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 失败原因分类

2024-05-23

企业 失败原因分类(通用6篇)

篇1:企业 失败原因分类

企业CIO失败案例分析

小张是一位“空降CIO”。原是厦门火炬高科技园区一家为日本做外包软件的总工程师,2006年被厦门软件园一家协同软件企业A公司高薪挖走。

即然是高薪而来的“空降CIO”,受厚禄于人,小张倍感重任在肩,压力很大。按当初的聘任协议,小张来的一个重大任务就是要改变该公司产品单一老化、核心技术竞争力不强、市场占有率下降的局面,推出两至三项拳头产品。A公司原来是一家OA企业,后来跟着潮流逐渐涉入协同领域,却发现此路并不平坦。A公司CEO强力表示做他和研发部的“后勤部长”,提供最好的物力资源,成立有自主经费开支权、地位高于一般部门的大研发部,并招兵买马,全力支持。当时,小张信誓旦旦也表示以他13年丰富开发实战的技术与经验,带出强势产品群应不在话下。

果然不负所望,在13个月内,在小张领导之下,他的研发团队先后接连开发出了HR、CRM、协同财务和OA2008改进版,甚至完成小型ERP的进销存软件的基本初版,到2008年3月,A公司逐步形成“以流程管理为核心的集无纸化、远程管理、应用平台开发”为一体的综合系列产品群,改变了A公司只售OA软件的单一产品局面。

新产品频出,打出了强势产品群,让该公司CEO喜在心头,小张也踌躇满志。然而,事后不久,小张却发现“多子并不多福”,新产品陷入“只开花不结果”的尴尬境地,令他困惑不已。项目经理圈子除了OA2008改进版较受新老客户喜欢外,其它产品由于研发时间较短,大都是跟进型产品甚或是模仿型产品,与其它同类产品并无多大差异,难于形成差异化的优势与较强的竞争力。更令小张困惑的是这么多产品“怎么养”?这是令他最令担忧之处。现在“酒香也要吆喝。”一个再好的产品也需强大的营销助推,才能声名鹊起,流向市场。

然而,此时小张才发现老板其实是个“省油的灯”,是个技术型的领导,不是市场型的领导,舍得在技术、研发的大投入,却在市场、广告投入的铢厘必较。除了有较大价格差价利润外,公司系列产品群并没有得到的充分扶植,广告没投入,有效的渠道推广也没进行,要马跑却不叫马吃饱,怎么卖?令公司营销人员叫苦不跌。

由于市场没多大投入,小张开发的系列产品因“营养不良”,除了OA2008改进版外,要么“半生不熟”,少有问人问津,要么半途夭折,被打入冷宫,几乎一套都没出货。

在一次公司中层经理会上,老板一句“我们一年来总共投入7百多万元,却无甚收获”的话,深深刺伤小张的心。会后,小张打了辞职报告走人。这距他来这公司才两年左右,令他唏嘘不已。

新产品代表着企业后继的活力和利润源泉,也是软件企业成功增长的驱动器,可以给经销商和客户以及消费者更多的信心和无限的遐想,特别是从21世纪起,IT业竞争的环境发生了急剧性的变化,变化的速度随着市场分割、多样化和复杂性的增加而激增,新产品开发在充满着竞争环境中的地位就更为重要,成为公司的战略计划的最关键的要素。

因此目前绝大多数软件企业都设立以CIO(或称总工程师)为核心的研发部,积极推动研发工作,力图推动企业增长的后劲。但是,勿庸讳言,目前许多软件企业产品开发仍存着诸多问题。权威调查表明,大约70%的新产品研发项目超出了估算的时间进度,90%以上的研发项目开发费用超出预算,大约60%以上的新产品或是无所建树或是无疾而终,大概仅有15%的新产品能给企业带来较好的收益。

新产品开发何以败走“滑铁卢”

在软件行业从事工作多年,耳闻目睹不少软件厂商在新产品开发不遗余力、最后却败走“滑铁卢”的事实,让人不得不对“软件产品开发为何失败”这个问题进行深刻反思。而从网上的各种文章、论坛得来的信息也一样充满着悲观。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失败?

情报失真

本以为此类新产品正处于快速成长期,倾力开发,却没有充分论证调查,信息失真,而此新品却早已日渐饱和,接近衰退期,结果出师未捷身先死。症结在于把“一叶当成树林”,坐井观天,以为“窥一斑可见全豹”,以为此时此地兴旺,那时那地也必时兴,结果是贻笑大方,埋下祸患。

一个软件产品成功与否的一个前提就是看它有没有全面的市场调查论证,是否能充分进入这个行业市场,做这个产品是否可行,市场需求有多大。很多产品的失败就是立项过于草率,一开始就注定失败结局。A公司和小张也没做过多少认真充分的论证就匆匆投入研发。

时机滞后 新产品贵在“新”字,而“新”字则贵在“快”、“抢”,一个IT新产品在这瞬息万变的市场里有效生命周期大概仅有一年半载,超过这段周期,新产品所独有新功能就会自动“除效”。然而一些软件厂商总以为自家产品“独一无二”、“祖传秘方”,哪知“天下英雄所见略同”,更新更优的竞品也接跟着出炉,结果是错失绝佳上市良机。因此新产品要抢占先机,必要做到“早开发,早投产,早上市,早创效”。小张所主导开发的HR、CRM软件就是如此,此时HR、CRM市场早也是一片竞争激烈的“红海”,而不是新产品了。质量缺陷

有部分人会认为怎么新产品会有缺陷,缺陷是不是普遍现象?据不完全统计,以OA、CRM、ERP为例,30-40%的大小新产品,在稳定、拓展、兼容、包装、通用等方面存有性能的缺陷,有25%的新品达不到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和原设计要求,在设计、实现、接口、检验和维护方面存在的潜在问题,乃至带有严重的技术、质量等问题,系统不能正常运转,经常宕机,致使遭到用户的投诉和退货,企业及其产品四面楚歌。可想而知,这种新产品哪有生命力?

