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导学教学法范文

2022-06-17

第一篇:学案导学教学法范文

学案导学教学反思

打古中心校:邱晓芹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我校推行使用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下面就从我个人开始着手使用以及在使用过程中的思考简要谈谈学案导学。

一、“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优点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和锻炼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学生根据学案,能清晰地掌握老师的教学思路,提高了课堂听课效率;每张学案都备有适当的课堂练习,教师在习题讲解时注重了学法指导。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先学后教、以问题承载知识,导学导练、当堂达标”的预期目的。

二、“学案”流程的设计

组内成员先自行设计出学案初稿,然后经集体教研、讨论,确定学案的定稿。每个学案都包括学习目标、预习导学、合作探究、学法指导和达标检测。

1、学习目标的制定

学习目标要明确,学生能一目了然,切忌学习目标过多,让学生在课堂的开始就引起消极情绪。

2、导学问题的设计:

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能力,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成不同层次的问题。问题的设计和问题的形式灵活多样,可以是问

题式、简答式、材料分析式、实验探究式等等,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形式。

3、学法指导:

学法指导也就是学习方法、活动方式的指导及疑难问题的提示等。每节课知识学生掌握的如何,学习方法的指导起到了关键作用。本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随时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步由“学会”变为“会学”。

4、达标检测的设计。

为了使学到的知识及时得到巩固、消化和吸收,进而转化为能力,要精心设计有“阶梯性”、“层次性”的达标训练,要注意此环节应面向全体学生,发展各类学生的潜能,让每个学生在每节课后都有收获,都有成就感。

三、“学案导学”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学生适应了“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课堂模式。因此在使用学案导学时就要鼓励学生发言,当发现学生发言出错时,不必忙于纠正。要鼓励后进生参加讨论,把一些易答的问题留给他们,让他们品尝成功的喜悦,重新鼓起学习的信心。

2、总之,学案导学的优点很多,但对教师的要求也响应的提高。既要使学生畅所欲言,又不能浪费时间,偏离主体,做到活而不乱、难易适中,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第二篇: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王圣东荐更新时间:2005-11-8 16:08:0

5“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总体思路为:突出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主体参与意识和自主发展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加强能力培养,增加课堂教学的科技含量。“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打破只用教案教学的常规做法,以学案为载体实施对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的指导,将课下与课上相结合,学案与教案相结合,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讲解诱导相结合、课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知识技能与能力素质的培养相结合,形成全方位、多渠道、多角度的“立交桥”,让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亲身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

学案,是教师精心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创新的材料依据,它主要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自学疑难信息反馈、学习探索过程的学法指导、学能尝试测试、自我矫正反馈等环节,由师生共同完善。好的“学案”,实际上就是教学内容的深化与延伸,它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并可超越教材构成知识网络,使知识的网络构成体系,它体现的是师生共同探索知识、方法、规律和被优化了的过程。

学案导学,是以学案教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训能达标的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突出学生自学能力,注重学法指导的教学策略体系。其突出优点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学行为,注重学法指导,强化能力培养,把学生由观众席彻底推向表演舞台。其操作要领主要表现为先学后教、问题教学、导学导练、当堂达标。

一、“学案”的编写原则

“学案”的编写应体现如下几个特点:

①基础性------面向全体学生,让其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②开放性-----教学过程体现多维互动,教师不搞一言堂、灌输式。

③主体性-----学生的学习是主动的。

④差异性-----面向全体学生的个性。如课堂提问、习题设置等思维训练要体现针对性、层次性、梯度性。关注每一个学生,给每一个学生提供表现成功的机会。

“学案”的编写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主体性原则

坚持主体性原则,教师就要讲民主,变讲堂为学堂与讲堂结合;变只传授知识为既传授知识

又培养创新能力结合;让学生有较充足的想像与创造的时间。

2.创新性原则。

坚持创新性原则,在教学方面,教师就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竞赛式、辩论式、调研式等优化教法,不仅传授知识,还要交给学生知识创造的规律,交给学生发现、获取知识的能力;在精神方面就要形成一种宽松的、民主的、和谐的气氛。

