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罗蜜心经

2024-05-01

般若波罗蜜心经(共7篇)

篇1:般若波罗蜜心经

唐三藏玄奘法师奉诏译

金山无名僧感觉於关房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1”(一)般若翻为、大智慧。般若者、本觉慧命也。般若者、诸佛之母也。般若者、慧光普照、而无暗、其光明、体用、而具备、无有不足、无有不周、无有不到、无有不圆满、之处也。

(二)波罗蜜、译成、到彼岸。到彼岸者、到诸佛常住、之觉地也。地者、心也。波罗蜜者、本觉慧命、光明故乡也。倘能无我、真我即在目前。目前者、万德庄严、及诸一切无有不是、我者、无有不随、我转也“用也”。故名为、大用无方、无方者、无有无处、莫非莫是、真我享受、之处也。“而非凡夫、在幻梦中、争权夺利、寻情觅欲、一沤之相也。”“弗证之人、何能知之、更不可、见之、焉能、用之、况其大用乎。”“悲夫。“参者”多履尘相、而不能见、真如、大道者。”悯哉、痛哉。

(三)多者、无相、无我、其福慧、无穷、无尽者、多也。多者、真我受用、在无相中、相相、无不庄严、无不清净、无不妙湛、常乐我净、而无穷者、多也。多者、其寿无寿、无不寿者、虚空有尽、其寿而无穷也。而非四大、假合其身、朝生暮死、之可比也、朝生暮死者、住寿千年、不免死也。多者、无可尽宣、无可衡量、无可计算也。

(四)心者、真心无我、无不我也。心者、真心无相、无不相也。心者、无欲即觉、无妄即真也。心者、真心遍十方、续三世、无穷亦无竭也。

(五)经者、经过此岸、而到彼岸也。经者、治理也、治理贪瞋痴、转戒定慧也。治理、五蕴不住、六欲无染也。经者、比归乡之大道、喻迷失於中途、指路之人也。经者、经受得起、千魔万恶、试我之真心也。经者、经过凡夫、富贵荣华、情丝受缚、无可缚我真心、亦无能束我本性也。经者、经过桥梁、及舟筏、直达彼岸、之故乡也。集句。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者。是智慧无际、本性无穷、妙识周遍、真心到彼岸也。所谓、在凡、为灵魂。在贤、为智慧。在圣、为大智慧。在佛、为到彼岸、谓大觉。大觉者、自觉、觉他、觉性圆满、无所不觉也。

篇2:般若波罗蜜心经

由于根性的不同,也就所见不同而所证亦有别了。若了达苦等生灭已灭者,则见「真谛」理,证偏空涅盘,是二乘的证悟。

话再说回来,如何是「无苦、集、灭、道」?也就是说,菩萨以般若妙智照见苦等当体即是真空实相,清净本然,非但没有世间苦、集二谛的虚妄,就是出世间的道、灭二谛,在真空实相的理体上,也不存在它们的形迹。因为诸法空相中,是没有生灭修证可得的。自性空寂本无生死可了(无苦),亦无烦恼可断(无集),自性具足(功德智慧),本不待修(无道),亦无须证(无灭)。正如天台大师所说:「阴入皆如(真如),无苦可舍,烦恼即菩提,无集可断,边邪皆中正,无道可修,生死即涅盘,无灭可证。」也就是这个意思。

还有一种说法,因为苦、集所依仍不外是五蕴之法,而菩萨行深般若,照见五蕴皆空;五蕴既空,则苦、集无所凭借。因为既然失去了生起的要素——五蕴,就自然没有所生的事实——苦集;同时既然没有所灭的对象——苦集,则又怎会有能灭的主体——道灭?由于众生迷故,所以说四谛法以对治之,而菩萨悟故,了知苦等全体即空即真,所以说:「无苦集灭道。」道理就是如此。

此四谛法,可以说是佛教的根本思想,因为一切教典都由四谛开展出来的。但从表面上看来,似乎专属小乘声闻所修之法,其实乃通一切大乘法门,这是怎么样的说法?

「谛」就是真理,也就是「三谛」理:即真谛、俗谛、中谛。而苦、集、灭、道四谛,都各各具有三谛理性。体达诸法皆空是真实的道理,名为「真谛」;体达理性之空不废事相之假,是真实的.道理,名为「俗谛」;体达空、假不二,性相一如是真实的道理,名为「中谛」。迷此谛理为凡夫,悟此谛理为佛、为圣者、为菩萨——对于谛理全迷者为凡夫(不知人人本具天然三谛之性德);中迷者为二乘(二乘迷中、俗二谛,唯悟真谛,故云中迷);少迷者为菩萨(菩萨只迷中谛,已悟真、俗二谛)。反过来说,少悟者为二乘(只悟真谛,未悟中、俗二谛);中悟者为菩萨(已悟真、俗二谛,只迷中谛);圆悟者为佛(彻悟三谛)。凡夫虽全然不悟,二乘虽悟但见真谛;菩萨所悟较深,尚未圆极、只见俗谛;佛则智无不极,悟无不彻,圆证中谛实相理。

由于根性的不同,也就所见不同而所证亦有别了。若了达苦等生灭已灭者,则见「真谛」理,证偏空涅盘,是二乘的证悟;了达苦等,当体如幻即空者,则见「俗谛」理,证但中涅盘,这是菩萨的证悟;了达苦等当体即实相者,则见「中谛」理,证究竟涅盘,这是佛的证悟。

简单地说,「谛」是具有「方便」和「胜义」二门:如审察三界唯苦无乐,此理真实──此「谛」字即作「审实」解,为「方便门」,属小乘。如了达苦等全体即真,各具真空实相之理──此「谛」字即指真理言,是为「胜义门」,属大乘。如《教观纲宗》云:「解苦无苦,而有真谛,况灭道耶?」亦如《法华经》所说:「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由此可知,苦等当体即具寂灭之理。至于解苦无苦,而有中谛,则苦等当体即具实相之理。故本经云:「是诸法空相。」

是以,天台宗依《涅盘经》立「四种四谛」以配合四教:

