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教案

2024-04-20

《蛇》教案(精选9篇)

篇1:《蛇》教案

高二语文导学案

课题:《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爱的心语

编制人:胡小丹 课时:1 总课时:7 编制日期:2014.02.21

教学目标:

1、分析诗中意象的运用,理解“蛇”这一意象的隐喻。

2、通过诵读与意象分析解读作者的情感走向。

3、理解以丑为美的诗歌审美特征。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在于通过引导学生对比联想理解“蛇”这一意象的隐喻。

2、教学难点在于通过感受诗歌情感体会诗歌以丑为美的审美特质。教学方法:讨论法、诵读法结合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课时安排:一课时

蛇—冯至

教学流程:

一、导入

2009年最流行的网络用语之一就是“寂寞”。吃的是寂寞,喝的是寂寞,我发的不是帖子,是寂寞。一时间似乎什么都可以“寂寞”一下。其实,寂寞是人的心理状况的一种反映。大家都有寂寞的时候,谁能形容一下自己寂寞的感受?(学生发言)

不同的人对寂寞的体会是不一样的,不同的事带来的寂寞感受也是不一样的,80多年前,一位现代诗坛上的著名诗人冯至写了一首诗。不,他写的不是诗,是寂寞。他说,“我的寂寞是一条蛇。”诗人的寂寞为什么会像一条蛇呢?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首诗。

二、作者介绍

冯至(1905—1993),原名冯承植,河北涿县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翻译家。早年既开始诗歌创作和翻译。1923年曾与林如稷、陈翔鹤、陈炜谟等创办浅草社,出版《浅草季刊》。1925年又与人成立沉钟社,出版《沉钟周刊》。浅草和沉钟都是五四后曾发生较大影响的文学团体。1927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昨日之歌》,在诗歌界反响甚大,被鲁迅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冯至的诗歌创作分为两个阶段:

1、二十年代,主要是抒情诗歌的创作,讲究意象,注重感觉,用非常细腻的语言表达出来。

2、四十年代集中创作了一批十四行诗,成功移植了这种外国诗体(分为意大利式、法国式、英国式),《十四行集》在新诗体式移植方面做出了新贡献。

十四行诗:

原为中世纪意大利民间流行的短歌,后被“西西里诗派”和文艺复兴时期诗人发展成为具有严谨格律的诗体。其组成分两部分:前一部分是两节四行诗,后一部分是两节三行诗。每行诗有11个音节,用抑扬格,末尾按ABAB ABAB CDC CDC格式押韵脚,也可按ABBA ABBA CDC DCD 或ABBA ABBA CDC EDE 格式押韵脚。这种诗体,在英国最为流行,莎士比亚、弥尔敦、雪莱、济慈等都有许多优秀的十四行诗作。《十四行集》不仅代表了冯至诗歌创作的新成就,也代表着十四行体在中国的最高水平,冯至的《十四行集》是中国十四行诗成熟的标志。

冯至的《十四行集》的思想和艺术特色:

1、诗人关注国家、人民和人类、宇宙的根本问题。

2、表现出了对诗情哲理化的追求,能从敏锐的感觉出发,注重从细节着眼捕捉诗意,在日常的境界里体味出精微的哲理。

3、善于进行艺术的节制,内敛有度,不露“锋芒”。

4、利用十四行诗结构上的特点保持语调的自然,堪称十四行体中国化的成功实践

三、课前预习

学生诵读,教师配乐范读,指导,学生再读。

这里有台湾的一道大学入学试卷上的题目,出的刚好是这首冯至的《蛇》,我们一起来做做看。来检验一下读明白了没有。

①本诗是一首情诗,诗中之“乡思”即“相思”之谐音。下列叙述最符合本诗诗旨的选项是()

A.描写双方热恋之爱情 B.描写双方相互之关怀 C.描写一己暗恋之情思 D.描写一己绝望之悲哀 ②诗人在诗中藉长蛇衔来“你”的梦境,委婉含蓄地表达出一种对“你”的心情。下列四则流行歌词中,若仅就文意来看,最接近诗人此种心情的选项是()

A我选择了你,你选择了我,这是我们的选择

B所有的爱情只能有一个结果,我深深知道那绝对不是我

C我多么希望知道你的心里怎么想?年轻的心,是否拥有一样的愿望 D心中想的念的盼的望的不会再是你,不愿再承受,要把你忘记。

四、合作探究

1、讨论小问题:《蛇》这首诗选取了哪些意象?诗人把“蛇”比作什么,它们有哪些相似性?

2、讨论小问题:明明写爱情,为什么会成了“乡思”?为什么相思的是抒情对象的头发?而不是明眸?皓齿?这些表现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3、讨论小问题:“绯红的花朵”隐喻了什么?

4、“蛇”意象解读

寂寞,是人人都曾有却难以捉摸的情绪和复杂的心理活动,既看不见又摸不着。如果想用具体的语言赋予它以鲜明可见的形象,就更是难上加难。

诗人用怎样的词语来形容“蛇”?诗人笔下的“蛇”给人怎样的感觉?

五、课后练习

1、诗歌第二节采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有什么作用?

2、《蛇》在最后一节中为何要将“你的梦境”比喻为“绯红的花朵”?

3、诗人借助“蛇”这个意象,抒发了怎样的感受和渴望?

