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认识时间》评课稿

2024-04-20

小学《认识时间》评课稿(共8篇)

篇1:小学《认识时间》评课稿

在一年级上册认识钟面和整时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几时与几时半,同时为三年级学习时、分、秒的认识及相关计算打下基础。由于时间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课堂上老师充分利用多媒体和实物钟面的具体演示引导学生非常直观形象地认识时间,会读写几时几分,体验1小时、1分钟的实际长短,建立相应的时间观念,并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收到较好的效果。

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创设情境这环节中,教师创设了猜谜游戏,符合了低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点燃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并通过有效的复习旧知,为新知做好了充分的铺垫,教师在钟面上拨动时刻,学生都能很快的说出整时、整时半,课堂气氛一直很高昂,这时教师故意将分针拨向7分钟,课堂一下子安静了下来,学生产生了知识的冲突,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2、认识每个大格刻度表示几分并知道1时=60分是本节课的难点,老师在这环节中采用逐层疏理的方式进行教学,先让学生从静态的钟面上得到1大格里有5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的新认识、新发现,然后再通过议一议、数一数、算一算,从动态的钟面上理解分针指在每个大格刻度所表示的意义,为正确读取时间做好铺垫。值得一赞的是老师课件制作的能力,钟面很直观地演示了分针走了一圈时针才走了一格,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3、板书有序,让学生一目了然,使本节课的知识点在学生的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痕迹。

篇2:小学《认识时间》评课稿

《认识时间》评课稿1

今天上午王老师为大家提供了一节二年级的数学研讨课,听后对本节课有如下思考:

一、教学目标方面

我认为本节课是在一年级认识整点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应为:

1.结合熟悉的事物和情境,经历认识时和分的过程。

2.了解时刻的含义,知道1小时、1分钟的时间。结合具体事例和实践活动,感受1小时、1分钟的时间。明白1时=60分

3.认识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课堂教学必须围绕以上三维目标进行展开。

二、课前导入方面

王老师在课前让孩子们进行了开火车数数游戏,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能够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对集中学生的思想很有意义。但在整堂课的学习中整5的数数游戏仿佛没有结合,直接借助了5的乘法口诀,就让学生认识了钟面上的分钟数。

三、课件制作方面

王老师制作了色彩鲜艳的课件,直观、形象,这些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可以说王老师很好地把握住了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征。在课下的备课上也花了功夫,特别是相当多的PPT都以运动轨迹呈现,说明王老师在信息技术方面也具备了相当过硬的基本功,值得称赞。

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时间”作为数学知识尤为抽象,掌握起来还有一定困难。在课堂教学时,钱老师运用了自己制作的精美的课件,让学生在一个直观、清晰的钟面图上认识时针与分针,用课件的动态形式呈现时针或分针所经过的路程,对教学起到了很好辅助作用。

四、学生合作方面

整节课的教学中,王老师虽给了学生合作的机会,但合作不够深入,合作的问题设计的不多,同桌合作、小组合作学习安排的相对老师的讲解显得少了一些。

通过安排学生感受一分钟的长短,这里王老师可适当延伸,如学生在交流自己一分钟能做几道口算题的时候,一分钟还能做什么事情,也可以组内交流。让学生们感到时间的珍贵,趁机进行德育的渗透。

五、练习延伸方面

课堂练习形式多样,符合低年级教学的特点,如果练习的题目略微增加点就会更加有实效。

课堂上,王老师对学生引导、启发非常到位,课件的制作非常精美,有实效,充分地利用了多媒体课件的优势。王老师也非常关注学生的反应与表现,实时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本节课上老师根据学生地特点递进式的引导学生认识时、分及其写法,达到了预期效果。

《认识时间》评课稿2

一、教学目标方面

我认为本节课是在一年级认识整点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应为:

1.结合熟悉的事物和情境,经历认识时和分的过程。

2.了解时刻的含义,知道1小时、1分钟的时间。结合具体事例和实践活动,感受1小时、1分钟的时间。明白1时=60分

3.认识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课堂教学必须围绕以上三维目标进行展开。

二、课前导入方面

x老师在课前让孩子们进行了开火车数数游戏,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能够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对集中学生的思想很有意义。但在整堂课的学习中整5的数数游戏仿佛没有结合,直接借助了5的乘法口诀,就让学生认识了钟面上的分钟数。

三、制作方面

x老师制作了色彩鲜艳的,直观、形象,这些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可以说x老师很好地把握住了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征。在课下的备课上也花了功夫,特别是相当多的PPT都以运动轨迹呈现,说明x老师在信息技术方面也具备了相当过硬的基本功,值得称赞。

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时间”作为数学知识尤为抽象,掌握起来还有一定困难。在课堂教学时,钱老师运用了自己制作的精美的,让学生在一个直观、清晰的钟面图上认识时针与分针,用的动态形式呈现时针或分针所经过的路程,对教学起到了很好辅助作用。

四、学生合作方面

整节课的教学中,x老师虽给了学生合作的机会,但合作不够深入,合作的问题设计的不多,同桌合作、小组合作学习安排的相对老师的讲解显得少了一些。

通过安排学生感受一分钟的长短,这里x老师可适当延伸,如学生在交流自己一分钟能做几道口算题的时候,一分钟还能做什么事情,也可以组内交流。让学生们感到时间的珍贵,趁机进行德育的渗透。

五、练习延伸方面

课堂练习形式多样,符合低年级教学的特点,如果练习的题目略微增加点就会更加有实效。

课堂上,x老师对学生引导、启发非常到位,的制作非常精美,有实效,充分地利用了多媒体的优势。x老师也非常关注学生的反应与表现,实时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本节课上老师根据学生地特点递进式的引导学生认识时、分及其写法,达到了预期效果。

《认识时间》评课稿3

听了夏老师的《认识时间》这节课,我感触良多。夏老师无论在教学设计上还是在教学实践中都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尊重学生,时刻关注学生。夏老师在课堂上把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引领作用和谐统一起来。在动手操作,交流讨论中落实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并突破难点。听后的主要体会如下:

1、注重实践操作

夏老师设计了让学生摸、玩学具钟,观察钟面,让学生在玩学具钟时发现钟面上的小秘密:有12大格,1大格有5小格。当学生会看5分的时间后,让学生拨出几个时刻。这样的设计,大大加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加深了他们对该知识点的印象。

2、紧密联系生活

认识时间是为了更好地为生活服务。而学生也应该从生活中来认识时间。夏老师以小学生一天的作息时间来进行复习整时、半时,为新知的学习做好铺垫。而在教学新知中,也始终围绕学生的作息时间来进行,包括练习的设计也是如此。这样的设计就让学生意识到时间跟我们的生活是紧密联系的,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夏老师非常注重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中注意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更贴近学生。

3、注重学生发言

在教学中,夏老师根据学生认知的情况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使学生围绕问题畅所欲言。这样,同学间也有了相互学习的机会。夏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演示,并伴有颜色的变换,很好地帮助学生认识钟面上的12大格,以及1大格有5小格。这样安排,帮学生扫清了认知上的障碍,下面学习分针走到数字1是5分钟,分针走到数字2是10分钟就容易多了。

