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的认识评课稿王爱微

2023-01-19

第一篇:秒的认识评课稿王爱微

秒的认识评课稿

《秒的认识》评课

听了费老师的课,我觉得在教学设计中,费老师注意抓住了如下几个环节: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了小学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运用数学。因此,数学教师要善于沟通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创设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把生活中的问题逐步抽象为数学问题。

费老师利用学生熟悉的新年联欢晚会的场景,使学生直观认识生活中“秒”的存在,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时间概念。通过让学生参与倒计时的活动,使学生初步感受“1秒”的长短,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联系实际探索。

数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抽象性,而数学内容的抽象性是通过对生活内容经过提炼后最终形成的。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在生活中都有大量的具体的“原型”。费老师让学生从身边找一找在哪里见过“秒”?使学生对各种钟表有了一个初步的感知。

实践表明,如果所学的新知识可以从生活实际中找到原型的话,那么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新知识更容易使学生接受和理解。

3、给学生足够的探究时间,增大探究空间。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需要认真地观察,反复地比较、猜测,独立地思考、归纳、分析和整理。这一切都需要时间作保证。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获取知识,学会学习,已经成为共识。因此,我们应该在更大自由度的环境中鼓励学生大胆探索,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全心全意的给他们营造发挥自主性、能动性的环境和条件,创设充分展示创造思维的机会和舞台。

费老师设计了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有哪些有关秒的知识这一环节,通过同桌交流的方式,学生们发现了 “钟面上最长的是秒针”, 在整个探究过程中,问题是开放的,目标是明确的,思维是发散的,操作是自由的,学生始终是主动的。这样,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所获得的数学活动经验有助于学生的进一步学习。

4、让学生去体验探究过程。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和联系。”而自己探究,就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究。

例如:在教学“认识1秒”时,我让学生通过看秒针走动,猜测1秒钟你可能会做些什么,亲自试验一下等方式体验“秒”的实际意义。最后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脱离钟面的辅助作用进行再体验从而形成初步的1分、1秒的观念,是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当提到“秒”时,在学生的头脑中就不再是一个无意义的时间概念,而是和数数、拍手、眨眼、回头„„等现实情境联系起来了,学生对“秒”的认识就有了一个鲜明具体的情境支持。 用“体验”的方法来学习数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密切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我认为不足的地方是,费老师在学生观察学具后就出示了“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就是1秒”、“钟面上走的最快的是秒针”。学生只有在观察了实物钟之后才能得到这样的结论,但是有些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够,建议费老师在播放多媒体课件之后或者拿实物钟给学生看之后,再得出这样的结论。

第二篇:秒的认识评课(肖)

体验犹显鲜活 自悟更具灵动

——潘雪琪老师《秒的认识》教学赏析

章贡区教研室

肖莉

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墙上有这样一句格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其中“做”字便是“充分体验”之意。体验是一种情感真正投入的学习活动,是一种自我感悟、自我认识、自我升华的学习能力。在潘雪琪老师执教的《秒的认识》课堂里,我们深深感受到了体验的魅力、自悟的精彩,那开放的教学设计,那大气的留白时空,那完美的细节处理,那美丽的课堂生成,都给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课后细思,满心芬芳!

《秒的认识》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对于时空概念尚在形成阶段的低年级学生来说是抽象且枯燥的。但潘老师将数学知识融合于生活,通过呈现丰富多彩的教学信息,在一系列寓教于乐的活动中让学生充分经历秒的建构与体验过程。将学生亲身感受数学、经历数学、体验数学的过程发挥得淋漓尽致。

一、揭示学习目标,妙趣横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和源泉。从学生熟知的生活情境出发,以趣引课,有利于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片段一】引入课题

(课前一起感受节目等候倒计时、火箭发射倒计时、新年倒计时、奥运会开幕倒计时)

师:今天我们学什么?让我们也用倒计时来迎接。

(师生一起:

10、

9、8……

3、

2、1,课件出示课题:认识秒)

师:刚才倒计时,数每一个数用了多长时间? 生:1秒

师:对,是一秒,你们为什么不用学过的“时”或“分”来作单位呢?

