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100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

2024-04-07

一年级数学《100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通用11篇)

篇1:一年级数学《100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

一年级数学《100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

一年级数学《100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

施老师在数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了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时间和空间。下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充分利用知识学习方法的迁移

课始施老师让学生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感知新知,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课堂上,出示情境图:小羊。让学生大胆的猜测,估计。怎样才能知道正确答案呢?学生都会说去数。1—20你喜欢用什么方法数数?肯定每个学生说到的方法。紧接着,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数数,集体看图订正。为了进一步深化学生数数的熟练程度,我让10个学生上台演示。一个一个的往下数,学生很容易发现,满十个,十位就发生变化。利用小棒,让同桌互相监督数数,从具体到数字抽象,体会到数字和小棒的一一对应性。学生都能比较熟练的进行一个一个的数,放手让学生同桌进行比赛挑战,两个两个,五个五个,十个十个的数数。

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课堂上,要求学生为农民伯伯数花生种子,和同桌相互数数比赛,看谁数的又对又快。让学生体验到自己是在亲身参与知识的掌握与运用的情感,让成功的欢乐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数数过程中,要注重学生数学有序思维的培养。在学生已有的经验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在小棒的扎捆、学生手指的掰动,学生观察思考交流,有什么规律?在29、39、49……后面的数到底是多少,怎么才能做出准确判断?在学生激烈的探讨交流中,找到几十九后面的数是多少的规律,哪种兴奋之情难以言表呀!使得知识规律形象的展现在自己的脑海里,从而在把握数数规律的同事,体验到研究规律的方法,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情感。

建议:通过让学生摆20以内的数,沟通数和数的组成之间的联系。

篇2:一年级数学《100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

一年级数学《100以内数认识》评课稿1

王老师上的100以内数的认识?这节课,课前我认为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让学生理解计数单位“一”、“十”、“百”,并在数数的过程中建立数感,留下表象,这样的概念课枯燥、抽象,比较难教。可是听了之后我感到王老师的笑容和鼓励感染了学生,学生在这节课上思维活跃,积极性高,老师的教学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学生学得认真,学得开心,知识掌握得较好,是值得我学习的。

课一开始王老师就用星星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先猜一猜老师手中有多少颗星,再通过数一数来验证,知道老师手中有10颗星,接下来让学生根据10颗星来估计老师盒子里有多少颗星,再通过数来验证并发现我们学过的数已经不够用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需要,要认识更大的数。接下来让学生通过摆小棒,思考怎样摆让人一眼看出来,从而认识了100以内的数。其中“几十九添1”是学生数数的难点,学生通过摆小棒理解了二十九添1是三十,体会了“十进制”。接着集中解决三十九添1、四十九添1、五十九添1……,这样就突破了难点。

王老师教学一百时首先让学生一个一个地数,从85数到90,再从90数到99,思考九十九根小棒添上1根是多少根? 学生很快就说出“九十九添1是一百”, 通过课件演示,学生直观形象的理解了99添1是100。接下来让学生十个十个地数,从十数到一百。把10捆小棒扎成1扎,表示一百,让学生体会10个十是一百,一百里面有10个十。从而认识了新的计数单位“百”。这里教师如果节奏放慢一点,可以反复进行10捆小棒扎成1扎,1扎小棒拆成10捆的演示或操作,加强“十”与“百”关系的教学就更好了。

最后王老师让学生数生活中的物体,体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数的方法,不仅巩固了今天所学内容,而且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总之王老师能根据低年级学生思维特点,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遵循直观到抽象的原则,比较圆满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当然本课还有一些不足之处,还请其他老师多提宝贵意见。

一年级数学《100以内数认识》评课稿2

听了施老师的“100以内数的认识”,感觉这堂课主要特色是将激发学生兴趣与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贯穿于教学活动中。本节课重视数数和数的组成教学,加强对学生数感的培养,使学生对100以内的数从整体上有比较深的认识。这节课主要有以下的几个特点:

一、教学引入巧妙、精彩。

课一开始,施设计了让学生报数,学生一下子就进入了上课的角色,每个学生都参与积极的站起来报数,自然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在学生报数中中,知道有26位学生,施老师问:26比我们以前学过的20 大还是小?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经历,让学生感受到比20 大的数在生活中处处可见,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二、数数,培养学生的数感。

施老师通过让学生观察小羊数小羊的活动使数的认识由20以内扩展到100以内,施老师在这节课中加强了学生的观察,让学生在“用”数学中掌握这些概念,比如为了让学生数出数量是100的玉米粒,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充分操作,用他们自己理解的方法数出数量是100的物体。明确100的基数含义,同时让学生在数物品的过程中对计数单位“一”、“十”和“百”有一个感性认识。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估数意识。

在数数的过程中老师们都注意渗透了估计、猜测,让他们了解体会在生活中常常需要估数,吴老师让学生猜一猜一把小棒有多少根、在后面也出现了小羊有几只,通过这些练习从而培养学生了估计意识。

四、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

本节课老师围绕着教学目标设计了形式多样层次不同的活动,使学生从自始自终处于活动之中,学习的.积极性很高,进行数的组成教学,并进一步通过百羊图的数数使学生知道10个十是一百。然后通过学生自己摆小棒来巩固数的组成,引导学生数数的多样化,比如,从21往后1个1个的数,40以后2个2个的数,25以后5个5个的数,10个10个的数等等,从而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并突破数数的难度。整体教学以数数为主线,把数的组成教学估计数的培养巧妙的穿插,使整节课给人感觉是既重点突出又丰富多彩。

建议:

1、教师对学生的放手不够,如教师在出示两群羊的图片后,直接提问学生你看到了什么,学生会从不同的角度说出来,教师不用过多提示。

2、学生在5个5个数数时和数出69、89、39这些数后面的数时,有些同学不能顺利的数出来,教师应在在此做适当的点拨,帮助学生数出拐角处的数。

一年级数学《100以内数认识》评课稿3

施老师在数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了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时间和空间。下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充分利用知识学习方法的迁移

课始施老师让学生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感知新知,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课堂上,出示情境图:小羊。让学生大胆的猜测,估计。怎样才能知道正确答案呢?学生都会说去数。1—20你喜欢用什么方法数数?肯定每个学生说到的方法。紧接着,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数数,集体看图订正。为了进一步深化学生数数的熟练程度,我让10个学生上台演示。一个一个的往下数,学生很容易发现,满十个,十位就发生变化。利用小棒,让同桌互相监督数数,从具体到数字抽象,体会到数字和小棒的一一对应性。学生都能比较熟练的进行一个一个的数,放手让学生同桌进行比赛挑战,两个两个,五个五个,十个十个的数数。

