得,即果也。以修六度故,得菩提、涅盘二果也。真空中不唯无六度,而菩提、涅盘亦无也。夫无凡夫法,无缘觉法,无声闻法,无菩萨与佛法,大般若云:设有一法过于涅盘,我亦说如梦幻,此其所以为深般若也。六祖大师云: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永嘉云:了了见,无一物,亦无人,亦无佛,大千沙界海中沤,一切圣贤如电拂。此离心意识境界,唯真智方能照见,非言说可了也。问曰:上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可谓圆且妙也。乃又进舍利弗而告以诸法空相,云无生灭垢净,无蕴处界谛缘度等诸法,得无似拨去诸缘而取色外之空,与上即色即空之旨相背戾乎?答曰:子不达真空也!何者?盖蕴等乃一期幻缘,空乃究竟实际;蕴等生于空中,譬如片云点太清里,虽太清的体是云,云当体即是太清,而太清究竟清净,岂受点染乎!云居膺禅师云:如人头头上了,物物上通,只唤作了事人,终不唤作尊贵,将知尊贵一路自别。噫!可为智者道也。虽然,维摩诘经云:若见无为,入正位者,不能复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所以大智之士,虽至此而不作证。何者,此是学位,非证位也。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此一节,乃学般若菩萨转位就功,为法门之大关□,不可不知。‘以’者,由也。‘无所得’者,即无智无得也。‘故’者,起后之辞。若未到此无所得之地,只是博地凡夫;苟至此而便作证,则堕二乘窠臼。惟大心凡夫,亲至无所得之地,而即于那边转身,用无所得而为方便,入世出世,即事即理,了无挂碍,无生处度生,而究竟无生可度;无佛处作佛,而究竟无佛可成;圆满菩提,归无所得,此所谓世出世间胜丈夫,即菩萨诸佛是也。‘菩提萨埵’,乃具足梵语,今略去提、埵二字,而但云菩萨,盖顺此方文势也。‘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者,依者,遵用也。般若波罗蜜多,即无所得也。心无挂碍者,回真入俗,权实双流,事理并运者也。大般若经云:如金翅鸟,飞腾虚空,自在翱翔,久不堕落;虽依于空戏,而不据空,亦不为空之所碍。夫依空而不据空,则不尽有为,不住无为也。不为空所碍,则不为有碍可知。华严所谓甚深无碍智是也。若未得此智,居空,空碍;涉有,有碍;以有碍故,便生‘恐怖’。恐怖有五:一不活怖,二恶名怖,三死怖,四堕恶道怖,五大众威德怖。以有怖故,便起‘颠倒梦想’,无中见有,有中见无,妄兴苦乐,生颠倒见,以得此无所得般若故,则心无挂碍,无恐怖,离颠倒梦想,而证‘究竟涅盘’。涅盘,此翻圆寂。谓德无不备,障无不尽,乃诸佛之断果也。‘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谓不独菩萨依之而究竟涅盘,诸佛亦依之而得菩提也。阿,云无;耨多罗,云上;三藐,云正等;三菩提,云正觉。乃诸佛之智果也。菩提萨埵,乃三世诸佛之因,举因验果也。三世诸佛,乃菩提萨埵之果,举果验因也。菩提、涅盘各举一种,互相该摄。至此果满因圆,究竟穷极,方始克证。何者?此是证位,非学位也。二者皆依般若无得之功也。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

‘故知’者,承接上云,诸佛菩萨,皆依般若得智断二果,以此故知般若是大神咒等。‘神’者,灵妙莫测,能转烦恼为菩提,转生死为涅盘,非‘神’乎?能照见五蕴皆空,非‘明’乎?为诸佛之所师,宁有‘上’乎?凡夫三乘佛果虽无与等,而能等为凡夫三乘佛果所依止,非‘无等等’乎?上显文义,此云咒者,显密之称也。显即是密,密即是显,显密圆通,不可思议,故极其功力而申赞之。‘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者,有二义:一、约法真实不虚,即般若能照见蕴空,度一切苦厄。二、约人真实不虚,即世尊说法,言无虚妄,故叮咛告诫,令人谛信勿疑,依之修行,决不相赚也。

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此正说咒辞,‘咒’者,诸佛心法,不可思议,诸天鬼神悉皆敬奉,犹诸经之流通也。若善持之,则观智益明,功力益验。上显说般若,此密说般若。显以慧通,密以定入;定慧圆明,立臻彼岸矣。孤月、毒海、玄印、德光诸禅人,欢喜踊跃,得未曾有,合掌称颂,作礼而去,余亦嗒然忘言矣。次日,诸禅人同录其说呈览,且将谋灾木以公诸人人;余嘉其志,乃为厘正而归之,遂名其说曰请益云。

注:‘灵妙莫测’日本续藏本作‘不可思议’今从庚申本二‘转’字续藏本俱作‘证’字今从庚申本‘上显文义’续藏本作‘上云般若’今从庚申本‘显即是密密即是显’续藏本作‘咒即般若般若即咒’今从庚申本

附补喻弥陀集般若心经句为颂有引

宋杭州净思律师,俗姓喻,善画弥陀,杨无为以‘喻弥陀’称之。尝集心经句为颂,今亡矣,乃窃取其意而补之:

自在行深般若时,照见五蕴度苦厄;

不异色空即色空,受想行识亦如是。

身子欲知法空相,生灭垢净了无有;

是故空中阴界无,谛缘度亦不可得。

篇3:佛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赞

佛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赞

沙门 测撰

将释此经四门分别。一教起因缘。二辨经宗体。三训释题目。四判文解释。

言教起者窃以至理幽寂妙绝有无之境。法相甚深能超名言之表。然则趣理无方乃开二藏之说设教有依具现三身之应。可谓泉水澄清月影顿现诸敌冥动天鼓自鸣。然则应物有时随机接引。所以如来说三法轮未入法者令趣入。故波罗奈国施鹿林中创开生死涅槃因果。此则第一四谛法轮能除我执。为已入者回趣大乘。鹫峰山等十六会中说诸般若。此是第二无相法轮。由斯渐断有性法执。而于空执犹未能遣。是故第三莲华藏等净秽土中说深密等了义大乘。具显空有两种道理。双除有无二种偏执此即教之兴也。