生灭四谛:如上所说,这是小乘所修之法,为藏教摄。

无生四谛:了达一切诸法如幻如化,当体即空,解苦无苦,不为苦所苦;解集无集,不为集所转;知灭无灭,本无生灭;知道无道,不着法相。此为三乘共修之法,属通教所摄。

无量四谛:了达苦有无量相,一界已具众苦;集有无量相,有八万四千烦恼故;灭有无量相,有诸波罗密故;道有无量相,有八万四千法门故,此为权教菩萨所修之法,属别教所摄。

无作四谛:了达一切法,当体即是实相,无苦可舍,无集可断,无道可修,无灭可证,以实相之体离诸造作,故名无作;此独为大乘菩萨所修之法,属圆教所摄(观自在菩萨即是亲自证悟这种境界)。

此外,我们可以看见大乘菩萨的「四弘誓愿」亦是依于四谛而发的:

┌众生无边誓愿度─苦谛

四弘誓愿┼烦恼无尽誓愿断─集谛

├法门无量誓愿学─道谛

└佛道无上誓愿成─灭谛

如果再深入地研究,不难发现,佛教一大组织的内容,无论原始佛教与后期大乘佛教,均离不开四谛的范畴。由此可见,四谛确实是释尊一代说法的中心思想与大小诸乘一贯的根本教义。不过小乘是断灭现实界因果的苦、集二谛,而入于理想界因果的灭、道二谛;而大乘则是把苦、集二谛转化为纯粹化的灭、道二谛。也就是说,小乘是灭生死证涅盘,断烦恼得菩提;而大乘是了达生死即涅盘,烦恼即菩提。从根本上说,大、小乘的不同,乃在于四谛观之不同。由上述所引,足证四谛确乎通于大乘法门:如以变易生死为苦谛,法执未忘为集谛,六度、四摄为道谛,无住涅盘为灭谛;这就是大乘所修之四谛法。

全句的意思是说:没有生死「苦」的感觉,也没有贪爱的「集」因可断,没有寂「灭」的涅盘可证,也没有解脱的「道」法可修;因为自性本来解脱没有生死可舍,本来清净没有烦恼可断,本来空寂没有涅盘可证,本来具足没有菩提可修,所以说是「无苦、集、灭、道」。

四┌苦谛─苦果─世世受生老病死,以有身则苦┐

谛├集谛─苦因─念念起贪爱妄想,则恶业丛集┴世间因果─凡夫迷界

表├灭谛─乐果─灭除生死烦恼,证得涅盘寂灭┐

└道谛─乐因─勤修戒定慧,精进诸道品──┴出世间因果─圣者(佛、菩萨)悟界

篇3:浅析《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经名

关键词:金刚;般若;波罗蜜;《金刚经》

中图分类号:B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005-01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般若系列六百卷之一,文约义博,深广如海,向来被佛教所重视。《大智度论》中:“般若波罗蜜,是诸佛母。诸佛以法为师,法者即是般若波罗蜜。”,“般若”当是六度根本,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这五度如果脱离了般若根本,那就不再是波罗蜜,《大般若经》更提出:“般若能生诸佛,摄持菩萨,佛法即是般若。”而《金刚经》云:“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从此经出。”由此可知,佛法要义全在般若,而般若要义全在《金刚经》中。这在六祖《坛经》中得到印证:“善知识,若欲入甚深法界,得般若三昧者,须修般若行,持诵《金刚经》,即得见性。当知此经功德无量无边,经中分明赞叹,莫能具说,此法门是最上乘,为大智人说。”

从《金刚经》翻译历史来看,汉文译本的首次翻译是由姚秦鸠摩罗什完成的,他将经名翻译成《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而这个经名也被北魏菩提流支和南朝陈真谛所沿用。而隋唐时期,达磨祖师将此经译为《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玄奘法师则翻译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此后,唐代义净将此经译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 或称《佛说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以上六个版本在《大正藏》中均有收录,其中玄奘译本收入《大般若经》之第九会,即第五百七十七卷中。

历来佛经命名方法共有七种,分别是“人、法、喻、单、复、具”[1]如《阿弥陀佛经》,“阿弥陀佛”是佛名,这就是以人名命名佛经,再如《般舟三味经》,般舟三味是单独法门,因此这部经书就是以法命名经,同时这两部经名只有人或法,因此也是单。又如《普贤行愿品》此经名中有法有人,因此是复。由此我们看《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经名中,“金刚般若波罗蜜”是该经独名,“经”是同名,金刚是喻,般若是法,这是一部为法喻立名的佛经。

我们主要相比较的是两个个汉译《金刚经》名称:

(1)《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2)《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这些经名所共有的字眼有“金刚”、“般若”、“波罗蜜”(“波罗蜜多”),下面将尝试具体阐释这些词的含义。

一、金刚:

“金刚”(梵语Vajra,音译伐阇罗)[1]是金中之精,最坚最利,为世间最坚硬之物,能摧碎一切而不能为一切所破坏,亘古长存,历劫不变[3],能坏一切物,为利;一切物不能坏之,为坚。

1.“金刚”具有“坚”、“利”之质。

(1)历代祖师大德多用“金刚”喻般若,“金刚之坚,喻实相般若,随缘不变,在缠不坏也。金刚之利,喻观照般若,无我不破,无惑不断也。”[4]

(2)印顺导师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记》谈到“金刚”指烦恼,我觉得“金刚”也可喻指无明。《大乘起信论》:“以一切心识之相, 皆是无明。无明之相, 不离觉性, 非可坏, 非不可坏。如大海水, 因风波动, 水相风相不相舍离。而水非动性, 若风止灭, 动相则灭, 湿性不坏故。如是众生自性清净心, 因无明风动, 心与无明俱无形相, 不相舍离。而心非动性, 若无明灭, 相续则灭, 智性不坏故。”无明使众生心生起种种妄念, 从而有世间诸法的生灭之相。[5]无明是风,妄念是水面,风拂水面自然波纹不止,用“金刚”正指“无明”去除之难。

2.“金刚”的“坚利”之质是本来具足,非由外物所构成,亦非由外物锻炼而成,喻人本具之佛智慧,从无始以来人人同具。[6]

3.“金刚”为无价之宝,寓意此经价值不可估量,是“第一稀有法”。[7]

4.“金刚”世间少有,只有“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之人才能“生实信”,由此可见般若智之罕见。

二、般若:

“般若”(梵语rPaj音译,又作波若、般罗若、体刺若等)意译为慧、智慧、明等。又全称为“般若波罗密多”,意译为粉度、明度等,谓通过智慧到达涅槃彼岸。《大智度论》卷四十三:“般若者,秦言智慧,一切诸智慧中,最为第一,无上无比无等,更无胜者。”由此可见,佛教对般若的推崇。

佛教将般若做出了区分:

(1)共般若与不共般若。前者为声闻、缘觉、菩萨共通之般若,后者仅为菩萨所说之般若[8]。

(2)世间般若与出世间般若。前者为未行寂静真实之般若,乃有见有相之般若;后者为心如虚空,平等寂灭而离诸名相之般若。

(3)实相般若、观照般若与文字般若。实相般若指般若之理体众生本来具足,能离一切虚妄之相所证之理体,观照般若为观照实相之实智,依文字般若所显示的义理,以此思想观念去观察人生的一切现象,如实地透视一切,由正确的认识能通达实相,能生入手,以无住为方便,定即是慧,定慧一体。

三、波罗蜜(多)

波罗蜜有三种含义:

1.“事究竟”,是指菩萨在修行过程中, 其广大愿行能够究竟一切自行化他之事。

2.“度无极”,是指菩萨在修行过程中, 其广大愿行能够广度一切深远之事。

3.“到彼岸”,是指菩萨在修行过程中, 凭借其广大愿行, 能够由生死轮回之此岸, 到达解脱涅槃之岸。[9]

综上所述,不管是中观系译本《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或是法相系《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都为了阐述显全经实相为体、无住为宗的大乘教相,考无著的《金刚经论》质疑了法相译本是否从梵语本意来翻译经名,但是,我认为能断金刚更能凸显般若智慧之“坚利”。

参考文献:

[1]江味农.金刚经讲义[M].合肥:黄山出版社,2005:11

[2]孔祥珍.《金刚经》外来词汇研究[J]探索与争鸣,2008,12:106-108

[3]陈明辉.《金刚经》宗要释论

[4]江味农.金刚经讲义[M].合肥:黄山出版社,2005:12

[5]张理峰.佛教“无明”观念探析-以《大乘起信论》为例.[J]船山学刊,2008,3142-144

[6]李叔同.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义[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5:105

[7]江味农.金刚经讲义[M].合肥:黄山出版社,2005:12

[8]石明.般若

篇4:般若波罗蜜心经

后学弟子普式 录要

第二节 真言

如来身口意三业,神秘莫测,故有三密之名。种种印契,身密也。种种观境,意密也。本经不说身意二密,而惟示真言;略耳。

任何法性,形诸行者之身,恒有相当印契与之配合,是谓身密;播诸行者之口,恒有相当真言与之配合,是谓口密;发诸行者之意,恒有相当观境与之配合,是谓意密。三密齐施,加持之力乃具。

真言既由佛心流出,无论一音多音,皆摄无边功德;惟妙观察智乃能辨之。虽经过行者之口,成为世间音相;但以加持力为所依,便有相当功能。净信之人,一味虔诵,能获不思议效验者,职(即)此之由。

诸尊真言,皆由妙观察智于无量功德藏中撷出一段条理而润泽之,自在运用。经过行者之口;成为世间音相。能发出此等真言,即是与加持力相应。其受加持而不能播成音相,即是加持力未得舒展。其音相不正确,或不能熟,即是加持力有所质碍。净信之人,接此加持力而虔持之;音既正确,习又纯熟,是加持力能于身中自在运用之表示;故有不思议之效验。

经云: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深般若波罗蜜多法性,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尚矣。然如何能速疾得此大效?舍咒陀罗尼外,不足以当之。观自在菩萨悲心流现,遂说此般若真言。由“咒曰揭谛”到“萨婆诃”凡十八字,都为五句,可名揭谛真言。

欲达深般若波罗蜜多法性,若只仗自力,从阐明心性用功,收效迟缓。纵能一生成办,亦未易达到最深境界。倘依本尊般若菩萨真言、庶几速疾致此大效。观自在菩萨悯行者不知此道,谩从纡徐之路进行;故特说此般若真言。经云:“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意在于是。

真言梵字未便排印、通常以罗马字代表之,今将译音对列如下:

揭ga谛te、揭ga谛te,波罗pra揭ga谛te,波罗pra僧sam揭ga谛te,菩bu提dhi、萨婆sva诃ha。

揭谛者,超脱妄执之义;简称曰度。若分析之:揭者,诸法行相不可得。谛者,诸法如相不可得。空参极究,义陀罗尼门之能事也。

妄执者,执着妄境不知舍离也。此为众生为无明所缚基因。揭谛二音之法性,初步能破枝末无明,使不复被缚于尘相;故曰超脱妄执。度也者,度过困境之意。诸佛以此超脱之法性,播为言说,则成揭谛之音。若详释之:则揭者,顿了法性各自起用,不相系属,原无行相可言,事物若生灭相承者,意识逐步认识所带起之幻感耳。谛者,顿了一法不立,唯显如如,而如相亦不可得。恍有法相当前者,则产六识随事体认所遗留之残影耳。会得此旨而把持于心,恒不忘失;是谓义陀罗尼。

观自在菩萨,以如来等流法身流现揭谛真言。行者接此法流而虔持之,破执之性,遂渐渐显著于心,于不思议中竟冲破妄执,故虽未尝参究。亦可得无上效验。

然妄执有三重。此真言首三句,即三执均破之旨。初句破第一重妄执(粗执);次句破第二重妄执(细执);又次破第三重妄执(极细执);一一真实不虚。

众生之现五识身,原经三段历程:(1)依大空随缘发起据点;(2)依据点随缘开展光明;(3)依光明随缘演变色法。因经验幼稚,随事注意,种种色执相沿而生。所谓色法,滞于第六识,成第一得妄执。所谓光明,滞于第七识,成第二重妄执,所谓据点,滞于第八识,成第三重妄执。修此揭谛真言,单精首句,足破粗执;兼次句,并破细执;具精三句,得破极细执;各有真实效验。如上云四陀罗尼之例也。

