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孩子》读后感

2024-04-27

《读懂孩子》读后感(通用14篇)

篇1:《读懂孩子》读后感

《读懂孩子》读后感

赵小 武改爱

本学期学校向我们推荐了一本书,名字叫《读懂孩子》。看完之后,其中的很多故事让我感触很深,发现值得学习的东西也很多!我觉得这些故事都是从教师的身边出发,由一些常见的现象、普遍的观点及颇具争议的问题入手,独具观点,总能道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对我的教学起到了很好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从中,我感受到了拥有自己的精神空间对教师来说是多么重要;认识到了赞美的神奇作用;体会到了思索的快乐;知道了宽容也是一种精神„„书中的一些精辟的理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会去调整自己的心态,享受生活,适当地放松自己对每一个教师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

“遇到困难,如果我们退缩„„我们将不仅放弃了人生难得的体验,更是放弃了自己的生存权力。如果我们正视困难„„每位教师都可以在解决困难中获得自己意想不到的机会,你越是往前,你的机会就越多。”的确,只有将困难视为机会,才能从解决困难的过程中获得事业的成功感。

书中说到:“教师要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充满爱心的去思考问题。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面对的是各种各样的孩子,但不管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孩子?他们当中的每一个孩子都同样需要得到尊重,得到关爱!面对任何一个孩子的忽略都有可能对孩子造成不可弥补的,甚至是终身的损伤!”教师继续学习不仅能提高自身的修养,还能给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极大的好处,继续学习,将会终身受益。

以前总感觉思考着是痛苦的、孤独的,甚至是茫然的,但读了这本书后,我的这种感觉变了,当你冥思苦想,而眼前豁然开朗时,心中是何等的喜悦、快乐呀,才突然发觉思索着让人充实、快乐、自信。同时我也终于明白了领导们要教师写读后感的良苦用心。其实要求老师写读后感并不是为了强迫教师们读书,而是要让每一位教师认真思考,因为读而不思是写不出感想来的,更不可能从中获得提高。只有经过认真思考才能有所感悟,让我“想说话”、“有话可说”,也希望我能不负重望真正变得“会说话”

只要我们抱着“一切为了学生”的信念,切实地更新观念,努力提高自己,有效地进行角色转换,那么我们一定会迈着扎实、坚定的步伐走进新课程,达到幸福教育的理想效果。

篇2:《读懂孩子》读后感

后来,根据学段,教育局又配发了《读懂孩子》(12―18岁),让我倍感兴趣,作为此阶段的教育工作者,阅读此书更有助于掌握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的变化,从而更好的把孩子培养成会学习、爱学习、心理健康、品格良好的中学生。于是空闲时会经常阅读。

据了解,很多知名人士对此书作了高度评价,《读懂孩子》如同人的使用说明书,是家长的人生必修课;阅读本书,如同聆听众多心理学家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娓娓道来”,让家长朋友们更了解自己的孩子、“读懂”自己的孩子。该书有别于以往众多的家庭教育书籍,它不是某一个专家的育儿经验。单一的经验往往具有偶然性,教育一个孩子的个别成功经验常常难以被千千万万个家长所复制,只有遵循儿童成长普遍规律的教育才有真正的生命力和可迁移性;伟大的教育源于点滴的生话,成长的烦恼需要科学对待。本书以常难得地采用了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表达方式,指导家长解决孩子不同阶段的成长问题。

实事证明了,边教授撰写的此书受到了众多不同社会层次的青睐,也因阅读此书而受益,其中也包括我。

篇3:读懂孩子这本书

1. 读懂孩子这本书, 要有智慧

著名特级教师张化万先生用他语文人生的全部积淀, 凝聚成一句话谆谆告诫我们:“一个不能正确地解读儿童信息的老师, 绝对不是一个优秀的教师。”读懂孩子这本书, 需要智慧。孩子这本书千姿百态, 万紫千红, 正因为它是一个多彩的世界, 所以需要我们认真读, 认真研究, 认真探索。记得有位家长和我说过, 在她的孩子3岁时, 买了钢琴, 试想, 女孩子斯斯文文地坐在琴前, 弹奏出动听的旋律, 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可事与愿违, 弹了一段时间, 孩子进步并不大, 弹琴时情绪也低落, 甚至有时在练琴时, 琴盖都已打开, 人却还坐在一旁看书。思来想去, 家长发现原因在自己, 是家长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了, 劳民伤财。家长把自己的苦恼和我讲, 我经过一段时间观察, 发现她的孩子的兴趣是读书。每当到阅读活动的时候, 孩子特别认真, 追着老师问这问那。书中斑澜的色彩、大胆的夸张、形象的拟人, 那动物所装扮的不同角色和引人的故事情节, 通过大人边读边讲解的方式渐渐给孩子创造了一个新天地, 她不由自主地融入其中, 流连忘返。后来孩子不满足于大人讲给她听, 就让母亲教她认字, 不管在哪里看到文字, 都要问, 日积月累, 孩子能自己看简单的文字了, 看书的兴趣更浓了。幸好家长及时调整好观念, 使自己的孩子能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 使孩子在书中找到了快乐, 在快乐中学到了知识。

2. 读懂孩子这本书, 要有宽容

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 对孩子宽容, 这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 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

无意中读到了这样一个故事, 故事说古代有位老禅师, 一日晚看见墙角边有一张椅子, 心里就猜想到肯定是哪位出家人违犯寺规越墙出去遛达了。可老禅师不声张, 只是走到墙边, 移开椅子, 就地而蹲。少顷, 果真有一小和尚翻墙, 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当他发觉刚才踏的不是椅子, 而是自己的师傅时, 惊慌失措, 张口结舌。但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 只是以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 快去多穿一件衣服。”这简单的一句话, 透露出的绝不是那么平常的含义, 因为他深刻地折射出了老禅师对小和尚的错误的宽容和身心的怜爱。笔者为故事深深地打动了, 更为故事中的那个老和尚的行为举止所感动所折服, 是他告诉了笔者宽容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是一种无尽的爱, 这份爱充满着责任和教育。