言宗体者体即总明能诠教体。宗者别显诸教所诠。然佛教体诸说不同。萨婆多宗用声为体名等无记声是善故。依经部宗相续假声离声无别名句等故。依大乘宗诸教不同有处唯声如无垢称。或有佛土声为佛事。有处但用名等为体如成唯识。法无碍智名等为境有处合说声及名等如十地经云。说听之者皆依二事。谓声名等如何。诸教有此异者据实以假从实皆用声及名等以为体性。而诸圣教各据一义故不相违。所以者何以假从实用声为体离声无别名句等故。以体从用名等为体能诠诸法自性差别。二所依故。假实相藉合说为体随阙一种说不成。故以境从心用识为体。经说诸法不离识故摄妄归真用如为体仁王等说诸法性故。所诠宗者略有三种。一随病别宗二部别显宗三约时辨宗。随病别宗者谓诸有情由无明故起贪瞋等八万四千诸尘劳门。是故如来应病设药。蕴等八万四千法门由此一一随其所应。蕴处界等为所诠宗。部别显宗者于一一部虽有诸门究其意趣随部各别。如法华经一乘为宗无垢即以不二为宗。依涅槃经佛性为宗华严贤圣因果为宗。自余诸部准上应知。约时辨宗者虽诸圣教部类众多就时辨宗不过三种。三种即是四谛无相了义大乘如深密说。今此一部诸宗之中无相为宗。

佛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言题目者佛说即是标能说主。梵音佛陀此翻名觉。具真俗智自他觉满故名为佛。开敷妙门令众生解名之为说。般若波罗蜜多辨所说法。此土翻为智到彼岸。心经正显能诠之教。卢道之中心王独秀于诸般若此教最尊。从谕立名故曰心也。经有二义贯穿摄持。贯穿所应说义摄持所化生故。此即依主就能所诠法谕立号故言佛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 第四判文解释。于此经中总有三分。初明能观智次舍利子下辨所观境。后以无所得故下显所得果。所以无序及流通者于诸般若简集纲要。故唯正宗无序流通如观音经不具三分。观自在菩萨者就初分中复分为二。初标能观人次辨观智体。此即第一标能观人。若依旧本名观世音。观诸世间称菩萨名音声语业。以救诸难因而立号名观世音。犹未能显观身意业。而今本云观自在者内证二空外观三业。不依功用任运自在故曰观自在。今此菩萨实是因位一生补处。为已成佛设尔何失。若是菩萨如何会释观音三昧。彼经说曰佛告阿难我今道实其事不虚。我念观世音菩萨于我前成佛号曰正法明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佛世尊。我于彼时为彼佛下作苦行弟子。若是佛者如何会释观音授记。故彼经曰善男子阿弥陀佛寿命无量百千亿劫。当有终极当般涅槃。复曰善男子阿弥陀佛正法灭后过中夜分明星出时。观世音菩萨于七宝菩提树下结加趺坐成等正觉。号普光功德山王如来十号具足。乃至国名众宝庄严。又无量寿曰观音菩萨于是国土修菩萨行。命终转化生彼佛国。解曰观音名同人异故彼此说互不相违。如法华经诸佛同号日月灯明。又解观音自有二种一实二化。一者实身如观音经二者化身如无量寿。如法华论。释迦如来成道已久就化相故。今乃成佛虽有两释。后解为胜顺诸圣教不违理故。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者 第二辨能观智于中有二。初明智体后辨智用。此辨智体行谓进行是能观智深即甚深。深有二种一者即行深。无分别智内证二空离诸分别。无能所行以为行相故名行深。故大品曰不见行不见不行是名菩萨行深般若。二者境深谓二空理离有无相绝诸戏论。无分别智证此深境故曰行深。梵音般若此翻名智。言波罗者名为彼岸。蜜多名到顺彼应云智彼岸到。从此方语智到彼岸。因智断障至涅槃城是故说为智到彼岸。时谓时分智度论说依有为法假说时分。而时数等非蕴处等诸数所摄法。沙门论亦同此释。故彼论曰因法假名时离法无别时。瑜伽等说有为法上前后分位假立时分。不相应法行蕴所摄。依佛地论亦同此说故彼论曰立不相应时节分位。或心影像总释意曰。般若有三谓即文字观照实相为显观照简实相等。故言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此中应说三种般若)。

照见五蕴皆空者 辨其智用用有二种。一者自利二者利他此明观空即是自利。将释此文先叙诸观后依前观。释此经文言诸观者若夫佛法甚深本唯一味。学者未悟乃成异说。是故世尊佛地经说佛告妙生譬如种种大小众流。未入大海各别所依水有差别水有增减。若入大海无别所依水无差别水无增减。如是菩萨未证入于如来清净法界大海各别所依智有差别智有增减。若已证入如来清净法界大海无别所依智无差别智无增减受用和合一味事智。亲光释曰千年已前佛法一味过千年后空有乖诤。佛灭没已一千年后南印度界健至国中有二菩萨一时出世。一者清辨二者护法。为令有情悟入佛法立空有宗共成佛意。清辨菩萨执空拨有令除有执。护法菩萨立有拨空令除空执。然则空不违有即空之理非无不违空即色之说自成。亦空亦有顺成二谛非空非有契会中道。佛法大宗岂不斯矣。问有无乖诤宁顺佛意。答执我胜论甚违圣教佛自许为解脱菩萨。况二菩萨互相影向令物生解违佛意乎。故今略述二种观门。一者清辨依诸般若及龙猛宗立一观门。谓历法遣相观空门立一切法皆悉是空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故般若经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又思益经云以心分别诸法皆邪不以心分别诸法皆正。又中论曰若有所不空应当有空。不空尚不得何况得于空。又中论曰诸佛或说我或时说非我。诸法实相中非我非非我。如是等文诚证非一。是故清辨掌珍论曰真性有为空如幻。缘生故无为无有实不起似空华。二者护法依深密等及弥勒宗立一观门。谓在识遮境辨空观门立一切法通有及无。遍计所执情有理无。依他起性因缘故有。圆成实性理有非无。故深密说依所执故说一切法皆无自性。宝积经说若拨诸法皆无性者我说彼为不可治者。瑜伽等曰依所执性故契经说一切诸法皆无自性。辨中边论颂虚妄分别有。于此二都无此中唯有空于彼亦有此。故说一切法非空非不空有无及有。故是故契中道。如是等文诚证非一。是故二十唯识等曰非知诸法一切种无乃得名为入法无我。然达愚夫遍计所执自性差别诸法我无如是乃名入法无我。叙观如上今当释文。

