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汇报

2024-05-23

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汇报(共10篇)

篇1: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汇报

1月28日,农业部和国土资源部在京召开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督导情况汇报会,听取督导情况汇报,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快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参加会议并讲话。

韩长赋指出,去年以来,农业、国土两部加强协调配合,开展了106个重点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进展较为顺利,成绩应该肯定。从督导和交流的情况看,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部署到位,措施到位,督查到位。同时,应该看到划定工作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不愿划的现象还是比较普遍,少划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是基础性工作、历史性任务、根本性措施,要以高度的自觉、担当的气魄、有力的措施,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实。重点是抓好“三划”:一要划“足”,就是要保证划入永久基本农田的数量;二要划“优”,就是要保证划入永久基本农田的质量;三要划“实”,就是要把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逐一落实。国土、农业部门要按照中央的部署,坚定目标任务不动摇,加强协调,分工合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合力推进。重点是做到“四协同”:一是协同推进任务落实,二是协同推进审核督导,三是协同推进管理创新,四是协同开展宣传攻势。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是一场硬仗,要采取硬措施,加力推进,加快落实,向党中央、国务院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姜大明指出,一年多来,两部密切配合,加强调研指导,着力建章立制,强化培训宣传,开展督导检查,扎实有序推进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各项工作。联合督导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督导部署周密,工作扎实,成效明显。下一步,要联合攻关、强力推动,力争上半年完成106个重点城市周边划定工作,年底全面完成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当前要重点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围绕统筹基本农田保护与生态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协调城市建设空间预留与基本农田划定等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研究提出政策意见;二是研究建立耕地保护激励机制,调动各方面保护耕地的积极性。

国土资源部耕地保护司、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汇报了督导情况,5个督导组做了补充汇报。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总农艺师孙中华,国土资源部副部长王世元,国家土地副总督察、总规划师严之尧,副部长王广华出席会议。

篇2: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汇报

今年以来,我市根据《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xx]128号)和《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106个重点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xx]xx号)要求,认真贯彻20xx年1月5日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在京联合召开的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视频会议精神,按照统一部署全面开展了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

自参加部统一培训并接收了初步任务数据后,我局及时向市政府作了汇报。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要求立即组织全面开展周边划定工作。张齐山副市长召集相关部门和城区负责人,召开了周边划定工作动员部署专题会议,对全市开展周边划定工作进行了进一步部署安排。

周边划定工作开展以来,我局建立了由分管领导组织实施、业务骨干重点保障的周边划定工作组织构架,形成了以六个城区为工作单元、相关处室为业务支撑、专业队伍为技术依托的工作保障机制。在开展周边划定工作中,我局以部发技术标准为刚性基准,同时结合我市实际,加班加点,倒排工期,全力保障划定工作进度能够达到相关时间节点要求。截至目前,我市已全部完成了下发初步任务的图斑核实,由于项目业主不能及时提供资料,部分举证材料未能收集完整,部分图斑举证面积还需进一步核实。

篇3:保护优质耕地划定永久基本农田

根据安排, 北京、沈阳、上海、南京、苏州、杭州、厦门、郑州、武汉、广州、深圳、成都、贵阳、西安14个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将先行展开, 全国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和成果完善工作将于2016年底前全面完成。

《通知》强调, 要充分认识新时期做好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做好这项工作是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基本国策和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基本要求, 是贯彻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生态文明战略的重要举措, 以及尽职尽责保护耕地资源的重要任务。

《通知》对划定工作提出了四方面总体要求:一是明确要求、保护优先。此次划定工作要贯彻落实中央的最新要求, 遵循耕地保护优先、数量质量并重的原则, 按照布局基本稳定、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的要求, 严格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二是依法依规、有序开展。划定工作要与城市开发边界和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等工作协同开展, 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等多规划工作相衔接。在划定过程中, 涉及基本农田数量或布局发生变化、需要相应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 应依法依规、规范有序进行调整完善。三是统筹谋划、稳步推进。各省 (区、市) 先从500万以上人口特大城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开始, 按照城镇由大到小、空间由近及远、耕地质量等别和地力等级由高到低的顺序, 稳步有序开展划定工作。四是部省联动、部门协同。划定工作由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担负主体责任, 由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农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两部负责宏观指导、监督检查。划定后的基本农田面积应不低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指标, 要尽量保留原有基本农田中的高等级耕地、集中连片耕地, 划定后的基本农田中非耕地、坡耕地的比重应有所降低, 平均质量等级应高于划定前的平均质量等级;基本农田集中连片程度应有所提高;要杜绝基本农田“保远不保近, 保劣不保优”等问题

《通知》还从强化组织保障、加强指导监督和加强宣传引导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要求各地加强政府组织领导, 认真谋划, 精心部署, 做到人员落实、经费到位, 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要建立定期上报和通报制度, 适时督导、检查;对不按规定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的, 要依法依规追究有关单位和个人责任。

篇4:划定永久基本农田路径探讨

【摘 要】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是切实贯彻国家对农用土地的保护以及国家对土地总体规划的重要措施,是保障基本农田的数量和质量的重要方法。为了使我国的基本农田能够真正得到长久有效的保护,就必须要制定出具体的保护措施和建立起完善的基本农田保护体制。

