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孩子的画范文

2022-05-25

第一篇:读懂孩子的画范文

论文《让孩子画出心中的画》

让孩子画出心中的画

梁美菊

以“创意”美术的教学方法放开孩子手脚,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大胆让幼儿去用绘画方式展现心中“画”,是美术新课标的灵魂。开展美术活动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教会幼儿画成一张画,更重要的是为了表达幼儿对生活的认识、想象、愿望、情感。让儿幼儿去探索、发现,而不是将美术教育简单的理解为教孩子“学画画”,由不会画到会画、由画不像到画得像。

喜欢画画,是孩子的天性,我班幼儿十分喜欢涂涂画画,但到了绘画活动中往往有的幼儿就不敢画了,有的孩子就说:“老师我不会”如教师不加以正确的引导,这部分幼儿就会害怕画画甚至于讨厌画画。因此我通过各种方法鼓励幼儿用手中的画笔来展现自我,针对孩子的实际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在教学中追求快乐的学习,体现“创意”二字,以创意为主,结果不求统一,让孩子的作品出现不同的表现方法,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

首先,只有让幼儿自己动手,把潜意识中的创造图像表现出来,才是真正的幼儿绘画作品。教师出示范画让幼儿照着画,这不是创造是临摹;教师画一笔幼儿学一笔,这不是创造是模仿。模仿画会使幼儿依赖教师,从而失去自主性,使幼儿丧失主动自我表现的自信心,失却了自我,剥夺了想象的自由,扼杀了创造性。我们的理念是“会学”比“学会”更重要。

其次,幼儿作品表现的好坏与掌握的美术知识技能有直接关系,因此,在美术教学中,也要适当教给幼儿简单的美术知识技能,如:圆形、椭圆形、三角形、方形等一切绘画都离不开基本的几何图形,有了一定的基础才能更好的创造想象。但在教学中不要过分去强调技能, 要了解幼儿的年龄特征,由于能力的限制,幼儿不可能掌握过高的美术知识和技能,不能要求幼儿的作品惟妙惟肖,如果我们对幼儿的表现技能要求过高,一定要按比例画得像,那就会使幼儿不敢大胆创作,束缚了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教师必须牢固树立这个观点,才能更好地处理传授知识技能与发展创造力的关系。

一、指导幼儿的绘画过程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幼儿才会主动思考,兴趣是推动幼儿学习的一种内部驱动力。因此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设计好“导入”部分,从而有效的调动幼儿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如果能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幼儿在没有心理压力的情况下,孩子们的表现很投入,也是最开心的时候,因此,我努力使画画成为幼儿喜欢和感兴趣的活动,并让幼儿在活动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表现自己的个性特点及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在一次艺术活动《创意热气球》中,我利用幼儿的生活经验让了解幼儿所熟悉的热气球的形状、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引导幼儿大胆创意出各种热气球,可以打破常让孩子规发明新的热气球,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大胆绘画,他们兴趣很浓,看到老师的作品感到很新奇,有一种很强烈的欲望想自己来创造心中的热气球。这节课我正抓住孩子喜欢接受新鲜事物的特点激发了幼儿的绘画兴趣,每个幼儿都主动地去绘画,而且都是愉快地完成了作品。画出了各种形状的热气球。

2、幼儿绘画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一味让幼儿自己去发挥、创造性的绘画,幼儿的绘画技巧容易停留在原水平上,提高较慢,但统一模式的指导会让幼儿画出统一模式的画来,所以我针对性地适当在技能上给予指导。如画《蝴蝶》时,要求幼儿用点、线、面、画出不同姿态的蝴蝶,首先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让幼儿说说自己心中蝴蝶的形状,让幼儿知道从侧飞,正飞看到的身体面是不一样的,再让幼儿认识半圆形、椭圆形、圆形等,蝴蝶身上有漂亮的花纹,教师先示范半圆、圆圈,三角形长椭圆的不同画法,展示出不同的几何图形和线条让幼儿自己选择喜欢的图案去装饰,有的幼儿还说我想在蝴蝶的身上画出小花,小动物等,针对这种现象老师可以大力支持孩子的大胆想法,充分让幼儿去发挥想象画出自己心中的画,本节课表现出了丰富多彩的画面,改掉了以往千篇一律单调画面,同时也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在主题画《我是建筑师》中,我丢弃了以往绘画课的老师示范过程,示范法虽然可以帮助幼儿掌握绘画的简单技巧,但如果示范法过前、过全,则容易束缚幼儿小手和大脑,阻碍其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我先请孩子说一说自己所过的建筑物有哪些?再引导幼儿你想发明什么样的建筑?再欣赏有代表性的不同建筑物作品,把两者灵活运用以此来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以幼儿有了一定绘画技巧与生活经验,重点从发挥想象力方面进行了引导与启发,使幼儿大胆的进行了创意绘画,画出了自己创造的建筑物,画面内容丰富,真正做到了老师的启发引导作用。

3、幼儿的知识和能力是由经验中来的,特别是绘画活动更离不开幼儿的直接经验。陈鹤琴先生认为“大自然、大社会是孩子们的活教材。”他主张让孩子“多到大自然中去直接学习,获取直接的体验。”让大自然启发孩子的想象力。因此,我常常带孩子走出活动室,引导幼儿看看户的植物、昆虫等,在大自然中孩子们会主动探索知识、积极参与活动。

