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外资银行设立分支机构暂行办法

2024-04-10

在华外资银行设立分支机构暂行办法(精选11篇)

篇1:在华外资银行设立分支机构暂行办法

在华外资银行设立分支机构暂行办法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第三十五条第(一)款有关设立分支机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分支机构是指中国境内外资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在境内设立的分行及在华外国银行分行在同城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的支行;外国银行分行应对其支行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统一核算。

第三条 申请设立分行的外资独资银行和中外合资银行,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经营5年以上,无违法或不良记录,并在提出申请前连续3年盈利;

(二)实收资本在2亿元人民币以上;

(三)申请前一年月末平均贷款余额在1亿美元以上,资产质量良好。

第四条 申请设立支行的外国银行分行,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经营3年以上,无违法或不良记录,在提出申请前连续两年盈利;

(二)申请前一年月末平均贷款余额在1亿美元以上,资产质量良好。

此外,中国人民银行在受理上述申请时,还要考虑外国银行所在国家在相应问题上,是否给中国的银行同等待遇。

第五条 拟设分行的外资独资银行和合资银行应在原实收资本的基础上,增加不少于1亿元人民币的外汇资金,作为拟设分行的营运资金。

第六条 外国银行申请开设一家支行,应无偿增拨给其在华分行不少于5000万元人民币等值外汇,作为支行的营运资金,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的规定将其中30%缴存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行。

第七条 申请设立支行的外国银行,应当将下列材料提交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行,经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行初步审核后,转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审批。

(一)由董事长或行长签署的致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的申请书,其内容包括拟设支行的名称、无偿增拨的营运资金、申请经营的业务种类等;

(二)由在华外国银行分行行长或其总行有关部门负责人签署的对支行主要负责人的任命书;

(三)拟任支行主要负责人的简历。

第八条 设立申请经审查同意后,由中国人民银行颁发批准证书,外国银行凭此证书到国家外汇管理局申领外汇业务许可证。

第九条 外国银行自接到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证书之日起30日内,应当筹足本规定第六条要求的营运资金,经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行指定的中国注册会计师验证后,依法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办理登记手续。

第十条 在华外资银行分支机构的设立与登记、监督管理、解散与清算等事宜,除本规定另有规定外,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

第十一条

第十二条 本办法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解释。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生效。

篇2:在华外资银行设立分支机构暂行办法

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注册地辖区内支行 1.29行政许可项目名称: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注册地辖区内支行开业核准 申请材料目录:

1.申请书。内容包括拟开业机构名称、营业场所、业务范围、营运资金拨付及与资本总额占比、经营方针和计划、安全防范设施、拟任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等筹建落实情况。

2.主要管理制度和业务授权书。

3.拨付营运资金原始凭证的复印件。

4.拟任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的相关材料,参照董(理)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核准申请材料。

5.从业人员基本情况及名册(包括人员的年龄、从事金融工作时间、学历和所学专业、职称等)。

6.营业场所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证明材料。7.银监会按照审慎性原则规定的其他文件。

8.申请人的联系人、联系电话、传真电话、电子邮件、通讯地址(邮编)。正式开业前,申请人应向决定机关提交公安部门出具的安全设施验收合格证明;营业场所符合《消防法》第十条规定的,应提交工程竣工验收报告以及由消防机构出具的消防设计备案凭证、竣工验收消防备案凭证,被确定为抽查对象的,还应提交由消防机构出具的抽查验收合格证明;符合《消防法》第十一条等相关规定的,应提交由消防机构出具的消防设施验收合格证明。注: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注册地辖区内支行筹建采用报告制,报告材料目录:

1.报告书。内容包括拟筹建机构名称、营业场所、业务范围、营运资金、人员配备,可行性分析等。2.筹建工作方案。内容包括申请人是否符合条件,拟设同城支行的组织管理架构、内控制度、拟聘高级管理人员的基本情况及聘任其他从业人员的计划,经授权的筹建组人员名单和履历,选址方案、主要管理制度起草计划、筹建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等。

3.董事会或有权机构同意设立注册地辖区内支行的决议。4.银监会按照审慎性原则规定的其他文件。

篇3:在华外资银行设立分支机构暂行办法

为解决营业税改征增值税 (以下简称营改增) 试点期间总分机构试点纳税人缴纳增值税问题, 根据《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 (财税[2011]111号) 和现行增值税有关规定, 我们制定了《总分机构试点纳税人增值税计算缴纳暂行办法》 (见附件) , 现予以印发。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

2012年12月31日

总分机构试点纳税人增值税计算缴纳暂行办法

一、经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批准的总机构试点纳税人, 及其分支机构按照本办法的规定计算缴纳增值税。

二、总机构应当汇总计算总机构以及其分支机构发生《应税服务范围注释》所列业务的应交增值税, 分支机构发生《应税服务范围注释》所列业务已缴纳的增值税和营业税税款后, 在总机构所在地解缴入库。总机构销售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 按照增值税暂行条例及相关规定申报缴纳增值税。

三、总机构的汇总应征增值税销售额由以下两部分组成:

(一) 总机构及其试点地区分支机构发生《应税服务范围注释》所列业务的应征增值税销售额;

(二) 非试点地区分支机构发生《应税服务范围注释》所列业务的销售额。计算公式如下:

销售额=应税服务的营业额÷ (1+增值税适用税率)

应税服务的营业额, 是指非试点地区分支机构发生《应税服务范围注释》所列业务的营业额。增值税适用税率, 是指《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 (以下简称《试点实施办法》) 规定的增值税适用税率。

四、总机构汇总的销项税额, 按照本办法第三条规定的应征增值税销售额和《试点实施办法》规定的增值税适用税率计算。

五、总机构汇总的进项税额, 是指总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因发生《应税服务范围注释》所列业务而购进货物或者接受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和应税服务, 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税额。总机构及其分支机构用于发生《应税服务范围注释》所列业务之外的进项税额不得汇总。

六、试点地区分支机构发生《应税服务范围注释》所列业务, 按照应征增值税销售额和预征率计算缴纳增值税。计算公式如下:

应缴纳的增值税=应征增值税销售额×预征率

预征率由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 并适时予以调整。

试点地区分支机构和非试点地区分支机构销售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 按照增值税暂行条例及相关规定就地申报缴纳增值税;非试点地区分支机构发生《应税服务范围注释》所列业务, 按照现行规定申报缴纳营业税。

七、分支机构发生《应税服务范围注释》所列业务当期已缴纳的增值税和营业税税款, 允许在总机构当期增值税应纳税额中抵减, 抵减不完的, 可以结转下期继续抵减。

八、总机构以及试点地区分支机构的其他增值税涉税事项, 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在上海市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 (财税[2011]111号) 及其他增值税有关政策执行。

篇4:在华外资银行设立分支机构暂行办法

参加沫河口支行开业庆典仪式的单位有安徽蚌埠市人民银行、蚌埠市银监分局、淮上区政府、淮上区金融办、五河县政府、五河县金融办、五河县人民银行、沫河口镇政府等部门领导及新闻媒体和部分中小企业代表,江苏泗阳农村商业银行董事长巩大兵、行长冯加益、副行长刘须和、董事会秘书王向华、五河永泰村镇银行行长王兴华、沫河口支行行长屈芹等参加了庆典仪式。

庆典仪式上,王兴华代表五河永泰村镇银行作致词,他向前来参加沫河口支行开业庆典仪式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他们对五河永泰村镇银行的关心和支持,他表示:将秉承服务“三农”宗旨,抓住机遇、开拓创新、优化服务、提升效率,促进各项业务快速健康向前发展,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做出新贡献。具有现实意义的剪彩活动将沫河口支行庆典仪式带入了高潮。在沫河口支行开业当天,参储客户达92户,吸收储蓄存款42.64万元;受理贷款申请业务11笔,金额265万元。该支行行长助理张春艳动员自己父亲、姐姐、同学等45名亲戚朋友存款17万多元。