【关键词】永久基本农田;模式;方法

1.基本农田保护存在的问题

1.1基本农田划分不够集中

纵观多年来我国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工作,存在着一个“忽略”,即忽略了基本农田的“集中连片”。在划定过程中,首先将城边、村边、路边的大片优质耕地预留出来作为建设用地,而为达到基本农田保护指标,不得不将一些边远地区劣质的零星分布的耕地都划为基本农田。这种基本农田的零散分布,既无法在耕地利用过程中推广规模农业,又增加了土地流转过程中,由于建设用地需要侵占零散基本农田地块引发纠纷的频率。因此,当前我国各地基本农田的分布格局只能说是为划定而划定的结果,并没有能站在战略高度将大面积、集中连片、优质高产的基本农田永久保护起来。

1.2农田划定与各类规划衔接性较差

通常基本农田保护规划是采用传统的具有静态性的定性研究方法,而且是结合经验分析方法进行,其成果有一定的主观随意性,可靠性较差。而国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以及其他各类相关专项规划也存在着公众参与少前瞻性差、规划弹性小等问题,因此基本农田保护规划与其他规划之间难以较好地协调衔接,基本农田划定没有留有充足的余地。各类建设项目选址落位经常涉及基本农田,地方政府为了当前的发展利益而对基本农田频繁进行使用调整,使得基本农田保护失去其应有的严肃性和长久性。

1.3激励机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的基本农田保护工作主要以上级下达保护指标,县、乡为具体指标落实单位的方式进行,主要是依靠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进行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划定和保护。基本农田保护工作不仅需要耗费大量资金,而且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划定和保护还会带来未来发展机会的不平等,地方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只有耕地保护的责任,没有相关权益和监管手段,缺乏保护耕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国家控制了基本农田的发展权,而没有给农民一定的补偿,导致基本农田的所有者、使用者承担了全部的保护成本,造成了社会的不公正,客观上影响了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的开展。

2.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的几种模式

对基本农田的划定需要全方位地考虑多种因素,如具体位置的划定、面积的划定、模式的划定等,在划定过程中不仅要体现出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的实质,而且还要与我国的具体国情相协调。因此,主要可以从以下三种模式对永久基本农田进行划定。

2.1分解指标的模式

根据我国基本农田的现实情况,对基本农田划定的指标进行层层分解,细化每个指标,由地方各级政府具体落实。依照我国现行的基本农田规划纲要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有关规定,划定我国的永久基本农田的总体数量,分解计划指标,再由各级政府负责将永久基本农田的表册、数据、图斑、地块落到实处。此种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的模式的缺点就是以相同比例来划定,很难突出对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的重点。与此同时,此种划定模式也大大分散了我国的永久性基本农田,增加了对基本农田保护的困难。

2.2政策和经济补偿模式

构建经济和政策补偿体系,对永久基本农田进行经济补偿和政策鼓励,使政府或者农民自愿进行申报,从而使其得到较大的实惠。通常可以制定出一些优惠政策,比如国家定期对永久性基本农田进行建设,对永久基本农田的投入资金要高于一般的农田,并且定期给予永久基本农田所在地的农民或者政府一定的政策优惠和一定数额的补助等等。此种模式体现了目前我国实施的以城支农,以工补农的发展战略,从而使广大人民群众体会到切实保护好永久基本农田的实惠,逐步地激发起保护永久基本农田的热情,实现保护永久基本农田的目的。

2.3重点保护的模式

对我国的基本农田实行按国家、省、市、县四级进行分级保护的措施,将省级和国家级的基本农田划定为永久的基本农田。并且这些永久基本农田必须是全国的农业产品生产基地,能够提供全国一半以上的粮食,能够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建设以及粮食安全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永久基本农田的划定和保护并不局限于某一特定的行政区域,也可以跨区域,主要是由农业专家依据社会条件、自然条件、经济条件以及其他相关的条件而确定。此种对基本农田的划定和保护的模式加强了对重要的农业景区以及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的保护,从而保障了人民对农业产品的需求。

3.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的具体方法

3.1逐步完善我国的农田保护制度

作为我国耕地保护政策体系的核心内容,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对保护我国耕地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基本农田制度的前提下,通过对政策和法律的大力宣传,使民众对基本农田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从而实现对基本农田的保护。与此同时,还可以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以及经济等方式逐步强化我国的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使基本农田保护制度成为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的必要前提。

3.2永久基本农田的划定要与其他土地的利用相协调

永久基本农田的划定只有与其他土地利用相协调才能够凸显划定的正确性和科学性。首先,永久基本农田的划定必须要同其他各类的土地规划相协调。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必须要考虑到各种土地规划,如我国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农业的生产与发展规划、国民经济规划、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城乡建设规划等,只有同这些土地规划相结合才能更有效地划定出永久基本农田的范围,并能够使永久基本农田得到长期地保护。其次,要与土地整合相协调。国家投入大量的资金、技术对水利、道路、农田、树木、村庄的全面改造,目的就是要对土地的结构进行合理的整合,从而实现耕地达到高效优质高产的标准。所以对那些经过国家整合过的土地要优先划定为基本农田,实现长期有效的保护。最后,永久基本农田的划定必须要与土地的经营流转相协调。在我国农村,集体土地的承包或者是流转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的繁荣,活跃了农村经济,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从而使农民倍加珍惜自己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如果将农民的土地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从而能够更好地实现农民对土地的开发和保护。

3.3逐步建立补偿机制,实现对永久基本农田的保护

在永久基本农田优惠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综合农业、财政、水利等各部门的农业资金,建立起永久基本农田补偿机制。国家应当逐步加强对永久基本农田的资金投入,加大对粮食生产的补贴,制定相关的鼓励生产措施,为永久基本农田的保护和补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与此同时,国家可以将用地指标与耕地保护的业绩挂钩,从而充分地调动政府积极地去保护永久基本农田。

4.结语

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是对目前我国基本农田制度的完善和补充,同时也是严格保护我国耕地制度的重要措施。全面加强对永久基本农田的保护,不仅能够实现农业的发展与繁荣,而且更有助于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相协调,实现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林依标.划定永久基本农田路径思考[J].资源行政管理与法制建设,2009.