五、总结

冯至曾在《自选琐记》中说过:“我在晚唐诗、宋词、德国浪漫派诗人的影响下写抒情诗和叙事诗。”这种影响在《蛇》里就明显地烙印着:那种绵绵细诉的哀婉腔调就来自晚唐诗和宋词,而选取如此奇绝,反丑为美的蛇的意象所透视的幽玄神秘色彩,却正是来自德国浪漫派。蛇,也从侧面反映出抒情主人公冷漠、平寂的外表下那一颗渴望生活美好、幸福的热烈的心。

蛇的意象无论是在日常的想象中,还是在文学作品中,蛇似乎都不是什么美好的形象。它身上总是笼罩着妖异之气,常让人“悚惧”,而很难使人联想到“忠诚”。但在这首《蛇》中,诗人一改我们心目中蛇的原型,使它轻灵忧伤,至情至性。据冯至日后的回忆,这是一首借画抒情的诗。当时他看到19世纪英国唯美主义画家毕亚兹莱的一幅黑白线条画,“画上是一条蛇,尾部盘在地上,身躯直长,头部上仰,口中衔着一朵花”,他觉得这蛇“秀丽无邪,有如一个少女的梦境”。于是诗人将少年对爱情“寂寞”而纯真的向往融入这条“静静地没有言语”的蛇之中,借蛇“热烈的乡思”暗喻痴情的相思,又用“茂盛的草原”比附恋人“头上的、浓郁的乌丝”。只这一层比喻已经使诗歌奇崛不凡,但诗人意尤未尽,更进一步使蛇活动起来。它从恋人的梦中出来,“从你那儿轻轻走过”,仿佛爱的使者,“把你的梦境衔了来”,“绯红的花朵”也成了爱的羞涩与热烈。我们知道,爱的抒情诗极易变得夸张,直抒胸臆常会显得激昂有余而深情不足,那么这首构思精巧,结构完美而意象新颖的诗当能给我们有益的启示。

六、布置作业。

1、联系闻一多《死水》、李金发《有感》、波特莱尔《恶之花》等让学生鉴赏以丑为美的意象的审美趣味。

2、背诵该诗。

七、课外拓展:

我是一条小河 冯至

我是一条小河,我无心由你的身边绕过 你无心把你彩霞般的影儿 投入了我软软的柔波。

我流过一座森林,柔波便荡荡地 把那些碧翠的叶影儿 裁剪成你的裙裳。

我流过一座花丛,柔波便粼粼地 把那些凄艳的花影儿 编织成你的花冠。

无奈呀,我终于流入了,流入那无情的大海

海上的风又厉,浪又狂,吹折了花冠,击碎了裙裳!我也随了海潮漂漾,漂漾到无边的地方 你那彩霞般的影儿

也和幻散了的彩霞一样!

篇2:《蛇》教案

题蛇№2教学目标德育了解爱情诗的思想内容,领会真挚美好的情感智育蛇这一意象的特点,代表什么美育品味诗歌的感情表达,培养诗歌解读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教学重点通过意象表达丰富情感的方式教学难点意象的探究教学关键情感价值课型教学方法朗读

分析教具教学过程教 学 内 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组织教学导入新课总结练习作业

一、作者简介

冯至(1905—1993)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翻译家,1927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昨日之歌》,在诗歌界反响甚大,被鲁迅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二、学生朗读

三、蛇的意象的探讨诗中的“蛇”实际上就是“爱”的同义语,是诗人“寂寞”情绪或心境的一种比喻或象征,确切地说,是一种青春期特有的难以言表的单恋单相思。

四、诗人借助“蛇”这个意象,抒发了怎样的感受和渴望?在“蛇”这一冰冷寂寞的对象物上,沉淀、蕴含、寄托了当时才二十出头的年轻的诗人何等深挚浓烈、难以排遣的思恋之情。这条长蛇作为诗人寂寞心绪的外现,成了通人情、有灵性,让人信赖和喜爱传递爱情信息的“忠诚的伴侣”。

篇3:《蛇》教案

关键词:冯至,蛇,意象

冯至是中国现当代一位著名的诗人, 鲁迅称赞他是“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朱光潜也称他的诗“融情于理, 时有胜境”, 此外, 何其芳、司马长风等人也对他给予过高度的评价。在冯至许许多多的作品当中, 《蛇》是一首杰出的诗歌。

在中国远古时期, 蛇被作为一种原始宗教的图腾。在上古的神话当中, 伏羲和女娲都是人首蛇身, 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就谈到 : “中国远古传说中的‘神’, ‘神人’或‘英雄’大抵都是‘人首蛇身’, 女娲、伏羲就是这样 , 《山海经》和其他典籍中的好些神人 ( 如共工 , 共工之臣等 ) 也是这样。”[1]在这些神话当中, 蛇是与性相关的, “伏羲女娲的图像均作人首蛇身的男女二人两尾相交之状”[2]在人们日常的生活中, 蛇经常被视为邪恶冷血的象征, 因此也很少见诸于后世的诗歌当中。而作为专门的意象, 更是少之又少。那么, 冯至又为何要用蛇这一意象来抒写内心的寂寞呢?

一、蛇与寂寞的关系:

(一) 蛇本体与寂寞的关系 :

蛇是一种冷血动物, 人们一想到蛇, 便感觉到寒冷与恐惧。寂寞也是同样让人觉得寒冷, 当人们寂寞的时候, 就会觉得世界是寒冷的, 人心也是寒冷的, 就好像来来往往的人都与自己没有关系, 万家灯火也没有一盏是为自己点亮的。但是隐藏在寂寞与寒冷里的却又是热情、不安, 就像蛇一样冷漠却也疯狂。

蛇总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在黑暗中爬行, 而寂寞也总是在夜里才会袭上人的心头, 让人觉得痛苦不堪, 万籁寂静, 一个人在黑暗中更会觉得寂寞难耐。

蛇总是会让人感觉到恐惧, 而大多数人也会同样害怕寂寞。因为在寂寞中, 人会感觉到孑然一身, 内心会觉得空虚, 自身的价值也得不到认同。

蛇会纠缠人, 让人痛苦至死。同样, 寂寞也总会纠缠人们, 在人的一生当中, 寂寞总是会不断地出现, 提醒人们这个世界你始终是一个人, 寂寞如影随形, 终其一生不可摆脱, 就连死亡也是一个人伴随着寂寞离开这个世界。

蛇是可以致命的, 寂寞也同样, 寂寞到极致, 人们会觉得生无可恋。

蛇总是潜伏在隐蔽的地方, 蛇是安静的, 可怕的, 躲在角落里, 在人们欢笑的时候、忧郁的时候给人致命一击, 寂寞藏在内心的深处, 总是不自觉地袭击我们。

(二) 蛇的文化底蕴与寂寞的关系

蛇在远古的人民心中是具有灵性的动物, 具有超越人类的智慧, 也许正因为拥有这些智慧, 从而导致“高处不胜寒”, 再加上蛇总是独自蛰伏与黑暗幽深的洞穴之中, 因此蛇被视为寂寞的化身。郑敏的《寂寞》中写道 :