4、注重学生体会

在教学完新知后,夏老师让学生体会1分钟有多长。在悠扬的音乐声中让学生做口算题来感悟1分钟的时长。教到这里,学生会5分钟5分钟地认时间了,但是对于1分钟到底有多长,比较抽象。夏老师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让学生感悟到了。这一设计非常巧妙。相信学生通过这样的体会后,会对1分钟的时长有大概的认识。

总之,夏老师这节课很好地落实了教学重点,难点也有所突破。从这节课中,我主要体会到知识的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上的,要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课堂上还主体于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理解新知,让他们自己发现、交流、讨论,这样的数学课堂会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课堂上安排的实践操作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情况,而在操作中教师要组织好课堂纪律,让学生的动手操作是真实、有效的。这节课,我受益良多。

《认识时间》评课稿4

今天听了王**老师执教的《认识时间》一节课,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本节课是学生在一年级已学过认识整点和几点刚过一点儿和快到整几点了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分针和时针在钟面上是如何转的,进而知道1时=60分;并准确读出钟面上的时间和时间的记作方法;感受1分的长短,培养学生珍惜时间意识。重难点是认识时间先看时针再看分针,时针走过数字几就是几时,分针指向数字几乘5就是几分。

二、课堂亮点

1.用开火车做游戏的方法引入教学,很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这样可以激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2.王老师的教态自然,音质清脆,让人听起来很舒服,尤其是不适时机提问、鼓励和表扬,让孩子们跟着老师一步一步地深入学习。

3.最为亮丽的是王老师制作的课件精彩纷呈,那会动画的时针和分针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真切地看到了分针走1大格是5分,分针走一圈是6O分,而时针正好走1大格,所以6O分=1时。我不得不佩服她是课件制作的高手,可见在课下也是费了一番功夫的。

三.须改进地方

1.孩子已学会走路了,能否放一下手让他自己尝试一下呢?如果跌倒了,再把他扶起来。

2.二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能否把语言再准确点,如〃时针在什么位置都是4时?“改为〃时针在哪两个数字之间是4时几分”。

3.深入了解孩子的已有知识经验,在已有经验基础之上再来设计教学,就不会教的那么吃力。

总之,听了这节课,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教得很累,我们不敢放手,生怕孩子们学不会,我们不断重复学生的话,生怕孩子们没听见,我们要解放思想,转变理念,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我们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就0K了。

《认识时间》评课稿5

“认识时间”和“认识人民币”的教学中,教师创设了一定的情境,制作了色彩鲜艳的课件,让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愉快地学习。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知识的呈现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由于时间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教师在教学时注意了平时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时间。在课题的引入时,教师用了谜语导入的形式,让学生说自己的作息时间是怎样安排的等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话题,来结合教材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密切联系实际。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

二、在直观中来呈现知识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时间是很抽象的概念。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运用了自己制作的挂图,通过看钟面上的阴影部分,用5分5分数的方法读取时间,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1时=60分时,让学生自己拨钟,通过直观形象的实物操作,对时与分的关系一目了然。

三、在体验中理解知识

在学习了新的知识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拨一拨、做一做,在教学中寓教于乐,溶练习于游戏中,练习穿插在新授中,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了新知。人民币的认识对学生来说有初步的概念。但在实际生活中,只认识人民币是远远不够的,认识人民币的目的是为了使用它,体现它的社会价值。所以,这节课整个教学过程以购物为主线,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既调用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又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亲近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身边。文具就摆放在教师的堂桌上。买东西要看物品的价格,要认识人民币,会使用人民币,会换算人民币。然后,在购物的情境中通过换币,体会、理解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最后在购物中学会简单的付币,提高社会交往和实践能力。

四、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这两节课在整个教学过程师生完全是一种朋友式、伙伴式的合作关系,课堂气氛是和谐的、宽松的。例如,“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认识人民币”等教师温馨的话语、宽松的教学环境、自由的学习状态对学生的心灵是莫大的安慰和鼓励。正是这样的课堂,才保证了学生在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状态下畅所欲言,迸发出创新的火花。还有,必要的常规训练,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还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本节课中许多看似是教师“不经意”的细小环节,实际上都是教师精心设计的结果。

五、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会更精彩一些

在出示课题《认识人民币》后,让学生同桌说一说,盒子里的人民币你已经认识了哪些?然后指名说一说按1元、1角、1分的顺利逐渐展开认识的教学活动。其实学生对于人民币的认识就只有这些吗?人民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比较密切,对于10角就是1元,买1元的物品可以付成10个1角的、2个5角的、5个2角的等等的多种方式,是有一定基础的。老师完全可以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让学生进行交流,除了认识1角、1元、1分,你还知道哪些关于人民币的知识?因为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进教室的之前是有一定生活基础的。老师和其他同学在学生不断的谈话中,对知识进行不断的补充和说明,这样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的课堂,这样学生会表现的更精彩。

《认识时间》评课稿6

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已初步学习“认识钟表”,通过以前的学习,已经掌握了钟表及时间的一些知识,如掌握了如何看整时和半时。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是学会5分5分数的方法来正确读写几时几分。难点是理解1时=60分的含义。

张老师用猜谜语的形式导入,立即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性,开了一个好头。教师还制作了色彩鲜艳的课件,直观、形象,这些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都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可以说教师很好地把握住了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征。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时间是很抽象的概念。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运用了自己制作的精美的课件,让学生在一个直观、清晰的钟面图上认识时针与分针,用课件的动态形式呈现时针或分针所经过的路程,并用红色线条突出强调,学生清楚地感受到是从哪点到哪点所走的一段时间,对教学起到了很好辅助作用。

教学中,通过安排学生感受一分钟的长短(体会一分钟自己能做几道算式),以此来加深学生对时间的认识。这短短的、安静的、属于全班的一分钟对学生来讲应该是体会深刻的。这里教师可否适当延伸,如,学生在交流自己一分钟能做几道口算题的时候,可以让他们估一估自己做完这一页需要多长时间,引导学生去体会更长的时间。毕竟时间是个抽象的东西,学生总是要通过做熟识的具体的事情来间接地体会时间,这方面更多的、深刻的体会有利于学生准确把握时间,理解时间。

课堂中,在引导学生数格子的时候,课件突出演示的是一个一个的点,而不是一段一段的点,学生对一个格子的`理解可能会产生偏差。可以用手势等方法做一下简单的演示,帮助理解。另一处是,学生对时针与分针所表示的时间的联系还不太明确,教师可适当引导学生形象理解:时针是在为分针服务,她是在记录分针走的圈数,她跟从着分针,因此分针未走完一圈,时针也不会到达具体的某个点。这就为后头像6:55这样学生容易看错的时间的学习做好铺垫。