言五蕴者所谓色蕴受想行识五色根境及法处。色方所可知有质碍义故名为色。苦乐舍受如次领纳违顺中境故名为受。诸识俱想取境分齐如男女等起诸说故名之为想。思等心法驱役于心令造善等名之为行。眼等诸识于境了别故名为识。五种皆有积聚义故名之为蕴。如是五蕴有其三种一者遍计所执五蕴情有理无。二者依他起性五蕴因缘假有。三者圆成实性五蕴真实理有故。中边曰蕴有三种一所执蕴二种类蕴三法性蕴。斯取新本。十八空论亦同彼说。故彼论曰所有三种一者分别二者种类三者如如。于此三种五蕴之内一一皆有生法二空。言皆空者显所证理。即前二空依此诸空分成两释。依清辨宗自有二解一曰三中遣前二性非圆成实。故中论曰因缘所生法是即说为空。一曰三性五蕴皆空。故掌珍曰无为无有实不起似空华准此应知。圆成亦遣。依护法宗三种蕴中但遣所执以辨空性。所引理教具如上说。或有本曰照见五蕴等皆空虽有两本。后本为正。捡勘梵本有等言故后所说等准此应知。

度一切苦厄者 此即第二显利他用此有三种。一曰苦即是厄故名苦厄。六释之中是持业释。有漏诸法无非是苦故世尊说三界皆苦。然此苦门略有三种所谓苦苦坏苦行苦。中则有八谓生老病死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盛阴苦。广有苦苦谓二十五有一一皆有生住异灭四有为相。故成百苦。二十五有四人四恶趣四空及四禅梵王六欲天无想阿那含。拟注一曰苦厄即是四厄。所谓欲有见及无明。如是四种系诸有情令受诸苦犹如车轭。若依此释苦之厄故名为苦厄。故六释中是依主释。一曰苦厄别有所目如前两释故六释中是相违释。