生:因为时和分表示的时间都比秒要更长。

师: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要用到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今天

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秒”。板书课题:认识秒

评析:潘老师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声像,通过列举并播放了生活中的“倒计时”,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并以倒计时的形式顺利地引出课题:认识秒。同时,及时引领学生与以前学过的时间单位进行初步的比较,明确学习目标,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正视学习起点,激活经验。

在信息化社会,很多时候学生的学习起点并非是零起点。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秒”的认识或多或少已经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如何将学生这些零散的、模糊的、甚至并不完全正确的认识统一到正确的、理性的认知高度? 【片段二】关于秒的知识。

师:请大家拿出你们的小闹钟,看一看在钟表上你已经知道了哪些有关秒的知识? 生1:秒针走一大格就是5秒钟。 生2:秒针的形状是又细又长。 生3:秒针走一圈,分针就走一小格。 生4:秒针走一圈,就是一分钟。 生5:秒针走一小格就是一秒钟。 生6:秒针走两大格是20秒。

生7:(纠正生6)秒针走两大格是10秒。 生8:秒针走时会发出一嘀嗒的声音。 ……

评析:潘老师独具匠心,正视学生的学习起点,激活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在钟面上你已经知道了哪些有关秒的知识?”这个问题设置既开放又大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发散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主动思辩。其间潘老师收放自如、巧妙地将两个学生的回答“秒针走一小格就是一秒钟”和“秒针走一圈分针就走一小格”结合起来,自然而然把前面学过的时、分的知识迁移到今天的学习内容,使“1分=60秒”的教学水到渠成,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本环节

教师不疾不徐,敢于留白,不急于纠错,不急于告知,而是直面学生的生成,有机地结合课件,引发学生的探索,让学生在自悟中逐渐把对秒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可谓智慧无限、精彩纷呈。

三、丰富学习活动,互动体验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用“经历”、“体验”、“探索”等过程性目标动词刻画出学生数学的活动水平。让学生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体验数学是本课最突出的亮点。 【片段三】感受1秒 1.听、学秒的节奏。

师:时间是一秒一秒过去的,小朋友能用声音、动作把1秒的节奏表示出来吗?请大家再拿出钟表仔细看一看,还可以放在耳边认真听一听。学生自主活动。之后,教师请学生带着钟表上来学一学。 生1:咔嚓、咔嚓、咔嚓、咔嚓。(一边发出"咔嚓"声,一边用手打节奏。)

生2:嗒、嗒、嗒、嗒。(一边发出"嗒"声, 一边拍胳膊肘。〕 生3:嚓、嚓、嚓、嚓。(一边发出"嚓"声, 一边跺脚。) 2.全体演奏。

师:现在你们对1秒的节奏有点感觉了吗?让我们跟着大屏幕上的秒针,用自己喜欢的声音、动作表示每1秒。 学生集体打出秒的节奏。

师:你们合奏得真好,老师听到了 一秒一秒整齐的节奏声。 3.个别演奏。

师:现在老师要请小朋友来单独演奏。

学生拍手表示每1秒。教师注意提醒动作快了还是慢了 ,演奏完后请其他学生评价。

评析: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过:通过自身活动所得到的知识与能力比由旁人硬塞的理解得透彻,掌握得快,更善于应用,并保持较长久的记忆。1秒看不见,摸不着,1秒到底有多长,只有让学生经历丰富的活动,才能形成自己的体验。本环节,教师匠心独运地安排了

“听秒一学秒一评秒”体验秒的节奏,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等多种感官参与体验,使得学生对1秒有具体的、物化的感受,并在“模仿演奏一全体演奏一独立演奏”的递进活动中逐步内化。为后边的“感受10秒”,“估计几秒”等同样是精彩纷呈、动态生成的体验活动做了很好的铺垫。整个教学设计一咏三叹、流畅自如,构思绝妙。

四、升华学习感悟,知情统一

课堂教学是通过知识的交流和情感的交流这两条主线互相作用来完成的。有着情感相伴随的学习活动,是充满活力和生命张力的课堂,是充满价值的理想课堂。 【片段四】1秒能干什么?