 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课堂上,要求学生为农民伯伯数花生种子,和同桌相互数数比赛,看谁数的又对又快。让学生体验到自己是在亲身参与知识的掌握与运用的情感,让成功的欢乐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 数数过程中,要注重学生数学有序思维的培养。在学生已有的经验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在小棒的扎捆、学生手指的掰动,学生观察思考交流,有什么规律?在29、39、49……后面的数到底是多少,怎么才能做出准确判断?在学生激烈的探讨交流中,找到几十九后面的数是多少的规律,哪种兴奋之情难以言表呀!使得知识规律形象的展现在自己的脑海里,从而在把握数数规律的同事,体验到研究规律的方法,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情感。

篇3:一年级数学《100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

关键词:情境预设,真实有效,评价客观,理性思考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 新的数学课程理念日渐被广大数学教师所接受和运用, 新课程理念与课堂实践实现了逐步融合.作为一名一线数学教师, 在感受数学课堂一系列新变化的同时, 我发现, 也有部分教师对课改的新理念缺乏深入的了解, 对新的教学方式没有很好的把握, 盲目“跟风”, 追求“时髦”, 致使课堂教学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陷入“哗众取宠”的误区.现撷取一个教学片断与大家共同分析.

教学片断:《万以内数的认识》

师:生活中的大数用途可大了!同学们知道宇航员杨利伟吗?他乘坐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发射飞行过程中也用到了很多大数.同学们想不想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去看看呢?

生:“ (高兴地喊) 想.”

师: (激动地评价) 你们真棒!

师:“科学家知道同学们也是航天爱好者, 希望你们在参观过程中能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将来长大后, 能为祖国航天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时多媒体出示:酒泉发射控制中心的大屏幕上出现10秒倒计时, 那壮观的场面深深吸引了学生的眼睛, 火箭在上升、上升, 突然戛然而止, 火箭没了, 屏幕上闪出了一个由100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大正方体.

师:这里有几个小正方体?可以怎样数?

生:感到很突然.

让学生数数, 引导学生说出:10个10个数, 10个十是一百, 有100个小正方体.

教师很兴奋地赞扬:同学们真是太聪明了!

接着, 教师继续播放课件, 学生的注意力又一次被高度集中在屏幕上, 不一会火箭又不在了, 屏幕上又闪出一个由10层长方体组成的大正方体.

师:“现在有几个小正方体?可以怎样数?”

生:“可以一百一百地数, 10个一百是1000.”

师再次夸赞学生:棒极了!老师都不如你想得快!

随后, 教师仍播放飞船飞行画面, 同学们正津津有味地欣赏着, 突然又戛然而止, 屏幕上接连蹦出10个大正方体, 教师又引导学生认识大数八千、一万, 10个一千是一万……

学生就在断断续续的火箭发射场景和教师夸张的赞誉声中开始进入了学习的主题.

【反思】

一、这样生硬的情境设置真实、有效吗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生动现实的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于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华丽的包装加上精彩的语言, 再借助多媒体的辅助教学, 追求情境成了课堂教学的一个亮点, 然而细细品味有些情境总让人产生异样的感觉.在本教学案例中, 执教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了飞船发射的教学情境, 而此情境给我们的感受就是:与教学内容联系不紧密, 不贴近学习内容, 让学生无法挖掘与所学知识有关的数学问题, 纯粹为“情境”而“情境”.

大大小小的正方体为什么会从“神舟五号”飞船里跑出来呢?学生真的喜欢这些不速之客吗?教学内容与情境脱节, 这样的情境除了外表华丽, 吸引无意注意外, 对于激发学生的有效兴趣, 引导学生的问题意识, 开发学生的探究潜力毫无益处.

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突出强调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并力求使数学问题生活化与生活问题数学化达到有机统一.于是在教学实践中, 广大教师挖空心思收集生活素材, 非得给“数学”创设一个“生活”的情境不可.儿童世界的生活情境对儿童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情境, 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习可以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的难度, 有利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 发展数学能力.“数学教学生活化”作为一种理念, 本身并没有错, 但我们也不应忽略了“数学源于生活, 但又高于生活”的事实, 数学有“自己的教学体系”, 把不相干的事物生硬地联系到一起, 实有牵强附会之嫌, 这种乱贴标签的做法只会误导学生.所以, 教师在预设课堂情境时, 要特别关注那些对学生而言是富有现实意义的, 同时又与教学内容有关联的问题事实, 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经验之上, 从而为有效教学做很好的铺垫.

二、这样过分夸张的评价是否有作秀、偏颇之嫌呢

随着课程实验的全面展开, 评价问题成为影响课程改革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师以积极的评价态度影响学生, 一方面激励学生积极向上, 另一方面, 在评价学生的过程中, 教师的观念也得到了发展, 而且通过积极的评价, 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由于教师的积极评价多了, 学生的信心得到了大大的增强, 学习的兴趣更浓, 求知欲更旺.而案例中执教老师在课堂上的一番评价, 却并未使我们感到起了多大积极作用.在讲课过程中, 对学生过分赞誉, 左一个“你真聪明”, 右一个“你真棒”, 好端端的数学课搞得如此花哨, 是否有“作秀”之嫌呢?

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 于是有的教师便不管学生表现如何, 一味给予表扬, 对学生而言, 过多的表扬会让他们习以为常, 无动于衷, 起不到鼓励的作用.尤其是教师的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随意表扬, 不仅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价值导向, 反而可能导致学生浅尝辄止和应付的学习态度, 所以对学生进行客观评价尤为重要.

篇4:一年级数学《100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

“瞧,这个西瓜真大啊,有20斤吧”,“今天太热了,可能有37度”,这种把实际问题与数联系起来的现象,正是运用数感的具体体现。具有良好数感的人,对数的意义和运算有灵敏而强烈的感觉、感受和感知能力,并能做出迅速而准确的反映。虽然不可能人人都成为数学家,但是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感,让他们学会“数学地”思考问题。因为,作为一种心智技能,数感能够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敏捷,而且有助于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为将来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成功创造必要的条件。

经常任教低年级数学,我深深感受到在低年级培养学生数感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下面想结合“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片断谈谈对培养学生数感的一些体会与思考。

片断一在估测中数数

师:老师这里有许多很漂亮的彩色塑料珠子,我现在把它们慢慢地倒在盘子里,如果小朋友们觉得不够100,就让我继续倒;如果觉得它们的个数差不多够100了,就让我停。

当同学们纷纷喊停的时候,老师就不再倒了。

师:请大家估计一下这些珠子有没有100个。

谁觉得这些珠子的个数还不到100,请举手;

谁觉得它的个数正好是100个,请举手;

谁觉得它已经超过100了,请举手。

到底有没有100个呢?大家想想,我们应该怎么办?

同学们都说:“数一数就知道了。”

大家通过实物投影屏幕数呀数,先数出了50个珠子。

师:我们已经数出了50个珠子了,现在请你们再来观察所有这些珠子,它们的个数到底是不是正好有100个?