技术落后

先进性是新产品的灵魂,一个缺少先进性的新产品仅是给自己披上一层华丽的外衣,或恰如新瓶装旧酒,是不具吸引力和竞争力,很容易遭至市场淘汰。如今一些所谓软件新产品,要么是从别人拿过来的加工品牌,要么是模仿洋品牌或竞争对手,抑或是包装、价格上的翻修、变脸,炒作新概念等等,新技术、新发明一杆子打不上,根本谈不上真正意义的创新。这种糊弄欺骗用户的所谓“新产品”,注定昙花一现。小张能在短短13个月开发出一系列产品,不可否认有他的丰富经验,然而另一面就是复制其它厂商软件,然后再加以少部分更改、翻新,但是却难于真正拥有自己核心的技术。此境在IT业较为普遍。

规划管理力不足

CIO、项目总监、开发经理对设计重视不够,为了赶工期,很多项目的设计过程过于简单,产品开发技术路线的选择比较随意,有的甚至根本没有设计过程。没有良好的开发计划和开发模式,产品缺乏良好的结构设计,规划管理力不足,项目的成功就难于谈起。

A公司作为一家中小软件企业,小张总认为,他们的企业从事研发工作的人员相对较少,没有必要引入IPD模式(即In teg ra ted P rodu c t D e-ve lopm en t,集成产品开发之意)进行研发管理。其实,IPD不是一套僵化的方法,它是一组思想、方法和工具的综合体。它对传统研发体系中存在的各种弊端都提出了较好的解决办法,系统性强但不僵化,复杂但不失灵活。作为CIO,无论何时何地,必须用IPD模式指导产品研发。

营销薄弱

4P学理论即产品、价格、促销、通路,一向是当今营销经典核心思想。然而不少厂商在此往往顾此失彼,脱节失衡,不是价格不合理,就是流通渠道滞涩,或是市场促销推广活动不力,形不成新品上市效应,新产品变成“夹生饭”,半生不熟。好辛苦研发了产品,却不把市场当回事。A公司开发那么多产品,就要有计划有能力养好它们,认真做好产品投放市场之前的策划工作和投入后的营销推广,不能重产品开发轻产品营销,简单盲目投放新产品,甚至以为产品开发越多,市场占有率也越高,结果却无力抚养“子孙”,个个“营养不良”,乃至夭折。任何简单盲目、急于求成的新产品投放,都会招致开发的失败。

服务不力

售后服务是市场经济的“后跟”。当你产品“前腿”送上用户单位的店门时,你的“后跟”必须及时跟上,否则“拖后腿的事情”必然难免。美国著名营销学科特勒说,当你没信心搞好售后服务,你就不要指望你的产品有成功的一天。不少软件企业的产品的确不错,但缺乏必要的售后服务体系,如售后服务机构、操作人员培训、零配件的供应、直销配套等,系统升级维护难于保障,产品当然就行之不远。

当然软件新成品开发、推广的不力、失败,还有些客观因素,如政策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因素、资源因素等等,这就要求软件企业审时度势,科学严谨,认真研究各有利不利因素,分析主观客观原因,从新产品项目的可行性论证入手,严把开发中的道道关口,努力提高新产品开发成功率和市场存活率。

CIO如何提高新产品研发成功率?项目管理培训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即便像微软、IBM、公司这样组织严密和研发力很强的企业,其新产品的上市绝对成功的机会也并不高。因此如何有效地管理研发项目、提高产品研发成功率是CIO面临的最大管理问题之一。

那么,CIO应当如何正确选择新产品研发项目?怎样控制和规避新产品研发过程中误区与风险?如何评估改善和提高新产品研发项目的绩效?这些都是CIO在新产品研发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核心问题。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不管是对A公司还是其它软件企业,软件企业要在激烈市场竞争当中有立锥之地,CIO要有效地管理研发项目、提高产品研发成功率,必须把内部条件、外部环境的各种因素充分有效结合起来,制定并执行科学正确而系统的新产品开发推广策略,才能一炮打响,走红市场。

必须以经济效益为先

对软件企业而言,要充分利用现有资金、技术能力,综合利用研发水平,对目标市场的消费需求进行调查分析,提高产品技术水平,增强产品竞争力,保证产品投放的最终收益;对用户而言,新产品要适合他们的应用习惯,能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考虑他们购买能力,质价地道相符,保证新产品有一定的市场容量,带来规模效益。因此CIO要多点经营思想多些经济头脑,要懂得为企业增收创效,而不是单纯的技术专家。

需要更高层次的创新

新产品的式样要新(能适合用户需求的变化),功能要全(能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要),性能要特(要具有一定特色),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这是CIO开发新产品的指导思想。这样才能使开发的新产品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容易为用户单位及消费者接受,而不是一味跟风模仿,甚至复制盗版。要保证有足够资源实力

新产品开发指要根据企业的经营规模、技术力量、行销资金以及人员状况,量力而行来研究设计和生产新产品,确保新产品的质美价廉,维持强大研发规模,发挥规模优势和效益,同时CIO要取得公司CEO的充分支持,保障有足够的行销资源(包括广告、促销及经销网络的费用),一直吆喝推销新产品,塑造产品优良形象,不能顾“产”不顾“养”,顾此失彼。

要保持多方位领先地位

一个软件产品要保持强大竞争优势,必须集中财力、人力在产品研发、推广上形成强大的资金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管理优势,在产品的多能化、合理化、标准化、智能化及至社会价值化上确立产品研发、推广领先竞争策略,保持领先竞争地位。包括IBM、惠普、微软等全球500强都设有庞大的研究机构,每年以销售额的10-15%的研制费从事新产品开发,使其出售的产品中有60%是新产品,并使其技术成为行业公认的领先标准。实施这一策略费用虽大,但成功后的巨额利润颇为可观。一个成功的CIO必须是一位领先型、开拓型的技术专家,领导企业走出创新之路,以质量求生存,以技术占市场。

坚持通用化开发策略

功能单一,行业化狭窄,产品功能难于体现出其足够附加价值,是一个软件产品滞销短命的症结所在。因此把产品功能的多样化、层次化、概括化,即通用化是一种趋势。从不同用户、不同行业的需求中找到共性,通过提供大量的可定制元素来满足各类用户的核心软件需求,也就是说赋予了产品灵活通用多样的特点,能满足不同用户、不同行业的个性应用需求,而不必过多开发,并减少大量推广费用。CIO必须认识到,一个复合型、多用途、通用化的全新软件产品,将能有效延长产品寿命期,增强产品竞争力。

