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Microsoft Word 文档

2024-05-18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Microsoft Word 文档(共17篇)

篇1: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Microsoft Word 文档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普定二中张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的原则;会用化学方程式正确表达一般的化学反应

过程和方法目标: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能发现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通过学生合作探究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发现规律、认识规律和运用规律,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结合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的教学,让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克服书写上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养成良好的习惯,不断培养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配平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本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设计】

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教师活动】:亲爱的同学们,欢迎来到原子老师的化学星球,跟老师一起快乐闯关,请看大屏幕。

【ppt展示】用不同语言表示的化学反应

1、氢气+氧气→ 水(汉语)

2、Hydrogen(g)+Oxygen(g)→ Water(英语)

3、Wasserstoff+Wauerstoff →Wasser(德语)

4、Hydrogène+oxygène →Eau(法语)

【教师讲述】上面是四个不同的国家对于化学反应的表达方式你们认识吗?

【学生】﹍?

【教师讲述】可想而知,由于语言不通,不同国家的科学家在一起交流困不困难?同学们,你能给想想办法让地球人都看得懂吗?

【学生】利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教师讲述】OK!想法真好!那么你能描述一下什么叫做化学方程式吗?

【学生回答】:利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教师活动】【ppt展示】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原来这些表示的都是同一个化学反应,可见化学方程式有多么的主要,可以说它是我们化学星球的一张王牌,但是要正确的书写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学习如何

正确的书写它?好!今天,老师就跟同学们一起过关斩将探究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多媒体展示】课题二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教师讲述】:任何一个化学反应它都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它的书写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又因为任何的化学反应它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因此一个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所以说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必须遵守两个原则,以客观事实为基础、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ppt板书】:

一、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守两个原则:

1、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教师活动】:了解了书写原则,接下来我们就要进行实战演习,探究化学

方程式的书写步骤。我们说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要想写好化学方程式,写好化学式自然是关键,因此同学们要突破的第一关就是书写化学式,应该没有问题吧?好!接下来我们快乐闯关!

【多媒体展示练习】快乐闯关 第一关:我会写化学式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水过氧化氢氯酸钾氢气氧气氯化钾 碳酸钙 盐酸 氯化钙二氧化碳

【教师】现在我想写利用电解水的方法得到氢气,请同学们从上述物质中找出反应涉及的物质的化学式

【学生活动】:H2、O2、H2O

【教师边板演边讲解】:现在我们一起探究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首先根据实

验事实,在式子两边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并在两边之间画一条短线,例如:H2O — H2+O2,你认为这样的式子就是化学方程式吗?如果是,那么,很遗憾,你错了。这样的式子还不能叫做化学方程式,因为它不遵守质量守恒 定律。我们如何才能让它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呢?首先同学们回忆一下为什么化 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会守恒,守恒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种类、质量均不变

【教师讲述】:如何才能让它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请看大屏幕:

【ppt展示】动画微观天平

【教师讲述】要让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相等,我们可以在化学式的前面写上一些计量数,让每一种原子的数目相同,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配平。

如何配平?听起来有点难?没事!天上飘来五个字,那都不是事。老师教个好方法一分钟包学会,想不想学?接下来我们一起来闯关,我要要配平!

【多媒体展示】:第二关:我要配平

【教师讲解】化学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很多,例如课本上介绍的最小公倍数法,下去之后同学们自己去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种非常简单的方法—设“1”法。化学反应前后每一种原子的数目不变是吧?那么我们只需要去关注原子的去向或来源即可,具体做法是:用一句话描述:一次最大入手,左右两边开弓;乘胜跟踪追击,最后单质告终。

以H2O-H2+O2为例在黑板上讲解。(H2O—H2+O2)现在这个化学方程式已经配平了,说明它已经遵守了质量守恒定律。

【多媒体展示练习】:我能配平以下化学方程式(1)Fe+O2 ——Fe3O4

(2)FeS2+O2——Fe2O3+SO2

【教师板演】继续完成化学方程式…….现在这个化学方程式完整了吗?

【学生回答】„差反应条件

【教师讲述】哦!差反应条件,反应条件是注明在等号的上方的,如果条件是加热的话要用 ∆表示,但注意高温不能用∆表示;如果出现两个以上条件时,分别注明在等号的上下方,例如:

MnO2 2KClO32 KCl+3O2。====

【多媒体展示】:实验室电解水的视频

【教师提问】同学们看到电极上出现了什么现象?

【学生回答】有气泡产生

【教师讲解】为了形象的表示这一现象,化学方程式还用“↑”标在气态物质的后面表示有气体生成;溶液中的反应如果有难溶物生成则用“↓”标在难溶物的后面表示有沉淀生成。注意!这些符号是标在该生成物的后面。

【教师活动】将黑板上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

点燃

==== SO MnO2 2KClO32 KCl+3O====2。∆ 【ppt展示】S+O22Fe+CuSO4===Cu+FeSO4

【教师讲解】像屏幕上的这两个化学方程式就没有用“↑”、“↓”这是因为硫燃烧的反应物中有气体参加反应所以“↑”就不能用,同样的道理在溶液中的反应如果反应物中有难溶物“↓”也不能使用。

【ppt展示】讨论:化学方程式书写的步骤

【学生活动】讨论得出化学方程式书写的步骤

【ppt展示】化学方程式书写的步骤

【教师讲述】通过同学们的努力闯关,原子老师已经晋升为化学星球医院的院长了,现在我们医院要招聘化学医生,你有兴趣吗?被招聘上的同学,我会发这个聘书哦!现在请你来闯关。(笔记本)

【ppt展示】第三关我要应聘当医生,展示几个错误的化学方程式

【讨论】写好化学方程式后,我们应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检查?