舍利子者 自下第二辨所观境于中有二。初约四句以辨空性后依六义以显空相。前中有二初标受化人后正辨空性此即标人。梵音奢利富多罗或云舍利弗多罗。此翻舍利名鸜鹆弗多罗此云子。母眼青精似鸜鹆眼故立母名号为鸜鹆。明度经曰鹫鹭子或云优娑提舍者从父立号。旧翻身子者谬也。问此般若是菩萨法何故世尊告舍利子而非菩萨。答如智度论说舍利弗其人得十千三昧。于一切佛弟子中智慧第一故。世尊说一切众生智唯除佛世尊欲比舍利弗智慧及多闻。于十六分中犹尚不及一。又舍利弗年始八岁凡所立论辞理超绝时诸论师叹未曾有。愚智大小一切皆伏自余因缘广如彼论。是故此中告舍利子又欲引小回趣大乘。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者 此约四句正辨空性于中有二。初约色蕴以辨四句后类四蕴皆有四句。此约色蕴以辨四句将释四句。先辨空性者如前分别。空有二种。一者生空二者法空。所说生空有其四种。一者所执我无说之为空。诸法数中所不摄故。是故瑜伽菩萨地曰有为无为名为有。无我我所名为无。二者生空所显真如空所诠故亦说为空。三者苦谛所摄有漏别空即用有漏五蕴为体故。成唯识第六卷曰。别空非我属苦谛故。四者诸法所摄通空非我。即用诸法以为体性。故诸经说一切法无我。虽有四种依三性理摄以为三。一所执性空二依他性空三圆成实空。如其次第三性为体。法空四种虽无正文以理推征应有四句。法空三种准上应知。若广分别有十八空如十八空论。依大般若或说十六十七十八乃至二十。具如彼经。今依三性以释四句。于四句中初之二句标宗正说后之二句遣外疑情。色不异空者标俗不异真。空不异色者标真不异俗。后遣外疑情外人设疑互相依故为不异耶。为相即故名为不异故作此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非相依故名为不异。非相即故名为不异。即依此文西方诸师自有两释。一清辨等曰色有三种谓所执等空能遣性体非三性。今言色即是空者遍计所执本来无故说之为空。据实此空亦非是空。故中论曰若有不空法。则应当有空法。实无不空法何得有空法。后二性空准此应知为除有执说彼空言。依他起性犹如幻等从缘故空。圆成实性以不起故如似空华自体亦空。有解宗中更有一释遣前二性非圆成实。两宗共许离有无相绝戏论。故问色空相对为一异耶。一体相即便成一执体若异者则是异执。亦一亦异宁不相违非一非异应成戏论。释此四句分别成两解。一外道小乘多依表门。以说四句言有无等有所诠故二依大乘有无等言皆是遮诠。一切诸法不可说故。然一切法皆有二相。谓即自共。自相唯是现量智得非假智言所可得故。若假智言所诠得者谓即共相且如说青。茎叶等相其相各异唯现量得。由斯假智及诸名言但能诠表青上共相。而说青时遮黄等故名为说青。非正表青故说遮诠。就遮诠中自有两说。一清辨宗其性道理不可以名名不可以相相。破而无执立而无当。所引理教准上应知。二护法宗实有世俗胜义道理皆离名言。于中真性对世俗故说真性言非无所诠。清辨宗中一师所说亦同此释。是故护法破清辨曰。若依真性说诸法空便成相符极成之失。于清辨宗遣依他性护法不许故有差别。由斯道理内宗所说有无等言皆是遮诠。远离一异戏论等失。依清辨宗释文已讫。二依护法释四句者色有三种。谓三性色空亦有三。体即三性是故无著菩萨辨中边曰。空有三种一无性空性非有故。二异性空与妄所执自性异故。三自性空二空所显为自性故。依遍计色对空四句有其三种。一所执色对所执空以辨四句。随情所执根境等色不异所执本无之空。是故说为色即是空。本无之空随情即有故言空即是色。此是同性相即。标宗二句准上应知。二所执色对依他空以辨四句。附托依他所执实色不异依他无实之空。是故说言色即是空。而彼妄情于彼空处执有实色故言空即是色。标宗二句准应可知。此是异性相即。三所执色对圆成实以辨四句。于圆成性执为实色不异圆成自性之空。于自性空执为实色故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标宗二句准应可知。此如依他异体相即。依他起色对异性空有其四句。谓缘生色不异依他异性之空。然此空性是质碍故。是故说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此是同性相即。标宗二句准应可知。又释依他缘生之色对二性空有二四句。对异性故不异前释。对自性空亦有四句。谓缘生色用如为体。然彼空性不异依他。故成唯识作如是说。故此与依他非异非不异如无常等性。又中边云此中唯有空于彼亦有此。由斯道理依他圆成互不相离。是故说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非缘生空故说相即。不尔应成违宗失故。此是异性相即。标宗二句准应可知。圆成实性对自性空有其四句。谓圆成实是依他起色。实性故名之为色。我法二空之所显故说圆成空。由此道理是故说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此是同性相即。标宗二句准应可知。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者 此即第二类释四蕴皆有四句。四句相即准上应知。又解此经自有两本一本如上。一本经曰受想行识等亦复如是。所言等者准下经文有六善巧。谓蕴处界缘生四谛菩提涅槃。今举四蕴等余五门皆有四句故说等言。六门义别后当分别。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者 自下第二约六种义以显空相。于中有二。初约六义正显空相后依空相遣六门法。显六相中命舍利子如上已释。六相即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然此六相西方两释。一者清辨二者护法。依清辨宗释六相者本无今有名生。暂有还无名灭(如瑜伽说)性染不净名垢离染非垢称净(如诸教说)执法有用曰增妄计法坏名减(如摄大乘论说)三对六相三说不同。一曰此文约位辨三。谓真空性离诸相故。道前远离流转生灭。道中即无惑智垢净。道后永舍体用增减。一曰此文约性辨三。遍计所执本来无故不生不灭。依他起性从缘生故不垢不净。圆成实性以不起故不增不减。一曰此说三对六相一一皆通诸位诸性。总遣三性无所存故。三中后胜。顺本宗故。依护法宗理实空相乃有众多。谓非一异及有无等。而经且说三对六者。生灭即是有为通相垢净止辨诸法自性。增减言显法上义用理实。三空通有六相经意正显是自性空。生法二空所显真理通与迷悟为所依故。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者 自下第二依前空相遣六门法。遣六门法即分为六。此即第一遣五蕴门。谓诸法空具六种相是故空中无五蕴法。五蕴义别如前已释。此中所说六门法者总显二乘通别二境。初三止显诸法性故。是故说言三乘通境。依前法性随根别说缘生等门。是故后三名为别境。故法华曰为声闻人说四谛法。为缘觉人说缘生法。为诸菩萨说六度法。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者 此即第二遣十二处故今略说十二处义。三门分别。一明教兴二释名字三出体性。言教兴者自有二意。所谓悟入生法二空。入生空者如彼二十唯识论云。依此所说十二处教谓。若了知从六二法有六识转。都无见者乃至知者。便能悟入有情无我。入法空者即此所说遣十二处显法空理。清辨护法遣法差别如上应思。次释名者先总后别。初即总明十二处者十二是举数。处是生长义。谓六根境生长一切心心所法故名为处。六释之中是带数释。后别名者如瑜伽论第三卷说。复次屡观众色观而复舍故名为眼。数数于此声至能闻故名为耳。数由此故能嗅诸香故名为鼻。能除饥羸数发言论表彰呼召故名为舌。诸根所随周遍积聚故名为身。愚夫长夜莹饰藏护。执为己有计为我所及我。又诸世间依此假立种种名想。谓之有情人与命者生者意生及儒童等故名为意。数可示现在其方所质碍可增故名为色。数宜数谢随增异论故名为声。离质潜形屡随风转故名为香。可以舌尝屡招疾苦故名为味。数可为身之所证得故名为触。遍能任持唯意忆性故名为法。第三出体者。眼根者如诸论说。四大所造眼识所依净色为体如说眼根。乃至耳根四大所造耳识所依净色为体。意根通用八识为体。色者如集论说四大所造眼根所行二十五色以为自性。谓青黄赤白长短方圆粗细高下若正不正光影明闇云烟尘雾迥色表色空一显色。声有十一谓若可意若不可意若俱相违若因受大种若因不受大种若因俱大种若世所共成若成所引若遍计所执若圣言所摄若非圣言所摄。香有六种谓好香恶香平等香俱生香和合香变异香。味有十二苦酢甘辛咸淡若可意若不可意若俱相违若俱生若和合若变异。触有二十六所谓四大滑涩轻重软缓急冷饥渴浊饱力劣闷痒黏病老死疲息勇。如此五尘广如杂集。诸论同异具如别章。法处即用百法门中八十二法以为自性。谓心所法中五十一色中有一。谓法处色不相应二十四。无为有六依集论等。八十八法以为自性。谓四种法处色及二无为具如彼说。余门分别广如别章。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者 此即第三遣十八界此十八界三门分别。一显教兴二释名字三出体性。言教兴者谓执色心以为我者及下根者。是故世尊说十八界。次释名者先总后别。总名十八界者十八是数界是种族义及性别义。一切诸法十八种族及性别故。是带数释准上应知。次别名者六根六尘如处中说。六识得名有其二义。一者从境名为色识乃至法识。随境立名顺识义故。二者从根名为眼识乃至意识随根立名具伏发等五种义故。此即色之识故名为色识。乃至意之识故名为意识。故六释中是依主释。若具分别如成唯识第五卷说。后明体者眼等十二如处中说。眼等六识百法门中如其自名。眼等六识以为自性。自余诸门广如诸论。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者 此即第四遣缘生门。然此缘生自有二种。一者流转二者还灭。由无明故能起诸行乃至由生为缘老死。如是顺流五趣四生如满月轮始不可知。于空性中无此流转。故经说言无无明乃至无老死。由观智力令无明灭。无明灭故诸行亦灭。如此乃至由生灭故老死亦灭。此即轮前还归涅槃。故名还灭。于空性中无此还灭故经亦说。无无明尽。乃至亦无老死尽。如何说此经起门者如法华经。为求缘觉故说缘生。而今此缘为显法空故说此门。然此缘生不同常释故。今略以三门分别。一释名二出体三废立。言释名者先总后别。言总名者十二即是总标其数如缘起经。如是诸分各由自缘和合无阙相续而起故名缘起。依瑜伽论因名缘觉果名缘生。于此名中举数显宗故六释中是带数释。后出别名者三际中愚于境不了故名无明。福等三业迁流造作名之为行。眼等八识了别境界故名为识。相等色等召表质碍故曰名色。眼等六根生长心等名为六处。苦等三触对前境故名为触。苦等三受领顺违等名之为受。自体等贪染自境故名为爱。欲等四取执取境等名之为取。行识等种能招生等故名为有。识等五法本无今有名之为生。即彼五法衰变灭坏故名老死。第二出体有其三义。一引生差别二正出自性三现种分别。引生差别者无明及行名为能引能引识等五果种故。识等五种名为所引是前二支所引发故。爱取有三名为能生近生当来生老死故。生及老死即是所生。是爱取有近所生故。正出体者能发正感福等三业为无明支。即彼所发为行支体亲生当来第八识种为识支体。除后三因。余因皆是名色支体后之三因如名次第。即后三种有解名色即摄五种以为自性。于中随胜立余四种。谓赖耶种名为识支立余三种。谓六处等能润行等六种种子。贪欲名爱缘爱复生欲等四取为取支体。然此四取如瑜伽论第十卷说。如其次第于诸欲境及余四见于诸邪戒及萨迦耶见所起贪欲为取支体。经论同异如缘起等。行及识等六种种子被润已后转名为有。识等五种所生果法始从中有至本有中未衰变位名为生支。至衰变位总名为老身坏命终说名为死。现种别者有其二义。一就实正理门二相从假说门。相从假说一一皆通种及现行。故十地论无明有二一者子支二者果支。乃至老死应知。亦尔就实正理生与老死唯现非种。识等六支唯种非现无明与行及爱取支皆通现种。第三废立有其三义。一约定遍废立诸支二约开合分别诸支三约世地辨其同异。约支废立者如成唯识第八卷。说问如何老位不别立支。答非定有故附死立支。问病何非支答不遍定故老虽不定遍故立支。诸界趣生除中夭者将终皆有衰朽行故。问名色不遍何故立支。答定故立支。胎卵湿生六处未满定有名色。又名色支亦是遍有有色化生初受生位虽具五根而未有用。尔时未名六处支故。初生无色虽定有意根而不明了未名意处故。问爱非遍有宁别立支生恶趣者不爱彼故。答定故别立不求无有生善趣者定有爱故。问若尔不还应无有爱。答虽不现起然如彼取定有种故。又爱遍生恶趣者于现我境亦有爱故。依无希求恶趣身爱。经说非有非彼全无。二开合差别有其二义。一引生相对以辨开合二发润相对以辨开合。引生相对如彼论说。何缘所生立生老死所引别立识等五支。因位难知差别相故依当果位别立五支。具说如彼。果位易了差别相故总立二支以显三苦。具说如彼。发润别者如彼论说。何缘发业总立无明润业位中别立爱取。虽诸烦恼皆能发润。无明力胜具足如彼而发业位无明力增以具十一殊胜事故谓所缘等广如经。于润业位爱力偏增。说爱如水能沃润故要数溉灌方生有芽。且依初后分爱取二无重发义。立一无明三约世地辨其同异有其二义。一约地辨同异二约世辨同异。地同异者如彼论说。诸缘起支皆依自地有所发行。依他无明如下无明发上地行。不尔初伏下地染着。所起上定应非行支。彼地无明由未起故。世同异者如彼论说。此十二支十因二果定不同世。因中前七与爱取有或异或同。若二三七各定同世。如是十二一重因果足显轮转及离断常。施设两重实为无用。或应过此便致无穷。解曰论依先申自宗一重缘起破萨婆多两重缘起。寻即可知自余诸门广如彼说。