二、学会赏识、评价幼儿的作品

1、幼儿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的优点,教师要充分认识和利用这一点。要理解幼儿的心里,从幼儿的角度去欣赏,不追求完美,注重现画面能传达的幼儿的思想和情感,赞赏幼儿一点一滴的创造,并提供机会让幼儿进行分享、交流的机会,如展览幼儿作品让他们互相交流、互相欣赏、互相评价,孩子们经过审视,相互交流,了解自己有哪些不足,通过大家品评,孩子们的自信心逐步提高,他们的创作性更强。

2、尊重每一个幼儿。教学活动的结束不应以作品的结束而结束,评价作品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评价幼儿的作品不是一个死的标准,每个幼儿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他的画也就有与众不同的特点,有的作品只有他自己看得懂、说得清,是孩子丰富内心世界的体现,因此,教师在评价幼儿美术作品时要尊重幼儿、善于发现幼儿作品中的精华所在,表现出接纳、赞许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成为孩子的支持者合作者。

总之,同一绘画内容,创意美术课上,会出现风格不同的作品。教师尽量少干预,强调创造的过程,不能太在意幼儿的创造结果,注意幼儿的情感体验,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教给孩子技能技巧,让孩子画出心中的“画”,促进幼儿个性的发展。因此,对于幼儿的作品,应“主求其意,不严求其形”,对幼儿作品的评价,“画什么”比“怎样画”更重要。

单位:青海省西宁市第一幼儿园(斜石巷2号)电话:8239836 邮编: 810000 作者:梁美菊 (电话:15110996780) 时间:2012.4

第二篇:《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读后感

《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是2010年4月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罗泽·弗莱克—班格尔特。本书主要讲述了儿童画中蕴含的儿童心理知识。下面由小编给大家整理《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读后感1一直以为,孩子画画是有天赋的,有些孩子画得好,有些孩子却画不好。我把这种现象肤浅地归因为多元智能所表达的各有所长。

其实,孩子的画从某个方面看并没有好坏之分,而更多包含的是孩子的喜怒哀乐。孩子们只是通过他们的画向我们展示他们的内心感受。四岁的侄子度过了一个学期的幼儿园小班学习生活,进步颇大。寒假里侄子还带回了幼儿园老师布置的一项绘画作业——给一幅小蜗牛涂色。侄子开始涂色的时候,很急躁。不是把纸涂破了,就是涂出轮廓线之外。从涂色就可以看出,他做这件事情很没有耐心。该怎么办呢?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我们分析,可能是这张涂色纸太多,也有可能是他还没有掌握好涂色的方法,所以导致涂色时不自信也不够有耐心。后来,准备给他降低难度。去书店买了描轮廓涂色的书。这本书轮廓线是挖空的,孩子可以在这个范围内沿着有力的边框描好轮廓,在里面涂色。

买来后,侄子对涂色还是不怎么感兴趣。于是我们就示范给他看,先描好轮廓线后再涂色,作品色彩鲜明,值得一看。当侄子看着我们的作品后也想跃跃一试时才给他准备好工具。手把手地教他从小范围开始涂色,朝着同一个方向可以使色彩更均匀。他慢慢地尝试着,先从小处着手,慢慢地看他的作品一点点成型。终于第一幅作品诞生了,他很是欣喜。接着再引导他看看哪里涂得最棒!棒在什么地方。再看看哪里还有些欠缺。渐渐地,他也很会评价自己的作品,会评价意味着会改进。一口气又涂了两幅作品,当然还不是非常令人满意,但是看着他的进步也着实让人高兴。最重要的一点是他懂得欣赏自己的作品,懂得耐心地把这件事情做完。而这也缘于给他进行了降低难度的合理化处理。使他尽快掌握了涂色的方法并重新建立了涂色的自信。

具备了基本的涂色方法后,给他足够的信心也是很重要的,另外环境的布置也不容忽视,环境布置首先需要安静,其次最好能创设大家都在学习工作的氛围,重点是要让他觉得能静得下来。可是,会涂小幅的画并不意味着能耐心地完成大幅画作。重新将小蜗牛的轮廓要涂色时,前面一部分涂得很安静,质量也不错。可是没一会儿,他告诉我们说:“我的手好累哦。”这是向我们表达他想歇歇的信号,绝不能让他半途而废。“是的,完成这幅画是会比较累,可是看看你前面涂得多棒啊,再坚持坚持,就能把整幅作品完成了。你这样涂一半可不好看。”他想想有道理,换了只手,继续涂起来。在我们的不断支持鼓励下,终于涂好了。和他的第一次作品相比,已经有了十足地进步。把两幅图放在一起,他自己都能点评得十分到位。让他自己看到进步的成果也是很宝贵的。这是他努力的结果,也是他证明自己有耐心的有力说明。有效地方法就能培养一个孩子的耐心,我们都很欣慰。其实孩子是最不会说谎的,真实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就看我们怎么面对这份真实。是简单的下结论,这孩子真没耐心,没有画画天赋;还是从他真实的语言中读懂背后的原因,并帮助他战胜自己。这都取决于大人是否用心看待孩子成长的过程!《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读后感2

每一个孩子都以自己的方式成长,而且他们的表达能力与其个性相对应,又有着千差万别,但是在一般情况下,仍然有一些适用于孩子绘画发展的特点。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不是直线形的,也没有固定的标准,而是跳跃的、各不相同的。在形状和色彩表达的发展过程中,会出现飞跃阶段,也会有推迟和滞后的时候。