师:就给你们1秒钟,能做什么呢? 生1:做一道口算。 生2:打开电视。 生3:写一个数字。

师:1秒钟太短暂了,眼睛一眨就过去了,好像也做不了什么,是吧。但是你也别小瞧这1秒钟,你们看:(课件出示) 我国生产的高速电梯1秒可上升6米。 飞机1秒能飞行250米。

亚太纸业1秒生产的纸能做500本本子。 三峡水电站1秒最多能发电4900度。 (生随着教师的解读发生阵阵惊叹声。) 师:此时此刻你们有什么想说的? 生1:1秒可以创造那么多的财富。 生2:高科技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生3:我1秒钟一个笔画都不能写好,但是他们却在一秒钟创造了那么多的价值。

师:时间是1秒1秒累积起来的,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

评析:1秒的短暂和其产生的作用自然会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本环节通过欣赏有关秒的短片,让学生体会到秒应用的广泛性,并

且真切地感受到一秒虽短暂,但却是相当有价值的。此环节教师将思想教育潜移默化地渗透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要利用好生活中的每一分每一秒,产生珍惜时间的意识。

总之,在这节课中,始终贯穿的一根主线就是让学生不断地、有层次性地体验,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认识了秒。整个课堂以活动求体验,以体验求自悟,以自悟求发展,快乐和谐、目标达成,真正是“体验让课堂更鲜活,自悟让课堂更灵动”!

秒的认识

江苏常州市博爱小学

潘雪琪

一、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92—93页。 二|、教材简析:

《秒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时、分、秒》中的教学内容,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对1分钟、1小时持续的时间具有一定感性体验,知道时与分之间的进率关系,能正确认读几时几分。本节课是在学生已初步建立时、分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地顺势教学。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钟面上的秒针,了解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经历联系实际生活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合作探究能力,并有效地促进个性思维的发展。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积极、愉悦的数学情感。

三、教学目标:

1、认识钟面上的秒针与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通过观察与体验活动,逐步建立1秒的时间观念,体会秒在生活中的应用。

3、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

四、教学重难点:逐步建立秒的具体概念。

五、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秒表、口算纸、跳绳、皮球、作业纸等。

学生准备:钟表。

六、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一)、延续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什么?让我们用倒计时来迎接。 我们倒计时时,每数一个数用了多长时间?

“秒”也是一个时间单位,为什么不用“时”或“分”呢?揭示课题:“认识秒”

(二)、自主探索,合作求知。

1、在钟面上认识秒

让学生说说在钟表上已经知道了哪些秒的知识? 学生说到哪个,教师板书哪个。然后有序讨论。 先解决:哪根是秒针?秒针长得怎样?

再解决:秒针走一小格是几秒? 秒针走1大格是几秒?

如果秒针要走10秒可以从几走到几? 你想让秒针从几走到几是多少秒? 最后解决:秒针走一圈是多长时间?

让学生观察钟面,秒针走一圈有什么发现?

同桌先互相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得出1分=60秒。

(二)体验感受,建立1秒的概念。 1.体验节奏

你们能用声音和动作把1秒1秒的节奏表示出来吗? 指名孩子带着钟表上来学一学。

让全班跟着动作做得好的孩子做一做。

让我们跟着大屏幕上的秒针,用自己喜欢的声音动作表示每1秒。 再指名两个背对大屏幕单独打出1秒1秒的节奏。 2.感受10秒

10秒有多长呢?请小朋友闭上眼睛静静地听,当你认为10秒到了就喊“停”。 你怎么知道喊“停”的?