[2]黄建平,柳建军.彰显保护的刚性—划定与保护永久性基本农田的思考[J].中国土地,2009.

[3]赵亚莉,吴群.基本农田保护研究综述[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7(6):30-34.

篇5:全域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汇报

区政府副区长刘朝煜出席会议。

会议就基本农田划定的目标和原则、现有基本农田成果情况、永久基本农田的划定工作情况进行了汇报。

篇6:县区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严守我区耕地和基本农田红线,确保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根据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划定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的通知》(国土资发„2009‟167号)、《关于加强和完善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218号)以及省国土资源厅、农牧厅(国土资发„2011‟ 号)和市国土资源局、农牧局(市国土资发„2011‟48号)等文件精神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按照“依法依规、规范调整;确保数量、提升质量;稳定布局,明确条件”的要求,根据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保护目标,科学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全面提升基本农田保护水平,努力实现基本农田保护与建设并重、数量与质量并重、生产功能与生态功能并重。深入开展“保护责任社会化、基础工作规范化、日常管理制度化、执法监察网络化、动态监测信息化”的基本农田保护标准化建设,充分发挥基本农田的功效,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二、基本原则

永久性基本农田是指为确保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确定不得占用,具有较高或潜在生产能力的农用地。永久性基本农田的划定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永久性原则。永久性基本农田一经划定,在保护时效内,即不能占用,不得通过规划修改将永久性基本农田调整为一般农田,除对国家经济社会有重大影响的重点交通、水利、能源、军事项目外,不得占用作为非农业建设用地。

(二)统筹兼顾原则。划定工作中,既要保证高质量耕地划入永久性基本农田,又要充分考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规划划定时要综合考虑、留有余地。

(三)质量保证原则。划定永久性基本农田要和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相结合,与建设用地合理布局相联系,确保划定的永久性基本农田数量充足、土壤肥沃、地力上等、设施配套完善、生态环境良好。

(四)科学协调原则。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要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第二次土地调查、农用地分等定级等成果为基础,并与城市规划、村镇规划、生态建设规划等相协调。要充分利用先进测绘和信息化技术,努力提高成果质量。

(五)实事求是原则。划定永久性基本农田工作实行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划定工作中,要充分征求民意,并实行严格的考核验收制度,防止盲目追求保护指标和以次充好。

三、工作任务

(一)落实基本农田地块。

在第二次土地调查所形成的土地利用和基本农田保护现状成果资料的基础上,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将永久基本农田逐一落实到以上土地利用现状图斑为单位的地块,明确基本农田的地块边界、地类、面积、质量等级信息、以及片(块)编号。

(二)健全相关图表册。

落实到地块的基本农田,应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底图为基础,编制标准分幅基本农田保护图、乡级基本农田保护图、县级基本农田保护区分布图、基本农田调整划定分析图,填写基本农田调整划定平衡表、现状登记表、保护责任一览表,并形成相应统计汇总表。基本农田保护图、分布图的编制应在全要素的土地利用现状图的线划图上,以相应的图例图示,反映基本农田地块和保护片(块)的空间位置和编号,加注界桩和保护牌设立等信息。

(三)设立统一标识。

基本农田划定后,应按《基本农田与土地整理标识使用和有关标志牌设立规定》(国土资发[2007]304号)的要求,设立统一规范的基本农田保护牌和标识。

(四)落实保护责任。

划定的基本农田应按国土资发[2009]167号文件要求,落实到村组和承包农户,结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工作,逐步将基本农田标注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上。明确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的保护责任,要签订或更新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依据《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层层落实保护责任,明确基本农田的范围、地类、面积、地块、质量等级、保护措施、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奖励与处罚等内容。

(五)建立基本农田数据库。

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基本农田上图成果和区、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为基础,根据划定的基本农田成果,建立基本农田数据库,将基本农田保护图、表、册的内容,纳入数据库管理。

四、工作方法和步骤

(一)宣传发动(2011年4月)

召开动员会,制定工作方案,开展广泛的政策宣传和群众动员工作,营造各级政府重视、部门紧密配合、群众积极参与的良好工作环境。同时,收集整理现有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第二次土地调查、农业土壤、农用地分等定级等方面资料。组建工作队伍,进行业务培训。

(二)永久性基本农田区域的确定(2011年5月)结合本行政区域实际,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资料以及土壤肥力、生产条件等资料,确定本乡镇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区域和范围。

(三)永久性基本农田的划定(2011年6月)

1.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将永久性基本农田逐一落实到土地利用现状图斑上。

2.将土地利用现状图上确定的基本农田逐一落实到具体地块。

3.将被确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地块逐一落实到农户,签订管护责任书,明确责任人,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台账。

4.依据1:10000土地利用现状图,按照永久性基本农田土地利用现状图斑地块为基本单元绘制基本农田保护图。

5.在永久性基本农田区域设立永久性基本农田保护标志,标示出基本农田的位置、面积、保护责任人、相关政策规定、示意图和监督举报电话等信息。

(四)检查验收(2011年7月)

对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工作进行验收,规范和完善永久性基本农田的图、表、册、数据等档案资料,建全基本农田保护的各项规章制度。