无苦集灭道者 此即第五遣四谛门。如何说此四谛门者如法华经为求声闻说应四谛。今此经中为显法空遣四谛法。然此四谛三门分别。一释名字二出体性三种数差别。言释名者先总后别。言总名者四是标数。谛有二义如瑜伽论。一如所说相不相离义。二由离此故致究竟意处是带数释准前可知。言别名者谛别不同乃至四种一苦二集三灭四道。三苦所成名之为苦。能招后果故名为集。集苦尽故名之为灭。能除能通故名为道。第二出体者苦谛即是有漏五蕴能感惑业以为集谛。择灭无为为灭谛体。道谛即道无漏圣道。第三种数别者或二或三。所言二者一者世俗二者胜义。于一一谛皆具四谛如显扬等。恐繁不叙。依胜鬘经亦有二种。一者有作二者无作。由烦恼障及所发业感分段生。彼所感果名为苦谛。能感惑业故名集谛。彼苦集尽名为灭谛。生空观智名为道谛。无漏业因无明为缘感变易生。所招异熟以为苦谛。能感惑业名为集谛。彼苦集尽故名灭谛。法空观智名为道谛。问岂不法执不能发业亦非润生。无漏圣道非苦集谛如何经说无漏为因无明为缘。答如成唯识第八卷说。断法执及资助缘故说无漏为因无明为缘。理实即前感分段业及所感果由资力故。转胜转妙以为变易。广说如彼。所言三者二种四谛皆具三性。谓所执等如中边论及成唯识第八卷中。广辨其相寻即可知不繁具述。

无智亦无得者 此即第六遣智断门。如何说此智断门者如法华经。为诸菩萨说六度法。今此经中为显法空遣智断门。然即智断自有两释。一曰在因名智即是般若。果位名得即是菩提。一曰菩提名智涅槃名得。虽有两释后说为胜。诸部般若皆遣菩提及涅槃。故菩提涅槃后当分别。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者 自下第三显所得果于中有二。初正明得果后引例。证成前中有二。初辨观有能后显所得果此即初也。于中有三初以无所得故者辨空离相。理实空性离六门法。举后显前但言无得。次菩提萨埵者观人发意如前所说。菩提名觉萨埵即是所化有情。上求菩提下化有情发此智悲故名菩萨。后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者辨观有能。翻名释义如上。应知般若名智别境中慧心言即显与慧俱心。心有二种所谓性相挂碍即是惑智二障。总释意曰真性空理离六相故。发意菩萨依彼观智令慧俱心证空断障。非诸执有异生二乘内证二空断其二障。

篇4: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请益说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又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般若心经》或《心经》,是般若经系列中一部言简义丰、博大精深、提纲挈领、极为重要的经典。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义要释

遍照金刚唐密第五十代普门传灯大奢黎冯达庵 撰述

后学弟子普式 录要

第三章 般若妙用

般若波罗蜜多究竟何所用?此首章所引大经之言也。修此智慧至无功用道时,虽绝无状况可拟;然菩萨必须依之,乃能证无上菩提,入究竟涅槃;其妙用如此。

第一节 菩 萨 境 界

上二章所释,皆依般若波罗蜜多而显之道相智,与一切智也。菩萨得此,属受用境界。而菩萨境界,原有浅深;本经意在与深般若波罗蜜多相应,克证法空真如者。既证法空,必兼生空;妙平二智亦充分发展;根本后得二智即寓其中。若只证生空真如者,其受用未能如下文所云也。