明白了儿童绘画发展的特点,我们就更能够理解孩子的内心发展状态。尤其是对于4岁以下的孩子,涂鸦对于他们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

1、涂鸦是所有绘画语言的基础。

绘画语言的发展类似于口语,有自己的规律,内部逻辑极其严密。

赛茨认为人类的“原始冲动”的表达方式有两种:一种方式是文字表达;另一种方式是通过绘画表达出来,即将内心经历可视化。

所以涂鸦,可以被比作是语言发展过程中口齿不清的说话阶段,是儿童绘画发展必须的阶段。所以我们作为家长对于孩子的这个阶段,最好是加以保护,将这个阶段看作是孩子以后画出好画的前提。就像孩子的乳牙一样,好好保养,以后就会长出健康的牙齿。画画也一样,因为你会发现,看似杂乱无章的涂鸦里边已经产生了日后画画的基本形状。

2、涂鸦展现了幼儿心理成长的过程。

因为绘画是潜意识表达的一个最直接的方式。在孩子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时候,绘画就成为一种非常可靠的了解孩子状态的方式。

涂鸦里往往会有一些信息,表明了孩子当前的状况以及心理经历。他们正处于感知世界的阶段,即使他们不会运用画画的最正规的形状和方式,他们还是有着自己对于这个世界的观察和感受。

允许孩子涂鸦,就是允许他们通过绘画与这个世界沟通,同时也是允许孩子心理成长的一种方式。身体的成长看得见,可是心理的成长,如果不靠家长的细心观察,恐怕很难有细微的发现。通过涂鸦,我们也可以了解更多的关于孩子内心世界里的事情。

3、无造型阶段绘画到有造型阶段的发展

巴赫曼认为:“涂鸦就是指毫无目的的画曲线,笔不离纸进行螺旋状的旋转;涂鸦就是指将笔来回挥动:水平的,垂直的,不断交叉的、重叠的或者画圈圈;涂鸦也可以是指把直线蜿蜒、缠绕或画出Z字形;当然,我们也可以把涂鸦定义为小点或小横线,或者用画笔表现出简短而有韵律的运动。”

比如一个2岁的孩子的涂鸦,一团乱麻的画,可以表达其在婴儿时期的身体感应,那个时候,他孩没有“界限”的概念,也不会有方向感。他刚刚在妈妈肚子里出现的时候,应该是与周围环境混为一团的。

2到3岁的儿童对于画画的过程中界限和方向的区分与婴儿时期的发展密切相关,这导致了他们开始与妈妈拉开距离,画面当中逐渐出现了“方向”和“界限”。画圈圈就是在表达自己有关“界限”的体验。

所以,请给予孩子涂鸦的自由,也关注孩子涂鸦的发展。孩子会通过涂鸦而传递内心世界的信息,同时,因为涂鸦,你会发现孩子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读后感3

一直认为自己能看懂孩子的画,看了这本书之后我才意识到自己的无知。以前看孩子的画,最多能看到表面的意思,他画的是什么,画的好不好,我没来没想过他为什么要这样画,为什么要画这个。这本书让我初步了解了儿童内心的世界。

沃尔夫冈·格吕齐格尔在《孩子们的涂鸦、素描和绘画》这本书中,对成人们的一些表现进行了分析。很多成年人面对孩子的乱写乱画表现得“惊慌失措”。他们会对孩子的画进行更正、指责和劝导,有时候也会亲自示范什么是“正确”的画。他们根本不给孩子表达自己的机会,每次都不想看到真正的孩子的画。正如我所接触一些家长,当他们看到孩子画出让人无法理解的画时总是表现的非常失望。我也想到自己在以前的美术培训班对孩子的画所做的一些指导,他们画不出来时我总是替他们着急,帮他们画几笔,现在才明白,原来这种举动阻碍了孩子对自己内心想法的表达。

格吕齐格尔还提到了,只有一小部分家长与此相反,他们允许孩子“自由发展艺术”,但他们也很少关心孩子们的心理成长。或许他们不是不关心,而是不知道应该怎样去关心。专家的建议便是要成人亲自画画。通过自己画画,成年人可以明白,儿童画的美及其意义与我们一般意义上的艺术的美是不同的。儿童画的美表达了他们的健康、生命力、强健、柔软、内在以及生动。这一点与儿童的心理和身体发展紧密相关,而这种发展是一个有生活能力的、完整的人的前提。

面对孩子的涂鸦时期和涂鸦成果,家长们可能会疑惑,涂鸦的意义何在?能不能给孩子一些指导让他直接跳过这个阶段?看过这本书之后,家长们可能才会明白涂鸦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影响。

涂鸦是所有绘画语言的基础。绘画语言的发展类似于口语,有自己的规律,内部逻辑极其严密。赛茨认为,人类的“原始冲动”的表达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方式是文字表达;另一种方式是通过绘画表达出来,即将内心经历可视化。

苏黎世创造性培养处绘画工作室及培训事务负责人贝蒂娜·埃格尔将绘画发展过程中涂鸦的意义比做语言发展过程中口齿不清的说话阶段,并认为涂鸦的阶段是绝对必需的。

格吕齐格尔把涂鸦形象地比做“奶牙”,我们对它们呵护备至,因为它们是我们长好全副牙齿的前提。其实在这些看似杂乱无章的涂鸦中已经产生了儿童日后画画的基本形状,也正是在此基础上才会产生第一张像样的儿童画。