得出方法:1秒1秒数,从1数到10。 3.估计时间

(1)不看钟面估一段时间有多长(20秒),看看谁能估准。 (2)“长音王”到底一口气能“啊”多长。学生默数,老师按秒表计时。 (3)听一段30秒的音乐,估计这段音乐有多长 。

(三)30秒活动体会1秒的价值。 1.30秒活动

指名3个学生分别跳绳,拍球,做下蹲起立。 其他同学选择活动,看看30秒能做些什么。

活动完后让运动的学生分别说说自己 30秒能拍几个球?跳几下绳?做几组下蹲起立? 师归纳:1秒大约能跳2下绳,1秒大约能拍2个球,1秒大约做1组下蹲起立。 让其他孩子说说30秒的时间做了些什么? 2.1秒能做些什么呢?学生体会到1秒很短。 然后出示课件:各行各业1秒产生的价值。 你们有什么想说的?

时间是1秒1秒累积起来的,我们要珍惜每1分,每1秒。

三、联系实际,巩固应用。

1.老师电脑上显示的时间是这样的,这上面的时间你们会读吗?

2.在括号内填上哪个时间单位比较合适呢?拿出作业纸先读一读,再想一想,最后填一填。 (1)学生每天睡觉时间大约9(

) (2)做一次深呼吸大约用了4(

) (3)小明吃饭大约用了25(

) (4)脉搏跳10次大约用了8(

)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1.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秒,你们有哪些收获?

2.延伸:出示前面记录“长音王”时间的秒表,你们看得懂吗?比秒更小的时间单位是什么?有兴趣的可以课后研究。

潘雪琪:江苏常州市博爱小学教师,全国第十届小学数学优质课竞赛一等奖获得者。此为对其比赛课的评析。(请放在背景里介绍 )

第三篇:《秒的认识》说课稿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秒的认识》说课稿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秒的认识》说课稿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让学生在多样的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体验让数学课堂更鲜活

内容是:《秒的认识》

《秒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此前,学生已对时、分具有一定的感性体验,能正确认读几时几分。本课教材从材料的选择到呈现方式,都注重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力求让他们在实际情境中感知秒的意义。探索分与秒的进率关系,体验1秒、1分的长短,初步建立分和秒的时间观念。

解读教材和课标后,我拟定了以下三方面的目标:

1、知识目标:能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能力目标:在丰富的学习活动中体验并发挥自己的观察能力和想像力,在探索交流活动中,逐步培养初步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3、情感目标: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其中: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分与秒的进率以及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是教学的重点。

这个阶段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只是听说过秒,但很少用到秒,学生从时、分到秒的过度,需要一个体验的过程。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直接生活经验,尽可能使数学活动与他们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体验时间单位秒。

根据本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认知起点,我认为本节课的难点就在初步建立秒的具体概念以及探索分和秒的关系是教学难点。

要有效地冲突重难点,就要选择适当的教法与学法。

1、以人为本地教:教是为学服务的,本课,我以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主要采用了创景激情、观察探索、合作交流、体验感悟等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变静态的文本教材为动态的学习资源。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快乐的学习氛围。

2、注重体验地学:

学生通过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议一议、做一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观进行学习,有效地提高学习的效率,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秒,体验秒,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下面我谈一谈本节课的设计及想法。

这节课我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

创设情境,引入新知活动体验,探索新知巩固练习,拓展提高全课总结,系统梳理欣赏感悟,教育升华。

我重点谈一谈自己在为有效冲突重难点的的设计:

1、自主体验,感悟时间秒和分(分为两个层次:认识秒和体验秒)

认识秒:我从电子时刻上的秒入手,引入新课的学习,接着让学生自主认识秒针,引导生总结出最细最长的是秒针,让学生观察秒针走动留下的阴影认识1秒和几秒,其中秒针从12走到差2格到6时,让学生说不同的看法,可能有的学生是一格格数的,有的是先数5个大格再加3小格,有的是先数6大格再减2小格等,体现方法的多样化的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方法进行优化。整个秒针走到的过程中都同时配有滴答声,让学生在看其形并听其音中,亲历1秒。

体验秒:让学生听滴答声,想一秒钟能做些什么?学生的答案肯定是鲜活的,无法预设的,也是他们个性的展示机会。让学生用自己想的方法跟着课件里的滴答声试一试,有时也可以全班跟着做一做,一起做动作一边跟着滴答声数,在观察、倾听、模仿、数数等多种活动中,充分地体验时间单位秒,我是小闹钟的游戏更是让学生兴趣高涨,主动参与活动,尝试估老师规定的几秒。我想,这些活动对于秒的概念建立应该是有效的。

