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穷人课文预习教学设计

2024-05-19

小学语文穷人课文预习教学设计(精选6篇)

篇1:小学语文穷人课文预习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学生解题。(穷人就是穷苦的人。)

2.介绍作者及时代背景

本文作者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我们在以前曾经学过他写的《跳水》一课。他是伟大的俄国作家,出身贵族,但同情被剥削被压迫的农奴。他的作品无情地揭露了封建沙皇制度和资本主义势力的种种罪恶。这篇文章写的是沙俄时期穷人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思考:本文写了几个穷人?写了穷人的什么事?你感觉这些穷人怎样?你还读懂了什么?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

2.检查自学情况(同桌讨论后集体交流)。

(1)学生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板书:桑娜渔夫

(2)学生谈谈对课文中穷人的印象。(很善良)板书:善良

学生谈谈还读懂了什么?(教师随机板书)

(3)本文写作顺序?(板书:等待丈夫→抱回孩子→催促桑娜)

(三)学习第一段

1.自读“等待丈夫”一部分内容。读完这部分内容,你有什么感受?从哪些地方体会出来?

(①感受到桑娜家境贫困、生活艰难。从“补”、“破帆”、“勉强填饱肚子”、“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等看出桑娜家生活艰难。

②感受到桑娜勤劳能干。引导学生说出“温暖与舒适”指的是什么?

“温暖”指炉火未熄,与室外的寒风呼啸相比而言:“舒适”指地面干净、食具发亮,孩子们安静地睡着,这是与丈夫在狂风大浪中打鱼的处境相比而言。从这里可以看出桑娜勤劳能干。

③体会到桑娜内心很善良,从“上帝啊,保佑他,救救他,开开恩吧!”等处可以看出。)

2.朗读这部分内容,读出感情,体会桑娜的家庭贫困、勤劳能干、心地善良。

篇2:小学语文穷人课文预习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六年级课文《穷人》

《穷人》是小学六年级语文第十二册的一篇课文,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当时,俄国劳动人民处于沙皇的黑暗统治之下,生活极度贫困,但是他们心地善良、情操高尚。课文记叙了渔夫和他的妻子桑娜关心、同情邻居西蒙,在西蒙死后毅然收养了她的两个孤儿的故事,反映了穷人淳朴善良的同情心和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作者通过桑娜一家的生活反映了那一时期穷苦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和美好的心灵。

教学这一课,第一课时我主要让学生学习生字词;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写字思路;并找出课文中的有关语句,看看穷人“穷”。的主要体现,感悟沙皇统治下劳动人民的苦难、悲惨生活。第二课时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课文有关语句感受渔夫和桑娜的“富有”,感受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学习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

教学流程:

一、直接导入。

二、通过朗读,回顾“贫穷”。

三、品味课文,感悟“富有”。(重点)

四、总结升华。

五、续写故事。

最初的教学思路并不清晰,在刘雅妮老师的指导下,才形成了以上流程。由此我感受到老师们的相互交流、相互帮助是那么珍贵,那么必要。

在课堂教学中,我以“富有”为切入点,让学生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感悟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

1)走进桑娜,感悟富有——勤劳,善良,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主要通过桑娜的心理活动描写来品味,重点词“忐忑不安”。

2)走近渔夫,感悟富有——淳朴善良,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主要通过渔夫的神态、语言描写来品味,重点词“熬”。

3)品读结尾,再次体会人物品质。

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有感情朗读。

课堂小结后,情感升华,对学生进行做“人”教育——勤劳,善良,乐于助人------

课上,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突出重点,后师生交流感悟,再有感情朗读回味,让学生真切感受穷人生活的穷困和精神的富有。学生们一直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理解,收获。

篇3:小学语文穷人课文预习教学设计

语文课堂教学在时序上有课前、课内和课后三个有机联系的阶段, 语文课堂教学预习作业的设计属于课前的一个重要环节, 它是整个课堂教学系统中的一部分, 与课堂教学、课后复习一起, 完整地实现课堂教学的整体效应。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 教师往往比较重视课堂教学, 对学生课前学习的有效性关注不够, 这样, 势必将影响语文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 特别是一些节选课文的教学, 如果学生没有充分的预习, 课堂教学效率就会受到影响。不同时期不同版本的语文教材都有一些节选课文, 即从长篇或中篇小说节选的篇章以及从戏剧节选的情节内容, 这些节选的课文与其他课文比较, 有一定的特殊性, 主要在于, 它们从语文教学上讲, 是独立的一篇课文, 但它们又与原文的关系密不可分, 在教学上不可能脱离原文, 因而, 这类课文的预习作业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对语文教材中节选的课文, 如何进行预习设计, 使学生在课下对相应的课文知识有必要的了解, 又有可行性, 使预习有效, 这对于促进节选课文的教学有实际意义。

