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工作中自立自强

2024-05-24

女性工作中自立自强(精选3篇)

篇1:女性工作中自立自强

“三八”妇女节演讲稿

自尊自立,新时代女性当自强

大家好,我叫***,是监控室的一名值机人员,当又一个“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作为一个女人,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煤矿职工,作为煤矿每一位女性的姐妹,首先祝大家节日快乐!

在此春暖花开、举国欢庆两会的日子里,我很荣幸能有机会参加今天的演讲。我演讲的题目是:自尊自立,新时代女性当自强。

三月八日,是国际劳动妇女节,是女性的节日、是我们的节日。回顾过去,大家都知道,旧社会的中国,全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中国的女性更是位于社会的最底层。重男轻女、男尊女卑、三常五纲、三从四德的谬论无一不紧紧束缚着女性的手脚,使女性同胞不知经历了多少的苦难,蒙受了多少的凌辱,身心倍受摧残。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女性才得以真正挺起腰杆,开始慢慢扭转历史的乾坤,并用行动践诺了人生的价值,如今才有了“巾帼不让须眉、妇女能抵半边天”的美誉。

但是今天,我却要说:不!女人不是月亮,特别是我们这个社会的女职工们,更以自尊、自强、自信、自立的不屈精神,向社会证明了我们女人不是那依附太阳发光的月亮,我们有自己的理想,自己的追求,更有我们存在的价值!当代的女性确实不同于旧时代的女性了。她们重视自己的价值,有较强的进取精神。但是,这并不等于说,当今社会真正做到了男女平等,旧的习惯势力对妇女的束缚和歧视已不复存在了。同时,我也想到了,一个女人,她首先应该作为一个人而存在,其次才是女人。作为一个人总要注重自我完善,要能自觉地扬弃陈旧、落后的思想意识;作为一个女人,首先要有独立的人格和理想追求,其次是必须克服掉软弱、无为和依赖心理。在今天这个改革、开放的年代,女性只有敢于自我否定,以今日之我向昨日之我挑战,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也才能有辉煌的前程。

一个女人要不断的成长才自信、才独立,一个独立的女人会找到生命的反差,那就是大女人的胸怀和小女人的情趣,女人胸怀要大,在世界上才能做事,女人情趣要小,才天真可爱永不沧桑。将这两者结合起来,那是女人在生命中修炼完成的。给自己的生命保鲜,让自己应对流光中的种种的挫折苦难很多的挑战,让自己的内心饱满,让我们所有的女性,超越梦想。

如今越来越多的女性朋友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以特有的智慧和力量谱写着新一代女性的历史篇章。众所周知的当代榜样有:善于外交辞令的吴仪、身残志坚的张海迪、人民的好卫士任长霞等等,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里,杰出的代表人物不胜枚举。虽然她们不可同日而语,但她们

自强不息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

而我作为一名自豪的女性、一位平凡的母亲、一名普通的煤矿女工,我以她们为骄傲,以她们为榜样。虽然我没有做出惊人的业绩,但我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用“四自”精神激励自己,一步一个脚印,我领略到了人生的真谛。2001年7月,我来到了**煤矿,当上了一名监控值机人员。我们的岗位是矿里生产系统的重要岗位,承担了井下所有职工的生命安全,我和姐妹们一起在实践中学习,深知煤矿工人的生命在我们手上,在我们的操作水平上。我们必须小心谨慎,不能因为一时的疏忽出了错,造成不必要的后果。在工作中我也尝到了作为女性自尊、自强、自信、自立的欢乐,实现了“四自”精神。

姐妹们,我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领悟到这样一个事实:我们女性要实现自己存在的价值,要活得有意义,那只有一点,靠奋斗。要自尊、自强、自信、自立。如果不自尊,我们就没有人格地位;如果不自强,我们就无法实现自己的价值;如果不自信,我们岂能顶起半边天;如果不自立,我们又怎能为社会做出卓越的贡献?姐妹们,让我们走出家庭生活的小圈子,离开男人的避风港,投身于改革开放的火热生活中去,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中迎接挑战,为祖国的繁荣、富强献青春、献热血。姐妹们,努力吧,奋斗吧!用我们的行动来证明:我们不是月亮,我们是太阳,我们是发光发热的太阳。