我们在大约1岁半的儿童那里会发现涂鸦的原型。这会发展成无造型的基本形状,借助于这个基础,孩子们以后画画就会得心应手。

儿童画与儿童的心理到底有着怎样的联系,首先要了解儿童的心理形成。

专家认为,人的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并不同步。前者是一个戏剧性的、可见的、清晰的过程,而后者是一个缓慢发展的内在心理过程,即脱离的过程和个性形成的过程。“脱离过程”是指儿童从与母亲的亲密无间的关系中逐渐独立出来;“个性形成过程”是指内心的发展,通过这种发展我们可以看出儿童独特的个性。这是两个互补的发展过程。第二个过程也被称为“破茧而出”的过程,因为这个过程始于“共生阶段”,后来才逐渐过渡为心理的发展过程。

马丁·道纳斯认为,婴儿实际开始心理发展过程的时间比专家所说的要早,也就是说,他们的一些能力发展的更早。比如,能够更早地感知环境和环境的变化,能够更早地与外界互动,能够更早地和母亲拉开距离并完成“破茧而出”的过程。

巴赫曼从艺术创造的层面上研究了画画儿童“破茧而出”的过程。她发现,孩子们第一次涂鸦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表达很多内容了,有时候是表达当时的身心状态,有时候是对过去的回忆——出生之前、婴儿时期,或者幼儿时期的回忆。埃格尔也有类似的观察结果。她认为,对于2—4岁的儿童来说,回忆过去在他们的表达内容中占有重要位置。

孩子在画画时更关心的是自己的内心需要。他画出来的内容与实际事物并不相符,他只是按照自己的生活经历和自己头脑中的印象来绘画。现在课堂上我们也经常看到类似这种情况的宝宝,他边说边画,有时会激动的大叫一声或干脆站起来画,但看看他画的内容,又实在无法与他自己所描述的联系起来。好多成年人甚至会觉得孩子是在胡言乱语。这种以想象为基础进行的绘画常常会发生“骤变”,一个物体本来表现的很好了,孩子突然会用笔触把之前的成果全部涂掉,再继续下一个物体的塑造,我们可能为孩子感到可惜,但是当我们明白了他们这样做的真正原因后,我们便可以释怀了,不去干涉他,在一旁默默的祝福就行了。

对儿童绘画语言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并不是在周围环境中存在的形状,而是孩子们在涂鸦过程中自己发现的那些形状。孩子们不是在临摹,而是在创造,其创造的内容要远远大于其模仿的内容。孩子们画画的出发点并不是他们看到了什么,而是他们如何看待“外面的世界”。孩子曾经在画中出现的事物那里经历过哪些事情,对他们的创作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他们将意义赋予所画的对象,而且这个意义是按照自己的经历来赋予的,孩子们对现实进行“翻译”,而不是“复制”。他们只画对自己来说很重要的那部分事物,并试着通过画画这个手段将周围的环境形象化。

理解了这些理论知识之后,面对孩子们表现出的种种现象和家长的疑惑,我便可以轻松的去解读和应对。孩子们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内心冲突,诉说自己的特殊需要,只要我们用心去倾听,用心去领悟,我们便会理解孩子那小小的但却非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读后感4

《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儿童画与儿童心理解读》是由德国作家罗泽·弗莱克—班格尔特编著,通过儿童的绘画来对儿童的心理进行解读的一本书。在刚开始读《孩子的话告诉我们什么—儿童画与儿童心理解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一直在想成年人真的可以通过孩子的绘画解读出幼儿的心理行为吗?幼儿的话真的是其内心的一种真实映射吗?但在读完这本书以后,我发现孩子的画真的是他们内心世界的一种反应,可以架起成人与孩子之间沟通的桥梁。

这本书的内容主要分为四部分,分别阐述了儿童绘画的特点,以及如何去解读等一系列内容。第一部分认为绘画是孩子的第二种语言,幼儿可以通过绘画来阐述自己的内心世界。儿童画的美表达了他们的健康、生命力、强健、柔软、内在以及生动。幼儿的绘画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表达,幼儿会尝试在图画中解决现实中不能解决的冲突。可以说孩子的画给了成人一把打开儿童生活世界的钥匙。孩子的画从涂鸦到造型阶段的发展中展现出了儿童绘画发展的主要特点,幼儿在四岁左右处于绘画造型阶段,4岁以后孩子的绘画造型展现出了一些总体特点。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画画的特点是喜欢用几何图形,而且用这些形状孩子们可以表达任何事物。在这个阶段会反复出现以下特点:简洁、人神同型、共时的角度、透视图、表达比例、描述。第二部分重点解释作为成年人在解读幼儿绘画时的方式方法。成人可先对对幼儿的绘画“外表”进行研究,其次要多思考对幼儿绘画产生影响的因素,再次成人要设身处地的去思考孩子的绘画,最后成人可将自己的经历、创造的热情融合打破绘画解读中。第三部分认为孩子的画是对其现实生活的一种描述,表达了在现实圣后中的冲突。成人可从孩子的绘画中解读到孩子内心世界的变化过程,考虑到孩子的需求,并及时读孩子进行指导。第四部分主要通过培养妈妈对儿童画的了解来解读自己孩子的绘画,试图通过绘画架起亲子之间的关系桥梁,作为亲子沟通的媒介和教育手段。