但是, 有一天当我正感觉 /‘寂寞’它啮我的心像一条蛇 /忽然, 我悟到 : / 我是和一个 / 最忠实的伴侣在一起, /……我也将在‘寂寞’咬啮里 / 寻得‘生命’最严肃的意义……

这首诗当中, 诗人将寂寞比喻成蛇, 在寂寞之中思考生命的意义, 从抗拒寂寞到享受寂寞, 这一过程体现了人生的哲理性思考与感悟。

同时, 穆旦的《蛇的诱惑》中也透露出一种深沉的寂寞的情绪, 诗人认为小资产阶级的手势是继蛇诱惑亚当夏娃偷吃禁果之后的第二次诱惑, 诗人在这两个鞭子的夹击中感到痛苦, 感到寂寞, 从而感到生命的荒芜与阴暗。

二、外国文学思潮的影响

现有的大量研究表明 , 蛇象征在西方的存在可追溯到新石器时期 , 而基督教的兴起则是其象征意义由早期的积极变为消极的一个转折点。自此 , 蛇以及它的异型龙在西方文化中一直被作为邪恶的象征 , 这自然要归因于伊甸园中的那条蛇 , 它是魔鬼撒旦的化身 , 是人类堕落的罪魁祸首。之后它又以一条红色巨龙的形象出现 , 与圣迈克和众天使在天庭决一死战 , 结果自然是正义战胜邪恶 , 巨龙和它的追随者被一并打落人间。[3]在西方, 蛇通常象征着邪恶与凶残, 女人和性, 等等, 古往今来许多诗人都曾写过蛇, 例如 :中世纪的但丁, 文艺复兴时期的波得拉克、塞万提斯、莎士比亚, 古典时期的弥尔顿、高乃依、拉辛以及启蒙时期的莱辛和歌德,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高尔基等等。[4]

冯至所处的年代, 正是新诗出现并得到一定发展的年代, 出现了湖畔诗人等诗歌创作流派。当时的社会受到西方冲击很大, 在文学领域也受到许多西方文学理论和创作方法的影响, 诗人们开始尝试一些新的方法来进行文学创作。如中国象征派诗人邵洵美的《蛇》:

“在宫殿的阶下 , 在庙宇的瓦上 , / 你垂下你最柔美的一段 / 好像是女人半松的裤带 / 在等待着男性的颤抖的勇敢。/我不懂你血红的叉分的舌尖 / 要刺痛我那一边的嘴唇 ? / 他们都准备着了 , 准备着 / 这同一时辰里双倍的欢欣 !/ 我忘不了你那捉不住的油滑 / 磨光了多少重叠的竹节 : / 我知道了舒服里有伤痛 , / 我更知道了冰冷里还有火炽。/ 啊 , 但愿你再把你剩下的一段 / 来箍紧我箍不紧的身体 , / 当钟声偷进云房的纱帐 , / 温暖爬满了冷宫稀薄的绣被 !”

他们不仅在思想上接受了许多西方的理念, 而且在意象的选择上也更加偏向西化。据冯至自己后来回忆, 《蛇》这首诗是看过英国唯美主义画家比亚兹莱的一副黑白线条画而作的一首即景小诗, “画上是一条蛇, 尾部盘在地上, 身躯直长, 头部上仰, 口中衔着一朵花”, 这是一条友善的蛇, 它微笑着, 目光明亮而澄澈, 因此他觉得这条蛇“秀美无邪, 有如一个少女的梦境”。[5]他正是把这一刹那美好的感觉投放在诗歌中, 才有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蛇》。因此, 笔者认为冯至选择蛇作为寂寞的代表不是无据可循, 也不是自己凭空想象的, 除了蛇本身与寂寞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之外, 他也是在受到西方文学艺术影响下创作了《蛇》这首诗。

三、文学创新:

在中国古代的诗歌中, 提到“蛇”的也还是很多的, 比如白居易的《读庄子》:

庄生齐物同归一,

我道同中有不同。

遂性逍遥虽一致,

凤凰终校胜蛇虫。

李商隐的《有感》:

中路因循我所长,

古来才命两相妨。

劝君莫强安蛇足,

一盏芳醪不得尝。

杜甫的《有感五首》:

幽蓟馀蛇豕, 乾坤尚虎狼。

诸侯春不贡, 使者日相望。

慎勿吞青海, 无劳问越裳。

大君先息战, 归马华山阳。

此外, 还有许许多多关于“蛇”的成语俗语, 如 :“画蛇添足”、“笔走龙蛇”、“牛鬼蛇神”等等。蛇是离我们生活很近的一种动物, 文学创作中本应该经常出现, 可是当我们仔细分析这些作品的时候, 我们会发现极少会有以蛇作为意象或者创作客体的, 基本上都是一带而过, 有许多用蛇的外形来比喻其他事物, 也有些用蛇的冷血无情来比喻此类的人, 还有用来旁敲侧击统治者应当仁政爱民, 如 :《捕蛇者说》等等。如果涉及蛇本体特征, 大部分都是一些负面的东西。上述是从蛇的角度来说, 而从寂寞的角度来说, 在中国古代的诗歌里, 不乏抒写寂寞的诗歌, 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李清照的《声声慢》、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等等, 古人大多使用月、梧桐、芭蕉、落叶、秋风等意象来表达寂寞之情, 这些意象以自然景物为主, 并且基本上都是一些美好的事物。蛇在人们的观念里是恐怖冷血的动物, 而冯至却用蛇来比喻寂寞, 并且以蛇作为这首诗的主题, 在行文中让读者感到他不是在写寂寞, 而是在写蛇, 这就是一个大的突破与创新。在《蛇》这首诗当中, 蛇似乎不那么恐怖邪恶, 而带了几分灵秀和乖巧。它“静静地没有言语”, “它是我忠诚的伴侣”, 它思念着茂密的草原, 如同诗人思念着心仪的姑娘头上浓郁的乌丝。蛇在东西方的神话中, 都有着女人和性的象征意味。“它月影一般轻轻地 / 从你那儿轻轻走过”, “蛇”代表着诗人羞涩朦胧的性意识, 它衔来姑娘的梦境, “像一只绯红的花朵”, 她是否也怀着和诗人一样的相思呢?少女羞涩的爱恋是否就如同这只绯红的花朵呢?“蛇”在整首诗当中是小心而温柔的, 就像诗人的爱情也是温柔的, 担心对方会被吓到, “你万一梦到它时 / 千万啊, 不要悚惧!”年轻的爱情总是炽烈的, 渴望对方知道自己的心意, 于是让“蛇”带去自己的思恋, 轻轻地潜入对方的梦境而不敢惊扰。蛇外表是冷漠的, 内心却是热烈的, 充满了蠢蠢欲动的渴望, 用“蛇”来表达少年关于爱情的寂寞, 真是最贴切不过了。而同样用蛇做思绪的意象的还有早期先驱诗人徐玉诺的《跟随者》:“烦恼是一条长蛇。/ 我走路时看见他的尾巴, / 割草时看见了他红色黑斑的腰部, / 当我睡觉时看见他的头了。/ 烦恼又是红线一般无数小蛇, / 麻一般的普遍在田野村间。/ 开眼是他, / 闭眼也是他了。/ 呵!他什么东西都不是! / 他只是恩惠我的跟随者, / 他很尽职, / 一刻不离地跟着我。”[6]这首诗中诗人用“蛇”来比喻烦恼, 蛇的形象也是负面的。以此观之, 冯至的《蛇》中采用蛇作为意象确实是一个创新之举, 很好地描述了内心的寂寞和对爱情的渴望。他之所以大胆采用这个意象, 大概也是希望能够突破传统的观念, 在新诗的创作中引入一些新的元素, 从而促进新诗的发展。