五、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区政府成立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工作领导小组,由区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区监察局、国土分局、农牧局局长任副组长,区财政局、统计局、农技推广中心、水务局及各乡镇政府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国土资源分局,由国土分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各乡镇人民政府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组建工作组,细化工作方案,落实工作责任。各村要配备耕地保护督查员,负责本辖区内耕地保护及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监督、监测、信息报告、宣传等工作。

(二)提高思想认识。各乡镇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的思想统一到国土资源部和省、市有关文件精神上来,要充分认识保护耕地是全民族、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事关国家粮食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对维护社会稳定、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统筹安排工作,把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工作作为耕地保护的重点来抓,抽调专人负责。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和保护工作将纳入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和综合目标考核体系。

(三)明确工作职责。各级各部门要密切配合,分工协作,共同做好基本农田保护和建设工作。各乡镇要切实加强本行政区域内的基本农田保护,确定永久性基本农田保护区

域和地块,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台帐,负责与农户签订基本农田管护责任书,按照统一要求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域设立保护碑。农业部门要加强对基本农田质量的监测和保护,切实做好基本农田培肥地力的指导,进一步加大对农民科技培训力度,积极推广耕作新技术,保护土壤结构;国土部门负责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的指导,负责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图、表、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归档。

(四)完善工作措施。健全基本农田保护网络,做到区有领导小组,乡镇有保护专人,村有协管员,组有信息员,户有明白卡。对永久性基本农田实行重点巡查保护,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行政首长问责制。加大对永久性基本农田的建设力度。在永久性基本农田相对集中的地区,大力推进高产农田建设,优先安排土地整理项目,力求进一步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提高耕地质量和产出效益。

篇7: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汇报

XX国土资源局 2016年5月9日

XX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通知》(国土资发[2014]128号)和省国土厅《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办公室关于报送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进展情况的通知》(国土资耕函<2016>36号)文件要求,规范有序开展、按时保质完成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划定依据

根据国家两部和省两厅有关文件提出的任务与要求,依托国土资源遥感监测“一张图”,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充分运用2014土地变更调查成果、全国耕地质量等别评定成果、县域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成果,在已有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相关的法律、法规、文件和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的要求、技术标准,依法依规、进行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

二、划定要求

在已有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工作的基础上,按照中心城区两公里范围内由大到小、空间由近及远、耕地质量等别和地力等级由高到低的顺序,将《通知》确定的重点地区、重点部位的耕地优先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将不符合划定要求的耕地划出永久基本农田,确保永久基本农田布局基本稳定、质量有提高、数量不减少。

(一)优先划为基本农田的耕地

1、县城周边尚未划为永久基本农田的质量等别和地力等级达到

本县平均水平的优质耕地。

2、尚未划为永久基本农田的新建成的高标准农田。

3、《基本农田保护条例》规定其他应划和优先划为永久基本农田但尚未划入的耕地。

(二)可以划出永久基本农田的耕地

1、经有权限的政府依法批准但尚未开发使用的耕地。

2、国务院批准的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总体方案中计划退耕还林、还牧、还湖的耕地。

3、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由县级以上农业主管部门会同同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进行监测和评价认定的遭受严重污染无法治理的耕地;因自然灾害和生产建设活动严重损毁无法复垦的耕地。

4、现状基本农田中,有不符合划定要求的建设用地、未利用地,以及质量不符合要求的其他农用地。

三、工作步骤及责任分工

(一)调查摸底

以最新的土地变更调查成果、依法批准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成果、全国耕地质量等别评定和地力评价成果等为基础,采取内业分析和外业调查的方式,分析评估XX城市中心城市周边〈含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未划为基本农田的现有耕地分布、数量、质量和集中连片度等。XX中心城区城市周边未划为基本农田的现有耕地的调查摸底初步任务,由县国土局联合农业局完成。

(二)核实举证

依据市局下发的初步任务,充分运用最新的遥感影像图、土地变更调查、耕地质量等别更新成果以及区域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等成果,由县政府组织区国土、农业、林业、水利、环保、发改、规划等有关部门,对“城市周边未划入永久基本农田耕地图层”进行调查核实。完成城市周边未划为基本农田的现有耕地的调查摸底,分别得出城市周边范围内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限制建设区、禁止建设区的地类现状,提出不能划为永久基本农田的耕地面积。对不能划为永久基本农田的,要说明原因。按照下列要求提供证明材料:

1、实际地类为非耕地确不能划为永久基本农田的

实际地类与下发初步任务中耕地图层不一致的地块,注明是否已纳入土地变更调查。已纳入土地变更调查予以确认的,可以作为核实认定的依据;未纳入土地变更调查的,应提供合法证明材料,注明该地块所属建设用地管制分区、项目名称(或用地性质),并应纳入2014年土地变更调查,否则将不作为核实认定的依据。(责任部门:国土资源主管部门)

2、实际地类为耕地但不能划为永久基本农田的

(1)属于批而未用的,应提供相应依法批准的建设用地批复文件。(责任部门:国土资源主管部门)

(2)已经依法批准实施的城市总体规划、城镇规划等证明材料。(责任部门:规划部门)

(3)属于受严重污染难以治理的,应提供由县级以上农业主管部门会同同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进行监测和评价认定,并经省级人民

政府核实确认的相关证明。(责任部门:环境保护和农业主管部门)

(4)属于生态建设需要的,应依据经国务院批准的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总体方案,提供由区级发改、林业、农业、国土共同出具的退耕证明。(责任部门:林业部门,其他相关部门配合)

