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2unit4复习教案

2024-05-09

book2unit4复习教案(精选8篇)

篇1:book2unit4复习教案

第3讲 集合的表示与运算

一.有关集合的概念: 1.集合与元素 2.集合的分类

3.元素的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4.集合的表示:列举、描述、韦恩图 5.子集与真子集 6.常用数集

二.集合的运算 1.交集 2.并集 3.补集

三.集合的运算律

四.集合中元素个数

集合A,A中元素个数表示为Card(A),并且以下等式成立: Card(A∪B)= Card(A)+ Card(B)-Card(A∩B).例题 已知50名同学参加跳远和铅球两项测验,分别及格人数为40、31人,两项均不及格的为4人,那么两项都及格的为

人.

练习

1、用适当的符号填空:

; 0

;;

2、已知,则.

3、设,若,则a=__________.

4、若方程8x2+(k+1)x+k-7=0有两个负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

5、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任何一个集合必有两个子集;

B.若则中至少有一个为

C.任何集合必有一个真子集;

D.若为全集,且则

6、设集合,则()A.

B.

C.

D.

7、已知集合P=,Q=,那么等于()A、(0,2),(1,1)

B、{(0,2),(1,1)}

C、{1,2}

D、8、若P={y|y=x2,x∈R},Q={(x,y)|y=x2,x∈R},则必有

()

A.P∩Q=

B.P Q

C.P=Q

D.P Q

9、若a>0,使不等式|x-4|+|3-x|<a在R上的解非空,则a的值必为()

A.0<a<B.0<a≤1

C.a>1

D.a≥1

10、不等式的解集为R,则的取值范围是()

A、B、C、D、11、设全集集合,那么

等于()

A.B.C.(2,3)

D.12、已知集合M和N间的关系为,那么下列必定成立的是()

(A);(B);

(C);(D).

13、定义集合A与集合B的“差集”为:,则

总等于()

(A)A;(B)B;(C);(D)

14、设U=R,A={x|-5

15、全集U={x|x<10,x∈N},AU,BU,且(CB)∩A={1,9},A∩B={3},(CA)∩(CB)={4,6,7},求A、B.

16、设集合A={},B={x},且BA,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

17、集合A={x|x2-ax+a2-19=0},B={x|x2-5x+6=0},C={x|x2+2x-8=0}.

(1)若A∩B=A∪B,求a的值;(2)若A∩B,A∩C=,求a的值.

18、集合A={(x,y)},集合B={(x,y),且0},又A,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高一数学《集合》练习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下列四组对象,能构成集合的是

()A 某班所有高个子的学生

B 著名的艺术家

C 一切很大的书

D 倒数等于它自身的实数

2、集合{a,b,c }的真子集共有

()

A 7

B

C

D

3、若{1,2}A{1,2,3,4,5}则满足条件的集合A的个数是

()

A.B.C.D.4、若U={1,2,3,4},M={1,2},N={2,3},则C U(M∪N)=()A.{1,2,3}

B.{2}

C.{1,3,4}

D.{4}

5、方程组

的解集是

()A.{x=0,y=1}

B.{0,1}

C.{(0,1)}

D.{(x,y)|x=0或y=1}

6、以下六个关系式:,, ,,是空集中,错误的个数是()

A 4

B

C

D

7、点的集合M={(x,y)|xy≥0}是指

()A.第一象限内的点集

B.第三象限内的点集

C.第一、第三象限内的点集

D.不在第二、第四象限内的点集

8、设集合A=,B=,若AB,则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9、满足条件M=的集合M的个数是()A 1

B

C 3

D 4

10、集合,,且,则有

()A

B

C

D不属于P、Q、R中的任意一个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

11、若,用列举法表示B

12、集合A={x| x2+x-6=0}, B={x| ax+1=0}, 若BA,则a=__________

13、设全集U=,A=,CA=,则=,=

14、集合,____________.15、已知集合A={x|}, 若A∩R=,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三、解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6、已知集合A={x| x2+2x-8=0}, B={x| x2-5x+6=0}, C={x| x2-mx+m2-19=0}, 若B∩C≠Φ,A∩C=Φ,求m的值

17、已知二次函数()=,A=,试求 的解析式.18、已知集合,B=,若,且 求实数a,b的值.

19、设,集合,且A=B,求实数x,y 的值.20、我校高中部先后举行了数理化三科竞赛,学生中至少参加一科竞赛的有:数学807人,物理739人,化学437人,至少参加其中两科的有:数学与物理593人,数学与化学371人,物理与化学267人,三科都参加的有213人,试计算参加竞赛的学生总数.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D A C D C C D A B B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8分)11、12、13、a=2或-4;b=3

14、、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6、解:由题意得根据B∩C≠Φ,A∩C=Φ,得,则:,解得m1=5,m2= —2经检验m2= —2

17、由得方程有两个等根22 根据韦达定理

解得

所以f(x)=x2-42x+484 18解:由,得

当时,方程有两个等根1,由韦达定理解得

当时,方程有两个等根—1,由韦达定理解得

当时,方程有两个根—

1、1,由韦达定理解得

19、由A=B得

解得

篇2:book2unit4复习教案

复习内容:多音字,各种形式的词语,反义词,把字句改被字句,比喻句、拟人句等。教学目标:

1.掌握本学期的重点知识多音字,各种形式的词语,反义词,把字句改被字句,比喻句等。

2.能举一反三,列出更多的相关知识点。

教学理念:

1.让学生掌握本册的一些基础知识也是重点知识 2.让学生加深对语文学科的理解

3.让学生产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主动学习语文的愿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次知识竞赛主要是为了检查小朋友这一学期的知识收获情况,我们将从字,词,句几个方面去考考大家,最后将评出优胜队。

二、多音字闯关

师;小朋友们学习中你还积累了哪些多音字,能说一说吗?分别组词。(生答)最好说一句话

师;小朋友们,你们说得很好,看来平时都很用功,不过呀,还有一些容易混淆的多音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生齐读)

三、词语积累闯关

师;同学们的多音字积累的很不错,不知道小脑袋里的词语积累怎么样?让我们一起来到“词语总动员”。

师;(说白茫茫),谁能用这种词语形式再说几个词呢?(生答)

师;AABAABBABAB别看我们的脑袋小,里面装得词语可不少。老师呀给每个队再加上一个红星。

四、句式变换闯关 师;小朋友们,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看过西游记?你最喜欢里面的谁呢?(孙悟空)为什么?(因为它会变来变去)变来变去,我们这个环节就叫“我会变”。

师;

1、说把字句改被字句例句)你能让这个句子变变身,句意不变吗?(生答)师;我们把这种句子变变身叫什么?(生;把字句改被字句)【生说把字句,找人说被字句】

注:同样方法练比喻句,拟人句,并知道把什么比喻成什么

五、反义词闯关

师;“黑和白”两者什么关系?(反义词)

(出示问题)生活中你还积累了哪些反义词呢?能说一说吗?