有一天午休起床了, 我看见王江还钻在被子里, “快起床吧!”在老师的再三催促下, 他只是移动了身体, 并没有钻出被窝的意思。怎么了?小朋友们都和老师一样注视着他, 他轻声地支吾着:“我裤子湿了。”原来是尿床了。当我了解到他是在醒着的情况下尿湿时, 真想好好地批评他一下, 但看到他的眼神———害怕、羞愧、紧张……那企求原谅的眼神使我又有些不忍心了, 刚刚升起的一股怒气又被压了下去, 我知道此时的他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了, 如果我再批评的话, 或许会让他更难过。面对这么多的小朋友, 不妨原谅他, 给他一个台阶下吧。于是我一边伸出手请他起床, 一边微笑地对他说:“王江不小心尿床了, 没关系, 以后尿急了快去厕所。”他听了我的话, 紧张的神情一下子舒展了许多, 看到我伸出的大手, 他友好地把小手伸给了我, 并轻声说:“老师, 我以后不会尿床了。”在以后的日子里, 他果然没有失言。有些时候, 老师的宽容比单一的教育批评更有效。

其实孩子的心是纯真的, 你无意间的一举一动, 你的语言都会深深地影响着他们, 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 也每时每刻都在感染着他们。宽容孩子, 不要让孩子总觉得你是陌生的、是严厉的, 让孩子在宽松的精神心理气氛下健康成长, 这样会事半功倍的!也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美丽!

3. 读懂孩子这本书, 要付出真诚

真诚是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的无形的手, 真诚是打开孩子心灵的一把钥匙。前几天户外活动时孩子都在滑梯上高兴的玩着, 这时候乐乐从沙池中抓了一把沙往滑梯上扔, 弄得尘土飞扬并弄脏了小朋友的衣服。我急忙制止了此事, 把他叫到了一边, 用比较重的口气对她说:“瞧你把小朋友的衣服弄得多脏呀!你别玩了, 你这样做, 对不对?”刚开始他不屑一顾, 对我的话不理睬, 又过了一会儿, 看我没有让他玩的意思, 就哭了。面对着一个5岁多的孩子, 我在心里不停地问自己“如何教育孩子?尤其是当孩子们犯错误的时候”。他哭得越来越伤心了, 看着那张被泪水滑过的脸, 我的心砰砰直跳, 我为自己过分的语言感到后悔。几分钟后他不哭了, 我让其他的小朋友回教室了, 惟独留下了他, 我蹲下来问他:“刚才你做的对不对?”看到其他小朋友都回教室了, 他有点着急, 眼泪又流出来了, 我轻轻地揽着他, 帮他擦干了泪。悄悄地告诉他:“把小朋友的衣服弄脏是不对的, 这样做是不礼貌的。”简短的一句话, 他似乎明白了, 撅着小嘴巴对我说:“刚才我做得不对, 以后不这样做了。”看着他那红红的眼睛我笑了, 告诉他“有错能改就是好孩子”。他冲着我使劲地点了点头。

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孩子, 你得到的将是孩子最真诚的回报。用过分的语言去对待孩子, 孩子的情绪也会受到影响, 所以让我们都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每一个孩子。

4. 读懂孩子这本书, 要做孩子的玩伴

幼儿是最具有好奇心与探索精神的。一些幼儿家长说, 孩子经常向他们提出问题, 由于问题涉及面非常广泛, “逼”得家长不得不去查阅有关书籍。他们说:“孩子经常督促我去学习, 在教育孩子的同时, 我和孩子一起成长。”家长的体会是真切的。一位5岁男孩的父亲告诉我, 有一天, 他发现儿子蹲在楼下的一棵大树下观察蚂蚁搬家, 母亲叫他回家吃饭, 却怎么也叫不动。于是, 他走近孩子身旁。孩子发现了爸爸, 便不停地问:“蚂蚁这么小, 怎么能搬动那么大的东西的?”“蚂蚁会说话吗?我看见它们头碰头, 好像在说话哩。”孩子还用泥土堆起了一个小山包儿, 他说, 想知道蚂蚁能不能将食物搬过山去, 用什么方法搬过山。儿子那专注的神情, 使这位父亲深为感动, 他陪着孩子一起观察蚂蚁, 然后又和孩子一起上网查找资料, 以解决孩子心中的疑惑, 从而了解了蚂蚁的许多秘密。我想, 我们成人给予幼儿的东西或许很多, 但让他快乐是其中之一。让孩子快乐之法, 就是成人放下自己高昂着的头, 穿越时空的隧道, 找寻自己的童趣, 与孩子一起玩。

5. 读懂孩子这本书, 要正确引导

“随着年龄的增长, 孩子越来越不听话, 越来越不懂事。”家长们普遍这样认为。尤其是孩子“撒谎”, 更是给家长们带来了极大的烦恼和困惑。可是我们不得不想一想:孩子为什么说谎?原来是孩子们不敢说真话啊!因为说真话的结果是惩罚, 而有时说了谎话, 反而受到了表扬。原本天真无邪的孩子, 为什么会慢慢学会“撒谎”呢?查其根源, 孩子“撒谎”的原因有二:其一, 孩子做了错事, 为了逃避“惩罚”而不得不“撒谎”, 因为说真话得到的是责骂和暴打, 只有“撒谎”才能侥幸躲避“惩罚”;其二, 孩子为了得到“表扬”而不得不“撒谎”, 因为爸爸妈妈最爱听的就是“好消息”, 就算是“谎报”的, 他们也不知道, 反而得到他们的夸奖。由此看来, 孩子“撒谎”的坏毛病, 是由于家长不正确的教育方法所导致的。而不正确的教育方法是由家长自身的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和对孩子的心灵世界缺少了解所造成的。那么, 这种不正确的教育方法所导致的不止是孩子的“撒谎”, 而是由“撒谎”所引发的严重错误甚至是犯罪。因此, 从孩子“撒谎”的第一天起, 就已经在孩子的心灵上播种了“犯罪”的种子。