(5)已经明确范围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区级以上重点建设项目等其他证明材料,由省级政府(或省级授权的市级政府)或同级有关部门提供。(责任部门:发改委,其他部门配合)

(三)论证核定

XX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相关举证材料经XX国土资源局、县农业主管部门审核后,形成区级核实举证汇交成果,于2016年5月中旬报送市国土资源局、审查,核定并下达划定任务。

(四)制定方案

根据上级下达的划定任务,县人民政府组织国土资源、农业主管部门编制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方案,经县人民政府同意后,报市国土资源、农业主管部门审核。

(五)组织实施

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具体工作以区级行政区域为单位,在县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由国土资源、农业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县人民政府组织区级国土资源、农业主管部门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进行区级自验。自验合格后上报市国土资源、农业主管部门。市人民政府组织市国土资源、农业主管部门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进行市级初验。初

验合格后上报省国土资源、农业主管部门。

四、工作进度安排

(一)工作准备阶段(2016年4月4日-4月10日)

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编制工作方案,确定技术承担单位、落实工作经费。

(二)中心城区周边永久基本农田调查摸底阶段(2016年4月10日--5月20日)

XX领取初步任务数据后,充分运用最新遥感影像图、土地变更调查、耕地质量等别评定和县域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等成果,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城市开发边界划定,逐图斑开展调查摸底工作,并进行分类登记。

(三)中心城区周边永久基本农田核实举证阶段(2016年5月21日-6月1日)

1、XX对不能划入永久基本农田的图斑,按原因进行分类,以图斑为单位将核实举证材料提交市级汇总。

2、市国土资源、农业管理部门对区核实举证结果汇交材料进行审核,形成市级核实举证汇交成果,上报省级国土资源、农业主管部门审核。

(四)论证核定阶段

市国土资源分局、农业主管部门对XX核实举证情况进行审查,并核定下达XX城市周边基本农田划定任务。

(五)上报审查阶段

县国土资源局、农业局负责对本区的举证数据进行材料组织和成果自查,自查合格后的成果报市国土资源局、农业局汇总核实,经XX人民政府盖章确认后,由XX国土资源局汇交至省厅。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XX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领导小组统筹部署、高位推动全县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县政府按照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成立专项领导小组组织开展专项工作。统筹调度县域内的国土、农业、林业、水利、环保、发改、财政、规划等有关部门明确分工、密切配合做好市下发图斑数据的调查摸底和举证等工作。

(二)技术保障

篇8:隆昌县基本农田划定研究

关键词:基本农田,基本农田划定,综合评价

1 绪论

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耕地资源, 实现国家农业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重视。基本农田, 是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要求, 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 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命脉, 也是耕地的精华。基本农田质量的好坏、数量的多少, 不仅仅关系到农业生产以及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和轻工业生产发展的好坏, 与此同时还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方法

围绕隆昌县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建设工作的目标和任务, 按照《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标准》和《四川省加强和完善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数据库成果检查技术细则》, 充分利用现有土地调查成果, 采用无争议的权属资料, 3S技术和数据库等先进技术, 对隆昌县耕地进行科学评价, 并实现对基本农田长期的资源分配和科学管理。

2.2 研究区概况

隆昌县地处四川盆地南部, 内江市最南端, 地跨E105°02'~105°26', N29°11'~29°32', 属川东平行岭谷区华蓥山山脉向西南延伸的低山丘陵体系。地势平缓, 大体呈北高南低的趋势。平均海拔300~400m, 相对高度20~50m。境内地貌有平坝、浅丘、高丘、低山4种类型, 分别占全县幅员面积的67.23%、20.85%、4.51%、7.41%。

3 研究区基本农田划定

3.1 因子选取

根据“四川盆地区山地丘陵坡耕地评价因素及权重”, 确定此次隆昌县可调入基本农田指标体系的评价因子为耕地坡度、土壤肥力 (表层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p H值、耕层厚度) 、水利条件 (灌溉保证率、排水条件) 、耕地连片性。评价因子数据除耕地坡度数据来源于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中耕地坡度级数据, 其余相关因子数据均由隆昌县国土局提供。

3.1.1 耕地坡度 (PDu)

耕地坡度的不同, 对耕地利用和开发的影响也不同。按照耕地所在地势的坡面坡度及其对耕地利用的影响程度由低到高划分为6个级别, 其坡度区间如下:PDu<2°, 2°<PDu<5°, 5°<PDu<8°, 8°<PDu<15°, 15°<PDu<25°, PDu≥25°。

3.1.2 土壤肥力

土壤肥力选取了对作物生长影响较大的几个因素, 如表层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p H值、有效土层厚度。其中, 表层土壤质地一般指耕层土壤的质地, 根据其颗粒大小和成分性质, 按照其对耕地的影响程度和实际情况对其分级赋值, 分级赋值规则为越利于耕种的土质, 分级越低。

耕地有效土层厚度就是能生长植物的实际土层厚度, 根据耕地的有效土层厚度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对土层厚度分级, 规则为按土层厚度由厚到薄升序赋值。

土壤有机质含量是指单位体积土壤中含有的生物及生物残体以及生物分解合成的有机质的数量的总和。根据有机质占干土壤的百分比, 将土壤有机质含量数据进行分级, 分级规则为, 按照有机质百分比由高到低升序赋值。

土壤剖面构型各土壤发生层有规律的组合、有序的排列状况, 也称为土壤剖面构型, 是土壤剖面最重要特征。良好的土体构型是土壤肥力的基础, 土体构型好坏对土壤水、养分、氧气等的运转有着非常重要的制约和调解作用, 按土壤剖面利于耕作程度进行分级赋值。