3.指导性原则

重视学法指导是“教会学生学习”的前提和保证,在学案编写中,学法线贯穿始终,如学案中的学习目标设计、疑难问题提示、解题思路、方法、技巧等指导性内容和要素,构成一条明晰的学法线。随着知识网络的形成,学法指导也构成科学完整的体系,为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供和创造必要的条件。

4.层次性原则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规律,学案编写应注意它的层次性和梯度性。体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但是无论在哪个层面上,都要让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去自主探究,获取知识。设疑应首先考虑其知识的层次性和个性的差异性,导学导练要有适当的梯度。梯度导学包括基础知识导学、基本技能导学和思维创新导学;梯度导练包括基础知识导练、基本技能导练和思维创新导练。因此,“导学学案”在研究学情和知识内容的基础上,要注意问题设计的梯度与层次,从学生好奇、好问、好动的心理特点出发,巧妙设置问题情境,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向未知领域探究,使对学生提出的新的学习要求、任务与现有的知识水平之间的矛盾不断得到解决,又不断出现,从而使学生在循环往复的学习中不断增长知识、提高探索自学的能力。

5.探究性原则

“导学学案”编写离不开对问题的探究。学案的“问题教学”就是使学生在自行的探究过程中,在积极的思维中,进入思考和创造的王国。

6.开放性原则

学案的编写一定要有开放的思路,宏观的视野,不断更新、完善。

7.民主性原则

8.实践性原则。

实践性原则就是坚持实践第一,教、学、做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创新。

二、“学案导学”的课堂操作模式

“学案导学”的教学精髓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不仅着眼于当前知识掌握和技

能的训练,而且注重于能力的开发和未来的发展,其教学策略主要包括: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习的基础;培养创新思维是学习的核心;教师的导学是学习的前提;讨论质疑是学习的方法;更新教学手段,开展多媒体教学是学习的有力保证。教学形式应是多样化的,如讲授、启发、自学辅导、实验探索、问题讨论等,教学中应尽可能创设问题情景,以问题和解决问题激发求知欲、探究心和主动性,让学生提出问题,模拟情景,发表不同见解,引起争论,进行批判性思考,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创造与主体性品质。

学案的组成部分应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疑点、读书思考题、疑难信息反馈、学习活动的设计、梯度导学导练、知识拓展等部分。学案的设计,包括学习内容和学法指导,如观察、记忆、联想、对比、推理、归纳、思考、讨论等,还要拟定培养学生何种思维方法,训练何种学科能力,指导何种解题方法等,使静态的学习内容动态化。

“学案导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基本上具有以下环节:示案自学→以案导学→信息反馈→组织讨论→精讲点拨→当堂达标→扣标整合→拓展创新。

1.依据示案自学情况,进行以案导学

课前下发“学案”后,学生据此进行预习自学,课上老师可根据学生自主探究的信息反馈,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和学情,指导学生在学会的过程中实现会学。学生以“学案”为依据,以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为主攻方向,主动查阅教材、工具书,做实验,思考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在尝试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2.依据疑难信息反馈,组织讨论,尝试解疑

“学案导学”一开始就要求学生去试一试,并给了学生充分自由思考的时间。学生在尝试中遇到困难就会主动地去自学课本和接受教师的指导。对于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学生个体发言、同位探讨、小组讨论、全班辩证等多种讨论方式,并充分调动优秀学生的带动作用,多角度、多层次的辨析,尽可能互相启发,消化个体疑点。

3.教师精讲点拨,学生归纳总结

对于难度较大的倾向性问题,抓住要害,讲清思路,明晰事理,并以问题为案例,由个别问题上升到一般规律,以起到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归纳出新旧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4.扣标整合,形成网络

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内容、规律和解题思路、方法、技巧。把知识梳理成线,形成网络加深印象;要突出易错易混易漏的知识薄弱点,引起全体同学足够的重视;教师及时反馈,

评价学生课堂表现,起导向作用。

5.当堂达标训练,知识迁移拓展

紧扣目标,当堂训练,限时限量,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搜集答题信息,出示参考答案,小组讨论,教师讲评,重点展示解题的思维过程。

针对学生达标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待教师及时矫正之后,可即时补充补偿练习题,给学生内化整理的机会,面向全体教,挖掘每个学生的最大潜能,逐层分化,立足教材,超越教材,以开放的学习思路,拓展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从而把新知识纳入到个体的认知结构,进而形成个体的创新性能力。