真言初句叠言揭谛揭谛者,以此重粗执内含二种执——分别我执,分别法执。初揭谛超脱分别我执;次揭谛超脱分别法执。二执同断,故并置一句中。次句言波罗揭谛者,超脱俱生我执也。波罗之义为极,为彻底。俱生我执一断,从此得无生忍,彻底脱离分段生死。故加以波罗之名。第三句言波罗僧揭谛者,超脱俱生法执也。梵语之“僧”,义为审谛之至,归于大空;乃妙观察智之极谈;观自在王境界也。彻底破除俱生法执,此性乃显。于波罗揭谛之中加以“僧”音,意在于此也。菩提者,大觉之道也。俱生二执并断,真如法界不复被障,乃得证此道。萨婆诃者,由自觉而觉他,且觉行圆满矣。

行此真言至于悉地(义为成就)现前,依寂灭门则为佛;依方便门则为般若菩萨。说此真言以利益众生者,又属何等法性耶?则大悲大自在菩萨千手千眼中之宝镜手也。(千光眼秘密法经)

悉地者,亦力用自在无所妨碍之义也。此有三位:单破粗执者,只证世间悉地。兼破细执者,得证出世间悉地。具破极细执者,方证出世间上上悉地,上上悉地已成、约寂灭门即是佛;约方便门则为菩萨。然本经真言,非般若菩萨,乃观自在菩萨以其所证知而代说者也。盖观自在菩萨,约大智门乃证明种种法性之条理;约大悲门则传播种种法性之口密。千手千眼纯从大悲心流现之尊身。代说此真言,则属千手中之宝镜手。

楞严经观音耳根圆通章云:“初于闻中,入流忘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1)。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2)。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已灭,寂灭现前(3)。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4)。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我佛如来同一慈力(5)。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6)”。

楞严会上,由阿难等请,佛命诸大菩萨诸大阿罗汉,各各自陈由初发心至一切圆入三摩地历程。对者二十五圣,或取十八界中一界为入手方便、可取七大(地水炎炎风空识见)中之一为入手方便。观音菩萨所说特详,即耳根圆通法门也。简释如下:“初于闻中入流忘所”者,盖声音之被认识、由所闻之境与能闻之根相结合而来;若断其结合,则闻性反流入内,顿忘所闻之境也。

“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者,只有闻性,不令流出,无论境之动静,皆无从显示尘相,一味寂然。然相虽不生,而闻性却自明了。

“如是渐增闻所闻尽”者、定力渐强,乃至能闻所闻之别皆泯,唯余绝对之闻性也。

“尽闻不住觉所觉空”者所余闻性尚缠末那识中,则不无能觉所觉之感。扫尽此种缠住,庶乎能觉所觉皆空耳。

“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已灭,寂灭现前”者,能觉所觉皆空,虽能泯俱生我执,而未得云圆;以俱生法执犹在故。空觉能至极圆,乃至能空所空之微细见亦消灭无余,斯真一切生灭法皆灭,现前唯显寂灭本性也。

“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者,空之极,彻见法界源底;世间分段生死,出世间变易生死,皆超越无余;即二空真如境界。由此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十方生佛种性,无不豁露于心圆明之中,而显二种殊胜也。

“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者,圆明慧觉,与十方诸佛妙觉心相合,同入慈 无量三昧也。是为第一殊胜。

“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从生,与诸从生同一悲仰”者。圆明之心普摄十方众生,施以大悲;而众生亦各各景仰于我,互相依倚无遗也。是为第二种殊胜。

此观音历述反闻归根之程序;文分六段:初段显破第一重妄执境界;次段显破第二重妄执境界;第三段显破第三重妄执境界;第四段显妙观察智之极致,为下二段之纲领;第五段显证菩提道,因此道以慈无量心为主故;第六段显成萨婆诃行,因此行以悲无量心为主用故。如此六段,已于原文中以(1)(2)(3)(4)(5)(6)分注之。

篇5: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批注

照见五蕴皆空。

色、受、想、行、识谓之“五蕴”,五蕴即五阴,一名“五众”。蕴,积聚也,藏也;阴是蔽覆之义。谓积聚身心,蔽覆本性也。色即见到色相,受即印上脑筋,想即发生幻想,行即追求造作,识即造成现业。言显示佛性后,觉照周遍圆满,五蕴本体即成真如本体。空者,是空其五蕴虚妄不实之相而已,本来妙理自性无可空也。古德有偈曰:“除痴须是色蕴灭,大圆镜智得显现。受蕴消灭我慢空,平等性智无不融。要除贪业灭想蕴,妙观察智无魔踪。行蕴消灭妒嫉除,成所作智起大用。识蕴消灭瞋心除,法界体性智周遍。”

五蕴在观照般若里面,人之最初入胎五蕴,次住胎五蕴,次出胎五蕴,又次外界来的五蕴,里面出的五蕴,尚有生来的五十种五蕴。

入胎五蕴:人死后,肉体是死的,灵魂是出来的,谓之中阴(一以业为主)。有七天期限,在此期内,飘飘荡荡,转入人、鬼、畜生各道之一道,然期限亦可延长,但最多不过七七四十九天。中阴投生缘熟,见男女交合,起一爱欲心,爱欲为因,爱命为果,因是看见,果是入胎,欲心重者成女,轻者成男(注:出《大般涅槃经》)。以五蕴言之,见男女交合是“色”,见交合印入脑筋是“受”,起爱欲心是“想”,思加入是“行”,入胎是“识”。

住胎五蕴:人在母胎腹内成形,亦有五蕴,胎在腹内,与在家无异。譬如胎想吃物是“色”,心里印进是“受”,快来是“想”,得到是“行”,吃下是“识”。凡女人坐胎后想食之物品,多非夙昔所嗜者,或得到后食之颇多,斯即入胎五蕴使之然也。

出胎五蕴:人出胎后亦有五蕴。譬如见得一物是“色”,印进脑中是“受”,要买是“想”,去买是“行”,买到是“识”。

住世五蕴:人之幼年经过印在脑里,现在回想起来,是里面出的五蕴;现在的事印在脑里,是外界来的.五蕴。此皆住世之五蕴也。

作梦,是夜间发现白天之五蕴。其中有梦中吟诗作文、腾空越壁,此皆宿世五蕴潜伏于脑内而一时翻出也。

生来五蕴:生来五蕴,即谚语所谓:“山河易改,秉性难移是也。”此亦宿世五蕴扣在里面而生此奇特性情耳。此种五蕴,共分五十种,列表如下:

五十种五蕴

色阴十种

身能出碍:对一种动作,分明可惧,而以为无碍。

拾出蛲蛔:生性执拗,心地阴诈,蛲蛲蛔蛔,如虫类之弯转。

空中闻法:凭空说无中生有之无聊神话。

心光见佛:假称闭眼能见一切之过去、未来。

空成宝色:凭空说能明了他人之思想。

暗见如昼:故意说在黑暗中能见鬼神。

烧斫不觉:自行烧斫,诡称不觉。

佛国无碍:言人如得师法,即作恶事亦无妨碍。

遥见远语:千里眼、千里耳之人,以幻术欺众。

形体迁改:即五种不男、五种不女之人。

注:五种不男,即未完成男性之五种人。一、生不男。二、犍不男。三、妒不男。四、变不男。五、半不男是也。五种不女,即未完成女性之五种人。一、螺、二、筋。三、鼓。四、角。五、脉是也。

受阴十种

悲心过分:事不当悲哀而悲哀之人。

勇功陵率:作事不自量力。

枯渴沉忆:夜间妄想横生,起来实无一事。

慧力过定:自作聪明。

忧心求害:杞人忧天之类。

喜悦不止:无忧无虑,风流自喜。

大我慢起:自高身价,徒事夸张。

随顺轻安:毫无准绳,遇事轻就。

拨无因果:怂恿他人去做恶事,反言绝无果报,即否定因果道理。

爱极发欲:所求不遂,因之生病。

想阴十种

锐思贪巧:以奸巧方法愚弄他人,如言能点石成金等。

游荡思历:飘流各处,专说人之来历。

绵吻求合:明知人不喜我,而设法求人欢娱。

物化求元:明明失意,偏要得意。

悬应求感:凭空要求感应。

乐寂求静:听风动鸟喧,即嫌烦乱。

爱研宿命:好研究生前之事。

贪取神通:语极怪诞,言来颇为神通。

爱灭求空:言人死后无一不了。

贪求长寿:想长生不死之人。

行阴十种

计度本末无因:言人本精血所成,实无灵魂可说。

计四偏常:本来是身不净,受是苦,心无常,法无我,而偏要反着说。

四颠倒:已生恶令断,未生恶不生,未生善令生,已生善增长,而偏要反着说。

四有边:言人身三十六种成分属于地、水、火、风四部,不划界限。(见注一)

四不死:言人身地、水、火、风四部,永久不死。

死后有:言死后灵魂不能投胎。

死后无:言死后灵魂即行消逝。

死后俱非:说死后胎、卵、湿、化、鳞甲、羽毛全归乌有。

七断灭:说人身的念、择法、精进、喜、轻安、定、舍,完全皆非。(见注二)

五涅槃:言天天在财、色、名、食、睡五者之中,即是不生不死。

注一:组织身体之成分,分地、水、火、风四大。骨、肉、爪、发之坚质属地;汗、血、精、液之湿性属水;流动属风;冷、暖属火。

注二:念是思想,择法是选择,精进是不怠惰,喜是应该做的便喜,不应该做的即不喜,轻安是应该做的去尽责任,定是不要散乱,舍是舍开分外的一切。

识阴十种(比以前四十种人较为高尚)

因所因:认根本无明为佛性,以真正学佛之因为错误。

能非能:言能等于无能。

常非常:能达到目的,反言达不到,而以达不到为到。

知无知:可以了解,反言不能了解,是以无知而说知。

生无生:可以能修,反言不能修。

归无归:将来能达到,反言不能到。

贪非贪:贪着去成佛,反言不贪着。

真非真:佛性是真的,他说不真。

定性声闻生缠空:小乘人断六根是不对的,他偏说是对。

定性辟支不回心者迷正知见:中乘人断一念妄动性是不对的,他偏说是对。

注:小乘定性声闻,因生缠空,不能成功。中乘定性辟支,迷正知见,亦不能成功。

执生(下列八种人是执着于五十种五阴的。换言之,此八种人尽可概括五十种五阴也)

外道:佛法以外之道。

大慢:自大傲慢者。

倒圆:明明颠倒,自谓圆满。

倒知:明明颠倒,自谓知的很当。

颠化:即疯颠。

断灭:即断灭种。

妄诞:一生出来就不对的。

天魔:天生魔鬼。

以上所述五十种五蕴,率皆乖僻怪诞狂妄纰缪之流,然不可尽以概诸世人也。亦有人自降生即忠、孝、仁、慈者,斯不知是何世之五蕴耳?照见五蕴皆空,非用观照般若之照见,乃佛性之照见。于此须明了下述三点:

一、观照般若内有五蕴,是照不破五蕴的。佛性没有五蕴,是能照破五蕴的,即佛性一经显示,其光明自然将五蕴照破。

二、不是佛性能起五蕴,是将五蕴照破即是佛性。

三、照破五蕴,尚须利用五蕴。

显示佛性后,则五蕴被光明一照,自然扫开,而五蕴亦即变成佛性。所谓扫开者,是扫开五蕴种子之谓也。故曰空五蕴之种子,非空五蕴。

佛性有体有用,体是如如不动的,扫开五蕴是佛性之用扫开的,亦非佛性之体教用扫开的;而五蕴变成佛性,亦是佛性之用变的,非佛性之体教用变的。尚须注意者,即“照见五蕴皆空”一句,关于讲解上,应依义不依字(语)。凡讲大乘经典,应明白法四依也。即一、依义不依字(语)。二、依智不依识。三、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四、依法不依人。

度一切苦厄

谓度一切苦厄,成就一切圆通也。缘人有八苦及无量苦,并有八风,皆依五蕴虚妄而生。若五蕴既空,则八苦、八风之一切苦厄,无不度脱而至快乐顺境,然须不为快乐顺境所转,方为是耳。换言之,即能转万物,不为万物所转,能支配一切,不被一切所支配,所谓“如能转物,即同如来”也。是说见《大智度论》。

2.正宗分

舍利子!