【ppt展示】化学方程式的常见错误

化学式的书写是否正确,化学方程式是否配平,“↓”、“↑”、“∆”、反应条件的使用是否正确,“点燃”不能写成“燃烧”,“通电”不能写成“电解”。

【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谈谈你的收获

一.化学方程式要遵循两个原则

1.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2.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二.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1、“写”

2、“配”

3、“注”

4、“等”

【布置作业】1、2、3题

篇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Microsoft Word 文档

学 校 宜昌市十六中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a.概述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的原则。

b.掌握化学方程式书写的步骤,初步学会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能力目标

通过对具体的化学反应的讨论、分析和解决,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

情感态度目标

篇3: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Microsoft Word 文档

一、“点燃”和“燃烧”的化学反应

这类反应一般这样叙述:“在空气中或氧气中点燃……”“……在空气中或氧气燃烧”或“……燃烧”等。很多同学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 对“点燃”和“燃烧”理解不透, 标注反应条件时, 两者混淆, 经常出错。现就这个问题阐述如下:

1. 点燃

“点燃”是用热源使反应温度升高, 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上, 从而使反应进行。这是物质燃烧时所需要的温度条件。点燃只是用来引发反应 (也可以是加热引发反应) , 当物质被引燃后, 即可除去热源, 不需要伴随化学反应的全过程。例如, “点燃蜡烛”“点燃木炭”“给木炭加热”“用玻璃棒引燃白磷”等。

2. 燃烧

“燃烧”是化学反应中见到的现象, 是物质被点燃后发生反应时产生的现象, 它不是反应条件。因此, 理解了二者的区别, 在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时就不至于写错反应条件了。对于这类反应, 反应条件只能写“点燃”, 而不能写“燃烧”。

因此, 以上反应, 都应标注“点燃”而不应标注“燃烧”。学生理解了二者的区别, 书写这类方程式时就不会出现错误了。

二、“加热”和“高温”的化学反应

“加热”和“高温”都是指反应过程中持续不断地提供热能的实验操作, 它需要伴随整个化学反应的全过程, 是吸热反应。它们的区别在于:

1. 加热

加热的温度低, 一般指不超过500°C。这类反应书写时应标注的条件是“加热”或“Δ”。初中化学中大致有以下几种反应:

(1) 实验室加热固体制取氧气的反应, 条件是“加热”。

(2) 氢气作还原剂的反应, 条件是“加热”

(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CuOΔCu+CO2

(4) 其他几种常见的加热反应

2. 高温

“高温”一般认为在800°C以上。这类反应要求温度高, 普通加热不能反应, 反应条件必须注明“高温”。初中化学涉及的“高温”反应条件的有以下几类:

三、“微热”的反应

化学反应中有些“微热”, 这只是为了提高反应速度或物质的挥发速度, 不是必备的反应条件, 针对这类反应, 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 原则上不注明。

例如: (1) 在盛有稀硫酸的试管里, 加入一根生锈铁钉, 稍加热, 过一会儿取出, 用水洗净, 观察铁钉表面变化。

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为:现象Fe2O3+3H2SO4=Fe2 (SO4) 3+3H2O此反应中的“微热”是为了提高反应速度, 因此, 不注明反应条件。

(2) 把少量硫酸铵放在试管里加入3mL氢氧化钠溶液, 在酒精灯上微热, 把湿润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观察试纸颜色变化, 反应方程式为: (NH4) 2SO4+2NaOH=Na2SO4+2NH3↑+2H2O

此反应中的“微热”是为了加快氨水的分解及挥发, 便于检验生成物。在本反应中, 不是反应条件, 故不应注明。另外, “自燃”的化学反应, 一般也不注明反应条件。

综上所述, 学生理解了“燃烧”“点燃”“加热”“高温”“微热”“自燃”这些反应条件的区别和联系后, 就避免了因标注反应条件出错而引起的化学方程式出错的问题, 还能根据类似的规律, 归纳出相关的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为学好化学方程式打好基础。

摘要:化学反应方程式是化学学科中的重要内容, 初中化学中涉及的反应很多, 其中常见的一类反应就是有关“热”现象的反应。在多年的教学中, 发现很多学生对这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时, 由于条件注错, 导致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出现错误, 在几年的教学中, 总结了这类反应的特点。

关键词:燃烧,加热高温,微热

参考文献

[1]闵恩泽, 吴巍.绿色化学与化工.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0.

[2]徐汉生.绿色化学导论.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2.

篇4: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

关键词: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4-181-01

为了让学生很好的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我想尽了各种方法,让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同时让学生从死记硬背的苦海中脱离出来。以下是我在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一、夯实基础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初中化学入门三种重要化学用语的制高点。为什么一部分学生会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感到头疼,主要原因起始于元素符号、化学式的识记尚未学好,在化学式的读写未过关时,学习化学方程式,当然就会困难。有一年在实验中学开化学教研会时,在听到洛阳教研室的化学老师他在初三刚开学时,就先教给学生化学式的读写时,感到不可思议,刚升初三的学生怎么会写化学式呢?有点天方夜谭。但是回来之后,这个问题一直在我脑海中萦绕,他的学生可以,难道我的学生就不可以吗?只有试试才会知道,从去年,我终于下定决心,初三化学的第一课,我就从元素符号的书写入手,第二节我就教学生化学式的书写,而化学式的正确书写,需要学生不仅熟悉而且还要熟记常见元素、原子团的化合价。当前元素符号,化学式的书写需要经常的复习、巩固,我就利用自习课课堂前十分钟经常进行小测验,对于写的不太好的学生我会采取 “兵教兵”的方法,然后我再复查。这样一环扣一环到现在为止,大部分学生在写化学式时再也不用胆怯,即使没有学过的物质,根据名称、化合价也能写出化学式!由于化学式的书写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这艰巨的任务,我常抓不懈,即使到化学第十单元在学到反映的化学方程式时,我还会让学生根据化合价来判断化学式的正确书写。

二、注重实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实验中要求学生不仅用大脑去思,而且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听,用嘴巴说,用双手去做,即用自己的身体去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这些实验大多数是为学习化学方程式而设计的。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实验,认真做好演示实验,比如在学氧气的化学性质,我让学生做木炭燃烧试验,学生通过实验能够确定反应物,还能运用澄清石灰水证明生成物,这样学生在自己的亲身经历中将反应物与生成物区分开来。学生自己去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使他们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获取新知识,同时又能尝到成功的喜悦!

三、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教材强调不能随意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不能任意编造物质的化学式,对于初学化学的学生尤为重要,应该让他们认识无论是物质的化学式还是物质的化学反应,都应该是客观事实的反应,学生在写化学式中易错的,如:Mg+O2===点燃MgO2,学生为了配平将Mg0写成MgO2,还有的学生竟然写成Mg+0==点燃Mg0,把O2写成0。有如铁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Fe3O4而不是Fe2O3.还有2H2+02===点燃2H20这个方程式,有的学生却写成2H20==2H2+O2.