如此看来, 要读懂孩子这本书, 其重要保障就在于家庭教育的正确引导和耐心疏导。

篇4:教育孩子不如读懂孩子

作为父母,我们究竟对自己的孩子了解多少呢?儿童发展心理学家塞尔玛·弗雷伯格曾说:“我们对生命之初的3年几乎毫无印象,所以,当我们试图进入小孩的世界时,就像外星人一样,对他们的一切一无所知,也不会说他们的话。”那么,在孩子面前,我们如何做才能避免成为“外星人”呢?那就是真正地用心读懂孩子,这是教育的前提。

耶鲁大学的格赛尔儿童发展研究所曾经跟踪研究孩子们40多年,了解儿童行为的变化与发展。研究结果显示,人类行为的成长模式十分有规律,人们甚至可以相当准确地预料出孩子在某种行为阶段之后,将会是什么行为阶段。在这里,我主要介绍4岁前的孩子在每个阶段的身心发展规律及特点:

1到2岁:一句话概括:可爱又难缠的年龄,从“开心果”到“淘气包”。1岁多的孩子,语言能力和运动能力已经得到极大发展。他们的心理特征表现为:执拗、顽固、不愿受到束缚。他们的主要行为表现:一天到晚地缠着问问题;穿衣服不配合;不肯安分地坐在小椅子上;自己不肯走路非要人抱着。

2到3岁:一句话概括:“不”字当头,打滚耍赖,一意孤行,占有欲强,自私霸道。这是因为,两岁左右的孩子开始有自我意识,但他们不懂得如何表达。在这个阶段,家长的管教技巧主要以疏导、绕道为主,但不要轻易让孩子讨价还价,尤其是在重大事情上不可让步。同时,我们要把孩子的很多“坏行为”,理解成孩子探索世界、学习成长的行为。

3到4岁:一句话概括:友善、平静,充满安全感,易于接受,也乐于分享。在3岁的时候,孩子一向强硬的拒绝态度减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分享或者依赖。从3岁半开始到4岁,反抗成了这个时期的最大特征。3岁半是一个内向、焦虑、缺乏安全感,同时意志力极强的年龄。每天,他们都在挣扎中过日子,生活过得很不愉快。他们正在体验自己与别人的关系,以及自我这个独立的个体。

此外,我们还需要了解儿童发展的一些基本规律和常识,这里重点介绍婴幼儿情绪发展、语言发展和社交技能发展的主要规律:

情绪发展:心理学上把情绪分为基本情绪(或初级情绪)和自我意识情绪(或次级情绪)两大类。基本情绪(包括愉快、愤怒、悲伤、惊讶、恐惧和厌恶等),一般是在2到7个月之间逐步出现;自我意识情绪(包括同情、嫉妒、尴尬、自豪、羞愧和内疚等),一般要在1岁半到两岁左右才会陆续出现。

语言发展:婴幼儿的语言发展主要包括语言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两个方面,其发展的主要里程碑如下:

6个月:牙牙学语,这是婴儿具备真正的语言能力的第一个象征;9个月:具备理解成人语言的能力;1岁:开始在语言和行为之间形成联系;18个月:开始将两个词合起来使用以传达更复杂的意义;2到4岁: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3岁:大部分孩子能说出简单而意思复杂的句子;5岁:能和成人进行复杂的沟通。

社交技能发展:儿童游戏的认知复杂性是预测其社会交往能力的重要指标。婴幼儿的游戏可以分为4种,按照社交复杂性从低到高依次是:

单独游戏,1到6个月的婴儿专心地独自玩自己的玩具,不注意也不关心别人的存在;平行游戏,6到12个月的婴儿玩相同的玩具、相似的游戏,也会有相互模仿的现象或少量的交谈,但相互之间没有合作;联合游戏,1岁到1岁半的幼儿之间一起游戏,有借还玩具的行为,但关注的仍然是自己的兴趣;合作游戏,1岁半到3岁的幼儿以集体共同目标为中心,有组织、有分工地玩。随着年龄的增长,联合游戏与合作游戏的频率越来越高。

篇5:读懂孩子读后感

“帮助、肯定、平等、理解、交流、自由”是《读懂孩子眼睛》一文所提倡的六大点,从孩子的眼睛当中透露出不同的信息,做一个善于捕捉孩子信息的老师,从孩子的眼睛打开心灵的窗户。

往往我们读不懂孩子的眼睛,产生一定的偏差,没有很好地走进孩子的内心,“我的宝宝,你需要什么”,短短的一篇文章,让我读懂了应从全方位地去了解孩子的需要,要从细节入手,更好地去发现孩子,读懂孩子,从一个又一个细节出发,让孩子们的心中充满阳光,他们是有思想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见解,需要帮助,希望肯定,追求平等,更希望得到理解。读懂孩子,从理解孩子开始,去帮助有需要的孩子,读懂孩子,学会肯定孩子,肯定他们的付出,读懂孩子,给孩子一个平等的平台,在这平台上公平、民主。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这扇窗,拉近孩子心与心的距离。

好书不在多,有一两本足以,好文不在长,有那么一两句好词好句,耐人寻味,找到真理,从这篇短文,我思考了很多,面对孩子,我到底读懂几分?需要的是什么去支撑,渴望得到的是什么样的一种境界,我不由得又陷入了思考。