生:比100多。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左边那堆有50个,右边那堆比它要多,所以我觉得有100多个。

师:你真会思考问题。

师:那我们就接着数。

结果有100多个珠子。

师:你们看,有这么多的小朋友都猜对了,看来你们对数的感觉很好。

分析:

数是数出来的。可是怎么数才能更充分地发挥出它的价值呢?在估测中数数是个好办法。当教到50时,老师请同学们进行再次估测,大家发现数过的珠子少,剩下的珠子多,于是纷纷调整了自己当初的意见。这次调整,有很大的价值,学生是在观察、比较和推理中修正和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意见的。这样不仅对于100这样一个较大的数,形成了比较清晰的概念,而且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有效地培养和提高了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

同时,这样的活动,估中有数,数中有估,既找到了估测的根据,又充分体现了数数的价值。其中先后两次估测,对于帮助学生提高估测的意识,逐步掌握估测的方法,都很有好处。

片断二在“排队”中了解数

老师取出“百数盘”——一个正方形的盘子,中间有10?10个圆形小洞。老师把珠子往百数盘上一撒,再晃一晃,100个珠子“各就各位”,很快一行一行地“排好队”了。

师:一行珠子有10个,也就是1个十,1个十是10。

接着老师带领学生继续认识:2个十是20、3个十是30、……、10个十是100。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些整十数,你们能把这些整十数卡片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贴到黑板上吗?(老师把卡片分发给同学们,由他们贴到黑板上)

分析:

这里的“排队”有两层意思:

⒈100个小珠子在百数盘里10个一行、10个一行地排好队,正好可以排成10行,非常直观地表示出10个十是100的组成关系。同时,100个珠子整齐划一地排列在方盘之中,很像一个正方形,也可以看作一个“方阵”,每一个珠子就相当于一个“点”,有序地排列在一个无形的二维空间的平面坐标之中,这本身就具備了数和形相结合的特征。

⒉学生从老师手里接过那些整十数的卡片,在黑板上从左到右、从小到大地排成一排,就相当于在黑板上画出了一个由整十数组成的数轴。这样就为学生进一步学习100以内的数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片断三在随意抓取中认识数

师:你们看,老师这儿还有这么多珠子呢。每组可以抓一把,能抓多少就抓多少。然后把这些珠子撒在你们组的“百数盘”里,摆一摆、数一数,怎样才能很容易看出这些珠子有多少个?说一说它们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各组学生依次兴致勃勃地抓出一些珠子,摆放在百数盘里,并认真地读数或表述着它们的组成。

分析:

学生经过思考和尝试,把珠子在“百数盘”里都摆成一行一行的,使几十个珠子分别在几十个小洞里“安了家”。看起来非常整齐,也非常美观。

《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中强调,要让学生在认识数的过程中,更多的接触和经历有关的情境和实例,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会使学生更具体更深刻地把握数的概念,建立数感。以上这一系列有益、有趣、有序的情境,使学生在自己的活动中认识了数,感受到了数。我想,只要教师能抓住日常学习中的一切契机,从中渗透、强化对数感的培养,学生习惯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在这细水长流的训练中,数感自然就会慢慢地建立、加强起来了。

篇5:一年级数学《100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

100以内数的顺序是学生在认识100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节课张老师从学生喜闻乐见的给数宝宝找房子的情境,引导学生发现100以内数的顺序规律,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概括的能力。

亮点:

1.教师的语言富有儿童趣味,课堂常规落实到位。一年级的孩子非常天真、朴实,教师的语言符合学生特点,富有童趣,通过给数宝宝找房子,学生感觉非常地亲切、自然。在教学中,教师不断强化课堂教学常规,比如:静静地翻书,书写时既要写的数字要漂亮、规范,还要写得快一些,让学生在有组织、有纪律约束的情况下认真听课,并能跟随老师的指令完成课堂任务。

2.留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在教学中,教师通过让学生独立填写百数表,小组交流自己的发现,学生能够从横着看、竖着看、斜着看,不同角度发现100以内数的.顺序规律,在发现中共享集体的智慧。

建议:

1.教学时间分配不合理,导致学生在独立填写100以内数的顺序时占用了很多的时间,教师在讲解规律时时间上感觉节奏过快,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不足。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口算的方式填写百数表,可以节省大量时间。

篇6:一年级数学《100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100以内数的认识》,选自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一节。

一、教材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在入学前,经过了学前教育,很多孩子在未学习这一课前,已能数出100以内数,而且在他们的生活体验中,常常会接触到100以内的数。但孩子们的头脑中,还未有100以内数的概念,这一课教学就是要帮助孩子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为以后学习数学其他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

教材很注重学生数感的建立,主题图给了学生100这个数有多大的概念,通过估计和比较建立数感。教材还十分重视让学生实际操作,例题1、2、3的教学都是在学生的动手实践中进行,通过操作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初步掌握数100以内数的方法。

经过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确定以下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学会数100以内数,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

2.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

3.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点:建立100以内数概念,正确数出100以内数。

教学难点:数数时接近整十数到整十数的过渡。教具学具准备:

植物种子,100颗星星,多媒体课件一个。

二、教法和学法分析:

1.动手操作学习,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各种感官协同活动,做到在观察中思维,在思维中操作,概念的形成由具体到抽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合作学习,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贯穿教学全过程,注意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营造平等、互助的学习氛围。

三、教学过程分析

本节课整个教学过程的指思想是力求体现:“以发展为主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增强教学内容的开放性,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高度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本节课主要按以下四个环节进行。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师:我们班一共有58名同学,如果用1根小棒代表一个同学的话,需要多少根小棒?(生58根)

师:请学生各自独立数出58根小棒(生数,老师巡视学生汇报自己的数法,可能的答案是一根一根数,二根二根数,5根5根数……

设计意图:明确的目标驱动,使学生向往积极的操作活动。也能充分展示学生的真实水平,再通过交流,使学生感受到数数的方法多样性。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自主建构计数单位“十”

师: 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数出 48杯小棒。但摆放在一起,老师很难判断你们数的是否正确。你们能开动脑筋,想办法清楚地表示你数出来的小棒正好是48根吗?

生:独立尝试,教师巡视,并把学生中不同的方法展示在黑板上。

可能的情况有以下几种

a.二根二根的摆 29堆

b.五根五根的摆 11堆还多3根

c.十根十根的摆 d.5堆还多8根

教师引导学生对出现的几种情况进行观察,并反复地教,在数的过程中感悟第三种方法的好处。能一眼看出结果是58根。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呈现不同的表示方法,再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并选择最佳的计数方法。这样做不仅满足了学生的主动探究的欲望,突破了为什么要用“十”来表示的难点,还很好地体现了数学中的优化策略。

2、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1)理解几十几的组成(2)掌握整十数的组成。

(3)认识100并掌握100里面有10个十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十几的组成这一知识基础知识进行适当的迁移。让学生自己说出58的组成并及时进行巩固练习,再通过50的认识来强化把10个当作一个“十”,为100里面有10个“十”铺垫,整个过程层层递进,十分有助于学生牢固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课本第33页做一做

2、多媒体出示许多小星星(87个)

(1)估计有多少个?(2)怎样摆放才能清楚地看了小星星的个数?(3)怎样变成90个,再变成100个?(4)从不同方向数出100。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课题:100以内数的认识,通过学习谈谈你有什么收获?