师;小朋友们,拿出你们手中的练习本,在你们的本上写下你知道的反义词。

师;我请每队的同学来读一读你写得反义词。师;(加红星)

六、结束

师;到这,我们来看比赛场上的得分情况。看呀,大家都不相上下,“智慧擂主”要送你们一句话(出示棒极了)

篇3:小学英语复习教案的制定研究

一、小学英语复习课教案制定的原则

1. 以突出重点为基础, 扩大知识面

复习课是对前面学习的内容进行复习。因此, 不必与新授课那样从微观上洞察每个知识点的细枝末节, 而要着眼于整个学习阶段、学期甚至是学年, 做到抓大放小。只有这样, 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做最快的复习, 将效率最大化, 在短时间内复习大容量知识点。此外, 在宏观复习的基础上, 要紧扣课程标准, 对规定学习的内容进行重点复习, 为学生建立整体框架, 使他们感觉到学习的系统性。复习内容一定要丰富, 细节之处可以一带而过, 重点部分则应复习透彻, 确保复习效率。

2. 从英语基础出发, 实现学习的新突破

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英语教学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词汇量, 学会一些语法知识, 并能形成初步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因此, 英语复习课的目标与新授课也有相同点, 即要记忆单词与词组, 积累一定的句型, 具备一定的语法能力, 并能运用简单的口语进行交际。只有这样, 才能形成扎实的英语基础。复习课是帮助学生掌握英语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 重点是对以往知识的巩固和学习, 但也应该在原有基础上进行适当拓展, 从而完善复习功能。

3. 以学生为中心, 注重因材施教

英语教学的对象是学生, 教学工作围绕学生而展开。教案的制定亦是如此。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教师需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在制定教案时突出层次性, 按照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教案, 从而使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发展更快, 使中等的学生稳步提高, 帮助成绩暂时不理想的学生增强自信心, 争取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 既要吸收知识, 更要掌握方法。在复习课上, 除了巩固所学的英语知识外, 还应拓展学生在听、读、写等方面的能力。除此之外, 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还可以运用角色表演、自由讨论等方式开展教学, 这样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例如, 有些学生虽然只说了“How are you?”“How do you do?”这样一两句简单的话语, 但也能了解其运用情境。

二、小学英语复习课应讲求的教学方法

1. 英语老师需认真钻研教材

教材是教师的教学依据, 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 是教学标准所要达成的目标。因此, 教师需对教材了如指指掌, 了解各阶段的教学任务、各单元的教学目标、各单元的教学重点等, 并能针对教学重点与难点进行合理设计、只有这样, 复习效果才会明显。

2. 多种方法有机结合, 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

教学方法应当多样化。过于单一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因此,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段与心理特点, 采用多种方法并举的综合策略。这些学习方法一般包括:

(1) 游戏教学法

游戏是广受小学生欢迎且适用于课堂的教学方式。通过游戏,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得到极大激发。在制定教学计划时, 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 将教学内容与相应的游戏结合起来。例如, 可以用“Listen and do”或“Look and gguueessss”等游戏教授单词或短语。为了取得游戏的胜利, 学生们都会专心致志地参与到游戏中去。

( (22) ) 情境教学法

英语是一种交际工具, 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教师可以将生活情境运用于英语复习教学。这样的情境有很多, 教师应注意观察与思考, 如接电话、吃早餐、商店购物等。在引导时, 要做到自然真实, 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将英语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3. 在教学中反思巩固知识

篇4:《图形与变换》总复习教案

【关键词】数学;小学;图形;复习;教案

复习目标:

1.让学生观察图片讨论并汇报所涉及的数学知识。通过生活中的事例,理解图形的变换现象。

2.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经历观察、分析、操作、展示等数学活动过程,进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探讨、交流、反思的意识,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与责任感。

教学重点:

进一步掌握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的特征以及在方格纸上能根据要求规范的进行操作图形的对称、平移等。

教学难点:

能用简洁规范的语言叙述图形的变换现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回顾再现。

1.欣赏图案:同学们好,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漂亮的图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2.讨论交流:你们能用数学的眼光来分析一下,在这些漂亮的图案中,发现了哪些数学知识?

3.学生汇报

二、整理归纳,形成系统

(一)轴对称

1.讨论和交流,汇报对该知识的了解情况,教师通过整理让学生明白轴对称的相关知识。

2.观察,找出平面图形中的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的条数和画对称轴时要注意的细节。

3根据对称性如何画出另一半图形的图片,让学生自己发现其特点然后动手完成相关练习,通过学生作业完成情况的对比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出现的问题。

(二)平移

1.思考:学生讨论交流,汇报对该知识了解情况,教师通过整理让学生明白平移的相关知识。

2.通过学生(或教师的补充)汇报生活中的平移现象,教师小结在图形平移中应注意的细节。

3.让学生根据图片的变换现象用自己简洁规范的语言汇报其平移现象,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让学生根据题单上两种不同要求自己动手操作,通过展示让学生互相发现出现的问题,教师通过引导从而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分析能力。

(三)旋转

1.让学生通过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在做旋转运动从而理解生活中的旋转现象。

2.通过观察图片中风车的旋转让学生讨论旋转中应注意的细节。

3.让学生通过欣赏图形的旋转现象然后用规范的语言对旋转现象进行描述,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在题单上完成旋转图形,教师通过对学生的作品展示,找出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并对问题加以更正,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综合练习

1.生活中的现象各属于哪种图形变换?通过这个练习让学生更能明白生说中的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从而让学生明白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由图A-B-C-D的变换情况。然后用规范、简洁的语言进行描述,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能力。

(五)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1.由于该内容是前面刚刚学习,相信学生们已经学习非常好,现在不去特别的复习。现只进行一个练习复习该内容。

2.辨析:一个长方形面积是8平方厘米,按2:1扩大后面积是16平方厘米。对吗?为什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由)

三、全课总结:让学生汇报自己今天收获。

四、作业布置:完成题单上各种类型的练习。

参考文献

篇5:book2unit4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一、掌握说明文的一般知识。

二、学会阅读一般的说明文。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内容:复习说明对象及其特点,说明顺序。

一、指明本课的教学内容: 复习说明对象及其特点,说明顺序。

二、用问答式复习说明文的有关知识。

1、什么是说明文?说明文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

说明文是以说明这种表达方式为主,按照一定的要求解说事物或事理的文章。

2、常见的说明文有几种类型?本册课文中有哪几个单元哪些课文是说明文? A、事物(形状、构造,发展变化)

B、事理 第一单元1-5课,第三单元10-14课,第五单元19-21课。

3、阅读说明文一般要抓住几个方面?