篇6:读懂孩子读后感

书中的一些精辟的理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中,我感受到了赞美的神奇力量;体会到了思索的快乐;知道了宽容也是一种精神;更领悟了“无公正则无尊重可言”的真正内涵。

作为一名班主任教师,也是孩子的母亲。读这本书时,我在心里暗示自己一定要多倾听孩子,多了解他们的近况,多与他们交流,做他们坚强的后盾,做他们永远的知心朋友。

只要我们打开所有的感官,每天给自己一小段闲暇的时间,平日里再平凡的点点滴滴,只要你静下来细细品味,都有无限风光蕴含在其中。

由此想到了我自己:每天面对一个个鲜活的小生命,有时我确实感到很茫然、很困惑、也很恐惧,然而怯懦和回避解决不了问题。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只有将困难视为机会,才能从解决困难的过程中获得事业的成功感。

结合工作实际,我认为:教师要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充满爱心地去思考问题。不管我们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孩子,他们当中的每一个都同样需要得到尊重,得到关爱。教师对学生的爱是至关重要的,而且这种爱要让孩子感受得到。我们的语言、行为一定要以尊重学生、善待学生为前提,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加认可你、接受你、同时尊重你。良好的师生关系不正是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吗?

孩子们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们更需要以注重学生为本,细心观察,捕捉他们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不吝啬赞美,及时把爱的赞美与期望送给每一个学生。把我们教师对学生的关注、认可、爱抚和尊重送到每一个学生的心里。

篇7:《读懂孩子》读后心得

《读懂孩子》一书是知名家长教育专家萧斌臣与中、高考研究专家闰浩东联手合作推出的家长教育新作。两位作者都是活跃在家长教育一线的专家,这部书稿中的80个话题以及涉及到的数百个案例大都直接来自于他们亲自经历的活动中。由于时代发生了急剧的变化,现在活跃在家长舞台上的这一代人正在经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农耕时代代代相传的家教“法宝”现在已经失灵,而新的家教体系又尚未建立起来。当代家长的文化水平虽然普遍高于上一代人,但社会对家长本身的教育依然严重缺位,“无_上岗”导致很多家长在与孩子相处时常常处在茫然、无助、无奈、尴尬、焦虑的状态,一些家庭家长与子女的交流非但不是一首_的亲情礼赞,反而演变成了一场场博弈甚至战争……为此作者站在时代的高度,以全新的教育理念、鲜活生动的案例、深入浅出的表述方式,引领家长解开难题、穿越“误区”,走出“迷局”,进入家庭教育新境界。并开宗明义提出了一个新的理念:孩子是一本书。

作为家长要想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和终身老师,首先必须先读懂孩子。只有读懂孩子,家长才能拿到打开孩子心灵之门的钥匙。在这样一个文化互喻时代,孩子要像家长学习,家长更要向孩子学习。

该书从孩子出生后的早期教育开始,一直讲到孩子高考甚至对孩子一生的规划。比如:家长们一直担心自己的孩子会落后于别的孩子于是被迫孩子很小就开始学这学那;小孩爱说谎怎么办?孩子好动怎么办?孩子讨厌上学家长该如何引导;孩子想要买手机、买电脑家长如何处理?中考高考家长该做什么等等问题。该书将现代家长面对的一系列常见的烦恼和问题进行了精心细致的描述,为我们家长朋友对孩子的教育有了新的认识和看法。

篇8:教你读懂N岁孩子

2 岁孩子“不”字当头, 打滚撒赖, 一意孤行, 占有欲强, 自私霸道。

其实, 孩子的这些行为都只是因为, 孩子开始有了自我的意识、意愿、意图。但他们不懂得表达, 甚至他们自己也不甚明白他们自己的意图。

对待这么小的小宝宝, 管教技巧主要以疏导、绕道为主。安全第一, 不要告诉孩子不许玩不许碰。你自己把该锁起来的锁起来, 该扣好盖子的扣好盖子。你应该摸索孩子的生活规律, 在孩子陷入可能导致坏情绪的陷阱之前, 采取恰当措施, 比如让孩子吃饱、睡觉、带到其他地方玩等。不要轻易让孩子讨价还价, 尤其重大事情上不可以让步。

把孩子的很多“坏行为”, 理解成孩子探索、学习的求知行为。比如, 你教孩子搭积木, 他却偏要推倒你的成品, 而不肯跟你学。这时, 你应该把他的行为理解为, 他现在对积木倒塌时的现象更感兴趣, 他在琢磨推与倒之间的关系。

从大约1岁半到2岁半前后, 孩子会反复地穿梭于“和顺期”与“执拗期”之间。因为孩子这时候成长迅速, 因此这些“周期”也相对短一些。

3 岁孩子友善, 平静, 充满安全感, 易于接受, 也乐于分享。

虽然在3岁的时候, 他一向强硬的拒绝态度减少了, 取而代之的是分享或者依赖, 但他也体会到自己的成长和能力的增强。他在肢体动作的控制上, 已经相当成熟和舒畅。他步伐稳定, 急转弯也不费劲。语言能力也发展得更好。

但好景不长, 从3岁半开始到4岁, 反抗成了这个时期的最大特征。3岁半是一个内向, 焦虑, 缺乏安全感, 同时意志力极强的年龄。3岁半的孩子非常没有安全感, 甚至在他的生理发展上, 也表现出不安全感, 比如口吃、常摔跤、有时紧张得发抖。他一方面缺乏安全感, 一方面却又想支配外在世界。因为他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每天, 他都在挣扎中过日子, 生活过得很不愉快。他正在体验自己与别人的关系, 以及自我这个个体。