四、加强训练,加强记忆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化学方程式的学习要贯彻到以训练为主的原则,在化学方程式学习中,“化学式”是重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难点,二者构成一体。我在讲到《如何正确写化学方程式》这一课时,我根据“教学有法、教学定法,贵在得法,重在启发”的原则,以反馈启发为主,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练习中感悟新知识。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去梳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和要求,组织学生一起观察书写存在错误的化学方程式,让学生给有病的化学方程式治病,学生自己找出书写错误,逐一找出是哪一步骤出现了错误,这样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求知欲。

五、加强联系,形成规律

化学方程式不仅表示物质的质和量的关系外,还能反应出其他内容,如能量变化,影响元素,在生活中应用等等。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化学来源于生活”,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认识化学方程式与社会、生活、科技等方面的联系。如神舟九号升空,火箭中填加的燃料就是液态氢,利用2H2+O2===点燃2H2O这个反映放出的能量.氢气又是未来最理想、最清洁的燃料,将来汽车燃烧的不再是汽油,而是水!其次是注重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律,要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这样学生就不用花大量时间去死记硬背这类化学式方程的书写。

六、真诚相待学生

“亲其师,信其道”这句诤言一直伴随着我的教学生涯。无论接哪一届学生,我都要向他们敞开心扉,摆明我的观点,“不以成绩论英雄”、“每一个孩子都是我的骄傲”。这样其他学科不好的学生对化学不再产生畏惧心理,也能够对自己充满信心。当然对于这部分学生,我不会撒手不管,饭后时间的办公室内,经常有我给他们加班的身影,我的课堂上我会走到他的跟前轻声询问,还不时的找他们谈心。目的就有一个,让他们感觉到我对他们的在乎,我对他们的关心,我对他们的不放弃。一位名叫千金的学生曾在日记本上写道,遇上李老师——千不胜感激!在听到、看到这些话语时,我的心被幸福充盈着。我并没有多做什么,我只是不放弃他们,我只是真诚相待。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化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2] 杨九俊 新课程教学组织策略与技术.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 陈永明.和谐课堂管理方法与实施.北京:华龄出版社,2006

[4] [苏]阿莫纳什维利.孩子们,你们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篇5: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案

丁志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生对具体化学反应的分析,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的两个原则

2、通过具体化学反应分析,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3、掌握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过程,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化学方程式表达化学变化的学习方法,并初步运用观察获取信息,并运用讨论、分析、比较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2采用讲练结合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严密性。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活动与探究,激发学生探究欲,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学重点: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教学难点:化学方程式配平

教学方法:探究——讨论—练习提高 教学用具:多媒体幻灯片、学案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识

1、回忆质量守恒定律内容

2、质量守恒的原因

3、化学方程式及所表示的意义

预习学案检查 新课教学 过程设计:

「导入课题」同学们,我们知道,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那么我们回忆一下1.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2.什么是化学方程式3.化学方程式的意义4.如何读下列化学方程式?C + O2 = CO2 P + O2 = P2O5 学生活动与探究1:C + O2 = CO2 数一数反应前后各类原子的数目,你又会发现什么? 学生活动与探究2:写出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放映P99-P100图片)

请你根据上图写出“水的电解实验”的化学方程式: 「讨论交流」:

1、三幅图各说明了什么问题

2、什么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当左边的原子个数与右边的原子个数不相等,在左边的原子前面和右边的原子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左边的原子个数与右边的原子个数相等,这样的方法叫做配平。)

配平的方法:观察法、最小公倍数法、奇偶法等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

1.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绝对不能凭空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

2.必须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必须相等。

例:书写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步骤:1.写 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并用短线或箭头相连。2.配 配平化学方程式(最小公倍数法)3.注 注明反应发生的条件。4.等 把短线改为等号。注意:

1.常见的反应条件

点燃(不等于燃烧),加热,催化剂,高温等.2.如果生成物中有气体要注明↑,溶液中的反应,如果生成物中有固体(即沉淀),在固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明↓;3.当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气体生成物不需要注明↑;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固体,固体生成物不需要注明↓ 巩固练习

配平KClO3----KCl+O2 课堂练习

板书课题: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一:遵守原则 1.质量守恒定律 2.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二:配平1.定义 2.原则 3.方法

篇6: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Microsoft Word 文档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联系质量守恒定律和进行化学计算的中介,学生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要依据质量守恒定律,而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又是进行化学计算的基础。化学方程式是继元素符号、化学式之后又学习的一种化学用语。从本节开始,以后所学的化学反应均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会写化学方程式显的尤为重要。

2、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结合教材和课标,我确定本课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

a、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知道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的原则。

b、掌握化学方程式书写的步骤,初步学会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2)能力目标:

通过对具体的化学反应的讨论、分析和解决,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

(3)情感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篇7: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Microsoft Word 文档

高村中学教师

李 娜

各位评委,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设想、教学程序等五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从教材体系上看,《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这个课题是继上一单元里所学的元素符号,化学式等知识的延伸和扩展,并与元素符号、化学式构成了九年级化学三个重要的化学用语。它在本单元中是联系质量守恒定律和进行化学计算的“中介”,是进行化学计算的基础,也是整个初中化学教学的重点之一。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前提和保证,更是解决化学问题的有力武器。

2、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结合教材和课标,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原则。(2)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2.过程与方法

(1)采用讲练结合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采用归纳总结的方法,对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加以总结。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严密性。

(2)通过对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和配平方法的讨论,对学生进行尊重客观事实,遵从客观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3、教学重难点

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设置及对今后教学的影响,本节的教学重点为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难点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教法分析】 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结合教材,考虑到学生在书写化学方程式可能会出现的错误(如化学式写错、没配平、未标条件、箭头使用不当或遗漏等)。本节课主要采用复习提问→思考讨论→总结归纳→补充讲解→练习提高。充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对枯燥乏味的化学用语的学习负担,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进一步丰富学生学习的成功体验。