学案导学编辑“学案导学”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益。所谓“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一改过去老师单纯的讲,学生被动的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发挥最大效益。目录1学案导学含义

2学案导学过程

▪ 教师提出要求

▪ 学生自学

▪ 讨论交流

▪ 精讲释疑

▪ 练习巩固

3几点思考

1学案导学含义编辑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学案,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然后,根据学案要求完成相关内容,学生可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见解,师生共同研究学习。这种教学模式一方面满足了高中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能满足高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需要,对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体现有十分积极的作用。而教师则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习惯,教会他们怎样学习、怎样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案导学过程编辑教师提出要求

教师对学案的设计,应从教材的编排原则和知识系统出发,对大纲、教材和教参资料以及自己所教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识水平等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合理处理教材,尽量做到学案的设计重点突出,难点分散,达到启发和开拓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学案的设计应具备以下特点:①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材,从整体上体现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能条理化、系统化和整体化,尽量一课时一个学案,以便控制学习总量,使学生明确目标,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②有启发性,对教材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有的应作适当的提示,配以一定数量思考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③问题设计应有层次性、梯度性,应根据学生对问题

的认识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从教师的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④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要使优秀生从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学生自学

完成学案中的有关问题是学案导学的核心部分。它要求教师将预先编写好的学案,在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预习。同时,教师在学生自学过程中应进行适当辅导,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第

一、要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如告诉学生学案中哪些内容只要略读教材就能掌握,那些内容应注意知识前后联系才能解决等等。让学生逐步理解掌握教材。第二,教师应要求学生把预习中有疑问的问题作好记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这样做,一方面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而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一旦形成,往往能使学生受益终身。总之,课前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其实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能否实现。因此,教师必须高度重视。

讨论交流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应组织学生讨论学案中的有关问题,对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教师只须一带而过,而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则应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形成共识。而学生在讨论中不能解决或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应及时汇总,以便在精讲释疑时帮助学生解决。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紧扣教材、学案,针对学案中的问题展开讨论交流,避免草草了事或形式主义,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精讲释疑

精讲释疑就是在学生自学、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在自学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教师在精讲过程中,力争做到以下几点:首先,精讲的语言、内容要精。其次,精讲应具有针对性,切忌面面俱到,应根据学生自学、讨论交流过程中反馈的信息展开。再次,精讲应具有启发性。学生经过老师的适当点拨能解决的问题应尽量让学生自主解决,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另外,教师还应对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提出的具有独创性的问题给予表扬,而比较幼稚的问题不应讥笑、挖苦,以保护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练习巩固

这是学案导学的最后一个环节。练习的设计应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能力培养目标及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在练习问题设计时,应注意多设疑,在无疑——有疑——无疑的过程中,使学生由未知到有知、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此入彼地掌握知识,增强学习能力。对高中不同年级的学生练习的测重点应有所不同。低年级的学生应侧重基础知识的掌握,而高年级学生应把测重点放在能力的培养上。练习题要求学生当堂完成,让学生通过练习既能消化、巩固知识,又能为教师提供直接的反馈,以便对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发现,给予指正,做出正确的评价。讲评时应把重点放在学生学习的难点上,根据练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目标、教学进度、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3几点思考编辑1.在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应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主要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支持者和评价者,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对所有的学生应一视同仁,切忌讽刺、挖苦差生,为所有的学生创设一个表现自己才能的舞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3.要做到教与学的和谐发展,把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切忌顾此失彼,把整个课堂变成教师的一言堂。或教师放任自流变成“放羊式”的教学。

4.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先进的教学手段。一方面,它能使学生所学的内容当堂巩固,最大限度提高课堂效率。另一方面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第三篇:《台阶》“学案导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分析父亲这一人物形象,提高分析能力

2、学习本文抓住一个有象征意义的特定物品展开情节的写作特点

3、体会父亲的精神世界,进而理解“父亲”,尊重“父亲”。 教学方法:

讨论法、点拨法、练习法 教学重点: 目标

1、2 难点: 目标

2、3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3分钟)