许多孩子在这个年龄都有他想象的朋友, 这些朋友有的是人, 有的是动物。更有趣的是, 恋母情结会在这个时候出现。

4 岁孩子心是活泼的, 喜爱冒险, 喜爱远足, 喜爱刺激。

他喜爱任何新鲜的事物, 去接触不认识的人, 喜爱到新的地方, 喜欢新的游戏, 新的玩具, 新的活动和新书。对于大人所提的娱乐点子, 再没有人比他们更有反应了。

4 岁孩子发现大人虽然还是握有大权, 但是并非全能, 同时, 他也发现自己很有力量。从他的观点看来, 坏事未尝不可以做, 屋顶不会因此而塌下来。

4 岁的孩子经常开口闭口都是狗屎、大便之类的话。而到了4岁半, 他开始学会了讨价还价。从这个时段开始, 孩子也渐渐明白好事情的好或者坏。这个时期, 他最高兴的事, 莫过于在睡前, 听一些小故事。

5 岁孩子开朗而愉悦, 懂事了、讲理了, 一心一意要做个好小孩、讨妈妈欢心。

在这个年纪里, 最令人喜悦的特质, 就是他热爱生活, 自得其乐, 而且一直是看到生活的光明面。5岁小孩的生活总是跟现在、这儿息息相关。他非常在意他自己的房间、自己的家、所住的那条街道、邻居, 以及幼儿园的教室。他对新的、陌生的事物没有太大的兴趣, 也不会为了冒险而冒险。

5 岁的孩子自然而然地变得安静了、有节制了、更顾家了。他喜欢遵守既定的规则、限制, 对于别人已经尝试过的, 或既成的事实, 就觉得安心舒坦些。他最有趣的时间是现在, 最喜欢的地方是这里。

5 岁的小孩所以能够不惹麻烦, 最重要的关键是, 他已具有一种神奇的能力, 可以判断自己什么做得到, 什么做不到。也就是说, 他学会自我控制了, 他会衡量自己的能力, 把做得到的和做不到的事分得很清楚, 判断得很准确, 而且他就只尝试那些他认为一定办得到的。经过一次次的成功, 他建立了自信。

5 岁的小孩不会胡思乱想地担心事情, 6岁的小孩则常担心放学后找不到妈妈。5岁的小孩会认为, 妈妈一定在家的, 不只现在在家, 以后永远也会在家, 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他自己和父母都是永生不灭的。

到了5岁半, 会有一个重大改变。5岁半的特质是迟疑不决, 懒散闲荡。但是5岁半时孩子的眼和手配合却不如从前那样快速、肯定。因此他经常把数字或者文字颠倒着写, 所以最好不要在这个年纪教他读书写字。

6 岁孩子进入了暴风骤雨的人生第二叛逆期, 个性极端两极化。

他有本事在转瞬间讨厌刚才还满心喜欢的事情。他世界的中心不再是妈妈, 而是他自己, 他希望事事处处按自己的意愿。

6 岁孩子同时在很乖和很叛逆两个极端游走, 把笔画或数字反写是很常见的6岁现象。

他什么事都争强好胜, 难以忍受任何失败。而且他现在处于很容易受到伤害的敏感期。噩梦也会给6岁孩子带来很大的困扰。最大的问题是他与妈妈的关系也游走于两极之间, 他既深深地依赖妈妈, 又同时尝试要自己站起来, 心理上希望他不用依赖任何人。

6 岁孩子, 对“自己的东西”和“别人的东西”的分别还不是很清楚, 因此顺手拿走别人的、他喜欢的东西, 是惯常现象。

7 岁孩子不再像6岁时那样和你顶嘴, 却也不那么喜欢与人交往。

他往往记性不佳, 容易分心, 工作起来磨磨蹭蹭, 对帮忙做家务不感兴趣。别人要他做什么事时, 他往往老半天不回答, 也不行动。他生活在自己的秘密花园里, 充满了感伤的基调。他会觉得别人不喜欢他, 有意找他麻烦。7岁孩子很容易把什么都朝坏的方面想象。

7 岁孩子很在意上学不迟到、作业及时完成、自己的东西自己收到自己的地方, 孩子从这时候开始, 懂得在意别人怎么评价他了。准确地说, 他开始很在意老师怎么看待他, 开始有心想做个让老师满意的好学生。

而且, 他的心智成熟到需要自己的空间的时候了。这就是他喜欢把自己的东西收到自己的地方的原因。如果能够, 这时的孩子需要自己的桌子、自己的抽屉、自己的箱子、自己的床。

7 岁孩子不但字迹变得小了很多, 还喜欢专门琢磨很细小的东西, 这是因为他们的眼睛和大脑配合的发育到了这一阶段。他会喜欢凑得很近很近地看, 哪怕他的眼睛碰到那东西了。

7 岁孩子很在意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价值。虽然道德观念的建立要到8岁才开始形成, 但7岁娃已经开始出现建立道德感的萌芽。他开始在意不能去拿别人的东西 (虽然偶尔他也还是会拿) ;不能说谎、骗人, 做错了什么不去抵赖、推委;而且他会很有意愿地遵守规则, 恪守无误。

8 岁孩子“招牌特质”是性格外向而开朗。

和7岁孩子的沉郁退缩完全相反, 他充满活力, 喜欢冲上去迎战一切困难和挑战, 而且做起事来爽快多了。另一个和7岁完全相反的, 是忽然变成话匣子了。

他对自己对别人的要求都忽然严格起来, 甚至可以说是很苛刻。这种“审视”也使得他对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有相当准确的判断。这带给8岁孩子的另一个里程碑式的成长, 是他们开始建立起道德是非观念, 开始明白事情与事情之间的因果关系。他非常愿意做好孩子, 愿意把事情做好, 愿意遵守规矩。他对好与坏的观念, 不再局限于父母是否允许怎么做, 而是根据他萌芽的因果逻辑关系, 初步建立起了是非观念。在此之前, 孩子对“好”与“坏”的判断来自于父母“准许”或者“不准许”。