综上所述, “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当中, 积累了许多文化意蕴, 并且这些文化意蕴是随着时间不断变化的, 在东西方也有有所差别的。冯至在《蛇》这首诗当中, 采用了“蛇”作为意象来表达寂寞, 既是因为蛇本身与寂寞有着很密切的关系, 蛇的文化意蕴有表示寂寞的含义, 又是由于受到西方的影响, 并且出于对于新诗的创新的目的, 因此是有道理的, 也是很合适的。

参考文献

[1]李泽厚.美的历程[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3.

[2]闻一多.伏羲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11

[3]陈红.论劳伦斯的诗歌《蛇》与蛇形象[J].外国文学研究, 2007.12.25

[4]肖四新.论雪莱诗歌中的蛇意象及其象征[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96.11.15

[5]冯至.《冯至文集》 (第一卷) [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 1985年版

篇4:雷蛇地狱狂蛇游戏鼠标白色版

在外观上,地狱狂蛇采用了对称式的造型设计,最大处的尺寸为117×64×38mm,无论是左手持鼠还是右手持鼠都能操控自如。此外,这款鼠标的整体重量为78g,移动起来显得有些分量不足。不过这样的设计为地狱狂蛇轻快的点击手感和良好的反应速度做出了保障。而鼠标连接线则采用的是传统橡胶材质制作,线材直径为2.5mm,柔韧性极好。相比编织线,这样的用材可为用户带来更为出色的操作体验。

特别的外形设计,使得地狱狂蛇操作起来极易上手。由于采用了一体式按键替代过长的分体式按键,让它在握持感上表现得相当出色。无论你是喜欢舒适稳定的趴鼠用户,还是中意于轻便灵活的抓鼠玩家,地狱狂蛇都能让你满意。由于去掉了侧键,并减小了收腰幅度,配合其纯白的身躯,移动起来就像一缕白色魅影,甚是讨笔者喜欢。

Duang!灯效,加灯效!

地狱狂蛇表面依旧使用的是特殊的磨砂材质,手感粗中有细。在防滑力和抗汗性方面的表现可圈可点。不过其耐脏性就逊色了许多,由于整体为白色的原因,只要有一点污渍就清晰可见。

虽说这是一款入门级游戏鼠标,但雷蛇还是在其背部装配了拉风的呼吸式灯光LOGO。尽管现在很多山寨鼠标都可以做得像跑马灯一样炫丽,但就呼吸节奏,灯光均匀度和视觉效果来看,还是雷蛇的看着舒心。

设计元素,定位入门级游戏市场

用“内外兼修”来形容这款鼠标一点也不为过,不管是优雅的外形还是出色的按键反馈,亦或是其搭载的可以自定义按键功能的Synapse2.0云驱动软件,都给地狱狂蛇的体验性上加分不少。值得一提的是,其搭载的云驱动软件不光是可以自定义按键,还拥有飞度调整、灵敏度滑块(DPI分配)以及设备交互等多种功能。

总的来说,这款定位于入门级游戏玩家的鼠标在外观和配置方面都有着不俗的表现。现在入门游戏鼠标市场的竞争越发激烈,雷蛇推出这款地狱狂蛇的用意也很明显,相信其能为雷蛇在市场上树立良好的口碑。

小编观点

篇5:花蛇弯弯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盘曲弯绕的大蛇与孩子嬉戏的情境,引发丰富生动的想像。

2、在想像的过程中,对蛇的身体弯曲易变的造型产生兴趣。活动重点:

了解蛇身体弯曲易变的特点。活动难点:

紧扣活动主线,引发孩子丰富生动的想象。活动准备:

仿生蛇的玩具若干; 挂图、花蛇弯弯的图片;

幼儿活动材料第三册第26~29页《花蛇弯弯》。活动课时: 一课时

活动过程:

一、花蛇来了。

1、教师出示蛇的谜语“坐也卧,立也卧,行也卧,卧也卧”,请幼儿猜一种动物。

2、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蛇的实物玩具。

3、“这是一条小花蛇,今天它要到我们幼儿园和我们一起做游戏了。”教师用花蛇的口吻和小朋友友好地打招呼,并引导幼儿和花蛇打招呼。

4、分发玩具蛇,让孩子们自由地玩一玩、摸一摸,感受蛇会弯曲、可变形的特点。

5、出示花蛇弯弯的图片,“今天,花蛇弯弯也来到我们幼儿园了,你想和它玩吗?想和它怎么玩呢?”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并表述,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以简笔画记录。

二、花蛇在幼儿园。

1、幼儿园的小朋友也很喜欢花蛇弯弯,听听看,他们在一起是怎么玩的呢?教师讲述故事一遍。

2、花蛇弯弯和小朋友们怎么玩的呢?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关的挂图。

3、结合挂图再次讲述故事一遍。

4、在草地上,花蛇弯弯怎样和小朋友玩的?在操场上呢?花蛇弯弯怎样和小朋友一起学习?