多媒体播放崔京浩的“父亲”,创设温情而深沉的氛围。“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忘不了粗茶淡饭将我养大,忘不了一声长叹半壶老洒。”是啊,正如歌中所唱,在我们的眼中,父亲是含蓄的坚忍的,默默承担着家庭的重任,长年累月的辛苦压弯了腰板……

小说《台阶》就为我们刻画了这样一个典型的中国农民形象(出示目标)

(二)整体感知,探究学习 ▲说父亲(5分钟) 请学生复述主要故事情节

1 提示:复述时要体现以下三个问题(声音要清晰、响亮)

1、父亲为什么要建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2、父亲是怎样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

3、新屋造好了,像样怎么样? ▲悟父亲(15分钟) 设置问题:(学生讨论回答)

1、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呢? 文中有一句关键的话,请找出来:

——————————————————————————————————————————-——————————————————————————

2、从中可看出父亲性格的核心是什么? 点拨:美马斯洛人类需要层次: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

爱的需要

尊重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

3、(结合文中语句)共同感悟父亲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表现出的品质

学生感悟: 师点拨:“青石板”

重点句子探究:①……却摇不散父亲专注的目光。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什么感情?什么心理?)

②“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什么心态?) 共同小结:先展示一组农村贫困现状的画面 ▲赞父亲(5分钟)

文中的父亲有志气,不甘人后,有目标,有毅力,在他身上,集 2 中了很多父亲的特征,他不只是一个人的父亲。同学胶,你的父亲是怎样的呢?用你真诚的话语来赞美他吧!

学生口头描述自己的父亲(性格、具体事件) ▲写父亲(15分钟)

引导:本文抓住一个有象征意义的特定物品“台阶”展开情节,塑造人物,下面拿起我们的笔,选取一个特定物品,抒写你心中的父亲

学生展示: 学生点评:

老师点评并展示下水文 ▲唱父亲(2分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共同感悟了文中的父亲形象,我们也更加理解了我们的父亲,从而更加爱我们的父亲。让我们一起深情地歌唱《父亲》。(学生齐唱,多媒体伴奏音乐,歌声中下课)

(三)作业设置:

1、思考《背影》和《台阶》立意选材的异同。

2、新时代的你有什么需要(结合马斯洛的理论)?你如何实现这种需要? 附件:

师下水文展示:(部分)

一盏小油灯

每当万家灯火的时候,心中的某个角落就会隐隐地痛起来,因为在那里总有一盏小油灯在闪烁。

应该是八十年代初吧,那是一个虽通了电仍离不开油灯的时代(常断电)。幼稚的我并没留意到:父亲的手常常摁着胸口;父亲的脸色苍白无血色;父亲的声音变得嘶哑;父亲焦虑而无奈的眼神……我只是不明白:为什么父亲突然怕黑了,每晚每晚小油灯都亮着,尽 3 管光那么微弱。

有一天,我终于哭闹起来,因为晚上我怕光,我睡不着。父亲妥协了,夜恢复了它的黑暗,我却失眠了:我听到了父亲的辗转反侧;我听到了父亲的沉重的叹息……

那盏小油灯曾是父亲的希望啊,可为了我,父亲宁可在无望中挣扎,那是怎样的一种爱啊!

……

第四篇:“学案导学”教学工作小结

编制与新课标的理念相契合、与新教材相配套的学案,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极大地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如何使“学案导学”达到教学的有效和高效,取决于学案的质量。在此背景下,我校探讨推出了“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一、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确立

本教学模式主要以导学案为载体,课前学生合作自主预习,教师批阅学生预习案;课堂上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自我思考,分组讨论,积极竞争发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并及时总结、反思;课后进行针对性的跟踪练习及合作拓展延伸。最终促成学生学习方式、学习行为的转变,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下导学案的编写的思路

1、紧扣新课标:遵循新课改倡导的基本理念、课程标准、设计思路、课程结构、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我们对每章内容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分解和细化,旨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既有针对性又有整体性。