【学法指导】

学生已具备相应的知识基础,已学习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及其意义,理解了化学反应的实质,建立了微粒观,知道了一些化学反应和文字表达式,并结合了上节课学到的质量守恒定律。本节课我充分让学生自己去观察、讨论、分析,培养其自主能力和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这样做可增加学生参与机会,增强参与意识,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思考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产生成就感,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教学设想】

本节课主要以讲练为主,因此我的教学设想是,用一个课时的时间通过举例和归纳教会学生如何书写化学方程式,并通过适当的练习来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这节课我是按“引入新课(3分钟)——讲授新课(30分钟)——课堂练习(10分钟)——归纳总结(2分钟)”进行教学的。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合作交流

1、【归纳总结】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99,找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2、[阅读]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00上面一段,了解一下H2+O2→H2O这个式子是如何在式子两边的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之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

3、[阅读]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上以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为例所讲的有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并对书写步骤进行总结。

4、讲解几种常见的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

(三)课堂练习,检测反馈:

[课堂练习一]写出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的化学方程式。[课堂练习二] 试试看,你能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吗? [课堂练习二] 正确书写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四)布置作业:

课本P101《练习与应用》1、2、3、4、5题,作业本上完成

【板书设计】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一、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一)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二)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五字口诀: 写---配---改---标---查。

三、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1、观察法

2、最小公倍数法

篇8:浅谈如何正确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

1. 离子反应是电解质在溶液中或熔融体系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 如: 用氯化铵与消石灰制氨气、浓硫酸与氯化钠反应制氯化氢等都不能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 离子方程式是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

二、熟练掌握离子方程式书写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写, 正确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第二步: 拆, 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

Ba2++2Cl-+2Cu2++SO2-4=Ba SO4↓+Cu2++2Cl-

第三步: 删, 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

Ba2++SO2-4=Ba SO4↓

第四步: 查, 检查方程式两边的元素和电荷是否守恒.

“拆”是关键. 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学生最常出的错误就是在拆上面, 不知道哪些物质拆哪些物质不拆.离子方程式书写中能拆的物质占了绝大多数, 不能拆的是一小部分, 只需谨记以下九大类不能拆的物质就可以了, 其余的都是可以拆的.

1.难溶物不拆.如:Ba SO4、Ca CO3、Ca SO3、Ag Cl、Mg (OH) 2、Al (OH) 3、Fe (OH) 3、Cu (OH) 2、Cu O、Mn O2等.

2.弱电解质不拆.如:弱酸 (CH3COOH、HCl O、H2SO3、H3PO4、H2S、HF) 、弱碱 (NH3·H2O) 、水等.

3. 氧化物不拆. 如: Na2O、Ca O、Na2O3、SO3等.

4. 易挥发性物质不拆. 如: CO2、SO2、NO、NO2等.

5. 非电解质不拆. 蔗糖、乙醇等大多数有机物是非电解质, 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均不能拆开, 应写分子式.

6. 单质不拆. 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无论是金属单质还是非金属单质不能拆开, 应写其化学式.

7. 固相反应不拆. 如: 将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钙固体混合加热.

8. 微溶物作反应物, 浓度较小时拆成离子式, 浓度较大时应写成化学式. 微溶物作生成物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均不能拆开, 应写成化学式. 如: Ca SO4、Ag2SO4、Mg CO3、Ca ( OH) 2等微溶物, 若作为生成物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均不能拆开, 应写成化学式.

9. 弱酸的酸式酸根不拆. 如HCO3-、HSO3-、HS-、H2PO4-等离子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均不能拆开, 应写成化学式. 对于强酸的酸式盐, 如Na HSO4其阴离子在稀溶液中应拆开写成H+与SO42-形式.

三、例题讲解

例1向碳酸钙中加入过量盐酸.

错误:CO2-3+2H+=CO2+H2O

正确: Ca CO3+ 2H+= CO2+ Ca2 ++ H2O

原因: Ca CO3难溶于水, 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均不能拆开, 应写成化学式.

例2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氨水.

错误:Al3++3OH-=Al (OH) 3

正确:Al3++3NH3OH2O=Al (OH) 3↓+3NH+4

例3将氧化钠加入水中.

错误: O2 -+ H2O = 2OH-↓

正确: Na2O + H2O = 2Na++ 2OH-

原因: Na2O是氧化物, 氧化物不论是否溶于水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均不能拆开, 应写成化学式.

摘要: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教材《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内容是离子反应.众所周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是高中化学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也是高考的热点, 几乎每年无论是全国卷还是各个省的高考卷都不同程度的考查, 所占比重较大.

关键词:离子方程式,重点,考查,降低,保证

参考文献

篇9: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Microsoft Word 文档

(1)初中生的认知能力中,形象思维能力仍占主导地位,抽象思维和想象能力有待进一步发展。对于他们而言具体形象的画面要比抽象的符号、数字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2)元素符号的识记和化学式的书写并不都全部过关,导致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3)学生虽然在前期的学习中接触到了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接触了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但书写时仍有畏惧心理,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当成死记硬背的东西。

如何突破“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课时难点,笔者结合自己的从教经验谈几点体会:

一、 瞻前顾后化解难点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之一是“质量守恒定律”。为了化解难点,课本在编写时已做了这样的安排:第三单元课题1(P47)在水的分解中讨论元素的种类在反应前后有无变化;第四单元课题2(P73)讨论“水通电分解”、“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将反应物与生成物比较,问分子是否发生变化,元素是否发生变化。因而在这些教学内容上,要引导学生认真分析,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石是化学式。化学式是一种重要的基础性的化学语言,是发展化学思维、智能的基本语言素材,是化学学习的基本工具之一,是学习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但化学式的书写又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第一个“分化点”,学生经常在化学式的听写、测试中错误百出,典型的例子是把氯化铝写成AlCl,把氧化铁写成Fe3O2 或FeO,学生感到越学越糊涂,抑制了学好化学的积极性。因而在化学式的书写这一板块教学中,教师不能不顾学情一味地赶进度,否则会导致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也是一塌糊涂,导致整个初三化学的“坍塌”。应注意帮助学生记忆元素符号,理解化学式的意义,强化化合价与化学式的内在联系,通过练习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同时在第二单元学习氧气时,为了化解化学用语的难点,对于文字表达式中的物质,可把化学式写在该物质的下方,先给学生留下一些印象,起到逐步渗透的作用;实验教学对书写化学方程式也有很大帮助,若学生亲自做过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观察到了黑色固体,而后写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时生成物写成氧化铁的几率会大大降低。