在沫河口支行筹建阶段,地方政府部门领导给予了热情的关怀和极大的工作支持。沫河口镇党委书记盛家军、镇长杨永春、人大主任李祖慈、纪委书记訾庆学等领导利用召开的不同会议,号召并动员政府部门公职人员关心和支持沫河口支行工作,先后有18名政府公职^员在该支行开立个人存款账户。

春风得意催骏马,艳阳高照奔前程。我们相信,安徽五河永泰村镇银行沫河口支行在地方政府部门和广大农民群众的关心和支持下,在改革发展的历史征途中,必将会绽放出五颜六色的光彩,成为服务当地“三农”、服务地方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

篇5:在华外资银行设立分支机构暂行办法

分支机构营业场所变更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XX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以下简称“本联社”)分支机构营业场所变更的管理,保障变更后分支机构的各项业务正常开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XX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分支机构变更营业场所问题的通知》等有关金融法律法规和上级通知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分支机构营业场所变更是指本联社下辖的分支机构营业场所地址的变更。

第三条 本办法只适用于本联社辖内分支机构营业场所变更的管理。

第二章 变更的原则和条件

第四条 分支机构营业场所变更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符合整体发展战略原则。分支机构营业场所变更应遵循发展方向、规模和数量服从于本联社整体发展战略的需要。

(二)效益原则。分支机构营业场所变更必须有利于本联社拓

展业务,有利于提高本联社经营效益。

(三)合理布局原则。分支机构变更营业场所必须按照经济区划合理布局,并与当地经济发展及金融机构的设置状况相适应。

第五条 分支机构变更营业场所应符合在同一乡镇范围内变

更的规定,不得跨乡镇变更。

第三章 变更的组织领导和部门职责

第九条 联社成立分支机构营业场所变更工作领导小组(以

下简称“领导小组”),组长由联社理事长担任,副组长由联社其他班子成员担任,成员由职能部门负责人担任。领导小组负责分支机构营业场所变更的统一管理、机构选址、设备迁移等进行审查决策。

第十条联社各职能部门配合协作,在营业场所变更前后认真

履行相关管理职责:

(一)办公室负责汇总相关信息,向监管部门报备相关材料,根据领导小组的安排统一协调行动;

(二)财务会计部负责营业场所变更的成本投入与收益进行

分析、预测;

(三)业务部负责对营业场所变更前后业务量变化进行分析、预测;

(四)合规部负责对报备银监部门的相关材料进行合规性审

查;

(五)稽核监察部负责对营业场所变更所涉及的招标、采购

等情况进行监督。

(六)保安部负责从安全角度对机构选址等合理性进行审查

分析,并落实新营业场所的各项安全保卫措施;

(七)信息科技部负责对营业场所变更前后各信息系统进行

维护,确保业务的连续性。

第四章 变更的审核程序

第六条 申请分支机构营业场所变更,首先由基层信用社向联

社提出可行性建议,然后由领导小组进一步进行可行性分析,经领导小组审查确实可行后方可向银监部门报告。

第七条 联社主要审查以下内容:申请网点的经营管理水平,拟搬迁机构网点选址的合理性,预测业务量和效益状况,拟向银监部门的报告及有关资料是否符合要求等。

第八条 联社每年在制定分支机构营业场所变更规划时,需综

合考虑自身业务发展需要、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等因素,根据地域经济发展水平、金融服务需求、已有金融发展水平、市场占有率、业务发展需要以及现有的管理水平等因素制定。

第五章 变更的监管要求

第十一条 分支机构营业场所变更应当遵守下列监管要求:

(一)每年3月底前向银监部门报送联社本分支机构变

更规划;本规划有变动的,应当及时报送变动情况。

(二)分支机构变更营业场所,应当提前30日在营业场所公

布变更事项。联社于迁址前10个工作日内,向银监部门报告迁址事宜。

(三)迁址完成后的10个工作日内,向银监部门报告分支机

构迁址后的经营管理情况。

(四)本管理办法应报银监部门备案,如有重大个性或变动,应及时报告。

第六章 其他变更管理

第十二条 为切实加强营业场所变更管理,领导小组要将营业

场所建设和管理提到重要议事日程,指定一名班子成员具体分管,逐步完善管理制度,落实工作责任。

第十三条 领导小组要密切跟踪、准确掌握因各类原因需变更

营业场所的情况,指导督促分支机构事先做好迁址的各项准备工作。

第十四条 领导小组应当对拟变更营业场所的机构认真组织

内部验收,拟迁入的营业场所必须“两证”齐全,并经公安、消防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向银监部门报告迁址事宜。

第十五条 为确保搬迁后分支机构各项业务的正常开展,联社必须定期进行检查。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分支机构业务发展状况和财务状况是否达到预测目标,是否违规违法经营以及其他需

要检查的事项。

第十六条 经检查若发现机构变更后不能达到业务发展预测目标和财务预测目标,原申请网点在今后2年之内不得再次申请变更营业场所。

第七章 附 则

篇6:在华外资银行设立分支机构暂行办法

一、对外资银行原有的业务范围产生法律松绑效应

该文件第29条明文规定, “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按照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业务范围, 可以经营包括吸收公众存款、发放各期限贷款、办理票据承兑贴现等十三项中部分或全部外汇业务和人民币业务。”这一规定表明, 外资银行在法律上已与中资银行站到了同一起跑线上, 可以平等地在国内市场中争夺客户, 分享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商业机遇。然而, 必须注意的是, 中国人民币业务的松绑并非无条件的, 因为该《条例》还设定了一个对外资银行法律形式要求的前置条件, 即以“法人导向”为原则。这一要求就表明, 非法人型的外资银行机构在中国经营人民币业务的资格是受到一定限制的, 对此该文件第31条规定, “外国银行分行按照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业务范围, 可以经营吸收公众存款、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等十二项业务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外汇业务以及对除中国境内公民以外客户的人民币业务。外国银行分行可以吸收中国境内公民每笔不少于100万人民币的定期存款。”

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方式从投资推动型向个人消费驱动型的转变, 消费者融资和消费信贷将成为中国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 为富有的个人提供服务将成为外资银行的重要目标市场。零售市场中的某些领域, 诸如信用卡、汽车贷款或抵押贷款将成为外资银行与其中资银行占领高端客户市场的重要工具之一。银行信用卡业务 (10%) 规定, 使多家外资法人银行人民币零售业务的相继展开, 高端客户将是中外资银行的竞争焦点, 这已成为业内共识。这一政策的出台, 将使中外资银行在零售业务领域呈现全面竞争之势。短期、中期及长期贷款 (30%) 的规定, 外资银行信贷业务发展迅猛, 赢利水平迅速提升。以外资银行集中的上海为例, 2007年6月末, 全市外资银行人民币贷款余额1 494.60亿元, 同比增长74.5%, 增幅同比提高21.6个百分点, 同时也高出同期中资金融机构65个百分点。上半年, 上海外资银行实现人民币税前利润14.84亿元, 同比增长270%, 高出同期中资金融机构191.7个百分点。

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外资银行的扩张速度和规模

《条例》关于信用证服务及担保 (10%) 、国内外结算 (10%) 、外汇兑换 (10%) 和保险代理 (10%) 等规定, 使一部分外资银行将不得不放弃人民币零售业务;而对于能够开展全面零售业务的外资银行来说, 注册法人机构面临的更高的成本, 包括注册资金等, 不仅需要从境外输入资金, 而且还会推动便捷调动资金的能力和其母公司的信誉优势, 还可能面临更高的实质税率。另外, 外资银行法人机构面临与中资银行同样的资本充足率、同一贷款上限、贷存比监管指标都对其业务扩张构成了较大限制。《条例》对外资银行法人机构单一客户贷款额度不能超过净资产的10%, 贷款的比例不能超过存款的75%等的规定无疑对2007年后外资银行的业务扩张 (特别是人民币业务) 产生较大影响, 成为外资银行业务扩张的“紧箍咒”。