绘画既然是孩子内心世界的独白,家长通过对幼儿绘画的解读能更加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利于亲子关系的建立。经过专门训练的专家是可以通过儿童的绘画分析出幼儿生存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而预防治疗幼儿的心理疾病。因此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我开始对绘画治疗感兴趣。通过文献资料的查阅我主要对绘画治疗起源、理论基础、实际运用三方面进行整理。

科学的绘画艺术疗法确立于20世纪40年代,绘画疗法主要是以分析心理学中的心理投射理论和大脑偏侧化理论为基础,运用非言语的象征方式表达潜意识中隐藏的内容,宣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升患者社交等多种能力。绘画疗法的研究最早源于对精神病艺术家作品的研究,后被尝试作为治疗精神病患者的辅助手段。20世纪初,弗洛伊德以意象(image),尤其是心(mentalimage)和梦中的映象,进行精神分析;荣格常在心理治疗活动中,鼓励病人用绘画的形式,将自己的心象和梦记录下来,以此来了解其人格。荣格用近二十年的时间研究绘画治疗,用他本人的话来说,即一直致力于对图像再现心理活动之心理学的研究。绘画治疗的目的在于,对病人中那些主要受内在世界影响而经受折磨的人加以诱导,使他们尽可能好地以绘画的形式表达出那些折磨着他们的东西,将潜意识的内容具体呈现出来。

近十年来,国内艺术治疗在教育、医疗、艺术教育治疗、特殊教育、校园心理辅导、灾后心理干预、精神疾病辅助治疗、成瘾患者的辅助治疗等领域都得到了应用和发展。该疗法的应用逐渐从正常群体的研究扩展到对特殊儿童和特殊群体的治疗。但目前国内的绘画治疗依然存在概念界定不清,试验和操作上存在问题,灾后运用绘画疗法时机等问题。我主要整理了绘画治疗在自闭症、情绪障碍与亲子关系、孤独症、精神分裂四方面的运用。

目前绘画成为幼儿艺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在绘画中可以表达自己内心想法的一种途径,同样的绘画也会表达出幼儿的真实需要和问题。成人可根据幼儿的绘画来判断幼儿是否需要进行干预治疗。绘画治疗不只是注重治疗,其也具有预防的功能。对特殊儿童进行治疗需要受过专门训练的专业人员进行。但现实中的孩子大部分是正常的儿童。幼教工作者或家长可根据正常幼儿的绘画来判断幼儿时刻变化的心理状况,及时了解幼儿的需要。在了解幼儿的基础上对幼儿的需要给予回应,从而达到预防幼儿心理疾病的产生。在幼儿绘画时,成人需要给幼儿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切记在幼儿绘画时问他们在画什么,可等幼儿画完后,让他们对自己的绘画先做自己介绍,然后成人在进行解读。在对幼儿的绘画解读时要考虑幼儿的周围环境背景。成人在充分了解幼儿后,可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对幼儿的绘画做出正确的解读。《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读后感5

《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一书的作者指出,孩子们通过图画展示自己,也展示着他们的世界观。孩子们的画表现了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与内心的冒险世界。通过对儿童图画的研究,作者发现了感知和了解儿童内心世界的新渠道。

第一眼看到《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儿童画与儿童心理学解读》,我就有了心动的感觉。这种感动源于作者从儿童视角对儿童绘画进行的细致观察和深入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对儿童画进行的全面解读和心理分析。

该书的作者罗泽·弗莱特—班格尔特力图向那些对儿童画感兴趣的父母以及从事教育、咨询、医疗工作的人们介绍儿童画及其本质,向他们说明该如何理解儿童画的背景,该怎样弄清那些让人费解的表达方式和隐藏在画中的含义,阐明儿童画画的动机和意图。

作者在第一部分介绍了孩子们和他们的画,并详细介绍了儿童表达的特点、儿童绘画发展的基本特点以及形象的图案对解决冲突的作用。孩子们的画表现了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与内心的冒险世界,它们或丰富有趣,或惊悚恐怖。

作者在第二部分详细介绍了理解儿童画的4种方法,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孩子在画中没有直接说出来的内容,弄清楚孩子在画中隐藏的信息。

作者特别介绍了美国心理学家格莱格·弗思(Gregg M.Furth)提出的在观察儿童画时应考虑的主要问题和3个原则。主要问题如:孩子的画向我传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受?这幅画有什么特点?画的中心是什么?画面上的物体大小、形状以及运动的方向都是怎样的?画中是否存在不同的视角?哪些内容被重复?等等。

在观察儿童画时,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不要匆忙下结论。成人的表现对孩子和他们的画来说非常重要:我们不能随便干涉儿童作画或更改他们的画,特别是内容和结构,不能给他们示范,不能批评他们。总之,我们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而是应该鼓励他们按照自己的节拍、用自己的语言作画。我们要充分尊重孩子的作品,哪怕我们理解不了、无法看懂的作品。

成人不要在孩子开始画画时就不断地问他们:“你画的是什么?”因为幼儿园阶段的孩子的想法是多变的,他们的画源于“对心目中的图形的想象”,他们正经历一种动态的、神奇的思维过程。孩子们头脑中那些像密码似的信息跃然纸上,抽象的内容在他们的画中变成了具体的形象,这个过程很奇特。