即舍利弗,为佛子大弟子,于弟子之中智慧第一。舍利译“鹙”,其目最利;母名“舍利”,以母名,故曰“舍利子”。以下对人显示,故呼舍利子而告之。此一段是辨别依据《心经》用功,如何不误之途径也。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若解实相,即见非相;若了非相,其色亦然;当于色中不失色体,于非相中不碍有故。若能是解,此名实相。炊沙不能成饭,榨沙不能得油,如五蕴与真如有所异同,五蕴即非真如,真如即非五蕴,纵智慧到彼岸,亦焉能照得空时?众生为五蕴所迷,不能放下一切上般若船,故不能到彼岸,不能照见五蕴皆是空,度一切苦厄耳。色是五蕴之首,故举一以概其余,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如云:“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余仿此,即受、想、行、识亦复如色也。色即一切幻色,空乃般若真空,总诸色相名之为“色”,总诸心法名“受、想、行、识”。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诸法即五蕴诸法,空相即真如实相,非五蕴灭真空现,惟真空现则五蕴亦变成真空,与真如本体无二无别耳。真如本体不生灭、无垢净、无增减,故诸法亦是。此是复呼舍利子之名,进一层以告之也。《华严经》云:“云何说诸蕴?诸蕴有何性?蕴性不可灭,是故说无生。分别此诸蕴,其性本空寂。空寂不可灭,此是无生义。众生既如是,诸佛亦复然。佛及诸佛法,自性无所有。能知此诸法,如实不颠倒。”《六祖坛经》曰:“蕴之与界,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佛性。”皆是此意。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是故,承上起下之词;空中,指佛性遍满虚空。世尊为迷心不迷色人说五蕴法,总诸色法为“色蕴”,开诸心法为“受、想、行、识”。四蕴既明,诸法空相,生灭、垢净、增减均不可得,是故空中无色、心二法。“无”字,是显法自性空义,非“有无”之“无”也,下同。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对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名十二处;根、尘相对,而有眼识、耳识、鼻识、舌识、意识六识,合为十八界。根以“能生识”为义。尘以“染污情识”为义,根尘和合,识生其中。世尊为迷色不迷心人说十二处法,为色心俱迷人说十八界法,连说五蕴法,谓之“三科法门”,无非随众生机,俾各得解悟。故今既了达诸法空相,则蕴、根、尘、识、处、界皆变为真如实相矣。福州长庆大安禅师曰:“汝诸人各自有无价大宝,从眼门放光,照见山河大地;耳门放光,领辨一切善恶音响。如是六门,画夜常放光明,亦名放光三昧。”即此意也。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无明,迷昧不明之意;尽,灭尽也。无无明、无老死,言了达诸法空相后,根本已无无明与老死。即缘觉行人所修十二因缘还灭门,亦了不可得。

佛法之中乘法门是断一念无明,《心经》是大乘法门,即无无明与老死,亦无一念无明可断。十二因缘缘觉所修:“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触“缘”、“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言生灭无常,有起有尽,尽而复起,起而复尽,循环不已也。兹列表于左:

十二因缘还灭门,谓“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灭。

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苦、集、灭、道是名“四谛”,“谛”谓真理也。小乘人所修,以苦作受报之苦解(苦之果),集作招果之因解“苦之因”,灭作寂灭之乐解(灭苦之乐),道作修持之法解(成清净之果)。合讲即是知苦、断集、慕灭、修道之意。

智是证深般若之智;得,即得深般若之果。了达诸法空相后,无智可证,亦无果可得,更何有四谛?故曰:“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昔行思禅师参六祖,问曰:“当何所务,即不落阶级(是小乘、中乘、大乘皆不要有之义?)”祖曰:“汝曾作甚么来?”曰:“圣谛亦不为。”祖曰:“圣谛不为,落何阶级?”曰:“圣谛尚不为,何阶级之有?”祖深器之,以为是已见佛性的。据此则知,如显示佛性则五蕴皆空,何有阶级可落?而四圣谛亦言不到耳。

自“是故空中”四字起直至“无智亦无得”止,读者其注意之。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

据上论断,则知佛性以外,是(觅)一法了不可得的。且欲显示佛性,亦非以心意识及世智辨聪所能测度而可得的;若以思惟心测度如来(圆觉)境界,如取萤火烧须弥山,终不能着;以轮回心生轮回见,入于如来大寂灭海,终不能至(注:出《圆觉经》)。

篇6: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直说

此经题称般若者何。乃梵语也。此云智慧。称波罗蜜多者何。亦梵语也。此云到彼岸。谓生死苦趣。犹如大海。而众生情想无涯。无明不觉。识浪奔腾。起惑造业。流转生死。苦果无穷。不能得度。故云此岸。惟吾佛以大智慧光明。照破情尘。烦恼永断。诸苦皆尽。二死永亡。直超苦海。高证涅槃。故云彼岸。所言心者。正是大智慧到彼岸之心。殆非世人肉团妄想之心也。良由世人不知本有智慧光明之心。但认妄想攀缘影子。而以依附血肉之团者为真心。所以执此血肉之躯以为我有。故依之造作种种恶业。念念流浪。曾无一念回光返照而自觉者。日积月累。从生至死。从死至生。无非是业。无非是苦。何由得度。惟吾佛圣人。能自觉本真智慧。照破五蕴身心。本来不有。当体全空。故顿超彼岸。直渡苦海。因愍迷者。而复以此自证法门而开导之。欲使人人皆自觉悟。智慧本有。妄想元虚。身心皆空。世界如化。不造众恶。远离生死。咸出苦海。至涅槃乐。故说此经。经即圣人之言教。所谓终古之常法也。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菩萨。即能修之人。甚深般若。即所修之法。照见五蕴皆空。则修之之方。度一切苦厄。则修之实效也。以此菩萨。从佛闻此甚深般若。即思而修之。以智慧观。返照五蕴内外一空。身心世界洞然无物。忽然超越世出世间。永离诸苦。得大自在。由是观之。菩萨既能以此得度。足知人人皆可依之而修矣。是故世尊特告尊者。以示观音之妙行。欲晓诸人人也。吾人苟能作如是观。若一念顿悟自心本有智慧光明如此广大灵通。彻照五蕴元空。四大非有。有何苦而不度。又何业累之牵缠。人我是非之强辩。穷通得失之较计。富贵贫贱之可婴心者哉。此上乃菩萨学般若之实效也。言五蕴者。即色受想行识耳。然照乃能观之智。五蕴即所观之境。皆空则实效也。