三、外资在中国平稳扩张速度将明显加速

《条例》促使外资开始加速进入中国市场, 这一发展态势在2005—2006年已经初露端倪。估计中国银行业全面开放后的外资银行将进入平稳扩张期, 但扩张速度将明显加快。根据其在华战略定位, 外资银行将加速业务投入, 并掀起一个个高潮:加速内地注册法人机构、加速分支机构扩张、积极并购中资银行。对于外资银行实现战略性扩展的方式来说, 在中国市场最具吸引力的发展状态方式首选是自身机构网络的扩展, 其次是同国内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进行合作。外资银行能否锋利管理控制权是合资项目中的关键因素。由于参股国内银行最高20%的比例有可能突破, 而且《外资银行管理条例》要求合资银行必须外资控股, 这将促使发生两方面的变化:一是对于除五大商业银行之外的中小商业银行, 外资银行将争取突破20%入股比例, 从而取得控股权;二是直接并购中资银行成为可能, 直接并购可能将成为中外资银行股权变化的又一主要形式。外资银行将通过上述两种方式以及自身网点扩张和人员扩张相结合来实现在华业务的进一步扩张。

四、外资银行的扩张仍将继续采取集中化策略

1. 外资银行的集中化策略。

从利润角度出发, 外资银行并不会全面铺开, 而是越来越注重将重心集中于重点区域、重点业务与产品以及重点客户, 并以此向其他区域、业务和客户辐射和延伸。中资银行的这些区域、业务和客户将受到外资银行更严重的蚕食。外资银行在整个中国市场的份额变动不大现象的背后, 是上海等主要城市外资银行占据了将近20%的市场份额, 在某些业务如外汇贷款占据了超过50%的市场份额。

2. 外资银行的重点区域、重点业务和重点客户。

(1) 三个经济圈仍将是外资银行的重点区域, 将通过重点地域的发展实现目标市场的扩张, 并以此为核心向中部扩张。外资银行将实行三招并进的思路:自身网点与人员扩张;参股和并购国内银行;充分利用自身的电子化优势。 (2) 除原有重点领域外, 人民币业务和零售业务外资银行竞争焦点。随着人民币业务全面对外开放, 人民币业务也将纳入外资银行的重点业务领域, 从而成为中外资银行的又一竞争焦点。人民币业务将是外资银行与内资银行进行“肉搏战”的关键所在。外资银行在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将主要集中在高增值性、结构性、跨境性、批发性、跨行业的中间业务上。除了对优质客户的传统存贷款及国际结算业务之外, 贸易融资、衍生产品、现金管理等成为外资银行的拓展重点。 (3) 重点客户领域, 开始由高端外国企业和居民向高端中国企业和居民渗透。随着客户服务对象的放宽, 外资银行然将有限的资源用于对优质客户的争夺。

3. 外资银行未来的市场份额变化。

从长远的趋势来看, 外资不断扩张的趋势是肯定的。不过由于外资银行采取的集中化策略, 从整体市场份额变化来看不会太明显, 但将稳步扩大。但是由于中资银行面临的较大问题是:在某些重点地区、和重点业务领域, 外资银行将逐渐占到比较大的份额;经过较长时间后, 外资银行的市场份额 (包括整体市场份额和某些区域、业务领域) 将会有明显提高。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对外资银行在华业务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其影响既有正面也有负面, 从四个方面对这一影响进行分析。

关键词:条例,外资银行,业务,影响

参考文献

[1]程昊.12.11, 外资银行在华“起跑”[J].新理财, 2006, (25) .

[2]李凤发.外资银行揭开进军中部序幕[J].金融视角, 2007, (1) .

篇7:活跃的在华外资银行

恒生银行1933年3月3日由何善衡等人创立,现为香港第二大银行。总行位于中环德辅道中。1965年,受金融风暴波及,汇丰银行取得其51%的股权。恒生于2004年支付现金总额17.26亿元人民币(约16.26亿港币)后,恒生银行完成购入兴业银行15.98%股权。

1985年,恒生银行在深圳设立首间代表处,为拓展内地市场建立了首个据点。1986年,厦门代表处开设。1995年,广州分行开幕。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恒生银行是首家获批准将上海代表处升格为分行的香港银行。1998年底,恒生银行亦在北京成立代表处。恒生银行在深圳的代表处在1999年底升格为分行;福州分行也于2001年2月开业。恒生银行全资附属机构恒生保险有限公司于2001年4月在深圳设立代表处。2002年8月,恒生银行上海分行推出人民币银行业务。2004年5月,恒生银行取得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OFII)资格。

恒生银行积极参与内地的经济发展,为不少工业基建项目和内地航空公司安排及提供融资,总额逾数十亿港元。除大型项目融资外,还为在内地营运生产的港商提供全面的贸易融资服务,协助他们把握商机。

东亚银行

东亚银行有限公司(东亚银行)于1918年在香港创立,是香港最大的独立本地银行。早于1920年,东亚银行已看准国内市场庞大的发展潜力,于上海成立首问分行,多年来从未间断在国内的业务。

1979年成立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1986年成立国内第一家中外合资财务公司中国国际财务有限公司;1991年成立首家在经济特区以外的中外合资财务公司上海国际财务有限公司,提供全面的批发银行业务:1998年成为首批获准于国内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外资银行之一;2005年成为首批获准代理一般保险产品及人寿保险产品的外资银行之一:2006年成为首批获准在国内筹办法人银行的外资银行之

东亚银行于2007年3月获中国银监会正式批准在内地设立外资法人银行。子银行名为东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东亚中国),并于2007年4月2日正式开业。东亚中国于上海浦东设立总部,承继东亚银行庞大的内地银行和金融业务网络,为广大客户,特别是内地居民,提供更多元化的银行和金融产品及服务。

目前,东亚中国于内地设有52个网点,其总部设于上海,共有16间分行和35间支行以及3个代表处。

花旗银行

总部位于美国纽约派克大道399号的花旗银行,是华盛顿街最古老的商业银行之。1812年7月16日,华盛顿政府的第一任财政总监塞缪尔·奥斯古德上校与纽约的一些商人合伙创办了纽约城市银行——今日花旗集团的前身。1865年7月17日,按照美国国民银行法,纽约城市银行取得了国民银行的营业执照,更名为纽约国民城市银行。此后,纽约国民城市银行迅速发展成为全美最大的银行之一。

花旗银行是在中国开办业务的第一家美国银行。1902年5月15日,花旗银行的前身之一“国际银行公司”在上海开设分行,这也是花旗银行在亚洲的第一家机构。同年,国际银行公司于7月1日在新加坡与马尼拉、于10月8日在横滨、于12月8日在香港分别开设另外4家机构。1964年8月3日,花旗银行在台北开设分行。花旗银行在澳门的业务则开始于1983年5月27日。1995年,在离开45年后,花旗银行重新在中国大陆常规办理业务,已在北京、广州、上海、深圳、天津、成都开设了分行。

在中国大陆和台湾,Citibank均译作“花旗银行”,在香港与纽约的华人社区则使用“万国宝通银行”;2001年年底,香港使用的中文名改为与大陆及台湾相通的“花旗银行”。