2、观察、探索、体验分与秒的关系

师引导生先观察钟面上的分针和秒针分别在什么地方,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动画,看完动画后,在小组内商量商量:秒针走一圈后,分针有什么变化?由此可以得到分和秒有什么关系?全班交流时,如果学生说出1分=60秒,那就又反过来抠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因为分与秒的关系是本课的一个重难点,所以我采用小组合作探究,交流汇报总结的方式来解决的。让学生在交流中进行思维的碰撞,也有利于培养他们初步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3、实践活动,体验1分钟

在课前,我布置了让学生由家长计时1分钟,看自己能做些什么,然后课堂上交流。课堂上,学生在1分钟的口算比赛中又体验了1分钟。我设计时是这样考虑的。首先,口算是我们数学课堂一项基本的训练,把它作为1分钟的体验内容,可以让我们活动的数学成分更浓。而且,课堂也只有短短的40分钟,而学生课余时间是比较充裕的,让学生回家体验与课堂体验结合起来,就可以让学生对1分钟有更充分的体验和感受。这样更有利于分时间概念的建立。

此外这节课在设计上还有两个重要的特点:

1、给学生提供了现实而有吸引力的学习背景。

本课里,我采用了大量的现实素材,例如: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刘翔110跨栏破世界纪录的12秒88以及高科技发展的今天,人类利用1秒钟可以做许多了不起的事情等事例。这些事例都是近期的、有重要价值和意义的信息,而且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紧密。这些素材,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体现了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这一思想。

2、渗透了德育教育

本课里渗透了爱国主义教育和珍惜时间的教育。

第四篇:《秒的认识》说课稿

一、 教材说明及学情分析。

《秒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时、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而学生 在日常生活中只是听说过秒,很少用到秒。从时、分到秒的过渡,需要一个体验的过程。因些,教材从材料的选择到呈现方式,都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力求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知道秒的意义,探索分与秒的进率关系,体验1分、1秒的长短并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结合学生的实际,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让学生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联系实际生活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合作以及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积极、愉悦的数学情感,并适时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和爱国主义教育。

根据本阶段学生的心理及认知起点,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而难点则是: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教学准备: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我做了如下准备:

课件、表盘,学生收集一分钟、一秒钟能做什么的数学信息并准备材 料。

三、教法学法及教学手段。

新课程标准指出,老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根据这一理念,我遵循激、导、探、放的原则精心设计活动。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在学法的选择上我采用了自主、探究、合作、体验的方法。

四、教学流程及效果预测。

结合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发展水平,本课我分四个环节进行教学: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本节课开始由家喻户晓的春节倒计时场景引入。不仅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同时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更激起了他们探索新知的欲望。

(二)观察探究,建立概念。 1.观察钟表,了解秒针。

先观察钟面,说说钟面上有什么,再通过进一步观察发现秒针与其它针的不同之处,既温故又知新。

2.认识时间单位“秒”。

先让学生认识1秒并体验1秒有多长。接着介绍一些关于1秒的资料并播放刘翔夺冠的视频。随机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和爱国主义教育。

3.师生互动,认识几秒。

通过观察秒针从数字几走到几经过了多少秒,以及小组合作拨钟、认钟的练习活动来认识几秒。充分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理念。

4.探究“分”与“秒”的关系。

让学生观察钟面分针与秒针的走动,通过独立思考、交流、汇报的方式得出结论:1分=60秒。

5.体验1分钟有多长。

在1分钟内完成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不仅使学生在活动中建立时间的表象,从而体验 “60秒”也就是1分的长度。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巩固应用,加深秒的认识。

通过闯关活动,巩固所学知识,并灵活运用,既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欣赏名言,享受收获。

学生自己归纳所学内容,回顾整个学习过程,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最后通过欣赏名言,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本节课,强调了让学生用体验的方法来学习。既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第五篇:《秒的认识》说课稿