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 虽然绝大多数教师有预习作业的要求, 但往往形式重于实质性的内容, 把预习作业仅仅当作一般的家庭作业, 对节选课文的预习作业设计也是如此, 还是沿用一些惯常的预习形式, 如抄写生字生词、读课文等一些简单的作业, 这样, 会使学生的预习效果停留在一种浅层预习上, 主要是对课文本身的熟悉程度上, 这对一般的课文有一定的效果, 但对那些节选课文, 尤其是长篇节选的课文效果却不佳, 体现不出语文预习作业的有效性。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 设计了如下的预习作业: (1) 课文知识填空, 主要涉及作者、年代、作品题材、节选的章回; (2) 字词检测; (3) 初读感知, 按照小说的结构课文可分为几部分?概述每部分内容。这样的预习作业设计, 对一篇从长篇小说中节选的课文来说, 其预习效果就需要探讨了, 它的预习内容多而全, 教师的出发点是好的, 总希望学生在上课之前把课文的相关知识全面掌握, 从课文涉及的文学常识、字词注音释义、情节内容的梳理都包罗进去, 但实际上, 这样的预习对学生而言, 其作用主要是教师在上课之前的字词梳理, 第1题太简单, 对学生的学习意义不大, 第3题太普遍, 学生兴趣不大。预习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的一个有机部分, 课堂教学内容应该是预习的一种延伸和深化, 这样的预习才是有效的, 也才会引起学生的重视, 如果预习作业没有经过设计, 就如同课堂教学没有精心的教学设计一样, 随意主观, 这样, 教学的有效性会大受影响。这样布置预习作业的原因主要在于我们教师对预习没有把它同课堂教学设计融为一体, 即在思考预习作业时, 没有一种教学设计思想, 预习作业的设计与课堂教学的设计不是同步的, 缺少一种教学思想上的关联。真正的预习, 应该立足于文本的内容, 从课堂教学思路出发, 以课堂教学内容重点或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作为设计预习作业的依据, 把预习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密切联系起来, 并通过恰当的方式呈现。

二、语文预习作业设计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的作用

根据建构主义的学习原理, 学生新知识的获得是一个知识建构的过程, 学生在获得新知识的同时, 需要对原有的知识有所认知, 能激起已有的情感体验, 尤其是在学习节选课文的时候, 更需要学生通过预习激活已有的对课文相关的知识, 进而在课堂教学中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预习的设计就是基于建构主义的学习原理, 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或图式, 使之与将要学习的知识产生联系。

语文课堂教学的预习作业设计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在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下, 其作用要比传统语文教学观念中的语文预习作业更显得突出。

1. 与课堂教学内容建立一种认知上的联系

预习在认知上是为了与所学的新知识建立一种联系, 节选课文所涉及到的知识不仅仅是课文知识本身, 它必然与原文有密切关系, 如《林黛玉进贾府》一文, 选自《红楼梦》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 第三回, 原标题为“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林黛玉进贾府”为编者所加。第三回是全书序幕的一个组成部分, 《红楼梦》的序幕由前五回构成, 分别从不同角度为全书情节的开展做了必要的交代, 它们之间既有联系, 又各有侧重, 特别是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是全书的总纲, 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 利用画册、判词及歌曲的形式, 隐喻含蓄地将《红楼梦》众多人物的发展和结局交代出来。在学习这篇节选的课文时, 有必要对前面的内容做概要的了解, 这种了解教师就可以结合预习来设计完成, 学生对这些内容的了解是必要的, 它会使学生在课堂内容的学习中建立一种知识上的联系和沟通, 对节选课文的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把握。同时, 预习还可以使教师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之前, 对学生的起点能力进行分析, “语文学习效果及教学效果与学习者的起点能力有很大关系, 因为学习者的起点能力从起点 (基础) 上决定了后续学习的效益。”[1]所以, 如果仅仅从课文本身来讲解, 学生对《红楼梦》的相关知识不了解, 特别是对林黛玉进贾府的相关情节不清楚的话, 势必与课文的知识产生隔阂, 会影响课文教学的效果, 那么, 预习作业的设计就应该重点考虑如何通过预习让学生对即将所学的新知识与原著《红楼梦》之间产生一种认知上的联系。