舍利子。

此佛弟子之名也。然舍利亦梵语。此云鹙也。此鸟目最明利。其母目如之。故以为名。此尊者乃鹙之子也。故云舍利子。在佛弟子中。居智慧第一。而此般若法门。最为甚深。非大智慧者不能领悟。故特告之。所谓可与智者道也。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此正对鹙子释前五蕴皆空之意。而五蕴中先举色蕴而言者。色乃人之身相也。以其此身人人执之以为己有。乃坚固妄想之所凝结。所谓我执之根本。最为难破者。今入观之初。先观此身四大假合。本来不有。当体全空。内外洞然。不为此身之所笼罩。则生死去来。了无挂碍。名色蕴破。色蕴若破。则彼四蕴可渐次深观。例此而推矣。而言色不异空者。此句破凡夫之常见也。良由凡夫但认色身。执为真实。将谓是常。而作千秋百岁之计。殊不知此身虚假不实。为生老病死四相所迁。念念不停。以至老死。毕竟无常。终归于空。此犹属生灭之空。尚未尽理。良以四大幻色。元不异于真空耳。凡夫不知。故晓之曰色不异空。谓色身本不异于真空也。空不异色者。此句破外道二乘断灭之见也。因外道修行。不知身从业生。业从心生。三世循环。轮转不息。由不达三世因果报应之理。乃谓人死之后。清气归天。浊气归地。一灵真性还乎太虚。苟如此说。则绝无报应之理。而作善者为徒劳。作恶者为得计矣。以性归太虚。则善恶无征。几于沦灭。岂不幸哉。孔子言曰。游魂为变。故知鬼神之情状。此正谓死而不亡者。乃轮回报应之理昭然也。而世人不察。横为断灭。谬之甚耳。然二乘虽依佛教而修。由不达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不了生死如幻如化。将谓三界之相以为实有。故观三界如牢狱。厌四生如桎梏。不起一念度生之心。沈空滞寂。沦于寂灭。故晓之曰空不异色。谓真空本不异于幻色。非是离色断灭之空。正显般若乃实相真空耳。何也。以般若真空。如大圆镜。一切幻色。如镜中像。苟知像不离镜。则知空不异色矣。此正破二乘离色断灭之空。及外道豁达之空也。又恐世人将色空二字话为两橛。不能平等一如而观。故又和会之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耳。苟如此观。知色不异空。则无声色货利可贪。亦无五欲尘劳可恋。此则顿度凡夫之苦也。苟知空不异色。则不起灭定而现诸威仪。不动本际而作度生事业。居空而万行沸腾。涉有而一道清净。此则顿超外道二乘之执也。苟知色空平等一如。则念念度生不见生之可度。心心求佛不见佛果可求。所谓圆成一心无智无得。此则超越菩萨而顿登佛地彼岸者也。即此色蕴一法能作如是观。则其四蕴应念圆明。正如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故云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也。诚能如是。则诸苦顿断。佛果可至。彼岸非遥。只在当人一念观心成就耳。如此之法。岂非甚深者哉。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此又恐世人以生灭心。错认真空实相般若之法。而作生灭垢净增减之解。故召尊者以晓之曰。所言真空之实相者。不是生灭垢净增减之法也。且生灭垢净增减者。乃众生情见之法耳。而我般若真空实相之体。湛然清净。犹若虚空。乃出情之法也。岂然之哉。故以不字不之。谓五蕴诸法。即是真空实相。一一皆离此诸过也。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此乃通释般若所以离过之意。谓般若真空所以永离诸过者。以此中清净无物。故无五蕴之迹。不但无五蕴。亦无六根。不但无六根。亦无六尘。不但无六尘。亦无六识。斯则根尘识界。皆凡夫法。般若真空。总皆离之。故都云无。此则离凡夫法也。然般若中。不但无凡夫法。亦无圣人法。以四谛十二因缘六度等。皆出世三乘圣人之法也。苦集灭道四谛。以厌苦断集慕灭修道。乃声闻法也。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乃十二因缘流转门。即苦集二谛。无明尽至老死尽。乃还灭门。即灭道二谛。此缘觉所观法也。般若体中本皆无之。极而推之。不但无二乘法。亦无菩萨法。何也。智即观智。乃六度之智慧能求之心。得即佛果。乃所求之境。然菩萨修行。以智为首。下化众生。只为上求佛果。良以佛境如空无所依。若以有所得心而求之。皆非真也。以般若真空体中本无此事。故曰无智亦无得。无得乃真得。方得为究竟耳。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良由佛果以无得而得。故菩萨修行依般若而观。然一切诸法本皆空寂。若依情想分别而观。则心境缠□。不能解脱。处处贪著。皆是挂碍。若依般若真智而观。则心境皆空。触处洞然。无非解脱。故云依此般若故心无挂碍。由心无挂碍。则无生死可怖。故云无有恐怖。既无生死可怖。则亦无佛果可求。以怖生死求涅槃。皆梦想颠倒之事耳。圆觉云生死涅槃犹如昨梦。然非般若圆观。决不能离此颠倒梦想之相。既不能离颠倒梦想。决不能究竟涅槃。然涅槃亦梵语。此云寂灭。又云圆寂。谓圆除五住。寂灭永安。乃佛所归之极果也。意谓能离圣凡之情者。方能证入涅槃耳。菩萨修行。舍此决非真修也。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谓不但菩萨依此般若而修。即三世诸佛。莫不皆依此般若。得成无上正等正觉之果。故云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此梵语也。阿云无。耨多罗云上。三云正。藐云等。菩提云觉。乃佛果之极称也。由此而观。故知般若波罗蜜多。能驱生死烦恼之魔。故云是大神咒。能破生死长夜痴暗。故云是大明咒。世出世间无有一法过般若者。故云是无上咒。般若为诸佛母。出生一切无量功德故。世出世间无物与等。惟此能等一切。故云是无等等咒。所言咒者。非别有咒。即此般若便是。然既曰般若。而又名咒者。何也。极言神效之速耳。如军中之密令。能默然奉行者。无不决胜。般若能破生死魔军决胜如此。又如甘露。饮之者能不死。而般若有味之者。则顿除生死大患。故云能除一切苦。而言真实不虚者。以示佛语不妄。欲人谛信不疑。决定修行为要也。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