汇丰银行

总部设于伦敦的汇丰集团是全球规模最大的银行及金融机构之一。汇丰集团在欧洲、亚太地区、美洲、中东及非洲82个国家和地区拥有约1万间附属机构。汇丰在伦敦、香港、纽约、巴黎及百慕达等证券交易所上市,全球股东约有20万,分布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过以先进科技联接的国际网络以及快速发展的电子商务能力,汇丰提供广泛的银行及金融服务:个人金融服务,工商业务,企业银行、投资银行及资本市场,私人银行以及其它业务。

汇丰银行是为了向从事对华贸易的公司提供融资和结算服务而于1864年在香港建立的。1865年开始营业,同年在上海设立第一家分行,而后在天津、北京、汉口、重庆等地设立分支机构。1980年10月4日,汇丰银行重返中国金融市场,在北京设立了代表处。

汇丰银行在中国各分行的主要业务可分为两类一是工商银行业务,包括项目方面的贷款与房地产贷款、进出口押汇与票据托收、证券托管与B股业务、外汇资金安排等4个方面;二是零售银行业务,如存储账户、汇款、旅行支票、信用卡、商户服务等。汇丰银行上海分行还为客户提供房地产按揭贷款等业务。

德意志银行

德意志银行1870年成立于德国柏林,是德国最大的银行。从~建立,德意志银行便从事世界大型项目的融资,在德国及海外工业化的融资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德意志银行早在1872年就在上海建立了分行,当时的业务集中在给德国和中国之间的进出口业务融资。1952年,德意志银行与中国银行建立了代理行关系。1981年,德意志银行作为第一家德国银行在北京建立了代表处。1993年,其广州代表处成立,不久又升格为分行。1995年又开设了上海代表处。

德意志银行在中国参与了不少大项目融资计划。如:为宝山钢铁厂提供长期出口信贷;为中国银行在国际资本市场发行首次债券1.5亿马克;为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在欧洲融资1.5亿美元;为中国银行安排1.5亿美元海外融资;为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提供1.5亿美元银团贷款;使用杠杆租赁为中国民航提供价值3亿美元的5架飞机;为北京燕莎中心提供规模为2.4亿美元的融资;为上海海星造船公司发行H股股票,筹资2.08亿马克等。

渣打银行

标准渣打银行是一家总部位于英国伦敦市的英国银行。出于历史和习惯而言,我们一般称呼该银行为渣打银行。其业务主要集中于亚洲、印度次大陆、非洲、中东及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在英国本土的客户反而比较少。渣打银行在发展中国家的银行中拥有顶尖地位。渣打银行主要业务包括零售银行服务如按揭、投资服务、信用卡及个人贷款等,商业银行服务包括现金管理、贸易融资、资金及托管服务等。

1858年在上海成立第一间分行以来,渣打银行已成为国内历史最悠久的外资银行。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渣打银行得到允许继续留在上海营业,并应新政府要求协助打开新中国的金融局面。上世纪50年代,渣打银行对中国的贷款业务着重在化学及钢铁工业方面。随着上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渣打银行率先重建在中

国的服务网络。加之已有的上海分行,渣打目前已在中国多个城市设立网点,成为在华网络最广的外资银行。

截至2007年4月,渣打银行在中国(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共有13家分行、17家支行和2家代表处。各分行分别位于上海、北京、天津、南京、广州、深圳、珠海、厦门、成都、苏州、青岛和重庆。在北京、上海、深圳设有支行网点。在大连、杭州、宁波三地设有代表处。

中国企业家的“窄门”

赵晓

备受关注的黄光裕一案,在经过长达一年半的时间后,终于在3月底进行非公开的庭前质证。此前,检方指控黄光裕涉嫌的罪名有:非法经营罪、内幕交易及泄露内幕信息罪、单位行贿罪。

在中国改革开放前30年的过程中,我们遗憾地看到:那些踏足原罪捷径的民营企业家,其实往往不一定深陷黄光裕似的困境,很多人一直悠游在法网之外,甚至轻易逃逸、凭着非法敛聚的巨额财富在国外过着神仙般的日子;而当初像刘永行兄弟一样严以律己、拒绝官商勾结、跻身道德窄门的企业家们,却无异于自绝“时代机遇”、自废武功,而能够硕果仅存、创造30年基业长青传奇的刘氏兄弟算得上是少数甚至异数。

中国民营企业家的行为畸变就是在这样一个大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不违法,就别想发财;想发财,就要不择手段、铤而走险。前30年的中国社会,不靠贿赂等非法手段想要成为富豪简直寸步难行!基于此意义上来讲,中国许多民营企业家的诞生本身就像是一根木炭——如果你硬要去把它洗白,那么最终的结果是把整根木炭都洗掉,木炭还是洗不白。所以中国人必须从制度上进行思考:如果不创建一个好的他律性的制度,如果政府官员不能被迫约束自己,所有的民营企业家都有可能全军覆没。

当然,中国民营企业家们容易出事也不能完全推在制度头上,还与其自身跛足的商业精神有关。对比西方清教徒从信仰出发的“荣神誉人”的商业精神,中国的企业家可以说是先天不足。一个最大的问题是普遍缺乏信仰,缺乏成熟的价值观,当然也没有良好的商业精神。

事实上,西方清教徒企业家是从“禁欲”开始走上商业之途的,我们的企业家则是从“贪欲”走上发展之途的。大多数企业家对于自己的经营目的并不明确,攀比心态、“江湖”心态严重,表面上是民营企业家,骨子里其实是“江湖豪客”,很少有人想到要通过创造财富而获取财富、最终达到兼济天下的目的。许多人想的是钻制度的空子,通过“分配财富”、“转移财富”的办法,去实现一夜暴富的贪婪目的。

如何看待中国经济社会转型中冒出来的这些“转轨富豪”?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好,如果中国社会不能建立起一整套理性的财富伦理,中国下一步的经济改革就有可能陷于社会矛盾的泥淖不可自拔。

从历史的长镜头看,以经济改革单兵突进的中国改革至少存在三点明显不足:一是在经济建设层面,财富的积累迄今未能建立起完善、成熟的游戏规则;二是在社会平衡发展层面,缺乏收入分配的应有调节,导致财富鸿沟不断加深,社会上出现“仇富心理”;三是在精神规范层面,变革的意识形态在为私欲正名的同时,却缺乏对市场伦理和财富伦理这一远大理想的扎实建构,因此陷于另一个极端,日益将社会引向物质崇拜、金钱崇拜。

中国人一般都相信“仓禀实而知礼节”,但从历史的角度看,往往正好相反——不是经济发达了人才变好,而是先有一帮守规矩、讲诚信的好人,然后才有发达的经济,即“知礼节而仓禀实”。从英美文化演变与经济发展的历史看,就是马克斯-韦伯所阐述的先有“清教伦理”所孕育的资本主义精神,后有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出现。

中国是一定要往前走的,中国的市场体制也必定会越来越规范。体制转轨的过程,往往也就是法网收紧的过程,每当制度转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就会有一批为富不仁的“大鱼们”被抛弃出局,成为体制的殉葬品。

篇8:边缘化:在华外资银行的风险

这正好说明了外资银行在中国的窘境。事实上, 外资银行在内地的市场份额一直都很少, 新增贷款的市场份额在过去三年里大幅下跌, 由原来的2.7%跌至-0.5%。

经营不佳

2009年5月, 汇丰银行 (中国) 有限公司将2年期至5年期的人民币存款利率下调至1%-1.2%, 低于1年期的2.25%。与此同时, 花旗银行 (中国) 有限公司的2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被调低至1.00%, 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目前为1.10%。

此举打破了传统, 标志着在中国的银行首次将零售客户存款利率定在低于央行基准利率的水平——当时, 中国央行的2年期存款利率基准为2.79%, 3年期为3.33%, 5年期为3.60%——此前, 还没有银行将存款利率定在低于央行基准的水平。