8 岁孩子对“对与错”的看法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好与坏”的两极, 他的思维开始丰满起来。他很在意他对自己的感觉, 也很在意别人对他的感觉。他会竖着耳朵听大人聊天时怎么评价他, 或者揣摩他们说话时的脸色, 非常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夸奖, 对别人的批评则非常敏感。于是当他受到指责批评时, 他往往先找理由或者先责怪别人, 好让自己容易承受些。

8 岁孩子是情感上最需要妈妈的年龄。他非常需要妈妈分享他的思考、幻想、对话、游戏。他总喜欢和妈妈在一起, 包括一起劳做、玩耍、聊天、读书, 这让他觉得他“全部占有”着妈妈。妈妈无论怎么忙, 都一定要每天至少拨出半个小时, 全心全意满足孩子“全部占有妈妈”的心理需求。这会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对妈妈的心理依恋期, 为孩子坦然走向9岁的独立打好基础。

他这时充满了探索与探险的兴趣, 空间感觉也扩展了很多。他可以自己在熟悉的路径上搭乘公车回家, 在自己生活小区内的探索范围越来越大, 甚至越界跑到别人的私院里。他喜欢地理, 喜欢研读甚至利用地图。不过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8岁孩子受伤的比例, 是所有年龄层中最高的。

8 岁孩子对父母之间的关系很敏感。他对家里发生的事开始关注起来, 包括关注大人的电话、信件、闲聊, 试图找到在家庭中的位置。他很喜欢和同龄的孩子玩, 喜欢和同性别的孩子玩。这时的友情是真正的双向友情, 因为他不再单纯以自我为中心, 开始留意别人怎么做怎么想。他不但愿意为别人效劳, 也希望别人能像他一样愿意回报他。

篇9:《读懂孩子》读后感

如果不了解儿童生活所处的时代背景,就无法了解儿童如何成了“熊孩子”。这一事件中,没有公德心的“熊孩子”背后隐藏着三类人:未能负起监管责任的家长,始作俑者、炫耀偷窃成果的高年级同伴“榜样”,错失教育良机、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观念错位的老师。板子打在他们身上,根子却在这个社会。

首先,传统民间德育力量的崩塌使得家风中断,家庭教养缺失,削弱了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约束力量。中国古代民间自有“儿时偷针,长大偷金”“举头三尺有神明”等教育传统,对于盗窃、不敬祖宗和父母等行为都是人所不齿的。如今,封建宗族制度衰落,部分优秀文化内核尤其是严格的传统家风教育也随之式微。“熊孩子”盗功德箱,表面上是不敬鬼神,其实是对他人财物的不尊重。

其次,信息时代颠覆了家庭的代际关系,降低了父母亲的权威,儿童更倾向于从同辈群体和大众文化中寻找依附。正如意大利社会学家鲁格·肇嘉所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的男性青少年把自己托付给同辈团伙,用该团伙的头领来取代父亲”。尤其农村留守儿童或城市里被边缘化的农民工二代,其父母通常疲于养家糊口,无法给予足够时间陪伴他们。失去了祖辈的传统,离开了父母的监管,被城市光怪陆离的物欲文化吸引,我们便能理解为何“熊孩子”会模仿率先盗窃的高年级同伴作案了。

最后,竞争式个人主义的兴起遭遇学校公民教育的缺失。崇尚集體主义,但缺乏公共精神;强调私德,而公德心欠奉。当今学校普遍实行的应试教育为竞争式的个人主义推波助澜,而缺乏对学生独立自主、理性思维、批判性精神的培养,使得空洞的个人主义泛滥,同伴之间的物质攀比兴盛、哥们义气抬头。而公民教育的缺失甚至让老师的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观念都出现错位,于是出现“熊孩子”屡盗不止的行为。

读懂“熊孩子”关键在于读懂这个时代。这意味着我们要理解儿童生活的局限性,也要为大变革时代的孩子们提供一种新的教育可能性。

篇10:读懂孩子的心读后感

这本书一共分为三章内容,第一章是无条件的爱的力量,一共讲解了6本书,分别是《童年的秘密》、《内向孩子的潜在优势》、《母爱的羁绊》、《叛逆不是孩子的.错》、《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和《忙碌爸爸也能做好爸爸》。第二章是与孩子一起成长,讲解的5本书分别是《让孩子远离焦虑》、《关键期关键帮助》、《翻转式学习的》、《爸爸军团》和《正面管教》。第三章是亲子沟通的方法与训练,主要讲解的是《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不吼不叫》、《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养育男孩》和《养育女孩》这6本书。也就是说通过这一本书,一共可以读到17本家教育儿好书,真的是受益匪浅。

按道理家长读更合适一些,但是老师换个角度也不就是家长嘛,管理着一大群依懒你的孩子。农村的孩子家庭教育本来就比较缺失,这本书既让我从老师的角度学会观察孩子成长的变化,又学会从家长的角度给予孩子温暖的教育方式,我觉得是极好的。

印象最深的是提到的《叛逆不是孩子的错》这一章节的内容。书里说到“经常采用大喊大叫的方式教育出来的孩子,很可能会有对别人人身攻击、语言攻击。其实有时候作为老师,我也有大声呵斥孩子的时候,现在想想,方法没用对,孩子当然会产生反向心里了。

作为老师,不要总是用命令的口吻去要求孩子,孩子可能在很多想法上面还不成熟,作为老师不应该总是否定孩子,而是郑重地认同孩子,并端正他们的思想。同时,给孩子成长的空间和自由。可以以商量的口吻提出建议。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也会有自己的隐私。假如孩子不愿意与老师交流,不要过于强迫,只要你对孩子尊重,才能够赢得孩子的尊重。最后,可以适度对孩子关心,让他们感受到你的爱。但不要过度,孩子最反感我们无止境的说教。想想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也非常讨厌别人无休止的说教。