2. 激发学生的阅读期望

如何激发学生已有的情感体验, 融进所学的教学内容中, 这也是新课程语文教学观所倡导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 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2]有效的预习设计, 可以在学生的情感态度上激发或引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 使阅读教学的多重对话成为可能, 这样的预习设计符合新课程教学观。在对节选课文的预习中, 如何通过有效的预习激发学生的阅读期望, 对所节选课文与原文之间的关联有一定的情感认知, 这也是预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体现之一。如节选课文《老人与海》, 课文节选的是老人与鲨鱼搏斗的情景, 这是小说临近结尾的部分, 是小说情节的高潮, 在这部分中小说的主题思想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表现了主人公桑地亚哥百折不挠、坚强不屈的“硬汉子”性格, 学生在对这样的节选文段的学习中, 比较容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如果教师在预习设计时, 能考虑到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情感体验, 从体会小说原著的情感出发, 设计相应的预习作业, 自然会有助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

阅读期望的激发是预习有效性的重要体现, 特别是对节选课文的预习, 学生如果有一种阅读期待, 就会主动找到相关的文本阅读, 可以拓展课文学习内容, 延伸教学内容的空间, 使教学内容不局限于课文本身, 从课程资源的开发来讲, 也充分利用了相关的语文课程资源, 教师可以有效利用所节选课文与原文的关系设计课堂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语文课堂教学预习作业设计有效性的体现

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 预习作业的设计虽然在广泛地运用, 但有效性体现不够, 研究有待深化。

1. 激发学生兴趣, 积极有效参与

爱宾浩斯“遗忘曲线”提示我们:及时巩固就会使遗忘减速甚至停止减速, 完成作业是巩固知识、熟练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 也是教师搜集处理信息、调整课时计划、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渠道之一。有效的预习作业设计可以在巩固原有知识的基础上, 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期望。在节选课文预习作业设计中, 首先要重视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 真正把预习与即将要学习的课文联系起来, 而不是仅仅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这在节选课文的预习设计上就需要找到课文与原著之间的联系点, 并结合学生的实际, 精心设计预习题。一位教师在讲授《林黛玉进贾府》时, 设计了如下的预习作业:课外要求学生阅读《红楼梦》中有关描写金陵十二钗的判词, 教师在课下做了一些书签, 书签的背面是金陵十二钗的判词。在上课的时候, 这位教师叫一位学生上来分别念金陵十二钗的判词, 学生抢答, 答对的同学将获得书签。这个预习作业的设计有值得肯定的地方, 虽然它仍有一些不足, 其优点在于, 它有针对性地叫学生去熟悉原著, 《红楼梦》是要求中学生必读的文学名著, 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名著, 既把课本知识与课外知识有机结合起来, 又通过预习使学生熟悉了小说中的主要人物, 为课文的学习奠定基础。

又如一位教师在讲授节选自司马迁的《项羽本纪》的课文《鸿门宴》时, 设计了这样的预习作业: (1) 通读课文, 作必要的阅读标记, 查阅工具书, 自行疏通课文; (2) 标出课文中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与尾声; (3) 复习“楚汉相争”的历史, 了解刘、项斗争的经过, 了解项羽这一人物的历史功过。从节选课文的角度, 预习作业可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学生通过对“楚汉相争”历史知识的复习, 全面了解刘邦、项羽斗争的经过, 这样的预习使学生对《项羽本纪》中的精彩部分“鸿门宴”的学习产生一种阅读期待, 激发探究在“鸿门宴”上刘邦、项羽的性格表现以及司马迁高超的文笔技巧。