建立科学合理的开发论证管理制度

任何新产品开发项目必须经过严格的可行性论证才能上马,这是CIO所必须坚持的原则。新产品开发项目必须经过四个阶段:①调查研究阶段;②部室内部讨论阶段;③相关部门业务骨干论证阶段;④开发委会议讨论阶段。重大开发项目尚须经由行外专家组讨论。任何项目未经委员会会议讨论通过,不得上马。其次,做好项目论证书。论证书内容必须包括以下八个方面内容:①市场可行性论证;②技术可行性论证;③竞争对手同类产品开发情况分析;④产品设计思想;⑤产品功能设计;⑥风险控制;⑦成本效益分析;⑧开发计划(开发周期及费用预估)。再者,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应建有标准化档案,对重大研发课题的市场调研时间应在两个月以上。另外,推行新产品项目可行性论证内部质询制度也很重要。即在部门讨论阶段,相关部门业务骨干论证阶段和开发委会议论证阶段应有30分钟―1小时的时间,由与会人员向项目论证小组成员轮流提问,决定是否可行。

以上这些,着重从软件产品研发、市场推广而言,另一方面从行政管理体制而言,为提高新产品开发成功率,还可以从建立完善企业强有力的新产品开发机制、开发机构、决策机制,建立人才的招聘、培养、使用和奖励制度等来完善提高。由于在此,这些都属边缘学说,不再赘述。

从A公司新产品开发的失败,引发笔者对国内软件企业新产品开发、市场推广的一些拙思和探索,以请教大家,并与CIO们共讨,希望能对业界有所启示。

篇2:企业 失败原因分类

(化工系2007级应化(2)班,学号:120071202241)

颜昌辉

摘要:从国际范围看企业并购浪潮是一浪高过一浪,但在方兴未艾的并购形势背后,并购效果却不能令人满意,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财务性并购而非战略性并购;资金链断裂;盲目追求多元化经营;并购中忽略核心竞争力问题;并购后忽视企业文化的整合;财务整合不力,无法实现协同效应。

关键词:资金链断裂多元化经营核心竞争力财务整合协同效应盲目并购利益

一 华源并购危机始末

1992年,原纺织工业部在上海浦东注册成立了以纺织为主业的华源集团。之后在不到13年的时间里,华源通过资本运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产业范围涉及农机、医疗等领域。截至2004年年底,华源拥有全资和控股子公司11家,并拥有华源股份、华源发展、华源制药、上海医药、双鹤药业、万东医疗和凯马B股等一批上市公司。2005年总资产已达到了572亿元,注册资本也由1.4亿元增加到了10多亿元。

华源并购所用资金大多为银行贷款,因此,其资金链具有天生的脆弱性,这种脆弱性对于其并购后的整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国家开始进行宏观调控、银行信贷体制改革加快的情况下,华源实施整合、压缩银行负债的速度没有达到银行收缩信贷规模的要求。2005年9月,华源部分企业的短期贷款偿还逾期,在短短几天内便遭到了上海银行、浦发银行等十几起诉讼,涉及金额超过12亿元。随着多家债权银行起诉,债权银行冻结了华源下属部分公司和上市公司的部分股权,使股票价格发生波动,生产经营受到制约,多年来以巨额举债实现快速并购扩张的华源陷入了财务危机。2006年4月,华润集团以获得华源70%的股权正式入主华源,至此,华源并购以失败告终。

二 隶属国务院国资委的华源集团,凭借其良好的国资背景、发展机遇,通过不断兼并、收购,实现了快速发展,创造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奇迹,2004年曾以494.61亿元营业收入位列中国1000家大企业集团的第29位,但其为何会陷入财务危机?本文从财务角度对华源并购失败案例进行剖析。

1、华源并购大多为财务性并购而非战略性并购,使企业不可避免地落入了并购陷阱企业并购的根本动因是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即为了实现1十1>2的协同效应,但在华源的并购实践中,并购的动因掺杂了较多的其他因素。

首先,华源在并购决策上缺乏以核心竞争力为导向的并购思想,为并购而并购,热衷于资本经营,忽略了并购的目的,盲目走上了多元化的路子。结果规模虽然扩大了,资产创利能力却不断下降,使企业落入了并购的陷阱。

其次,华源并购过多地关注短期财务利益,以获取政府的各种优惠政策作为主要推动力,而并非是看目标企业中既有的业务与资产价值,其收购的多数目标企业资产质量较差,长期以来沉淀了较多的不良资产,有的还存在大量的或有负债,给并购埋下了隐患。

再次,作为国资委旗下的企业,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华源一度成为风光一时的“并购先锋”,弱化了华源并购的风险意识。这种非市场化的并购行为自然无法抵御市场经济行为的冲击,一旦银行重新评估企业扩张的风险而追讨贷款,并购资金链的断裂就成为必然。

2、华源依赖银行贷款的支撑,缺乏风险控制措施

(1)华源自成立以来就一直利用央企的优势,从银行进行大笔贷款,资金链脆弱,隐性的风险可想而知,这是导致并购失败的直接原因。2005年以来,华源总资产为572亿元,集团的银行贷款长年维持在近60亿元的规模,而纳入华源合并财务报表的11家核心企业,其整体银行负债逾250亿元。在2005年,华源每个月到期需偿还的银行债务达3亿一4亿元。随着银行信贷管理体制改革的加快,华源在资金调度、管理模式上明显跟不上步伐,不可避免地遭遇财务危机。

(2)华源短贷长投,并购耗费了大量的流动资金,流动性风险不可避免。期限匹配理论指出,企业应将债务的期限与企业资产的期限即资产产生现金流的期限模式对应起来,以减少因资产产生的现金流不足以支付利息和投资需要而带来的流动性风险。如果债务期限比资产期限短,资产不能产生足够的现金流来偿还债务,那么流动性风险就不可避免。企业并购过程中资产负债结构配置不当是导致流动性风险的一个主要原因。在华源的负债结构中,短期债务过高,短贷长投导致负债结构严重不合理,且华源在并购过程中主要采取现金支付方式,而新并购企业不能迅速为华源补充现金流,因而华源不可避免地陷入了资金链断裂的局面。