菩萨境界,依三乘教,既证无生法忍者,不受分段身之缠缚;六尘境界无不如如;当境即是凡圣同居净土。此身既灭或乘愿再来度生;或往方便有余净土。此与浅般若波罗蜜多相应,克证生空真如者之受用境界。依一乘教,当破阿赖耶识时,即生得见方便净土。当显妙平二智时,即生得见庄严净土。此身既灭,得长住华严胜境之中,随缘示迹娑婆。此与深般若相应,克证法空真如者之受用境界也。

经云: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

生空智现前,我执净尽,烦恼失其巢穴,即破细惑;心可无挂碍矣。然习气犹存,非彻底自在。法空智现前,法执俱泯;所知障失其根据,则破极细惑。功夫到此,庶称究竟自在,则无挂碍也。

世亲摄大乘论释卷九云:“无分别智即是般若波罗蜜多”。是依般若波罗蜜多,即依无分别智也。无分别智,初地菩萨得相应;然直到十地乃能成办。中分根本后得二种,已见上章。

又卷八云:“根本智能脱一切障,即消除种种障碍也。后得智非世法所染,即毁誉苦乐等八风吹不动也。”依般若波罗蜜多心所以无挂碍者,更可据此义释之。

既能脱一切障,以百世法所染;宜其心无挂碍也。

经云:无挂有别于故,无有恐怖

恐怖略分两种:一曰身境上之恐怖。如感身命将有危险,或财产将有损失。虽未心见诸事实;而心当顾虑之时,已大起恐怖矣。二曰修行上之恐怖。如素习小乘者,忽闻殊异之大乘;素习三乘教者,忽闻超绝之一乘;因教义互相冲突,纵不敢毁谤,而恐怖心骤然兴矣。会得生空,心略无挂碍;得免身境上恐怖。会得法空,心更无挂碍;得免修行上恐怖。然只一念相应,,未能净除习气者,仍不免两种恐怖心之流露也。

传灯录卷四载禅宗四祖访法融禅师故事云:“师曰:因何降此?祖曰:特来相访;莫更有宴息之处否?师指后面云:别有小庵。遂引祖至庵所。绕庵唯见虎狼之类;祖乃举两手作怖势。师曰:犹有这个在!祖曰:适见什么?师无语。少选,祖却于师宴坐石上书一佛字,师睹之,辣然!祖曰:犹有这个在。”融师道行素高,时感百鸟衔花供养;对虎狼围绕其庵毫不介意;是能免身境上恐怖者。惟睹座上佛字则竦然,是三乘教习气使然;不免修行上恐怖也。四祖举手作怖势,游戏耳!岂四祖犹有挂碍之心耶?

禅乃禅那之略称,义为静虑;即心定一境,静起思虑以审现量细境也。本为色界所具之德,而亦一切定境之通名。禅宗之禅,直依妙平二智起用,不同三乘禅之仅溯源于赖耶或异熟识也。以超三乘教义之上,故称教外别传。据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云:“大梵王至灵山,以金色优钵罗花献佛,舍身为床座,而请说最上禅法。世尊登座,拈花示众。人天百万,皆悉惘措;唯摩诃迦叶破颜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付属摩诃迦叶”。世称禅宗初祖。廿八传至菩提达摩,乃来东土为初祖。递传慧可、僧璨、道信、弘忍为二三四五祖,惠能为六祖。

经云:远离颠倒梦想,

“颠倒”者,不符真理之妄见也。

正现有了义,不了义。了义者,以智默契法界本性也。 不了义者,以识了别尘境习惯也。

凡夫有四颠倒:

(1) 于世间无常之法而起常见,是谓常颠倒。

(2) 于世间者苦而起乐见,是谓乐颠倒。

(3) 于世间染法而起净见,是谓净颠倒。

(4)于世间无我法而起我见,是谓我颠倒。

二乘亦有四颠倒:

(1) 于真常而起无常见,是谓无常颠倒。

(2) 于真乐而起不乐见,是谓无乐颠倒。

(3) 于真我而起无我见,是谓无我颠倒。

(4)于真净而起不净见,是谓无净颠倒。

凡夫四颠倒,固由执着相对法而然。三乘却以相对法破之,所为以五十步笑百步也。若与深般若波罗蜜多相应,法法皆绝对。乃能远离颠倒耳。

梦也者,睡眠时独头意识所起之法尘也。大都依想蕴而生,其要有四:

(1)四大不调梦

或梦山崩,或梦自身飞腾虚空;或梦虎狼劫贼追逐;此因四大不调,心神散逸也。

(2)先见梦

随从前所见之事,乘相当之动机而重现于梦也。

(3)天等梦

若人修善。护法天等示现善梦,使增善根。对作恶者则示恶梦,使怖恶生善。

(4)思想梦

常所思维忆想之事,以熏习浓厚,往往现诸梦境也。(见善见律十二)

此外,尚有种种解说,未暇详述。

“梦想”者,即梦中想念也。其境虚妄不实,故属颠倒。行深般若波罗蜜多者,想蕴既空,自无颠倒之梦想矣,是谓远离。

大毗婆沙论三七云:“异生圣者,皆得有梦。圣者中从预流果乃至阿罗汉独觉亦皆有梦;唯除世尊。所以者何?梦似颠倒。佛于一切颠倒习气,皆已断尽,故无有梦。如于觉时,心心所法无颠倒转,睡时亦尔。”

大乘菩萨十地,想阴已尽者,颠倒习气亦不能起,故亦无梦。

经云:究竟涅槃。

涅槃具译涅槃那,或译泥洹;义为寂灭或解脱;......内分有余无余二种,大小乘意义各别.小乘以断分段生死之因为有余涅槃;并断分段果者为无余涅槃。大乘以断变易生死之因为有余涅槃;并断变易果者为无余涅槃。亦有以断分段生死果为有余;断变易生死果为无余;此则大小乘对比之论也。然此皆非究竟之谈。若能即生死显涅槃,即涅槃示生死,方得究竟涅槃之道。行深般若波罗蜜多者会之。

梵文译音曰涅槃或泥洹,即安住于无生无扰之法性也。所云“寂灭”者,“寂”为纷扰之反,“灭”为生起之反。到此境界。即能解脱生死缠缚,故又译解脱,亦有译为灭度者。或译圆寂。德无不备曰圆,障无不尽曰寂,所谓究竟涅槃。内分有余无余二种,如上所说。