课堂中,教师对学生,有引导,有帮扶,有开放,课件的制作非常精美,有实效,非常充分地利用了多媒体课件的优势。教师也非常关注学生的反应与表现,积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让学生在发言中增强自信,可以说这是一堂准备充分、扎实的课。

课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教师在讲解几时半时,没有讲清时针的读法,应该说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所以在练习时大部分同学不太会。另一方面课堂上不能怕学生说错,让孩子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评价性的语言要多样化,课堂教学重在语言激励。

《认识时间》评课稿7

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已初步学习“认识钟表”,通过以前的学习,已经掌握了钟表及时间的一些知识,如掌握了如何看整时和半时。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是学会5分5分数的方法来正确读写几时几分。难点是理解1时=60分的含义。

汤老师用猜谜语的形式导入,立即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性,开了一个好头。汤老师还制作了色彩鲜艳的课件,直观、形象,这些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都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可以说汤老师很好地把握住了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征。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时间是很抽象的概念。在课堂教学时,汤老师运用了自己制作的精美的课件,让学生在一个直观、清晰的钟面图上认识时针与分针,用课件的动态形式呈现时针或分针所经过的路程,并用红色线条突出强调,学生清楚地感受到是从哪点到哪点所走的一段时间,对教学起到了很好辅助作用。

教学中,通过安排学生感受一分钟的长短,以此来加深学生对时间的认识。这短短的、安静的、属于全班的一分钟对学生来讲应该是体会深刻的。这里汤老师可否适当延伸,如,学生在交流自己一分钟能记住从5分到60分的时候,可以让他们估一估自己做更多事需要多长时间,引导学生去体会更长的时间。毕竟时间是个抽象的东西,学生总是要通过做熟识的具体的事情来间接地体会时间,这方面更多的、深刻的体会有利于学生准确把握时间,理解时间。

课堂中,在引导学生数格子的时候,课件突出演示的是一个个点,而不是一段段路,学生对一个格子的理解可能会产生偏差。可以用手势等方法做一下简单的演示,帮助理解。另一处是,学生对时针与分针所表示的时间的联系还不太明确,汤老师可适当引导学生形象理解:时针是在为分针服务,她是在记录分针走的圈数,她跟从着分针,因此分针未走完一圈,时针也不会到达具体的某个点。这就为后头像4:55这样学生容易看错的时间的学习做好铺垫。

课堂中,汤老师对学生,有引导,有帮扶,有开放,课件的制作非常精美,有实效,非常充分地利用了多媒体课件的优势汤。老师也非常关注学生的反应与表现,积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让学生在发言中增强自信,可以说这是一堂准备充分、扎实的课。

《认识时间》评课稿8

《认识时间》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钟表,会看几时、半时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钟面,掌握看几时几分的方法,知道1时=60分。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虽然生活中经常接触时间,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毕竟时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真正理解比较困难。特别是看几分,很容易受时针看法的影响而将两者混淆。程老师在教学中,很好地利用了课件,紧抓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实际观察中掌握概念和知识。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

一、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呈现知识,给学生以视觉刺激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时间是很抽象的概念。在课堂教学时,程老师师运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钟面,使时间这一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给学生以较强的视觉刺激,帮助他们建立丰富的感性经验。特别是在认识几分时,课件演示将分针走过的痕迹用较粗的红线标出,让学生清楚知道分针看小格,时针看大格,印象比较深刻。

二、巧妙设计,引导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几时多是学生认识的一个难点。如4时多,学生容易看成5时多。课伊始,陈老师就从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入手,出示时针指向数字9和10之间,问是几时多。并总结如果时针在两个数字之间,看小的。

认识每个数字各代表几分,是这节课的重难点,因为学生没有学习乘法口诀,只能通过一个格一个格的数或5个5个的加,因此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比较大。程老师也注意到这一点,在教学中,除让学生集体说说分针走到各个数字分别代表几分外,还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记住几个关键的数字,以便更快地读出几分。有的学生说记住6就是30分,有的说记住3就是15分,9就是45分等。这一环节的教学,紧抓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巧记,加深了学生对这一难点的理解和掌握,为后面正确读出几时几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中程老师还注重引导学生对易混淆的知识点进行辨析,从而使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理解得更透彻。如认识时、分时,出示课件观察时针走动1大格是几时,分针走动1大格是几分,然后提问:“两个1怎么不一样?”引发学生思考,进一步认识时针走过1大格是1时,分针走过1大格是5分。

三、课堂语言浅显易懂,学生易于接受

程老师的课堂语言简单明了,能用学生容易理解的语言去描述知识,让学生易于接受。如:“外面的数字给分看的,里面的数字给时看的,不过外面的数没有标,要小朋友自己去记”“一看时针,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指向两个数字之间就看小的(12也可看成0);二看分针,一个大格就是一个5分。”等,这些语言浅显易懂,清楚明白,对低年级学生而言,就是给了他们一个明确的学习指向,让学生清楚知道该怎么看时间,将抽象的知识简单化,学得明白扎实。

四、建议

篇3:小学《认识时间》评课稿

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在一年级上册基础上, 教学认识几时几分。教材分如下两个层次编排:

与一年级上册内容联系起来看, 教材对时间的认识是按照从特殊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编排的, 这既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 也符合平时人们看表读时间的经验与习惯。通过两个学期的学习, 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时间能够正确认读, 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培养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也为后续对时、分、秒的认识及相关计算打下基础。

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 时间是很抽象的概念, 很难理解。因此认识时间是一年级学生的学习难点。在认识半时教学中, 教师发现学生对5:30 (如下图) 的认读正确率非常低, 有学生误认为是6:30;在认识几时几分中认读10:50的正确率更低, 许多学生认为是11:50。

学生的错误引发了笔者的思考: (1) 钟表是生活中常见的度量时间的工具, 可以说没有哪个一年级学生没见过钟表, 那学生对钟表到底有多少认识?哪些认识或经验对学习有积极的意义, 哪些经验对学习有负面影响? (2) 学生在认读具体时刻时到底在思维上有何困难?是什么原因导致以上错误的发生?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更好地认识时间?为了回答这些问题, 笔者在一年级上册做了关于认识时间的学前调研, 期望通过调查分析, 研究学生已有认知经验储备以及“钟表”所蕴涵的数学知识, 为整体设计“认识时间”提出具体教学策略。

一、学生原生态思维分析

(一) 测试一:画一画你心中的钟表

本次调查对象为农村小学两个一年级班各随机挑选19名学生, 调查时学生即将要学习“整时”“半时”。

由上述分析结果可以看出, 绝大部分学生认为钟表外部轮廓是圆形或正方形的, 这与学生日常观察到的钟表有直接关系, 农村学生对钟表的接触相当有限。当然, 教学中应避免外形这些无关元素分散学生的学习注意力, 要突出对钟面中“数”“刻度”“表针”及其运动方向等关键要素的关注。