土壤的p H值, 即为土壤酸碱度。按照对农作物生长的适宜程度将土壤p H值分级赋值。

3.1.3 水利条件

水利条件主要受耕地的排水条件和耕地灌溉保证率影响。其中排水条件是指排除农田多余的地表水和地下水, 控制地下水位和防治盐碱化和沼泽化, 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保证高产稳产创造良好的条件, 按照排水条件的优劣程度, 对耕地数据分级赋值。

反应水利条件的另一个评价因子便是耕地灌溉保证率。耕地灌溉保证率是指预期灌溉用水量在多年灌溉中能够得到充分满足的年数的出现机率。它是灌溉工程设计标准的一项重要指标, 以百分率表示。获取耕地灌溉保证率的方法如下:挑选一个适当年份作为设计灌溉工程供需水量的依据, 采用数理统计方法, 根据以往若干年份的气象、水文等观测资料, 通过统计分析, 选出有一定机率的水文年份, 作为灌溉设计标准, 获取耕地灌溉保证率并分级赋值。

3.1.4 耕地连片性

耕地连片性在是指一个区域内, 具有相同质量等级的耕地与周围其他耕的相邻连程度。在基本农田永久划定工作中, 为保证耕地的质量, 优先考虑连片性较高的耕地划定为基本农田。通过隆昌县土地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中的质量等级数据, 设定阈值, 利用缓冲区分析并对结果分级赋值, 获取原始基本农田图斑耕地连片性指标值。

3.2 基本农田综合评价

利用层次分析法将评价因子进行分层, 通过征求专家意见, 利用判断矩阵, 确定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值, 见表1。

通过耕地的评价因子及其权重, 利用加权法对原始基本农田图斑进行综合评价, 由于指标值中最小指标值大于1, 所以综合考虑将指标值按起始1, 区间间隔0.5进行基本农田优先级别分级, 即1.0~1.5为1级, 1.5~2.0为2级, 2.0~2.5为3级, 2.5~3.0为4级, 3.0~3.5为5级, 具体分布如图2。由图可知, 隆昌县农田综合评分为1.0~1.5的1级农田和3.0~3.5的5级农田较少, 综合评价在2~4之间的农田分布较广, 这与隆昌县境内多丘陵, 部分耕地坡度较大, 且灌溉保证率较差有很大关系。因此, 本文对隆昌县农田优先级别分级图符合当地现状。

3.3 基本农田永久划定

基本农田永久划定不仅仅受到上述客观的自然因子影响, 还受到政策干扰, 因此还应综合考虑该区域的总体规划。基本农田综合评价分级数据作为基础数据, 依据隆昌县土地整治规划, 对县下每个镇按分配指标将满足要求的农田划入基本农田数据库。距离城镇较近的耕地因政策因素未被划入基本农田, 根据基本农田划定保证耕地质量数量的宗旨, 大量的综合评价为4级的耕地未被划入基本农田中去。未被划入基本农田且不在城镇建设范围内满足条件的基本农田则作为平衡因新农村建设、城乡建设等原因而占用的基本农田的补充数据。这不仅使占用的基本农田得到快速的补充, 对于基本农田长期的科学管理和资源分配都有很长远的帮助。

4 结论与展望

研究区国土资源局及相关部门应当提倡和鼓励加大对基本农田的投入 (包括人力和物力等多方面) , 采取各种有效措施,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提高耕地产出水平。可从以下2方面入手:可以提高基本农田肥力来提高现有基本农田的生产力;加强隆昌县的基本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田土块整治的科技含量, 加大对中低产田的改造力度。这样不仅能从根本上改善农田的质量, 提高生产力, 也符合国家对基本农田职能上要求。

参考文献

[1]国土资源部.基本农田划定 (补划) 技术规程[S].国土资源部, 2011.

[2]张英.耕地入选基本农田的评价方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12.

[3]杨武年, 等.隆昌县国家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精细化监管与台帐建设技术报告[R].成都理工大学及内江市隆昌县国土资源局, 2012.

[4]邓兵.基于“3S”技术的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与精细化监控管理[D].成都理工大学, 2013.

[5]张硕.基于GIS的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研究——以重庆市涪陵区同乐乡为例[D].西南大学, 2012.

[6]刘中正.平昌县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及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 2014.

[7]程雄, 等.GIS技术在基本农田保护工作中的应用[J].国土资源信息化, 2002 (04) :37-39.

篇9:基本农田一经划定永久保护

《通知》强调,合理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严格划定城市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严格控制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确需扩大的,要采取串联式、组团式、卫星城式布局,避让优质耕地。逐步减少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重点控制东部地区特别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建设用地规模,对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的地区相应减少占用耕地指标。除生活用地及公共基础设施用地外,原则上不再安排城市人口500万以上特大城市中心城区新增建设用地。

国土资源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应准确理解这一规定,绝不能将其错误解读为“人口500万以上特大城市不再供地”,生活用地及公共基础设施用地,不仅不在受限范围内,而且还要优先保障,比如房地产用地,2014年就还要增加,5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也包括在内,而且是主要增加的地方。此项措施,重点是要控制工业用地。

《通知》要求,强化耕地数量和质量占补平衡。严格执行以补定占、先补后占规定,引导建设不占或少占耕地。全面实施耕作层剥离再利用制度,建设占用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耕作层应当予以剥离,用于补充耕地的质量建设,超过合理运距、不宜直接用于补充耕地的,应用于现有耕地的整治。