书写化学方程式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掌握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技能,需要一个练习与巩固的过程,本课题只是这个过程的开端,今后的教学中几乎每节课都可以进行书写并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学习。教师可将学生在起始课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汇集起来,以便结合今后的教学进程,分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反思和必要的训练,逐步解决问题,不断巩固和发展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技能。切忌一开始就将各种类型的化学方程式全面铺开,进行综合性过大的练习,并要求学习多种配平方法等,这样在学生理解化学方程式尚未完善时,采用机械记忆的方式进行短期突击,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诱发厌学情绪。

二、 注重宏观与微观相结合

本课题的学习是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进行认识与分析、概括与表述化学反应的启蒙。因而课本P97页中的两幅插图内容可通过PowerPoint动画课件来呈现,增强学生微观粒子运动的直观形象认识,完善对化学方程式中蕴含宏观和微观双重意义的理解;这是化解本课时配平化学方程式这一难点的措施,因为化学方程式在宏观上表示反应中的反应物、生成物和发生条件等,与物质化学性质密切相关,是写出化学方程式的重要依据;而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计量数,可以在微观上表示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关系,是配平化学方程式的具体体现。

三、 注重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和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技能,其中有许多化学学科的规定(或约定俗成)的内容,需要学生通过体验性练习才能逐步掌握。因此,设计多种活动形式,及时反馈发现问题、纠正错误,应当是本节课的重要任务。再者学生往往也有一种期待的心理,希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改变教学方式,用丰富多彩的方式呈现不同的问题,因而在本节课中,为了激起学生的兴趣,精心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如:

片段一:指出下列化学方程式中的错误,并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1)Mg+O2MgO2

(2)Mg+O2↑=MgO

(3)2Mg+O2——2MgO

(4)2Mg+O2=2MgO↓

学生:找出每个化学方程式的错误。

教师:对此过程进行指导。

片段二:根据信息尝试组合化学方程式。全班分为6组,事先为每组准备1个纸袋,每个袋上注明需要组成的化学方程式,袋内提供打印有化学式包括常见的错误的化学式、反应条件等的卡片。

第一组:硫在氧气中燃烧

(内装卡片为S、O、O2、SO2、SO3、燃烧、点燃、=、+、↑)

第二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内装卡片为Fe、O2、FeO、Fe3O4、Fe2O3、燃烧、点燃、=、+、1、2、3)

第三组:过氧化氢分解

(内装卡片为H2O2、H2O、H2、O2、=、+、↑、2、2)

第四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氧气

(内装卡片为KClO3、KClO、MnO2、KCl、O2、点燃、△、=、+、↑、↓、2、2、3等)

第五组: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内装卡片为:KMnO4、K2MnO4、MnO2、O2、△、+、+、=、↑、↓、2等)

第六组: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有效成分为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

(内装卡片为:CO2、Ca(OH)2、Ca(OH)、CaCO3、H2O、+、+、=、↑、↓等)

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组成的化学方程式粘到纸袋上,并将各组的成果展示到黑板上。

教师:对组合过程进行观察和指导。

学生:相互纠错、订正。

教师:评出最优小组。

篇10: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Microsoft Word 文档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介绍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和书写步骤,其重点和难点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本节课完成了化学用语的教学,使学生学会利用化学式来表示物质之间的化学变化,并为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打下了基础。而且化学方程式贯穿于整个中学化学的教材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过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式等化学用语,初步掌握了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和化学式的书写及含义。学生已经具备的“先备知识”,后继的学习要以此为基础,注意新知识与已有知识之间的联系。学生运用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可以进行预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的原则;会用化学方程式正确表达一般的化学反应

过程和方法目标: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能发现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通过学生合作探究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发现规律、认识规律和运用规律,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结合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的教学,让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克服书写上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养成良好的习惯,不断培养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会用化学方程式正确表达一般的化学反应

篇11: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Microsoft Word 文档

教学目的:1、通过具体化学反应分析,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2、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

3、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篇1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学反思

一是课程设置要合理。课容量不宜过大,要以学生的认知程度为准,可据此进行调整;

二是要结合习题。给学生解题的方法,要具有实用性、合理性,而且要具体。告诉学生第一步干什么,第二步干什么;

三是设置课上练习不能太难。学生刚接触新知,还不能及时理解和吸收,所以要用一些简单的习题,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熟悉方法;

四是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刚开始的旧知回顾完全可以让学生互相检查,互相讲解。

篇13:如何培养幼儿的正确书写姿势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作用

(一 )教师正确的引导。这个班我已带了近四年 ,我对他们非常严格,为了给孩子入小学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从抓好幼儿正确的书写姿势入手。书写是一个比较枯燥的活动,我首先从激发幼儿的兴趣入手, 运用幼儿握笔基本要领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旨在通过观看错误的书写姿势造成的驼背、驼胸、近视等现象的图片、录像,让幼儿认识这些后果造成的不美、不好、不方便,从而自然地引导幼儿学习正确的握笔及书写姿势,激发幼儿对书写的欲望。幼儿对书写有了欲望,接下来我就教幼儿正确的坐姿。在书写前我每次都要求幼儿训练规范的坐姿,每次都用这首小儿歌监督幼儿:“坐要正, 胸要挺, 两脚要放平。头要正,肩要平,腰不成弧型。”幼儿的姿势正确了,字才会写得工整,这首儿歌是帮助幼儿练习正确坐姿的最好方法,可以提示幼儿怎样坐才是正确的坐姿。开始练坐时, 幼儿不习惯,什么样的坐姿都有,但会一直监督,久而久之幼儿的好习惯便养成。当幼儿的坐姿基本养成后,我再教幼儿正确的握笔姿势:“右手握好笔,左手轻按纸,身体坐端正,写字能开始,写字姿势很重要,手离笔尖一寸远,胸离桌沿一拳远,眼离本子一尺远,姿势好看身体健。”这个口诀我会在幼儿书写前反复念,以便纠正幼儿的书写姿势。我把规范的书写姿势和握笔方法当做一项常规练习,以便引起幼儿的注意。这样幼儿既有明确的认识,又能自我检查书写姿势是否正确。