有92.1%的学生画出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 其中42.1%的学生能画出钟面上的三个针。可见钟表上有表针已是学生较为熟悉的生活经验了 (但有一部分学生叫不出表针的名称) 。受生活中只认读时间忽略秒的影响, 学生更多的是对时针和分针的关注, 而对秒针以及秒的关注较少, 其生活经验非常薄弱。因此, 一年级教材中只是认识时、分, 而对秒的认识则放在三年级上册。

有97.4%的学生认识到钟面上有数, 而且各数是沿着一圈排列的。73.7%的学生能够关注到表盘上排列着1~12这12个数。23.7%的学生却不知道只有12个数, 他们试图将表盘上排满数, 有的由于写得太疏而不到12个数, 有的当写到“12”仍有空余时就继续写, 因而超过12个数。在这些学生中有89.5%的学生基于生活经验知道钟面上的数是按顺时针顺序排列的。

只有28.9%的学生能关注到钟表上除了有数之外, 还分布着刻度。其中13.1%的学生画出了“时”的刻度, 基本能较均匀地排列在“圆周”上。其中15.8%的学生画出了“时”“分”的刻度, 但只有5.3%的学生能均匀地分布“分”的刻度, 但无人能将“1时”基本平分5份。可见, 学生对钟表缺乏精细感知, 尤其是对刻度的认知缺乏经验。

因此, 笔者认为对钟表上的“数”与“刻度”的认知是一年级学生认识钟表的重点, 同时是学生认识时间思维上的难点之一。因为钟表“表盘”是个复杂的结构系统, 与学生熟悉的度量长度的工具“直尺”相比, 度量时间的“钟表”比较特别。

一个钟表能同时表示“时”“分”“秒”, 因此, 钟表“表盘”其实是三套刻度系统的组合体。下图是钟表中的三个“表盘”, 一个显示的是“时”, 一个显示的是“分”, 还有一个显示的是“秒”。真正的钟表, 分的表盘在时的表盘上面, 秒的表盘与分的表盘完全重叠 (它们的结构原理相同) 。这三个刻度系统重叠, 使用了同一个“位置”来确定, 许多学生很难理解。譬如, 当时针指向“1”刻度位置时, 表示1时, 而当分针指向“1”刻度位置时, 表示5分, 当秒针指向“1”刻度位置时, 表示5秒。日常生活中认识时间 (时刻) 时, 秒刻度系统的使用相当少, 甚至忽略, 因此可以确定的教学重点是时、分两个刻度系统的认知 (这也符合学生认知实际) 。

与“直尺”相比, 度量时间的“钟表”比较特别。首先, 直尺有起点“0”, 刻度线与相对应的“数”是一一对应排列在一条“直线”上的。虽然直尺上也有多个单位, 但长度相邻单位的进率是十, 因此它们是一套刻度系统。而钟表上的12个时刻度是均匀排在圆周上的, 1~12各个数首尾相连, 没有明显的起点“0”, 因此学生静态地认识钟表时总是“无从入手”。如认读下图的时刻时, 需要学生通过时针位置产生此时时针从刻度“10”向刻度“11”运动, 且已非常接近刻度“11”的表象, 从而认识到现在已超过10时, 快接近11时了。然后, 从分针的位置进一步得到现在已10:00过去50分了 (即分针从刻度12“转”到了刻度10) , 或离11:00还差10分 (即分针再转2“大格”就是11:00了) 。因此, 若学生无法动态地认识时针和分针, 那他就很难在钟表上正确认读具体时刻。其次, 时间相邻单位的进率是60, 与10进制相比, 学生比较陌生。由于钟表的特殊结构使得学生无法借助直尺度量长度的活动经验, 使得认识钟表成为一个全新的度量活动。

(二) 测试二:表针运动方向的调查

对钟表上表针顺时针旋转的认知是认识钟表的关键所在, 也是一年级学生认识时间思维上的难点之二。

1. 钟表“表针”运动是学生认知的新区。

学生需要动态地认识钟表上的时刻, 这源于时间的特性。而动态地认识时刻关键就要理解表针的顺时针旋转。一年级学生关于方向位置的学习, 人教版教材安排了上下、前后和左右三个层次。对于顺时针旋转的感受, 一年级学生还比较陌生, 对上下、前后和左右的感知是其唯一的经验, 但对于上下、前后和左右的感知又会对顺时针旋转产生干扰。我们如将钟面表盘分成四个区域 (如下图) 当在Ⅰ、Ⅱ两个区域, 分针、时针顺时针旋转时学生借助已有上下、前后和左右认知经验被解读成了从上而下旋转, 在Ⅲ、Ⅳ两个区域, 被解读成了从下而上旋转, 这样的解读使得学生对顺时针旋转的理解摇摆模糊。由于阅读、书写习惯的影响, 许多学生更多地将从上而下旋转取代对顺时针旋转的理解。因此, 学生在认读钟表Ⅲ、Ⅳ两个区域的时刻错误较多, 尤其是Ⅳ这个区域, 正如前文学生把10:50认为是11:50。

2. 对几个特殊时刻认识的调查。

钟表是时、分两套刻度系统重叠的复杂结构, 因此, 认识钟表必须先认识“时”, 在此基础上再认识“分”。同时, 在教学中要关注钟表上的特殊时刻,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从易到难、从特殊到一般进行教学。笔者根据“钟面表盘四区域”设计了12时、3时、6时、9时、12时30分、5时30分、9时30分7个特殊时刻进行测试, 寻找教学的切入点与难点。

由上述分析结果可以看出, 学生学前对半时的认读正确率远低于对整时的认读。教材在编排钟表学习内容时就是按照“整时、半时”“几时几分”两段分层教学的。在整时认读中, 从钟表序号2和4的典型错误分析看, 学生主要缺乏对“分”刻度的认识, 而简单地将钟面上标出“时”的12个刻度, 直接运用到“分”刻度了。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要借助直观操作, 让学生经历分针转1圈, 时针正好转1“大格”的过程, 通过观察、比较引导学生认识“分”刻度, 知道1时=60分, 分针转1“大格”表示5分……从钟表序号3典型错误分析看, 学生容易将时、分两个刻度系统混淆, 即分针与时针看错。因此, 教学中可从认识12时这一特殊时刻开始 (可看做时针、分针都起始于“0”刻度) , 顺时针认识钟面右半面的特殊时刻3时、6时和钟面左半面的特殊时刻9时。然后认识钟面右半面的一般整时刻和钟面左半面的一般整时刻。同时, 加强学生对一些容易出错的时刻 (如6时) 的认识。

对半时的认识需要学生同时启用“时”和“分”两个刻度系统, 这是学生认读正确率远低于整时的主要原因。另外, 从钟表序号5和7的典型错误分析看, 消除学生“自上而下旋转”或“从下而上旋转”对表针顺时针旋转的错误认识是正确认读半时的关键。因此, 教师要在动态中让学生认识某一半时 (即在认读某个半时前, 让学生观察表针顺时针旋转的过程) , 在与前后整时的联系中认识这一时刻。同时, 加强学生对钟表第Ⅳ个区域内容易出错的半时的认识。

二、基于学生思维障碍的三个教学策略

通过调查分析, 笔者认为, 教师必须整体把握这一教学内容, 围绕认识表针运动、认识时、分刻度和认读时刻三个层次进行整体教学设计, 实施“动态演示, 比较联系”这一核心教学策略。

1.在认识表针运动方向教学中, 通过“演示动态的时 (分) 针走向”, 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顺 (逆) 时针旋转。

“数”“刻度”“表针”及其运动方向是学生认识钟表的重要内容, 认识表针运动方向教学是认识钟表教学的重中之重。通过动态演示与直观操作,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时、分针走动表象是认识时间 (时刻) 的前提和关键。

【教学设想一】

1.请你观察钟面上的分针和时针, 它们是怎样走动的? (通过观察让学生明白什么是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分针和时针转动的方向就是顺时针旋转的方向)

2.你能拨一拨手中的学具钟吗?看看时针、分针是怎样转动的?