篇2:自立自强、积极乐观的新女性

“我是自己赚来的,我想你一定不会责备我,我只是卖掉了自己的東西。”乔说着摘下帽子,大家一起惊呼起来,只见一头又浓又密的长发变得短不溜秋。

“你的头发!你那漂亮的头發!”“噢,乔你怎能这样?你秀美的头发!”“好女儿,你没必要这么做。”“她不像我的乔了,但我因此而更深爱她。”在大家的叫声中,贝思把乔剪成平头的脑袋紧紧搂在怀里,乔故意装出一副满不在乎的神态,但却骗不过大家;她用手拨弄一下棕色的短发,以示自己喜欢这种发式,说:“这又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别这么号啕大哭了,贝思。这正好可以治治我的虚荣心,我原来对自己的头发也太自鸣得意了。现在剪掉这头乱发,还可以健脑益智,我的脑袋变得又轻便又好使,理发师说短发很快就可以卷曲起来,这样既活泼好看,又容易梳理。我高兴着呢,收起钞票,我们吃饭吧。”

(节选自路易莎·梅·奥尔科特《小妇人》第十五章,题目为编者加)

写作示范

这几段讲父亲病重要母亲去照顾时,乔剪掉了自己一头浓密的秀发,卖了二十五美元给母亲带去的事。

第二段中的语言描写:“我是自己赚来的,我想你一定不会责备我,我只是卖掉了自己的东西。”可以看出乔的自立自强。作者奥尔科特是乔的原型,乔作为本书的关键人物,她奉行“能不向别人要一分钱而为自己提供所需要的一切”的观念,坚持写作,并因此获得快乐和自立的能力。这与她之前许诺要努力赚钱养家相照应,也为自己后来开办学校,婚后仍坚持自立自强埋下了伏笔。

第一、三段的语言、神态描写,表现了乔的积极乐观。如“哽哽咽咽”可以看出乔失去秀发后,实际上是很难过的。但是,她“故意装出一副满不在乎的神态”和“现在剪掉这头乱发,还可以健脑益智,我的脑袋变得又轻便又好使,理发师说短发很快就可以卷曲起来,这样既活泼好看,又容易梳理。我高兴着呢,收起钞票,我们吃饭吧。”说明乔怕家人担心,故作坚强、乐观,在这里,乔将独立的性格很好地融入和谐的家庭氛围里。

(本版由潘蕊蕊供稿)

篇3:女性工作中自立自强

山东省妇联密切关注解释三的实施对妇女权益的影响,2011年10月18日特地邀请解释三的起草人之一、最高法院民一庭的吴晓芳法官举行了专题公益讲座。近日,我刊记者孙玮专门采访了山东省妇联主席翟黎明。翟黎明主席表示,新解不是恋爱准则,它的出台主要针对近年来出了问题的家庭,是法院审理婚姻家庭案件司法实践的依据,总体看是符合婚姻法基本精神的。

记者孙玮:《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实施后,有人说,它会防止“傍大款、分财产”式的寄生行为,有利于女性自立、自强;有人说,这样的解释,现实中对女性权利保护不够,当婚姻遭遇险滩时,男性会更容易“保持优势”,女性会面临“扫地出门”的风险。我们该如何理解这部司法解释呢?

翟黎明主席:《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的出台,和婚姻家庭纠纷案件逐年增多有关。目前案件相对集中的有婚前贷款买房、夫妻之间赠与房产、亲子鉴定等争议类型。新解重点对亲子关系诉讼中当事人拒绝鉴定的法律后果、夫妻一方个人财产婚后产生收益的认定、父母为子女结婚购买不动产的认定、离婚案件中一方婚前贷款购买不动产的处理等问题作出了解释。《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的内容不仅包含了法律关系,同时也融入了人身关系和伦理关系,使得《新婚姻法》更加完善、公平。

记者孙玮:新解中争议最大的就是房产问题,它第一次将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的不动产且产权登记于子女名下的,规定为夫妻一方财产。这个规定合理吗?