两大全球性银行巨头汇丰控股和花旗集团在中国下调中期人民币存款利率, 这一前所未有的削减成本措施反映了外资银行在中国艰难的运营环境——中国政府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动中资银行的贷款大量增长, 而对外资银行的贷款需求正在减少。

尽管中国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已经创造了庞大的基础设施项目融资需求, 并导致2009年前4个月国内银行信贷出现令人瞠目结舌的增长。但外资银行与这一轮信贷繁荣无缘。最新的数据显示, 2009年第一季度在华银行总计发放人民币4.6万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 几乎达到人民币5万亿元的全年政府贷款最低目标。而这一数据掩盖了外资银行同期在华贷款下滑至人民币264亿元的情况。

而且, 外资银行并未在中国的外资企业中获得丝毫的安慰:因全球经济危机已经导致它们对贷款兴趣锐减。

对此,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 2008年外资银行在中国银行业资产中占比, 与2007年相比有所下降, 2009年这一比重将会有更明显的下降。他表示, 外资银行在中国内地所服务的客户群体主要是跨国公司、外商投资企业, 随着金融危机的深化, 这些企业目前的经营比较困难, 外资银行的资产业务、负债业务都受到一定影响, 存在一定风险。

虽然, 外资银行并不像其中资同行那样依赖利息收入, 但利息收入仍是其相当大比例的收入来源。根据中国银监会的数据, 2008年利息收入占外资银行在华收入的半数以上。由于遗留下来的运营成本较高, 在华外资银行别无选择, 只能在贷款回报萎缩的情况下削减存款利息支出。

总部位于伦敦的汇丰在中国比大多数外资金融公司更为根深蒂固, 它是第一批在中国组建分公司的外资银行。汇丰2008年在中国的税前总利润为16.05亿美元, 不过其中80%来自持股中国金融机构的分红收入。好在中国大陆是汇丰控股旗下代企业大客户从事本地货币、债券和衍生品交易的业务第四赚钱之地, 这些业务2008年在华创造了3.53亿美元税前利润, 增幅为137%, 足以抵消消费银行业务的亏损。

但其它在华外资银行可就没有那么幸运。

细究原因

长期来看, 外资银行总体上存在被边缘化的风险。而只要全球市场没有大规模恢复, 外资银行在可预见的未来都将难以成为中资银行的有力竞争对手。

导致这一发展趋势的原因很多, 但其中最重要的是外资银行在众多市场遭遇重挫, 因而不得不缩减规模, 保存资本。另一个原因是大多数外资银行在2009年初时都认为市场前景还不够明朗, 难以保证借贷政策放宽。

大多数外资银行贷款组合的性质与中资银行有很大不同:外资银行更重视中小企业和在中国工作的外籍人士。它们的贷款客户中鲜有大型国有企业或政府机构的身影。而中资银行的贷款增长主要来自于对公贷款——面向大型国企、政府机构的借贷及房地产投资, 外资银行开展这方面业务的限制较多或兴趣不大。因此, 尽管中国的新增贷款总量有所增长, 但大多数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外资银行却遭遇新增贷款金额和市场份额的下滑。

金融危机会不会改变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的竞争关系?很明显, 中外资银行的竞争关系已经受到这场危机的影响。许多外资银行在中国的扩张计划减缓, 有些甚至搁置了发展计划。许多外资银行不仅失去了市场份额, 甚至还流失了很多客户。

金融危机之前, 这些客户被外资银行提供的高投资回报率所吸引, 但危机来临后, 他们大多迅速转向中资银行更为安全的投资。除非发生重大的政策调整, 大大增加对外资银行的吸引力, 否则大多数外资银行都会选择只停留在立足中国市场, 而不会进行大量投资或推广新产品及服务。

外资银行还将面临在中国银行业资产占比下降、利润增长放缓等挑战, 受到金融危机进一步向实体经济蔓延的影响, 在华外资银行2009年整体业务增长和资产规模增长, 与前几年相比有所放缓, 不良资产有所增加。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杨再平表示:“在华外资银行今年 (利润增长) 将遇到更大挑战。”

而银监会刚公布的数据显示, 2009年3月末, 外资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已有所抬头:不良贷款率为1.09%, 比年初上升0.26个百分点。

出路何在

由于中国政府2008年11月推出了经济刺激计划, 本地银行已经掌握了诸如利润丰厚的大型国有企业等大部分优质客户。外资银行只能选择那些规模较小, 而且通常风险较大的交易, 其中包括那些很难获得本地银行贷款的中国私营企业在内。

但是, 中国经济发展潜力很大, 不仅为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 也为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邮储银行、外资银行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中国的银行市场远远没有饱和。

值得注意的是, 与过去人们印象中外资银行客户主要集中于跨国公司不同的是, 其客户基础已经大大拓宽。根据花旗中国的2008年报, 企业银行及商业银行客户已经成为其2008年取得亮丽业绩的重要驱动元素, 包括服务中小企业、中型企业、本地大型机构和跨国公司在华分支在内的业务部门均大力拓宽客户基础。花旗中国这几年非常重视包括国营企业、大型民营企业以及中小企业在内的国内企业客户, 2004年成立了专门负责中小企业业务的商业银行部。作为对政府呼吁扶持中小企业的回应, 花旗中国继续为中小企业提供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融资产品以满足其营运资金需求, 缓解传统上需使用固定资产作抵押的负担。

在零售业务方面, 外资银行的拓展步伐已明显加快。据悉, 从花旗2007年成功转制为本地法人银行开始, 零售业务已成为一条重要的业务线。2008年花旗中国在北京、上海、大连共开设了6个新的零售银行网点, 进一步拓展了在已开展业务的国内城市的业务版图。截至2008年底, 花旗中国在内地共有26个零售银行网点。

2009年花旗中国继续拓展零售网点, 不断推出创新产品, 并加强内部培训, 以便更好地为零售客户服务。

从外资银行2008年业绩报告中还可以发现了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 即“下乡”蔚然成风:汇丰、渣打已经设立了多家村镇银行, 花旗在湖北公安县和赤壁县的两家贷款公司也先后开业。

2009年八月份花旗又在大连瓦房店开了第三家贷款公司。自首家贷款公司开业以来, 几乎每天都有金额不等的抵押和无抵押贷款发放出去。长远来说, 除了有助于满足发展中地区对信贷服务的强烈需求、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外, 设立贷款公司的主要目标是找到适应当地需求的、可持续的运营模式。

业内专家指出, 外资银行“下乡”是2008年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显著特征。2007年12月, 国内首家外资村镇银行——曾都汇丰村镇银行在湖北随州挂牌开业, 正式拉开外资银行进军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大幕。

香港上海汇丰银行主席郑海泉说:“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前景广阔, 尚未完全开发的中国农村市场, 将为汇丰银行的业务发展带来新机遇。”预计今后会有更多外资银行参与到开发中国农村市场的行列中来, 拓展进度会明显加快。

“中国农村薄弱的金融市场服务, 为外资银行适时进入农村抢占先机提供了机遇。”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杜晓山说。统计显示, 2006年底全国各乡镇银行业网点平均不到3个, 其中超过3300个乡镇连一个营业网点也没有。即使到了2007年底, 获得贷款农户为7742万, 占比也不到有合理需求并符合贷款条件农户数的60%。此外, 有约一半的乡镇企业无法如愿获得贷款。