5、这么有趣的花蛇弯弯,你们喜欢吗?小朋友们也很喜欢花蛇弯弯,他们怎么对弯弯说的?

6、那花蛇弯弯喜欢小朋友吗?它是怎样告诉小朋友它也爱他们的?

7、花蛇和小朋友一起踢足球,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

三、花蛇曲里拐弯车。

1、再次讲述故事,幼儿阅读幼儿活动材料第三册第26~29页《花蛇弯弯》,仔细观察花蛇弯弯变成的各种物体、形状、数字。

2、花蛇和小朋友开开心心玩了一天以后,是怎样把小朋友送回家的?小朋友把花蛇当做了什么车?

3、幼儿边看挂图,边用手中的玩具蛇摆摆各种造型。活动延伸:

1、在美工区捏塑各种造型的花蛇弯弯。

2、尝试用笔画下花蛇弯弯的各种造型。

3、继续和玩具蛇做朋友,玩一玩、摆一摆、描一描。(李海云)活动反思:

篇6:小蛇多多教案

案例背景

考虑到本班男孩居多,幼儿较活泼,在活动中有效地调控幼儿的情绪状态对新教师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同时关注到本班的幼儿在听故事时能够注意力集中、耐心地听,对新教师来说,有趣的语言活动能够较好地调控好幼儿。所以在青年教师汇报课上我选择了语言活动:故事《小蛇多多》。

活动目标

1.感知、理解故事情节,并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学习故事中的句型:XXXX的,一定很好吃,啊呜一口吃下去。

3.知道好吃的东西不能贪吃,要和大家一起分享。

活动重难点

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故事。

难点:能用恰当的词汇描述物体的颜色、形状等。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故事录音

活动过程

(一)引出活动。

1.出示第一张图片, 感知故事的对象。

师:这是谁呀?

幼:小蛇。

师:它是小蛇多多。

教师以小蛇多多的身份跟小朋友们打招呼:小朋友们好!

幼:小蛇多多好!

师:小蛇多多还带来了一个好听地故事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个好听的故事!

2.教师讲故事的第一段。

[反思之一]: 教师绘制的图片形象、有趣,能很好的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教师以小蛇多多的身份用轻松自由的语言,自然地与幼儿进行互动能够支持幼儿的探索性学习。

3.出示第二张图片进行对比,激发幼儿倾听故事的兴趣。

(1)教师展示图片,用吃惊的语气询问幼儿:咦!小蛇多多怎么了呀?

幼:小蛇多多生病了„„

幼:小蛇多多身体拱起来了„„

幼:小蛇多多吃了很多东西,身体鼓起来了„„

师:你们说得真好,小蛇多多吃了很多东西,你们猜猜它到底吃了什么东西?

(2)教师指着图片凸起来的图案处请幼儿猜一猜、讲一讲。

师:你们猜猜看,小蛇多多都吃了些什么?

幼:香蕉„„

师:把话说完整,小蛇多多吃了什么?

幼:小蛇多多吃了香蕉。

幼:小蛇多多吃了树。

幼:小蛇多多吃了爱心。

„„

[反思之二]: 幼儿情绪比较稳定,大部分幼儿能够大胆地想象、表述自己的想法。教育活动应遵循动静交替的原则,给幼儿提供倾听和表达的机会。良好的教学形式使幼儿的参与性较好,教师应积极为幼儿创造一个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教师与幼儿有效地进行互动,能够支持幼儿、帮助幼儿、注重幼儿的探索性学习。

(二)欣赏故事前半部分。

1.讲述故事前半部分,边讲边揭示谜底,同时动作参与。

2.根据故事提问,帮助幼儿丰富、练习相应的词汇和句式。

师:小蛇多多吃了好多东西,它先吃了什么呀?

幼:小蛇多多先吃了香蕉。

师:香蕉吃到嘴巴里是什么感觉啊?

幼:软软地„„

师:你们是怎么吃香蕉的啊?我们一起把香蕉拿好,准备吃香蕉了„„

教师和幼儿一起用动作来演示吃香蕉的过程。

师:接着小蛇多多又吃了什么呀?

幼:小蛇多多又吃了葡萄。

师:葡萄是什么味道啊?

幼儿:葡萄酸酸的。

师:你们吃到酸酸的葡萄,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呀?

幼儿展示他们吃到酸酸的葡萄时的表情。

师:**小朋友的葡萄真酸啊,眼睛都酸得眯起来了,**小朋友的葡萄特别酸,他的眉毛都皱起来啦„„

„„

3.引导幼儿发散性地思考帮助“多多不难受”的办法,激发幼儿倾听后半段故事内容。

[反思之三]: 在活动中运用“揭秘”的方法,引起幼儿的兴趣,使幼儿在看看讲讲的过程中,自然地融入到故事的情节中,幼儿的主动性得到了较好的发挥。并且运用直观法,让幼儿在直接的观察、比较中理解故事所表达的内容。在提炼故事内容时,让幼儿说出各种水果的口感,适当地加上表情、动作来表现,易于引起幼儿的注意与模仿学习,同时也能发挥幼儿的创造性。

(三)欣赏故事后半部分。

提问:

1.多多吃得太饱了,动都动不了了,这时它遇到了谁?

2.小蚂蚁一不小心帮了多多一个大忙,是怎么回事?

3.多多感谢小蚂蚁了吗?

(四)完整欣赏故事。

1.教师适当退位,引导幼儿完整欣赏故事并参与讲述。

2.讨论:如果你是小蛇多多,看见这么多好吃的水果,你会怎么想?为什么?