3、华源并购财务整合不力,无法实现协同效应

从纺织龙头企业到农机航母再到中国最大的医药集团,华源在陌生的产业领域,整合末见起色。到2000年,华源在纺织品总量上已跃居全国第一,但始终看不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没有突出的品牌,没有“单打冠军”。而农机业也无法实现整合的协同效应,亏损严重,华源最终在2005年5月全线退出。华源进入上药集团和北药集团,虽力求实现纺织和医药的整合效应,却由于纺织板块日颓,医药板块内部也难有协同,仅是“兼而不并”,使并购流于形式。

此外,华源内控薄弱,没有实现财务整合,主要表现在:一是财权比较分散,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各子公司的财权较大,集团总部难以控制。二是对各子公司未建立起有效的财务负责人委派制度,集团总部不能完全掌握子公司的资金运行状况。三是集团未建立起统一的财务会计制度和财务报告制度。四是集团内审体系建设较薄弱,对子公司缺乏必要的内审流程。五是财务基础管理特别是财务信息化的基础十分薄弱。华源外部主要依靠高额银行贷款投入,内部又无法实现管理、财务与运营的协同效应,无法获得稳定的现金流入,经营和财务风险日益加大,最终使资金链断裂,从而导致整个集团的倒塌。

三 如何解决此并购失败问题

1、政府对国有企业并购应给予必要的政策指导和监管

在华源并购扩张的过程中,政府部门除了一路“绿灯”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外,并没有给予相对应的政策指导和监管。如果政府对于重点央企在给予重点支持的同时,还能够给予重点关注,关注其风险与并购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多进行一些例行检查,则华源的问题就可能

早一点被发现。因此,政府在对国有企业并购给予支持的同时也应加强必要的政策指导和监管。

2并购企业应端正并购动机

华源并购失败,很大程度上缘于盲目并购。多元化投资与经营作为分散财务风险的一种重要手段,可以减少企业的风险损失。但是如果不切实际地搞多元化投资与经营,涉及过多产品或项目,主业不突出,不仅不能分散风险,反而会使企业陷入困境。并购企业应端正并购动机,根据自己的发展战略,立足长远发展,从理性层面考虑规模效应,实行强强联合、优化重组,从而达到企业间优势互补、提高核心竞争能力的目的。

3、重视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从财务角度看,资产负债结构的优化和调整以及现金流量的合理匹配是抵御流动性风险、防范财务危机的根本举措。在并购融资过程中,应遵循优化资本结构的要求,尽可能按合理的资本结构安排负债与股权比例;应在对未来流动资金进行准确预测的基础上,合理配置资产与负债结构;应当适当平衡长、短期负债,使企业资金能满足未来现金流的需要,又不至于使大量资金沉淀在企业而降低资金的使用效率。

4、加强企业并购后的财务整合工作

篇3:企业 失败原因分类

免疫接种是实施强制免疫、做好动物疫病预防工作的重要手段和措施, 而疫苗则是预防和控制动物疫病的主要生物制品, 在重大动物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笔者作为兽医工作者, 长期在基层一线从事动物防疫工作, 结合自己的防疫工作实践、经验教训和心得体会, 本文就疫苗的分类和保存与运输、免疫接种方法及免疫失败的原因作一浅析。

1 疫苗的分类

凡是具有良好免疫原性的病原微生物, 经繁殖、处理和加工制成, 并用于接种动物产生相应的免疫力而抵抗特定病原微生物感染预防疫病的生物制品, 称为疫苗。包括用细菌、支原体、螺旋体制成的菌苗, 用病毒等制成的疫苗, 用细菌外毒素制成的类毒素等。

1.1 疫苗的分类

根据组织来源及制造方法, 疫苗可分为动物培养疫苗、鸡胚培养疫苗和细胞培养疫苗;根据物理性状, 疫苗可分为液体疫苗和冻干疫苗;根据佐剂的有否, 疫苗可分为佐剂疫苗和无佐剂疫苗;根据微生物是否完整, 疫苗可分为全微生物疫苗和亚单位疫苗;根据免疫途径, 疫苗可分为注射用疫苗、口服疫苗、气雾疫苗和皮肤划痕疫苗;根据生长繁殖力和残留毒力, 疫苗可分为活疫苗 (强毒疫苗、弱毒疫苗) 和灭活疫苗 (死疫苗) 。

1.1.1 活疫苗:

是指病原微生物毒力逐渐减弱或丧失, 但保持良好的免疫原性, 接种动物能产生特异性抵抗力, 这种疫苗称为活疫苗。活疫苗分为强毒苗和弱毒苗。强毒苗是应用最早的疫苗, 但存在散播病原的危险性, 现已不常用。弱毒苗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疫苗, 在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疫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1.2 灭活疫苗:

是病原微生物经人工培养后用物理或化学方法灭活使其失去活性, 而传染因子被破坏但保留免疫原性, 这种疫苗称为灭活疫苗, 又称死苗。灭活苗一般加佐剂以提高其免疫力。目前最常应用的灭活疫苗有组织灭活苗、油佐剂灭活苗和氢氧化铝胶灭活苗。

1.1.3 亚单位疫苗:

是指将病毒的衣壳蛋白与核酸分开, 除去核酸, 用提纯的蛋白质衣壳制成的疫苗。亚单位疫苗没有病原微生物的遗传信息, 保证了疫苗的安全性。

1.1.4生物技术疫苗:

是指利用生物技术制备的分子水平的疫苗。包括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活载体疫苗、基因缺失疫苗、DNA疫苗等。

1.1.5 联苗与多价苗:

用不同种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联合制备而成的疫苗称为联苗。应用联苗, 免疫1次可以预防多种动物疫病。用同种微生物不同型或株所制备的疫苗称为多价苗。应用多价苗可以提高和增强免疫效果。

1.2 疫苗的保存和运输

1.2.1 疫苗的保存:

弱毒疫苗一般应低温保存, 以-15℃以下为宜。灭活疫苗保存温度一般为4~10℃。

1.2.2 疫苗的运输:

弱毒疫苗 (活疫苗) 一般要求“冷链”运输, 即使用冷藏工具 (如冷藏车、冷藏箱、保温瓶等) 运输, 严防在高温和日光下运输。灭活疫苗的运输要防止冻结和曝晒。

2 免疫接种的方法

免疫接种是指给动物接种免疫原 (疫苗、菌苗、类毒素) 或免疫血清 (抗细菌、抗病毒、抗毒素) , 使动物机体自身产生或被动获得特异免疫力, 从而预防和控制动物疫病的一种措施。免疫接种分为预防接种和紧急接种。预防接种就是为了预防和控制动物疫病发生, 在平时有计划有组织地给动物进行免疫接种。紧急接种是指发生动物疫病时, 为迅速控制和扑灭动物疫病, 对疫区和受威胁区尚未发病的动物进行应急性免疫接种。