A、指明说明对象及其特点,B、理清说明的顺序,C、掌握说明的主要方法,D、体会语言的准确性。

三、复习阅读说明对象及其特点、说明顺序的方法。

1、说明事物必须抓住事物的特点。什么是事物的特点? 事物的特点是事物相互区别的标志。

2、指出《中国石拱桥》、《核舟记》、《隆冬话竹》、《活板》、《宇宙里有些什么》的说明对象及其特点。

A、《中国石拱桥》: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分布很广、大小不

一、形式多样。B、《核舟记》:核舟:体积小、雕刻内容多、技艺巧。C、《隆冬话竹》:竹子:外形典雅、气质刚劲。D、《活板》:活板印刷:活。

E、《宇宙里有些什么》:宇宙:物质的、无穷无尽的、运动发展的。

3、怎样把握说明对象的特点?以《活板》、《动物尾巴的功能》、《隆冬话竹》为例说明。A、题目:《活板》:活。B、首段:《动物尾巴的功能》:动物的尾巴形状万千,妙用无穷。C、关键词句:《隆冬话竹》:外形典雅,气质刚劲。

4、怎样指出文段或文章的说明中心(主要内容)?

如:《宇宙里有些什么》第12—17段(P169—170)的主要内容。说明宇宙是无穷无尽的。

方法:说明中心=说明对象(宇宙)+特征(无穷无尽)

注意:如果一段说明文将说明对象分成几个部分分别说明或列点说明某一对象的特征,概括时不可以偏概全。

如:《向沙漠进军》第五段(P100)的说明中心。抵御风沙袭击的方法是培植防护林,培植草皮。

5、我们学过的说明顺序有哪几种?每种还有哪些小类?以学过的课文为例说明。⑴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多在建筑物的结构,如上下、远近、左右、内外、东西南北中等。如《核舟记》:头—舱—尾—背。

⑵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多在事物的发展变化,如《活板》:唐—宋—升死;《中国石拱桥》:古—今。

⑶逻辑顺序:说明事理,多说明事物的内在联系。A、先总说后分说:总—分:《向沙漠进军》第4、6段;

分—总:《宇宙里有些什么》第3—6段;

总—分—总:《中国石拱桥》第5段赵州桥,《核舟记》全文,《电子计算机的多种功能》全文。

B、先主要后次要:《向沙漠进军》第5段。C、先原因后结果:《中国石拱桥》第9段。D、由现象到本质:《什么是生态平衡》。E、由性能到功用:《隆冬话竹》。

F、由一般到特殊:《隆冬话竹》第9段竹子的种类。G、由整体到局部:《中国石拱桥》第6段卢沟桥。

注意:⑴时间顺序:有表示时间的词语,如:朝代、数字等。

⑵空间顺序:有表示方位的词语,如:上下、远近、左右、内外、东西南北中等。⑶同一篇文章全文或各部分均可有几种不同的说明顺序,应分别指出。

6、划分段落、层次,概括段意、层意。⑴把握该段(篇)说明的中心和重点,分析思路。

⑵概括要全面,要抓住重点,语言要简洁,格式为:说明了什么。

⑶划分标准要统一,或按时间或按空间或按逻辑。如,总分总结构分三层,总分、分总结构为两层。

四、课外练习。

第二课时

内容:复习说明方法,说明性语言的特点。

一、复习上节课学过的知识及学到的方法,指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复习说明方法,说明性语言的特点。

二、复习说明方法。

1、本册学过的说明方法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⑴下定义:用简洁的语言科学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如等边三角形是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如银河系的定义169页、生态平衡的定义122页)

⑵举例子:举一些通俗易懂、有代表性的例子说明事物或事理。(如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课文举了赵州桥、卢沟桥,《隆冬话竹》第二段,为了说明竹子对中国文化的贡献,作者举了许多巧妙地提到了竹的成语,《电子计算机的多种功能》第4-7段。)

⑶分类别:按一定的标准,不能有从属或交叉关系,要把集合中的所有内容都分完。如人分为男人、女人。(如《宇宙里有些什么》中第3-5段大、小、中恒星,《向沙漠进军》中第4段游击战、阵地战,《电子计算机的多种功能》第二段分类。)⑷打比方:用比喻的修辞把抽象、复杂的事物说得深入浅出、具体生动。

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作者把它比作什么?(虹)《向沙漠进军》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把风沙比作沙漠逞强施威的武器,把水当作征服沙漠的武器。《宇宙里有些什么》第2、9、12段。

⑸作比较:用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同要说明的事物相比较,一定有两个方面。《宇宙里有些什么》密度小:比我们用抽气机造成的“真空”还要稀薄得多,《电子计算机的多种功能》第5、6段。

⑹列数据;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点最准确、最有说服力的方法。竹子的种类95页,赵州桥、卢沟桥的长度、宽度,恒星的表面温度。

⑺引言论: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中国石拱桥》中引用张嘉贞、张族的话,《隆冬话竹》引用苏轼、李白的诗句。

2、这些说明方法有何标记?

⑴下定义:„„是„„,这就是„„,叫„„。⑵分类别:有几类(种),一种是„„,另一种是„„。⑶举例子:例如、又如、比如、再如、如,举例只举一部分。⑷打比方:像、是、当作,就是比喻。⑸作比较:而、比„„和„„两种东西比。⑹列数字:数词,概数、确数。⑺引言论:引用,标记是引号。

3、这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共同的作用是说明事物的特征,但各自有不同的特点:如打比方:形象生动;列数字:准确;举例子、作比较:通俗、具体;引言论:印证;分类别;条理清楚。

注意:说明方法一般用三个字表达,不要与修辞方法、表达方式混淆,表述要规范。

四、复习说明性语言的特点。

1、说明性语言的特点:准确,体现在修饰、限制性的语言运用,同义词的选择上。如课文104页第二、三题,172页第三题。

2、方法:⑴修饰、限制性语言:用删除法,去掉有什么不好? 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不能删去,该词说明了什么,如删去有什么不好。⑵同义词的选择:用置换法,换了有什么不好? 它的运动也是无穷无尽的(茫无涯际)。

辨别同义词的细微差别,如词义、搭配、范围、感情色彩等方面。

五、说明文的阅读探究能力。

说明文的阅读探究主要是对信息的处理。

1、数据分析:《祖国的大豆》运用数据分别说明了什么?