我在幼儿平时书写的过程中发现, 造成幼儿错误握笔的原因有二:一是握笔的习惯;二是手指力量不够。因此幼儿进行书写练习时,我会对幼儿的不良书写姿势重点作个别指导,在书写过程中不断纠正。

(二 )根据学龄前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可知 ,学龄前儿童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不超过10分钟,因此我在设计书写课程时,合理安排幼儿的书写时间及书写量。过长、过多的书写容易造成幼儿身心疲劳和厌学, 影响幼儿正常的身体发育与心理健康。但对于动作特别慢的幼儿或幼儿兴趣浓厚时可以适当延长时间,但也不会超过10分钟。

(三 )艾宾浩斯遗忘规律表明 : 比较容易记忆的是那些有意义的材料,而那些无意义的材料在记忆的时候比较费力气,在以后回忆起来的时候也很不轻松。我根据这一规律,为孩子设计了一系列教学活动, 以便把生硬的教学活动转化为幼儿易于接受的形式。例如角色扮演活动,每次书写课时,我都会安排3名幼儿扮演老师,观察、指导其他幼儿的书写姿势,从而既增强幼儿的责任意识,又调动幼儿书写的积极性,让幼儿在活动、体验中感受身心成长的快乐。

(四 )良好的班级文化建设 , 能调动学龄前幼儿尽快学会正确的书写姿势。我利用课余时间,分别为孩子设计正确和错误书写姿势挂图,并在挂图中对正确的手、眼、身体等部位用绿色笔进行圈点,对错误的手、眼、身体等部位用红色笔进行圈点,让幼儿一目了然地分辨出哪些是正确的书写姿势,哪些是错误的书写姿势,进而有意识地纠正不良的书写姿势。

在课堂教学中,我会给书写姿势正确的幼儿照相,洗出来贴在墙上事先设计好的表格中作为奖励, 而没有得到奖励的幼儿,我会口头表扬他的进步,激励他更进一步。通过一系列的班级文化建设,我班在园内已形成自己的特色,成为其他班学习的榜样。

二、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引导幼儿主动参与

在培养幼儿正确书写时,我们持之以恒地观察,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发现不良姿势随时帮助改正。而且经常让幼儿用手去量一量,如,“一寸、一拳、一尺”,多进行正面强化,我不会说:“你怎么又把头低下了”,这些话不仅毫无作用,而且会无意中伤害幼儿的自尊心,所以,我多以表扬的形式激励幼儿以便幼儿积极参与。例如:多鼓励坐姿规范的幼儿,为幼儿树立榜样,给做得好的幼儿发朵红花、小粘贴等小礼物,激励其他幼儿努力地做好。对开始做得不好的幼儿,后来有进步的幼儿,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进行肯定和表扬。我还会让幼儿自觉检查自己的握笔姿势是否正确,让幼儿互相监督、互相评价;及时发现榜样引导其他幼儿向榜样学习, 及时肯定幼儿正确的姿势,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使幼儿在互动的气氛中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充分调动幼儿正确书写姿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实现以学校教学为主,家庭协作配合的模式

我除了在班级督促幼儿正确的书写姿势外, 我还会和家长联系、沟通、一起交流,让家长回家监督幼儿的书写姿势,我认为要养成幼儿正确的书写姿势,需要不断强化学习。除了我们对幼儿开展这些活动外,家长也要了解正确的书写要求,使家园保持一致,既充分发挥家长的积极作用,又及时巩固教学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还通过家长会与家长沟通, 给家长播放幼儿在幼儿园书写姿势的录像, 让家长领会到幼儿已经初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同时也需要家长的配合。通过家长会的沟通,幼儿家长体会到良好书写姿势的重要性,并通过幼儿家长的配合,为孩子创造良好的书写环境。

篇14: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Microsoft Word 文档

一、注重全面认识,实现价值学习

例1写出Al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错解Al+2OH-AlO-2+H2↑

分析在中学化学中,铝是能与碱溶液反应的为数不多的金属之一,反应生成物AlO-2也不多见,上述错解呈现的离子方程式原子是守恒的,但是电荷却不守恒;在溶液参与的化学反应中,学生容易存在的前概念为“溶液参与的反应是溶质进行反应”,这种前概念导致学生在写离子方程式时容易出现“漏水”现象。

转化片面的思维方式是出现错误的主要因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全面认识溶液中的化学反应是准确处理问题和实现价值学习的重要保障,在溶液反应中,存在三种情况:溶质参与反应(NaOH与HCl)、溶剂参与反应(Na与NaCl溶液)、溶质和溶剂均参与反应(Al与NaOH溶液)。本题中可认为,Al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后再与NaOH进行反应即

2Al+6H2O2Al(OH)3+3H2↑

Al(OH)3+OH-AlO-2+2H2O

合并后的离子方程式为

2Al+2H2O+2OH-2AlO-2+3H2↑

二、把握反应实质,突破思维障碍

例2写出Na与稀H2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错解2Na+2H2O2Na++OH-+H2↑

分析Na与水的反应,对学生而言应该是十分熟悉且印象深刻,在处理单质Na与CuSO4溶液的反应时,学生已经比较清楚:Na先与水发生反应生成NaOH后再与CuSO4反应;这样在学生头脑中会形成前概念:“单质Na与任何水溶液反应时,都是先与水反应”;对于单质钠与稀H2SO4的反应问题时,都会认定是先与水反应生成

NaOH后再与H2SO4发生反应。

转化思维定势往往是造成解题失误的最大障碍,高中学生容易被问题相似的状态所迷惑,当情境发生变化后仍然沿着原来的套路,难免出错;正确处理问题关键在于准确把握问题的实质,Na与水的反应实质是Na与H+的反应,并不是与水分子的反应;在CuSO4溶液中,水分子将Cu2+包围着,Na先与水电离出的H+反应;硫酸电离出来的H+远远超过水电离的H+,则本题应该认为:Na先与硫酸反应(2Na+2H+Na++H2↑),当硫酸全部反应结束后,Na再与水发生反应。