2、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依据高中学生认识发展规律和心理特点,设置的栏目既要以双基为主、层层推进、简洁明了、目标明确,又要渗透新课标理念,创设基本知识自主学习及新颖问题的情景,以探究方式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化学知识、寻求解决方法、总结化学规律,以求达到快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倡导学生从问题开始,在对问题探究的过程中主动学习、互动学习、合作学习、全程创造性学习,张扬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3、思路与要求:对各章节的知识与方法的学习与探讨,要以双基为中心,与教材紧密联系,并要充分体现教材中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使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设计基本问题时应注意,可把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放在不同的情境中,反复考查,使学生能深刻理解,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同时,要注意总结方法规律,渗透化学思想理念,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此外,问题的设置要有一定的层次,各种难度的问题都要有,但要严格控制,有适当的比例,这样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三、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施

1、教学模式的三大环节

(1)课前导学:一般是以备课组为单位提前一周精心编写学案,根据学校要求,于上课前一天下发给学生,学生利用导学案进行预习自学,并结合小组互助自学;在自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填写教学案,并把疑难问题标注出来;教师再回收部分导学案进行批阅,掌握学生预习的情况。通过这个过程,使大多数学生对当堂所讲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明确课堂内容的重难点,从而提高课堂听讲的效率;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课前预习的程度,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和学情,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课内探究:此环节其实也就是课堂教学环节,但它区别于以往的单一讲授模式,其主要特点是凸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基本思路:创设情境——学生自主学习——分组合作探究——规律总结——教师点拨——巩固练习——能力提升——学生课后反思。目的是让学生全面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有效避免学生课堂疲劳现象。

(3)课后延伸(探讨与思考):为了有效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又不给学生造成太多负担,我们有针对性的精选少量具有基础性和拓展性的习题,让学生课后做短时间的限时训练,教师收缴批阅。一方面促使学生及时复习巩固,另一方面可以使教师了解课堂教学效果。

2、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实施的措施及意义

为了更好地利用导学案,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弘扬学生的个性,我们大胆实践“分组合作自主学习”模式,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有目标、有计划地互相讨论、合作探究。因此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1)给学生分组:我们一般以前后桌4位同学为基础组建学习小组,每次活动前推选一名同学来主持。实践证明,让学生“分组”有利于合作探究,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培养团队精神,更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

(2)让学生“自议”:课堂上注意调控学生的探讨时间,使其围绕化学问题展开讨论、争辩,教师要适时给予点拨、指导。通过“自议”,能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加强,潜能得到开发,能力得到培养;通过“自议”,能使学生感到探究有收获,合作有好处,进而激发学生探究化学问题的兴趣。

(3)让学生“自说”:尽量给学生创造说话的机会,鼓励质疑,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要经常鼓励学生把所思所想说出来,尤其是那些性格内向、比较自卑的学生。因此教师的教学既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又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还可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4)让学生“自练”:新课改的基本目标之一是为学生减负。为了检验教学效果,又不增加学生的课外负担,我们根据教学内容,精选了一些有代表性的、能体现层次梯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巩固、纠错。这样既落实了知识,又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其进一步探究化学问题的兴趣。

(5)让学生“自探”:“问题研究”、“课后活动”是新课改的一大亮点,为了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化学素养,我们根据“问题研究”、“课后活动”的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设计,让学生自我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案导学、合作探究” 教学模式的实践过程中,我们还特别注意摆正教师的角色位置,做学生学习的倡导者、服务者。学案的设计紧紧围绕教学中心内容,创设形式多样的化学新情境如材料情境、问题情境等,帮助学生讨论、探究,形成自主学习的氛围,注重导学、助学、组织和管理教学,从而达到解决化学问题,提高学生化学素养的目的。

四、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与困惑

1、 课程多,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不足:目前就多数高中而言,尽管时间上学校做了严格要求,但学科多,每科分配的预习时间只有半节课,且各科教师很难做到有效协调,有些学科作业量大,挤占学生时间现象难以杜绝,使学生疲于应付,缺少自主学习时间。

2、预习效果较差:目前学生学业水平较低,自学能力较差,而为了保证班级纪律,自主学习的时间又不允许进行讨论;课间时间短,学生又不会有那么高的积极性。因此,课下的合作探究很难有效地进行,预习也只能停留在浅层知识了解层面,而简单的课本知识的重现又难以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预习效果相对较差。

3、批阅任务重:我们学校化学教师较少,每人执教的班级较多,批阅导学案的任务有一定的难度,不能做到全批全改。

尽管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我们相信学案导学这一教学模式对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具有积极的意义。它能改变学生的依赖心理;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心理和人格得到健全;并获得了人生的体验,激发了活力,培养了勇于探讨的精神。当然,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还有许多问题和困惑,有待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的去探讨与解决。