2、图表阅读:⑴看清图表;⑵从图上找规律;⑶用简洁的文字表达。

篇6:说明文专题复习教案(高三复习)

教学目标:

1、了解并掌握说明文的有关知识。

2、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和说明方法在文中的作用。

3、学会分析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和文学性。教学重点难点

1、辨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2、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和文学性。课型:复习课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回顾高中学过的说明文 《说数》、《南州六月荔枝丹》、《走向21世纪的机器人》、《自然笔记》

二、把握考点

首先,我们就了解说明的内容,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那么如何把握呢?

(一)、说明对象的特征,把握说明内容

1、文章的题目即明确特征

2、从文中开头的语句找出事物的特征

3、从文中概括、提炼出事物的特征

4、结合文题,抓中心句

【真题演练】

2015年高考上海卷语段一第6小题

6.综览全文,概括理论模型的特点。(4分)【答案示例】从文中看,理论模型的特点有:

一、理论模型不同于其表示的对象,但两者易于混淆;

二、理论模型与其表示的对象之间具有结构上的特定相似性;

三、理论模型需要一套基于专业知识的约定来构建和解释;

四、理论模型是不完美的,主要体现在不完整、不精确两方面。

评分说明:一个特点1分。第一个特点中的“易于混淆”、第三个特点中的“基于专业知识的约定”,是理论模型区别于地图的特征,须明确写出才可给分。2009年高考上海卷语段六第26小题

26.联系全文,概括桂的功用。(不超过12字)(2分)【参考答案】桂能入药,又可食用。(各1分)

(二)、理清说明的条理,明确说明的顺序

明确了对象,抓住了特征,一篇好的说明文,还要安排好说明顺序,使用什么说明顺序,要看说明对象。在阅读时要抓表示说明顺序标志的关键性的词语 A、时间顺序 B、空间顺序 C、逻辑顺序(三)了解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1.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些?

举例子 分类别 列数字 作比较

引资料 下定义 打比方 列图表 『(2017年考纲)

(二)阅读社科类现代文

1.理解

(3)理解图表,用文字解释图表,完成图文转换。

这就是在考查“列图表”这一说明方法,要求学生能将图表中的信息用文字表述出来。』 【真题演练】

2017年宝山一模语段一第9小题

9.根据乙文图表,简介2014年—2016年全国暑期档电影票房情况。(2分)【答案示例】2014年全国暑期档电影票房为90.0亿元;2015年增长为124.31亿元;2016年比上一年减少,为124.29亿元(同比减少0.38%)。

【答案示例】相较2014年的90.0亿元,2015年全国暑期档电影票房增长到124.31亿元;但是与2015年相比2016年却减少了0.02亿元,为124.29亿元。图表所转换的文字表述要清晰;具体数字及单位要清晰。

2.常见的几种说明方法及作用(重点强调)(学生回答)

列数字: 用具体的数据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打比方:生动形象说明了„„ 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举例子:用具体例子说明„„的特点,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作比较:把„„和„„相互比较,突出强调了„„的特点。

引资料:引用„„,突出了„„既增强了说服力,也增强了趣味性;增加文章的文化内涵。

分类别:把„„分别加以说明,显得条理清楚。下定义:简洁、准确地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列图表:具体、直观的表现了„„事物的„„的特点。

【真题演练】

2009年高考上海卷语段六第25小题

画浪线部分介绍桂叶运用了说明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2分)【参考答案】先作比较说明桂叶的大小,再用数字介绍叶脉的数量,准确清晰地说明了桂叶的形状(对一点即得1分)2015年高考上海卷语段一第三小题

全文以地图作类比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2分)答案示例:形象直观地说明理论模型的特点

评分说明:“形象直观”1分,“理论模型的特点”1分。

(四)体会一般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以及科普说明文还具有的文学性、形象性。

一般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说明文要求语言的准确,即一定要符合客观实际,说明事物要求在时间、空间、数字、范围、程度等方面都要求准确无误。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1、是要注意分析限制性词语的表达作用。

枯燥的数字提醒我们,中国已成为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善待家园》

2、是要注意分析表示估计和猜测的词语的表达作用。可能 一般

3、是要注意表程度、范围的副词和数词的使用。

绝不 左右

4、表消息来源 据测定

【真题演练】

2009年高考上海卷语段六第27小题

以画横线的句子为例,简要说明本文科学性和文学性相结合的特点。(4分)【参考答案】这两句用近似对称的句式强调了桂枝、肉桂的特性及药用价值的不同,又用“必”和“多”等词语从程度上准确地说明了二者药用上的差异,既有文学性又有科学性。(一点2分)2015年高考上海卷语段一第5小题

作为说明文,本文的语言除严谨准确外还有其他特点,请举例分析。(3分)答案示例:本文语言还具有平易近人的特点,如文中多次使用设问,使用“我们”“你”等人称代词,拉近了读者与作者的距离。

评分说明:特点1分,如“平易近人”“通俗易懂”等,结合例子作具体分析2分。

四、小结知识点 明确考点:

(1)了解说明的内容,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2)理清说明的条理,明确说明的顺序(3)了解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4)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及科普说明文语言的文学性、形象性。