三、联系生活实际,及时调整认知

例3写出在Ca(ClO)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气体的离子方程式。

错解Ca2++2ClO-+CO2+H2O

CaCO3↓+2HClO

分析高中学生都比较清楚强酸制弱酸,碳酸(H2CO3)比次氯酸(HClO)酸性强,上述反应中生成HClO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从日常生活实际出发,学生头脑中已经形成了前概念:石头的主要成分碳酸钙(CaCO3)比较结实,弱酸不能溶解,水不能溶解石头;这也导致多数学生在反应中都会写出CaCO3的缘故。

转化在日常生活中,“水滴石穿”的故事往往是寓意刻苦、持之以恒的精神,其中蕴含的化学反应原理为

CaCO3+H2O+CO2Ca(HCO3)2

学生固有的概念认知与生活实际之间的冲突,迫使学生必须对前概念的修正、完善、甚至颠覆,从而获得正确的认知。过量的CO2通入Ca(ClO)2溶液中反应生成容易电离的碳酸氢钠

[Ca(HCO3)2],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

ClO-+H2O+CO2HCO-3+HClO

四、巧设认知冲突,凸显思维创新

例4利用离子方程式表示AlCl3的水溶液呈酸性.

错解Al3++3H2OAl(OH)3↓+3H+

分析铝的性质是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高中学生对AlCl3与NaOH溶液的反应比较熟悉(AlCl3+3NaOHAl(OH)3↓+3NaCl),在学生头脑中会形成

Al3+与OH-相遇会形成Al(OH)3沉淀,从而忽视在弱电解质水中含有的OH-远远少于NaOH溶液中的OH-,错解中写出的“=”表示AlCl3与水反应能够全部生成Al(OH)3沉淀和盐酸(HCl)共处,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根据客观事实知道,在常温下

0.1 mol/L的AlCl3溶液中Al3+的水解程度小于5%。

转化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与客观事实相结合,进行逻辑推理,故意制造矛盾,造成学生认知上的冲突,让学生通过自身能力水平的发挥,发现自身思维的错误之处,从而激发探索、创新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则

Al3++3H2OAl(OH)3+3H+

溶液呈酸性。

五、瞻前也要顾后,拓展思维深度

例5写出Fe(OH)3与HI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错解Fe(OH)3+3H+Fe3++3H2O

分析学生对强酸HCl与Fe(OH)3发生中和反应比较熟悉,于是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前概念:HI可以类比于HCl与Fe(OH)3只发生酸碱中和反应;只顾关注强酸中阳离子H+参与反应,从而忽视阴离子I-与Cl-在该反应中有较大差异,Fe3+不能氧化Cl-,但是可以氧化I-,则既要发生酸碱中和反应,还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转化将Fe(OH)3、HI、HCl放在一起进行比较,Fe3+不与Cl-反应,但是会与I-发生反应,Fe(OH)3与强酸的反应中,既要看酸中前面的阳离子,也要关注后面的阴离子;可以从离子大量共存的角度进行思维问题,拓展学生处理问题的思维深度,正确的离子方式为

2Fe(OH)3+6H++2I-2Fe2++I2+6H2O

总而言之,前概念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逐渐形成的,通常具有隐蔽性和顽固性的特征,不去仔细琢磨、采取措施很难以发现和纠正前概念形成的负迁移,作为一线的高中化学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该帮助学生利用多种途径和方法,及时打破原有的认知结构与观念,排除传统思维模式的惯性,实现学生思维的创新与发展,进而提升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推动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篇15: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学设计

拉麻中学

教学目标

1.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的两条原则。

2.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并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3.学会化学方程式简单的配平方法。教学重点

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学难点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配合阅读。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

2.为什么在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是相等的呢?(用原子、分子的观点说明。)

【引言】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那么在化学上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是一个等式,体现质量守恒定律。

【多媒体投影】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完成学案

一、知识准备)

C + O2

= CO

2C原子个数 1 1 O原子个数 2 2 原子总个数: 3 3 试按上述方法分析水通电时的化学反应: 【多媒体播放Flash】 H2O —— H2+O2 【组织讨论】为什么不平衡呢?这个式子能称为化学方程式吗?为什么?怎样才能把上式改为化学方程式呢?

【讲授新课】 §5-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提问】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守哪些原则?

【阅读】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P96有关内容,然后指定学生回答问题。【投影】 一.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完成学案

二、探究新知、1)

1、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等号两边各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必须相等)

【提问】书写化学方程式具体的书写步骤是怎样的?

【阅读讨论】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P98有关内容,以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的反应为例,说明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具体步骤。小组交流,互相讲解。并请学生总结归纳步骤。(完成学案

二、探究新知、2)

【投影】 1. 写 根据实验事实写出反应物及生成物的化学式,中间用短线连接

P+O2——P2O5

2. 配 配平化学方程式 用最小公倍数法确定系数。并将短线或箭头改为等号。

4P+5O2 = 2P2O5 3. 注

注明反应发生的条件。

4P+5O2点燃2P2O5 4.标 标出生成物中的气体或沉淀符号。(生成物中有气体,就要标

(明“↑”,生成物中有固体,就要标明“↓”。)

4P+5O2点燃2P2O5 【讲解】常见反应条件的有:点燃、加热(△)、高温、催化剂等。【提出问题】 P2O5、O2需标“↑”、“↓”符号吗? 【阅读讨论】让学生阅读P98“↑”“↓”号的使用范围: 【课堂练习】比比看谁写得有快有准(完成学案

三、学以致用、1)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2.点燃镁条作信号弹

3.高锰酸钾加热制去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投影】(完成学案

三、学以致用、2)

1、P + O2

PO2

2、Fe↓

+ CuSO

4=

Cu

+

FeSO4

3、S + O2 ↑ =

SO2↑

【讨论】 让学生分组讨论,找出化学方程式中的毛病,并加以改正。

【 评一评】 指出化学方程式书写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介绍化学方程式评分标准: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

1.化学式书写错误不得分;

2.化学方程式未配平,漏写、错写反应条件扣1分; 3.漏标、错标 “↑”、“↓”等符号的每个扣0.5分。【小结】1.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 2.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篇16: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学设计

一.知识教学点

1.化学方程式的概念。

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和书写方法。

3.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和读法。

教学重难点

1.重点:(1)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2)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2.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二)整体感知

本节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采用从实验入手的讨论法导出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在进行书写配平的教学中,采用讲练结合的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又加深对化学方程式含义的理解和读写。

(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前面我们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理解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应注意哪些问题?