针对今后国内银行业开放, 负责外资银行监管的中国银监会银行监管三部副主任漆艰明说:“银监会将继续鼓励和引导外资银行向银行业金融服务空白地区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漆艰明表示, 中国正在实施振兴东北、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战略, 欢迎更多外资银行到东北和中西部地区发展, 这些地区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而国内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 在已进入国内开疆拓土的外资银行眼中其实是一座“金矿”。一方面, 国内中小企业数量庞大, 发展潜力更是不可限量, 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存在着巨大缺口;另一方面, 外资行想在国内加快发展, 必须依靠庞大的中小企业客户来破解网点与资源优势欠缺的劣势。

于是, 在进入国内之初都是以高端个人客户为主打的外资银行, 在近几年的发展中也开始转变策略, 将进攻重点瞄准了中小企业客户。

据统计, 在2008年底全国99%以上的企业都是中小企业, 对GDP的贡献也超过了60%, 更吸纳了70%以上的新增就业人口, 所以说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一支生力军。但在国内不少金融机构眼中, 全国企业总数99.8%的中小企业是一支庞大的队伍, 却并非一个庞大的市场——按照世界银行的调查, 中国中小企业只有12%的资金来自贷款, 甚至低于马来西亚的21%和印度尼西亚的24%。

因此, 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背后, 是一个巨大的服务缺口, 而这一点正是外资银行所看重的。因为外资银行在客户资源和网点规模都处于劣势, 再加上存款和贷款额度上的政策性限制, 中小企业客户无疑是他们发展的一块大蛋糕。

东亚、渣打、汇丰银行的中国业务负责人都认为, 金融危机对于外资行来说并不是一个危机, 反而带来了更多机遇。因为外资银行拥有强大的全球网络、国际清算系统, 除了提供丰富的资产管理解决方案之外, 更能帮助中小企业尤其是外向型的中小企业拓展业务, 规避风险。

目前, 包括渣打、花旗、汇丰在内的外资银行一致将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作为开辟中小企业业务的首选地,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那里的外向型中小企业较为集中。据汇丰2008年1月的调查, 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地, 年销售额在2亿元人民币以下的中小企业有约96.2万家。其中, 以出口主导的外向型中小型企业占两成以上。外资银行在全球网络上的优势, 令他们在开发这些地区的中小企业业务中更具有优势。

以汇丰银行为例, 该行在86个国家和地区设有约8500个分支机构。这些在全球范围内庞大的分支网点, 能够帮助内地企业评估其海外买家的信用记录。并且, 汇丰在全球范围有约300万个工商客户, 如果内地出口企业所对应的海外买家正好也是汇丰的客户, 那么, 收款的风险就可以大大降低了。

而对于在新兴市场占有绝对优势的渣打银行来说, 金融危机令欧美市场萎缩, 中国企业对非洲、中东等新兴市场的贸易量增加, 渣打的金融服务平台优势得到凸显。渣打银行在广东市场, 不仅致力于为这些中小企业提供各种金融产品, 也在利用自身的国际化网络, 为它们搭建一个贸易平台。

2007年, 渣打银行就邀请了自己集团在马来西亚的客户来到中国, 与内地的企业进行贸易对接。2008年底, 渣打银行又做了一次中非国际贸易通道活动, 把他们在非洲的客户带到中国与企业直接建立联系。

早在2003年, 渣打银行就开始在中国深耕中小企业市场, 重点推广“小企业综合理财业务”计划。2006年5月, 渣打从海外引入无抵押小额贷款, 在上海、北京、深圳三个城市试点, 成为首家在内地实施完全凭企业法人信用担保即可放款的外资银行。

2004年, 花旗银行也发起了中小企业方案, 筹建商业银行部, 是外资银行在中国较早针对中小企业设立的专门服务

2008年, 汇丰全面启动了中小企业业务。这一年, 先行者渣打也将其特色产品无抵押小额贷款推广到全国。贷款额度从初期的最高50万元提高到100万元, 期限从最长2年提高到3年。

从自身角度来说, 外资银行成立时间较长, 积累了大量的国际金融经验, 在产品开发与客户服务上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因此, 除了基本的信贷业务和银行理财产品外, 外资银行更致力于向企业提供一系列的金融解决方案, 包括财务规划等全套服务内容, 以配合中小企业提升财务

例如, 针对中小企业在供应链上下游的收付需求, 花旗银行提出供应链融资的解决方案, 协助供应商企业增进与核心买家的关系。只需基于买方的付款结算确认信息, 银行即可为供应商企业提供快捷的融资, 帮助企业加速货款回笼, 减少账期风险及跨国交易带来的汇率风险。

此外, 自从人民币汇改以来, 内地企业开始面临全新的货币环境, 汇率的升跌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盈利。在这方面, 更具外汇运作经验的外资银行则能给予中小企业更多的帮助和指导, 例如以便利的融资方式尽快收回美元货款并结汇等。

全球网络优势显现, 2007年, 国家进行宏观调控、收紧商业银行信贷规模, 中资银行受贷存比不得高于75%的限制, 资金显得捉襟见肘, 而这一限制在外资银行有5年的缓冲期。

篇9:外资银行在华发展的战略选择

商业银行的战略及其管理来自于企业战略管理。何谓企业战略?所谓企业战略就是为了确定和坚持企业正确的长远的发展方向、发展范围和任务,保持企业活力、实现企业发展目标、使命,以求得企业长期持续稳定发展而做出的长远性的谋划和方略。外资银行作为一种从事金融服务的特殊企业,其战略的含义就是:外资银行的决策者在分析环境、组织、资源等关系的基础上,对经营银行的全部因素进行系统的整合与管理,并确定合理的发展模式,以实现外资银行组织目标的管理活动过程。

外资银行发展战略的基本类型有多种形式,一般来说,其发展战略类型可以按照其业务经营的触角和领域的范围大小分为以下四类:发展型、稳健型、紧缩型、防御型。为选择战略方便起见,选用SW0T四半维坐标系来表示这四种战略类型,它是以总优势强度S,总劣势强度W,总机会强度0和总威胁强度T等四个变量各为半轴,构成四半维坐标系,见下图:

第1像限是外部环境非常适合外资银行发展,自身优势也明显的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外资银行着重考虑的是如何充分利用外界环境中的机会,充分发掘和运用内部的资源,以求得快速发展。对此,外资银行可选择扩张战略,或称为发展型战略。

第Ⅱ像限是外部环境基本适合银行发展,但自身素质一般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下,宜先采取调整措施扭转内部劣势,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然后寻求发展,银行可先选择稳定战略后采用发展战略,我们也将此类战略称之为稳健发展战略。

第Ⅲ像限是外部环境不适合发展,外资银行内部资源又处于劣势的一种情况,应考虑如何避开威胁,消除劣势,可以选择紧缩战略。

第Ⅳ像限是外部环境不适合银行发展,但拥有内部优势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下。宜先考虑如何分散风险,然后寻求新的发展机会,因此,外资银行可选择防御战略。

在华外资银行在中国发展的机会和优劣势

1、外资银行在中国发展的机会。(1)内地庞大的市场潜力。由于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发展,带来了中国银行业的持续繁荣。截至2004年3月,中国金融总资产达到212393.88亿元,金融机构存贷款额近50年来每年分别平均增长16.3%和15.6%;外汇储备达到4398亿美元。(2)中国市场竞争环境-的逐步宽松。以零售银行业务为例,内地银行零售业务贷款以按揭贷款为主,目前内地按揭贷款的息差比香港按揭贷款高出1.5%——2%。 (3)外资银行将享有一定程度的“超国民待遇”。长期以来中国政府为更多地吸引外商投资,对那些为跨国公司提供跨国金融服务的外资银行给予了许多优惠待遇;在业务范围上,在华外资银行可以做中资银行所不允许做的外币投资业务。 (4)对外资银行的监管真空。在监管上,由于外资银行的国际性,以及中国金融监管人员力量不足,从而留下较多的监管真空等。中国内紧外松的金融管理政策,造成了对内歧视对外优惠的竞争环境,外资银行可经营外币投资业务;外资银行制定利率确定有一定自由等等。