勤劳镇中心学校 黄艳丽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数学《秒的认识》。接下来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和学法分析、教学用具、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预测五方面作具体的阐述。

第一部分、教材分析。

《秒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时、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教材从材料的选择到呈现方式,都力求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知道秒的意义,探索分与秒的进率关系,体验1分、1秒的长短,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根据本课的设计理念,结合学生的实际,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钟面上的秒针,了解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在参与观察、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中,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合作探究能力。

3、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从小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依据课程标准和本课的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 重点:认识时间单位“秒”,建立秒的概念,知道1分=60秒 难点:准确把握秒针走动的节奏,正确估计较短的时间 第二部分、教法和学法分析。

为了突出教学重点,体现设计理念,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创景激情法、实践探究法、体验感悟法。 学法:在学法的指导上,我让学生注重体验地学:学生通过看、听、说、猜想、验证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进行学习,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第三部分:教学用具

本节课所采用的教学用具有:教学课件、秒表、跳绳

第四部分、教学过程。

依据这节课的教材知识结构及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发展水平,这节课我分四个环节进行教学: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对低中年级的学生来说,在学习中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的热情尤为重要。首先,通过课件演示“春节晚会倒计时情景”,引出时间单位秒。然后学生举例说出生活中还有哪些场合是用秒来计时的,结合学生的举例,课件播放火箭发射、刘翔跨栏情景等。同时揭示课题《秒的认识》。这样做一方面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另一方面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他们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更激起了他们探索新知的欲望。

(二)、学习新知

在这个环节我分了三个小步骤

1、自主体验

在这一步骤中,我首先课件出示钟表店的画面。让学生观察,引导生总结出钟面上最细最长那根针的是秒针,让学生通过观察知道秒针转动一小格是一秒。接着听秒针转动发出的“滴答”声,。让学生边做动作边跟着“滴答”声数,在观察、倾听、模仿、数数等多种活动中感受秒针转动的节奏,充分地体验时间单位“秒”。然后让学生想一想1秒钟能做些什么?学生的答案肯定是鲜活的、无法预设的,也是他们个性的展示机会。接着出示课件介绍在科技发达的今天短短的1秒却能做很多事情。让学生感受了1秒的价值,增加了学生的知识积累,并且在这一环节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

2、认识、体验几秒

首先用课件展示秒针走一大格,通过观察得出结论,即秒针走一大格就是五秒。让学生经历5秒是由5个“1秒”组成的过程。接着让学生体验几秒。如果不看钟表,怎样知道一件事经过几秒呢,让学生想出估算几秒的方法,如:数数、眨眼睛、拍手等,然后让一个学生跳绳20下,教师用秒表计时,学生用估算时间的方法估算出跳绳用的时间,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估算用的时间,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3、探究1分=60秒

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我就放手让学生去大胆猜想,给予学生充分信任,在独立猜想的基础上再进行验证得出结论。在这一环节,我首先让学生放松下来,欣赏一段音乐,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估计这段音乐播放的时间大概是多少秒,接下来课件演示伴随着音乐钟面秒针转动一圈,让学生注意观察秒针转动一圈。分针有什么变化。学生汇报得出秒针走了一圈分针走了一小格,分针走了一小格是一分钟。而秒针则走了60小格。逐步引导学生得出分和秒的关系(板书1分=60秒)。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通过层次性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并灵活运用,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自我评价,享受收获

让学生自己归纳所学内容,既能使学生回顾整个学习过程,又能使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培养概括能力。在总结收获的基础上,让学生欣赏珍惜时间的名人名言,通过欣赏珍惜时间的名人名言,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进一步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

第五部分:教学效果预测

本节课我充分运用了多媒体的辅助教学,把数学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同时,通过多媒体展示让学生了解在科技发达的今天,1秒钟能做很多事,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时间的宝贵。整节课中,始终贯穿的一根主线就是让学生不断地,有层次性地体验,我相信同学们在体验中,会不知不觉对秒的认识达到一个高潮,真正感受到“秒”的魅力,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上一篇:买车分期需要信用卡吗下一篇:门店促销活动工作方案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