翟黎明主席:根据《物权法》的相关规定,房子的登记户主是谁,房子就归谁。这是物权法上的问题。《婚姻法司法解释(三)》把这一点提出来,实际上也是对《物权法》的一个肯定。另外,父母买房给儿女,也可以看成是一种赠与,父母作为赠与人,是有选择受赠人是谁的权利的。

记者孙玮:这项解释一出,有些女性陷入了一种恐慌状态,认为新解中的规定让自己的地位更加弱势了,对于这一点,您是怎么看的呢?

翟黎明主席:現在社会上存在着很多闪婚闪离的现象,目前一些年轻人结婚离婚非常随意,一旦离婚,父母用一生积蓄购买的房屋有一半就属于“外人”了,对于出资购房一方的父母显然不公平。另一方面,这一解释的出台,也让女性对于婚姻的选择更加谨慎、稳妥起来,能引导女性自立、自强。

记者孙玮:现在有人说,新解一发布,家庭主妇、全职太太成了高危人群。新解针对这个群体吗?

翟黎明主席:这一解释的针对群体是离婚群体,只有离婚才会涉及到房产等分割问题。家庭主妇、全职太太在不涉及离婚的时候,是不存在什么危险与否的。即使涉及到离婚,她们也是有权利要求分割共同财产的。

记者孙玮:社会上最大的议论就是:今后女孩找老公,不但对方要有房子,还要在结婚之前把女方的名字加到房产证上。这势必会给男女的婚恋战添加一些火荮味,对感情原本就脆弱的女性造成更大的伤害。我们对这种现象,应该如何应对呢?

翟黎明主席:男女之间的结合,还是应建立在感情基础上。如果两人感情深厚,是不会为了房产证上的名字归属而影响到婚姻的。换句话说,《婚姻法新司法解释(三)》是一部保护妇女感情不受伤害的法律文件,它的发布,让更多的妇女从以前嫁汉嫁汉、穿衣吃饭的老传统中醒悟过来。嫁给有钱人不一定幸福,有钱人的财产只是其婚前财产,不属于共同财产,离婚的时候也分割不到。、幸福生活要靠夫妻一起创造。明确这一点,女性就会提早做好心理准备,把离婚所带来的伤害降到最低。

记者孙玮:现在社会上流传着一种说法:婆婆买房儿媳妇没份儿。这种说法正确吗?

翟黎明主席:我们不能简单地说“婆婆买房儿媳妇没份儿”,要看购房出资方的具体情形。现在房价不断升高,买房困难,“80后”买房更是难上加难。为了让子女能够安家立业,很多父母不惜拿出全部积蓄买下一套房。而现在“80后”离婚率高,闪婚闪离现象居多。《婚姻法司法解释(三)》中规定,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资并将产权登记于一方子女名下的前提下,该房产才认定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换句话说,这条新规的出台,保护了老人家一辈子的血汗钱。

记者孙玮:新解提出妻子堕胎不侵犯丈夫权利,可是很多男性认为这一点侵犯了自己的生育权。

翟黎明主席:早在199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就明确规定:“妇女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生育子女的权利,也有不生育子女的自由”,而没有提男性生育权,这与历史上的男女不平等有关。

夫妻双方因是否生育发生纠纷,致使感情确已破裂,一方可以请求离婚。新解对生育权的再次确认,正是权衡了历史上的男女不平等问题。

随着女性教育程度的提高,尤其是知识女性自愿不育者有增多的趋势,男性自愿不育者也可能增多。因此,男女双方应在婚前就生育问题进行沟通并达成一致,以避免婚后的所谓“生育权”纠纷和甚至分道扬镳的后果。总之,夫妻发生生育纠纷时将决定权赋予女性主体,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媒体不应再强化“丈夫生育权应受法律保护”或“妻子不能剥夺丈夫生育权”之类的偏颇观点。

上一篇:邮政局金融营销工作汇报材料下一篇:描写珠海景色的初三日记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