钟面上“有什么”是学生对钟表的直观显性认知, 是认识钟表的开始。而对时针、分针走向的认识是钟表认识的深入, 是教学的重点所在。首先, 在实践操作中让学生形成时针转得慢、分针转得快的初始表象。然后, 学生通过观察交流发现时针、分针都从小刻度到大刻度一圈一圈转, 初步建立顺时针旋转的直观认识。

3.在认识时、分刻度教学中, 通过“演示动态的时 (分) 针走向”, 帮助学生理解1时=60分, 知道时针、分针指向刻度“1”分别表示1时和5分, 时针、分针指向刻度“2”, 分别表示2时和10分……

由于钟表的特殊结构, 认识时、分刻度成为学生认知上的一个难点。通过演示动态的时 (分) 针走向, 让学生在“边看边数”活动中认识分针走1“大格”表示5分, 在体悟时针、分针转动联系的过程中理解“1时=60分”是突破这一难点的有效教学策略。

【教学设想二】

1.钟面上除了1~12这12个刻度之外, 你还观察到了什么?这些“小格”表示什么意义呢? (通过让学生仔细地观察, 发现每个大格中有5“小格”, 初步感知分刻度)

2.动态演示, 让学生认识分针走1“小格”是1分, 走1“大格”是5分。

教师利用教具钟, 从12:00开始慢慢拨动分针走5“小格”, 让学生边关注分针转动边数1分、2分……5分, 知道分针从刻度“12”转到“1”正好是5分, 这是认识分刻度的开始。然后, 教师从12:05拨到12:20, 让学生继续关注分针的转动, 通过“看”和“数”发现分针每走1“大格“表示5分, 初步感知分刻度的特点。

3.直观操作, 让学生体悟时针、分针转动的联系, 理解1时=60分。

(1) 从12:20继续5分、5分地转动分针直至回到刻度“12”。

学生在边看边数的活动中得知分针转动一圈是60分。同时在分针一个“循环”的转动过程中学生逐渐发现时针也在转动, 而且分针转动一圈时针正好转了1“大格”, 很自然地建立起时针、分针转动的相互联系, 为沟通时、分刻度, 理解1时=60分作好了铺垫。

(2) 教师拨出8时, 然后顺时针旋转, 在刻度3、6、9、11、12几个关键点停顿, 让学生读出时刻, 并说说时针、分针的位置变化。

通过再次演示动态的时 (分) 针走向, 让学生充分体验时针、分针顺时针旋转的过程, 理解各时刻的联系。在认读各时刻中感受分针转一圈的过程, 是时针慢慢指向刻度“9”的过程 (8时到9时的过程) 。当分针再次指向刻度“12”时, 引发学生思考分针转了几分, 时针转了几时?学生通过观察交流理解“分针走一圈表示60分, 而时针正好走1“大格”表示1时, 所以1时=60分”。

4.在认读时刻教学中, 通过“演示动态的时 (分) 针走向”和前后时刻的比较, 帮助学生准确认识时刻。

认识“整时、半时”是学生认识各个时刻的基础, 因此通过演示动态的时 (分) 针走向与前后时刻 (整时、半时) 的比较, 是帮助学生准确认识各个时刻的有效教学策略。

【教学设想三】

师:分针和时针是永不疲倦的兄弟俩, 它们不停地顺时针旋转着, 你知道这个钟面是几时几分? (课件呈现5:15钟面)

1.学生尝试认读, 思考这个时刻与学过的5时、5时半有什么联系。

2.动态演示, 前后联系, 认识5:15。

(1) 出示教具钟 (学生熟知的5:00) , 慢慢拨动分针, 让学生观察表针走动, 分别在刻度1、2、3上停顿问:分针走了几分, 现在是几时几分?

因为一开始是5时, 现在分针走了3“大格”经过了15分, 所以现在是5:15。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发现, 时针慢慢离开了刻度“5”靠近刻度“6”。

(2) 教师顺势拨动分针到5时半, 问:5:15与我们学过的5时半有什么联系?

通过对时针、分针位置变化的观察, 让学生发现5时半的时针比5:15的时针更靠近刻度“6”。从而认识到5时半比5:15更远离5时而接近6时, 5:15再过15分就是5时半。在直观动态支持下学生通过与5时、5时半的联系, 不断丰富对5:15这一时刻的认识。

3.课件整体呈现:9:10, 9:30, 9:50, 10:00四个钟面, 让学生认一认, 比一比。

篇4:小学《认识时间》评课稿

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在一年级上册基础上,教学认识几时几分。教材分如下两个层次编排:

与一年级上册内容联系起来看,教材对时间的认识是按照从特殊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编排的,这既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也符合平时人们看表读时间的经验与习惯。通过两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时间能够正确认读,初步建立时间观念,培养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也为后续对时、分、秒的认识及相关计算打下基础。

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时间是很抽象的概念,很难理解。因此认识时间是一年级学生的学习难点。在认识半时教学中,教师发现学生对5:30(如下图)的认读正确率非常低,有学生误认为是6:30;在认识几时几分中认读10:50的正确率更低,许多学生认为是11:50。

学生的错误引发了笔者的思考:①钟表是生活中常见的度量时间的工具,可以说没有哪个一年级学生没见过钟表,那学生对钟表到底有多少认识?哪些认识或经验对学习有积极的意义,哪些经验对学习有负面影响?②学生在认读具体时刻时到底在思维上有何困难?是什么原因导致以上错误的发生?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更好地认识时间?为了回答这些问题,笔者在一年级上册做了关于认识时间的学前调研,期望通过调查分析,研究学生已有认知经验储备以及“钟表”所蕴涵的数学知识,为整体设计“认识时间”提出具体教学策略。

一、学生原生态思维分析

(一)测试一:画一画你心中的钟表

本次调查对象为农村小学两个一年级班各随机挑选19名学生,调查时学生即将要学习“整时”“半时”。

由上述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学生认为钟表外部轮廓是圆形或正方形的,这与学生日常观察到的钟表有直接关系,农村学生对钟表的接触相当有限。当然,教学中应避免外形这些无关元素分散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要突出对钟面中“数”“刻度”“表针”及其运动方向等关键要素的关注。