篇7:高三数学教案:函数复习教案

【摘要】鉴于大家对查字典数学网十分关注,小编在此为大家整理了此文高三数学教案:函数复习教案,供大家参考!本文题目:高三数学教案:函数复习教案2013高中数学精讲精练 第二章 函数【知识导读】【方法点拨】函数是中学数学中最重要,最基础的内容之一,是学习高等数学的基础.高中函数以具体的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三角函数的概念,性质和图像为主要研究对象,适当研究分段函数,含绝对值的函数和抽象函数;同时要对初中所学二次函数作深入理解.1.活用定义法解题.定义是一切法则与性质的基础,是解题的基本出发点.利用定义,可直接判断所给的对应是否满足函数的条件,证明或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等.2.重视数形结合思想渗透.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当你所研究的问题较为抽象时,当你的思维陷入困境时,当你对杂乱无章的条件感到头绪混乱时,一个很好的建议:画个图像!利用图形的直观性,可迅速地破解问题,乃至最终解决问题.3.强化分类讨论思想应用.分类讨论是一种逻辑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解题策略,它体现了化整为零、积零为整的思想与归类整理的方法.进行分类讨论时,我们要遵循的原则是:分类的对象是确定的,标准是统一的,不遗漏、不重复,科学地划分,分清主次,不越级讨论。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不漏不重.4.掌握函数与方程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是最重要,最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之一,它在整个高中数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很高.函数的思想包括运用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去分析问题,转化问题和解决问题.第1课 函数的概念【考点导读】1.在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通过集合与对应的语言刻画函数,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2.准确理解函数的概念,能根据函数的三要素判断两个函数是否为同一函数.【基础练习】1.设有函数组:①,;②,;③,;④,;⑤,.其中表示同一个函数的有___②④⑤___.2.设集合,从 到 有四种对应如图所示:其中能表示为 到 的函数关系的有_____②③____.3.写出下列函数定义域:(1)的定义域为______________;(2)的定义域为______________;(3)的定义域为______________;(4)的定义域为_________________.4.已知三个函数:(1);(2);(3).写出使各函数式有意义时,的约束条件:(1)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写出下列函数值域:(1),;值域是.(2);值域是.(3),.值域是.【范例解析】例1.设有函数组:①,;②,;③,;④,.其中表示同一个函数的有③④.分析:判断两个函数是否为同一函数,关键看函数的三要素是否相同.解:在①中,的定义域为,的定义域为,故不是同一函数;在②中,的定义域为,的定义域为,故不是同一函数;③④是同一函数.例2.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①;②;解:(1)① 由题意得: 解得 且 或 且,故定义域为.② 由题意得:,解得,故定义域为.例3.求下列函数的值域:(1),;(2);(3).分析:运用配方法,逆求法,换元法等方法求函数值域.(1)解:,函数的值域为;(2)解法一:由,则,故函数值域为.解法二:由,则,,故函数值域为.【反馈演练】1.函数f(x)= 的定义域是___________.2.函数 的定义域为_________________.3.函数 的值域为________________.4.函数 的值域为_____________.5.函数 的定义域为_____________________.6.记函数f(x)= 的定义域为A,g(x)=lg[(x-a-1)(2a-x)](a1)的定义域为B.(1)求A;(2)若B A,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解:(1)由2-0,得 0,x-1或x1,即A=(-,-1)[1,+).(2)由(x-a-1)(2a-x)0,得(x-a-1)(x-2a)0.∵a1,a+12a,B=(2a,a+1).∵B A,2a1或a+1-1,即a 或a-2,而a1,1或a-2,故当B A时,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2][ ,1).第2课 函数的表示方法【考点导读】1.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如图像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函数.2.求解析式一般有四种情况:(1)根据某个实际问题须建立一种函数关系式;(2)给出函数特征,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3)换元法求解析式;(4)解方程组法求解析式.【基础练习】1.设函数,则 _________;__________.2.设函数,,则 _____3_______;;.3.已知函数 是一次函数,且,,则 __15___.4.设f(x)=,则f[f()]=_____________.5.如图所示的图象所表示的函数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例解析】例1.已知二次函数 的最小值等于4,且,求 的解析式.分析:给出函数特征,可用待定系数法求解.解法一:设,则 解得故所求的解析式为.解法二:,抛物线 有对称轴.故可设.将点 代入解得.故所求的解析式为.解法三:设,由,知 有两个根0,2,例2.甲同学家到乙同学家的途中有一公园,甲从家到公园的距离与乙从家到公园的距离都是2km,甲10时出发前往乙家.如图,表示甲从出发到乙家为止经过的路程y(km)与时间x(分)的关系.试写出 的函数解析式.分析:理解题意,根据图像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反馈演练】1.若,则(D)A.B.C.D.2.已知,且,则m等于________.3.已知函数f(x)和g(x)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且f(x)=x2+2x.求函数g(x)的解析式.解:设函数 的图象上任意一点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则∵点 在函数 的图象上第3课 函数的单调性【考点导读】1.理解函数单调性,最大(小)值及其几何意义;2.会运用单调性的定义判断或证明一些函数的增减性.【基础练习】1.下列函数中:①;②;③;④.其中,在区间(0,2)上是递增函数的序号有___②___.2.函数 的递增区间是___ R ___.3.函数 的递减区间是__________.4.已知函数 在定义域R上是单调减函数,且,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__________.5.已知下列命题:①定义在 上的函数 满足,则函数 是 上的增函数;②定义在 上的函数 满足,则函数 在 上不是减函数;③定义在 上的函数 在区间 上是增函数,在区间 上也是增函数,则函数 在 上是增函数;④定义在 上的函数 在区间 上是增函数,在区间 上也是增函数,则函数 在 上是增函数.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有_____②______.【范例解析】例.求证:(1)函数 在区间 上是单调递增函数;(2)函数 在区间 和 上都是单调递增函数.分析:利用单调性的定义证明函数的单调性,注意符号的确定.证明:(1)对于区间 内的任意两个值,且,因为,又,则,得,故,即,即.所以,函数 在区间 上是单调增函数.(2)对于区间 内的任意两个值,且,因为,又,则,得,故,即,即.所以,函数 在区间 上是单调增函数.同理,对于区间,函数 是单调增函数;例2.确定函数 的单调性.分析:作差后,符号的确定是关键.解:由,得定义域为.对于区间 内的任意两个值,且,则又,【反馈演练】1.已知函数,则该函数在 上单调递__减__,(填增减)值域为_________.2.已知函数 在 上是减函数,在 上是增函数,则 __25___.3.函数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4.函数 的单调递减区间为.5.已知函数 在区间 上是增函数,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解:设对于区间 内的任意两个值,且,则,,得,,即.第4课 函数的奇偶性【考点导读】1.了解函数奇偶性的含义,能利用定义判断一些简单函数的奇偶性;2.定义域对奇偶性的影响: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是函数为奇函数或偶函数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不具备上述对称性的,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基础练习】1.给出4个函数:①;②;③;④.其中奇函数的有___①④___;偶函数的有____②____;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的有____③____.2.设函数 为奇函数,则实数-1.3.下列函数中,在其定义域内既是奇函数又是减函数的是(A)A.B.C.D.【范例解析】例1.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1);(2);(3);(4);(5);(6)分析:判断函数的奇偶性,先看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再利用定义判断.解:(1)定义域为,关于原点对称;,所以 为偶函数.