2.1 免疫接种的方法

免疫接种应根据疫苗类型、疫病特点和免疫程序选择不同的接种方法和免疫途径。常用的免疫接种方法和途径有以下几种:

2.1.1 肌肉注射法:

方法为先剪毛, 用酒精或碘酒消毒, 然后把针头刺入肌肉注入药液。注射部位为马、牛、羊、猪在臀部和颈部, 家禽在胸肌部。

2.1.2 皮下注射法:

方法为先剪毛, 用酒精和碘酒消毒, 然后把针头刺入皮下注入药液。注射部位为马、牛、羊在颈侧, 猪在耳根后方, 家禽在胸部、大腿内侧。

2.1.3 皮肤刺种法:

鸡新城疫、鸡痘疫苗一般常用此种方法。选定鸡翅内侧无血管处, 用刺种针蘸取菌疫苗刺入皮肤。

2.1.4 滴鼻或点眼法:

用滴管吸取疫苗滴在鼻孔内或眼结膜。此种方法要注意防止畜禽头部摆动, 确保免疫原足额到位。

2.1.5 口服法:

将可供口服的疫苗混入饮水或拌入饲料, 通过饮水或采食经口免疫。饮水免疫前要停止饮水4~6 h。口服免疫前后24 h不得服用任何消毒药物。

喷雾法:包括喷雾免疫和气溶胶免疫2种方法。畜禽通过呼吸气雾吸入疫苗而达到免疫目的。此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大群动物免疫。

2.2 免疫程序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动物疫病发生与流行, 要结合实际制定免疫方案和免疫程序。依据疫苗的种类、性质、免疫特性, 科学制定预防接种时间、次数及其间隔时间, 即称谓免疫程序。制定免疫程序应考虑的因素包括:本地区动物疫病流行情况, 畜禽种类、年龄, 畜禽饲养管理水平, 母源抗体干扰, 疫苗的性质、类型、免疫途径等。应及时开展免疫效果监测, 并根据免疫抗体消长情况调整免疫程序, 以确保免疫质量。

3 免疫失败的原因

免疫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造成和影响免疫失败的原因主要有:

3.1 遗传因子

不同品种或同一品种的不同个体, 因遗传因子影响, 免疫反应强弱和免疫效果不同。

3.2 环境因子

包括温度、湿度、通风状况、环境卫生和消毒等, 都能够影响免疫效果, 造成免疫失败。

3.3 营养因子

动物的营养状况是影响免疫效果的因素之一。如维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等缺乏能使免疫功能下降。

3.4 疫苗因子

包括疫苗的质量, 疫苗的保存和贮藏, 疫苗的稀释等。

3.5 免疫接种因子

在疫苗使用和免疫接种过程中, 免疫接种方法和途径、技术规范和免疫程序等都可能成为免疫失败的原因。

3.6 免疫缺陷因子

包括先天性和获得性2个方面。免疫先天性缺陷包括脾脏、腔上囊、胸腺发育不全, T、B淋巴细胞缺乏等。获得性缺陷与机体营养和疾病状况有关。

4 心得体会

预防和控制动物疫病是兽医工作者的主要任务之一。作为基层兽医工作者, 我们长期从事动物防疫工作的心得体会是:科学的免疫程序直接关系免疫的效果和疫病的控制, 这是免疫成功的基础;开展科学的免疫效果监测指导, 这是防止免疫失败的关键;建立坚强的群体有效免疫力, 这是防控重大动物疫情的根本。

4.1

必须使用经国家批准生产或注册的疫苗, 并按照疫苗保存条件进行贮藏和管理。

4.2

在免疫接种时应掌握和了解本地疫病的发生和流行情况、畜禽身体营养状况和饲养管理条件。

4.3

要制订科学的免疫方案和免疫程序。

4.4

免疫接种过程中, 应按照疫苗产品说明书要求严格技术规范操作, 并对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4.5

严格执行消毒及无菌操作, 包括注射部位、注射器、针头、滴管、稀释液瓶等, 以及做好防疫人员的消毒工作。注射时要做到一畜一针头, 防止交叉感染。

4.6

免疫接种后, 要注意观察畜禽免疫接种反应包括正常反应和异常反应。如有不良反应或发病等情况, 应及时采取适当措施。

4.7

经免疫效果监测, 如免疫抗体水平达不到规定要求时应尽快加强免疫。

4.8

篇4:企业购失败的原因

1、企业并购中政府干预过多,市场化水平低。这主要是我国的现实情况所决定的。企业并购的正常进行依赖于产权市场的形成,而我国目前产权市场还未形成和完善。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企业经营者的扩张意识尚不强烈,一些劣势企业也缺乏危机感。所以,在企业的并购发展初期,政府以国有资产代表的身份自上而下地对企业进行引导和牵线搭桥,为兼并双方选择对象,甚至进行必要的行政干预,从而推动优势企业的优势转移与扩散,这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客观上也是合乎理性的。这可以说,政府在企业并购中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问题在于“政企不分”的行政干预往往会偏离资本所有者的利益目标。政府的目标往往是出于维护社会安定、增加地方税收,或为解决其它亏损企业的问题积累经验。而企业之间的并购,则是为了特定企业发展或者兼并双方间的协同效应潜力。在二者目标不一致时,政府为获得企业在实现其社会目标中的“协助与配合”而向企业供应一定的行政资源,如给予税收、银行贷款利息上的减免等等。这种看似互惠的政策却存在着很大的弊端:第一、往往使这些企业永远都“长不大”。因为政府的这种扶持政策不利于市场的公平竞争,不利于这些特殊企业走向市场,自觉、有意识地发展企业的能力。第二、政府出于自己的目的所搞的“拉郎配”式的企业并购,很可能违背市场经济规律。这种人为地规定生产要素的流向,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且这种企业在并购后往往对并购后的整合没有积极性,也不利于并购的价值创造和企业成长。第三、一些优势企业由于听从政府的命令而兼并了一些劣势企业,必须花费大量的财力和资源去救济目标企业这条“坏鱼”,结果导致经济滑坡,甚至被拖垮。