2、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和方法介绍教室内的人数和物品。

设计意图: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学习的成功,激励学生进一步学习教学,另一方面引导学生用教学,逐渐渗透数学的应用意识。

(五)板书设计

板书作为课堂语言另一种表现形式,应具有艺术性、指导性、启发性、实用性、应发挥其“引”、“导”功能,引学生之思,导学生之路,本节课板书设计如下:

100以内数的认识

二根二根的摆 29堆 27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 五根五根的摆 11堆还多3根 83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 十根十根的摆 5堆还多8根 100里面有100个一 十里面有10个一 58里面有5个十和8个一

设计意图:这样板书,层次分明,便于学生观察、突出重点,体现了突破难点的过程,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一目了然,有利于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总结。

四、评价分析

篇7:一年级数学《100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

【背景分析】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较关注新授课和练习课的教学改革,而对复习课教学的研究远远不及前两者。复习课成了一个老大难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把课本上的复习题作一些简单的划分就粗略地备好课;或找一些比较新颖典型的练习题作为补充。尤其是概念课的复习课更是一头雾水,一节课下来,常常是一堆概念的堆砌,然后就是针对性的训练。复习课仿佛成了习题处理课,学生兴趣索然、思维压抑。这样的复习课只是一种操练式的知识本位的教学,显然不符合新课标理念。

复习课不能不上,那该怎么上?怎样才是一节好的复习课?以学生发展为本、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等新课程的新理念又如何在概念复习课中得以体现?为此,我们开始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教材解读】

数的概念是整座数学大厦的基础,也是最基础、最重要的数学概念。100以内数的认识是学习数概念的第二阶段,主要包括:数数、数的组成、读数写数、数的顺序、数的大小。它是建立在一年级上学期所学2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之上的,是认数范围的进一步扩展,它不仅是学习100以内数的计算的基础,也是今后学习万以内数及亿以内数的基础,对发展学生的数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学习,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计数单位的认识进一步得到拓展,也进一步感知、理解了十进制位值制两个基本概念。

【学情解读】

在2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孩子们又经历了100以内数的认识这一过程之后,已经有了基本的数感,对数数、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数位、数的顺序、数的大小等基本概念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和认识,并且已经具备一些简单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和应用意识。但是,一年级的孩子们由于受年龄特点的限制,对所学知识缺乏整体感知,整个知识是散状的,尚未形成知识网络。因此,本节课就是希望能够通过知识点的梳理,逐步引导学生将散状的知识点构建成知识串、知识网。

【教学目标】

1.能熟练数出100以内的.数,并且会读、会写。

2.复习数位(个位、十位、百位)的意义及顺序,能熟练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及组成。

3.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重点】

理解数位的意义及顺序,能熟练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及组成。

【教学重点】

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意识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构建材料

1.引出课题:小朋友,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100以内数的认识。(师板书课题)

2.写数:请在练习本上写一个你喜欢的100以内的数,可以是100。

3.交流:我们来交流一下,你写的是什么数?并用一句话简单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个数?(生各抒己见,师及时评价并板书)

【设计意图:让孩子们写一个自己喜欢的100以内的数,这样既可以很好地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又可以很自然地引出下一环节:把这些杂乱无章的数进行分类、整理。】

看来数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紧密相伴,谁也离不开它。由于时间关系,还没请到的同学我们待会再交流,好吗?

【设计意图:时间关系肯定不可能让每个孩子都交流,那么没有交流的怎么办?就此打住吗?显然不行,这样的话会伤害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于是埋下伏笔‐‐待会再交流。】

二、复习整理,形成网络

1.初步了解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小朋友们,看到这些数,你想到什么?(先给学生几分钟的回忆时间,然后再进行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逐一板书)

【设计意图:让孩子们看数想知识,一来可以有效地唤醒孩子们已有的知识经验,二来可以培养孩子们全面想问题的意识。】

2.知识整理:

(1)分类:那我们先给这些数分分类。你准备怎么分?并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思考后,自己在练习本上分类。

全班交流:第一种:按照数位分为一位数、两位数、三位数三类

第二种:按照单数和双数分为两类

第三种:按照个位是否是0分为整十数和不是整十数的两类

第四种:按照个位和十位上的数是否相同分为两类。

……

【设计意图:分类既可以训练孩子们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又可以培养孩子们学会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的意识。】

(2)读数写数:明确:读数写数都从高位开始

(3)数的组成:生自己说每个数的组成。

(4)大小比较和数的顺序:给上述各数排顺序,比大小。

【设计意图:读数写数、数的组成、大小比较和数的顺序,这些单纯的内容对孩子们来说不是问题,这里简单的复习梳理是为后续巩固练习中的提升做准备。】

三、巩固练习

1.说一说

给自己课前所写的数出出题,可以让大家来猜猜你写的是什么数?把自己的问题说给同桌听,让同桌猜一猜。之后,再全班交流,点名提问题,余下同学猜数。

【设计意图:课前写的数在这里派上了用场,让每个孩子写的数都能有用武之地。】

2.想一想

找规律填数:( )( )30( )(独立思考后全班交流)

总结:同样的一道题,当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结果也不一样。

【设计意图:这是一道开放题,答案不唯一,让每个孩子把自己的想法讲出来,同时也是对数的进一步认识。】

3.猜一猜

看商品猜价格。(略)先让学生猜,教师说多得多(少一些)逐渐接近准确数。或在学生猜的基础上,教师再给出条件(如价格在86和89之间,是个双数)。

【设计意图:这实际上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问题,这里通过不断地修正,既能较好的培养孩子们的数感,也能培养孩子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4.写一写

看谁写得多:写出十位上的数比个位多1的两位数。(学生尝试,再展示交流)那怎样想可以把所有的答案一个不漏地写出来?建议同学们课后去思考。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可以逐渐培养孩子们有序思考的意识,让孩子们逐步学会用数学的方法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四、总结评价

这节课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如果给自己打一个分数,你会用哪个数?说明理由。

篇8:一年级数学《100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 教师希望用数学的方式学习数的概念, 但是学生还停留在自己生活经验层面的理解上, 这在教学中就呈现出了很大的冲突, 影响着概念教学。

这样的情况在小学生课堂数学概念学习中经常出现, 不由得引起我们的反思:影响学生进行数学概念学习的因素是什么?如何设计有效的数学概念学习活动?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 我们用前概念的理论来解答数学概念教学中的这两个问题。