除些之外,这本书还有很多真实的教育实例让我感同身受。书中的精辟的理论告诉我要更新观念,努力提高自己,有效地进行角色转换。

篇11:《读懂孩子》读后感

胡玉婷

今年暑期有幸读到了《读懂孩子》一书,书中从有些常见的现象、普遍的观点及颇具争议的问题入手,独具观点,总能道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对我的班级管理和教学起到了很好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作为一名年轻班主任,很容易以老师的权威来压制学生,强迫学生按照要求去做,即使是讲道理,也会显得那么苍白无力,生怕镇不住学生。在大学期间,也接触过很多心理学方面的书,从教之后,也会不定期的翻看这类的书籍,喜欢去看一些案例性的经验。而《读懂孩子》这本书却让我眼前一亮,豁然开朗。作者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分析他们的想法以及想法背后的原因,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回想这几年在班级管理中遇到的学生问题,我很容易站在老师的角度去看待和解决,结果往往差强人意,即使自己的出发点是好的,却说不到学生的心里去,导致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生反而不领情,让自己对自己产生怀疑。而在这本书的过程中,我结合自己遇到的问题,去深度剖析,站在学生的角度想一想,分析他们问题背后的困境和困惑,惊讶地发现当初自己的一些做法是不符合学生的心理认知水平的。

在这本书中,有一章节是讨论孩子“注意”的问题的,值得我去分析和借鉴。

首先我并不否认世界上有超强专注力的人存在,但那绝对是个例,并不适用于大多数人,即使是我们成人也很难专注于一件事情上很长时间,更何况是孩子呢?很显然要求孩子专注于一件事情很长时间,这是一种不科学的做法,因为3-6岁儿童的“注意”还主要是“无意注意”,因此他们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这个年龄的孩子本是如此,我们不能违背幼儿生长过程中心理特点,至于那些美不切实际的要求,只会是苦了孩子累了自己。

但是通过观察,班上的孩子在专注力方面也存在很大差异,有一些孩子能比较容易专注完成一件事,而有些孩子需要不断的去提醒,这个存在个体差异,但我们也不能否定环境因素对孩子专注力的影响。其实我们在生活中很容易自己去判断什么是重要的,而去中断孩子正在做的事情。比如学生在很专心的写作业了,老师突然到班了,就会打断孩子的专注,其实这样做对学生的专注力有很大影响。专家建议孩子在专注于做一件事情时,应该让他做完,其他事情可以稍微推迟。同时我们在一些活动中还需要提供利于专注的环境,让孩子进行活动,我发现孩子在做一些事情时,开始时非常专注,但是当教室里老师开始谈论时,孩子们也开始分心。由以上两点可见环境因素同样影响孩子的“注意”力。

书中还提到了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比如,认知与学习方面的大脑发育,男孩和女孩的大脑发展情况不同,导致男孩晚熟。如何使男孩子在小学阶段,健康快乐的成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记忆力,想象力,观察力等;语文阅读的状况分析等等。在品质和能力中,提到了感恩,使我想到我们越来越多的孩子不懂得感恩,他们理所当然地任认为,家长和老师为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不能够理解周围人的辛苦,反而一味地埋怨自己很苦。

篇12:《读懂孩子》读书笔记

观点摘取:

1.想了解孩子,首先我们要了解自己,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孩子。觉察自己如何在爱,觉察自己的爱是“盲目的爱”还是“成熟的爱”。

2.孩子在潜意识里感受到的都是,如果我做相同的事情或有家人一样的命运,我的心就会得到归属的满足,否则我就会有罪恶感和孤独感,由此我们会发现孩子对归属感的要求非常强烈,已经超过理智上的判断。

3.从跟随的,盲目的,重复的爱中解脱出来,活出属于自己的人生,这就是成长。灵性成长的需求,是每个人来到这世上的最终目的。

4.灵性需求是超越系统整体的,如果我们说系统需求是太阳系的话,那么灵性需求就是宇宙。

5.孩子潜意识里认识到父母对自己的巨大给予,感受到了平衡需求的巨大压力,却没有回报以平衡之,于是在良知上产生罪恶感,并在潜意识里选择走向贬低自己生命价值的路,让自己过得很糟糕。他们在潜意识里通过贬低生命的.方式来平衡这种失衡。

6.智慧与慈悲就是灵性需求的成就。我们要带着平衡和平等的心,取用我们所需。所以,我们才要对大自然进行生态保护。

理论框架:

1.在辅导了数千个家庭之后我发现在这所有的信息里,关键点就在“爱与归属感”。许多孩子的问题,甚至包括成人不幸的命运,都是因为不知如何处理需求与良知之间的冲突。

2.我将人类的需求分成三种,每个人活在世上都有一种本能,就是去圆满这三大需求,个人需求,系统需求,灵性需求。

3.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他的需求层次理论中,将个人需求从高到低依次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归属感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爱与归属感正是人在孩童阶段最大的需求。4.怎样获得归属感,答案就是做相同的事,与家人发生相同的状况,这样我们会感觉到自己归属于这个家。

篇13:《读懂孩子》读后感

本刊讯12 月19 日上午, 由青岛二中主办、青岛二中家长委员会承办的青岛二中首届家庭教育论坛, 在学校礼堂隆重召开, 800 人的论坛现场, 座无虚席。论坛以“读懂孩子”为主题, 由青岛晚报教育周刊主编李晓丽全程主持, 岛城知名家庭教育专家、校友、优秀家长代表等嘉宾会聚一堂, 共同探索高中生的家庭教育的定位、家长的责任和自我成长。