2. 预习的重点内容与教学内容关联

在语文课堂教学预习作业设计时, 应针对教学内容体现预习的重点, 这是教师应该给予充分考虑的问题。如果预习仅仅流于一般的形式, 没有任何具体的要求, 没有体现预习的重点内容, 那么, 学生的预习就会落空, 对课堂教学帮助不大。预习重点内容的设计应该与课堂教学内容关联, 这是语文课堂教学预习作业设计有效性的保证之一。对节选课文而言, 课文的相关背景知识无疑是预习的重点内容, “学生学习具体概念时, 如果能得到相关的背景知识, 就能够用多种方法重现获得的信息, 远远超过学习孤立的概念所能取得的效果”[3]。这里的“具体概念”, 对语文学科而言, 就是指语文教学内容, 但在实际的教学中, 有的教师在设计预习作业时, 却没有重视这个方面, 导致预习的无目的性, 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篇节选课文, 有位教师在设计预习作业时是这样处理的:阅读课文、寻找资料、了解小说的主要内容和有关作者的情况;粗略理出小说主要人物的形象特色;寻找环境描写的语段, 并说明它的作用。这样的预习设计就有些面面俱到, 从小说的作者、人物形象、环境描写都涉及到了, 没有重点, 学生预习时抓不住主要内容, 没有针对性和目的性。《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林冲性格的转变, 而节选部分是林冲性格转变的完成, 学生要深入理解节选部分的内容, 必须要联系前面内容来理解, 而这可以通过预习作业的设计来体现, 假如预习作业如此设计:梳理林冲到沧州之前的故事情节, 并用自己的语言初步描述林冲的性格特点, 这样就把预习作业与教学内容联系起来了, 并体现了预习的针对性。预习的目的不单是学生熟悉课文、掌握字词, 更重要的是, 它要与教师课堂教学内容合拍, 与课堂教学内容形成一个整体, 它可以说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前奏, 所以, 在设计预习作业时, 教师的思路要以课堂教学内容的重点为参照, 体现预习的重点内容, 学生通过预习, 能初步进入到课堂教学内容中去。

3. 预习内容与课堂教学方法相关

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预习作业设计时, 还要注意预习的内容与课堂教学采用的教学方法相联系, 把学法与教法结合起来, 这既能体现新课程倡导的学习理念, 又能提高预习效果。语文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就可以在预习作业的设计中充分运用, 特别是针对节选课文更有实际意义, 节选课文一般都选自篇幅较长的小说或戏剧, 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要完全熟悉有一定的难度, 如果教师采用分组分工、合作探究的方式, 把复杂的内容分解, 以小组为单位来完成, 可以使预习更加有效。如教师在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讲授沈从文的《边城》时, 就可以对其预习作如此的设想, 把学生分成人物探讨组、环境分析组、比较人物组, 即按照小说的内容, 把预习的内容分成三个主题, 分别从小说的人物形象、环境描写、比较人物异同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人物探讨组重在对小说的人物形象特点进行初步的分析;环境分析组侧重对小说的环境描写进行分析;比较人物组则把重点放在比较同题材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异同, 教师对这组可以在比较的篇目上作一定的指导, 如可以给学生提供中学语文教材涉及的能与《边城》进行比较的小说。这样分组预习, 既突出了预习的重点, 又与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结合起来, 使预习与课堂教学形成一个整体。

语文课堂教学预习作业的设计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其有效性的提高, 还取决于学情、教师自身条件, 但教师只要合理利用教学资源, 把预习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整体来设计思考, 那么, 其实际的教学价值就会得到真正的体现。

参考文献

[1]何更生, 吴红耘.语文学习与教学设计 (中学卷)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篇4: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课文预习

关键词:初中语文;预习;原则;教学目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1-087-01

一、问题的提出

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的迫切任务是实施素质教育。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必须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培养听、说、读、写能力,重视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课文预习是教师指导下的自学活动。学生通过自己动口、动手、动脑,是养成读书习惯、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的好方法,也是明确学习目标,优化课堂教学的保证。

本课题的提出,旨出使学生能有效地掌握课文预习方法,养成一种习惯,培养自学能力,提高自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课文预习的内容和原则

课文预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学能力。自学能力从心理上讲,既是一种优良的心理品质,又是一种个性特征。全国优秀语文教师魏书生指出:“任何心理品质和个性特征的形成,都要经历知、情、行、恒的心理过程,才能形成和发展。”课文预习方法可归纳为以下四点,既是本课题研究的内容,也作为指导课文预习的教学原则。