(2)定义域为,关于原点对称;,故 为奇函数.(3)定义域为,关于原点对称;,且,所以 既为奇函数又为偶函数.(4)定义域为,不关于原点对称;故 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5)定义域为,关于原点对称;,则 且,故 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6)定义域为,关于原点对称;例2.已知定义在 上的函数 是奇函数,且当 时,求函数 的解析式,并指出它的单调区间.分析:奇函数若在原点有定义,则.解:设,则,.又 是奇函数,.当 时,.综上,的解析式为.【反馈演练】1.已知定义域为R的函数 在区间 上为减函数,且函数 为偶函数,则(D)A.B.C.D.2.在 上定义的函数 是偶函数,且,若 在区间 是减函数,则函数(B)A.在区间 上是增函数,区间 上是增函数B.在区间 上是增函数,区间 上是减函数C.在区间 上是减函数,区间 上是增函数D.在区间 上是减函数,区间 上是减函数3.设,则使函数 的定义域为R且为奇函数的所有 的值为____1,3 ___.4.设函数 为奇函数,则 ________.5.若函数 是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在 上是减函数,且,则使得 的x的取值范围是(-2,2).6.已知函数 是奇函数.又,,求a,b,c的值;解:由,得,得.又,得,而,得,解得.又,或1.若,则,应舍去;若,则.所以,.综上,可知 的值域为.第5 课 函数的图像【考点导读】1.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图像特征,学会运用函数的图像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2.掌握画图像的基本方法:描点法和图像变换法.【基础练习】1.根据下列各函数式的变换,在箭头上填写对应函数图像的变换:(1);(2).2.作出下列各个函数图像的示意图:(1);(2);(3).解:(1)将 的图像向下平移1个单位,可得 的图像.图略;(2)将 的图像向右平移2个单位,可得 的图像.图略;(3)由,将 的图像先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 的图像,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可得 的图像.如下图所示:3.作出下列各个函数图像的示意图:(1);(2);(3);(4).解:(1)作 的图像关于y轴的对称图像,如图1所示;(2)作 的图像关于x轴的对称图像,如图2所示;(3)作 的图像及它关于y轴的对称图像,如图3所示;(4)作 的图像,并将x轴下方的部分翻折到x轴上方,如图4所示.4.函数 的图象是(B)【范例解析】例1.作出函数 及,,的图像.分析:根据图像变换得到相应函数的图像.解: 与 的图像关于y轴对称;与 的图像关于x轴对称;将 的图像向左平移2个单位得到 的图像;保留 的图像在x轴上方的部分,将x轴下方的部分关于x轴翻折上去,并去掉原下方的部分;将 的图像在y轴右边的部分沿y轴翻折到y轴的左边部分替代原y轴左边部分,并保留 在y轴右边部分.图略.与 的图像关于x轴对称;与 的图像关于原点对称;保留 的图像在x轴上方的部分,将x轴下方的部分关于x轴翻折上去,并去掉原下方的部分;将 的图像在y轴右边的部分沿y轴翻折到y轴的左边部分替代原y轴左边部分,并保留 在y轴右边部分.例2.设函数.(1)在区间 上画出函数 的图像;(2)设集合.试判断集合 和 之间的关系,并给出证明.分析:根据图像变换得到 的图像,第(3)问实质是恒成立问题.解:(1)(2)方程 的解分别是 和,由于 在 和 上单调递减,在 和 上单调递增,因此.由于.【反馈演练】1.函数 的图象是(B)2.为了得到函数 的图象,可以把函数 的图象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3.已知函数 的图象有公共点A,且点A的横坐标为2,则 =.4.设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且y=f(x)的图象关于直线 对称,则f(1)+ f(2)+ f(3)+ f(4)+ f(5)=_____0____.5.作出下列函数的简图:(1);(2);(3).第6课 二次函数【考点导读】1.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掌握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2.能结合二次函数的图像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从而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基础练习】1.已知二次函数 ,则其图像的开口向__上__;对称轴方程为;顶点坐标为,与 轴的交点坐标为,最小值为.2.二次函数 的图像的对称轴为 ,则 __-2___,顶点坐标为,递增区间为,递减区间为.3.函数 的零点为.4.实系数方程 两实根异号的充要条件为;有两正根的充要条件为;有两负根的充要条件为.5.已知函数 在区间 上有最大值3,最小值2,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范例解析】例1.设 为实数,函数,.(1)讨论 的奇偶性;(2)若 时,求 的最小值.分析:去绝对值.解:(1)当 时,函数此时,为偶函数.当 时,,.此时 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2)由于 在 上的最小值为,在 内的最小值为.例2.函数 在区间 的最大值记为,求 的表达式.分析:二次函数在给定区间上求最值,重点研究其在所给区间上的单调性情况.解:∵直线 是抛物线 的对称轴,可分以下几种情况进行讨论:(1)当 时,函数,的图象是开口向上的抛物线的一段,由 知 在 上单调递增,故;(2)当 时,,有 =2;(3)当 时,函数,的图象是开口向下的抛物线的一段,若 即 时,若 即 时,【反馈演练】1.函数 是单调函数的充要条件是.2.已知二次函数的图像顶点为,且图像在 轴上截得的线段长为8,则此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3.设,二次函数 的图象为下列四图之一:则a的值为(B)A.1 B.-1 C.D.4.若不等式 对于一切 成立,则a的取值范围是.5.若关于x的方程 在 有解,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6.已知函数 在 有最小值,记作.(1)求 的表达式;(2)求 的最大值.解:(1)由 知对称轴方程为,当 时,即 时,;当,即 时,;当,即 时,;综上,.(2)当 时,;当 时,;当 时,.故当 时,的最大值为3.7.分别根据下列条件,求实数a的值:(1)函数 在在 上有最大值2;(2)函数 在在 上有最大值4.解:(1)当 时,令,则;当 时,令,(舍);当 时,即.综上,可得 或.(2)当 时,即,则;当 时,即,则.综上,或.8.已知函数.(1)对任意,比较 与 的大小;(2)若 时,有,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解:(1)对任意,故.(2)又,得,即,得,解得.第7课 指数式与对数式【考点导读】1.理解分数指数幂的概念,掌握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2.理解对数的概念,掌握对数的运算性质;3.能运用指数,对数的运算性质进行化简,求值,证明,并注意公式成立的前提条件;4.通过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以及不同底的对数运算化为同底对数运算.【基础练习】1.写出下列各式的值:;____4____;;___0_____;____1____;__-4__.2.化简下列各式:(1);(2).3.求值:(1)___-38____;(2)____1____;(3)_____3____.【范例解析】例1.化简求值:(1)若,求 及 的值;(2)若,求 的值.分析:先化简再求值.解:(1)由,得,故;例2.(1)求值:;(2)已知,求.分析:化为同底.例3.已知,且,求c的值.分析:将a,b都用c表示.【反馈演练】1.若,则.2.设,则.3.已知函数,若,则-b.4.设函数 若,则x0的取值范围是(-,-1)(1,+).5.设已知f(x6)= log2x,那么f(8)等于.6.若,则k =__-1__.7.已知函数,且.(1)求实数c的值;(2)解不等式.解:(1)因为,所以,由,即,.(2)由(1)得:由 得,当 时,解得.当 时,解得,所以 的解集为.第8课 幂函数、指数函数及其性质【考点导读】1.了解幂函数的概念,结合函数,,的图像了解它们的变化情况;2.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意义,能画出具体指数函数的图像,探索并理解指数函数的单调性;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指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基础练习】1.指数函数 是R上的单调减函数,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2.把函数 的图像分别沿x轴方向向左,沿y轴方向向下平移2个单位,得到 的图像,则.3.函数 的定义域为___R__;单调递增区间;值域.4.已知函数 是奇函数,则实数a的取值.5.要使 的图像不经过第一象限,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6.已知函数 过定点,则此定点坐标为.【范例解析】例1.比较各组值的大小:(1),,;(2),,其中;(3),.分析:同指不同底利用幂函数的单调性,同底不同指利用指数函数的单调性.解:(1),而,例2.已知定义域为 的函数 是奇函数,求 的值;解:因为 是奇函数,所以 =0,即又由f(1)=-f(-1)知例3.已知函数,求证:(1)函数 在 上是增函数;(2)方程 没有负根.分析:注意反证法的运用.证明:(1)设,,又,所以,,则故函数 在 上是增函数.(2)设存在,满足,则.又,【反馈演练】1.函数 对于任意的实数 都有(C)A.B.C.D.2.设,则(A)A.-23.将y=2x的图像(D)再作关于直线y=x对称的图像,可得到函数 的图像.A.先向左平行移动1个单位 B.先向右平行移动1个单位C.先向上平行移动1个单位 D.先向下平行移动1个单位4.