第五篇: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法

时间:2017年2月24日上午

主讲人:朱红伟 内容:“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法课堂教学模式

一、“学案导学”模式的教学理念

所谓“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是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以学案作引导,以导学案为载体、以教师指导为主导,师生共同探究、交流展示,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力图充分体现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中渗透“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以学定教,以学论教,当堂训练”的理念;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寻找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发展学生的基本认识能力,提高学生的学力水平;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信任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其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质疑,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谐统一起来,发挥教与学的最大效益。

二、“学案导学”模式课堂教学操作流程

“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三环节六步骤”。 “三环节”即“学案导学——交流展示——巩固提升”。 “六步骤”即具体的以下六个操作步骤:

(一)明示目标(约1分钟)

“导学案” 编写案的出示或多媒体演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内容、目标,指导学习方法。

(二)预习检查(约3分钟 )

采用教师检查(抽查)、小组长检查、学生互查、预习展示、课堂提问等多种方式检查预习情况,并进行评价,督促学生养成按时完成学习任务的良好学习习惯等。

(三)自主学习(约6分钟)

学生根据学案进行自主学习,结合学习指导,完成教师分配的任务。

(四)合作交流

1、小组交流:小组成员按照交流自学成果,达成一致意见。

2、小组长具体分配展示任务

3、小组展示的策划与准备,哪些成员黑板板示、设计,读、写、讲、演等选择何种方式进行展示;要求中下学生必须参与。

(五)展示讲解

1、以小组为单位讲解。小组代表在黑板前分析、讲解,具体讲出解题思路和步骤,说出学习心得与体会;允许多种形式呈现,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力求优、中、下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

2、同学们讲解展示完后,针对展示情况,教师、学生作及时点评,或进行反问,追问、质疑及补充,深层次探究问题。

展示过程中,教师既要重视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总结,如特征、规律及进一步的启示、感悟、实际联系等,还要关注学生的语言、神态、动作、情感、书写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六)达标检测(约10分钟)

达标测试是为了查看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效果,并针对学生反馈情况及时进行补偿教学。 达标练习要限时限量,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注重对学困生的检查,收集学生答题信息。练习完成后,及时检查,反馈矫正,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一个重要手段和途径,反馈与矫正的基本要求是“适时反馈,及时矫正;真实反馈,准确矫正”。因此每个知识点后面对应的练习题要扣住本堂课的重点、难点、易错、易混、易漏点、中高考焦点,巩固本堂课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反馈矫正不仅仅是书面练习、检测,也可以是提问、展示、练习等多种形式。

三、“学案导学”模式下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

1、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挖掘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潜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尤其要更多地创造机会让学困生参加活动。要求人人过关,要始终“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不能让任何一名学生掉队。

2、课堂上过不了关的部分学困生,要通过“1+1”帮教结对 进行“兵教兵”来解决,或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辅导解决,必须要求学生当日问题当日清并形成制度,要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良好习惯。

3、教师要把竞争带进课堂,鼓励学生在学习上你追我赶,奋勇争先,培养学生拒绝平庸,超越自我的意识。

4、对学生的激励评价要贯穿课堂始终。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把微笑带进课堂。无论学生回答与讲解正确与否,只要学生敢于参与、敢于展示,都要给予学生精神上的鼓励;要把关心送给学生,把微笑和信任的眼光洒向每一位学生,用饱满的精神、积极的态度和温暖的话语羸得学生的热爱,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四、“学案导学”模式下的导学案编写

“导学案”是“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主要依托和载体,编制科学实用的导学案,是顺利实施“六环节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首要因素和前提条件。、

(一)编写导学案的环节和具体要求

导学案一般由课题和课型、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知识链接、学法指导、学习内容、学习小结、达标检测、学习反思等九个环节组成。

1、课题和课型。导学案的类型可有新授课和复习课之分,在设计和教学过程中侧重点有所不同。

2、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目标的制定要明确,具有可检测性,使本节内容的当堂检测题能够与之相对应。

学习目标设臵的具体要求:

(1)、数量以3-4个为宜,不能太多;

(2)、内容一般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依据学科《课程标准》,在顺序上随即调整);

(3)、可在目标中将学生自学中会涉及的重、难点以及易错、易混、易漏等内容做出标注,以便引起学生高度重视;

(4)、目标内容应明确具体,可操作性要强,教师需面对所教学生的实际水平,按照预设的教学目标,准确地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定位。学习目标既不能过低,使学生达不到基本的学习要求。又不能过高,造成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也很难达到。

学习目标中不要用“了解、理解、掌握”等模糊语言,要用“能记住”、“能说出”、“会运用”、“解决”等可检测的明确用语。

3、重点难点。它能提醒同学们要着重掌握的问题,明确努力的方向,激励学生想方设法重点突破。

4、知识链接。设臵与本节学习相关的预备知识测评题,帮助学生复习旧知,为学习新知识扫清障碍,做好铺垫。

5、学习内容。学习内容是导学案的核心,要体现导学、导思、导练的功能。精心设计课堂研讨的问题与学习任务,提出学习要求、划定学习范围、指导学习方法、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等,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交流、展示学习成果,完成学习目标。

6、学法指导。在课堂教学中应逐渐渗透本学科的研究方法及普遍的学习方法,在导学案中要精心进行设计。

7、学习小结,即知识结构整理归纳。主要由学生来总结所学的主要内容,按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归纳出知识线索,建构本节知识的体系。同时还要有引导学生对学习方法进行归纳。

8、达标检测。这也是“导学案”的基本内容,可包含识记类、理解类、应用类、创新型、讨论型等多种多样的题目,能穿插在教学过程中,也能作为课堂内容及例题讲解后的达标检测,以检验所学知识,培养多种能力。达标检测题的编写及使用的具体要求是:

(1)、练习的设计应紧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及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选择能覆盖本节课所学内容的题目,以考查知识的掌握及运用为主,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

(2)、设臵采用“分层测试”的方法,难度适中,即面向全体,又关注差异。 (3)、规定完成时间,要求独立完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9、学后记(教后记)。课堂学习结束之后,学生(教师)书面记下自己的学习(教学)感受、心得、收获、体会或提出疑难问题等。

当然,每份学案不一定全部包含以上内容,可以根据具体实际适当增减,不同课型的学案亦应有所不同。同时,在一些重要学习板块的设计上要多下气力,力求科学、有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活动,心理特点等实际情况设计问题,因材施教。

(二)编写“导学案”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编写导学案时应注意主体化、课时化、问题化、全员参与、学法指导、层次化、及时化七个原则。

1、主体化原则。学案必须要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切忌把学案编写成从教师传授知识出发的教案。

2.课时化原则。在每个学科新教材中,一些章节的内容用一课时是不能完成的,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实际的上课安排,分课时编写导学案,使学生的每一节课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能有计划的完成学习任务,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3.问题化原则。问题化原则是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释,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归纳、演绎的能力。设计的问题:

①能启发学生思维; ②不易太多,太碎;

③应引导学生阅读并思考;

④问题的叙述语应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

通过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让学生真正从教师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4、全员参与原则。通过对导学案的使用创造人人参与的机会,激励人人参与的热情,提高人人参与的能力,增强人人参与的意识,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只有相信学生,敢于放手发动学生,敢于给学生创设自主、互助学习的机会,其学习潜能才会得到更有效的挖掘。

5、学法指导原则。导学案中应体现教师必要的指导和要求。教师指导既有学习内容的指导与要求,又有学习方法的指导。

如在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要明确、具体地告诉学生看教材哪一页的哪一部分,用多长时间,达到什么要求,自学完成后教师将采取什么形式进行检查等。

6、层次化原则。在编写导学案时将难易不

一、杂乱无序的学习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各层次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认真研究“导学案”的层次性。学案要有梯度,能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认识教材、理解教材。能引领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深入。还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要使优秀生从导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要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7、及时化原则。“导学案”编写印制必须及时,最晚应在课前一天下发给学生,以保证学案导学各环节的逐一落实。

好的“导学案”决不能一蹴而就、决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教师必须要潜心研究课标、课本,研究学生、学法,加强集体备课,集中集体智慧,切实编好“导学案”。