《通知》明确,严格划定和永久保护基本农田。各地应以依法批准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依据,在已有工作基础上,从城市人口500万以上城市中心城区周边开始,由大到小、由近及远,加快全国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切实做到落地有户、上图入库。基本农田一经划定,实行严格管理、永久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或改变用途。坚持农地农用,不得借农地流转之名违规搞非农业建设,严禁在流转农地上建设旅游度假村、高尔夫球场、别墅、农家乐、私人会所等。严禁占用基本农田挖塘造湖、种植林果、建绿色通道及其他毁坏基本农田种植条件的行为。基本农田和土地整治形成的耕地不得纳入退耕范围。

延伸阅读

山东率先划定永久基本农田

借助土地增减挂,占用优质良田搞建设,将贫瘠的土地以次充好划为耕地,这种情况今后将受到严格限制。2014年,山东省将划定永久基本农田。

山东省耕地面积1.14亿亩,基本农田面积1亿亩,均超额完成国家下达山东省的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据了解,尽管违法占用耕地搞建设的现象减少,但是个别地方仍存在各项建设占用优质耕地的现象,这些耕地大都在城镇周边,交通便利、平坦肥沃、用水方便;而新补充的土地往往是未利用开发以及宅基地、肥力较差用水缺乏的贫瘠土地。这些占优补劣的现象,严重影响了耕地的质量保护。

据介绍,山东将继续完善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健全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档案,图表、簿册、影像等资料要完备齐全,加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和土地综合整治建设,推进基本农田数据库建设,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上图入库,明确保护责任,完善保护标识。落实地方政府保护责任,加强项目用地预审,从严从紧控制占用耕地,避让优质耕地。

篇10: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汇报

遵府办发〔2011〕184号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遵义市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县、自治县、区(市)人民政府,新蒲新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有关工作部门: 《遵义市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〇一一年九月五日

遵义市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关于“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切实做好全市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根据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加强和完善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218号)和贵州省国土资源厅、农业委员会《关于印发贵州省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方案的通知》(黔国土资发〔2011〕62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应遵循“依法依规,规范调整;确保数量,提升质量;稳定布局,明确条件”的原则,按照基本农田“现场有标志,图上有标注,农户手中有标牌,管理者心中有标准”的建设标准,进一步优化基本农田保护区布局,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完善各项保护制度,夯实农业产业基础,实现基本农田保护管理信息化、网络化、常态化,使基本农田保护工作达到“保护责任社会化、基础工作规范化、日常管理制度化、执法监察网络化、动态监测信息化”的管理要求,确保我市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推动全市经济社会 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工作要求

(一)划定后的基本农田面积应不低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指标。要尽量保留原有基本农田中的高等级耕地、集中连片耕地;划定后的基本农田中非耕地、坡耕地的比重应有所降低,划定后的基本农田平均质量等级应高于划定前的平均质量等级。

(二)新划定为基本农田的土地利用现状必须是耕地。应当按照县级、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要求,将现状基本农田中的建设用地、未利用地、不可调整的、达不到耕地质量标准的农用地划出。

三、工作任务与方法步骤

(一)确定基本农田保护地块。

各县、区(市)国土资源部门要会同当地农业部门,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基本农田上图成果基础上,编制基本农田划定方案,在经依法批准的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基础上,结合实地踏勘,将规划确定的永久性基本农田逐图斑落实到地块,明确基本农田的地块边界、地类、面积、片(块)编号、质量等级等基本信息,并编制基本农田保护专题图。基本农田保护专题图要落到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形成的土地利用现状分布图上,作为年度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的底图。

(二)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图、表、册。

1.图。落实到地块的基本农田,以第二次土地利用调查底图为基础,编制标准分幅基本农田保护图、乡级基本农田保护图、县级基本农田保护区分布图、基本农田调整划定分析图。基本农田保护图、分布图的编制应在全要素的土地利用现状图的线划图上,以相应的图例图示,反映基本农田地块和保护片(块)的空间位置和编号,加注界桩和保护牌设立等信息。

2.表、册。填写基本农田调整划定平衡表、现状登记表、保护责任一览表,并形成相应统计汇总表(见附件)。

(三)设立统一标识。基本农田划定后,各地应按照《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基本农田与土地整理标识使用和有关标志牌设立规定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304号)文件的要求(附后),在基本农田保护现场设立统一规范的基本农田保护牌和标识,标示出基本农田的位置、面积、保护责任人、相关政策规定、示意图和监督举报电话等信息,扩大宣传效果,促进社会监督。每个基本农田保护区应设立标志牌,铁路、公路等交通沿线和城镇、村庄周边的显著位置应增设标志牌。

(四)落实保护责任。

按照国土资发〔2009〕167号文件要求,各县、市(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会同当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把划定的基本农田落实到村组和承包农户,结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工作,逐步将基本农田保护信息标注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上,明确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的保护责任,同时要签订或更新《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责任书应明确基本农田的范围、地类、面积、地块、质量等级、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的保护责任,保护措施、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奖励与处罚等内容。规划预留的基本农田也必须落实到地块和农户。

(五)建立基本农田数据库,构建全市统一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县级国土资源部门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基本农田上图成果和县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为基础,根据划定的基本农田成果,建立基本农田数据库,将基本农田保护图、表、册的内容,纳入数据库管理。基本农田数据库包括土地利用现状要素与基本农田专题要素,土地利用现状要素采用《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TD/T 1016-2007)和市(地)、县级、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标准》(TD/T l026-2010、TD/T 1027-2010、TD/T 1028-2010)的规范要求,基本农田专题要素采用《基本农田数据库标准》(TD/ T 1019-2009)的规范要求,实现省域内数据库联网互通。同时建立数据日常更新维护制度,图、表、册内容发生变化的,数据库相关信息要实时更新。确保为各级政府及时准确提供基本农田现状与变化情况。