作者在第三部分介绍了12幅儿童画及其背后的故事,每个故事都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为什么孩子恰好在这个时候以这种方式画出这样一幅画。第四部分,作者介绍了图画的教育作用。在作者看来,孩子们的画向我们传达了他们眼中五彩缤纷的世界以及思想王国的种种现象,是他们表达和交流的手段。

通过教师的帮助,家长们读懂了孩子隐藏在图画中的语言,发现了孩子的担忧、恐惧、孤独、悲伤、缺乏安全感等种种情绪,以及希望一直得到父母关注和疼爱的愿望。通过图画,家长和孩子能进行有效的沟通。

第三篇: 《读懂孩子》读书心得

汪家庄镇中心校 张宏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书,让我体悟到了生活的真谛,是书,让我的精神得到了升华,上升到了完美的境界。最近读了周鼎文老师的名著《读懂孩子》,深深地体会到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影响是多么重要,好的家庭教育和孩子生活的学习环境确实能够影响孩子的一生。

成功的家庭教育必须建立在读懂孩子、理解孩子的基础上,建立在了解孩子成长规律的基础上。只有读懂孩子,了解孩子在不同阶段的特点,才能知道什么行为是正确的,什么行为会对孩子会造成什么影响,才能少“祸害”孩子。

积极心理学认为,父母无条件地接纳孩子,才能满足孩子的情感需要,给孩子挑战困难的勇气,有利于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和成就感,从而有利于培养孩子健康积极的心理品质,比如自信、乐观。此处的无条件接纳是指父母对孩子传达的爱、关注、支持和激励是无条件的,是不附加任何外在条件的。

无条件接纳孩子,不等于无条件纵容孩子的不良行为,父母接纳的是孩子这个“人”,而非孩子的这些“行为”,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依然需要纠正引导。在指责纠正孩子不恰当行为的时候,也要区分“孩子个人”与“孩子行为”,当父母指责孩子不良行为时,一定要明确: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会影响孩子今后的生活,是反应父母的镜子,但有时反思孩子的身上是不是也有老师的影子呢?所以我们作为老师为人师表要起到榜样作用,给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在日常中可以收到老师的影响也行成好的习惯。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用心对待每一个孩子,相信在我们的真切关怀下,牛顿、诺贝尔、华罗庚、张衡、爱因斯坦将会在未来不断出现。每个孩子都是天才,让我们挖掘出他们的潜力,去爱他们。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抱着这种信念,切实地更新观念,努力提高自己,有效地进行角色转换,那么我们一定会迈着扎实、坚定的步伐走进新课程,达到幸福教育的理想效果。

孩子的人生属于孩子,孩子的成长需要自我探索,其他人是替代不了,包办不了的。给孩子留出足够的成长空间,多引导和陪伴,多给孩子创造尝试的机会,让孩子自由、健康成长,走出属于自己的幸福人生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会影响孩子今后的生活,是反应父母的镜子,但有时反思孩子的身上是不是也有老师的影子呢?

第四篇:读懂孩子,才能更好的爱孩子

作为家长,我们都很爱自己的孩子,而且常常将对孩子满腔的爱,化作了热切的希望——希望孩子能够比自己幸福,能够拥有一个无比顺利、无比灿烂的未来。可是,孩子们被众多的爱包围着,可是我们的孩子为什么还会出现厌学,逃课,上网吧,打群架等等这么多的问题呢?

爱孩子当然没有错。但我们的身边有部分家长不懂孩子,不会爱孩子。这部分家长们习惯于站在自己的角度来要求孩子,整天不停地唠叨,不断地抓住孩子的缺点和不足加以指责、抱怨,逼着孩子立刻纠正,造成孩子的压抑和逆反。

其实,父母培育孩子一如农民种庄稼,只有遵循庄稼生长的规律,适时浇水施肥,才能获得丰收。爱孩子的家长,只有既掌握孩子成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又了解自己孩子独特的个性特点,洒在孩子身上的爱才能得到成功的回报。可是让我们想一想,我们应该怎样去爱自己的孩子,让孩子感受到我们对他们满腔的爱呢?

一、尊重孩子是爱孩子的基本原则

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在不经意的情况下都会有一些不好的行为表露出来。她们没有意识到他们的孩子正在长大,忽略了孩子也会有自己的秘密,总认为自己是孩子的父母,可以无所顾忌地进入孩子的世界、随意闯入孩子的隐私地带,甚至粗暴干涉,私拆孩子的信件、监听电话、偷看日记等。 一个妈妈看到自己的儿子回家很晚,怀疑早恋,书包和口袋被搜查,日记被偷看,电话内容被追问。后来孩子日记改成英文,家长看不懂,还拿出去让邻居给念!大多数孩子的日记里,可能根本没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他们写下的更多的只是自己的一些思考和心里话。

家长的这种做法不仅极大地伤害了孩子的人格和尊严,为此孩子和妈妈吵了起来,家长理直气壮,我是你妈,你的电脑是我买的,你的身体都是我的,吃我的喝我的就得听我的。妈妈的理直气壮。引发亲子间的矛盾,削弱孩子与父母的亲密关系。

因此,成人与儿童,尽管知识、能力差异很大,但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做父母的并非仅仅是拥有着孩子,更应当尊重孩子。