函数 的图象如图,其中a、b为常数,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C)A.B.C.D.5.函数 在 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和为3,则 的值为___2__.6.若关于x的方程 有实数根,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解:由 得,7.已知函数.(1)判断 的奇偶性;(2)若 在R上是单调递增函数,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解:(1)定义域为R,则,故 是奇函数.(2)设,当 时,得,即;当 时,得,即;综上,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第9课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考点导读】1.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和意义,能画出具体对数函数的图像,探索并理解对数函数的单调性;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对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3.熟练运用分类讨论思想解决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单调性问题.【基础练习】1.函数 的单调递增区间是.2.函数 的单调减区间是.【范例解析】例1.(1)已知 在 是减函数,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2)设函数,给出下列命题:① 有最小值;②当 时,的值域为;③当 时,的定义域为;④若 在区间 上单调递增,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则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_____.分析:注意定义域,真数大于零.解:(1),在 上递减,要使 在 是减函数,则;又 在 上要大于零,即,即;综上,.(2)① 有无最小值与a的取值有关;②当 时,成立;③当 时,若 的定义域为,则 恒成立,即,即 成立;④若 在区间 上单调递增,则 解得,不成立.例3.已知函数,求函数 的定义域,并讨论它的奇偶性和单调性.分析:利用定义证明复合函数的单调性.解:x须满足 所以函数 的定义域为(-1,0)(0,1).因为函数 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且对定义域内的任意x,有,所以 是奇函数.研究 在(0,1)内的单调性,任取x1、x2(0,1),且设x1得 0,即 在(0,1)内单调递减,【反馈演练】1.给出下列四个数:①;②;③;④.其中值最大的序号是___④___.2.设函数 的图像过点,则 等于___5_ _.3.函数 的图象恒过定点,则定点 的坐标是.4.函数 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和为a,则a的值为.5.函数 的图象和函数 的图象的交点个数有___3___个.6.下列四个函数:①;②;③;④.其中,函数图像只能是如图所示的序号为___②___.7.求函数 ,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解:令,则,即求函数 在 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故函数 的最大值为0,最小值为.8.已知函数.(1)求 的定义域;(2)判断 的奇偶性;(3)讨论 的单调性,并证明.解:(1)解:由,故的定义域为.(2),故 为奇函数.(3)证明:设,则,.当 时,故 在 上为减函数;同理 在 上也为减函数;当 时,故 在,上为增函数.第10课 函数与方程【考点导读】1.能利用二次函数的图像与判别式的正负,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了解函数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2.能借助计算器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并理解二分法的实质.3.体验并理解函数与方程的相互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基础练习】1.函数 在区间 有_____1 ___个零点.2.已知函数 的图像是连续的,且 与 有如下的对应值表:1 2 3 4 5 6-2.3 3.4 0-1.3-3.4 3.4则 在区间 上的零点至少有___3__个.【范例解析】例1.是定义在区间[-c,c]上的奇函数,其图象如图所示:令,则下列关于函数 的结论:①若a0,则函数 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②若a=-1,-2③若a0,则方程 =0有两个实根;④若,则方程 =0有三个实根.其中,正确的结论有___________.分析:利用图像将函数与方程进行互化.解:当 且 时,是非奇非偶函数,①不正确;当,时,是奇函数,关于原点对称,③不正确;当,时,由图知,当 时,才有三个实数根,故④不正确;故选②.例2.设,若,.求证:(1)且;(2)方程 在 内有两个实根.分析:利用,进行消元代换.证明:(1),由,得,代入 得:,即,且,即,即证.【反馈演练】1.设,为常数.若存在,使得,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2.设函数 若,则关于x的方程 解的个数为(C)A.1 B.2 C.3 D.43.已知,且方程 无实数根,下列命题:①方程 也一定没有实数根;②若,则不等式 对一切实数 都成立;③若,则必存在实数,使④若,则不等式 对一切实数 都成立.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①②④.4.设二次函数,方程 的两根 和 满足.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解:令,则由题意可得.故所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5.已知函数 是偶函数,求k的值;解: 是偶函数,由于此式对于一切 恒成立,6.已知二次函数.若ac,且f(1)=0,证明f(x)的图象与x轴有2个交点.证明:的图象与x轴有两个交点.第11课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考点导读】1.能根据实际问题的情境建立函数模型,结合对函数性质的研究,给出问题的解答.2.理解数据拟合是用来对事物的发展规律进行估计的一种方法,会根据条件借助计算工具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数学地分析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基础练习】1今有一组实验数据如下:1.99 3.0 4.0 5.1 6.121.5 4.04 7.5 12 18.01现准备用下列函数中的一个近似地表示这些数据满足的规律,① ② ③ ④其中最接近的一个的序号是______③_______.2.某摩托车生产企业,上生产摩托车的投入成本为1万元/辆,出厂价为1.2万元/辆,年销售量为1000辆.本为适应市场需求,计划提高产品档次,适度增加投入成本.若每辆车投入成本增加的比例为x(0 1),则出厂价相应的提高比例为0.75x,同时预计年销售量增加的比例为0.6x.已知年利润 =(出厂价-投入成本)年销售量.(Ⅰ)写出本预计的年利润y与投入成本增加的比例x的关系式;(Ⅱ)为使本的年利润比上年有所增加,问投入成本增加的比例x应在什么范围内?解:(Ⅰ)由题意得y = [ 1.2(1+0.75x)-1(1 + x)] 1000(1+0.6x)(0 1)整理得 y =-60x2 + 20x + 200(0 1).(Ⅱ)要保证本的利润比上有所增加,当且仅当即 解不等式得.答:为保证本的年利润比上有所增加,投入成本增加的比例x应满足0 0.33.【范例解析】例.某蔬菜基地种植西红柿,由历年市场行情得知,从二月一日起的300天内,西红柿市场售价与上市时间的关系用图一的一条折线表示;西红柿的种植成本与上市时间的关系用图二的抛物线段表示.(Ⅰ)写出图一表示的市场售价与时间的函数关系式p=f(t);写出图二表示的种植成本与时间的函数关系式Q=g(t);(Ⅱ)认定市场售价减去种植成本为纯收益,问何时上市的西红柿纯收益最大?(注:市场售价和种植成本的单位:元/102kg,时间单位:天)解:(Ⅰ)由图一可得市场售价与时间的函数关系为由图二可得种植成本与时间的函数关系为g(t)=(t-150)2+100,0300.(Ⅱ)设t时刻的纯收益为h(t),则由题意得h(t)=f(t)-g(t),即当0200时,配方整理得h(t)=-(t-50)2+100,所以,当t=50时,h(t)取得区间[0,200]上的最大值100;当200所以,当t=300时,h(t)取得区间(200,300]上的最大值87.5.综上:由10087.5可知,h(t)在区间[0,300]上可以取得最大值100,此时t=50,即从二月一日开始的第50天时,上市的西红柿纯收益最大【反馈演练】1.把长为12cm的细铁丝截成两段,各自围成一个正三角形,则这两个正三角形面积之和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2.某地高山上温度从山脚起每升高100m降低0.7℃,已知山顶的温度是14.1℃,山脚的温度是26℃,则此山的高度为_____17_____m.3.某公司在甲、乙两地销售一种品牌车,利润(单位:万元)分别为L1=5.06x-0.15 x 2和L2=2 x,其中x为销售量(单位:辆).若该公司在这两地共销售15辆车,则能获得的最大利润为____45.6___万元.4.某单位用木料制作如图所示的框架,框架的下部是边长分别为x,y(单位:m)的矩形.上部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要求框架围成的总面积8cm2.问x、y分别为多少时用料最省?解:由题意得 xy+ x2=8,y= =(0则框架用料长度为l=2x+2y+2()=(+)x+ 4.当(+)x= ,即x=8-4 时等号成立.此时,x=8-4,故当x为8-4 m,y为 m时,用料最省.