2、并购企业与目标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风险。由于并购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不少企业收购的目标公司资产质量较差,长期以来沉淀了不少的不良资产,还存在大量的负债,收购时收购方对潜在的风险浑然不觉,结果为将来的重组失败埋下伏笔。此类情况大量存在于中国资本市场上针对绩差上市公司的“买壳上市”的收购中。不充分的信息披露导致收购方在收购前无法对上市公司资产状况和财务状况进行较为准确的评估,同时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造成收购方在交易前对收购后的重组形成不恰当的预期,结果导致并购的失败。

3、并购企业在并购决策上过多地倾向于财务性并购而非战略性并购。财务性并购是以价值转移为目的,追逐的是短期财务目标,特别是现金目标,并不打算长期经营这个企业,因而无意将被并购企业的资源、技术和生产流程等整合为自己的一部分。相反,战略性并购是以价值创造为目的,双方以各自的核心能力为基础,通过优化资源配置的方式在适度的范围内继续强化主营,产生一体化协同效应,创造大于各自独立价值之和的新增价值。企业在并购时若过多地倾向于财务性目标,则往往在并购后无心对被并购企业进行产品结构、组织结构和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实质性改变,导致重组过程步履维艰,并购后反而效益下降。德鲁克认为,企业的收购应以经营战略为基础,而不应以财务战略为基础,“以财务战略为基础的收购或多或少都会招致失败的命运”。

4、不顾自身实力,盲目进行不相关并购。很多企业在小有名气之后,尽管其主营业务不突出,实力不雄厚,但急于进行多元化,进入利润高的行业,而不管自身对该行业熟悉与否,结果并没有产生预期的经济效益且分散了企业的有限资源。在新的行业中没站住脚且把在原有行业中的竞争优势丢掉了,掉进了多元化“陷阱”,导致企业的综合经济效益下降。

5、忽视对并购后的整合。企业并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并购后的整合是并购取得成功的最为关键的一步,有效地并购后整合措施能够弥补和挽救前期并购战略和决策过程的欠缺和不足,使企业能对被并购企业进行“消化”,产生1+1>2的效果。相反,缺乏并购后的整合往往导致企业“消化不良”,使目标企业成为自身的负担。这正是我国企业在并购中常犯的错误。往往只是在并购前期特别认真,精心策划,并购后则掉以轻心,忽视并购后的整合使得并购失败在所难免。

6、并购企业间的文化冲突,原有的心理契约失衡。心理契约是存在于企业和员工之间的隐性契约,即员工与企业之间对双方劳动契约的相互认知、理解和心理上的依存与契约关系。企业并购使原来不同质的企业文化共处于同一时空环境之中,必然要经过一个接触、冲突与适应的互动过程。处理不好,企业内常常会充满矛盾和帮派,造成内耗,员工重新考虑与组织间的交换关系,冲击了原有心理契约稳定结构的基础,增强了它朝不稳定状态转变的趋势。心理契约一旦被破坏,大量不利于并购整合和企业正常经营的员工行为就会在组织中出现,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营损失和整体资源成本的增加。同时这些行为反过来又加重了契约的破坏,这样便形成了恶性循环。如下图所示:

7、人力资源冲突导致并购失败。由于企业职位有限,并购双方都希望保持自己的职位或权威。如果处理不当,会使被收购企业中关键人员包括高级经理人员流失。关键人员的流失不仅直接损害了企业的能力,而且会在留下来的人员中引起不利的反应,包括对未来前途的担忧。同时,并购还会对员工心理和行为产生不利影响,例如对管理层缺乏信任、缺乏工作热情等等。这都为企业并购的成功埋下了隐患,如果不予理睬,很可能导致企业并购的失败。

篇5:企业并购重组失败的原因

企业并购(Merger&Acquisition)是指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两个或更多的企业根据特定的法律制度所规定的程序,通过签订一组市场合约的形式合并成一个企业的行为。

企业并购由来已久,从1895年开始到现在,世界共经历了5次大的并购浪潮。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发展和中国加入WTO以及国企改革的深入,我国也面临着产业整合、企业重组、社会资源的重新配置等一系列变革活动。我国政府已大幅度放宽了对企业并购的限制,国内也掀起了并购热潮。并购已成为企业扩大规模、增强实力、提高效率的重要手段。但纵观我国企业的并购史,真正成功地并购还不到10%。那么,企业并购为何败多胜少呢?

1、企业并购中政府干预过多,市场化水平低。这主要是我国的现实情况所决定的。企业并购的正常进行依赖于产权市场的形成,而我国目前产权市场还未形成和完善。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企业经营者的扩张意识尚不强烈,一些劣势企业也缺乏危机感。所以,在企业的并购发展初期,政府以国有资产代表的身份自上而下地对企业进行引导和牵线搭桥,为兼并双方选择对象,甚至进行必要的行政干预,从而推动优势企业的优势转移与扩散,这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客观上也是合乎理性的。这可以说,政府在企业并购中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问题在于“政企不分”的行政干预往往会偏离资本所有者的利益目标。

政府的目标往往是出于维护社会安定、增加地方税收,或为解决其它亏损企业的问题积累经验。

而企业之间的并购,则是为了特定企业发展或者兼并双方间的协同效应潜力。

在二者目标不一致时,政府为获得企业在实现其社会目标中的“协助与配合”而向企业供应一定的行政资源,如给予税收、银行贷款利息上的减免等等。

这种看似互惠的政策却存在着很大的弊端:

第一、往往使这些企业永远都“长不大”。因为政府的这种扶持政策不利于市场的公平竞争,不利于这些特殊企业走向市场,自觉、有意识地发展企业的能力。

第二、政府出于自己的目的所搞的“拉郎配”式的企业并购,很可能违背市场经济规律。这种人为地规定生产要素的流向,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且这种企业在并购后往往对并购后的整合没有积极性,也不利于并购的价值创造和企业成长。