家长在教育态度上,要坚持尊重、信任、理解三条原则,其中,尊重孩子是最基本的原则。不管是怎样的孩子,被尊重是他们与生俱来不可剥夺的权利,孩子成绩好也罢、成绩差也罢,家长都应当给予尊重、信任和理解。这样的爱才有力量,才能使孩子心灵得到舒展,才能让孩子得到努力上进的动力、信心和勇气。

二、欣赏是发现孩子潜能的金钥匙

古人云:“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教育学、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潜能充其量开发不足10%,每个孩子,哪怕是残障孩子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在具有无限可能性的生命面前,我们家长最要做的就是要对孩子充满信心,哪怕天下所有的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做父母的也要眼含热泪地拥抱他、欣赏他,为自己创造的生命而自豪。

下面给大家讲一位普通的父亲---周弘,他被授予“赏识老爸”称号,被广大父母誉为“中国第一位觉醒的父亲”,赏识教育首倡者,全球热爱生命奖得主,中央教科所特聘家庭教育专家。他是一个普通的父亲,用其20年的生命探索出的赏识教育,不仅把双耳全聋的女儿周婷婷培养成留美博士,而且改变了成千上万孩子和家庭的命运。 还有这样一本书,书的名字就叫《父母会赏识,孩子才优秀》,我们做家长的只要学会欣赏,改变自身心态,改变对世界的态度,改变孩子的生活与命运!

三、帮助,给孩子成长的力量

孩子的成长需要我们家长的帮助。任何年龄段的孩子都会有烦恼,一旦孩子出现烦恼后,父母就要想办法帮孩子分担烦恼。那么父母应当怎样帮孩子分担烦恼呢? 我们家长可以教给孩子克服烦恼的方法。

1、学会倾诉。告诉孩子有了烦恼,不要闷在心里,学会倾吐自己的烦恼,帮助孩子认识自己、悦纳自己,避免长时间积聚烦恼,产生紧张、悔恨、绝望等情绪。每天要留给孩子倾诉的时间,如晚饭后,或临睡前,设身处地站在孩子角度,替其分忧解难。

2、自我放松。告诉孩子有了烦恼,可到空旷之地大喊一声或有节奏地深呼吸。也可做感兴趣的事情冲淡烦恼,如看书、找小伙伴聊天、室外运动、听音乐、洗热水澡等。不要过多约束孩子,让他们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有多种爱好选择,他们便会有多种自我放松的方式,这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

四、分享是对孩子的最好激励

家长应努力给孩子制造一个可以表现优点、聪明才智的机会,注意孩子的点滴成绩,孩子的点滴进步都具有激励价值,父母能及时抓住孩子的闪光点加以激励、引导,是激发孩子生命潜能的最好的方法。父母对孩子不在于用力用时多少,而在于用心多少。不要抱怨为了孩子,你付出了多少多少,而要常常带着感激之情去体会孩子给你带来的天伦之乐,使你拥有了生命的又一次轮回。父母应学会分享,而与孩子一起分享他的点滴进步、点滴成就,对孩子而言是比表扬、物质奖励更好的激励。当孩子能感受到父母因他而快乐、自豪时,会受多么巨大的激励呀!他会暗下决心,一定要做得更好!

五、分担是最有效的批评策略

对于孩子的缺点、错误,我们不是不能批评、惩罚,而是要讲究策略。成人往往会把“好朋友的提醒”,当作珍贵的礼物加以接受,孩子也是如此;大众之间的批评要注意方法,对孩子的批语更应注意方法,发现孩子有所不对,不应当板着面孔训斥,而应是善意地提醒孩子认识这些问题可能造成的后果,应当在充分鼓励的前提下进行批评。最好的批评方法是带有一点幽默,使孩子在比较轻松的氛围下接受批评,孩子多半会接受这样的批评。而帮助孩子分担因错误而造成的痛苦则是最好的提醒。

每到亲朋好友聚会,家长们总喜欢谈论孩子的学习情况,特别是期成绩优劣。

孩子成绩不好,大人觉得很没面子,有些家长会当着亲友的面拿孩子的成绩说事儿,其实,这会让成绩不好的孩子“很受伤”。

全国妇联家庭教育讲师团首批特聘专家说,批评、惩罚在教育孩子中不可少,但这些手段不能滥用,要注意方式。批评孩子应该注意场合,可以保持孩子的自尊心,利于孩子改正错误。

我们在批评孩子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1、要使用恰当的语气

在批评之前,你应该大概评估一下这件事情的严重程度,找准你需要的语气。如果事情本来没有那么严重,就不必大动肝火;同样如果事情已经需要严肃对待的时候,你就不能再那么温柔耐心,应该提高嗓门给孩子看看你的“厉害”。总之,要让孩子明白你现在生气的原因,让他通过你的情绪了解这件事情的严重与否。

2、不要“翻旧账”

可能最让你无法忍受的是孩子在一个问题上总是犯错误,明明说了很多遍,批评了很多次可是就是引不起他的警觉。这个时候你应该仔细思考一下是不是自己的批评方式出了问题,是不是应该换一种方式或者用一些新的方法加强孩子的警觉。如果只是一味地批评孩子总在同一个问题上犯错误,只能引起他的反感,而且还会对你的批评产生了“免疫”,不论你再怎么说他,他也不会认真改正了。