前概念是学生在接触科学的知识前, 对现实生活现象所形成的经验型概念, 这些概念具有生活化和片面性的特点, 在正式的课堂学习中, 学生往往会不自觉地用前概念来解读正式的概念, 这正是教师进行概念教学的基础, 在数学概念教学中, 老师必须分析学生前概念的几种情况,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活动设计。

一、影响小学生数学概念学习的前概念分析

要弄清楚学生概念学习的前概念影响因素, 我们需要首先弄清楚方向, 即概念教学究竟要让学生获得什么?在此基础上弄清楚起点, 即进行前概念的情况分析。

(一) 小学生数学概念学习的意义和内容

数学概念是代表一类享有共同数学特性的人、物体、事件或观念的符号, 数学概念是整个数学的基石, 是数学思维的基本单位, 建构科学的数学概念对数学学习非常重要, 科学的数学概念有助于学生将大量的数学信息组织成有意义的单位, 从而大大简化了思维过程, 用科学的数学概念对数学信息进行处理, 从而解决数学问题, 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数学思维方式。

数学概念的学习内容包括概念的数学符号、内涵 (概念的数学意义) 、外延 (概念所代表的生活实例) 、规则 (概念所蕴含的数学关系) 。如在“数的认识”教学中, 学生就要弄清楚数的意义 (数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数的组成 (基本的计数单位) 、数的读写 (根据数位顺序表读写数) 、数的排序 (大小比较) , 为了进一步研究数, 有时还需要将数进行分类和命名。

(二) 小学生学习数学概念的前概念分析

小学生在进入正规学校学习之前有通过辨别学习、积累经验而掌握的数学概念, 由于之前的学习大多呈现非数学思路的特点, 这些数学前概念如果和科学数学概念是一致的, 学生的概念学习活动就很容易进行, 如果不一致, 就会成为不良的学习影响。所以, 必须分析出学生的前概念的制约性影响, 这是进入数学概念教学的基础, 我们以“数的认识”这一学习内容对一年级学生进行访谈, 让他们说出对数的意义、数的组成、数的排序的原有认识, 发现了前概念对数学科学概念学习的几种影响:

1.数学概念内涵理解模糊、狭隘

学生对数学概念究竟是什么理解不完整, 或者不清晰。例如“1的认识”, 很多孩子知道一个人, 一个萝卜, 这样的单个物体可以用1 来表示, 但是一家人、一筐萝卜这样同类物体的一个集合能用1来表示却很困难。

2.数学概念外延的错误认识

学生对数学概念和生活的联系不了解。如;当我们在生活中寻找能用8 来表示的物体时, 有的孩子说, 葫芦也可以用8 来表示, 很明显他认为葫芦的形状像8 所以可以用8 来表示。

3.数学概念规则未能建立

很多学生对于数学概念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符号层面上, 对于内部的关系性规则不能理解。如在一年级数的认识中对计数单位不明确, 计数的位置原理缺乏模型。在认识12 这个数时, 他更多的认为是1 和2 放在一起, 1 放左边、2 放右边这个数就是12, 很难把12 具象为1 个10 和2 个1 组成的数。

二、设计有效的课堂数字学习活动

在数学概念学习活动设计中, 要将相关的影响因素考虑进来, 尽量消除负面影响。

(一) 设置概念的认知冲突情境, 暴露学生的数学前概念

课堂上我们首先要暴露学生的前概念, 才能充分了解学生有什么样的认知基础, 认知有无偏差甚至错误。使他的非正式认知外显, 发现学生共同的前概念和学习新的数学概念时的难点, 从而寻找到师生共同学习的最佳起点。这样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的教学活动才是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

在数学课堂上, 教师要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创设学生独立面对学习对象的情境, 让学生有机会展现自己本来的想法。

如, 在学习一年级1~5 的认识时, 我们让学生画不同的数字实物表象, 丰富数的意义认知。在认识“1”时, 课前让学生画能用1 来表示的物体, 发现学生会画:1 个人、1 个萝卜、1 个太阳、1 本书等较小单个物体, 而1 筐萝卜、1 座山、1 条河等较大物体或是1 个集合, 学生就很少涉及, 老师就清楚地知道学生认知的起点在哪里, 课堂上教师在“1 个萝卜”和“1 筐萝卜”“1 块石头”和“1 座山”的对比中, 学生能真正理解到“1”可以表示1 个个体 (1 个萝卜) , 也可以表示这类个体的1 个集合 (1 筐萝卜) ;可以表示很大的物体 (1座山) , 也可以表示很小的物体 (1 块石头) 。

(二) 建立科学的概念实践模型, 丰富学生的数学概念感性认知

在学生暴露了前概念之后, 老师需要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丰富感性认知, 让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知道概念的外延和意义。

小学生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 多是借助生活中的多种原型, 积累丰富的经验从而掌握概念的, 所以在学习中老师要允许学生使用他们自己非正式的问题解决策略, 然后指导学生的数学思维向更有效的策略和更深入的理解发展, 并在活动中大致形成一种普遍持有的模型, 这可以是视觉的、语言的、情境的支持, 帮助他们把自己的经验与正式的数学词语、符号和方法联系起来。以一年级“数的认识”版块教学为例, 我们有这样一些方法:

1.猜:用猜的活动让学生对数的大小、位置有更明确的认识

2.拿:训练孩子对数量的估计能力

3.摆:培养学生对数的整体把握及对计数单位的深刻理解

例如, 在认识11~20 的时候, 教师首先让学生摆不同数位的数字符号实物, 建构数位位置意义。让他们拿出十几根小棒摆放在桌上, 并能让别人一眼就可以看出。很多孩子自然就想到把十根和单根的分开, 这时老师再指导他们用一根绳子将十根的捆上。接着再闭眼想, 在脑海里浮现11 根, 12、13、14…20 的具体图像。这个时候慢慢的他们的头脑里就建立了整捆和单根的区别, 我们再来教学计数单位和数位的认识, 学生就有了数位的基本模型。

(三) 提供比较鉴别的概念情境, 引发学生的自我反思

学生对概念有了多角度和多层面的感性认知后, 教师要提供比较、鉴别的情境, 让学生在比较鉴别中既理清自己的思路, 不断深化自己的数学理解。

以数的认识为例, 我们经常运用这样的方法提供比较情境:猜一猜我想的数, 谈一谈我的想法, 说一说我的进步。

如, 在对数的大小认识中, 我们在课堂中还有一些以同桌为单位进行猜数比赛, 甲面对黑板, 乙背对黑板, 教师在黑板上写数字, 甲猜数, 乙提示“比这个数大一些 (或大得多、小一些或小得多) ”。比一比哪一对猜出的数最多。“猜数”这一数学游戏非常有意思。游戏中通过一个同学想数, 另一个同学来猜, 两个人在用数学语言不断交流, 不断修正数的大小的过程中, 学生不仅加深了“多得多”“多一些”“少一些”等这些数学语言的理解, 更加体验到数量之间的大小关系