论坛在青岛二中校长孙先亮的致辞中拉开帷幕。孙校长用自己的亲身经历, 阐释了家庭教育的内涵:“一是尊重, 尊重是教育的基础和出发点, 不仅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更要尊重学生的潜质, 学生的个性和他内在的需求。二是身教, 每个人最为重要的品质源自于父母。身教重于言传。做父母的应以身作则, 成为孩子的榜样。三是等待,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成长的节奏和生命周期, 等待就是父母耐心地给孩子慢慢成长的时间和空间, 等待也是在考验父母对孩子爱的深度和力度。”

青岛理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刘启辉教授、青岛二中88 届校友王芳女士也分别上台演讲。论坛现场, 各位嘉宾毫无保留地与家长们分享家庭教育理念, 嘉宾们精彩的发言, 博得了家长们心领神会的频频点头、微笑和一阵阵由衷的掌声。相信这次论坛催生的思考与成长, 会让家长们以“读懂孩子”为基础, 以“和孩子一起成长”为手段, 用更好的心态与家教智慧, 陪伴孩子走过高中三年, 走向“终身发展”的幸福人生。

篇14:读懂孩子 塑造未来

“读懂孩子”是一切教育工作的起点,只有真正读懂孩子,才能切实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性,从而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本届论坛将以“读懂孩子 塑造未来”为主题,邀请来自美国、德国、韩国、中国台湾和大陆的心理学专家、教育专家与全国各地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领域和实践领域的同仁们一起,共同关注孩子的认知、行为、情绪、能力等方面的发展特点和规律,深入探讨影响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探索如何通过故事、绘画、沟通、游戏、积极暗示教育等方式引导和促进孩子的成长。

同时,为提升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基本功和实操技能,本届论坛特设六个“读懂孩子”主题相关工作坊,衷心期待各地教育同仁共襄盛会、共话“木铎心声”,共谱心理健康教育新篇章!

一、主办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

二、会议地点:北京

三、参与人员

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人员、中小学校长、班主任、心理教师、心理学爱好者

四、日程安排(见右表)

五、专家组成

【美】琳达·梅特卡尔夫教授,得克萨斯卫斯理大学教育系,美国婚姻与家庭治疗协会(A.A.M.F.T)前任主席,得克萨斯州婚姻与家庭治疗协会主席

【德】乌利齐·所罗门教授,德国生物能分析协会(DVBA)前任主席,德中心理治疗研究院会员(DCAP)、德国完形心理疗法协会(DVG)会员,组织行为学家

【韩】林世羅博士,圆光大学健康医学研究院教授,韩国心理咨询专业协会理事长,韩国艺术治疗协会理事长

林祺堂教授,台湾彰化师范大学辅导与谘商学系博士,台湾新生医护管理学校心理谘商中心主任,台湾新竹教育大学教育心理与谘商学系教授

蔡仲淮先生,世界自然医学大学心理学院院长,致力于心理学各领域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等更多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和实践领域的专家、学者,将在后续通知中陆续介绍,敬请关注。

六、工作坊简介

工作坊A、C:

琳达·.梅特卡尔夫教授 “看见例外”

在寻常的事情中,看到不寻常,发现事情后面的心理活动;

打破思维定势,寻求问题的最终答案,不被表现左右判断;

给婚姻家庭最好的保险柜,给孩子最适合的教育,需要看到寻常中的例外。

工作坊B:

林祺堂教授 “故事中的孩子”

用故事构建生命的故事,开启生命的光,重塑美好生活;

问题故事外有新的故事,孩子们的世界是如此可爱;

用有趣的问句,问出深刻的故事,捕获孩子的心灵。

工作坊D:

乌利齐·所罗门教授

“读懂孩子的身体语言”

理解孩子用身体表达的思想,这种思想和成年人的迥异;

孩子们的语言或许不丰富,但是有着丰富的身体语言;

和孩子有效地沟通,需要理解他们的身体语言。

工作坊E:

蔡仲淮先生 “积极暗示教育”

将艾瑞克森的理念与精神,应用于教育;

给予孩子积极的暗示,让他健康成长,需要方法和技巧;

教养和教育可以利用催眠的手段,潜移默化地助人成长。

工作坊F:

林世罗博士 “艺术与孩子”

孩子的世界你懂吗?那是个满是音符的地方,随孩子的成长而动;

孩子的世界你懂吗?那是画意诗情的芳草地,随孩子的运动而变化;

孩子的世界需要我们去品读,用乐谱,用画笔,洞察那幼小心灵的成长 。

七、费用(其中含300元会议书籍和材料费以及注册费、证书费等,以下三项可任选其一)

(1)600元/人: 论坛

(2)1800元/人: 1个工作坊(会前会后任选) +论坛

(3)3000元/人:1个会前工作坊+论坛+1个会后工作坊

注:每场工作坊限额60人,请提前报名确认。京外参会人员可协助统一安排食宿,费用自理。

八、证书

颁发由专家签名以及北京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具章的工作坊培训证书。

九、论文

欢迎参会人员提交论文,题目自拟。论文要求:(1)符合本次论坛相关主题要求,且未在正式刊物上公开发表;(2)论文内容应包括:论文题目、摘要、关键词、正文及参考文献,作者及其单位、邮编、电子邮件地址;(3)论文提交邮箱xljkzz@vip.sina.com。论坛根据提交论文的质量决定是否结集出版,优秀论文可推荐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或《心理技术与应用》杂志发表,相关事宜将在会后另行沟通。

十、付款方式

开户行: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分行苏州桥支行

户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

账号:1100 1079 8000 5600 9860

联行号(京外汇款填写):105100012091

十一、咨询及联系方式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

郭老师 010-58805047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

王老师 010-88810835

参会回执请登录杂志社官网www.xljkzz.com

下载填写,并发送至xljkzz@vip.sina.com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

上一篇:花絮报道范文下一篇:改掉坏习惯 展现完美细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