3、批评要及时

能在孩子犯错误不久就及时进行批评,对于他改正错误是再有效不过的了,但往往事情不能总是这样凑巧。有时候,或是你发现的晚,或是当时一些事情耽误了你的批评行动,使得你不得不跟孩子“秋后算账”。那么这个时间的选择就非常重要了。谈话应该在两个人都心平气和的时候进行,先让孩子自己回忆所犯的错误,如果他拒绝回忆或者回忆不出来,就由你来将这件事情“复述”一遍。“复述”的越详细越好,让孩子充分回忆起当时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这样,虽然批评并不那么“及时”,但也能起到作用。

六、自信自爱让你成为好家长

一个尊重、信任、理解、关爱孩子的家长,一个能用微笑和激励去照亮孩子生命历程的家长,是孩子心中永远靠得住的大山,孩子会因为拥有这样的大山而产生安全感,产生力量,自信、勇敢地走上自己的人生道路。

要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家长不但要对孩子充满信心,更要对自己充满信心。自信的基础是自爱。要爱自己,爱自己当下的生命状态。真正的自爱不仅是爱自己的优点、长处和业绩,也包括正视自己的不足、缺陷和憾事。不怨天尤人,也不自怨自艾,能努力进取,同时又心平气和,这样,生命才能和谐,才能不断升华。一个真正接纳自己,身心和谐的家,就能不断进步,就能给孩子创造一个最好的成长环境。

总之,没有爱的教育是万万不能的,可是有爱的教育也不是万能的。爱孩子也是一门学问,我们做家长的要要会爱,用心,用智慧去读懂每个孩子,读懂孩子的每一个眼神,读懂孩子的每一个动作,读懂孩子的笑,读懂孩子的哭,也许我们才会懂得教育的真谛。

第五篇:《读懂孩子》心得体会

文化路二小 赵二玲

本学期我们学校统一订发了《读懂孩子》一书。看完之后受益匪浅。该书分三部,分别为0~6岁、6~12岁、12~18岁孩子的家长准备的。每一部都是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孩子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主题展开,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家长阐述孩子的成长特点和发育规律。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也是孩子的母亲,读完这本书后,我不禁在心理暗示自己一定要多倾听孩子,多了解他们的近况,多与他们交流,做他们坚强的后盾,永远的知心朋友。读完书本,结合实际,我有以下几点感悟:

第一,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对孩子的成长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一个尴尬的事实是,很多家长其实并不能够科学地教养孩子。比如:重超前学习,轻适时教育,当看到邻居、朋友家的孩子才两岁就已经学会不少字,熟背几首故事,一些家长心中就开始焦虑,担心识字教育晚了会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家里的墙上贴上了许多看图识字挂图,开始一遍遍地教孩子识字。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类似"早识字"的"超前学习"、"拔苗助长"还有很多,小学低年级学高年级的内容,高年级则学初中的内容……超前学习,就真的不会输在起跑线上了吗?

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类似"早识字"的"超前学习"误区很多,那么这真的不会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吗?其实,起跑线应该指不同能力和品质培养的最佳期,即关键期。在关键期内,人的某种行为、技能和能力等发展最快,如果在这个年龄段对孩子实施相应的教育,可以事半功倍,而一旦错过这个年龄段,再进行教育,效果就明显差多了。因此,有些能力不需要过早培养,不仅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反会影响其他重要能力的发展,其中最让一些家长后悔的是导致孩子走向厌学。

第二,许多家长重智商,轻情商。这显然不利于孩子的发展,因为情商是我们幸福生活的重要技能之一,包括自我控制能力、情绪调节能力、延迟满足能力、抗挫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有心理学家提出,一个人的成功,只有20%源于智商的高低,80%则取决于情商。如果把智力看做一种个人潜在能力的话,那么情商则是开启这些潜能的钥匙。比如延迟满足能力是孩子情商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三,在实际生活中,许多家长和教师都喜欢干预学生,漠视孩子的自主成长。很多家长喜欢充当孩子人生的设计师。从孩子出生,到上学,到选择专业,到就业工作,家长都预先设计好了他的人生发展轨迹。其实,家长为孩子设计人生道路是出于好意,以免孩子走弯路。家长总是担心如果让孩子自己做决定,肯定会犯错的,总想着"孩子现在喜不喜欢没有关系,等他们长大了就会明白我们的用心的".但是不知不觉中,家长的过度干预和控制,会变成孩子发展道路的绊脚石,压缩孩子成长空间,()使得孩子没有机会和动力自主探索和开发潜能。研究发现,当目标由自己设定而非他人强加时,孩子会更愿意付出努力,动力更强。若孩子缺乏自我探索,只懂服从父母或他人的安排、变成他人期望的样子,他们往往畏惧改变,遇到挫折时容易逃避问题、丧失目标和信心。

因此,孩子的人生属于孩子,孩子的成长需要自我探索,其他人是替代不了,包办不了的。请给孩子留出足够的成长空间,多引导和陪伴,多给孩子创造尝试的机会,让孩子自由、健康成长,走出属于自己的幸福人生。

所以,了解了孩子的很多成长规律,我们就能解释一些他们离经叛道的行为并不是一下子就冒出来的,而是长期自主发展被抑制的结果,这是值得我们每个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

上一篇:电工安全试题范文下一篇:读风之王有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