有92.1%的学生画出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其中42.1%的学生能画出钟面上的三个针。可见钟表上有表针已是学生较为熟悉的生活经验了(但有一部分学生叫不出表针的名称)。受生活中只认读时间忽略秒的影响,学生更多的是对时针和分针的关注,而对秒针以及秒的关注较少,其生活经验非常薄弱。因此,一年级教材中只是认识时、分,而对秒的认识则放在三年级上册。

有97.4%的学生认识到钟面上有数,而且各数是沿着一圈排列的。73.7%的学生能够关注到表盘上排列着1~12这12个数。23.7%的学生却不知道只有12个数,他们试图将表盘上排满数,有的由于写得太疏而不到12个数,有的当写到“12”仍有空余时就继续写,因而超过12个数。在这些学生中有89.5%的学生基于生活经验知道钟面上的数是按顺时针顺序排列的。

只有28.9%的学生能关注到钟表上除了有数之外,还分布着刻度。其中13.1%的学生画出了“时” 的刻度,基本能较均匀地排列在“圆周” 上。其中15.8%的学生画出了“时”“分”的刻度,但只有5.3%的学生能均匀地分布“分”的刻度,但无人能将“1时”基本平分5份。可见,学生对钟表缺乏精细感知,尤其是对刻度的认知缺乏经验。

因此,笔者认为对钟表上的“数”与“刻度”的认知是一年级学生认识钟表的重点,同时是学生认识时间思维上的难点之一。因为钟表“表盘”是个复杂的结构系统,与学生熟悉的度量长度的工具“直尺”相比,度量时间的“钟表”比较特别。

一个钟表能同时表示“时”“分”“秒”,因此,钟表“表盘”其实是三套刻度系统的组合体。下图是钟表中的三个“表盘”,一个显示的是“时”,一个显示的是“分”,还有一个显示的是“秒”。真正的钟表,

分的表盘在时的表盘上面,秒的表盘与分的表盘完全重叠(它们的结构原理相同)。这三个刻度系统重叠,使用了同一个“位置”来确定,许多学生很难理解。譬如,当时针指向“1”刻度位置时,表示1时,而当分针指向“1”刻度位置时,表示5分,当秒针指向“1”刻度位置时,表示5秒。日常生活中认识时间(时刻)时,秒刻度系统的使用相当少,甚至忽略,因此可以确定的教学重点是时、分两个刻度系统的认知(这也符合学生认知实际)。

与“直尺”相比,度量时间的“钟表”比较特别。首先,直尺有起点“0”,刻度线与相对应的“数”是一一对应排列在一条“直线”上的。虽然直尺上也有多个单位,但长度相邻单位的进率是十,因此它们是一套刻度系统。而钟表上的12个时刻度是均匀排在圆周上的,1~12各个数首尾相连,没有明显的起点“0”,因此学生静态地认识钟表时总是“无从入手”。如认读下图的时刻时,需要学生通过时针位置产生此时时针从刻度“10”向刻度“11”运动,且已非常接近刻度“11”的表象,从而认识到现在已超过10时,快接近11时了。然后,从分针的位置进一步得到现在已10:00过去50分了(即分针从刻度12“转”到了刻度10),或离11:00还差10分(即分针再转2“大格”就是11:00了)。因此,若学生无法动态地认识时针和分针,那他就很难在钟表上正确认读具体时刻。其次,时间相邻单位的进率是60,与10进制相比,学生比较陌生。由于钟表的特殊结构使得学生无法借助直尺度量长度的活动经验,使得认识钟表成为一个全新的度量活动。

(二)测试二:表针运动方向的调查

对钟表上表针顺时针旋转的认知是认识钟表的关键所在,也是一年级学生认识时间思维上的难点之二。

1.钟表“表针”运动是学生认知的新区。

学生需要动态地认识钟表上的时刻,这源于时间的特性。而动态地认识时刻关键就要理解表针的顺时针旋转。一年级学生关于方向位置的学习,人教版教材安排了上下、前后和左右三个层次。对于顺时针旋转的感受,一年级学生还比较陌生,对上下、前后和左右的感知是其唯一的经验,但对于上下、前后和左右的感知又会对顺时针旋转产生干扰。我们如将钟面表盘分成四个区域(如下图)当在Ⅰ、Ⅱ两个区域,分针、时针顺时针旋转时学生借助已有上下、前后和左右认知经验被解读成了从上而下旋转,在Ⅲ、Ⅳ两个区域,被解读成了从下而上旋转,这样的解读使得学生对顺时针旋转的理解摇摆模糊。由于阅读、书写习惯的影响,许多学生更多地将从上而下旋转取代对顺时针旋转的理解。因此,学生在认读钟表Ⅲ、Ⅳ两个区域的时刻错误较多,尤其是Ⅳ这个区域,正如前文学生把10:50认为是11:50。

2.对几个特殊时刻认识的调查。

钟表是时、分两套刻度系统重叠的复杂结构,因此,认识钟表必须先认识“时”,在此基础上再认识“分”。同时,在教学中要关注钟表上的特殊时刻,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从易到难、从特殊到一般进行教学。笔者根据“钟面表盘四区域”设计了12时、3时、6时、9时、12时30分、5时30分、9时30分7个特殊时刻进行测试,寻找教学的切入点与难点。

由上述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学前对半时的认读正确率远低于对整时的认读。教材在编排钟表学习内容时就是按照“整时、半时”“几时几分”两段分层教学的。在整时认读中,从钟表序号2和4的典型错误分析看,学生主要缺乏对“分”刻度的认识,而简单地将钟面上标出“时”的12个刻度,直接运用到“分”刻度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借助直观操作,让学生经历分针转1圈,时针正好转1“大格”的过程,通过观察、比较引导学生认识“分”刻度,知道1时=60分,分针转1“大格”表示5分……从钟表序号3典型错误分析看,学生容易将时、分两个刻度系统混淆,即分针与时针看错。因此,教学中可从认识12时这一特殊时刻开始(可看做时针、分针都起始于“0”刻度),顺时针认识钟面右半面的特殊时刻3时、6时和钟面左半面的特殊时刻9时。然后认识钟面右半面的一般整时刻和钟面左半面的一般整时刻。同时,加强学生对一些容易出错的时刻(如6时)的认识。

对半时的认识需要学生同时启用“时”和“分”两个刻度系统,这是学生认读正确率远低于整时的主要原因。另外,从钟表序号5和7的典型错误分析看,消除学生“自上而下旋转”或“从下而上旋转”对表针顺时针旋转的错误认识是正确认读半时的关键。因此,教师要在动态中让学生认识某一半时(即在认读某个半时前,让学生观察表针顺时针旋转的过程),在与前后整时的联系中认识这一时刻。同时,加强学生对钟表第Ⅳ个区域内容易出错的半时的认识。

二、基于学生思维障碍的三个教学策略

通过调查分析,笔者认为,教师必须整体把握这一教学内容,围绕认识表针运动、认识时、分刻度和认读时刻三个层次进行整体教学设计,实施“动态演示,比较联系”这一核心教学策略。

1. 在认识表针运动方向教学中,通过“演示动态的时(分)针走向”,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顺(逆)时针旋转。

“数”“刻度”“表针”及其运动方向是学生认识钟表的重要内容,认识表针运动方向教学是认识钟表教学的重中之重。通过动态演示与直观操作,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时、分针走动表象是认识时间(时刻)的前提和关键。

【教学设想一】

1.请你观察钟面上的分针和时针,它们是怎样走动的? (通过观察让学生明白什么是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分针和时针转动的方向就是顺时针旋转的方向)

2.你能拨一拨手中的学具钟吗?看看时针、分针是怎样转动的?