(四) 激励数学概念的表达内化, 确保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思维认知

对概念的学习学生需要由知觉水平上升到思维水平上的认识和运用, 这样才是完整的,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运用概念的机会, 让学生将概念表达内化是一个很重要的方式。

让学生的思维看得见并摸得着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数学对话, 在数的认识中我们会提供表达的情境, 让孩子在情境中运用数学语言来进行描述, 凝练对数的认识, 有利于对数的认识更完整和深刻。

在集中认识了10 以内的数和100 以内的数后, 可采用说说“我最喜欢的数宝宝”的活动, 在叙述自己选定的数的时候, 可以从形状、组成、相邻数、数的分解组成和相关的式子等来叙述。让孩子将数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 加深对数的内涵、外延和计数原理等的认识。

在10 以内数的认识中, 有的孩子介绍9 的时候就说道:9 像气球, 倒过来就是6, 9 的相邻数是8 和10, “电话上有9”“尺子上有9”“手表上有9”“门牌上有9”“公共汽车上有9”, 9 可以表示“9 个人”, 还可以表示“第9 名”, 还可以表示号码。9 比5 大, 比10 小……中国人很喜欢9, 因为它和“天长地久”谐音。在学习了超过10 的数后, 有个孩子这样介绍12:我最喜欢的数字是12, 因为我家住在12 楼, 一说到12 我就想到一捆小棒和2 根单根的小棒。12 由1 个十和2 个一组成, 12 可以表示12 个人, 12 扇窗户, 12 的相邻数是11 和13。在学生叙述后可以请他们互相补充, 有的学生提到还可以说说和12 有关的式子。

摘要:前概念是学生在接触科学的知识前, 对现实生活现象所形成的经验型概念, 这些概念具有生活化和片面性的特点。在数学概念学习中, 学生应该从数字的符号、内涵、外延、规则几个维度进行数学化的学习。在实际教学中, 学生的前概念有数学概念内涵理解模糊、狭隘, 外延的认识错误, 规则未能建立三种情况, 在此基础上得出了设置概念的认知冲突情境, 暴露学生的数学前概念, 建立科学的概念实践模型, 丰富学生的数学概念感性认知;提供比较鉴别的概念情境, 引发学生的自我反思;激励数学概念的表达内化, 确保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思维认知几种四种教学策略。

关键词:前概念,数学概念,学习活动,数的认识

参考文献

篇9:一年级数学《100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

白云区穗丰小学

谢文星

一、教材内容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它包括:数的认识、解决问题以及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使学生体会数是数出来的。让学生在数物体的过程中认识计数单位“一”“十”和“百”,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使学生知道个位和十位的意义,能够正确、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3、结合数的认识,使学生会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4、结合具体事物,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培养学生估数的意识,逐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三、教学重难点

数数、读数、写数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数数中拐弯数、数位的意义是本单元的教学难点。

四、教学措施

1、用好直观化、结构化的学具。

2、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用“数”表达和交流提供机会。

3、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培养学生数感。

4、切实组织好实践活动。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1~33页。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糖果、花生、小棒、橡皮筋若干个。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图

1.在具体情境中复习20以内数的数法。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大草原吗?今天,老师想和你们一块儿去大草原看一看,你们想不想参加?那咱们就出发吧!(出示课件)瞧,蓝天下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多美呀!小精灵聪聪和3个小伙伴在草原上玩耍。这时来了两群羊(20只),于是小精灵给大家提问了:同学们,你们知道来了多少只羊吗?(学生数完后点名回答。)2.整体感知100有多少。

出示课件:过了一会儿,草原上又来了许多群小羊。小精灵问:同学们,你们能不能估计一下现在草原上有多少只羊呢?

在学生观察、估出小羊的只数后,请学生回答估的结果: 生1:我估计有80只小羊。生2:我估计比20只多很多很多。

生3:我估计有100只小羊。......3.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都能根据自己的经验来估计小羊的数量。现在答案有多种,哪位同学估的较准确呢?最好的方法就是一只一只的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00以内的数数和数的组成。(教师板书课题。)数数量是100的物体

1.数100颗花生(或100块糖果、100本练习本等)。

学生四人一组互相合作,共同数出100颗花生等作为礼物送给“手拉手”学校的小朋友们。2.汇报数100颗花生的数法。

教师先表扬在数数过程中合作得好又数得准确的小组,然后请几个小组派代表上台汇报本组的数法。

3.通过课件展示小精灵数100根小棒的方法。先一根一根地数,每数10根捆成一捆,再十根十根地数,10个10是一百。让学生观察之后对小精灵的做法予以评价。4.数100根小棒。

学生四人小组合作,按小精灵的数法数出100根小棒。5.引导学生概括: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

小精灵提出问题:通过数数,谁知道几个一是十,几个十是一百。引导学生观察数好的10捆小棒,同桌相互交流,概括出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学生说完后,教师板书,使学生在数数过程中直观感知计数单位“一”“十”和“百”。教学1.摆出三十五根小棒。小组合作摆出三十五根小棒,边摆边思考:怎样摆才能一眼看出是三十五根呢?并说说是怎样摆的。

2.学生边摆小棒边从35数到42,当数到39时,注意让学生理解39的下一个数是40。3.让学生边摆小棒边接着从42根数到51根,教师巡视指导。4.让学生脱离小棒,采用师生对口令的方式从八十八数到一百。5.学生同桌对口令,从五十六数到六十三,之后全班接着数到七十二。6.拍“7”游戏。

全班学生轮流站起来报数,报到含有“7”的学生不能说出这个数,只能拍一下手,反之则违规。7.抢“100”的游戏

用对口令的方式,一人说一个数,另一个人接着说下一个数,看谁说到100谁就算胜了。组织学生做这个抢100的游戏,一方面提高学生数数的兴趣,另一方面让学生在数数活动中探索100以内数的排列规律。两位数的组成

1.(出示课件:35根小棒)然后提问:图上有多少根小棒?35里面有多少个十,多少个一。(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然后汇报。)

2.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四十三里面有多少个十,多少个一,点名学生回答后用电脑验证。

3.让学生同桌合作,一人任意说出两位数,另一个人说说它是由几个

十、几个一组成的?然后互换。

4.完成例3下面的“做一做”,之后请学生汇报汇报。课堂作业 做练习七第二题。

1.课件出示“百球图”。先让学生整体观察,然后估一估,“有多少个球?” 2.在学生估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数数。用小精灵聪聪的话问:“怎样数比较快?”然后点名让学生在班上交流自己数的方法。

3.引导学生将数出的准确数100与自己估测的数对比。检验自己估的对不对,表扬估对的同学表扬。小结组织学生小结: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在学生较凌乱叙述的基础上教师概括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课后作业