2、外资银行的竞争优势。(1)在经营管理方面具有优势。中国金融业近几年推行的是严格的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制度。按照商业银行法,国内的商业银行不允许开展投资业务,这样虽便于内部管理以及政府金融部门的外部监管,并有利于降低金融风险,使各类金融机构的业务更加专业化,但却制约了中国金融业的进一步发展。而外资银行却可以不受限制,且大多采取混业经营的管理方式。外资银行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灵活的经营机制,良好的国际信誉和完善的结算方式,不仅可以为客户提供一个金融商品的超级市场,全面地满足客户多元化的业务需求,而且可以更多地争取客户,赢得市场份额,并且能够从各项业务、多种渠道中获得盈利,弥补某一方面的亏损。 (2)具有在业务创新及高科技服务手段方面的优势。目前,外资银行业已日益显现出全球化、自动化、电子化、标准化的趋势。尤其在金融创新、衍生金融产品、发展新业务等方面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外资银行可以凭借这些成熟的优势,迅速进入中国的金融市场,还可能不断研究中国行情,开发新的业务品种,利用独特的营销方式,推销自己的产品,吸引更多的企业和居民“购买”自己的服务,在竞争中掌握主动。(3)经营中间业务方面具有优势。外资银行拥有完善的内控机制、激励机制,以及以市场为中心的经营组织结构和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体系;其资产质量优良,软硬件设备先进,提供的产品科技化程度高。而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比例明显偏高,内控制度还很不完善,激励机制有待建立,市场化经营还刚刚起步,经营理念、服务设施还很落后,科技化程度不高。外资银行将凭借其操作规范,管理先进以及与跨国公司的长期合作关系,与国内银行抢夺市场,争揽客户这一局面又将对中国的商业银行形成较大挑战。外资银行首先是冲击风险小、成本低、利润高的国际结算等中间业务。 (4)筹资能力较强,尤其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筹资成本较低。进入中国的外资银行一般都是世界著名的银行,有的是金融业超大型“航空母舰”,其资金实力雄厚。另外,由于这些大型外资银行建立了国际网络,其跨国进行低成本筹资能力很强,这也是国内中资银行无可匹敌的。(5)先进的管理经营水平和高工薪制度。外资银行既有先进的硬件设备,还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以及富有生机的经营管理机制,同时其优厚的工薪待遇也将吸纳一批优秀的金融人才。加入WTO后外资银行为拓展中国市场,会利用其灵活的机制及优厚的待遇吸引高素质人才。

但是,外资银行在中国发展也有一定的劣势。一是外资银行不具备本土经营及网络的优势;二是外资银行不具备经营人民币业务优势;三是与中资银行相比缺少政府的支持。

3、不同类型外资银行在华发展的战略选择。在加入WTO后不同类型的外资银行在华发展战略对策可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采取全面经营战略,适合国际性大银行。汇丰银行(HSBC)、东亚银行(BEA)、花旗银行(Citibank)基本上采取类似的战略。预计在中国加入w110后,这类银行可以在华更快地全面拓展各类金融业务,从而在诸如存贷、结算、个人理财、先进管理、财务咨询等几乎所有金融领域内同中资银行展开竞争。事实上在目前中国刚刚加入WTO的情况下,这类银行在华发展的金融业务已经非常广泛并且具有了一定的规模。

第二类:采取特色经营战略,适合具有专门金融业务优势的国际性大银行。这类银行往往以尽可能多的赢利为目标,而不特别关注其市场份额。因此它们可以根据其自身所具有的经营管理或客户关系方面的优势采取有所侧重的发展战略,拓展优势业务,获取即期收益。这些银行往往对优质客户和高附加值的业务争夺非常剧烈。如以房地产业务为主的永亨银行,企业贷款业务为主的里昂信贷。

篇10:外资银行A在华经营情况简析

随着中国银行业2006年底全面开放, 市场竞争格局和银行体系结构将发生更加深刻的变化。面对这一历史性机遇及其带来的挑战, 中国政府承诺将在保障国家金融安全的前提下, 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银行业对外开放, 认真履行加入世贸组织承诺, 按照审慎原则和国际良好标准完善监管制度和风险防范措施, 确保外资银行在华经营持续健康发展。

外资银行在华经营从1980年到2006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1980年至1993年, 中国银行业通过进入外资银行, 引进外汇资金和改善对外资企业的金融服务, 来创造更好的投资环境。

第二个阶段为1994年至2001年,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性进展, 中国政府加快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步伐, 全面发展对外经济贸易, 积极引进外商投资, 基本形成了对外开放的总体格局。

第三个阶段为2002年至2006年, 外资银行在华发展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华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从190家增加到312家, 剔除机构合并等因素净增加122家。

外资银行A基本情况

A银行总行是全球最大的金融机构之一, 为个人客户、中小企业和大型企业提供全面的银行、投资、资产管理及其他金融与风险管理产品和服务。拥有6, 100多个营业网点, 近18, 700台ATM机, 服务对象包括超过5900万个人客户和小企业客户, 同时, 公司还通过屡获殊荣的网上银行服务, 为约2900万用户提供服务。同时, 公司还为全球企业、政府、机构和个人提供各类资产的工商金融和投资银行及交易服务。A银行总行为三分之一营业收入在250万至20亿美元的公司提供服务。

A银行实行矩阵式管理架构, 即各业务部门在行政上向分行行长报告, 在业务上向上一级相关业务管理部门报告。

截止至2008年12月末, A银行在华共设有上海、北京和广州三家分行, 正式员工人数为159人 (2007年156人) , 其中包括19名外籍员工。三家分行的管辖区域分别为:上海分行负责华东、华中地区;北京分行负责华北、东北地区;广州分行负责华南地区;若遇较复杂的业务则由主要管理行业务主管负责协调处理。其中, 上海分行为A银行的中国区管理行及主报告行。三家分行均向上海的中国行政总裁汇报。中国区合规部设立在上海分行, 并由其负责三家分行的合规性检查, 向新加坡的亚洲合规风险管理部汇报。

截至2008年末, A银行总资产规模达人民币122亿元。其主要资产规模集中在上海分行, 上海分行的资产规模达人民币97亿元, 占比79%, 而北京和广州分行各占10%左右。

2008年, 上海分行成为其主要的利润来源分行, 2008年净利润为人民币1.11亿元, 占比107%。A银行的主要业务收入来自于利息收入, 年末总净利息收入为人民币2.6亿元, 其中上海分行的净利息收入为人民币2亿元, 占比达77%;而北京和广州分行分别占11%和12%。由于广州分行于2008年发生了2笔大额贷款授信坏账, 损失金额近人民币8千万元, 广州分行全年净亏损人民币3千万元。

外资银行A经营情况分析

截至2008年12月末, A银行资产总额达122亿元, 资本规模达11亿元, 贷款规模达82亿元, 存款规模达57亿元。其中, 人民币业务总资产为60亿元, 实收资本5亿元, 各项贷款余额为44亿元, 各项存款余额为46亿元;外币业务总资产为9亿美元, 实收资本7215万美元, 各项贷款余额为5.6亿美元, 各项存款余额为1.6亿美元。其中, 银行各项贷款占总资产67%, 银行存款及联行往来分别占19%和13%;各项存款占总负债52%, 联行往来占40%。2008年底, A银行的存贷比为144%, 其主要的资金来源是存款和联行往来。

2004-2008年, A银行总资产和负债规模发展与外资银行业整体的发展趋势相一致, 增长速度比行业水平略高。04-07年, 在整个外资银行业保持高速发展态势的情况下, A银行总资产平均增长率在50%, 比行业水平高出十八个百分点。由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巨大影响下, 作为美资银行的A银行, 总资产缩水7%, 而同期在华外资银行业增长水平达到7%。