[新课导入]:前面我们已经学习过元素、原子、分子、离子都可以用化学符号来表示,这些符号是化学最基础的语言,通称为“化学语言”。那么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用哪种“化学用语”表示呢?这将是我们本节要学习的内容——化学方程式。化学上有没有一种式子,既能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又能反映质量守恒这一特点呢?

[板书]:一.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在文字表达式的基础上,用化学式表示该化学反应并把箭头改为等号,称之为化学方程式。

[举例]:如木炭在氧气中燃烧:c + o2 === co2

12 32 44

[讲解]:这个式子不仅表示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同时,通过相对分子质量还可以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即各物质之间的关系,这就是说,每12份质量的c和32份质量的o2在点燃的条件下完全反应,能生成44份质量的co2。

[提问]:那么化学方程式的写法是不是只要把反应物和生成物都用化学式来表示就可以了呢?请看“氯酸钾受热分解”反应:

kclo3 === kcl + o2 能不能称作化学方程式,怎样才能使它成为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化学方程式呢?

[板书]: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阅读课本第71-72页有关内容,组织学生讨论:liuxue86.com

(1)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守哪些原则?

(2)具体书写步骤是怎样的?(以氯酸钾受热分解为例)

[学生活动]:阅读,讨论得出结论。

[板书]:1.书写原则: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二是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书写步骤:①根据实验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

②配平化学方程式;

③注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和标明“↑”、“↓”。

(说明“δ”、“↑”、“↓”等符号表示的意义。)

[教师活动]:以“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为例,用“最小公倍数配平法”,讲请书写原则及配平方法。

[学生活动]:学生练习配平、讨论分析出现的错误及注意事项。

[提问]:①什么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②用最小公倍数配平法的步骤?

③为什么说质量守恒定律是书写化学方程式的理论基础?

[目的意图]:加深理解,熟练掌握配平方法。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71页第三自然段。

[板书]:三.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和读法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课本第71页第三自然段并讨论:化学方程式表示的含义,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教师活动]:结合氯酸钾分解反应讲述化学方程式表示的质和量的意义及读法(说明“+”和“=”表示的意义)。

[板书]: 2kclo3 == 2kcl + 3o2↑

2×(39+35.5+3×16) 2×(39+35.5) 3×16×2

=245 =149 =96

1.含义:[质]:表明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即反应进行的条件。

[量]:表明了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即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2.读法:[质]: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量]:每245份质量的氯酸钾在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条件下加热生成149份质量的氯化钾和96份质量的氧气。

[学生活动]:相邻座位同学相互练习读法。

[教师活动]:简单介绍奇数配偶法和观察法配平方法。

[目的者图]: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的含义去理解和读写化学方程式。

(四)总结、扩展

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左写反应物,右写生成物;

中间连等号,条件要注清;

生成气体、沉淀,箭头要标明。

2.最小公倍数配平法步骤:

①找出在反应式两边各出现过一次,并且两边原子个数相差较 多或最小公倍数较大的元素作为配平的突破口。

②求它的最小公倍数。

③推出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

④把横线改成等号。

篇17: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Microsoft Word 文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涵义

(2)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3)能真正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的两个原则

2、过程与方法

(1)在练习书写方程式的过程中掌握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最小公倍数

法。

(2)归纳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①写②配③注④等

(3)初步学会用化程式来表所获得的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意识到任何事都必须尊重客观事实,在学习中体会学习的乐趣,体会化学用语的方便和实用。

(2)使学生体会到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重要性 重点和难点

1.重点:是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2.难点: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配合阅读。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

2.为什么在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是相等的呢?(用原子、分子的观点说明。)

〔引言〕我们已经知道质量守恒定律,那么在化学上有没有一种式子,既能表示出反应物和生成物是什么,又能反映出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呢?回答是肯定的,这就是化学方程式。〔板书〕化学方程式

一、化学方程式

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例如,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点燃

C+O2===CO2

〔设疑〕化学方程式的写法是否只要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就可以呢?请看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

点燃

〔板书〕磷+氧气 → 五氧化二磷(改成化学式)

点燃

P+O2 → P2O5

〔组织讨论〕这个式子能称为化学方程式吗?为什么?(由学生回答。)怎样才能把上式改为化学方程式呢? 板书〕

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提问〕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守哪些原则?具体的书写步骤是怎样的? 〔阅读〕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有关内容,然后指定学生回答问题。以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的反应为例,说明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具体步骤。

〔板书〕1.根据实验事实写出反应物及生成物的化学式 P+O2─P2O5

2.配平化学方程式 用最小公倍数法确定系数。(根据是质量守恒守律)。把短线改等号。

4P+5O2===2P2O5

3.注明反应发生的条件

点燃

4P+5O2==== 2P2O5(介绍“△”’“↑”“↓”等符号表示的意义,及“↑”“↓”符号的使用范围)。

〔讲解〕反应条件常见的有:点燃、加热(△)、高温、催化剂等。“↑”“↓”号的使用范围:在反应物中无气态物质参加反应,如果生成物中有气体,则在气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号;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反应物无难溶性物质参加反应,如果生成物中有固体难溶性物质生成,在固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号。(强调要防止随意乱标)

〔板书〕例如:

CuSO4+2NaOH===Na2SO4+Cu(OH)2↓

〔小结〕书写化学方程式具体步骤(口诀)

左边反应物,右边生成物;写好化学式,方程要配平; 短线改等号,条件要注明;生成气沉淀,箭头来分清。

强调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关键和难点是方程式的配平,并要注意其规范化。〔板书〕

三、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意义和读法

〔讲解〕以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讲解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质和量方面的涵义

点燃

〔板书〕4P+5O2====2P2O5

〔过渡〕根据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各物质间的量的关系,可以用于化学计算,这将在下一节讲。

〔总结〕略 附带练习:

1.试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验硫;(2)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3)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

(4)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5)白磷在空气中自燃生成五氧化二磷。2.配平化学方程式,(1)Fe+O2——Fe3O4(2)KMnO4——K2MnO4+MnO2+O2↑(3)HgO——Hg+O2 ↑

上一篇:高中英语完形填空技巧四步法下一篇:作文新学期的打算500字 我的学期发展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