篇5: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批注

照见五蕴皆空。

色、受、想、行、识谓之“五蕴”,五蕴即五阴,一名“五众”。蕴,积聚也,藏也;阴是蔽覆之义。谓积聚身心,蔽覆本性也。色即见到色相,受即印上脑筋,想即发生幻想,行即追求造作,识即造成现业。言显示佛性后,觉照周遍圆满,五蕴本体即成真如本体。空者,是空其五蕴虚妄不实之相而已,本来妙理自性无可空也。古德有偈曰:“除痴须是色蕴灭,大圆镜智得显现。受蕴消灭我慢空,平等性智无不融。要除贪业灭想蕴,妙观察智无魔踪。行蕴消灭妒嫉除,成所作智起大用。识蕴消灭瞋心除,法界体性智周遍。”

五蕴在观照般若里面,人之最初入胎五蕴,次住胎五蕴,次出胎五蕴,又次外界来的五蕴,里面出的五蕴,尚有生来的五十种五蕴。

入胎五蕴:人死后,肉体是死的,灵魂是出来的,谓之中阴(一以业为主)。有七天期限,在此期内,飘飘荡荡,转入人、鬼、畜生各道之一道,然期限亦可延长,但最多不过七七四十九天。中阴投生缘熟,见男女交合,起一爱欲心,爱欲为因,爱命为果,因是看见,果是入胎,欲心重者成女,轻者成男(注:出《大般涅槃经》)。以五蕴言之,见男女交合是“色”,见交合印入脑筋是“受”,起爱欲心是“想”,思加入是“行”,入胎是“识”。

住胎五蕴:人在母胎腹内成形,亦有五蕴,胎在腹内,与在家无异。譬如胎想吃物是“色”,心里印进是“受”,快来是“想”,得到是“行”,吃下是“识”。凡女人坐胎后想食之物品,多非夙昔所嗜者,或得到后食之颇多,斯即入胎五蕴使之然也。

出胎五蕴:人出胎后亦有五蕴。譬如见得一物是“色”,印进脑中是“受”,要买是“想”,去买是“行”,买到是“识”。

住世五蕴:人之幼年经过印在脑里,现在回想起来,是里面出的五蕴;现在的事印在脑里,是外界来的.五蕴。此皆住世之五蕴也。

作梦,是夜间发现白天之五蕴。其中有梦中吟诗作文、腾空越壁,此皆宿世五蕴潜伏于脑内而一时翻出也。

生来五蕴:生来五蕴,即谚语所谓:“山河易改,秉性难移是也。”此亦宿世五蕴扣在里面而生此奇特性情耳。此种五蕴,共分五十种,列表如下:

五十种五蕴

色阴十种

身能出碍:对一种动作,分明可惧,而以为无碍。

拾出蛲蛔:生性执拗,心地阴诈,蛲蛲蛔蛔,如虫类之弯转。

空中闻法:凭空说无中生有之无聊神话。

心光见佛:假称闭眼能见一切之过去、未来。

空成宝色:凭空说能明了他人之思想。

暗见如昼:故意说在黑暗中能见鬼神。

烧斫不觉:自行烧斫,诡称不觉。

佛国无碍:言人如得师法,即作恶事亦无妨碍。

遥见远语:千里眼、千里耳之人,以幻术欺众。

形体迁改:即五种不男、五种不女之人。

注:五种不男,即未完成男性之五种人。一、生不男。二、犍不男。三、妒不男。四、变不男。五、半不男是也。五种不女,即未完成女性之五种人。一、螺、二、筋。三、鼓。四、角。五、脉是也。

受阴十种

悲心过分:事不当悲哀而悲哀之人。

勇功陵率:作事不自量力。

枯渴沉忆:夜间妄想横生,起来实无一事。

慧力过定:自作聪明。

忧心求害:杞人忧天之类。

喜悦不止:无忧无虑,风流自喜。

大我慢起:自高身价,徒事夸张。

随顺轻安:毫无准绳,遇事轻就。

拨无因果:怂恿他人去做恶事,反言绝无果报,即否定因果道理。

爱极发欲:所求不遂,因之生病。

想阴十种

锐思贪巧:以奸巧方法愚弄他人,如言能点石成金等。

游荡思历:飘流各处,专说人之来历。

绵吻求合:明知人不喜我,而设法求人欢娱。

物化求元:明明失意,偏要得意。

悬应求感:凭空要求感应。

乐寂求静:听风动鸟喧,即嫌烦乱。

爱研宿命:好研究生前之事。

贪取神通:语极怪诞,言来颇为神通。

爱灭求空:言人死后无一不了。

贪求长寿:想长生不死之人。

行阴十种

计度本末无因:言人本精血所成,实无灵魂可说。

计四偏常:本来是身不净,受是苦,心无常,法无我,而偏要反着说。

四颠倒:已生恶令断,未生恶不生,未生善令生,已生善增长,而偏要反着说。

四有边:言人身三十六种成分属于地、水、火、风四部,不划界限。(见注一)

四不死:言人身地、水、火、风四部,永久不死。

死后有:言死后灵魂不能投胎。

死后无:言死后灵魂即行消逝。

死后俱非:说死后胎、卵、湿、化、鳞甲、羽毛全归乌有。

七断灭:说人身的念、择法、精进、喜、轻安、定、舍,完全皆非。(见注二)

五涅槃:言天天在财、色、名、食、睡五者之中,即是不生不死。

注一:组织身体之成分,分地、水、火、风四大。骨、肉、爪、发之坚质属地;汗、血、精、液之湿性属水;流动属风;冷、暖属火。

注二:念是思想,择法是选择,精进是不怠惰,喜是应该做的便喜,不应该做的即不喜,轻安是应该做的去尽责任,定是不要散乱,舍是舍开分外的一切。

识阴十种(比以前四十种人较为高尚)

因所因:认根本无明为佛性,以真正学佛之因为错误。

能非能:言能等于无能。

常非常:能达到目的,反言达不到,而以达不到为到。

知无知:可以了解,反言不能了解,是以无知而说知。

生无生:可以能修,反言不能修。

归无归:将来能达到,反言不能到。

贪非贪:贪着去成佛,反言不贪着。

真非真:佛性是真的,他说不真。

定性声闻生缠空:小乘人断六根是不对的,他偏说是对。

定性辟支不回心者迷正知见:中乘人断一念妄动性是不对的,他偏说是对。

注:小乘定性声闻,因生缠空,不能成功。中乘定性辟支,迷正知见,亦不能成功。

执生(下列八种人是执着于五十种五阴的。换言之,此八种人尽可概括五十种五阴也)