第三、一些优势企业由于听从政府的命令而兼并了一些劣势企业,必须花费大量的财力和资源去救济目标企业这条“坏鱼”,结果导致经济滑坡,甚至被拖垮。

2、并购企业与目标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风险。

由于并购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不少企业收购的目标公司资产质量较差,长期以来沉淀了不少的不良资产,还存在大量的负债,收购时收购方对潜在的风险浑然不觉,结果为将来的重组失败埋下伏笔。此类情况大量存在于中国资本市场上针对业绩差的上市公司的“买壳上市”的收购中。不充分的信息披露导致收购方在收购前无法对上市公司资产状况和财务状况进行较为准确的评估,同时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造成收购方在交易前对收购后的重组形成不恰当的预期,结果导致并购的失败。

3、并购企业在并购决策上过多地倾向于财务性并购而非战略性并购。

财务性并购是以价值转移为目的,追逐的是短期财务目标,特别是现金目标,并不打算长期经营这个企业,因而无意将被并购企业的资源、技术和生产流程等整合为自己的一部分。

相反,战略性并购是以价值创造为目的,双方以各自的核心能力为基础,通过优化资源配置的方式在适度的范围内继续强化主营,产生一体化协同效应,创造大于各自独立价值之和的新增价值。企业在并购时若过多地倾向于财务性目标,则往往在并购后无心对被并购企业进行产品结构、组织结构和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实质性改变,导致重组过程步履维艰,并购后反而效益下降。德鲁克认为,企业的收购应以经营战略为基础,而不应以财务战略为基础,“以财务战略为基础的收购或多或少都会招致失败的命运”。

4、不顾自身实力,盲目进行不相关并购。

很多企业在小有名气之后,尽管其主营业务不突出,实力不雄厚,但急于进行多元化,进入利润高的行业,而不管自身对该行业熟悉与否,结果并没有产生预期的经济效益且分散了企业的有限资源。在新的行业中没站住脚且把在原有行业中的竞争优势丢掉了,掉进了多元化“陷阱”,导致企业的综合经济效益下降。

5、忽视对并购后的整合。

企业并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并购后的整合是并购取得成功的最为关键的一步,有效地并购后整合措施能够弥补和挽救前期并购战略和决策过程的欠缺和不足,使企业能对被并购企业进行“消化”,产生1+1>2的效果。相反,缺乏并购后的整合往往导致企业“消化不良”,使目标企业成为自身的负担。这正是我国企业在并购中常犯的错误。往往只是在并购前期特别认真,精心策划,并购后则掉以轻心,忽视并购后的整合使得并购失败在所难免。

6、并购企业间的文化冲突

原有的心理契约失衡。心理契约是存在于企业和员工之间的隐性契约,即员工与企业之间对双方劳动契约的相互认知、理解和心理上的依存与契约关系。企业并购使原来不同质的企业文化共处于同一时空环境之中,必然要经过一个接触、冲突与适应的互动过程。处理不好,企业内常常会充满矛盾和帮派,造成内耗,员工重新考虑与组织间的交换关系,冲击了原有心理契约稳定结构的基础,增强了它朝不稳定状态转变的趋势。心理契约一旦被破坏,大量不利于并购整合和企业正常经营的员工行为就会在组织中出现,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营损失和整体资源成本的增加。同时这些行为反过来又加重了契约的破坏,这样便形成了恶性循环。

7、人力资源冲突导致并购失败。

由于企业职位有限,并购双方都希望保持自己的职位或权威。如果处理不当,会使被收购企业中关键人员包括高级经理人员流失。关键人员的流失不仅直接损害了企业的能力,而且会在留下来的人员中引起不利的反应,包括对未来前途的担忧。同时,并购还会对员工心理和行为产生不利影响,例如对管理层缺乏信任、缺乏工作热情等等。这都为企业并购的成功埋下了隐患,如果不予理睬,很可能导致企业并购的失败。

篇6:企业文化管理失败的五个原因

网查看: 128次

企业文化失败的三种典型状态,分别是“没有自己的文化、文化冲突不统一、文化高调不落地”。在德路科中国企业研究中心长达7年的跟踪观察中,这100多家企业为我们提供了活生生的案例,从中我们总结了五条教训,这五条教训也揭示了企业文化管理失败的原因。

(1)文化是看不见的企业文化是什么?学术界给出了五花八门的定义,把文化分为若干个层次,我们暂不用去理会,听听宏基施振荣先生的一句话,“企业文化是员工的共同价值观”。足矣!作为一个企业大家庭,应当有共同的事业追求目标,大家为之而拼搏奋斗;应当有共同的是非标准,大家用它来评判周围的人和事;应当有共同的做事原则,大家用它来指导每一天的工作。这些,就是企业文化,并不玄乎。

企业文化不是什么?这个问题听起来好笑,但是不好回答,因为不是文化的东西太多了。但是,80%的企业却把一些不是文化的事务视作了文化,这是一个具有良好群众基础的普遍错误。例如,办公室和工厂内外到处张贴的标语、所谓的誓师大会性质的宣传、集体文体活动和生活化聚会、对员工生活福利的支持和关怀。如果说这不是企业文化,HR同行的百姓们估计不认可,因为大家都在做这些事情,不可能都在做错事。事实上,这些都是文化建设的一种形式,一件事情,不是文化本身,我们不能把现象看成了本质。许多企业还没有提炼出具有企业个性的、员工普遍认同的文化理念,只是最高领导头脑发热想出了几个漂亮的词语,就开始了各式各样的文化宣传和活动,操之过急了。切记,企业文化不是文体、文艺和宣传。

(2)文化的源泉在深处

企业文化从何而来,不是从其他企业那里学来的,事实上,企业文化是最不可学的东西;也不是人力资源部门制定的,HR部门彻底断了这个念头吧,不可能!其源泉在深处不可见。

企业文化源自于不知不觉的历史传承中。正如人生的成长经历,决定一个人的价值观一样,企业的成长历史,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了企业的价值观,这在企业的历次重大决策中尤为明显。如果您对企业的资深员工进行一次促膝长谈,一定会发现,他们都有非常相同的感触,这就是传统,现在就是文化,没有成文但是深入人心的文化。不过,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企业内部的人员,往往由于置身其中而不知,至少是没有抽象提炼出来。如果您要了解一个企业的内在文化(不是墙上的标语),只需要翻出陈年旧账,沿着企业成长的道路看一遍电影,您不假思索最深触的直觉感叹,就是企业传承下来的文化。