3.引导幼儿懂得再好吃的东西也不能贪吃,否则不利于身体健康。

[反思之四]: 小班幼儿言语发展的特点表现在词汇量少、对词义理解层次浅,言语以简单句为主,修改后的故事中的“重复句子”吸引幼儿,并且“阿乌一口吃掉„„”配上动作易于引起幼儿的注意与模仿学习。

[案例分析]:

在《小蛇多多》语言活动中,我能深刻的体会到:良好的教学形式使幼儿的参与性较好,教师应积极为幼儿创造一个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也就是说,教师应注意调动幼儿说的积极性。教师与幼儿建立良好关系,使幼儿有什么说什么,把自己的见解表达出来。在活动中随机调整教学策略,提供多种途径,让幼儿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来表现对事物内容的理解。为幼儿多地创设交流、想像、表达、展示的机会,让幼儿在发现、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更好地训练语言的能力。为了让幼儿在活动中与老师有着充分的互动,在日常活动中我就注意丰富幼儿的经验,让他们说出各种水果的口感,适当地加上表情来表现,为幼儿在活动中提供了经验准备。

教师以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引导者,有意识地给幼儿创设语言环境,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学习。教师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思维要活跃,语言敏感性强,在与幼儿语言交往中,能调整教学的内容和方式,不断发展幼儿的能力,挖掘和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由于我的个性不是太活泼,在活动前我注意提醒自己:我的语言要注意情景性,要用抑扬顿挫的声音来吸引幼儿,让幼儿感受故事的趣味性;我的提问要有针对性;由于图片过长,我的站位需要考虑操作图片的方便;我指图时动作要夸张一些、更有趣一些,通过自身动作的表现,让幼儿感受到故事的趣味性。

所以,在任何语言活动中,教师要能始终给予幼儿及时的肯定,幼儿有很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从而更加有兴趣地投入到语言活动中来。教师在与幼儿之间的角色互动,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都能极大的调动了幼儿活动的积极性。为幼儿创造了良好的语言环境,让幼儿充分表达和学说对话,能够很好的发挥了幼儿学习语言的主动性。附故事《小蛇多多》

有一天,小蛇多多要到外面去玩。妈妈叮嘱它不要乱吃东西。小蛇多多回答说:我知道了!我知道了!

走着走着,小蛇多多看见了一根香蕉。它想;香蕉软软的,一定很好吃!它阿乌一口吃掉了一根香蕉。走着走着,多多看见了一串葡萄。它想,葡萄酸酸的,一定很好吃,它阿乌一口吃掉了一串葡萄。走着走着,多多看见了一个苹果,它想,苹果脆脆的,一定很好吃!它阿乌一口吃掉了一个苹果。走着走着,多多又看见了一块西瓜,它想:西瓜甜甜的,一定很好吃!它阿乌一口吃掉了一块西瓜。哎呀呀!多多吃了太多的东西,不能动了。真难受呀!既不能向前走,也不能回家。

篇7:蛇 教案教学设计

课题 第三单元《爱的心语》 课堂类型 新授

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诗歌通过意象表达丰富情感的方式 探究诗歌意象,培养诗歌解读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了解爱情诗的思想内容,领会真挚美好的情感

教学重点 探究诗歌意象,培养诗歌解读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诗歌通过意象表达丰富情感的方式

教学方法 自读品味法、讨论交流法 学法设计 研究讨论--分析归纳

程 教学内容安排:反复诵读,品味意象,鉴赏妙处,破解奥妙

诵读本单元各首诗歌,体会诗歌所采用的意象的妙处。

1、《蛇》

表达爱情的寂寞、苦闷,采用的主要意象是“蛇”。配合意象有:草原、乌丝、月影、花朵。

“蛇”这个意象在诗人的笔下被赋予了新意,一反常态,别有妙处。

诗人跳出了关于蛇的古老的思维定势,以浪漫的的笔触翻新蛇的形象。这里,蛇不再是可怕的、令人厌恶的,而是通灵的、温情的爱的化身,爱的使者。

在作者笔下,寂寞如蛇,“蛇”,取其相似点--静静、没有言语;第二节托物言情,“蛇”“害着热烈的乡思”,其实隐喻的是自己热烈的“相思病”。日思而不得,乃寄托于梦,梦境像“绯红的花朵”,竟然也是这“蛇”衔来的。

“你”是抒情的对象,没有具体的形象,但两个重要的意象,却令人浮想联翩:浓郁的乌丝、绯红的花朵,这真是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月影”这个用作比喻的意象,主要突出了轻悄、柔美的特点。

2、《预言》

表达对爱神光临的如梦如幻的激动,以及对爱神无语而去的失落。采用的主要意象是“你”--年轻的神。配合意象丰富多彩。

年轻的神,从诗歌中看,是作者理想的爱的化身,她的光临令人激动不已,她的消失又令人无比怅然,恍然若失。

作者追求艺术的“镜花水月”,本诗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特点。爱神光临,是一种感觉,作者的倾诉充满激情,是一种梦幻中的细致无比的诉说,这种细致接近于写实的仔细描摹;在恍然如真的甜蜜中,爱神的消逝竟然又如此的无情和决绝,恰如“镜花水月”,荡然无存,只留下“我”的孤独的咏叹和徘徊。 估时

本诗的`意象,大都选择自然之物,无俗世之物,组成了充满美感的意境,精致、纯正、自然,塑造的真似神仙洞府、人间天堂。这很好地配合对心中爱神的情感抒发。其中,许多句子诗境纯粹,令人心旌动摇,美感顿生,下举几例:

第一节:

你夜的叹息似的渐近的足音,

我听得清不是林叶和夜风私语,

麋鹿驰过苔径的细碎的蹄声!

比喻、对比,以情驭景。但关键是所选择的意象本身的轻灵安静的特质,为后面的抒情营造了绝佳的环境。一方面显示了“你”的足音的轻盈,甚至胜过“林叶和夜风私语”,胜过“麋鹿驰过苔径的细碎的蹄声”;另一方面,也表现了我对你的足音的敏感--爱神使然也!

第三节

让我烧起每一个秋天拾来的落叶,

听我低低地唱起我自己的歌!

那歌声将火光一样沉郁又高扬,

火光一样将我的一生诉说。

比喻,渲染,情景交融。这一节写我对“你”的热情诉说。第一句说明爱恋的时间长,情感蓄积之久。火光映衬我的低低的自己的歌,我们看到了青春热情中的深沉;歌声以火光来比拟,主要突出了沉郁又高扬的特征。交织着喜悦与沉郁,这正是爱神附身的真实表现。

第六节:

我激动的歌声你竟不听,

你的脚竟不为我的颤抖暂停!