让学生课后数数主题图中小羊的只数,每数十只圈一下,看看到底有多少只羊,检验自己刚开始时估的对不对? 教学设计说明

在一年级上学期,我们已组织学生学习了20以内各数的认识,这是认数教学的第一个阶段,而下学期,将认数范围由20以内扩展到100以内,组织学生学习100以内各数的认识,这是认数教学的第二阶段。

这节课是让学生学习100以内数的数法和组成,在教学设计时,我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中学习新知。1.注意培养学生数感和估数意识。

让学生建立数感是义务教育阶段重要任务之一。在这节课中,我利用的百羊图,学生数出的100颗花生、100个糖果、100本练习本以及练习中的“百球图”等现实素材,创设一些培养学生建立数感的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知100有多少,并亲身体验出它比以前学过的数20大得多。同时,也让他们了解体会在生活中常常需要估数,从而培养学生估计意识。

2.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数的概念。

数的认识由20以内扩展到100以内,数目增多了,增大了,内涵更丰富了,抽象程度也更高了,于是我在这节课中加强了学生的观察,操作活动,让学生在“用”数学中掌握这些概念,比如为了让学生数出数量是100的物体,我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充分操作学具(花生、糠果、练习本等)用他们自己理解的方法数出数量是100的物体。明确100的基数含义,同时让学生在数小棒的过程中对计数单位“一”、“十”和“百”有一个感性认识。

3.加入小精灵聪聪,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这节课中,部分内容我采用情境式、问题式的导现方式,通过小精灵聪聪的提问、介绍、挑战等引导学生去思考,这样既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能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探索新知。4.小组合作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

整个课堂教学我以小组活动的形式为主,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功能,给学生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使他们的情感信心在交流中得到发展,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体现个性的良好时机,让每位同学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教学反思:

一年级的学生在入学前,经过了学前教育,很多学生在未学习这一课前,已能数出100以内的数,而且在他们的生活体验中,常常会接触到100以内的数。但孩子们的头脑中,还未有100以内数的概念,这一课教学就是要帮助孩子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为以后学习数学其他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在这节课里,教师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

动手操作学习。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各种感官协同活动,做到在观察中思维,在思维中操作,概念的形成由具体到抽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合作学习。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贯穿教学全过程,注意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营造平等、互助的学习氛围。

本课学习是建立在学生20以内数的认识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的,学生对100以内的数看似了解,却概念模糊,教师在引入时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给学生送来礼物──100颗星星,通过观察、估计、比较,逐步建立数感。

数100。这一环节以学生操作学具为主,要求就进一步提高了。物品选择正好要数出100,还得让人一眼看出有100。提出这些要求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选择自己认为方便、快捷的方法把任务完成得又快又好,并在操作中发现10个十是100,100里面有10个十这一知识点。通过数出数量是100的实物,让学生经历数1到100的过程,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逐步突破本课的难点──数接近整十数到整十数的过渡。学知识既得到巩固,又得到发展。

边摆小棒边数数,让学生在操作中体会到十的形成,学会数100以内的数,通过操作突破本课难点──数数时接近整十数到整十数的过渡。

篇10:一年级数学《100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

1.计数器上,从右边数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位。

2.5个十是(),()个十是100。

3.7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是(),6个一和8个十合起来是()。4.92里面有()个一和()个十,()个一和()个十组成32。

5.74是()位数,74里有()个十和()个一。6.一个数,个位上3,十位上8,这个数是(),读作()。7.57里,5在()位上,表示5个(),7在()位上,表示7个()。

8.88左边的8在()位,表示()个(),右边的8在()位,表示()个()

9.69前面的一个数是(),后面的一个数是()。和99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10.最大的两位数是(),最小的两位数是(),它们的差是()。

11.比89大1的数是(),比它小1的数是()。12.60比()大1,比()小1。

13.一个数个位上是5,十位上的数比个位大1,这个数是()。14.你最喜欢的十位上是6的两位数有()()()。15.你最喜欢的个位上是6的两位数有()()()。16.比45大,比60小的两位数中,个位是9的数有()、()。

[100以内数的认识]提高练习

1.找规律写数。

(1)()()78()()()()83()()(2)()()()61()()()()()(3)8 16()()40()56()()()(4)19 29()()59()()()()2.填空。

(1)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位。

(2)读数和写数时,都有从()位起。(3)十位上是7,个位上是6,这个数是()。(4)83里面有()个十和()个一。(5)100里面有()个十。

(6)48的“4”在()位上,表示()个(),“8”在()位上,表示()个()。

(7)和80相邻的数是()和()。(8)和39相邻的数是()和()。

(9)写出4个十位上是8的数()()()()。(10)写出5个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大1的数()()()()()。

(11)在7,51,63,6,17,4,81中一位数是(),其中最小数是()。两位数是(),其中最大的数是()。(12)比71小,比68大的数是()和()。(13)一位数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14)两位数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15)10个一是(),10个十是()。

[100以内数的认识]提高练习

姓名

1.填空

62,72,68,26,46,27,42,69

个位是2的数___________,十位是6的数___________。2.写出5个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大1的数()()

()()()。

3.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1)和39相邻的数是40和41。()(2)36后面第五个数是40。()

(3)个位是1,十位是6,这个数是16。()(4)30里面有30个一。()(5)最大的两位数是91。()(6)最小的两位数是11。()4.写数。

(1)2个2个地数,从32写到50。

()()()()()

()()()()()(2)5个5个地数,从5写到50。

()()()()()

()()()()()(3)10个10个地数,从10写到100。

()()()()()

()()()()()

5.写出下面每个数的相邻数。

(1)()28()(2)()60()

(3)()93()(4)()59()(5)()41()(6)()99()6.填空。

(1)个位上是2,十位上是1,这个数是()。(2)十位上是6,个位上是0,这个数是()。(3)7个十和3个一是()。(4)8个十和8个一是()。(5)7个十是()。(6)10个十是()。

(7)57里面有()个十和()个一。(8)38里面有()个一和()个十。(9)100里面有()个十。

(10)68里面的“6”在()位上,表示()。

68里面的“8”在()位上,表示()。(11)92里面的“9”在()位上,表示()。

92里面的“2”在()位上,表示()。(12)和60相邻的数是()和()。(13)和79相邻的数是()和()。

(14)1、2、3„„9都是()位数,其中最小数是(),最大的数是()。

(15)10,11,12,13„„99都是()位数,其中最小数是(),最大数是()。(16)100是()位数。

(17)写出十位上是7的数。()()()()()()()()()()。

(18)写出个位上是8的数。()()()()()()()()()()。

篇11:一年级数学《100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

山东省黄岛区第二实验小学 徐立凤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一年级下册(23——27页)第三单元信息窗1。教学目标:

1、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

2、在数数的过程中,认识计数单位“百”,了解数位(个位、十位、百位)的意义及顺序,能正确地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及组成,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3、结合100以内数的组成,能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4、能用10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的事物,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感受数的作用,并能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建立初步的估计意识,培养数感。教学重难点:

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数100以内数,特别是数到几

十九、下一个整十数应该数几十比较困难。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计数器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导入

师:在上课之前我们欣赏了几幅秋天的图片。秋天是丰收的季节。2.创设情境,发现信息 课件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

小军的奶奶家今年也丰收了,你们看(大屏幕展示),奶奶正乐呵呵的坐在院子里穿辣椒呢。仔细看,院子里还有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大蒜、玉米、辣椒。教师适时评价。3.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师:你们观察的真仔细,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1

学生可能提出:(1)有多少个玉米?(2)有多少个辣椒?(3)大蒜有多少个?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农村丰收的图片并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数学与自然、社会的密切联系。】

二、借助素材,理解概念

师:哇。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数学问题,我们解决第一个问题:有多少个玉米?(板书:玉米有多少个?)请同学们大声的朗读一遍。学生齐读。

师:那怎样就知道玉米有多少个呢? 生:数一数 师:你想怎样数? 生:数一个划一个。

师:你的意思是数一个做一个记号,这样有什么样的好处? 生:可以不重复,还可以不漏掉。

师:这确实是一个好办法。除了这样一个一个的数,还可以怎样数? 学生可能回答:两个两个地数。三个三个地数。五个五个地数。

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这张图片,用你喜欢的方法在图上一边数一边做记号,看看玉米有多少个,好不好?(学生自己动手数)生:一共有28个。

师:你和他数的一样吗?我们再一起数一数。(课件演示)生:1„„ 20 师:数到20,接下来怎么数? 生:21、22、23„„ 28。

师:刚才我们通过数一数的方法知道了玉米有28个。你能用小棒来摆一摆吗?现在请同学们在桌子上摆出28个小棒,要求摆完之后一眼看出来是28。师寻堂指导。

师:同学们这么快就摆出来了,那谁愿意到前面来展示一下呢? 学生踊跃举手。

生1:我是这样摆的,先摆上两捆,一捆是十根,再摆出八根来,就是28了。师:同学们,他摆的对不对? 学生齐回答正确。

师:那你能告诉我28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吗? 生1:28里面有2个十和8个一。

师:谁能再来告诉我28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生2:28里面有2个十和8个一。

(板书:28里面有2个十和8个一。)师:刚才我们借助小棒认识了28,再拿出计数器,在计数器上拨出28。学生展示,并说出十位上的2个珠子表示2个十,个位上的8个珠子表示8个一。师:那你会写28吗? 学生到黑板写出28。

师:他写的对不对?你给同学们介绍一下,先写什么?再写什么? 生:先写在十位上写2,再在个位上写8。

师:他写的好不好?我们把掌声送给他。伸出小手一起写这个数。

师:现在我们在计数器上都能拨出28,你能继续往下拨吗?请同学们一边数一边拨:从28拨到31。学生到前面展示。

师展示从28拨到31的动画效果(大屏幕展示)。学生动手写29、30、31。

师:同学们,你还想玩拨珠子的游戏吗?像刚才一样,在计数器上一边拨一边数,从47一个一个地拨到63。

(学生动手拨珠子。之后请一生上台展示。)师:49再添1是多少?那么59再添1呢?79再添1呢?

师:真厉害!再接着看,这是多少?(在计数器上拨出55)生:55。

师:这两个珠子表示的意思一样吗?怎么不一样?

生:不一样。一个5是十位上的5,表示5个十,另一个5是个位上的5表示5个一。【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摆一摆、拨一拨、数一数等诸多认数、数数活动,使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借助小棒和计数器等工具,在大量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逐步认识两位数的组成,初步体会“满十进一”思想。】 活动二:

师:我们通过数一数,摆一摆,拨一拨认识了28。我们再来解决第二个问题,板书:辣椒有多少个?再拿出这张图片,用你们喜欢的方式来数一数。生1:一个一个地数,一共有100个辣椒。

生2:十个十个地数。每串辣椒是10个,一共有10串就是100个辣椒。师:这位同学真聪明,说的也清楚。请刚才的同学领着大家数。生:10„„ 90 师:老奶奶手中还有呢,咱们接着一个一个的数。

生:齐数91„„ 99(再加上奶奶手中的一个)100 师:你们都认为是100?我们借助小棒再来数一数。(课件演示,学生跟着读)

师:99再加上一个就是100.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个新朋友100。那100里面有几个十?和你的同位说说想法。(学生讨论交流)

生:10个十,左边有9捆小棒是9个十。右边散开10根小棒是一个十,这样一共是10个十。

师:这10个十合在一起就是100,所以100里面有10个十,10个十就是100.谁能再来说说100里面有几个十,几个十就是100?(板书:10个十是一百)

再刚才我们用小棒认识了100,100是我们的新朋友,它和10一样,也可以帮我们来认数。接下来我们用再来认识100。在计数器上拨出99,想一想怎样就拨到100了? 学生展示并解说。99添1,个位上就满十了,退回去在十位上拨1个,十位上也满十了,也退回去,在百位上拨1个珠子。

师:个位上10个珠子,在十位上用1个珠子表示,现在十位上也有10个珠子了,也需要在新的数位上用一个珠子表示,刚才这位同学说叫什么? 生:百位

师:百位在哪?在计数器上指出。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数朋友100和新的数位百位,在计数器上我们也拨出了100。师:十位上有10个珠子,表示10个十,10个十就是100,所以我们可以用百位上的一个珠子表示一个百。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板书)。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写出100。

师:刚才我们数了100个辣椒,100根小棒,想一想,生活中还能数100个什么? 生1:100个苹果。生2:100个桃子。

师:课前,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资料。看,这是100张纸,摸摸看,100张纸有这么厚。(展示)还有100个黄豆、大米。现在咱班有53名同学,大约几个班就是100位同学呢?咱们全校的学生呢?就比100多的多了,需要用更大的数来表示。今天我们学的就是100以内数的认识(板书)。

【设计意图:认识100时,借助10捆小棒直观的表示百和十的关系,通过学生在计数器上从99拨到100,再次体会“满十进一”,认识数位“百位”。这样教学,充分体现自然数的意义,揭示了100的产生过程,沟通了相邻两个自然数之间的、整数计数单位之间的内在联系,凸显了“100”及计数单位“百”的产生的必要性。同时还清晰地呈现了知识的迁移过程。】

三、理解应用,深化概念

1、说出下面各图表示的数 67 34 52

2、按照数的顺序填数

3、看图写数

4、估一估

【设计意图:练习的分层设计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梳理和总结;练习过程大胆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汇报交流注重思维的表达,真正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有利于学生良好探究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形成。】

四、课后总结,提升反思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都有什么收获? 生:学了100以内数的认识,他们的读写和组成。

上一篇:房屋租赁续租合同范本下一篇:可爱的小兔子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