1、知:要让众多的古今中外自学成才的动人事迹为学生所知,提高学生对培养自学能力和认识,调动其对课文预习的积极性,能自觉、主动地为探索新知识而认真预习课文。

2、情:激励学生在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渴望提高自学能力的理智支配下,自己查字典,独立掌握一篇文章的字词,并能划分段落、归纳段意和中心思想,并及时给予充分肯定、鼓励,使其从感情上体验到自学的幸福和欢乐,从而更愉快地、自学地预习课文,提高自学能力。

3、行:语文知识涵盖了拼音、标点、文字、词汇、语法、修辞、文言、文体、阅读分析、写作知识等。指导预习要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因此一要有定向(预习什么);二要有规则(怎样预习),同时要引导学生重视对上述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来决定预习时的侧重点。

4、恒:对课的预习,,必须有持之以恒。通过反复认识,循序渐进,才能由单一的认识、情感行动,最后形成一种习惯,一种心理品质和个性特征。并以此达到通过课文预习,提高素质的目的。

三、语文预习的方法

课文预习方法有很多,分类标准也不同,按课程时间分为课内预习和课外两种方式。课外预习是指课堂之外学生的自学活动,而课内预习则是指在讲解课文内容之前的预习,这种方式的预习要充分利用课后练习指导学生预习,也就是在预习前要给学生明确的目的,明确的问题。而预习方法也多种多样,可以按体裁类型进行复习,也可以按书本章节从整体到章节再到课文的复习方法,反正方法很多。下面,就初中语文谈一变整册——章节——课文的预习方法。

1、整册预习,这种预习形式有一个特点是难度大,但是效果好,为了让这种预习有时间,有效果开展,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式进行。一是利用寒暑假两个长的假期,教师提前布置任务,让学生利用作业以外的时间通读下一学期即将学习的教材,从教材的内容上进行分析、归纳、整理,写好读书笔记。二是利用开学前一至二周时间,结合教材说明读通课文,全面把握教材的编写体例,了解教材的特点和要求,大体了解各单元的、基本内容涉及到的知识点。

2、单元预习,这种预习形式是学习教材之前进行的整体预习。在学生进行单元预习的时候,教师要注意从三个方面来指导学生。一是借助“单元提要”快速阅读,捕捉单元总体目标,确定单元读写要求,树立单元整体框架结构形象。二是大体把握单元阅读内容,借助目录浏览单元课文,初步了解单元课文有哪些篇目,各自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应读什么?怎么读?单元课文和以前学过的哪些课文相似,各自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三是大体了解单元作文的内容、要求、具体题目以及从单元中应该吸取哪些写作知识,才能写好单元作文。精心设计从阅读就自觉地把阅读和写作联系起来,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目的。

3、课文预习,即是指每篇课文教读和自读前的预习,是语文教学中最常见、最基本的形式。这种形式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课外或课内进行。

在课文预习前,教师应指导学生借助教材中的“单元提要”、“课文导读”、“课后导读”等,抓住课文的训练要点,结合课文习题,通读课文;参照注释查阅资料,大体上解决作家、作品、背景、出外、体裁等知识;扫除字、词、句等障碍,基本理解课文的结构、中心和写法等问题;思索课文在单元教材中的位置,明确课文的阅读要求和单元作文的关系;完成以读代写,以写促读训练的过渡和迁移。解决了这些基本问题,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且提高了教学效率。因此说,课文预习的自学能力培养是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先导。

实践证明,经过预习再来听课,学生就会带着问题。这样,上课积极性会更高、目的性会更强、兴趣会更浓。在预习过程中如有问题不懂或较模糊,听课时就会分外认真去听,有目的、有重点地做笔记,就不会出现满堂记的现象。长期坚持预习新课,阅读速度就会加快,就会形成善于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抽象、概括和比较归类的能力,就会更快地发现问题和抓住问题的本质。

总之,学生课题预习充分,不仅可以为自己学习定向,免走弯路,而且有了上好一堂课的心理准备,有利用提高听课效率,也助于教师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以松.语文教学应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0(01).

篇5:小学语文课文童年的朋友预习教案

每个人都有自己多彩的童年生活,在这段最美好的时光里,总是少不了“朋友”的陪伴。你有哪些童年的朋友呢?为什么你觉得他是你的朋友?