像静穆的微风飘过这黄昏里,

消失了,消失了你骄傲的足音!

比喻,对比,以景衬情。最后一节的这几句,表达的是失落之绪。这又是一处对比--我的热情和激动,你“不听”,两个“竟”字流露了“我”极度的失落与惆怅。后两句,甚至,你的足音消失,都上如此的静穆!黄昏的背景,更增添了我的失落的强度和悲情的色彩。

3、《窗》

写失去爱情之后的感触,表现一种纯情与无奈。与前一首相比,诗意更加的凝练,情感更加的深沉,给读者留下更多的咀嚼与悲慨。

从意象选择看,作者选用的主意象是两扇“窗”,前后两部分的对比的描摹,把看似如轻烟一般,实则浓重难敌的失落、哀愁,表现得含蓄哀婉。

从营造意象的手法上看,最重要的是意象对比。

首先是内在的对比。第一部分,“你的窗”的灿烂与无情强烈对比,你的阳光灿烂,反衬了我的失落焦急;“静夜星空”,给你“无忧的睡眠”,我给的却是无望的,而且只能上默默的徘徊!尤其让人不忍推想的是,夜空带给你的还有“我的怀想”--虽然,也许你并不在意!

其次是相互的对比。

窗的对比,这是显性的。你的窗开向太阳,开向四月的蓝天;我的窗,开想黑夜,开向无言的夜空。这里没有人声,一切都如此平静,但蕴涵其中的意韵,却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另外,配合主意象的次意象,也是十分和谐地增强着情感的强度。这是典型的寓情于景的写法。

如:第二部分,“晚风”,既如故人,却又只是“幽咽”,而且只是在“屋上”,配合的是“我”这个“故人”,呜咽在心头。

除了这些,本诗谴词尤其精美。请仔细体会“如一个陌生客”和“如故人”中的两个“如”字,咀嚼起深意。

4、《你的名字》

这是一首构思奇绝的爱情诗。奇在何处?

一奇:奇行至痴。从唤,到写,到画,到梦,到最后的刻,真是痴情人做痴情事!

二奇:奇想至痴。这是最大的亮点。名字刻于生命树,跟着树长大。

三奇:奇言至痴。最后一句。七个“轻”排列在一起,完全打破语言常规,甚至有些疯癫之象,却表达了不可穷尽的痴情!

从意象营造看,主意象是“你的名字”,作者不仅使之化无形为有形有声,甚至还赋予它以生命,不同寻常!

5、《神女峰》

最大的价值在于表达一种全新的爱情观。

神女峰,可以从传说当中去理解,是忠贞爱情的表现;但作者似乎从这里又品出了别样的意味--妇女的生命价值,是否只在这对男性的依赖上?

点睛之笔在最后两句。

分类作业 A类:阅读这五首诗,进一步了解掌握诗歌内容。

B类:阅读这五首诗,进一步了解掌握诗歌内容。

预习布置 《蛇》

板书设计 反复诵读,品味意象

鉴赏妙处,破解奥妙

篇8:农夫和蛇教案

课前准备:

了解作者,预习课文掌握文中生字词。

教学目标 :

1.了解寓言及《伊索寓言》的有关知识。2.理解两则寓言的内容及寓意。

3.培养学生概括、判断、想象等思维能力。4.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引入新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寓言。其实同学们对寓言并不陌生,大家从小学到中学,家长、老师经常用寓言故事对我们进行教育。同学们能举几个你听过或读过的寓言吗?(中国的寓言大多凝成四言成语:同学们熟悉的如《拔苗助长》《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等,外国寓言如《狼和小羊》《乌龟和兔子》等。)世界上最著名的寓言家是被后人誉为“寓言之父”的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伊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两则他写的寓言。

1.寓言及其特点:

寓言是以劝喻性或讽刺性故事为内容的文学形式。

① 短小精悍,内容简单;

②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

③ 创作上常用夸张或拟人等表现手法;

④ 从简单易懂的故事中体现深奥的生活哲理和道德教训。

2.伊索(约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寓言作家。相传原为奴隶,后获得自由。善讲寓言故事,讽刺权贵,终遭杀害。

3.《伊索寓言》产生于希腊的古典时期。寓言大多是动物故事,以动物喻人,教人处事和做人的道理,对后世影响很大。现在的《伊索寓言》是后人托伊索的名字搜集整理,编订而成的。

二、初读课文,理解寓意。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2.复述、概括故事。

这两则寓言通过农夫和蛇的故事说明人的本性不会改变,不能对敌人心存任何侥幸,深仇大恨是难以和解的。

三、细读课文

1、第一则寓言中作者是否将“恶蛇“误写成了”恶人”?为什么?

2、第一则寓言中第一句话“有位农夫,是村里村外有名的大善人”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四、探究课文

农夫和蛇

(一)对我们的启迪:

(1)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明确:是揭露恩将仇报和告诫不要怜悯恶人。

(2)这则寓言的寓意是否就限于结尾说的那些话?能说说你的理解吗?

参考答案:其寓意还可作如下理解:①不要怜悯象蛇一样的恶人。②恩将仇报(忘恩负义)是蛇一样的恶人的本性;或,不要指望向恶人施善他会还你仁义;或,“善有善报”不一定适用于恶人。③与中国成语“养虎为患”有类似相通意。

农夫和蛇

(二)“我一见到那被你用斧子劈开的石头,就对你没有好感,同样,你一见到你儿子的坟墓,就会想起对我的仇恨,难道不是这样吗?”这一段是蛇不和解的理由,请讨论:这个理由对吗?它说明了什么?

不对,这是蛇的歪理。首先,是前提错了:是蛇先施恶于人,才有了人的报复;第二,仇恨的深浅不一样,蛇伤人致死后果严重,农夫劈蛇未遂,后果轻微。

现在受害的一方主动和解,施害一方应该“感激”才是施害一方拒绝和解,正说明他本性凶残恶毒,并且自以为强大,能压倒对方。

从农夫和蛇

(二)中得到的启迪:

1、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明确:不要对凶残狠毒的家伙抱有幻想。

2、这则寓言的寓意是否就限于结尾说的那些话?能说说你的理解吗?