(六)成果检查验收。

1.验收要求。基本农田划定过程依法、合规;采用的资料真实、合法、实时;数据库、图、表、册等规范、齐全,与实地相一致;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及时签订或更新,责任内容完整明确;基本农田保护标志设立规范等。2.验收方式。基本农田划定验收采取内业审核与实地抽查相结合的方式,依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基本农田上图成果、经批准的县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重点对划入地块进行对比分析并实地核实。

3.验收程序。基本农田划定验收按照县级自验、市级初验、省级验收,自下而上的程序进行。县级对划定成果进行全面自验后向市级提出验收申请。市级组织对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的各项内容进行初验,按照每个县、区(市)不低于新划入基本农田总面积50%的比例进行实地抽查核实;检查符合要求的,市级向省级提出验收申请,省级验收时按照不低于新划入基本农田总面积15%的比例进行实地抽查核查。

4.验收确认。基本农田划定成果,由省级人民政府组织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和农业部门验收确认。验收过程中发现划定基本农田数量未达到保护目标任务、质量比上一轮划定基本农田有明显降低、划定基本农田地类不符合要求的,认定基本农田划定成果验收不合格,责成有关县、区(市)整改纠正后重新申报验收。

(七)成果报备。

1.报备内容。基本农田保护信息包括电子信息和纸质资料信息。基本农田保护图、表、册、相关工作报告等纸质资料信息备案到省;数据库等电子信息,备案到国土资源部,同时抄送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具体报备方式和要求另行通知。

2.报备要求。基本农田划定成果经省级验收确认后,各地国土资源部门和农业部门应将基本农田保护信息逐级备案,实现乡、县、市、省、国家五级备案。地方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农业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备案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负责,并以信息报备为基础,构建基本农田信息化管理体系,做好数据库的更新和维护工作,做到图、数、地一致,实现基本农田动态监管,建立基本农田保护情况通报制度。

市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全市备案信息的审核、协调和督促,建立市级基本农田信息库工作。

四、成果内容

(一)文字成果。1.基本农田划定方案; 2.检验分析报告; 3.工作总结报告。

(二)数据库成果。县级基本农田数据库;

(三)图件成果。

1.标准分幅基本农田保护图; 2.乡级基本农田保护图; 3.县级基本农田保护分区图; 4.基本农田调整分析图。

(四)表、册成果。

1.基本农田调整划定平衡表; 2.基本农田现状登记表; 3.基本农田现状汇总表; 4.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一览表。

(五)其他成果。

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和基本农田保护标志设立情况等成果资料。

五、时间要求

(一)基本农田划定时间。

基本农田划定验收等各项工作原则上在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完成后三个月内完成。

(二)基本农田报备时间。

基本农田保护信息逐级备案工作在乡(镇)级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完成后四个月内完成。

六、工作计划

第一阶段:2011年8月,完成有关准备工作。包括编制工作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落实工作经费、开展业务学习、培训和宣传、进行实地调查等工作。

第二阶段:2011年9月,完成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地块和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图、表、册工作。第三阶段:2011年10月,完成落实耕地保护责任、设立基本农田保护标识工作,同步开展并完成基本农田数据库建设,完成基本农田划定及县级自检工作等。

第四阶段:2011年11月,完成成果验收及成果报备工作。

七、职责分工

基本农田划定工作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单位,在县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由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会同农业部门组织实施。各级政府要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经费保障。

(一)县级职责。各县在县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由国土资料管理部门会同同级农业部门组织实施,完成基本农田划定和自检工作。自检后的各项成果必须经县级人民政府批准确认并加盖公章后,向市级提出验收申请。同时积极配合做好基本农田划定的检查验收工作。

(二)市级职责。市级组织本辖区范围内各县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的初验,初验符合要求的,市级向省级提出验收申请。

(三)省级职责。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和农业部门负责基本农田划定成果的验收确认。经省级审核后的基本农田划定数据库成果由省统一上报国土资源部复核,复核认定各项成果符合要求,由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核发验收确认函。

八、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人民政府是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的责任主体,国土资源管理及相关部门在各级政府领导下开展工作,为保证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工作顺利开展,市政府成立以副市长为组长,市国土资源局、市财政局、市农委、市园林局、市统计局及各县、区(市)政府领导为成员的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国土资源局,由市国土资源局和市农业委员会领导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组织、协调日常工作。各县、区(市)人民政府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工作组,确保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和保护责任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位。

(二)落实工作经费。各级财政部门在划定基本农田经费上要予以保证,根据划定任务和计划安排,编制预算,核定划定经费,保障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的顺利完成。

(三)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必须做到图件、数据与实地三者一致,严禁弄虚作假行为。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将作为政府年度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考核的主要内容,各地报备成果、复核结果将作为考核的主要依据之一。

附件:

1.《基本农田调整划定平衡表》 2.《基本农田现状登记表》 3.《基本农田现状汇总表》 4.《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一览表》

主题词:基本农田 划定 方案 通知

抄送:市委办,市人大办,市政协办,市纪委,遵义军分区,市中级法院,市检察院。

遵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上一篇:课文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的教学反思下一篇:班级安全工作总结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