钟面上“有什么”是学生对钟表的直观显性认知,是认识钟表的开始。而对时针、分针走向的认识是钟表认识的深入,是教学的重点所在。首先,在实践操作中让学生形成时针转得慢、分针转得快的初始表象。然后,学生通过观察交流发现时针、分针都从小刻度到大刻度一圈一圈转,初步建立顺时针旋转的直观认识。

3. 在认识时、分刻度教学中,通过“演示动态的时(分)针走向”,帮助学生理解1时=60分,知道时针、分针指向刻度“1”分别表示1时和5分,时针、分针指向刻度“2” ,分别表示2时和10分……

由于钟表的特殊结构,认识时、分刻度成为学生认知上的一个难点。通过演示动态的时(分)针走向,让学生在“边看边数”活动中认识分针走1“大格”表示5分,在体悟时针、分针转动联系的过程中理解“1时=60分”是突破这一难点的有效教学策略。

【教学设想二】

1.钟面上除了1~12这12个刻度之外,你还观察到了什么?这些“小格”表示什么意义呢?(通过让学生仔细地观察,发现每个大格中有5“小格”,初步感知分刻度)

2.动态演示,让学生认识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

教师利用教具钟,从12:00开始慢慢拨动分针走5“小格”,让学生边关注分针转动边数1分、2分……5分,知道分针从刻度“12”转到“1” 正好是5分,这是认识分刻度的开始。然后,教师从12:05拨到12:20,让学生继续关注分针的转动,通过“看”和“数”发现分针每走1“大格“表示5分,初步感知分刻度的特点。

3.直观操作,让学生体悟时针、分针转动的联系,理解1时=60分。

(1)从12:20继续5分、5分地转动分针直至回到刻度“12”。

学生在边看边数的活动中得知分针转动一圈是60分。同时在分针一个“循环”的转动过程中学生逐渐发现时针也在转动,而且分针转动一圈时针正好转了1“大格”,很自然地建立起时针、分针转动的相互联系,为沟通时、分刻度,理解1时=60分作好了铺垫。

(2)教师拨出8时,然后顺时针旋转,在刻度3、6、9、11、12几个关键点停顿,让学生读出时刻,并说说时针、分针的位置变化。

通过再次演示动态的时(分)针走向,让学生充分体验时针、分针顺时针旋转的过程,理解各时刻的联系。在认读各时刻中感受分针转一圈的过程,是时针慢慢指向刻度“9”的过程(8时到9时的过程)。当分针再次指向刻度“12”时,引发学生思考分针转了几分,时针转了几时?学生通过观察交流理解“分针走一圈表示60分,而时针正好走1“大格”表示1时,所以1时=60分”。

4. 在认读时刻教学中,通过“演示动态的时(分)针走向”和前后时刻的比较,帮助学生准确认识时刻。

认识“整时、半时”是学生认识各个时刻的基础,因此通过演示动态的时(分)针走向与前后时刻(整时、半时)的比较,是帮助学生准确认识各个时刻的有效教学策略。

【教学设想三】

师:分针和时针是永不疲倦的兄弟俩,它们不停地顺时针旋转着,你知道这个钟面是几时几分?(课件呈现5:15钟面)

1.学生尝试认读,思考这个时刻与学过的5时、5时半有什么联系。

2.动态演示,前后联系,认识5:15。

(1)出示教具钟(学生熟知的5:00),慢慢拨动分针,让学生观察表针走动,分别在刻度1、2、3上停顿问:分针走了几分,现在是几时几分?

因为一开始是5时,现在分针走了3“大格”经过了15分,所以现在是5:15。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时针慢慢离开了刻度“5”靠近刻度“6”。

(2)教师顺势拨动分针到5时半,问:5:15与我们学过的5时半有什么联系?

通过对时针、分针位置变化的观察,让学生发现5时半的时针比5:15的时针更靠近刻度“6”。从而认识到5时半比5:15更远离5时而接近6时,5:15再过15分就是5时半。在直观动态支持下学生通过与5时、5时半的联系,不断丰富对5:15这一时刻的认识。

3.课件整体呈现:9:10,9:30,9:50,10:00四个钟面,让学生认一认,比一比。

在直观演示的基础上,学生逐步形成动态的时(分)针表象,学会了主动在脑中演示动态的时(分)针走向,通过认读时刻的学习活动,学生逐步形成动态认识时间(时刻)的能力。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大桥镇中心小学 314000

篇5:一年级数学《认识时间》评课稿

“认识时间”这一内容的教学是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学习了“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以前的学习,已经掌握了钟表及时间的一些知识,如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有12个数字;有12个大格,有60个小格等,并已经掌握了如何看整时和半时。本节课内容的教学,是以“数一数”“拨一拨”这两种呈现形式出现的,教师创设了一定的情境,制作了色彩鲜艳的.课件,让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愉快地学习。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知识的呈现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由于时间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教师在教学时注意了平时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时间。在课题的引入时,教师用了谜语导入的形式,让学生说自己的作息时间是怎样安排的等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话题,来结合教材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密切联系实际。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

二、在直观中来呈现知识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时间是很抽象的概念。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运用了自己制作的挂图,通过看钟面上的阴影部分,用5分5分数的方法读取时间,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1时=60分时,让学生自己拨钟,通过直观形象的实物操作,对时与分的关系一目了然。

三、在体验中理解知识

教学中,高老师通过安排小组活动让学生感受一分钟的长短,以此来加深学生对时间的认识。在学习了新的知识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拨一拨、做一做, 在教学中寓教于乐,溶练习于游戏中,练习穿插在新授中,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了新知。