A银行主要以利息收入为主, 利差收入成为其主要的利润来源, 同时由授信业务带来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也成为了A银行的利润增长点。2008年, A银行利息净收入达人民币26227万元, 占总收入净额60%;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达人民币13252万元, 占总收入净额30%;投资收益达人民币3160万元, 占总收入净额7%。2004-2008年, A银行各项业务收入都有明显的增长, 其中净利息年均增长率为60%,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年均增长率为18%, 汇兑收益的年均增长率为84%。

外资银行A发展规划

在未来的几年中, A银行将秉承在华的发展战略, 在中国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的业务范围内, 利用A银行总行全球产品和网络优势, 加强同中资金融机构进行合作, 为银行的公司客户提供包括融资和现金管理等全方位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美) 罗斯, 赫金斯著, 《商业银行管理》, 刘园译, 2007年

篇11:外资银行在华发展的现状研究

一、外资银行发展趋势表现的特征

1.外资银行机构总量稳步增长,但法人注册机构数量呈下降趋势

2000年以来,外资银行在我国落户的机构数量变化如表1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除2001年和2002年略有下降外,其余年份中外资银行的机构数量是稳步增长的。

数据来源:《中国金融年鉴》2001年~2005年整理而得。2005年的数据截止到2005年6月底

在外资银行不同类型的机构中,代表处的数量一直多于营业性机构的数量,但是可以预计,未来营业性机构的数量将超过代表处数量。

在营业性机构中,分行形式占据绝大部分比例,而在华注册法人机构所占比例很低(2005年不到10%),并且呈现下降的趋势。但由于在新的《外资银行管理条例》中规定,外资银行只有注册为国内法人银行,才能获准全面经营人民币零售业务,近期,已有汇丰、渣打、花旗等多家外资银行明确表示,将尽快由分行注册为法人性质的子行,因此,可以预见未来外资银行的机构类型中,法人注册机构所占比例将逐步增加。

尽管外资银行的机构数量总数呈现上升趋势,但每家外资银行拥有的分支机构数量大大低于中资银行,以业务份额占绝对优势的美国花旗银行和香港汇丰银行为例,但花旗银行仅有5家分行、2家支行和3家代表处,香港汇丰银行只有10家分行、3家支行和3家代表处。因此,相对于中资银行,外资银行是不具有网点优势的,未来即使能够从事人民币的零售业务,服务对象的重点也应为高端客户。

2.在华外资银行业务扩展迅速,人民币业务尤其突出,但总体市场份额仍然不高

从表2外资银行在华资产情况的发展变化中可以看出,除2002年有所下降外,外资银行的资产总额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增长率各年平均为21%),这一速度超过中国银行业的资产增长速度,也大大超过了营业性机构数量的增长速度,说明单个外资银行机构的业务扩张速度也是较高的。

另外,尽管当前外资银行以经营外汇业务为主(2005年6月末,外资银行外汇资产占总资产的78%),但人民币业务的增长更为迅速,人民币资产总额的增长速度平均为38%,高于外资银行资产总额的增长速度,多数年份也高于经营人民币业务机构数量的增长速度,表明我国外资银行的人民币业务发展势头很快,值得关注。

但是,尽管外资银行的业务增长速度高于中资金融机构,但外资银行占全国银行业的份额仍然很低。2001年和2005年,外资银行资产占全行业资产的比例分别为1.8%和1.89%,没有显著的提高。

数据来源:同上,2005年的数据截止到2005年6月底

二、在华外资银行的地域分布特征

尽管自加入WTO起,我国就取消了经营外汇业务的地域限制,以后又逐步增加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城市区域,但从表3中可以看出,当前,外资银行在华的地域分布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 ,在中部内陆地区和西部边远地区落户的外资银行机构屈指可数。其中落户于中部内陆地区的外资银行最少,除了湖北省武汉市有外资银行机构外,其余省份均是空白,而在西部边远地区,除了重庆、成都、西安和昆明外,其余省份也是外资银行机构的真空地带。这与其他国家外资银行设立地点较为集中的特征一致。但是,银监会多次表示,鼓励外资银行到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发展,将以优惠的条件和政策导向吸引外资银行到上述地区开办业务,新《外资银行管理条例》中也体现了这一政策导向,可以预见,未来外资银行在中西部地区设立机构的数量将上升。

三、外资银行来源国家的特征

截至2005年10月末,共有20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国银行在我国设立了营业性机构。另有40个国家和地区的银行在我国开设了代表处。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外资银行在我国设立机构的情况(2004年)如表4所示。按进入我国的外资银行数量排列,前三位分别是日本、香港和美国。若以在我国设立分行的银行数量排列,前三名分别为香港、美国和韩国,香港共有14家银行开设分行,分行数量达到45家。

在西方有关外资银行的研究文献中,在一国设立的外资银行的数量,与母国经济发展情况、母国与东道国双边经贸关系的密切程度以及地理与文化关系的远近有关(如Magri等2004年),我国也基本符合这一规律,投资来源国集中于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发展中国家中,与我国地理位置较近的亚洲国家较多,至于与两国间经贸关系的相关程度需要今后进一步的研究证明。

另外,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外资银行机构的设立地点上也有地域上的偏好,例如,韩国的外资银行更倾向于在我国北方(如北京、天津)设立机构,而香港的外资银行倾向于在南方(如广州、深圳)设立机构。 由此可见,地理位置远近的因素确实是影响外资银行设立地点的重要因素。

数据来源:《中国金融年鉴》2005整理而得。注: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只列出外资银行数量排名前10位的国家

四、外资银行业务经营表现的特征

1.外资银行经营情况良好,不良资产率持续下降,利润总额稳步上升

入世以来,在华外资银行逐步适应内地的经济和金融环境,不良资产率由2001年的8.54%下降至2005年的1.05%。在盈利方面,外资银行在2000年整体扭亏为盈的基础上,2001年有大幅度的增长,除2002年略有下降外,一直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但是,尽管如此,外资银行在华整体的盈利能力并不高,5年平均的ROA只有0.45%,低于2004年世界1000家银行平均0.9%的水平,也低于国内银行平均0.55%的水平,说明外资银行短期内对业务扩张和机构布局的关注多于对利润的关注。但是可以预期,随着银行业的全面开放,外资银行凭借自身优势,将来会取得更丰厚的回报。

2.外资银行的服务对象以外资企业为主

截止2005年6月末,外资银行向外资企业的贷款余额为2475亿元,占总贷款余额的74%,向中资机构和个人的贷款余额为878亿元,仅占总贷款余额的26%,在存款方面,外资银行75%的存款来自外资机构,只有8%的存款来自境内中资机构和个人(王新华等2005年)。但是随着银行业的全面开放,对人民币业务的地域和客户限制的取消,以及一些外资银行完成法人机构的注册转型,可以预期中资机构和个人的业务所占比例,尤其是存款业务比例将会提高。

综上所述,当前在华外资银行的经营状况良好,业务增长速度较快,但整体所占市场份额很小。营业性机构以分行形式为主,分布的区域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来源国家集中于与中国有密切经贸关系以及地理位置较近的国家和地区。随着中国银行业的全面开放,对外资银行非审慎性监管措施的取消,外资银行将在更加平等的基础上与中资银行竞争,希望更加能夠发挥促进竞争,提高银行业整体效率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新华戴光辉:(2005),“在华外资银行解读,” 《中国统计》第8期

[2]王志军:(2006),“当代美国银行业市场中的外资银行发展分析,”《国际金融研究》第4期

上一篇:家乡的风景区作文下一篇:乡镇团委植树节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