五、实施“学案导学”模式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学案编制习题化。在设计“学案”时只是把教材内容简单地编成一道道的习题,甚至机械照搬课本内容,认为这就是“学案”。教师如果按这样的“学案”进行教学,结果就成了学生去抄课本,死记硬背教学内容,简单机械地寻找答案。整堂课成了师生对答案的过程,根本无法实现“学案导学”教学的优势。

因此,学案编制,一定要突出“导学”的特点,要在指导学生学习上下功夫,真正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达到“作一题,通一类。”

2、用“教学目标”充当“学习目标”。把教参上或其它资料上的“教学目标”照搬到学案上来充当“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应该是学生对本节课知识掌握的指南针,是以学生为出发点的,应该列举出本节课的知识重点以及各知识的把握层次,最好能将本节知识与各节、各章内容联系起来,构建起知识网络,明确本节课在课本及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成为本节课的提纲挈领和核心内容,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具体的可操作的目标。

3、自主学习等同于放任自流。安排学生自学时,课堂上多数时间采取 “放羊式”,该讲的也不讲,该引导的也放给学生去“死啃”,结果不仅效率低,更严重的是出现了很多知识缺陷和漏洞,学生不会的照样还是不会。

“学案导学”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方式,但自主学习不等于完全放手,放任自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种主体地位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才能实现。因此,在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一定要进行全班巡视,了解学生自主学习时的困难和疑惑,及时指导和进行二次备课,在交流展示时,能够有的放矢。学生不会的和讲不清的,教师必须要向学生重点讲解,以突破重点难点。

4、学生的“满堂灌”代替了老师的“满堂灌”。有些学生在课前预习十分充分,对知识的掌握非常到位,他们在展示讲解的时候,展示讲解非常具体到位,但是,他们往往只顾自己的尽情发挥,而忽视了与其他学生的交流,教师应该引导展示的学生注意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并且欢迎其他同学提出不同的见解和主张。

5、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缺乏有序的组织。在小组讨论,合作完成教师布臵的任务时,出现组内学生讨论无序、随口乱说,都急于先表达自己的意见,造成混乱的场面,影响学习效率。教师必须要选出有组织能力的小组长,同时对每个小组成员进行具体分工,明确职责,并且要求组员有序的进行发言、交流,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学会与他人合作。

6、为展示而展示。课堂展示只重形式,甚至进行与文本内容无关或关系不大的无效拓展展示,既浪费时间,又影响教学效果。教师在学生拓展展示时,要给予一定的引导或指导,要加深展示的方法、技巧,训练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如果展示内容与所学内容关系不大或无关,可以劝说学生放弃那种只重形式的无效展示。

六、正确认识教学模式有助于科学实施“学案导学”模式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在教学模式的应用中,既要坚持基本思想和框架保持稳定,又要根据教师自己所教的学科特点以及课型在操作的流程、方法上鼓励创新,在不断改进和完善过程中促进学生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全县性的教学模式是相对宏观的,在此模式指导下,允许各乡镇中心学校和县属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创造性运用模式、创生模式,不排斥乡镇、县属学校的教学模式,达到相互促进,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和提高。同时要求在不同学科的教学中依据学科特点,创造性地运用。

七、实施“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几点要求

在课堂教学模式的推广中,各校领导一要充分重视,做好宣传培训工作,组织学科教师认真学习领会“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理念、方法和基本原则,准确把握其关键和核心,积极要求教师自觉地在各自的教学中探索;二要以校为单位,开展课例研究,发现典型,及时推广,并且要把教学模式的科学运用作为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加以引导和规范,使“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以学定教,以学论教,当堂训练”的思想渗透到课堂教学中,达到示范引领的作用;三对实验的学校、教师要跟踪指导,及时解决推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把推广工作做实做细,不断研究与探索,努力使课堂教学模式更加科学、规范,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不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质量;四是学校要围绕“学案导学”等教学模式,开展教学研讨活动,促使实验学校,实验教师能够提升课堂教学理论,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五是鼓励学科教师大胆积极地运用和实践,进而提高全县课堂教学效益。并把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做法纳入各级教研工作岗位考核中。

上一篇:我们共同的祖先范文下一篇:司押员岗位职责范文

本站热搜