是啊,这个“朋友”可能是你儿时的玩伴,也可能是你养过的小鸡、小猫、小狗,或者是一只小熊、一个布娃娃。今天,老师要介绍一位苏联作家——维•德拉贡斯基,让我们听一听他的童年回忆。(板书:童年的朋友)

二、初读课文,把握脉络

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记住字形。

汇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识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

我们中国的汉字有一类叫做形声字,它的字形中一部分表示这个字的读音,一部分表示这个字的意义。例如:这课生字中的“瘾”,就是这样的形声字,了解这些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记住它们的字音、字形和意思。

你还发现哪些生字也是形声字,如何记住它们?

2.学生再读课文,感知内容。

“童年的朋友”指的是谁?它和作者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指的是“我”童年时的玩具小熊。课文讲“我”想用童年的朋友旧玩具熊作为练习拳击的沙袋。但是在“我”准备练习前,回忆起以往与“小熊”朝夕相处的点点滴滴,于是“我”自责不该忘却“小熊”曾经带给自己的快乐,改变了主意,“再也不想当拳击家了”。)

三、细读课文,品味感受

(一)默读课文,说说作者当时有一个怎样的心愿?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

1.学生带着问题读文,思考。

2.汇报:(迫不及待地要当一个拳击手)

3.朗读课文,要读出作者对当拳击手的渴望。

过渡:这么强烈的愿望,在当那可爱的旧玩具小熊——“我”儿时的好伙伴充当了练拳的“梨”后,被放弃了。

(二)精读课文重点段,想一想,是什么让“我”又改变了想法?在文中勾画出重点的词句,细细品味。

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画重点词句。

2.汇报交流:

作者与“小熊”之间深厚的情谊。想想:课文中哪个词语写出了作者和小熊之间的关系?(形影不离)“形影不离”是什么意思?课文中哪些句子具体描写了“我”和小熊形影不离?你能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吗?带着你的感受读读。(指导学生读出“我”内心的不平静,既有回忆美好往事的甜蜜,又有自责。)

3.回想起这些温馨的画面,作者犹豫了。根据课文的内容想象一下,补充下面一段话。

小熊用那一大一小的眼睛对我笑着,而我却想拿它练拳击,我真的很。我想对小熊说:“。”

(三)学习最后一段。

篇6:小学课文《穷人》教学设计

1、配乐朗读全文。

2、课文主要写“穷人”的一件什么事?表现了“穷人”的什么品质?课文按什么顺序写入事情发展顺序)请按事情发展顺序分段。

课文主要内容课文讲的是渔夫和妻子桑娜,在邻居西蒙死后,主动收养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统治下的社会现实,变现了桑娜和渔夫勤劳、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二、拓展想象,探讨结局

1、情感导入

①、为什么桑娜会忐忑不安?“忐忑不安”什么意思?

⑴担心自己没有和丈夫商量就把两个嗷嗷待哺的小孩抱回了家,给原本就都很难熬的日子雪上加霜。

⑵害怕丈夫回来后揍她。

②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矛盾斗争,桑娜作出的决定是———自作自受。在文中相关动词,谈谈自己的体会。

决定:(自己自作主张抱回孩子,如果丈夫揍她,她自己承担)这体现了桑娜善良的品质

③桑娜是如此的矛盾,她担心对丈夫说了之后,丈夫会揍他一顿,于是她陷入了深深地沉思之中。就在这时,门突然开了······(媒体提示)

④把省略的语句找出来,试一试吧省略了的内容补上。

2、朗读第12节,分角色读出语气。

3、拓展想象,说话练习。

渔夫回来了,桑娜该怎么办?这里我们暂时撇开课文,来一个逆向思维:假如桑娜把她抱回西蒙的两个孩子的事直接告诉丈夫,桑娜的担心会不会成为现实?同学们觉得渔夫会怎样对待自己的妻子?

(要求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注意语言朴实、恰如其分。)

桑娜忐忑不安地说:

渔夫严肃地说:

4、讨论、汇报。

刚才同学们谈了很多,也作了许多设想。那么,托尔斯泰是怎么创作的呢?

5、品读。(指导学生朗读,既紧张又自责,读出自己的感受)

三、总结写作特点,品析人物品质

1、写作特点

①这篇文章没有华丽的词语,也没有豪言壮语,然而,他们那种善良、纯朴的美好心灵,去深深的感染读者。

②从人物的行动、语言、思想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的品质。

③环境、画面的描写,构成鲜明对比,强烈感染读者。

四、拓展延伸

1、续写故事集。

上一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方案下一篇:对标一流 降本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