由其般若实有除苦得乐之功。所以即说密咒。使人默持。以取速效耳。

揭谛 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萨婆诃。

此梵语也。前文为显说般若。此咒为密说般若。不容意解。但直默诵。其收功之速。正在忘情绝解不思议之力耳。然此般若所以收功之速者。乃人人本有之心光。诸佛证之以为神通妙用。众生迷之以作妄想尘劳。所以日用而不知。自昧本真。枉受辛苦。可不哀哉。苟能顿悟本有。当下回光返照。一念熏修。则生死情关忽然隳裂。正如千年暗室。一灯能破。更不别求方便耳。吾人有志出生死者。舍此决无舟筏矣。所谓滔滔苦海中。般若为舟航。冥冥长夜中。般若为灯烛。今夫人者。驱驰险道。泛滥苦海。甘心而不求此者。吾不知其所归矣。虽然。般若如宵练。遇物即断。物断而不自知。非神圣者不能用。况小丈夫哉。

篇7:《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解说

【说明】

自问:为什么我会将“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解释成“事先知道以便安全有效无后患的渡过生死河岸的法门的重点开示。”呢?

自答:这是有下列的原因的:

(一)“般若”一词,是梵语 prajna 的音译。其中pra 是“事先”,jna 是“知道”。所以,“般若(prajna)”,我解释成“事先知道”。

(二)“波罗蜜多”一词,也是梵语,是 paramita 的音译。

其中parami 在巴利语中,有“最上目标,最终目标,终极目的”的意思。

因此,paramita 是“终极目标了”的意思。

而在梵语中,para 是“彼岸、对岸”,引申有“目标、目的地”之义。

而paramita是“到彼岸,到对岸”之义。引申有“达到目标,成就目的”之义。

又因为佛法是“解脱一味”的。所以,佛陀所教导的一切目标,就是要解脱生死轮回。而将生死,喻为河流。而将解脱生死,喻为度过生死河而到达对岸。

(三)“般若波罗蜜多(prajna-paramita)”:

因此,为了能够,度过生死河而到达解脱的对岸,这时,我们在未渡河之前,就应“事先知道”。也就是“事先学到安全、有效、无后患的渡河方式”。

例如:渡河的方式很多,如游泳、坐船…。但是,并非每一种方式都是安全、有效、无后患的。

这时要看当时的情况而定的!不可一概而论。

同样的,我们时时所遇到的任何一种境界,都是从此岸到彼岸的境界。因此,我们要学习到面对不同的境界来时,当如何事先知道以便能安全有效无后患的渡过当时的境界而能当下解脱。

例如:有人倒了一杯很热的水给我们喝时。

这时,我们如果没注意到水是很热的,这时,一喝,就烫伤了。苦就来了。可见并没有度苦厄,而反而是造成苦厄了。这时就知道“事先知道喝水时,要注意水温”,就能安全的渡过被烫伤的河流,而到达没有烫伤的对岸。

又例如:有人倒了一杯水给我们时。我们已懂得要注意水温,所以能安全的不被烫伤的喝水了。但是,

这时,我们如果喝太甜的水,或太咸的水。这时一喝,反而不能解渴,反而更加口渴了。苦就来了。可见也没有度苦厄。

这时就知道“事先知道喝水时,为了有效的解渴,不可以喝太甜,或太咸。就能有效的渡过口渴的河流,到达解渴的对岸。

又例如:有人倒了一杯水给我们。我们已经懂得要注意安全,也懂得要有效,但是,

例如:我们刚好等一下有二个小时的讲演,或法会,或上课,或坐公车…等等。

这时,虽我们我们喝水时,也注意水温了,渡了被烫的河流。也注意有效了,渡了口渴的河流。但是又没有事先知道要有二个小时不能上洗手间,这时喝太多了,或没有事先去一下洗手间。而造成了到了一半时间,内急了,又不能上洗手间,苦就来了。

这时我们就知道,还要注意后患,才能渡过内急河流,到达解脱内急的对岸。

综合以上,所以我才将“般若波罗蜜多”解说为“事先知道以便安全有效无后患的渡过生死河岸”。

(四)“心经”:

为什么我将“心经”一词,解说为“重点开示”呢?

这有下列原因:

1.如《妙法莲华经》载,佛说:“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

因此,佛陀所说的一切经典,都是佛陀为了“开示众生佛的知见,令众生悟入佛的知见”。

因此,我将“经”一词,解说为“开示”,就是含著「开示佛的知见,令众生学习到了以后可以悟入佛的知见”的意思。

2.当初玄奘大师,到西天取经时,路上遇到了一个生病的出家人,并照顾他到病好。

后来这位出家人病好了以后,就将一部佛经,传给玄奘大师,其中就说到:“我有三世诸佛心要法门。师若受持。可保来往。”于是口授,给玄奘大师。也就是这部《心经》。

又后来玄奘大师到了印度后,又遇到同一出家人,说:“逮涉艰险。喜达此方。赖我昔在支那国所传三世诸佛心要法门。由斯经历。保尔行途。取经早遂满尔心愿。”

又说:“我是观音菩萨。”说毕,就飞到空中。

这在“西京大兴善寺石璧上录出慈恩和尚奉诏述序”中有记载。

因此,我才将“心经”这个“心”解说为“心要”也就是「重点」。

又综合以上种种,所以我才会将“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解说为:

事先知道以便安全有效无后患的渡过生死河岸的法门的重点开示。

当然如果要将“心要”这个词放进去。则当解说成:

事先知道以便安全有效无后患的渡过生死河岸的法门的开示心要。

好了!今天就上课到此。886

祝深入《心经》度一切苦厄。

每周六下午一点,讲《心经》。

欢迎来一起研究《心经》。

走了!886

★ 《心经》经典句子

★ 如何修持心经?

★ 金刚经心经全文

★ 南怀瑾的乐观语录

★ 北京旅游解说导游词

★ 香港旅游解说导游词

★ 南怀瑾说念诵金刚经感应

★ 心经全文及译文解释

★ 白话直译《心经》

上一篇:2023年度县中学教导处工作总结下一篇:镇新一届政府组成人员就职誓词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