外道:佛法以外之道。

大慢:自大傲慢者。

倒圆:明明颠倒,自谓圆满。

倒知:明明颠倒,自谓知的很当。

颠化:即疯颠。

断灭:即断灭种。

妄诞:一生出来就不对的。

天魔:天生魔鬼。

以上所述五十种五蕴,率皆乖僻怪诞狂妄纰缪之流,然不可尽以概诸世人也。亦有人自降生即忠、孝、仁、慈者,斯不知是何世之五蕴耳?照见五蕴皆空,非用观照般若之照见,乃佛性之照见。于此须明了下述三点:

一、观照般若内有五蕴,是照不破五蕴的。佛性没有五蕴,是能照破五蕴的,即佛性一经显示,其光明自然将五蕴照破。

二、不是佛性能起五蕴,是将五蕴照破即是佛性。

三、照破五蕴,尚须利用五蕴。

显示佛性后,则五蕴被光明一照,自然扫开,而五蕴亦即变成佛性。所谓扫开者,是扫开五蕴种子之谓也。故曰空五蕴之种子,非空五蕴。

佛性有体有用,体是如如不动的,扫开五蕴是佛性之用扫开的,亦非佛性之体教用扫开的;而五蕴变成佛性,亦是佛性之用变的,非佛性之体教用变的。尚须注意者,即“照见五蕴皆空”一句,关于讲解上,应依义不依字(语)。凡讲大乘经典,应明白法四依也。即一、依义不依字(语)。二、依智不依识。三、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四、依法不依人。

度一切苦厄

谓度一切苦厄,成就一切圆通也。缘人有八苦及无量苦,并有八风,皆依五蕴虚妄而生。若五蕴既空,则八苦、八风之一切苦厄,无不度脱而至快乐顺境,然须不为快乐顺境所转,方为是耳。换言之,即能转万物,不为万物所转,能支配一切,不被一切所支配,所谓“如能转物,即同如来”也。是说见《大智度论》。

2.正宗分

舍利子!

即舍利弗,为佛子大弟子,于弟子之中智慧第一。舍利译“鹙”,其目最利;母名“舍利”,以母名,故曰“舍利子”。以下对人显示,故呼舍利子而告之。此一段是辨别依据《心经》用功,如何不误之途径也。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若解实相,即见非相;若了非相,其色亦然;当于色中不失色体,于非相中不碍有故。若能是解,此名实相。炊沙不能成饭,榨沙不能得油,如五蕴与真如有所异同,五蕴即非真如,真如即非五蕴,纵智慧到彼岸,亦焉能照得空时?众生为五蕴所迷,不能放下一切上般若船,故不能到彼岸,不能照见五蕴皆是空,度一切苦厄耳。色是五蕴之首,故举一以概其余,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如云:“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余仿此,即受、想、行、识亦复如色也。色即一切幻色,空乃般若真空,总诸色相名之为“色”,总诸心法名“受、想、行、识”。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诸法即五蕴诸法,空相即真如实相,非五蕴灭真空现,惟真空现则五蕴亦变成真空,与真如本体无二无别耳。真如本体不生灭、无垢净、无增减,故诸法亦是。此是复呼舍利子之名,进一层以告之也。《华严经》云:“云何说诸蕴?诸蕴有何性?蕴性不可灭,是故说无生。分别此诸蕴,其性本空寂。空寂不可灭,此是无生义。众生既如是,诸佛亦复然。佛及诸佛法,自性无所有。能知此诸法,如实不颠倒。”《六祖坛经》曰:“蕴之与界,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佛性。”皆是此意。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是故,承上起下之词;空中,指佛性遍满虚空。世尊为迷心不迷色人说五蕴法,总诸色法为“色蕴”,开诸心法为“受、想、行、识”。四蕴既明,诸法空相,生灭、垢净、增减均不可得,是故空中无色、心二法。“无”字,是显法自性空义,非“有无”之“无”也,下同。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对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名十二处;根、尘相对,而有眼识、耳识、鼻识、舌识、意识六识,合为十八界。根以“能生识”为义。尘以“染污情识”为义,根尘和合,识生其中。世尊为迷色不迷心人说十二处法,为色心俱迷人说十八界法,连说五蕴法,谓之“三科法门”,无非随众生机,俾各得解悟。故今既了达诸法空相,则蕴、根、尘、识、处、界皆变为真如实相矣。福州长庆大安禅师曰:“汝诸人各自有无价大宝,从眼门放光,照见山河大地;耳门放光,领辨一切善恶音响。如是六门,画夜常放光明,亦名放光三昧。”即此意也。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无明,迷昧不明之意;尽,灭尽也。无无明、无老死,言了达诸法空相后,根本已无无明与老死。即缘觉行人所修十二因缘还灭门,亦了不可得。

佛法之中乘法门是断一念无明,《心经》是大乘法门,即无无明与老死,亦无一念无明可断。十二因缘缘觉所修:“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触“缘”、“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言生灭无常,有起有尽,尽而复起,起而复尽,循环不已也。兹列表于左:

十二因缘还灭门,谓“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灭。

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苦、集、灭、道是名“四谛”,“谛”谓真理也。小乘人所修,以苦作受报之苦解(苦之果),集作招果之因解“苦之因”,灭作寂灭之乐解(灭苦之乐),道作修持之法解(成清净之果)。合讲即是知苦、断集、慕灭、修道之意。

智是证深般若之智;得,即得深般若之果。了达诸法空相后,无智可证,亦无果可得,更何有四谛?故曰:“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昔行思禅师参六祖,问曰:“当何所务,即不落阶级(是小乘、中乘、大乘皆不要有之义?)”祖曰:“汝曾作甚么来?”曰:“圣谛亦不为。”祖曰:“圣谛不为,落何阶级?”曰:“圣谛尚不为,何阶级之有?”祖深器之,以为是已见佛性的。据此则知,如显示佛性则五蕴皆空,何有阶级可落?而四圣谛亦言不到耳。

自“是故空中”四字起直至“无智亦无得”止,读者其注意之。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

据上论断,则知佛性以外,是(觅)一法了不可得的。且欲显示佛性,亦非以心意识及世智辨聪所能测度而可得的;若以思惟心测度如来(圆觉)境界,如取萤火烧须弥山,终不能着;以轮回心生轮回见,入于如来大寂灭海,终不能至(注:出《圆觉经》)。

上一篇:白岩小学人文校园建设年度自查报告下一篇:物理教学总结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