篇8:book2unit4复习教案

教学内容:梳理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情感

教学目标:熟练掌握教材内容及梳理本单元在高考中出现的语言运用题

一、单元体制:本单元共三篇课文

《记念刘和珍君》《小狗包弟》《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这三篇文章从题目上看均属散文,散文是形散而神不散,神就是文章的情,形散而情聚,情感这条红线贯穿文章的始终。

1.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概括文章大意,然后重点读《记念刘和珍君》的第2部分及第4部分,体会《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当中的情感:

真的猛士 ,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说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

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

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学生自主探究情感,老师根据学生探究的结果板书:

2.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小狗包弟,概括文章大意,然后探究情感,老师根据学生探究的结果板书:

3.学生有感情的自由朗读《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体会其中蕴含了什么思想情感,学生自主探究,交流,教师汇总:

二、链接高考:在考场中出现的与本单元相关的语言运用题

1. (教师投影,学生欣赏) 为刘和珍写一则颁奖词 (4分)

刘和珍———在黑暗的时代中,你没有沉论;在严酷的高压下,你没有沉默;在枪弹的攒射中,你依然前行。虑及民族存亡,你黯然泣下,为了国家复兴,你奋然前行。你如流星刹那间闪过,却爆发出夺目的光茫。

2.教师再投影课本中其他几个人物的颁奖词,学生欣赏

易水清寒,夺人心魄,因为它知道自己送走的是一个真正的英雄。你的勇气砥砺了你手中的匕首,你手中的匕首又将你的名字刻在了历史的丰碑上。太子丹的邀请只是你义无反顾的契机,真正让你勇者无惧的是你心中的信仰;为国为民,才是侠之大者! (荆轲)

千军万马,战火纷飞,你是未能加冕的帝王;爱恨情仇,尔虞我诈,你是未能立业的英雄。但你的霸气是许多帝王所不及的,你的豪情是许多英雄所缺少的。霸王不成霸业却一样名垂千古。 (项羽)

含垢忍辱,你用顽强之志铸就了史家之绝唱;废寝忘食,你用赤诚之心完成了无韵之离骚。一部《史记》,讲述着一个史学家应有的良知;一部《史记》,见证了一个史学家对历史的忠贞;一部《史记》,记载的不仅仅是历史,更是我们民族坚强不屈的精神。 (司马迁)

3.请同学们根据以上的几个人物颁奖词,思考:究竟应该怎样写颁奖词?颁奖词的写作

4.教师再读一则颁奖词,让学生猜写的是谁,进一步体会上面的写作方法

当命运的绳索无情地缚住了双臂,当别人的目光叹息生命的悲哀,他依然固执地为梦想插上翅膀,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了“相信自己”,那变幻的旋律,正是他努力飞翔的轨迹。 (刘伟)

三、作业: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book2unit4复习教案】相关文章:

book2unit4公开课04-23

复习教案305-25

复习教案一04-15

期中复习教案04-26

习作复习教案04-29

梅花教案复习05-06

书信复习教案05-07

《饮酒》复习 教案05-09

《金属》复习教案05-09

成语复习教案05-19

上一篇:作文 感谢您,母亲下一篇:2020小学生健康饮食演讲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