企业文化源自于不受制度约束的企业家。企业内影响力最大最真实的人是谁?最受全体员工关注、粉丝最多的榜样是谁?在特殊时刻不受任何制度约束的人是谁?企业家。不过,那些被聘请来延续以往的决策的职业CEO们,称不上企业家,他们只是职业经理人,他们依旧受制度的约束。这里所说的企业家,毋庸置疑,是企业的创始人、缔造者、变革*,他们是企业成长中的里程碑式领导。因为出于特殊的时段,他们可以从无到有地创建企业文化,或者可以变革企业文化。正是他们,制定了企业的文化,而不是其他任何人。

(3)由内而外的辐射

企业文化建设是养生保健的过程,而不是化妆打扮的手法。一旦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不要奢望即刻能够产生奇效。首先需要做的是让大家认同企业的文化理念。俗话说“道不同不相为谋”,如果员工打心里不认同企业的文化理念,再多的宣传教育和文体活动都无济于事。不要怪罪员工,认为自己在“对牛弹琴”,这是需要一番功夫的,发挥您的影响力吧。判断员工是否接受这一理念,不要问他们是否认同,员工当然说认同,即使心里不认同。谁让您是主管呢!让员工开展一些非正式的交流,安排管理者都不在场,例如网上无记名自由论坛,看看员工对这一理念的看法,结果便一目了然。

在员工认同的基础上,也不要奢望能够自觉地遵守和付诸行动,“自觉”是最靠不住的,每个人都有惰性,都不愿意受束缚。为了避免这一情况,就要把文化理念落实到企业的规章制度中去,在日常的业务开展过程中,用制度约束员工的行动,“规则使习惯成自然”。这就要求企业的规章制度,一定要充分符合文

化理念。如果二者不一致,员工宁可相信制度,而不相信企业文化理念,因为制度是刚性的。往往很多企业在这个环节犯了错误,在制定制度的时候,早把企业文化理念抛到脑后了。没有最好的制度,只有最符合企业文化的制度。企业的每一个制度,都应当通过“文化符合性”的评估,否则就不应当颁布执行。

当然,单靠文化认同和制度规定,未免太枯燥了,太远离生活了。最后,企业文化的一系列活动也是锦上添花,如集体比赛、集体外出活动、正式的仪式等等。这些持续不断的点播和提醒,使企业文化更加生活化,更加让员工轻松地接受。

(4)自上而下的贯通

说到管理,多数人无意识地认为是管理下属。因此,企业的*往往是违反制度最多的人。曾经见到过很多企业的文化活动,员工玩得热火朝天,领导者们却懒得参与。相反的是,一提到企业文化,管理者总是头头是道地教育员工,极少看到有员工教育管理者的现象。事实上,员工从来不直接学习文化理念口号,也不会仔细阅读企业文化手册和员工行为手册。他们只通过两条途径来学习企业文化,向自己的上级学习,向制度规范学习。管理者是员工学习的榜样,应当首先为人师表。

不乏见到很多企业,员工都认为企业文化理念说得好,说得对,但是都认为管理者带头不遵守。如果这些管理者自身不正,反而在台上指手画脚,告诉员工应当如何如何表现,这种说服力太苍白了,自欺欺人而已。也许员工不会当面给予反驳,这并不能说明员工对您的赞同,而是碍于您的管理权力而忍气吞声罢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当员工发现文化口号和上级的行为不一致的时候,他们不得不相信上级的行为是对的,否则他们自己就和上级成了一对矛盾。这里值得一提的事,越是高级管理者,约会掩饰自己的真实想法,而且在行为表现上会掩饰得滴水不漏。一个不认同企业文化理念的高级管理者,可能会被误认为是一个文化护卫者。

因此,如果企业的高级管理者不能以身作则,那就不要对员工们期望太高,更没有资格对员工指手画脚。因为,如果企业的口号和领导的行为互相矛盾,这使员工的内心充满痛苦和彷徨。

(5)不要自娱自乐

没有一家企业没有开展过各种各样的、被标上企业文化标签的集体活动,稍有规模的企业,更是一期又一期的企业报或企业内刊,VI形象识别系统甚至达到了美奂绝伦的水平。所有这些,企业*被推上万人瞩目的主席台,总裁的寄语总是出现在头版头条。但是,有多少员工从中领悟了企业文化,甚至可以自问的是,有多少员工把企业报或内刊当回事。一句话,管理者自娱自乐而已!

首先,多数企业的集体活动,纯粹是一次次的集体娱乐,以文化建设之名,成休闲消遣之实,在欢声笑语中,大家把文化理念忘得一干二净。如果您不相信,可以在这种活动的过程中,采用非正式、非集体的方式,随便问几位员工:“感觉怎么样”。80%的员工感觉不出企业文化理念来,只是感觉好玩、刺激、热闹、以后多举办几次。当然,如果您来一次正式总结,员工自然知道是该上纲上线的时候了,他们一定会把企业文化扯进来。牵强附会!因此,企业文化建设不是集体文体活动。

再看公司的宣传栏、宣传报、企业报纸、企业内刊,歌功颂德的文章接二连三,让您目不暇接。敢问企业的领导者,曾经阅读过多少份本企业的报纸,更不用提认真阅读了。企业报纸只有歌功颂德式的赞扬,没有员工心声的反映,写的人心虚、看的人心烦。除了浪费纸张和编撰人的宝贵时间,没有其他任何用途。当然,有不少企业的报纸办得确实很好,不能一概否定。但是,更多的企业需要的是反思,文化宣传不是歌功颂德,首先需要实事求是,不能一味地颂扬好人好事,员工关心的不好的事情,也可以公布出来。真实是宣传的前提。

大家回想一下,企业的所有非正式、正式的活动上,讲话的主角永远是领导,听话的群众永远是员工,当然文艺表演、演讲比赛、工作汇报除外。难道员工就不能成为发言的主角吗,既然领导者们都已经能够以身作则,那就让员工来表现自己,接受领导的评判。谁掌握话语权,谁就是主角。更让员工扫兴的是,很多

集体活动,领导们总是偏偏君子一样的观看,极少参与,员工参加活动,好像是在舞台上表演给领导看,领导们难道就不能体验一下平民老百姓的生活,下凡到人间?领导和员工不能油水分离,而应当鱼水相容。在这一点上,大家应当多向王石先生学习。

(End)结束语

上一篇:六安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6月英语六级报名时间下一篇:浅谈食品安全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