篇6:小学数学《认识比》评课稿

●以例1为例,谈“自学环节”的“合适性”和“实效性”。

例1有2杯果汁和3杯牛奶,“怎样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开放的问题。“猴子”卡通从相差关系思考,“小鸟”卡通从倍数关系思考。教材接着“小鸟”卡通的思考,由果汁的杯数相当于牛奶的2/3,引出果汁与牛奶杯数的比是2比3;由牛奶的杯数相当于果汁的3/2,引出牛奶与果汁杯数的比是3比2。结合这两个比,讲了比的表示方法(写法与读法)以及各部分名称。可以看出,教材赋予例1的的学习内容较多,不仅要让学生理解比的意义,还要学会比的读写、比各部分的名称以及比、除法和分数之间的关系等,这么多的内容,如果全部由老师教给学生,就会显得多、杂,并且枯燥。汪老师考虑到这些内容的难度不大,学生能够通过看书自学解决问题,所以放手让学生自学,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所学所想,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且能拓展课堂的宽度,同时也使教学重点得到强化,于是,“自学”环节设置的“合适性”得到保证。

同时,为了防止自学效率低、走过场等问题的发生,汪老师对自学作了层次分明的引导和提示,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众所周知,阅读是自学的第一步也是必须的一步,但是,“会读,读会”,是低段的老师在“自学、交流、应用”教学模式下的实践任务。自学并不等同于阅读,而是通过阅读启发自己去思考。汪老师几个分层的问题设计处理较好的诠释了高段教学对于“自学”环节的意义,保证了学生自学时的“实效性”,避免了学生对教材文字、图例的“走马观花,囫囵吞枣”。

●以本节课为引,谈对交流环节的思考:

课堂上出现的自学环节越多,意味着对“交流”环节的处理越难。交流,我个人的理解,从对象上可以解读为是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来梳理知识的重难点,从内容上可以解读为“错误与正确的对话”、“模糊与清晰的对话”、“片面与全面的对话”所谓“越辩越明“。那如何从前者走向后者,让知识逐层清晰地与学生的理解合二为一,是我们目前实践的重点和难点。我在思索,是不是可以从处理好这样几组关系着手?

1.交流,处理好“想说”和“说好”的关系;

2.交流,处理好“复述”和“思辨”的关系;

3.交流,处理好“弱者”和“强者”的关系;。

4.交流,处理好“了解”和“理解”的关系;

5.交流,处理好“开放”和“集中”的关系。

篇7:小学数学《认识比》评课稿

一、三角形的含义及特性

1、生活中哪里有三角形?

2、三角形应用为什么这么广泛?有什么作用?

3、为什么平行四边形容易拉动而三角形拉不动?

4、操作:用3根小棒围三角形。形成三角形的概念,从形状上区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不同的特性。

5、区分三角形。了解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二、三角形画高

1、学生尝试画高(从上往下画),教师示范画高。

2、画高策略:转过来画。(从上往下画)

3、尝试不转动画高。

4、比较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高,体会三角形高的意义。

[几点思考]

一、有效提问,把握教学重点。

有效的课堂教学,有赖于老师对教学重点,难点的深入把握,并能在教学进程中,通过各种设计来有效达成目标。比如,提问的有效性。(见回顾一、三角形的含义及特性)X老师用了5个环节达成了三角形的含义及特性这个教学目标。从学生对三角形的原有认知出发,探讨三角形应用广泛的原因——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和平行四边形进行比较。这里,X老师的问题是“生活中三角形应用为什么这么广泛?这中间起到什么作用?”——如果看了三角形的图片后,这么问:看了这么多三角形的图片,你有什么想说的?——两种提法,达成的效果是不同的:一种是有针对性的,一种是漫无边际性。

又如一下《统计》,老师先出示一幅水果图:(苹果,桃子,草莓,梨子),让学生把数好的结果填在统计表里。(具体过程略)接下来让学生体会水果图和统计表在表达水果个数时,统计表更容易看出水果的数量。教师把水果图和统计表放在一起,提问:这两幅图,你喜欢哪一幅?学生的回答大多是喜欢水果图。这里,问题的指向出现了模糊,学生没有从该问题里“体会”到老师的意图——哪个图更容易看出水果数量?所以答不到点子上。一个问题的提出,要围绕教学的重点展开,问题要提到点子上,切忌散漫。

二、有效设计,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设计好比对楼房进行装修,好的设计,可以提升住宅品位;同样的,在教学中,好的设计,可以有效的化解教学难点。三角形画高是一个难点,它的基础是学习垂直与平行时垂线的画法:从直线外一点向这条直线画垂线(直线不够要延长)。经过了平行四边形画高的学习,今天已经是第三次接触了。三角形的高学生从上往下画基本没问题,但丛底下2个顶点往两边画高就有难度了,陈老师为了突破这个难点,分3步,从易到难,在不断的尝试纠错中完成画高。(见回顾二、三角形画高)这样的分层设计,有效的突破教学难点。

三、数学语言,力求精炼

篇8:《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评课稿

一、能经历图形抽象的过程, 发展空间观念

空间观念是几何教学的核心词, 它包括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 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 依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等。许教师让学生从校园中找图形, 完成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抽象。这样经历图形的抽象过程, 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图形的来源以及研究图形的背景, 进而理解数学这门学科所研究的问题具有的抽象性。建议:多给学生时间, 让学生充分观察实物并抽象出图形。

二、能经历分类与思考的过程, 感悟数学思想

分类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图形分类可以帮助学生不断地对图形进行比较、概括, 从而深入体会图形的特征。纵观本节课有四次分类活动:第一次, 找出画出的图形, 并说出它的名称。这是简单的分类。第二次, 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关系。找出它们的本质的联系和区别, 这个地方引起争执, 教师应顺着学生的争执, 创设矛盾, 引起冲突, 既然都是直角, 平行四边形不是直角, 长方形和正方形怎么可能是平行四边形呢?这样引导学生思考, 让学生自己找到本质的、主要的东西。只要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就是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对边都平行, 符合条件, 只不过很特殊, 特殊在哪儿?四个角都是直角, 通过分类、辨析, 越来越清。第三次, 让学生表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之间的关系?教师上课要注意倾听学生发言, 如, 有一个学生说只有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是梯形。应该及时纠正。第四次, 练习设计, 让学生经历不同的分类标准, 最好让学生在练习本做一遍。再让学生汇报。分类标准不一样, 结果不一样, 进一步体会图形的特征。

三、能经历探索与发现的过程, 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单靠教师讲是行不通的, 必须以学生的空间知觉和体验为基础。而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对于积累学生的活动经验作用尤为明显。因此, 在这节课中, 教师围绕教学目标, 创设了一系列的层层递进的活动。

1.让学生经历合作探究活动

学生应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教师请学生拿出课前发的平行四边形, 在小组里用看一看、量一量、画一画、移一移的方法, 探究一下:平行四边形有哪些特点?你们同意他们的观点吗?谁还有不同的方法? (画一画或量一量) 得出了怎样的结论? (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 在“操作”活动中, 深入体会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

2.创设了自主思考的机会

教师在创设研究四边形关系时给了学生自主思考的机会。“我们认识了四边形这个大家族中的每一位成员, 他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那你们能不能用喜欢的数学符号语言来表示他们的关系吗? (学生动手设计) ”并在活动中积累了经验。

上一篇:勤洗手3年级作文下一篇:给学生的毕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