寓意还可作如下理解:①对没有改变邪恶本性的仇敌,不要抱有幻想。②在邪恶之人的面前,你的“和解”举动反可能助长他的恶毒气焰。③要看穿似乎头头是道

的歪理背后的本质。④自以为比你强大得多的敌人是不会重视你的和解建议的;或向比你强大得多的敌人求和,是不明智的举动;或与中国俗语“老鼠和猫不能交朋友,猫和猫才能交朋友”有某种相通之处。

五、合作探究:

两则寓言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A、寓意方面:都表现出蛇是不可轻饶的罪恶动物,从而揭示出对恶人不要抱有幻想,要提高警惕。

B、语言方面:都是先叙述故事,然后在文章最后点明寓意。

不同点:

A、叙事方面:第一篇表现在形式上,有一定的故事情节,第二篇是以对话的方式。

B、写法方面:都是运用对比的写作方式,但是第二篇在点名寓意时具有一定的诗意。

1、你是如何看待农夫和蛇的,谈谈自己的看法。

2、你是如何理解农夫临终时所说的教训的?

六、课外延伸畅谈

这则寓言也告诉我们:人世间,善人有善人的道德准则,恶人有恶人的处世哲学,正所谓“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宽容和懦弱只会助长本性凶狠残忍的恶人的气焰,我们要时时学会洞穿恶人的处事逻辑,善于用勇敢和智慧同一切邪恶斗争,来保护我们的人身安全,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

测评题:

1.给下列字注音:

冻僵()隆()冬 怜悯()劈()开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怜闵 残忍 隆冬 B.砍柴 版斧 放弃 C.苏醒 尹索 守候 D.纠缠 劈开 仇恨 3.《农夫和蛇》选自,相传伊索是 公元前6世纪 人,善于讲动物故事。

篇9:好饿的小蛇教案

1、通过观察、猜测、想象,来感知绘本内容的好玩有趣,体验阅读的快乐

2、鼓励幼儿用恰当的语句描述物体的外形特点。激发幼儿想说、敢说、愿意说的兴趣。

活动准备:

《好饿的小蛇》ppt

活动过程:

一、出示绘本封面,引导幼儿观察,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新朋友,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出示小蛇图片)

师:看看,这是新朋友是谁呢?小蛇的身体是什么样子的呢?它是怎么走路的呢?(引导幼儿用适合的词来形容小蛇,并大胆尝试模仿小蛇走路的样子)

师:我们来学学小蛇走路,好不好。(跟着音乐模仿)

师:扭啊扭,扭啊扭,啊,小蛇们走累了,我们回到自己的座位休息一下吧!

师:一大早啊,小蛇的肚子就开始咕咕叫了,为什么会咕咕叫啊?

师:小蛇好饿好饿啊,小朋友如果肚子饿了要怎么办呢?看看,好饿的小蛇到哪里去找食物了呢?(树林里)

二、教师逐页讲述故事,引导幼儿进行初步的想象

1.师:好饿的小蛇在树林里扭来扭去,咦,它发现了什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苹果呢?(红红的的、圆圆的••••••)

师:你猜猜,好饿的小蛇看见苹果以后会怎么做呢?(幼儿自由想象)

师:哇,小朋友们真厉害啊,一下子就猜对了。好饿的小蛇,张开嘴巴,啊呜——咕噜,一口就把苹果吞下肚了。我们一起来张大嘴巴学学小蛇吃苹果的样子。

师:吃完苹果后的小蛇肚子变成了什么样子?

小结:好饿小蛇吃了苹果以后,身体变成了圆圆的的。它高兴的回家了。

2.师:第二天好饿的小蛇又去找食物了,这一次看看他看到了什么?这是怎么样的香蕉?小蛇看到了香蕉,会怎么做呢?(表演小蛇“啊呜”一口吃进香蕉,“咕嘟”一口吞下香蕉。)

师:吃了相香蕉后的小蛇,肚子变成了什么形状?

小结:好饿的小蛇吃了黄黄的香蕉,身体变成弯弯的。

3.师:第三天,你猜猜小蛇找到什么食物了?(幼儿大胆猜)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饭团)我们一起来张大嘴巴,一起吃掉它。

师:吃了饭团的小蛇,肚子变成什么形状了?

小结:好饿的小蛇,吃了饭团,身体变成三角形的了。

4.师:第四天,小蛇又出去找东西吃了,看看小蛇变成的样子,你能猜出它吃了什么吗?(葡萄)葡萄是什么颜色的?我们一起来看看它吃的是不是葡萄。

5.师:第五天小蛇找到了什么?(菠萝)菠萝身上是带刺的,你们猜小蛇还会一口吃掉吗?(幼儿自由回答)我们一起来来看看它有没有吃掉?(有)你从哪里看出来它吃掉了?(小蛇的肚子变成了菠萝的形状)

6.师:第六天,好饿的小蛇又扭啊扭出来找吃的,呀,这次它找到了什么?(一棵长满苹果的大树)。这这次他会怎么做呢?他张开大作,把整棵树都吞掉了。肚子变成了什么样子?(苹果树的样子)

7.师:这次,小蛇吃饱了吗?它找到一块大石头睡着了。我们也一起闭上眼睛。

三、完整欣赏,情节回顾。

师:小朋友悄悄的把眼睛睁开。我们再一起看看小蛇刚刚吃了哪些东西?孙老师最喜欢吃这个圆圆的、红红的苹果。你最喜欢吃这里面的哪个东西?(引导幼儿说完整)

四、延伸

师:我们吃东西的时候要细嚼慢咽,不能和小蛇一样。

活动反思:

《好饿的小蛇》是一本适合小班年龄特征的绘本,其内容简单、画面有趣。整个活动,我是以PPT的形式和幼儿共同阅读的。在活动过程中,大部分幼儿可以感受到故事的风趣幽默,能够理解故事的情节。在活动中我采用一定的互动形式,让幼儿主动开动脑筋,根据小蛇的形状大胆猜想。幼儿的思维基本上是跟着我走的,在活动中幼都能被有趣的童话故事所吸引。

上一篇:三全食品信息化建设下一篇:郭川材料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